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医药的起源与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12.001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12-0001-03
近年来,医疗旅游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其规模增长迅速。面对医疗旅游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很多国家开始把医疗旅游作为优先发展的产业之一。其中泰国、印度、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德国等国家的医疗旅游产业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并有明确的国家战略。
我国拥有丰富的医疗旅游资源和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发展医疗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我国的医疗旅游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笔者现就我国医疗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作一分析,为相关部门制定医疗旅游产业政策提供参考。
1 中国发展医疗旅游产业的必要性分析
1.1 市场潜力巨大
虽然医疗旅游是近年来才兴起的朝阳产业,但其历史却源远流长。有观点认为,医疗旅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埃皮达鲁斯,当时是宗教、医疗中心和矿泉区;也有观点认为医疗旅游的渊源可追溯到“spa”,即早期流行于西方国家的传统温泉旅游度假地[1]。对“spa”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1326年现比利时南部与德国交界的一处作为疗养地来治愈病痛的含铁温泉。可见,医疗旅游的起源历史悠久。
作为一种将医疗服务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兴产业,医疗旅游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势头非常迅猛。据估计,目前全球医疗旅游规模每年已超过数百万人次。全球医疗旅游业产值增长迅速,2004年该产业全球产值为400亿美元,2006则增长到600亿美元,2012年医疗旅游产业全球产值达到1000亿美元[2]。由此可以推定,医疗旅游将是今后全球范围内具有巨大经济效益的行业之一,市场前景广阔,因此越来越多具备医疗旅游发展潜质的国家逐渐开始把医疗旅游作为一种高产出的项目予以扶持和发展。
1.2 中国未来文化旅游前景
我国许多省市在医疗旅游服务实践方面进行了摸索与尝试。上海出现国内首个医疗旅游平台,探索医疗旅游在我国发展的可能性,取得显著效果;北京早期已兴起“快乐人生健康游”,其开展的中医院与旅游景区相结合的医疗旅游是国内中医药旅游发展的典范;杭州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推出健康旅游;
基金项目:北京市重点学科-中医人文学(医院文化)项目(2010年)
四川以九寨沟等旅游景点为基础,积极推动健康旅游;海南凭借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推出健康旅游,打造“健康岛”品牌,成为开展医疗旅游的理想地区之一[3]。健康长寿是人们永恒的追求,文化性动机是自古以来旅行游览活动的核心动机。医疗旅游作为以医疗、养生保健、体检、康复与护理为主题的旅游服务,将健康理念和养生文化融合到旅游活动中,将成为我国未来文化旅游的趋势,并带来广泛的经济效应。
1.3 中医药国际化的内在动力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瑰宝,是国家大力培育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是国家发展中医药产业的战略定位和新兴内涵。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推进,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中医药作为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正面临着国际化发展的大好时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医疗旅游将中医药文化融合在医疗旅游产业中,为中医药的传播提供载体,可以使消费者在享受医疗旅游的同时感受到中国元素和中医药文化,为中医药走向国际提供内在动力。
1.4 发展第三产业、转换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主要依赖“高能耗”的发展路线。为改变这种粗放式的发展模式,我国“十二五”国民经济规划强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医疗和旅游都属于服务业,将两者结合起来的医疗旅游更突显“无污染、低能耗”的特点,并且,医疗旅游作为集医疗、养生、保健、康复、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项目,包含医院、酒店、翻译、餐饮、保险、旅行社、旅游景区等多个利益相关方[4],覆盖范围广,增长潜力大,产业关联性强。因此,发展医疗旅游是我国发展第三产业、推动经济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要求。
2 产业分析
2.1 国家政策为我国医疗旅游的发展提供先决条件
2009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中明确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医疗健康旅游、邮轮游艇旅游”。国家旅游局将2012年的主题定为“欢乐健康游”,积极推动健康旅游的发展。医药经济与服务经济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医疗旅游将医疗与旅游相结合,在旅游活动中注入健康的理念,其发展对于我国医疗服务、旅游等大批相关产业具有极强的带动作用。目前,我国处于“十二五”规划发展时期,在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转型、鼓励服务产业发展中,医疗旅游作为一种低能耗、高收益的新兴朝阳产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2.2 经济水平的提高为中国医疗旅游发展提供了便利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或国内生产总值迅速增长,社会整体经济水平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国家在医疗卫生方面的资金投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因人而异的消费水平为医疗旅游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消费者可通过采用医疗旅游的方式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寻找相宜的医疗服务。
2.3 多元化的旅游需求催生中国医疗旅游
传统旅游活动和旅游产品已不能满足当今日益多元化的旅游需求,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期望更为丰富的旅游活动。医疗旅游正是顺应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和消费潮流而产生,将传统旅游业与医疗服务业相结合,越来越受到青睐。开展医疗旅游顺应人们对旅游需求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满足了更多人群特别是有医疗需求人群对旅游的需求。此外,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快,针对老年消费者集医疗、养生保健、康复护理、旅游等多项服务于一体的中医药医疗旅游必将受到欢迎。
2.4 中国发展医疗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技术和环境优势
中医药作为当今世界生命科学领域内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理论、工艺和技术等一系列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治疗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皮肤疾病、骨科疾病、胃肠疾病等方面有独特疗效;并且,中医以预防、休养、保健为主的养生理念非常符合当前旅游发展趋势中注重健康的观念,传统的针灸、刮痧、拔罐、气功、太极拳、按摩、药膳、药酒、温泉浴等都是可供选择的具有巨大发展空间的保健旅游项目。
在地理环境方面,中国旅游资源富集,具有开展医疗旅游的条件。截至2013年6月,中国共有45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7处,世界自然遗产10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4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4处[5]。此外,我国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海陆位置形成了多种类型的疗养胜地,有著名的四大避暑疗养胜地――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河南省信阳市鸡公山、浙江省杭州市莫干山、江西省九江市庐山,还有厦门鼓浪屿、海南三亚等滨海型疗养胜地等。
2.5 全球化和欧美自然疗法的兴起为中国医疗旅游提供机遇
随着全球化和欧美自然疗法及受“回归自然”潮流的兴起,以及化学合成药物存在开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等问题的影响,全球正在兴起一股天然药物热,传统药物的价值正在被重新挖掘。近年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也将给我国医疗旅游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 确立以中医药为特色的中国医疗旅游战略意义
3.1 开创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新途径
中医药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近年来,中医药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目前,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途径主要是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而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医疗旅游的兴起为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开辟了新的途径。当前的医疗旅游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全球化趋势,发展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医疗旅游,有助于提升中医药文化和中医药医疗服务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加深世界各国对中医药的了解,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开拓了一条新思路、新途径,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3.2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医疗和旅游都属于创汇率很高的服务贸易,中医药医疗旅游将二者联合起来,在国家医疗技术设备和旅游资源不移动的情况下直接创汇。国外消费者在享受医疗旅游并为此支付医疗和旅游服务费用的同时,也增加了吃、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的消费,并由此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医疗旅游可为目的地带来多方面的经济效益。统计数据显示,印度超过17亿美元的医疗保健行业贡献了约13%的国内生产总值[6]。
3.3 有助于中国元素与国力的提升
中医药文化不仅体现中医药的本质与特色,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中医药文化对软实力的提升,主要是通过文化交流与传播,以及国家在各领域、各层次的对外活动、行为等来实现的。因此,发展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医疗旅游有利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具有间接的文化意义,有助于中国元素和软实力的提升。
另外,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准已日趋多样化,有关“文化力”和“绿色GDP”等全新的衡量综合国力的概念和理论被不断提出。其中,“文化力”已被较普遍接受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做出示范,如美国充分利用其发达的文化产业,通过电影、音乐等文化产品的输出,不断在全世界播撒美国式的快餐文化。医疗旅游作为文化产业中的一部分,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还有助于传播本民族的先进文化、价值观念乃至生活方式等,提高国家和民族在世界的知名度,从而直接扩大本国在世界经济发展和政治事务处理方面的影响力。
4 建议
医疗与旅游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医疗旅游作为将医疗服务和旅游相结合的新兴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具有可观的经济效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人们的需求将更加多元化,对健康的关注将不断增加,融合健康观念的医疗旅游的优势也会日益凸显。我国旅游资源和医疗资源富集,具备发展医疗旅游多方面的条件,并具有特色的中医药资源优势,发展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医疗旅游不仅拓展了旅游业的内涵,而且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开辟了新的途径,有利于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中国元素及软实力的提升和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当然,目前我国的医疗旅游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亟待发展。为此,笔者对我国医疗旅游产业的今后发展现提出两点建议:①亟需制定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医疗旅游国家战略。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医疗旅游将中医药和旅游融合为一体,是生态旅游中重要而又极具特色的一种类型,其出现和发展是人们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推动的结果,又与我国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和悠久的中医药文化分不开。民族传统医学可为医疗旅游的发展增加砝码,中医药作为我国的国粹,发展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医疗旅游具有鲜明的优势。中医药旅游不仅是自然之旅,又是文化之旅,更是健康之旅,制定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国家战略迫在眉睫。②加强宣传推广,积极营销。我国医疗旅游的发展不应停留在国内,而要面向国际市场。在医疗旅游过程中,独具特色的医疗旅游服务是吸引医疗旅游者的关键因素,而明确的营销策略是将医疗旅游服务推广出去的有力手段。我国的医疗旅游产业刚起步,为更好地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中,需要制定明确的营销策略,加强宣传推广,积极营销,扩大知名度,吸引更多医疗旅游者。
参考文献:
[1] Connell J. Medical tourism:Sea, sun, sand and surgery[J]. Tourism Management,2006,27(6):1093-1100.
[2] John Z. Developing nations pour cash into attracting medical tourists[J]. British Medical Journal,2009,339(34):535.
[3] 徐菊凤.北京文化旅游:现状・难点・战略[J].人文地理,2003,18(5):85-88.
[4] 侯胜田.中国医疗旅游的发展前景与挑战[J].中国医院,2013,17(5):27-29.
[5] 胥晓璇.图表:我国世界遗产增至45处[EB/OL].[2013-06-22].http:// /jrzg/2013-06/22/content_2432055.htm.
[6] Richman BD, Udayakumar K, Mitchell W, et al. Lessons from India in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A tale of two heart hospitals[J]. Health Affairs,2008,27(5):1260.
【关键词】中医药博物馆;中医药文化;传播
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中医博物馆收藏有各种中草药标本,其中蕴含的中医文化能够不断教育人们,中医药博物馆不但收藏书籍,还有实物展示、药品展览,人们可以在实际观看中真实体会和学习药学理论知识,以最灵活的方式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播。
一、我国中医药博物馆发展的情况
六十年代,我国的中医药博物馆渐渐发展起来,我国中医药文化也随之得以弘扬光大,我国中医药的文化也得以保留流传下来。在我国各个省市都设有中医药博物馆,近些年来,我国各个地区的中医药博物馆规模逐渐增大,建设也日渐完善,在全国的影响力尤其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也越来越大。有很多中医药企业借助我国的中医药文化来宣传自己的品牌产品。现如今,由中医药企业投资建筑的博物馆几乎20所,并且博物馆的建设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到现在为止我国的中医药博物馆近100多所这对弘扬我国的中医药文化起到了不容忽视的重大作用。
二、中医药博物馆在传播中医药文化中的作用
中医药博物馆集教育、研究、收藏职能于一身,是一个多功能的文化机构,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教育功能首屈一指,博物馆成为传播中医文化的重要渠道。在中医药博物馆中,医学典籍、中草药标本收藏众多,医学规律和发展脉络、医家的成就和贡献,通过展示物可以得以体现,有利于直接、简单的促进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了解、弘扬和学习。中医药博物馆在传播中医药文化上尤其独特优势。
(一)博物馆中有很多实物收藏,中医药的文化内涵通过实物展示的形式得以直观展示,其感染力和说服力很强[1]。丰富的图片、标本、模型和文物极其鲜活生动,晦涩难懂的医药知识通过实物观摩的方式迎刃而解,与此同时,中医药文化的深奥难测和广博精深被人们充分的认识到。
(二)通过中医药博物馆来传播中医药文化,具有教育形式直观、时间消耗短、文化容量大等优势,人们在博物馆中观展,犹如在极大的知识容器内自由翱翔,并且医学中的细节也能清晰掌握,比起枯燥的课堂讲解、晦涩的书本知识,在中医药博物馆中自由观看、吸收感兴趣的知识更能加深印象。
三、我国中医药博物馆布展遵守的原则
开设中医药博物馆的目的是使我国的中医文化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使人们得到一定的教育,对中医进行了解并能够收藏一些名贵药材。在博物馆设计时也应该重点突出这一功能,促进人文与科学、创新与传承的结合。
(一)人文性和科学性的结合。中医药不但应该具备科学精神,而且还应该具备人文精神,因此,在博物馆的布展过程中应该注意到人文和科学的结合。中医药科学的内涵可以通过图片、文物以及标本的形式展现出来;中医药的人文情怀可以通过各种音乐或者场景的设计烘托出来,从而有利于人们对我国的中医药知识得到一定程度的了解和学习,提高人们追求健康的欲望。
(二)创新和传承的统一。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不仅是传承传统的文化,还应将创新的思想融入其中,使我国的中医药文化得到不断的发展。在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再结合创新的思想和经验使我国的中医药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体现出我国中医药的精髓。
(三)现代和传统的融合。在我国中医药博物馆中,不但要对传统实物进行展览,还应加入现代化因素对其核心内容进行讲解和分析,其展览的方式很多,如光影、声音、电子等互相结合,使标本的展览效果更加生动,这样人们在参观的同时还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中医药的精髓,从而实现了教育的目的。运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使通信网络系统不断完善,从而使中医药博物馆不断实现数字化建设。
四、在青少年群体中传播中医药文化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传承中华文化上担当着主要作用,参观博物馆的一般都是青少年,但是中医药文化晦涩且精深,青年人一般不感兴趣,只有将中医文化渗透到生活细节中,才能让他们时刻感受到文化魅力,引起青少年的好奇心,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具体方法如下:
(一)加强青少年对中医的认识
经络是中医药的基础,在组织青少年参观中医药博物馆时,讲解员可以把整理好的医药理论进行具体讲解,使得青少年对经络的发展和起源做到了解;扁鹊是我们众所周知的历史人物,了解中医药时不可避免,为了提高青少年兴趣,可以介绍扁鹊的历史故事,同时将恒动观展和辩证法传播给大家;中医与五行是分不开的,五色、五味和五脏与中医药息息相关,这些也是生活中的常识问题,在参观中医药博物馆时,青少年可以向讲解员提出各种问题并得到解答,以此提高他们对中医的兴趣和了解[2]。
(二)加强青少年对中药的认识
在青少年参观中医药博物馆的过程中,通过讲解神农尝百草的典故、药物产地、中药名称、可治疗疾病等激发人们对中药的兴趣,发起找寻中药等活动,加强人们对中药的认识;如今人们越来越注重食疗养生,药食在一定程度上是同源的,能够通过中医药博物馆内的养生食疗大讲堂的分析、讲解,认识到中医药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指导青少年及其家人学习药物养生。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医药文化就是其中组成部分之一,其影响力重大,中医的发展、医药文化的弘扬、传承和保护甚至是我国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都可以从中得到实现。上述分析可见,中医药博物馆在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中起着关键作用,不仅可以使人们在趣味中接受文化,还能引导人们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刘洪.依托中医药博物馆的中医药文化的教育与传播[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04:7-9.
关键词:外向型;国际中医;人才培养
一、国际中医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国内政策
2011年12月6日,袁贵仁在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医学教育要更加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在一定意义上说医学无国界,因此,医学教育要实现在合作中发展,在发展中超越。2012年1月30日,卫生部印发的《2012年卫生工作要点》中强调,要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广泛开展卫生国际合作与交流,全面深入参与全球卫生事务,推动多边、双边卫生合作。
2.国际需求
随着人类回归自然和疾病谱的转变,中医药在国际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2007年2月27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新了一项与中医药密切相关的指导性文件草案——《补充和替代医学产品及FDA管理指南》。该草案表明了FDA对中医药理念及治疗功能的接受程度有所提高,草案的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中医整体思想和辨证施治原则。
二、国际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学制的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本科中医学的学制是借鉴自英国,一般学制5年。在大学5年的时间里,学生只是了解中医的理论外壳,不可能全面的理解中医学的精髓,更不用说要把中医理论运用于实践。国内与国外中医学院合作办学主要采用4+1模式,在国内5年都不可能学到的东西,更不用说花4年时间在国外。同时,国外中医学院办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内容千差万别,缺乏统一的标准。
2.课程的问题
高等中医院校的中医课程体系主要是参照西医学,基础课和临床实践脱节现象和重复现象严重。在本科短短的5年中,既要学习中医课程又要学习西医课程,主次不分。中西医各自有庞大的理论体系,学好其中一种尚且很难,何况是两种,更不要说参加临床实践了,最后使学生“中不通,西不精”。
英语是中医药走向国际的桥梁,要面向国际市场必须要学好、学精公共英语和专业。现在的高等中医院校,前两年主要是学习公共英语,后面2~3年没有学习英语,也没有学习专业英语,英语学习缺乏连贯性成为中医药人才走向国际的瓶颈。
三、外向型国际中医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建立
1.外向型国际中医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目标
外向型中医药人才应该具备这样的素质:充分接受中医文化的熏陶;能运用所学的中医药理论应付各种疾病;了解西方文化背景,具有较强外语的交际能力,能用英语准确的表达中医药理论知识;另外,还应该具备较高的思想水平、使命感和责任感。
2.外向型国际中医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实施方案
(1)国内中医国际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中医国际实验班其人才培养模式关键是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改革主要体现在知识结构和英语课程方面(如图1),知识结构包括基础课程、主体课程、补充课程和拓展课程。图1基础课程即中医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主体课程即中医课程,读古代医学家的经典名著,培养中医思维。补充课程即西医课程,中西医互为补充,相互渗透。高等中医院校的课程设置必须要以中医为主体,西医为补充,才能让中医更快与世界接轨。拓展课程主要体现与国际接轨,例如,在课程中加入国际内容、开展跨区域文化研究和中西医比较研究等,通过开设这样的课程培养中医药国际化人才。
<E:\ZCM\理论版\12上\TP\t22.tif>
图1 国内中医国际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结构图
针对中医的特点,把中医英语分成了四部分,分别是公共英语、专业知识、专业英语和特色课程,第一年专门强化学习公共英语,以后四年是不间断学习;到第二学年,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根据专业知识的特点,可分别采用汉语教学和双语教学;专业英语主要开到第三学年,包括中医英语和西医英语,中医英语可以对第二学年不适合双语教学的专业课程进行补充,西医英语在第三学年起到强化的作用;从第三学年开始可以加入一部分特色课程,例如,国外中医药概论、医学英语词汇等,为以后的国外中医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国外中医国际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如图2)。中医国际实验班学生在国内完成五年制本科课程,向本学校提交去国外读中医硕士或中医博士的申请,并通过相关英语水平考试和学分认证后,可直接读国外一些学校(经过国际认证)中医硕士(5+2)或中医博士学位(5+3)。
<E:\ZCM\理论版\12上\TP\t23.tif>
图2 国外中医国际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
在国外学校读中医硕士或博士的学生,第一年在学校主要学习当地的民族文化、国医开业术、专业知识等,经过评测合格以后,到当地医院实习,硕士实习一年,博士实习两年。实习期结束以后,医院把实习结果反馈给学校,学校根据反馈结果不断调整课程设置,并判定学生是否可以毕业。
中医药起源于中国,但中医药属于世界。在世界中医药教育体系中,我国的高等中医药教育是坐标原点,是世界中医药教育发展的领航者。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但是随着社会发展,高等中医药教育已与国际脱轨,不能与时俱进。我们不能故步自封,需要不断地改变自己,不断地培养适合国际需求的外向型中医药人才,以此来使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与世界同步,适应世界的变化。
参考文献:
[1]曹博,程志,曹德品等.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7):1-2.
[2]裘索.中医药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探讨[J].中医药学刊,2005,23(3):529-531.
世界卫生组织强调循证医学,其证据已普遍作为决策的证据被使用。从最初的临床医学领域扩大应用到护理学、医学教育、预防医学、医疗卫生决策、新药开发、社会医学等领域,循证医学以其科学的理念和实践的方法学得到医学界的普遍重视和采纳。
世界卫生组织倡导在传统医学中引入循证医学,其目的就是为了使传统医学疗法有证可循。因此,将循证医学应用于中医药研究评价已成为临床医学领域的发展方向。
中医学的特色在于重视患病的“人”,强调“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疾病防治理念。整个中医现代化,必定以中医临床医学的现代化为先导,以提高临床疗效为原动力和核心,从而相互带动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基础理论的突破。这种思想决定了中医诊断、治疗、预防、养生等防治疾病的干预措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疗效是中医生命力的体现,循证医学方法运用于中医中药的临床研究评价,有助于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使中医的疗效能够得到科学研究的证据支持。通过临床评价方法的研究,使中医疗效的客观性得以体现,成为国际认可的评价模式,使中医临床治疗学的理论与方法得到突破。
众所周知,在临床研究的诸多环节中,设计、实施、评价是三个最主要的因素与环节。实践表明,将循证医学和系统评价方法引入中医药研究系统,优化方案设计、加强实施质控、全面综合评价是确保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促进研究水平整体提升的关键。
1融入中医特色,优化方案设计
中医现代化首先要有中医特色,有特色才有生命力。“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诊疗的基本原则,中医药的临床研究同样需要遵循辨证论治,这就决定了在制定受试者的纳入标准、给药方案和结果评价时需要考虑中医证候因素,否则必将影响假说的合理性与结果的真实性。因此,研究者既须考虑中医药的特点,同时也必须遵循临床研究的原理和方法。如果研究方法存在严重缺陷,无论多符合中医药理论,也会重蹈“低质量研究”的覆辙。循证医学以其科学的理念和实践的方法学得到医学界的一致认可。
中医药的临床研究如何才能做到中医特色和循证医学的有机结合呢?笔者认为,在中医药的临床研究中,必须遵循“辨证论治”的中医理论,重点考虑评价患者、干预及结局的要素,采用循证医学的评价模式,整合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方法,建立与传统的临床流行病学或循证医学中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有所不同的创新方法学模式。
2完善方法技术,加强实施质控
质量控制在临床研究三大要素中执行难度最大,主要原因不是理念和规范的缺乏,而是实施研究中具体方法和技术的不足。目前,临床研究通常采用“终点管理模式”的小样本短期研究,这种终点管理模式不能适应、满足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的特点和及时性需求。针对中医药的实际情况,研究合理使用各种非随机试验的评价方法,以提高临床非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如加强对国外知名临床试验评价量表和技术的系统学习,以及针对中医药临床研究的现状和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上重视对不同分析对象的技术和方法的掌握,如非随机化临床研究的Meta分析方法,不同质量层次的临床试验结果在Meta分析中的科学体现,单病例Meta分析方法,多个对照组临床试验的Meta分析方法等。天津中医药大学成功开发的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系统(clinical data managing system,CDMS)和临床试验项目管理系统(clinical trial managing system,CTMS),使中医药在临床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将成为中医药与国际接轨的技术保证。
3凸显中医优势,全面综合评价
循证医学的一个重要工具就是严格评价,即评判性地看待临床研究证据。当运用于评价中医药临床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设计、实施和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但这并不是否认中医,相反是认清自己存在的不足,通过发现问题进而提高和完善自己。目前,很多研究是基于对经验的总结和名老中医经验的挖掘,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往往是仓促上马,研究管理经验不足,导致了大量低质量的研究结果出现,浪费了有限的医疗卫生科研资源,体现出一种急功近利的倾向。
临床研究的全面评价包括结局评价和过程评价。中医药的临床研究结局评价应重视实验检查,更要重视临床观察;重视局部病理,更要重视整体反应;重视近期作用,更要重视远后效应;重视疗效分析,更要重视疗效整合;重视研究数据,更要重视逻辑演绎。综上,中医药临床研究应避免单纯照搬西医评价标准倾向,注重中医证候效应与生存质量评价,全面体现中医药的多靶点整合调节作用和远后效应优势。
诚然,中医药临床研究水平的提高需要长期的积累,创新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探索,需要国家主导、多方参与、规范研究,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多年来的研究实践已经培养出了一大批接受了临床评价现代科学理念和方法训练的中医临床研究高端人才,已经建立了一整套中医大规模临床循证评价的技术规范和试验程序,并已经积累了组织管理、质量控制及多元协调的经验。我们相信,这必将为促进中医临床研究水平的整体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我们必须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和临床研究成果,发现问题和不足,有机灵活地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充分掌握方法学技术,逐步分阶段开展中医药的临床研究,并坚持不懈,以促进在中医临床研究中取得更重要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光.对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若干思考.湖北中医杂志,2010,32(7):69-71
[2]商洪才.整体提升中医药临床研究水平.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6:90-91
[3]刘建平.循证医学方法与中医疗效评价.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7(2): 212-215
[4]施毅.循证医学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6):1-21
[5]郭新峰,赖世隆.对中医药领域开展循证医学研究的几点看法[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8(1):10-12
[6]刘鸣.十年纷争 十年发展――正确理解循证医学的临床实践[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3,11(1):29-33
[7]张艺,王平,张静,等.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新思路探讨[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5,27(1):41
[8]刘士林. 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化解释框架的创新[J]. 探索与争鸣,2004,2:37
坐落在山西省会城市太原坝陵南街的太原市中医医院,紧邻山西省儿童医院,往南不足200m是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这两所医院都是三级甲等医院,在医疗服务项目、设备、药品三方面都拼不过西医的医疗市场情况下,太原市中医医院如何走中医药特色之路求生存、求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2004年,焦国梅任院长以来,每天门诊量由原来的几十人到现在的300多人,高时近500人,从这组数据便可看出,太原市中医院在焦院长的带领下正在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已路。近日,该院院长焦国梅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2009年10月19日是星期六,早上8点多记者便来到太原市中医医院,一楼门诊大厅里,熙熙攘攘前来就医的患者已经站满走廊。走廊两侧,各种中医药养生保健小知识和古代中医文化、中医名家的介绍吸引着不少患者顿足观看。
找准定位,中医院就应该姓“中”
见到焦院长,这位省城中医院唯一的一位女院长做起事情来还是那么雷厉风行。近一段时间,因为过度劳累,颈椎病折磨着她,本来准备去检查一下,听说记者采访便推掉了诊查。交谈中得知,焦国梅院长多年从事西医临床工作,曾在一家企业医院做院长10余年,此番在西医基础上搞中医,她的审视角度有何不同,她对中医又有何见解呢?
焦国梅告诉记者,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是中医药几千年发展进程中积累形成的文化精髓,是中医药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根本。中医院与其他医院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中医院有着深厚的中医内涵和鲜明的中医特色,这是中医院文化核心价值的具体展现。为此,中医院定好位是首要条件。
中医姓“中”,是中医界一直强调的一个问题。中医药是中医院生存和发展的支柱,中医院姓“中”是对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医院发展的最基本定位,尽管中医院姓“中”并不容易。
但中医院只有保持发扬好“中”味,只有踏踏实实的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超越创新,只有不断强化自己的中医药特色优势,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市场需求,进而不断赢得和开拓自己的市场,才能真正发挥出中医药强大的与两医一争长短的优势。
为此,太原市中医医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每年有计划地加强对医务人员中医基础理论的深入学习和培训。由于护理人员多为护校毕业,没有系统学习过中医药基础知识,因此,该院每年组织开展护理人员的中医药知识培训。2008年内科护理站被评为“中华中医药学会护理分会全国中医特色护理优秀科室”。同时开展中两互学,鼓励西医人员学习中医药知识和技术,开具中药处方、应用和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心脑科、肿瘤科就是两医学习应用中医的一个很好例子,这些科主任们都是西医出身,但她们深深为中医药的魅力所折服,积极学习中医药知识、应用适宜技术。目前开展了穴位贴敷、腹针、针灸、推拿、中药熏洗、足浴、药枕等10余项中医适宜技术。
从2004年以来,太原市中医医院将发展重点放在“中”、“特”二字上,按照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病、方有专效的发展思路,专科规模优势和特色优势已显现出来,据统计,年门急诊量年递增15%,业务收入以每年26%速度递增。
选名树专,打造中医院优势品牌
焦院长告诉记者,这些年来,太原市中医医院业务突飞猛进,主要是得益于名医、名科建设,并通过专病专利建设与发展,带动了医院整体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名医带动专科,专科群打造出医院品牌,名医战略成为中医院品牌战略的重中之重,为了突出名医的带动作用,太原市中医院从中医内科、针灸推拿等具何浓厚中医特色的专业开始,选出有特长、有知名度的老专家、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担当重点特色专科的负责人,搭建出适合他们充分发挥出作用的舞台,对于这些特色专科,重点扶持,在人财物方面均给予倾斜。
在专科建设中,医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道法自然”的中医文化精髓,打造医院的特色品牌。从人才的选育、培养、引导,到设施、设备的配备,形成中医院自己的“套路”。由于医院在2007年住院病种分析时发现,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占全院住院病人的11%,居第三位,并且有专门人员从事该病诊疗的研究。因此,2008年6月,医院决定筹建糖尿病科,由山两中医学院早期毕业、从事糖尿病诊疗研究的一名主任中医师担任科室主任。该科组建后,研制出“胰复散”、“肾康散”、“脂消散”、“红花四藤散”等超微粉系列方,并结合中药离子导入、中药熏洗、埋线等外治方法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目前,该科床位已从原来的10张扩展成20张,依然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
专科特色突显之后,医院又根据情况扩大病区规模,拓宽诊疗项目,力求把特色科室做精、做细、做实,形成“品牌效应”,带动医院整体水平的提高。如,从综合内科分离出的呼吸专科、糖尿病专科、中风专科、肿瘤专科;从针灸科分离出来的特色针灸腹针室、疼痛病科等。焦院长介绍,这些科室自成立后,名医效益凸显,前来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床位使用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在专科专病门诊效益日显增长的同时,医院注重坚持简便廉验,专家看病,平民收费。据统计,2008年医院门诊病人平均费用为54元。
目前医院已有3个省级名医工作室、2个市级重点学科、10个研究室、特色门诊专病30多个,名医31位。这些名医名家技艺精湛,医德高尚,深受群众欢迎。作为山西省中医学院教学医院和太原市中医社区卫生服务指导中心,医院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组织、管理方面已具备了相当水平,相继举办了多次适宜技术培训班进行中医文化交流。2008年,医院经山西省卫生厅中医管理局批准,成为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基层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基地),被省卫生厅遴选为山西省健康教育促进会教育基地。
仁和精诚,树立良好医德医风
“‘医乃仁术、济人为本’、‘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等传统医德都是古代人们对悬壶济世的医生崇高敬仰的表述,也是当代医务人员所应崇尚和奉行的道理准则。”焦院长告诉记者,良好的医德医风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太原市中医医院在注重加强建章立制的同时还非常注重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注重对职工道德理想教育的培训。医院把“大医精诚”作为医德建设的主导思想,作为医务人员应恪守的道德规范,医院通过召开各种会议、宣传当代医学楷模先进事迹、邀请本院名老中医专题报告等形式,大力宣传“仁、和、精、诚”等传统中医文化精髓。
“仁”,即“仁心”,就是要求医者像孝敬父母、友爱兄弟那样对待病人,只有“本为”才能“道生”,才能以医术救死扶伤。开展了以“人文关怀和仁慈、仁爱”为
核心的中医特色护理和“星级护理服务”,医院内科的中医特色护理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护理分会授予“全国中医特色护理先进单位”就是很好的例子。
“和”,是“和谐、协和、致中和”,人体内外达到中正和谐的境界,人体才能健康;医患之间达到中正和谐的境界,医院才能生存和发展。医院在患者入院时,就由护理人员详细介绍入院的注意事项,并由院长签署“致病友的一封信”交到患者手中。每年春节和中秋节,院领导都会给患者送饺子、月饼等,定期召开医患座谈会和行风座谈会征求患者的意见和建议,融洽了医患关系。
“精”,即“精湛”,就是要精勤不倦,博极医源,在治学中强调“重经典、重临床、重师承、重流派、重亲求、重博采、重悟性”,开展了中医诊疗常规、中医经典、中医药相关知识等一系列活动,完善院内的医疗质量考核,使医疗技术和水平有了稳步提高。
“诚”,即“诚实、诚信”,要求医务人员提供诚信友善的服务。认真落实诊疗告知、价格公示等制度,强化对窗口科室的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通过一系列的医德医风教育,使职工整体素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提升了医院的综合竞争力。
统筹规划,体现中医院特色文化
医院环境形象是医院中医药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中医医院展示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途径。
太原市中医医院虽然没有林立的高楼和漂亮的外观,但注重在院内装饰上充分展示和体现出中医文化内涵。具体做法是:将“药王”孙思邈的《大医精诚》摘录制作成大型版面,利用庭院、大堂、走廊、候诊区、诊室等区域,从中医药的起源、基本知识、特色疗法、养生保健方法、名医名家介绍、就诊指南等方面广泛宣传中医药文化,并通过悬挂中医历史人物画像、建立中医养生书画廊来展示祖国传统中医的辉煌,全院形成了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使前来就诊的患者和经过的人群都不禁驻足观看,充分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熏陶。
医院还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对院内就诊布局不断进行调整。为了便于群众就医,满足患者对中医诊疗服务的需求,自2005年开始,医院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对业务用房进行及时的调整,把行政办公楼1~3层腾出来全部作为诊疗室,行政后勤部门采取集中办公形式,不断增加业务用房,拓展了中医院的服务功能;同时根据建筑结构合理安排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和窗口部门的规划布置,尽量方便患者,解决病人排长队候诊问题;本着方便患者原则,专门购置自动煎药机,为住院和门诊患者提供煎煮中药服务;在每个住院病区均配置冰箱、微波炉免费供患者使用,为医护人员安装热水,处处体现了太原市中医医院的人文关怀。
今年,医院还与同仁堂合作兴建了标准化大药房,大药房内装饰风格古朴庄重,体现出传统中医药特色,内部墙面有中医药基础知识、养生保健等方面的宣传知识介绍,大药房外装饰拟设计成悬挂有古代名医名言警句的文化墙。大药房的新建搬迁还为儿科提供出更加整齐规范的门诊就诊区,以满足越来越多儿童患儿就诊的需要。
与此同时,为把中医药文化与教育传承相结合,医院还开展了师承教育,实行“名老中医专家带徒战略”。曾隆重举行“拜师会”,当年拜师的12名弟子如今已成为医院中坚力量。自2005年开始,全院范围内开展“学习型团队、学习型个人”为主题的继承教育活动,包括中西互学和中医学经典等内容;建立了科教专项经费用于科室继教等工作,对新技术、新项目等给予经费支持,对突出的中医药优秀人才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勋。
中医院的发展是综合全面的发展,客观地说,在对疾病的微观认识上,在管理、服务、市场开拓等方面,借助两医及西医院的知识、方法和现代化手段,扬长避短,对中医及中医院在各个方面更进一步提高,绝对是一件好事。
中国医学史;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法
中国医学史是高等中医院校开展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介绍了中医药发展的历史。该课程的主要教学对象是刚进入医学院的新生,对中医学尚无更多的认识。如何让从未接触过医学史甚至从未接触过中医的新生听懂中国医学史这门课,或者是更高的要求,如何让医学新生对中国医学史感兴趣,热爱这门课,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值得我们教学一线的每一位老师深思。“读史使人明智”,中国医学史作为医学生最早接触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对中医药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人文科学精神和深厚的中医底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纵观前几年的教学经验,中国医学史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满堂灌”,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均较低,未能很好地发挥中国医学史在医学生五年学习生涯中的重要作用。李岚清同志说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是我国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教育改革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然而如何改革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仍需一线教师们继续探索。笔者认为中国医学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应当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现将笔者的一些教学改革思路略述于此。
1教学身份互换
所谓教学身份互换,即是让学生当老师,老师当学生。主要分为三步,一是教师布置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课前搜集相关材料,并制作PPT,准备下节课上讲台教学;二是课堂前30分钟学生负责讲解;三是老师对学生的讲解进行点评和补充。教学身份互换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课前学生通过搜集材料,不仅熟悉了资料搜集的途径,更在备课的过程中掌握了教学内容并分清了教学内容的主次重要性。课堂上安排学生30分钟的讲解目的是在学习的前提下,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丰富自己的演讲经验。在学生讲课结束后,由教师上台点评和补充学生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的同时,补充学生忽略的重点内容,保证了教学质量。此外,笔者认为这一教学方法有助于师生双方站在对方的角度上看问题,使得教学过程可以更加顺利且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身份互换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同时,也开拓了老师看问题的视野,使得老师更加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是对传统“填鸭式”课堂的一次改革。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师生的共同进步和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国医学史在学生的学医生涯乃至以后临床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医学史教材中很多独立性较强且在整个中医界得到普遍重视的章节都十分适合教学身份互换的教学。首先,章节内容相对独立,适合学生学习,若是章节与前后关联性太强则学生自学及准备的过程中容易忽略重点,并在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中迷失自己,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其次,若是章节内容在整个中医界受重视的程度高,则相关论文及著作更多,学生可以较为顺畅地获得全面的知识。笔者尝试从“四大经典的内容与价值”“临证各科的发展与特点”等内容实行教学身份互换的教学尝试,例如“四大经典的内容与价值”一节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直以来其重要性对于教师而言,是课堂上的不断强调其重要性,对于学生而言是仅仅考试所占比例大。因此如何教学才能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值得每一位一线教师的思考。在此前提下笔者在“四大经典的内容与价值———《黄帝内经》”的教学过程中尝试教学身份互换教学法。一是嘱学生课前备课,了解《黄帝内经》的成书及其主要内容,收集《黄帝内经》对历代医家的学术影响,准备PPT及课堂汇报内容。二是让学生课堂上讲课,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三是教师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缺点,帮助学生进步,并补充学生忽略的重点内容,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经过这次的课堂教学身份互换教学后,可以很明显的发现学生对于《黄帝内经》相关内容的掌握更加充分,关于《黄帝内经》对整个中医学重要贡献的认识也更加充分。
2专题辩论
开展中国医学史相关专题的辩论,是列一专题,然后让学生分为几组课后查找资料,课堂上分组辩论。正所谓“真理越辩越明”,辩论的目的不是分胜负,而是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思考自己分析问题的角度是否合理、对辩题的理解是否正确、资料是否充足。这不仅可以打开学生的思维,而且能让学生通过辩论对教材里的一些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相较于以前“垂直”的教学模式,“辩论”是在老师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学生自主、自由地参与学习。作为一名大学生,已经不需要像中小学生一样,在老师的带领下逐字逐页地学习,学生更要学会的应该是如何自主学习,如何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在准备辩论资料的时候,是对辩题的理解和分析的过程,并且学会如何快速且全面地搜集资料。学生准备辩论的工作是对资料的主次处理的过程。辩论结束后的讨论是更是反思自己思路的过程。专题辩论让学生有更大的空间参与教学,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加积极地学习。《中国医学史》中像“医药的起源”“中西医学的交汇与冲突”等存在争议的章节最适合做“专题辩论”式教学。当然,我们也十分清楚,几千年的传承与争论都未能明确的问题不可能在一次课堂的专题辩论上就辩明了。我们辩论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问题。例如,以“医药的起源论”为辩题,课前让学生分别从“医源于圣人”“医源于巫”“医源于动物本能”“医食同源”四个方面收集资料。课堂上教师把握节奏,让学生分为四组进行辩论。在“专题辩论”教学后,发现学生对医学起源的认识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圣人”“巫术”等词也有了新的认识。
3实践性教学
实践性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加具象地认识中国医学史的发展,并充分发挥社会公共资源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例如,结合安徽省历史博物馆及校内新安文化馆让中国医学史教学更加直观可见,并激起学生对中国医学史的兴趣。博物馆中所陈列的古籍、文物、图片、标本等,均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出现的,从某方面来说,它们是在演示着中国医学史。关于中医药发展的历史,相较于《中国医学史》中更加明确和完整的记载,博物馆陈列的文物相对不完整、记载相对粗略,于是两者的结合更显得十分重要。带领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是为了在参观中学习,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让学生更加直观真实地感受中国医学史的变迁。实践性教学的最大优点是充分调动了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对学习的热情,在参观的过程中带着求知的心情,使得学习变得轻松且愉快。在参观前让学生预习课本并自行查找相关资料,大致了解相关内容,在参观的过程中教师按照陈列物讲解中医药的演变过程。在实践性教学的尝试中,发现学生对中国医学史这门课的兴趣明显增加,并对中国医学史有了一个更加具象的认识。
4改革考核方法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考核方法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然而考试不是目的而是方法,如果方法用错了只会适得其反。如果只是单纯的期末考试考核方法,很难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热情,很多学生更加倾向于平时不听课甚至逃课,期末努力啃书。因此改革考核方法是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一步。将学生平时参与的“课堂教学任务”“辩论任务”以及“在实践性教学”中的贡献度列为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的考核各占总成绩的50%。可以说单纯的期末考试只在期末考试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改革后的考核方法则可让学生在整个中国医学史学习过程中都充满热情和活力。
5小结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人为鉴,可知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中国医学史的教学目的不是简单地让学生了解中医药发展的历史,而是让学生从中医药兴衰的历史中掌握中医药“兴”的条件和“衰”的原因,以此为基础反思现代中医药的发展以及如何为中医药的发展创造条件。因此,学习中国医学史是十分重要的。如何让中国医学史得到学生的重视,并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显得至关重要。“教学身份互换”“专题辩论”“实践性教学”三种教学方法的教学目的都是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求知,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中国医学史。相较于“一言堂”的枯燥和乏味,此三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求知欲明显增加,课堂学习氛围更加良好。
参考文献
[1]李岚清.李岚清教育访谈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1.
新医改方案最后版本有望在近期公布,随之公布的还包括《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在人们热议的新医疗改革方案中,药物一度成为关注的焦点。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医药出口情况并不乐观。
但是,在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人人享有保健医疗的战略目标的推动下,传统医药将纳入很多国家的医疗体系。同时,中药在抗击全球性重大疾病中的优秀表现为它在世界医疗领域树立了一定的威信,中药将赢得更多走进主流医药市场的机会。
当无毒副作用的纯天然药物逐渐成为新的需求浪潮之时,中国中药的出口与发展是否能乘此东风借势而上?上海市中药研究所副所长樊敏伟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医学模式的转变,预防保健需求的增长,经济的全球化和文化的多元化,为中医药提供了广阔而美好的发展前景。”
中药立法来临
近年来,中药现代化与国际化问题成为政府与产业界人士关注的热点,中药出口贸易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中药走向世界,面临的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随着新的化学药物开发难度越来越大,一些化学药物存在的毒副作用、药源性疾患等不利因素难以克服。植物药物成为了世界各国创制新药的重要研究对象,成为人类新的医药宝库,中药国际市场的快速发展时期已经来到。”樊敏伟说。
“回归大自然”已成为潮流。纯天然药物(民族民间药和中药属天然药物类)因无明显毒副作用、在治疗局部疾病的同时能明显地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等优势,备受各国青睐,成为最具发展前景的药物。
然而,中国出口的中药产品在国外多被用于膳食补充剂、食品或食品添加剂等领域,这些领域与化学药品相比需求弹性相对较大,这也是目前中国中药海外市场面临的问题之一。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及地区纷纷对传统医药实施立法管理,如新加坡、中国香港地区对中医药实行立法管理;澳大利亚率先立法承认了中医的合法地位;欧美对植物药实行了立法管理。
樊敏伟进一步分析说:“尽管欧盟是中药难以跨越的门槛,但是部分欧美国家也在对植物药进行立法管理,这些都是将来中药出口再现曙光的基础。”
现代化模式
上海市中药行业协会副会长乔宝明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中药要全面进入国际市场,必须与国际接轨,实现中药现代化,首先是研究与开发的现代化。这就需要建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及现代化剂型,建立中药质量标准规范,提高中药质量标准水平,加强中药药理、毒理研究,重视中药临床试验,制定中药生产管理规范。”
中药虽然有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要取得世界更多国家的信任和支持并不容易。面对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推进中药现代化、国际化仍需进一步改善国内的发展环境。“国家应该加强对中医药的宣传普及力度,让国际市场对中医药的理论体系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这样才有利于中医药抢滩国际市场。”乔宝明分析说。
中药现代化的实质是中药与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结合,与现代学术思想的结合,与现代科学文化的结合,并借鉴国际上认可的标准和规范,让中药更符合现代人的需要,研究开发出安全、稳定、可控的中药。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徐顽强指出,中国有着丰富的中药人力资源,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中药产业人力资源的质量普遍不高,客观上制约了中国中药产业走向国际化的进程。因此中国要通过积极培养中医药优秀人才,采取“以医带药”的方式,促进中药的国际化。
配方产权化
【关键词】 德尔菲法;诊疗指南;中医
1 指南制定的常用方法及现状
一般而言,科学编写的临床指南可分为两大类,即基于专家共识的指南(consensus based guide|line)和循证指南(evidence based guideline)[1]。循证临床实践指南是按照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的研究方法制定出的一组临床指导意见,是目前指南研究发展的主流,在1996—2006年间国际上颁布的20个指南中,就有12个为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像任何科学程序一样,制定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的方法学是基于证据的方法学,其结论(推荐意见)须有可靠的证据支持[2]。
2 德尔菲法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Delphi法,中文译为德尔菲法。它是采取匿名的方式广泛征求专家的意见,经过反复多次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修正,使专家的意见逐步趋向一致,最后根据专家的综合意见,对评价对象作出评价的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预测、评价方法。德尔菲法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O.赫尔姆和N.达尔首创,经过T.J.戈尔登和兰德公司进一步发展而成的。它是由主持机构以书面的形式征询各专家的意见,背靠背反复多次征询意见与汇总,依据多位专家的知识、经验、综合分析能力和个人价值观对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判断并主观赋权值的一种多次调查方法。我国称之为专家评分法或专家咨询法。随着德尔菲法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其方法本身也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德尔菲法开始在医学领域中有所应用,之后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我们承担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小儿泄泻中医诊疗指南(ZYYS—20060013)”及“小儿流行性腮腺炎中医诊疗指南(ZYYS—20060014)”就采用了德尔菲法。其实施主要分4轮进行:①针对本研究主题提问,请专家提供该病的最佳诊疗指南的初步意见;②课题组就第1轮专家意见汇总统计分析,提出第2轮征询表,请专家就其中各个问题做出选择与评价;③课题组就第2轮专家意见汇总统计分析,提出第3轮征询表,请专家再一次判断并提出修改意见;④在第3轮的基础上,专家们再次判断和论证。通过4轮调查,形成初步诊疗方案。最后将诊疗方案提交给专家论证会,经过专家论证定稿,形成该病的诊疗指南。
3 德尔菲法的优缺点
德尔菲法是一种匿名的专家问卷调查方法,可以很好地避免专家的横向联系,只与调查者发生联系,专家之间不能相互讨论,经多轮的归纳、总结、修改,最后形成一致意见。避免了权威专家对结果的干扰,反映了专家的真实想法。
单纯的专家经验集成,从循证医学的角度来看可靠性较低。本课题组在开展问卷调查的同时结合循证医学开展文献研究,将循证医学与德尔菲法结合起来相互参照、对比,最后形成诊疗指南。
德尔菲法为专家问卷调查,专家组的组成对问卷的实施和最终诊疗指南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题组在具体实施中选取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的专家(兼顾年龄、地域、科研、医疗、教学等因素)组成专家调查组,进行问卷调查,较为全面地采集到专家意见,对指南的形成提供了有力保证。
咨询表的设计应简明扼要,咨询答案除必须用文字表述外,应尽量用数字或符号表述。在问卷选项的设计上既要忠于专家意见,又要较好地提取语言,避免表达模糊的选项出现在下一轮问卷上,避免因此产生分歧,降低专家集中趋势。
传统的德尔菲法专家问卷多采用邮寄的方式进行,这种邮寄的形式造成了反馈意见较慢的缺点。鉴于现在电脑和网络的普及,兼顾部分地区上网仍然受到一定制约的现状,课题组对本课题的实施采用了纸质和电子问卷同时发送的方法,有效提高了问卷回馈的速度,提高了调查的效率。
经典的问卷调查均采用的是不见面的方式进行,但这种匿名的调查方法在实际中还是造成了对部分问题存在差异的现状。考虑到问卷调查目的最终是要形成共识,本课题组在4轮问卷调查后又举行了专家论证会议,在会议上将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最终形成共识。
4 讨论和展望
随着时代的发展,医学全球化的进程在加速。中医药学起源于中国,也正在加速向世界传播,为各国人民健康服务。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医药学科包括中医儿科学,在规范化、标准化方面所做的工作还很不够。尽管中医、中西医结合在临床上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但在医疗、科研、教学工作中却经常存在无章可依、有章难循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医学包括中医儿科学学科的发展,也影响了中医学在全球的推广应用。加速标准化的进程是时展的需要,也是学科发展的迫切需要。
目前,循证医学是国外制定诊疗指南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但是专家经验在中医药学术中较之西医有独特的作用和较高的地位。对中医药的标准化研究我们认为不应该照搬循证医学方法,应该根据中医学自身的特点,合理地运用德尔菲法,充分听取专家的意见,结合循证医学方法进行研究。
探讨中医药研究的方法学成为中医药标准化研究的关键,客观量化、科学合理地提取中医、中西医专家的医疗经验和临床诊疗方案成为影响诊疗指南水平的关键。德尔菲法具有定量和定性的特点,应用德尔菲法对中医药科研课题研究为数不多。本课题组应用德尔菲法,通过专家问卷调查的形式,制定出较为科学规范的“小儿泄泻中医诊疗指南”及“流行性腮腺炎中医诊疗指南”,为进一步全面进行儿科疾病的诊疗指南建立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孟河医派;传承特色;振兴
孟河医派发祥于明末清初江苏省武进县孟河镇,主要代表名医为费伯雄、马培之、巢崇山、丁甘仁四大医家,以其高深的学术造诣,丰富的临床经验,灵活的诊疗方法,显著的治疗效果闻名于世,在我国近代中医药发展史上产生了较大影响,其学术思想为当今中医理论的开拓创新[1]。孟河医派传承脉络清晰,门人弟子众多,学术弘扬,薪火相传。现就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及医案中的一些医理精华,结合对孟河医派名家及传人的采访调研,就孟河医派的传承特色进行探讨。
1孟河医派的起源和发展
孟河医家最早见于文字是在费氏第五代医家费国作(1730-1800)的相关记述。"孟河医派"的首次提出是丁仲英在1927年其父的《喉痧症治概要》跋中提到"吾乡多医家,利济之功,亘大江南北,世称孟河医派",至嘉庆年间(1796-1821)孟河才逐步形成地方性医学学派[2]。
孟河医学繁荣于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1821-1875)。孟河名医云集,业务兴盛,经验成熟,学术思想完善。据历史资料记载,"小小孟河镇,江船如织,求医者络绎不绝"、"摇橹之声连绵数十里"等,费氏、马氏在孟河医界继续占主导地位,费伯雄和马培之是其中的杰出医家。
2孟河医派的传承形式
孟河医派在传承形式上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初期以师承教育为主,其后多采用师承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复合形式,另外临证实习班、函授教育、专题讲座、短期讲习班等也是其中主要的传承方式。
师承教育是指师徒传授,一般经过发蒙、侍诊、试诊、行医、再学习五个阶段。发蒙是学习中医基础知识,侍诊是了解中医如何治病,理论与临床初步结合的阶段,试诊指导临床实践的阶段,当老师授医已毕,弟子学有所成时,可独立行医。另外孟河医派还注重对医家的再培养和再学习的过程。在当代社会教育的不断提高,孟河医派走进了高等学府进行传承,通过和一些大专院校想结合,使其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最早是由夏应堂、谢观等筹资办学,于1916年筹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成为我国第一所由政府批准的民办中医高等教育学校。孟河医派传承形式多样,根据学生需求的不同,分别有临证实习班、短期讲习班以及专题讲座等方式[3]。
3孟河医派的传承特点
孟河医派作为近现代中医较有影响的一大地域性流派,在发展之初有着浓厚的地域特征,随着孟河名医的大量外迁,孟河的中心地位逐渐下降,非孟河籍传人的数量与影响力不断增加,孟河医派的地域特征也开始淡化。孟河医派的地域性淡化促进了孟河医派与吴中医派等众多医学流派之间的交流,丰富了自身的学术思想,扩大了孟河医派的影响。
孟河医派主张广开门户,收徒没有家族限制,只要自愿拜师者,都会一视同仁,传授医术。但择徒并没有降低标准,品德、悟性、勤奋三个方面是择徒的主要标准。
孟河医派在传承别强调了经典内容对后学者的重要意义,要求弟子熟练背诵经典著作。在当时的传承模式下,醇正的医学理论易于后学者系统掌握中医理论体系,并为之打下厚实的理论基础,在当今,立足经典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与掌握中医专业知识有着重要意义[4]。
4孟河医派的振兴
早在20年前常州市武进区卫生局和孟河医派弟子共同搜集编撰了《孟河四家医集》,并进行全面的整理和研究。2005年7月"常州地区孟河医派再传弟子座谈会"在文笔山庄举行,会议共同呼吁设立"孟河医派故居陈列室"[5]。2005年10月《孟河四家医集》再版编辑委员会工作会议召开。《孟河四家医集》再版是弘扬孟河医派的有效途径,意义深远为孟河医派精髓的传承和弘扬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琪,曹震,周奇峰.孟河医派传承特色探析[J].江苏中医药,2010,42(12):1-4.
[2]刘遵憨,曹凡华,陶慧娟.孟河医派学术思想探析[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29(3):9-10.
[3]张琪,曹震.孟河医派学术思想特色探析[J].江苏中医药,2007,39(4)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