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免疫学的展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高校营销专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6)11-0129-02
[作者简介]温韬(1968-),男,辽宁大连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情调营销,品牌管理。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项目“移动互联网对高校营销教育影响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JG16DB027)。
一、引言
据2016年8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2016年上半年新增网民2132万人。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比达245%,网民上网设备进一步向移动端集中[1]。随着网民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全面转移,移动互联网开始成为企业营销的“主战场”,移动互联网营销时代已经来临。据阿里巴巴公布的2015年“双十一”数据可知,截至2015年11月11日24:00时整,天猫和淘宝的最终交易额达到91217亿元,其中,移动终端的交易额为62642亿元,占比为6867%。另据阿里巴巴2016年8月11日的2017财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其中国零售平台移动终端的交易额占比为75%,高于上年同期的51%。
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一些企业特别是传统企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许多企业管理者开始思考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完成企业的转型问题。高校管理类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也要考虑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下面临的诸多机遇和挑战。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营销专业教学面临的机遇
(一)教育理念更加人性化
移动互联网是科技人性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具有以下两个主要特点:一是降低了信息获取的成本,用户可以在移动端零成本地获取相关信息;二是服务者与用户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可以随时地进行双向的沟通。移动互联网人性化的特征,要求高校营销专业秉持人性化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天性,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努力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力图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快乐学习,让学生从“低头族”、“手机控”变为“抬头族”、“知识控”。就高校营销专业教育而言,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推进了高校人性化教育理念的发展。
(二)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也让高校营销专业的教学方法日趋多样化。教师除了可以采取已有的教学方法,如理论讲授、案例讨论、角色扮演和视频播放,还可以采取慕课(一种大规模开放式的在线课程)、翻转课堂(学生在家里观看教师事先录制好的或是从网上下载的讲课视频,回到课堂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形态)等方式,慕课强调的是用微视频(微课)授课,区别于传统的一节课45分钟的网上教学或“空中课堂”,每段视频不超过15分钟,便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和分解难点,力求保持学习的有效性[2]。移动互联网条件下可供选择的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但授课教师应秉持“多中选好,好中选优,优中选适”的原则,以便选择出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资源更加丰富
移动互联网出现之前,高校营销专业的教师主要是通过传统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或电脑上网来获得教学资源;移动互联网出现之后,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高校营销专业的教师可以凭借智能手机,利用课余等碎片化的时间,及时获取相关的教学资源并及时传递给学生。譬如,在课余时间查阅一些著名的营销领域微信公众号或其他教师的慕课资源等,如成功营销、中国好案例、企业管理杂志等,可以浏览并下载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教学资源,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更新及时。目前,移动互联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已经成为高校营销专业教师教学的有效手段。
(四)教学内容更加鲜活
移动互联网时代是内容为王的时代,鲜活的教学内容更是衡量高校营销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移动互联网的丰富资源是鲜活的教学内容的基础,教师的科学选择是鲜活的教学内容的关键。具体而言,教师除了事先做好“读学生之未读,见学生之未见”的大量工作,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筛选,尽量选择那些刚刚发生的、喜闻乐见的、浅显易懂的、生动有趣的典型案例加以讲解。这样不仅可以保持教学内容的鲜活性和生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培养教师和学生常变常新的创新意识。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营销专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学生的注意力之争
在信息爆炸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学生的注意力日渐成为稀缺资源。目前,在高校的营销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正在面对两种力量的争夺:一种是教师讲授的知识,另一种是智能手机上海量的信息。通常情况下,如果教师所讲的内容鲜活生动,其就会在学生的注意力之争中处于优势;如果教师所讲的内容索然寡味,大多是学生已经了解或是早已过时的信息时,那么就处于劣势。表现为许多学生被手机上的信息所吸引,纷纷成为“低头族”、“手机控”,有的甚至沉迷于社交网络和线上游戏而不能自拔[3]。由此可见,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加剧了学生的注意力之争,也增加了高校营销专业教学的难度。可以预见,在未来,高校营销专业教学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教师能否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教师中的马太效应将愈发明显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教师中的马太效应将愈发明显。本文所讲的马太效应是指讲得好的教师将越来越受学生的欢迎,讲得差的教师将越来越不受学生的欢迎。使一些教学能力强的高校营销专业教师可以通过慕课、社交媒体等将自己的影响力从校内延伸到校外,从线下延伸到线上,迅速成长为明星教师。这种“赢者通吃”的马太效应现象很容易引发教师两极分化,这种趋势不仅影响教师队伍的整体凝聚力,而且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资源的分配,对高校营销专业的健康发展不利。
(三)教学的快餐化、肤浅化和娱乐化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家普遍遵循的是“快比慢好”的价值理念,凡事皆追求“短、平、快”,但其副作用也很明显,就是很少有人花较长的时间缓慢认真地去做一件事情。就高校营销专业教育而言,在教学上表现为:课下,高校营销专业的教师越来越少花时间去读专业书籍、精心去推敲课程的每个细节,社交媒体一度成为课后快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课上,高校营销专业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尽量使用视频、音频、图片、段子、搞笑等“招术”,最终导致课上趣味性大于知识性,学生课下无法真正掌握授课内容。
(四)对教师相关技术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对教师相关技术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除了要掌握PPT的制作技术外,还要掌握视频、音频、图片的剪辑技术,以及慕课、微信、微博的使用技术。在营销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上,如何综合地利用上述技术有效地为某一具体的课程服务,对高校营销专业教师来说是很大挑战。
四、对策及建议
基于移动互联网对高校营销专业教学的机遇和挑战,从以下四点提出对策建议:一是植入移动互联网的基因,健全市场营销的理论体系;二是培养学生移动互联网营销的三大能力:思维力、行动力和表达力,训练学生活动的策划、演练以及口头表达、文案写作和网络沟通等综合能力;三是变强制为疏导,巧设营销课堂环节,安排小组讨及案例分析,充分发挥移动终端的搜索和互动功能;四是拓宽营销课堂的边界,将课堂讲授与网上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如让学生下载《中国大学慕课》等移动客户端(APP),通过免费、开放、不受时空限制的网上学习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大学营销课堂的不足,努力将课堂讲授与网上学习有机结合。就高校营销专业教学而言,移动互联网时代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教师应充分论证移动互联网对高校营销专业教育的影响,始终秉持尊重学生、顺乎人性的教学理念,亲身实践,务实操作,培养出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合格的新型营销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6-08-03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608/P020160803367337470363pdf
关键词:翻转课堂;自主学习;免疫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243-01
医学免疫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分析能力,以及能运用免疫学所学的知识来解释一些临床现象。医学免疫学教学面临着课时少、内容多且抽象,教材跟不上教学内容更新,学生学习经常感觉没有抓手、目标不明确等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为了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近几年来出现多种教学模式,例如PBL教学模式、慕课等,有些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免疫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为了更进一步的提高教学质量,实行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一、医学免疫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内容多且抽象,学时少
医学免疫学涉及到的内容多,包括组织胚胎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对学生来说,学起来较吃力;医学免疫学课时少,笔者所在学校临床系学生免疫学理论学时加实验学时总共5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6个,实验学时8个,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要在仅有的46个学时讲完所有的内容(基础免疫、临床免疫、免疫学技术23个章节),讲课速度比较快,对于基础较差的区内(自治区区内)学生来说,医学免疫学是一门很难的学科。学生也普遍反映医学们医学太难了,老师讲的快,听不懂。
2、学生的被动学习
很多大学生受中、小学学习模式的影响,早已养成了一种被动学习的习惯:课前不预习,不去主动思考,课堂上不知道是该记笔记还是该看课件抑或听老师讲,手忙脚乱,最后什么也没弄懂,课下不复习。在这种被动的学习模式下,学生因不善于做学习的主人,容易把自己当成学习的奴隶,感觉枯燥无味,毫无学习兴趣。
二、翻转课堂在医学免疫学课堂上的应用
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理念,来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2007 年春,该校的两位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在考虑如何给因病无法出席课堂学习的学生补课时,利用录屏软件录制Power Point演示文稿及教师讲课音频,并将制作好的视频放置到网站上以供缺课的学生使用。从未缺席的学生也使用在线材料,主要用于复习和强化课堂教学内容。不久,两位老师开始重新思考如何展开课堂教学实践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由此提出了该理[1]。
在我们的医学免疫学教学中要有意关注和克服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些障碍。笔者所做的教学活动就是让学生通过翻转课堂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享受学习”。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和学习教学视频等资源,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 面交流,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讨等活动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那么,如何具体实现呢?
1、教师制作视频
老师制作视频讲解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把难点、重点给学生讲解清楚,对于某些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最好制作出动画来演示所要说明的问题,这样可以很容易的,很直观的结实该知识点,同时结合生活中常见病理来说明。最后给学生强调要求掌握的内容。
2、教师设计课前问题引导、课后问题检查
为了加强视频学习的效果,教师可以结合课后问题,给学生预设目标,设计课前问题,引导他们在学习时发现问题。针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最终找到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在卡烫伤跟老师一起探讨。对于该节课的重点部分,一定要弄通弄懂,只有这样才能熟练运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来结束生活中常见病理。在进行视频学习时,对于不理解的内容做上标记。 教师在讲解时应注重精讲,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根据本节课所讲的内容,让学生多做练习加以巩固。
3、选择上课内容
本课程教授的对象为临床本科班、全科班、护理本科班及预防本科班的学生。笔者在上课前会对授课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如:高中时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学习医学免疫学之前都学过那些医学的基础课程?同时还要了解学生的入学成绩如何,在校成绩怎样,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基础的学生,依据我们的教学大纲,制定出适合他们的教学计划,对教学内容要有适当的增减。对基础好的班级适当的增加教学难度和教学内容;对基础差的班级适当降低教学难度,减少教学内容,以掌握基本的内容为主[2]。在进行讲解时,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加以解释,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翻转课堂这种新型模式的教学,教师的引导和学习内容的选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实践“自主学习”,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学科建设是医学期刊发展的基础,而医学期刊的发展也会助推学科建设。可以说,医学期刊与学科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但目前的现实情况却是,医学临床或科研以及管理人员往往没有认识到甚至不知道医学期刊编辑对学科建设的作用,而医学期刊编辑也没有积极主动地去发挥或挖掘自己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或角色。作为医学编辑,我们只有更好地理解两者间的互动关系,才会对医学编辑本身应担当的学科角色有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1.1学科建设是医学期刊发展和孵化的基石
学科建设是培养高质量人才、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平台,师资队伍建设、专业特色都是通过学科建设层面的提升得以体现。在学科建设评价的诸多指标中,人才队伍建设是根本,学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以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关键。而医学期刊的可持续、高质量、特色发展不能脱离本学科的发展。首先,学科建设中专业的研究方向为医学期刊的特色化和专业化奠定基础,没有强大的学科建设提供支持,期刊的特色将是无源之水,其未来发展也将受到很大限制。其次,学科建设中人才梯队的组建为期刊的发展形成水平较高的作者队伍,学科领域中知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代表该学科的前沿和热点问题,这为期刊提供了优质的内容。医学期刊只有在全面了解其相关学科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随着学科的发展而不断前进,才能寻求提升期刊学术质量的突破点,提出更多的新策略和新途径。总之,医学期刊发展不能游离于相关学科建设。
1.2医学期刊是学科建设的助推剂
医学期刊多以反映临床诊疗、医学科研成果为主,是刊载学科创新成果和科技信息重要的载体之一,是学科发展的发表者、推广者和推动者,直接影响到学科发展和成果转化,担负着发现和培育医疗科研人才以及搭建国内外学术交流平台的重要职责。促进学科建设是医学期刊的责任或使命,医学期刊在学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医学期刊作为发现、扶持、培养学术新秀的媒介,推动学科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最基本的任务;同时,以期刊为窗口和纽带,加强和扩大同兄弟院校及科研院所的联系,实现优势互补,可以促进医学学科进一步发展。医学期刊见证和记录着医学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小到成熟的发展历程,在不断的积淀中为学科建设的发展奠定深厚的文化根基和理论基础。以笔者所在的《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为例,医学期刊与医院学科的关系可窥一斑。神经免疫学是19世纪中期崛起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是横跨免疫学和神经病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尽管当时医学学术期刊众多,但尚无一本较权威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与神经免疫学相关的杂志。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于1994年创刊。《中国神经免疫和神经病学杂志》充分发挥在学科建设中的窗口和桥梁作用,坚持以神经免疫学为办刊特色,紧密配合承办学科发展的需要,将期刊的学术发展方向与医院(学会)的学科发展相呼应,刊登了大量神经免疫学领域的最新成果和研究进展,通过检索“知网”1994~2012年发表的典型的神经免疫疾病如重症肌无力、吉兰-巴雷综合征(格林-巴利综合征)和多发性硬化的文献共9019篇,其中国家级基金项目文献共有493篇。而我刊共刊登相关文献409篇,其中国家级基金项目文献共59篇,在30多种同类期刊中均排列第一,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获取神经免疫疾病相关情报信息的重要来源,为我国从事神经免疫学研究的人员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神经免疫学的发展。由此可见,医学期刊离不开学科建设的支持,而学科建设也离不开学术期刊这个重要的工具和平台。
医学期刊与医院学科建设紧密结合,除医院学科建设的相关人员认可和支持专职编辑的工作外,编辑在二者的互动共进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医学编辑应该将自己视为学科建设的一部分,提高学科意识,切实融入学科建设的浪潮当中。这就要求医学期刊编辑除做好传统编辑角色和具备编辑的基本素养外,还需要注重适当参与临床实践和科研活动等,多角度提升自己的学科素质。编辑学者化是大势所趋,在学者化的基础上实现更高一层的职业化。如此,医学期刊的编辑才能站在研究前沿,把握学科发展的脉络,才可能辨别出真正具有学术价值的研究,使刊物成为反映高水准学科研究成果的园地,才能真正融入专业研究领域,进而引导和推动学科发展,促进学科发育和成熟。
2.1参与学科临床活动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参与临床实践活动,对日新月异的临床知识没有基本的认知,即使在高学历人才纷纷加入到医学编辑行列的今天,也很难跟上医学发展的步伐。医院的大环境为医学期刊编辑参与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编辑人员在时间安排上相对灵活,在不影响正常编辑工作的同时,可以参与临床相关病房的查房活动和病例讨论会,这样能巩固所学的医学知识和更新知识库,同时锻炼了临床思维,及时了解到学科的研究热点与关键问题。《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和《华西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值得借鉴。该期刊编辑们结合自己分管的学科,在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情况下,定点与科室联系,参加医生查房及门诊诊疗等临床实践活动,及时把握学科的新进展,发现新的报道课题,积极从事组稿活动,发现优秀的作者和审稿人,邀请他们对其专业中疑难临床问题作综述,或展望,或制定标准,极大提高了期刊的学术质量。
2.2参与学科科研
编辑亲身参与学科科研工作是全面而及时地跟踪学术前沿的最直接的途径。目前国内外许多科技期刊编辑多具有特定学科的专业背景和较高的学历水平,一些科技期刊的编辑仍从事科研工作,从而具有较强的学术判断力和洞察力,不断掌握专业领域的最新进展。依托医院的医学期刊,具有与医院科研平台紧密结合的优势,医院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均为医院编辑参与科研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较多可从事科研活动的优势资源。编辑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积极参加相关学科课题申请或科研工作,提高自己的专业学术水平,掌握更多本领域的学术前沿信息,培养编辑对学科热点敏锐的判断力和鉴赏力。否则,很容易陷入“见玉不识玉”,守着聚宝盆却不能为我所用的尴尬境地。作为医学期刊专业编辑,可从事的科研活动途径和方向非常广泛,例如参与编辑类科研项目、相关学科的科研项目等的申请和实施。医学编辑在充分了解相关学科专家研究优势的基础上,也可以为学科研究项目牵线搭桥。因此,医学编辑可以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多多尝试,锻炼提高自己的学科专业素质。
2.3参与或组织学科学术活动
密切关注国内外本专业的学术会议是医学期刊编辑掌握学科研究动态和热点的重要渠道。编辑应该根据自身工作需要,有选择地参与重要的学术活动。首先,通过参加学术活动,不仅能及时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发展动态,而且有机会和相关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促进感情,进而有利于进行组稿和约稿工作。其次,医学编辑在长期的编审工作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本学科理论知识、科研设计知识、统计学知识以及编辑经验等,也可以受邀到其学科举办相关知识讲座,这不仅可以加强学术期刊与一线学科的联系,也可以为学科建设中的学术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编辑参与学术活动时应注意要广结善缘,充分与本学科专家学者交流,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另外,目前我国许多医学期刊是由学术团体或协会为主办或协办单位,期刊可利用协会或学术团体的资源优势和人员优势共同开展学术会议,不少知名学术期刊甚至亲自策划组织此类的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该学科的知名专家,对当前的学科前沿问题进行讨论,这不仅可以为医学期刊打造品牌,同时也可以推动该学科的互动交流。通过开展学科交流与碰撞,也为医学期刊的编辑提供大量优质的稿源。
3结语
关键词:对话式教学;教学过程;话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163-02
当今时代主张平等、合作,其中交流与对话已成为主流,人与人之间的冲突、矛盾、理解等大多也需要以这种有效方式来解决。随着课程改革浪潮的风起云涌,对话式教学以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它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很快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对话式教学的含义
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与学的共同活动。换言之,教学就是教师和学生两者之间的语言活动。对话式教学正是这一活动的较好体现,它是建立在师生之间平等、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和倾听而进行的相互沟通与学习的方式[1],可以让师生在真诚、平等、交流、合作的对话气氛中互相激发出智慧的火花,从而达成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建构和发展,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教学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它主要体现的是教师与学习者之间依据经验通过对话交流建构意义的过程[2]。需要指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对话”,是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基础上的,且“对话”不等同于谈话与讨论,它是教师与学生智慧的融合、心灵的沟通。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独立个性均得到较快的发展,已经基本上具有对知识、技能独立探究的学习能力。这就决定了高校教育应该具备自己的独有特点,即逐渐由“教师主导”向“学生主体”过渡。
二、对话式教学的话题设计原则
教育家弗莱雷认为,要使对话有成效,提问是关键。教师不应只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更应成为问题的精心设计者[3]。对话式教学的教学内容应围绕着话题展开,这就决定了话题设计在对话式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它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话题设计得科学合理,对话式教学才能开展得顺风顺水。以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为例,在进行对话式教学话题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话题设计要难度适宜,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在设计话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以此为基点设计话题,才能使话题更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所设计的话题不仅要能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同时又应该考虑可能包含着的许多未知因素,这样才会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又不会让他们产生挫败感。例如在讲授病毒内容时,可设计这样的话题让学生去思考和讨论:①你经历过几次大范围流行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呢?②你得过麻疹和水痘吗?还记得它们的主要症状是什么吗?③被宠物(如猫、狗等)咬伤后,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呢?对这些话题,书本中基本上没有系统完整的答案,必须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通过认真思考、综合分析、相互讨论,才能回答,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他们在学习新知时不感到陌生和抵触,同样也能提高教学效果。
2.话题设计要突出重点、难点,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课堂教学必定会有重点和难点内容。重点内容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必须加以重点阐述的内容,难点内容是指教学中对学生来说在理解上存在困难的内容,以重点和难点内容设计话题,对推动教学进程、有效实施对话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在课前,教师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领会课程标准精神,把握教学目标,钻研课程内容,分析学生情况,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并依此设计出系统、科学的对话话题。例如,在介绍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这一课内容时,病毒的复制周期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因此,课堂上的教学话题可针对此内容进行设计,如为什么有包膜病毒和无包膜病毒在整个复制周期中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是在哪个阶段出现的表现形式不一样?各自的表现形式又是什么?通过简明、有序且富有启发性的一系列小话题,就会自然、合理地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3.话题设计要关注学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对话式教学主张以学生为主体,必然要联系学生的生活,使学生的生活成为对话式教学话题的来源。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精选合适的生活现象引入话题。以问题为中心的高质量话题不仅能够引起对话,而且能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不仅让学生对话题感兴趣,而且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让对话成为沟通学生生活世界与课本世界的桥梁,为学生的学习搭建广阔的天地[4]。
在讲免疫学中超敏反应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先给学生列举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例如,“为什么有的同学一喝牛奶就拉肚子?”“为什么有的同学一接触桃毛就皮肤瘙痒?”“为什么有的同学更换新的护肤品时,会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的感觉呢?”等。在讲到微生物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及时的热点新闻材料。例如,国外进口奶源、速冻食品等检测出大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道细菌等,使食用人群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这些话题贴近学生生活,既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又具有较强的社会意义。社会生活中也不乏一些能够和学科教学结合起来且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热点事件,这样的社会生活事件也可以成为课堂教学开展对话的优秀话题。
三、对话式教学的必要性及策略
对话式教学以促进师生双方的共同成长为目的,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影响,不断进步。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应是教师引领学生主动参与的一出以对话为主的“舞台剧”。教师的角色由孤立的知识传递者和命令者向引领者和助学者转变,学生则由机械的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变成生动活泼的学习的主人。将课堂学习变成一个快乐、享受的过程,学生也必将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那么,怎样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够让学生主动“对话”,就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多数的高校课堂仍然采用中大班多媒体进行理论授课,诸如人数多、教学方法单一、课堂纪律差等多种弊端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很多教师依然摆脱不了对计算机的依赖,整堂课都在忙于点击鼠标、播放课件,虽然也侃侃而谈,但却已无暇顾及学生的反应。另外,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很少提出问题,就算提问也只是少数学生在回答,让学生主动提问题就更不太可能了。多媒体教学过程由于缺少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因而变得枯燥、乏味,这种情况不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同时也使教师的教学效果受到影响。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必须积极地进行教学改革,丰富教学手段,重视和实施课堂内的教学对话,并且利用现代通信和学生喜爱的交流手段,建立课堂外的教学对话。如面对面的对话、手机通话和短信息交流、QQ、微信、飞信以及电子邮箱等多种方式,可以让教师与学生及时沟通、交流,通过启发、讨论的形式,鼓励学生将身边事例和教材内容相联想,采用与实践同步的教学方式,有效避免灌输式教学的同时,使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乐于思考,提高教学效果,拓展书本知识,对促进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应用专业知识参与临床实践、解决复杂疾病问题有现实意义。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知识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通过学习,往往会有一种急于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渴求,教师则可利用这种优势引导学生,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做成对话话题,让知识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基于学生主动“对话”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堂教学的话题设计是要善于从自然现象、社会问题和日常生活中选择真实的、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进行对话探究活动。
在对话过程中,教师不但要熟悉教科书,还要准备充足的课外资料,翻阅大量的专业书籍,有更多的知识储备才能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也可从中获得教学相长的效果,同时对教师也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因此,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对教学内容融汇贯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及及多种手段,协调好各种教学活动,有效控制教学节奏与进度,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策略开展对话,这样学生才可能在对话中活跃起来,教学才可能有效、高效[5]。
对话式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范围内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甚至可以说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次冲击[6]。对话教学使学生实现课堂上“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到“有话敢说”、“有话会说”的转变,其蕴含着一系列教学行为和方式的改变,必然会使课堂教学活动因对话的出现而发生巨大的改变。
参考文献:
[1]Zhaodi Wang. Study on the Ethical Foundation of Contemporary Dialogue Teaching.2013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Sciences and Society(ICSSS 2013),2013:252-255.
[2]刘瑞敏.对话教学理论探究―以巴赫金对话体系为基础[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14,(4):258-260.
[3]黄子杰,程广文.大学的课堂教学:从提问走向对话[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29-32.
[4]朱金富.对话教学:点燃教学生命的智慧[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4):75-76.
关键词:免疫性不孕/不育; 实验研究
不孕症是妇科的常见病之一,至20世纪中期不孕不育患者的血清中发现凝集素以来,免疫性不孕症日益受到关注。据统计,近年发现的不孕症中,20%~40%是由于免疫原因引起的[1]。随着现代生殖医学的发展,诸多学者通过实验研究尝试着从不同角度探讨本病的病因病机,探索本病的治疗方法。现将近年来有关本病的实验研究综述如下。
1 病机
罗颂平等[2]为弄清血清AsAb对机能的影响,进行了爬高试验和穿卵试验。实验表明,经AsAb阳性血清处理后,上行高度显著低于阴性血清组和空白组。同时还进行了受精能力的体外试验,即人穿透地鼠卵试验。以AsAb阳性血清处理,再进行穿卵试验,上游获能的数目显著低于对照组,穿卵率略低于对照组。提示AsAb主要影响上游,从而降低了受孕的机会,对受精过程可能无显著影响。孙晓溪等[3]为了观察透明带抗独特型抗体免疫生育中IL2、IL4两种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分别用猪卵透明带(PZP)抗小鼠抗PZP单克隆抗体(17D3mAb)亲和提纯的透明带抗原和PZP的抗独特抗体(Ab2)免疫小鼠,通过与细胞体外诱生,测定上清液中IL2和IL4含量,结果表明Ab2免疫组主要介导的是Th2型免疫反应,而PZP免疫组和17D3mAb靶抗原免疫组IL2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介导的是Th1型免疫反应。此项研究为抗透明带免疫不孕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动物模型,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抗透明带所致不孕的机理。林建华等[4]用正常小鼠卵巢匀浆抽提物作为抗原免疫兔,制备兔抗鼠卵巢抗血清,并提取抗卵巢抗体(AoA),将AoA被动免疫小鼠,应用光镜、电镜观察发现AoA作用下的小鼠卵巢多种组织成分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其中尤为明显的是透明带和颗粒细胞,随AoA剂量的增加而损伤加重;自然受孕率均降为0;低剂量AoA组超促排卵药物治疗后的排卵率和受精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高剂量AoA组超促排卵无效。结果表明AoA可导致卵巢组织的病理改变,影响排卵和受精,从而降低卵巢功能。
2 治疗
梁国珍等[5]以混悬液加福氏佐剂及死卡介苗制成抗原,分别给助孕Ⅰ号方组、助孕Ⅱ号方组及对照组SD大鼠腹股沟皮下注射,制作动物模型。于首次免疫后1周灌胃助孕Ⅰ号方与Ⅱ号方,对照组灌同容量清水,连续4周。于免疫前及停药后第1,6天分别行眼球取血,用浅盘凝集法测定AsAb。实验结果表明有滋肾补肾、活血化瘀作用的助孕Ⅰ号方、助孕Ⅱ号方有降低SD大鼠对抗原的免疫反应、抑制抗抗体产生的作用。李祥兴等[6]采用同种异体主动免疫法建立AsAb阳性动物模型,同时建立检测大鼠血清AsAb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用知柏地黄煎剂治疗AsAb阳性大鼠2个月后,其转阴率达78.3%,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知柏地黄丸对治疗抗抗体阳性所致的免疫不育症具有一定疗效。此项实验为研究免疫性不育症提供了较好的动物模型,同时也为免疫性不育动物模型的治疗效果检测提供了有用的手段和客观指标。赖安妮等[7]将人膜抗原注入雌性小鼠腹腔,抗体阳性者为免疫不育模型,分别灌胃中药胎宝冲剂、泼尼松及生理盐水,结果生理盐水组受孕率为38.98%,泼尼松组为47.06%,胎宝冲剂高、低剂量组分别为70%与75%,胎宝冲剂低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胎宝冲剂低剂量组孕鼠平均着床数为(10.93±2.91)只,明显高于泼尼松组(6.75±4.59)只。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微量细胞毒实验测定AsAb,显示抗体下降,胎宝冲剂低剂量组和泼尼松组细胞毒百分率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或P<0.01)。提示中药胎宝冲剂对生殖免疫有调节作用,能够抑制细胞毒抗体,促进免疫不育小鼠的生育能力。王望九等[8,9]用抗原免疫昆明种雌小鼠,建立免疫不孕不育动物模型,饲喂中药复方免不1号、2号。结果:免疫不育症鼠血清、宫颈粘液AsAb水平高,卵巢和子宫内膜免疫复合物沉积多,卵巢闭锁卵泡多;中药能降低卵巢子宫内膜免疫复合物沉积率,降低血清和宫颈粘液AsAb水平,且停药后抗体反跳幅度小,提高动物的妊娠,每胎仔数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及西药组(P<0.05或P<0.01)。提示免不方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吸收、清除循环和局部AsAb、免疫复合物,降低和修复组织损伤,从而提高小鼠的妊娠率。何燕平等[10]将80只SD大鼠分为4组,采用主动免疫法建立血清AsAb阳性大鼠模型,并于造模时间同期分别用针刺法(取关元俞、次廖穴)、归肾液及针药结合治疗,结果针药结合组SD大鼠血清AsAb转阴率明显高于归肾液组、针刺组(P<0.05),说明针药结合有较好的抑制AsAb产生的作用。张永锋等[11]将人作为抗原注入雌性实验鼠双侧腹股沟皮下建立动物模型,分别灌胃中药助孕灵、泼尼松及生理盐水。结果助孕灵高、低剂量组的受孕率、平均着床点数高于泼尼松组和生理盐水组(P均<0.05);助孕灵组AsAb转阴率高于泼尼松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助孕灵两个剂量组大鼠的子宫卵巢重量均高于泼尼松组和生理盐水组,高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以子宫内膜处于增生期、分泌期为阴性,可见蜕膜组织、AS现象、胎盘及胚胎者为阳性,助孕灵高剂量组阳性百分率为69.23%,低剂量组为63.64%,泼尼松组为44.44%,生理盐水组为12.5%。提示助孕灵有抑制AsAb,促进子宫、卵巢发育,提高受孕率的作用。崔英霞等[12,13]用雄性新西兰兔分别对雌、雄新西兰兔进行人工主动免疫建立免疫性不育动物模型,将AsAb阳性兔分为抑抗灵组、泼尼松组、未治疗组和阴性对照组。经统计,未治疗组与抑抗灵高、中、低剂量组45 d比较,未治疗组与泼尼松组45 d比较,同一剂量抑抗灵治疗45 d与15 d血清AsAb转阴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雄兔在抑抗灵治疗前后、泼尼松治疗前后、抑抗灵组与未治疗组之间、泼尼松组与未治疗组之间精浆AsAb转阴率比较,活率比较及运动速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果表明抑抗灵可使血清和精浆AsAb转阴,从而提高活率及运动速度,改变运动状态,改善质量。在此实验基础上,戴晓莉等[14]在用抑抗灵对新西兰兔治疗完成即AsAb转阴率达到预期疗效时,观察雌雄兔后的孕育结果,实验结果提示抑抗灵在使兔血清、精浆AsAb转阴后,可使其恢复生育能力,以低剂量45 d疗效最好,大剂量抑抗灵对新生兔体重无影响。
3 评估与展望
综上所述,实验研究复制出了抗抗体及抗透明带抗体动物模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其它免疫不孕模型未见报道,有待于进一步探讨。随着生殖免疫学的发展、分子生物技术的引入和研究的逐步深入,将会丰富发展免疫性不孕不育的理论,为人类生殖医学作出贡献。临床研究说明,中医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确有疗效,而且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推广应用。但目前存在治疗方法较多,用药繁杂的弊端,有必要进一步通过实验研究与临床对比观察筛选有效方药以缩短疗程,提高疗效。特别是有关中药调节人体免疫、消除抗体的内在机理,更有待于深入阐明。
参考文献
[1] 王淑贞.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56.
[2] 罗颂平,张玉珍,梁国珍,等.免疫性自然流产与免疫性不孕的中医治疗[J].医学研究通讯,1999,28(4):10.
[3] 孙晓溪,李大金,朱 影,等.抗卵透明带免疫应答中IL2和IL4含量的变化[J].上海免疫学杂志,1999,19(1):42.
[4] 林建华,严隽鸿,林其德,等.抗卵巢抗体对卵巢组织及其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8,33(1):20.
[5] 梁国珍,罗松平,刘祖贞,等.助孕Ⅰ号Ⅱ号方对鼠血清抗抗体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1994,10(1):44.
[6] 李祥兴,虞小霞,刘 键,等.知柏地黄煎剂治疗免疫性不育的实验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7,8(2):83.
[7] 赖安妮,宋济范,刘先菊,等.中药胎宝抑制抗抗 体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6):360.
[8] 王望九,黄 震,汤明礼,等.免不方治疗免疫性不育雌鼠的组织学和免疫组化[J].解剖学杂志,2000,23(6):555.
[9] 王望九,产美英,黄 震,等.免不1号对雌性小鼠免疫性不孕症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9):20.
[10] 何燕萍,唐纯志,梁国珍,等.针药结合疗法对免疫性不育大鼠血清抗抗体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18(2):140.
[11] 张永锋,王俊玲,马德芬,等.助孕灵对抗抗体阳性大鼠模型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1,17(5):38.
[12] 崔英霞,黄宇烽,王咏梅,等.抗抗体介导的免疫性不育动物模型的建立[J].中华男科学,2001,7(6):365.
[13] 崔英霞,黄宇烽,王咏梅,等.中药抑抗灵治疗抗抗体介导的免疫性不育的实验研究Ⅰ[J].中华男科学,2003,9(8):628.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包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和克隆氏病(Crohn’sdisease,CD),是胃肾肠道中除恶变外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其病因和确切的发病机理目前仍不清楚。一般认为是在遗传物质基础上,由于抗原刺激和体内免疫系统的激活,各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一种以肠道炎症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患[1,2]。目前免疫因素在IBD发病中的作用已经得到肯定且研究日益深入。本文就迄今为止国内外对IBD的病因的发病机理在免疫学上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回顾
多年来,有许多学者提出了IBD的各种致病假说。1984年,Chiodini等[3]首次在CD患者的病变组织中分离出副结核分枝杆菌,随后Sanderson等[4]应用PCR扩增技术证实并提出了副结核分枝杆菌与CD之间的病因学关系。还有研究认为[5],机体免疫系统的异常是诱发IBD的重要原因。1992年,Pavli等[6]提出传入肢理论,认为微生物及饮食等大分子抗原和机体肠粘膜通透性增高是CD发生的因素之一。1996年国际IBD会议上,普遍认为IBD有基因易感性和遗传特质性,并将饮食、吸烟、产期事件、阑尾切除术、口服避孕药等列为诱发IBD的危险因素。
2IBD与MHC
IBD与免疫系统的激活及免疫细胞产物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无论细胞免疫还是体液免疫,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限制在免疫反应中起了关键作用。正常的结肠上皮不表达HLA-Ⅱ类抗原,但在IBD活动期却具有表达能力,使得上皮细胞成为抗原提呈细胞而导致进一步的免疫激活。Toyoda等[7]用分子学基因分类及结合使用PCR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肽杂交技术系统研究了HLA-Ⅱ类基因与IBD的关系。结果表明,CD患者的HLA-DR1出现率增加(P<0.05),UC患者的HLA-DR2出现率增加(P<0.01),而HLA-DR4与HLA-DRw6出现率均减少(P<0.05)。Masuda等[8]研究则发现,DR4出现在左半结肠的频率比全结肠炎高,DRw11-DR2结合型在全结肠炎患者中有非常高的检出率,而在患者行结肠切除术后,DRw11出现率减少。
3IBD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ANCA是一组针对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颗粒蛋白的特异性抗体。近几年ANCA与IBD的关系是研究热点之一,进展很快,已证实大部分UC患者血清中存在ANCA。ANCA采用免疫荧光检测可分为胞浆型(cANCA)和核旁型(pANCA),后者与IBD相关。对pANCA研究发现普遍人群中阳性率为2.9%,CD患者阳性率为10%~20%,而UC患者的阳性率达50%~85%。反映了病变过程中机体存在免疫功能紊乱。由于ANCA在UC患者中呈家族聚集现象,有希望成为UC较特异的血清标记物[9]。
4IBD与血小板异常[10,11]
近年来研究发现IBD患者存在着血小板形态和功能的异常,表现为血小板体积缩小,活化增加,促炎和促血栓作用增强,在IBD粘膜损伤中起重要作用。血小板活化可释放出多种炎性介质,如血小板活化因子(PAF),12-羟二十烷四烯醇酸(12-HETE)、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氧自由基等,促使其他炎症细胞聚集、趋化、或者通过调节其他炎性细胞活性,参与IBD肠粘膜的炎症反应。如可激活中性粒细胞释放大量PAF,后者进入肠系膜血循环,可延长或促进血小板活化。致敏的血小板接触适当抗原可使其表面的IgE受体活化产生自由基,氧自由基不仅能造成细胞毒性损伤,还可作为促进血小板活化的介质,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肠粘膜的病理损伤。关于血小板异常的发生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阐明。
5IBD与NO[12,13]
大量资料证实,NO参与了UC发生过程中的炎症和组织损伤。对UC活动期患者的结肠粘膜作还原型辅酶Ⅱ(NADPH)检测发现:粘膜隐窝中还原型辅酶Ⅱ依赖性黄递酶(NADPH-diaphourase,Nd)染色增多,表明在UC中有一氧化氮合酶(NOS)诱导存在。NOS分为原生酶(cNOS)和诱生酶(iNOS)两种,在UC结肠粘膜层主要以iNOS为主。NO在UC炎症过程中充当了双重角色,即NO既有保护作用,又有杀伤毒性和促炎作用。在炎症初期,可抑制激活的巨噬细胞和T细胞的功能,并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同时抑制髓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保护上皮屏障及促进上皮修复。随着炎症的发展,大剂量NO由iNOS催化产生,从而一方面可通过伴随产生的自由基损伤组织,另一方面启动机体免疫防御系统,如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抑制靶细胞内DNA复制,或者介导细胞内传递,降低靶细胞内cAMP/cGMP比例,激活NK、LAK细胞,直接增强其细胞毒性。若作用过强,即可造成正常组织的损伤。
6IBD与细胞因子(cytokkines,CK)[14-16]
CK是免疫效应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中介,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产生,与IBD发病有关的CK包括IL-1、IL-2、IL-4、IL-6、IL-8、IL-10、IL-11、IFN-γ和TNF-α等。CK既可以使大量的T细胞,尤其是CD4+T细胞迅速分裂、增殖,形成致敏淋巴细胞,又可以活化粒细胞、增强NK细胞和LAK细胞的杀伤力,并诱导粘附分子表达及肥大细胞脱颗粒,以增进炎症反应。根据已有的研究资料,认为IL-1、IL-2在IBD发生中起的作用非常重要。T细胞活化产生的IL-2可通过激活T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多种CK,从而参与IBD的炎症过程。TNF-α也是CD粘膜损伤的重要介质。用抗TNF抗体和重组人IL-10、IL-11治疗CD病人,已发现可以使肠道炎症很快消退。IBD炎症粘膜的内皮细胞成为抗原提呈细胞向CD4+T细胞提呈MHC-Ⅱ类抗原后,也有诱导CK异常表达。
7IBD与其他
TCR在T细胞发生效应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Waters等[17]发现TCR-a缺陷小鼠在8~9月龄时可自发IBD,而在1周龄时感染Cryptosporidiumparvum后,4周龄时即可诱发IBD,两者病变相似,即在肠粘膜固有层内均有单核细胞的浸润和增殖。加速IBD发生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但由此可看出TCR在维持正常非炎症的肠道免疫调节中可能起着潜在作用。
Vainer等[18]研究认为,选择素(E-、P-和L-)及它们的配体、ICAM-1、VCAM-1、VLA-4和整合素β等细胞粘附分子(CAM)在UC和CD患者肠病变中有重要作用。用于治疗IBD的经典药物一糖皮质激素和5-氨基水杨酸的作用机制即部分与CAM的合成与功能有关。另外,在IBD患者局部粘膜和血清中均还检测到较高的LTB4、LTC4、LTD3、LTE4、组胺、前列腺素及未分化胸腺细胞等,认为均可能与IBD发病有关。
8小结与展望
一般来说,免疫系统的慢性激活都有其始动因素存在:隐性感染;粘膜通透性增高;内皮细胞向T细胞递呈抗原增多;在免疫调节上出现有利于发生慢性免疫反应的一些微小变化。IBD尽管与免疫因素关系非常密切,但也不似经典的自身免疫性疾病。Fiocchi等[19]曾对131例IBD病人及其健康家属作了抗肠上皮抗体测定。结果表明,该抗体引起的特异性细胞溶解率在IBD组要远远高于普通胃肠道疾病对照组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组。
Yang[20]把IBD的可能发病机理描述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某种始动损害因子在其他因素促进下,作用于肠粘膜并导致组织损伤。这些损害因子可来源于肠腔内的刺激物,如食物抗原或特续存在感染的微生物。同时,粘膜屏障本身存在缺陷,使其得以穿过粘膜。粘膜免疫系统的调节也有异常,或者因为机体对腔内刺激物的粘膜反应起下调作用的反馈机制有缺陷,于是对刺激发生过度反应;疾病发生的第二阶段包括炎症反应的展开与扩大。几种类型的细胞,包括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聚集在最初损害的部位。这些免疫和炎症细胞继发产生一系列的介质,如CK、廿烷类(Eicosanoids)、自由基及补体通路的成分,最终导致IBD的发生。
总之,IBD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到免疫学、遗传学、分泌学以及环境因素等多方面的问题。研究IBD的致病机理是为了能找到特异的药物,阻断疾病的发展,或者从根本上预防IBD的发生。相信随着对IBD研究的深入,必将全面的认识医学上这一顽症,并发现更多更有效的药物以使患者获得痊愈。
参考文献
1MergerMetal.SeminImmunol,1998;10(1):69-78
2PapadakisKAetal.GastroentreolClinNorthAm,1999;28(2):283-296
3ChiodiniRJetal.DigDisSci,1984;29(12):1073-1079
4SandersonJDetal.Gut,1992;33(7):890-896
5AmatiLetal.ItalJGastroenterolHepatol,1999;31(4):313-325
6PavliPetal.DigDis,1992;10(2):72-84
7ToyodaHetal.Gastroenterology,1993;104(3):741-748
8MasudaHetal.AmJGastroenterol,1994;89(11):1957-1962
9RoozendaalCetal.ClinExpImmunol,1999;116(2):206-213
10CollinsCEetal.Gut,1995;36(1):5-8
11CollinsCEetal.AlimentPharmacolTher,1997;11(2):237-247
12ReynoldPDetal.Gut,1994;35(4):30-31
13ZidekZetal.IntJImmunopharmacol,1998;20(7):319-343
14NassifAetal.DisColonRectum,1996;39(2):217-223
15AsakuraH.JGastroenterol,1999;34(1):149-151
16HeresbachDetal.EurCytokineNetw,1999;10(1):7-15
17WatersWRetal.JParasitol,1997;83(3):460-464
18VainerBetal.UgeskrLaeger,1997;159(24):3676-3771
一、感染性角膜病
1.病原体种类的变迁:由于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的滥用以及配戴角膜接触镜的人数增加,混合感染性角膜病患者日渐增多,其临床症状也不典型。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表皮葡萄球菌属和曲霉菌属已分别为细菌性及真菌性角膜炎的首要致病菌;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镰刀菌已不再是第1位的致病细菌和真菌。单纯疱疹病毒依然是病毒性角膜病的首要致病病毒,也是感染性角膜病的首位致病因素。此外,棘阿米巴原虫所致的角膜炎也时有发生。
2.诊断新技术的应用:细菌、真菌及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诊断主要根据其临床体征、病理涂片、病原体培养及组织活检结果确诊。由于病程的不同,用药情况,以及取材部位和手法的差异,致使检查结果不理想。共焦显微镜是一种无损伤性的检查方法,可用于活体角膜病研究,为真菌及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诊断和疗效的监测提供了一个实时的三维图像显示,并可储存记录。但是,目前用于临床的共焦系统多为光学性,易受光线反射的影响。当角膜病变坏死组织较厚、混浊严重,以至其折光强度与病原体相似时,图像可能会模糊不清,检查结果不理想。此外,由于菌种的不同,其影像的对比敏感度也不同,检查时对菌种鉴别困难较大。未来应用于眼科的激光共焦显微系统将弥补此缺陷。
病毒性角膜炎长期反复发作可致角膜盲,一般结合临床形态学、电镜及病毒分离检查即可确诊。近年来,我国诸多学者对HSK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HSK复发的相关因素及其病理和免疫改变的研究,证实了角膜是除三叉神经节以外的另一病毒潜伏基地,发现HSV-DNA可存在于正常成人的角膜中。应用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免疫组织化学、聚合酶链反应、核酸分子杂交)可对HSK进行快速、准确地诊断。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敏感性高,如操作过程不严格,易出现假阳性;免疫组织化学的特异性较强,但其敏感性不高。因此,在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诊断HSK时,应充分认识其局限性,并结合临床特点作出客观、谨慎的判断。
3.药物治疗:随着新一代抗生素的出现,眼科用药的选择余地较大,对耐药菌株可应用敏感抗生素。如氧氟沙星、泰利必妥及妥布霉素眼液和(或)头孢霉素、万古霉素等配制的眼液,能够较理想的控制细菌性角膜感染。但是,对于真菌性角膜炎则不容乐观,目前在新的特效抗真菌药物问世之前,二性霉素B仍为一线药物。局部和(或)全身应用咪唑类抗真菌药物(咪康唑、酮康唑、氟康唑)的同时联合其他抗真菌药物可提高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效果。
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一直是个较为棘手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为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及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毒性角膜炎提供了客观的科学依据。如用无环鸟苷、环胞苷、丙氧鸟苷、IFN-α、单纯疱疹病毒单克隆抗体或联合用药可有效减轻HSK的症状。如何防治HSK的复发,尤其对防治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复发等课题的研究,尚无突破性进展。
目前用于治疗棘阿米巴感染的药物较少,但如经确诊,多数患者仍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4.手术治疗:见本文的第3部分。
二、非感染性角膜病
1.角膜变性和营养不良:多年来,我国学者对角膜营养不良家系的病理和超微结构改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证实了角膜营养不良中的遗传背景因素,也为今后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这些遗传性角膜营养不良积累了资料。国外已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确定了多种角膜营养不良的分子遗传方式和其相关染色体,并进行了突变基因的定位,初步提出了基于分子学水平的分类系统。我国对此的研究尚处于空白。因此对于角膜营养不良,应结合临床特征、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等多方面重新分类。
早期圆锥角膜常被误诊为屈光不正。角膜地形图的引入和研制为圆锥角膜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可靠的检查手段。在研究我国正常人及屈光不正患者角膜地形图的特点和差异的同时,提出了圆锥角膜的早期诊断标准。早期圆锥角膜,如患者视力差且矫正困难或不愿意行角膜移植手术时,可行平面表面角膜镜片术,晚期则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手术前后可根据角膜地形图的改变进行术式选择及指导选择性拆线,以提高手术的疗效。
2.角膜外伤:近10年来,我国在角膜的化学烧伤和热烧伤模型及其病理学和免疫学改变的研究中发现,中性粒白细胞大量浸润伴胶原酶潜酶活化是角膜溶解的基础;其病程的发展与氧自由基损伤和局部免疫学的改变有关。部分地解释了烧伤后适时合理的应用糖皮质激素和氧化保护剂(如超氧化物歧化酶、维生素C)可减轻损伤的程度。当角膜烧伤严重,尤其当角膜呈进行性溶解变薄行将或已经穿孔时,可行板层或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以保存眼球的完整性和残存视力。目前应用羊膜移植及其联合板层角膜和角膜缘移植术治疗严重的急性期和瘢痕期眼表疾病,取得了良好效果,可恢复部分的眼表功能。
3.免疫性角膜病:目前的研究表明,蚕蚀性角膜溃疡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应用板层角膜移植术、病灶临近球结膜切除术,同时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可有效控制炎症、减少复发,阻止眼球穿孔,是目前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的最佳手段。
三、眼库技术和角膜移植
角膜移植术是将混浊的角膜恢复透明的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眼科学者就已经开展了角膜移植手术。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限制,角膜移植术采用小植片、边对边缝合方式,其成功率及光学效果不很理想,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也无有效的药物控制。70年代末,随着10-0尼龙缝线、扁型铲针、高精密度手术显微镜、抗免疫排斥反应药物以及手术角膜计和角膜地形图的相继问世及应用,使光学性角膜移植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同时对治疗性角膜移植术及联合手术的疗效进行了大量相关性的研究。但目前由于我国角膜供体来源不足,这仍将在一定时期内制约我国角膜移植事业的发展。相信在新千年里,随着国民意识的转变及器官捐献的相关法律的确立,将会使这一情况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1.角膜材料保存方法的完善和多样化:我国第1个眼库实验室于1964年在广州中山医学院眼科医院成立。并已于70年代末成立了角膜病学组及眼库协作组,为我国眼库工作的规范化和网络化奠定了基础。近10年来,我国学者在角膜材料的保存方法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尝试,如用干冻、甘油和无水氯化钙干燥、湿房短期储存、M-K液及Optisol中期保存液等方法保存角膜,引入深低温降温仪,开展深低温长期保存以及新生儿和婴幼儿角膜的临床应用,使有限的角膜材料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目前我国许多学者正在积极探索并致力于改良角膜的中期保存方法。动物实验研究显示,保存液中加入超氧化歧化酶、地塞米松及硫酸软骨素等可能有助于延长角膜内皮细胞的存活时间。改良深低温降温程序,并在冻存液中加入硫酸软骨素,将有助于角膜内皮细胞活性的保存,目前已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广大眼科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积极宣传,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国民自愿捐献角膜的热情也正在形成,拓宽了角膜供体的来源。
2.手术适应证的拓宽:在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及角膜病学组的指导下,光学性角膜移植术在全国广泛开展。随着新器械设备的引入和应用,光学性角膜移植术的成功率及光学效果均有所提高。目前由于国民的保健意识不强,我国感染性角膜病的发病率仍然较高。许多学者在治疗性角膜移植术和联合手术适应证的拓展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对治疗感染性角膜病的手术时机选择、方法、注意事项、手术技巧及疗效评估等,对于角膜感染药物治疗无效、角膜溃疡发展至行将穿孔或已穿孔者,应按其病情选择板层或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或眼球前段重建术,可有效地控制感染,保存眼球,挽留残存视力。尤其在手术前、中及后期敏感抗生素的应用研究中发现,单纯疱疹性角膜溃疡疗效最佳,其次为细菌性角膜溃疡。真菌性角膜溃疡术后易复发,预后差,如处理不当可致眶内真菌性感染。
角膜内皮失代偿(大泡性角膜病)最终的治疗方法是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以更换失代偿的角膜内皮,恢复角膜的正常厚度及透明度。如角膜材料缺乏,可行角膜层间烧灼术,以减轻角膜上皮反复水肿和脱落。由于此类患者的角膜病变主要是由于角膜内皮失代偿所引起,因此国外学者已应用后板层角膜移植术进行治疗,可保存病变角膜的大部分基质及前弹力层,收到较好效果。目前有学者应用培养的角膜内皮进行动物角膜移植术的实验研究,但尚需进一步评估和完善相关的技术方法。
角膜化学性烧伤是角膜移植术成功率最低的眼病。研究发现,由于眼烧伤后泪液排出口阻塞、角膜缘干细胞的缺损、长期慢性炎症、房角结构的破坏,以及前房免疫相关偏离诱导的削弱或消失等原因,均可致使角膜植片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继发性青光眼、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和持续性上皮缺损等并发症,导致手术失败。
3.手术技术的改进:近10年来,随着眼科显微技术、手术器械以及新的检测仪器的更新,已使光学性角膜移植术得到了发展,目前已成为最主要的角膜移植手术之一。而手术源性散光一直未得以解决。为此已有学者对术中植片与植床切取的方法进行改良,并对光学中心的对合、瞳孔的形成、手术角膜计的应用和术后角膜地形图指导下的选择性拆线等技术进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手术的光学效果。板层角膜移植术角膜切削技法的改进,如层间注入粘弹剂和(或)空气分离板层角膜,或在仅有浅层角膜混浊病变时采用自动板层角膜切削成型刀来切取植片和植床,以减轻角膜植床与植片之间界面的粗糙,将部分和全厚板层角膜移植术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对于常规手术不能有效控制的严重眼外伤者,采用角膜移植联合白内障摘除术或抗青光眼手术和在临时人工角膜下行前后段联合手术,可及时挽救患眼。人工角膜光学和周边材料及片型设计的研究,已应用于临床。但对于术后人工角膜脱出、前后膜形成和继发性青光眼等难题目前尚无有效解决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4.手术并发症及治疗对策:(1)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关于角膜排斥反应的类型和高危因素,以及相关病理学和免疫学改变的研究,仍无突破性进展。有学者通过动物实验研究粗制了抗角膜内皮抗原,以便实现角膜内皮排斥反应的实验室诊断,发现应用地塞米松、环孢素A(CsA)、FK-506、雷公藤多甙及IL-2-PE40等可降低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其中地塞米松及CsA已成为临床上首选的抗角膜排斥反应药物,FK506作为抗排斥反应的全身用药已用于肾移植术后的免疫反应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引入眼科,并通过新的表面给药载体克服水脂两溶性矛盾,使眼局部用药达到全身用药的治疗效果。此外,为了减少术后免疫排斥反应,有学者对高危者在行角膜移植术前进行ABO配型联合HLA配型的研究中,发现HLA配型并没有象人们预期的那样发挥作用;而简单易行、经济快捷的ABO配型可能会对此有所帮助。(2)继发性青光眼:角膜移植术后继发性青光眼是导致供体角膜内皮衰竭致使手术失败的又一因素。目前对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仍然困难。新近引进的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可协助我们更加直观和清楚地研究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机制,并对其采取相应的对策。(3)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是化学性角膜烧伤角膜移植术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曾有学者应用药物(层粘连蛋白、表皮生长因子等)加速上皮的修复,但终究未能解决因角膜缘缺损而导致的角膜上皮来源衰竭。随着角膜缘干细胞的深入研究,对烧伤后的角膜移植术者同时行异体或自体角膜缘移植术以修复持续缺损的上皮,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目前有应用表浅角膜针刺术治疗角膜上皮反复缺损的报道。
四、眼表疾病与眼表重建
1980年Nelson提出了眼表疾病这一概念,其范围一直存在争议。目前国际上多认为眼表疾病为角、结膜及泪膜的疾病。眼表泪液病的研究已应用于临床,并已取得可喜的成果。尽管有大量证据表明角膜缘干细胞及结膜上皮干细胞的存在,角膜缘上皮细胞和中央角膜上皮有不同的基因表达。但尚未能找到干细胞的特异性表面标志,并将其纯化分离。有学者曾希望能将胚胎干细胞在特定的条件下诱导分化成角膜干细胞。目前我国学者已开始进行此方面的研究工作,旨在有所突破。眼表疾病中对翼状胬肉的研究较多,从其超微结构上分析它的病理过程,并通过细胞生物学的方法检测出了翼状胬肉组织中生长因子的表达异常。治疗上,有学者应用异体或自体角膜缘移植术、羊膜移植及其联合手术,同时术中或术后使用低浓度丝裂霉素、β射线,对防止其复发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但由于丝裂霉素及β射线的潜在危险和长远疗效评价未明而应用不多。国外有人用两阶段光线照射法证明了翼状胬肉的发生可能与角膜缘干细胞受损有关。
随着角膜上皮干细胞的明确定位,角膜干细胞的研究将逐步深入,有望应用于眼表的重建。角膜化学伤的早期行角膜缘移植术可协助眼表的重建,角膜基质微环境中急、慢性炎症将影响其远期疗效。而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可降低其远期疗效。目前的研究热点为羊膜移植术,其结果显示了羊膜在治疗眼表疾病尤其是对急性眼表烧伤的治疗价值。
五、屈光性角膜手术
1.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adial keratotomy,RK):1979年前苏联FyoДopoB应用角膜前表面放射状切开术治疗近视,1983年引入我国,并确认了其矫治中、低度近视的疗效(-4.00~-6.00 d以内)。同时对正常人角膜厚度及与RK相关的病理、手术技巧、术后并发症处理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证明了该术式矫正屈光力有限、角膜切口存有潜在性破裂的高度危险性,其预测性及精确性较差。因此,该术式已逐渐被淘汰。Mini-PK作为RK的改良术式已有报告。
2.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我国屈光性角膜手术起步较晚,仅10余年的历史,但起点较高。80年代PRK问世,1989年应用于临床。我国的PRK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的基础及临床与国外同时起步,其研究水平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某些方面具有独特的见解,先后报道了诸多临床研究结果。充分肯定了PRK和LASIK矫治近视和散光的效果,并显示了LASIK矫治中、低度远视的前景。PRK手术可安全、有效地矫治-6.00 d以下的近视;LASIK可矫治-12.00 D以内的屈光不正。两者均可同时矫正低、中度的单纯或复合散光。并对两种手术中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的技法、参数的设置及单区切削和多区切削的选择进行了改进,完善了治疗软件。动物实验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或低浓度(0.008%)丝裂霉素可抑制PRK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的形成。利用角膜后地形图技术监测术后医源性圆锥角膜的发生情况,提出了PRK术切削的极限值为保留角膜厚度不低于250μm。建立了一套手术并发症的处理方法。目前LASIK手术有取代PRK的趋势,但LASIK手术对设备和操作者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制约了它的广泛开展。
3.其他屈光性角膜手术:(1)后巩膜加固术。后巩膜加固术的研究发现,可有效地阻止眼轴的进行性增长,提高部分视力,增加眼动脉血流量。(2)表面角膜镜片术。经多年的临床研究,改进了角膜的切削方式,使角膜镜片创面更加光滑。将异体或异种角膜冷冻后切削成可替换的平面镜、凹面镜或凸面镜,用于早期圆锥角膜、近视眼和无晶状体眼的治疗,并长期保存。但由于此术式对屈光的预测性及精确度难以准确控制,从而限制了表面角膜镜片术在临床的应用。(3)自动板层角膜成形术。由于切削厚度难以精确控制,现已被淘汰。(4)角膜切开及楔形切除术。用于角膜散光的治疗,手术前后应用角膜地形图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早产儿脐血干细胞定向培养免疫体系的意义。方法 收集30例早产儿,留脐带血标记后进行分离、诱导、分化、扩增培养,培养前后监测早产儿脐血的CD3,CD4,CD8,CD4/CD8;IgG,IgA,IgM水平。结果培养前:CD3(60.32±5.67)%,CD4(24.88±5.02)%,CD8(18.43±4.07)%,CD4/CD8(1.25±0.25)%; IgG(62.67±5.57)g/L,IgA(1.16±0.36)g/L,IgM(1.20±0.20)g/L。培养后分别为(70.32±5.71)%,(58.88±5.21)%,(26.43±4.08)%,(2.01±0.25)%,(70.65±5.61)g/L,(1.82±0.37)g/L, (1.80±0.23)g/L。t检验, P均
【关键词】早产儿 脐血 干细胞 免疫
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功能还很不完善,早产儿更是如此。早产儿由于全身各脏器的发育不够成熟,皮肤表层薄嫩,脐部也是一个开放性的伤口,血清内补体含量低,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差,血浆丙种球蛋白含量低下,故对各种感染的抵抗力极弱,即使轻微感染也可发展成为败血症。如何增强早产儿的免疫功能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脐带血是指新生婴儿脐带在被结扎后存留在脐带和胎盘中的血液,含有大量的干细胞,是成体干细胞的主要来源之一,在适宜的体内或体外环境下可分化为免疫细胞,通过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及产生细胞因子调节免疫反应 ,从而发挥免疫重建的功能[1]。由此我们进行了早产儿脐血干细胞定向培养免疫体系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30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患者,男19例,女11例,胎龄28-34周,出生体重950-1995g,家属均签字同意接受脐血干细胞定向培养免疫体系的研究。
1.2 方法
产妇及家属对实验知情同意,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娩出后,立即断脐,消毒脐带侧,行脐静脉套管插管,脐带血借宫缩力及位差重力作用流入血袋内(内含ACD-B液),摇动混匀,直至无脐血流出为止。将采集的脐带血置于4~10℃冰箱中暂存。将采集所得单人份脐血50ml左右,于4h内,用1.077g/ml Ficoll-Hypaque液分离单个核细胞。吸取界面层白细胞洗涤,用IMDM培养液(加入体积浓度为20%的类标准胎牛血清)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调整至细胞浓度为2×108L-1。将调好浓度的细胞悬液置于24孔细胞培养板中培养。每孔加入细胞混悬液1ml。将此培养体系置于37℃、体积浓度为5%CO2、饱和湿度的培养箱中培养7~1d。每4d补充等量的新鲜培养基。检测扩增效率:细胞培养24,48,72h吹打混匀各孔细胞悬液,取适量悬液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以只加培养液的培养皿为空白对照。计算细胞增殖率。细胞增殖率=实验组A值/对照组A值×100%。培养前后监测早产儿外周血CD3,CD4,CD8,CD4/CD8;IgG,IgA,IgM水平。检查均在我院肿瘤研究所及检验中心进行。
CD3,CD4,CD8,CD4/CD8采用美国进口的流式细胞仪检测,仪器型号为COULTEREPICSXL,试剂由法国免疫公司提供。IgG,IgA,IgM应用透射比浊法,采用日本7170A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试剂由上海玉兰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用t检验比较差异性。
2 结果
2.1 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
脐血干细胞定向培养免疫体系后较培养前升高(P
表1 T细胞亚群检测(%)(x±s)
2.2 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比较
脐血干细胞定向培养免疫体系后较培养前IgG,IgA,IgM均升高(P
表2 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g/L) (x±s)
转贴于
3 讨论
早产儿一般未接触过子宫外环境的各种病原,也没有接触过食物蛋白等种类繁多的抗原性物质, 早产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中绝大部分为通过胎盘的母亲IgG,而自身IgG的合成能力低下,含量很少,而且出生后随着小儿的生长发育,血循环量的逐渐增加,IgG的浓度迅速下降。早产儿白细胞的生产及储备都比较少,当患有感染及严重疾病时,白细胞消耗增加,吞噬功能和杀菌活性都可能明显降低。早产儿存在着生理性免疫低下,全身各脏器的发育不够成熟,皮肤表层薄嫩,很容易擦伤引发感染;脐部也是一个开放性的伤口,细菌容易在此处繁殖并进入血液;血清内补体含量低,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差,血浆丙种球蛋白含量低下,故对各种感染的抵抗力极弱,即使轻微感染也可发展成为败血症[2]。
随着免疫生物分子学的开展,发现T淋巴细胞由于其功能和表面标志不同,分为6种不同的亚群,其中最重要的是诱导-辅T细胞(CD4)及杀伤性-抑制性T细胞(CD8)。CD4T细胞亚群能释放多种淋巴因子,如巨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细胞活化因子、趋化因子、淋巴毒素、皮肤反应因子等,使局部出现以单个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CD8T细胞亚群通过分泌T细胞因子即TsF,抑制CD4细胞功能。正常情况下,其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互相协调和制约,以形成适度的免疫应答,使之既能清除抗原性异物,又能不损伤机体组织。当CD4细胞功能低下或CD4/CD8低于正常时,机体免疫力下降,易发生感染;若CD4细胞功能增强、CD8细胞功能低下或CD4/CD8高于正常时,则机体易发生过强的免疫应答,引起过敏表现。所以在临床上经常检测患者外周血液中T细胞亚群或CD4/CD8比值,以帮助疾病的诊断或发病机制的研究[3]。本研究中早产儿脐血干细胞定向培养免疫体系前CD4,CD8均低下,且以CD4低下明显,CD4/CD8亦低下,显示患儿细胞免疫功能是低下的。另外CD4细胞还分泌很多因子,如:IL-2,4,5,6,其中IL-4可刺激B淋巴细胞分泌抗体IgG,IgA,IgM等[2]。当CD4功能低下时,IL-4分泌也减少,则抗体IgG,IgA,IgM生成减少,所以早产儿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均低下,容易发生感染,并引起病情反复。
虽然每个婴儿脐带中只有少量的血,但这些血液中含有大量的干细胞,具有强大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在适宜的体内或体外环境下可分化为免疫细胞,通过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及产生细胞因子调节免疫反应 ,从而发挥免疫重建的功能。且来源方便,易于分离、培养、扩增和纯化,多次传代扩增后仍具有干细胞特性[4]。通过自体移植可以重建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并且可避免免疫排斥反应。本研究显示早产儿脐血干细胞可定向培养免疫体系,改善免疫功能,为干细胞移植作好准备。
参 考 文 献
[1] Qiu L, Meagher R., Herzig R.H, et al. Ex vivo expansion of CD34+ umbilical cord blood cells in a defined serum-free medium (QBSF-60) with early effect cytokines[J]. J. Hematotherapy & Stem Cell Res, 1999, 8(6): 609-618.
[2] 董永绥.儿科免疫学.特异性免疫和小儿特点[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7-19.
关键词:甲型肝炎;甲型肝炎病毒;疫苗;免疫效果
甲型肝炎(简称甲肝)是由甲肝病毒(HAV)引起的一种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有乏力,食欲减退,肝功能异常等症状,部分病例出现黄疸。甲型肝炎的传甲染性强,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发病率高,迄今仍是全世界普遍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年发患者数约140万,实际病例则是报告数的3~10倍[1]。我国是甲肝的高发流行区,随着甲肝疫苗的使用,甲型肝炎在我国的流行已得到有效的控制。本文就甲肝病毒及甲肝疫苗的使用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甲肝病毒(HAV)
甲肝病毒(HAV)是1973年由Feinstone等应用免疫电镜方法在急性肝炎患者的粪便中发现的。1991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HAV重新分类为RNA病毒科的一个新属:肝病毒属, 又称为嗜肝RNA病毒属(Hepar naviruses)。
1992年,美国Robertson等提出了HAV基因分型的概念。他们将全世界的HAV分为Ⅰ、Ⅱ、Ⅲ、Ⅳ、Ⅴ、Ⅵ、Ⅶ7个基因型,其中Ⅰ型、Ⅱ型、Ⅲ型和Ⅶ型来自人类,而基因Ⅳ型、Ⅴ型和Ⅵ型来自猿猴。2002年,Pérez-Sautu 等[2]对种系研究进一步优化,将全世界HAV 基因型重新划分为6个基因型,将先前的Ⅶ型命名为ⅡB亚型。Ⅰ~Ⅲ型属于人源基因型,另三个属于猴源基因型(Ⅳ~Ⅵ)。其中基因Ⅰ、Ⅱ、Ⅲ型均又划分为A、B 两个亚型。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基因Ⅰ型是流行最广泛的人源基因型,其中基因ⅠA型比基因ⅠB型分布更为广泛。美国、巴西、欧洲、中国及日本等均以基因ⅠA型流行为主[3]。IB亚型来自北非、澳大利亚、欧洲和日本等毒株。基因IIIA亚型来自印度、尼泊尔、马来西亚,IIIB亚型主要来自日本、丹麦等国[4],而基因Ⅱ型则很少报道。此外,HAV基因Ⅲ型在俄罗斯、印度、韩国等国家的流行病例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以至代替基因Ⅰ型成为主要的流行株[5]。
基因分型还证明了HAV各基因型间在VP1/PX区核苷酸异源性为15~25%,人类HAV各基因型之间核苷酸异源性为15~25%。尽管各型HAV之间存在不同的基因变异,但HAV只有1个血清型,这为发展疫苗预防甲肝提供了理论依据。
2甲肝疫苗的使用现状及免疫效果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对甲肝的控制和预防,自1979年细胞培养甲肝获得成功后, 疫苗的研制随即开始。我国首创研制的甲肝减毒活疫苗,经过多年应用证明疫苗是安全的,并对降低甲肝发病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研制的冻干甲肝减毒活疫苗,弥补了液体减毒活疫苗的不足,并且其具有稳定性良好,效期长,冷藏条件要求不高等优势[6]。
2.1减毒活疫苗的使用现状及免疫效果 我国甲肝减毒活疫苗的减毒株有H2和L-A-1。1988年毛江森领导的科研组最早取得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H2减毒株,1992年起甲肝减毒活疫苗在国内推广应用。以后胡孟冬等又研究成功了L-A-1株。甲肝减毒活疫苗是用遗传稳定,对人安全的疫苗株接种于人二倍体细胞后,经培养收获病毒液并加适宜保护剂后制成。
国内使用的甲肝减毒活疫苗有两种剂型:液体剂型和冻干剂型。通过对两种剂型的对比发现,冻干剂型比液体剂型的甲肝减毒活疫苗便于运输保存,接种1针冻干型的抗体转阳率在80%以上,最差的效果也在75%以上[8]。通过对冻干型甲肝减毒活疫苗的接种测试发现,在局部或者是全身反应的观察上来看,甲肝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很好,并且不会对接种者造成其他的肝损伤[9]。缺点是热稳定性差,在4℃保存3个月疫苗免疫性呈明显下降,只能保存1~2个月。目前对国产甲肝减毒活疫苗生产的抗体维持时间仍然在进一步观察研究。
2.2灭活疫苗的使用现状及免疫效果 甲肝灭活疫苗是1991年由Smith-Kline公司在比利时研究成功, 并在欧洲使用。甲肝灭活疫苗是对甲肝病毒进行一定的处理,使病毒完全丧失活性,从而得到被杀死的病原微生物,进而制成甲肝灭活疫苗。
甲肝灭活疫苗最大的优点是耐热力强(4℃贮存,有效期为2年),抗体维持时间长。缺点是价格昂贵。通过在美国甲肝高地方性流行的社区进行接种实验后发现,接种1针甲肝灭活疫苗的保护率为百分之百,接种2针或者2针以上者,免疫8年后,99%~100%接种者任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抗体衰退的动态模型提示,保护的持续期限至少可达20年,甚至可能达终生。
3甲肝疫苗的研究进展
随着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进展,基因工程技术已在新型疫苗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合成多肽、由原核或真核细胞表达的HAV 蛋白中获得亚单位疫苗、活疫苗载体或合成病毒疫苗、表达的病毒空颗粒。其中基于病毒空颗粒的基因工程疫苗是最理想的制备疫苗的方式。因为病毒空颗粒的结构与野生型病毒相同或相似,可含有与野生型病毒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近年来发现,多数病毒的衣壳蛋白基因在真核表达系统中都能够有效地实现自我组装,形成的病毒空颗粒具有高度的免疫原性[10]。从发展的眼光看,分子生物学技术是研制甲肝疫苗最有希望的方法。从现实角度看这些方法受制约于高度依赖某种病毒的特性以及大规模生产的可能性。
4展望
甲型肝炎是全球范围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尽管目前已有安全有效的疫苗可供预防,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比例的甲型肝炎患者未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目前的研究表明,我国目前使用的甲肝减毒疫苗和甲肝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均良好,其中灭活疫苗的保护性免疫反应维持时间较长,安全性较减毒疫苗可靠,可是制作费用一直居高不下,这个直接影响了灭活疫苗的推广应用,而减毒疫苗的价格较灭活疫苗低。基于病毒空颗粒相关技术的新型HAV 疫苗,则具有广阔的应用开发前景。
参考文献:
[1]凌志强.甲型肝炎的流行病学和免疫预防[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1999,26(2):65-68.
[2]Pérez-Sautu U, Costafreda MI, Lite J, et al. Molecular epidemiology of hepatitis A virus infections in Catalonia,Spain,2005-2009: Circulation of newly emerging strains[J].J Clin Virol,2011,52(2):98-102.
[3]Toyoda H, Kumada T, Kiriyama S, et al. Clinical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hepatitis A virus infections during the years 1992-2003 in Ogaki,a centrally located city of Japan[J].J Clin Virol,2009,44(2):145-148.
[4]陈勇,甲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1998,25(3):99-101.
[5]Kulkarni MA, Walimbe AM, Cherian S, et al. Full length Genomes of genotype ⅢA Hepatitis A virus strains(1995-2008) from India and estimates of the evolutionary rates and ages[J].Infect Genet Evol,2009,9(6):1287-1294.
[6]黄贵彪,万宗举,李荣成,等.国产冻干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与免疫原性观察[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4):328-3291.
[7]刘怀风,张新江,张建立,等.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与灭活疫苗不同免疫程序免疫后7年血清学效果观察[J].中国疫苗和免疫,2009,15(4):300-303.
[8]张淑雅,毛江森,黄海鹰,等.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2减毒株)在人体接种的安全性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08,67(16):687-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