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理性消费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女性消费心理;平面广告创意;表现形式
中图分类号:J5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5-0060-01
随着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的日渐提升,该群体在家庭消费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中国市场迎来了“她时代”。我国女性消费者在10年前,就已超过4.8亿,占全国的48.7%。面对这一庞大的消费群体,推出迎合其消费心理的广告宣传,在占领市场份额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各年龄段女性消费心理分析
女性在不同年龄阶段扮演者不同的角色。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女性消费者主要分为三个年龄层:22-28岁、29-35岁、36-45岁。以下是对各年龄层女性消费的心理分析:(1)22-28岁的年轻女性消费者大部分已经步入社会参加工作,有较为独立的经济主导权利并处于恋爱、婚姻的阶段,这导致年轻女性注重外在形象,“女为悦己者容”求美心理被强化。此外,该群体经济负担较轻,消费时较为随心所欲,容易产生冲动消费、从众消费;(2)29-35岁的中青年女性在这一阶段由“女儿”转变为“妻子”“母亲”,这使得女性的注意力逐步转向了家庭,闲暇时间和社会交往均比生育前有所减少。消费时更多的考虑产品的质量、价格、口碑等因素,在消费心理上也更趋于理性化;(3)36-45岁的中年女性,冲动、从众等一系列非理性消费心理已经彻底褪去,对于广告的宣传毫不动摇,对于新品牌往往持怀疑态度,偏向于购买老品牌商品。在清楚了解商品、明确购买必要性的前提下,才会做出购买行为。
二、女性消费心理对平面广告创意表现诉求手法的影响
1.情感诉求。女性感情丰富、细腻,常会被周围的事物所影响,抓住女性这一特点,正是打感情牌广告的突破口。很多广告就是利用了女性的同情心、同理性,采用以情动人的广告形式来打动女性。王品台塑牛排广告没有直截了当地点出餐饮类的特色属性,而是从侧面将温暖传递给消费者的广告手法,令人印象深刻。
2.美感诉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个特质在女性身上显现的特别明显。所谓美不仅仅只是姣好的容颜和曼妙的身姿,一切与美相关的事和物,都能诱发女性的浪漫情怀。法国时尚品牌――丽派朵,在新产品推出的平面广告中将浪漫气氛与芭蕾舞者的优雅气质完美结合,体现了商品的美感与气质,满足了女性对美的诉求。
3.个性诉求。时代在变,女性的消费结构也开始变化,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的精神需求开始高于物质需求。她们开始寻找能够代表自己个性的符号化消费,为紧凑、乏味的日常生活增添一些乐趣。2011年卡西欧推出全新EXILIM数码相机,该广告将外观俏丽的数码照相机与女性常用的口红、睫毛膏等化妆品巧妙结合,完完全全抓住了女性的自我需求。
三、女性消费心理对平面广告创意表现形式的影响
1.抽象夸张的视觉创意。 “夸张是创作的基本原则。”虽然这是文学家高尔基对于夸张在文学的影响,但夸张手法在平面广告创意中同样适用。明显夸张或放大平面广告中的元素,强化该元素的美和特点,加深受众对商品特性的记忆。虚拟世界往往是我们内心的幻想,虚拟与现实结合的广告能够激发女性的联想、创造。女幻想具有强烈的浪漫情怀,广告充满戏剧性和想象力能从精神和文化方面对女性进行引导,使其产生良好的联想,产生好奇心理。将思维用艺术化的方式来诠释广告创意,使其生动而有力。
2.图文结合引发形意想象。将抽象概念转化成可视化图形是广告创意的重要手段之一。可视化图形与文字相结合,在准确传达抽象概念的基础上赋予受众超出想象的趣味,达到最佳效果。女性对图形和文字较为敏感,而且图形具有诱导功能,能够促使消费者对产品信息产生兴趣。充分利用女性的想象力,借助有限的形式语言营造足够的想象空间,是平面广告创意的惯用手法。用视觉语言将女性的内心情感图像化,丰满品牌在女性消费者中的形象。
3.色彩引发强烈情绪。严格说来,一切视觉表象都是由色彩和明度产生的。现代女性对色彩和形状的注意力分别大约占到视觉的80%和20%。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格列高里认为:“颜色知觉对于我们人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视觉审美的核心,深刻的影响我们的情绪状态。”色彩的情感体验在对女性思维和联想产生了一定的引导作用。红、橙、黄给人以温暖、热情、亲近感,蓝、青、紫则给人以寒冷、理性、疏远感,色彩的张力是文字永远无法超越的。色彩在引领时尚潮流的同时,对品牌的识别作用起到一定过的作用,加速了传播。
四、结语
分析女性消费心理对平面广告创意表现的影响,首要清楚女性在先,其次才是消费者。掌握了女性消费心理才能创造出让人难以忘怀的平面创意广告;多重转换的角色也成了广告商针对女性度身定制平面广告创意策略的关键性因素。现代女性的消费心理影响下的平面广告,能够引起创意人对流行文化和趋势的关注,从而挖掘具有利用价值的广告元素,对流行文化进行再创造使广告效果更完美的呈现。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小型油厂;油脂废水;工艺选择
引 言: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油脂行业对生产废水也加强了治理力度。但是目前报道的处理工艺与设备多半适用于大型油厂,而数量众多的中小型油厂却因资金、技术、场地、成本等原因难以采用这些处理工艺设备。笔者通过对目前常用的油脂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了比较,提出适合中小型油厂废水处理的工艺。
一、污水水质水量
中小型油厂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油脂废水,该废水是一种有机物和乳化油等油脂含量极高、金属和有毒物质含量低的工业废水,其COD、BOD、SS含量均很高,但可生化性较好,废水的排放多为间歇排放,水质水量波动较大,PH值也不稳定。
二、处理工艺选择原则
针对中小型油厂污水水质、水量变化较大,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较低,并能以最小的投资和运行费用达到预期处理效果的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处理工艺,使出水达到排放标准,选择原则如下:
(一)针对中小型油厂污水水质水量变化大的特点,选择抗冲击负荷,调节能力强的工艺,并要求工艺成熟可靠。
(二)尽量采用经济节能型的工艺及设备,减少处理设施的数量;
(三)选择对操作运行人员的水平要求不高的工艺,同时减少运行人员的数量,进一步减少运行费用。
(四)选择工艺流程短,占地面积少,以节省土建费和设备费,从而减少总投资。
三、预处理技术
油脂废水常用的预处理技术有:隔油、气浮、混凝破乳及水解法。
(一)隔油
隔油池为自然上浮分离装置,常用的有平流式和斜板式,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上浮分散油和部分悬浮物,可能除去的最小油滴粒径为100-150μm。通常进入隔油池的废水,含油量越高,油粒径就越大,利用隔油池处理的效果就越好。虽然隔油池对分散油的去除效果非常好,但对乳化油的处理效果就相对较差,所以要向油脂废水中投入破乳剂,将乳化油转变为分散油再进行处理,就可达到理想的效果。在常用的隔油池中,平流式隔油池占地面积大,废水停留时间长,除油效果差。目前采用多层波纹板隔油池,缩短油粒上浮距离,避免返混,提高了除油效率。
(二)气浮
气浮与隔油的最大区别是,隔油是依靠自然上浮,而气浮则是利用微气泡,实行强制上浮。常用的气浮方法有:溶气气浮、电解气浮和机械碎气气浮。植物油脂厂中目前采用的废水预处理方式多为溶气气浮。采用气浮去除油脂时,通常先投加混凝剂,中和或改变胶体粒子表面电荷,破坏乳化油的稳定性并形成絮凝体,投加混凝剂可使气浮法的除油效率提高1倍[1]。
(三)混凝破乳
混凝破乳是在植物油脂废水中加入破乳混凝剂,该混凝剂为无机高分子化合物,在水中解离后,能同时发挥粒子间吸附架桥与电中和作用,将胶体凝聚而沉淀。与一般的混凝剂药剂相比具有优异的脱色功能,一次完成破乳与混凝过程。但是单靠使用破乳混凝剂进行废水预处理,则存在破乳混凝剂投加量大,聚析以及沉降分离的时间长,设备占地面积大等问题。
(四)水解法
生物水解法是对油脂废水进行厌氧预处理的工艺,主要用于处理浓度较高的油脂废水。生物水解法能够去除油脂废水中的有机物,该工艺将有机物的厌氧分解始终控制在水解、酸化阶段,利用水解菌和产酸菌将废水中的大分子、难降解的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该方法操作管理较方便,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占地面积小,工程投资小,目前该工艺已被广泛应用于植物油脂废水的预处理。
四、二级处理技术
(一)厌氧处理
厌氧工艺既可以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也可以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应用范围广。目前常用的厌氧处理工艺有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厌氧生物滤床(AF)和厌氧复合床(AFB)等,厌氧处理后出水COD浓度较高,仍需进行好氧处理,提高出水水质。
虽然厌氧处理工艺在国内植物油厂废水处理中已有多项工程投入运行,但目前国内已有的生物处理工艺大部分还是好氧处理工艺。究其原因,一是厌氧法存在启动时间长,操作管理复杂等缺点;二是对于中小型油厂,生产规模较小,因此废水处理工程也较小,工艺产生的沼气量少而无法利用,处理较为困难,因而有专家建议在目前油脂废水处理中采用厌氧工艺还需作周全的考虑[2]。
(二)好氧处理
好氧生物处理时目前植物油脂废水处理中应用最多的工艺,目前油脂废水处理中,好氧处理工艺较多采用活性污泥法、SBR法、生物膜法等.
1.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对COD 的去除率一般为80%,BOD5 为90%[3],用来处理含脂类废水时一般难以达到废水综合排放标准,其主要原因:一是游离脂肪酸在水中溶解度很差,含酸废水酸化时,游离脂肪酸会形成黏滞的难以过滤的沉淀物,即使在相同pH 的溶液中,滤液中仍含有极限溶解度所允许的黏质,给水处理带来很大的困难;二是传统活性污泥法中,大部分微生物对中长碳链脂肪酸及油脂的直接分解能力低,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抗冲击能力差,并且容易产生污泥膨胀等问题。因此不适用于中小型油厂废水处理。
2.SBR法
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即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是近几年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的生物处理技术。SBR 工艺集厌氧、好氧、沉淀处理于一池,它具有工艺简单、经济、处理能力强、耐冲击负荷、占地面积少、运行方式灵活和不易发生污泥膨胀等优点,对于浓度高、水量小的废水处理比较适合。
3.生物膜法
目前国内处理含脂类废水时使用的好氧生物处理系统多采用生物膜工艺,现有的生物膜工艺包括生物接触氧化、生物转盘和生物流化床等,其中生物接触氧化法应用最广泛。
在相同运行条件下,生物膜系统处理效果优于活性污泥系统,其COD、BOD 和油脂去除率分别可达97%、99%和82%[4],出水水质可达到废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在相同的污染物去除率下,生物膜系统的运行管理更方便,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并克服了活性污泥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污泥流失问题和污泥上浮现象。但生物膜法对脂类、SS、色度的去除有限,所以废水在进入生物膜工艺前需要预处理。生物膜法工艺主要适用于含脂类废水水量不大、场地较小的情况[5]。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预处理技术中,隔油、气浮、水解法占地面积小、运行管理方便,可用于中小型油厂的废水预处理,在二级处理工艺中,好氧处理中的SBR法和生物膜法适用于中小型油厂的二级处理。中小型油厂在选择废水处理工艺时,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慎重选择适宜的处理工艺,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同时将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与油脂回收结合起来,以达到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段艳平,代朝猛,曾科,等.含脂类废水处理研究进展[J].工业水处理,2008.28(2):18
[2]北京水环境技术与设备研究中心.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3]赵庆良,李伟光.特种废水处理技术[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25-26.
[关键词] 需要 消费 合理 利己 利他
消费是人的基本需要,消费行为是由人的内在需要的驱动所引起的,并且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的。大学生的消费亦是如此。同时,大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其的消费需要以及由此引起的消费行为,又与他人相异而有其自身的特点。大学生的消费问题,如果处理的合理理性,就会既利大学生这个“己”,又利企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他”。本文仅从人的需要的视角,就这个问题,谈点个人肤浅的看法。
一、大学生消费需要的基本特征
1.高层级性和群体示范性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从人的需要出发,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等级顺序,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级,即生理、安全、归属和爱、自尊和被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需要具有等级上升趋高、阶梯递进的属性或趋势,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级的需要。而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属于物质的需要,归属和爱、自尊和被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则是精神的需要。马斯洛还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受占主导地位的优势需要支配的。
依据马斯洛的理论,大学生的需要特征无疑已跨越了较低的生理、安全需要的层级,位于需要的较高层级即精神需要的层级上,这使得大学生的消费对象即消费客体,主要表现为精神客体,而不是物质客体。致力于对文化产品而非一般物质产品的消费,追求“智力发展”而非生存发展,是大学生最基本的消费特点。这种消费的高层级性引领着社会未来的消费时尚和发展方向,对于其他“层级需要群体”的消费,往往也会起着一种带动、示范的作用,吸引着他们把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作为样本来模仿或仿效。
2.高端化、时尚化和多元化
由于大学生的消费需要具有高层级性的特征,加上父母在经济上给予的必要支撑,使得大学生的消费又具有了站在消费高端和前沿,追赶潮流和时尚的特点。在诸多的消费品中,众多学子对网络、电脑、MP3、手机等数字技术产品和李宁、宝洁等品牌产品情有独钟,他们成了我国这些高端和时尚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社会上一但出现某一种时尚潮流,就一定会有大学生“敢为天下先”,去做“弄潮儿”。同时,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又是千差万别、姿态各异,体现着大学生个体消费需要所特有的个性和多样性。
二、大学生合理消费行为的评价尺度应是主体需要与客观允许的统一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摒弃以下两种错误的认识:
一种是“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我的钱财我做主”。这种观点会引起某些大学生的过度即不良消费,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被破坏。
另一种就是传统的“节衣缩食”、“过苦日子”的观点。它会导致“不消费”或者“少消费”,造成主体的消费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和企业的发展难以为继。
不合理消费的反面就是合理消费。我认为,判断和衡量大学生消费合理与否的标准,应是大学生主体需要与客观允许的统一。即大学生主体为了自身的发展,只要有消费某种产品的需要,就是合理的、无可非议的。此为其一,这是一个哲学意义上的价值评价标准。其二是有了这种需要,还要看客观上的财力和资源有效利用允许不允许你消费这种产品,如果财力和资源有效利用这“两个客观允许”均允许,其消费就是合理的,否则,即使有了消费需要,也是不合理的。这是一个经济学意义上的有效购买力及外部经济的实证标准。主体需要与客观允许相统一的消费就是合理的;“让自己享福、爹妈受罪”,相互攀比,以牺牲浪费资源为代价的消费,都没有把二者很好地统一起来,因而是不合理的。简言之, 浪费不节俭的消费,就是不合理、不理性和不可取的,反之,节俭不浪费的消费,就是合理、理性和可取的。
三、大学生的合理消费行为既利己又利他
1.促进了大学生个人的发展
从哲学角度讲,人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去消费的,消费是消费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正是由于网络、品牌等高端和多元化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发展,丰富和愉悦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搭建了信息共享和平等交流的平台,延长了大学生的手、脑等生理器官,推动提升了大学生思维认知水准和独立人格的完善,因而,较好地满足了每一位大学生主体发展的多种需要,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2.拉动了企业、校园周边和地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社会上有“兴起了一所大学,繁荣了一条商业街”的说法,这说明大学生消费对经济尤其是对校园周边经济具有强有力的拉动作用。譬如,北京东部的华北科技学院在2001年大规模扩招前后,学生由3000多人发展成为万人校 ,周边的商铺由20几家发展为上百家。其基本的服务对象都是大学生这个特定的消费群体,用他们提供的产品和劳务来满足大学生的各种需要。其结果是带动了社会就业,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繁荣和持续发展。实际上,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崛起也和其处在高校区内不无关联。正是由于大学生这个消费群体的扩张和发展,为诸多厂商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商机、赢利空间和新的增长点。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合理消费既促进了大学生个体和群体自身的成长,也推进了我国企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他们之间是一个“双赢”“共赢”和双向和谐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引领规范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倡导激励合理的消费需要,约束遏制不合理的消费需要,是大学生自己的事情,也是政府、学校、企业和家长的共同责任。如果社会各方能够齐抓共管形成合力,那么,科学消费观就会大行其道,合理的消费就会在大学生中蔚然成风。
1影响飞行人员心理评定效果的因素
1.1飞行部队和飞行人员方面的因素
1.1.1对心理评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尽管总后勤部卫生部明确规定疗养员疗养入院后随大体检同时进行心理评定,但由于心理评定结果未被列入飞行人员疗养健康鉴定和硬性考核指标中,飞行人员健康登记本也未有该项内容体现,而且也不是所有疗养院都进行心理评定等原因,使个别疗养部队认为该项工作多此一举,是科室出的花样。因此并不愿意配合心理评定工作。
1.1.2对心理评定结果不能正确理解有一些人错误认为心理评定就是评定精神状况,有问题者就是精神病,对心理评定和心理疏导采取抵触态度;有一些人则认为即使心理评定差,也不能停飞进行治疗,做不做一个样。
1.1.3入院时间分散和疗期的不确定性总后勤部卫生部尽管也明确规定了疗养员入院时间和具体的疗期,但由于种种原因个别部队疗养入院时间晚、出院时间早、入院人员分散,给心理评定工作带来困难,使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的人员不能安排系统的治疗方案。
1.1.4航医对心理评定结果不重视部分航医只重视大体检中飞行人员的躯体健康评定,而对心理健康评定不闻不问。觉得心理疾病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心理矫治又是一个专业性很强、漫长的过程,不是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尤其对一部分有某些心理问题的人员,在疗养期间进行了前期疏导和治疗后,航医不能对其进行后续治疗。
1.2疗养院和科室方面的因素
1.2.1各疗养院心理科水平参差不齐一些疗养院不能对飞行人员进行心理评定,一些疗养院虽能进行评定但缺乏整体治疗措施。这是飞行人员心理评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应引起各疗养院的重视。
1.2.2缺乏专业的心理评定者心理评定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进行心理评定的工作者应具有心理学术机构颁发的心理测量资格认定书,同时还应具备航空医学知识、航空知识及社会学知识[2]。但是目前疗养院心理科医师普遍缺编,专门学习、研究心理疾病的医师更少,对飞行人员这个特殊群体和所从事的特殊工作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不能给予系统的治疗。
2提高飞行人员心理评定管理效果的建议
2.1完善飞行人员大体检制度对飞行人员心理评定的时间、内容和评价标准进行具体要求,并成为一项制度列入飞行人员疗养健康鉴定中,将测评结果记录在飞行人员健康登记本上,作为对飞行人员一个整体的、连续的健康管理资料。
2.2全员重视心理评定工作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心理评定工作在空勤大体检中的地位,教育引导大体检医师关注心理疾病和关注也可能是导致各专科疾病的因素,各专科检出的需要心理科解决的问题,及时提交心理科进行检测治疗。心理科也应加快业务建设的步伐,以适应飞行人员全面健康管理的需求。
2.3提高疗养部队和疗养人员对心理评定的认识
2.3.1召开预备会加强对疗养部队、疗养人员的健康宣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做心理评定之前要召开预备会,向受评部队首长、航医介绍心理评定和心理辅导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时间安排、注意事项,积极争取他们的配合和正确的理解。
2.3.2举办心理讲座通过心理讲座、观看心理宣传片等多种形式,宣传讲解心理学知识,宣传良好的心理素质在飞行中的作用;在现代战争中如何提高心理应激能力,使参测人员对心理测评、心理疏导有一个正确认识,这样既能提高参测率,也能保证测试结果的真实性。
3提高心理科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3.1加速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一个刻不容缓的大问题,可采取引进与培养并重的方式,尤其要大力加强在职学习和在职培训,使人员了解最新航空医学、心理学发展动态,迅速提高全面素质。
3.2增强责任心我们要珍惜疗养员有限的疗养时间,尽最大努力做好心理评定、心理疏导工作。及时整理测评结果,对有阳性结果人员根据志愿形式进行心理辅导。也可召开参加测评飞行人员和所在部队航医座谈会,座谈心理评定、教育的体会及对此项工作的要求和建议,真正提高心理评定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宋华淼,刘军,张加林.对飞行人员心理个性的评定及其其管理.国防卫生论坛,2002,11(2):115-117
关键词:肺力咳合剂;变异性哮喘;儿童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非典型哮喘,又称过敏性支气管炎、隐匿性哮喘,常易与其他呼吸道疾病相混淆,如不能做出及时有效的治疗,症状极易诱发成典型的哮喘疾病。本文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服用小儿肺力咳合剂,并与服用抗组胺、止咳类药物患儿的治疗效果做对照,以此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55例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临床治疗。
观察组选取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3~15岁,平均年龄(9.4±2.2)岁;对照组选取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4~16岁,平均年龄(9.4±2.8)岁。
对比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两组患儿实施对症治疗,对照组27例患儿服用抗组胺、止咳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28例患儿服用小儿肺力咳合剂进行治疗。
对照组治疗方法:患儿服用抗组胺、止咳、茶碱类药物。
观察组治疗方法:患儿服用小儿肺力咳合剂(贵州健兴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瓶100毫升,国药准字Z20025136,含有黄芩、前胡、百部、红花龙胆、梧桐根、白花蛇舌草、红管药等成分)每日三次,五岁以内的儿童每次3ml,五岁至七岁儿童每次10ml,七岁以上儿童每次15ml,口服。
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在服用药物后咳嗽、咯痰、发热、肺部体征等病症综合变化情况,以此作为观察指标。
1.3.2疗效判定标准
①显效:咳嗽、咯痰、喘息等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
②有效:咳嗽、咯痰减少、喘息减轻,体温改善。
③无效:咳嗽、咯痰、喘息、体温均无改善,甚至加重。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对两组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各项观察指标情况,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由数据可知,对照组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总有效率为55.5%,观察组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5.7%,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疗效对比结果[n(%)]
注:与对照组相比,*p
3讨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最常见的、最易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疾病之一,又称隐匿性哮喘,以慢性咳嗽为主要特征,具有反复发作病程短,发病急的特点,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且在治疗过程中如不能及时、正确诊断,症状极易诱发成典型的哮喘[1]。中医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在治疗的过程中应以解痉为主,以此达到宣肺化痰、平喘镇咳的目的[2]。
肺力咳合剂具有宣肺化痰、平喘镇咳的作用[3],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痰热犯肺引起的咳嗽痰黄症状。小儿肺力咳合剂的主要成分是黄芩、前胡、百部、红花龙胆、梧桐根、白花蛇舌草、红管药等。黄芩:辛温微苦,为宣肺止咳的主要药物;前胡:味苦辛,能增强呼吸道分泌,有较好的祛痰作用;百部:味甘、苦,性微温,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红花龙胆:解除乙酰胆碱引起的支气管痉挛性收缩;梧桐根:味甘,具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的功效;红管药:具有镇咳作用。肺力咳合剂具有对抗支气管痉挛性收缩、松弛支气管平滑肌、降低呼吸道阻力等作用,能够达到止咳和增加呼吸功能的目的[4]。而抗组胺、止咳类药物能适当的缓解患儿的咳嗽症状,并未达到显著的效果,易使患儿延误治疗,转化哮喘疾病的可能性更大。通过本次研究,将服用抗组胺、止咳类药物的对照组患儿与服用小儿肺力咳合剂的观察组患儿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5.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5.7%,两组对比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小儿肺力咳合剂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可改善患儿咳嗽及咯痰、使体温恢复正常、提高呼吸功能的疗效 ,对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显著,临床效果佳。
参考文献:
[1] 李伟.哮咳合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观察[D].陕西中医学院,2012.
[2] 荣潇,李琼,杜晓宁等.小儿肺咳合剂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60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12):234-237.
[关键词] 电子商务市场 利益 细分研究
市场细分是营销管理决策的基础,如同传统营销,网络企业也需要利用市场细分等合理营销手段,使利益最大化。消费者购买行为指消费者受营销和环境刺激产生需求直至最终做出购买决策的整个过程。在网络经济中,由于电子商务市场与传统实体市场存在很多差异,比如技术和购物环境、实现途径、支付方式等,导致电子商务消费与传统消费的购买行为存在较大差异。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差异,使电子商务市场细分与传统市场细分也存在差异,本文基于对电子商务消费购买行为的分析和研究,提出针对电子商务市场的细分方法。
一、基于利益的电子商务市场细分
利益包含与产品特征相关的利益和利益链两个层次,综合了产品的相关特性、消费者心理和行为过程相关因素。研究表明,利益细分是进行市场细分的有效途径,但在电子商务领域尚未建立一套规范的细分变量选取标准及细分模型,本文首先从利益的基本内涵入手,结合电子商务的具体特征,确定细分维度。本文从四个维度解析利益。
1.基本要素
产品特征,包括使用价值和相关服务过程。服务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对于电子商务,包括交付地点、网页设计、网上定购程序的便捷性,付款及交付过程、网络的安全性等。基于客户偏好特征的多样化及利益运作机理,特征可能是单一或某种组合,本文用“特征包”概念表示。
2.功能利益和心理利益
作为第二和第三个维度,用于体现各种具体功能和心理满足特征。功能利益强调商品本身的实体和功能效用,承担连接产品特征和心理利益的桥梁和催化剂作用;心理利益是功能利益的延伸,体现消费者心理满足和自我概念增强。
3.情感或价值观
作为第四个维度,是消费者心理本质的体现,具有对相关心理和行为方式做出判断的功能。
二、基于利益的电子商务市场细分模型设计
本文在A.Sharma“基于顾客服务的市场细分模型”基础上,结合消费则行为活动中的利益因素,综合考虑电子商务市场及用户网络行为的特征与差异,提出基于利益的电子商务市场细分模型。
1.细分模型设计
基本假设:电子商务市场不同消费利益族群的消费者,其利益寻求存在显著差异。
结合利益特性,综合电子商务及用户网络行为特征,本文提出模型架构,如图。
2.研究变量定义
模型的建立和使用需要研究变量来支持。多元化社会和多样化的个人需求,使消费者在消费决策时无法以单一因素进行具体描述。本文依据利益内涵和消费者心理,借助A.Sharma观点,确定相关研究变量。
电子商务消费者追求的利益可归结为产品特征、功能利益、心理利益及情感或价值观四种要素,它们的部分或全部组合构成消费者选择的依据。实际运用中,这些要素需要细分,以便企业挖掘消费者重视的具体利益组合,制定相应的、可操作的营销策略。
本文对各变量的操作性定义如下:
定义1:产品特征,包括产品使用价值(内在特征)和外在属性(外在特征)。
定义2:功能性利益,强调商品自身的实体和功能效用。
定义3:心理利益,功能利益的延伸。商品的购买、展示和使用将传递某种符号意义,消费行为也指向通过对符号性产品的使用来增强自我概念。符号效用在网络消费中尤为重要(Grubb和Grathwohl,1967)。
定义4:情感/价值观,购买行为发生时消费者情绪状态的改变或其满足的情感,是产品具有的满足消费者好奇心、审美、或满足他们对情感价值追求的能力。情感性利益在于满足人的情感需求。
研究变量具体见表1。
三、研究应用及实例分析
1.数据来源及量化
本文数据源于网上采样。消费利益问卷将各利益属性细化为33个问项,其中包括部分人口统计变量。采用Likert五级量表衡量,从“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非常同意”给予1至5分评估,分值越低表示对该问项的同意/重视程度越低,反之,同意/重视度越高。
采样共收集到1760份问卷。采用如下原则剔除无效问卷:(1)利益属性与人口变量存在未填答题数;(2)填答过于集中夸张者;(3)存在奇异值。有效问卷1410份,有效率80.7%。
2.数据分析方法及检验
采用SPSS 12.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分析。
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采用Crombach’s α系数和因子分析测量量表的信度和结构效度,分别为信度0.763(大于0.7)和公共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64.579%(70%为理想),结果说明该量表具有较高信度,公共因子基本可解释测量结果,该量表可有效地应用于电子商务市场细分。
3.电子商务购物决策利益取向的因子分析
利用因子分析探讨消费者电子商务购物时寻求的利益构成。
以特征值大于1的标准截取数据,进行最大方差旋转,选取因子载荷大于0.35的变量并根据载荷量的各测量变量进行排序。结果得到14类因子,可解释方差累计为64.579%,表明这些因子能够较真实地反映电子商务市场消费者利益的多维构成,见表2。
其中,因子载荷越高,表明该因子包含该变量的信息越多。
4.基于利益因子的电子商务消费聚类分析
利用3.3结论,采用K-mean聚类分析方法,选用欧式距离对样本进行聚类分析。
数据处理结果得到8个族群。经ANOVA方差分析显示8个族群的利益寻求有显著差异,接受本文的基本假设。根据8类细分组群不同利益取向,可分别定义为“高质高效型”、“注重实质型”、“品质及享乐主义”、“谨慎实效型”、“综合型”、“个性+理性型”、“传统型”和“浏览享乐型”等,体现了电子商务市场不同消费形态。
四、结论
本文通过剖析电子商务消费利益的构成,构建基于利益的电子商务市场细分模型。该模型可以揭示不同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消费需求,营销人员可据此构建相应图谱,使决策者对消费者的利益诉求有较系统、宏观的认识,锁定目标市场,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营销组合策略。
同时,本文以一般性产品市场为基础划分电子商务市场类型,实践中,不同产品对其消费者决策时的利益取向会有所不同。下一步的研究,将定位于具体的产品、服务市场,研究其中的消费者细分问题及其特征属性。
参考文献:
[1]Haley,Russell.I:Benefit Segmentation:A Decision-oriented Research Tool,Journal of Marketing[J].1968.32(7),30~31
[2]Young.S,Feigin.B,Using the benefit chain for improved strategy formulation,Journal of Marketing[J].1975.39(7),72~74
[3]桑 辉 王芳华:基于利益的网上消费者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05年第4期。
[4]Haley.Russell I:Benefit Segments:Backwards and Forwards,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J].1984(2/3),24(1),19
[5]吴 昊:基于利益的客户行为细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10月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高校外语;教学改革;大学外语
目前,高校大学外语教学十分重视对教材以及对教学大纲的分析和研究,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基础指导和要求。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如何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和标准,从而推动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一、高校大学外语教学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建立及理论依据
现阶段对于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含两个部分:学习过程的记录与评价和学习有效结果评价。通过两种评价和记录所得的最终评价结果要比单一考试形式评价结果更有价值。对于学生外语学习的评价应当包含对学习有效结果和学习过程中通过具体行为方式而体现的学习动机进行的价值判断,在这种评价体系中学生可以实现其个性化发展的要求。
二、形成性评价在高校大学外语教学中的意义
形成性评价则是对学习过程的记录与评价,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策略和自我语言感知能力的形成。形成性评价以学习过程和其自身体验为基础从学生的目标出发,鼓励学生之间合作学习,并强调师生交流和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通过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程度来从根本上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潜能。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就在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其最后环节就是让学生通过评价了解其学习状况、学习的效果和自身具备的潜力。
三、高校大学外语学习评价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是全面性原则。大学外语学习评价不仅应包括语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评价,还应包括学习过程中所体现的学习态度以及自我学习策略的建立等。二是教学指导性原则。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学实践,并提高教学效能。因此非测试型的评价应作为主要评价手段,从而能够更好地把握教学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效果;为教师提供更加详实的学生信息,以便于教师及时更改相应的教学计划,从而使教学有的放矢。三是可操控性原则。大学外语教学应当建立体系化的学生自我学习评价系统,使得学生在自学的同时,有一套完整、可以实施的自我评价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学生不仅可以明确自学的方向,而且可以随时弥补自身欠缺;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亦能及时调整教学重点和教学计划以适应实际情况,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四是评价系统的单一性和系统内的多元性结合原则。评价系统的单一性是指形成性评价要作为评价改革和高校外语教学的中心评价原则,所有其他的教学任务与要求都应该以这个评价体系和其产生的结果为依据。系统内的多元化是指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三者要互相结合。在这种极具个性的、充分宽松和开放式的教学与评价环境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得到逐步的加强。
四、形成性评价对高校外语教学的导向作用
一是转变教学与学习观念,引导新教学模式形成。语言交际技能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策略就需要依赖形成性评价来检测。学生通过自学和自测能找到最切合自身有效的方法,激发起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在合作学习中的主动参与极大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二是培养创新意识,促使实践能力的自我形成和提高。自主选择学习资料、合作学习和共同评价也使他们摆脱落了程式化的学习节奏,创造性地学习和语言实际交流也得到了实现。三是培养自主学习策略的形成和发展。现在学生有条件进行自主学习和网络学习,并参照其个人的学习档案记录建构自己的学习体系,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进行反思,从而加强学生自我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迅速形成适合其自身的学习策略。四是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加强,形成性评价具有客观性和人文性的特征。客观性主要体现在以记录数据为依据的结论的客观性。人文性则主要体现在评价是基于师生交流与学生交流基础上,更多强调的是学生自我意识的评价,能帮助学生感知个人策略的形成过程,使他更容易建立集体归属感和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五、结论
在形成性评价体系中,完成任务式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互评,师生合作评价中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自主选择也让学生能够在遵从其个性和创造性的同时更加主动地学习,而独创性的学习成果也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快速形成。形成性评价采用纵向评价的眼光来看待其个人的知识与技能水平的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的体现和这些所映射出的个人学习态度,可以说形成性评价实现了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目标的评价要求。
参考文献:
1、贺文华等.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0(3).
2、黄若妤.建构主义与多媒体外语教学模式[J].外语电化教学,2000(2).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培土生金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气流呈不完全可逆和进行性发展状态的气道阻塞性肺部疾病,包括肺气肿、末梢气道疾病和慢性支气管炎。其致残率和死亡率很高,全球40岁以上COPD发病率已高达9%~11%[1]。在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显著疗效,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3月-2013年2月收治COPD急性期患者74例。入选患者均符合2007年中华呼吸病学会制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37例,男21例,女16例,平均年龄(65.7±3.5)岁,病程(11.0±2.7)年。对照组37例,男22例,女15例,平均年龄(66.2±3.3)岁,病程(11.9±3.2)年。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对照组常规给予控制感染、改善通气、氧疗、止咳化痰、支气管扩张、营养支持、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纠正呼吸衰竭、防治心功能不全、保护脏器功能、酸碱平衡治疗等综合治疗,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用药反应调整用药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紫苏子10g,莱菔子10g,白芥子10g,党参30g,茯苓15g,白术15g,红景天15g,田七末2g,炙甘草6g,蛤蚧1对,法半夏10g,鹅管石30g。水煎,分两次服用。2周1个疗程,观察疗效。总有效=显效+有效。
临床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3]。①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缓解,客观指标恢复正常;②有效:主要症状、体征好转,客观指标有所改善;③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1.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结 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讨 论
COPD属于中医咳嗽、喘证、肺胀、痰饮等范畴。其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包括肺脾肾虚,标实为痰瘀,其中脾虚是病机的核心。由于脾虚生痰,痰浊阻肺,肺失清肃,可发生由脾及肺的传变;脾肾为先后天互生的关系,脾伤则后天失养,后天无以养先天,则肾伤而咳喘并作。痰瘀日久,气机不畅致瘀。故健脾可培土生金、补益脾气,以后天养先天,补益肾气,杜绝生痰之源,痰祛气行则瘀血自化。
本方根据肺脾肾虚、痰瘀阻络的病机。采用化痰宣肺,益气祛瘀之法。药用党参、茯苓、白术健脾益气,蛤蚧温肾纳气,红景天活血,清肺止咳,鹅管石温肺化痰,莱菔子、白芥子、苏子降气化痰,法半夏化痰燥湿,田七末活血化瘀,鹅管石壮阳温肺。
目前对COPD的发病机制的认识仍很模糊,公认的发病机制包括氧化/抗氧化、蛋白酶/抗蛋白酶[4]、免疫失衡及炎症、感染(细菌、病毒、肺炎衣原体感染)等[5]。药物治疗一直缺乏突破性进展,现在没有任何药物被证实能阻止疾病进展或降低患者死亡率。针对COPD的治疗新靶点,正在研发的新药有新型支气管扩张剂如茚达特罗、卡莫特罗、噻托溴铵等,蛋白酶抑制剂,PDE4抑制剂、LTB4抑制剂、TNF-α抑制剂、核因子κB抑制剂等炎性介质拮抗剂[6],p38MAPK抑制剂,趋化因子拮抗剂,神经肽受体拮抗药,游离氧自由基清除药和促进纤毛黏液痰清除药等[7]。但其临床应用并不广泛,有些还在临床试用阶段。COPD急性加重期临床应用药物目前仍然以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为主[8]。而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又易继发深部真菌感染。通过本观察发现,COPD急性期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培土生金加以化痰、祛瘀,收效甚佳。
参考文献
1 刘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进展[J].内科,2011,6(3):248.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3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4-58,363-390.
4 潘丽娜,时国朝.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自身免疫[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1,10(3):296.
5 余国辉,陈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的发展状况[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72-73.
6 肖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新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3):388-389.
【关键词】中医临床护理;肥胖型2型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3-0156-02
糖尿病是全球范围的流行病,其中90%以上均为2型糖尿病即T2DM,近年来T2DM的患病率急速增高,所以改善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具有重要意义。中医临床护理路径以患者为重心,强调整体观念以及辩证性地护理,可以使患者享受到高品质的医疗护理,进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研究对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实施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并以常规的护理作为对照组,为建立临床合理的护理手段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将本院2013年4月~2015年2月收入的80位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全部受试者都详细了解研究内容,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患者中治疗组40人,其中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56岁。对照组40人,其中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57岁。为观察组进行中医临床护理,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护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病情、病程、治疗手段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为观察组进行中医临床护理,即:1、为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的推广教育,包括胰岛素使用注意事项、运动方式、血糖测量方法及患者自我调节的方法。2、向患者讲授糖尿病中医保健内容,比如,糖尿病药膳知识,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在营养师配合指导下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注意食物的属性,阴虚燥热应对应润燥养阴的膳食,气阴两虚应对应益气养阴的膳食。可以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具体症状制作个人药膳食谱。3、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在心理医生的协助下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为患者家属进行一些知识及心理培训,共同辅助患者建立乐观的心态和积极的治疗情绪。4、为患者进行针灸护理,在按摩医生的协助下为患者的相关穴位进行按摩。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护理。
1.3 统计学方法
本文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进行 t 检验,检验标准为a=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比较见表1。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血压、体重、血脂生化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P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比较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比较
组别 例数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血糖(mmol/L)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体重
(kg) 甘油三酯(mmol/L)
观察组 40 5.95±1.64 6.23±2.19 131±10 81.5±6.3 19.4±2.8 1.39±0.7
对照组 40 8.38±2.84 13.28±1.28 160±16 96.8±6.5 25.1±3.2 1.8±0.9
P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情况如表2。
组别 例数 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观察组 40 25 12 3
对照组 40 15 11 14
P
观察组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3 讨论
糖尿病是全球范围的流行病,其中90%以上均为2型糖尿病即T2DM,近年来T2DM的患病率急速增高。其中80%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体重超重的现象,体重超标越严重,患病危险性越高,肥胖者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是正常人的3倍,因此控制体重对糖尿病的预防很重要。从中医角度看,糖尿病以阴虚为本,其中首要的是肝肾阴虚,以燥热为标,其中主要的为肺胃燥热,因此会出现阴阳调节失衡,精微物质代谢受阻,导致糖代谢的紊乱[1,2],所以改善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对肥胖型 2 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的推广教育,向患者讲授糖尿病中医保健内容,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以及为患者进行针灸护理。中医临床护理路径以患者为重心,强调整体观念以及辩证性地护理,可以使患者享受到高品质的医疗护理,进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
本研究随机将本院2013年4月~2014年2月收入的80位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40位设为观察组,40位设为对照组。为观察组进行中医临床护理,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护理。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血压、体重、血脂生化指标以及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血压、体重、血脂生化指标显著改善(P
综上所述,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实施干预的效果优于常规的护理模式,可以改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何小英,陈福光. 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J]. 当代医学,2013,17:55-56.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