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什么是生态文明呢?指人类在遵循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中取得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党的十面向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划,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扩展为“五位一体”,既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并把后者放在“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的突出位置,这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战术。“农村天地,广阔有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既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有机组成,又是其中不容忽视且无可替代的重要内容。而农村社区教育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推力。就是说,加强农村社区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相互交融,具有相当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简析农村社区教育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相对于生态平衡与和谐社会来说,人既是一种建设性力量,又是一种破坏性力量”。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人与环境之间和谐关系的恶化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多是由于人的盲目行为造成的,而要融洽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首先必须帮助人类及其社会群体的人们提高相应的思想认识,进而把正确认识转化为一种积极有效的自觉。《可持续发展21世纪议程》强调提出:“教育对改变人们的思想认识和态度行为是不可缺少的,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能力的关键。”本文认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树立如下理念:努力推动生态教育向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发展,通过丰富多元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逐步把生态保护变成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而这种理念与社区教育的基本服务功能是完全一致的,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同样是社区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如果农村社区教育能够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地在全体民众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对促进当地乃至区域化“五位一体”的各类文明建设将发挥生力军作用,其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二、简析农村社区教育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能性
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村社区教育的根本目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功能等都是相似的,都需要地方政府和广大民众的高度重视、人心关注、积极参与和共同协作。因此,两者之间的相互兼容是完全可能的。
1.充分发挥政府及部门的主导作用。地方政府首先要强化生态文明教育的主导作用,把之纳入中长期和年度发展规划之中,并引导纳入社区教育计划之中。其次,在政府的有效主导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社会团体等既是社区培训项目的指导者,又是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推进者,要有效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带动并形成生态文明教育的公众参与机制,把生态文明教育与“美丽乡村”建设、卫生城市创建、文明单位争创、文明社区评创和“星级家庭评选”等活动相结合,切实提高教育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充分发挥各类培训教育的先导作用。随着科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但是由于人们对生态的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比较薄弱,对“地球村”的认识程度比较浅显,直接导致生态危机现象不断加重。为了有效遏制并切实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通过生态教育活动完成使命。鉴于此,对于人数较多、破坏现象严重的广大农村地区,要坚持以社区教育为有效载体和良好平台,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生态教育活动,从中发挥带头示范和辐射带动的“双带”促进作用。通过多样载体形式,着力开展如下教育活动:生态知识普及教育,生态文明观念推进教育,强化生态环境法制教育,生态文明技能教育,加强各类产业转型培训等。通过培训教育,让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农村社区教育的常态内容和主体内容。
3.充分发挥健康舆论宣传的引领作用。要让全社会力量重视和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和舆论引领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鉴于此,我们要坚持以农村社区教育为有效载体和良好支撑,一是高态势、大力度地开展宣传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的教育活动,积极营造健康良好且热烈浓厚的舆论环境,逐步让生态文明建设深入人心,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源源不断地输入活力元素。二是积极举办诸如“人美・家美・乡村美”之类的生态教育周活动,通过发放资料、植树护绿、征文演讲和文艺汇演等活动,大力倡导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意识行为,反对一切不和谐因素。三是认真挖掘和注重培植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不断放大典型示范和辐射促进的教育效应。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低碳经济、大学生活
一、将低碳经济纳入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必然性分析
(一)低碳经济时代来临的政治背景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要求,还进一步论述了生态文明,并就当前紧迫的环境问题,提出“生态文明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大力加强对他们低碳意识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带动生态文明风尚在全社会的形成和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的牢固树立,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低碳经济时代来临现实需要
节能减排,是目前社会人人必须为之努力的工程。从当前的经济社会“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难循环”的“三高一低难循环”发展方式来看,节能减排问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困扰着我们。那么,低碳对我们的生活到底产生哪些重要的作用?我们距离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生活又有多远?为此,我们通过网络、“问卷星”和短信的方式随机调查了5000名在校大学生,了解大学生低碳生活意识和他们对低碳生活方式的认知度和参与情况,从而宣传和倡导大学生养成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低碳经济的现状
中国公众生态意识如何?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今年公布了“环保民生指数”, 其中中国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 42.1 分、“环保行为”、“环保满意度”得分分别为 36.6 分、 44.7 分, 三项指标均“不及格”。大学生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中国建设者的生力军,更应该在中国公众的生态意识总体较低的现状下,主动承担起责任和义务,宣传低碳的生活方式,并起到全社会榜样教育的先进带头作用。
(四)、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是我国宣传和教育的最直接、最有效和最广泛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的发展需要,也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意识宣传教育的最佳现实途径。
二、生态文明中低碳经济建设的基本途径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层面
2.1.1、我国应转变经济增长模式。
低碳经济是由生态建设自身的特殊功能所决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低碳生活:我国现在的经济一直保持着平稳快速的发展,但同时也伴随着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环境约束问题,尤其是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极低,环境容量不容乐观。提高公众的现代生态意识,加速从物质社会向生态社会转变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重大挑战。
2.1.2、我国应加强各级政府对低碳建设的财政支持
当前我国走的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能如同以前一样,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应当加强对低碳技术的投资,应用先进的方法来替代和改进能源的消耗。那么,就需要各级政府运用先进的理念来投资低碳设施,比如说: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1.3、我国应加强技术引进工作
我国不仅应该发展高铁向世界水平看齐,如何节能减排的技术利用工作也应加大力度。采用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在高校内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节能、节水、节材的资源整合,建立起资源节约、环境;少污染型的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体系。要从长远的角度考虑,相信小投资必定带来大回报。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层面
2.2.1、加强宣传教育力度
首先是忧患意识。在当前,环境、资源、人口等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生态意识教育最基础部分就是帮助人们真正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使公众树立忧患意识和生态危机意识。
其次是主体意识。目前中国公众环保意识和行为总体上都不尽人意,主要是公众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意识不强的反映,生态文明建设不被重视。应该从大学生抓起。
2.2.2、增强全民生态忧患意识
“生态道德是一切环境素质的第一素质。”公民只有具备了生态善恶,生态良心,生态正义和生态义务,公民素质中的生态素质才算完备。应当加强此方面的教育。日本近期遭受了地震的危害,全球频发的环境问题提醒全民必须增强忧患意识。
2.2.3、加强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性
将生态文明意识教育作为全民教育、全程教育、终身教育,是提升全民生态文化素质的重要战略手段。中华文明的凝聚力将生态文明意识串穿每个公民的终身学习进程。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层面
2.3.1、实现消费方式的生态化。
提倡节约型消费,改变“一次性消费”和“类一次性消费”,以及其他挥霍性、浮华性、铺张性、新奇性、体面性、排场性、阔气性的不适当的消费观念和行为。
2.3.2、努力实现人口良性发展。
在优生优育的方针的基础上,控制人口基数,提高人口质量,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
三、让每一个大学生都自觉养成低碳生活方式
随着大众生态意识的提高,在当今能耗巨大的情况下,大学生如何实行低碳生活,向社会公众做出新的榜样,是现在面临的一大新课题。
3.1、 号召全国大学生参与低碳生活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仅有4%的大学生对碳排放很关注,不仅自己努力减少碳排放而且向他人宣传;9%的大学生认为碳排放关系到地球气候恶化影响,且正在采取行动减排;76%的大学生觉得有必要为减少碳排放贡献力量,却没有采取行动;11%的大学生不认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与自己有关系。
其实,低碳革命势在必行,低碳革命已经开始――从政府机构到民间组织,从企业到个人,都将被深深卷入其中。调查中,100%的大学生认为政府、高校、社区、环保团体、媒体都应为低碳生活展开行动。低碳生活其实贯穿了我们的衣食住行,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能为节能减排贡献一分力量。“低碳生活”首先提倡一种环保意识,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首先是一种心态,有句俗语说得好:“态度决定一切。”
3.2、选择高效低能耗日用品
通过网上调查显示,中国每人年均排放量为2.7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做饭、取暖、用水、用电、乘坐交通工具等不可避免地会伴随着二氧化碳的产生。对于每位普通人来说,如何用直观、易操作的方式了解自己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了解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呢?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选择更环保的方式生活和工作。在教室和宿舍我们应该注意随手关灯;在有选择的时候,使用高效节能灯泡之类的高效低能耗产品。据能源部门测算,使用高效节能灯泡代替传统电灯泡,能避免4亿吨二氧化碳释放;电视、电脑不用时及时切断电源,既节约用电又防止插座短路引发火灾的隐患;购买当地生产的食品、果蔬,能减少因为长途运输货品带来的额外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多爬楼梯,少乘电梯,少坐一次电梯就可以减碳2~6公斤,尽量少用一次性用品,等等。
[关键词] 生态城市;城市建设;法律制度
【中图分类号】 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012-2
十报告提出了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建设被放在了突出地位上,使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直接体现,符合时展的潮流。生态城市日益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热点,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生态城市的界定
(一)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
1.生态文明观。随着经济的发展,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和严重的后果,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不仅直接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而且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正是这种认识,推动着人类文明将要进行一场深刻的变革。它预示着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文明时代,即生态文明时代。
生态文明,从广义上讲,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狭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用更为文明而非野蛮的方式来对待大自然,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生态安全,它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要达到的文明程度,主要研究涉及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
生态文明是一种新型的文明模式,在内涵上,它与以往的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既有继承关系,又都不相同。生态文明建设在新世纪成为中国一项全民事业和重大决策,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才能科学地建设生态城市。
2.生态城市观。城市是人类活动高度集中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发展以及对资源、商品和服务进行消费的主要场所和集散地,也是对环境影响最大的地方。城市化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对自然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减少污染物排放,走新型工业化和城市生态化道路,促使城市进行生态良性循环,构造可持续发展模式,成为全球关注热点,生态城市的思想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的。
生态城市作为一个正式的科学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生态城市理论在绿色思潮的影响下,社会观念急剧变革,人们日益强调“人本主义”、“回归自然”等理想和愿望,在此种情况下,生态城市在全球各种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势下,基于对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的批判,基于人类生态文明的觉醒和对传统工业城市的反思应运而生。生态城市观体现了人类生态文明的觉醒,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于解决当今城市中普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二)生态城市的科学内涵
生态城市作为一种新的城市概念和发展模式,是人类生态价值取向的结果,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向。前苏联亚尼科斯基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的城市模式,是按生态学原理建造起来的人类聚居地,它可以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以及物质、能量、信息的高效利用,其所有的生态要素都进入一种良性循环,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也都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我国黄光宇教授认为,“生态城市应该是一种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和谐的城市生态系统,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运行机制生态化,伦理价值公平化,文化传统延续化,同时也是一定区域内的社会、经济、自然综合体”。虽然各家观点不尽相同,但都强调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就其本质而言,生态城市是一个包含了自然环境和人文价值的综合性概念,是一个以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环境、经济统一协调的复合系统。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和谐、高效、持续发展。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环境需求分析
(一)生态化的法治理念
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各种条件的配合与支持。法治理念是根植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必然性要求之中,它是法治的灵魂,体现了法治的精神实质和价值追求。法治理念虽然只是诸多社会要素之一,但由于法治本身的特点,对社会环境中的其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政策、道德因素都起到引导和制约的作用。而生态城市建设依赖一定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为生态城市建设创造更好的条件,因此,法治理念需要生态化,将生态思想融入法治理念,为构建生态城市营造良好的氛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要求不同,现在的法治理念已经不能很好的引导我国法律的制定并着实解决现实生态问题以及生态城市的建设,应当加强法治理念的生态倾向,增加对生态理论的重视,融入法治理念,贯彻于各项工作,最终为建设生态城市服务。
(二)生态化的立法原则
生态城市建设战略方针确定后,就应该通过正确的策略原则来贯彻执行。我国对于生态的保护主要是以对环境的保护为主。城市作为一个特殊的、开放的、人文的生态系统,要想全面保障其生态化建设,就必须要以生态价值观为出发点,秉持一定的理念及原则作为指导。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的健康,生态城市建设的立法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我们应及时修正我国生态环境立法的基本原则,确保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成为所有相关法律的指导思想,确立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相协调的原则,以更好地保障生态城市建设。
(三)生态化的法律制度
生态文明的法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不能只停留于文件上和形式上,坚决避免因为短期和局部利益的吸引而朝令夕改。生态城市建设要通过一系列规范的法律制度加以贯彻实施。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建立由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等构成的较完整的法律制度框架,对传统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及相关立法进行总结反思,立足现实的同时面向未来,系统全面地处理环境、经济、人文各方面之间的关系,设计城市生态综合发展的制度保障,以适应当代中国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要求。
三、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法律制度
(一)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法律制度
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一些国家开始制定法律来推进城市生态化建设。目前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大都拥有完善的环境法制和严格的城市规划法,公民具有很强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参与意识,许多重视生态建设的城市都通过城市建设规划管理措施和一些环保法律法规,保持城市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美国在1969年制定的《国家环境政策法》是一部综合性环境成文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并且形成了命令控制、排污控制、技术强制和市场控制这四种模式,创造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克服了忽视环境利益与环境价值的传统发展战略的弊端,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欧洲1973年的第一个环境行动计划中讨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之后建立了相关环境管理机构。随着生态法规的颁布,公众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有关生态城市建设的科学技术、政府管理和公众行为等均达到了较高水平,污染控制与节能措施以及可更新能源得到更广泛的使用,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态逐步协调,公民能够普遍积极地参与其中等。在专项立法方面,欧盟针对气体和粉尘排放通过了将近20个法规和指令,针对臭氧层的保护通过了九个公约、决议和指令,并制定了多项法规以促进成员国在空气污染防治合作,形成了相当完善的法规体系。
日本有很多城市较早开始进行生态化建设,北九州市从 1997 年开始实施的生态城市建设计划,主要内容是环境产业建设、环境新技术开发、减少垃圾、以及实现循环型社会。从日本的环境立法目的来看,日本比较重视建立综合性的基本环境计划和协调机制,采取行政控制与市场调节等多元化机制结合的方式,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并且强调公众的参与和公民环境权益的保护,同时还参加了一些国际公约,最终确立了在整体环境观指导下的综合性环境基本法模式,逐步建立了比较健全的环境法律体系。
(二)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法律制度
我国目前关于生态城市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集中于环境保护方面与城市规划建设两个方面。国务院于 1973 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并颁布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1994 年,我国政府批准了《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 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并有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如《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等。目前我国已制定了9部环境保护法律、15部资源管理法律、20多部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行政法规、近百部环境保护行政规章,以及300多项环境标准。此外,我国还加入或签署了一系列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国际公约。自20世纪90年代起,在我国的一些法律中开始反映生态经济的理念,其中生态经济是一种尊重生态原理和经济规律的经济。
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加快立法,完善法律制度;推进政府法制层面、企业层面以及公众层面的生态城市建设创新,形成政府、企业与民众相结合的建设模式。生态城市建设是系统性与和谐性的有机统一,应当尽快建立我国的“绿色GDP”指标考核体系,推进政府行政的全面创新。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强化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环境责任、守法意识和监督意识。借鉴美国使用绿色税收和绿色收费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经验,尽快出台有利于生态城市建设的财税制度。除了基本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外,还应大力推进以生态经济为核心的政策法规制定和实施,同时普及公众环保意识和生态建设参与意识,营造崇尚法治的社会氛围,激发全民参与生态城市建设的积极性等一系列完善的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保障体系,使法律成为推进城市生态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制度保障。
四、结束语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现呈燎原之势,许多城市都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并付诸实践,生态文明是绿色的象征,是生命的象征。当前我国生态城市实践与国外相比,仍存在着在许多方面的不足,在城市化进程中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以最小的资源环境投入,谋求社会、经济最大限度的发展,推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生态城市实践中充分体现我国在历史、文化与传统上的优势,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市是今后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张灿.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法制保障[D].贵州:贵州民族大学,2011.
[2]于丛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农业大学,2012.
[3]翟玲玲.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法制保障体系构建研究[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09.
[4]刘爱军.生态文明与我国环境立法体系的完善[J].法学论坛,2007,(02).
[5]金鉴明,田兴敏.城市的明天――构建生态城市的探讨[J].自然杂志,2006.
关键词:儒家生态伦理;生态文明建设;启示
古代儒家“天人合一”、“顺应天常”、“仁民爱物”、“寡欲节用”的生态伦理观,主张人与自然协调统一,尊重自然万物,珍惜自然资源,取予有度,消费有节,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伦理观。
一、儒家生态伦理思想
(一)儒家“天人合一”的观念,肯定人是自然的产物,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这是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哲学基础。然而最早提出这一观点的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关于“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哲学家的表述有所不同,也有不同学科意义上的理解。从生态伦理学意义上理解:“天人合一”思想的本质是“主客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认为人是天地自然的产物,人是大自然和谐整体的一部分,强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儒家继承了殷周以来的“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思想,主张天人相感相通、天人合一观念。孔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但整体意义上的生态伦理观念十分鲜明,以至于儒家的许多思想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源头。孟子提出人要由“尽心”、“知性”而“知天”,以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汉代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理论。儒家“天人合一”的哲学发展到宋代更趋成熟。宋代张载说,“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他认为天道的“诚”就是天德,“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即儒者需要通过“明”来达到对“诚”之天德的把握,以实现天人合一。
儒家“天人合一”的观念,不仅认为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而且认为天地运动直接与人有关,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肯定了天与人、自然与人类社会具有统一性,并视这种统一性为和谐的最高境界。
(二)儒家“顺应天常”的思想,强调生产活动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周易•大传》有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道,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对为政者提出了顺应自然、使其行为合乎自然本性的道德要求。
儒家深刻地洞悉到万物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本质联系,有其自身秩序和自身规律。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认识到了四季更替、万物生长的客观规律性。荀子指出:“天有行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不仅肯定了自然万物运行规律的客观性, 而且强调人们只有认识规律, 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避“凶”趋“吉”,由“乱”致“治”。儒家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就是要求人们掌握和利用自然规律,按照四时变化和生物生长规律组织生产和生活。这样才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使百姓“有余食”“有余用”“有余材”。
(三)儒家“仁民爱物”的思想,倡导人们爱惜自然万物,重视对动植物的保护
孔子主张以“仁”待人,也以“仁”待物,要求把“仁”、“爱人”、“义”、“礼” 这些人际道德原则扩展到自然界万事万物之中去,以此来协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孔子认为人对万物应持一种同情的善待态度,否则就是不人道,所谓“启蛰不杀则顺人道,方长不折则恕仁也”(《孔子家语•弟子行》)。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仁爱万物”的思想,提出了“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宝贵思想,第一次明确提出并初步回答了生态道德与人际道德的关系问题。孟子要求世人对人、对物,都应该持有一份“不忍之心”。 “恩,足以及禽兽”(《孟子•梁惠王上》),使万物在共同的世界里和悦共生、协调相处。
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张载提出了“民胞物与”的著名命题,“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正蒙•西铭》)他们都主张人类要仁爱自然万物,对自然实行“人道主义”。
(四)儒家“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准则,要求对大自然索取有度,对资源节约使用
儒家主张慎用资源,强调“取之有度”;要求人们珍惜资源,“用之有节”。崇尚勤俭节约,反对暴殄天物,历来是中国重要的传统道德规范,在儒家传统生态伦理思想上则体现为一种对物质享受的节制和对自然资源的珍惜与爱护。
《礼记•王制》载,古代天子狩猎时“不合围”,诸侯狩猎时“不掩群”,即不把一群动物都杀死。孔子反对竭泽而渔、覆巢毁卵的行为,认为对生物的获取要有度,“钓而不网,弋不射宿”。只有爱护、珍惜大自然,使各种生物各得其所,生物界才会出现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水泉深则鱼鳖归之, 树木盛则飞鸟归之, 庶草茂则禽兽归之”(《吕氏春秋•功名》)。这都是要求人类对自然资源在爱护和珍惜的前提下有度的使用,才能保持其持续存在和永续利用。正如朱熹所说:“物,谓禽兽草木。爱,谓取之有时,用之有节”。
二、对我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发
研究儒家的生态节约理念,从中得到启发和总结,可以为我国的环境保护,节约开发,持续发展起到理论思维方面的启示。
(一) 增强使命感,培养全民生态意识。古代众学者都是尽力宣传自己的学说,著书传道,四处散播思想的种子,以使得自己的思想能够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行为准则。如: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等均是如此,所以儒家思想才会影响中国几千年的文化。这告诉我们,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这样一项关系民族未来发展的事业,需要从提高全民族的生态伦理意识开始,不断普及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在人们中形成一种保护环境的共识。
(二) 增强责任感,推动社会协调发展。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儒家顺应天常的思想是正确无疑的,违背自然规律肯定会遭到自然的惩罚。自然规律具有客观必然性,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应该遵守自然规律,违背自然规律的都会受到惩罚。儒家的生态伦理观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以和谐共生为根本方向,通过节制开发自然,保护其正常功能为前提,使得自然资源既能得到保护持续发展,又能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人类应该树立这种生态观念,进而约束和规范人类行为。
(三)增强危机感,实现资源持续利用。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同时看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提出要节俭节约,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启示我们,建设现代生态文明要从每个人做起,提倡节俭的消费方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人们的生活有了显著提高,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也初露端倪,甚至在某些群体中甚嚣尘上。有人统计说:中国人平均一年喝酒量相当于两个西湖,一年抽掉的烟对接起来的长度可绕月球转150圈,一年用掉的一次性筷子折抵一座大兴安岭森林,这给我们的资源造成很大浪费。因此,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就显得刻不容缓。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提倡人和自然的相互作用及和谐发展,正是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促使了人类伦理观的扩展,使生态伦理成为人类伦理范畴的重要内容,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十分有利的。(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合肥;230000)
参考文献:
[1] 郇庆治.欧洲绿党研究[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2]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 社,1997.
关键词:当代中国;美丽中国;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报告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这就是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蓝图不仅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新理念和对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关注而表现出来的强烈的人文关怀以及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顺应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描画出了一个让中国人为自己的家园骄傲自豪的幸福中国的美好图景。
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美丽中国”的建设绝不仅仅单一从生态意义上建设祖国的秀美山川,“美丽中国”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那就是不仅要求山美、水美,更要求以人的心灵美为核心的社会美和艺术美,这其中包括生态的自然美建设、和谐的社会美创造和高雅的艺术美的回归。
一、“美丽中国”离不开生态的自然美建设
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是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和人类纠缠在一起的问题。只有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才能对人的自身达到历史和逻辑的把握,才能把人历史地返归人自身而不再迷失自我,在人类的生活中,完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统一。
首先,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的生命生成的历史展开。我们称之为自然的事物正是由于人的存在它才成为了“一”事物,没有人的存在它就什么也不是。按中国道家哲学的说法,自然界是一种自在的存在,这种存在只能处于“道”的阶段上,对它自身来说只能表现为“一”的存在。如老子所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在自然界生成的所有事物中,人是较为特殊的事物,应当承认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所以人首先是一种自然的存在,人本来就来自自然界,他们经历了千辛万苦,才从自然界中分离了出来。即使这样,人的肉体也无法改变自然的本性,人的生老病死也无法摆脱自然规律的制约。但是,又不能把人的存在完全等同于自然界,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即精神活动与自然界形成了根本性质的区别,也正是人的精神活动创造了人自身,使其成为具有关系的存在物。
关系是为人而存在的,没有人就没有关系不关系的问题。换句话说,只有当人达到一种自为的存在的时候,才能与对象建立一种关系。如马克思所说:“在这种自然的、类的关系中,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地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地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规定。因此,这种关系以一种感性的形式、一种显而易见的事实,表明属人的本质在何种程度上对人说来成了自然界,或者,自然界在何种程度上成了人的属人的本质。”①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人关系的体现,但是这种关系是通过社会的中介来完成的。社会是以人的存在为前提的,没有人就没有人的社会的存在。同样道理,正因为有人的存在,有了人类社会的存在,才有自然界的存在。因为没有人的存在,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自然界对人说来就等于无。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以人的需要为前提的,正是人的需要人才同自然界形成了对应的关系,不仅整个自然界的存在,也包括人的存在都成为人的需要的对象。人的存在和人的需要使人能够相互依存,构成了社会的存在物。这种存在不仅是人的群体联系的社会形式的存在,而且也是通过他人的活动来表现和确证自身的社会内容的存在;而且,这种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社会存在本身就证明人是同自然相对立的社会的存在,进一步说人的社会存在是一种自觉的存在,即人能够在意识中意识到人是一种社会的存在物,进而,进入到人的类意识之中,“自然界的属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着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对人说来是人与人间联系的纽带,才对别人就来是他的存在,才是属人的现实的生命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表现为他自己的属人的存在的基础。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才成为人的属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本主义。”②
其次,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的生命生成的逻辑起点。前面我们论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生成的过程,接下来我们要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逻辑的分析。
Abstract: Biology Marxism is a new theory conformation ofWestern Marxism on contemporary, the purpose of which is to analyze the reason of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ecological crisis of modern capitalist, and to explore ways to solve those crises. Ecological Crisis Theory of Biology Marxism is a kind of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 on contemporary global issues as well as the dilemma human being is now confronting during their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t has a important value and also a great revelation effect on our socialist construction.
关键词:生态危机;生态学;当代价值
Key words: the ecological crisis;Biology Marxism;contemporary values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2-0322-02
0引言
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形成的西方的最新分支学派之一。它关注当前严重的生态问题,从资本主义制度、异化消费和科学技术三个层面对生态危机的成因进行剖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危机理论。在全球生态环境日益严峻的今天,研究生态学的生态危机理论对于正确认识当前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丰富与发展,以及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1生态学的生态危机理论
1.1 生态危机和资本主义制度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追求利润是生产的唯一目的,为了实现利润的不断增长,资本必然会不断扩张。但是地球是一个有限的生态系统,它所提供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这说明人类影响自然的能力是有限的,也表明无限扩张的资本和有限的地球生态系统必然会发生冲突。生态学指出,资本主义不惜一切代价追求经济增长,这势必会造成自然资源的快速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因此,生态危机发生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具有必然性。资本主义生产是“以无限价值扩张为目的的,它丝毫不考虑这种扩张所带来的政治的、经济的、地理的或生态的后果。”[1]“这种把经济增长和利润放在首要关注位置的目光短浅的行为,其后果当然是严重的,因为,这将使整个世界的生存都成了问题。一个无法避免的事实是,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根本变化使人类历史走到了重大转折点。”[2]虽然资本主义通过科学技术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生态问题,但这些措施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利润的顺利再生产,所以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2 生态危机和异化消费由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是一种异化劳动,人们在劳动中“缺乏自我表达的自由和意图,就会使人逐渐变得越来越柔弱并依附于消费行为”。[3]感受不到自由和幸福,反而觉得痛苦。为了宣泄劳动中的不满和痛苦,人们购买和消费商品。这种商品消费并非人的真实需要,而是一种逃避异化劳动的异化消费,是“一种为补偿自己那种单调乏味的、非创造性的且常常是报酬不足的劳动而致力于获得商品的一种现象。”[4]与此同时,资本主义为了追求利润不断扩大再生产,并借助广告和大众传媒大力宣扬消费主义观念,向人们源源不断地提供商品,这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异化消费。这种消费消除了人们对异化劳动的不满,麻痹了人们的斗志,延长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寿命。它制造了虚假的市场繁荣景象,造成生产的盲目扩张和资源的极大浪费,导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生态平衡被破坏,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危机。
1.3 生态危机和科学技术生态学认为,科学技术与生态危机的关系很复杂,只有对科学技术的性质进行分析,才能正确的理解科学技术对生态的后果。在生态学看来,科学技术不仅仅是人征服自然和控制自然的手段和工具,它反映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技术本身是可分的,可以分为“以资本主义生产逻辑为标志的技术”和“温和的技术”。前者建立在对工人和自然进行合理性统治的基础上。后者主要指分散性技术,包括日光、潮汐、风力和生物能等技术,它们服从于人类的控制,具有潜在的反资本主义和民主性质。生态学指出,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是资本积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它不断地进行扩张,只有有利于资本扩张的技术才能得到发展,而不利于其扩张的技术则被排斥。因此,“资本主义呈几何级数的增长和与之相伴随的对稀有资源的不断增长的消耗导致了快速的复杂化了的环境问题。”[5]在生态学看来,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
2时代意义
生态学关注当代全球环境问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不乏真知灼见,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一方面,生态学透过生态环境问题,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对人和自然的严重损害,揭示了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倡导生态保护,在维护和平、环境保护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等国际活动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生态学不仅在学理上对进行了理论探索,为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把与当前生态环境及其危机问题具体结合起来,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为人们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3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一项史无前例的伟大创举。总的来看,“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这是基本国情。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6]我国绝不能再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必须立足于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协调的发展道路。不言而喻,生态学对生态危机的深入研究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3.1 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3.1.1 必须从实际出发,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按自然规律去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彻底转变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同步开展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这一点对于我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更具有实践上的意义,绝不能把大开发演变成大开荒、大开采和大开矿,而应该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1.2 正确地运用科学技术来改善生态环境必须扬弃传统的技术使用方式,采用既有利于实现人类利益,又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的技术方式。这就需要我们加强环保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促进生产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时,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探求生产资料循环利用的技术,为我国生态建设提供坚实有力的技术保证。
3.1.3 加强人口数量的控制,缓解人口对生态的压力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数量增加,直接引发社会需求扩大,势必加重自然环境的负担,从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必须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鼓励晚婚、晚育、少生和优生,努力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以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保持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 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启示
3.2.1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积极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群众所需的精神产品,满足并提高人民群众日益发展的精神需求。
3.2.2 坚持弘扬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大激荡,必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把其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中,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3.2.3 积极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科学文化水平,提升精神需要层次文化是精神的载体,没有高层次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修养,何谈精神需要的发展。因此,要大力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促使全民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重新唤起人们对精神的那种亲切的感觉。同时,要加强对人们精神需要的引导,使人们追求健康合理的精神生活。
参考文献:
[1]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本・阿格尔.西方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4]本・阿格尔.西方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区域经济;生态和谐;滇池;环境问题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2)02-0064-06
[作者简介]胡牧(1981―),男,重庆市人,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2011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生态审美与民族艺术学研究。(云南昆明 650091)
Title: The concert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under the view of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Take the Dianchi lake pollution and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as an example
Author: Hu Mu
Abstract: In face of the a series of development dilemma like a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nvironment destroy,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bases itself upon the main meaning of “development”and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t contains the reasonable path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it points to the right direction for the concert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We observe the concert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under the view of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it helps to unify the ordered ecology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beneficial cycle and the values of the true,good,pretty,benefit,fitting.It helps to concert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regional economic; ecological harmony; the Dianchi lake; environment issues
经济的发展、生态的呈现状态具有区域性特征,但是,生态问题相比经济发展这个问题来说更是一个全局性的大问题和一个全球性的大问题。当前,经济的合理发展与环境保护等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现实中,经济发展必然要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资源往往是珍贵而有限的,环境生态往往又是脆弱的,因此,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合理适度地发展经济已成为我们今天要尤为重视,探讨和解决的问题。近些年来,学者们对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区域经济的研究已经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同时,党和政府也非常重视用科学发展观去统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关系,着力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昆明滇池的污染及其治理为例,来重点梳理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关系、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依据等内容,以进一步澄明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可能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环境污染问题的凸显
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工业社会所造成的生态环境危机的日益加剧,远山远水的农业文明和乡村风光在现代性的商品社会中迅速瓦解,成为日渐遥远的田园旧梦。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矛盾逐渐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中心之一。在这个过程中,人对大自然的态度渐渐显得并不那么友好和理智。本来,人对大自然的态度一开始是依生的,那时的人们对大自然是敬畏和尊敬的。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原生性和谐状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强调的就是人与自然的本源联系。然而,我们曾有的这种对大自然母亲的“敬意”却在今天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消解,这就从思想上潜含了生态危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我们今天倡导生态绿色文明,就是要重新找回我们曾经拥有的对大自然母亲的敬意,以探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等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不堪重负的滇池
在人类为经济飞速发展“买单”的诸多实例中,滇池的污染很具有典型性。滇池原本是云南宽阔美丽的高原淡水湖泊,那里曾经碧波荡漾,鱼翔浅底,水草肥美,婉如上苍在高原遗留下的一块耀眼明珠,但她后来却成了人类经济发展的受害者之一,于是,她蒙垢颇深,容颜老去,不再“明眸善睐”,不再清澈见底,难怪诗人于坚不无惋惜地写道:“我们活着,而滇池已经死去”。这绝非危言耸听!“滇池为我国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泊,同时作为一个典型的高原内陆湖泊,近30多年来,由于围湖造田、工农业废水的严重污染以及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而造成的生态环境退化极具典型性。在受到工农业废水及城市生活污水污染和大面积围湖造田等其他人为因素影响后,其生态环境发生了急剧退化:湖水透明度剧降、光能不足是使滇池水深1.5~2.0m以上的水体中许多水生植物物种和群落消失的重要生态因素。有毒物质的积累,富营养化的加剧,生态系统的建群种、独有种和敏感种很快因不适应新环境而消失,整个生态系统的成分、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出现了生态危机。滇池水环境退化与物种多样性的丧失呈双向恶化效应,物种多样性的恢复应为滇池污染治理的根本和生态恢复的重要指标。滇池近几十年来水环境退化及物种多样性丧失的动态过程是湖泊富营养化发展过程的一个缩影,滇池水生生态系统的退化可为湖泊生态预警、湖泊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治理及恢复提供了一个实在的研究典例和模式。”①“中国昆明滇池地区,伴随着富营养化的发展,湖滨地带的生物圈层几乎全部丧失殆尽。不仅如此,污染往往引起建群种的消亡或更替,从而使原有的生态系统发生严重的逆向演替。”②可见,滇池的治理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亡羊补牢,未为晚也。”从功能和地位的角度来说,党和政府是滇池治理的主导力量和决定性力量,同时滇池治理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党和政府下决心治理滇池彰显了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和谐”思想的绿色理念,这无疑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它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以及人们对生态城市建设和城市生态呵护的绿色之思以及对我们“家园”维护和珍爱的绿色之思。尽管治理滇池“非一日之功”,但只要党和政府充分重视,及时合理地出法规、出措施、出资金等,滇池治理是有望取得最终胜利的。本来,还高原明珠原本清澈的“双眸”,是我们每个人的神圣职责!如此,治理滇池必将对全国城市建设乃至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和良好的示范。
(二)值得警惕的科学技术
在观照滇池污染及其治理这一问题上,我们有必要再一次对科学技术进行重新审视和打量。经济的发展乃至环境的整治等一系列的社会活动都需要科学技术这“第一生产力”的保障和推动,科学技术作为一种中性的存在物,是“双刃剑”,我们若运用科技合理,它必将造福人类;我们若被短浅的目光、贪欲、非理性等迷乱了“双眼”,科技运用失去相应规范,那么,科技无疑将会是给人类带来灾难的“潘多拉魔盒”。所以,科技的运用需要科技伦理和环境伦理等相应的价值观念以及法律法规来加以规范和约束。像滇池这样原本美丽的高原湖泊之所以受污染,之所以“未老先衰”,都是人的目光短浅以及所掌控的科学技术不合理使用“惹的祸”。因为,科技的进步进一步激发了人向大自然开发的“主体性”和雄心,于是,自西方工业文明肇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技术主义思想一直颇为流行(现在也仍然盛行)。于是,人们开始迷恋技术,以为技术可以是撬动地球的唯一“支点”,殊不知,“技术发展的历史就是‘存在’之被遗忘的历史,它关注的是‘客体’而非‘存在’。”①遗忘了“存在”,我们的科技推广和使用也就违背了其产生和运用的初衷。当我们的环境遭受破坏,生态美感丧失的时候,我们便失去了可以“诗意地栖居”的“大地”,“家园感”也随之丧失。这时,“失乐园”的我们便失去了“存在”的部分合理性和依存性。为此,我们在运用科学技术的时候,必须要用生态伦理、生态学等思想理念来规范我们对科技的使用和态度,从而使科技的使用符合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的内涵和要求。
二、科学发展观的统领性
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但是,发展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不仅牵涉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关联到环境的状况和资源的使用等现实利益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发展必然伴随着对一些东西的“舍弃”或者“毁坏”,这是被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历史所证明了的。为此,我们还需对“发展”这一个主题词细加考量。科学发展观就是这种对“发展”的考量和“纠偏”。科学发展观在当下社会全方位的发展中无疑具有统领性和全局性,这是由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架构、宗旨和主旨等内容决定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其理论在发展问题上有三个贡献:一是对发展主题的凸显与丰富;二是对发展方式的总结与升华;三是对发展境界的更新与提高。”②由于科学发展观带来对“发展”问题的深入探讨,也由于科学发展观有着生态规律的理论潜含和理论支撑,科学发展观就是一种新型的发展观,它对于当下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主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因此,既然第一要务是发展,我们就要重视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既然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就要更加重视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问题,千万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自断后路,所以我们要做好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统筹兼顾。统筹兼顾就是生态学思想的重要体现,因为生态学要求我们思考问题要将研究对象纳入到一个整体和系统中去思考、去甄别,注重维护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动态平衡性,而不是孤立地看待事物。这是有着深刻的学理依据的。
按照整体和系统的观点去看问题,我们便获得了辩证的眼光和思维。从学理上说,“生态系统整体联系,更明确地说是指一个具体生态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以及局部与整体之间存在着回环往复的既相克又相生的生态关系,而构成大系统的各个小系统之间以及小系统与大系统之间也同样是这样的生态关系,在生态系统的历史运转中旧系统转化为新系统,也是曾有的旧系统整生的结果。”①李启军教授的这段话其实指明了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在更大一个社会系统中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共同体”,确切地说,它们是一个矛盾的“共同体”,它们都处在一个共同的“生态系统”之中,两者不得不协调发展。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发展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发展,而是良性的可持续发展。这需要我们以生态整体和系统的思维来加以引导和规范。“生态系统是按一定的等级、位格建立起来的整体,这样就形成了有序发展的生态关系,构成了物质、能量、信息的整体周流,并在这种按序按位的整体周流中,形成生态循环,构成整生性和谐之美。”②因此,“生态观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整体观”③。有了这种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生态观的指导,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的价值内涵将会得以澄明和彰显,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就会彰显出“整生性和谐之美”,呈现出良性的生态循环格局。
三、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
正确的理念是实践成功的先导和基础。以上论述充分表明,科学发展观彰显着“真理性”,它对人的思维和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④本着思维的这种真理性/整体性,我们不难发现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有着内在一致性和价值统合性。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具有时代的必然性和科学性。前已论及,科学发展观的视阈与生态文明的视阈有着共融交叉地带。科学发展观一方面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从理论上解决了当今我们如何“发展”的根本问题,从而使“发展”朝着循真、求善、向美、生益的方向有序推进。
进而,科学发展观体现出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共同的可持续发展性。正如“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⑤一样,在科学发展观视阈下,我们开始真正反思和查找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具体有效路径,让科学的理论在实践中“大显身手”和“大有作为”。这里,我们还是以滇池治理为例,学者们在“对云南高原湖泊在水环境问题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诊断结果”:(1)污染表现在湖泊中,症结还在流域内;(2)问题出在水面上,根子还在城镇乡村的陆地中;(3)环境问题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的问题。”“对云南高原湖泊水环境问题的解决,整体上需要调整治理方略:(1)跳出水体治理水污染――提高陆地生态系统对湖泊水资源的再生性维持能力尤为重要;(2)跳出湖泊解决湖泊问题――降低城市及其发展对湖泊生态系统的污染负荷;(3)跳出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优化流域生态经济结构和空间布局至为关键。”①思路决定出路。段昌群教授等学者对滇池治理提出的一系列措施正凸显了科学发展观念和整体性等观念的极端重要性。
探讨了科学发展观念的重要性和价值内涵,我们还需回到学理层面进一步探讨滇池治理问题和环境生态的维护以及修复问题。我们知道,任何科学的实践都是在一定学科背景的指引下进行的。滇池治理的学科背景是生态学、环境美学、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等,它要求我们要站在全人类的大局立场和整体立场上且怀抱生态责任、生态伦理等意识来严肃客观地看待滇池治理等现实问题。以生态学为例,它需要我们用一种整体和系统的思维和观念来看问题。我们知道,不同地区的生态具有相互影响性,全球都是“同此凉热”的。假若一个地区的生态破坏了,势必会殃及其他地区,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可谓是“唇亡齿寒”。此外,我们必须认识到,环境的保护不是某一个地区或某一个国家的事情,而是“地球村”全人类的大事,需要大家共同来关心,共同来解决现实中出现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就云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态价值而言,它不仅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这片富饶的红土高原上,许多河流都发源于云南高原,而且有些河流还流往国外,这就涉及一个跨境生态安全的重要问题,由此可见,云南省的生态对于其他地区或者他国的生态是多么重要。
一言以蔽之,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追求发展的良性循环性,它彰显的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态,体现着良好的生态序性。“最高的生态序性,表现为良性循环性。”②袁鼎生教授的这一科学论断深刻道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质以及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最终归趋和最高境界即“良性循环性”。我们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考量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关系,就是要兼顾统筹好“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两者的关系。唯此,这样的发展才算是辩证耦合的,是“依乎天理”(《庄子・养生主》)的。科学发展观本身的内容架构就体现了这种“发展”的实质。科学发展观抓住了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关系为之统领的本质和关键,科学发展观理应成为我们处理好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
四、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通过上文我们对生态整体观和系统观的论述,现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在现实世界中,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似乎暴露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这其实也是生态文明和区域经济发展两者之间“对立”和“矛盾”的一面的体现,但事实并不完全如此。生态文明要求发展要兼顾到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等因素,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要发展,最主要的还是要依靠工业。发展工业,难免会遇到环境破坏这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但在工业布局、环境维护等具体措施上,我们是能够找到处理好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平衡点和良好措施的。当我们合理处理好了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个问题后,我们就会看见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两者之间“统一”的一面。
对立统一规律支配着事物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理念具有普适性和指导性。生态文明力求实现发展的生态化和科学化。相对于区域经济这个范畴而言,生态文明是一个更高的范畴。生态文明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是一个关系到人类生存“家园”维护的大问题。从属性上说,生态文明是一种绿色文明,是一种包含我国优质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绿色文明。“人看待自己的环境是有多种眼光的,多种眼光决定于环境对于人的多种作用、多种意义,而不论眼光有多少种,根本的则是环境是我们人类的家。”①我们将环境看作是自己的“家园”其实就暗含着一个“家园维护”的问题,这就自然涉及生态文明的“着眼点”。生态文明着眼于“生态”。生态是一个内涵深厚、外延宽泛的范畴。我们探讨生态其实就是在探讨生命体与环境的关系。“现代生态美学、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指导与规劝人类按照自然的生态规律和主体的生态要求,修复破损的生态环境,重新形成与发展自然生态的完整性与宜人性,使自然与人握手言和,重构主客和谐的生态结构与生态关系。”②由此,我们愈发清楚地认识到区域经济着眼于“发展”,但发展不是无限度,更不是肆无忌惮的。在当下,所有的“发展”都必须置于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的视阈下认真地加以考量和检验。凡是违背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和谐理念的发展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生态化、良性化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即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和践行科学发展观,这无疑彰显着生态文明和区域经济发展科学化、良性化和可持续化的前景。
关键词: 城镇化;政府;生态责任;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7)02-0031-06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对于我国而言,城镇化是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具有非凡的战略意义。我国城镇化率继2011年首次突破50%以后,2012年已经达到52.6%,标志着我国迈入了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1]。然而,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层出不穷,资源压力、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在城镇化进程中屡见不鲜,已经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政府作为公共权力部门,是正式制度的唯一供给者,也是城镇化进程中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因而,政府是城镇化进程中生态责任的主要履行者,其承担起城镇的生态责任具有现实迫切性和客观必然性。
政府的生态责任既是一种政府责任又是一种生态责任,是“政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通过经济、行政、教育,法律等手段,积极地履行其在生态保护领域的应尽义务与法定职责,从而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履行生态责任主要有以下途径:强化政府生态责任意识,包括强化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保护意识和明确政府履行生态责任的内容;对城镇化发展进行科学规划与引导,包括制定城镇发展的基本原则、发挥专业人才在规划中的积极作用和遵循规范的规划程序等;完善政府履行生态责任的相关制度,包括与生态环保相关的法律制度、城镇化进程中政府生态责任考核制度、政府生态问责制度和政绩审核制度等;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保护城镇生态环境,例如,充分发挥经济手段的重要作用、加强公众的生态思想教育、推动城镇生态产业发展、积极引导绿色消费和倡导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等;加强政府间及政府与其他环保主体间的多元合作,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合作、政府和其他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合作、政府和公民之间的合作和生态环保的国际合作等。城镇化进程中,政府通过上述几个方面履行生态责任,引导城镇化沿着生态友好的道路发展,确保城镇生态环境良好,这对于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解决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虽然带动我国经济的腾飞,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以往的城镇化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向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大量索取基础之上,依赖于资源能源的消耗而实现。目前,我国水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严重紧缺甚至枯竭,已不能成为城镇化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因而,城镇化发展必须寻求一条不依赖于自然资源、能源消耗,不向自然生态索取的道路。唯有此方式,才能实现城镇化的科学、永续发展。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履行生态责任,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普及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城镇产业生态化发展,以此来引导和规范企业的生产方式和居民的行为方式,对于城镇化发展摆脱资源束缚,缓解生态危机,现城镇环境优美具有重要意义。
(一)使城镇化发展逐步摆脱资源的束缚
过去一段时间,我国很多地区的城镇化是依赖丰富的自然资源条件而发展的,全国资源型城镇不胜枚举。例如,大庆(石油)、山西(煤炭)、攀枝花(钢铁)、铜陵(铜)、金昌(镍)等等。但是,由于依赖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城镇结构单一、产业单一、功能单一,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资源的过度开采,资源趋向枯竭,很多地区的城镇化出现停滞甚至倒退等现象,“矿竭城衰”成为这类地区的宿命。
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履行生态责任,引进高新技术,督促企业安装节能减排装置,改造原有高消耗产业,减少产业发展对资源、能源的依赖;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积极建立绿色产业、低碳产业、现代产业,使城镇主导产业发生转变,引导城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步实现城镇产业的总体发展脱离资源的依赖和束缚,进而实现城镇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为城镇化的持续发展提供优良环境
目前,我国城镇的生态环境普遍不是很理想,资源趋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十分严重。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3]。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显著增加,城市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颗粒物质等也随之增加,城镇空气质量明显下降。城镇化进程中还存在着生态环境人工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景观变化、生态承载力下降和生态风险加剧等问题。
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履行生态责任,节约使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避免城镇资源枯竭;兴建环境基础设施,防治污染;修复生态系统,避免城镇生态危机,确保居民的生产生活在山川秀美、空气新鲜、水域清澈、绿化适宜、生物种类繁多和生态基础设施齐全的生态环境之中,有益于城镇居民的身心健康和城镇的永续发展。一方面,生态环境良好,是城镇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确保城镇发展免受生态环境侵害和资源能源的束缚而停滞不前;另一方面,生态良好也是城镇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魅力所在。良好、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是现代人们选择就业地点考虑的因素之一,而人力资源是城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因而,良好的生态环境赋予城镇足够的吸引力,是实现其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有利于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报告创造性提出了“五位一体”,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之中,提升到了战略高度。而城镇是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传播与普及的主要载体,是实现整个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托。
(一)有利于生态思想的形成与传播
生态思想是世界观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对人与外部环境关系的考察和整体把握。生态思想是顺应时代潮流的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是顺应城镇生态文明建设,保证城镇生态环境良好,实现城镇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一般来说,城镇不仅是一个地区的经济、政治和交通等中心,更重要的是一个地区的文化中心。城镇是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和重要的传播载体,不仅本身具有很强的文化创造力,对其周围也有着极强的文化辐射力和带动力。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履行生态责任,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生态文化进而将其传播出去,并通过教育手段进行生态环境道德教育,培养全社会的生态环境意识,有利于人们了解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掌握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技能。此外,在城镇建设中,政府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舆论引导,传递环保信息,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弘扬生态文化,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观念渗透到城镇居民的行动中,让广大市民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之中,促使城镇走绿色发展之路。
(二)有利于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普及
所谓绿色生活方式是指树立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生态理念,使绿色行为方式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按照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方式生活。绿色消费是一种体现了人类新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理性消费。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是保护生态环境,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的重要措施,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城镇化进程中,政府积极履行生态责任,通过加强生活方式绿色化的顶层设计、规范绿色消费市场、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定激励政策和扶持措施、培育生态环境文化、推行绿色消费、营造绿色氛围,通过领导干部和公众人物率先垂范、增加政府的绿色投资和监管绿色企业的生产等途径将绿色化融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引导城镇居民形成绿色、自然、和谐和健康,有利于环境和资源保护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即在生活上,带动居民形成规范行为,爱护自然、保护自然、节约资源能源、自觉垃圾分类和重复利用;在消费上,形成消费对象未被污染,消费过程节约资源,消费结果对环境不会产生负面影响的绿色消费。
三、有利于构建以改善民生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所谓民生“就是一个社会的成员,如何从社会和政府获得自己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以支撑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问题。”[4]简单说来就是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而生态环境是直接关系到社会成员具体生活的客观存在,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履行生态责任是构建以改善民生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确保居民身心健康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最为公平的公共产品,是人人都可以享有平等消费和共同享用的一项基本权益。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5]
城镇化进程中,政府积极履行生态责任,保证城镇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有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保持身心愉悦,使人们的生活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得到满足。首先,政府履行生态责任,有利于保证居民生活的物质基础。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防止城镇资源枯竭,保证城镇物种多样性,确保居民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实现社会稳定。其次,城镇实施绿色发展,保证居民的食物绿色、健康,饮用水卫生,生活环境良好,有利于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再次,城镇优美的自然环境也是人们心情愉悦的基础条件。马克思说:“从理论领域说来,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费的精神食粮。”[6]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履行生态责任,缓解城镇交通拥堵,减少城镇噪音污染,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有利于减少人们烦躁、压抑的情绪,使居民在精神层面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二)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的是一种和睦、融洽并且各阶层齐心协力的社会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
城镇化进程中,政府积极履行生态责任,建设城镇生态文明,实现城镇生态环境良好,满足人民的生态诉求,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政府履行生态责任有利于减少社会冲突。我国城镇建设中,环境冲突现象此起彼伏,由于生态环境所引发的社会混乱不胜枚举。政府履行生态责任,防止环境问题的产生,可以从根源上杜绝环境冲突事件的发生。此外,政府通过规章制度的形式,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通过教育、引导的形式教化社会成员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带领整个社会实现井然有序的发展,使乱砍盗伐、违法捕杀、粗放开采、随意倾倒、随地吐痰和乱涂乱画等现象逐渐消失,进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其次,政府履行生态责任,有利于解决社会系统中阶层之间的矛盾。城镇化进程中,由于企业的不清洁生产引起当地居民矛盾事件屡见不鲜,环境冲突逐年上升。例如,美国“地球优先”组织的某些激进分子采取暴力p害体制内财产权的极端措施,袭击核电站,对开发荒野和森林的企业和公司的设备、厂房和其他生产工具进行破坏等。因此,政府积极履行生态责任,及时解决社会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明显影响到居民现实利益的生态环境问题,能有效地减少生态冲突,解决社会系统中阶层之间的矛盾,保证社会和谐稳定。最后,政府积极履行生态责任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城镇化进程中,政府积极履行生态责任,普及生态文明思想,发展生态产业,提升人口生态文化素质,引导人们认识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保护自然,防止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四、有利于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诸多“城市病”逐渐显露出来,人们对城镇化的内涵和核心要义进行了重新的审视和深刻的思考。近年来。“新型城镇化”和“生态宜居城市”概念逐步走入人们的视野,人们对于城镇化有了新的理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履行生态责任,有助于人们满足对于城镇的希冀和要求。
(一)有利于我国城镇建设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新型城镇化就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由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城镇化推动机制,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形成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一体的集约、智慧、低碳、绿色的城镇化道路。”[7]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履行生态责任的目的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不谋而合。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证城镇化建设在生态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符合新型城镇化集约、智慧、低碳、绿色的要求。
政府通过对城镇内部现有资源的整合,通过规划城镇发展道路履行生态责任,优化城镇结构,完善城镇功能、使城镇化的质量内涵不断提升,实现城镇建设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环境友好、协调发展的道路,可以实现城镇布局的合理和城镇功能的健全。
(二)有利于我国生态宜居城镇建设
“宜居城市”指经济、社会、环境以及文化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以及精神生活的需要,能够适宜人类生活、工作以及居住的城市。生态宜居城市是生态和宜居的结合体,生态是基础,宜居是目标,具体包括产业经济的低碳化;人居环境生态化;文化经济融合化。
城镇化进程中,在政府的积极努力下,城市可以逐步实现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城镇经济持续繁荣,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宜居。首先,政府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走生态道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实现经济与生态的良性互动。其次,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履行生态责任,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整治城市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保证城市物种多样性,完善城市功能,有利于把城市打造成生态景观和谐,人工环境优美的宜居城市。再次,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履行生态责任,发展生态经济,弘扬生态文化,在城镇建设过程中探索与形成与时俱进的生态文化,实现城镇生态文化与经济相融合。
五、有利于逐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国际大舞台。随着生态环境问题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生态危机在世界各国的爆发,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在国际社会上得到了普遍的重视,逐渐成为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桥梁。在国际关系领域,环境问题正在变得与“和平与安全”同等重要,上升为“高政治”问题。因此,一国在环保外交中的表现将成为其能否树立良好国际形象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强化政府生态责任以提升国际形象和影响应是中国重视环境外交的主要出发点之一,是国家能融入国际大舞台,加强国际合作,在国际上保证国家安全,发挥重要作用的必然举措。
(一)有力地驳斥“中国环境”
国际上某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对中国某一领域的消耗或排放脱离历史因素,进行不客观的分析,而对中国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视而不见,指责中国应该对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负责。炮制“中国环境”其实就是少数发达国家推卸自身责任,转移国际注意力的一种伎俩。
政府积极履行生态责任,及时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对“中国环境”做出的最有力回应。落实政府的生态责任可以让世界看到中国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努力,用良好的城市环境和优良的城市形象展示我国政府应对生态环境问题时的积极态度,进而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强化政府生态责任,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和美丽中国,让中国用实际生态环境说话,向世界展示中国并非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全球环境恶化的元凶,是应对“中国环境”的必然选择。
(二)有利于逐步加强生态建设的国际合作
近年来,国际上关于加强“地球村居民”之间合作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履行生态责任,积极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环境保护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相关领域的国际事务,及时研究制定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对策措施,有利于在建立新的国际贸易、生产分工体系和国际经济、贸易新秩序的过程中巩固和发展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国际机构和国家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通过生态环境事务寻找国际合作契机,加强与世界环境机构和国际环境组织的合作,扩大环保项目利用外资的规模,积极加入到国际组织之中。
(三)有利于增强我国城市的吸引力
“经济全球化从空间上讲,是各种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一种重新配置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国家与国家间的国际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被具体化为以城市为核心的区域间的竞争。”[8]城市在全球化过程中地位显著提高,成为全球经济的最直接参与者和竞争者,城市也成为国际诸多矛盾的集中地和爆发地。城市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中心,更是一个国家对外形象、参与国际竞争的依托和国家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代表,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其中,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综合实力的关键因素。在国际竞争中,城市的生态环境尤为重要,城市的自然环境优劣、资源存储状况、人口生态文化素质水平、食品安全保障、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条件等城镇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影响了国外人员是否在此投资建厂、工作生活。城市的生态环境状态已经成为城市在国际舞台上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履行生态责任,打造城市良好生态环境,有助于增强我国城市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履行生态责任,不仅可以解决原有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保持城市一直以来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确保我国原有大城市持续发展;还可以对新兴城镇进行科学规划,从城镇发展初期开始狠抓生态环境问题,引导新兴城镇沿着生态友好的道路发展。在此过程中,我国的城市国际吸引力将大大提升。首先,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履行生态责任,引导城镇发展集约使用资源,保证城镇持续发展的动力,对外资会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其次,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履行生态责任,确保城镇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有助于吸引国外人才来此生活、工作。再次,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履行生态责任,普及生态文明思想,提高居民生态文化素质,国外企业会基于劳动力素质考虑,在该城市投资建厂。最后,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履行生态责任,确保城镇环境基础设施齐全,食品安全得到保障,是吸引国内外人才聚集的必要基础,也是我国城市在国际舞台上的魅力所在。
结论
城镇化进程中政府积极履行生态责任,解决城镇建设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有效地解决城镇化进程中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促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以改善民生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和生态宜居城市建设;逐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等。对此,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履行生态责任十分必要。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应该积极探索履行生态责任路径,落实政府生态责任,为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乃至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做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海龙.中国城镇化背景下的中欧关系发展[J].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4(3):112-115
[2]龙献忠,许艺豪.政府生态责任与臻善[J].求索,2010(2):61-62.
[3]王海成,邓谨.城乡关系视阈中的“城市病”及其治理策略[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3(5):27-31.
[4]郑杭生.抓住改善民生不放 推进和谐社会构建――从社会学视角领会十七大报告的有关精神[J].广东社会科学,2008(1):11-15.
[5]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6]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2.
关键词: 技术代码;技术转化;生态化技术;人性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1.06.003
工业文明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种进步,但是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劳动异化问题。对于工业文明中所产生的这些问题能否解决,以及如何解决,人们从价值理念、经济理念和政治理念的变革等维度进行了诸多的批判与反思,并展望着一种正在生成和发展的生态文明。本文尝试从技术维度着手,在分析技术代码形成机制的基础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中技术在解放自然维度和解放劳动维度中实现转化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并进一步探讨这种转化的具体内涵和实现转化的具体途径。
一、技术代码与技术转化
技术是人根据自己的目的,在自然规律所提供的“可能性空间”中设计、制造和运作各种人工事物或人工过程的活动,是工具性的物性要素(机器、工具、材料等)与价值性的人性要素(人的目的与价值)的组合与显现,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某种程度的统一。在这点上,海德格尔正确地指出了技术与目的性、价值性的联系。他说:“一件用具不能用,这就暗含着:‘为了作某某之用’指向‘用于此’的指引构架被搅乱了。”[1]
技术代码,就是多样的物性要素在占主导地位的特定人性要素的“指引”之下而形成的一定“构架”,是物性要素的配置规则与人性要素配置原则的综合,是“技术关系网图”与“社会关系网图”的交叉。技术代码中的人性要素包含不同的组分,其间有冲突,也有权衡。技术转化,就是指在特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人性要素的“指引”之下,多样的物性要素进行相应的组合与配置,体现出不同的权重之别,从而使现实中的技术体系呈现出不同的样态。正如拉普所言:“技术领域中一切事物是人创造出来,因而,取决于特定时期的人的占支配地位的价值观和目标。”[2]多样的人性要素与多样的物性要素复杂的相互作用方式,即意味着多样的“技术可能性空间”的敞开。技术的现实世界就是从多样的可能世界中转化而来的一种,同时又蕴育着技术未来转化的多样可能性[3]。如20世纪50年代,汽车设计的尺寸变大,重量增加,并配有各种小配件和沉重的保险杠,就是因为作为交通工具的速度和效率要求,让位于成功和物性威力象征的社会符号价值[4],从而影响了其物性要素的配置权重。
忽视或者否认技术代码中人性要素的存在及其“指引”作用,就可能得出技术中立论或技术自主论的观点。技术中立论认为技术只是遵循着物性的因果必然性规律,是一种价值中立的工具体系,生态危机问题和劳动异化问题与技术无关,从而否认了技术转化的必要性。技术自主论实际上也是只看到技术代码中物性要素的作用,认为技术具有一种内在的自主性和扩张性,能够并且正在将整个世界塑造成为一种被控制的对象。“自主技术意味着技术最终依赖于自己,它制定自己的路径,它是首要的而不是第二位的因素,它必须被当作‘有机体’,倾向于封闭和自我决定:它本身就是目的”[5]。“科学技术严重地打乱了,甚至可以说正在毁灭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6],而且更是造成了对人的总体控制和对社会的极权统治。这种观点在理论上否认了技术转化的可能性,在实践中往往求救于“笨拙的农村田园诗歌”式的“自然宗教”[7]。
现实中的技术体系,都是多样的物性要素在占主导地位的人性要素的“指引”之下配置而成的总体构架,是人的内在尺度与物的外在尺度的统一。一定社会的政治理念、经济理念和伦理观念等人性要素,插入技术的物性因果链条之中,就会影响物性要素的配置方式与相互作用方式,从而使技术的转化成为可能。现实中生态环境问题和劳动异化问题的实际存在,既表明了现行技术体系转化的必要性,也为这种转化指出了总体性的方向,即解放自然维度的生态化技术和解放劳动维度的人性化技术。
二、技术的生态化转化
我们知道,任何技术产品一般都具有基本属性、环境属性、资源属性、能源属性、经济属性及社会属性等指标。基本属性指标,主要指产品的功能和质量等最基本的性能参数。环境属性指标,主要指水环境指标、大气环境指标、土壤污染指标、噪声指标、固体废物指标等。资源属性指标,主要反映着资源的优化配置程度和有效利用程度。能源属性指标,主要反映着能源利用的效率。经济属性指标,主要指生产成本、用户成本和社会成本等。社会属性指标,主要指与文化、道德、人伦等相关的一些因素[8]。这些属性可以从总体上概括为物性要素和人性要素。人性要素中多样的价值追求,如经济的、生态的、道德的、审美的等,会使产品的这些属性之间出现不同的权重之别,从而使不同的产品具有自己的特色与功能。
“生态化技术”,就是指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维度上,能够节约能源和资源,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小,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的技术。技术的生态化转化,就是指将生态效益始终作为诸多人性要素中的核心原则,去指引技术系统中物性要素的配置与构架,以自觉的生态理念为指导,始终突显产品或工艺的环境属性、资源属性和能源属性中的一种或全部。人性要素中不仅存在着生态性追求与经济性、审美性等追求之间的冲突与博弈,而且即便同样是追求技术的生态效益,也仍然存在着人们对于能源利用、噪音污染、废物排放等属性指标的不同偏好。这些具体、不同偏好之间的权衡与统一,恰恰造就了不同类型的生态化技术,也表明了现实中技术的“生态化”程度总是呈现出一定的时空动态性,技术的“生态化转化”也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
就此而言,技术的生态化与否,与技术的经济效益无关。尽管技术体系中总是凝聚着人性要素中的经济性追求,技术的具体应用也会产生无法剔除的经济的、社会的和其它的一些效应,但并不是说只有追求“经济效益最佳,生态效益最好,社会效益和人的生存与发展效益最优的四大效益有机统一”[9]的技术,才是“生态化技术”。理想状态的“生态化技术”,追求的是“最大的能源和资源节约,最小的环境危害或无害”;而技术的经济效益所追求的理想状态则是“最少投入,最大产出”。所谓“四大效益有机统一”的“生态化技术”,在理论上仅是一种虚构,在现实中也并不存在。
技术的生态化转化是一项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工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种方式的综合应用与相互促进。首先是政府法规的强制性方式。政府关于技术创新与应用方面的宏观政策与法规,既要兼顾经济效益,更要突显生态效益;要根据特定区域的自然资源状况和生态承受能力,从资源产业到制造业、废物处理业等进行长远的生态规划;规定一些环保方面的最低技术标准,迫使企业在材料选择、能源利用、生产加工、废物处理等各个环节实施技术的生态化转化。其次是市场激励的诱导性方式。要通过环境质量体系认证等手段构建生态消费市场,引导各类经济实体在追逐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生态效益,自觉进行技术的生态化转化。再次是舆论引导的伦理性方式。要通过各种大众媒介宣扬生态伦理,提倡生态文明,并内化为社会公众的内在信念,形成共同的价值认同和强大的社会舆论,直接或间接地促使技术创新者、决策者和应用者作出有利于技术生态化转化的评价、选择和决策行为。
三、技术的人性化转化
人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和人的关系,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和自然界的关系,“用技术手段全面控制自然不可避免地导致对人的控制,对自然的统治必然通过技术的统治影响到对人的统治”[10],因此,自然的解放与劳动的解放具有内在的关联,生态文明建设所需要的技术转化,不仅包含解放自然维度上的生态化技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劳动维度上的人性化技术。
谈到劳动解放,人们一般将其与异化劳动以及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联系起来。“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新发现的财富的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根源”[11]。但需要注意的是,劳动异化包括劳动产品异化和劳动过程异化,仅仅止步于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以及劳动产品的异化,是不能够真正彻底解决劳动异化问题的。如果说,变革所有制的政治革命是消除产品异化,实现劳动解放的重要历史前提,那么消除具体劳动过程中的异化现象,也是实现劳动解放和人的解放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步骤。
我们知道,作为技术之体现的机器体系,并不仅仅是一套单纯的“工具”,它实际上还意味着一系列的分工原则和操作程序,就像刀叉之类的器具还意味着一系列的就餐仪式与程序一样,技术也是在场者与不在场者的统一。技术的分工原则,使工人成为技术体系中的齿轮。在空间上,他们每一个人都只隶属于一个生产部门,受之束缚,听其剥削,每一个人都只能发展自己能力的一方面而偏废了其他方面,只熟悉整个生产中的某一个部门或者某一个部门的某一环节。在时间上,工人的劳作、用餐和休息等活动,按照时钟的机械摆动被切割成细密的时段,受到流水线式程序的严格控制,并保持高度的紧张。劳动在工人那里已经失去了任何自主活动的假象,是强制的、非自愿的活动;工人在劳动中感受不到自在和舒畅,而只能用摧残生命的方式来维持他们的生命。这种机械、片面、异己的劳作偏离了工人最初的意愿,生成和塑造出片面的劳动者和生产关系,并且最终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这种源于技术的应用而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权力控制现象,不像传统的政治权力那样是为某一个资本家所拥有,也不是仅仅通过去除产品异化的所有制变革就能够解决的,而是需要一种能够消除具体劳动过程中的控制和奴役现象,实现人的解放的人性化技术。这种人性化技术,就是在任何形式的生产方式之下,要求作为技术之体现的工具、机器体系,在使人适应、服从具体劳动过程中,能够不危害劳动者的身心健康,使人舒适、方便、省力,并感受到劳动的自由和舒畅;就是在技术体系的人性要素中,始终关注人的生存意义和终极价值,用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核心理念去指引技术体系中物性要素的构架与配置。
如何使劳动者感受到劳动的“感性的光辉和诗意”,实现技术的这种人性化转化,马克思从变革生产方式和旧式分工、人人参加劳动、全面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他说:“不言而喻,没有每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也不能得到解放。因此,旧的生产方式必须彻底变革,特别是旧的分工必须消灭。代之而起的应该是这样的生产组织,在这个组织中,一方面,任何个人都不能把自己在生产劳动这个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中所应参加的部分推到别人身上;另一方面,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的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了快乐。”[12]但是,如何解决工人同其劳动产品的异化问题,是马克思当时思考的重心。由此,在理论上马克思将分工和私有制等同起来,在实践中则更加注重消灭私有制和废除产品异化现象。“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式,对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13]。至于如何消除具体劳动过程中技术体系的奴役和控制现象,并不是马克思当时关注的焦点,对于人的全面发展也主要是进行了一些原则性的描绘,并将其推至遥远的未来社会。马尔库塞也主要是从着眼于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机制的宏观角度,来探讨消除劳动者的“单面化”现象,展望技术未来规划的。他说“如果能把生产机制组织起来和引导得满足根本需要的话,那么它的控制力可以很好地集中起来;这个控制力将不妨碍个人的自,而是使得这种自成为可能。”[14]
我们认为,解放劳动维度的人性化技术,其实现与转化路径,概括而言主要有以下方面。
首先要进行生产的社会化变革,消除产品异化的社会根源。通过这种马克思意义上的所有制变革,消除阶级社会中广泛存在的经济、政治不平等现象,并克服作为技术控制之基础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片面分工。要变革生产机制,使生产的目的服从于满足人们的根本需要,而不是将生产作为人的目的,将财富作为生产的目的。
其次,通过政治的民主化,扩大广大劳动者在技术选择和劳动管理过程中的有效权利和资格,克服技术精英的霸权统治,并且通过教育的民主化和普及化所提供的智力资源,为技术选择和人性化转化创造条件。
最后,对应用于具体劳动过程中的现行技术,变革其技术代码,用“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指引和配置技术中物性要素的核心原则。在具体微观的劳动过程中,变革管理理念,强调劳动者的有效参与,改善工作环境,注重劳动安全,关心劳动者的身心需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并落实于从技术设计到技术应用的每一环节。
四、结 语
生态化技术强调的是人类在利用技术行为,同自然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变换时,要注重生态效益,不打破自然界自我净化维持平衡的生态阈值。这样的技术从整体和长远来看,必然是以人的终极价值为目的的技术。人性化技术强调的是人在适应技术规则的具体劳动过程中,要注重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要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同自然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变换。这样的技术实际上是将人的身心平衡与协调发展当作“自然生态”一样去关注。两者契合与统一的内在依据是“以人为本”的价值关怀和意义追求。
[参考文献]
[1]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87.
[2] Friedrich R.Analytical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M]∥Dordrecht: Boston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1981:141.
[3] 巨乃歧.技术可能世界的哲学解读[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3):55.
[4] 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M].韩连庆,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35.
[5] Ellul Jacques.The Technological System[J].Trans.by Jouchim Neugroschel. Continuum,1980:125.
[6] 普兰.转折点:科学、社会、兴起中的信文化[M].冯 禹,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17.
[7]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1959:240.
[8] 刘志峰,许永华,刘学平,刘光复.绿色产品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0(9):17-20.
[9] 彭福扬. 论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51.
[10] Andre Gorz.Ecology as Politics[M].Boston :South End Press ,1980:20.
[11]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79.
[12]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44.
[13]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4.
[14]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张 峰,译. 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4.
On Technology Transformation:
Ecotechnology and Human Technology
FAN Hong-fa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Arts,Changzhou University,Changzhou 213164,Jiangsu,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