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医药文化的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医药;基本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1-0195-02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人类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对待疾病、健康的看法也越来越理性,并逐渐意识到西医中的化学合成药物对人类健康带来的副作用,“是药三分毒”的说法越来越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因此,以传统天然植物为药物以及传统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的传统中医药学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这也推动了中医药文化向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随着中医药学走向世界,英汉翻译的进程在不断地加快,作为中医药学的基本名词术语的英译事业也加快了行动的步伐,并成为中医药事业走向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医药文化,需要加强中医药英译的标准化,减少因标准不统一而带来的不必要的问题与争端。
一、中医基本名词术语的英译方法
在传统汉语学科中,关于英汉翻译包括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等一系列方法,中医基本名词术语在对外英译过程中也是一样的,采取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音译结合法等方法将传统中医名词术语译成英文,推广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1]。
1.音译法。音译法可以说是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使用较多的,也是保留传统中医特色最多的一种翻译方法。音译,顾名思义,就是把中医基本名词术语的中文拼音字母直接以相同或相似的英文字母来表达语音的一种英文翻译方法。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发展、成熟于中国,其传承发展都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是不同于西医的医学体系。因此,即使西医中也有许多的名词术语,可能在名称和写法上与中国传统医学的名词术语相同,有的术语可以直接借鉴西医的英译方法,直接借用,但是传统中医中有很大一部分均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与西医的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例如,像“阴、阳、气”等其他中医术语的翻译,应该采用音译法,译成“yin、yang、qi”。这种翻译方法既充分保留了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中医特色,也有利于他国人对于中医药学文化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2.直译法。直译法,即采取的是逐字逐句翻译的方法,这种英译方法能够充分保留中医基本名词术语的本来面貌。通过对《WHO西太平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的解读,不难发现,书中有些中医专业基本名词术语在翻译时,采取的是逐字逐句翻译的方法,也就是将名词术语字面上的意思翻译出来。由于其中医含义与现代西医的意义相近,因此可以借用西医的含义来加以解释。例如,“心痛、中经”分别翻译为“heart pain、meridian stoke”。
3.意译法。众所周知,汉语和英语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有其自身的特有的文化内涵。中医药学是中国本土的医学,在中国的本土上已经经历了上千年的传承和发展,深受传统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点染。因此中医基本专业名词术语有许多带有传统文化特色,如果采取音译、直译或其他翻译方法将无法表达中医药的文化内涵,传播到海外也难以让人理解,因此采取意译法进行翻译,避免了其他方法的错误,也能够更好地表达中医术语原本的含义。例如,“肾气不固证”译为“kidney qi insecurity pattern/syndrome”。
4.音意结合法。所谓的音意结合法,就是将部分中医基本名词术语在翻译成英文的过程中,将名词术语拆开,其中一部分音译,而剩下的另一部分采用意译进行翻译的一种英译方法。这种翻译方法主要体现在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的脏腑、“气”病学说以及其他中医药学科名词术语当中。
脏腑在传统中医药学中有其特定的含义,与现代西医中的脏器虽然所属器官可能有相同之处,但是其深层次的内涵却不一致,如果完全采用西医的表达方式,将无法完全诠释其深层次的内涵,特别是关于中医药学中的“五脏”、“六腑”两个专业术语翻译。“五脏”、“六腑”的翻译从“five solid organs”、“six hollow organs”转化为音译相结合的方法,将它们分别译为“five zang-organs”、“six fu-organs”。音译相结合翻译的方法能够更好地保留传统中医药文化特色,并且与现代西医名词术语的形式不一致,让学习者更加了解中医与西医的差别,更容易引起学习者的关注。
二、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不规范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导致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不规范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对于其不规范现象,本文主要从英译缺乏一套统一的标准体系、中医基本名词术语本身定义的不确定性两个方面分析其原因。
1.英译缺乏一套统一的标准体系。当前,关于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的标准不一致,国内外相关标准比较多,其中相对比较有代表性并且权威的国际标准有:(1)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的《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而对于国内关于英译的标准相对比较多,其中包括:(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基础理论术语》(2006);(2)《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英译》(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等一系列的国家标准[2]。因此,导致在中医药基本名词术语英汉互译的过程中,不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作为考量,出现了不规范的现象。
另外,这些国际、国家提出的标准都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导致在中医教材的编写与中医相关字典的编纂过程中出现比较大的麻烦。由于编者在英文翻译时使用的标准不一,因此,中医药专业教材与相关的中医药字典、词典的相关翻译出现标准不统一的现象,给后学者与研究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并且会使其不规范现象循环往复,影响了其正常的使用,也影响了其更广阔的传播。
2.中医药专业名词术语本身定义的不确定性。中医药专业术语的定义是前人对其内容更翔实的解释,但是由于解释标准的不统一性,在对于中国学生中文角度来看,对于基本名词术语的解释基本上不是问题,但是将中文意思转译成英文,这种问题的不确定性就大了,可能同一个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会被译成完全不同的英文状态。由于缺乏统一的中文作为标准,因此在英译过程中,会随着译者的意志而发生不同,这影响了中国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传播[3]。因此,需要统一、科学的中医药英译标准,使用一致的词典、字典、教材,才能更好地学习中医药文化,也能更好地传播中医药文化。
三、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的简单建议
中医药事业的标准化关系着中医药事业的长期发展,关系着中医药事业国际化、规范化、标准化事业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关系着中医药全行业对于中医药事业的认识是否全面……因此,不规范现象应该尽可能避免,并且采取行动减少其不规范的发生。根据上述的中医药不规范现象的分析,提出中医药标准化的简单建议,希望通过每个人的行动,能够为中医药规范化略尽微力。
首先,对于中医药标准不统一的现象,可以利用国际标准化机构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组织相关人员编制统一的标准,并不断加强英译的标准化、统一化工作。其次,中医药的标准化已经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奋斗历程,对于前期的相关工作应该予以总结,对于规范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制定相对全行业统一的标准,推动其走向国际化。从基本入手,从中医基本名词术语入手,从源头抓起才能全面控制不规范现象的蔓延。
中医药事业的规范化历程经历了长期发展,从“垂髫小儿”,已走向“弱冠之年”,中医药国际化、规范化、标准化事业还需要不断向前迈进,为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应该努力前行,制定更加规范统一的国际标准,推动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蒋继彪.中医名词术语英译的国际标准与文化传承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
中医药同中国传统文化血脉相连,传统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延续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不过,为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适应当代社会,就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只有古为今用,吸收现代技术和管理手段,才能推陈出新。眼下,有不少传统仍制约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例如,很多中医固守传统的传承观念,崇尚门派内的“一脉单传”,传承手段和渠道非常单一。
为什么不能打破门户之见,让中医知识成为公共产品,构建协同创新和传承的体系?公立医院改革的典型――广东省中医院近年来在这方面的探索,值得借鉴。广东省中医院通过“跨地区拜师”、“集体带,带集体”的模式,建立起中医药古籍文献、名老中医经验、中医流派的数据库,增强了中医知识的可传播性,成为全国最优秀的中医院之一。
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更重要的是转变发展模式。与新医改相同,要推动医学模式从以病为本、除恶务尽、推高成本、损害健康的模式,转变为以人为本、预防为主、节约成本、促进健康的新模式。
中医药一直以“简便验廉”为优势,即中医诊断方法简单、治疗手段便捷、疗效良好、价格低廉。可在新医改的大背景下,出现了把中医药事业作为一个新的投资方向和经济增长点,将其引向产业化和商业化的倾向和做法。这与中医的优势和宗旨背道而驰,因此必须从更高的视野来看待中医药在新医改中的作用。
最先应明确的是,医改要回归健康导向。在以利润为导向、市场化和商业化为核心的医疗体制下,健康导向的中医药事业和西医中一些适宜技术的发展都受到了阻碍。可事实上,医改并不是为了拉动经济,也不只是为了“人人享有医疗服务”,而是为了“人人享有健康”。中医从整体功能和运动变化角度来把握生命的规律和疾病的演变,这也契合了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因此,不能为了经济发展,刺激那种过度治疗、过度用药的医学模式,更不能把美国模式作为样板,靠促进医疗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
同时,健康导向要落在体制机制上。政府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不是简单地投资金、给项目,而是要建立一个能让中医药发挥作用的平台。只有使医疗卫生机构回归公益性,将发展目标锁定为主动节省费用、增进人民健康,医务人员回归治病救人的本色,才能建立简便验廉的适宜技术路线和健康导向的医学模式。
提高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快中医药企业技术、科技创新,对现有知识产权制度调整适用是对传统中医药知识的有效保护途径。
传统医药是一个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织的领域,近年来,传统医药的知识产权的保护引起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关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粹、重要元素之一的中医药无疑是传统文化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我国是中医药的发源地,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最具民族特色和技术优势的专业。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医药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国家已将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开发作为重点专项并对中医药的产业化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医药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时期;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中医药亦面临极其严峻的挑战,相对于西药而言的无足轻重,理论发展与技术创新的落后,缺乏系统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发展战略的滞后等都使中医药的进一步发展形成障碍。中医药历史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影响,使中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成为中医药现代化的核心,对实现中医药由传统向现代的对接及向世界的传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我国同世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传统中医药知识和药物资源都未进入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状态,一些有价值的古方、秘方流落民间,没有得以充分使用及形成产业化,中医药资源地不断流出,更有甚者被外国进行不法的模仿和利用形成资源性标志,我们正面临大量“洋中医药的入侵和威胁”,因此深入了解知识产权制度对中医药的保护并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推动我国中医药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1 传统医药保护的必要性
传统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是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医药大规模商业化开发并获得高额利润的情况下提出的。
1.1 传统医药的地位正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提升 众所周知西医药的局限性和西药不可避免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多的国家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将一些疑难病、慢性病、老年性疾病的治疗方法、手段开始转向传统疗法,特别是中医药。1996年8月16日,美国的FDA起草了《植物品种研究指南》,2000年8月又在网上了《植物药产品行业指南》,这标志着美国政府正式有别于化学药品的方法来管理包括中药在内的植物药[1]。西方各国对中医药的态度也正悄然转变,由最初的完全排斥、不认同开始有所变通,不论是西方的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还是东方的泰国、新加坡都广布中医诊所,针灸、草药疗法已成为不少民众就医的选择。澳大利亚甚至立法《中医注册法》、新加坡成立了中医药专门委员会等机构,泰国政府正式承认中医药的合法地位[2]。
1.2 健康观念的改变 祖国中医学历经2000余年的发展,不但有着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还提倡养生保健,重在预防。早在《内经》中就有中医学“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注重养生保健,并提出一些预防疾病的原则和方法,从而达到培养正气,提高人体抗病能力的目的。正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就是这一理念的体现。
近年来人们的医疗健康观念正在悄然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崇尚“回归自然”,天然药物和自然疗法正在全球掀起热潮,中草药市场份额高达120亿美元,这是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巨大市场。日本津村株式会社在我国传统中药制剂“六神丸”的基础上研制的“救心丹”年销售额高达1亿美元。
1.3 新的化学合成药品研制越来越困难 目前合成一个新的化学药品命中率已从1/900降到万分之一,每种药的创制成本已高达3~5亿美元,研制周期约10年。传统医药开发可以遵循一定的规律,命中率高,周期短,花费少,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跨国药企开始热衷于从天然药物中寻求开发新药,对传统医药的开发日趋重视[3]。
1.4 传统医药知识正成为生物盗版的源泉 知识产权是国际上通行的关于确认、保护和利用著作权、工业产权以及其他智力成果专有权利的一种专门法律制度,是近代科学技术与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发达国家利用现行知识产权制度难以保护传统医药的弱点大肆开发、利用传统医药,使得经济技术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一方面承担保护发达国家知识产权的义务,同时又被发达国家无偿利用祖先传承下来的传统资源。以下几个案例是将传统知识申请为专利的典型案例[4]。
1.4.1 姜黄案 1995年密西西比医学中心的两位印度公民将印度人作烹饪调料的香料姜黄申请了“姜黄在伤口愈合中的应用”(专利号5401504)的美国专利,并被授权,而在印度姜黄长期以来被促进治疗皮疹及用于伤口愈合。
1.4.2 死藤水案 1986年美国人Loren Miller根据亚马逊流域某原住部落祭祀用的一种饮料-“死藤水”(可诊断和治疗疾病)在美国申请了一项植物专利并获授权。
1.4.3 楝树案 产于印度及南亚的印度楝树可用作药品、农药、肥料,楝树的提取物可防百种害虫及植物真菌病害,可用于治疗伤风和流感、疟疾、皮肤病、脑膜炎等疾病。美国一家公司申请了一系列专利,其中“楝树的储存稳定方法”及“采用疏水方式提取印度楝树油,用于防治植物真菌的方法”引起了印度原住居民的抗议。
1.4.4 Hoodia仙人掌案 南非科学与工业研究委员会从Hoodia中分离出抑制食欲的成分(P57),后P57许可给一家英国公司,1998年美国辉瑞制药有限公司以高达3 200万美元的使用费得到了开发、销售P57的权利,并打算将其开发为减肥药和治疗肥胖症的药物,市场价值预计超过300亿美元。
1.4.1、1.4.2两个案例是直接将传统知识申请为专利的案例,1.4.3、1.4.4两个案例是利用传统知识开发新技术的案例[3]。
2 我国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医药知识利益的保护是制定中的我国知识产权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也正在考虑制定保护中医药知识利益的法律制度,甚至一些国家把传统知识认为是一种国家财富,上升到国家的高度来认识。目前我国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主要采用以下方式进行:专利保护、中药品种保护、商标保护、商业秘密保护、著作权保护等。
2.1 专利保护 1985年4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药品和用化学方法获得的物质”不得授予专利。1993年1月1日起实施新的专利法,开始对药品授予专利保护。中药产品、中药生产方法和中药新用途只要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就可获得发明专利。目前我国从中药中开发新药的4种主要方法[5]:从单方中开发新药、应用传统有效名方开发复方制剂、从科研成果中开发新的中药制剂、通过剂型改革和给药途径的多样化开发新药。
由于我国在提取技术方面与国外特别是欧美、日本、韩国相比没有优势,我国就中药中提取有效部位、有效单体申请产品发明专利的数量极少,我国的中成药专利类型主要以外观设计为主,发明专利的比例很少。中药专利保护存在以下难点[3]:
2.1.1 中药满足专利的三性要求比较困难 最能体现中药特色的中药复方很难同时满足专利要求的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三性要求,特别是满足创造性更困难。对中药制剂的创造性进行评价时,往往要求申请人提供可信性的对比药效学试验数据或临床对比观察资料。许多中药复方的的发明集中在中药的配方变化上,应用的是常规技术,技术改进实质不大。
2.1.2 中药的专利权保护范围难以确定 西药一般采用产品特征定义权利要求,其保护范围容易确定,中药复方一般由多种中药材按照中药理论配伍而成,其中绝大多数药效物质不清楚,在专利申请中中药复方不得不采用方法定义产品的权利要求,一种中药产品往往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制备方法,中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很难确定。这也是我国目前中药复方发明专利少的原因。
2.2 中医药的商标保护 商标权是中医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的商标法“人用药品必须使用注册商标”。商标是企业无形资产,对于企业创名牌、保证药品质量、增加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北京“同仁堂”、广州“王老吉”“潘高寿”“陈李济”、天津“达仁堂”等商标在海内外均享有一定声誉,这些无形资产能够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在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目前我国中药生产企业还缺乏商标意识,商标注册量少,一个产品只申请一个注册商标,生产企业在商标与药品名称的选择上缺乏认识,导致一些独特的中成药药名作为规范药名列入《中国药典》后又引起商标之战。另外企业商标设计质量不高,商标权与企业名称权冲突,药品通用名称与商标混为一谈,商标特别是一些地道药材未采用地理标志保护。因此中医药企业应增加商标注册意识,防止名牌商标的流失、遭恶意抢注,对一些名牌产品商标应通过续展注册、联合商标注册、防御商标注册,一方面扩大自己的名牌产品的保护范围,另一方面防止仿制。
2.3 商业秘密保护 中药生产工艺复杂、技术性强、配方复杂,从产品很难应用反向工程倒推出其配方和生产工艺。从中药的技术特征看,商业秘密保护是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不适合申请专利的新药开发、传统药方、云南白药之类的民族珍稀配方,可以根据TRIPS协议“对未公开信息”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采用商业秘密保护形式。但企业也应清楚一旦商业秘密泄漏,产品被仿制后企业将束手无策,因此企业一定要加强防范措施加强保密工作,防止商业秘密泄漏。
2.4 中药品种保护 1992年10月14日国务院颁布了《中药品种保护条例》,保护的对象是在中国境内生产的、已经列入国家药品标准的品种,该条例关注的是疗效确切,不要求产品的新颖性、创造性,已公开发表、公开使用的药物仍可申请保护。
《中药品种保护条例》属于行政法规,法律地位低于专利法,中药品种保护属于行政保护,力度也弱于专利保护,是弱保护。对于产品而言只有没有申请专利保护的才能申请中药品种保护。同样的产品虽然已获得中药品种保护并不影响他人申请专利,不能对抗专利权。企业享有的中药品种保护权不具有排他性,仅适用于国内不具有域外效力。中药品种保护属于行政保护,采取行政救济途径,较法律救济力度弱。
2.5 著作权保护 著作权保护作品的表达方式而不保护作品所反映的具体内容,在中药领域著作权主要保护中药科技工作者创制的作品。青蒿素是我国为WHO承认的一类新药,但由于当时我国未建立专利制度,有关科研人员未及时申请专利,并连续20余篇,虽然著作权得到了保护,但再向国外申请专利已不可能,后期研制的青蒿素两个衍生物疗效更显著也存在类似情况,导致美国大肆仿制该药品,每年由此造成的损失估计约2~3亿美元。因此对于中医药科研人员而言如何合理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最全面地保护自己的科研成果是个值得深刻学习的问题。
3 传统医药知识产权保护途径探索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我国加入WTO后所必须遵守的国际游戏规则,对最具有民族特色、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中医药产业来说,所面临的压力是巨大的。一方面企业及企业的科研人员首先要增加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对企业的新技术、新发明充分利用不同种类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使之得到最充分的保护。在目前的国际形式下,现行知识产权制度得到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充分认可,作为国家层面来说,重新制定一个符合中国特色的、同时为世界接受、认可的新知识产权制度从制度制定、运行的成本、效益看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可以适时修改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特别是专利制度,一方面不违背TRIPS协议,同时利用TRIPS协议中的弹性条款,如“发明定义”、“专利范围”、“专利保护例外”、“强制许可”等条款对国内中医药专利给与切实有效保护。民族医药多集中在第三世界国家,可考虑以第三世界作为一个利益整体提出修改知识产权制度的某些内容,使之更符合民族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要求来共同对抗西方目前维护的知识产权制度中某些不合适条款。中医药企业同时应加强科技创新,在提取技术和工艺上下功夫,力争在这方面有所突破,攻克目前我国专利申请困难的瓶颈。另外国家应加快制定中药材资源保护目录,特别是濒危动植物资源、名贵药材、稀有药材。建立针对处方和炮制工艺的特殊保护制度,包括建立处方登记制度、对国有处方和炮制工艺进行国家保护。
参考文献
1 张军,吴桂生,彭翔.21世纪我国中医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科技管理研究,2005,9:31-34.
2 蔡仲德,雷燕.建立中医药“专有权”法律保护制度的探讨.中国药房,2005,16(14):1046-1048.
3 杜瑞芳.传统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2.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教育;中医药人才培养
高等学校既是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先进文化创新和传承的重要基地。现代大学的本质是在积淀和创造深厚文化底蕴的基础上的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就其历史原生态而言,中医药学是一门人文主导型的经验性学科。因此,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人才培养更应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尤其是中医药文化教育。
中医药学具有深刻的哲理性、科学性和伦理观,横跨自然科学、哲学和社会科学,蕴藏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优秀的高级中医药人才须达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中医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必须立足于中医药学的人文特质,突出中医药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特点和亮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同时,中医药文化中所蕴涵的中国古代天人文化、人文文化和大一统文化也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把中医药的人文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是中医药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突破点。
一、中医药文化的提出与素质教育的关联
中医药文化的概念是在2005年8月召开的全国第八届中医药文化研讨会上首次被确立的。会议将中医药文化的定义解释为:中医药内在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外在行为规范、器物形象的总和[1]。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广义的说,中医药文化是指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创造的中医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狭义来说,是指中医药行业独有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和人文习惯。
中医药学植根于深厚的中华文化土壤中,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蕴含着丰富的医学精神和伦理道德,具有独特的文化属性;不同于西方医学,其工作对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属性[2]。
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来说,中华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涵在中医文化中大都有所反映,甚至成为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思辨原则和重要的治疗法则。所以,中医药文化从本质上讲,是构成中医学的母体,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不同于其他任何文化的民族文化体系;从功能上讲,是传承中医药学的载体,承载了中医药学数千年的文明史、光辉史,更是世界人民的医学财富。
素质教育所关注的是一个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在中医药文化之中讲究“辨证论治”,学生素质教育讲求的是“因材施教”“天人合一”的中医药文化的观点,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学生整体素质时也是十分注重环境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如此看来,中医药文化中的许多观点与素质教育对学生培养的观点有不谋而合之处。学生在中医药文化的感染下能够更充分的将素质教育的目的内化,并从更深层内涵之中将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营运到学生的“精气血脉”之中。结合素质教育强调的要有丰富的知识、高尚的文化修养、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多面和过硬的能力、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们就能更好地继承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并以“启古纳今”的精神完善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中医药文化教育是中医药院校的基本职能
中医药院校的办学历史已半个世纪。时至今日,中医药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思想日趋成熟。中医药院校在着力中医药现代化的同时,有必要对办学的理念进行反思。高等中医药教育应当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强化中医药文化教育。
(一)中医药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药学发生、发育和发展的思想母体和动力源泉。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宝库,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与人文的成功交融是中医药学的基本特质。在世界医学史上,许多文明古国都有过自己的传统医学。但是,历尽几千年的沧桑,目前硕果仅存,并且承传不绝的只有中医药学。中医药学之所
以能够生存和发展,是因为其有合理的存在价值,是因为其具有先进文化的合理内涵。中医药学是中国对人类知识宝库的最辉煌贡献之一。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蕴涵着许多原创性的宝藏。中医药学的价
值和生命力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所看重。
(二)中医药教育要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
广义上讲,大学是典型的文化机构。大学教育承载着文化教育的根本任务。传承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创新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崇高使命,研究文化是现代大学全部活动的基础。高等中医院校是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的重要基地,进行中医药文化教育理应成为中医药院校的基本职能。传承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院校的基本职能,弘扬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院校的神圣使命,而创新中医药文化则是中医药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医药学要继承、创新,中医药院校要发展、强壮,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不容忽视。某种意义上说,特色就是市场。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人才培养在重视学生专业素质教育的同时,更应注重中医药文化教育。
三、中医药文化教育与中医药人才培养关系探讨
(一)中医药人才培养目前所面临的现状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当今的中医药教育或多或少存在着中医药文化教育减少与削弱的问题。学校存在重视专业业务教育,轻视人文素质教育;学生中较为普遍地存在重视西医学习,轻视中医学习;乐于亲近西方时尚文化,久而疏远中国传统文化的现象。由此可见,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重视中医药文化教育已是迫在眉睫。
(二)中医药文化教育与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实践针对中医药专业学生存在的问题,我校在中医药文化教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从新生入学伊始,我院就制定了形式多样、内容详尽的入学教育计划。把加强中医药文化熏陶,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和巩固专业思想紧密结合起来,多层次-多领域地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利用参观广东中医药博物馆、药用植物园,观看《情铸医魂》等励志录像,邀请专家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开展“叩开中医之门”系列讲座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中医药文化教育,激发学生对中医专业的热爱,教育学生以继承发扬中医药学,丰富现代医学,弘扬和发展我国特色医学为己任。
(三)中医药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1、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丰富高等中医院校人文素质教育
整个传统中医理论体系都是以中国文化的若干范畴为理论基础的,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没有现有中医药理论。或者说,中医中药的理论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纵观中医药学发展史,从中可以折射出中医药学在历朝历代中都在进行当时的“现代化”,所以,中医药学本身就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是以哲学、文学、史学为基础,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汲取当时的地理、数学、天文、军事等多种学科知识的营养。新时期的文化发展要求传统文化进校园、弘扬民族文化,而中医药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文化知识和人文底蕴,其思维模式还具有一定的临床实际意义。在医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国的传统医药文化,一方面有利于培养新时期融专业知识和人文素质于一体的综合型人才;另一方面不仅是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升中国文化地位和价值,而且也是在促进医学学科更快更好地发展[3]。
2、树立大医精诚风范,培养中医药人才高尚职业道德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历代医学家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不仅编写诸多医学书籍传承中医药知识,还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传颂的医德医风。以孙思邈“大医精诚”为核心的中医药人文精神与行医理念是中医诊疗服务的基本准则,也是当今医疗服务者所应遵守的基本准则。“苍生大医”的最高境界是“无欲无求”,“恻隐之心”是医师的灵魂,“至亲之想”是行为准则。作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对待患者应当具有爱心、耐心、诚心、慈悲同情之心,感同身受;应一心一意地救治患者,没有其他私心杂念;对待所有的患者应该像是对待自己的“至亲”一样,不分贫富贵贱一视同仁;应当不畏艰辛,不图名利,不避风险,要有尽善尽美和至真至爱的情怀,亦是当今行医者应具有的风范。
“医者,仁术也”,医学科学是一门复杂的生命学科,医生不仅需要有过硬的医学基础知识和精湛的临床诊疗技术,更要具备“仁爱”的人文思想,只有精诚仁爱才能成为大医,才符合21世纪“生物-心理-社会”的人性化的医学模式。现代医疗工作者应当是“仁”与“术”的结合,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中医药学有关医学仁爱思想理论,对于在新时期培养具有医学知识和人文知识体系的综合医学人才,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长远的现实意义[3]。
(四)中医药文化教育与中医药人才培养结合的途径与方式
中医院校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应是多层次,多途径的。在学校层面,要在办学理念、办学方针、指导思想上突出中医药特色。要努力营造中医药校园文化氛围,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医药文化熏陶。在教师层面,中医院校教师的表率作用可以说非同寻常地重要。教师对中医药文化的看法、观点,很大程度影响着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学习兴趣和专业态度。要对教师进行中医药文化的先进性教育,要强化教师对中医药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认识,师的思想。来自非中医院校的教师要自觉加强中医药文化的学习,了解中医药文化。在学生层面,要在教育的形式、手段和方法上,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多渠道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
中医药文化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 中医药人才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医药人才培养重点与难点分析
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的需要,决定了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小生产式的传统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而西方医学生院校教育制度所取得的成效,则加快了我国移植西方培养模式和方法的进程。但更加侧重人文修养,感受体悟,长期临床,大器晚成的中医药学,对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模式要求较之西医学又有着更为复杂的内在诉求。笔者认为,理想信念教育实为人才教育的根本,加之现行社会体制下,院校教育将会长期成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流教育,这必将进一步凸显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只有思想占领高地,行动才会势如破竹,也更会为培养模式的创新创造条件。
王小云等认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具有以下规律:“早期培养、大器晚成的规律;师承为本、博采众长的规律;文化底蕴、通晓人文的规律;熟读经典,指导临床的规律;长期临床,坚持不懈的规律。笔者赞同此观点,并认为其每一种规律的背后,都有坚定信念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作为精神支持,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是坚定中医学子理想信念,磨练中医学子意志品质,进而培养优秀中医人才的重要方法。
二、中医药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刘彦晶认为,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就要从培养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创新教育的培养和深化教学改革三方面入手,其认为思想道德素质具有导向、动力作用,是人的灵魂,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首要条件。作为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药文化,其不仅具有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专业特点,亦具有“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育人功效。概括而言,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隐性内化需要,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则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显性外在表达,而二者的有机结合则为满足现阶段社会需求的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一)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隐性内化需要
笔者认为,中医药文化通过以下几方面对中医学子产生隐性内化的影响:第一,中医药文化所包含的天文地理,医案掌故,人情风土等知识不仅能够引起学者的兴趣,进而激发其研究的欲望,而且更容易使学者产生联想和顿悟,更有利于中医的创新。第二,中医药文化中所蕴藏的德育、励志的内容,如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等,对于形成中医学子高尚的医德,坚定其持之以恒学医的信念具有鼓励和促进作用。第三,中医药文化中的一些修身养生的观念,如“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等,能够引导中医学子对简约生活的追求,从而自觉抵制各种诱惑,专研学术,学究天人。
所以,进行循序渐进的中医药文化建设,不仅对学子能否坚定信仰、坚持勤奋产生影响,而且还深刻影响着中医学子的精神内涵和中医素养。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显性外在表达
西班牙马德里大学哲学教授加塞特在《大学的使命》一书中提出,大学应走出“象牙之塔”,主动关注社会、服务社会、改良社会。作为救死扶伤的中医学子,社会实践能力、需求判断能力、统筹兼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服务奉献能力等等,都会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医疗效果,所以,中医学子在注重身心修养,独善其身的同时,还要以马列主义的光辉思想武装自己,主动走进社会,深入社会,弘扬道义,惩治歪风。思想政治教育则通过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总结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人类活动的分析,有利于引导广大中医学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医学子把握学好中医药学的本质规律,拓宽其发展创新中医药事业的视野和渠道。总之,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医学子将中医药技能顺利正确输出的思想保证,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显性外在表达。
(三)中医药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多数大学生并未对其引起足够的兴趣和重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张耀灿、郑永廷等教授对其定义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指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接受活动,它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接受主体出于自身需要,在环境作用影响下通过某些中介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等多环节构成的、连接的、完整的活动过程,通过有效的接受,社会和社会群体的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就可以被内化为接受主体品德思想并外化为品德行为。可见,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与接受主体的自身需要、接受环境以及内在价值取向等有关,而中医药文化建设通过其隐性内化作用,形成学者救死扶伤的内在需要,兼容并蓄的学术环境,天人合一的终极目标,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创造条件。而单纯的中医药文化建设,虽然加强了中医学子个人修养,但其服务输出形式若无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外在表达,其服务的范围和被理解程度将大打折扣。
总之,将中医药文化建设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能够弥补二者单纯实施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的不足,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其实效又大于二者单纯实施效果总和。
三、中医药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的应用举例
笔者对自己所管理的学生进行以下改进措施:
1.党员帮扶活动,以成绩优异,思想先进的学生党员为基础,与成绩较差学生形成帮扶小组。
2.将各班级中的2~4名优秀同学组合到一起,形成一个近30人的精英团队。该团队在相关同学的带领下,开展晨读中医经典、国学经典、中医药文化知识的活动,以此来形成良好的中医文化氛围,并进行学习经验的交流以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3.组织大家抄写论文摘要,学习综述、论文撰写技巧,借此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4.策划组织了寝室、班级、学院等不同层次的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学生各个活动层面的健康向上的和谐氛围等。
经过半年上述尝试,整个本硕结合系平均成绩上升,学生挂科率同期相比下降13.6%;半年的时间,晨读团队也由30人发展到过100人。这个团队的成员占了我系国家、省、市、校、院、系等各层次荣誉奖励的全部名额。
总之,将中医药文化建设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二者结合途径和方法的探索以及如何建立二者结合的长效机制的研究,成为所有中医教育者应承担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王小云,许英,秦莉花.师承教育――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J].中医药导报,2010,16(4):126-127.
[关键词]中医学;人文精神;淡化
[作者简介]朱翠贞(1971—),女,江西中医药大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理论;张卫平(1972—),女,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医药文化传播。(江西南昌330004)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学融入中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研究”(JC1438)
古今中外,医学是最具人文精神的一门科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实现阶段性的跨越,医疗机构有着过去无法提供的医疗技术服务,但在人文关怀方面却饱受批评。中医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文精神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医乃仁术”四字足以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底蕴。近年来,中医学人文精神也在淡化。
一、中医学人文精神淡化的成因
中医学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其“以人为本”的贵生思想、“仁爱救人”的崇高品格、“济世救人”的善行,“治未病”的养生术,是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人文精神在医学本身、医者素质与行为的具体表现。[1]有观点认为当前中医学人文精神已“缺失”,我们认为是“淡化”,淡化的成因有下。
(一)社会转型
中医学人文精神的淡化,与当今的社会转型有着极大的关系。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引发人们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与过去相比,物质利益首位、功利主义至上、享樂主义盛行、社会责任感弱化。社会转型期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包括从事中医工作的相关人员,在临床实践中,追求个人利益、部门利益、行业利益,忽略人文关怀,淡化了中医学“天然”具有的人文属性。同时,患者因社会变化观念随之改变,加上信息不对称,在技术上和道德上对医务人员有过高要求,医方为自保,会弱化人文关怀。
(二)医疗卫生体制变迁
按说,中医单凭“望闻问切”,就比较有人情味。然而,每次面对病人,既要检验医生的专业技术,还要考核医生的经济核算能力,尽可能使自己和医院的利益最大化。我国当初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趋势是政府逐步减少对医疗卫生支出,鼓励医疗机构通过临床医疗服务,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医疗机构则按国企改革方式,采取科室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开单提成的做法,并对医护人员实施激励机制,导致医疗机构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面对病人时,不再以病人为中心,把创收和效益放第一,必然淡化人文精神。
(三)技术导向
西医传进中国后,用西医的科学标准来注释中医,认为中医不科学,中医地位日渐衰落。然而,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具有包容性。西方不承认中医的科学性,但中医渐渐接受了现代医学的技术,在“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之外,运用了多种技术。引进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医的医者行为和医患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断更新的诊疗技术导致医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实验室,而不是在病人床边聆听病人的陈述和与病人交谈。[2]中医的医务人员大量运用技术,无形中会弱化中医学天然具有的人文精神。
(四)教育缺失
“人文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除了环境的熏陶、实践,还需教育。首先,国学教育的缺失。国学本身就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却因近代东西文化碰撞中衰落,国学教育一度在我国各级教育退出,包括与国学无法切割的中医学教育。其次,人文科学知识教育的缺失。现在许多高校注重人文素质教育,但开设的人文科课程比例太少。中医院校在高等教育大环境下,也是如此。拿我们所在的院校为例,中医学专业培养方案的学时分配中,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占72%左右,通识课程占28%左右,人文科学课程又主要包含在通识课程的思想政治类课程中。
二、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的意义
探究中医学人文精神的淡化,是要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
(一)有益于医者个人素质提升
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有益于医者个人素质提升: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医者综合素质,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利于专业素质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医者理性面对自身的内心世界,如何为人、做事、面对社会。人们普遍认为中医学人文精神淡化,是医患矛盾的原因之一,并因医方的强势地位,不太关注医者自身的压力、矛盾、困惑。实际上,每位医疗工作者除了是医方的一员,面对患者,还要面对自身的工作、生活及其他。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医者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从中体验到追求真善美的崇高境界,并从灵魂深处获得幸福。
(二)有益于患方
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信奉“医乃仁术”信念,让患者在充满仁爱之心的医疗环境中,有益于病情的恢复,甚至有利于患者家属的身心健康。中国自古就把医学定义为“仁术”,晋代杨泉在《论医》中写道,“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提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并要求医者对病人要不分“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做到“普固一等,皆如至亲。”“仁爱救人”不仅是中国古代医学崇尚的精神,也是中医学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三)有益于中医药事业发展
从事中医的医者,除了对专业技术精益求精,还需学习中医药文化,实践中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张效霞先生曾指出:“研究中医药文化,就是以中国哲学、文学、史学为基础,以中医典籍、中医名家、中医文物、中医史迹为对象,研究中医理论与发展规律、中医名家学术思想、中医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以及名家风范……从而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3]
(四)有益于推进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
人文精神,应当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它以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本身的发展为终极目的。[4]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不仅仅指向医方,还是全社会的。每个人、每个群体是被现行制度塑造的,又可以塑造制度。当今中国已不是传统的农业社会,现代中国的健康事业需要中医药有新的运行模式,这就需要在推进我国医疗卫生制度的过程中,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真正实现对人的关愛和尊重,构建和谐社会。
三、扭转中医学人文精神淡化的途径
中医学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倒逼中医学人文精神淡化现状的改变。
(一)拓展中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
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西医进入中国后,才称之为“中医”。传统的中医学人文精神如前所述,“医乃仁术”是其精髓,“以人为本”、“仁爱救人”、“济世救人”、“治未病”是其具体表现。进入21世纪,如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发展中医药事业,也要拓展中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理顺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融入科学精神和现代人文精神的核心理念。
(二)加大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扶持力度
2016年底,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有利于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鉴于中医药的实际弱势地位,还需各级政府在政策、制度、财政上的大力扶持,协同相关部门及行业支持中医药事业,不断优化发展中医药的环境。
(三)倡导中医学人文精神教育
首先,加强中医学各层次的国学教育。因国学教育在中国的断层,许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民众,也未能接受简单全面而系统的国学教育。中医学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只有掌握国学精髓,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医药文化,中医学人文精神。中医院校的大学生、教师,医者及相关人员,都需接受一定的国学教育。其次,中医院校开设中医学人文精神的相关课程。当前许多高校的通识课主要是思想政治课程,人文精神教育不完全等于思政教育,还要开设更多的人文类课程。再次,医者继续教育中要包含中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医者经常参加各种培训,但主要是技能层面。要根据实际情况,将人文精神的不同内容融入继续教育中。
(四)全面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
对大众而言,往往只想到医者需要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其实,对于曾经是医学生的医者来讲,大多怀着崇高的理想信念去治病救人,只是在实际工作中,慢慢淡化了内心的信念。因而,要全面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不仅仅是医者在医疗临床实践中实现对人的尊重和关怀的理念,医疗科研者在发明创造中也要倾注这一理念,政府部门管理者在医疗卫生制度的制定及规划过程中更要遵循这一理念,唯有如此,才能营造一个良性的人文环境,医者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服务于百姓的健康。[5]
香港长期以来处于我国中成药出口之冠的地位。2002年,2003年及2004年所占中成药出口总额的比例分别为43.87%,42.97%及48.22%,其中,2004年,中成药对香港出口4967万美元,同比增长8.59%。
科特勒(2001)阐述国际营销中主要决策的6个步骤中,第一步就提出要对国际营销环境进行分析。营销环境分析的内容包括:国际贸易体系、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本文就从这四个方面,总结分析香港中成药的营销环境。
香港的国际贸易体系
香港是WTO成员,奉行自由贸易,除烟、酒、碳氢油类、甲醇,其他商品,包括中成药无需征关税,但中药酒含有酒精,需课税。香港税制与在大陆不同,因此,报关时也不存在代收增值税。
香港人流、物流、资金进出自由,没有外汇管制,各种外币可以随时兑换调动。香港已正式实施《中成药注册制度》,待禁售条文出台后,未注册中成药将不能在香港销售。
香港中成药营销的经济环境
香港是工商业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经济特征明显。2004年,香港人均GDP高达28878美元,GDP总量为1981亿美元。香港资本市场和银行服务业高度发达,已经有不少包括内地的中药企业在香港上市,企业容易获得信用和信贷。香港税率低、税种少,公司正常经营,只需要交利得税(税率17.5%),企业不赢利不交税。在香港成立公司自由,简单快捷、注册资金少且无需验资(港币一万元即可),被誉为“创业天堂”。香港企业容易得国外合作企业的信任与合作。
就中成药市场而言,香港市场出售的中成药约1万种,常见的约3300种,其中80%品种是从国内进口,其他主要为香港、东南亚、日韩产中成药和欧美植物制剂。近年来,香港输入的中成药值约为4亿港元,而从内地输入的约占3亿港元左右,占输入中成药总值的75%左右。
中成药在香港本地的销售主要靠零售店,一般西医和医院都不用中成药。传统的销售渠道有国货公司,以华润堂、裕华国货为代表,现分别有33家和20家连锁店,中成药品种较齐全。药行约有1500家,香港药行不销售中药材、只销售中西成药、化妆品、日化用品等。超级市场,以百佳、惠康为代表,多为鸡精类保健品及伤风、咳嗽、胃药、药油之类。免税店品种不多,主要针对游客。近年,一些传统名牌中成药和新产品已进入屈臣氏和万宁等品牌连锁店。万宁全香港超过200家分店,屈臣氏全港约150家分,都以经营健康美容用品,日用小百货、食品为主。这两家消费者主要是年青人、写字楼里工作的白领及行政人员,商品档次和品牌形象高,有助于中成药进入香港的主流消费渠道。同时,一些有实力的企业也开始自建渠道,如同仁堂、位元堂、东方红等。
香港本身中成药消费量并不大,输入香港的中成药大部分再转口出港。世界各国对药品、保健食品进口一般均有较严格的管理和限制,因条件和情况各异,转口量也有所不同。我国内地产中成药主要转口台湾、东南亚、北美、非洲、中南美,少量转口到日本、韩国、欧洲、澳洲和中东;本港产的中成药主要出口东南亚、中国大陆、中南美和非洲等4O多个国家;日本及东南亚产中成药、欧美植物制剂主要转口我国内地及东南亚地区。
香港本地中成药工业比较薄弱,本港大约有60个中成药制造商,其中绝大多数属小本经营,采用的技术并不先进,大多是靠手工或半自动化机器来制造药物,大部分本地制造的中成药除进行感官检查外无任何正规质量管理。但近年一些大财团如和黄、新世界纷纷进入中药领域,加之一些家族企业年轻一代接手后,将现代化技术和管理理念带入传统中药业,将厂房设备提升到GMP,加大科研投入,提升产品包装和品质,本地中成药工业发展呈现加速局面,不少产品通过海外的安全测试,获准出口。
中国内地生产的中成药出口香港,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出口仍主要依赖传统品种。出口大宗品种以片仔癀、安宫牛黄丸、六味地黄系列等传统中成药为主,高新技术品种少见,这表明中成药国际市场开拓乏力。许多产品很多呈现低水平重复,如牛黄解毒丸在香港有多达几十个厂家的品种。
二是产品质量标准同国外差距较大。香港政府规定,将微生物检查、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列入中成药注册的法定检验标准。而我国中成药,除微生物检查外,其他各项检查尚未纳入我国的法定标准。西方国家对中成药或健康食品准入标准比香港更为严格,这将限制我国中成药出口香港或经香港转口有更大发展。
三是市场营销和市场管理投入不足。大部份国内企业只是将产品交给香港分销商后就了事,没有真正市场营销观念。在产品的定位、价格管理、渠道建设、市场促进、品牌建设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市场营销方案和投入。同时,也不注重市场管理,出口香港的渠道混乱,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意识不高,对假货的打击力度不大。
以上原因,造成我国大陆中成药在香港低质低价的负面形象,香港、日本产的中成药价格一般都高过国内同类产品200%~300%以上。这也造成由港商提供包装或自行在港易名换装的药品大量增加,约占中成药的40%以上。
香港中成药营销的政治法律环境
香港长达150多年的殖民统治,以西方文化为主导影响,使中医药长期处于被排斥的地位。回归后,香港中医药发展和进步是显著的。1997年7月,《基本法》正式实施,其中138条标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自行制定发展中西医药和促进医疗卫生服务的政策”,在香港历史上首次确认中西医药处于平等和合法的地位。
香港前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曾在两次施政报告中提出,要推动中医药在香港的发展,使香港成为国际的中医药中心,工业贸易署也制定“香港中药工业未来十年发展大纲”。虽然,中医药服务尚未被纳入香港的公共医疗保险体系,尚无中医部或中医院。但政府施政报告明确提出要在2008年之前在公立医院开设18个中医门诊(现已开设6家),这是逐步把中医药纳入公共医疗保健体系的重要一步。
与中成药相关的政府监管机构主要有:
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下设中医组和中药组,中药组再设三个小组:一是中药管理小组,负责中成药注册及中药材规管事宜;二是中药业管理小组,负责中药商领牌的规管事宜;三是中药业监管小组,负责中药商的执业操守。
卫生署。内下设有“中医药事业部”和“中药事务组”,负责向管委员、中药组及辖下各小组提供行政支援,并推行有关监管工作。
渔农自然护理署。内下设有“濒危动物保护科”,负责对含有濒危物种成份的中成药或属濒危物种的中药材做出规管。
香港海关。与内地不同,打击中成药的假冒行为由香港海关负责。
香港是典型法律社会,法律体系和管理制度方面具有较强的国际公信力,借助香港的管理经验和制度,使中医药容易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接受。香港同中成药有关法律及法规主要如下 :
(一)《中医药条例》。这是香港对于中医药最直接的法律,其主要内容包括:设立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及中医的执业及中药的使用、买卖和制造的规管制度,其中包括中医注册制度、中药商的发牌制度、中成药注册制度等。中成药方面,现已正式实施《中药商发牌制度》和《中成药注册制度》。中成药必须注册才能在市场销售,中成药批发商、中药材零售商、批发商必须申请牌照。
(二)《药剂及毒药条例》。规定中药内含有西药成分的,被视作“西药”,要按照西药对待,必须办理登记注册。
(三)《进出口(一般)条例》。规定所有药物进出口香港,包括中成药在内,必须具备卫生署签发的进出口证书。
(四)《公众卫生及文化健康市政条例》。规定任何人如售卖或藏有不宜供人类使用的药物作为商业用途者,均属违法。例如某中成药经化验后证实含有过量的重金属可导致危害人体健康的,便属不适宜供人使用的药物,可遭检控。此条例也禁止任何人在售卖或陈列出售药物(包括中成药)的同时,展示内容失实的标签。
(五)《不良医药广告条例》。广告的定义,包括任何告示、招帖、通告、标签、包装纸或文件、以及任何以口头或使用产生或传送声光方法发出的启事,外盒上的说明属广告范畴。医药的定义包括各类内服或外用药物及其它治疗或预防疾病的物品,不论其为祖传秘药、成药还是天然药物。此条例的附表中还列明了哪些疾病或病理情况是不能刊登广告的。大部份疾病均被列入禁止刊登广告之列,该法律大大限制了中成药的推广。
(六)《商品说明条例》。内列明禁止在营商过程中就有关商品做出虚假说明、虚假标志和陈述的规定。
(七)《动植物(濒危物种保护)条例》。内列明就含有濒危物种成份的中成药的进出口或管有等事宜所做规限。
(八)《商标条例》。内列明就规范注册商标的使用所作的监管。
香港中成药营销的社会文化环境
香港居民绝大多数是华人,几百年来广泛使用中医药,对中药的认识同中国大陆基本相同,他们坚信中药的疗效,容易接受来自大陆的中药产品。香港约有60%的市民曾经就诊中医,在香港提供门诊服务的医疗机构中,其中10%是中医诊所,这些中医诊所在没有享有任何政府资源的情况下,为市民提供的服务占全部门诊的22%。目前香港中医药行业从业人员约1.2万,但香港只有700万人口,本身中医药资源和消费市场相当有限。在SARS爆发期间,中医药由于疗效好、安全性高,大大增强了中医药的公信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1998年,以香港浸会大学开办首个政府资助五年制中医学学士课程为标志,香港的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正式纳入高等教育体系。现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浸会大学三所大学提供5年全日制中医本科学士学位课程 。香港崇尚学术自由,尊重知识和人才,具有较好的学术条件和环境,将会为中医的发展和中成药走向世界提供极大的智力支持。
中医药发展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包括政府和大财团在内的社会各种力量纷纷捐资中医药教育、投资开发中医药产品与生产企业、开办中医药医疗保健机构。香港研究资助局、大学教育资助委员、创新科技署等高层次科学基金资助中医药项目明显加强,由香港赛马会出资5亿港元的香港中医药研究院已经成立,这将大大促进香港中医药研究和应用的发展。
香港是中西文化的交汇中心,香港一般医学界和科研人员精通中英文,知道西方国家对中药产品准入的要求,同时也能明白中医药,可担任中成药走向世界的桥梁角色。香港具有一批有丰富国际市场经验的人才,能迅速了解国外潮流趋势,及时掌握国外消费者心理和产品需求,对中成药国际市场开拓很有帮助。
香港的中医药民间团体很多,这些组织对香港中医药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充当同政府沟通桥梁。服务业内企业的作用。同中成药相关较有影响力的商会主要有:香港中药联商会有限公司、香港中成药商会、香港南北药材行以义堂商会有限公司、现代化中医药国际协会。
总结
通过以上对香港中成药国际环境的分析,笔者认为,中国中药企业可以在以下三个层面利用好香港市场优势。
一是产品出口。利用香港自由港,零关税的特点,将产品出口到香港市场,并通过香港完善国际营销网络、人才及中西文化交融的优势走向世界。出口过程中,要注意进行产品调整。调整为下面两种情况,一是强制性的,如改变产品的配方、包装说明或提高质量标准,以适应香港法律法规要求,二是非强制性,如根据香港或转口国消费习惯和要求进行产品的调整。
一、校本培训的内涵及特点
理解校本培训的内涵的关键,在于对“校本”和“培训”两个含义的解读。按照欧洲教师教育学会1989年的界定“校本培训”指的是源于学校课程和整体规划的需要,由学校发起组织、旨在满足每个教师工作需求的校内培训活动。从中可以得出“校本”就是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而“培训”则是一系列在职继续教育活动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校本培训通常被定义为为了满足学校及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由学校发起和组织的,以学校为主要基地,充分利用校内的资源,为实现本校教学目标服务的一种教师在职继续教育的模式。
校本培训是不同于“以大学或师资培训机构为基地”的院校教育和师资培训模式的一种培训模式,具有自身显著的特点。有学者总结了校本培训的四个方面的特点:能够保持培训的针对性,培训活动的收益好,培训活动的涉及面广,使得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更具指导性。在笔者看来,校本培训适应教师所在学校的实际与需要,直接利用校内资源开展各项培训活动,充分发挥了学校特色,同时还十分关注教师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积极有效的组织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激发教师参与学习的热情,从而使培训活动取得实际效益。因此,除了以上特点外,校本培训还具有四个特点:一是保持学校自身的特色性,二是注重发展教师的实践性,三是发挥培训活动的多样性,四是激发教师学习的自主性。
二、校本培训在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中的作用
1.继承传播,突出本校校园文化特色
中医药文化传承千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以培养中医药实用型人才为己任,必然会营造出融合中医药传统文化和大学文化的特色校园文化。“双师型”教师作为这些特色文化的传播者,其自身必须对中医药专业传统文化和大学文化的内涵具有深刻的认识,并在将其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从而引导学生对这些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传承特色校园文化方面,校本培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校本培训是由学校自主规划、设计、组织和开展的各项培训活动组成的,其必然适应于本校的发展水平和实际情况,能有针对性地凸显出学校独特的文化内涵,将特色校园文化教育贯穿于教师培训活动的始终,让全校“双师型”教师从了解校园文化,到认同校园文化,并最终传承校园文化,为保持本校鲜明的校园文化特色提供了保证。
2.明确需求,注重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
“双师型”教师作为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教师,既要以扎实的中医药专业理论知识授课,又要以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所以中医药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两方面的能力都是“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目标。其中,中医药基础理论可以从教师在院校教育期间的学习中获取,而实践能力的培养却需要教师在日后的工作与学习中,立足本职岗位,通过在职继续教育来进行培养。因此,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高专“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校本培训作为教师在职继续教育的重要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将培训活动置于学校和教师的实践中。校本培训中所有培训活动的根本目标就是根据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为了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来安排的,而且校内培训活动渗透在教师的实际工作当中,与本校、本职、本岗紧密结合,并通过受训者在实践中所表现出的能力进行评价的,对于提高“双师型”教师实践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
【关键词】中医学;辨证论治;唯物主义
中国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其基本理论形成于秦汉时期,是历代中国人与疾病斗争的实践经验的总结,为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和中华民族的繁衍做出了难以磨灭的功绩。但随着西方医学的涌入,中医本来的诊治疾病病种及就诊人群逐渐被“蚕食”,中医原有的垄断地位已不复存在,那么中医学如何应对目前既成事实的局面?中医学和其他科学门类一样,都存在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但从中医学现在所处的境遇分析,发展要重于继承,在发展中求生存,本文试图从中医学亟待发展的几个领域谈谈笔者的一点点薄见,以飧同仁。
1中医学基本理论发展的亟待性
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形成基石是《黄帝内经》,其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疗成就和医疗经验,是目前现存最早的中医学典籍,尽管距今历时近两千年,其基本理论对当今中医学的发展仍旧起重要的指导和导向作用,其吸纳了当时中国自然科学、哲学、天文、地理、历法、气象等多方面科学成就,渐渐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以气血为物质基础,以经络沟通内外,配以六腑、形体诸窍,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辅以“天人相应”,“自身统一”的辨证法思想,来阐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同时突兀“辨证论治”为特色的诊疗体系,其理论博大精深,堪为当时的医学奇迹。后世中医学临床实践证明,《黄帝内经》及以此为基础的一系列中医理论体系无疑是正确的、科学的,就当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来讲具有一定的超前意义,其间活人无数,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做出了难以磨灭的功绩。
但中医学由于受到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辨证法的深刻影响,以“阴阳学说”来概括世界上万事万物(包括人体)矛盾双方的对立,以“五行学说”来阐明世界的本原和相互关系,进而拓展到人体的“五脏”“六腑”“五官”、形体、情志等的关系,因而在思维逻辑上难以摆脱表面性、直观性、机械性和猜测性,并且对人体错综复杂的生理病理变化的看法过于简单化和随意化,同时理论又抽象、晦涩,令人难以理解和接受。如由于肺位最高,故称“华盖之脏”,那么就有了“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的“肺为首当其冲”之说;又因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故易被外邪侵袭,故肺又为“娇脏”,至于肺叶何以“娇嫩”的更深层次原因则无以说明。再者,如果对只有大脑才有情志活动这个常识不曾持否定意见的话,那么肝、心、脾、肺、肾的在志归属分别为怒、喜、思、悲、恐的观点,就不能不让当代之人费解不已。中医学对很多组织、器官的定位也是功能上或概念性上,如“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为六腑之一,对于它的位置张介宾在《类经·藏象类》中是这样定义的:“脏腑之外,躯体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府也”,这种定义未免有些牵强。又如,最具中医学特色的经络理论,它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但其解剖位置、物质实体至今无从定论,尽管可以用目前科技水平尚达不到定位其存在的水平为藉口,但也可以从另一角度表明中医学抽象性、玄妙性、模糊性、表象性、猜测性之所在。
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形成发展都是建立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之上,从那时至明清时期近两千年的历史中,应该承认中医学理论一直在逐渐发展和完善,其间著名医者层出不穷,医学典籍可谓是汗牛充栋,但从本质上讲中医学基本理论仍未从根本上突破《内经》范畴。真理是绝对的,但也是相对的、发展的,世界上没有终极的理论,中医学亦然。毕竟《黄帝内经》诞生于特定的历史时代,具有浓厚的朴素唯物主义辨证法色彩,那么时至21世纪的今天应该对中医基本理论的继承采取“扬弃”的态度,只有如此中医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2中医诊断手段的局限性
中医学诊断疾病的手段基本是“望、闻、问、切”,简称“四诊”,就是通过医生的感觉系统来察知就诊者的正常和异常表现,收集病情资料,通过医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等中医学辨证思维的运用,获取疾病的病因、病位、性质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等材料,力求透过现象来抓住本质,给出正确诊断,其诊断疾病的重要理论支撑就是“司外揣内”“见微知著”“知常衡变”。“司外揣内”就是通过审察患者外部的表现来推测机体内在的病变,此与现行的控制论、信息论、“黑箱”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见微知著”近似于生物全息理论;“知常衡变”也是现代哲学认识事物及现代医学诊断鉴别疾病常用方法。同时,中医学在疾病诊断过程中重视整体审察,避免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限性,收集病情资料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参,重视诸多外在表现在反应疾病内在本质的作用和地位,综合权衡,防止以面盖全;疾病诊断力求“病症结合”,既注重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又不忽视疾病发展变化的全过程特点和规律。因此,中医学在病情资料的采集及诊断思维过程都具有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具有掌握病情资料的客观性(依赖患者的客观表现)、思维逻辑的合理性、诊断结果的正确性等等积极因素,这正是中医学历经两千余年一直被视为人类健康保护神的有力保证。
尽管中医诊与断的科学性毋容质疑,但其局限性也随着西方医学的涌入而日益凸显。首先中医诊断学诊断手段的落后性。中医学自其诞生之日至今的漫长岁月里,诊断手段几乎无任何革命性变化,即望、闻、问、切。在科学发展仍处于落后、萌芽时期的古代,用望、闻、问、切尚可理解,且在当时应该说尚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随着科学的发展,尤其在科学已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医病情资料的采集手段还墨守陈规、对现在科学技术发展仍无动于衷,仿佛是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能与科学同步,势必被科学所淘汰;可作对比的现在医学主流――西医,在其发展之初,医生耳朵贴近患者皮肤来了解患者体内的声音的变化,接着改良为听筒、听诊器,乃至发展为X线透视、CT、核磁共振等技术的应用,可见西医的诊断技术紧紧跟随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采用一切能利用的技术手段来延伸医生的“眼睛”、“耳朵”,因而西医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而革新。直至目前,西医诊疗手段与其产生发展之初已不可同日而语了。相比之下的中医,仿佛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充耳不闻”,我行我素,自保一方“净土”,因此其诊断手段自其始至今无突破性进展,那么其相对于西医的落后就不足为怪了。
此外,中医以“四诊”为主要手段的“诊”法,以中医辨证思维为逻辑方式的“断”法具有浓厚的主观主义色彩。中医诊断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石就是“有诸内者,必形诸外”,表明中医诊断的方法就是捕捉疾病的外在临床表现而揣摩机体内部病变的本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其实质就是通过医生的感官系统去体会疾病的外在表现,那么感觉器官对疾病外在表现的感受往往因人而异,医生的心态、临床经验、身体健康状况、感觉的偏差、环境变化等等不确定的因素均可影响,因此在这么多的不确定因素下采集的病情资料很难确保是基于客观、疾病本质的检查所得。而且,中医学的“断”就是在中医逻辑思维的指导下的“辨证”,寓于其中的主导因素仍难以摆脱主观因素的羁绊,也就是说中医学整个诊断过程过多地依赖人的主观思维活动,而客观因素的制约度很少,其结果势必导致主观臆断的可能性增加。
给疾病诊断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做到反映疾病本质,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但中医学对疾病的诊断往往也过于表面化、肤浅化。因为其诊断的病名基本是疾病某个临床症状或病位,如水肿、内伤发热、癃闭、眩晕、黄疸、泄泻、不寐、肺痈、心悸、腹痛、胃痛、头痛等等,故此这些诊断很难反映疾病的本质,因而对制定治疗方案没有太大的指导意义,因此中医学就有“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理念。值得思索的是如果同一个疾病可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或不同的疾病可采用同一治疗方案,那么这样的诊断还有多大的价值?
3中医治疗措施的保守性
中医学的治疗方案的制定是建立在辨证基础之上,其治法涵盖“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种方法,而且此八法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为用。对于具体方药讲究“君、臣、佐、使”,既可针对主证进行治疗,同时又兼顾次要表现或兼证,并且在同一方剂中可以运用药性完全相反的药物,达到“佐制”作用,这是西医治疗难以想象的,正是这些方面的优势,使得中医药有时产生不可思议的疗效,治愈了许多西医界颇感棘手的疾病,这也是中医药具有顽强生命力的重要佐证。而且,中医药还有一个重大优势就是中药(除少数外)基本都是天然药物,副作用少,这也是中医药为许多患者青睐的重要原因。
中药不是一点毒性都没有,这个观点慢慢为医患双方所共识,但比起化学药物,其毒副作用相对要小得多(少数剧毒中药除外),因而中药比西药要更安全,除了中医药可靠的疗效外,正是由于这方面的优势,中医药是许多患者就诊的重要选择。但中药汤剂入口太苦,使许多患者望而却步,尤其是年轻患者,虽然中药剂型还包括片剂、针剂等等,可目前中药主要给药途径仍就是汤剂,这也是中医药就诊人群逐渐缩小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中药方剂剂型改革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市场上能购得的中药丸剂、片剂、膏剂、散剂、丹剂、针剂等也不少,但仍没有形成中药给药的主流,而且质量也良莠不齐,很多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另一方面能打入国际市场的中药丸、片、针剂更是凤毛麟角,严重影响中医药行业的国际化进程。
众所周知,与西医比较中医药在治疗急性疾病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中药可选择针剂太少,因为水针剂在体内作用时间要比口服药要快,口服药通过胃肠道的吸收、肝脏首过作用,达到血液循环至少需要20min的时间,而且中药的煎煮又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而急性疾病患者的治疗往往是争分夺秒,20min或更多时间的耗费往往为病情不能容许;另一方面,中药方剂所含成分复杂,因而作用效果较为广泛,所以又被称为中药的“散弹效应”,但“散弹效应”带来负面代价就是疾病治疗的针对性不强,中医药理论中本来就有“力专则效洪”的说法,作用面广泛就无异于“无的放矢”了。因此,如何提高中药方剂作用“靶点”的准确性和缩短单次用药的起效时间,是中医药治疗方面突破的重要指针。
4中医人要迫切加强创新思维
纵观中医药两千来的发展历程,中医药一直没有摆脱《内经》的思维模式。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到质变、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现代科学知识更是以加速度的形势发展,人们形容为“知识爆炸时代”的来临。而中医药的发展似乎永远处于“量变”之中,而且这种量变的步伐过于缓慢,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医人思想观念的保守性、封闭性、排他性。
中医药的发展不能回避的问题就是如何摆正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没有继承的创新中医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导致中医的灭亡;但没有创新的继承中医学就会固步自封、泥古复古,知识渐老,最后为时代所淘汰,渐渐消亡。因此,中医学的发展之路在于继承和创新双管齐下,缺一不可,但从目前中医的发展来看,是创新不足,继承有余。其实中医学自古就有厚古薄今的传统,太注重经典及考证,如《内经》《伤寒论》等的注者达数百家,考身世、考故里、考学术渊源、考流派、考字句文法等等。汉代医学宗师张仲景有一句名言:“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至今为许多中医人视为座右铭,因而绝大多数历代中医人对于“古训”,敬若天命而不敢轻易“篡改”,现在依然。目前,在中医论文或理论探讨文章中,动辄“《内经》云……”或“仲景云……”等,从古代医家古籍中寻章择句,断章取义,寻求理论依据,仿佛《内经》就是终极真理,与《内经》不同“政见者”,就值得怀疑或否定。“中医治病往后看,查查古人怎么办;西医治病向前看,看看有何新进展”[1],这句话是目前中西医思维最大不同之处,也是西医逐渐“蚕食”中医就诊人群和治疗病种的重要原因。
现在又有人倡议加强中医学人文因素的研究。诚然,中医学的起源和发展与中国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中医学是在悠悠数千年中国文化的土壤中孕育起来的,具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特色,因此研究中医学的人文因素对于揭示中医学的发展规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如果把中医学归属于自然科学范畴无异议的话,那么其发展就应该遵从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单从中医学文化层面去咀嚼、挖掘,很难想象能揣摩出什么中医学的“突破”来;另一方面,中医人文因素的研究不是什么新课题、新思路,自古有之,从某个角度说中医学发展史就是中国文化发展史,多少年来不是研究太少了,而是研究的够透彻、够详尽了,还能研究出什么“新大陆”?
以上是笔者对中医发展存在问题的一点点拙见,但不意味着否定中医,中医有中医的优势,西医有西医的局限性,提出中医的不足,目的是希望中医能更好更快地发展。总之,世界上没有终极的理论,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只有不断的创新、发展,才能渐近完善,西医亦然,中医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