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青少年身体素质问题范文

青少年身体素质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青少年身体素质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青少年身体素质问题

第1篇:青少年身体素质问题范文

从对乒乓球一无所知到体会出小小银球里的“大学问”,再到初步掌握如何提高攻球的杀伤力,如何打出左旋、右旋、下旋球等,上海市朱家角中学学生唐勇用了近两个学期的时间。

这个曾经只埋头读书的“宅男”,现在成了乒乓室里的常客。唐勇只是众多学生中的一个。变化始于上海在17所高中7500多名学生中试点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

2012年是11月到2014年7月,上海开始推行体育专项化改革的尝试。体育课打破了按照自然班划分的上课模式。

参加2015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姚明把上海经验写进了他的提案。

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全面体育素养的养成,已经走在急需拐弯的路口。

差在体能

中国孩子长高的速度并不比其他国家慢。

“拿2010年的一些数据来讲,中日男孩子、女孩子身高几乎差异不大。有差距的是身体素质水平,比如爆发力、耐力、协调性等等,也就是对身体的使用上,我们跟日本的孩子差很远,还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我们输的是体能。”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管理专业博士夏冰月对《t望东方周刊》说。

近年来的国民体质监测结果表明,中国学生体质总体状况依然令人担忧。

其中,中小学生超重与肥胖率继续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持续增高并出现低龄化倾向,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则继续下滑。

“虽然中国青少年形态指标是不断提高的,但是心肺功能没有明显的提升,这是最让我们揪心的。体质下降我们要分开来看,不能用体质下降来遮蔽关键的问题。”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教授唐炎对《t望东方周刊》表示。

体质下降非中国独有

2014年12月公布的《 2013年上海市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公告》显示,除50米跑优良率、及格率和一分钟仰卧起坐的及格率外,其余各素质项目的优良率、及格率均呈现下降的趋势。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曾通过民意中国网对3144人进行 “阳光体育公众调查”,结果显示,87.0%的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参加阳光体育运动,但是,当锻炼时间和学习时间发生冲突时,65.5%的家长仍希望孩子以学习优先。

学生体质差,体质下降,宏观层面来讲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上海体育学院体育赛事研究中心副主任黄海燕告诉《t望东方周刊》:“我2013年底到美国考察时得到的资料显示,美国青少年体质问题也很值得担忧,比如青少年的肥胖。”

黄海燕介绍,2001年全美没有一个州的肥胖率低于20%,36个州超过25%,12个州的儿童肥胖率达到了30%。预计2030年全美国儿童肥胖率达到30%。“至少从这个指标来看,美国青少年身体素质问题比中国还要严重。日本也曾经历过青少年体质下降的问题。每个国家都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营养过剩,运动不足。”

“日本和美国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时候,也曾经面临过我们现在的问题。他们的经验是把体育法制化。2014年9月,北京教委出了一个文件,小学生身体素质测试项目变化了,如果一个孩子的体育成绩不能达到优秀的话,是没有办法参评一些奖项的。这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信号。”夏冰月说。

体育课无力独扛大旗

在国家体质监测中心的《2014年6-69岁人群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质状况抽测工作调查结果》中,部分针对6至19岁儿童青少年的调查数据表明,喜欢参加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校外体育锻炼的儿童青少年比例均超过90%。“好玩”是参加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其次是为了“学习”“体育技能”。在不喜欢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的儿童青少年中,“怕苦、怕累、怕热、怕冷”等原因位居首位。 2015年1月8日,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四条小学学生在进行趣味锻炼

小学体育课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在这个基础之上,培养对运动的兴趣和习惯。而初中以上的阶段就是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发展特长。

“但是我们发现,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体育课都很有兴趣,但是上了初中高中后就淡化了,很重要的原因是孩子什么都要学,老师也什么都要教,每个项目就学一点,无法培养兴趣。”唐炎说。

唐炎算了一笔账:从小学开始上体育课,一直要上到大二,也就是说,要上14年的体育课。按最低要求,每周2节课,一学期18周,一年也就72学时。14年积累下来,一个本科毕业的学生要上1008课时的体育课。“但是不少孩子不仅没有掌握一项体育技能,更不用说什么锻炼习惯的养成,我们的学校体育教育需要改变。”唐炎说。

据2014年教育部最新规定,全国小学3至6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提高为4节,高中每周两节提高到3节,并要求“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占用体育课时。”

“阳光体育运动搞了那么多年,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还是没有走出教室去户外运动?因为政策虽好,但是实践起来会走样。”唐炎说。“升学的压力始终高悬在学校教育头上。”

2014年7月18日,教育部印发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要求各学校每学年开展覆盖本校各年级学生的《标准》测试工作,并根据学生学年总分评定等级。只有达到良好及以上的学生,才可参加评优与评奖。新标准中,需要学生达标的项目包括:身体形态类中的身高、体重,身体机能类中的肺活量,以及身体素质类中的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为各年级学生共性指标。

“把增强学生体质与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完全对等起来是值得反思的。一听到学生体质下降就觉得是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没有做好,其实不是这样的,学校体育教育有一定责任,但不全是。”唐炎说。

除了体育教育,营养摄入和周围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都影响着学生的身体素质。“单靠体育教育一项,无法扛起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大旗。”唐炎说。

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

国家体质监测中心的调查发现,被调查的儿童青少年中,达到“每周参加体育锻炼频度3次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30分钟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标准的占比81.7%,而在参加校外体育锻炼的儿童青少年中仅为28.6%。

这说明,中国学生对于体育的学习和应用,绝大部分仍依赖于学校的体育课。

“我带过这么多私教会员中,仅有3个是在读高中的学生,这是个多么可悲的数字。这3个学生的家长对健身意识还是非常不错的。”从事健身行业五年的贺威风对《t望东方周刊》说,应该有更多人从青少年时代就关注健身。

调查显示,儿童青少年参加校外体育锻炼时,主要锻炼场所是公共体育场(馆)、社区健身广场,接受指导的比例较低,锻炼项目以跑步、游戏、跳绳、踢毽、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柔力球等为主。在课余时间,对于体育项目的深入学习和培养偏少。

“智力培育的机构太多了,专门提高身体素质的却很少。”夏冰月说。

从北京体育大学博士毕业后不久,夏冰月和朋友合作开设了“体育课外班”,专门提高3~13岁儿童青少年的身体素质。

第2篇:青少年身体素质问题范文

社会的飞速发展促使人们必须适应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这也要求人们必须正视自己的身体健康,体育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进步,“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一代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身体是知识和技能的载体。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将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前提和保障,没有好身体不可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接班人,这是不容辩驳的客观道理。

笔者是一名体育教师,多年从事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对相当普遍存在的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事实感触尤深,颇为忧虑,且有力不从心之感,在尽自己绵薄之力的同时,愿为现实中小学校体育教育现状提出自己的认识和建议:

第一,正确定义健康,摆正体育活动的地位,让学生明白“为何动”。不少同学认为,自己本身没有大病或很少生病,说明自己很健康,可以不参加或少参加体育锻炼。这种理解显然是错误的。联合国卫生组织这样指出健康的内涵:“健康不仅是一个人没有症状或疾病表现的状态,而且指一个人有良好的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的状态。”即使自身没有疾病的现象,但从保健意义上讲,每个人都应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体育首先能提高我们的生活的质量,缓解现代生活的压力,使我们的身心都尽可能地维持在健康状态。适度的体育锻炼能使人身体强健,精神愉悦,性格开朗,精力充沛,工作学习效率高,身心良性发展,利于形成健康完整的性格。这就是我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最直接的目的。理解了这些,也就理解了体育和健康的关系,知道想要健康就必须参加体育锻炼的道理,就会改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一些错误认识,增强体育参与意识。

第二,明白了“为何动”,有了活动的积极性,还要面临“如何动”的问题。我们平时要求学生“动起来就好”,显然缺乏导向性。想要提高运动的效率,取得更好的效果,就必须有教师的引导。学生固然是体育教育的主体,但对运动缺乏明确的整体概念,面对场地可能无所适从。老师的主导作用这时应该凸显出来,讲解、示范、引导等多种方法都应派上用场,让学生知道怎样运用器材,怎样运动,合理利用老师的身份,科学地组织好学生的活动,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器材的条件下,取得尽可能好的锻炼效果,这就需要老师多动脑筋多花费精力去分析学生的客观情况,对不同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内容,尽量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都能参加活动,并从中得到乐趣,渐生兴趣。如此一来,下一步的工作更易开展。

第三,理解了“为何动”,学会了“如何动”,还需要对学生“允许动”。以相关法规、政策的形式,改变一些学校领导的思想意识,更新“学校体育单纯培养个别体育特长生为校争光”的错误思想。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势在必行,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体育教育的权利,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充足的活动空间和时间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在体育设施上,尽可能地设置不同的健身器材,让各个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为;在活动时间上,除保证“两课两操”外,更应注意课外活动的锻炼;在教育引导上,体育教师应发挥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锻炼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体育项目设置上,要面向全体学生,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尤其是注意对女生项目的开设上,更应考虑周详。可因地制宜设置一些简单项目。笔者就尝试过让学生自备小器材,诸如毽子、沙包、跳绳之类,以此来调动女生的运动积极性。这些项目器材简便易带,场地条件限制少,几乎课外随地都可以进行,客观上也克服了一些女生怕出汗、怕受累而不愿动的消极心理。但是力度上不是很到位,须进一步加强,比如经常组织小型比赛,发展传统体育项目等等,是下一步工作努力的方向,力争“人人有项目,个个都活动”。让全民健身运动计划在我们力所能及的中小学校中的开展落到实处。

另外,树立终身体育观念也是不可缺少的。终身体育观念源于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的终身教育观点。按其本质含义理解,学校体育只是人生体育中的一个阶段,并不是最后环节,更应该是一个起点。人的一生都应该而且必须致力于体育活动,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体育锻炼终身化又受多种因素影响,倾向因素如知识、信念、态度及个人需要、经济状况、年龄、性别、家庭等,都可以左右一个人对体育参与的倾向意识。而场地设施、教师、个人所掌握的锻炼方法和技术水平、体育相关法规政策等又形成实现终身体育的促成因素。具备了倾向因素和促成因素条件,还需要社会的支持,朋友的影响、亲属、教师的劝告等多种因素都能制约、决定或影响终身体育实现的程度和效果。学校体育应该注重传授一些终身受益的体育技能,将课外锻炼纳入正式的体育范畴。培养学生自我组织能力,养成自觉锻炼终身参与体育的习惯。在这里,体育教师的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能决定了一些学生对体育参与的兴趣,对学生运动的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而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关键阶段,错过这个时机,将对其造成终生难以弥补的损失。

体育锻炼终身化是一个复杂、发展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协调和培养。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应把终身体育和自我实现联系起来,培养积极的态度,使其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设法提供充足的场地设施,努力营造浓厚的锻炼氛围,还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使其能够健康地发展。

在提高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实际运作上,也有不少的成功经验,像陕西省体育局的一些做法,就值得我们学习。他们主张以青少年俱乐部为支撑,在扩张俱乐部上下工夫,组织动员更多的青少年投入到校外体育锻炼队伍中去;并以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为基础,在培养青少年体育兴趣上下工夫;同时创办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基地,在创新校外活动形式上下工夫,重视和加强校外体育工作,努力提高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总结出搞好校外体育工作领导重视校长重视是关键,培养热爱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教练队伍和基层体育师资队伍是基础,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允许适当收费,保证俱乐部良性运转的一系列成功经验,都有我们学习借鉴的价值。

此外,体育活动多多益善的观点也是不科学的。笔者认为,体育锻炼应适度,既不能少也不能过。很显然,运动量太小,“蜻蜓点水”式的活动,达不到运动锻炼的预期效果,而运动量过大,超出学生身体所能承受的限度,肯定有损于身体健康。只有适度的锻炼,才能有效地增强身体器官、系统的适应性,提高机体的功能。

第3篇:青少年身体素质问题范文

塑造人格塑造体格

林静远

(浙江教育报)

先生曾说,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大学生是高素质的群体,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体质健康调查的这个结论令人担忧。

缘何出现这种逑窒螅勘收呷衔,原因大体有三:一是有的高校对体育不够重视,学生进入大三后便不再安排体育课。二是大学生长期迷恋于手机、网络,把本该用来体育锻炼的时间用于网游和玩手机,成为“低头族”。三是一部分学生缺少吃苦精神或受就业压力影响,一心一意沉浸在读书中,忽视了锻炼。究其本源,都没把体质健康当回事。高校应像塑造人格那样塑造体格,把体育课程作为人格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开展体育活动作为提高学生体质健身的重要手段。

浙江省许多高校通过开展学校体育比赛、增加体育课课时、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考勤等方式,鼓励大学生参加运动,让大学生喜爱运动,对他们进行身体素质的培养。团委、学生会响应浙江团省委开展“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的主题活动,广泛开展各类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努力实现“高校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等要求。浙江大学从2011年开始开设特殊体质体育课,针对身体素质差、耐力水平低以及超重的学生,每周特定时间由专业教师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体质。这些做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值得借鉴。

如果高校长期坚持开展体育运动,同时,从基础教育开始,培养每个学生学会两项体育运动技能,真正使学生的体育兴趣成为自觉的锻炼习惯,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将得到极大改善,实现“快乐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我的一点看法

孙永超

(体育教师)

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向好,这离不开国家的政策引导。教育部、体育总局等部门出台多项法规政策,要求全国各级学校重视学生体质,开展好阳光体育活动。我所在的地区要求中小学生每天必须有一个小时的体育活动,而且必须多样、有趣,不能走形式。活动纳入人民满意学校的评选环节,从大环境保证了学生的体育运动时间。特别是足球进校园,极大促进青少年学生投身于体育锻炼之中。另一方面,在体育纳入中考的推动下,上级增加了经费投入,完善体育器材、场地设施,加大体育教育的管理力度。学校招收专业的体育老师,保证学生拥有良好的体育活动环境、正常的体育活动时间和科学的运动指导。体育老师的地位提高,促进了工作积极性。学生也端正了态度,体育课成为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

体育纳入中考虽然有积极作用,但有时也制约着学生体质。因为考试内容单一,体育老师只教和中考有关的体育项目,甚至临近考试突击训练,短时间提高成绩,一旦考试结束,体育课随之结束。这反映了中招体育考试的一个弊端,不利于体育锻炼兴趣的开发。再就是竞技体育在学校考评仍占有较大的比重。注重学生竞技成绩,客观上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了锻炼的机会。学校只选择小部分能获得名次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少数学生占有各项优秀资源。好在上级领导也看出了现在的弊端,体育活动如今注重全员参与,充分体现快乐体育的宗旨。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的体育素质关系着民族的未来。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从思想上认识中小学生健康水平的重要意义。社会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和支持学校的体育工作,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共同营造一个全社会都来关心中小学身体健康的大环境。各学校要有责任意识,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开足并认真上好体育课,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在体育活动的安排上要合理,要重视有一定的负荷性,改善学生的心肺功能,提高学生的耐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坚强意志。加强学生营养知识和常见疾病预防的宣传,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做好学生合理利用网络,有节制地玩手机看电视的宣传教育工作。保证好学生的睡眠时间,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

体力不好,有些惭愧

邓天一

(大学学生)

对体质下降,最切身的感受就是跑800米,真是太可怕了。初中有体育加试的时候,就特别讨厌跑800米,跑完太难受。读高中时,跑完800米还能打会儿羽毛球,但现在跑完就直接坐地上起不来了,得缓好一会儿。之前以为上了大学,就不用考800米了,谁知道大一大二每年都要测一次,每年一次的体能测试也要考,得跑两回。每次跑之前都要痛苦两三天,身边好多朋友还会提前到操场上跑几次,找找感觉。男生跑1000米的时候,大部分都挺轻松,但是我们女生好多都是咬着牙坚持下来。上学期期末测试,我有个朋友一直拖着不想跑,后来实在逃不过去了,只好叫好朋友和她一起跑。

说起来有点惭愧,父母年轻时体质都挺好,但到我们这代人,体质明显下降了。我感觉现在大学生普遍都懒,虽然有很多空闲时间,但很少参加体育活动,呆在寝室玩手机或者刷剧,吃饭都是下楼领个外卖,连公寓都不出。男生还好点,经常打篮球、踢足球,女生很少主动出去运动。不过,我身边好多人都在健身,感觉这是一种不错的方法,能提高体质,还能重塑身材,一举两得。

保证场地和器材

程文

(体育教师)

作为教育工作者,看到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视力下降,非常心痛。解决此问题,需要查其原因,制定措施。原因就是学校重视不够,体育教育地位不高,有挤占体育课的现象.不能满足每天活动一小时;家长意识不高,过分溺爱导致学生怕吃苦受累,不能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要解决的话,首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建立完善的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机制,保证学生每天锻炼的时间,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最后也是最实际的,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场地和器材。

吃得壮,练得少

张子渊

《法制晚报》

比较奇怪的一点是过去我们普遍认为中小学生课业压力重,缺乏锻炼的时间,而大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体质应该明显向好。可实际的调查结果却与此相反。那么,问题出在哪儿?

从这一次的《国民体质变化情况》来看,入学前的幼儿阶段在10米往返跑、平衡木、掷远等项目上都比2010年有所下降,而身高、胸围、体重等项目则有所上升。

由于3-6岁这个学前年龄段是体质的基础,从这里就能看到,学前儿童的身体基本状况很好,但运动能力不足。换句话说,就是如今生活优越了,孩子的身体吃壮了,而不是练强了。由此引发出来的就是学生阶段年龄越大,身体素质越差,因为随着年龄增大,先天的遗传和营养带来的身体优势出现了变化,没有通过体育锻炼来巩固。

所以,不要认为中学生身体素质朝好的方向发展,就掉以轻心。目前,最需要改变的是对体育的认知,不要再把体育当作专业项目来看待,而要明白体育其实是贯穿一生的教育,无论何时都不能停。

还有希望吗?

魏天罡

(家长)

要说哪个家长不重视自己孩子的体质健康,那家长准得跟你急。可是这么多年的家校素质教育下来,孩子们的体质究竟是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差,想必大家都清楚。前两天看报道,说79岁的钟南山一口气能做10个引体向上,套用一句流行语,我的内心是崩溃的,让现在的中学生做引体向上,大多数人一口气做不了10个。

第4篇:青少年身体素质问题范文

关键词:体育课程;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授课形式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 16(2007)02-0004-04

《体育学刊》2005年第3期发表了贾齐、钟远金的文章[1]:《还体育课程以本来面目》(以下简称“贾文”,具体引用内容按页码标出。)贾文认为,当前学校体育课程的基调是国家统一制订的身体指标,“体育课程对身体指标的追求不仅导致了对文化传承这一课程基本属性的违背乃至否定.其哲学基础也陷入了身心二元论的泥潭[1]5;现有条件下,身体评价指标不能与体育课程目标划等号;运动技能的水平亦不能作为评价体育课程的标准。还体育课程的本来面目,就是彻底改变以身体素质训练和运动技能传授为主的现状,回到文化传承的轨道上来。“体育课程与其他任何课程一样都是对文化的传承,而体育课程则以运动文化的传承为主。”[1]8那么,传承运动文化就是体育课程的来面目。

贾文观点鲜明,措词严厉,自始至终以挑战者的姿态对我国体育课程理论研究、国家职能部门的政策与导向、学校体育实践工作等进行了全盘否定式的抨击,其勇气可嘉可敬,因为当前学者对现实的尖锐批评实在太少。当然,批评应该是理性的,要以理服人。由于贾文讨论的问题涉及到“体育课程应该是做什么的?”[1]5这一基本问题,涉及到对现行体育课程生存的“判决”,如果按照贾文“还体育课程以本来面目”,现行的学校体育课程应该全部推倒,另起炉灶。可见,这是一个十分严肃而重大的问题,需要通过理性的方式进行讨论和争辩。因此,笔者就贾文中若干观点提出商榷,并试图回答“体育课程的本来面目到底是什么”的问题。

1 体育课程的属性

1.1 课程的基本属性是培养人

贾文认为,“由于我国体育课程的评价落在了与力量大小、速度快慢、远近高低、灵敏协调等相关的一系列身体指标上,从而在现实操作上完全左右了体育课程的基调或基本走向。而这个基调或基本走向从根本上说,其性质是反课程的。”[1]6 按照贾文的观点,现有的体育课程根本算不上课程,所以论文开篇提出了“体育课程应该是做什么的?”这一根本性的问题。贾文的回答是,“体育课程既然冠以课程之名而归属于课程的范畴,理所当然的就应该与任何课程一样遵循‘文化传承’这一课程成立的一般普适的基本属性,也就是说任何课程都必须视文化的传承为已任。”简单地说,体育课程应该做的事情是文化传承而不是通过锻炼身体和传授运动技能而使青少年保持健康的体魄,至少后者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依此类推,智育课程、德育课程以及所有的学校课程都是为了文化传承(尽管传承的内容各有侧重),那么,课程的对象――“人”到哪里去了呢?办学校、兴教育到底是为了培养人还是为了传承文化,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文化传承是手段,培养人是目的!教育目的是通过课程实现的,因此,课程的基本属性是培养人。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第一部分是体育课程的性质,内容是:第一,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第二,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上述对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性质的描述无疑也适合于中小学体育课程,其主要目标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的健康和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教学内容以身体训练和传授运动技能为主,授课形式以活动课程为主。离开培养人而抽象地谈文化传承,见物不见人,体育课程的生命力何在!

1.2体育课程中的文化传承包括身体训练和传授运动技能

按照“文化传承是手段,培养人是目的”的逻辑关系,手段不正确目的就不可能达到。那么,这里要厘清身体训练和传授运动技能是否属于文化传承之范畴。如果现行的体育课程内容本身就是文化传承,那么就不该彻底否定现行的体育课程。

贾文说,“就体育课程而言,尽管它所依据的母体文化表现为身体(运动)方式的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体育课程的属性就因此而发生丝毫的改变,它依旧不能脱离文化传承这一课程的基本属性。”[1]6贾文还说,体育课程传承的文化包括“那些有形的或无形的、物质的或精神的”[1]6一切文化,并说体育课程“所传承的运动文化主要是以身体的操作为基本形式”[1]6。然而,贾文在承认身体(运动)方式的存在是一种文化、且是体育课程的母体文化,承认“有形的、物质的”文化的同时,又否认身体运动为文化传承,认为它们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文化而不予承认,只承认认识论意义上的文化。以身体训练和传授运动技能为内容的体育课程难道真是“良种场”和“马戏团[1]9”吗?以身体(运动)方式存在的奥林匹克运动及林林总总的运动会难道不是文化吗?可见,贾文在逻辑上是混乱的。况且,身体训练和运动技能传授的课程中既包括有形的、物质的“身体操作文化”,又包括无形的、精神的心理和社会文化,如拼搏精神、合作精神。可见,身体训练和运动技能的传授完全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能够达到培养人的目的。当然,如果体育课程受身体评价指标的导向,全部教学内容都是身体训练和运动技能的传授,那就走向了极端,是片面的文化传承。在传承有形的、物质的运动文化的同时,也要重视传承无形的、精神的心理和社会文化(贾文的实践价值主要体现在这里)。但是,矫枉不必过正,不能因为强调后者而从根本上否定前者,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1.3体育课程属性与“身心二元论”无涉

贾文认为,由于对文化传承这一课程属性的违背乃至否定,我国体育课程的哲学基础陷入了身心二元论的泥潭””。身心二元论是与身心一元论相对应的哲学概念。身心一元论强调人是一个整体,生命是身心合一的东西,牵一发而动全身,息息相关,不可分割。身心二元论将人看作身、心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的结合。无论是哲学身心二元论还是古典的身心二元论,在科学与教育高度发达的今天几乎没有存在的市场。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系统是由要素组成的,各要素之间是分层的,这也是分析哲学的思维方式。人是一个系统,在培养人的过程中德智体美劳不同学科的课程分别承担不同层次的任务,这是分科课程的特点。体育课程的本质属性是培养人,其目标当然是使学生“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质”,如果把“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也作为主要目标,那

就不是体育课程了。这些目标只能寓于体育过程之中,教师和学生要尽可能地考虑这些方面,但无论如何也不能作为主要目标,否则就是喧宾夺主。可以设想,智育课程不可能把学生拉到操场上去从事体育活动,德育、美育亦如此,“各人种好自己的责任田”,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如果说体育课程抓了身体训练而没有以同样的精力抓心理发展和道德教育就是陷入了身心二元论的泥淖,那么教育方针中把德智体并列,课程设置中单列体育课程是最大的身心二元论。不同课程之间有分工、有合作,分工是前提,体育课程重视生物学指标与哲学上的身心二元论毫不相干。当然,值得警惕的是体育课程视生物学指标为惟一,对心理学、社会学的目标视而不见。作为体育课程的管理者和广大教师要有明确的意识,将心理学和社会学目标纳入到身体训练之中,尽最大努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2体育课程能够做什么

贾文在论述“体育课程界限之无视”时认为,由于体育课时间的限制,“将国家制订的身体评价指标的实现与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之间划等号是违背科学常识的”,“以此作为对学生体育课程成绩的评价以及作为对教师的体育课程教学水平的评价是不公平的。”[1]7贾文专门进行了数学计算,结论是“在小学l一2年级,学生每年在体育课程中的运动时间不到40 h,平均每天不到7min。在3~9年级,学生每年在体育课程中的运动时间不到30 h,平均每天不到5 min。”[1]7显然,如此短的运动时间不可能实现国家制订的身体评价指标,也不能以此评价学生的体育课程成绩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贾文质问:“这样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逻辑关系居然没有被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和策划者所发现吗?”“如此管理基础教育的体育课程难道不是严重的失职吗?”[1]7其实,事情决非如此简单!相关部门和策划者也不会笨到如此田地!

2.1体育课程的内涵

众所周知,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是教学计划安排的课程,隐性课程是教学计划中没有出现,但实际上发生,并对学生成长产生积极影响的课程。学校体育显性课程指在教学计划中安排的每周3~4个学时(大学每周2学时)的课程。此外,很多学生在课外有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自觉利用学校的条件进行体育锻炼,这就是隐性课程。在学校体育课程中还有一类是介于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之间的课程,即“课外体育活动”,有一定的组织、计划和安排,但又是松散的,自由度较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在第三章“课外体育活动”中规定,“普通中小学、农业中学、职业中学每天应当安排课间操,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除安排有体育课、劳动课的当天外,每天应当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体育活动。”“学校可根据条件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远足、野营和举办夏(冬)令营等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可见,体育课程的内涵早已突破了传统的显性课程,包括学校的一切体育活动。

2.2体育课程与身体评价指标的关系

显然,几种类型的课程加在一起,学生课程的时间就不是每天几分钟了,而是以小时计算。每天有一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学生的身体素质就会与学校体育发生密切的关系,那么,体育课程的目标就应该包括身体评价指标。当然,身体评价指标与体育课程目标之间不能划等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规定,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包括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可见,身体评价指标不是惟一的目标。由于体育课程中的身体指标是其它课程所不可替代的,所以身体指标在各项目标中是最重要的指标,应当放在突出的位置,但并不排斥其它目标的实现,不同目标之间是统一的关系。

对身体指标的评价既可以是国家统一的标准,也可以是地区性的标准,甚至可以是学校自定标准,这是管理体制的问题,前提是要有一个标准对体育课程进行评价。大多数国家的做法是由政府统一制订《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健康标准既是对学校体育课程的导向,又是检测和评价全社会青少年健康状况的依据。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冲击,部分学校学生课外活动时间没有落实,说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权威性不够,决不能因此而否定体育课程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价值,从而否定国家统一制订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国家评价学生体质必须有标准,真正需要讨论的是标准高低的问题。如果标准定得过高,即使学生每天运动时间一小时以上,多数学生也达不到标准;如果标准定得过低,即使很少参加体育运动多数学生也能达标。显然,标准过高或过低都达不到导向和评价的作用。

调查表明,在普遍认为学校体育课效果不好,课外活动时间没有得到保证的条件下,中小学生达标率一般在95%以上,大学生达标率近100%[2];而在2006年召开的“首届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论坛”上传出消息:我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滑。当前中国青少年体质被专家概括为“硬(关节硬)、软(肌肉软)、笨(动作笨)”三个字,分析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学校教育存在不可推卸的责任,“教育部规定的每个学生每天至少要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一直没有落实,导致学生体质下降。”[3] 由此可见,我国现行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偏低,对学校体育工作难以起到导向和评价作用。因此,需要适当提高标准水平,以督促学校延长学生体育运动时间。

2.3学生体育课程成绩与教师教学水平的关系

用国家制订的身体评价指标评价学生,可以激励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提高体育成绩。那么,学生体育课程成绩与教师教学水平之间有无直接关系呢?在学校体育课程中。尽管显性课程在时间上是极小一部分,但它对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意识以及体育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学生是否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是否自觉地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与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有直接关系。可见,显性课程是至关重要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所在,学生体育成绩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反映课堂教学的辐射效果。将二者挂钩,可以有效地增强教师教学责任感,提高教学效率。贾文给我们的启示是,目前很多学校体育课程仅局限在每周3~4节课,体育教师的作用仅局限在课堂上,要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遏制我国青少年体质下滑的势头,必须树立新的课程理念,将课外体育活动、隐性课程纳入到学校体育课程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证每个学生每天有l小时以上的运动时间,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4先天与后天的关系

贾文认为,学生的先天条件决定了学生身体评价的座次,以身体指标评价学生是对学生人权的侵犯[1]7。稍作分析,上述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第一,竞争性评价可以带来学生整体身体素质的提高。我们承认,在身体指标方面确有先天的差别,如果仅以每年几十小时的课堂教学时间当然很难改变自然状态,但是每天的体育活动时间如果能保证1小时

以上。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先天条件就会退居其次,后天的锻炼就能发挥巨大作用,就能改变排位座次。身体指标的评价必然带来竞争,而竞争就会带来动力。体育教育就是要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身体潜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使身体素质达到最好的状态,不能因为少数人先天的不足而对多数人不进行身体指标的评价和取消竞争。对学生的身体评价可以带来整体素质的提高,如果否认后天锻炼对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体育课程就应该从学校课程中取消,竞技性体育的训练也不复存在了。第二,形成性评价可以使每个个体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一个人的学校生活长达十几年,每一次的身体指标和运动技能的评价都是形成性评价,个体从自身的进步中可增强体育的信心,进而提高身体素质。第三,综合性的评价重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如前所述,体育课程目标包括五个方面,身体指标评价只是学生体育成绩评价的一部分,由于先天的原因少数学生在身体指标方面处于劣势,但在其它方面表现优秀照样可以获得较好的成绩,因此不存在对人权的侵犯。

3体育课程与终身体育的关系

贾文认为“‘使学生掌握一到两项可以终身从事的运动技能(项目)’实际上是想借助特定运动技能的获得来‘直达式’的解决体育课程与终身体育的关系。”“这种以‘此时’(在校期)之运动技能来对应‘彼时’(未来)之需要的‘以实对实’思考方式本身就是彻头彻尾的对终身体育所以提出之原由的无视。”[1]8

随后,贾文提出“虚实相交”的思考方式,“通过在体育课程中所获得的运动技能以及蕴涵于其中的学习(认识)方法、在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所获得的那种积极的而非消极的情感性感受,构成了他们在未来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运动技能时解决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的基础和基本。”[1]9。这就是体育课程与终身体育的对应关系。

显然,贾文对现行体育课程中传授运动技能持否定态度,认为只传授运动技能而不管学习(认识)方法,不顾学生的感受,即便学生掌握了一到两项运动技能.他们还是缺乏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基本。然而,贾文在“虚实相交”中又肯定了运动技能的传授,体育课程中的运动技能学习包括了学习方法、积极感受和解决各种问题的基础和基本,但如何操作贾文没有具体说明,不得而知。在高校中如何开展运动技能的学习研究较多,目前所采用的方式是俱乐部教学模式,学生自选项目、自选教师、自选时间,完全依据学生的兴趣,以自学为主。想必贾文作者一定是了解俱乐部教学模式的,该模式就是为了与终身体育接轨,且在高校全面推开。尽管俱乐部模式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但大方向是正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和提高体育能力。至于贾文所说的“以实对实”,学生选择了踢足球,终身体育中就只能踢足球而不会做其它的,素质教育推行了十几年,好像人们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还不会如此之低吧!

令人费解的是,贾文既否定现行的传授运动技能,又试图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搞所谓“虚实相交”,看不出两种运动技能的学习之间有什么本质区别。

4结论

按照贾文的观点,体育课程的本来面目是文化传承,教学内容以运动文化为主(具体内容贾文中没有明确表述,能肯定的是以非身体方式存在的文化);与传承文化相对应的授课形式必然是课堂教学。贾文在第一、二部分旗帜鲜明地反对身体素质的训练和运动技能的传授,在第三部分尽管提到运动技能的学习,但那不是现行的运动技能的学习,而是为了培养终身体育的基础和基本的运动技能的学习,最终是为了文化传承。

第5篇:青少年身体素质问题范文

一、学校体育是《纲要》实施的主体

《纲要》规定:“全民健身计划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青少年和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是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他们的健康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昌盛。如果在全民健身活动中,丢弃或放松了学校体育工作这一块,《纲要》所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就无法全面完成。

学校在体育师资、技术、场地、设备、资料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无论是开展职工体育活动,还是农民体育活动、社区体育活动,都会经常借助学校这方面的力量,因此,学校体育工作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地位就更显得格外重要了。

二、学校体育工作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作用

1.基础作用。一个时期以来,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青少年与儿童的体育健身活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致使一部分学生体质下降。因此,解决中小学生的体质问题,夯实好全民健身的基础,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纲要》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的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继续搞好升学考试体育的试点,不断总结完善,逐步推开;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提高师资水平,多渠道筹集体育经费,加大投入,搞好场地、设备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必要的规章制度,执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持续两课、两操、两活动的正常开展,组织好各种竞赛活动;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检查和体质测定工作。另外,学校体育工作做好了,对当地的全民健身活动亦会起到示范推广的作用。

第6篇:青少年身体素质问题范文

随着当代田径运动的高速发展,中长跑运动不仅仅是过去的一种持久耐力的竞赛,而且是一种长时间的快速跑耐力的抗争。中长跑技术应是经济、实效、协调的一个综合体,同时应遵循人体自然姿势的规律及原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本文通过对提高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运动成绩有效途径的探讨、训练过程中相关身体素质的监测以及训练过后科学恢复的研究,进一步证明这一项目青少年的训练特点,对于培养高水平奥运后备人才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中长跑; 训练; 方法; 饮食营养

1 中长跑运动的特点

中长跑项目是田径运动的传统项目之一,长时间、连续的肌肉运动是该项目的特点。中长跑运动要求运动员正确的掌握技术,合理的分配体力,并有根据比赛情况加速跑的能力。耐力素质特别是有氧耐力对中长跑与尤为重要。随着中长跑项目距离的增长和时间的增加,运动员逐渐由以无氧代谢为主的混合代谢过渡为以有氧代谢为主的混合代谢。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的耐力素质成了现今中长跑训练的主要方法之一。

2 开始时运动量过大

作为每一名教练员都希望自己培养起来的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创造出好成绩,获得好名次,为本校争光做贡献。但一些教练员为了应付比赛,仓促集训,没有系统科学的训练计划,一开始就加大运动量,进行强化训练,存在短期行为。教练员甚至认为中长跑训练的就是耐力。但是,此训练方法在短时期内,虽然可以收到一定效果,但从长远角度看,这样做存在明显的弊端。

从生理上讲,容易产生过度疲劳,影响下一阶段训练及运动成绩的进一步更好提高。

从心理上讲,容易造成心理负担,产生抵抗情绪及心理误导。进一步导致学生运动员对中长跑训练失去兴趣及信心。

3 解决方法与对策

通过上面对中职校中长跑训练存在问题的探讨和产生的影响,我们发现这些问题都会影响运动员的训练效果,使运动员产生过度疲劳,那么对疲劳的消除也是我们解决职校训练问题的必行之路,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职校的训练体系。

3.1 建立科学的训练方法加强训练的科学性

3.1.1 科学化训练的原理:

中长跑运动员的身体总是处在一个训练—疲劳—恢复—再训练的循环过程,这是训练的基本原理,我们常说:不产生疲劳就不会有成绩的提高。正是因为疲劳的产生,才使机体产生应激反应,各项机能得到提高,从而提高成绩。

但是成绩提高的前提是产生的疲劳可以及时有效的得到消除[7]。对于一般运动量产生的疲劳我们可以采用按摩、温水浴、处理疲劳。但如果在运动量较大的情况下单纯采用上面的方法是不行的,当今科学证明:合理的营养补充可促进疲劳的消除,恢复学生的体能。因此补充与训练相结合,使科学化训练的一个特点。只有将营养监控、心理辅助这几方面紧密的结合,及时解决运动员在中长跑运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保证学生的训练及比赛顺利进行。

3.2 加强训练的科学性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教练员必须科学化[8]。贯彻科学化训练的过程中,要求教练员 必须具备一定的只是水平及训练科学化的自觉性,创造性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只要我们掌握主训练规律、刻苦钻研、不断探索,那么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周期耐力性项目一定会有新的突破。

(2)注重科学选材[6,8]。选材是训练的第一步,也是训练的重要一步。只有科学的选材,才能选出优秀的苗子,更好更快的取得训练成绩。

(3)注重科学化训练的辅助手段(营养监控与心理辅助)[7]。只有将营养监控、心理辅助这几方面紧密的结合,及时解决运动员在中长跑运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保证学生的训练及比赛顺利进行。

3.3 重视疲劳的恢复手段:运动性过度疲劳是中长跑运动员在从事训练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的一种运动性疾病,现今职校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会缩短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周期,我们采取有效的方法就能消除运动性过度疲劳的产生,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3.3.1 训练课上的恢复: 这种恢复手段,在现代运动训练中已引起重视。它比相同训练后的恢复手段,更能及时消除高强度负荷给肌肉系统带来的逆转变化,迅速恢复肌肉系统内正常的P-H(酸碱)植和其他生理生化指标。从理论上分析:肌肉的各种生理机能并不是在肌肉运动结束后才开始恢复的。在肌肉运动时,随着能量物质不断消耗,就在不断地进行分解的再合成,所以恢复的过程一直在进行。这种内部的恢复,以往未引起教练员的重视,只强调训练后的休息和恢复手段,而肌肉系统工作能力的恢复快慢,却与训练课的肌肉“恢复”有着直接的关系[4]。实践证明,运动员在经过该强度负荷训练后,肌肉中的乳酸堆积,直接引起肌肉机能下降,乳酸过多,PH植下降,肌力减退。如果剧烈运动后,完全静止休息,肌肉中的乳酸排除较慢,而采用一定时间的强度小的运动,可加快乳酸的消除,是肌肉静止是恢复的两倍。恢复肌肉的PH植,使肌力回升,实验证明:做整理活动比不做整理活动血乳酸消除的快,乳酸消除的半时放映仅为11分钟,即11分钟乳酸就可消除一半。而不做整理活动,完全休息时乳酸消除的半时反映需要25分钟。所以,课上的整理活动是消除乳酸的重要且有效的手段之一。整理活动通常以做些肌肉放松、抖动、伸展和拉长为主,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为易。

3.3.2 训练课后的恢复: 中长跑训练是大负荷、高强度的运动项目,因此,训练后对肌肉系统的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常采用恢复的手段:温水浴。温水刺激,可放松肌肉、安抚神经。温水浴的水温以42摄氏度加减2为最适宜,淋浴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最长不超过20分钟,每天不要超过两次;通过按摩来放松肌肉、疏通经络、活血化淤、通利关节等作用。用现代医学来解释,具有调理气血、胃肠的功能和增加抗病能力以及促进血液循环。中长跑训练下肢的承受的负荷大,肌肉疲劳出现的早。训练对下肢的疲劳消除更为重要;可用足轻踩背部肌群和体肌较大的下肢与臀部肌肉群,然后在针对下肢的重点学位进行有目的的按摩,尤其是对足部的按摩更应该加强重视。

3.4 中长跑训练的营养补充2.1水:因为氧的需求增高以及大量汗的损耗,在训练过程中,水的需求就增加了。训练中,液体的损耗非常大,每小时大概超过2升,这些直接影响运动能力的下降。所以,要正确指导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每10~15分钟补充120~180毫升水。3.2.2 蛋白质dV;F$A-fKv0运动中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问题是各有关人员十分关注的问题,以往主要强调运动员饮食的食物方向。蛋白质为训练提供的能量范围估计为5%~15%。训练中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增长量只能如此。研究认为,但对某些必须氨基酸的需要应该提高,尤其是肌肉中广泛降低的白氨酸。

专家提出,铁的补充显然能提高运动能力,同时,通过“血液吸收结合”的完成能提高血红蛋白水平是基本因素,因为血液的流决定一般血红蛋白的水平的恢复和贮存血液的溶解控制。3.2.4 糖研究表明,肌肉中糖元贮量少时,就会出现精疲力竭现象。运动员对糖类的补充集中在每天进行大强度训练的日常饮食中。每天运动员糖元贮备量消耗是糖类能量的40%,如果紧接着补充70%的高糖食物时,在第二天训练之前一段时间里,糖元水平将恢复到可调节水平。所以,应该正确地指导运动员在耐力大强度训练时吃高糖食物。

第7篇:青少年身体素质问题范文

关键词: 天水地区; 城乡中学生; 肥胖; 措施

中图分类号: R19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7-0131-02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资料来源

天水地区2008年城乡体质调研资料。

(二)研究对象

本文以18岁以上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为了使调研具有即时性、准确性,在取样时随机抽取了不同区域,不同类别的学生,分城乡男女生、乡村男女生,抽取480人。

(三)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体质测量法,数理统计法,

(四)测试方法

依据《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实施方案和细则》的规定的测试指标、方法和仪器,对学生进行了胸围、身高、体重、指标监测,然后将所测的数据进行计算机统计处理。

二、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统计结果

身高、体重和胸围3项形态指标是反映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身体质量指数(BMI)又称“体块指数”,主要评价身体成分和肥胖度,用于了解学生的体型变化。该指标过高或过低,都会引发程度不同的心血管疾病。BMI小于20为偏瘦,20≤BMI≤24为正常体重,24≤BMI≤26.5为偏胖,而BMI大与26.5为肥胖[1]。经过精心的测试,认真的统计,根据抽样标准,将天水地区18岁以上中学生体质测试的结果进行统计,见表1表2 。

(二)结果分析

从表中经过数理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城镇男生BMI平均为25.32,农村男BMI平均为19.72,城镇女生BMI平均为20.65,农村女生BMI平均为20.64。从统计结果看,农村男中学生处于偏瘦指标,城镇中学生处于偏胖指标,本文仅以男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从多方面分析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

随着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物质产品日益丰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为人们健康的生活奠定了良好物质基础。然而,由于人们未能深刻认识到物质条件与健康的关系,没有充分利用这些有力的条件为健康服务,有的甚至起到某些负面影响。一是许多学生养成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吃多少就吃多少的习惯,长此以往,就会造成肥胖;二是交通运输的发达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步行、骑车上学的学生似乎变少了,一部分学生取而代之的是公交车,私家车。[2]当然,主要因素是社会体制的问题,从而造成家庭和学校的偏差。

1. 家庭方面。由于不同的家庭在结构、素质方面的不同,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差异,并严重制约了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健康发展。因过于溺爱,使孩子不同程度上表现出懒惰,脆弱,缺乏毅力,没有恒心,不愿意进行艰苦的体育锻炼。家长望子成龙,课余时间送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不愿孩子把时间过多的花在体育活动上,想法设法让孩子进行各类的学习,忽视了体质是智能之根源。

2. 学校方面。生命健康安全第一的思想成了阻碍学校体育发展的枷锁。由于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校园安全事故不断,而独生子女家长的无礼要求更让学校难以接受,使得我体育工作如履薄冰,举步维艰。球类运动怕学生碰着,体操运动怕学生摔着,跑步运动怕学生磕着[3]。一年两次的运动会被压缩为一次,就连课间操也要教师死死的盯着,生怕学生出事,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失偏是促使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的催化剂。

3. 体制问题导致了体质问题的出现。导致学生健康状况进一步下降的原因还在于现行体制的不合理。尽管我们所倡导的是大众化教育,而不再是精英化教育,提倡的是学生全面的发展,而不再仅是智能的发展,但我们现行的体制滞后于时代的进步,高考的旗帜仍指向卷面成绩。从社会到家庭、从校长到教师,甚至包括学生本人,都把分数看的是至高无上[4]。

三、结论与建议

1.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力度.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积极营造全民健身的氛围,尤其是每一个家长的健身意识,共同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体质与身体健康的大环境。

2. 学校要成为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的主阵地。首先要按照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开足并认真上好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课时.不要形成说之重要,忙时替掉的不利局面,要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要求,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搞好硬件建设。

3. 要切实加强学生健康教育,保证健康教育的开课率,积极探索健康教育的形式和途径,使学校健康教育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挥作用。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营养知识、常见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的营养观念和良好的饮食习惯[5]。

4. 升学压力是影响学生肥胖率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其原因是激素分泌量增加,促使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因运动量的不足、热能的摄入量大于消耗量,在这样的环境下,偏胖是理所当然的,体质下降是自然的,导致的原因主要是应试教育。

参考文献:

[1]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左一文,甘户芦等.江西省居民膳食塔的构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0(5).

[3] 王新年,付治华等.东华理工学院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6(5).

第8篇:青少年身体素质问题范文

【关键词】航海模型运动;科技体育

航海模型等科技体育运动要进入学校,就要在青少年当中积极推广,通过学校教育来创新发展这一优秀的科技体育项目。然而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长期的实际情况来看,航海模型等科技体育项目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存在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从认识与思考等方面,对航海模型等科技体育进校园的必要性、困难、发展思路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1航海模型运动进校园的必要性

1.1航海模型运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的积极参与为科技体育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在政策的科学指导下,科技体育在学校中的发展要注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充分结合,要抓好学校体育与相关科教部门的结合点,拓宽项目发展空间,还要特别注意防止项目向功利化发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这将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我们要从头做起,用长远的、平稳的心态,让科技体育在校园中走得更远。航海模型等科技体育进入学校也是体教结合、体科结合的必然要求。

1.2航海模型科技体育进校园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航海模型等科技体育项目具有明显的科技教育价值,所以,从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角度出发,充分发掘、利用科技体育这一重要资源,积极将其引入学校并大力推广,是十分必要的。科技体育是一项促进青少年成才的快乐运动,它能够帮助广大青少年在参与体育锻炼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进而树立热爱祖国,热爱航空、航天、航海和无线电事业,献身科学的志向。广大学生要牢固树立科技发展理念和“健康第一”的思想,对促进健身习惯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不断增强广大学生的思维、体质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1.3航海模型科技体育进校园是落实《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要求

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为我国各项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全民健身全面发展的大环境下,航海模型等科技体育的发展,要充分借助贯彻《计划》的良好机遇,借力推进航海、航空、无线电等科技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明确科技体育“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把科技体育事业推上一个新的发展水平。

2航海模型等科技体育进校园所面临的困难

2.1学校体育观念的束缚

一直以来,西方现代体育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体育中的主导地位已经根深蒂固,由此也就形成了一种普遍的或者是传统的思维定势,即把学校体育与体操、田径、球类等奥运项目画上了等号。所谓学生体育达标以及各种体育测试,也大都以这些项目为标准。形成了目前阶段学校体育观念对科技体育发展的束缚。

2.2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体育的无奈

尽管这些年国家一直都在致力于纠正应试教育的弊端,重视素质教育,但是,现实情况是令人失望的。高度竞争的严酷的社会现实不由得学校、社会、家长及学生不以分数论高低,结果素质教育多是表面文章,而应试教育则是“扎扎实实”的。应试教育所带来的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其严重后果是影响了学生也包括教师的身心健康。再从学校学科教学来看,在应试教育面前,那些非重点学科或者说非考试科目必须做出“让路”甚至“牺牲”,其中受冲击最严重的当是音、体、美课。原国务委员陈至立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拦路虎’主要是应试教育”,当前学校体育工作情况不容乐观,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有人说,“现在的学校体育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这其实就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体育的真实写照。

毋庸置疑,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体育的弱势学科地位是显然的,而科技体育在学校体育中又是弱势项目。弱之又弱等于雪上加霜,航海模型等科技体育走进校园所面临的困境可见一斑。应试教育不摒弃,学校体育就不可能真正受到重视而摆脱目前的境地,那么科技体育在学校中也就不可能存在生存发展空间并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3实现航海模型等科技体育进校园的实践思考

航海模型等科技体育进校园以建立体育强国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基本动力,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当我们仔细分析目前科技体育在学校体育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现状时,并非人们没有认识到它作为一种科技创新发展的价值及其重要性,其形成原因在于具体实践中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予以落实。就像人人都能认识到甚至痛恨应试教育的危害,却又都在努力实践应试教育,而素质教育则只是挂在口头上,做做表面文章罢了。因此,实现航海模型等科技体育进校园关键在实践,在落实行动。

3.1将学校体育工作纳入制度化轨道

学校体育工作事关青少年身心健康,更关系到国家未来竞争力乃至国防科技军事后备人才培养问题。所以,应该把体育工作放到学校工作中应有的重要位置,把青少年身体素质问题上升到事关综合国力的层面上。原国务委员陈至立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把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作为评价教育工作好坏的重要指标,切实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尽快改变学校体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学校要创设良好的环境,成为学生强身健体科学发展的大舞台、主阵地。学校体育工作受到重视并真正得以落实,是科技体育走进校园的必要前提。

3.2建立健全各项奖励机制

为了促进航海模型等科技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广泛开展,教育、体育、科技等主管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比如与教师工作考评、学生学业成绩挂钩,考学加分、特招等,发挥政策、办法良好的导向作用。

3.3加强教材建设

我国的科技体育项目有航海模型、航空模型、车辆模型、建筑模型、无线电侧向、定向等,这些都具有明显的特色,所以,在学校体育中推广科技体育需要进行必要的项目选择,也就是解决“学什么”的问题。

3.4多渠道开展活动

利用体育课、课外活动等形式组织比赛,例如校内、校际间比赛直至县区乃至省市中学生、大学生民间体育运动会等,都是学校广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有效途径。

第9篇:青少年身体素质问题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素养;提升

数学是一种语言,是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方法,运用数学的能力是未来公民应当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数学教育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社会性决定了数学教育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数学教育该怎么来改?要以什么为重点呢?笔者认为,应该以数学素养提升为中心,并且是面对教师、学生两方面的,且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 新形势对数学素养教育的迫切要求

新课程改革体现着“大众数学”的国际潮流,它依据人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数学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开发学生智慧潜能、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数学文化素养为根本特征. 它不是面向部分人,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它不反对培养数学英才,但不是专门的英才教育模式. 数学素养教育不是一种选择性、淘汰性的教育,它是每个人在原有基础上,在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的数学教育.

目前许多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理解力灵活度不够. 常听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感叹:“老师我是真的不懂啊,我从小学时就非常怕数学了,要懂的话,我就不是这样了”. 这部分学生数学基础不扎实,对数学缺少兴趣,信心不足,畏惧数学. 而对于教师这方面来说,则可能是因为长期受到学生的冷淡反应,也可能是对新课改真正意义的理解有误,而出现了一些“伪劣产品”,如贯彻新课改理念后,原本作为主角的教师在课堂上开始忌讳讲了,甚至有人把少讲或不讲作为新课改的标准.他们担心背上“填鸭式”和“满堂灌”的黑锅. 而有些教师刻板教条地强调学生的“自学”和“读书”,上课随心所欲,清闲若定. 试想,这样的教学还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吗?正如有的教师所质问的那样:“新课改把教师定位为乐队中的小提琴手,如果现在‘平等中的首席’都不演奏了,这个乐队还有谱吗?”所以笔者认为对于中学数学教育来说,应该是以素养提升为中心,并且是面对教师、学生两方面的,且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那么对于这样一种情况,教师怎样提高自身的素质,怎样来开展数学素养教育,从而激发学生不要畏惧数学,重新认识数学,进而喜欢上数学,学会运用数学呢?而对于学生来说,要怎样让他们养成不怕苦、不怕累,遇事迎难而上的奋斗劲儿,让他们知道“万丈高楼平地起”呢?而我们的知识大楼是由各种学科构成的,一旦哪个角落出现了破损,就是再困难也要把它补上,否则高楼将成危楼,更别说要与其他楼一争高下了.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曾指出:“未来社会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我们中国也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所以首先要学会学习,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现在大多提倡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让他们自己在知识的海洋里去探究、去尝试,从而在探索、尝试的过程中获取知识,长进能力. 这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是教师们往往忽略了一点,我们的学生是否学会了“游泳”呢?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诺曼说过:“我们期望学生学习,然而却很少教他们如何学习;我们希望学生解决问题,却很少教他们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这也是我们中学数学教育的一个难点. 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差太大,尽管教师在上面口若悬河,可是他们对于有些初中数学知识都不懂,能听得懂吗?所以对于一些学生来说,相对于书本上公式、证明,更重要的是在各人原有的基础上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 .

[?] 实施新课程对数学教师的要求

当然,“学习”这可不是学生的专用词,教育学家曾说过:“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所以尤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对新课改的真正意义有正确的理解,自己要先学习,不能老是靠吃老本,而且学习的程度要比学生深、广,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来授予学生,吸引学生,而不是照本宣科. 故而本次的新课改不仅对学生的要求提高了,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更加专业化,更加复合化,要求教师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

第一,教师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要有宽广的服务意识及一颗年轻充满激情的心. 教师对所有的学生要一视同仁,对身体素质好、聪明、有灵气、成绩好的学生与身体素质差、迟钝、调皮、成绩差的学生应同等对待,对学生的关爱不感情用事,更不能掺杂个人好恶. 同时对学生的情感、成绩以及身体素质都要悉心关照,服务周到,促使其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