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选择题
1.我国陆地总面积约()
A.900平方千米B.960平方千米C.960万平方千米D.1000万平方千米
2.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跨南北半球B.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纬度较低
C.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D.西靠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3.下列山脉中,属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分界线的是()
A.天山B.雪峰山C.大兴安岭D.祁连山
4.下面关于我国各民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B.各民族大聚居,小杂居
C.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
5.下列我国省级行政区中,与河南省相邻的是()
A.湖南B.江西C.山西D.甘肃
6.我国秦岭—淮河一线是()
A.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B.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C.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D.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7.2010年台风鲇鱼给我国部分地区造成巨大损失,下列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发生于秋末、春初季节
B.除、云贵高原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受台风影响
C.台风是灾害性天气,带来大风降温和霜冻
D.台风带来大量降水,可缓解伏旱
8.造成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位置B.季风影响C.地形因素D.纬度位置
9.治理黄河的根本是()
A.上游修建大型水库B.中游加强水土保持
C.下游加固黄河大堤D.下游开挖入海水道
10.下列铁路线中不属于南北走向的是()
A.京沪线B.焦柳线C.兰新线D.宝成线
11.在河南省境内通过的铁路线有()
A.京广线、陇海线、焦柳线B.京九线、京沪线、京广线
C.浙赣线、哈大线、京广线D.陇海线、宝成线、京九线
12.目前,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是()
A.林业生产B.渔业生产C.畜牧业生产D.粮食生产
13.我国东北平原的作物熟制是()
A.一年两熟B.两年三熟C.一年三熟D.一年一熟
14.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的条件是()
A.自然资源丰富B.科技力量雄厚
C.劳动力充足D.位置优越
15.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主要办法是()
A.跨流域调水B.人工降水C.修建水库D.节约用水
二、填空题:
16.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水等都是________,并且这些自然界中的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____________。
17.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的利用状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_______、_______和建设用地等。我国为了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______________,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8.从空间分布来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特别是_______地区和_______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19.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_______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这些纵横交错的运输线,构成了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
20.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而且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21.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实验区是______________。
三、综合题:
22.读中国地形图(5分)
盆地:
⑴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
高原:
⑶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
山脉:
⑸________________
23.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而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这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_______、牧、副、_______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⑵但是我国的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而且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_______、
_______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_________与__________矛盾尤为突出。所以,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国政府在人口控制方面,把“实行______________”,在土地管理方面,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______________,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24.分析下表“我国各类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值的相对状况”数据资料,回答:(9分)
资源种类土地耕地矿产河川径流量森林
总量在世界的排名34366
人均值占世界人均值的1/31/33/51/41/5
⑴分析我国自然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
⑵指出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不足。
⑶谈谈你对资源利用的看法。
25.请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直线连接起来
A.从乌鲁木齐到北京开会,时间紧迫①火车
B.从大同运送大批煤炭到秦皇岛,运费最低②汽车
C.从重庆到武汉旅游,沿途观察三峡风光③轮船
D.从拉萨到西宁,沿途参观考察④飞机
答案:1.C2.D3.D4.A5.C6.C7.D8.D9.B10.C11.A12.D13.D14.B15.C
16.自然资源,非可再生资源17.林地,草地,每一寸土地18.华北,西北19.铁路20.农业,工业21.北京的中关村
22.⑴柴达木盆地,⑵四川盆地,⑶青藏高原,⑷内蒙古高原,⑸天山
23.⑴林业,渔业,⑵耕地,林地,人,耕地,计划生育,每一寸土地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2分)1、关于教室内涉及到的一些物理量,下列描述最接近实际的是( )A.教室内的温度约为50℃ B.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C.一张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300g D.老师眨眼一次所用的时间为10s2、在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D. 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3、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发声体每秒振动次数越多,音调就越高,响度越大 B.声源离人耳越近,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C.音色与发声体的结构,材料有关 D.用力敲鼓,鼓面振幅越大,响度越大4、某天李军上学时,以1.2 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的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以1.8 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的路程,他上学时走路的平均速度是( )A.1.5 m/sB.1.44 m/s C.1.68 m/s D.1.36m/s5、一只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插在冰水混合物中,显示温度是2℃;插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显示温度是96℃,那么当它插入水中显示温度为25℃时,水的实际温度是( )A.25℃ B.27℃ C.24.5℃ D.无法判断 6、有关眼睛病变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近视”是由于眼球晶状体变扁,使焦距变长,近处景物成像于视网膜前造成的B、“远视”是由于眼球晶状体变凸,使焦距变短,近处景物成像于视网膜后造成的C、“近视”可以通过配带合适的凹透镜矫正,“远视”可通过配带合适的凸透镜矫正D、“近视”可以通过配带合适的凸透镜矫正,“远视”可通过配带合适的凹透镜矫正7、如图是三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图线,则由图线可知()A、ρ1ρ3 C、ρ1=ρ2=ρ3 D.无法判断8、一定质量的封闭气体被压缩后,它的质量、体积和密度的变化是( )A.质量不变,体积缩小,密度增大 B.质量减小,体积减小,密度不变 C.质量增大,体积减小,密度增大 D.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密度不变 9、小民用天平和量筒测某液体的体积,得到数据绘成如图所示图像,量筒质量和液体密度是( )A 、20g 1g/cm3 B、60g 0.8g/cm3 C 、60g 1g/cm3 D、20g 0.8g/cm310、用铜和铝两种材料制成的导线.如果它们的质量和横截面积都相同则,这两条导线长度之比等于( ) A.27:89 B.89:27 C.1:3 D.3:1(多选)1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当烛焰离透镜12cm时成的是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7cm时成的是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5cm B.10cm C.11cm D.14cm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12、如图中物体A的长度是 _________ cm,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_________ ℃.
13、人坐在橡皮筏上随湍急的河水漂流,人相对河岸是________的,相对________是静止的。14、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的特点.除夕之夜,燃放烟花爆竹时,不少汽车由于受到振动使它的报警声响起,此时汽车的报警声和鞭炮声对于已经入睡的人来说是________。15、华蓥市举办了几届颇具影响的梨花节。其中有一次,台湾歌手周杰伦也来到了梨花节晚会的舞台上,现场观众能听到他的声音是通过____ _____传播的,能从不同的位置看见他,这是一种光的 现象;当时他身穿紫色T恤,蓝色牛仔裤,如果舞台只用红色灯光照向他时,观众看到他的裤子的颜色是 色。16、如图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如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17、“祥云”火炬燃料为丙烷气体,为了便于储存或携带,常温下可采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使其_________。18、市场上出售一种“金龙鱼”牌食用调和油,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0.92×103kg/m3,则该瓶油的质量为____________kg。19、有A、B、C三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400g、60g,体积分别为16cm3、50 cm3、12 cm3。在A、B、C三个金属球中,若只有一个是空心的,那么 _______球是空心的,这种材料的密度为___________。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20、在扬州古城挖掘过程中,工作人员巧妙地引用太阳光水平照入挖掘隧道,解决了挖掘时的采光问题,如图所示,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补全光路;21、根据射入和射出的光线,在右图的方框中画出适当的光学器件。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8分)22、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选填“A”、“B”或“C”),示数为________℃,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ABCDE),则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3)根据描绘的图线,该物质在第5min时处于________态,该物质的熔点为________℃,仔细观察图像发现,该物质熔化前(AB段)升温比熔化后(CD段)升温________(选填“快”或“慢”).(4)图像中DE段是________过程.23、如图所示是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以沿ON向前或向后折的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ON垂直于镜面。(1)能折叠的纸板的作用是: 。(2)一束光帖有纸板沿EO射到O 点,光将沿OF方向射出,如果把纸板ON的右半边向折,反射光线将 (填“存在”或“不存在”);如果一束红色激光沿原FO方向射O点,它反射后沿 方向射出。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1 150 7502 300 6003 450 450(3)课后,某同学利用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表所示,经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 24、张华和同学到钢铁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张华拾到一个小金属零件,他很想知道这个零件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就把它带回学校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这个零件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 (1)把天平放在___ __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填“左”或“右”)调节。(2)天平平衡时, 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零件的质量为_________g,用量筒测得零件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零件的体积为___ ___ cm3,由此可算得小金属零件的密度为_________ g/cm3。(3)若该零件磨损后,它的密度将_________(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五、计算题(5分+6分+8分)25、某人站在铁路旁,看见远处的铁路检修工人用小铁锤向铁轨敲了一下,他贴近铁轨,过了一会儿听见了两次敲击声。若两次声音间隔为0.5s,该人离敲击处183.6m,求声音在铁轨中传播的速度是多少米/秒?(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26、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10min内前进6km,停车10min后又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20min,求(1)汽车停车前的平均速度;(2)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27、小明郊游时捡到一块外形不规则的石头.为了测定它的密度,小明称出石头和一个盛满水的容器的质量 分别为0.56kg、2kg,然后将石头轻轻放入容器中,又测出了容器的总质量为2.36kg.(石头吸水不计)求:(1)石头的体积;(2)石头的密度;(3)若石头吸水,所测石头的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5:BAABC;6-10:CBAAA;11:BC二、填空题12、3.10、52;13、运动、橡皮筏;14、信息、噪声;15、空气、漫反射、黑;16、凸、照相机、远离;17、压缩体积、液化;18、4.6;19、C、8g/cm3三、作图题20、 21、凸透镜四、实验探究题 22、(1)B、39、晶体;(2)吸收;(3)固液混合、50、慢;(4)沸腾;23、(1)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2)存在、OE;(3)将反射光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当做反射角;24、(1)水平桌面、右;(2)62、20、3.1;(3)不变;五、计算题25、4590m/s26、10m/s、12.5m/s27、(1)2×10-4m3、(2) 2.8×103m3、(3)偏大。石头吸水后,导致排出水的体积小于石头体积。
关键词:中学生物;教学反思;教师成长
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每一位生物老师应不断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科学求实的态度、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和强烈的创新意识。
一、教学反思的概念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追求教学过程的合理性,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二、教学反思的意义
1.教学反思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反思,中学生物教师可以恰如其分地评价自己的教学过程,由传统的知识传播者转变成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2.教学反思能不断生成教师的教育智慧
通过反思,可以使教师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实现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融合,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教育科研能力,从而促使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化。
3.教学反思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只有经过反思,经验才会得到提炼、得到升华,从而成为一种开放性的系统和理性的力量,唯其如此,经验才能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杠杆。
三、中学生物教师如何在教学反思中成长
1.课前反思:以人为本、查缺补漏
课前反思是对教学过程的一种预测和设想,需要有较强的预见性,反思得越到位,越能做到未雨绸缪。课前反思包括对学生的学情分析,对教材的分析,对教学流程的分析。教师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缺补漏、吸收和内化的过程,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的过程。
例如,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第二单元第四章“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时,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走进新课程,理论联系实际,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前发动学生收集有关病毒的资料,并制作病毒模型,为学生创建直观认识。病毒让人看不见摸不着,可又能实实在在地感知到它的存在,尤其是病毒的危害性人人皆知,学生对病毒的种类、病毒的危害以及病毒的预防更有兴趣。该如何引导学生从生物学的角度去认识病毒、了解病毒呢?如果介绍病毒的危害和预防要介绍到何种程度?该选择哪些有代表性的病毒疾病来介绍才会让学生有兴趣又有话好说?所以,“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的三维目标具体内容比较难定位。备课过程中,对“病毒的生物特征”和“病毒与人类关系”教学内容的增减处理、呈现顺序安排,每个教学环节的衔接等总觉得不够流畅,怎样有机组合才能提升这些资料的利用价值?在课程中注重生活实际与学科的整合,以历史上天花肆虐的故事为切入点导入病毒的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以天花病毒为主线贯穿教学始终。
2.课中反思:随机应变、殊途同归
事实上,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教学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有时还会有意外的可能,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顺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例如,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眼和视觉”,本章内容属于教学过程中比较难的一个环节,不易理解。教学过程中首先创设情境:体验眼与视觉的重要性,使学生体验和感悟到眼与视觉的重要性。其次传授知识:眼球的结构与视觉形成。对于这部分知识,教材选用了人眼球与照相机的结构示意图进行观察与思考,可是学生对传统装胶卷的照相机并不熟悉,课堂出现冷场,事倍功半。初一的学生没有学过物理,对于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并不理解。讲课时教师介绍凸透镜成像、焦距之类的问题,学生一时接受不了,对视觉的形成会不理解。而后教师想到了一个学生很熟悉的物体――放大镜。学生大多都玩过用放大镜聚光的游戏,借此来说明凸透镜可以把分散的平行光通过折射聚集起来,这样既粗略地解释了眼睛成像的原理,学生能形成大致的印象。教师又及时引导学生观察眼球的模型及图,阐述其各部分功能(补充脉络膜的功能),以这样的方式完成教学。一方面培养学生观察对比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从教师这里直接获得知识,避免在学习过程中走弯路。要使抽象的理化知识具体化,尽可能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如:挂图、投影、实物、演示实验等等,这样不仅能有效快速解决理化知识给生物学知识的传授构成的障碍,而且能大大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增强。
3.课后反思: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新课标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逐步完善教学艺术,以期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例如,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学》第七单元第二章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时,本节课的生物学科思想体现在几个方面:人的性状与遗传物质的联系、人的个体与人类整体的矛盾和统
一、生物个体与群体的一致性和矛盾性等等。教师在多处较好地体现了教学创意(特色):根据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这节课刚开始时,教师导入“超生游击队”这个小品,引起了学生很大的兴趣。接下来,以抛硬币的小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讨男女性别的差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了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的学习模式,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揭开性别遗传的奥秘;变式练习:一对夫妇已经生了一个女孩子,经政策允许,他们可以生第二胎,那么,他们生男孩的概率是多少?教完每节课后教师应进行回顾总结,考虑创设的情境是否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在引入过程中还存在哪些不和谐之处?同时根据这节课的教学体会和从学生中反馈的信息及时修正教案。
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这三类反思之间不是呈直线发生的,而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发生过程,反思的各个因素交互作用。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反思,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整改。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正因为不断地反思,才成就了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教师的反思是教学创新的动力,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阶梯,也是强化教研意识的催化剂。实践证明,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实践中尝试,在反思中研究,使自己在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愿我们每位教师都能充分发挥教学反思的镜子效应,让教学反思成为激励教师自身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参考文献:
[1]马立.今天我们应怎样进行教学反思[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3.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