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产业经济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经济法概述
从一般意义上讲,经济法是用以调整现代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最早,经济法产生于资本主义国家,是发达国家追逐经济利益,改善社会关系的基本法规。然而在早期,经济法没有民法的概念,并不注重法律内容的区分与研究,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经济上,比较脱离法律范畴。对我国而言,经济法出现较晚,在我国经济水平逐渐发展提高的基础上,经济法必须与宪法、行政法、社会法、刑法等一样成为我国最为基础最为根本的法律。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新兴的法律部门,经济法可以起到干预国家经济的重要作用,能够有效地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并以促进经济发展为根本目的,对经济关系进行综合调整。
二、民族旅游产业中经济法运用的意义
(一)欠缺完善的法律保护
由于我国大多少数民族地区都处于较为偏远的位置,因此在具有十分优美秀丽的自然风光与淳朴传统的民族特色的同时,也表现出法律的缺失与疏漏。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传统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得较为完整,这些相对完整的旅游资源对外界旅游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为民族旅游产业创造了充分的发展条件。然而旅游产业与很多产业有很强的联系。一次完整的旅游活动就涵盖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必然会与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相联系,具有拉动性强的特点,继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全面发展。”[1]尽管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有效应用能够充分地满足其迫切改善落后经济状况的心理需求与生存需要,但是法律的不完善与局限性都给其旅游经济的增长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困窘,不仅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了旅游者的权益,也会给自身的经济发展带来制约。研究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中经济法运用,能够在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基礎上保障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有效地促进民族和谐
一直以来,我国都是一个团结奋进,各民族间相对和谐友好的国家,并将民族之间的和平共处作为国家统一的重要标准,因此,在民族地区旅游业开始崛起发展的时候,我国政府有必要做好相应的宏观调控,制定良好有效的政策继而保障民族地区收入,使其能够通过旅游行业的开展带动整个市场经济的提高。只有在大力支持民族旅游产业的同时积极地做好监督管理工作,确保经济法规能够有效实施,才能保障民族之间的和谐,减少各民族之间的矛盾与纠纷,为国家的统一与社会的安定奠定基础。
(三)合理保护环境资源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拥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包括秀美的自然景观,大量的生态物种、丰富的矿物资源。如在我国的云南,有着号称中国西南地区最大湖泊、中国第六大淡水湖,且被誉为“高原明珠”的滇池,有着让人看过一眼便铭记于心的秀丽洱海,同样有着大量的动植物与有色金属,因此被称为“动物王国”“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长年以来,有色金属的矿产量都位居全国前列。不仅在云南,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均如此,然而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为了获取可观的经济利益,就开始肆无忌惮地开发及利用这些自然物质资源,这种过度地、毫无节制地资源开采及利用不仅会造成物质资源的匮乏与枯竭,还会给自然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与污染,为此,少数民族旅游产业的发展应该建立在对经济法律合理的认识与了解基础上,尽可能地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经济与民族风光相协调。
三、民族旅游的特征与经济法的联系性
(一)民族性与经济法的联系性
民族性是民族旅游最重要的特征,每个民族之间的文化特点、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都与其他的民族存在巨大差异,这种民族性决定了在开展旅游项目,发展旅游产业时,各民族地区要采取许多截然不同的方式,这种民族性特点给经济法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经济法的执行必须有的放矢,以多样性迎合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民族性特点。
(二)地域性与经济法的联系性
地域性对民族旅游而言,既是一种限制,又是一种保护,任何民族的发展与生存方式的形成都建立在特殊的生存环境和地域特征上,只有在这样的独特的地域环境才能够形成独特的民族习惯,才能给游客制造出独特的民族氛围,为此,地域性特点必须与经济法高度融合,经济法要建立在对地域性有所针对的基础上,才能确保游客在学习神秘民族文化的同时领悟、体会地域性所带来的民族精神。
四、民族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长期以来,民族区域旅游产业都存在着公共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随着现代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民对于民族旅游的需求也相应不断提高,而民族旅游产业的配置设施处于无法满足的落后阶段。这不仅导致民族旅游产业正逐渐丧失竞争力和吸引力,也导致游客无法从旅游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民族旅游的乐趣与特点。以交通条件与住宿条件为例,民族旅游产业的交通道路条件往往非常恶劣,难以承受大量的车载客流,因此对于游客人数造成了一定的限制,也给行车安全埋下了隐患。而在住宿方面则更为明显,很多民族区域的住宿条件极差,但是由于住宿房屋的有限,导致收费极高,既有坐地起价之嫌,价格又无法与实际环境相符。这种地形、环境封闭以及经济落后导致的基础设施不足与局限,给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桎梏与消极影响,也给游客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
(二)开发具有盲目性
由于一些少数民族聚集区域的规模与资源都难以满足旅游产业的需求,所以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开始进行资源的开发与产业规模的建设,但是,其在开发建设之前并没有进行细致合理的规划,缺少宏观的战略思考,而只是一味地将落脚点放在获取更多经济利益上,以至于旅游产业开发具有盲目性,缺乏质量保障,不仅对于当地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还会导致资金利用不佳,设施建设不到位等情况,对少数民族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没有促进作用,反而产生了巨大的阻碍。
(三)旅游市场存在不正当竞争
“我国的民族旅游产业正处于迅猛发展的阶段,但是随着发展节奏的加快,游客对旅游项目的投诉也大幅度地增长,尤其是旅游社与游客间的纠纷增长速度非常之快。”[2]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项目的对外开放过程中也存在这样的情况,且近年来愈演愈烈,最主要原因即旅游市场中出现了不正当竞争手段,为了获取利益,旅游产业商家弃道德于不顾,其操作手段甚至违反了我国《旅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规定。如民族地区的旅游餐饮行业将收费标准定的过高,趁机敲诈游客。还有一些旅行社强制性地要求游客进行购物消费等,这种行径不仅对游客自身的安全及经济造成损失,也给民族旅游产业的形象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五、经济法对优化民族旅游产业的作用
(一)经济法的完善大力扶持民族旅游产业
为了大力扶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项目的开发与运行,我国政府应通过经济法的制定进行补贴和优惠,“这些政策包括:财税优惠政策;对民族地区发放无息和低息贷款的金融优惠政策;采取利润自留、自有资金照顾、价格补贴照顾等措施对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的优惠政策,同时应放宽扶贫标准,加大民族地区扶贫资金及完善相关惠及民族地旅游开发的倾斜政策。”[3]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民族地区的旅游资金投入标准,使其无论从建设还是管理上都能够得到有力的资金扶持,合理地利用各项资源,加快旅游业发展脚步。
(二)合理地制定民族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民族旅游产业的长期性发展进程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如果不能做到合理规划,就会破坏民族地区的整体和谐,破坏民族地区的生态结构与建设规模,使其失去原有的民族性特点,因此,政府应该通过经济法的制定调控帮助民族地区进行合理的旅游产业开发规划,并以此培育市场,完善旅游产业的服务。在实际操作时,政府要以市场导向作为旅游产业及产品开发和发展的牵引力,有步骤、有时序地为民族旅游产业制定符合自身发展思路的开发规划,既能大力地保障民族地区自然生态资源的完整性,也能促进自然生态环境与旅游产业平衡发展。
六、运用经济法管理民族旅游产业市场
(一)管理民族旅游产业市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休假制度的调整,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在旅游带给游客快乐享受的同时,关于旅游的投诉日渐增多。”[4]民族旅游产业市场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与休假制度不断调整的基础上,民族旅游市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只有以经济法作为管制的途径才能确保侵损游客的不正当行为受到大力打击。如今,各旅游商家经营者为了获取经济利益,甚至谋求暴利,不惜自毁信誉,采取吃回扣行为、打击诋毁其他商家行为、虚假广告宣传行为等,导致民族旅游市场出现了病态之状,严重阻碍了民族地区旅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了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关系。市场需要完善与规范,只有加强对于旅游产业的有效规制,加强市场监控的力度,才能促进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自由竞争。
(二)采取公开手段实行监管
传统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市场缺乏经济法的有效监督管理,最根本的原因是缺少统一的制度与规范,缺少信息资料的公开和共享,导致了在法律判定时缺少合理有效的证明。为此,政府应在经济法相关规定中要求旅游行业提供信息资料并进行公开。游客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旅游行业的各项信息内容,并选择口碑质量最佳的旅游项目,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信息公开制度可以帮助游客制定一条属于自己的旅游线路并根据自身经济条件选择费用标准。旅游产业信息的公开可以通过网络、问询部、书籍音像等途径。如当地旅游局主管部门建设网站,公开各项旅游产业信息,其中包括餐饮、住宿、交通等,并进行实时更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必须确保提供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游客及时获取有利于出游的相关路线、住宿、购物资料。
(三)构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制度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必须按照经济法的相关规定,订立并履行旅游合同来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旅游合同要对各项纠纷制定明确的,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及赔偿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兼顾双方利益。除此之外,旅游执法部门应针对各项旅游产业项目的工作内容进行细致严谨的检查,只有加强自身的监督力度,才能有效地增强旅行社以及各相关经营企业的自觉性,并自发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与服务质量。有效的监管与合同规定能够减少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改善坐地起价、强制消费、吃回扣等不良现象。
经济水平的提高促使人们消费意识不断转变,让旅游度假成为了目前最受青睐的放松方式,“旅游业一度被誉为‘朝阳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弘扬了民族文化。”[5]在旅游行业大力兴起的前提背景下,我国的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也开始势头猛进,然而,“由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其他地区存在巨大差异”,[6]民族地区的地域限制与民族特征决定了其发展具有局限性与阻碍性,如果没有合理的规划与监督,就会引发一系列不正当竞争与违法行为发生,导致民族地区旅行产业陷入恶性循环,为此我国政府必须加强经济法的构建,加强对旅游业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旅游产业的各项目符合旅游合同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改善当前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不良现状,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振兴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罗中昌.民族旅游产业的经济法思考[D].西宁:青海民族大学,2014.
[2]甘子红.从经济法视域分析我国旅游业中损害赔偿责任[J].今日湖北旬刊,2015(8):17.
[3]冯冰冰.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产业发展看民族经济法的相对独立性[D].长春:吉林财经大学,2010.
[4]熊靓.从经济视角看我国旅游业中损害赔偿责任[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11).
[5]徐萍萍.論旅游业政府监管失灵的法律救济[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14.
[6]田钒平.民族经济法理论研究的根本问题——基于西部开发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关性的理论分析[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0(5):98-104.
[责任编辑:王鑫]
关键词:旅游产业集聚 区域竞争力 影响程度 区位商
问题的提出
随着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日益成熟,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新的增长点和优势产业。由于旅游产业与其周围大批相关产业或行业在空间上集聚,逐步演变成辐射广阔的旅游产业集群。深入研究区域旅游产业集聚效应,进而带动旅游产业链上的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的发展,最终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产业集聚作为特殊的区域组织形式,对一个地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逐渐成为提高区域竞争力和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发展模式。近年来,产业集聚理论正逐渐被运用到旅游产业及区域发展的研究领域和实践中。张河清等(2010)针对广东21个城市的旅游发展状况,对区域旅游产业集聚竞争态势进行了比较分析;陈绍友(2006)研究了空间格局和不同地域旅游行业的聚集情况,提出了推动重庆旅游产业集聚的策略;冯卫红(2010)通过对旅游产业集聚的判定识别,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的方法,认为山西平遥古城初步形成了旅游产业集聚。
本文较为全面地对甘肃旅游产业集群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了旅游产业与其相关产业的关联程度、旅游产业集群的竞争态势,即对甘肃省14个地市的旅游产业集聚效应和地区旅游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基于产业集群角度对甘肃旅游产业优化发展路径进行探讨。
甘肃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旅游业正处于蓬勃向上的成长期,2004年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和国内旅游三大市场都出现了较强的增长态势。旅游业发展的良好预期,为甘肃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近年来甘肃旅游产业呈快速增长趋势,从2000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截止到2011年全省接待游客583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三分之一以上;旅游业总收入达到333亿元,同比增长40%,旅游业总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超过6%,显然,旅游产业在甘肃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由于当前甘肃旅游业属于低技术、低效益以及资源依赖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致使旅游产业的发展结构存在诸多弊端,例如: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资源依赖性特征;旅游产业与其关联产业的带动力弱小,与其他产业的联动缺少有机性;旅游产业集群融合所产生的新型发展模式尚未成熟,旅游产品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等。因此甘肃旅游业发展还处于产业转型和战略提升的特殊时期,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结构优化调整的重大压力。
基于产业集群效应的区域旅游竞争力分析
本文以甘肃省14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资料来源于《甘肃省旅游业发展规划2006-2020》,数据评估所用的区位商值均由《甘肃统计年鉴》和《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2-2010年的数据计算得出。
由于较强的产业和空间关联性,通常旅游产业呈现明显的集聚分布特征。旅游产业集聚是指在特定地域空间内以核心的旅游吸引物为基础,围绕着旅游活动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发展起来的旅游企业及与旅游相关联的企业和机构,通过相互竞争和协作形成的具有创新能力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旅游产业集聚的测度方法为产业集聚和产业关联,甘肃部分地区尤其是丝绸之路沿线的旅游业具有显著的空间集中分布和分散结合的集聚现象。本文从旅游产业集聚水平和产业关联程度两方面对甘肃各地区旅游产业集聚的发展状况及区域旅游竞争态势进行分析。
(一)甘肃旅游产业与经济各部门关联度分析
旅游产业与经济系统各部门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各行业与旅游活动的关联程度,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受旅游直接和间接影响的行业大致分为19个行业。因此,甘肃省旅游产业与经济各部门的关联程度大小,可以通过旅游经济价值型投入产出表中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进行衡量(王兆峰、杨琴,2009)。
影响力系数是指当国民经济某部门增加一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其他各部门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当影响力系数大于1时表明该部门对其他部门的影响程度超出了社会平均水平。感应度系数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单位最终使用时,某部门因此产生的需求感应程度,即受其他部门的影响程度。当感应度系数大于1时表明该部门提供的需求对其他部门有较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测算得出甘肃19个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从表1分析得出,甘肃省旅游业的感应度系数为1.21>1,表明旅游产业和其他部门的前向关联程度较高,旅游产业对其他产业有较大的贡献,旅游产业对该地经济发展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甘肃省旅游业的影响力系数为1.01>1,表明甘肃省旅游产业的后向关联程度较高,即旅游业对其直接和间接产业有较强的依赖性。由此可知,在甘肃旅游业是一个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均较高的产业,甘肃具备形成旅游产业集聚态势的前提条件。
(二)甘肃旅游产业集聚水平分析
区位商在衡量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状况,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区位商是分析产业效率与效益的定量工具,是一种较为普遍的集群识别方法,是用来衡量某一产业的某个方面在特定区域的相对集中程度。通过计算区域旅游产业区位商,能够分析出旅游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区位商值越大,集聚程度越高,产业优势越明显。根据集聚条件,要素集聚程度和集聚效果三个方面,本文构建区位商综合指标体系(见表2)。
根据区位商综合指标体系可以得出旅游产业集聚条件,旅游企业和关联机构,旅游产业集聚效果在评定旅游产业集聚中均占有很大比例的地位。通常区位商指数可以表示为,因此本文引出旅游区位商综合评价指数为:
以本文研究方向为例:K表示区位商综合评价指数, eab指第b个区域内旅游产业a的某项指标数, Ea指整个国家旅游业a的某项指标数,m表示综合指标体系中的3个细类,m=1,2,3。
表3计算结果显示,甘肃各市旅游产业集聚呈现不规则波动现象,其中甘南藏族自治州、嘉峪关、天水、武威、酒泉2006年的K值较往年上升幅度明显,之后开始有一定程度的回落,但是不影响其产业集聚能力。其余各市在2002-2010年期间K的变化并没有一定的规律性,由此可以看出,甘肃各市旅游产业的空间集聚及集聚区域分布均为动态变化和调整过程中。
(三)甘肃旅游产业集群竞争态势分析
旅游产业集群可以通过产品差异化、市场规模、区域进入壁垒等条件取得一定的垄断优势,继而实行专业市场建设和行业标准,提升集群的议价水平。旅游企业或组织通过集群内部的群体协同效应和合作竞争效应,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旅游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产生的的旅游竞争效应是其他产业组织形式不能比拟的。本文构造了旅游产业集群区位商增长指数P,以此测量甘肃旅游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计算公式为:
其中Kij代表第i个区域第j年的旅游产业集聚值;Kio代表基期第i个区域的旅游产业集聚值。增长指数P可以反映出两个时期产业集聚程度的变动趋势。当P为正值,表示该区域旅游产业的集聚程度正在加大,产业竞争优势不断增加;当P为负值,则效果相反。本文以2002年14个城市的区位商值作为基期集聚值,依据2010年14个城市的数据依次计算,得出旅游产业集聚区位商增长指数,从而进行竞争情况比较分析。结合区位商综合指标计算甘肃14个城市的P值分别为:-17.50,63.80,25,14.75,-27.70,19.05,31.77,181.81,109.02,-16.67,66.67,-33.33,-83.94,87.63。
根据上述旅游产业集聚情况,将区位商综合指数K设定为横坐标,将增长指数P设定为纵坐标,构建旅游甘肃省旅游产业集聚竞争示意图(见图1),能够较为清楚地体现甘肃各市旅游产业集聚的竞争状况。
从图1可以看出甘肃省旅游产业集聚竞争态势呈现地区不平衡状况,具有较为明显的空间差异特征,根据区位商值和增长指数的变化,可以将甘肃省旅游产业分为优势区域、实力区域、潜力区域、劣势区域四类。具体表述如下:
优势区域(K>1,P>0):包括嘉峪关、酒泉和甘南三个城市。其中嘉峪关的区位商值为8.73,酒泉的区位商值为8.34,甘南的区位商值为24.53,三者远高于临界值1,由此可以看出,三个城市的旅游产业集聚程度均高于甘肃省的平均水平。同时P值的不断增加表明三个城市的旅游产业集聚增长速度较快,相对于其他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优势比较显著。
潜力区域(K0):包括金昌、白银、武威、张掖和平凉五个城市。这些区域的区位商值相对较小,均小于1,表明城市的旅游集聚程度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但绩效增长指数为正值表明这些城市的产业集聚竞争优势在日益显现。
实力区域(K>1,P
劣势区域(K
甘肃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优化路径
(一)优化旅游产业布局,加强区域间旅游产业集群协作
各种旅游要素在特定区域进行有效的集中和大量的集聚从而产生旅游产业集聚。在集聚过程中逐渐形成产业间的关联互动关系,使集聚产业演变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继而为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起到强大的助推作用。因此,应加强旅游产业集群政策的制定、实施和引导,加快实现集群区域协作与产业协作(刘佳等,2012)。甘肃在旅游产业开发过程中,通过区域间的分工和协作,逐渐进入旅游产业集聚的快速发展阶段。
首先,以兰州、天水、嘉峪关为增长极,形成以“丝绸之路”为主线的历史文化旅游产业集群。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旅游产业集聚效应较强的地区兰州、天水、嘉峪关和酒泉四大城市是甘肃省主要的旅游资源集中区,金昌、武威、张掖等城市的旅游集聚增长指数的上升,可以看出近年来这些区域发展旅游的潜力在不断增强。上述城市共同构成了古丝绸之路精品旅游路线的主要部分。以丝绸之路沿线甘肃段八个城市为核心的旅游区域相对于其他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的种类繁多,人口集中度高,城市化进程速度快,客流量大,客源充足,同时依托丝绸之路深远的历史影响,推动了沿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以此为核心脉络逐步集聚,在空间上产生了甘肃省旅游产业的黄金集聚地,逐渐形成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属于甘肃省旅游产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区域,同时也成为甘肃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扶持地区。
其次,以甘南、白银、平凉作为增长极,打造宗教、民族和生态旅游为旗帜的南北两翼旅游产业集群。甘南藏族自治州2002-2010年的旅游产业发展均位于甘肃省前列,在发展中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一方面借助藏传佛教圣地的历史背景以及特殊的自然风光,每年吸引大量的中外游客慕名前往,该地区的旅游外汇收入在第三产业产值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其次,该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为甘肃南部,与青海省接壤,便利的交通环境,为打造青海甘南藏区旅游集聚区创造了条件,从而可以产生“青海甘南”同城效应,实现区域间的合作共赢局面,促进旅游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优化转变旅游开发模式,加快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融合
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和产业要素的过程即为旅游产业融合。旅游产业融合具有功能置换和产业创新,形态分化与协同整合,比较优势与最佳组合,区位联动与合作竞争等优势(赵黎明,2011)。通过分析可知,庆阳、定西、陇南和临夏的旅游产业发展滞后于甘肃其他城市,竞争力相对较弱。一方面庆阳市属于典型的以能源开采为依托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定西市侧重于发展农副产业,同时旅游资源的的匮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不利于旅游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陇南地处甘肃与四川交界的边缘区域,旅游市场狭小偏远,区位条件比较差,旅游交通条件欠发达,怎样实现与四川省际间的旅游合作开发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甘肃应根据这些城市自身空间功能的叠加优势,将工业、农业等特殊的资源有机结合,加大以工业为载体的高新技术展览、工业文化体验和以农业为基础的农产品博览会、民俗节庆等综合性的旅游产品深度开发力度,构建产品互补、优势突出的区域旅游开发体系。
(三)优化旅游人才结构,提高旅游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依靠独特的旅游产业竞争优势推动旅游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旅游产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有产业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环境、产业规模效应等。人才是产业技术创新的的关键因素。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既是一个旅游产业要素集聚的过程,也是一个旅游人才集聚的过程,旅游专业人才集聚对于提升旅游产业集群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作用(刘佳等,2012)。随着竞争优势的加强,旅游业逐步吸引着更多专业化人才的进入。因此,甘肃应通过人才政策的引进,打造高端的旅游人才集聚平台,营造优良的人才集聚氛围,与相关院校进行合作,建立以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体系;提高旅游从业队伍的专业素质,包括旅游资源开发和中高级导游人才,旅游纪念品设计专业人员,旅游研究人员,旅游信息化人员,高级经营管理者等,这些人才规模的扩大,将会逐步提升甘肃各地市旅游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构建人性化、规范化的用人机制以及宽松的人才流动体制,将会加快优化本地区旅游专业人才的结构。
甘肃具备形成旅游产业集聚的条件和优势,这些优势和条件的充分发挥和应用,同时需要当地政府发展政策的引领和指导。运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产业运营模式,通过政府主导和规制,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因地制宜地对区域旅游发展的条件进行评估和改善,协调内部关联产业,提供结构合理完善的旅游服务和产品;同时结合市场作用机制,逐渐形成产业集聚规模,提高本地区的旅游产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
2.王巧英.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计算方法新探[J].统计教育,2010(10)
3.陈绍友.重庆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6(5)
4.陈建军,黄洁,陈国亮.产业集聚间分工和地区竞争优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9(3)
5.汪秋明.环保产业集聚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8)
6.常亚南.区域特色产业集聚绩效及竞争态势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2(2)
7.张河清,王蕾蕾,田晓辉.区域旅游产业集聚绩效及竞争态势比较研究[J].经济地理,2010(12)
8.冯卫红.旅游产业集群的判定和识别[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0(3)
9.王兆峰,杨琴.旅游产业集群与经济发展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9(6)
[关键词] 钻石模型 旅游产业 竞争力 产业集群
一、钻石模型理论
“钻石模型”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以产业结构的“五力竞争”模型为基础,来分析一个国家特定产业是否在国际上有很大的竞争力即所谓的波特“钻石”模型理论。他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的特定产业竞争力取决于要素条件、需求状况、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机遇、政府等六因素,其中前四个因素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如图一)
1.生产要素。可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初级的生产要素是指自然的资源,如气候条件、交通设施,资金支持和技术人才等等;高级生产要数是指经过自然资源加工后的资源,如高级技术管理人员资源和投入改造的设备等。生产要素在竞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需求状况分析, 包括国内需求和国际需求。本地顾客的需求对企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有很高素质的国内消费者,可以激发本国企业改进生产的设备,提高企业的服务,推动国内企业的竞争力。本国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不仅通对企业加以影响,还有本地高素质顾客的预期需求陷于其他的国家,那么也会拉动企业的竞争力。
3.相关和支持产业。在许多产业中, 相关和支持性产业和优势的产业是一种休戚与共的关系,尤其是“产业集群”这种产业链现象,说明很多优势的产业和其他产业是一种密不可分关系,他和区域间的强势产业一同崛起。
4.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走国际化的道路可能是本国企业的竞争和国际市场的需求。本国市场的竞争可以让国内企业提高自己的效率、减少成本,形成自己的宏伟战略的目标,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为企业在激烈的全球中立于不败之地提供了很好的国内环境。
同样,在国际市场中,只有在国内成功搏斗的企业在中改进设备和创新的企业才能在国际上和外国企业一争高下。
5.钻石模型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是机遇和政府。机遇是外在的因素, 他有双向的作用,绝非企业的影响力所能左右。政府在提高产业的竞争力中起到提供企业所需的资源,创造发展的环境等责任。
波特的“钻石模型”说明一个具有优势产业的竞争力需要生产要素、需求状况,企业的战略和相关与支持产业四因素的互动和机遇和政府的参加。
二、对贵州省旅游业波特的“钻石模型”的竞争力进行分析:
1.生产要素方面。贵州省是名副其实的旅游资源大省,截止到2007年底,贵州省建设世界自然遗产一处:荔波;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59个,此外还建有2A级旅游景区(点)9个,3A级旅游景区(点)13个,4A旅游景区(点)3个,5A级旅游景区(点)2个;中国文化遗产5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2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9个;国际生态博物馆4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个;国家森林公园21个;国家自然保护区8个;国家地质公冈6个;国家水利风景区7个,创建了贵阳、遵义、安顺等6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然而,根据2007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可得,贵州旅游社总收入74187.42万元,现有从业人员47494人。而作为旅游产业大省的广东,其旅游社收入2020332.59万元,从业人员261029 人。根据以上说明,贵州旅游业现阶段与广东差距有很大的差距。使得贵州旅游产业现阶段还只属于旅游资源大省,要转变为旅游大省还有很大的差距。
2.需求条件。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2007年贵州入境游比上年增加33.78%,同时旅游业创汇能力以12.17%的增速居全国前列,贵州旅游产业正再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大省转变。除此外,随着国家对西部的支持力度,2007 年贵州省GDP达到2741.90 亿元,比上年增加13.7%,为省内市场的开拓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促进了省内旅游的蓬勃发展。
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在旅游业很大发展的2008年,贵州省旅游总收入创下了653.13亿元的好成绩,较2007年净增140亿元,增长27.50%,旅游总收入在全国的排名由18位上升至17位。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升。同时,旅游产业集群的作用开始显现出来。全省2006年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47494人,为缓解全省就业压力做出了积极贡献。旅游业的发展也推进了交通、餐饮和娱乐业等相关企业的发展,截止2007 年底,贵州全省旅行社数量达到 177 个,收入达 74187.42 万元。星级饭店227家,吸引了世界很多著名酒店来入黔。同时其他的保险、娱乐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尤其是交通业发展,对打破贵州那种“黔驴技穷”的局面,提升旅游业的品牌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4.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贵州地处中国的西南部,与四川、广西、贵州、重庆、云南毗邻。四周都是旅游资源大省或旅游产业大省,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让贵州旅游企业发展壮大起来,需要有有好的企业组织结构和战略。而本身企业的的制度创新是贵州旅游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利用举办旅游节提高旅游品牌形象,吸引国内外旅游者到贵州旅游有很好的作用。近年,贵州连续举办了黄果树瀑布节、油菜花节、苗族姊妹节等旅游节庆,大大提高了贵州旅游产业知名度。这不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旅游者,还引来众多国内外旅行企业到贵州考察踩线,为贵州的发展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支持。
5.政府支持。贵州省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力争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并且积极发展信息、物流、金融、保险、法律服务、咨询、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传统服务业,发展连锁经营、集中配送等新型服务业,拓展文化、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服务领域。放宽市场准入,建立公开透明、管理规范的准入制度,强化对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和引导。
6.机会。在贵州地处西南的中部地带的地位优势,为大力增加和周边旅游大省的合作创造了机会,在产业上和周边地区相互补充。同时,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和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的机会,大力发展旅游服务和配套的企业。
三、 提升贵州省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建议
1.从生产要素方面来看。要按可持续的观点合理开发旅游资源,按照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的观点来指导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加强和旅游发达地区的交流合作,注重旅游专业队伍人才的培养,还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
2.从需求层面来看。注意提升贵州旅游的文化内涵,按照“多彩贵州”的理念宣传贵州的旅游资源。同时按照旅游需求来调整旅游资源的市场化需求,按照旅客的需求来改革旅游产业链,提高贵州旅游的品味
3.从相关与支持性产业来看。旅游产业的竞争力的提升需要相关配套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应该加强相关产业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的力度。同时积极扶持龙头企业,打造旅游产业的空间集聚模式。
4.从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看。贵州旅游企业应该有长远的规划目标,按照创新的理念来发展企业,革新企业的管理理念,发展思路。调整企业的结构。同时企业要勇于竞争,在激烈的竞争中学习对手之长,发展壮大自己。勇于面对更大的挑战。
5.从政府和机会层面来看。政府要有大局意识,合理整合资源,制定发展规划和目标,发挥在旅游产业中的主导作用。同时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形成旅游产业间的互相合作,培育产业集群。在发展中任何的机会都有双面性,旅游企业要有清醒的意识,在发展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化不利为有利条件来发展自己,壮大自己。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李明轩,邱如美译.[M].华夏出版社,2002
[2]张梦: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理论与实证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3]赵莺燕:基于“钻石模型”对青海省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分析[J].攀登,2007(3)
[4]李金玲 杨占锋:基于钻石模型的湖南旅游业竞争力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09,(09)
一、河南省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近十年来,河南省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都出现猛增趋势。2013年,全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1亿人次,同比增长13%,其中接待入境游客207万人次,同比增长8.7%;实现旅游总收入3,875.5亿元,同比增长15.2%,相当于全省GDP的12%。旅游业的发展对河南经济的三次产业具有较大的拉动效应。(表1)
二、灰色关联理论及其计算方法
灰色关联性分析法是根据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作为衡量因素间关联程度的一种方法。其优点为计算量小,对样本数据规律性、样本量的大小没有严格要求。基本思路为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曲线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关联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研究采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方法来分析河南旅游业对GDP三次产业的影响。计算步骤如下:
第一,建立原始数据矩阵。在确定评价对象和评价标准的基础上组成参考序列X0和比较序列Xi,即Xi=(xi(1),xi(2),...,xi(n)),(i=0,1,2,...,n),当i=0时,x0为参考序列,其后的为比较序列。
第二,数据标准化。为了消除量纲和缩小数值差距,本文采用均值化法将各序列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无纲量化矩阵Xi。其公式为:
三、河南省旅游经济与三次产业的关联度实证分析
采用河南省2003~2013年的旅游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总值、第二产业总值和第三产业总值数据。第一步,建立以旅游收入(X0(K))为参考序列,以第一产业增加值(X1(K)),第二产业增加值X2(K),第三产业增加值X3(K)为比较序列(表2);第二步,根据模型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结果(表3)。第三步,计算比较序列与参考序列的绝对差值序列,结果(表4);第四步,根据差序列数据求得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1.37和0.02;第五步,计算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系数(表5)。
最后,运用表4关联系数,并利用灰色关联公式计算得出河南省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度分别为:?酌01=0.53,?酌02=0.64,?酌03=0.79。即,?酌03>?酌02>?酌01。因此,河南省旅游业与第三产业的关联度最大,与第一产业的关联度最小。
根据计算结果,在2004~2013年间旅游业对河南第三产业关联度最大,达到0.79,说明旅游业与第三产业存在显着的正关系。近年来,尤其是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背景下河南省加大了交通、餐饮、住宿、娱乐等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第二产业与旅游业的关联度较高,其数值为0.64,说明第二产业中的旅游商品制造、旅游景区建设等与旅游业的关联度较高。第一产业与旅游业的关联度最低,说明河南旅游业中的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观光休闲度假产品还有待提高。
四、河南省旅游经济对拉动三次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1)提升旅游企业服务质量,助推第三产业发展。服务质量是旅游业的核心竞争武器和同质产品形成差异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旅游业长足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在政府监督、培训、评比、奖励等基础上提高河南省餐饮、交通、住宿、娱乐等部门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技巧、售后服务等,是促进旅游企业服务质量的提升有效途径。旅游企业服务质量的提高将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步伐,更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灰色关联分析;北京市
中图分类号:S9;F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09-2433-05
产业融合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创新方式,成为新时期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推动产业价值增长的最主要源泉与动力之一。学术界对产业融合阐释,始于信息通讯业,被认为是狭义的产业融合。实际上,除了信息通讯领域,产业融合还广泛存在于其他领域。乡村旅游产业由休闲农业和民俗旅游两大部分构成。从形成机制上看,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与旅游业交叉融合形成的新型产业。北京市是国内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最早的城市之一,具备良好的农业资源条件和旅游发展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活动已从单一的“农家乐、观光采摘”逐渐向“观光、体验、休闲、度假”等多元化、多样化和多功能一体化方向转变。乡村旅游产业关联性高、综合性强的特征,决定了加大乡村旅游产业建设力度,已成为推动城市与乡村良性互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而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内容。目前对于乡村旅游产业研究,多聚焦于乡村旅游业发展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特点、模式和路径等方面,且研究方法多以定性为主,而从产业融合视角,测算并分析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度及其影响因素比较显见,本研究采取灰色关联方法,选取影响北京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指标,测算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度,分析影响农旅产业融合的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1 研究方法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是基于灰色系统理论,以“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已知信息实现对系统运行的有效控制。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乡村旅游业与相关联产业可以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具有模糊性、随机性、信息不完全性,即灰色性,内部存在灰色量和灰色关系。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在数据时间系列较短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得到较好分析结果。计算方法和步骤如下:
首先,确定参考序列Yi和比较序列Xi;然后采用均值化处理方法消除量纲,得到Yi'(t)与Xi'(t);再求参考序列与比较序列的绝对差:
可得各年产业之间各综合关联系数γ(t)。各灰色关联系数变化范围为[0,1],其值越大,关联性越大,反之越小。
2 北京市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度测算
2.1 指标选取
为测算农业与旅游融合度,本研究选取了2005-2013年反映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和旅游业发展水平的10个指标,构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表1)。其中,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特征的指标有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水资源利用率、农业生态服务价值、设施农业收入、农林牧渔固定资产投资额等6项;旅游产业主要指标有游客人均消费支出水平、星级饭店和旅行社劳动产出率、星级饭店客房出租率、A级及以上和重点旅游景区数等4项。为便于比较,经济数据以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表2)。
2.2 结果分析
由表3可知,2005-2013年间北京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度平均值为0.814,农旅产业融合度处于上等水平。从变化趋势看,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度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最高点出现在2010年(0.885),之后逐渐下降,最低点在2013年(0.712)。
3 北京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指标选择
“钻石模型”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产业以及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等因素。此外,还存在政府与机会两个辅助变量。根据“钻石模型”,产业融合主要改变了相关产业上述6个方面因素而形成了各自的优势。为此。本研究选取了乡村旅游总收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旅游业总收入3个指标,测算乡村旅游产业与农业、旅游业的关联关系。同时,分别从市场需求因素、基础设施、农业科技水平、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政府政策等5个方面,共选取了10个指标。分析影响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的障碍因子。为便于动态比较,将研究时期划分为2005-2008年和2009-2013年两个时段。对于经济数值以1978年不变价计算,以消除物价影响。
3.2 结果分析
计算结果显示,所有指标灰色关联度均大于0.5(表5),说明所选取的指标对乡村旅游业收入的关联度都很高,对乡村旅游的影响都比较显著,所选择指标合理。
3.2.1 乡村旅游与旅游业、农业的融合度较高 乡村旅游与旅游业、农业的融合度分别为0.778和0.647。乡村旅游收入与旅游业收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均同步增长,且与二者融合度呈现上升趋势,但乡村旅游与旅游业融合度高于农业。从2005-2013年统计数据看,北京市乡村旅游业总收入年增长率达到13.54%,分别比农林牧渔总产值和旅游业总收入年增长率高8.98和4.2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推动北京旅游业发展,增强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消费能力,对拉动乡村旅游发展具有显著的效果。同时。推动农业生产发展。也对乡村旅游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3.2.2 市场因素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影响最为突出 对影响农业与旅游融合的各因素,按融合度大小排序为市场需求因素(0.751)>农民组织化程度(0.749)>基础设施(0.702)>农业科技水平(0.687)>政府政策(0.678)。其中,市场需求变化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最为突出。而市场需求指标中,私人轿车拥有量与乡村旅游收入关联度(0.818)最高,其次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0.720)和农民人均纯收入(0.716)。从变化趋势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与乡村旅游收入呈现同步增长趋势,二者与乡村旅游收入融合度也不断增长,这表明增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对乡村旅游具有拉动作用。与二者相反的是,私人轿车拥有量与乡村旅游融合度却呈现下降趋势。尽管近年来北京居民私人轿车拥有量年增长率达到15.35%,超过乡村旅游收入增长率,但二者融合程度在降低。这表明私人轿车拥有量的增长,已经不能拉动乡村旅游发展,
3.2.3 基础设施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呈现下降趋势 反映乡村旅游资源禀赋及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3个指标与乡村旅游融合度从高到低依次是公路网密度(0.719)、观光园数量(0.700)和民俗接待户数量(0.686)。从2005-2013年的变化趋势上看,北京市公路网密度、农业观光园数量和民俗户数量均呈现增长趋势。年增长率分别达到4.98%、3.17%和2.02%,但3个指标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关联度均呈下降趋势,分别下降了0.112、0.109和0.166个百分点。这显示,发展公路网(包括农村公路),增加观光园和民俗户数量,已经对乡村旅游收入增长不具有拉动作用。北京乡村旅游发展已进入从扩张资源及基础设施的数量向提高服务质量上转变的阶段。
3.2.4 现代科技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动力代表农业科技水平的两个指标――农民计算机拥有率、人均农业技术人员,与乡村旅游关联度分别为0.754和0.619。从近9年发展趋势看,农民计算机拥有率年均增长率达到9.42%,但人均农业技术人员年均增长速度仅为1.7%,幅度不大。在两个时间段中,农民计算机拥有率与乡村旅游关联度变化不多,但万人农业技术人员与乡村旅游业关联度增加幅度较大。这表明,技术人员的农业技术推广及应用,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在促进农业与旅游业融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随着计算机在北京市农民家庭的普及,农业信息化建设需要从增加硬件数量向加强农民培训的软件服务上转变。只有提高硬件物质的使用效率,现代信息技术才能对推动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挥促进作用。
3.2.5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农民组织化程度是影响农民市场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因素。灰色关联度分析显示,专业合作组织数量与乡村旅游关联度较高,达到0.747。近年来,北京市专业合作组织数量逐渐加大,截至2013年底,北京市工商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6010家,合作社入社成员总数24.1万个,带动非成员农户数24.4万户,占全市从事第一产业农户的70%以上。在专业合作组织数量变化与乡村旅游收入同步增长的同时,二者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在逐渐加大。表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对于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2.6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与乡村旅游产业关联度降低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是农业经济增长、农村社会进步、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物质基础。政府涉农政策影响着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领域和农村非农产业,进而也影响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力度。近年来,在政府政策引导下,北京市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增长。按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从2005年的35.75亿元,增加到85.02亿元,增加了一倍多,年增长率达到11.43%。固定资产投资与乡村旅游收入都是同步增长,但从两个时间段上看,二者关联度从0.730下降到0.630。表明刺激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拉动作用已不明显,
4 政策建议
4.1 “双轮”驱动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不仅是后起新兴产业所渗透融合的对象,而且。正是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为“母亲产业”的特殊性质,为这些后起新兴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技术创新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可能,组织发展把融合过程推到运作层面,从而把产业融合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因此。加快技术创新和培训经营主体,是驱动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两只重要“车轮”。一方面,加大现代高新技术在旅游项目开发上的应用,为产业融合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企业)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高转变,打造都市型现代农业,增强农业被融合和主动融合的能力。
4.2 增强旅游业与乡村旅游业互动活力
旅游业作为高成长业,对拉动乡村旅游产业具有较强作用。为此,需要进一步拓宽旅游市场,推动城市与乡村形成互动发展的良好态势。抓好乡村旅游示范点和精品线路的建设。树立典型,打造品牌:丰富旅游产品组合。打造多功能一体化的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农业会展、节庆等重大活动,加强乡村旅游宣传。不断创新旅游业与乡村旅游业互动方式,促进两个产业的充分融合。
4.3 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升级
乡村旅游硬件条件建设已经对乡村旅游经济增长不具有拉动作用,但随着城市和乡村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乡村旅游的消费需求仍在不断增长。北京市乡村旅游产业已从扩张资源数量、满足物质需求向提高服务质量、满足精神需求上转变。因此,提高旅游产品质量、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拓展旅游产品功能,已经成为推动乡村旅游业升级的重要内容。只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才能使游客每到一处都有新的意境、新的感受、新的享受。
[关键词]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趋势
[中图分类号]F5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3)03-0050-06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产业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从最初单纯的政府外事接待部门、单一机构发展成为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等门类齐全的综合性产业,2011年我国旅游总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4.77%,旅游产业地位不断提升。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产业在快速发展取得良好效益的同时,所出现的产业结构失衡、产业结构效益不佳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旅游产业的持续、快速和稳定发展。事实上,旅游产业结构优化、产业转型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已引起政府、业界和学界广泛关注。早在1986年国家“七五”社科重点研究课题《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纲要》中就已经明确指出,“旅游业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只有优化结构,才能更大地发挥功能,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1]。200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确定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中心任务是“转型升级”,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的战略部署,党的十进一步提出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点结构性问题。因此,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与升级将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国内旅游产业结构相关研究文献,对我国旅游产业结构领域的重要问题和研究方法进行系统梳理,回顾当前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研究现状、研究领域和研究特点,进而提出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的研究重点和研究趋势。
二、旅游产业结构概念与内涵研究
旅游产业结构是指旅游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经济成分及经济活动各个环节的构成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2]。一般而言,旅游产业结构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指的是旅游产业内部各产业部门间以及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后者是指以食、住、行、游、购、娱为核心的旅游产业内部各大行业间的经济技术联系与比例关系[3]。旅游产业结构也反映了稀缺旅游资源的配置问题,表现为旅游劳务在不同旅游部门之间进行的与一定旅游需求包括潜在旅游需求和实际旅游需求相适应的分配,分配的直接结果形成旅游要素存量在不同部门间的组合,即旅游产业结构[4]。它既包括旅游产业各要素在规模上的比例关系,也包括各要素之间投入产出的关联关系,分别用以反映旅游产业结构量的内容和质的特点[5]。同时,旅游产业结构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使得旅游产业结构不断合理化和高级化[6]。在现代旅游经济增长过程中,旅游产业结构反映一个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制约着旅游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7],因而旅游产业结构对于区域旅游增长影响重大。根据对旅游产业结构的要素分析,旅游产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旅游产业不仅仅包括为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的旅游景区、饭店、旅行社等,还与交通、园林绿化、制造业等部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得旅游产业界限的确定成为一个难题。旅游产业边界的模糊广泛性,使旅游产业结构构成要素的确定也呈现出一种不明确性。马波[8]认为在研究旅游产业地位及旅游产业内部结构时应采用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对旅游产业整体发展的思考必须从全球、全国或地区社会经济的背景出发。张涛[9]将旅游产业流行的新旧三大支柱产业说和新旧四大支柱产业说进行比较,分析旅游业内部支柱性行业构成。杨振之、陈谨[10]将旅游产业结构分为基础要素和提高要素。张立生[11]依照旅游产业结构内在规律将旅游产业划分为基础层次产业、中间层次产业和核心层次产业三个层次,并分析它们彼此间的演进规律,提出旅游产业部门结构演进的三种结构模式理论。马波[12]从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角度分析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点出当下资本要素、技术要素在旅游产业总要素中的比重逐步提升,导致旅游产业链条拉长,对旅游产业的结构产生影响。尽管众多学者对于旅游产业结构构成要素有不同的结论,但都认识到旅游产业结构要素的强关联性,旅游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是旅游产业结构的主体。
三、旅游产业结构测度方法与模型
旅游产业是整个国民经济产业中重要的一部分,适用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研究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适用于旅游产业结构的研究。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方法论及其实证方面的研究,国内学者多借鉴产业结构论、系统论、运筹学理论等中的方法,结合旅游产业的特性进行分析。在旅游产业结构测度研究中较常使用的方法有偏离-份额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区位熵、集中度等。研究方向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旅游产业结构灰色关联模型
旅游经济系统是一个经济关联性很强的复杂动态系统,其发展不仅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关联,且与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这就使得界定旅游产业的全部关联因素及因素间的作用机制变得较为困难。为有效分析各类因素间的作用机制,研究者将旅游产业整体看作是一个灰色系统,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有效测度旅游产业结构的关联度。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探讨一定地域内的旅游产业结构是现在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方法。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带有“旅游产业”和“灰色关联分析”词语的旅游学科类文献,可查到有效文献约为1500篇,其中硕博士论文达700篇,可见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旅游产业结构进行研究是目前较为成熟的分析方法。王淼[13]较早将灰色系统理论用于旅游产业结构分析中,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定量分析江苏省大旅游产业结构状态及发展趋势,并对旅游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一些思路;陈雪琼、任晓春[14]运用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法,对福建省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动态分析,提出优化建议;苏林宁、谢新丽等[15]运用灰色绝对关联度、灰色相对度和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判断影响区内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指出旅游产业结构发展的一般趋势就是结构合理化和发展高级化;廉同辉[16]通过对黄山、九华山景区旅游产业结构关联度的实证分析,比较二者的差异,提出完善旅游产业结构协调性等建议。
(二)旅游产业结构效益测度分析
目前旅游产业结构效益的研究较为常见的方法是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SM)。偏离-份额分析法是一种国内外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分析普遍使用的方法。该分析方法是将某一特定区域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变动分为区域增长量、产业结构分量和竞争分量这三个分量,以此评价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进而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较早将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应用于旅游研究领域的是潘景胜、王淼,评价上海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现状,根据计算结果给出提高上海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效益的建议对策[17];杨新军、马晓龙[18]等运用SSM分析法分析陕西省旅游产业结构现状,并指出SSM法在旅游创汇部门产业结构分析中的应用效果;汪惠萍、章锦河[19]运用该方法对黄山市旅游产业结构进行评价,并提出优化对策;康传德[20]对青岛市旅游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并给出诸如加强旅游资源开发及区域整合、塑造旅游精品工程等发展对策;葛军、刘家明[21]综合运用静态、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广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及竞争力进行分析,提出针对不同相关部门的发展状况,应采取不同的优化调整策略。张明磊[22]、付岗[23]、刘月皓[24]、张晓明[25]、郑平[26]等分别运用SSM分析方法对云南、四川、山东、秦皇岛、西安、广西等地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各地状况,提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相应建议。除上述普遍从产业效益角度对旅游产业结构进行评价分析外,杨勇[27]、李文静[28]尝试从产业角度、结构红利角度结合偏离-份额法分析旅游产业内部产业结构变迁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和旅游产业潜力的关系。
(三)旅游产业关联及其波及效应
旅游产业不仅产业内各行业紧密联系,旅游产业与其相关的产业部门也具有较强的关联,可以说旅游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经济活动。研究旅游产业结构时,为有效分析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结构关系,得出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效应、经济贡献,常使用投入-产出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又称“部门联系分析法”或者“产业关联法”,它主要以均衡理论为基础,通过建立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模型,量化分析旅游产业结构,定量测度出旅游产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应。闫敏[29]通过比照分析《199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按照旅游研究的需要重新进行了行业划分,得出中国旅游业的直接投入结构和完全投入结构,并论证在发展中国家的特定阶段旅游业并非“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的观点。戴斌、束菊萍[30]从产业供给和产业关联的视角,结合投入-产出表分析北京市旅游产业结构,指出该地区旅游业的前向关联度与环向关联度较弱,中间需求率偏低的现象。乔玮[31]侧重于从经济效应的基点出发,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旅游产业与其他行业以及内部各行业的关联对上海经济的影响。王丽、石陪基[32]通过对甘肃省旅游业投入结构、产出结构、感应度与感应度系数等指标的分析,探讨甘肃省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卢璐、宋保平等[33]运用投入结构、产业结构、中间需求等指标测度中国旅游产业,定量分析中国旅游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之间的前向关联关系和后向关联关系,指出在国民经济中旅游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大于推动作用。张吉林[34]提出为准确衡量旅游产业与社会经济的贡献程度以及其产业关联度,投入-产出理论的应用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化。马仪亮[35]从经济学原理内核出发,提出强化各级旅游与统计部门的协调合作,扩大推广旅游卫星账号核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调整投入产出表的流量矩阵,使投入产出数据分析更加合理和客观。根据以往研究可知,将投入-产出分析法应用于旅游产业关联及波及方面的研究是较为广泛的,得到的相关结论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然而该方法用于分析旅游产业关联这种复杂现象,有时会由于对投入-产出方法只是单纯在片面、静态理解的基础上的运用而致使出现一些错误,因而投入-产出法有待于进一步的理解和更加合理、科学地结合旅游产业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和应用。
(四)旅游产业结构综合测度研究
除运用单一的分析方法对我国或者一定地域的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分析、提出优化建议之外,部分文献还基于产业经济等理论运用多种方法对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吴铮争[36]将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与产业结构的动态研究规律联系起来,采用比较分析法、偏离-份额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从内部结构、结构效益、结构关联性三个方面分析西安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的演化趋势和优化现状;黎美洋[37]运用偏离-份额法、效益指数法、差异比较分析法及旅游产业协调发展指标等相关分析法,对四川省旅游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化进行了测算分析和验证;王松茂、何昭丽等[38]在对新疆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分析时运用了偏离-份额、灰色系统关联度以及绝对集中度指标等方法;杨琴、王兆峰[39]试图根据产业结构与技术创新的互动机理,分析技术创新对旅游产业结构的作用,探讨湖南省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崔振兴[40]在产业组织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运用区位熵、系统熵、偏离-份额等方法量化分析陕西省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和效果;张佑印、顾静[41]利用区位熵、产业集中度指数和产业结构变化指数以及产业结构变化方向四个理论模型,阐明我国不同区域旅游核心产业之间的变化及差异;廖涛[5]运用发展经济学中分析生产力结构的定量分析法,从理论上提出旅游产业的构成比重、结构变动指数及结构生产力系数的计算方法;此外庄小丽[42]、刘水良[43]、张广海[44]、甘永萍[45]分别在对湖北、张家界、山东、广西的旅游产业结构分析时综合采用了灰色关联分析法、偏离-份额分析法、专业化指数等研究方法。综合运用计量、产业经济学等多种分析方法对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和测评,使所得结果更加客观和科学,更具现实指导意义。目前用于旅游产业结构定量测评分析的方法除常见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偏离-份额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这些基础产业结构分析方法之外,国内学者也试图将效益比较分析法、效益指数分析、区位熵、产业集中度指数、产业结构变化指数、生产力系数等计量方法运用到旅游产业结构的研究中,对国家、区域旅游产业结构的科学测算和评价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讨。
四、旅游产业结构优化与应用研究
(一)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旅游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是实现旅游资源要素有效配置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关键。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是在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中达到旅游产业之间的协调、产品供求结构的相对均衡,进而实现生产要素在部门之间的优化组合和对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46]。随着旅游经济规模扩展带来的资源要素在旅游产业各部门之间的配置和再配置,从而使得旅游产业部门结构出现合理化、高级化现象。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旅游产业内部保持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比例,保证旅游产业持续、协调发展,同时促使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大,保证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旅游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在旅游产业内部协调发展条件下,新兴旅游景点和服务设施迅速发展,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传统旅游产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47]。目前我国旅游产业优化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未能合理化,主要表现在旅游业的六大要素未能协调发展;二是未能进一步高度化,主要表现在六大要素的每一要素内部未形成完善的体系[48]。旅游产业与国民经济中的许多产业部门高度相关,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存在空间上的差异性,使得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较为困难。事实上,在旅游产业高级化的工程中,没有统一的发展模式和放之四海皆准的“标准配置”[49]。
我国学者结合旅游经济发展和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对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讨。陈仙波[50]基于需求与供给理论的运用分析,阐述了发展中国家旅游产业结构的特征,指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性,探索其优化模型与优化措施。郭胜[51]、高维忠[52]分别探讨了我国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目标和措施。随着我国各省市纷纷提出旅游产业调整与优化升级的目标,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表现出由国家层面向区域层面转移的趋势。顾朝林等[53]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量化分析江苏省旅游行为特征、旅游产业结构、旅游空间结构,指出江苏省处于产业结构明显转型期,强调产业优化的重要性;李刚[54]对辽宁省的旅游产业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产业结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促进辽宁省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宋静[55]针对重庆市旅游产业结构具体情况,评述重庆旅游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的优化;任建华[56]在分析河南省旅游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优化建议;马勇[57]、王迪云[58]、吴冬霞[59]、单珍[60]等分别对福建、南岳旅游区、广西、浙江等地旅游产业结构现状及其优化政策进行了阐述。以上学者都是通过分析一定区域内旅游产业结构的现状、确定旅游产业结构评价指标,进而得出该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对策及发展路径。
(二)旅游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我国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仍然表现出很强的政府推动型特征,产业政策仍然是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研究认为,除了区位条件、资源基础、开发环境等因素,产业集聚、产业融合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旅游产业区域结构优化的进程。王兆峰、杨卫书[61]从微、中观层面,基于演化经济学的动态视角、系统学的耗散结构角度,构建了旅游企业与产业结构变迁过程的演化模型,提出旅游产业集群在推动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方面的作用。麻学锋[62]借鉴价值链和系统论的理论,分析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机制与动态演化,建议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应遵循升级轨迹进行系统自适应的调整。王云龙提出旅游产业结构概念模型和运行模型,指出旅游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因。李峰认识到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产业结构升级演化方面的重要动力来源,探讨了旅游产业融合对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机制。生延超在构建多部门经济模型的基础上,测度出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值得注意的是,区域发展不均衡是我国旅游产业结构面临的现实问题,国家政策扶持和措施实施在显著改善旅游市场、投融资等产业发展环境的同时,地区间绝对差异的扩大仍不容忽视。以上学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旅游产业结构升级动力机制、动态演进等空缺,对于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五、研究述评及展望
近年来旅游产业结构日益成为我国学术界和旅游产业管理与政府决策部门的关注焦点,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关。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地位提升与深入发展,旅游产业发展效率和质量亟待提升,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型已迫在眉睫,对旅游产业结构进行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不断凸显。通过梳理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第一,研究内容日益多样,部分领域相对不足。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呈现出理论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对策研究等成果逐年增多的态势。同时,研究普遍认识到当前我国旅游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性,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旅游产业的升级是旅游业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旅游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有些不吻合。第二,研究范式较为成熟,研究视角需要拓展。纵观国内研究,绝大多数采用“分析发展现状—提出存在问题—给出优化建议”的研究范式。研究侧重旅游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政府机制作用、地区发展政策措施的制定,而从旅游产业市场机制自身调节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明显不足,较少结合旅游产业集聚、城市化发展等视角进行综合探讨。第三,研究热点相对集中,理论体系尚需完善。目前旅游产业结构研究的优化理论和方法测度主要集中在合理化和高度化两个方面,大多借鉴产业经济、区域经济等领域较为成熟的公式或基础理论,缺乏结合旅游产业特殊性对这些公式和方法进行的调整和改良,分析手段较单一,比较分析方法的使用较少,缺乏创新实证研究,旅游产业结构量化分析方法与理论体系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综合看来,尽管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研究在内容、方法和理论方面取得长足的进展,但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优化仍是今后的研究重点:首先,重视旅游产业结构理论体系的构建。深入探讨旅游产业结构的概念、构成要素、划分等基础理论,在借鉴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旅游产业特性,完善旅游产业结构评价体系、评价模型与测度方法研究,还应加深对旅游产业结构水平提升的动力研究,注重将区域旅游产业结构与旅游产业集聚、产业融合、区域经济、城市化等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其次,重视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机理的研究。在定量研究中,旅游产业结构研究往往关注结构要素之间的关联、产业影响和效益分析,旅游产业结构影响机制、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明显不足,对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指导价值较小,因此,旅游产业结构调整机制、优化机理将会是今后关注的重要领域。再次,重视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政策的研究。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要重视经济效益,同时也需重视产业可持续发展、社会和环境效益,注重与其他产业的经济关联分析,注重旅游产业发展的规划研究等。对旅游产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和政府政策正确引导是避免产业结构失衡、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推动力量。区域政府应正确发挥其引导和服务职能,防止盲目干扰旅游产业发展,尽量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促使旅游市场机制发挥出调节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的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魏巍.辽宁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0:5-6.
[2]罗明义.旅游经济分析:理论、方法、案例[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37-38.
[3]王兆峰.基于产业集群的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58-63.
[4]陈玉英.关于优化旅游产业结构的几点认识[J].旅游科学,2000(1):28-30.
[5]廖涛.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定量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12(17):131-132.
[6]张辉.旅游经济论坛[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5-8.
[7]江世银.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24-26.
[8]马波.试论旅游产业经济学的建立[J].旅游学刊(基础理论与教育专刊),1999(51):24-28.
[9]张涛.旅游业内部支柱性行业构成辨析[J].旅游学刊,2003,18(40):24-29.
[10]杨振之,陈谨.论我国旅游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9(5):30-34.
[11] 张立生.旅游业部门结构演进规律及演进模式[J].经济经纬,2005(2):120-123.
[12] 马波.中国旅游业转型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J].旅游学刊,2007,22(12):12-17.
[13] 王淼.旅游业的产业结构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5(1):72-76.
[14] 陈雪琼,任晓春.福建省旅游产业结构研究及其优化对策[J].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3):20-26.
[15] 苏林宁,谢新丽.环三都澳区域旅游产业结构灰色关联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66-68
[16] 廉同辉.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旅游产业结构研究—以黄山、九华山景区为例[J].旅游论坛,2011,4(4):66-68.
[17] 潘景胜,王淼.上海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效益分析[J].上海大学报,1998(5):37-42
[18] 杨新军,马晓龙.旅游产业部门结构合理性的SSM分析[J].人文地理,2005(1):49-52.
[19] 汪惠萍,章锦河.黄山市旅游产业结构评价与优化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7,21(1):12-15.
[20] 康传德.青岛旅游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20):23-25
[21] 葛军,刘家明.广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与竞争力的偏离-份额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2011,30(6):760-765.
[22] 张明磊,孟庆红.云南旅游产业结构效益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1(2下):163-164
[23] 付岗,赵爱婷.秦皇岛旅游产业结构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科学社会版),2007(4):101-105.
[24] 刘月皓,孙虎.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效益的偏离-份额分析[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08,34(3):113-117.
[25] 张晓明,刘总理.基于偏离-份额法的西安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25(1):103-105.
[26] 郑平,汪东亮.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研究—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产业结构分析[J].产业观察,2011(18):120-121
[27] 杨勇.结构变迁效应与旅游业发展潜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108-113.
[28] 李文静,乔小燕.省际旅游业结构变迁中的资本生产率增长效应分析—基于Shift-Share方法的实证检验[J].产业经济,2012(10):29-31.
[29] 闫敏.旅游业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J].旅游学刊(双月刊),1999(5):10-15.
[30] 戴斌,束菊萍.旅游产业关联:分析框架与北京的实证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5):7-15.
[31] 乔玮.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旅游对上海经济的影响[J].经济地理,2006,26(12):63-66.
[32] 王丽,石培基.甘肃省旅游产业关联及产业波及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23(1):68-72.
[33] 卢璐,宋保平,等.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旅游产业关联度分析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3):43-48.
[34] 张吉林.旅游业—一个产业化组织的过程[J].财贸经济,1999(2):61-64.
[35]马仪亮.对旅游业几个重要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地理,2011,31(5):852-856.
[36] 吴铮争.西安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4:1-5.
[37] 黎美洋.四川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分析[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6:1-3.
[38] 王松茂,何昭丽,等.新疆国际旅游业集中度及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7(1):81-84.
[39] 杨琴,王兆峰.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技术创新模型的构建—以湖南为例[J].求索,2009(10):86-71.
[40] 崔振兴.区域旅游产业结构可持续性优化研究—以陕西省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12-32.
[41] 张佑印,顾静.中国区域旅游产业结构变化的空间差异分析[J].经济地理,2012,32(4):155-172.
[42] 庄小丽,康传德.湖南省旅游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6):51-54.
[43] 刘水亮,田金霞,等.张家界旅游产业结构效益分析与优化[J].商业研究,2009(3):200-203.
[44] 张广海,孙文斐.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及其优化措施研究[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0(3):1-8.
[45] 甘永萍.基于偏离-份额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广西入境旅游产业结构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27(1):79-82.
[46] 谢春山.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10,33(1):37-40.
[47] 师萍.旅游产业结构评价方法初议[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9(1):85-88.
[48] 兰楠.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在实际中的约束分析[J].四川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1(3):15-18.
[49] 张凌云.试论有关旅游产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产业政策的几个问题[J].旅游学刊,2000(1):10-14.
[50] 陈仙波.发展中国家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策略[J].未来与发展,1995(6):27-30.
[51] 郭胜.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目标与措施[J].财贸研究,2003(4):18-20.
[52] 高维忠.新时期优化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的途径探讨[J].经济师,2003(4):70-71.
[53] 吴泓,顾朝林,马荣华,徐晓勤.江苏省国内旅游结构特征研究[J].地理科学,2003,23(6):755-761.
[54] 李刚,赵静玮.辽宁旅游产业结构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06,15(2):93-99.
[55] 宋静.重庆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反思[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1:1-5.
[56] 任建华.河南省旅游产业结构现状评价及优化建议[J].山东纺织经济,2012(5):102-105.
[57] 马勇,王春雷.福建省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地理,2000,20(5):103-107.
[58] 王迪云.南岳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2002,22(6):754-759.
[59] 吴冬霞.广西旅游产业结构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3(11):64-68.
[60] 单珍.浙江省旅游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研究[J].旅游经济,2012(2)160-161
[关键词]旅游卫星账户;发展;方法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7)07-0011-08
旅游卫星账户(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各国普遍认可的、科学的旅游统计系统,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出基于旅游卫星账户的经济分析。中国的旅游卫星账户肇始于2003年到2005年的江苏省区域旅游卫星账户的编制。2005年,浙江省也编制了自己的区域旅游卫星账户。现在,部分旅游城市正在探索性地讨论编制城市旅游卫星账户的可能性。
本文将着重理清旅游卫星账户发展的脉络,说明旅游卫星账户的核心方法,初步讨论编制区域和城市旅游卫星账户需要考虑的问题。
1 旅游卫星账户的发展
在加世纪最后的20年,旅游卫星账户从一个学术概念发展成为现实的旅游统计系统。在这个过程中,三个国际性组织和一个国家对旅游卫星账户的发展贡献良多,他们是世界旅游组织(UNWTO)、经济合作组织(OECD)、欧盟统计处(Eurostat)和加拿大。
旅游卫星账户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概念发展阶段、探索阶段以及融合与深化阶段。下面将分阶段记述旅游卫星账户的重要文献和研究成果。
1.1 概念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
关于旅游卫星账户概念的讨论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这之前,旅游统计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旅游本身的定义方面。1963年联合国召开的国际旅行与旅游大会最终确定了国际通行的定义,包括国际游客(visitor)、国际旅游者(tourist)和国际一日游游客(same-day visitor)。三者之间的联系是,国际游客包含国际旅游者和国际一日游游客。其定义如下:
国际游客指离开其惯常居住地到别国,并不以赚取酬劳为目的的任何人。国际游客包括国际旅游者和一日游游客(当时称短途游客,excursionists)。国际旅游者指在别国至少停留24小时以上的国际游客,目的包括休闲、商务、家庭、公务、会议(UNWTO,1981:5)。
在1978年,联合国出版了《国际旅游统计临时手册》。1963年确立的这些基础概念都被采纳,从而奠定了旅游统计的基础。1994年世界旅游组织确立的关于旅游的定义系统,也是在这些定义的基础上产生的。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旅游组织就在推动旅游卫星账户发展方面扮演了积极的角色。1983年,世界旅游组织就发表了一个报告,强调旅游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性,以及它与经济、社会的相互影响和依赖。报告建议将旅游作为一个产业直接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个建议并没有被联合国采纳,原因在于,旅游产业被普遍认为是不同于传统产业的特殊产业。但是这个报告宣告了旅游统计发展的新方向,它论证了旅游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重要性,强调旅游统计要与国家统计系统相衔接。
忒勒特(Teillet,1988)在1988年讨论了通过修改国民经济账户体系评估特殊行业的可能性。他专题讨论了与旅游相似的教育行业。他强调国民经济账户体系需要显示各种行业的资金流动情况,以便为管理提供依据。同时,他建议卫星账户应包含一些非货币数据,例如产业的就业规模、固定资产等。虽然他没有直接去讨论旅游卫星账户,但这些观点对旅游卫星账户都有直接指导意义。
1.2探索阶段:20世纪90年代
宣告这一阶段开始的标志是加拿大旅游卫星账户的草案和经合组织的旅游经济账户手册。另外.还有一个事件对旅游卫星账户有重大影响,它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3(SNA’93)的颁布。
1991年世界旅游组织在渥太华召开了一个题为“旅行与旅游统计”的国际会议。世界旅游组织强调,旅游信息系统必须与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相结合,旅游卫星账户是旅游信息系统发展的现实途径。同时,与会代表同意,国际通行的“旅游”的定义必须符合如下标准:1.全世界通用,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2.定义应简单、明确;3.严格地以满足统计的需要为目标;4.与现行的国际标准和分类相一致,这里就是与国民经济账户体系以及国际工业分类体系相一致;5.定义应简单而且可测量(UN&UNWTO,1994:3)。
在1991年以前,经合组织、世界旅游组织、法国、加拿大都了与旅游卫星账户相关的报告。这些报告有两个特点:1.都建立在投入产出表框架的基础上;2.都局限于旅游特征产业方面,即仅研究饭店、旅行社等直接与旅游相关的产业。法国被认为是建立了第一个旅游卫星账户体系的国家,但是,法国并没有向世界公布法国旅游卫星账户的结构、内容和结果。因而,加拿大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旅游卫星账户的者(Lapierre,et al,1991)。
从1987年开始,加拿大国家旅游数据工作委员会(The National Task Force on Tourism Data)要求加拿大统计局发展加拿大旅游卫星账户。加拿大统计局于1991年在渥太华会议上宣读了小组研究报告,掀开了旅游卫星账户的新一页,题目是“卫星账户与旅游信息系统”。这被认为是第一部对外公布的国家旅游卫星账户(Smith,2000)。
1993年,联合国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3版(sNA’93)。在这个体系构架内,所有的独立产业都是从供给的角度加以定义的,即生产相同产品或者提供相同服务企业的总和被定义为一个产业。例如,农业企业都生产农产品,那么凡是生产农产品的企业都属于农业生产部门;民航业提供民用航空运输服务。然后再以投入产出矩阵为框架,具体描绘了各种产品对生产情况以及在各个产业部门之问的资金流动情况。
可是,从供给的角度,旅游企业并不生产同一种产品或同一种服务。饭店总体上提供以住宿为核心的服务,旅行社提供的是一种综合服务,旅游车船公司则向旅游者提供交通运输服务,等等。显然,所谓旅游企业提供的服务并不相同。因此,在SNA’93的体系内,旅游不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
SNA’93考虑到了旅游业的特殊情况,它建议了两种方法来测度旅游业。一种方法是,修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每个与旅游相关的产业和产品下都细分出旅游子目录,然后分别做相应的评估。例如,在航空业、交通业等行业下都分出旅游子目录,分别统计后进行累加。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将旅游列入 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可以直观地看到旅游在各产业中的比重;然而这种方法破坏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完整性,改变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结构。另一种方法是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结构体系,专门评估旅游产业的规模。后一种方法被普遍认为是唯一切实可行的办法,因为它对整个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不做任何修改,同时运用其中的相关数据,实现对旅游产业规模的评估。使用后一种方法,形成的建立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上的附属体系,就称为卫星账户。
因而,旅游卫星账户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着同构的特点,卫星账户是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补充与完善。正是卫星账户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这种亲缘关系,使得卫星账户的结果可以拿来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结果进行比较;具体地说,有了旅游卫星账户,旅游产业就可以同农业、建筑业、制造业以及服务业等其他产业进行比较,明确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具置。旅游卫星账户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补充账户的方式被写入SNA’93。这成为旅游卫星账户发展的强心剂,从此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投入到旅游卫星账户的研究和探索中来。
1994年世界旅游组织出版了《旅游统计建议》(Recommendations on Tourism Statistics)以及《旅游活动国际标准分类》(The Standard 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 of Tourism Activities,简称SICTA)。前一,个文件是对1991年渥太华会议以后在旅游相关定义方面研究成果的总结,正式提出了一整套国际通用的定义。这一定义系统一直沿用至今(UN &UNWTO,1994)。
1999年,作为对多年研究探索的初步总结,世界旅游组织出版了《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卫星账户:概念性框架》(UNWTO 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TSA):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经合组织也大大推动了旅游卫星账户体系的发展。经合组织在这方面的尝试始于1991年。该组织了旅游经济账户手册(Manual on TourismEconomic Accounts),并在成员内部推行。旅游经济账户(Tourism Economic Accounts,简称TEA)是最早的度量一个国家的旅游产业规模的系统之一。这个系统与后来的旅游卫星账户的主要区别在于,旅游经济账户局限于所谓的旅游特征产业,即与旅游有直接关系的产业,如饭店、旅行社、民航、交通等。而旅游卫星账户则还要考虑到所有与旅游者消费有关的产业,如汽油、服装等的零售、文化消费等等,并不局限在传统认为的旅游特征产业。同时,经合组织始终坚持从服务于政策咨询的角度完善这一系统。
从1997年开始,经合组织开始建议其成员国从旅游经济账户系统向旅游卫星账户系统转变。经合组织接受了旅游卫星账户的合理性和可行性。1999年经合组织旅游委员会自行编制完成了新版本的旅游卫星账户以及旅游就业测算方法,并在2000年出版了《经合组织旅游测算方法》(Measuring the Role 0f Tourism in OECD Economies)。这个手册说明了经合组织推荐的旅游卫星账户的方法以及16个成员国在编制旅游卫星账户方面的经验,这些国家包括走在世界前列的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英国、美国、西班牙,等等(OECD,2000)。
欧盟统计局也很关注旅游卫星账户的发展。它更关注旅游统计方法与地区经济发展的结合。1995年,欧盟统计局也作了专项研究,讨论旅游的产出和供给在一个具体区域的平衡问题。
正是以上三个国际组织最终促成了旅游卫星账户方法的融合。
就国家而言,对旅游卫星账户贡献最大的是加拿大。加拿大1991年对外公布了第一个国家旅游卫星账户的构想,1994年对外公布了第一个国家旅游卫星账户的结果。这向全世界宣布旅游卫星账户从一个概念发展成为一个切实可行的统计系统。加拿大还发展出了一套适合旅游卫星账户需要的数据收集体系,即旅游者调查体系,国际游客和国内游客在一个游程中停留的所有省、市都被记录下来,在各个地区的旅游花费也被记录下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不重叠的数据体系。同时,在国家旅游卫星账户的基础上,加拿大还为各省编制了省级区域旅游卫星账户。所有这些事实,使加拿大成为旅游卫星账户的先驱。
1.3 融合与深化阶段:1999年以后至今
费彻林1999年在讨论卫星账户的方法时表达了他对旅游卫星账户发展现状的担忧。世界旅游组织和经合组织都在发展自己的国家旅游卫星账户体系,同时这两个国际组织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但是“不能保证这两个组织能够在方法上达成共识”,似乎旅游卫星账户方法上的分歧不可避免(Frechtling,1999)。
然而,就在同一年,世界旅游组织就在法国尼斯召开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国际大会,会议的主题是“量度旅游的经济影响”。会上,三大国际组织――世界旅游组织、经合组织、欧盟统计局同意成立一个专门工作组,来平衡各方面的需求,形成一个国际通行的旅游卫星账户体系。两年以后,也就是2001年,世界旅游组织和加拿大旅游局在温哥华召开另一次国际会议,了三个组织共同的研究成果:《旅游卫星账户:推荐方法框架》(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Recommended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简称TSA:RMF),这是现在最通行的旅游卫星账户版本。
这一文本标志着旅游卫星账户方法上的融合,一个全球统一的旅游卫星账户系统得以形成。
现将所有与旅游卫星账户有关的重要文献罗列如下(见表1)。
在2001年以后,旅游卫星账户的编制成为研究和讨论的重点,对旅游卫星账户的研究也更趋深化。例如,具体讨论数据的收集(Frechtling,2005;Smith,2000)、编制的过程与经验(shanna&Olsen,2005;Fleetwood,2005)。对旅游卫星账户研究的另一方面的深化是旅游卫星账户的区域化。例如,加拿大、法国就在国家旅游卫星账户的基础上编制了省旅游卫星账户。
最近的一次国际会议是2005年10月在巴西召开的,题目是“旅游卫星账户:理解旅游和设计战略”。很多国家在会上交流了编制国家级旅游卫星账户的经验,同时也提出一些新的研究课题,例如琼斯教授在2005年就谈到了区域旅游卫星账户的发展和特殊问题(Jones,2005)。
1.4 WTYC与国家卫星账户体系
一个颇具争议的系统是世界旅行与旅游协会(WTTC)于1993年颁布的国家卫星账户体系(theNational Satellite Account,简称NSA)。世界旅行与旅 游协会是以世界最大旅行商的CEO为成员形成的国际组织。重要的航空公司、旅行商、酒店集团等的CEO都是这个组织的成员。因而,这个组织在经济和政治方面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国家卫星账户体系设立的目标是测度“旅行和旅游行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虽然,这个系统也叫卫星账户,但是它和通常意思的卫星账户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国家卫星账户测度的是“旅行和旅游行业”,而旅游卫星账户测度的是旅游产业。其次,国家卫星账户以美国的数据为基础,以国家间的消费指数为桥梁,推算出各个国家的相应数据;而旅游卫星账户以投入产出表为基本结构,以当地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另外,在旅游消费等关键概念的认定上,也有较大区别(WTTC/WEFA,1993;WTTC/WEFA,1996)。史密斯教授曾经从概念、结构、方法、数据来源四个方面系统论述了这两种方法间的区别(smith,1997)。
通常,国家卫星账户体系关于旅行与旅游行业对经济贡献率的结论比旅游卫星账户得出的结论大很多,有的甚至是几倍的差距。学术界普遍认为,旅行与旅游协会关于旅行与旅游行业规模、就业规模的测算,与旅游卫星账户相比,在方法上存在缺陷,结论上夸大事实(smith,1997;Hansen&Jensen。1996)。
但是,世界旅行与旅游协会在旅游卫星账户探索的初期,对旅游统计系统提出了非常好的构想,在研究上是有贡献的。某些观点也被世界旅游组织采纳了。例如,SUV的消费是否应算入旅游者消费,这一问题就是世界旅行与旅游协会提出的(WTTC/WEFA,1993;WTTC/WEFA,1996)。
2 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旅游卫星账户在江苏省的实践
2.1 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中国的旅游卫星账户正在经历本土化的过程。在讨论旅游卫星账户本土化之前,先要讨论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历程。总体上说,中国的统计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的1952年至1984年。这一阶段采用的是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即MPS体系。它源自社会主义阵营的前苏联,是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的历史产物。它适应了当时社会的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需要,为我国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科学的计划经济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阶段为1985年至1992年。在当时我国国民经济的管理是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主导思想的背景下,这一时期,MPS和SNA两种核算体系共存。国民经济核算工作既要考虑有计划指令为主导方面所需要的指标体系,又要兼顾有市场调节为辅所需要的数据资料,以适应我国经济体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党政决策部门的需要。在这一阶段,我国统计工作者与经济、理论、教育工作者密切合作,研制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把两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相互转换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1992年》,并付诸实施,较好地解决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时期的核算问题。第三阶段为1993年至今。为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取消了MPS,建立与联合国新SNA接轨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新版本。从1993年起,国家统计局对1992年《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进行重大修改,探索建立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新版本。因而,我国现行的统计制度本质上是源于SNA’93(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李强,2001)。
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个大背景下,发展旅游卫星账户在我国成为可能。
2.2 江苏省区域旅游卫星账户
2001年在江苏省旅游局的主持下,开始了旅游卫星账户在中国划时代意义的实践。2002年9月,工作组完成了《江苏旅游卫星账户体系构建》,系统提出了江苏区域旅游卫星账户的构想。2002年江苏省旅游局代表李明耀在世界旅游组织召开的国际研讨会上宣读了《关于构建中国江苏旅游卫星账户体系初步设想》的研究成果。这是中国第一次向全世界宣告中国正在进行的区域旅游卫星账户的实践。2003年,江苏省旅游局委托西安交大签订合同,委托其进行区域旅游卫星账户研究。2003年9月形成了《江苏旅游卫星账户构成数据机构调查方案》,并报江苏省统计局审批后实施。同年江苏省旅游局请江苏省社会经济调查队进行了有关江苏旅游卫星账户结构性抽样调查。2004年9月在国家旅游局和国家统计局的联合主持下,江苏省旅游卫星账户通过评审(江苏省旅游局,2006a;江苏省旅游局,2006b)。
江苏省的区域旅游卫星账户的研发是在我国还没有全国旅游卫星账户的基础上进行的。他们能够依据的资料是世界旅游组织推荐的方法框架,世界上60多个国家建立国家旅游卫星账户的经验,以及加拿大、西班牙、英国少数几个建立了区域旅游卫星账户国家的研究经验。其重大难点在于,区域旅游卫星账户需要在一个开放的区域内研究旅游统计与评估。这也是区域旅游卫星账户与国家旅游卫星账户的巨大区别。
江苏省的区域旅游卫星账户是中国第一个旅游卫星账户的实践,同时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区域旅游卫星账户之一。它为世界提供了一个中国样本,为中国提供了旅游卫星账户的成功示范,为国家旅游卫星账户和其他省级区域旅游卫星账户的开发提供了经验。
在此以后,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都相应编制了旅游卫星账户,分别在区域旅游卫星账户的编制方面做了新的尝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区域旅游卫星账户在中国的实践。个别城市,如苏州、大连、成都、秦皇岛等都在尝试进行城市旅游卫星账户的编制。区域和城市旅游卫星账户在中国的发展需以后作专门的论述。
旅游卫星账户不仅是一种统计制度,更是一种分析方法。在区域旅游卫星账户建立之后,如何运用旅游卫星账户,如何选择分析方法成为一个课题。
3 旅游卫星账户方法
旅游卫星账户的方法简要地可以从定义群、投入产出模型和卫星账户报表来说明。
3.1 定义
旅游卫星账户是一种统计制度,它必须以科学的定义系统为基础。旅游卫星账户的定义都是建立在世界旅游组织定义体系的基础上。世界旅游组织1995年出版了《旅游统计的概念、定义与分类》(Concepts,Definitions and Classifications for TourismStatistics),系统定义了旅游,并将旅游分为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和国内游。
旅游活动包括“人们离开惯常环境并停留在一个地方,连续不超过1年,以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为目的的活动”,这个定义有四重意思:首先,旅游被定义为一种活动,不是一个产业,这是因为旅游是从需求的角度来定义的;其次,旅游活动需要离开其惯常环境并停留在目的地;再次,旅游活动有个时间限 制,连续不超过1年;最后,旅游不仅包括以休闲为目的的活动,以商务为目的的活动也包括在内。
在这个定义中,惯常环境最难定义,各国也有不同的标准。2002年加拿大和西班牙就此专门成立了工作组,对世界上39个国家的情况进行了调研。他们发现,20个国家以距离作为标准,如加拿大旅行超过80公里才被认为是旅游,澳大利亚是40公里,美国是100公里。有13个国家以访问频率作为标准,瑞士和波兰认为,每周都去一次的地方都属于惯常环境。6个国家采用其他标准,如提前计划的旅行就是旅游,或者将过夜客人都认为是旅游者,或者在节假日的出行都被认为是旅游。也有些国家采用了综合标准,如芬兰认为,离开惯常居住的50公里,并且不是每周都去的目的地的旅行才是旅游。
我国现有对旅游的标准是,离开惯常居住地10公里,路上花费6小时。
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和国内旅游是被普遍认知的定义,这成为组织旅游卫星账户的一个依据。同时,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新的一组定义:国际旅游(International Tourism)、国民旅游(National Tourism)和域内旅游(Intemal Tourism)。国际旅游包括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它用来描绘国际收支平衡情况;国民旅游包括出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它说明国内居民的旅游活动;域内旅游包括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它描绘旅游者在一个区域的总花费。旅游卫星账户主要分析域内旅游数据,即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出境旅游虽然在卫星账户中有反映,但主要是数据形式,没有形成有意义的经济分析结论。
3.2 投入产出模型
投入产出模型是一种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它是SNA’93的基本框架,同样是旅游卫星账户的基本框架。其基本假设是投入和产出有着平衡关系。
投入表描述不同行业对不同产品的购买行为,就是描述不同产品因消费而在不同行业间的流动。产出表描述不同行业对不同产品的生产行为。
旅游行业的特点是,从消费的角度,旅游企业既向旅游者提品,也向非旅游者提品,如酒店为旅游者提供服务,也为当地居民提供服务;从生产的角度,旅游企业生产旅游产品,其他行业也为旅游者提品。这样就需要在投入产出表中分门别类地进行汇总。
旅游卫星账户中,投入表的数据来自有针对性的旅游消费调查,产出表的数据来自统计部门的商业调查。有了这两种数据,并在投入产出模型的框架内组织起来,就是旅游卫星账户的数据基础。
3.3 报 表
世界旅游组织的推荐方法框架(TSA:RMF)中的10个表和经合组织手册中的16个表没有本质区别。区别大体是三点,第一,经合组织的卫星账户没有入境、出境、国内旅游的分类;第二,经合组织用一张表专门描述旅游者的特点;第三,经合组织的卫星账户分别用当前价格和基准价格来描述需求与供给情况。
下面以世界旅游组织推荐的10个表来简单说明旅游卫星账户表间的关系。10个表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以投入产出模型组织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数据。表1到表4从需求的角度分别描述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的消费情况,并由表4做域内旅游的汇总;表5从供给的角度描绘旅游业;表6得出旅游卫星账户最重要的结论――旅游增加值(Tourism Value Added)。第二部分是旅游卫星账户的结论部分,包括表6到表10,分别描述旅游增加值、旅游就业、旅游业固定资产、旅游集团消费(指政府为促销发展旅游进行的消费)和一些非金钱指标。
TSA:RMF推荐的旅游卫星账户10个表的关系如图2所示。
3.4 核心指标
《旅游卫星账户:推荐方法框架》(TSA:RMF)推荐了4个核心经济指标,域内旅游花费(InternalTourism Consumption)、旅游产业增加值(Value Addedof Tourism Industries,简称VATI)、旅游增加值(Tourism Value Added,简称TVA)和旅游GDP(Tourism GDP,简称TGDP)(OECD,et al,2001)。
域内旅游花费是入境旅游花费和国内旅游花费的总和。旅游对当地国民经济的贡献是由域内旅游花费拉动的。因而,这是旅游卫星账户首要的核心指标。
另外三个核心指标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
旅游行业增加值是所有旅游企业一定期间内创造的增加值的总和。这一数值不去考虑旅游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是提供给了旅游者,还是提供给了非旅游者。提供给非旅游者的产品和服务其实不是旅游产生的增加值。旅游行业的总产出减去中间花费,得到旅游行业增加值。
旅游增加值是指由于域内旅游花费而引起的增加值,它可能是旅游行业创造的,也可能是与旅游相关联的其他行业创造的。它通过累加所有旅游者消费的产品和服务引发的增加值得到。
旅游行业既向旅游者提品和服务,也向非旅游者提品和服务。旅游者消费的产品和服务被定义为旅游消费品,非旅游者消费的产品和服务被定义为非旅游消费品。旅游领域的复杂性在于,旅游行业既生产旅游消费品,也生产非旅游消费品;旅游者既消费旅游行业生产的旅游消费品,也消费非旅游行业生产的旅游消费品。因而旅游消费对旅游行业产生的GDP有贡献,对其他行业产生的GDP也会有贡献。这是旅游统计、旅游贡献率的评估难于其他行业的原因所在。
旅游GDP可以简单地解释为因域内旅游花费而生成的GDP。GDP是一个增加值的概念。它是一个区域内、一定时间段内,所有当地生产者创造的增加值的总和,再加上相应的税收,减掉政府返还的补贴。从这个定义看出,GDP是由当地的生产者创造的;旅游GDP则是由当地的域内旅游花费创造的。前者是从供给角度衡量GDP,后者则从需求的角度创造了旅游GDP这一新概念。
旅游业增加值、旅游增加值和旅游GDP三者的异同可以总结为表2。
4 旅游卫星账户的发展――区域、城市旅游卫星账户
从1999年开始,旅游卫星账户进入了融合与深化的发展阶段。2001年,国家级旅游卫星账户方法的融合已经完成。2001年以后,旅游卫星账户的发展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方法本身的细化,表现为对信息收集方法、旅游卫星账户本身结构的讨论;一个是旅游卫星账户的区域化,甚至城市化(江苏省旅游局,2006a;江苏省旅游局,2006b;浙江省旅游局,2006;潘建民等,2005)。
区域旅游卫星账户或者城市旅游卫星账户都要着重解决几个问题:
第一,建立区域或者城市旅游卫星账户是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的建立为前提。因为对于卫星账户而言,编制旅游业相关的投入产出表是必不可少的。在我国,大多数省定期编制投入产出表;而在城市一级,大多数城市没有编制。所以,编制区域或者城市旅游卫星账户前需要进行编制的可行性研究。
第二,区域或者城市旅游卫星账户的建立,不但要考虑如何为政府争取资金、争取政策、管理市场、引导企业服务,更要为地方的旅游业经营者、投资者服务。这就需要在旅游卫星账户的内容和结构方面提出适合区域和城市需要的、比国家级旅游卫星账户更加灵活的方法和结构,最终形成以旅游卫星账户为核心的新的旅游信息体系。
第三,区域或者城市旅游卫星账户的设立需要考虑整个旅游信息系统的提升。从统计数据的采集、数据的汇总与分类到卫星账户的编制,都要求以旅游卫星账户的新方法为基础,按照其要求进行调整,甚至创新。而旅游卫星账户编制完成以后,基于此的经济分析也会成为旅游研究的重大课题。
5 结 论
国家旅游局和国家统计局已经将国家级旅游卫星账户的开发列为近两年工作的重点,部分省也在开展区域旅游卫星账户的实践。一些城市已经就建立城市旅游卫星账户进行了调研。这为旅游卫星账户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岛屿经济体;旅游经济;产业选择;风险。
历史上最早的岛屿旅游发生在19世纪中期的英国,随后在欧美等国家慢慢兴起。在全球化背景下海岛具有发展旅游业的独特优势,世界范围内旅游业比重占GDP20%的31个国家和地区中有27个为岛屿。目前,岛屿已经成为最富旅游魅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世界范围内岛屿旅游的快速发展使得学术界和业界人士越来越多地对岛屿旅游经济予以关注,有力地促进了岛屿旅游理论的发展。
一、岛屿发展旅游经济的选择。
1.分析模型选取。
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了多种分析区域经济产业竞争力的模型,如多因素钻石模型,双钻石模型,九要素模型等。针对岛屿这种特殊的地理单元,本文拟采用韩国学者乔东逊的“九要素”模型为原型,全面分析岛屿经济走向旅游经济的原因。
根据乔的“九要素模型”,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可分为两大类:①“物质”要素。包括资源禀赋、商业环境、相关和支持产业、国内需求,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特定时间内一国的国际竞争力水平。②“人力”要素。包括工人、政治家和官僚、企业家、职业经理人,他们创造、激发和控制4个“物质”要素。此外,机遇作为一个外部要素与上述8大要素共同构成竞争力的经济分析范式。
2.岛屿经济体分类。
以政治权属和经济产业为基点,可以把岛屿经济体划分为以下三类:
①独立的综合经济体。这种经济体一般出现在面积非常大的岛国,如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岛国,其经济特征表现为岛屿产业结构比较齐全。
②独立的单一经济体。这种经济体一般出现在面积较小、人口较少的岛国。这些岛国的产业结构单一,大多以旅游业为核心的服务业为支柱产业,但整体经济规模偏小。
③具有依附性质的单一经济体。这种岛屿与第2种情况类似,但作为行政地域体隶属于某个中央政府,经济缺乏相对独立的决策权,此类岛屿经济带有鲜明的政策依赖倾向。
本文主要讨论后二种岛屿经济体,第一种不在本文探讨范围内。
3.岛屿旅游经济的选择。
①机遇———市场竞争条件。20世纪50年代以前,岛屿旅游经济没有显著发展,国际局势的不稳定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二战之后,世界经济开始回暖,全球经济的复苏促进了资本的流通,技术的进步也使得交通通讯手段出现大的飞跃,这些因素的综合逐渐开启了世界性岛屿旅游的大门。
基于世界经济的增长以及若干行业的技术革命推动,岛屿旅游的机遇逐渐明朗,贫穷落后的岛屿国家和地区发展岛屿旅游经济实际上已经拥有了良好的市场条件。
②“物质”要素———产业竞争基础。“物质”要素是一个国家(地区)竞争优势的确立基础之一,岛屿经济体拥有自身的资源与设施特点,这些特点有的是岛屿经济的优势条件,有的则是劣势条件,优劣势要素之间并非完全独立,他们可能互为因果,但不影响我们的分析结论。
a.劣势要素分析。首先,在岛屿经济的发展中,岛屿耕地与淡水的双重稀缺难以催生大规模的岛屿农业生产活动,虽然有某些特殊品种的农作物能够在某些岛屿上少量生产,但这些收入无法维持岛屿的长期发展。因此,岛屿经济体仅仅依靠农业来维系其发展是不太现实的。
其次,从表面看来,工业似乎能够提供更多的附加价值,并且能够更多地解决岛屿居民的就业,但很多工厂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将岛屿的初级产品进行粗加工,并非能够带来新增长点的新经济形式。也有矿藏含量丰富的岛屿经济体试图发展采矿业,但矿藏的含量并非无穷无尽,而且伴随开采接踵而至的问题如生态环境的恶化依然让其承受了巨大的代价。能源供应的有限、技术力量与人力资源的缺乏、国内市场的狭窄以及缺乏产业集群的支持从根本上断绝了岛屿国家通往真正工业化道路的希望。
再次,技术能力的不足以及本地市场能力的有限也限制了岛屿经济向大规模制造业发展的可能。由于发展中的岛屿开发程度普遍不高,恶劣的投资环境难以吸引更多的资本注入,再由于与大陆相分离,造成了较高的海运、空运、通讯成本,同时也因为岛屿内部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导致岛屿经济想通过制造业来支撑也是力不从心。
b.优势要素分析。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地域文化背景一直是岛屿发展旅游最重要的资源,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完全可以开发成相应的旅游产品,对岛屿外的休闲旅游者来说无疑是具有吸引力的,这:一方面,可以吸引旅游者,直接为获得旅游收入而对岛屿经济有所贡献;另一方面;也会吸引世界组织或者旅游投资商的资金注入,以缓解岛屿经济体自身资金不足的问题,而在某些岛屿中,独特的文化背景一旦和旅游产业相结合甚至可以催生出带有当地特色的手工业产业。
另外,岛内人均资源占有率高意味着岛屿内有大量的资源剩余,在不破坏岛屿整体物质与社会环境的前提下,这些闲置的资源完全可以供外来人口进行消费以获取经济收入,为岛屿扩容提供了的空间。
③“人力”要素———产业方向调控。“人力”要素对岛屿经济的发展起着导向控制作用。大多数岛屿国家和地区合格劳动力短缺,人力资源匮乏,“人力”要素中的工人、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和工程师在岛屿经济体中的地位并不突出。因此本文认为只分析政治家和官僚这一“人力”要素即可。
当岛屿经济体的政治家和官僚意识到内生增长模式无法在岛屿内部成功出现,而只能通过将岛屿的优势要素转换成可以使得岛屿对外出口的某种服务产品———旅游的时候,只要岛屿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足以吸引游客,岛内在开发前还可以保持高人均资源占有率,理智的岛屿政治家和官僚就会在政策与制度上对旅游业予以支持与鼓励,这种支持与鼓励一般也会使物质要素中的商业环境、相关和支持产业产生正面的影响。
由于岛屿面积狭小,人口较少,政府结构一般都很简单,这将导致较低的行政成本,同时也意味着岛屿发展中的立法、政策制定等工作可能有更高的效率。同时,小政府导致的更低的税率也可以刺激境外资本的进入,为当地经济提供更大的发展动力。如果隶属于强大中央政府的岛屿经济体,这种要素优势则有可能不同程度地丢失,原因在于按照中央政府结构标准体系配置的政府规模可能超过当地的实际需求,规模偏大的政府将增大对当地企业税收,某些中央政府要求征收的固定税种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加大岛屿经济税收的负担,这些都将抵消原本属于岛屿的优势。因此,如果隶属政府没有为岛屿制定积极、开放的政策,而该岛屿又缺乏独立制定法规、政策的空间,则该岛屿会陷入一种“主动丧失优势”的局面。
二、岛屿旅游经济的风险提示。
虽然岛屿经济的旅游业选择具有一定的产业必然性,但这并不说明岛屿发展旅游经业就是解决岛屿经济的万能药。RiazSharee.f通过对比20个小岛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发现旅游发展速度与发生经济风险概率成正比。事实上旅游业的脆弱性以及岛屿经济体自身的局限性使得那些以旅游作为主导产业的岛屿在经济发展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旅游业造成岛屿经济外向型倾向特别严重,结果导致对某个市场的过分依赖,当该市场经济衰退时,岛屿经济也同步衰退。此外,即便不发生经济衰退的情形,由于客源市场的较为单一导致游客消费十分有限的旅游产品种类,很容易产生规模不经济现象。
第二,大部分岛屿内部人口稀少,由于岛屿内部合格劳动力相对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限制本岛旅游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因素。另外在旅游投资与开发方面,由于岛屿旅游开发的资金主要来自其他地方,当地在发展旅游时的参与水平低,导致外汇收入的漏损率高。
第三,岛屿基础设施(特别是机场、港口运力)的不足使得游客规模拓展能力受到限制,而岛屿自身缺乏拓展基础设施的能力,所以除了深度开发自身旅游资源,以及提高接待设施档次与服务水平以不断刺激游客增加旅游开支之外,拓展游客接待规模依然存在很大障碍。
第四,某些不可抗力因素会对岛屿经济造成沉重打击。自然灾害(地震、洪水、气候条件的反常变化等因素)、公共安全事件会让旅游岛屿遭受毁灭性打击,这都会使许多旅游岛屿的收入锐减,让游客重新恢复对这些岛屿旅游地的信心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在信心恢复时期,这些岛屿的经济状况会持续恶化。
三、结论。
在当前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岛屿经济体选择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具有一定的产业必然性,这是由于世界范围内对的岛屿旅游需求这一机遇的出现以及岛屿自身的物质要素与“人力”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岛屿发展旅游能为岛屿经济体的发展提供机会与带来活力,但岛屿经济体发展旅游产业是否具有持久性依然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参考文献:
[1]郑向敏,饶品样。中国沿海岛屿旅游发展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7)。
[2]RoberticoR.Croes.Aparadigmshifttoanewstrategyforsmallislandeconomies:Embracingdemandsideeconomicsforvalueenhancementandlongtermeconomicstability[J].TourismManagement,2006,27(3):453-465.
[3]SandyA.Kerr.Whatissmallisl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about?[J].Ocean&CoastalManagement,2005,48(7-8):503-524.
关键词: 产业结构理论配第--克拉克定理霍夫曼定理
产业结构事关经济增长的效率和可持续性。关于产业结构的研究,在国内外已形成大量文献。这些文献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一、产业结构演进一般规律分析
就产业结构的演进而言,现有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横向演进的合理化。具体而言,针对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要观点:“配第――克拉克定理”,即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规律。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再向第三产业移动,第一产业中就业人口比重将不断减少,而第二、第三产业中就业人口比重将增加。Kuznets(1985)提出,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产业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该产业中劳动力相对比重都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和劳动力相对比重是不断上升的,第三产业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呈上升趋势。但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并非与之同步,综合来看,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在这些国家中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Chenery(1986)认为在工业化初级阶段,轻工业特别是纺织、食品工业在产业结构中处于重要地位,在生产要素密集程度方面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重化工业品的发展又可分为以原材料工业为重点和以加工型工业为重点的两个不同阶段,资本密集度、技术集约度都明显提高。在这一增长过程中,经济增长具有加速趋势。当经济发展在完成工业化任务而进入到发达经济以后,增长速度会明显回落。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Kaname Akamatsu1932)提出立足于发展中国家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该学说认为,随着发达国家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推动,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为由进口到国内生产,再到出口。弗农提出立足于发达国家的“产品循环说”。该学说认为,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为新产品开发到国内市场形成到产品出口,再到资本和技术出口,再到产品进口,再到开发更新的产品……按照这种顺序不停循环上升。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1931)提出霍夫曼定理。该定理揭示出工业中消费资料工业与资本资料工业比率的变化规律,并提出了霍夫曼比例。该比例等于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同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之间的比值。霍夫曼定理认为,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
二、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分析
学术界针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一些研究,主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进行分析。具体而言,贺菊煌(1991)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以及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发现技术进步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发挥了最为重要的作用。姜彦福等(1998)认为,我国工业部门的产业结构变动主要是受需求结构变动影响,同时,货运邮电业和商、饮业的产业结构变动由原先的技术结构影响占主导地位向消费结构占主导地位转变。俞肖云(2002)认为,“十五”期间影响中国工业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有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九五”工业经济政策的滞后影响,“十五”规划的影响,加入WTO后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胡乃武、王春雨(2002)认为,国际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等时代特征已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影响因素。与上述研究多从宏观层面来论述不同,周冯琦(2003)认为,目前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来提高一国竞争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在国际竞争背景下谋求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这种认识下,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劳动力配置、产业资本形成、技术进步、体制转轨。陈晓涛(2006)在对产业结构演变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市场需求、技术进步、知识资源和国际因素是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因素。综上所述,学者们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依然莫衷一是,如何探析公认的产业结构调整因素势在必行。
三、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综合评价是运用多个指标对一个复杂系统进行总体评价的方法。目前学术界对综合评价问题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另一类是对评价方法的研究。评价方法与本课题的研究息息相关,下面我们仅就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概述。
学术界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主要有定性评价方法(专家会议法、Delphi 法)、技术经济分析方法(经济分析法、技术评价法)、多属性和多目标决策方法、运筹学方法(如DEA)、统计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系统工程方法(评分法、关联矩阵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模糊积分、模糊模式识别)、对话式评价方法(逐步法、序贯解法、Geoffrion法)、智能化评价方法(如BP神经网络)等。近年来,综合评价方法又出现一些新的研究进展,诸如系统模拟和仿真评价方法、信息论方法、灰色系统理论与灰色综合评价、智能化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技术、遗传算法等)、动态综合评价方法、交互式多目标的综合评价方法、交合分析法、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评价方法,同时多种方法的相互结合成为目前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的新热点。而针对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综合评价方法主要有投入产出分析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system-dynamics)、大道模型(turnpike theorem)、数学规划(mathematics programming)和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最优控制模型、经济计量模型和灰色系统模型等。
尽管学术界对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但这些模型仅仅是对历史数据进行相对比较与分析,最终得出相对数值,并根据相对数值的高低评判其结果的优劣,因此是一个相对的评价。我们认为,就产业结构调整的综合评价而言,如果缺乏一个合理的评价基准,仅仅对各个地区或多个年度产业结构进行相对评价是不完善的,据此所提出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也是有失偏颇的。基于此,我们创新性地引入动态最优化理论,计算出最优产业结构,并将实际产业结构与最优产业结构相结合,计算出产业结构偏离指数,最终提出更加贴近现实、更加符合经济学逻辑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四、整体产业结构调整综合评价
产业结构评价是统计评价的一个重要领域,而产业结构调整综合评价则可以视为动态过程中的产业结构评价。已有的产业结构评价研究多数基于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历史数据对产业结构的演变进行长期评价,而在众多的统计评价指数中,目前还缺乏对产业结构的动态综合评价指数的研究。齐建国(1987)认为,需求适应性指标、结构效果指标、产业协调发展指标、资源供给适应性指标、技术进步适应性指标、外贸适应性指标、反映产业结构对生态影响的指标等七个方面可以作为评价产业结构的指标。张放、卢跃(1987)和蔡希贤、王韬(1988)对产业结构的评价与调整的数量方法进行评析,并推荐采用投入产出法来评价产业结构。施发启(1998)利用1988-1992年国家统计局编制的5张可比价投入产出表,对不同产业之间的协调性进行测算,发现三次产业之间的协调性存在逐年下降的趋势,并提出加大对第一产业的投入,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适当放缓第二产业发展速度的政策思路。李宝瑜、高艳云(2005)通过构建产业结构年度变化失衡指数,对所有产业的结构不合理程度进行综合评价。邬义钧(2006)分别从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基本实现现代化两方面,具体分析产业升级的具体目标和战略目标,并提出附加价值溢出量、高加工化系数、结构效益指数等评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指标。现有整体产业结构调整的综合评价尚缺乏经过系统论证的产业结构基准――最优产业结构,因此,如何弥补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是准确提出产业结构调整思路的重中之重。
五、具体产业结构调整综合评价
除了对整体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综合评价之外,学者们还针对一些产业或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研究。其中,张孟林、王庆石(2006)认为,实行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首先要明确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这就涉及产业结构的评价问题。因此,他们以黑龙江省农业为研究对象,构建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产业结构变化系数和产业结构熵值三个量化指标,对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变化情况及结构稳定性进行量化评价,发现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各产业部门发展不平衡、比例关系不协调、种植业比重过高、其他产业比重偏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虽然正确但调整速度较慢等,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师萍(1999)以旅游产业为研究对象,首先提出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的3个层次,即宏观结构合理化、旅游产业内部结构的合理化和动态结构的合理化,并建立旅游产业机构的评价准则,然后依据准则构建出产业机构合理化的三项指标。赵敏(1999)则以水利行业为研究对象,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水利产业结构评价模型,并运用所建模型对江苏省某县的水利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除对一些产业的结构进行评价外,一些学者还对特定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了评价。陆根尧(1991)根据宁波市1992年投入产出表,对宁波市产业结构的现状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化工、纺织、机械这三个主要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系数较大,表明这三个主要部门具有较强的带动能力。陈立泰等(2009)借助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偏离度以及产业结构变动速度K值系数,对重庆市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并采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手段分析了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六、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思路
现有文献从战略产业的选择标准、产业结构调整的观点支持与否、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原则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后,提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与建议。具体而言,谢伏瞻等(1990)在着重研究中国战略产业的选择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就各产业对国民经济整体的关联影响、劳动密集程度等各项指标的计算和比较,提出以农业、电力工业为主的能源工业、钢铁、铝、化工原料为主的原材料工业、交通运输与通信业等七大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战略产业。王岳平、葛岳静(1997)在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三种观点(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缓解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抑制加工工业的过快增长的数量调节;加速产业结构升级)进行评析的基础上,提出加速产业结构升级是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主题,并提出优化产业结构的相关政策建议。国风(1999)认为,要选择产业关联度高的原材料工业类产品作为结构调整的龙头产品,支柱产业产品要真正成为结构调整的“支柱”,同时要注意理顺产品结构调整与企业组织结构、地区布局调整的关系。胡春力(1999)在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原则、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提出调整中国产业结构,必须处理好农村工业化、对外开放、制造业结构升级三者之间关系。何德旭、姚战琪(2008)通过分析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各种效应,提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现实发展道路及发展目标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驱动力,以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为发展的两个车轮,带动产业结构整体升级。
我国学者不仅从总体上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思路,也针对具体产业和具体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刘立力(1997)对中国石油产业结构性矛盾与成因进行探析后,认为解决重复建设,加速产业和技术更迭与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将是中国石油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吕伟业(2002)从电力增长和投资结构比例的调整、电源结构调整、电源布局调整、电网结构调整、电力体制改革五个方面对电力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进行分析。罗松山(1999)在借鉴美国、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的基础上,认为中国西部大开发中产业结构调整必须考虑全球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潘力剑(2001)对长三角产业结构现状、成因分析后,提出加快城市化步伐是推进长三角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途径。李红卫(2009)对德国鲁尔区与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模式进行比较后,提出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制度安排。
国外学者及其政府针对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也提出了一些政策。西林(1999)对美国的高技术产业政策进行研究,主张美国政府应该重视对产业发展的直接干预,如对特定产业给予补贴,实行贸易政策等。Paul Romer(1993)和Tyson(1992)等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的外部效应做了理论研究,提出政府应当对企业研发活动给予补贴的若干政策建议。克林顿(1993)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也是美国重要的产业政策之一。韩国政府通过技术推广和培育市场,以及出台支持韩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多个政府部门分工合作给予生物技术产业支持、积极投入资金和培养人才,形成产业集群,建立技术支撑平台等政策措施,对韩国生物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chesnais(1983)通过研究表明,法国政府对新兴产业的大力扶持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
综观上述文献可以看出,虽然理论界对于产业结构进行了近乎全面的探讨,但这些研究无一基于对产业结构形成和演化内在机理的全面、准确认识,从而也就没有文献采用精确的数理分析方法研究解决这样一个高度依赖数理分析方法的问题。相对于一个地区的资源禀赋状况,什么样的产业结构是最合适的?这个问题的准确求解事关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必将成为产业经济学未来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艾伯特・赫希曼,曹征海,潘照东译.经济发展战略[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2]陈晓涛.产业结构软化的演进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
术管理,2006(1).
[3]贺菊煌.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
济研究,1991(10).
[4]胡春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J].管理世界,1999(5).
[5]何德旭,姚战琪.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优化升级目
标和政策措施[J].中国工业经济,2008(5).
[6]胡乃武,王春雨.加入WTO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J].中
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3).
[7]姜彦福,林盛等.我国产业结构及其变动因素分析.清
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