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范文

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

第1篇: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大数据时代;发展趋势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最近几年,大数据的发展使得生物、环境、金融以及军事等领域都进行了一场革命,教育事业也不例外。如何充分抓住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机遇进行教育体制改革,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成为高职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

1高职教育在大数据时代下存在的问题

第一,高职教育过程中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前,我国很多高职在设置教育课程时侧重于对教材基本知识的课堂教学,无法与实际相结合,这样就导致高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课程中的某些核心技术无法形成正确的理解,以及无法真正把握教育技术的在实际中的应用,进而不能将所学习到教育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案例相结合,不能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第二,高职教育的实践力度小,约束了学生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大部分高职特别强调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教学,但是,还有一部分高职仅仅安排理论教育,没有开展相关的实践教学,这就容易导致高职偏重教育理论往往忽略了教育的实践模式。更有甚者,有些高职的高职教育仅仅存在于教学计划中,并没有开设相关的高职教育。在这样的环境下,高职学生学习教育课程的积极性较弱,无法明确教学的任务,进而导致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薄弱。

第三,高职教育采取传统的多媒体教学加课堂讲解的教学手段,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的积极性。传统的高职教育采取多媒体教学与教师课堂讲解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师为核心,借助于多媒体进行教学课程的演示讲解重点知识,往往忽略了学生的特点。高职学生学习知识仅仅通过老师讲解以及笔记来进行教育课程的学习,这导致高职学生无法培养独自思考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

第四,高职教育的相关机制不完善。相关机制的不完善,使得我国大部分高职在开展高职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及时掌握大学生的内心活动趋势,也同样为高职高职教学的工作者开展工作带来了很多难度。我国高职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课程考试以及平时成绩相结合的考察机制,教学课程的最终考核成绩仅仅偏重于学生的过程化,这无法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不到高职开展高职教学的初衷,同时也无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第五,高职的高职教学对学生的个性化缺乏重视。社会的复杂性使得每个个体也具有各自的特性,这就导致了内心精神层面也存在差异化。在开展高职教学时,我国高职应该要求教学工作者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差异化,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

2高职教育在大数据时代下的改进措施

2.1建立健全相关教学机制。完善的教学机制,使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把握学生精神思维的动态,真实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等都有很大帮助。基于此,高职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培养目标,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优化传统高职教学模式、推动人性化管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等等。

2.2强化高职人才培养环境建设,重视高职教学工作。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是潜移默化的,对于加强高职教学尤其重要。加强高职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建设,除了景观环境的建设外,还需要注重高职精神文化的建设,这具有更高一层的意境,也是高职校园文化的精髓所在,同时也应该完善高职的制度文化建设。

2.3推动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性发展。系统全面的知识理论对践行人才培养目标有着极大的指导作用,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教学时要重视创新性。除此之外,高职教育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性。

2.4提升高职教育队伍的整体质量。高职教育中的工作者对高职教育的质量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因此需要培养一批高质量、高品质的教职工队伍。首先,高职教育中的工作者要具备强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其次,高职教育中的工作者要具有较高的人才培养意识;再次,高职教育中的工作者应当树立平等的教育理念。

2.5改善高职教育的教学方式。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优良的技术能力,同时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创新高职教育的模式,这样可以呈现更好的效果,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3总结

我国在进行高职教育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大数据时代的背景,这样不仅有利于巩固我国高职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我国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大数据时代下,我国高职院校应该着重于提高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为社会各界培养综合素质高、技术能力强的优秀人才,进而推动国家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引用:

[1]田其英.大数据时代对高职教育教学影响及变革研究[J].现代交际,2016,(16):229-230.

[2]吴地花.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创新研究[J].教育探索,2016,(04):120-123.

[3]裴浪.浅析高职教育在大数据时代下的发展趋势[J].无线互联科技,2015,(15):99-100.

第2篇: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0引言

21世纪,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张燕南、赵中建曾在《大数据时代思维方式对教育的启示》中指出,大数据时代下,教育的及时性、全面性,决策信息的可利用性等得到了有效提升。Schoenberg也曾在《与大数据同行:学习和教育的未来》中指出,大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育决策与发展质量的改善。因此,对大数据时代高校艺术教育发展趋势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大数据时代具有的特征

大数据是基于科学技术创新发展下,继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普及应用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随着《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舍恩伯格与库克耶合著所著)的印刷,大数据得到了人们广泛的重视与关注。关于大数据、大数据时代的研究层出不穷。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研究的不断深入,大数据与教育发展、个人生活以及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由《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分析可知,大数据是借助科学技术分析而形成的数据集合体。加之随着信息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大数据时代具有体量大、类型多、价值密度低、处理速度快、线上获取等特点。[1]大数据为海量信息中有价值信息的挖掘与利用提供了支持,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下,基于大数据挖掘技术,实现有用信息的采集与获取对信息决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大数据时代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由上述分析可知,大数据不仅是一种资源、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技术、一种新的思维,它引导人类有目的地对海量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设计或创造,实现数据中有价值信息的挖掘与利用,为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提供依据。在这种思维引导与技术应用下,大数据在教育领域中应用重要性的研究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并在研究与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例如,美国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于2009年进行数据分析发现,美国教育信息系统的数据存储超过了260PB;2014年云图书馆、翻转课堂、移动设备、移动学习、基于信息技术喜爱的平等教育、创客等成为教育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教育技术。[2]而这些教育技术与大数据存在密切的关联性,大数据时代为教育领域的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就高校艺术教育而言,在大数据时代下,传统艺术教育理念与教学思维得到革新,人们对高校艺术教育教学目标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侧重于对教育本质的挖掘与回归。指出高校艺术教育对具备艺术创新创造能力、美术教育理论研究能力、数据应用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艺术传播能力等创新型、应用型、综合型人才的培养。与此同时,在教学思维革新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利用大数据技术(如数学统计技术、大数据挖掘技术、数学建模研究方法、计算机技术)实现教育数据的采集、挖掘与学生学习数据的分析。在此过程中,人们对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学行为、学习效果、学习内容、学习趋势以及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认知与掌握。为高校艺术教育策略与方法的革新提供了数据支持,促进了艺术教育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基于信息技术应用下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法、创客空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微课教学法、立体化混合教学体系、多维教学评价系统等应用与推广,充分体现了大数据时代下高校艺术教育策略的改革与创新发展。

3大数据时代高校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由大数据时代高校艺术教育发展趋势可知,集智慧教学、服务型管理、个性化学习以及多元化评价为一体的系统化、科学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是高校艺术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必然趋势。但从大数据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现状而言,人才培养定位模糊、课程体系不健全、社会实践匮乏是多数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高校艺术教育的优化发展。[3]对此,基于大数据时代高校艺术教育发展趋势,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层次性、个性化人才培养目标,即将专业型人才、普通型人才以及精英型人才进行有机结合,实现“创新+应用+综合”三位一体的社会需求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同时,借助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实现课程教学方式与内容的创新,并以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为核心,实施开放式、服务型的教学管理,用以满足大数据时代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相关要求。在大数据时代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中,教育工作者应注重自身教育理念的转变,在认知大数据时代高校艺术教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依据现阶段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在此过程中,应把握信息技术在实践教学应用中存在的价值,依据教学内容构建教学资源库,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开放性。同时,借助在线远程教育,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借助大数据挖掘技术,探究具有社会实践价值的活动,为学生创设更多参与艺术实践的机会,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此外,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应从多个层面出发,实现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评价,包括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学习成绩、学习态度等内容,以及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同学评价等方法。

4结语

大数据不仅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会能力,也是一种基于海量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方式。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艺术教育教学的改革已成为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运用大数据进行教育信息资源的挖掘与整合,实现了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及时、准确确立,实现了教学策略选用的科学性,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了艺术教育教学中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协同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梅.大数据时代高校艺术教育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模式[J].美术教育研究,2016(09):94-96+99.

[2]邢丽梅.大数据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4,32(06):110-114.

第3篇: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企业会计;创新方式

企业的会计信息计算以及相关数据管理等方式正在面临着巨大的变化,是现在企业会计信息管理以及计算等重要的发展挑战。文章主要根据在大数据背景下对于企业会计的改革创新方式等进行详细的研究与探索,针对发展背景与要求作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与此同时认清企业会计创新改革面临的困难,掌握企业会计发展的方向与趋势。

一、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会计革新发展面临的机遇

1.企业会计在大数据背景下的准确定位

企业会计主要的作用是帮助企业在发展运行过程中更准确的掌握发展的方向与发展的趋势,准确掌握企业财务信息方面的管理与计算,保证企业财务数据的准确。那么在大数据发展的背景下企业会计怎样更好的适应发展的趋势,怎样对会计进行准确的定位是现在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经济多样化的发展形势下,企业数据信息量非常庞大,并且非常复杂,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信息怎样更好的进行准确的定位,财务会计师们怎样适应这样的变化进行会计工作。大数据背景下是需要更好的制定会计行业发展准则,还是在原有发展的准则上进行创新与改革,是不是需要为了更好的适应发展形式将企业会计进行更好的处理,这些都是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会计面临的问题与发展挑战。

2.企业会计的国家化形式与国家化发展趋势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大数据增长发展形式主要是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网络化发展形式的扩大,这样的发展将全球化发展形式逐渐推进,在全球化发展趋势下很多的企业不仅在各种服务内容上进行完善与创新,更是在数据管理规模上发生很大的变化,由此发展背景下进入大数据发展时代[1]。我国的大数据发展时代主要是因为中国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之后,逐渐将经济向全球推进,与各大洲之间都存在很多经济上的往来,特别是在近几年中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式居高不下,已经成为第一贸易发展的大国,居世界之首。

3.大数据背景下的会计发展形式

在大数据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会计形式逐渐对其计算方面出现的心有余力不足的现象,不仅在会计的真实性以及准确性方面出现很多的漏洞,更是对企业发展形式方面产生迷惑,这已经逐渐成为会计发展最显著的问题之一。其中企业会计发展缺陷主要表现在数据整理过乱、积压情况严重等,还会出现私自设立账簿的现象发生,这样会导致会计掌握的整理等出现虚假的现象发生。

二、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会计信息发展的新方式

1.财务会计报告发展方式的创新

在企业的会计工作中,企业的财务报告具有重要的作用,企业财务包括是企业在发展数据上以及发展趋势上重要的决策依据,是企业向更好方向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的企业财务报告是企业在从事经营生产之后才能进行编写,财务报告在编写的过程中因为涉及到很多的数据,所以编写过程非常漫长,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年度会计报告大概需要三到四个月才能编写完成,因为时间的问题经常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的时效性以及及时性,影响到企业对经济发展形式的判断与发展决策的制定[2]。所以在进行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中经常采用的经营之后的编制方式比较迟缓,特别是在一些大企业经济运行决策中不能及时反映出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经济运行结果,影响企业未来的经营以及相关经济活动的进行,影响会计信息的传递。在大数据发展的趋势下科学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对于信息的处理方式也在不断的创新变革中,很多的企业也逐渐意识到数据信息整理以及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创新的重要性,所以逐渐的将信息处理技术进行创新的同时实现财务报告的优化。

2.企业会计信息发展趋势与方向

经过长时间以来的会计发展,企业的财务报告管理制度主要是为了更好的将企业在过去发展的经济活动以及相关事项变成既定的事实,这样能够更好的掌握未来企业发展的方向,因为企业未来发展预测与分析主要依靠的是会计信息的统计,若是会计信息出现不真实或是混乱的现象会严重影响到企业对于未来发展的决策。并且现在会计信息数据对于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需要更加的重视其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在大数据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的会计人员需要更好的利用大数据对于信息发展的预测与分析能力,采用适当的措施进行风险的规划,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企业会计。现在的大数据发展背景能够更好的改善企业会计人员的思想以及工作的形式,采用电算化的会计核算形式推动企业会计的发展与创新。在企业的会计核算工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准确的掌握相关数据信息的计算同时还要对经济发展决策进行适当的分析与阐述,将企业的经济运行信息传递给企业的决策者。重视企业会计信息的掌握与存储,准确的传递给信息使用者,保证企业的会计发展朝着更好的方向变化,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益空间。

三、结束语

信息化互联网形式的发展将企业会计的核算与整理推向了新的发展方向,会计电算化的逐渐盛行不仅提高了企业会计核算的效率,还能保证企业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大数据发展背景下企业会计正在不断的进行创新与变革,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傅红彬,官登水.浅谈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会计的挑战与机遇[J].时代金融,2015,20:132.

第4篇: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风险防范

一、会计信息化风险的浅析

(一)信息化共享平台的建设滞后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建设发展不均衡,共享信息平台建设与完善是提高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会计信息化发展是会计行业发展需要,现在会计基本都借助于计算机操作平成会计的基本工作,但在会计领域,会计管理比较落后,企业发展不均衡,促使会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比较滞后,在大数据时代不能利用云计算等技术进行信息存在,资料整理等。

(二)会计信息系统软件本身存在一定缺陷会计利用软件进行常规工作这是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我国会计行业发展比较滞后,与世界其它发达国家有一定差别,会计行业人员之间交流太少,促使软件在设计过程中就存在一定的缺陷,不具有应用的通用性。会计在应用过程中,进行信息资源共享等存在一定弊端,这就给企业应用会计软件进行办公带来一定的风险,会计行业软件更新速度很快,但软件设计的周期长,者就促使会计系统软件在使用过程本身具有一定缺陷,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给会计软件系统带来一定风险。

(三)操作人员的水平偏低我国会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这就给会计系统软件应用带来一定弊端,在会计系统应用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多数都是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现有企业会计系统操作人员水平偏低,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是提高会计软件系统高效应用的基本保障,企业要重视会计人员培养,意识到会计人员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提高会计人员培训力度。

二、会计信息化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加快会计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的自主建设会计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现在企业财务信息交流基本都是靠财务软件的应用,会计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提高了企业之间交流信息,对促进企业合作,企业共同发展提供了平台。会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提高了会计信息化发展速度,同时是会计信息化过程中数据处理速度提高和资源搜索困难降低的有效办法。会计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需要国家政府的政策支持,政府支持是解决会计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支柱。

(二)企业必须要转变传统的观念观念是束缚发展的关键原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转变观念,注重会计信息化建设,这是提高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现在多数企业都在会计信息化建设,领导要重视会计信息化建设,这是会计发展需要,也是企业发展需要,尤其一些小型企业由于资金等问题,会计信息化建设发展缓慢,这也是阻碍企业快速发展根本因素,企业领导必须转变观念,意识到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三、大数据对会计信息化发展方向及趋势的影响

(一)资源共享平台拓展企业与企业之间交流,企业的发展需要会计信息化建设,尤其在大数据时展背景下,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和完善是其中的重要趋势和发展方向,资源共享平台拓展也是对管理者决策活动提供支持的关键。同时,为了避免会计信息系统构建过程中信息孤岛的出现,需要资源共享平台的进一步拓展,才能为企业各个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提供支持。中国的企业要发展,需要走向世界这个舞台,必须加强会计信息化平台建设,能更好的与国外企业合作,提高企业品牌。

(二)会计信息化的成本降低会计信息化建设在人的传统观念中需要很多成本,但在大数据环境下,大大降低了成本,促使会计信息化建设成为可能。在大数据时展背景下,云计算的出现大大降低了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资金投入。通过实际的资源使用量和资源利用时间来控制成本,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会计信息化发展成本明显降低,也为会计信息水平提高提供了重要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晓婷.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信息化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1).

[2]王力强,李丹.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5).

[3]车玉生.基于高职院校的卓越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6(01).

[4]宋建琦,隋静.大数据时代企业会计信息化风险及防范措施[J].财会通讯,2016(19).

第5篇: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 会计 审计

一、引言

大数据是伴随着云计算及计算机方面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能够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的因素。大数据时代的存在为会计与审计工作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这对于人们很好的完成会计、审计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当然,前提是人们能够清楚地了解并运用“大数据”的影响,@样才能够真正地发挥它的作用。

二、大数据影响下的会计、审计

面对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新的会计、审计方法,会计、审计人员要及时的熟悉掌握才能够将其应用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去。“大数据”的存在对会计、审计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务报告由之前的事后转变为实时

在大数据出现之前的财务报告方式都是进行事后的财务报告,并且编制财务报告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这对于会计、审计工作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因为会计、审计工作对于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有很大的要求,但是之前的报告方式需要的时间太久,期间的信息并不是一层不变的,所以最后编制的财务报告并不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真实状况。但是,在大数据时代下的会计、审计,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大数据时代下的财务报告由之前的事后转变为了实时。这样面对瞬息变化的信息、数据,财务报告也可以很好的反映企业的真实状况。大数据带来的好处,还让会计、审计人员及时的关注各种信息的改变,对于与之相关的工作进行相应的调整,尽可能的避免风险的出现。

(二)会计职能的转变

在过去,会计的职能主要是反映过去,对于预测未来就不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了。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未来的预测变得比反映过去更加的重要了,人们更加的注重未来的发展趋势而不是过去经历的总结。在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人员可以利用大数据的特质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作出防范,与此同时提高企业的绩效。大数据的存在,可以给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指导,也能够改变会计人员的传统思想,让他们的观念能够更加地适应于现有的经济市场。会计人员可以通过不断的收集、分析数据,为企业的重大决策提供依据,为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会计职能的转变,提高了会计工作的价值,让财务人员更加的重视会计工作;同时,也使得会计工作更加地适合于现在的经济市场,比较现在更加注重的是对于未来的预测,这在大数据的帮助下可以很好的实现。

(三)财务管理方向的转变

大数据时代下,财务管理由之前单一的管理模式转变为综合的管理模式。之前单一的财务管理模式存在多种局限,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新的综合式财务管理模式是将计划、生产、销售、开发等一系列工作都联系起来的,而不是之前各自发展的状况。新的综合式财务管理将之前与财务管理关系不大的范畴也归纳到了其中,这是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延伸。大数据时代下,财务管理可以获取更多更详细的信息、资料,这对于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和预防外部风险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会计人员在统计、分析数据时可以尽早的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及时地解决并采取防范措施,尽可能地减少企业的损失。综合的财务管理模式不仅拓宽了财务管理的工作范畴,还能通过“大数据”的特性创新管理手段,切实的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加大企业的社会竞争力。总的来说,大数据时代下,综合的财务管理模式才是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的最大助力。

(四)审计模式的改变

在大数据时代到来之前,审计采用的是抽样审计,而之后变为了总体审计。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给审计人员提供了多种审计手段,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新的管理理念。在传统的审计工作中,工作人员主要是通过抽样审计的方式进行审计,这种方法是通过对抽取的样本进行审计,然后在推断整体的状况。因为没有直接的对整体进行详细的分析,只是通过样本推断整体,所以这种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抽样审计可能造成很大的财务风险。而在大数据时代下,审计人员则可以直接分析、审计与之相关的所有数据,这是传统的审计所不能做到的。传统单一的审计向新型的总体审计的转变,可以避免前者所带来的风险。总体的审计模式可以对所有的数据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发现抽样审计所不能发现的问题;大数据给审计模式带来的改变,是使审计工作变得更好的重要因素,同时也能通过审计工作更好的反映企业的真实状况。

(五)强化审计结果的作用

传统的审计结果就是以审计报告的形式存在,其包含的信息少,不能够很好地反映审计的真实成果。在大数据的影响下,审计结果除了审计报告还有着审计全过程的各种数据,这对于被审计单位的改进完善有着很大的帮助。大数据时代下的审计结果不再仅仅是审计报告,还包含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这是审计结果的重要应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大数据”找到财务管理的共性,为审计工作提供更多的意见。同时,审计人员也可以通过“大数据”发现被审计单位的各种问题,及时的解决并防范。对于之前审计报告的不完整作出了足够的补充,使得审计结果真正的发挥其作用,为审计工作的进行提供更多的帮助。

三、结束语

正是因为“大数据”的存在,才给会计、审计工作带来了如此好的改变,这对于之后的工作都有着很大的帮助。会计、审计人员要充分的了解“大数据”,并利用其特质改进完善会计、审计工作,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秦荣生.大数据时代的会计、审计发展趋势[J].会计之友,2014,32:81-84

第6篇: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统计学;样本;机遇;挑战

21世纪爆发的信息技术革命,改变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在云技术、物联网技术等高科技信息技术的大规模革新背景下,网络数据增长速率十分惊人,海量庞大的数据标志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作为与数据紧密相关的统计学学科,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将会面临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研究统计学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有着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1.大数据时代统计学面临的挑战

统计学是一门传统的学科,发展至今已经有几千年历史,无论是学科理论领域内还是生产实践过程中,统计学的发展已经十分成熟,存在着许多成熟的研究成果。统计学的不断发展为人类的社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随着大数据时代数据呈现海量、分散式的分布状态,其对统计学的影响也是较为明显的。一方面,大数据时代数据之“大”已经超出人们的想象,数据之“全”让人们对于事情的认知更加全面,大数据的多样性、大体量改变了数据样本与总体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大数据的数据多样性的特点改变了传统统计对数据统计分析的主观诉求,过去人们通过统计分析更偏向于追求“为什么”,而现在的统计分析更趋同与追求“是什么”。这一系列的影响对于统计学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发展挑战:

1.1样本选取以及标准的确定难度加大

样本统计属于统计学的核心内容,统计学通过样本统计对客观事物数量特点、数量关系等展开研究。在大数据背景下,样本与总体之间的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联性将会进一步地降低,造成样本即是总体的变化趋势,因而会造成大样本的标准化的变更。数据来源的多样化进一步的提升了样本数量,继而提升了统计精确度,促进了统计学学科的高精尖的发展。但随着样本数量越来越多,而从网络环境中采集到的数据多半属于非结构化的数据,但传统统计学要求结构化数据,利用传统的关系数据库难以对非结构数据进行有效的转换,难以挖掘大数据大样本数据中的潜在信息。大数据时代统计样本的选取工作难度不断提升,传统统计学缺乏非结构数据的建设,难以发挥出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库有效转换非结构与结构数据的优势,也为统计学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1.2统计软件以及统计方法的欠缺

随着信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计算机运算环境的统计学软件应运而生,统计学软件的使用有效提升了统计学中对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效率和精准率,统计模型也进一步的简化了统计的实际操作,更有利于一般性的统计工作的实践操作。大数据背景下,现阶段发展较为成熟的统计学软件如SPSS、DPS等,尚不能够实现大数据高速传输、存储功能,软件功能还需要一定的开发和升级。与此同时,数据在大数据时代下属于一项资本,其被开发的水平还略显不足,绝大多数被互联网、搜索引擎以及电子商务等相关IT公司、统计机构所掌握。

2.大数据时代统计学面临的机遇

2.1统计效率的提升

在大数据时代,统计学的统计效率得到了更好的体现。一方面,大数据的多样化、及时性特征能够有效弥补传统统计中数据的滞后性问题,有效的提升了统计的时效性,另一方面,大数据的高速传输为统计的动态数据的收集提供了保障。与此同时,大数据可被频繁反复应用,采集的统计数据不再单单局限于一种相关用途,其能够服务于各式各样的需求。对采集数据应用的次数逐步增多,数据所具备的潜在价值被更全面的挖掘,而采集数据所产生的成本并不会受数据应用的次数所影响,故各式各样用途的平均统计成本将得到显著地降低。

2.2统计学科体系的新延伸

大数据引入到统计学科之中,庞大的数据使得样本的选取、标准划分都产生了新的变化,传统统计中的样本统计将会进一步的朝向总体统计的方向发展,一并囊括总体统计、样本统计的统计学科体系,能够有效消除总体统计的数据采集难度,弥补样本统计的数据采集不足,达到有效延伸统计学科体系的目的。

2.3统计学科的应用范围扩大

传统的统计学实践是为了去了解一个结果或者一个原因,但基于大数据的统计学科将向人们展示的是一个具体的过程。从前,人们习惯于根据“研究问题”来驱动“收集数据”。今后,大数据到处可得,人们将会用“数据”驱动“研究问题”而这种功能性的还变,促进了统计学应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例如传统的统计学往往被用来作为一个数学形式的参考信息,例如卫生统计、生产统计等等,但在大数据背景下,数据本身所含有的信息更加丰富化和多元化,基于海量用户下的网络数据所包含的信息极为广阔,而这些信息涉及到他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些信息一旦被深入挖掘出来,将会促进许多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大数据背景下,传统统计学的结构化数据局限会逐步接触,在非结构或者半结构的数据统计下,统计学将会应用到许多传统意义上无法数据化的行业领域中。

3结束语

数据是统计学科的核心,也是统计学科的主要价值体现。大数据时代改变了传统的数据的意义,数据所包含的信息、传播速度、分布速度也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数据核心意义的转变,迫使得以此为基础的统计学科必然会随之做出改变。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新的时期,统计学要想快速完成其学科的有效转换,就必须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大数据的时代特征,并有效地与传统统计学结合起来,以达成统计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郑雅倩 单位:海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参考文献:

[1]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第7篇: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范文

摘要:本文就大数据带给影视艺术产业的深刻变革与长远影响这一趋势,针对大数据时代影视艺术人才应具备的自主创新能力、实际操作与实践能力、多学科知识结构和多元文化背景、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等特征,提出了树立大学科意识,实施跨专业教育;探索项目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产业互动,注重应用性培养;关注技术革新,构建新型平台的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影视艺术;人才培养

一、大数据带给影视艺术产业的深刻变革与长远影响

“大数据”是高科技时代的产物,是借助网络软件工具与高科技智能技术分析出复杂数据的集合群。它的强大功能和智能性不在于获得数据的表层信息,而是在对数据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获得数据属性的内在关联和隐含信息,通过专业化处理让庞大的数据群转化为我们所需要的有用的信息和知识。[1]互联网作为大数据发展的最大驱动力和平台,网络音频、视频、图像、数字和一些公共交互平台层出不穷,在国家“互联网+”的重点工作指引下,中国大数据时代已经提前到来,并正在服务于信息化时代下的现代产业。大量微量数据作为影视艺术的新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大数据时代的强大功能下,不断革新着传统影视艺术行业的制作模式,从而产生了一种全新的电影操作模式,即通过数据信息深入分析受众的需求,对市场进行充分预估,再以市场为目标生产和推广电影,进行衍生开发,实现产业价值。这种新型的制作模式是对传统制作模式的扬弃,是市场竞争发展的需求,也是未来影视产业发展的方向与生存根基所在。以网络电影制作为例,当下热门的网络大电影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发展趋势持续增长,其根本原因在于抓住了现代人的心理需求,满足了现代网络社会和时代特征的发展趋势。从网络电影的制作过程来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根据大数据分析对电影进行的设计和生产。有数据表明,仅2014年一年,全网上线网络大电影450部,率先提出“网络大电影”概念的爱奇艺top20总分账票房601.6万。而到了2016年,网络大电影市场规模达10亿,爱奇艺top20总分账票房达1.98亿,在三年内增长了32.9倍。按照此增长趋势,预计到2017年底,整体市场规模或将达到30亿元。当今社会的发展已趋于媒介化,网络等数字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拓展了影视艺术传播的途径和范围,也赋予了大众更多的选择自由,受众从大众化、被动的客体逐渐变为个性化的主体。尤其是互联网催生出的“网生代”,已成为当前中国电影市场的主体受众,由“网生代”受众的观影心理、观影趣味和观影行为集成的大数据,在电影制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数据全面反映了用户导向和内容导向。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我们在关注大数据给影视产业带来颠覆性影响的同时,还必须客观的认识到,大数据的分析结果并不是万能的,只能作为创作生产和项目运营的参考依据,它解决不了影视创作中的艺术性问题。如何在结合“互联网+影视”背景下实现影视产业数据化、市场化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影视产业的艺术性和感染力,这对影视艺术研究和影视艺术教育提出了新的思考命题。

二、大数据时代影视艺术人才需求特征

目前,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网络媒体公司等影视产业对影视专业人员的需求非常大,市场十分广阔。但就人才需求的质量及拥有的技能和综合素质来看,仅仅掌握制作技术已无法满足影视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大数据时代需要能真正适应数据化发展与应用,具有运用大数据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以及独特个性的复合型人才,影视艺术人才在大数据时代呈现出以下特点:1.具有把控产业发展趋势,自觉开展自主创新的能力。在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下,“双创”工作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影视产业领域也不例外。影视产业的“双创”工作,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将成为影视产业发展的核心,在未来影视产业的发展中,具备自主创新思维和艺术创新、创造能力的影视人才,才能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拥有可持续的发展力。2.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与实践能力。影视作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影视作品的创造必须兼顾艺术与科学,艺术专业理论修养奠定了影视作品的质量基础,而实际的作品创作,以及互联网时代媒介的技术性要求以及影视创作的经验性,需要这门学科不断通过实践提升专业技能,专业理论与创作实践的有机结合,这是对复合型人才的基本要求。3.具有宽广的多学科知识结构和多元文化背景。影视制作涉及多个专业领域,跨越多个学科。影视创作更是艺术的集体创作,打破“隔行如隔山”的传统行业模式,拥有跨界思维,掌握多学科知识,深入了解中西、地方、民族等深厚的社会文化背景,成为复合型人才的显要特征。[2]这也是影视创作的源泉和不竭动力。4.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不忘初心的敬业精神。影视艺术作为传承文化形态的载体,必然要求创作主体具备相应的文化良知和文化使命感,并成为影视文化的生成者与建构者。因此,具有良好的媒介素质,恪守传播功能职责,担负起文化责任,是对影视从业人员专业素养的基本要求。影视产业的从业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不忘初心的敬业精神,这样中国文化才能得到大力传播,走向世界。

三、影视艺术教育的创新实践

数据技术加速了影视行业的改革,面对影视艺术瞬息变化的技术更新和产业环境,高校需要更加冷静地思考什么样的专业人才能真正适应时代需求。影视艺术教育要在遵循影视艺术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规律的前提下,找寻与时俱进的新理念、新模式、新平台,探求有实际意义的创新。

(一)树立大学科意识,实施跨专业教育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使多学科交叉融合、综合化的趋势日益增强,打通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影视艺术教育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打破学科框架,树立“大学科”意识,以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知识结构来拓展影视艺术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在学科设置上由艺术学向哲学、经济、人文、科学等相关学科范畴拓展,充分发挥交叉学科的作用和效能,完善影视艺术教育学科体系,有助于学生储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和专业理论,加强人文修养和文化内涵的培养。传统影视专业课程设置的缺点是过于单一,影视艺术教育应逐步实施跨专业模式,在教学和实践内容结构的设计上趋向综合、融通与互补的特点,加强专业相关课程的联系性,科学设置学科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影视教育课程体系。[3]目前我国影视艺术教育单位多为综合类大学,学科设置完整,有助于扩宽影视艺术专业通识平台的基础课程,实现专业内外的跨专业教育,如对广播电视节目的课程设置应结合新闻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影视制作、编导、摄影影像等专业要实现知识融汇贯通,音乐、舞蹈、美术、传媒等艺术学科可互选课程。

(二)探索项目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项目合作能有效整合多方资源和力量,在影视艺术人才培养上具有突出优势。第一,项目机制立足合作企业,按照市场的标准对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出要求,有利于学校明确影视艺术人才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教学,促进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第二,项目合作将学生从传统的教学环境中释放出来,为其提供了多维度的实践空间。与企业进行项目合作的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调动学生的创作灵感,促进其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真正缩短学生与社会的对接周期,从而为培养市场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储备力量。第三,项目合作不仅让学生参与进来,还能让更多的专业教师参与进来,在实施过程中强化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不断提高其对影视艺术教育的认识,促进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第四,高校通过项目合作机制与企业积极互动,能建立有效的大数据交流平台和数据资源库,提高双方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数据时代拉近了市场与高校的密切联系,影视艺术教育应当积极地与业界对接,面向社会、面向产业,走进老百姓的生活。为此,学校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加大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进一步探索项目建设机制。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共同制定教育教学项目计划,通过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共同努力完成项目的制作,促进教学成果的快速转化与推广,帮助高校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企业可以对学校的项目提出要求和建议,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和行业背景,不断拓宽的市场为学校提供支持,通过深度参与项目掌握和对接人才的情况,吸纳优秀的人才为企业服务,有效地推动企业发展。[4]

(三)加强与产业互动,注重应用性培养

影视艺术教育要密切关注社会发展,了解行业前沿动态,根据影视的高新技术、艺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专业课程建设,更新教学实训内容。寻找更多与业界沟通的渠道,如到企业参观、访问、座谈、实习,加强与产业的互动,以产业需求带动教学,让教学更加贴近市场。现代化影视教育不仅要求全面的知识结构,还体现在技术手段上,要让学生掌握先进的影视技术,就要加大影视设备投入,整合教学实验资源,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强化学生对影视制作、数字影像拍摄、网络音视频采集等相关专业技术的掌握。当然,影视艺术的应用性不能局限于专业技能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的培养,艺术修养和文化责任的提升,甚至大数据时代的新运营方式都应该在教育教学中体现,才能满足影视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四)关注技术革新,构建新型平台

在数据技术时代,教育方式不再局限于学校教育,获取知识的路径也不再局限于课堂,网络媒体和在线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学习将成为今后主要的教育方式。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维,学会使用网络交流评价工具,更多地获取在线电子资源与社会信息资源,找到适宜每名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和手段,为学生定制出更符合个性化发展实际的教学策略和措施。大数据技术也会为教师提供关于学生的性格特质、学习习惯等信息作为研究依据,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实施针对性教学,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教育技术的革新不仅影响着知识传播模式和学习方式,还会带来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模式、人才培养过程等方面的深刻变化,而微课、慕课(MOOC)、翻转课堂、创客模式的兴起,使得“没有围墙的校园”成为可能。在大数据的推动下,高校将进一步向社会组织和企业开放。如何运用广博的数据信息和资源,加速对学生个性化教育目标重构,深化教学改革;如何实现与企业无阻交流,协同创新,构建新型的教育平台,影视艺术教育还面临着很多实践性的问题。大数据时代为影视艺术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将影视艺术教育带入一个全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李梅.大数据时代高校艺术教育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模式[J].美术教育研究,2016(09).

[2]喻琢,万丽.全媒体环境下高等影视艺术教育的技能缺失及其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13(4).

[3]王艳玲,王一博.“互联网+”态势下高等院校影视艺术教育的新常态[J].电影评介,2015(20).

第8篇: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电视平台;战略转型

在《大数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这本书中提出,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的大变革,即大数据已经撼动了世界的方方面面,从商业技术到医疗保健、教育、经济、人文等各个领域。显然,“各个领域”的覆盖范围很广,电视产业无疑也是其中之一。

一、数字融合是电视产业进入大数据时代的先决条件

数字融合是指文字、语音、图像及其他各种不同的“原子”,通过数字技术的整合,变成了“0”和“1”的重新编码的“比特流”字符串,广播、报纸、手机、互联网等媒体形式内容都是基于统一的数字编码。数字融合的变革为电视产业进入大数据时代奠定了基础。在数字技术应用浪潮中,电视产业正迅速从“模拟化”走向“数字化”,逐步实现节目制作、传输和接收的全数字化生存。从“模拟”到“数字”“数据”的转变,拉开了电视产业大数据时代的序幕。

总之,数字融合为电视节目内容资源在多个视频终端共享数据提供了便利条件。对电视节目模拟时代的回顾,其内容的存储格式不统一,承载内容资源取决于不同的介质,即使在电视机构内部,内容资源数据共享也是不容易的。生活中的数字电视,大大提高了内容数据在多种收视终端共享的可行性,数字视频不仅使电视内容从“节目”进入“数据”,而且还实现了电视节目的内容只能通过电视媒体“独享”转变为多种视听新媒体终的“共享”。

二、网络融合是电视产业向大数据信息空间拓展的基础条件

在数字融合的基础上,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和其他媒体信息的传输承载不同以往,已逐步实现信息传输服务,网络视频、互联网电视等互联网与电视有机融合的视听新媒体形态越来越多,广播电视网逐渐向互联网接入等信息服务的空间方向实施拓展。目前,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已获国家批准。按照计划,全国广电网络公司成立后,将整合全国有线电视网作为统一的市场主体,并赋予其宽带网络运营等业务资格,成为“三网融合”的主体。这标志着即将到来的国家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的诞生,将成为继移动、电信、中国联通之后的“第四大”运营商。网络整合已经成为电视产业向大数据信息空间方向发展的前奏。

从总体上看,网络融合拓展了电视产业的信息产业空间,在电视节目传输的基础上,增加了网络接入等网络信息服务功能。数字集成、网络集成、大数据时代的电视产业呈现出“平台制胜”和“全媒体传播”的发展趋势。具体来说,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使多终端通信成为主流;交互式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等视听新媒体传播格局已形成。

三、平台转型是大数据时代电视产业变革的主旋律

大数据时代,海量数据存储和信息处理要求越来越高,云计算平台成为“大用户”,“大数据”,“大系统”问题的解决方案。从电视产业业务的需求来看,电视产业大数据时代不仅是实现海量内容资源的存储管理,也整合了视频、数据等信息资源,提供综合信息服务,提高业务运营支撑水平等。云计算平台的建设适应了大数据时代的电视产业的需要,适应了信息社会的发展,为电视产业的“平台转型”提供了技术基础。

在大数据时代,电视产业的发展也体现在“全媒体、全业务、全功能”等方面的转变。这些趋势对电视“云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云媒体平台”外,电视机构还可以针对不同的视频接收终端,构建各种内容集成和播出控制平台。大数据时代,一些智能电视设备制造商和网络视频集成运营的互联网公司,也纷纷加入,研发自己的云电视平台。在各种视频相关产业竞争中,“平台转型”已经成为大数据时代电视产业变革的主旋律。电视产业“云平台”的转型将是未来以视频为核心的大电视产业竞争的关键一步。

四、数据挖掘是大数据时代电视产业生产营销的延伸拓展

“大数据”的定义是分为两个层次的概念:一是“大数据”的信息爆炸概念,最初指的是信息处理量过大,超过了一般可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内存量。二是“大数据”是指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大信息量,通过数据和现象之间的关系,以获取新的知识,创造新的价值,甚至改变市场、组织和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这一巨大变化,在大数据时代将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及思维活动等产生颠覆式影响,许多看似无关的信息可以通过数据挖掘得到其内在的联系。

在大数据时代,电视内容生产所带来的变化,还体现在对“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和量化分析的基础上,产生反作用,来指导内容生产和节目编排。“大数据”隐藏了许多秘密,这些秘密通过少量的数据分析难以获得,只有在大型数据库中通过定量分析其相关性,才能挖掘出来。这种“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就如同社会学统计分析“破译”社会现象背后存在的某种规律,使人们变得更“聪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提高了这种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的空间,“精准营销”的方式已经开始震撼电视产业。

在大数据时代,接收的视频内容越来越多,由于媒体融合等因素,“电视”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转变成了“视频”,网络视频、互联网电视等产生的冲击,导致LED电视的运营率越来越低。电视用户的基本数据及其收视行为变得越来越“透明化”。电视与互联网的融合,数字模拟电视用户的整体转换,单向广播网双向转换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使电视消费者无处藏身。

结束语

面对大数据时代,电视产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仍争议不决。这将是大数据时代电视产业转型的协奏曲,是对电视生产经营过程管理平台的重新认识和塑造。国内外电视和互联网融合的经验表明:在大数据时代,电视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电视产业“云平台”的战略转型正成为一大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占亿民.《南京有线云媒体电视介绍》[J].有线电视技术,2013(1).

第9篇: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

一、引言

“大数据”,即大量的数据集,信息系统的多样化使存储数据的成本越来越低,数据的收集以指数形式不断地在增长。“大数据”的“大”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数据库所能收集、存储和分析的能力。GartnerResearch(2014)将大数据定义为“大容量、高速度、高质量”的信息资产。此外,中国人民大学孟小锋(2013)曾提到过,“大数据”的“数据”已经不是仅像传统数据库作为处理对象对待,而是作为资源来解决诸多问题。近年,在大数据的推动下,协同创造、虚拟服务等新型应用模式持续拓展着人类创造和利用信息的广度与深度,我们的时代步入“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1]。各行业都被这股新鲜血液充斥并发生颠覆式变化。而审计作为众多数据密集型行业之一,在大数据的背景之下无疑会发生巨大变革。秦荣生(2013)对大数据时代的会计、审计发展趋势做了研究。

他主要对大数据影响会计、审计发展趋势的六个方面进行了剖析,提出在大数据环境下,现行审计技术、方法相比之下略效率低下、实施困难,我们的审计人员是时候对现行的审计技术、方法进行更新[2]。但没有结合现在的会计师事务所来对审计工作进行研究。龙子午,王云鹏(2016)则对大数据时代CPA审计风险与审计质量做了探究,提出大数据结合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形成的这一革命性优势会促进CPA行业审计风险的有效降低[3],提高审计质量。但是其忽略了审计风险降低的同时,会出现其他新的风险。本文结合作为审计主体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大数据背景下发生的变化,对变化下审计风险降低的同时带来新的审计风险做了相应研究。

二、大数据背景下会计师事务所的“新”审计

(一)审计抽样方式的变化

传统审计数据的庞大和获取难度、分析数据的困难,使得审计人员大多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审计,根据经验重点选择样本,然后根据样本情况确定总体性质。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扩大审计范围、提升效率、保证审计工作的准确性。而大数据要求的是放弃对随机样本的统计,改为获取全体数据,无限制的数字化存储是大数据的典型特征。因此,大数据背景下事务所的审计抽样方式会向总体审计变革,会计师事务所用大数据技术来对海量的数据进行搜集和分析处理,审计的抽样方法逐渐被总体审计方法取代,使事务所的审计工作发生革命性改变。

(二)持续审计将成为趋势

传统审计简单来说就是企业编制完财务报表后交由会计师进行抽查样本审计,这是一种事后审计。暂不说事后审计这种方式耗费时间,工作效率不高,审计风险的增加也是一大隐患。大数据背景下,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有了更完整的技术来支撑,持续审计将成为审计的趋势。这一趋势的必然性在于它的及时性,促使被审单位及时纠正问题,降低风险;其次是程序自动化。

(三)事务所的“咨询业务”有效性大大提升

“咨询”是会计师事务所出现的一种新兴业务,在没有大数据的年代就开始了,但那时的咨询重要性极小,而在大数据背景下,这种“人的智力服务”变得越发重要,依靠大数据咨询的效率和精确度也逐步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咨询服务会发生一些变化。

三、大数据时代会计师事务所“新”审计的风险

(一)信息系统的风险

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的硬件或者软件出现故障的时候,又或者像最近遭遇的全球性勒索病毒那样,计算机一旦罢工或者被病毒感染,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往往面临丢失的风险,甚至瘫痪,审计会遭很大的阻碍,毕竟计算机系统是“新”审计的载体。在“新”审计中,数据不容有误,一个数据被恶意篡改或无意修改,都会造成审计结果的偏差,影响审计质量,直接导致审计失败。而电子数据易于修改,不留痕迹,这又是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风险。

(二)审计人员技术水平不够高

虽然大数据的收集相对容易,但在数据的搜集后,处理大量的数据再加以提取有用的信息却并非易事。尤其是对财务报表和审计的控制方面增加了挑战,所以审计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是一大风险。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大多是财务相关专业出身,进行审计技术培训的时候学习的是SQLSERVER,而有些单位用的数据库是ORACLE,如若我们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没有熟悉掌握ORACLE,对采集回来的大量数据无法进行分析和处理,而只能依靠外部人员、或者通过转换数据库格式来继续分析。出现这种情形时,如果选择获取外部人员的帮助,会存在数据保密的风险;如果选择转换为熟悉的数据库格式,则将存在数据丢失的风险。

(三)竞争风险

现行审计市场基本被国际上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国内几家大型事务所包揽,虽也有一些小型事务所有少数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但相比前者也微乎其微,可以明确会计师事务所市场上,小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尤为激烈。与四大相比,它们在规模、资源、技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其与同级之间的差距不大明显。大数据背景下,审计资料储存在“云”中,事务所可用少量的资金投入换取更多的审计数据,如此便有机会提高工作效率和审计质量,以及事务所的声誉,既有利于中小规模的事务所增强自身竞争力,也有利于国内事务所做大做强。因此,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如何站住脚跟也是如今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风险。

四、大数据时代会计师事务所应对风险的措施

(一)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审计

既然是“新”审计的载体,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专业人员必须明确信息系统运行特点,包括数据库的种类、版本、数据量、存储及备份方式等信息,能够及时处理突发状况,以信息安全防护为首要目的,定期和不定期地排查系统漏洞。另外,要完善大数据信息安全体系,培养大数据安全审计专业人才也是当务之急。当年美国“9.11”事件中国贸大厦的轰然倒塌,其中的德意志银行就是因为建立了异地数据灾备中心从而在一定时间内恢复运营;而相比之下,BankNewYork就因为没有建立灾备中心而在数月后因数据的丢失被迫破产清盘。大数据时代的审计是以信息系统为基础工作,涉及的数据广,因此在“新”审计工作中最好实行灾难备份这一措施,防止意外后果。

(二)加大、加强、加深对审计人员的培训

大数据时代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员工的在职培训不足,业务知识及相关技能水平适应不了发展的需要,是形成审计风险的内在原因。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对审计人员各方面的培训。第一,加大对审计人员计算机能力的培训。大数据时代的审计是要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上完成的,审计人员必须具备相关计算机能力,掌握数据库等知识,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审计,才能降低因技能而出现的风险。第二,加强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审计工作有审计工作的职业道德,会计师事务所的每一个员工都应该有员工的职业道德,大数据传播速度极快,如果审计人员将数据传送到“云”上,可能发生难以预测的后果。因此,对职业道德操守和原则的严格要求是很有必要的。

(三)深化大事务所与小事务所之间的合作

现在社会中的会计师事务所有大规模与小规模之分。但也并不是大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就一定比小规模的事务所好。“大”的核心是强,“小”的精髓是专。实践表明,只有让会计师事务所在市场中逐渐做强做大,才可以在多元化服务、人员素质、风险承受、质量控制等方面得到显著提升[4]。如果大型事务所“大而不强”,即使面子上好看,可能也会丢了“里子”。不管是站在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角度还是小型事务所的角度,深化彼此合作都是一种双赢。

参考文献:

[1]维克托•迈尔一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秦荣生.大数据时代的会计、审计发展趋势[J].会计之友,2014(32):81-84.

[3]龙子午,王云鹏.大数据时代对CPA审计风险与审计质量的影响探究[J].会计之友,2016(8):112-114.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