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育儿教育经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案例简介
活动开始,教师首先以提问导入“请小朋友们猜猜老师的鞋有多大?”问题激发了孩子们的活动兴趣,大家开始纷纷猜测……一分钟左右后,老师请个别孩子对自己的鞋样进行测量……几分钟过去了,孩子们虽然各有各的方法,却始终没有得到一个较准确的答案。
接着教师用描鞋样,再用画有格子的纸条对鞋样进行测量的方法,进行了一次示范,并将测量结果进行了记录。紧接着老师请孩子们测量自己的鞋码,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测量的,最后要求孩子们将自己测量的结果记录在小卡片上。任务一布置下来,孩子的兴趣就更加浓厚了,很多孩子更是迫不及待的脱下了自己脚上的鞋子,全神贯注的开始描起鞋样来。如果某个孩子在描鞋样时出现了描不好的情况,立即就有其他的孩子来帮助他们,两人一起合作相互为对方描出准确的鞋样。在自由测量的过程中,孩子们大多数都能充分的利用操作材料,如小棍、绳子、尺子等,想出不同的测量方法,只有少部分的孩子是参照老师的示范,用画有格子的纸条进行测量的。从这个活动环节,可以看出该班的孩子已经有了较好地独立思考的行为习惯。
最后老师提出建议:每个人一张记录纸不方便共同查看,能否请大家一起设计一张统计表,把记录到的所有的鞋码进行整体的统计?建议很快得到孩子们的认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孩子们无论是对统计表的设计还是对统计数据的填写形式都显得很有想法,各抒己见。虽然最后在实施过程中,孩子们做的并没有如他们说的那样精彩,可这一环节仍然是活动中的一大亮点。
整个活动步骤清晰,环环相扣,衔接得自然而又合理。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得非常的投入,对活动兴趣浓厚,同时也很好的体现出了该班孩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基本素质。
二、活动的几点启示
1、寻找幼儿感兴趣的生活经验是幼儿数学教育的依托
对于孩子来说,每一个科学概念的建构,往往都要基于自身经验。鞋子从孩子出世就开始使用,谈论有关鞋子的问题是他们感兴趣的。在他们学会走路后,更多的女孩子会表现出喜欢妈妈的高跟鞋、男孩子则爱爸爸的大皮鞋,总喜欢穿一穿,走一走。《测量我的鞋子》正是抓住了孩子的这一年龄特征,巧妙的将这一真实的生活经验运用到了“测量”这一抽象性的“数学问题”上来。由此可见,教师对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是独具匠心的。
如何利用一个简单的提问,立即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这一点正是幼儿教育中最需要好好把握的东西。其实不光是鞋子,只要是生活中跟孩子有密切关系的东西都能很容易的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如他们坐的小椅子,睡的小床,吃的零食等等。这些在家长和老师看来简单的东西,在孩子们看来却有着天生的无穷乐趣,他们想知道这些东西与自己到底有什么关系,这就是我们如何去引导他们学习的最好的素材。
对比我们以往组织过的一些数学活动,内容的背景似乎就显得有些牵强了,如同样的测量活动,选择的测量对象往往是教室的黑板、门窗之类。虽然这表面看起来也是以生活为背景的取材,可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这些黑板、门窗的尺寸大小是孩子关心的问题吗?知道它们的尺寸对孩子的生活有什么帮助?作为活动材料,门窗、黑板之类的物体是否略显大了些?孩子们拿着他们手中的小尺子、小木棍好测量吗?孩子即使当时记住了这些数字,这些数据在他们的脑海里能停留多久?我想,这些疑问应该都是值得我们好好推敲的,这类型的选材也许恰恰说明了我们并没有完全理解“孩子的生活经验”的真实含义。
2、把握孩子的特点,选择恰当的策略是数学教育的重点
《测量我的鞋子》活动中,教师选择用“小棒”作为测量工具,看似不够科学、严谨,可它却相对适合孩子使用。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就好比给孩子打开了一扇游戏乐园的大门,里面到底是什么?是好玩的魔术城堡还是可怕的妖魔怪兽?这时我们选择的操作材料就好比是一个导游,渐渐地把孩子引进这个充满希望的大门。要让孩子学习,就不要有太大的难度,最好是直观的东西,而不是刻满数字的尺子。孩子虽然好学,也乐于思考,但他们的年龄特征以及相对较简单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同时解决多个难度较高的问题。因此对于鞋码都没有概念的他们,还要先去弄懂尺子的奥秘,就好比让他们去摘一个“他们跳起来都无法摘到的桃子”,如此一来,孩子虽然会为这个摘不到的“桃子”而不断努力,可他们将是何等的辛苦?他们会有收获吗?
对比以往组织过的测量活动,我们首选的工具便是尺子。我们总认为既然是测量,就应该力求准确,尺子是当仁不让的,况且黑板、门窗那么大的物体,不用尺量用什么呢?因此,我们往往不会去考虑孩子的心情。其实,看看孩子们辛苦的模样,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孩子其实并不乐意使用尺子,原因很简单:首先,过长的尺子孩子用起来吃力,太短的尺子记数时太麻烦;其次,大部分孩子都不认识尺子上的刻度标记,使用它时很多孩子会在无形中形成一定的压力,从而感到一些紧张,虽然这不会过多的表现在他们脸上,可仔细回想会发现,孩子在活动中只是一名工作者,他们并不是十分快乐;再则,孩子们由于辛苦,不快乐,很容易让他们产生对数学活动的误解,认为数学活动一点儿也不好玩,很枯燥,久而久之他们便对数学活动不感兴趣。即使是我们在后来的一些活动中采用毛线来替代尺子,可毛线的局限性、不 稳定因素过多,也会使孩子无法得到相对准确的答案,而在活动中出现无所适从的状态。这也是我常感到孩子在数学活动中注意力不够集中,容易分神,相对其他活动难于组织的一些原因之一吧。
3、引导幼儿自主选择、探究是数学教育的有效手段
作为科学领域的一部分,在数学活动中贯穿科学的精神是很有必要的。科学探究要引导孩子 “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以往的数学活动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数学的逻辑性强,对形象思维为主的孩子来说,要掌握好它是很难的。过去,我们往往会选择填鸭式的教,目的是想通过孩子机械记忆好的特点来弥补抽象思维的不足,并且片面地认为孩子记住了,就是学会了,至于孩子在活动中有无自由探索的空间并不重要。教师也往往不会刻意去设计一个给孩子自由探索的环节。其实孩子学习数学的目的与成人学习数学的目的是大相径庭的,成人学习数学在乎如何更好地通过捷径掌握更多的知识,而孩子学习数学的目的却是为了培养他们乐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在《测量我的鞋子》的活动中,教师虽然示范了一种测量的方法,却并没有要求孩子模仿,而是让他们用自己的方法继续对鞋子进行测量,并说出这些测量的方法,然后设计一份统计表进行记录。不难看出,这既是教师对孩子的一种尊重,同时也是支持、鼓励了孩子大胆探索行为的具体表现。让孩子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测量——教师给了孩子探究的空间,尊重了孩子的想法,虽然教师之前有测量的示范,可老师并没有因此把自己的做法强加给孩子,而是在尊重孩子的同时给了他们自由的探索空间。让孩子设计统计表,并进行记录——对于这样的过程,我认为并不是每一次的数学活动都适合采用,但如果能如案例中那样安排得恰如其分,却也能在培养孩子归纳总结能力的同时,对他们提出挑战,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思考空间。因为在设计统计表的过程中,孩子大部分会对表格的表述形式有不解,因此他们会以不同的形式来解决这些问题:有的孩子会选择寻求老师的帮助;有的孩子则会相互协商解决;能力更强的孩子则会通过反复地思考后,解决问题。不管孩子用的何种方式,教师设计这样一个环节的目的就是让他们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同时也较好地构筑了一种师幼互动对话、共同构建的平台。
对比以往组织的活动,在测量方法上,我们往往会很早的就将我们认为正确地测量方法传授给孩子,然后再让他们按照这样的方法对各种物体进行测量,整个活动其实就是在一种机械的重复中完成的,孩子没有任何过多自己的想法,完全就是依照教师的指令在行动,活动结束时,得到的也仅仅是学会了一种测量方法而已。或者我们也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机会,但总会不由自主的更多关注那些与老师用了相同方法的孩子,打心眼里认为这样才是真正学得好的孩子,无形中就在评价上有着或多或少的先入为主的偏袒性,而忽视了对孩子想法的尊重。这样一来,是以孩子为本位还是以教师为本位的学习,就显然有些本末倒置了。
4、突出主线,有机整合,让数学更贴近生活,是幼儿数学教育的价值体现
生活中的事物是瞬息多变的,也绝非单一存在的。生活中的问题也常常因此而产生,孩子的数学活动亦是如此。因为数学活动的逻辑性,许多孩子无法很好的对它理解,而它特有的性质,常常会让我们组织起来显得有些乏味而枯燥。回顾以往,设计活动总把自己局限在某一个点上,用一些机械的模式让孩子反复强记,违背了孩子发展的自然特点。孩子喜欢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学习,喜欢灵活多变的活动内容,吸引他们的是他们能理解、有趣的知识。
《测量我的鞋子》虽然以测量为主线,却巧妙地整合了语言、美术、统计的内容。这些内容的恰到好处的相互穿插、渗透,让测量活动变得更生活化、趣味化。让孩子描鞋底,看似是便于让孩子对自己的鞋进行测量,其实,它要求孩子能手眼一致的进行描画;让孩子讲述自己的测量方法,在尊重孩子的同时,也是对孩子语言的一种锻炼,因为它让孩子懂得,要让别人能听懂并认同自己的观点、方法,就必须清晰、有序、完整地表达;让孩子设计统计表,测量中熔入统计,突破了我们以往对数学活动组织的惯有模式,同时更体现了生活化的宗旨。我们之所以会感觉以往刻意分离出来的数学活动有些单调乏味,是因为生活的知识原本就不是独立存在的,各个领域原本就相互牵连、相互渗透,完全独立的学是不存在的。违背了自然也就违背了生活,对于孩子来说也就失去了乐趣和吸引力。
三、活动后的思考
对于测量鞋子这样一个活动,的确很生活化,也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可仅仅靠这么一次活动,肯定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对于“测量”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的,那么在以后的巩固复习活动中,如何同样适合的选材,才能更好的让孩子理解测量的含义、掌握测量的方法呢?我们是否能在以后的活动中让孩子们也测测自己的书本、量量自己的身高、比比自己的鞋子和爸爸妈妈的有多大的差别。
同样的,生活中的数学元素还有很多,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孩子们喜欢的食品,设计分类、统计的相关活动;引导孩子们用分组结伴的形式,让他们理解数的分解与组成;启发他们用描述生活中事件的方法,学习编写应用题……只要教师善于发现,乐意思考,就一定能找到更多数学教育的契机,设计出更精彩的活动方案。
教育需要持之以恒,不能凭借一时的兴趣和冲动;教育更需要细心观察,深入研究。人的感慨往往能激发一时的激情与行为,热情过后,一切开始趋于平淡。作为教师,我们的教育行为不能这样,我们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进取,不断地深入,才能获得不断地提升,否则只会停留在原地;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更要善于发现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善于思考,把自己的发现溶入教学内容,有机地整合,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用孩子的视觉看问题。“挖掘生活,发现数学”的同时,更多的做到“挖掘生活,发现教育!”(作者:杨薇 长沙市政府机关第三幼儿园)
参考资料: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
江苏教育出版社 . 20__ .
[2]《幼儿教育》教师版 . 20__ .
各位家长大家好,今天,我坐在这里和大家分享育儿的话题是很有压力的,先不说我家小妮在学校表现如何,就是在家里,我和我老公的分歧都挺大的。虽然我和我老公对孩子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一样的,可是从观念上到关注点到具体实施的方式上,都有分歧,我崇尚的是给孩子“爱和自由”,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信任孩子,宽容孩子,我老公相对而言传统一些。我也相信在座的各位肯定都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式。因此,今天我在这里分享,就是做个抛砖引玉的开头,希望后续咱们的家长都能积极交流和分享。
孩子上学之后,家长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学习了,今天我的分享就是从孩子学习这个话题入手,聊一聊我对孩子教育的一些看法,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如果没有的话就提前给大家说个抱歉,耽误大家时间了。
首先,我们想一想,孩子学习,是给谁学的?孩子学习,为了谁?我们家长都很清楚,孩子学习,是给自己学的,孩子学习,是为了他自己的将来。可是为什么我们家长总是做出皇帝不急太监急的事儿呢,呵呵,我也会这样。我觉得这样的家长很正常,只不过,这里对孩子学习的关注,我觉得得有个正确的态度,就是关注孩子学习的哪个地方,而哪个地方是我们可以放手不管的。下面就说说我的一些观点吧。
1、别为分数着急,更多的去关注分数背后的东西。
分数从何而来?分数是考试的结果。为什么考试?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检验这段时间孩子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分数反映出孩子哪里还掌握的不好,哪里还需要改进,相当于一个警示灯,它不代表一切,高分不代表一点问题没有,低分不代表孩子一无是处。孩子考的不好,和孩子一起总结找原因最重要,而孩子这次考得分低,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下次她的进步空间也是大的。
我不那么看重分数,是有自身原因的。我们身边高学历很多,硕士博士都有,大家一交流,就发现,在学习上,男女的思维方式真的有区别。相比较而言,女性更擅长总结归纳,也更擅长利用记忆力,男性更擅长逻辑推理。同样的分数,可能背后的解题思路会完全不同。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有切身体会。我是考试型,上大学时我都是找老公答疑,可是考试他很少能考过我,考分差的还不是一点半点。真的到了工作中,我两个差别也很大,所学的专业课,他都能理论联系实际,而我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却很困难。不但我如此,为了考试而学习出来的,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得高分,但做不到学以致用。这就是学习知识的时候,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们想一想,中学学的物理化学,现在能拿来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家长有多少?能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问题的又有多少?我记得我上学的时候一个老师说过:学了不会用,等于没学。我很对不起我的老师们,学过的东西都还给老师了。
我不给孩子强调考试和分数,不是说我不关心,孩子考高分我也很高兴。只是我觉得家长过度的关注考试和分数,容易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好像学习就是为了考试。这样的结果,是对孩子最大的误导,只会考试的孩子来,是教育的悲哀。
如果学习是为了考试,是为了上大学,那么一旦上了大学,学习压力骤减,再没有人那么高压的管着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而学这个问题就明显的突出。多少考入大学的学生变得迷茫无助,变得无所适从。我考上大学之后的迷茫至今记忆犹新,从小被要求要好好学习考入大学,这个目标实现了,却不知道下一个目标是什么?更不知道自己该设立什么样的目标,甚至,连自己爱好什么喜欢什么擅长什么都不明白,于是就继续考,考上研,这些问题依旧存在,……在看看现在大学生疯狂上网的、一进入高校门就开始放纵的……都让我在思考,如何让孩子意识到,你学习是为了什么?先不管以后孩子的学习状态会如何,至少现在,我要努力地让孩子去感受,学习是为了用于生活,不是考试得高分,不是为了升学……
再者,我们生活的大环境摆在这里,不用我们家长去强调,随着孩子年级的升高,尤其到了中学阶段,升学压力、来自外界各方面的压力,考试的重要性他自热而然就会体会到,那时候,只怕我有心思给孩子讲这些,都怕孩子没空听。
正是因为我的迷茫我的经历,相对于分数,我更看重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能力,不是说到了年龄自然就会的,这些都是需要从小培养和锻炼的。因此,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中,她问我问题,我尽量的不直接回答答案,而是引导她去观察,让她去思考,哪怕她得出的结论多么可笑和无厘头,我都能接受,我也尽量不用对错去回应她,更愿意让她带着她的观点去生活和学习中去验证。我觉得不要给孩子的回答直接判定对错或者评价孩子笨,孩子会容易因为在意对错问题而不敢回答提问。让孩子学习全面的看待一个问题,远比一个简单的对错重要。
我观察过乐高课上的孩子,老师引导之后,那些很在意对错的孩子除了不敢回答提问之外,还有就是不知道如何动手去搭建,不是模仿他人就是需要老师很细致的引导才会;而另外一部分有主见的孩子,老师的初步引导之后,就可以通过观察自己动手搭建。搭建好之后,在意对错的孩子还容易对自己的作品没自信……这是谁造成的?我认为孩子是天生具有创作力和想象力的,这方面成人绝不如孩子,可是孩子出现这样的问题,绝不是孩子的错,背后的始作俑者正是家长。
对于孩子的为什么,只要家里条件允许,我都带着她去试验,让她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当她提出新问题的时候再鼓励她去验证;当她问我怎样会如何时,我更多的是回答:“去试试,不试怎么知道呢?”比如带孩子去吃火锅,她自己第一次单独一个锅,有些兴奋也有些紧张,一个劲儿的问:“妈妈,什么时候能放?什么时候能捞?……什么叫水开了……”不等我回答,老公抢先说:“爸爸告诉你什么时候捞就什么时候捞……”我明白老公的担心,但我很不赞同老公的方式。但也不好和老公争执。就看丫头一边紧张的看锅,一边问老公:“爸爸,好了吗?爸爸,可以了吗?还要等多久?……”老公顾不上自己吃,光顾着丫头那里了,而我一旁大快朵颐,我吃的不亦乐乎心中直说老公自找的。等老公离开的功夫,丫头开始问我问题,我直接就说:“所有的东西一定要等水咕嘟咕嘟冒泡泡了才能捞,想知道熟没熟,最好的办法就说尝一尝……”然后叮嘱她注意别烫着,就不管她了,等老公回来之后,丫头不用老公去帮忙了,自己总结出不同的时间,口感会不一样,什么时间长了会煮烂,时间短了发硬……这些东西都是很主观的,我们怎么能让孩子明白时间长点短点?长短在不同人眼里是不一样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去试一试。
另外一个学习中我看重的,就是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我的理解,包含自我管理、时间管理、学习习惯和自学方式这几个方面。
【关键词】幼儿园英语教育语言环境及情境语言习得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02-01
儿童习得语言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环境。皮亚杰的建构理论表明:“幼儿是在与外界客观环境进行交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同时良好的环境是幼儿认知产生的源泉和发展语言的基础[1]。因此,在进行幼儿园英语教学时,教师要重视设置良好的英语环境和情境,根据自然习得的原则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及对语言的敏感性,使幼儿园英语教育更加科学地立足于幼儿园阶段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培养幼儿良好的外语学习习惯和基本技能。
一、日常活动中设置自然的语言习得环境及情境
设置自然的语言习得环境,就要求教师尽可能地创造一个语言习得的语境或接近于语言习得的语境,为幼儿创造充足的语言习得机会,让幼儿自然地通过无意学习充分感知语言。如果教师能够不断改善和创造环境,为幼儿提供全方位的目的语的输入,增加其接触和运用英语的机会,那么幼儿外语学习的效果无疑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达到此目的,较为简单易行并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坚持将英语口语贯穿于幼儿园教育活动和一日生活中,让幼儿自己去感知。
如:早上教师用英语问“Good morning ”;游戏活动时说“Let’ play a game ”;要求幼儿清洁双手时说:“ Use soap to wash your hands”;介绍饭菜时,告诉幼儿这是米饭(rice)、馒头(steamed bread)、粥(porridge)、鸡蛋(egg)、排骨(chop) 、圆白菜(cabbage)等;喝水时要求“Please drink some water ”;离园时说“Bye-bye ”等。另外一些礼貌用语也要适时表达,如“Thank you”、“Not at all”、“Welcome ”、“Sorry”等。
教师平时如此经常重复简单的日常口语,让这样的语言刺激随时随地发生;回答问题时也全部用简单口语交流,并重复数次,必要时再辅以肢体语言的配合,于是幼儿反复地听,不断模仿,久而久之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自然将语言与外界环境产生对应联系,结果不用特意教就可以逐渐心领神会,明白其意、听懂、会说。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置富有特色的语言习得情境。例如:当要为某小朋友庆祝生日时,教师可以引入“生日快乐”、“蜡烛”、“蛋糕”等名词和表达法。在组织小朋友们来帮助老师布置生日角时,引导他们用“I put a …”的句型来说自己放了什么样的礼物到生日角,或“Iwant …”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等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基本句型。
类似的富有特色的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培养幼儿团结友爱的品质,并使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让他们既是娱乐者,也是学习者,因此幼儿的无意学习的效果也会增强。
二、教学过程中英语语言环境及情境的设置
幼儿园英语教师要具有幼儿教育的整体观,设计英语教育活动时可将内容、方法、形式、手段、资源等方面有机整合,创设自然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尝试运用多种感觉器官在看、听、闻、触、想的过程中参与活动,从不同角度多方位地感知、理解外界刺激,这有利于孩子对语言的记忆和掌握[2]。
例如:在进行诸如学习动物名称这样的单词教学课程时,教师可以为幼儿准备教学模具、图片、颜料、橡皮泥等,保证幼儿在动口说出动物英文名字的同时,也能动手画出或做出小动物形象。这样的活动既可以让孩子在放松的情景下习得英语知识,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手工技能和形象思维能力。活动还可以引导幼儿积极的思考,并让每一位幼儿有机会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再如:很多幼儿园英语中会出现有关动物wolf(狼)的一节课。教师可以用孩子喜爱的卡通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作为故事背景,以wolf的身份出场,引出wolf这个单词;然后领着幼儿进行发音练习;接下来再以wolf的身份,带幼儿听音乐、玩游戏。无论是听音乐,还是教幼儿单词发音,直到做游戏,教师都可以采用TPR教学法的一些教学策略,利用游戏、表演、竞赛、舞蹈方法创造“乐学”的英语学习环境,让儿童很感受英语学习的愉悦。
喜爱玩耍是幼儿的天性,因此教师还可以通过设计各种游戏活动,让幼儿把学英语的活动作为一种游戏,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自然有效的学习英语。
例如:在学习字母时,为了让幼儿认识区分大小写,如果使用传统的字母展示对比方法来开展教学,就会与幼儿年龄特点背道而驰,难以引起幼儿的注意,很容易让幼儿感到枯燥。这时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活动,创设一个幼儿熟悉、感兴趣的活动情境,然后将活动的目标融入其中,让语言学习不再无趣。
创设的游戏:幼儿各自戴着自己的大写或小写字母卡片,在教师“Go”的口令发出后,分别找到属于自己字母的同伴。在准备游戏时,同一字母的大小写可以在正规字母书写的基础上,再加以变形(如:字母M可以变形为一扇门),这样不但增强了活动的乐趣和难度,而且不断的判断图形与字母形象是否符合的过程中,幼儿自然就掌握了字母的线条构成,于是可以较为顺利完成字母大小写区分的学习。
在这种情境下,幼儿就会觉得学习英语是一件有趣和好玩的事了。学习外语最初的兴趣能够使幼儿较长时期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在这样的游戏过程中,幼儿的合作、交往的能力也可得到提高。
三、创设文化环境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能抽离于文化而存在,学习一门语言也必须接触和学习这门语言承载的文化[3]。因此,不能因为幼儿年龄小就只满足于把他们当成“文字记忆机器”,而应持有发展的眼光,考虑到语言学习的规律,创设环境和情境,让幼儿去感知和体验外国文化,这包括:不同语言的民族和国家其文化传统、社会习俗、生活方式乃至生活细节等。语言的理解和使用都以特定的文化背景为依据,这样的教育势必有利于为幼儿将来学习外语带来正面影响。
例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图片、视频、音频、多媒体等手段,给儿童介绍一些英美国家的风俗习惯和社会礼仪,使儿童初步了解和掌握诸如打招呼、称谓、介绍、称赞、致谢、和道歉等方面的常识和语用规则。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西方重大节日对幼儿进行文化熏陶。如:可以通过组织圣诞节晚会、万圣节、感恩节特色文化体验活动,使幼儿切身感受不同的文化氛围,激发他们了解该国文化的兴趣,这不仅间接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语言学习兴趣,更有助于幼儿在其成长学习过程中以多元化的视角接受知识,从而有利于儿童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
总之,幼儿园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幼儿身心特点,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各种教学环节,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丰富多彩的英语学习环境及情境,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在活动中主动使用英语,快乐掌握英语,从而培养儿童的外语思维能力,并最终为他们将来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祝士嫒.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2
幼儿最喜欢听故事,家长每晚都要给他们讲一个故事。要给他们讲那些内容健康、情节生动、语言形象的故事,是很有必要的。讲故事会使幼儿从中学量新词,尤其是抽象意义的词。如,光荣、勇敢、诚实、满意、感激等。通过故事生动情节的形象描述,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词义,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每天睡觉前讲故事对幼儿来说是最温馨最幸福的时刻,幼儿依偎在妈妈、爸爸身边,听着有趣的故事,不但是一种美的享受,还可以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到语言的熏陶。家长讲完故事要及时向幼儿提问,让幼儿思考、回答。也可以启发幼儿提问或发表自己的感受,活跃思维,理解故事内容。通过这样的交谈、发问,帮助幼儿记住主要情节和一些词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一般都喜欢听儿童生活故事、童话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和科学幻想故事。讲的时候要用亲切的口吻,用变化的语调,绘声绘色地把故事讲得动人又富有感情,以感染幼儿。案例:小女儿今年五岁。她也跟其他幼儿一样非常喜欢听故事,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我给她讲故事听。她听完故事总爱拿自己与故事中的主人公作比较。如果听到故事中的小白兔勇敢、聪明,她就会说“:妈妈,我也像小白兔一样是个勇敢、聪明的好孩子。”听到故事中的小花猫打破了花瓶时就会说“:妈妈,我是好宝宝,不打破花瓶。”通过听故事,她不但学会了很多相关的词汇,还学会了很多知识。
1.反复地讲一个故事有的故事可以反复地讲给幼儿听。对讲过的故事可以让幼儿用片段的话完整地复述,锻炼幼儿的记忆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幼儿语言发展。有的家长用录音机把幼儿讲的故事录下来听,更能激发幼儿讲故事的积极性。也可以选一些艺术性强、篇幅长些的作品,每天给幼儿读一段,边读边讨论,像这样定期给幼儿念书听,能使幼儿在听讲、说话、想象力和阅读能力等方面有所改善。
2.讲不同形式的故事或创编不同的故事给幼儿听幼儿通过听不同的故事,学会不同的语言结构和词汇的运用方法,丰富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看图讲述,发展幼儿思维,培养独立创编故事的能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而思维的发展,又促进语言的构思能力、逻辑能力及表达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家庭生活中准备一些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片,家长一边让幼儿观察,一边启发、引导幼儿思考、推理、想象,用恰当的词汇组成句子,讲述图片的内容。
二、小结
语言是在不断地听、说、模仿、使用中丰富提高的,特别是幼儿的外语学习,如果没有一个连续、经常的语言环境刺激,学过的东西很快就会遗忘,因为幼儿没有认、说能力。而幼儿园进行英语教育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幼儿从早7点入园到晚7点离园,12小时全部生活在园所,教师与幼儿一起学习、游戏、生活,可以使幼儿在教师反复说、反复使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自然中去掌握。如:早上来园,教师用英语问“Goodmorning×××”,幼儿听上几天就学会了,并能模仿回答“Goodmorningteacher”。每到洗手时教师用英语要求“PleaseWashyourhands”(请你洗手)。在吃饭时,教师介绍饭菜,告诉幼儿米饭(rice)馒头(steamedbread)、鸡蛋(egg)、西红柿(tomoto)等名称,诸如请喝水,请拿水杯,请收玩具,上床睡觉等,幼儿不用刻意去学,天天听好几遍。这些需要在专门教学中学上很长时间的大量词汇、句子,就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听熟了,记住了,并学会使用。
二、注意英语在各项活动中的使用,培养幼儿运用英语的能力
外语学习关键一点在于经常使用,在使用中达到脱口而出,成为一种能力。因此,我们注重幼儿在各项活动中对英语的使用与练习。如:户外体育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是由一群幼儿问“老狼、老狼几点了”,请一名幼儿当狼说时间,从1点说到12点,然后狼开始转身追逐幼儿,目的是练习幼儿四散跑的能力。游戏语言就是简单的一句日常生活用语:“现在几点了?”(Whattimeisit?)这个游戏是幼儿熟悉而喜爱的,于是,教师改用英语让幼儿玩《Whattimeisit,wolf》。仅此一句话在一遍游戏中重复12次,轮流当狼的幼儿用英语从1说到12报时,这样句型、数字、时间很快都被理解、学会了。再如,在“娃娃家”的活动中,在学习了一些待人接客的句子后,教师每天到娃娃家当一会儿客人,引导幼儿用英语说“请进”、“请坐”、“请喝水”、“请吃糖”、“谢谢”、“不客气”等等,这样幼儿所学语言在游戏生活中得到巩固、练习,久而久之,培养了幼儿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并解决了那种学时才说,上课时才用,平时放置脑后,容易遗忘的弊病。
三、利用电化教育手段,为幼儿提供更多的语言刺激,学习英语
电化教育是现代教育中重要的手段,在幼儿英语教学中同样有着其它教育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因为幼儿园毕竟囿于这样一个有限的空间、时间内,而电教手段,能帮助我们克服时、空的限制,提供给幼儿更多的信息刺激,创造适宜的环境。同时,电教手段的优势在于有影可看,有声可听,悦耳的音乐、生动的画面,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符合幼儿的认识规律和思维水平。因此,我们在早晨幼儿入园或户外体育活动、室内自由活动时放一些欢快简单的儿童英文歌曲、对话,让幼儿边玩边听,不占用幼儿任何活动时间,幼儿在反复听的过程中,学习了语音语调,建立了语感。磁带中尽管有学过的,没学过的,但听多了,脑子里有了深刻的印象,一旦学到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掌握起来相对容易多了。
四、创设情景环境,激发幼儿主动学习英语
幼儿英语学习主要途径来自说、交往,但是良好的物质环境,在其发展中起着促进作用。这里所讲的物质环境主要指教师根据幼儿英语的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置安排一定的情景画面、活动道具和动手材料,在观察、操作、游戏中,引发他们对英语的反应和使用。
1.利用墙面布置。墙面布置是幼儿园环境中面积最大,最为醒目的画面。它如同一幅幅大的广告,浓缩着教育内容和目的,给幼儿以直接的刺激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于是,我们在室内、楼道、盥洗室等地,根据不同的场所设置不同的画面,写上相应的英文句子。如:幼儿饭后在楼道内散步,我们画上几个小脚印,写上Goforawalk或takeawalk(散步);在图书角画有一张嘴,上面竖着一个食指下面写有Pleasebequiet(请安静),在洗手池上面画有小朋友洗手和小水滴,水滴上写有Pleasewashyourhands(请你洗手)等等,这些有趣的画面,幼儿虽然不认识上面的字,却知道是英文,看到时就会引起对英语的反应和使用,画面都在无声地给幼儿一种英语提示。在有鲜明主题的大墙面上,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水平进行设计。
二.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请进来”一是坚持业务学习,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学习有关幼儿教育改革的信息,学习幼儿教育理论,认真贯彻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二是请外面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幼儿教师或幼儿教育理论研究的专家,来我园进行教科研工作。我园还积极承办市、区的观摩教学活动,使教师不出园门也能学倒好的教学经验,增长见识,从而使幼儿园增添了生机,如,2001年6月我园承办了历下区多媒体教学现场交流会,济南市及历下区200余名幼教专家、同行云集我园进行学习和交流。我园还积极“走出去”,学习,参加济南市多媒体教学现场交流会,成功的进行了大会发言。并选送教师参加全国、省、市、区举办的各种幼儿教育讲座及业务培训和教学观摩活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提高了教职工的学术视野,学习到了其他单位和专家的好的经验,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知识。
三.开展岗位练兵、互相观摩学习,交流教学经验和体会的活动。我园在全体保教人员中相继开展了“爱岗敬业演讲比赛”“热爱孩子象妈妈”的活动,又进行了“怎样对待特殊幼儿”以及“主体网络教学活动”经验交流会。还观摩了英语教学、多媒体教学活动等。我园教职工中有一人获山东省优秀教师、四人获历下区优秀教师的称号,还有山东大学及后勤系统的优秀教师多人。在各类业务比赛中也取得的了较好的成绩。
四.规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
1、提高领导效能。
首先,作为幼儿园领导者要加强自我修养,刻苦学习,努力提高思想和业务水平。其次,深入群众,了解教职工的工作、生活,分清主次矛盾,具体帮助指导,不断研究改进工作方法。我园领导班子有园长、副园长共四人。特别是一个幼儿园分在新校和老校两个不同的地方,给幼儿园的实际工作带来许多不便,但是,我们园领导一班人,对各项工作进行了科学分工,对有关制度进行了相应完善,工作中身兼数职、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不搞空头说教,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脏活累活抢在先、干在前,每周一次的办公会上,大家对幼儿园的各项工作进行交流总结,对下一步的工作,各抒己见、统一思想、统一计划、统一措施、统一行动、统一言行。在园领导的带动下,全园上下形成了一个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一呼百应、团结协作、人人以园为家的良好氛围。我们还努力搞好以“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为核心的人本工程建设,从而,使领导班子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发挥了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园形成了团结、进取、向上的良好的幼儿园园风。
2、,建立切合实际的规章制度,实施科学化管理。
制度是对行为的一种约束、一种规范。幼儿园,在实施科学化管理的过程中,配套四项制度。1、聘任制。本着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原则采取双向选择的方法优化组合。园长聘任班组长,班组长聘任本班人员。2、工作检查考核制度。本着有目的有计划的检查和抽查相结合,检查与指导相结合,检查与改进工作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自评、群众互评和领导考评相结合的程序对教职工的工作进行检查指导、评价。如班集体考核制,个人考核制。3、结构奖金制。如:出勤奖、岗位超量奖、安全奖、职务奖(园长、副园长、班长、职工)。4、完善岗位目标制。把全园总体目标,层层分解,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明确自己在岗位上干什么,在完成总目标上担负什么责任,目标是什么,怎样干,干到什么水平。
五.严把卫生保健、伙食关,确保幼儿健康成长。
1、把好进货渠道关。采购人员采购的货物必须有齐全的“三证”禁止购买“三无”产品。炊事人员严把制作关。。炊事用具管理责任到人,杜绝幼儿食物中毒现象的发生。
2、坚持预防为主,防患未然的方针,有计划的进行了各种预防接种工作,接种率达到100%。我园同济南市市中医长期合作坚持每年的春、秋两季为幼儿服用中药,预防各种传染病,2002年“六一”前夕,为全体幼儿全面查体的同时,同济南市中心医院口腔科合作,为家长讲授幼儿口腔卫生的预防保健,并为全体幼儿进行了口腔检查。
3、细化卫生检查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有目地的卫生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相结合,检查结果纳入教职工考核中,同奖金挂钩。紫外线照射、开窗通风、餐具消毒等工作,实行责任到人,做到窗明几净、环境优美无死角、清洁卫生无杂草,另外,不定期的对幼儿进行卫生常识和安全保护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4、重视安全工作。经常对教职工进行安全思想教育,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人人都把要安全挂在嘴边,放在心上。每周分别召开教师会议,保育员会议,及时了解存在的安全问题,认真落实安全制度。为了把安全工作做好,消灭安全隐患,我园聘请了家长作为安全委员会的顾问,对我园的安全工作保驾护航。家长们提出一些很好的建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幼儿为主体,实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
我园以《幼儿园工作规程》为准则,认真落实《幼儿园教育纲要》的要求,制定了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目标,活动中注重幼儿的操作学习、体验学习、发现学习、探索学习。本学年幼儿园相继开展丰富多彩的“主体网络活动”,结合科艺试验课题,开展了“走进大自然”的活动,鼓励孩子们走向社会,贴近大自然。在幼儿园种植区里,每个班都有一块自留地,孩子们在他们的一方土地里,种植麦子、草莓、各种蔬菜等,通过播种、浇水、施肥、收获,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体验收获的喜悦。养殖区里,圈养着小鸡、小白兔、鸽子等小动物。
2003年幼儿园又先后购置了3万余元的小型体育器械,开展户外体育活动,增强幼儿体质。
同时,幼儿园十分重视教、科研工作。针对目前独生子女的现状,在中央教科所的指导下,我们开展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参加了幼儿心理健康丛书的编写工作。我园还参加了中央教科所的学具实验研究,并评为“优秀试验基地”,参加了国家、省、市、区的课题实验研究如;科、艺活动、双语、艺术教育、创新教育、民间游戏等都收到较好效果。我园被济南幼儿师范学校命名为教科研试验基地。受山东省教育委员会的邀请,我们参加了省教委组织的《山东省幼儿园教材》和《幼儿成长阶梯》《幼儿教育资源手册》《有趣的写前准备》《幼教文萃>》《幼教文论选萃》丛书的编审、修订工作。幼儿园的教师,也十分重视幼儿教育的科研工作,发表了大量的幼儿教育科研论文,有近90篇论文,在山东省幼教年会上获奖,5篇论文在《山东教育》上发表。今年4月份,在济南市英语、汉语双语教学优质课评比活动中,我园获得了2个一等奖和2个二等奖,在学具优质课评比中,我园教师赵萍获得示范教师的称号。
六、注重对外交流活动。
1.提高认识,达成共识
组织教师学习并反复领会“纲要”与“行动计划”精神,提高认识:
1.1开展教育科研是当务之急。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质是幼教规律的探索与发展,而规律的探索发展是依赖于幼教科学研究的开展与推行。
1.2幼儿园教育现实是幼教科研的实践。科学研究有理论研究也有实践研究。实践是理论的基础,许多问题只能在实践中去发现和寻找答案的。幼儿园的实践是切实的客观存在,从现实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实验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研究才具有生命力。
1.3幼儿教师是幼教科研的主力军。教师活跃在教育实践第一线,拥有研究对象(幼儿及教育过程)和纷繁而丰富的教育现象,研究将有利于缩短教育理论通向实践的距离,而源于实践的应用研究。
1.4研究主要针对影响本园教育质量的根本问题,通过科学实验,寻找有效的解决手段与途径。
2.组织实施
2.1建立科研管理办法、组织教师学习科学研究的科普知识,鼓励大胆探索,实施规范化管理。
2.2常规教研与专题研究结合。常规教研指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探讨教与学的规律,研究教育过程。如社会教育领域“西安古迹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教学实验中,展开师幼、家园,同伴之间广泛互动,社会资源与自设自制教具互相结合,而且提高学习能力,发挥创造性。专题研究一般是针对临时出现又有碍于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问题,如班上老师发现有些小朋友早晨来园时精力不足,据说离园后和节假日都要去上辅导班(英语、艺术、智力等),于是设计"幼儿家长期望调查"专题,结果发现691名3~6岁幼儿家长中给孩子课外时间请家教或上辅导班有116名占被查总数16.8%;培养孩子有一门专长的575名占总数83.2%,及时就如何尊重幼儿生长发育规律,保护孩子身心健康问题与家长进行沟通,得到一些家长认同。版权所有
3.体会
3.1幼教科研的园本化、个别化是重要发展方向,但要处理好统一与独立的关系,鼓励教师因地制宜,各尽所能,各具风格。
3.2加强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科学研究与相关基础学科的知识水平与研究能力。首先,科学研究是一门独立、严密的学科体系,是从事科研人员要学习和掌握的;再者从事儿童发展与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必须有相关的儿童心理,生理科学知识支撑与铺垫。培训工作也是迫在眉睫。可以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办法,如请专家讲课或课题指导,和参加当地学术活动等。
3.3重视成果管理
成果应作登记、评估计算工作量及与分层管理,组织推广和支持发表,并与园内奖励、职称评定挂钩,鼓励教师参与科研,努力提高工作质量。
一、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能否形成一个积极向上,努力学习,团结和睦的集合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良好的班集体中,教师开展教育和教学活动,才能收到较好效果.在培养班集体方面,本学期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注重教室文化的建设
开学初,由于班级教室的重新调整,我组织全班学生把教室布置好,让教室的每一块壁,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意义.在具体布置时,针对班内学生的特点,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制定班级文明公约,张贴名人名言,使学生行有可依,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并设立评比栏.班组设置由专人管理的“图书角”,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及时反馈学生情况,设置了班级日记,由班长负责记录。
(二)注意班干部的培养
进入高二以后,班干部换届重新选举,由学生民主投票,产生了一支能力较强,有一定影响力的班干部队伍.对待班干部,我积级引导,大胆使用,注意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要求他们以身作则,“各守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另外,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同时布置新的工作和任务.这样,由于班干部积级配合,以身作则,从而带动全班,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三)注意养成教育和传统道德教育的结合
高二个别学生纪律开始松动起来,不喜欢别人对他们的行为约束和管教,一些不良行为随之而来,如旷课等,面对这些违纪情况,如果不注意引导或引导不当,学生很容易在这个特殊的学习和生活阶段走入岔道。
我的具体做法是:
1.加大学习,执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力度.我借助主题班会,演讲会,竞赛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执行《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注意树立榜样.俗话说"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亲身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微言轻放主任言行举止特别重要,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旷课,班主任首先要求学生讲文明,讲卫生,班主任事先要做到,平时注意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时时提醒自己为人师表。
3.注意寓教于乐,以多种形式规范学生行为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接受心理由观察能力,感知能力,认识水平,兴趣爱好等心理因素构成,因此,具有广泛性,多样性,综合性的特点,单一的教育管理方式不适合人的接受心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中正好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提高教育管理的可接受性。
为此,我先后开过多次主题班会,中《规范一道德》,《我是主人》,《理想与信念》,《要学会做人》,《神圣的使命》.还开过优生学习经验交流会,举办过语文知识抢答竞赛,说成语故事比赛,古典诗歌背诵比赛等,效果都很好。
二、严格的要求是最大的尊重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是心灵的耕耘,必须讲究教育有艺术.在实践工作中,我感受最深的便是马卡连珂的一句名言:“严格的要求是最大的尊重”。的确,只有既严格要求学生,又给予他们最大的尊重,才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
俗话说“严是爱,宠是害,不教不导要变坏”。班里有几个非常调皮的学生,在教育转化他们的时候,我曾有过失败和教训和成功的经验,先前,我对他们时常板着一副面孔,严加管教,结果学生表面上对我产生敬畏感和服从感,其实,并不是心悦诚服地接受我的教育和管理。
一段时间后,我改变了方法,对他们给予了大量的爱心,却忽视了严格要求,结果班风涣散,面对这种局面,我苦苦地思索,寻找解决问题的良策,向有经验的老班主任请教,明白了对学生应严中有爱,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给予最大的尊重。
三、“三位一体”的互促法
【关键词】幼儿语言教学体验式情境创设
一、幼儿语言教学的意义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和关键时期。幼儿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时也才能更好的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语言有自身的结构要素和结构规则。幼儿除了通过活动和交往,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有关知识外,还需要有专门组织的语言学习活动,让幼儿有集中学习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能力的机会。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还可以使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已经获得的语言经验,锻炼幼儿在众多的同伴或成人面前说话的勇气和自信心。活动中愉快情绪的相互感染,也有助于提高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和敏感性。
二、幼儿语言教学创设体验式情境的意义
1、创设体验式情境能发展幼儿的内部言语
情境教育的直观性促进语言学习。幼儿将看到的、观察到的东西融入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的过程,也正是内部言语形成的过程。
2、创设体验式情境能发展幼儿的独白言语
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经常运用看图说话、看图片猜想图片故事内容,幼儿在描述过程中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创造力。
3、创设体验式情境能发展幼儿的对话语言
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游戏化,就是通过角色的扮演来进行的。比如语言游戏"买果子",教师与幼儿共同准备扎头的头巾、各种水果、水果篮子等物品来创设情境,幼儿分别扮演买水果的顾客和卖水果的营业员。营业员吆喝"苹果、桃子、柿子、李子、栗子、梨,好吃的水果,大家来买呀!"顾客则问"某某水果多少钱一个?""某某水果2元钱"、"我买某某水果"、"给你,欢迎下次再来。"通过这种游戏情境的体验,角色的扮演,在不经意间发展了幼儿的对话语言。
4、创设体验式情境能发展幼儿的创造性言语
丰富生动的情境给幼儿以真实的生动的情感体验。真就是美,美则激发创造。情境教学从观察入手,大量的观察,在儿童眼前展现一个个富有美感的,意象广远的情境,极大地丰富了幼儿的表象,给他想象添上了有力的双翼,使他的创造力能够升腾。如让孩子表演白雪公主,孩子除了模仿表情、言语,更可以想象白雪公主是如何战胜巫婆,怎样生活下去,可以让想象的空间拓展。
三、幼儿语言教学如何创设体验式情境
1、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创设体验式情境
当今社会是现代化信息时代,电化教育手段的运用越来越普遍。电化手段运用,使我们的教学更形象生动,更完整、便捷。如语言活动《大灰狼娶新娘》,活动一开始,老师就播放了一段喜庆的唢呐音乐,让孩子们说说,这段音乐让我们想到了什么,很快有孩子说:"小燕子结婚了!""抬花轿娶新娘!"……(孩子们的经验大多来自于电视剧,这也得归功于多媒体的视听功效吧!)他们一个个都被感染了,小脸上喜气洋洋,就如真正置身于一个婚庆现场一样。接着老师话锋一转,说有一只大灰狼今天也要娶新娘,你们想不想看看它的新娘是啥模样呢?此时语言的诱导很快又将孩子们的注意力转入新的情境,孩子们都充满期待与好奇,随后老师播放故事PPT,在"新郎"的"新娘,新娘,让我看看你的……"的话语中,"新娘"的手、脚、尾巴和嘴巴一一展露,老师逐个引导幼儿猜猜、想想、说说:"这是怎样的一只手(脚、尾巴和嘴巴)啊?"、"谁还会有这样的手(脚、尾巴和嘴巴)呢?"孩子们很快学会了"新郎"的问话,并乐此不疲地学说,且在简洁、形象、有趣画面的启发下,不用多说教,孩子们自然而然地体会出"毛茸茸"、"尖尖的""又粗又长"等词语的含义,学习投入而轻松,活动有趣而生动。
2、借助实物操作创设体验式情境
小班幼儿直观性思维的特点,决定了学习过程中借助实物操作帮助学习的重要性。如小班语言活动《香蕉变戏法》,老师给每个幼儿提供了一根香蕉,让孩子们自由地把玩香蕉,发现香蕉在不同的摆放形式下给人的视觉印象。由于有了具体的实物和直观的形象,孩子们在有意无意间发现了好多的变化。如朝下放时像拱桥、滑梯、像月亮;躺着朝上时又变成了小床、小船、摇马等;垂下来放的时候像机器人、像大刀、像大大的豆荚等;放在嘴与耳之间又像电话、像手机;李梓无意间把香蕉横放在嘴上,洋洋指着说:"呀!你长胡子啦!",大家全玩起了胡子,有上八字胡、下八字胡,还有的把香蕉竖在下巴上,留起了山羊胡;接着又出现了大象的鼻子、野猪的牙齿、牛角号、、翻跟斗的虫子……在分享香蕉时,孩子们自己体验剥香蕉皮,以及剥的过程中香蕉又是如何变戏法的,孩子们说像花儿、像喷泉、柱子、蜘蛛网……又在吃的体验中,发现变短了、变小了、变没了……如此这般,我们不难想象,如果没有操作实物香蕉的过程支持,凭空想象,绝对变不出这么多的戏法,而真实的体验让活动不再枯燥,在操作情境中快乐体验,主动积极地投入探索发现的过程中,轻松学习,大胆想象,活动氛围愉悦,师幼互动和谐。
3、利用角色表演创设情境
有时在语言故事的讲述前,我们往往准备一个情境表演,可以请其他班的小朋友进行角色表演,如故事教学活动《小熊请客》,请几个小朋友排练好小话剧进行表演,让孩子们观看,这种生动的角色表演能引起幼儿的浓厚的兴趣。孩子们很容易了解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及对话,学起来就轻松愉快。在孩子基本理解的基础上也可以让孩子们进行角色表演,孩子兴趣高,语言表达会更流畅,更能体验角色的情感。这比枯燥的讲解更能吸引孩子,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利用大自然的情境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源泉。常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让幼儿自由感受大自然的美、真,以此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比如,我们带孩子到海边,踩文蛤、捉泥螺,在海边嬉戏,感受海的广博、物产的丰富,游戏劳动的快乐。大海给孩子启迪,他们的思维活跃,语言如珍珠般闪光。比如孩子们欢呼着:"大海,我来了!我投入你的怀抱了""大海是那么大,一眼看不到边。"这些词 ,从大班幼儿口中说出是多么令人惊喜。
当然,体验式情境创设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它需要我们在具体的操作中一个萝卜一个坑,针对不同的教育内容,抓住其主要信息,设置出贴切适宜的情境来,这样才能给小班语言活动带来情趣、兴趣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