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文环境特征范文

人文环境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环境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文环境特征

第1篇:人文环境特征范文

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六个基本特征,这就是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文化知识传媒的图书馆,其人文环境对读者的影响,本质上是一种“无声之教”。它是依靠环境育人的一些精神作用机制,如环境暗示、环境陶冶、行为模仿、情绪感染等,来提高广大读者的素质。图书馆在读者与文献之间充当中介作用,并通过自身多彩多姿的文化活动,使广大读者受到人文知识的感染、熏陶,进而升华为一定的人文精神,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完善心灵,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由此可见,图书馆作为社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就是要把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作为构建图书馆人文环境的奋斗目标。

2图书馆人文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2.1图书馆人文环境的内涵

“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又很难确切指陈的概念。一般地讲。人文包含“人”和“文”两方面的含义。“人”是“人性”、“人格”。“文”是“文化”、“教化”。汉语的“人文”一词,最早出现于《易经•贲》中“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指内外兼修的教化。人文环境概念同样众说纷纭。广义的人文环境通常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狭义的人文环境,特指人类的语言、文化及各种意识形态领域的活动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的境况氛围。就图书馆人文环境而言,是指管理者、馆员、读者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影响、权利、义务等因素的总和。人文环境有一定的模糊性,它的核心支点就是对真实的每一个体的关爱。图书馆人文环境是立体的、全方位的,它的范畴很广,具体包括服务环境、法规环境、舆论环境、工作环境、人际环境、语言环境等等。人文环境与物质环境既有区别又密不可分。人文环境建设需要物质环境的支撑,而物质环境建设中应该融入更多的人文内涵。两者相辅相成,方能相得益彰。

2.2和谐的读书环境是图书馆人文环境的体现

(1)读书与人文环境相辅

读者到图书馆就是为了读书、求知。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服务的目的是让每一位读者心情舒畅地满意而归。和谐的人文环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读书也需要人的想象力、创造力,人的个性的发挥。如果把想象、创造和个性的空间压缩了,还有多少创新思想可言?读书与人文,只能双赢。读书和人文,是人类文明发展中两条并行不悖的主脉。读书帮助人们摆脱愚昧、认识真理、提供知识,增强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直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物质财富的增加,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因此,读书更具有刚性,更能解答或解决实际问题。人文强调和谐和感情,关心人的精神世界,引导人们追求善和美,赋予人类的生产、生活乃至科学活动本身有意义、有价值的导向。因此,人文更具有柔韧性、渗透性、包容性和导向性。如果读书有人文相辅,就可以更加明确其自身的价值和读书的意义,明确正确的发展方向,在创新思维上有所启迪;如果人文有读书支撑,就可以更加严谨和厚重,避免模糊和玄虚,在研究、创作、知识的授受和考察方法上有所借鉴。读书与人文相互融合,即在此层面上实现“天人合一”,达到刚柔相济,相互借鉴,有利于彼此的健康发展,共同推进社会的进步。因此,读书和人文的融合是两者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图书馆发展生存的方向。

(2)在和谐的人文环境中融入人文教育

文化要有根,作为一个求学问的人,一生的思维要有根。他站在这个有根的文化上才能成长,才能发力,做事才能成功。做什么都必须有文化的根,都需要强烈的人文关怀,需要道德和伦理方面的把握力。缺乏这些,就不可能有大的成功。所以,图书馆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馆员是图书馆形象的代言人,他对读者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是否具有人文教育和人文情怀。图书馆工作者要达到以书育人、寓教于乐的目的,就要努力营造出书卷气息、儒雅氛围。如向读者推荐经典文学书目,像莎土比亚、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都可列为推荐书目。当然在学习的同时,注入人文教育,营造人文环境,就要为读者创造和谐的科学的读书环境。图书馆就好似一场知识盛宴,一堂欣赏课,读者走进图书馆读书要获得淋漓尽致的体验和表达,让生命中最敏感的因子飞扬起来。作为图书馆,就要让读者在和谐中提高阅读兴趣,激发起求知欲望,在读书中增强阅读能力,使身心得到升华,达到人文环境和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3图书馆的人文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平台

图书馆在公众心中是一座神圣高雅的殿堂,是人们追求知识、获得信息、完善自我的地方。知识经济社会和网络的发展对图书馆事业提出新的挑战。它作为文献信息主要收藏地和集散地,成为国家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角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高、更大的智力平台。要充分发挥智力平台的效应,就必须构建图书馆人文环境,最大限度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作用,使它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材的园地,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示范区、辐射源和重要阵地。我们处在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国内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倾向和急功近利思想有所滋长,加上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的工作紧张程度和精神压力随之增大,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难以避免。因此,弘扬正气、凝聚人心、净化心灵、陶冶性情,增长知识,舒缓压力、娱乐心身、沟通感情、化解矛盾、增进融汇对构建和谐社会十分重要。图书馆恰恰能为公众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崇尚和谐提供有利的平台。“书的香”能陶醉人的心扉;“书的手”能扫去人心房的杂念。公众通过图书馆阅读,陶冶、美化心灵,自觉抵制不健康的文化,不断提升文化品位,追求真、善、美;通过读书,获取知识、修养身心、完善自我;通过“读书”去“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去间接学习和掌握人类的智慧;通过读书学习,可以紧跟发展需要,不断拓展知识,增强才干;也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为单位、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读书“还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我们的品德修养”,通过读文学作品,可以让我们兴感动情,可以让我们了解社会和自然,可以让我们学会与人相处,可以借用它来怨刺时政。“读书”还有一个愉悦身心的作用。有人说,书乃是调理人心境的灵丹妙药。名言警句,富有哲理,可以医心疾;小说散文,平和清逸,可以降肝火;诗词曲赋,节奏通畅,可以舒脾胃;杂文评论,尖锐泼辣,可以增钙。总之,阅读,能让人生丰富多彩,图书馆的人文环境是和谐生活提供了最好的平台。

4图书馆人际关系是构建人文环境的保障

4.1人文环境要有积极融洽的相互关系

人文环境的灵魂是“人”,人际关系的好坏决定着人文环境建设的成败。将和谐用于图书馆的人际关系就会“宽则得众”,使图书馆领导与职工之间、职工与职工之问,特别是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就会出现关系融洽、百花齐放、姹紫嫣红、蒸蒸日上的繁荣局面,否则可能会万马齐喑、鸦雀无声、死气沉沉。图书馆的人际关系首先要处理好管理者、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关系。要把相互理解、信任、尊重作为前提。管理者应避免主观随意,高高在上,脱离群众;馆员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图书馆管理的主体,更应该充分理解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各自的苦衷,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读者大多数时间处于被管理者的地位,在充分享有自己权力的同时,也不应该忘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其实每个人都是人文环境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受益者。然而图书馆应更多地注重以读者为本,替读者着想,利用它的教育功能,向读者传递和谐向上的精神。

第2篇:人文环境特征范文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模式

会计模式是会计实践的反映,是按一定会计特征对会计系统内诸要素所进行的抽象化、典型化的综合描述。其构成内容主要包括会计管理体制、会计规范的制定和实施、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会计监督体系以及其他与会计管理活动有关的各个方面。

世界各国的会计模式千差万别,因此,“如果走向极端的话,比较会计将会成为考察文化背景和会计实务中细微差别的无尽无休的工作……”。因此对会计模式的分类一般是在具有相同会计模式的国家集群之间进行比较。按照不同的划分方法 ,世界各国的会计模式可以有不同的划分结果。如按照企业经营及会计发展的环境特征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以瑞典为代表的宏观经济模式,以荷兰为代表的微观经济模式,以英、美为代表的独立发展的会计模式,以法国和一些原社会主义国家为代表的统一会计模式;按照影响范围进行划分,可以分为英国模式,美国模式,法国棗西班牙棗意大利模式,德国棗荷兰模式,原苏联模式;同样按照影响范围划分,还可以分为英美模式,大陆模式,南美模式;按照不同的市场经济体制划分,一般可以分为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会计模式,以法国、瑞典为代表的有计划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会计模式,以原苏联、东欧诸国为代表的转轨型市场经济会计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市场经济会计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充分竞争性市场经济会计模式,以我国、越南等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模式等六种。

从大的方面来讲,这些会计模式又可分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美国为典型代表的以会计职业界自我管理为主的会计模式,简称民间自主型模式;另一类是以法、德等国为代表的以行政立法管理为主的会计模式,简称集中立法型模式,由于这种模式多为欧洲大陆国家所采用,因此也可叫欧洲会计模式。我国目前正在形成的会计模式从总体上看,也属于立法集中型模式的范畴。

为什么世界上会形成这么多不同的会计模式呢?这是由不同的会计环境所决定的。

二、人文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所谓会计环境,是指影响和制约会计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它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企业环境)两个方面。前者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科教、自然、人文环境等。其中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人文环境对会计的影响最为显著。宏观环境属于系统性的影响因素,对所有主体的会计和会计的所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后者主要包括企业管理体制、企业组织形式、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企业经营目标和方针、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企业领导和职工的会计意识等。一般所谓的会计环境主要指外部宏观大环境。人文环境也称社会文化环境,作为会计宏观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业已形成的社会秩序和公众长期积淀的传统思维习惯、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以及人们对经济、会计的传统态度和看法等因素。会计的各项人文环境因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会计模式发挥着十分明显的影响作用。

(一)何斯德(hofstede)人文环境模式诸因素对会计的影响。

以研究人文环境对会计模式的影响而闻名于世的美籍荷兰学者何斯德在1980年发表的《动机、引导和组织:美国的理论可以应用于国外吗?》一文中,把影响会计的人文环境因素分为四个方面:(1)个人主义相对集体主义;(2)权力差距大小;(3)对不确定性因素反应的强弱;(4)阳刚相对阴柔。

据此理论对中美会计模式进行比较,不难看出不同的人文环境所造成的会计模式间的巨大差异。

美国是一个崇尚个人主义的国家,尊重个性,强调个性的发展,社会结构松散,呈“横向联系型”状态;人与人之间强调平等,社会权距较小,人们在家庭和机构中皆力争权力均衡;民众对不确定、不明朗因素反应较弱,善于接受新生事物和有差异的因素,敢于创新;是一个典型的“阳刚”的社会,人们注重成就、英雄感、决断能力和物质上的成功。在这样的人文背景下,美国会计模式呈现出以下特征:(1)在会计管理体制上,强调专业导向、行业自律,较少依赖法律和政策,政府在会计管理上的作用有限;(2)在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上,强调制定会计准则的主体以民间职业团体为主,会计准则注重灵活性、可选择性;(3)在会计职业上,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高,会计职业的社会地位也高,具有较强的权威性;(4)在会计信息披露上,倾向于透明、公开,强调会计信息的公允性和决策相关性;(5)在会计处理方法上,强调真实反映和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会计处理偏向乐观,并不断创新,保守程度较低。

而我国从古至今不是一个崇尚个人主义的国家,一向推崇国家、民族、集体利益高于一切,强调社会价值的实现,集体主义观念深入人心;由于长期受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民众对上下等级、长幼排序更是泰然视之,社会的权距较大,人们对现存社会秩序容易接纳;人们对不确定、不明朗因素反应较强烈,习惯于按规范行事,讲究中庸之道,不易接受新生事物,冒险精神较差,思想观念偏向于传统、保守;也不象美国社会那样偏重“阳刚”,强调“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追求精神胜利和精神享受。与此相应,虽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会计模式已经在与国际接轨的道路上迈出了巨大步伐,对美国的会计模式也已有所借鉴和融合,但仍呈现出以下明显特征:(1)在会计管理体制上,强调立法管理和行政管理,虽然认为民间职业团体也有参与管理会计工作的必要,但主要是政府出面以法律、政策等形式统一管理会计工作;(2)在制定会计规范时总力求使各种会计主体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偏向统一,并力求会计规范的完备化和法制化,强调会计规范的指令性和强制性;(3)在会计职业上,民间会计团体的规模和力量都很弱小,会计职业的社会地位至今仍较低,会计人员的权威性不足,会计工作秩序仍较乱,会计工作的质量也还不高;(4)在信息披露上,偏向于适当揭示,不够透明和公开;(5)在会计处理方法上,强调统一性,会计人员习惯于遵守明文规定,不象美国那样提倡个人专业判断和灵活处理。并采取较保守的态度,严格遵循历史成本原则。这样的会计模式应该说是符合我国目前的人文环境和总体会计环境的,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的,具有中国特色。与会计环境迥异的美国会计模式相比,差异十分明显。

(二)其他人文环境因素对会计的影响。

1.不同的对待功利的观念。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具有很强的功利色彩,讲究效益,注重“阳刚”,而中国文化虽然也不否认功利,但更注重“重义轻利”。对于人的行为功利性的不同理解和强调,反映在中美会计理论和实务上便表现出明显差异。在美国,人的工作及其相关活动的收益被人们视为会计核算的中心,认为收益表现了企业管理当局的工作效果,是衡量企业管理当局是否有效利用投资者或债权人所提供资金的一个最重要指标,因而损益表是美国企业中最重要的报表之一。在中国,“重义轻利”观念长期把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视为“小人”之所为,在实务中表现为不重视经济核算,企业会计核算的侧重点是成本核算,企业的许多奖惩决策也不以职工创造的业绩为标准,而是看他们的成本消耗是否符合规定。而且还往往强调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2.不同的思维活动取向。

美国民众的思维与活动取向多倾向于未来,关心行动的长远后果,属于创新思维方式,而多数中国人对待新事物、新问题的态度习惯于以过去的经验加以判断或效仿别人对待这类事物或问题的做法,属于惯性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活动取向使会计也表现出不同特点,突出地表现在企业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上。我国的不少会计人员认为,只有会计业务真正发生后的结果才是真实的,预算制度是一项可以敷衍的工作。相反,美国会计则将预算看成是真实而必需的,因此企业十分重视管理会计的应用,十分强调长期投资决策和全面预算,会计工作的重心从反映过去拓展到了规划未来。

3.不同的人性善恶观念。

人性善恶观念是指对人的本性的不同理解:人到底是性本善,性本恶,抑或两者兼而有之。一般而言,在基督教盛行的国家中,往往“性恶论”占优势,而在中国、阿拉伯等地盛行的东方宗教则往往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人性善恶观念对会计模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是否注重审计监控上。性恶论者和中性论者出于对人的怀疑特别强调严密的审查监控,因此在美国等国家中,审计业(包括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十分发达。相比之下,在“性善论”的文化氛围中,社会审计尤其是内部审计的起步较晚,范围较窄,尺度较宽,地位较低。我国的情况就是这样。

4.不同的民众法律意识。

一个国家民众的法律意识对会计的影响也十分巨大。美国等西方国家都强调法治,民众一般都有很强的法律意识,习惯于依法办事。会计往往也是如此,会计规范制度比较完善,会计工作质量往往较高,会计的作用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水平均处在世界前列。而我国由于长期受封建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强调人治,民众的整体法律意识相对较差。因此会计工作中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比比皆是,会计工作秩序较为混乱,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至今仍较为严重,会计规范制度的完善也因之受到阻碍。

5.社会对会计的不同看法。

第3篇:人文环境特征范文

从现实社会来看,跟欧美相比,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发展有所落后,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没有中国人的身影。中国是勤劳智慧的民族,但是由于我们传统文化中的非理性开明的态势使这种所需的“人化环境”不容易形成,传统的教育模式具有很强的应试性,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才创新思维的培养与能力的提高。亚洲文化不是不鼓励创新,主要是怕失败,失败不起。其实亚洲的年轻人并不比美国的年轻人怕失败,但社会因素和文化环境,总是会让这些科技创新的人付出的代价太多,在亚洲失败付出的代价要比在美国的高,美国人失败几次都没关系,且引以为荣。所以对科技创新来说,我们需要接受各种文化的冲击,对各种思想进行讨论,打破常规追求科技方面的进步。要发展创新文化、营造创新社会氛围这是非常重要的环境。科技成果方面,从2008—2010年的数据来看,在全国四大区域经济中:环渤海地区在这三年内登记成果数占登记成果总数比例最大,但成果数增幅不大,且2010年出现了负增长;长三角经济地带登记成果数每年都呈递增状态;东北地区登记的成果数位居第三位,其数值远低于环渤海及长三角;而珠三角地区登记成果在登记成果总数所占比重最少,近几年来所占比例都不足5%。在高新技术领域分布上,技术成果仍然主要分布在四大高新技术领域,从2009年的数据来看,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占27.63%,农业占16.18%,光机电一体化占13.58%,新材料占12.21%,四大高新技术领域合计占69.60%。

2、人文环境对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的重要性

首先,人文环境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最核心的动力;但我们知道,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即能通过改善人类的生存状况造福人类,也可能给人类带来危害甚至灾难。新领域科学技术的开发,应用于自然和社会时其结果是不可预测的。有的科技方面的发展带来的是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转基因及克隆等生物技术在某些方面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一个好的人文环境来支撑科技创新方面的发展。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科学之所以伟大,但只能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从长远角度看,我们需要做的是确保科技创新的正确方向,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任务;所以在科技创新必须重视人文环境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导向[1]。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方面,要注重科技所带来的社会效应。有一句话说明了这一点,“科技不等于产品,产品不等于市场,市场不等于效应”。这个话说明了科学创新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到社会财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生产过程中,人文因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经济学研究的五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何时生产及谁做决策,以及如何销售、如何分配利润等方面问题;都需要人文环境为之做铺垫。人文环境可以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提供精神方面的支持。人文环境在创新道德品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没有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毅力,没有追求真理的精神,就没有当今世界多项有用的发明;人文环境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是间接的。所以我们应注重发挥其重要作用,使人类社会能长期受益[2]。

3、创造环境,整合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的人文因素

(1)加大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及管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特别是科技创新,对社会的进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进行科技创新就离不开人才,“得人才者得天下”,而人文环境是科技人才成长的土壤,“以人为本”口号的提出是中国整合人文环境的初步思想;那么中国的人文环境特点是什么呢?在我国,人本观念还没有真正确立起来[3]。对于科技人才的培养,应从教育做起,加大科技人才培养的投入,对科技人才的管理不是把其看作蜡烛,不停地燃烧直至告别社会舞台,而应该把人才看做一种资源,好比蓄电池,可以不断地充电、放电,使更好地学习及发挥科技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为社会注入先进的生产力。培养科技人才应该像华为所崇尚的“狼性文化”,关心人现实的生存状态和未来的发展空间,即发展一群科技领域的狼,因为狼有三大特征: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奋不顾身、不屈不挠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敏锐地觉察社会的需求及市场的变化,积极投入到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的行列,寻找社会需求的科技点,加强团队合作互助,以促进科技创新,推动所需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及国家的快速向前发展。

(2)营造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的文化环境

创新是自由思想流动的产物,而能够使思想自由流动则离不开所谓的“文化环境”,任何创新都需要有良好的文化环境,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科学、鼓励创新、自由的文化环境;使一整套的人力资源和资本潜力最大化的优化机制得以发挥。我们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都为我国在科技方面的创新及成果方面的转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形成创新文化环境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接触创新信息的来源;二是科研人员的大量储备;三是能够吸引风险投资的基础性科研成果。充满人文精神的科技创新环境,会更有效地激励科技工作者创新,也会更加促进科技创新成果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立创造型思维和批判型思维的系统,大力提倡敢于创造、敢于冒险、善于学习、勇于竞争、不怕失败和挫折,努力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形成全社会一片创新的良好局面。

(3)努力建立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的社会组织

有创新活力的组织,是科技创新发展的基础,不管是企业、事业单位,还是科研院所机构,都对使用、扩散新技术发挥很大的作用,国家在政策方面也应该鼓励促进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合作交流;使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项目能更多的进入大型集团,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及时更快的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给社会带来经济效益。科技创新团队是以重大科研项目或创新平台为载体,以杰出人才为团队带头人,具有共同目标、良好互动性和凝聚力以及分工又合作的创新研究群体。建立虚拟科技创新团队(VTIT),它不仅能解决技术创新所需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而且能提高参与者的技术创新能力。VTIT是基于科技创新性任务,具有共同目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特征,利用电子信息技术,跨越时间、空间和组织边界障碍,面向重大机遇整合优势力量的创新研究群体[4]。科技创新是一种组织和社会行为。要建立并完善科技创新的机制与组织,政府要发挥其职能作用,调节各种科技资源的配置、科技创新成果及科技工作者的评价机制等。以科技政策、制度保障及基础设施建设来调动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4)建设科技创新型文化

第4篇:人文环境特征范文

关键词 环境陶艺 公共活动场所 实用性 审美性

绪 言

随着城市的发展,为方便人类生活、沟通、学习和举行复杂的商业运营活动,而建立了各类公共活动场所。公共活动场所中的环境陶艺是公共艺术与环境陶艺的结合,也就是在公共活动场所中,用于点缀道路、建筑、广场以及周边公共设施的陶瓷艺术品,可以将其理解为陶艺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环境陶艺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表现方式既具有实用性,亦具备审美性。在环境陶艺的设计中,设计师应力争是环境陶艺与公共活动场所自身的环境良好的结合,才能使环境陶艺不仅仅只作为装饰,从而更加有实际意义。

一、公共活动场所中环境对环境陶艺的影响

公共活动场所中的环境陶艺设计是否具有实际意义,不仅仅在于其外形、风格、主题的形式,更在于能否与它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和谐。环境陶艺从作为陶艺与环境的结合体步入公共空间领域,本身就与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环境是人们对赖以生存的空间,任何一个公共活动场所都有其地理环境特征和历史文化背景,这些具体环境的特性对公共设施中的环境陶艺有着很大的影响,如何尊重环境、顺应环境是设计时必须注重的重要原则。公共活动场所中的环境陶艺设计需面对的环境因素,主要有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

(一)自然环境因素

近年来,在建筑装饰领域涌动着一股回归自然的潮流,隶属于公共艺术的环境陶艺亦不例外。陶艺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满足了生活在冷漠的机械制品包围中的人们渴望回归自然的环境要求和精神诉求,带给我们一个更具个性和艺术性的环境空间。因此,公共设施中的环境陶艺是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实用艺术品,因而应以周围的自然环境为背景,注重陶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顺应自然环境,又要有节制的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这既是出于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的爱护,又是出于对地方性特色表现的某种需要。

(二)人文环境因素

随着都市文化的提高,都市景观设计成为营造都市性格,体现都市人文内涵的重要表现,陶艺公共设施参与都市景观的构成,与城市雕塑一起是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构成元素,因此,陶艺公共设施应该与都市景观的整体风格和谐一致,相辅相成,既要丰富城市景观文化的内涵,反映出居民的人文精神,又要创造优美的环境。设计师在公共活动场所中的环境陶艺的规划设计中,首先前期工作要充分,必须要应了解当地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就是需要从地域文化出发,从尊重环境特性出发,不任意抄袭,不矫揉造作,朴实而适宜地在造型、材质、色调以及细部设计上进行符合城市特征的处理。

二、公共活动场所中环境陶艺对环境本身的影响

陶艺设施融入环境,体现自身也体现环境,对于环境的改造主要从维护生态和环境品质、树立城市和社区形象两方面得以体现。

(一)维护生态和环境品质

为大众配置公共活动场所时应十分注重生态环境的协调均衡和保护,环境陶艺是人工创造与自然元素的巧妙融合,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条纽带。环境陶艺本身的材质就是自然元素的完美体现,在公共活动场所中的环境陶艺更是传达出一种源于自然又还于自然的精神内涵。

例如某些设置于公园一角的陶艺景观门,外线条是有规则的矩形,内线条柔化为与自然相协调的曲线,并在表面刷涂融于自然的颜料,与周边的绿色植物相融合。此外,景观门还起到了导向性的作用,引导人们进入公园的其他空间。更有许多陶艺公共设施的设置,使得城市生态环境中增添了一些人文风俗的气氛。公众在进入这些陶艺作品构筑的公共活动空间中会自然地感受到陶艺与环境融为一体而带来的绿色生态气息,从而在心理及行动上自觉的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二)树立城市和社区形象

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发展,人们审美需求的提升和鉴赏水平的提高,公共设施中的环境陶艺更加充实了城市空间的内容,越发反映出一个城市特有的景观面貌和人文风采,表现了城市的气质和风格,为城市和社区树立了形象。环境陶艺对城市文化的传播方式是多样的,可以用具体存在的形式来诊释一种文化历史或理念;文化也可以是用不可视或不自觉的形式存在和传播,广场游人通过参与休闲设施的活动或等候时的闲暇,自觉或不自觉的接受了各种陶艺设施传达的符号信息,并形成主观想象空间。陶艺在环境中构成的人文识别系统是一个城市最持久、最具资源潜力和最有文化意义的识别系统。相对地说,在城市的各种构建物中公共设施一般更能直接和鲜明地显示这个城市的人文内涵和精神特性。

三、结语

我国的陶艺作品虽然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应用于公共活动场所的环境布置中还只是刚刚起步。随着近期越来越多的环境陶艺作品渐渐出现在公众的生活中,它在现实中所体现出的价值和作用被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尊重。作为环境陶艺的设计师应把陶艺的“自然精神”融入设计中,充分的使陶艺作品与周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相融合,使之成为可以明确展现本土文化的独特艺术品,给人们以美的熏陶。

参考文献:

[1]张行舟.公共设施中的环境陶艺研究[D].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

[2]何征.陶艺归真,返于环境[J].公共艺术,2004,06:16-17.

[3]杨晓娟,远宏.介入与融合-现代陶艺的公共艺术观[J].公共艺术,2004,02:24-25

第5篇:人文环境特征范文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人文环境;环境建设;途径

图书馆环境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包含硬环境建设和人文环境建设两个部分。硬环境建设是指通过多种艺术表现手段和艺术作品形式对馆内设施的装饰。人文环境是指人类的语言、文化及各种意识形态领域的活动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的境况和氛围。[1]图书馆的人文环境是指图书馆对馆员和读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诸要素之和,具体来说就是图书馆空间环境、管理、服务、制度等体现的人文化。

一、高校图书馆人文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1、重视硬环境建设,轻视人文环境建设

提到环境建设,很多图书馆会先想到硬环境建设。的确,合理的布局设计、高雅的艺术装饰、柔和的色彩搭配、清新的空气、充满文化气息的阅览室、自由开放的阅览环境,可以使读者心情愉快,忘记烦恼,专心投入学习当中,它的建设功效显而易见。但是对读者心灵触动最深的应该是图书馆环境、管理、制度、服务等渗透出来的人文关怀。比如:自由、平等、尊重、信任。它们可以增加读者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更具有引导读者心理健康、积极向上的功能。

2、忽视“创新、求索”的教育责任

据统计,我国每年受理的15万件专利申请中,大学生申请的仅占0.05%。而在美国,每年受理的近40万件专利申请中,大学生申请专利的占23%左右。[2]这足以说明,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水平比较低。我国古代有著名的四大发明,但是几千年来,缺乏创新、求索其中奥秘的动力,思想禁锢,逐步丧失这种创新、求索的意识和能力,以致我国的科技创新从元代以后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3]我国现代教育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只注重灌输,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注重死记硬背,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以致学生质疑能力、辨识能力、冲击能力逐渐减弱。图书馆是辅助教学、科研工作的学术机构,有责任和义务为读者创造能够激发“求新、探索”灵感的环境。

3、图书馆文化自觉缺失

忽视图书馆文化存在现状,对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漠不关心,把图书馆工作看做是一种程序化的过程,缺少对读者的文化熏陶、精神交流和思想碰撞。具体表现为:在资源建设中重数量轻质量,对电子文献重引进轻利用,对读者服务时,满足于浅层服务,缺乏对读者阅读引导和信息素质的培养。[4]

4、规章制度缺少人文关怀

一些图书馆在管理规定中,对读者划分等级,区别对待。例如:个别高校图书馆规定:教师的图书借阅额上限为15本,还书期限为6个月,而学生的图书借阅额上限为5本,还书期限为30天。看似很普通的条款,可能会使一些学生读者感觉被歧视,从而产生自卑心理。还有一些图书馆规定“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不允许串岗、聊天,每次上厕所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等内容。规章制度规定的过于严苛就显得缺乏人文关怀。让人心理不舒服,从而产生一种消极情绪、甚至抵触情绪,反而不利于图书馆工作。

二、建设好图书馆人文环境的途径

1、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开展信息服务

(1)首先,要强化馆员和读者之间地位平等,应该尊重读者的人格、自尊和权利,要用心去“爱”他们。“爱”读者,就会尊重他们,不做忽视或漠视他们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爱”读者,就会去包容他们,即使犯错也会理解他们,耐心教育他们,“爱”读者,就会关心他们的成长,为他们着想,将自己的知识积极转化、传授给他们,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2)馆员要善于与读者沟通,掌握沟通技巧。图书馆阅览室除了要给读者提供丰富的馆藏文献,还要善于与读者交流。这样才能了解读者的需求,满足他们的需求。有心理学家研究表明,需求者因恶劣的态度、行为、语言、表情等因素而离去的人数是因客观原因无法需要而离去的人数的3倍。[5]这充分说明,被服务者更加重视对精神上的满足。馆员的服务水平代表整个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他的一言一行包括眼神、表情、语速、语调、语气等因素都会使读者对这个馆员的服务做出好的或不好的评判,从而影响读者的情绪。良好的情绪能使人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做事往往事半功倍。而不好的情绪会使人萎靡不振,胡思乱想,注意力不集中,往往做事总是出错。因此,馆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提高与读者沟通的能力,使读者能够心情愉悦,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

(3)要提高馆员对图书馆文化发展的主动性。文化需要传承,更需要发展,尤其是高校图书馆,要根据读者的时代特征做适当调整。能准确判断读者需求,对基础性读者要推荐、引导他们利用图书馆^藏图书,丰富他们的学科知识,不仅要满足他们的个性阅读需求,还要对他们的阅读习惯进行引导。对高层次读者,要为他们提供相应学科的文献信息需求和学术研究动态,以提升他们获取与运用信息的能力,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对读者的引领功能和社会责任。[6]

2、制定融入人文关怀的管理措施

首先,规章制度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并不是一部分管理者的特权,更应体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双方地位的平等性和利益一致性,公平对待每位读者,是给予读者最起码的尊重。其次,约束性是规章制度的基本属性之一,对读者的规范和约束制度是保证正常有序的借阅秩序,形成良好的借阅环境必不可少的手段。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应妥善处理好规范读者行为与方便读者利用之间的关系,注重读者权利,尽可能地减少或取消不利于读者利用文献信息的条文规定,引导读者更多更好地利用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充分发挥出图书馆的资源效益。[7]第三,规章制度应当是一种激励机制,而不是惩罚制度。二者的区别在于,激励机制能使人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能促进人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而惩罚制度只能让人颜面扫地,有时还会有不公平、受委屈的感觉,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图书馆的规章制度中,对借书超期的读者(包括学生和老师)不再罚款,而要求他们在馆内进行相应时长的义务服务,包括借阅指导、整理书架、维护秩序、打扫卫生等。义务服务时长根据读者超期的天数进行折算。义务服务可安排在课后,不与上课冲突,时长可累计,这项人性化的制度受到读者的广泛认可。

3、创造能够激发创新灵感的环境

(1)加大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力度,图书馆有丰富的图书资料,具有启迪思维的作用,学生不断阅读,能感受新思想、新观念,使他们思想灵活,思维灵敏,这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有极重要的作用。[8]因此,图书馆要加大文献资源建设力度,在图书采购时注重新学科、新领域、跨学科、跨专业的资料采集;搭建网络资源共享平台,丰富电子文献资源。

(2)图书馆与二级学院或团委、学工部联合举办一些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活动,如智力竞赛、设计大赛等等,来调动读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在图书馆开辟休闲场地,提供饮料、咖啡、甜点等,努力营造“自由、公平、开放、和谐”的氛围,吸引读者参加,可以不拘形式,不限内容,不论身份进行自由讨论,以激发灵感、获得感悟为目的。

良好的图书馆人文环境,是需要管理者、馆员和读者三者之间相互协作来完成,是他们智慧的结晶,努力的结果。营造“和谐、温馨”的工作、学习环境是大家共同的心愿,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柴庆霞.重视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人文环境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28)25-27.

[2] 张根叶.论高校图书馆人文环境建设[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3)88-89.

[3] 王华.浅谈共建的高校图书馆文化环境建设――以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4(21)254-255.

[4] 刘明广.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现代情报,2009.29(2)170-172.

[5] 白雪梅等.论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有机发展[J].图书馆学刊,2013(2)7-9.

[6] n伟,王丽娜.浅谈高校图书馆人文环境建设策略[J].科技与经济,2013.12(24)138-139.

[7] 周肇光.高校图书馆的校园文化引领功能与社会责任[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6)60-65.

[8] 田平.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图书馆教育[J].现代情报,2003(1)159-160.

第6篇:人文环境特征范文

关键词:乡土民居;形态特征;聚落更新

Abstract:Vernacular houses in China have various types, whose space fixation corresponds 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n the region, whose layout corresponds to life style and patriarchal idea, whose way of construction corresponds to building materials available in the region and whose characteristics of form corresponds to climate conditions and reflects religious faith and building technology of the nation in the region. On the basis of regional type of vernacular houses, houses after deformation assemble together to be a settlement, which strengthens the locale attribute of vernacular house type and meanwhile highlights the rules of humanistic relief with respect to constitution of settlement. Driven by the development of current new type urbanizati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renovation of vernacular houses and settlemen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many places, in which autonomous renewal by villagers has an important value on maintenance of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of vernacular settlements.

Key words:vernacular house;characteristics of form;renewal of vernacular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5)-04-73(5)

1 乡土民居的地区类型

乡土民居类型有其所在地区和民族的特征,类型的结构组成源于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在空间和建构上的物质形态特征涉及自然和人文的众多方面,并因影响作用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地区类型样式。

与当地的民族性和地区性有密切关联的乡土民居类型,构成了地区建设的基本样式,在基本类型上的“形变”,不仅不会冲淡乡土民居的类型特征,反而会通过丰富多样化的形态样式强化乡土民居的地区类型特征,并进而构成地区的整体建成环境。

1.1 空间定型与自然环境

乡土民居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对于类型的空间定型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影响。自然环境通过所能提供用以民居建设的材料、地貌和气候所形成的建造条件,影响乡土民居类型的外部形态;所处地区的自然资源通过农田资源规模和质量等,决定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并进而影响到乡土民居类型的内部功能组成和形态。

以这个地处中国的西南边陲高原地区为例,地理范围东西向跨度近2000公里,面积120万平方公里,海拔由不足1000米至5000米以上,拥有多样化的自然环境条件。藏东高山峡谷、藏南平原以及北高原各个地区的自然环境迥异,可获取的建造资源有木材、石材和生土等,因资源条件不同,形成了半农半牧、农耕和游牧的多种生产生活方式,相应地,在民居营建方面,形成了碉楼、碉房、平房、帐篷、窑洞等多种乡土民居地区类型,从外部的形态到内部的功能构成都反映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对应定型关系。

1.2 形态特征与气候条件

地区的气候条件对乡土民居形态特征有着直接的影响,从南方炎热地区通透、开敞的干栏民居到北方寒冷地区厚重、敦实的合院民居,其形态特征皆是对不同气候条件的直接呼应。在高原地区,除了藏东南的低海拔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出现相对轻巧的木屋,并且因雨水较多而使用坡屋顶外,绝大部分地区属于高原寒冷气候,气候寒冷、干燥,且降雨量较少,乡土民居在建设上以保温和隔热为重要目标,并进一步影响到民居内部空间的布置、开窗的大小和朝向、屋顶的形态等方面。

对应于冬季严寒、干燥且早晚温差大的气候条件,多数地区的乡土民居普遍采取增加围护结构厚度以及减小门窗面积的建造方式,围护结构厚度较东北寒冷地区更大,窗墙较东北寒冷地区更小。民居建筑的主体空间向南开大窗,其余面的围护墙体开小窗、平屋顶厚实以利保温。此外,受建筑材料限制,地区乡土民居的空间普遍低矮,也有利于建筑的保温以应对当地的气候条件。以上三种方式共同构成了多数地区乡土民居封闭、敦厚的形态特征。

1.3 建构方式与材料获取

乡土民居的地区类型与建构方式、建造技术紧密相关,且建构方式和建造技术取决于可获取什么样的建造材料,而材料的获取随所处地区自然资源的变化各不相同。以藏区为例,受气候环境的影响,森林植被资源由东向西逐渐减少,东部高山峡谷地区木材较为丰富,中部和南部地区石材较多,西北部地区砂土成为可获取的主要建筑材料。由此,藏东南山区的乡土民居多为木构,逐渐向西的地区以石木结构、土木结构的民居为主,西部阿里地区则出现土窑洞的乡土民居类型。

高原地区由于交通运输的不便,民居的建造材料主要靠牦牛及人力运输,限制了大规模、大重量、大尺寸建筑材料的流通和使用,因此形成了地区民居独特的构建方式与形态。如受限于牦牛驮运物品的长度,藏式民居的平面规模普遍以一个柱长为基本单位尺寸,柱距为2米左右,形成梁跨和檩跨均为一柱形成“一柱间”方形平面单元。在木材匮乏地区,乡土民居多以“一柱间”平面单元进行延展,组合出较大规模的主体结构,再以当地的土石材料建构民居的围护结构。

1.4 空间布局与宗法观念

乡土民居地区类型的内部功能构成由生活方式决定,具体到功能空间的布局则对应于所在地区和民族的家庭观念。在传统的农耕社会中,宗法观念形成了固定的社会等级体系,并对家庭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乡土民居在空间布局上显现出差序等级规则,即民居建筑的规模对应于家庭规模、民居空间功能的布局序列对应于家庭成员的等级秩序。以合院民居类型为例,无论其规模多么庞大、构成形式多么复杂,其基本空间布局均由正房、倒座和左右厢房组成,具有明显的轴线关系。其中正房由家庭中长辈、老人居住,厢房按照等级制度分配给家中兄弟及其家庭使用。如门头沟区的爨底下村中的合院民居,在合院的进数规模上对应家庭规模,以长辈合院为聚落的秩序中心,随着家族人口规模的增长,民居建筑向外延伸建设,形成基于北方四合院民居类型的乡土民居聚落(图1)。

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自然资源匮乏状况相对应,高原地区的农牧民重视独立的家庭生活,人群的社会结构相对分散。与之相对应,各个地区的乡土民居类型没有等级化的空间序列,而是对应于全民信教的家庭精神生活,形成以礼佛空间和家庭聚会为中心的内部空间组合布局,亦形成民居之间相互独立、相对分散的乡土聚落形态。

1.5 形态特征与

作为人们精神世界的文化内涵,在客观世界中必然有其外在物质化的体现,如作为承载着成佛愿望和礼佛行为的实体崇拜、作为承载着祈福驱魔愿望的具象和抽象的物体形态等。在藏传佛教的深刻影响下,世俗生活中各种用品在形态上多表现出具有浓厚意义的形式与色彩,促使藏族居民的生活习俗与环境营造带有的烙印和特征。

色彩在藏传佛教中有其独特的意义,如白色在藏传佛教中是最为神圣和内涵最多的颜色,象征观音菩萨、象征神圣的莲花、象征性格仁厚的天神、象征生活的富裕、象征无垢与善果;红色在藏传佛教中象征菩萨胸间的光辉、象征性格暴躁的神灵、象征空间守护神;深青色在藏传佛教中是金刚手菩萨的象征,象征威猛、狰狞、恐怖以及对鬼怪和敌人诅咒等。色彩在建筑上的运用,尤以萨迦地区的乡土民居最为独特,即在应对自然环境、地区材料和气候条件等的建筑基本形制基础上,将观音、金刚和文殊菩萨的象征色彩进行组合运用,形成了萨迦地区乡土民居地方类型的形态特征(图2)。

2 乡土聚落之建构规则

乡土民居随着人群规模的增长逐渐生长而形成聚落,聚落的生成过程非乡土民居地区类型的复制与建设,而是有其聚落建构的规则。即有着相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信仰观念的人们,在当地乡土民居类型的基础上建造各自的建筑,并依据人群社会的组织关系和地形条件将民居建筑的地区类型汇集而成乡土聚落。

2.1 建构规则与聚落定型

乡土聚落定型的基础决定因素为自然环境条件以及生产从业方式,即聚落选址地点的地形状况决定了聚落的规模,地貌状况决定了聚落的空间结构,选址地点的区域状况和人群的生产从业方式决定了聚落的职能结构。这些基本决定因素从人地关系、人业状况两个方面构成了乡土聚落在空间形态上定型的建构规则。

人地关系方面,农耕社会中土地资源与农业生产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聚落建设用地不占农业生产用地是乡土聚落建构的基本规则,因此选址地点环境中聚落适宜建设的用地规模、形态等自然地貌条件,直接决定了乡土聚落在物质空间上的定型,且使得乡土聚落具有了自然环境的特征。如丹巴县的甲居藏寨处于大渡河支流的大金川河与高耸的雪山之间,该地区多坡度较大的山地、宜于农业耕作的平坝用地浅狭且破碎,民居建筑的建设均选址于平坝边的山坡地上,使得整体聚落依据山间耕作用地的分布而呈现出独立民居的松散式集聚状态。

人业关系方面,作为人群生存和定居基础的生产从业方式是支撑乡土聚落建设的核心,适应且方便生产从业方式的开展是乡土聚落建构的又一基本规则,因此人群的生产从业方式顺应选址地点环境中农田资源的状况、区域交通状况等条件,进而决定了乡土聚落在空间结构上的定型,并使得乡土聚落具有了自然环境的利用特征。如为适应与方便农业劳作的活动,平原农田资源丰沛地区的乡土聚落多呈现团状形态;为适应与方便手工业和商业运输,水路交汇处的乡土聚落多呈现带状结构形态。

乡土聚落的建构规则由应对自然环境条件和支撑人群生活两个方面而来,并凝结成为与聚落类型相对应的建设共识,聚落中的人群遵守但非恪守乡土聚落的建构规则,在强化了乡土聚落地区类型的同时,更丰富了聚落类型之下的形态样式。

2.2 人文环境与聚落特征

相同或相似类型的乡土聚落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但各地的乡土聚落在形态方面却各有其特征,其特征的形成与人群的社会组织、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等密切相关,即各地区各民族的人文环境决定了乡土聚落特征的形成,并通过聚落的物质空间特征将地区人文环境的特征体现出来。

人文环境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肇始于自然环境及资源的影响,发展于人群之间的家庭结构、社会结构,以及共同秉持的生活习俗和观念信仰等。不同地区和不同族群的人们,在生活习俗、家庭血缘关系、社会组织关系和等方面呈现分化的走向,并在其各自的价值取向上逐渐凝结、定型,由此形成了人文环境的地区、族群差别与特征。人群集聚所形成的社会组织结构关系,以及人群集聚所形成的乡土聚落营造均是人文环境的组成部分,带有地区和族群人文环境的特征。人群的社会组织关系投射在民居建筑由单体汇聚成群体的组合关系上,构成了乡土聚落的类型化特征。

以血缘关系为人群社会组织关系而集聚起来的乡土聚落,聚落往往以宗族祠堂占据聚落的中心位置,形成逐渐向外扩散的聚落特征。如爨底下村在选址的最高处中心位置为家族祖先的居所,随着韩姓家族人口的增长,聚落依据宗法制度的组织方式逐渐扩大延伸,由此聚落形态反映出家族人群宗法组织结构明显的向心化特征。另外,少数民族的族群聚落、具有宗教供养关系的聚落,中心位置为族群标志构筑物、公共活动场地或寺庙建筑,在聚落形态上也呈现出向心化的特征。

乡土聚落的特征反映出集聚人群的社会组织结构,并将人群关系特征转化成物质空间形态特征,同时也根据聚落选择地点的环境条件进行调适,从而呈现出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双重影响的特征。

2.3 建构共识与民居营造

人群建构民居住屋和乡土聚落的共识源于自然环境要素和人文环境要素的共同作用,随着历史的发展建构共识转化成地区或族群文化传统的价值取向,并体现在民居和聚落营造的理念、规则和形态之上。建构共识在两个层面发挥着作用,一是乡土民居营造层面;二是乡土聚落营造层面,而聚落层面也可视作民居营造的汇聚。建构共识在民居营造层面的作用是建立起地区民居类型,并形成了乡土民居建造的基础样式。

民居类型样式作为具体某个家庭民居建筑营造的参照,由建造者根据自身家庭人口规模、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等予以调适,从而造就了每一栋乡土民居建筑在具有地区共性特征的基础上都拥有其独特的个性形态特征。如四川甲居藏寨的单体民居(图3)在类型上为三至四层的独立建筑,底层为牲畜圈和储物空间,二层为厨房、客厅和卧室,三层以上为卧室及经堂,逐层收进所产生的楼层平台承担着日常活动和谷物晾晒场的功用。在民居的建造材料上,以木材为承重结构、石材为围护结构,向阳面开窗较大且顶层南向部分多为木构,另三面厚重的石材墙体开窗较小或不开窗,以达到日间采暖和夜间保温的功效。而各户的民居建筑在总体形态上大体相同,但在规模上、层数上和朝向上则略有不同,究其原因则是各户家庭的差异和建造地点的差异使然,体现出个体家庭和个案地点的特殊性。

对于有着深厚的藏族而言,作为建构共识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在其乡土聚落营造中尤其显现出对聚落特征的影响力,如聚落的入口门户和构成中心往往以宗教构筑物作为集聚群体的标志。集聚群体中个体的反映出在人文共识上对于族群的文化认同,故也同样在民居类型特征上显现出其影响力,如民居建筑的入口与房屋的内外部装饰有宗教意义的纹样和图案(图4)。然而在具体的乡土聚落和民居营造上,装饰图案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源于集聚群体和单个家庭在精神生活和理想图景方面的个性化追求。

3 乡土聚落的当代更新

乡土聚落建立在传统农业社会的基础之上,在当代的社会经济环境中的不适应状况普遍存在,如乡土聚落的衰败和空心化现象等。就中国各地乡土聚落在当代的更新方式而言,基本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即村民自主更新与规划建设更新。两种更新方式在实施主体和形态等方面有较大差别。

3.1 村民自主更新

乡土聚落自主更新的主体为当地村民,通常是村民在宅基地上自主选择更新、翻建或新建住宅的方式,政府采取建设指导和限定面积予以货币补贴的方式开展建设,如各地的富民安居工程等(图5)。在这种更新过程中,村民既是使用者和改造者,更重要的是最直接的受益人,自主更新的行为最能体现出村民自身的利益和价值取向。

村民自主更新的方式基本延续了传统乡土聚落中民居的建造方式,村民自主决定建设的样式,也可在设计图纸的类型样式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建设调适(图6)。由于村民自主更新方式的改造、更新的对象聚焦于具体的单个民居建筑,且需限定在已有宅基地范围内,因此对周边的地形环境改变不大、对乡土聚落的整体规模形态改变不大。

村民自主更新的特点在于改造更新的主体即是使用者,由此保证了改造更新内容契合具体的实际需求。这种由下至上的改造更新途径,可在地区民居类型的基础上造就多样的单体民居建筑形变,不但没有弱化地区民居类型的特征,反而通过丰富的形态强化了地区类型的特征。自主更新的方式由于单体建筑与建造地点环境的融合度高,由此汇聚成的乡土聚落具有地区自然环境的特征,尤其适合于传统乡土聚落的保护与更新。

3.2 规划建设更新

乡土聚落的规划建设更新作为由上至下的改造更新途径,其建设的主体为政府,如各地的新农村建设。通常为规划出一片地块由政府统一进行村民的住房建设,为达到每户的均好性而在形态上整齐划一(图7、图8)。这种更新方式的特点在于建设有统一的规划,市政和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较好,但与村民各户的家庭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差别。

由于各地乡村聚落在规划建设更新时,通常是在新辟的规划建设用地上均匀布置民居建筑,尽管新建的民居建筑在设计时考虑到当地的民居类型和当代村民生活方式的功能需求,但是单一类型样式阻碍了多样化民居建筑功能布局和形态的产生。加之新辟村庄建设用地与自然地形环境之间缺乏关联度,导致规划建设的乡村聚落难以在集聚形态上反映出所处地区的环境特征。如地区新农村建设,虽然其单体的民居建筑形态具有藏地民居的传统风貌,但建成的村庄聚落在整体形态上无法体现出在聚落建设方面的影响力。

4 结语

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转型和城镇化发展,推动着广大农村地区对于传统乡村聚落进行改造更新以及开展新农村的建设。在这个建设过程中,最令当地村民诟病的是民居建筑的不适用问题,最令学者诟病的是地区或民族特征丧失问题。

传统乡土民居和聚落的调查研究,核心内容在于研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在地区民居类型定型上的影响作用,以及人们秉持的建构规则对于传统乡土聚落特征形成的作用。研究目的并不指向对于传统乡土民居或聚落原封不动的保护,而是指向基于地区民居类型和建构规则的当代乡土聚落更新。

参考文献:

[1] 范霄鹏,李蓓茹.原型与形变――社会结构形态下的民居营建格局调适[J].华中建筑,2010,(01):157-160.

[2] 范霄鹏.民居建筑的三重建构脉络――高原乡土聚落的生境[C]//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论文汇编.北京: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2008:90-96.

[3] 范霄鹏, 杜晓秋.传统聚落中的社会结构与空间结构[J]. 中国名城,2012,(03):63-66.

第7篇:人文环境特征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 班级管理 人文精神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9-0039-01

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富有人道精神

人道精神,就是把人当人来关心和对待,就是要有人情味和同情心。所谓不人道,就是不把人当人来对待,而是把人当东西,不顾人的感受。班主任容易把注意力放在针对学生的某种行为上,而忽视学生作为活生生人的感受。

做为班主任,当学生有迟到旷课或不交作业骂人打架等违纪行为的时候,也正是对其进行感化教育的好时机,教师慈爱与关怀,对学生人文素养方向将会产生良好的影响。走进教室,面对纸屑满地尘土飞扬,该怎么办呢?一位班主任大声吼道:今天谁值日,站到教室后边去,你们的手有毛病拿不动扫帚,还是腰有毛病弯不倒……罚你们继续扫地一周。另一位班主任则细心地了解到是因课外活动急着观看学校组织的篮球赛而耽误了扫地,于是说: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活动是对的,但是为让同学们有一个整洁的学习环境,那没扫净的教室该怎么办呢?值日生表示放学后一定打扫干净。老师说,光值日生扫完抹净回家太晚,让我们大家动手帮帮他们好吗?

针对同一件事都是教育,一个暴风骤雨,不顾学生感受,一个和风细雨,充满着浓浓的人情味和人文关怀,高下自见。言传身教,班主任处理班级事务要用自己的宽容,关怀,熏陶学生,使其养情怀。

二、班主任应引导学生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人文素材,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洗礼。

生活中的一个人,一件事,从不同角度看,所获得的感受或得出的结论可以完全相反。正如生活中到处都有美,有些人能够发现,有些人则熟视无睹,班主任要善于引导学生用心感悟那些高尚、高雅的情感,从平常事中去体验到平常的人文精神。

在周一早晨,学校进行仪容仪表检查,我们班因为李兵同学蓬头垢面,没穿校服而被学校通报批评,同学们对李兵大为不满。后来当我把李兵从小失去母亲,为了帮父亲抢收。一回到家直忙到星期天晚上十一点多才休息的情况向全班讲述之后,同学们向李兵投去了敬佩的目光,李兵也满含热泪……

班级中的人际关系是人文环境中的重要方面。班主任应努力引导学生并和学生一道创造宽松、平等、民主、和谐、友爱、合作的人际关系,使学生生活中宽容之中,具有开阔的胸襟,充满博爱精神。

一个教室几十个学生,相互发生争执和摩擦也难免。班主任引导多于批评、感召多于说教,让学生自觉地化解矛盾,达到和谐。

一次,两位同桌因为双方的学习用品常常越界侵占了对方的领地而发生争执,甚至拳脚相加。班会课上我为同学们讲述了“任义巷”的故事,让同学们细细体会个中情由。课后,这两位同学握手言和,成为很要好的朋友,和班上同学也相处融洽,很受大家喜爱。

三、和学生一起创建良好的班级人文环境

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关键是在实践中培养,人文素养的高低,最终是在现实生活中体现出来的。而在现实生活中给学生影响最直接,最大的是校园班级环境。

因此,班主任要投入极大的热情带动学生加入到班级人文环境的建设中,从教室的布置,学习园地的设计,盆景的养护,卫生的保持,到学生自主管理和良好学习竞争氛围的形成等,这些和谐美好环境不但会促使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还会让学生感到自然美,人文美的陶冶,提高他们审美水平。

爱美,爱自然,爱同学,爱老师等爱的情操在美的环境中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让他们用审美的心态去感受自然的美,艺术的美,人性的美,以人为本的和谐环境也会促使学生美好情感的产生,使他们不断学习,做一个符合现代要求的有人文素养人格健全的人。

四、为学生构建表现人文精神的平台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人文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育必须通过人文素养的教育,让学生做进步的现代人。要做好人文教育工作,必须加强人文学科的同时,注重人文实践活动,注重良好的人文环境的熏陶,给学生提供表现人文精神的机会。

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在学习生活中,班主任应着力为每一个同学创设展现人文精神的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展示人文风采。

一次,一位家中只有母女二人的同学母亲病了,这位同学的学习和生活都陷入了困境。为此我召开了一次“我能为她做什么”的主题班会,几乎班上每一位同学都伸出了援助之手。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充分体验了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乐趣,认识到奉献爱和接受爱是同样使人愉快的事。一个人被关心是必要的,这有助于他形成一种平和,放松状态,形成对周围人信任的大度。但是仅有被爱、被关心的经验是不够的。只有当一个人主动去关心别人时,他才能更好地理解别人,体会别人的感受,形成对人的爱、同情与宽容的情感。

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生活地更自觉、更高尚。更高雅,拥有开阔的心胸,重视精神追求。新课标也特别强调培养健全人格,培养人文素养。教育应该回归到“以人文教育为本位”地位上来。

第8篇:人文环境特征范文

1.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主要包括园地、校舍、运动场、各类设施和工作材料。其中工作材料是物质环境中必备的一项。园舍场地的布局符合儿童的特点,能够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物质环境是“儿童之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环境的创设需要教师的努力。蒙台梭利强调说“:环境必须是有生命的,老师能够追求自我成长……如果这个老师一成不变的话,她就不可能给儿童创造一个有生命的环境。”可见,教师在环境创设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包括儿童、教师、儿童的家长和亲属。其中教师和家长是人文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蒙台梭利十分重视人文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正是因为教师、家长等人文环境才促成了工作材料、自然、园舍等物质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内化。教师及家长是儿童心理发展和潜力激发的促进者、引导者,是造成儿童发展差异的基础。由此可见,在环境因素中,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通过共同作用来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应该为儿童创设一个“有准备的环境”,让儿童在这个环境中自由、自主、自助地工作,让儿童通过专注于某项“工作”来获得正常的发展。根据开办“儿童之家”的实践,她对“有准备的环境”提出了具体的标准和要求,主要有以下几项:第一,必须是有规律、有次序的环境。第二,能提供美观、实用、对儿童有吸引力的生活设备和用具。第三,能丰富幼儿的生活印象。第四,能为儿童提供感官训练的教材和教具,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第五,可让儿童独立地活动,自然地表现,并意识到自己的力量。第六,能引导儿童形成一定的行为规范[4]。总之,这个环境必须是符合幼儿内在发展特点的适宜的环境,只有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他才可以在其中安心的工作,才能更好地满足其内在发展的需要。

蒙台梭利的方法、思想和理论因其科学性和普遍性而属于全世界。蒙台梭利说:“我只是创造了一种科学的方法,适合于任何一个民族。”[5]对于蒙台梭利的科学方法,我们只能萃取而不能照搬,在运用过程中,观念和方法都不能忽视,观念重于方法,因为观念决定了教育的走向。

(一)“工作”理论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对于幼儿来说,家庭是他们最主要的教育环境之一。自出生,他们就与家庭中的成员有了交往活动。从蒙台梭利工作理论的环境要素来看,家庭成员是人文环境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家庭教育对儿童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同家庭环境中的孩子在生活习惯、外在行为及性格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家庭教育环境对儿童有着重要的影响。家长应当从孩子的角度考虑,为其营造一个适合他们成长发展的有益的人文环境和物质环境。从蒙台梭利的“工作”理论中我们可以获得以下有益的启示。

1.家庭环境的布局应该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和生理发育的要求家庭环境要有序,线条简单,色彩明快。有序的环境有利于孩子心灵的安静平和,促进大脑的动力定型,有利于孩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家庭环境应自由,不要给孩子过多的束缚和阻碍,在自由的环境中儿童可以自由地表现自身的兴趣和需要,在自由的环境中他将变得独立和自信。

2.家长应该鼓励和引导孩子在环境中自主活动

只有让孩子自主活动,才能实现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化。在“儿童之家”,孩子们拥有一个大大的花园,他们可以在这个美丽的花园中自由地活动,尽享大自然的乐趣。在家庭环境中,我们可能提供不了大大的花园,但是可以给孩子创设植物角,可以给他们提供自由施展的空间,或者充分利用住宅小区的资源,让孩子亲近大自然,孩子们的各种能力也自然而然得到了发展。

3.适时调整更换孩子的玩具和书刊

细心观察儿童并做好记录,根据孩子不同阶段的特征为他们提供更合适的工作材料。不要一次性给孩子的房间投放过多的玩具或者书籍,数量上应该有所控制,一次性投放过多,孩子就不会去探索发现,不会“钻”进玩具或者故事中。要细心观察孩子,发现孩子心理的变化,及时给孩子换上新的故事书或者绘本。儿童房应划分区域,可分为游戏区、储藏区和运用玩具区。要合理利用三大区域,对孩子的玩具、图书进行合理的投放,并根据孩子的发展情况进行适时的调整。

4.善于利用身边事物,对孩子进行随机教育

蒙台梭利“工作”理论中的一些方法也适合家长对孩子的日常教育,如学会照顾自己(穿脱衣服、梳洗、日常保洁、餐饮等)、照顾他人(关心亲人、同学、老师、病人等)、照顾环境(家务应用,照顾动植物等)。这些方面不需要刻意教给孩子,家长应善于利用生活的点滴对孩子进行教育。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与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家长应学会利用身边的事物对孩子进行随机教育。如何充分利用家庭环境这一重要资源,为幼儿创设一个能够促进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环境,仍然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的课题。

(二)“工作”理论对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启示

“工作”理论作为蒙台梭利思想的重要方面,对我国幼儿教育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1.教师应该尊重儿童,热爱儿童,追求儿童人格的整体全面发展

儿童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和热爱儿童。在教育过程中,既不能以儿童为中心,也不能以教师为中心。应当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对幼儿有教育引导的权利,对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也应严格要求,但要讲方法,讲民主。教师应该对幼儿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为孩子提供适时的协助与指导,摒弃填鸭式的教育,教师的态度应该温和慈爱,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儿童,仔细观察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教师应在正确理念的引导下,促进幼儿独立自主、富有个性的发展。

2.重视环境在教育中的意义与作用,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利于他们身心发展的有准备的环境

在我国传统幼儿园中,很大程度上孩子们听从老师的指令,以讲授的方式进行学习。学习借鉴蒙台梭利的“工作”理论,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自由、民主的环境,儿童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受抑制,可以自由地进行活动。在物质环境方面,应该为儿童创设有准备的环境:整洁的教室,各种合适的设备,教具教材等。应增加环境中的自然元素,或经常带领孩子到户外亲近大自然。在传统幼儿园中由于场地的限制,有些环境的创设很难实现,但我们可以适当调整,使环境更加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需要。环境是幼儿学习活动的重要资源,要合理布置环境,使环境能够随时为幼儿的发展提供帮助。

3.改革课程内容

我国传统幼儿园设置的课程主要包括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在蒙台梭利教育内容体系中,课程分为生活、感官、数学、科学、语言、艺术教育六大领域。两者在内容上存在着极大的相似性,但在具体形式上存在很大差别。要使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在我国有生命力,就得对其进行“中国化”的改造[7]。我们可以吸收其内容的精髓,巧妙运用于教育教学的环节。在日常生活教育方面,幼儿园老师应该相信孩子能够做好,很多事情应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只有尝试了孩子才会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孩子能够照顾自己后,可以鼓励他们去照顾他人及照顾周围的环境,通过生活教育,让孩子学会人际交往中应具备的礼仪习惯和交际能力,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行为。

第9篇:人文环境特征范文

关键词:和谐社会;体育人文精神;构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体育精神文化的建设问题。而加强体育人文精神的构建,将能够使人与人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继而更好的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建设。所以,在和谐社会条件下,中国体育需要认清所处的文化环境,并且构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体育人文精神,以便为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助力。

1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分析

所谓的体育人文精神,其实就是人文精神在体育领域的一种特殊表现。经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不断提炼和沉淀,体育人文精神不仅具有一定的时代精神,同时也将伴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衍生出新的内涵。从核心理念上看,体育人文精神需要以人的生存和自由发展为目标,追求的是人类精神的解放,需要对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行探索。而由于其衍生于人文精神,所以具有人文精神的核心内涵,但是同时又通过与体育事业结合拥有了自身特点。从主体层面上来看,体育人文精神就是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体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对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表示尊重。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也需要在多个层面进行体育人文精神内涵的丰富,从而使人类对公平、自由和正义等社会和谐价值的追求得到满足。

2和谐社会建设与体育人文精神构建的关系

2.1体育人文精神构建能够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国家明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而体育人文精神的构建,则能使和谐社会建设得到推动。首先,构建体育人文精神可以进行人文体育的发展。人文体育则具有养性、修身的功能,可以引导现代人进行中华民族礼仪文化的继承,所以能够使人际关系得到完善。而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关系,所以体育人文精神构建将有助于增强社会团结,并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其次,现代体育文化不仅包含体育健康文化,同时也包含体育环境文化,比较注重体育文化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构建体育人文精神,可以使人们更加关注自然环境和人类生存方式的联系。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是和谐社会的建设基础。因此,体育人文精神的构建,将能够实现人文和自然的高度融合,继而使国人受到人与自然关系的教育。此外,进行人文体育的提倡,可以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1]。而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人是社会建设的载体,所以和谐社会的建设其实就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体育人文精神的构建与和谐社会建设有着相同的发展目标,通过人文体育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则能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2.2和谐社会建设有助于体育人文精神的构建

和谐社会建设,也将为体育人文精神构建提供一定的助力。首先,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需要以人为本进行可持续的发展。这种全面发展理念的推广,可以使体育人文精神的构建得到全面发展,从而使体育人文精神与社会精神文化的联系得到加深。而伴随着社会精神,体育人文精神也将得到发展。其次,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所以同样需要使体育文化领域得到振兴。而体育文化领域的振兴,将能为体育人文精神的构建提供莫大的动力。因为,在加强体育文化领域建设的过程中,社会传播媒体需要进行体育人文精神的宣传。而随着人们对体育人文精神的认识逐渐加深,体育人文精神建设也将取得进一步的发展[2]。此外,和谐社会的建设,可以为体育人文精神的构建提供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在这一环境中,人们可以从思想、内心和精神上了解体育人文精神构建的重要性。因此,和谐社会的建设,将能使体育人文精神得到长久发展。

3和谐社会条件下的体育人文精神构建途径探讨

3.1构建新的体育价值取向

体育人文精神是社会文化组成的一部分,所以应该以和谐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进行自身价值取向的构建。首先,为使过去带有阶级特征的体育价值取向得到根本转变,需要进行以全人类利益为基本的新的价值取向的构建。其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本存在较大差异的东西方体育文化也在逐渐融合。面对这一发展趋势,还要构建向整体化发展的价值取向的构建,从而使体育人文精神建设满足时展需要。再者,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精神消费将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所以,体育运动必将向着追求健康和追求生活质量的方向发展,因此还应该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新的体育价值取向的构建[3]。此外,想要构建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文精神,还要强调“以人为本”的观念。因此,还要构建“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以便实现体育人文精神的转变。

3.2构建新的体育人文学科

在体育人文精神发展的过程中,体育人文学科是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所以,想要构建体育人文精神,还要构建新的体育人文学科。首先,面对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发展趋势,应该通过引入众多学科实现体育科学创新,从而为体育人文学科的建设提供结实的基础。同时,需要进行体育人文学科研究范围的拓展,并且加强理论研究者的知识结构改进,从而使体育科学得到更深一步的研究。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原本的体育理论结构得到了突破[4]。面对新的体育人文社会学科,还应该构建新的体育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以便展现体育文化的创新精神。再者,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将受到研究方法落后与贫乏问题的阻碍。所以,还需要加强引入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以便使体育人文精确的研究方法得到及时更新。

3.3构建以科学为基础的体育人文精神

人类的进步和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动。所以,还应该构建以科学精神为基础的体育人文精神,从而实现体育人文精神的科学构建。首先,需要使体育文化研究面向社会和面向其它学科,甚至使其面向世界,以便形成能够将体育科学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的体育科学网络。其次,需要进行科学观念的强化,即加强体育人文精神的科学研究,并且构建体育运动的社会化、综合化和复杂化目标,从而使体育人文精神成为体育学科的理论支撑[5]。再者,在研究体育人文精神时,需要制定科学的规划,从而将有限的研究经费和力量集中在重点问题的研究上。此外,还要加强体育人文精神研究成果的转化,并且发挥体育人文高精神的综合性特征,从而使体育人文精神能够在各个领域取得一定的实践研究成果。

3.4构建体育人文精神的传播途径

体育人文精神的构建,需要建立在体育人文精神得到普及和传播的基础上。所以,国家还要加快构建体育人文精神的传播途径,从而使人们将体育人文精神看做是具有抽象意义的文化,并且积极进行这种文化的选择。而除了利用各种教育途径和媒体平台进行体育人文精神的传播,还要有选择的进行体育人文精神内容的选择,以便使其中的优秀内容成为人们选择的有价值的资源。为达成这一目的,体育人文精神研究者应该深入社会,并且加强人们对体育人文精神的需求的调查和分析,从而结合社会环境使体育人文精神得到进一步普及[6]。此外,研究者还应结合其他文化理论和这些理论的传播途径进行体育人文精神的传播,从而通过指导人们参与蕴含体育人文精神的体育运动加强对该种精神的了解。

3.5构建新的体育教育体系

作为体育文化的一部分,体育人文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样离不开高等教育。为此,还要构建新的体育教育体系,以便将体育人文精神融入到高校体育教育中,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各种体育理论的内涵,并且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所以,在高校体育教育中,需要增加更多的人文关怀,并且使人文精神在教学中得到贯穿。而通过良好的人文氛围,则能够在调动学生学习体育人文科学知识的积极性的同时,使学生的体育道德和体育价值观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7]。因此,通过构建新的体育教育体系,将能够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底蕴得到提高,并且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继而更好的促进体育人文精神的构建。

3.6构建良好的体育人文环境

体育人文精神的发展,需要得到一定的精神条件和思想条件支持。而构建良好的体育人文环境,则能够为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政策、制度和风气等条件,从而更好的促进体育人文精神的构建。比如在统一的体育文化知识、体育思想观念、体育社会舆论和体育制度的教育管理下,人与人之间也将具有统一的价值观念。而在这种文化环境中,体育人文精神将不再是特殊的文化现象。所以,体育人文精神的构建,需要以良好的体育人文环境建设为基础[8]。为此,国家还应加强人们体育人文环境意识的培育,并且利用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和家庭体育等多种方式进行体育环境价值观的培养,从而使国民的体育人文环境意识得到加强。而通过提高所有公民的体育素质,并且营造具有一定文化底蕴的体育环境,则能够为体育人文精神的构建提供更多的支持。

4结论

总而言之,和谐社会建设与体育人文精神构建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认识二者之间的联系,才能在和谐社会条件下更好的进行体育人文精神的构建。而从本文的研究来看,还要构建新的体育价值取向、新的体育人文学科、新的体育教育体系和体育人文精神的传播途径,并且构建以科学为基础的体育人文精神和良好的体育人文环境,才能够使体育人文精神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芳,张翠华.体育人文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促进[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1:128-130.

[2]代万雷.和谐社会背景下的高校体育人文精神构建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3,03:119-120.

[3]洪庆林,李绪稳,宋晓俊.体育人文精神对和谐社会构建的作用探究[J].才智,2015,36:255.

[4]程丽芬,温元秀.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体育人文精神之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04:3-4+27.

[5]唐文俊,余玲玲.构建和谐社会理念下高校体育人文精神教育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11,05:108-110.

[6]高杰.基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体育人文精神研究[J].现代商业,2012,06:278.

[7]杨娇.人文体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5,06: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