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雾霾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国传统戏曲进入20世纪之后,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冲击和挑战。传统戏曲的题材、语言风格、欣赏方式等都与逐渐进入现代社会的人们渐行渐远。而一个世纪以来,戏曲也一直在寻求自身的改革,以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要求。戏曲改良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就是制造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剧本。宗白华先生在《戏曲在文艺上的地位》中提到戏曲改良“第一步的事业就是制造新剧本。这种新剧本的制作有两种,一是翻译欧美名剧,一是自由创造”①。事实也是如此,近年来,戏曲领域的创新主要有二:一是进行新编剧的创作,尤其是历史新编剧不断涌现,如上海昆剧团排演的《班昭》《景阳钟变》等;二是对外国戏剧的改编,尤其以对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改编为主。新编戏曲在取材、人物表现上似乎是在努力向现代人的审美观念靠拢,比如致力于刻画人物的深度,加入大量的心理独白,对主题进行理念上的升华等等。然而观众对于新编戏曲的评价往往并不高,相对于新编戏,传统戏依然更吸引戏曲观众。
当然,新编以及改编的戏曲作品中也不乏成功的作品。上海昆剧团在上世纪80年代以莎士比亚的《麦克白》为底本进行改编创作,排演了昆曲《血手记》。从主题、故事发生的背景到唱词都尽可能地进行了中国化、昆曲化,获得了国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当中国传统的戏曲形式成功地处理并表现了外国经典戏剧的题材时,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的也许并不是它在哪些方面进行了创新,而是它在哪些方面保持了自身的根基。根据笔者的观察,《血手记》虽然是《麦克白》的改编之作,在主题上并非传统昆曲擅长的题材,但它对人物的塑造在很大程度上秉承了传统的韵味和艺术特征。当我们欣赏传统的昆曲剧目时也许并不会对这些艺术特征十分敏感,因为这些特征正是从传统戏中总结出来的,它们在自己的土壤中显得恰如其分、舒适自然,以至于会被我们忽略。然而当戏曲遇到陌生的题材和人物时,它需要不断地进行调试,以使人物尽可能地在自身的形式中显得自然舒适,而这种调试的标准其实正是传统戏曲在表现人物时所慢慢发展出来的一套审美习惯。这时,我们习以为常以至于忽略的审美习惯就不得不从传统戏的人物身上分离出来,从而变得显眼醒目。这也正是笔者选择《血手记》这部较为成功的改编作品作为研究对象,以探讨中国戏曲人物塑造的艺术特征的原因。
本文以《麦克白》和《血手记》的舞台视频资料为基本依据,结合古典戏曲美学的相关知识,重点分析《血手记》在人物塑造上所体现的传统戏曲的艺术特征。在必要之处结合西方的戏剧美学进行对比分析,但并不作为重点。
二、行当制对于人物塑造的限制
行当制是中国古典戏曲特有的表演体制。“行当”又称“脚色”,大致可以归纳成生、旦、净、丑四种基本类型,每种类型下又各有小的分支,在昆曲体系中行当的分类达到了最精细的程度,如旦行底下又分正旦、闺门旦、刺杀旦、武旦、彩旦等等。张庚、郭汉城先生主编的《中国戏曲通论》中对“行当”这个概念作了这样的定义:“从内容上说,它是戏曲表演中艺术化、规范化了的人物类型;从形式上说,又是带有一定性格色彩的表演程式分类系统。”②戏曲在塑造形象的长期过程中逐渐积累而形成了比较稳定的脚色类型,而这些脚色类型又反过来成为制约、规范戏曲人物塑造的重要因素。行当体制逐步丰富和完善后,基本可以涵盖戏曲所需要表现的所有人物类型,由此成为戏曲表演艺术中一套较为稳固的模式。王国维在《古剧脚色考》中对脚色的作用有这样的总结:“宋之脚色,亦表所搬之人之地位、职业者为多。自是以后,其变化约分三级:一表其人在剧中之地位,二表其品性之善恶,三表其气质之刚柔也。”③当需要表演某一个人物时,先判断人物的地位、品性和气质,然后选择合适的行当来应工。哪一种人物类型由哪一个行当来应工,有着一套很清晰的原则,虽然偶尔也有比较模棱两可的脚色,也并无太大妨碍,这种情况下则两三个行当皆可应工。行当制这一表演体制有其优点,但也有其局限性,它的利弊在塑造超出传统戏曲涵盖领域的人物时就更为凸显了。笔者将结合昆曲《血手记》对《麦克白》人物的塑造来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
《血手记》在人物塑造上并非没有突破昆曲的惯例,事实上它尽了最大的努力来弥补行当制的局限。这个局限性就是行当在表现人物时难免趋于类型化、单一化,虽然演员在表演的时候会在行当的基础上赋予脚色不同的个性,但行当的规范性制约了脚色个性的容量和复杂性。因为一个行当从方方面面对人物的特征进行了规定,因此留给演员深入挖掘和发挥的空间是很有限的。《血手记》的编排者针对这种局限性采取了容多个行当于一身的策略。
男主人公马佩(对应《麦克白》中的主人公麦克白),以红生打底,并糅合了武生、净以及丑脚的表演技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行当的糅合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服务于表演的需要,如红生的外形可以突显马佩胜仗归来时那种威风凛凛的气魄和威仪,而武生的技巧则用于满足舞台上打斗动作的需要,而净和丑脚的一些身段则用以表现马佩精神扭曲失常时的那种失魂落魄。这种行当的糅合虽可以将人物的外在动作形象比较完整地表现出来,但在表现人物性格的深刻性上依然是收效甚微的。以马佩行刺郑王那一段为例,行当的糅合赋予了演员更丰富多元的表演程式,因此有利于演员表现出当时马佩的心理变化,比如当马佩害怕退缩时,演员就使用抖剑这个动作,而鼓起勇气要去刺杀时又俨然是一个威风的将军。这种糅合的好处能十分有力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张力,马佩在进与退之间犹豫的心理以一种两极化的方式表现了出来。戏曲能很好地处理这种心理张力,因为它同时具备表现畏缩和勇武这两种状态的表演程式,只要将这两种程式放在同一个人物身上即可,但这种糅合同样有它的局限。
首先,当需要表现一种情绪或状态而戏曲无法提供相对应的程式时,问题就会出现。例如在莎剧《麦克白》中,麦克白在刺杀老王时,虽然也有这种来回的心理挣扎,但还有一种更为深沉的恐惧潜伏在他的心里。而这种恐惧感,恐怕不是任何一个行当的程式所能表现出来的。《血手记》很聪明地回避了这个问题,它没有刻意去模仿《麦克白》原剧中那无处不在的阴沉的恐怖感,而是选择偏离原剧以贴合昆曲的表演模式。其次,行当的糅合并非是将复杂的性格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赋予人物,而只是将不同的性格特征拼贴成一个人物的很多面,因为当演员以某一行当的程式进行表演时,这一行当所承载的性格特征就变成那个时刻唯一主宰人物的因素,演员需要不停地切换表演的程式以达到人物的复杂性。总体而言,这种糅合虽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人物的复杂性,但这种复杂性更像是一个拼接而成的多面体,而非一个浑然的球体。
综上所述,戏曲的行当制在塑造人物时擅长于表现人物最典型的情绪特征,比如基本的喜、怒、哀、乐,并且往往是以一种很典型的方式表现。因为行当的形成本身即是某一类人物形象典型化的结果。因此也导致它在塑造人物时限于表现一些典型化的性格特征和情绪状态,而面对人物更深层更复杂的情感和心理时则显得束手无策了。
三、表演程式赋予人物的美感
戏曲的表演程式来源于生活,却又是生活的变形和夸张,与戏曲的程式化相对的是写实主义话剧的生活化。写实主义话剧力求在舞台上表现生活的真实,而戏曲则更注重在舞台上表现美。例如开门的一连串动作虽然基本与生活中的真实动作相近,但是每一个动作都被赋以优美的线条和鲜明的节奏,从而制造了美感。当然,戏曲中不仅现实的动作有一定的表演程式,人物的特点、心理、情绪也往往通过程式表现出来,如武将头盔上的雉翎被延长美化,并运用雉翎创造出了丰富的翎子功,用以表现喜悦、惊恐、得意、愤怒等情感特征。戏曲舞台上从服装到台步,从唱腔到身段,无一不是程式。什么样的角色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配什么样的图案都有细致的规定,表演愤怒、喜悦的时候有哪几个动作,分几个步骤也都有大致的套路,演员若是走错了一步也会引起内行观众的笑话。程式虽有一定的规范性,但并不代表着刻板僵化。现在留存在戏曲舞台上的表演程式基本上都是经过古人的不断积累总结出来的最具美感、最合适的表现手法,而在塑造新形象、表演新剧目的过程中,新的程式也会不断地出现。
《血手记》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各式各样的表演程式,并成功地赋予了人物以美感,这与西方戏剧中那种崇高的人格和精神带给观众的美感享受是迥然不同的。这种美感是一种直观的视觉和听觉感受。在《闹宴》一折中,马佩见到杜戈的幽灵,触发了内心的罪恶感,以至于一时精神失常,此时演员表演了一系列的程式动作,包括抖髯、甩发、搓步、变脸等等,在表现人物心理的同时,在直观上给了观众一种美的享受。若是观众观看西方的戏剧演员表演此时的麦克白,恐怕只会获得一种心理的恐惧感和紧张感,而当观众观看昆曲舞台上的马佩时,虽然也觉得紧张,但是程式的美感大大缓解了这种紧张恐怖的气氛,观众甚至会因为演员高超的表演技巧而鼓掌叫好。
程式的美感不仅体现在人物的动作上,也体现在人物的服装、念白、唱腔上,这些富有规范性和格律性的因素无一不体现着戏曲的程式化,而这些因素往往是相互糅合在一起的。以旦角的水袖为例,《血手记》中的铁氏在《闺疯》一折中充分利用了水袖,表演了一连串的水袖功,而水袖的舞动伴随着锣鼓的节奏和铁氏的娓娓唱腔,使台下的观众同时获得了视觉上和听觉上的美感。
《中国戏曲通论》在谈到程式这个范畴时提道:“就其作为法式、格式或准式的本义来说,凡艺术皆有程式……话剧表演有没有一定的程式呢?也有。不过由于话剧表演比较强调写实性,要求接近于生活的原貌,因此它的表演程式比较隐蔽,不像戏曲的歌舞表演程式那样明显。”④戏曲的表演程式是一代又一代演员在表演中不断积累总结得出的一套美的范式,相比于探讨如何把一个动作表演得更接近真实的生活,戏曲演员更注重钻研如何把一个动作表现得更美。这也是为什么程式在给予观众美感的同时会拉远观众与生活的距离。
四、心理活动的动作化和具象化――以《闺疯》为例
戏曲表演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人物的心理几乎都要靠外在的动作表演出来,我们很难在戏曲中看到“哈姆雷特”式的那种心理独白。戏曲中并不缺少大段大段的抒情独白,但演员在抒情的同时必须配以外在的动作。典型的如《牡丹亭》的《寻梦》一折,从头到尾都只是杜丽娘在花园里回想自己做的那个梦,但这出戏极考验演员的功力,因为在将近一个小时的表演过程中,几乎每一句唱腔都伴随着变化多端的身段动作。这一方面是出于对程式美的追求,另一方面则是将杜丽娘的心理活动通过外在的身段一一展现出来。比如在唱到“话到其间腼腆”一句时需要做出表现害羞的身段动作,唱到“哈哈生生抱咱去眠”一句则须做出抱的动作,而唱到“泪”这种字眼时是必然会做拭泪的动作的。而在西方的戏剧中,心理活动往往是通过单纯的独白展现出来的,虽然也有动作,但绝不可能像戏曲这样完全把心理活动动作化。这种差异在《血手记》对《麦克白》的改编中显得格外突出。
《血手记》相比于《麦克白》增加了麦克白夫人(铁氏)的戏份。麦克白夫人在原剧中精神失常后梦游、洗手的情节在《血手记》中被扩充成了一整折戏――《闺疯》。这折戏被公认为是《血手记》中的神来之笔,其昆曲化之彻底甚至让人看不出是改编之作。在《麦克白》原作中,麦克白夫人的梦游和洗手是通过医生和侍女之口描述出来的,她先是表演这些动作,然后开始喃喃自语,继续伴随着洗手的动作,我们通过她的独白和这些简单的动作以及医生、侍女在一旁的评头论足感受到她内心强烈的不安和恐惧。而《闺疯》则把这种内心的不安和恐惧通过铁氏的身段动作完全外化了,其中有一系列甩水袖的动作以表现铁氏内心的惊惧,还有接连的转身以表现铁氏内心翻来覆去的变化。最值得一提的是,《闺疯》将铁氏内心的不安和恐惧通过鬼魂的上场具象化了。《麦克白》中并非没有鬼魂,在第四幕中,麦克白好几次看见了班珂的鬼魂,但在舞台表演中,鬼魂一般不出现,观众只能通过麦克白的神情和话语想象鬼魂的存在。而在《闺疯》中,鬼魂不仅轮流上场,还和铁氏有精彩的对手戏,包括打斗、对答等,这些对手戏在表现铁氏惊惧心理的基础上更展现了她内心翻来覆去的挣扎和不安。综上所述,铁氏的心理活动在舞台上通过外在的身段动作和鬼魂的上场得到了十分具象化的展现。
五、结语
《血手记》作为莎剧昆曲化的改编之作,之所以获得了较大的成功,一方面是对戏曲的体制有所突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对戏曲本身的艺术特点表现出了最大的尊重。在塑造陌生人物的过程中,戏曲自身的艺术特征被放大了,行当制的局限性、表演程式所带来的美感以及人物心理活动的动作化和具象化得以凸显。戏曲艺术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行当制、表演程式和心理活动的动作化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的行当通过不同的表演程式得以区分,而心理活动的动作化也正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表演程式来完成的。以中国戏曲演绎西方的戏剧依然是如今的一股热潮,在改编的过程中,如何调和中西方不同戏剧模式之间的矛盾是一个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笔者以为,如《血手记》这般取西方戏剧之题材,尽可能地以传统戏曲的艺术手法来展现是较为合适的路径。这种改编模式自然会显得束手束脚,无法将西方戏剧的原貌展现出来,戏剧所传达的主题、人物的内涵等都会发生偏离,但古典戏曲的美学精髓会在新的剧目和人物形象中重新焕发自己的光彩,带给我们美的享受。
{1} 宗白华:《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9页.
【关键词】 雾霾天气 变化 分析
1 雾霾定义及判别
1.1 雾霾的定义
雾霾天气是社会大众对雾、轻雾和霾天气现象的一个统称。关于雾、轻雾和霾天气现象,《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定义为:雾是大量微小水滴浮游空中,常呈乳白色,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轻雾是由微小水滴或已湿性质粒所构成的灰白色的稀薄雾幕,使水平能见度大于等于1.0km至小于10.0km。霾是由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0km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雾的颜色特征:常为乳白色,工矿区为土黄灰色;轻雾的颜色特征是:常为灰白色;霾的颜色特征是:远处光亮物体微带黄、红色,黑暗物体微带蓝色。
1.2 雾、轻雾和霾的判别
雾较为好判识,出现时能见度小于1.0km,相对湿度一般在85%以上,是一种水汽现象。轻雾和霾在2013年2月2日依据《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QX/T113-2010)行业标准,对轻雾和霾的判别标准做过一次修改,但是在2014年的2月24日开始又恢复与历史观测方法相一致,并对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记录进行了修改。轻雾和霾一般由观测员根据当时的能见度观测以及大气和物体的颜色特征加以判别是记录轻雾,还是霾。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渐渐形成了固有认识:即判别霾和轻雾的观测与记录标准之一是相对湿度,当相对湿度在60%及以上时记为一般记为轻雾,在60%以下时一般记录为霾,但要结合当时的天气特征最后下结论。
2 赞皇县站1984-2013年雾、轻雾、霾近三十年数据统计
2.1 雾、轻雾、霾的年总日数变化曲线图(如图1)
2.2 雾、轻雾、霾的季节变化直方图(如图2)
2.3 雾霾持续时间统计
雾霾天气持续过程中无降水的1990年以前无超过5天以上,1997年以前无超过10天以上,尤其是2007年12月,2012年1月均有21天的雾霾天,2013年1月有28天雾霾天并4-16日持续12天。
3 雾、轻雾、霾变化分析
根据以上数据显示,我县的雾霾天气出现日数呈总体增多趋势,因降水减少,雾的出现日数逐渐减少,轻雾和霾的日数是增长趋势。由于我县工业和沿路小煤厂的迅速发展以及汽车的数量的不断增多,2002年、2006年出现霾天气峰值,2003年、2006年出现轻雾天气峰值。
三十年的历史资料显示,夏季轻雾天数较多,这主要是受降水的影响。冬季雾和霾出现天数较多,但主要的污染天气是霾出现时,我县冬季寒冷,人们乘车出行较多,汽车尾气排放增加;再就是取暖燃煤的影响,煤燃烧也向空气中释放污染物;冬季也是煤炭流通量较大的季节,我县小煤厂众多,煤炭装卸、运输所造成的扬尘也不可忽视,且冬季的有效降水很少,虽然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县的人工影响天气得到了很大发展,在天气条件符合的情况下适时开展了人工增雨、雪作业,但在空气污染时仍不能得到及时的净化,污染天气仍持续存在。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矿企业排污污染,建筑工地施工和汽车行驶扬尘,以及汽车尾气排放和冬季取暖燃煤等成为了雾霾天气出现的主要渊源,因此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成为了减少雾霾天气的主要手段,并提倡绿色出行,为减少污染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贾星灿,郭学良.人为大气污染物对一次冬季浓雾形成发展的影响研究[J].大气科学,2013,35-37.
[2]周涛,汝小龙.北京市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12,24-26.
[3]董雪玲.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J].资源产业,2004,7-8.
[4]周学华,王哲,郝明途等.济南市春季大气颗粒物污染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8,27-28.
关健词:特殊气象条件;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 :X82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丹东地处黄海之滨,鸭绿江畔,位于辽宁省东南部,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是一个以工业、商贸、物流、旅游为主的沿江沿海沿边城市。近年来丹东市环境空气质量一直处于良好状态
1 丹东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污染特征
1.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2010~2012年,丹东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保持良好,各年度PM10、SO2和NO2年均值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空气污染指数API达标天数均保持在350d以上,其中Ⅰ(优)级天数稳定在120d左右,首要污染物以PM10为主。
1.2总体污染特征
1.2.1季节变化特征
空气质量随季节变化差异较大,总体冬季污染最重,夏季污染最轻。PM10冬、春两季污染明显重于春、秋两季;SO2和NO2冬季污染最重,春、夏、秋季节差异较小。
1.2.2功能区污染特征
各功能区中交通区污染最重。SO2和NO2交通区污染最重,工业区和居民区次之,清洁区最轻;PM10交通区污染最重,清洁区较重,工业区次之,居民区最轻。
1.2.3受气象条件影响
环境空气质量受特殊气象条件影响明显。当污染源排放量没有大的变化情况下,气象条件直接影响空气质量的好坏,使空气污染指数会有很大的差别。2010~2012年,丹东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共有32天超标,其中有30d是由特殊气象条件影响,占超标天数的93.8%。3a间,春季受内蒙古中部地区沙尘天气影响,出现7d超标,占超标天数的21.9%;冬季受雾、雾霾及逆温等天气影响,出现23d超标,占超标天数的71.9%,详见表1。
2雾、雾霾及逆温气象条件下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的污染特征
2.1颗粒物污染特征
将2010至2013年丹东市区由雾、雾霾及逆温等气象条件导致空气污染指数API超标情况下的各功能区监测点位PM10日均值及全市日均值进行统计,详见表2。由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雾、雾霾及逆温等气象条件下市区PM10污染呈现以下时空分布特征:
与API的关系:3a间,由雾、雾霾及逆温等气象条件导致的API超标的23d中,PM10全市日均值全部超标,并且均为首要污染物。
2.2气态污染物污染特征
2010~2013年,由雾、雾霾及逆温等气象条件导致空气污染指数API超标情况下各功能区监测点位SO2、NO2日均值及全市日均值统计见表3,月统计见表4。由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雾、雾霾及逆温等气象条件下SO2、和NO2污染呈现出以下特征:
2.2.1与API的关系 3a间,由雾、雾霾及逆温等气象条件导致的API超标的23d中,全市SO2日均值有2d超标但不是首要污染物,NO2全市日均值全部达标,详见表3。
3 浮尘天气条件下空气中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的污染特征
2010~2013年,有7d空气污染指数API超标是由浮尘天气导致,全部出现在春季,其中3月和4月分别出现3次,5月出现1次。由浮尘导致API超标情况下PM10 、SO2、NO2数据统计详见表5。
3.1颗粒物污染特征
3.2 气态污染物污染特征
4 结论
丹东市区空气质量随季节变化差异较大,冬季污染最重。各功能区中,交通区污染最重。当污染源排放量没有大的变化情况下,丹东市区空气质量受特殊气象条件影响明显,2010~2013年有93.8%的单日API超标是由雾和沙尘等特殊气象条件导致,并且首要污染物均为PM10。冬季,尤其是12月、1月和2月,丹东市常会出现雾、雾霾及逆温天气,直接影响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导致空气污染。雾、雾霾及逆温等气象条件对PM10影响最大,此时PM10呈现出与丹东市总体情况不同的污染特征,即清洁区污染最重。雾、雾霾及逆温等气象条件对SO2、NO2也有不同程度影响,此时SO2、NO2日均值均高于正常气象下的浓度水平。春季受内蒙古中部地区沙尘影响,丹东市会出现浮尘天气。在浮尘天气条件下,PM10监测值明显升高,PM10超标直接导致空气污染指数API超标,而浮尘天气对SO2和NO2无明显影响。
参考文献
[1]丹东市环境质量报告书[C].2010、2011、2012.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Z]. GB3095-1996.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城市为中心的大气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它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人体在有雾霾的环境下进行体育锻炼,将会出现胸痛、胸闷、恶心等短期症状和呼吸系统功能下降的状况,长期会对身体造成诸多不利的影响。本文探讨雾霾天气下如何进行体育锻炼这一课题将会给予大家帮助。
关键词 雾霾天气 体育锻炼 身体 健康
一、前言
常言到“秋冬毒物伤人刀”,雾霾天气本来是长出现在秋冬季节的,然而如今,空气的恶化使得春夏季节雾霾天气依然横行。雾霾天气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后果,空气质量对大家的健康影响一下子被推倒了风口浪尖上。雾霾不但会对心脏、呼吸道有不良影响,严重时甚至会伤及人的肺部。2014年2月,在北京考察时指出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就是控制PM2.5。可见人们对雾霾的重视。
二、雾霾天气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一)雾霾天气时的特征。雾霾天气时风力小,空气流动慢,空气中各种细菌、悬浮物和化学物质比平时要多很多,化学粉尘、物理粉尘、致病菌粉尘都会刺激呼吸道,甚至传播疾病。此时进行室外体育锻炼时间的延长,会吸入更多的有害有毒的物质,这样极易诱发或者加重多种病症,如气管炎、咽喉炎、膜炎等等。
(二)雾霾天气进行运动将会加速血液循环,使人体更容易吸收雾气中的各种病菌。故而雾天锻炼不仅起不到增强体质的作用,还会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尤其是清晨6时,雾气最重,晨练的人们应该要注意体育锻炼的活动方式,或者待雾气消散后再进行锻炼。
(三)雾霾天气运动不利于皮肤散热。人们在进行体育锻炼时,由于肌肉和骨骼活动加强,使得体内产生热量增加,为了维持热平衡,需要借助排汗来散发体热。但是大雾时空气湿度大、汗液不宜蒸发,不利于皮肤的散热,有碍于肺泡的气体交换。这样,就使人出现胸闷、憋气、疲劳、头晕等供氧不足的症状,并且容易引起伤风感冒,诱发高血压、冠心病、呼吸系统疾病的发作和脑溢血的发生。
(四)雾霾天能见度低,容易酿成意外事故。大雾天气能见度低,如果此时在室外进行体育锻炼,很可能由于精神不佳、注意力不集中、视线受阻等原因,发生各种意外伤害事故。如在公路上进行长跑或者快走等,来往车辆较多,危险系数就会进一步加大,这样会对体育锻炼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五)雾霾天气容易使人产生消极情绪。阴沉的雾霾天气由于光线较弱,气压又较低,往往在进行体育锻炼时产生消极的情绪,甚至情绪失控。因为身体健康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身体健康,二是心理健康。既然我们进行体育锻炼是为了获得身体上的健康以及获得心理上的愉悦满足,那么在雾霾天气中运动不仅伤害身体,而且使情绪更加不快,效果恰得其反。消极的情绪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病毒有机可乘的机会大大增加。
三、雾霾天气进行体育锻炼的对策
(一)雾霾天气一定要注意着装。发生雾霾天气时,一般气温偏低,最好不要户外运动,将运动转移到室内进行,在室内可选择的运动项目很多,比如在健身房进行一些小肌肉群的力量练习;还可以在健身房里跳操,拉伸肌肉等等练习;在体育馆内打打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等室内运动项目。
(二)加强安保措施。雾霾天气空气湿度比较大,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应该加强身体保护工作,要减少体育锻炼的运动量,如果有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的人要停止体育锻炼,以免发生意外,假如进行小的运动量的活动,如有不适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以免发生意外。
(三)多增加水分的摄入,多吃含有维生素的水果。饮水有利于缓解雾霾给我们的喉咙带来的不适感,另外多吃一些润肺的食物,因为肺部是最容易受到雾霾影响的器官,所以多吃一些润肺的食物更有益于我们的健康。例如梨、枇杷、橙子等等新鲜水果。这样不仅可以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还可以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的作用。
四、总结
当今社会,雾霾天气无时无刻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之中的常态,大气环境、水环境对人的健康至关重要,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经常会遇到雾霾天气,我们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保护意识,在雾霾天进行科学的户外运动,另外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从点滴小事做起,比如用步行或公共交通代替私家车,减少污染源。“先污染再治理”的经济发展道路不能再走了,进行的是可持续发展,多多利用自然资源、新能源,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 郭军.天津地区灰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8(3).
关键词:霾 污染物 逆温层
中图分类号:P4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b)-0113-04
霾是大量细微颗粒物均匀悬浮在大气中,其散射效应造成的大气混浊, 低水平能见度的一种天气现象。雾与霾常相伴随,可相互转化,白天为霾,夜间随着相对湿度上升,液滴增大转为雾。随着长三角地区化石能源的巨大消耗和机动车数量的急速增加,使得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增大,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导致了霾的出现和维持,其影响交通运输,还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诱发呼吸道疾病,其对生活环境和健康问题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人为污染物排放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与天然污染物相比,人为污染物对于人体的危害性更大。人为污染物中含大量有毒有机物成分和某些对人体有严重危害的重金属成分,对人体可能造成严重的危害[1-3]。
2013,霾几乎席卷大半个中国,许多城市重度“沦陷”,平均霾日创记录;多地橙色、红色预警不断,PM2.5增至700、1000,爆表的“霾”纪录,令人震惊。泰州地处长三角,是霾发生的“重灾区”之一。近年来, 随着国民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工业耗煤量、废气排放量、建筑工地扬尘量和机动车拥有量等不断增加,霾天气急剧增多,已成为城市主要灾害之一。2000以来泰州霾天气各不相同,总体呈增加趋势,2006年后增加更加显著,进入2013年泰州市霾天气月平均达到了17 d,仅有7、8、9三月灰霾天气都不超过10 d。12月,霾天气更是大面积爆发,2~8日出现了持续一周的严重污染雾霾天气,对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国内关于雾的研究很多,近年来随着霾天气的爆发性增多,社会关注度增大,许多关于霾的研究也逐渐开展起来。广东吴兑对雾和霾都做过深入的观测研究,他提出了雾霾可以相互转化,雾与霾的区分标准,深入研究了霾的观测标准发现霾主要与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密切相关[4];胡亚旦等发现中国的霾天气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和南部,西部和东北部地区相对较少,大中城市的霾较乡村明显偏多,"浊岛"现象明显[5]。俞剑蔚等研究一次重度污染天气过程时发现外部平流来的大气气溶胶对霾的形成起到了主要作用。大气气溶胶的输送通道主要在200~500m之间的大气高度层,水平风的辐合对霾的增强作用非常明显,辐合中心和严重霾区中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6-8]。
该文试图通过探讨一次连续性重度霾天气发生、发展和消亡的的物理成因,并对诸多气象条件开展分析, 明确了各种气象条件对此次过程的作用和关系, 初步探明了过程的成因及其特征,希冀可为霾的预报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1 资料来源
气象资料来自于2013年泰州国家气象基本站的逐小时地面观测资料、南京站探空资料、AQI及PM2.5资料来自于泰州市环保部门。利用美国NOAA轨迹模式HYSPLIT4分析此次霾天气污染物的输送,HYSPLIT4是一种欧拉和拉格朗日混合型的计算模式,包含多种物理过程,可以针对不同类型排放源,进行较完整的输送扩散和沉降过程模拟,并能够处理多种气象输入场,被广泛应用于大气污染物输送研究,同时利用NOAA-18极轨卫星的火点监测资料来判断污染物的来源。
2 过程概况
2013年12月2~8日我省了出现的一次大范围持续性霾天气,12月2日10时,中央气象台了霾黄色预警。江苏、安徽东部、上海、浙江东北部、河北中南部、天津、山东西北部等地空气污染气象条件达4~5级,局地可达6级,大部地区为中度霾。其中,江苏中南部、上海、河北中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出现重度霾。我省盐城、淮安、泰州和南通4座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严重污染级别,上海、连云港、常州等12个城市空气质量持续达到重度污染级别。石家庄、临沂和邢台等7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严重污染级别。连东北地区的哈尔滨,空气质量也达到了达到重度污染级别。
泰州从2~8日空气质量持续了一周的重度到严重污染,AQI(空气质量指数)普遍超过200的重度污染值,2~6日均为严重污染,其中12月5日AQI达到了416的顶峰,PM2.5浓度更是“爆表”,超过了500 ug/m3。 此次连续重度霾事件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由图1也可发现PM2.5的浓度值与AQI的值有很好的对应,可见高浓度的细颗粒气溶胶粒子为霾的形成也提供了有利条件。6日有弱冷空气扩散影响,7日污染稍有下降,但仍保持着中度污染的程度,8日再度回到重度污染,随着8日后期较强冷空气的南下,霾才逐渐消散。
3 气象条件特征分析
3.1 环流背景
13年12月2~8日期间我国上空中纬度高层环流形势比较平稳,以纬向气流为主,多受西北或偏西气流影响,冷空气势力相对较弱。高层形势稳定,期间无降水过程,有助于污染持续。海平面气压场上我省基本处在气压梯度小,水平风速弱的均压场控制当中,宽广的弱气压场为霾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比较稳定的大气环流条件,非常不利于中低层污染物的输送扩散。由此可见大尺度上稳定少变的天气形势此次大范围持续重度霾天气的重要背景。
3.2 大气层结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近地层出现逆温,会导致污染物无法向上输送,只得在下部聚集,造成空气质量恶化和能见度下降,有利于霾的形成维持[9]。此次过程由地面至高层均为一致的下沉气流,有利于大气的稳定,易于形成逆温层,导致污染物不断聚集,图2分别为12月2日08时与5日08时南京站的温度探空曲线。2日08时近地层存在强逆温层,逆温强度达到3.5 ℃/100m,但是其逆温层相对浅薄,只有800 m,逆温层顶位于950 hPa附近。而5日08时逆温强度为1.5 ℃/100m,其逆温层较厚,达到1.5公里,存在多层逆温,最大逆温层顶位于在850 hPa附近。可见逆温强度虽然越强,大气越稳定,但是逆温层厚度也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子,厚度越厚,垂直结构越稳定,减弱了大气湍流交换和热力对流,阻碍了污染物质向上扩散稀释,导致在低空污染物不断积累,造成污染浓度的持续升高,有利于霾的维持。
3.3 能见度
由于雾和霾形成的天气形势较一致,所以霾在早晚的时候往往会转化为雾,在满足能见度的情况下,主要以相对湿度来区分雾和霾[10]。2~8日,全市能见度基本在5公里以下,能见度小于1 km时,相对湿度大于90%为雾,80%到90%之间为雾霾混合物,但是以霾为主,小于80%为霾。由图中可见相对湿度在前夜间到清晨时间段基本大于90%,这段时间主要为雾,其中4日、5日早晨出现了浓雾,能见度不足50 m。其他时间段基本是霾或雾霾混合体。由相对湿度与能见度的比对来看,大的相对湿度基本对应低的能见度。白天湿度降低,但能见度仍维持在4Km以下。霾天气出现期间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与能见度变化趋势相反,且呈反位相。霾和雾在观测中容易混淆,而且二者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
3.4 风力条件
从海平面气压和2 m风速的变化曲线图可见,海平面气压均在1004~1012 hPa范围变化,为典型的弱高压。4~5日污染最严重时气压要明显高于其他几日,可能气压略增强,更有利于形成逆温。高压气压梯度小,决定了水平风速也较小,静风的情况占了1/3,其余大部分在2m/s以下,风速与污染物在空气中的浓度成反比,可见这种弱高压是非常不利于污染物的输送扩散的。此次过程还发现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西北风,其次是东南风,东北风和西南风出现较少。
3.5 后向轨迹
从美国极轨卫星NOAA-18在12月2到3日的火点监测资料中发现:污染源生成附近在安徽南部有大量密集的火点,经调查为安徽农民的秸秆焚烧。通过轨迹分析了2~5日高层500及300 m、低层100 m的气团后向轨迹,发现造成污染的气团主要来自我市西南面,也就是安徽的中南部,与火点位置有着高度一致。可见此次污染源主要来自安徽南部地区,以及气团途经地,也就是安徽中部,进入我省之后结合稳定的气象条件,共同导致了此次连续性重度霾的天气。
4 结语
(1)高层纬向环流,地面弱高压控制,稳定少变的天气形势此次大范围持续重度霾天气的重要背景。
(2)高浓度的气溶胶粒子为霾的形成也提供了有利条件。
(3)逆温强度虽然越强,大气越稳定,逆温层厚度也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子,厚度越厚,垂直结构越稳定,越有利于霾的维持。
(4)霾天气出现期间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与能见度变化趋势相反,且呈反位相。
(5)此次污染来源还是安徽省中南部的秸秆焚烧,再加上稳定的气象条件,共同导致了此次连续性重度霾的天气。
参考文献
[1] 《大气科学辞典》编委会.大气科学辞典[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408.
[2] 吴兑.霾与雾的识别和资料分析处理[J].环境化学,2008,27(3):328-330.
[3] 孙霞,银燕,孙玉稳,等.石家庄地区春季晴、霾天气溶胶观测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1,31(5):705-713.
[4] 吴兑,吴晓京,朱小祥.雾和霾[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
[5] 胡亚楠,周自江.中国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J].气象,2009,35(7):74-78.
[6] 俞剑蔚,孙燕,张备,等.江苏沿江一次重霾天气成因分析[J].气象科学,2009,29(5):664-669.
[7] 王艳,柴发合,刘厚凤,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污染物水平输送场特征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08,21(1):22-29.
[8] 吴兑,廖国莲,邓雪娇,等.珠江三角洲霾天气的近地层输送条件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2008,19(1):1-9.
关键词:雾霾;成因;经济;相互作用
中图分类号 X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5-0088-02
1 前言
雾、霾均属悬浮于近地面气层中常见的视程障碍现象[1]。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按世界气象组织规定,能见度降低到1km以下的称为雾,能见度在1~10km的称为轻雾[2-3];当空气中大量存在的极细微干尘粒能见度小于10km时称为霾。目前,国内外多用相对湿度来界定雾和霾,相对湿度大于90%是雾,低于90%是霾[4]。由于雾和霾的本质均是气溶胶,其具有散射和吸收太阳辐射作用,导致大气透明度和水平能见度下降。因此,高浓度的二次气溶胶积累有利于形成雾霾污染。当前,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中受雾霾污染的范围急剧扩增,污染程度加剧,偏北地区尤为突出,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区颗粒物污染维持在较高稳定水平[5]。
2 雾霾的形成因素
2.1 环境要素 雾霾污染的实质是大气污染,是高浓度的二次气溶胶积累对可见光的散射消光作用,使得能见度下降,形成视觉障碍以及危害人体健康的粒状物污染。因此,环境要素可归纳为对气溶胶即颗粒物的影响条件,即:(1)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逆温现象是指高空气温高于低空气温,使得大气层低空空气的垂直扩散受限制,空气中悬浮颗粒难以向高空扩散,易在低空和近地面大量积聚。(2)水平方向上静风现象增多。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楼房建筑数量和高度不断增加,阻挡和摩擦作用不断增强,使得城区的风速明显削弱。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空气中悬浮颗粒的扩散稀释,易造成颗粒物大量积聚在城区周边。(3)当冷空气活动较弱时,风速减小,地区静稳天气出现频率较高,易造成污染物在近地面层积聚,导致雾霾天气频发。反之,雾霾天气使得近地层大气更加稳定,加剧雾霾污染。(4)城市的热岛效应。由于大量的人工发热及绿地减少等因素形成的城市“高温化”现象。当城市热岛效应加剧后,近地面温度升高,大气做上升运动,在城市中心区域形成低压气旋,大量大气污染物在此聚集,雾霾天气出现概率增加。
2.2 气象要素 (1)风对雾霾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2个方面:水平搬运作用和稀释作用。风速与雾霾的发生次数呈负相关,即雾霾天气发生的次数随着风速的增加而减少。(2)在低压辐合、高压中心或均压场的控制下,区域静稳天气的形成会阻碍空气的水平输送和垂直扩散,造成集聚效应,形成高浓度的二次气溶胶进而造成大气污染。(3)降水形成条件之一是需要大量的凝结核,雾霾天气期间大量的悬浮颗粒物有利于形成降水。但当降雨量较少时,尤其是绵绵细雨,会使得大气的相对湿度增加但却没有超出60%会进一步加重雾霾的形成。(4)逆温层的持续存在,有利于水汽和大气颗粒物在近地层积聚,从而有利于雾霾的形成和持续[6]。
2.3 人类活动 (1)机动车辆迅速增加,大量的汽车尾气排放。(2)大规模的工厂建设,工业废气和燃煤等颗粒物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大量二次无机气溶胶。(3)冬季北方烧煤供暖设施的废气排放。(4)高度密集的城市建筑阻碍气流流通,风速减小,影响热量扩散,加剧城市的热岛效应,加重雾霾污染。(5)大量的房地产工程开发建设与建筑物装修产生的大量扬尘粉尘。
3 雾霾与经济的相互作用
3.1 雾霾对经济的影响 (1)严重的雾霾污染促使政府对大型工业的节能减排管理更加严格,进一步影响产业的生产成本,其环保成本比例会不断增加。(2)雾霾天气的出现会带动一些产业的发展,例如环保产业的崛起,包括环保技术研发、环保项目的施工建设等;促进医药产业发展,雾霾天气容易诱发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因此与此相关的大量药品销量增加,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尤其是口罩的销售状况,口罩不仅种类愈发多样,而且价格昂贵。(3)农作物的产量与环境密切相关,雾霾天气对于农业生产有着较大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农作物光照时间减少以及光合作用强度减弱,其大幅度削减了农作物的产量,导致农作物供不应求,物价抬升,影响农民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还带动餐饮业价格的上涨。(4)对于地大物博的中国,旅游业在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贡献中占据主要地位。在雾霾天气期间,由于大气透明度和水平能见度下降,交通运输受到影响,给游客出行造成不便的同时对旅游观景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旅游业的经济利益受损的同时,进一步导致与旅游相关的购物、饮食等产业也受到相应影响。(5)为解决雾霾污染问题,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开发新能源是治理雾霾的主要措施之一,在研发能源领域中会带动大量资本投入,也会成为许多公司的竞争资源,而高效的新能源会带动产业的升级与发展。
3.2 经济对雾霾的影响 (1)根据近年来我国的能源消耗量及结构变化,虽然天然气和清洁能源例如核电、风电等的比重在不断上升,但煤炭仍占据主导地位,在燃煤条件下产生的大量的二氧化硫和烟尘,易于形成雾霾污染。(2)为拉动地区的经济发展,政府进行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但产业转移以污染型、高耗能的产业为主[7],会加剧经济较落后地区的雾霾污染。(3)我国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会使得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气的排放量也迅速上升,造成严重的雾霾污染。(4)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城镇化伴随着工业化不断加快发展,除去生活污染外,在房地产开发建设进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扬尘,易于形成雾霾污染。
3.3 对“雾霾经济”的具体认识 “雾霾经济”是雾霾催生出的一种畸形经济现象。它产生于在严重雾霾污染下人们开始意识到雾霾已存在生活社会的方方面面并危及到人们财产与生命健康的社会背景下,是人们对于雾霾污染的恐慌心理和极端思想衍生出的一种不健康的经济现象。例如,一些打着高效防霾的幌子的防霾产品层出不穷,利用“雾霾经济”卖得热火朝天,其功效名称闻所未闻,不良商家则从中获取暴利;此外,还有些人以担心雾霾危害身体为借口不出门、不工作、不上学,并将网络作为主要消费渠道等。总之,我们必须意识到“雾霾经济”狂热的危害,遏制其生长。
4 结语
F霾的形成发展条件主要包括环境要素、气象要素、人类活动,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同时,雾霾与经济发展也存在相互作用,一方面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雾霾污染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另一方面,随着雾霾污染的加剧,社会对治理雾霾的不断重视,促使新型产业崛起和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对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以及能源消费结构有着重大影响,对于我国的第一产业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危害,影响农业的产量,使人们经济利益受损。从长远角度来说,雾霾问题将占据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地位,人们需要持有健康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雾霾污染,国家政府也应提高对雾霾污染的重视程度,贯彻科学创新的观念,将雾霾治理的方针政策落实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参考文献
[1]张运英,黄菲,杜鹃,等.广东雾霾天气能见度时空特征分析――年际年代际变化[J].热带地理,2009,29(4):324-328.
[2]叶光营,吴毅伟,刘必桔.福州区域雾霾天气时空分布特征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10):114-119.
[3]吴兑.雾与霾的区别和灰霾天气预警建议[J].广东气象,2004(4):1-4.
[4]吴兑,毕雪岩,邓雪娇,等.珠江三角洲大气灰霾导致能见度下降问题研究[J].气象学报,2006,64(4):510-517.
[5]马丽梅,张晓.中国雾霾污染的空间效应及经济、能源结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14(4):19-20.
【关键词】雾霾;空气污染;城市环境;影响
雾霾天气下的能见度非常低,雾指的是能见度小于1km因水汽凝结形成,而霾则是能见度小于10km,其形成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以及其他的干粉尘均匀的分布在大气中,造成空气浑浊,一般都呈灰色以及黄色。近些年随着我国城市的扩张以及经济的发展,城市的雾霾现象越来越多,给人民健康和经济发展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我们国家在2013年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大气环境的治理部署了明确的计划。以广西南宁为例,2003年南宁的雾霾天气不到15天,但是在2013年,南宁雾霾天气增加到了57天,短短十年时间增加了2.8倍,面对如此现象,对城市的雾霾天气研究的热点,本文从控制雾霾的影响提出建议。
1 雾霾天气成因及分布分析
1.1 雾霾天气的成因分析
以广西南宁地区为例进行分析,南宁市的雾霾天气主要发生在秋冬季节,由于北方冷高气压的影响,空气比较干燥,且风速较小,造成城市上空的污染物不容易扩散出去,进而形成了雾霾。它的成因比较复杂,受到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等影响。南宁市的地形为盆地式构造,对于空气中的污染物来说,不容易扩散净化。除了东面有开口外,南、西及北侧均为山地地形,在秋冬季节,大气层比较稳定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风速小,加上空气湿度大,污染物扩散不及时,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速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造成城市出现了雾霾天气。针对目前的雾霾天气研究,我们发现,当下城市中发生的雾霾天气中,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因素;工业污染的排放能占PM2.5来源的四分之一还要多。因此,近年来,雾霾天气高发的原因从工业角度来说,也占有很大的因素。
1.2 雾与霾区别
在我国,一些严重污染的城市以及地区,霾的出现频率非常高,并且,霾在空气湿度较大时能够形成雾,这也使得两者的区分较为复杂。但是,近年来,人类活动造成的空气污染是霾出现的主要原因,因雾造成的影响少之又少。
雾的厚度一般为几十到一百米之间,且变化速度快且明显,雾滴的浓度分布也不均匀,这也是雾中能见度起伏很大的原因,雾滴的尺度变化很大,从几微米到100微米,常见的雾滴尺度在10~30微米之间,有时候人的肉眼即可见,呈现给人们一种白色或是青白色的状态。对于霾来说,霾的厚度能够达到2km甚至2km以上,并且同晴空区之间的界限不明显,霾粒子均匀的分布在空气中,且霾粒子的尺度特别小,最小的霾粒子直径仅仅为0.001微米,最大直径也就是10微米,一般霾粒子的直径为1微米,人的肉眼不借助仪器是不能观察到空气中的悬浮物颗粒等。组成霾的悬浮颗粒有灰尘、硝酸以及其他的盐类等悬浮物,这些颗粒能够散射波长的光,这也使得人们看到的霾大多都是灰色或是黄色。当前,我们国家的大城市中,雾霾天气非常频繁的出现,在重度污染地区,甚至城市空中悬浮物存在黑炭粒子,也被人们称为黑霾天气。
1.3 雾霾天气分布特征
以南宁天气为例,南宁的霾天气一般出现在秋冬两季,这主要是因为南宁地区的秋季冬季受北方冷空气的影响,在北方冷高压脊的控制下,南宁地区气压比较稳定,并且空气非常干燥,这一时期的降水相当整年来说少很多,加之风力微弱,在近地面常常会形成逆温层,造成城市的污染物扩散较为困难,导致了雾霾天气的产生。在春夏两季,南宁地区的降水活动较为频繁,大气中的各种悬浮物颗粒随空气中的水分子降落到地面,雾霾天气也不易形成。
2 雾霾天气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2.1 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城市的交通本来就比较拥堵,在出现雾霾天气时,能见度下降较大,导致高速公里关闭和城市交通中汽车追尾等事故频发,严重影响城市交通体系的正常运行;当雾霾天气非常严重时,甚至会影响航空航班的正常起飞与降落,严重危及到了航班的安全,并且空气悬浮物中的粒子同飞机机体摩擦能够产生一定的静电,这也对飞机的无线电系统造成一定的干扰。目前我们国家对机场的各项设施不断的进行完善,加装了大量的先进导航系统以及着陆设备,但是能见度太低时,还是对飞机的起降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根据国内外近几十年的数据统计,直升机因为能见度太低造成的飞行事故达到了所有因恶劣天气造成的事故的90%以上。
2.2 对城市生活的人群身体健康的影响
雾霾容易引起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雾霾污染物的主要组成物为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的气溶胶及悬浮颗粒,有害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燃料和汽车废气等,它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呼吸道和肺泡中,对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雾霾天气可使病情急性发作或急性加重。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其中二氧化硫对人影响最大,二氧化硫被人呼吸道肺中会会沉淀到肺泡中,这些灰尘溶解后能进入到血液中,造成人体的血液中毒。没有溶解的部分则会造成尘肺病等疾病。雾霾污染达到一定程度后,能够引起人们的肺水肿以及慢性气管炎等疾病。此外,空气中的悬浮颗粒达到了一定浓度后,会刺进人的呼吸道以及眼睛等。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达到900ppm时,能够造成人们的头疼、眼睛呆滞,达到1200ppm后,就会对人造成生命危险。大气悬浮物中的碳氧化合物能对人的呼吸道系统造成强烈的刺激,并且还能对人的心脑血管造成破坏。我们能够发现,在中等以及重度的雾霾污染下,城市的近地面积聚了大量的气溶胶粒子,并且,人们吸入到呼吸道中后,引起了鼻炎以及支气管炎等,长期下去可能会造成肺癌。
2.3 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雾霾天气能影响城市的区域气候,在城市中形成一个自下而上的逆温层,导致近地面的气温高于上空,导致污染物存在近地面的区域,形成城市的大气污染现象。
3 雾霾天气的治理对策
3.1 调整产业结构
雾霾的治理依靠限制经济发展的手段是不可取的,应该对城市的经济结构做出合理的调整。首先,发展清洁化的新兴产业,重污染的产业要做出存量调整;其次,对城市的产业布局进行优化,发展城市循环经济,重污染产业要向周边转移,同时加强污染处理的实施;最后,结合区域地区特点,大力发展旅游业,大力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也为城市环境做出了保障。
3.2 加强区域联防联控
建立起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评估、统一协调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形成区域联防、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大气污染防控体系。一要建立由环保、气象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大气联防联控机制,明确目标,落实责任,联动推进。二要提升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形成区域性的污染预报预警联动机制。
3.3 技术创新
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耗总量较高,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PM2.5,我们需要进行必要的技术创新,降低空气中悬浮颗粒的排放,提高雾霾污染的治理效果。技术的创新一方面需要政府增加经费的投入,另外也要积极引导民间进行污染防治的研究。同时,雾霾的治理需要结合地区因素的影响,有针对性的开展雾霾的治理工作。
4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城市的雾霾污染来说,主要是由于城市化的建设及工业污染等因素造成,随着城市交通的拥挤,大量的汽车尾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城市的大气质量。要从根本上减轻雾霾的污染,走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是必由之路。按区域进行综合整治及规划,提升环境监管手段,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和预警预报。尽量降低因雾霾污染造成的危害。
参考文献:
[1]董蕙青,黄海洪,何莉.广西主要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及其与气象条件关系分析[J].广西气象,2001(4).
[2]魏琪嘉.雾霾将加速中国经济转型[J].产业政策与数据分析,2013(3).
[3]吴兑,毕雪岩.珠江三角洲大气灰霾导致能见度降低问题研究[J].气象学报,2006(06).
人地关系是高中地理教材组织的主线,可持续发展是地理的核心理念,而现在频繁出现的雾霾可以说是人地关系不和谐的集中体现,严重地威胁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雾霾教育已成为地理学科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当务之急,亟须从教材体系方面补上雾霾这一课。在高中地理课标修订前,地理教师可以在“可持续发展”一章中通过拓展延伸,补上雾霾一课。本文谈谈笔者的具体做法,以抛砖引玉,请教方家。
一、认识雾霾
(一)自主学习 解读雾霾的概念
什么是霾?霾和雾一样吗?PM2.5是什么意思?与霾有关系吗?教材中虽没有这些内容,但各种媒体有关雾霾的报道却铺天盖地,因此,可通过组织学生收集资料、制作卡片、图解雾霾等活动(详见图1),引领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加工、比较、概括,区别霾和雾的不同,得出雾霾的概念,知道雾霾和PM2.5的关系,而非简单地接受教师下的定义,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生成了相关知识。
(二)读图分析 了解雾霾的分布
1.雾霾的空间分布
对雾霾空间分布的规律性认识,可通过以下三种教学设计来帮助学生“生成”:一是教学时提供中央气象台某日的全国雾霾分布示意图,由学生说出我国雾霾出现地的空间分布特点;二是由学生在中央气象台网站查询多日雾霾分布图,总结我国雾霾多发区的空间分布规律;三是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在省份的统计数据,如根据浙江省年度雾霾天数,绘出相应的雾霾地图(图2),看看自己家乡的圈圈大不大,感知小尺度区域雾霾分布的空间差异。
另外,还可以设计“避霾去哪儿”寻找避霾地活动,让学生据图(图3)圈出污染指数最小区域,说出地区名称,概括其分布特点,从而认识中国雾霾多发区的分布规律,提高地理空间分布格局的觉察能力。
2.雾霾的时间分布
采集环保局网上(环境空气质量实时系统)的各监测点在各时间段的监测数据,通过数据统计,把最近几天各监测点总体的空气质量指数AQI和PM2.5数值绘成折线图,观察同一地区一天内不同时间段PM2.5的峰值分布,总结出雾霾的日内时间分布规律。以杭州为例,早上八九点、晚上七八点的空气质量指数较大,下午一两点相对较小,因此空气中首要污染物PM2.5,早晚高峰时常常超过临界值1倍以上,从而引导学生得出雾霾形成与早晚高峰车流量大、汽车尾气排放大有关的结论,自然延伸到生活中该绿色出行、择时出行的问题。
(三)通过案例探究 分析雾霾的成因
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旨在发现问题、生成知识,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论。通过典型教学案例,引导学生根据所提供的信息探究雾霾成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成因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地理过程的分析预测能力。
笔者以杭州为例展开雾霾成因分析。
先提供浙江省雾霾带分布图(图4)和杭州有关地形、气象自然条件和工业、交通数据等资料(材料1~4),再让学生通过提取资料中有效信息的方式得出杭州雾霾的成因。
材料一:杭州自西向东地貌依次为山地、丘陵、平原,西部地区植被完好,但在东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河网交叉,植被覆盖指数低,人为活动相对频繁和集中,在湿度、风力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东部地区是扬尘的主要发生地带。
材料二: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近地面气流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杭州城区静风(距地面10米高处平均风速小于0.5米/秒)频率超过20%,秋冬季最高可达24%。另据统计,杭州城区7时和19时逆温频率平均达到60.5%和39.5%。
材料三:杭州冬季PM2.5有71%来自外地,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分别有65%、59%来自外地(见表1)。杭州冬季盛行西北风,西北风将工业聚集的西北部上游地区的大气污染物吹过来,与本地的污染物叠加。
材料四:杭州人均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超过北京,居全国第一,在PM2.5中,机动车尾气的贡献率为39.5%,工业源排放的贡献率为34.8%。
通过探究,得出结论:造成杭州多雾霾的成因有三:一是三面环山的地形地貌所致。杭州位于两条雾霾多发带的交叉点上,一条为杭州―金华―衢州,地形特征为从平原向盆地转换,一条为杭州―绍兴―宁波,地形特征为处于平原与山区的过渡地带。杭州背山而居,导致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二是静风天气影响导致污染物扩散条件差。杭州市区静风和早晚逆温频率相对较高,逆温作用如同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导致污染物滞留。三是污染物的传输和排放。冬季北方取暖排放等外地污染源传输是“元凶”,本地工厂废气污染、汽车尾气排放等也是大气雾霾颗粒物的重要来源,它们都是雾霾形成的物质条件。
根据杭州雾霾案例,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北京多雾霾的成因,从而达成知识迁移、检测学习效果的目的。
北京雾霾成因:京津冀地区西侧是太行山脉,北侧是燕山山脉,地形条件相对闭塞;遇华北地区冷空气势力弱时,近地面风力小,静稳天气污染物扩散条件差;煤炭是京津冀地区主导性的燃料污染来源,加上偏南风气象条件,使得煤电厂、钢铁厂、水泥厂等工业排放源排放和外部输送的污染物在山前快速堆积,导致沿山及山前地区空气污染最严重。
二、抵御雾霾
(一)认识雾霾的危害
通过网络搜索、采访卫生医疗机构专家等途径,学生获得如下信息。
材料五:持续不散的雾霾天气,不仅影响出行,增加人们的精神压力,还给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雾霾天气空气质量明显降低,大雾中的有害物质会诱发哮喘、气管炎、咽喉炎和一些过敏性疾病。PM2.5粒径小,可吸附性强,雾霾中携带大量的尘埃、病菌、病毒及细颗粒物,PM2.5物质能穿过鼻腔,通过气管支气管的纤毛,被深吸入到肺部,穿过肺泡,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而遍布全身。颗粒物本身或其吸附的有害物也通过血液到达全身,进而引发上呼吸道感染、过敏,还可能引发肺炎,对健康造成危害。发育阶段儿童、心脏和呼吸道疾病患者属于PM2.5的高危人群。
再让学生结合雾霾天自身体会,对雾霾的危害进行归纳分类,就能提高地理信息加工能力,深化其危害的认识。
(二)了解雾霾的预警信号
引导学生认识雾霾预警标准。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个“雾霾预警大家谈”活动,让学生了解雾霾预警级别及标准。2013年1月,中国气象局对霾预警信号标准进行了修订,新规定将霾天气预警信号分为三级,以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分别对应预报等级用语的中度霾、重度霾和极重霾。
了解雾霾预警的对应预案。雾霾污染已到了什么程度、什么级别?相应地要避免哪些活动、注意些什么?具体到学校,晨练、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体育课甚至一般上课遇雾霾该如何应对?这些都是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抓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拓展,能引导学生掌握雾霾预警的对应预案。现在各地为有效地应对空气污染,保护师生健康,制定了学校雾霾预警对应预案:凡遇重度污染日(Ⅲ级、黄色预警),学校要减少户外运动;凡遇严重污染日(Ⅱ级、橙色预警),学校要停止户外体育课;凡遇极重污染日(Ⅰ级、红色预警),学校要停止户外活动。
(三)应对雾霾的防护措施
结合学生经历,让学生提出雾霾天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而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如举办“雾霾天体育锻炼怎么练”“我为雾霾天保健支一招”(见图5)“防霾知识知多少小竞赛”(见表2)等活动。一方面,通过喜闻乐见、轻松活泼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探索的欲望,从而提高雾霾天的应对防护能力;另一方面,将学生的生活经历迁移到学习探究中,带着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习主动性,释放学习潜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表2
三、参与治霾
教学时让学生获得防霾治霾知识并不难,难的是让相关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理念,转化为日常的行为。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建言献策,共商防霾大计;另一方面要现身说法,让学生说出自己听到的、看到的、已做的或将来可行的做法,由观念转变为行动,确立个人在治理雾霾过程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建言献策 为日后行动奠基
参与治霾分为“对人”“对己”两方面。“对人”,也就是对社会、政府、企业层面该如何治理雾霾提出看法。可组织“我为防雾霾献一计”活动,让学生在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加工信息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已有的认知,开展讨论,形成观点,撰写小论文或研究性学习报告,向政府有关部门建言献策。
以下是学生在开展活动后提出的观点,从中可以看出当今学生的宽阔视野,为日后成为合格公民奠定了责任意识基础。
――鼓励大家绿色出行,建立公共自行车专用通道,形成“城市慢行系统”;增设自行车停车设施、推进公共自行车租赁措施,改善自行车出行环境。
――在交通拥堵严重的城市,应实施机动车总量控制,推广“摇号”购车等方式,限制机动车保有量增长速度。
――提升燃油品质,供应国Ⅴ汽柴油,尽快全面淘汰“黄标车”。
――推广利用太阳能的“光伏屋顶”和依靠自然通风采光和采用先进建筑材料的“恒温建筑”,以及实现自然雨水收集、中水储存利用的“节水楼宇”。
――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制定煤炭总量控制方案,。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向污染宣战,告别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倒逼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鼓励发展绿色环保的产业,抓住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
――作为政府部门,应出台《清洁空气行动方案》,加强对排污行为的监管。
――企业是排污“大户”,理应肩负起环保责任,实行清洁生产,通过改善设备、提高工艺等来转型升级,尽量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总之,面对十面“霾伏”,我们并非只能束手无策,只要各方面积极作为,就能突破“霾伏”。
(二)现身说法 从今天开始行动
防治雾霾人人有责。在课堂中,通过学生现身说法,以可信、可行的事例,触及学生内心世界,增强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实现自教与互教。
学生A:我家在楼顶安装了一组3千瓦的光伏发电设备和一组1.5千瓦的风力发电设备。所发的电可一半自用,一半卖给电力公司。
学生B:前不久举行的浙江省春季人才交流大会上,环保行业、环境服务行业用人需求呈现出旺盛增长势头;安徽省合肥市人才中心2013年第四季度数据显示,质量体系、安全、环境保护类岗位首次迈入十大热门应聘职位;江苏省教育厅公布的数据也显示,该省2013届高校本科毕业生中,环境生态类和材料科学类专业就业率相对较高。现在很多行业都涉及环境问题,企业从建设初期到环境监理、检测、污染治理都需要环保类专业人才。从中央到地方,在加大治霾投资力度的带动下,曾经冷门的环保产业逐步升温,成为经济新亮点。环保产业悄然走俏,已成为今后大学生就业的朝阳行业。
雾炮车,官方和生产厂家都把它叫做“治霾神器”。生产企业可不是随便造个概念放到网上,这种车在相当部分污染严重城市,成了政府采购的宠儿。
但这种车,可不便宜,大几十万到上百万的都有。采购也比较豪,一次性十几辆都比较正常。但认真分析一下,这雾炮车里学问不少。
媒体和专家都很生气,为啥,企业生产、政府采购,正常市场行为,没啥问题,可是,这个雾炮车主要功能是通过喷水短期内将空气中的浮尘降到地上,改称高级洒水车也没有违和感。这洒水车除了让人体在瞬间感觉空气湿润一点,清新一点,治霾效果是值得商榷的。要说治霾的效果,肯定比不上一阵大风。但只要产生霾的源头还在,风停了,霾又回来了。
一种治霾效果可疑的洒水车美其名曰“雾炮车”,从而堂而皇之被政府采购青睐,很多地方采购这种车居然成了一种时髦,这事情听上去一本正经又有些魔幻色彩。有意思的是,言之凿凿的治霾效果不只是企业宣传时喜欢讲,有些地方政府采购的说明里,也大肆宣扬。
一些观点指向某些地方政府有利用这个雾炮车改变监测点数据的嫌疑。但应该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及社会心理。
一个深层原因是,在政府的决策体系下,某种议题,无论它是政治的,还是文化教育的,或是环保的,只要它变成政治主题,它就有可能变成一种放大的政治正确。这种政治正确会产生一种刚性经济行为,其基本特征是不计成本,只要达到政治正确,不消说经济成本,一切社会力量都得让路,配合它。
这就是各地治理的弊病之一,很多议题一旦泛政治化,其衍生的经济活动就会变成不计成本的政治行为。这几年,上面把影响老百姓生活的民生大事当作重大政治议题在讨论,把类似雾霾、污染@种现象作为政治任务在严抓。正是在这种政府心理下,雾炮车这种商品才会成为政府采购宠儿,当然也不排除有人利用了这种社会政治心理,在这一过程中进行寻租行为,捞点好处到个人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