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人文环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民宿;乡村建筑;在地文化
1 民宿当下的定义和发展状况
1.1 民宿的定义
“民宿”一词发端于日语“Minshuku”,这种多数以闲置乡村房屋作为主要设施,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提供家一样氛围的体验,分布于乡间的住宿形态。在台湾地区比大陆地区起步更早,学者们认为民宿指代的是有主人长期生活在内的经营性家屋空间,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提供旅客乡野生活之住宿处所。
前不久,北京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召开,《北京市旅游条例(草案修改稿)》提交审议。此次草案修改稿中,明确了民宿的概念:民宿,是指利用自有住宅,结合本地人文环境、自然景观、生态资源及生产、生活方式,为旅游者提供休闲旅游住宿场所。
1.2 民宿国内的发展状况
国内民宿的发展。种类很多,如浙江莫干山地区民宿、厦门鼓浪屿为代表的家庭旅馆等。目前国内民宿特点:从空间分布上来说,主要分布在南方。从发展进度来看,民宿行业整体处于起步阶段,少数地区发展相对成熟,整体市场行情火爆。从类型上来说,除农户自营的传统民宿外,外来者租赁经营的民宿占据较大比重。
1.3 民宿的发展背后的隐忧
许多国内学者对于“民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都给予高度的关注,并探究了应对策略。尤其是乡村民宿总体呈现明显的城市化倾向。周玲强、黄祖辉(2004)指出一些农户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盲目抄袭豪华饭店改善硬件设施,从而陷入了城市化误区。例如,王显成(2009)指出乡村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载体,在发展中存在着缺少规划、破坏乡村地景风貌,缺乏民宿在地文化内涵,缺乏前瞻性、整体性的地域整合规划等问题。
2 乡村民宿在地文化的内涵
2.1 乡村在地文化的内涵
现代工业社会的快速发展,使都市人对乡土文化产生强烈的回归情愫。这种回归不是单纯地理空间意义上的乡愁,而是对快速、嘈杂、现代化城市生活的一种逆反。乡村的最根本属性就是自然性,而回归乡村实际上是对富有乡土文化内涵的乡村意象的向往。引用前人对乡村在地文化的界定:“在乡村中的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乡村独有的、相对稳定的文化形态与知识系统。”在表现形态上,乡村在地文化是一种自然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根源于乡村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通过建筑、服饰、家具、农用设施等有形物质与民风习俗、思维意识、民间艺术等无形精神要素,在寻常朴实之间传递着传统文化。
2.2 乡村民宿在地文化的内涵
民宿发源于乡村,乡村在地文化是民宿的灵魂。民宿的乡土区位所带来的地域文化正是民宿的核心竞争力。国内大多数乡村民宿是在当地农民闲置房屋上改造而成的,在建筑形态上具有浓厚的乡村生活风貌,作为一种视觉符号,传递着不同地域的乡土文化特色。民宿建筑设计,灵感主要来源于传统乡土建筑。除此以外,民宿主人与客人之间存在较多互动,不少民宿提供管家服务,将客人视为到民宿来做客的朋友,力图打造家庭式服务与细节关怀,这种人情味浓厚的主客互动正是根植于乡土文化的朴素人际交往形式。由于地缘和亲缘关系,乡土文化在农村人心目中一直存有一种朴素道义和情感义务,而这种人际关系在人们转向城市生活以后就不复存在了。民宿的服务提供方式在主客之间产生一种很强的情感联结,很多游客乐于选择民宿也是出于这种富有人情味的独特体验。
3 乡村民宿在地文化的表达形态
乡土文化一般表现于乡村的建筑、服饰、家具、农用设施等有形物质与民风习俗、思维意识、民间艺术等无形精神要素。对乡土文化的回归就是将当地乡土文化的物质和精神要素通过民宿的载体予以传承,在运营民宿的同时,保护当地传统文化;对乡土文化的构建,则是以民宿为平台,植入在地文化理念和形态,在乡土生活范式、农村新移民文化方面构建新型的乡土文化。
3.1 遵循生态环保的设计原则
民宿旅游作为乡村旅游的一种类型,对乡村环境有高度的依托,而且与农业生产是相互促进的,在民宿旅游中游客消费的更多是一种原生态的环境,其周围要具有乡村意象。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以尊重的态度对自然及人文环境进行规划设计,使人为的建设对自然环境产生加分的效果;尊重多样化生物的生存权,避免自然生物栖息地及迁徙路径被破坏,保护生态环境的完整;减少地形地貌破坏,用最少人为设计来达到设计的目的。
3.2 统一规划整体布局原则
作为民宿设计者,要有统筹全局的意识,要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功能区规划和旅游业发展规划的前提下,选择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具备一定发展潜力的乡村发展乡村民宿。同时要按照“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合理布局、有序发展”的要求,布局规划乡村民宿发展重点区块,重点在沿江、沿路、沿景“三沿”区域、历史文化村落、基础设施较完善的布局乡村特色民宿,发展乡村特色民宿。
3.3 彰显乡土特色和地域文化原则
利用周边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的独特性与专属性,围绕鲜明的主题定位,在民宿建筑风格设计、室内装饰,做好深度策划,打造极具创意和景观美学概念的特色民宿,充分体现主人的创意和心意。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加大对传统艺术、传统民俗、人文典故、地域风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力度和传承。室内摆设、用品和室外小品布置要体现乡土情调,注重淳朴民风的保持和发扬,做到人居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融合,要突出体现地域性特征的文化符号。
乡村民宿在保护乡村历史建筑、维护乡村聚落形态上具有特别的意义,应该作为保护与传承乡土文化的载体,重新唤起农村居民对以本土建筑、器物等为代表的乡土文化的认同与自豪感,从而挽救正在日益减少的乡村意象和日益衰败的乡土文化。在民宿的建筑结构、风格、式样和材质上,既要适应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又要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态承受能力,体现当地特色以及蕴含的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 金铭,咖啡知己.民宿:传统乡村新血液[J].中华民居-中国民族建筑合刊(2016年1、2月合刊),2016(6):10-15.
[2] 葛姝,赖红波.台湾民宿业品牌网络推广及对上海的借鉴[J].设计,2015(20):142-144.
[3] 唐文跃.地方感――旅游规划的新视角[J].旅游学刊,2008(08):11-12.
[4] 王战野.民宿经营的乡野性建构――以乡村之家民宿联谊会为例[D].东海大学,2006.
[5] 蒋佳倩,李艳.国内外旅游“民宿”研究综述[J].旅游研究,2014(4).
[6] 龙肖毅.民居客栈概念评述[J].今日科苑,2009(14).
翻开一系列的参考书,可以发现关于“乡土”的定义还是很多的,很多的学者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这里所用的乡土的含义主要是借鉴先生写的《乡土中国》中关于乡土的理解。从《乡土中国》中的前两个小标题“乡土本色”,“文字下乡”来看,《乡土中国》中的“乡土”,指的是农村、乡村。在《乡土中国》中有这样一句话:“从乡土社会进人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风俗来应付的。”按照形式逻辑来推断,乡土社会作为空间概念,它的逻辑对立面,应该是作为空间概念的城市社会,但是从上面的一句话可以看出,作为空间概念的“乡土社会”,是与作为时间概念的“现代社会”对比使用的。可见乡土社会既是一个空间概念,更是一个时间概念。所以这里的乡土是与城市在空间形态和时间性质上双重同步对立的农村或乡村。乡土生活则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乡土生活的自然环境,这就包括了农村里的农作物、树木花草、河流等等;其二是乡土生活的人文环境,里面包括了农村的经济耕作方式、民间风俗、乡土的道德风尚、乡土人的性格等等。
乡土生活的美学意义
(一)乡土生活自然环境怡人乡村最具特色的自然环境就属农田了,黄灿灿的油菜花、绿油油的小麦、雪白的棉花、红色的高粱等等。不同季节农作物有不同的颜色,它们在一年中为农田不断地描绘出不同的色彩。走进一个乡村,进人眼帘的就是庄稼地,还有几个农民在田里耕作,这个时候眼前就出现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乡村里的树木花草也是不容忽视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十个字却凝结了乡村自然环境的特色。城市道路上我们也会看到很多花草树木,可那些花草树木被修剪了若干次,只是为了符合我们自认为的美观,它们已经被动地违背自身自然生长的规律了。而乡村里,树木花草都是自由生长的,与农田、住房一起构成了一幅绚丽的图画。有的树木已经与庄稼人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在树下乘凉小孩子在树下嬉戏等等,有的树木已经传了好几代了,他们觉得是祖辈给自己留下的宝贵财富,不允许任何的破坏。乡村自然环境是最贴近大自然的,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心理或多或少都打上了大自然的痕迹。春种秋收,夏雨冬雪,他们耕作的收获得益于大自然的馈赠。所以“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在他们生活中是得到很鲜明的证明的。举例说一下,因为乡村人一直奉行天人合一的理念,所以他们的住房的建造都是讲究风水的,他们会选择风水适宜的地方建造他们的住房。走进一个乡村,你会发现他们的住房是错落有致的农田中很好的点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城市生活的环境质量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乡村旅游业在这几年迅速发展。人们利用节假日去农村,感受大自然的馈赠,欣赏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画面,旅游人类学家彭兆荣(2005)在(旅游人类学视野下的乡村样本》对乡村的解读中认为乡村“理想的风景画”有三种情形,其中之一就是优美的风景画:村庄与自然构成一种和谐关系和有机的整体,游客置身于其中会产生心旷神怡的感受,达到休闲、身心放松和娱乐的目的。乡土生活的自然环境因其贴近自然、贴近人追求的天人合一的理念,贴近人与自然和谐的画面而具有独特的美学意义,给城市中生活的人不同的视觉感受,给原本生活在乡村的人一种独特的满足感,丰富了自然美的内容。
(二)乡土生活样态的悠闲现代都市的生活即使没有体会过,也或多或少通过电视看到过。忙碌永远是城市生活的节奏,上班途中堵车、熬夜加班、过着灯红酒绿的生活等等,这些在乡村人眼里很难理解的现象,城市里每天都在上演着。乡村的农民们,他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在农田里耕作的时候可以和一起在田里耕作的人聊聊家常,可以自己哼哼小调,他们不需要节奏很快,不需要接受别人的管制,只要自己觉得今天任务完成了就可以回家休息。所以你晚上来到乡村,过了一定的时间只会感受到安静的村落,除了偶尔几声狗或者其他虫的叫声。乡土生活不仅仅就是在农田里耕作,在长时间的积累中,他们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娱乐了方式。传统的乡土生活的娱乐方式有荡秋千、扭秧歌、打铜板、说评书、看花灯等等。农民们在农闲时光就通过这些方式来娱乐,从而获得精神的享受。现代化进程中,一些高科技的产品也逐渐进人农村,如电视、电脑等等,乡村的人们也逐渐通过这些方式来打发自己的时光,那些最原始的娱乐方式在逐渐淡化。传统的娱乐方式是乡村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体现了农耕文明时代传统文化的特性。现代化进程大大冲击了这些传统的娱乐形式,城市里的人们大都寄托于电子产品来放松自己紧绷的神经,我们可以通过自身体验发现,相比于现代的电脑游戏,传统的游戏有助于人们彼此间的沟通交流,有助于释放人的天性,更能体现人们对自由的追求。乡土生活样态是通过乡土人展示出来的,土地是他们的根,他们在与土地与大自然的融合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而这些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则打上了他们实践的烙印,体现了他们生存的本性。他们的生活不是一帆刚顷的,他们在与苦难、与自然灾害的抗争中,在对自由美的追求中他们展现了他们的生存信念,展现了他们的追求。
(三)乡土生活经济生产方式的悠久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从“神农氏”教人们播种收获,开创农业时代起,我们的社会就开始了以农耕为主的经济生产方式,常见的形态就是“男耕女织”。乡村里的农民主要靠农业来谋生,所以说他们是靠着土地吃饭的,他们生命的繁衍、吃穿住行等生存问题都与土地密切相关。以农耕为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牢牢地维系在土地上,由此构成了相对稳定的生产习惯、居住条件和群体性格。他们的生产工具也就是农具是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体现了他们勤劳的传统美德。从农耕时代开始,农村人一直过着依靠农具从土里刨食的生活,他们依靠农具进行生产劳作。有这样一句话:人勤劳了地就不会懒,农民们依靠自己在土地上的辛勤劳作换来沉甸甸的果实。传统社会中,经常会看到老牛耕田的现象,人坐在牛上,牛慢悠悠地走着,就这样完成了田里的劳作。当然,现代化的机器已经逐渐取代这些所谓的落后的生产方式了,不过在美国,阿米什人却是抵制了现代机器化的生产而采用原始的方式。现代化进程中,在被机器的声音围绕的生活中,我们难免会怀念最原始的耕作方式,会怀念人与自然和谐耕作的画面。乡土生活的耕作方式则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原始的特色,抵制了工业文明带来的危害,体现人的本质力量。
(四)乡土民风的浮朴远亲不如近邻是我们都知道的一句俗语,但是在现在却出现了住了十多年却不知道对面住的是谁的情况。现代社会中,我们过分地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了一些更为重要的东西,在这个经济人的社会,人们生活在陌生人的城市环境中,所以会出现很多让人寒心的现象。回归乡土去看看,乡土的道德风尚,乡土人的性格正弥补城市生活的空缺。乡土就是一个熟人社会,邻居之间很亲近,他们在长期的农耕活动中相互帮助相应地形成了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彼此认识,彼此帮助,他们的关系是靠地缘形成的。传统乡村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社会共同体,是一个“熟人社会”。长期聚集而居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彼此熟悉,不存在任何个人私密的东西。现代的乡村则在形式发生一定变化的情况下仍保留了传统乡村的特点。城市生活中的人们,偶然一次机会来到乡村,感受到乡村民风的淳朴,感受到乡村人的热诚,疲惫的心就会有点释放,就会有种家的感觉,这个时候他们心里就会有一种愉悦之情。在乡土人对道德美的追求中,城里人填补了心灵的空白。乡土生活的淳朴民风也就具有了自身的审美价值与意义。
〔五)现代化呼咦乡土生活乡村环境的自然之美是人们心之所向的,自然山水是乡村景观框架的基础和大背景。乡村的聚落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巧妙结合形成的有机整体,赋予了乡村恬静之美和自然之美,而这正是城市人所缺少和渴望的,乡土生活的自然环境给人们带来了身心的享受,一方面可以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另一方面尤其是对城市居民在商业化的今天,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之情,让他们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找到心理_L的归属感。乡土生活农田景观的形式之美是不容忽视的,农田通常由农作物、小道、水渠等元素形成的。不同地域的农田会形成不同地域的色彩和形式,从而给人带来不同的形式美的美学体验。不同种类的农田在不同的季节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社科纵磺在不同的人的心里也会产生不一样的反应。农田景观具有韵律美、动态美和自然美的特点。乡土的生产生活也具有自身的美,具有.生产能力,是土地能够使人产生美感的前提。它给人类提供了衣食之源,使人们对它产生深厚的感情甚至依赖。在乡土生活的人们,对土地有深深的依赖之情,乡土生活反映了人类创造并继承、保存至今的生产生活经验,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美学内容。乡土生活所具有的美学意义引起了现代乡土旅游业的发展,通过相关报道,我们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在节假日去农村,去感受农村的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人们对乡村的关注,在现代化的今天显得尤其重要。但是在旅游业繁荣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不要企图用现代城市文化去改变乡土文化,不要让乡土自身的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丧失。江南第一水乡周庄已经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了商业的牺牲品,已经失去了自身的本性。我们不仅要发现乡土生活的美学意义我们也需要用美学理论来阐释乡土生活,什么是真正的乡土生活?追求自由,追求人本性的解放才是真正的目的,而非经济利益。
结语
关键词:乡村旅游 模式依靠 发展现状 未来趋势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089-01
旅游如今已经成为国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国所提供的大量旅游资源已经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近年来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成为了旅游业中重要的一部分。许多乡村利用自身的资源和地理优势,大力开发旅游业,把旅游业作为当地的主要收入。但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应当注意环境的反馈和行业状态的健康。
一、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我国的乡村旅游业开发较为落后
我国的乡村旅游由于处于起步阶段,国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政府没有制定相关的政策进行支持和保护,乡村旅游还是农民自发开发的阶段,资金投入不足,旅游模式和产业规模没有形成,管理滞后。
(二)我国乡村旅游中的设备设施还不完善
很多地方还没有完整的旅游系统作支撑,没有统筹全局的管理方案和设备设施建设。设备落后导致游客旅游体验差,收入减少,设备更加落后。这样的循环怪圈一直都困扰着我国的乡村旅游业。同时设备不完善还导致在兴建设备设施的过程中没有明显的目标,重复建设严重。其中最能体现的便是乡村交通问题,还有道路泥泞、垃圾处理不科学不合理、住宿条件差、公共设施破旧等。
(三)我国乡村旅游中的管理和规划不统一
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农村人只看到当前的利益,没有看到长远的发展,政府等相关部门支持力度不够,没有相关的规章制度对乡村旅游进行规范和制约。各种旅游乱象层出不穷,旅游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消费模式落后且高昂,造成在乡村中的竞争偏向,旅游业取得的利益一年不如一年。
(四)乡村旅游在利益的驱使下忽视了环境,过度开发
很多乡村旅游业为了得到巨额的利益或是响亮的名气,无度地向大自然索取,毫无节制地开发。没有规划,没有顾虑,造成环境恶化,生态资源快速枯竭,水源污染严重,垃圾处理不得当,大量树木遭到砍伐。这种盲目的做法是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的国家政策背道而驰的,长久下来对我们的子孙后代就是断绝后路。
二、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和未来趋势
针对我国乡村旅游的现状,大概可以从以下三个模式来发展乡村旅游,当然在整个过程中也离不开健康的管理方式和辩证的、发展的统筹规划。
(一)依托在其他旅游方式上的发展
一些紧挨着旅游区的乡村,可以以该旅游区为指引,开发自己乡村特色的旅游项目。利用临近旅游区的吸引力,逐渐壮大自身,从而取得良好的发展。
(二)城市孕育乡村的模式
很多乡村旅游区应该建立在城市和农村中间的城乡结合部,利用城市的各方面的发展来带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是距离够近,不需要在途中花费太多的时间,周末就可以前往,随到随走。二是这样的乡村可以依据城市的特点发展自身的旅游特色,依靠特色来吸引大量的人员。
(三)以科技为重要中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科技是@个时代不变的主题,把现今的科技植入到乡村旅游中来,让游客在体验原生态的乡村旅游时能够感受到时刻离不开的科技的作用,无疑会给游客带来良好的旅行体验,也能够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和现代化气质。
在依托了三个重要的发展点之后,乡村旅游的发展前进必将一片广阔,在未来的乡村旅游中可能会开发出多种旅游模式和特色,主要还是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规范化的,统筹全局的管理,乡村旅游未来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必定需要健康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而不是放任自流,管理过程中要考虑人文、环境、科学等重要因素,综合发展;二是在未来的乡村旅游发展中,科技和自然必然是主要体现的两个方面,科技带动社会的发展。同时在乡村旅游业中科技元素的注入也是必然的趋势,自然则是乡村旅游的本质,是原生态旅游体验必不可少的元素,自然也是乡村旅游对人们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的源头,应该长久地保持下去,保持最纯净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三、结语
乡村旅游业近年来悄然崛起,不断发展,给农村带来了大量的收入,拉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却也是不可忽视的。运用多种经营模式来解决或是缓解这些问题,在发展中看到机遇,沿着时展的大趋势,客观看待乡村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才是目前正确的观念。
参考文献:
一、着力推进全面发展,落实乡村振兴总要求
二、着力推进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三、着力推进创新发展,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四、着力推进优先发展,强化乡村振兴硬保障
文章不仅为我们企业方指明的方向和道路,更将对乡村旅游的未来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个大环境下,在湖北省委、省政府创新举措,增添动能的直接工作指导下,湖北乡村旅游产业迎来了一次历史性的机遇。
针对乡村旅游的具体实施方案,我有以下建议,请区委区政府给予考虑:
乡村旅游是利用乡村农业景观(非传统景区)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旅游形态。合理开发乡村休闲旅游,满足乡村振兴应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乡村规划和建设要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政府强化乡村地区规划管理,实行城乡一体规划管理模式,严格控制乡村开发建设。加强乡村环境保护;加强对土地、水、空气和土壤环境问题的监督管理;保持乡村活力与可持续性鼓励乡村采取多样化的特色发展模式;大力扶持乡村企业发展,创建有活力和特色的乡村社区
一、注重完善基础设施和精神文明建设
第一阶段是改善乡村居住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始终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建设优美适宜的生态居住环境,要优先将学校、医院、图书馆、广场、公园等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纳入规划建设,不断改善交通设施、通讯设施及能源供给设施,以满足居民的生活与工作要求。在加强完善基础建设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要与之并头齐驱,加强乡村人文环境建设,倡导农民自觉抵制各种社会不良现象,加强乡村民主法制教育、国民伦理道德建设。
第二阶段是从单一目标向多元目标综合推进的转变,乡村规划要适应信息化发展形势,不断完善乡村互联网,大力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农产品销售、人才培训、农业信息资源开发等提供服务,全面普及农业信息化。
第三阶段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发挥政府扶持功能,改善农民生产条件目标一致。明确了农民为乡村建设主体,切实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通过各种措施,发挥农民积极性,政府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
二、注重可持续的规划管理
乡村规划设计中,要围绕“生态”和“以人为本”两个中心,强化可持续发展理念,尊重规划的权威性,规划一旦得到批准,就必须按规划实施,不能随意更改,同时也要重视规划的综合性、超前性、科学性和务实性。
规划要注重夷陵区地方特色,保护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尊重乡村差异性,避免特色消失,出现“千村一面”的问题。在规划建设同时,要加强保护管理,在基础设施维护、卫生保洁、绿化养护等方面研究长效管理机制,避免引发污染问题,影响生态环境。
三、注重社区优质服务
乡村规划和建设必须要有长效管理,通过完善乡村社会保障体系、化解乡村老龄化问题等举措,解决居民发展遇到的问题,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同时不断提高乡村居民收入水平,发展现代化、规模化、数字化农业,完善社区支持农业、金融服务农业、“互联网+农业”等模式,不断调整农业结构,振兴乡村经济,促进乡村旅游业繁荣,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
四、建立和完善良好的制度保障体系
政府积极倡导,在政策、资金、制度等各方面提供大力支持:
1、对农业项目发放政策性贷款;
2、成立乡村发展中心,建立财政资助体系保障乡村的发展;
3、重视财政资金项目的审核,将乡村公共设施、乡村住宅房屋、乡村休闲设施等三大类纳入“乡村发展财政资助计划”,以促进乡村社区快速发展。
4、制定和推广关于乡村振兴的地方性鼓励政策,如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三农、支持就地发展农村产业配套项目、支持外出人员回原籍居住创业、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村金融健康发展等
5、重视非政府组织和居民在乡村规划和建设中的作用,让居民参与到乡村管理,护乡村生态环境。
五、注重发展乡村旅游业
[关键词]寒地;小城镇景观;生态环境;规划设计
1 寒地小城镇生态环境状况
1.1 寒地小城镇概念
寒地小城镇属于城市之末,农村之首,是一种城乡过渡体,是沟通城乡区域经济的桥梁和纽带。和农村相比,它是一种发展和进化了的高级形态,以非农产业人口和非农产业活动为主体组成社区,既同乡村保持着密切联系,又有着明显区别。与城市相比,它又明显保留着更多的“乡村性”,经济的集聚程度、结构的现代化程度等都不及城市,发展较为落后。
1.2 生态环境特点
1.2.1 人文环境
小城镇环境是由那些与小城镇居民生活、工作等内容密切相关的各种物理(包括自然的、人工的)条件与社会、人文、经济、信息条件所构成的。其中社会人文环境是指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的思想意识与深层结构之中,指导人行为与行动的非物质、无形存在的事物。
近年来,满足人的需求已成为生态环境设计的目的和归宿。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和环境设计学科的兴起,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潜在的内涵,即对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然而现代的建筑与规划忽视人的情感需求,到处是排列式雷同的住房和毫无意义的公共空间,单调、枯燥的生活环境使居住其中的人们无法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获得精神调节。同时,越来越强烈的社会和经济活动及人的不当行为都加剧了环境的退化。
1.2.2 气候条件
气候也是影响城镇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寒冷地区一般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较为缓慢,生态平衡维持难度较大。寒冷气候使得生物的生长期漫长,延缓了恢复进程,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水平。另外,在城镇建设和布局方面,寒冷气候也影响着城镇保护和恢复现有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脆弱区,植被覆盖率低,物种较为单一,当遇到风沙或暴雨肆虐时,易发生自然灾害,从而加重生态环境的脆弱性,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1.3 生态环境现状
我国寒地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存在着土地浪费比较普遍、资源利用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环境监管不力的状况。因此,只有建立生态型小城镇,才能真正提高小城镇的生态经济效益,从根本上解决环境、资源、人口协调发展的问题。
2 寒地小城镇景观构成因素
2.1 自然条件
小城镇景观的构成主要是依附于其地理环境和自然景观,我们要充分了解各种自然因素的特征和历史,并在寒地小城镇的景观规划中使之充分的展示出来。水体、地形、地质、气候、植物都是构成小城镇景观的因素。但寒冷地区气温较低,自然条件相对较差,自然生长的植物分布不均、生长缓慢、品种单一,受季节影响较大,景观规划需要人为改善。
2.2 人工因素
人们根据其主观的意愿所进行建造和加工的景观因素,主要包括了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人工环境构成因素。建筑物的地方特征和历史特征都比较明显,且不仅要满足功能的需要,还要与时代和地方特色相一致,成为创造地方性特色的因素。桥梁、电视塔等一些环境辅助建筑,可以有其独特的造型和处于标志性的位置,成为小城镇景观规划中不可忽略的因素。结合自然景观合理运用的人工景观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2.3 社会影响
小城镇的景观设计必定要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因素包括了文化因素、民族因素、经济因素和法律因素。这包括了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科技水平、审美意识和标准,一个地区的地域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经济发展水平和法律相关规定等。
3 寒地小城镇生态景观环境规划思想
3.1 生态景观概念
指由地理景观(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生物景观(植被、动物、微生物、土壤和各类生态系统的组合)、经济景观(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土地利用、产业过程)和人文景观(人口、体制、文化、历史等)组成的多维复合生态体。它不仅包括有形的地理和生物景观,还包括了无形的个体与整体、内部与外部、过去和未来以及主观与客观间的系统耦合关系。
3.2 生态景观环境规划基本原则
结合寒地小城镇生态景观环境现状,规划一般应遵循“4R”的基本原则,即Reduce,Reuse、Recycle和Renewableo“Reduce”,减少对各种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Reuse”,在符合工程要求的情况下对基地原有的景观构件进行再利用:“Recycle”,建立回收系统,利用回收材料和资源;“Renewable”,利用可再生资源、可回收材料。
4 寒地小城镇生态景观环境规划
经过以上对寒地小城镇生态景观的各项分析可知,寒地小城镇生态景观规划应依据自然条件,充分地了解各种自然因素的特征和历史,以及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人工环境构成因素。所以,寒地小城镇生态景观规划的鲜明特征就是人为因素的运用、生态小城镇景观环境和模式的建立。以下从小城镇生态产业规划模式、空间形态模式和城镇个性化模式三个方面来阐述寒地景观生态环境的规划设计。
4.1 寒地生态小城镇的产业规划模式
根据产业部门的不同可以形成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
4.1.1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它要求按照生态经济系统本身运动的规律性使用各种经济、技术措施,一方面能保持和改善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另一方面又能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实现小城镇的生态农业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一是充分利用太阳能,努力实现农业生产的物质转化。即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提高太阳能的转化率,加速物流和能流在生态系统中的运动过程,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力;二是提高生物能的利用率和废物的循环转化,如把作物秸秆等不是烧掉而是用来发展畜牧业,用牲畜粪便制沼气,既可为农村提供饲料和能源,又可为农业生产增加肥源;三是因地制宜的开发农村能源,如兴建沼气池,推广节柴灶,利用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改变靠砍树来解决烧饭燃料问题的做法;四是保护、合理利用和增殖自然资源。保护森林,控制水土流失,保护土壤及各种生物种群:五是防治污染,使农业生产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六是建立农业环境自净体系,扩大绿色植被覆盖面积,修建大型氧化塘,保护天敌等有益野生生物,推广生物防治。
4.1.2 生态工业
生态工业的理论基础是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理论。循环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将人类经济活动重组为“资源-生
产-消费-再生资源-再利用”的反馈式流程,从而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最大限度的利用各种资源产品,达到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相协调,且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工业生态学则把工业体系预想为生态体系的一种特殊情况,将它描绘成如同生物生态系统一样的物质、能量以及信息流动及储存的形态。
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工业生态学原理和清洁生产要求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它通过物流或能流传递等方式把不同工厂或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建立“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物质循环方式,使一家工厂的废物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或能源,寻求物质闭环循环、能量多级利用和废物产生最小化。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生态工业”模式是“卡伦堡共生体系”。卡伦堡位于北海之滨,是丹麦的一个工业小城市。那里的主要5家工业企业相互之间的距离不超过数百米,在生产发展过程中,它们逐渐地,自发地相互间交换“废料”:蒸汽,水以及各种副产品,并用专门地管道体系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工业共生体系”。
4.1.3 生态服务业
所谓“生态服务业”也可称为“生态第三产业”,就是将生态的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贯穿到第三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来。生态服务业包括生态旅游、生态物流、生态商贸、信息服务业以及科技服务业等。如生态旅游可以被视为自然旅游和建立在可持续基础上的旅游,它被定义为“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仅不会破坏自然,还会使当地社区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
4.2 寒地生态小城镇的空间形态模式
寒地生态小城镇的空间利用应遵循资源集约的原则,采取适度集聚的紧凑模式:即乡镇企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居住小区集中、农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以此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4.2.1 乡镇企业向园区集中,生态产业园区为最佳模式
调整农村工业化的分散布局向集中格局转变,建立小城镇产业园区是实现这种转变的最有效方式。适当集中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供电、供水、通讯)的共享,以便降低成本,节约大量土地,有利于产业生态化发展。小城镇工业园区的区位应该选择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最低的地区,应布局在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或冬夏季风垂直的郊外或最小风频的下风向:应远离水源地和河流上游,布局在城区河流下游;应当相对封闭,与商业区和生活区隔离开:工业用地周围及与其它用地之间也必须有绿化卫生防护带。
4.2.2 人口向居住小区集中,生态住宅区和生态农庄为最佳模式
农村人口向居住区的集中包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已经转变身份的农民向镇区集中。现今很多农民已经彻底地从事二三产业,如进城经商而常住城镇的农民,被征用土地而进城务工的农民。要完成从这类农民到城镇居民的转变,对于小城镇来说,就是要促进其向镇区的转移,使其成为完整意义上的城镇居民,采用镇区集中人口的生态住宅小区是最佳的模式:
另一种则是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农民向“集中居住区”的集中。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决定了农村人口居住的分散特征,院落式居住形式和分散的道路使农村人均居住用地大大高于城镇,随着农村人口的大量增加,宅地用量也在迅速增长,在没有合理规划及管理的状况下,扩大了生态破坏的面积,造成了“到处放牧、山山种粮、户户点火、村村冒烟、处处污水”的现象。建立生态农庄,有利于减少对农村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并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
4.2.3 农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
推行农田向大户集中,实行合作化经营,能够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种植和农业生产基地化,为农业机械化发展铺平道路,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缩粮扩经,提高土地种植效益,在有利于保证经济建设用地的同时耕地面积不减。
4.3 生态小城镇个性化模式
寒冷地区气候冬季寒冷、昼夜温差大,夏季少雨、气候干燥炎热,一年四季绿色较少,自然环境恶劣,因此,生态小城镇规划要突出个性化,充分利用气候、环境、历史、人文等因素,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4.3.1 生态小城镇绿地系统的结构模式
建设时充分利用小城镇原有的地形、地貌、水体、植被和文物古迹等自然、历史、人文景观,力求在绿地布局上形成“点、线、带、面”有机结合的结构模式。将城镇四周环状防护林带和基本农田保护区、林网化农田、放射形的绿色走廊从四周引向城镇中心,把城郊的大片绿色与城内各公共绿地联系起来,城镇内则将各公共绿地和各种带状绿地联系起来,形成包围居住区的绿色网,以这种绿色网为骨架再紧密联系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等,形成“点、线、面、带”相结合的小城镇绿地系统。
4.3.2 生态小城镇绿地系统的地域模式
小城镇在镇区绿化方面,应设置合理的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道路绿地和单位庭院绿地,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统~完整的绿地系统。由于每个小城镇都有其自然和人文积淀的历史过程,形成了地方性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因此,在绿地系统建设中应保留、延续、体现其地方性,形成别具一格的风貌。
5 结语
寒地小城镇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滞后,环境污染严重,并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在景观环境规划设计中引入生态概念,依据小城镇自然条件充分了解各种景观因素的特征和历史,并通过人为因素的运用、小城镇景观环境和生态模式的建立,强化政府行为,加大宣传力度,从而唤起社会各界自觉的参加生态保护工程建设。
参考文献
[1]郭卫东。我国北方坝上地区脆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对策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3.10
[2]陈俊华、吴晓娜,雅砻江上游景观生态系统类型及特点[J],四川林业科技,2009.4
一、分级建设标准
我市将美丽乡村建设分初。中、高三个版本。“清沟、扫地、摆整齐”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初级版,贯穿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始终。“拆旧、拓新、整漂亮”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中级版,应做到“污水成网、有效运行;垃圾分类、减量利用;规范建房、小区示范;更新改造、风貌提升;规整漂亮、生态宜居”,用5年时间建成一大批最美乡村。“穿衣、戴帽、扮靓丽”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高级版,有条件的村庄应通过对存量农房“穿衣、戴帽、扮靓丽”,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坡屋顶和外墙装饰,系统进行景观绿化美化,全面提升村庄人居和人文环境,力争通过10-20年的努力,把福清农村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乡村。
二、提前启动建设项目。
在我市原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方案的基础上,我市提前启动19年美丽乡村建设项目。2018年10月,我市组织美丽乡村“百日冲刺”行动,对列入19和20年的新建设村提前下拨20万元资金用于启动规划编制工作,并对全市扣除列入城市建设范围的村庄外的375个村庄(包含19年和20年新建设118村)全面开展“清沟、扫地、摆整齐”工作。
三、引入第三方专家机制
(一)实施双重技术指导:我市聘请工程学院、省村镇服务中心等4家单位,组成美丽乡村建设顾问专家团队,分4个片区定期指导,每季度每村指导不少于1次。建立专家团指导微信工作群, 加强顾问专家团与镇村、规划设计单位、项目施工单位的沟通交流。根据美丽乡村办的文件的指导意见,推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陪伴式服务,及时指导项目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
(二)委托第三方机构考评:我市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全市95建设村进行第一季度考评,新建村和再提升村考评结果分别分为4个等次,作为兑现季度考评奖依据,体现公平公正、等次分明。其中,有补助的省级美丽乡村季度考评排名未列一、二等次的建设村取消季度奖。
四、宣传发动
(一)编制简报
每月通过编制简报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我市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集中宣传全市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广大农民的崭新风貌,全面反映我市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并对我市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经验进行概括总结,达到分析、归纳、提升、深化的目的,引导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深入扎实推进。
(二)公众号推广
创建公众号,实时更新美丽乡村建设最新动态,展示各村的亮点与特色,互相借鉴,共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发展。
五、资金保障
(一)加大资金奖补力度
我市财政对新建设的美丽乡村按1:2.5配套级奖补资金;对再提升的往年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平均按1:4配套级奖补资金。同时也督促乡镇及时将补助资金拨付到村,将专项资金用于村庄美丽乡村建设,避免资金滞留影响建设,并且根据乡镇每月报表随机抽查资金使用情况。
(二)合理分配奖励资金
一是设立季度考评奖。通过每季度的考评,按个镇街开展的工作效果划分4个方阵,给予每个方阵不同的奖励,干得快、干得好的可以获得更多奖励,激励各镇街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进度。二是设立配套奖。为鼓励有能力的镇村积极筹备资金,我市专门设立了美丽乡村自筹资金“配套奖”,奖金最高限额为新建美丽乡村每村20万元、再提升村每村50万元、重点打造特色村每村100万元。镇村自筹资金用于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在最高限额内按1:1配比给予拨付“配套奖”。三是设立示范奖。被选为召开现场会示范点的行政村也给予相应奖励,所得奖金用于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简报
第3期
xx县xx镇党政办公室200*年4月15日
为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段时间以来我镇采取以点促面带动整体的方法精心打造xx村陶家示范点,全面宣传介绍xx村狠抓新农村建设的做法、经验,从而为整体推进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一剂催化剂。现xx村已成为全镇新农村建设学习示范样板,宣传窗口。
立足“三高”树典范
认识高。作为原来全市示范村陶家自然村所在的xx行政村,在镇党政班子的有力指导下,村党总支一班人能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在此次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注重把整洁村容村貌,改善居民环境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容,确定了通过开展新农村建设,逐步实现农村水电道路通达、村庄美化、庭院绿化、厕圈卫生、垃圾无害、基础设施完善、文化娱乐场所健全等发展蓝图,为下一步根治农村脏乱差状况、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指明了方向。起点高。自镇里3月17日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布置会以来,本着xx村作为xx镇的开发区,打造全市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高度,针对本村部分村庄道路差、排水设施薄弱的症结,在驻点领导的带领下跑现场、勘地形、查民情后,综合统筹,细致谋划,着力高标准地硬化了后王、贾家等4个自然村的水泥马路2380米,扩建曹家等地域的下水道、涵道10余条,整治镇中心公路沿线2000多米路边住户卫生和风景线,清除污泥垃圾1000立方米,并正在积极协调组建新农村合作卫生所、完善沿途路灯设施等建设,真正努力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美化了投资环境。姿态高。由于公路沿线整治力度大,需拆除的附建物及违章建筑多等,涉及到部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较突出,但村中老干部、党员都能积极响应政策,自发组织“共建和谐新家园”创建活动,在镇、村领导的号召下,一是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植树护林共种植树苗1800余株,美化家园;二是自觉接受改水、改厕、改路,群策群力共改造门前塘3口,接通自来水246户,调整建房用地3幢,调整农户菜园地60户,构建了优美的生活环境;三是理解建设需要,顺利拆除民房一幢150平方米,拆除专业户标准猪栏2栋500平方米,拆除不规范附属房2600平方米构建了平安乡村、和谐乡村。真正体现出高昂的姿态、良好的心态、发展的动态,为全镇树立良好的典范,发挥了标兵带头作用。
关键词:新农村 乡村 景观发展
乡村,已不仅仅是农业生产之地,更代表着一种生活,一种与城市完全不同的生态环境与文化氛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明确的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近年,随着各地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的风貌,和谐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生态环境景观,已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新农村建设同时也给乡村景观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片面追求城市化现象,从而破坏了千百年保留下来的乡土风貌与文化景观,一些传统乡村景观已经或即将消失。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新的课题,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系统性研究尚不全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乡村景观尤其必要。
1.乡村景观的理论基础
所谓乡村是相对于城市化地区而言的,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外的人类聚居区(不包括没有人类活动或人类活动较少的荒野和无人区),是一个空间的地域范围。【1】乡村景观是个复杂的概念,特别是我国幅员辽阔,北方的平原小镇与江南的水乡民宅有着显著的区别。和城市景观、自然景观相比其空间构型是在原有环境自然属性的基础上注入人类文化特征以后形成的,它是融社会、自然、文化于一体的,具有特定景观形态、行为和内涵的综合体
2、乡村景观发展的原则
2.1乡村景观的空间功能
保持景观的合理性和通达性,乡村景观的空间主要表现在景观块、景观路、景观廊和景观基地所形成的综合景观特征。特别是以居民点、村、镇所形成的空间特征是乡村景观规划发展的基本原则。
2.2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乡村住民的生活质量
对于各个不同地区来讲,乡村的社会发展模式不同,经济文化水平差异较大,景观也有较大差距,改变乡村贫困落后的面貌,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是景观规划发展的重要原则。
2.3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乡村地域的发展应以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乡村景观规划的过程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乡村的开发建设应该以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为原则,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进行破坏性开发,这样才能最终实现乡村景观的良性循环,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2】
3、当前存在的问题
尽管现在农村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与迅速发展的城市相比,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明显滞后,基础和公共设施严重短缺,环境脏、乱、差,使得城乡差距更明显、更突出。目前,我国乡村景观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观念存在偏差,主观认为城市的就是最好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对其居住条件有了进一步的要求。但受我国长期以来城乡结构的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普遍比城市低,造成人们在思想观念上认识的错误,认为只要是城市的就是好的,只要是农村的就是土的。
在缺乏正确思想观念指导的情况下,城市的景观建设模式和建筑特点误导着农村居民的建设思想,在进行乡村规划发展的过程中,片面学习城市建设模式,修建了不合事宜的宽马路、大广场,建筑上盲目模仿城市的住宅或别墅,甚至建造了西式建筑,即所谓的“欧陆风格”,造成不土不洋的建筑形式。这些做法都导致了地方文化和场所精神的割裂,造成了景观设计城市化,没有有效地保护和继承农村景观的固有风貌,而使原有的极富吸引力以及景观价值的本土特色丧失,破坏了农村的特色田园风貌造成了许多中国特有的传统乡土文化的丧失。【3】
3.2农村住宅建筑布局不合理。
长久以来,由于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不明确,村镇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农村住宅建设用地总体上比较粗放,住宅建设相对城镇大为落后,建筑形式单一、大量旧房空置,布局散乱无序现象十分突出。
3.3环境绿化不完善、不科学、不合理
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绝大多数农民认为,种植杨树、柳树和槐树这些适宜农村的树种,是祖辈遗传延续下来的,还有许多是自然生长的。这就使得树种单一,管理不完善的现象存在于我国广大农村环境中。而另一方面,在新农村建设中,不少地区农村盲目引进外地或国外树种,生搬硬套城市模式,盲目追求常绿苗木,忽视乡土树种,从而造成农村绿化“千村一面”和“有绿无荫”的现象。
3.4卫生质量差、环境污染严重
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将垃圾随意地丢弃于房前屋后以及路边、田埂、溪岸等。垃圾的露天堆放,不仅影响居住环境的视觉美感,其散发出来的气味,还影响到农村居住环境的空气质量,更严重污染到农村的水源。此外,农村传统的厕所比较原始,不太卫生,对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危害相对也大。
3.5公共空间的限定模糊,功能性不强
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农村的公共空间没有明确的功能限定。在没有明确界定的情况下,公共空间仅依靠人们通过日常的自发活动来模糊地实现其功能。
3.6农村传统文化丧失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人们忽略了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一味拆旧建新,盲目照抄城市景观示样。农村传统景观遭到破坏,丧失了各地的特色,导致传统农村人居环境丧失了活泼自然的特色与亲切自然的生活气息。
4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发展模式
4.1要具有整体发展观念
农村的发展只有持续地改进其功能与形式,才能得以生动地保护与发展。乡村景观的发展需要表现其在历史上的延续性,这种延续性会加强乡村的景观特色及不可替代性。因此,在乡村景观格局的塑造上:
4.1.1充分考虑当地的现实条件以及历史人文环境,把这两者相结合;
4.1.2保证区域的整体协调统一,使改建与新建区域相互关联;
4.1.3维持农村居民基本生活的同时,尽可能满足其休闲娱乐的需要,改善传统空间及场所,使其拥有新的功能与形式,同时也更具有时代性;
4.1.4景观设计主要包括增加绿化面积,如在沿路、沿河、沟渠两侧设置绿化休闲带等;
4.1.5在区域内的出入口、交叉路口及重点地段等需要强化的景观节点处,要有很强的景观识别性;
4.1.6在景观建设的同时保护其生态环境不受损害,因此都要采用生态的景观设计手法。【4】
4.2合理适宜的景观产业地带
依照乡村景观形态分类,主要包括乡村居民点景观、网络景观、农耕景观、休闲景观、遗产保护景观、野生地域景观、湿地景观、林地景观、旷野景观、工业景观和养殖景观等。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宜地带规划,以确定合理的景观体系。
4.3以人为本,因地制宜
无论是规划还是建设,最终的目的都是要为所使用人服务的,为人的使用而解决问题的,所以在考虑大环境生态性的基础上,更多要考虑的是人的需求,甚至是从不同人群的角度去考虑,从人们的行为和习惯出发,营造实用、宜居的人居环境,要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延续原有乡村景观特色。
4.4美学原则
景观是由众多要素所组成,人既是景观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景观感受的主体。在特定的美学价值观下,对乡村的景观环境形成美学价值判断,获得自然或人文的美的感受。所以,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本质就是创造美学价值。
5结尾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未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探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建设,依据乡村的功能、景观要求和经济条件,创造出极具特色的乡村景观艺术形象,无疑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为我国增添一道亮丽的色彩。
参考文献:
【1】祝自敏,胡希军,赵晓英. 走有乡土特色的乡村景观规划之路[J]北方园艺2007.8
【2】侯芳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初探――以中国北方乡村为例[D]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6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要实现广大农村地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广大农民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统一。为此,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第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具体来说,就是要求一切从广大农民的愿望和实际出发,把农民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尊重农民、依靠农民、激发农民的创业激情和首创精神,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破除各种体制,不断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发展活力;农民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的,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广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发展农村教育,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素质;要以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上来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在实践中政府要引导扶持,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违背农民意愿。
第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全面进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农村落后的经济面貌。经济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我国一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滞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只有经济发展了,农民的生活才能不断改善,农民的全面发展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位置。通过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促进粮食增产,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同时,新农村建设在民主法治、精神文明和社会管理等方面也应有明显的进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也需要可靠的政治保障、稳定的社会环境、正确的思想意识、良好的文化条件。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切实维护农民的民利。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在教育、医疗等方面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和谐新风尚。推动建立覆盖整个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证广大农民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经济建设和物质文明方面的目标要求;乡风文明是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方面的目标要求;村容整洁是社会建设方面的目标要求;管理民主是政治建设和社会管理方面的目标要求。在实践中应当按照这些目标和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不断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向前进。
第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切实搞好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建设新农村,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特点和人文环境状况科学规划,形成类型多样、特色鲜明、风貌各异、多姿多彩,体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由于各地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文环境有着较大差异,财政实力也不平衡,推进新农村建设必然起点有差别、进程有快慢、水平有高低。因此,搞“千村一式”既不科学,更不现实。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应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地区特色,发挥自身优势,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注重实效,扎实推进,不搞花架子,不搞盲目攀比,避免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避免新农村建设运动化、短期化。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领先,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加大力度,解决突出问题,为加快新农村发展做出表率;欠发达地区要积极学习发达地区先进经验,但不要照搬照抄,要从当地实际出发,选准切入点,量力而行,注重实效,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例如,对于一些经济状况相对发达的村镇,可以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倡科技兴农,鼓励自主创新等;但对于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更要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基本的融资难、卖粮难、看病难、念书难等问题。
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一方面要求各地要搞好部署,做好规划,整体推进,注意新农村建设中各项工作的统筹兼顾、互相配套,防止重复建设、分散投入。规划编制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要充分考虑本区域的人口变化、土地变化、城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另一方面又要求各地积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当地实际发展水平和农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合理确定目标和任务。各地要及时将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典型加以推广,充分发挥典型引导作用,处理好一般示范与个性特色的关系。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立足本土乡村人文,尊重本地区的传统习惯和风格,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
第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