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行为学定义范文

环境行为学定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行为学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境行为学定义

第1篇:环境行为学定义范文

[关键词] 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

一、《组织行为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2001年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教育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2005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再次强调,要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继续扩大双语课程的数量。双语教学的开展是加快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是现代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的体现。作为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从而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组织行为学具有综合性、权变性和互动性的特点,而对《组织行为学》实施双语教学意义在于:

1.双语教学开创了全新的“教”与“学”的思路。学生通过对原版教材的提前预习及仔细阅读,授课老师通过对英语原著进行英语解释,让语言由一种工具演变为一种思维方式,以英文的思维方式思考国外的原著学科,不但在学习、理解和消化方面更直观、更接近,而且更易掌握专业术语和模型分析。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适应国际经济和技术要求的复合型人才。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基本上是应试教育,缺乏听说能力的训练,双语教学的一个优势是,让学生在掌握《组织行为学》课程内容的同时,通过专业的原版英文教材扩充词汇量,使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这种学术和商务语言,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地了解和掌握专业领域最新的知识和技能。

3.有利于推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通过双语教学和原版教材的引进,教师了解了《组织行为学》最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这有利于实现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更新,做到教学工作的与时俱进。

二、《组织行为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

1.教学目标设置

Organizational Behavior是我校本科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农经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组织行为学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企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Organizational Behavior双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组织行为学的体系;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掌握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方法;应用所学知识分析组织中个体、群体和组织的行为;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及日后的实际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2.教材及教学手段

双语教学在我校处于发展阶段,对于教学中运用“双语”的具体要求和做法等许多方面都在尝试和摸索中。为了确保“双语”真正发挥作用,通过使用完整的原版教材,教师和学生可以接触到“原汁原味”的外语,这是在课程中指定其他外文文献或外文教材(部分章节)作为补充阅读或教学参考所无法替代的。我们选用了Stephen P. Robbins,Organizational Behavior,清华大学出版社,一书作为指定教材。《组织行为学》的教学从一开始全部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整齐、美观、生动的课程内容展现,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升了教学效果。同时要求学生用外文完成课后作业和参加考试,即教学过程中的书面交流100%使用外语。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使用外语60%以上,鼓励学生用外语回答问题和参加讨论。

三、关于搞好《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1.注意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教师在双语教学中可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讨论式教学法等;通过灵活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能将部分现实生活和管理实践引入课堂,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身临其境地面对一系列管理事件和问题,将理论知识用于指导实践,这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其相互交流与沟通,塑造健康的人格品质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有着积极性的影响。

2.利用学科特点适时地培养学生兴趣

《组织行为学》教学过程是非常有趣而生动的,它的每一个专业术语,每一个知识定义都来自工作、生活、学习,甚至任何环境中,本门课正是通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些学科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另外还可根据学校条件,适时适当的开展环境模拟或是外出实践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实践活动和根据具体情况模拟出来的场景,能更生动的使学生除掌握课本理论外,掌握实践技能。

3.学校应搭建利于双语教师教科研水平提高的平台

学校应搭建一个适合双语教师交流、互动,发挥和展示自我的一个舞台,不仅在教学上体现优秀的教师风采,同样也需要在科研方面结出累累硕果,创建出一流的双语教师团队。

双语教学的开设及实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成功,当然这里所指的成功即是学生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而教师同样能上升到一个崭新的教学高度,这便是这种教学模式开设的成功所在。因此,双语教学还有很长的路需要我们探索。

参考文献:

[1]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孙玉芳:高校课程考核管理实与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8(2)

第2篇:环境行为学定义范文

论文关键词:校园空间;环境行为理论;环境决定论;相互作用论;相互渗透论

0引言

进入21世纪后,环境行为学的影响日益扩大,已逐渐应用到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和实践中。作为环境行为学基础理论的环境行为理论成为许多建筑及规划设计的指导理论,在柳州高级中学的校园设计中,环境行为理论得到大量应用,设计人员综合考虑校园内各类空间环境的要素,从师生的生理、心理需求及行为模式出发,结合学校的文脉与文化性,注重“和谐自然”的意境,同时兼顾“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创造出具有独特气质的校园空间。

1环境行为理论的基本理念

环境行为学是研究人与周围各种尺度的物质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着眼于物质环境系统与人的系统的相互依存关系,同时对环境的因素和人的因素两方面研究,其基本目的是探求决定物质环境性质的要素,并弄清其对生活品质所产生的影响,通过环境政策、规划设计教育等手段,将获得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品质的改善中。环境行为学作为跨学科的研究理论,追求的是环境与行为的辩证统一。

环境行为理论是环境行为学的基础理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环境决定论,2)相互作用论,3)相互渗透论。环境决定论是指环境决定人的行为,外在的因素决定反应的形式,即建筑应与周围环境相统一,做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相互作用论是指环境和人被独立地客观地定义,相互之间互相作用,其行为的结果是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们不仅能消极的适应环境,也能利用环境提供的要素,改变周围的环境,达到和谐统一。相互渗透论是指人们通过修正和调整物质环境,改变与我们交往的人们,从而改变社会环境。与相互作用论不同的是相互渗透论不是用二元论的观点考察人与环境,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的统一。

2环境行为理论在校园空间建构中的应用

2.1环境决定理论在校园空间建构中的应用

2.1.1‘和谐自然”的总体规划新柳高的基地位于柳江边上,离蜡烛山不远,有山有水的地理环境及柳州高中的历史文化沉淀,使得新校区具有“集自然山水之秀,汇人文气质之灵”的独特气质。在新校园规划中,采用“化零为整”的手段,利用中国传统园林的借景及对景的手法,不拘小节,达成一种建筑与山水无限融合的理想夙愿。通过分析基地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建筑的主轴线与柳江平行,次轴线则将蜡烛山、基地与柳江联系起来。见图1.

利用圆弧的向心性,在外围用圆弧走廊将各个分散的教学楼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各功能建筑沿轴线有序展开,即规整又不失活泼。同时教学楼之间的连廊形成一个个相框,移步换景,与周围环境相融合,深得中国传统园林的借景及对景的手法的精髓。见图2.

2.1.2简约的建筑设计手法 在建筑形式的处理上,源自于广西的秀美山水赋予的灵感,建筑风格不再是旧有的简单呆板,力求新颖活泼,建筑设计与新区的环境相适应,表现一种腾飞、向上的气氛,同时增加新校园的识别性,在南北入口处,有五层高度上的扇形雨棚。中轴线由一系列的立柱开始,分隔了运动场对入口广场的干扰,并象征学生由此进入神圣的知识殿堂,通过中轴线宽敞的连廊,与辅助的西侧的连廊结合,可以到达主体建筑内部的各个区域,同时可以成为入口街道的标识。主体建筑涂料与混凝土、金属与玻璃的组合,柔和而又具有现代感。采用小尺度划分,以产生亲切感,简约的比例,塑造轻盈的外观效果,既减少了对学生的压迫感,又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2.2相互作用理论在校园空间建构中的应用

2.2.1合理分区。整体设计基于人员活动流线和有机整体原理的空间序列组织方法,这是通过分析学校人员活动规律及建筑基地环境得出的结论,是相互作用论最直接的体现。

建筑理论家汤布利(1、w0mbly)对有机建筑给出以下定义:“假如一座建筑是有机的,它所有的部分应是和谐的,是一种连贯的表现,包括与环境之间的统一,它的居住者、建筑材料、结构方法、建筑地段、建筑用途、文化背景以及它所赖以生成的理念,每一个要素都是另外要素的产生的结果,一种有机的结构定义预言了生活,与使用者一起成长,呈现出它自身的基本现实或内在本质”。在该校园空间的建构设计中,充分体现了有机整体的概念。而其内在的本质是基于人的活动流线与活动区域,能最大限度保证使用者的方便性与舒适性。根据功能分区,将体育活动以及绿化区临近新区主干道布置,有效阻隔了城市的噪声。教学区、体育区与位于基地北部的生活区呈三角型布置,分区明确,联系方便,互不干扰,从任何一区到其它两区均为最短距离。在中心校区的布局中,将全部教学楼以及办公楼、图书馆等,以一条贯穿的半室内步行街道相连,来自外部的自然光线和不同标高处的“桥廊”,暗示出城市街道般的空间特征,使空间的使用与发展导向一个良性的走向,使校园空间成为有机整体。见图3.

2.2.2相互作用理论在校园竖向设计中的应用相互作用理论在校园竖向设计中主要体现为在进行竖向设计时“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并且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在新校园的设计中,尽量利用原有的地形,降低土方造价,将低洼地带体育场标高降低2m~3m,利用地形边缘的高差作为看台,节约建设成本,并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学生可以在体育场周围的草坡上休憩、玩耍或观赏比赛。在校园西侧,原有地形低洼,建筑避开这里布置,形成的空地作为自然景观,原有的水面保留并加以改造,多层次的绿化、景观形成的诗意校园空间可成为学生课余交流、放松的良好场所,并将成为个性发展的舞台。见图4.

2.3相互渗透理论在校园空间建构中的应用

2.3.1相互渗透理论在创造校园动态

空间序列中的应用动态的空间序列是指人们穿过一组空间的整体感受和心理体验,要获得良好的整体感受,在空间序列设计时要注重空间的大小、高低、狭长或开阔的对比,以及空间中实体建筑界面的变化的联系。在柳高校园的空间序列设计中,特别注重具有“穿越”意义的序列空间的创建。其关键就在于如何理解“穿越”这一空间构造的意义,让人怀着“前方似乎有不少有趣的东西可以一看”的一种期待,同时又不能让人看到全部,而将一些感动留到后面,这就是所谓的“穿越”。为了使柳高空旷的基地成为受人欢迎的环境,设计时以一系列四通八达的,开闭有致的交通空间,将大量的单个建筑联接成集合形式的校园平面。在中央部位创建一个中心校园区,周围用路径环绕,体育馆、报告厅等则像卫星一样在其外围布置,通过贯通连廊,环形连廊,相互连接,形成多层次的空间体系。

2.3.2相互渗透理论在营造“以人为本”交往空间中的应用 “评价一个校园规划好坏与否的重要标准,是看规划方案能否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游客、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还在于校园规划能具备激发好奇,促进交流的特质,这样的校园氛围才是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校园中师生的交往活动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及社会性活动,三种类型的活动是以交织融合的模式发生的。以环境行为理论为依据营造课堂教学之外的,适宜多元化教育模式的“广义课堂”成为新时期设计所关注的问题。相互渗透论是进行交往空间设计的关键。

教室以外的交流大多是以三五成群的模式,这是社会心理学中的小群生态。因此我们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把教室走道尺寸放大,扩大了走道的功能,使之不再是单一的通道,而是具有一定的交流空间的复合空间模式。同时在进行绿化设计时,采用花墙竹墙,群体树本等,围合出大量半围合空间,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通过各种小广场的设置,方便学生进行一些集合活动。并且在连廊中增加了可以休息的长凳,使之成为休息交流的空间。在中心校园内部,设计重视环境地景的对应与融合,加强视觉轴线的塑造,创造借景(远山)、亲水空间塑造及平原地景意象的延续。多层次的建筑布局创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与学习群组,而各种形态各异的外部公共空间,围合半围合空间,以视觉的和物质的方式相互联结成网,成为具有自由流通的,不断变化的,动态统一的交往空间。

第3篇:环境行为学定义范文

内容摘要:本文在分析连锁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上,选择了从组织行为研究的角度来进行研究,主要结合组织行为学研究中的社会角色的知觉活动问题和组织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等具体层面,分析了连锁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等方面的必要性和实施途径,探讨了连锁商业企业在新农村建设、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环境保护、社区关系建设中履行社会责任的意义。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 连锁企业 社会责任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从承担社会责任的基本理念来看,目前所提出的社会责任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针对究竟企业社会的标准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国内学术界很多学者都提到了SA8000标准体系,张文贤(2008)、郑启福(2008)都提出,我国应该以SA8000为蓝本,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从立法上推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设。张忠、刘春雷(2008)则认为,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认识要结合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特殊社会责任来进行,他们认为,特殊社会责任才是企业社会责任最为核心的部分。李秋华(2008)则赋予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以新的重大意义,认为在和谐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将有助于从多个不同层面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关于社会责任的途径问题,国内一些研究学者给出了多种思路,绿色营销、慈善活动、绿色物流等都成为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内容,缪朝炜、伍晓奕(2009)更明确提出了建立科学的社会责任的评级体系,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将对绿色物流的建设产生积极影响。张文贤(2008)认为,对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中应该包括财务指标、文化指标、公益指标和市场指标等多样化的评价指标。

连锁商业企业是一种具有特殊形态的经济实体,具有自己独特的运行模式,目前正处于高速成长期,连锁业态的出现使得商业企业和社会的结合不仅仅局限在少数大中城市,更通过不断的圈地扩张和延伸服务,直接深入到了广大农村地区,将农村和城市的消费活动、生产活动通过连锁业态紧紧地联系起来,对于广大农村的社会生活产生了一系列重大影响。同时,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视野将有助于将企业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运用行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加以进一步的认识和明确,以进一步探讨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履行的途径等重大问题,基于此,本论文主要围绕连锁商业企业的社会责任运用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角度来进行分析研究。

连锁商业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

组织行为理论认为组织行为必须重视环境的约束条件,组织的变革与发展也离不开环境的制约和决定作用,因此,组织选择什么样的行为模式既受到组织秉持的价值观的影响,更严格受制于环境对组织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连锁商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即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更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对于连锁商业企业的社会责任的概念,首先有必要明确关于社会责任的定义,根据卡罗尔的观点,“企业的社会责任囊括了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自由决定的责任”;我国学者对于该定义目前已经取得了比较一致的认识,一般认为,所谓社会责任“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伦理道德规范,是指企业在谋取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责任和义务”。该定义主要基于道德规范角度给出的,从组织行为研究视野来看,企业的社会责任本质上是一种企业基于某种特定环境交互结果的意识和行为反应。因此,本文尝试从组织行为学角度给出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所谓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基于对自身所担任的社会角色的角色认识和责任意识,根据所处环境的特殊性,着眼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立足于提高组织成员和社会成员的工作生活质量而引发的一系列行为反应。

(一)企业的社会角色定位

从组织行为角度看,组织的一切行为和组织自我的角色认知有很大关系。角色认知属于知觉活动中一项重要的知觉表现,它反映了知觉主体对于特定角色的基本认知状态。通常我们认为角色和责任、行为是相互关联、紧密联系的,如图1所示:从角色认知的角度看,角色在社会活动中不仅仅只是知觉主体某种身份的代表,更要求知觉主体明确这种身份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并且具备和特定的责任意识相联系的行为模式并且付诸于行动。这才是角色知觉的基本要求。因此,企业在社会活动中首先要明确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是什么?找准自己在社会活动中的定位,剖析社会赋予了这样的社会角色什么样的角色责任,并以此为基础来明确自己的角色行为模式。

(二) 连锁企业社会责任的特殊性

连锁企业的社会责任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主体的特殊性上,也就是连锁企业自身的特殊性。一般认为,连锁商业企业和传统的商业企业相比较而言,有以下鲜明的特点:首先是其经营模式的连锁性。这样的经营模式,决定了连锁商业企业对于社会生活的渗透的深度和广泛性。其次是连锁商业企业的统一配送体系。这样的统一配送使得物流运输的成本大大降低,在连接农村和城市、田间地头和居民餐桌这一点上缩短了运输距离,使得降低农副产品的运送周期和提高农民农业生产的效率成为可能。最后是连锁商业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这对于当前提高社会的就业率,改善中部地区的劳动力人口的吸纳能力,尤其是对于吸纳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连锁商业企业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这些特点来全方位的服务社会,履行社会责任。

(三) 连锁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价值

组织行为研究要求组织重视变革与发展,而社会责任的履行是组织变革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的影响因素,确立了正确的社会责任观,也就确立了正确的变革与发展观,及企业变革与发展的方向。确立怎样的核心价值观是衡量企业的社会责任认知的一个重要方面。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当前企业要将全面工作生活质量价值观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价值观。所谓工作生活质量价值观,最早起源于英美等国,主要是指针对改善员工和企业关系、达到提高生产率和员工满意度的指导方针和管理哲学,笔者所提出的全面工作生活质量概念是相对于前面仅仅针对员工和企业关系而言的,指在重视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基础上进一步将视野扩展到社会生活,也就是强调企业在发展和变革中不仅重视内部员工的满意度,更要重视企业之外社会成员的满意度,以一个负责任的社会成员角色形象去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提高社会的工作生活质量。由于连锁商业企业和社会生活的距离非常贴近,对社会大众的示范效应也非常明显,连锁商业企业尤其如此。笔者认为,连锁商业企业结合自身的业态特点,履行全面的工作生活质量价值观为核心的社会责任将更具有社会的现实意义。

连锁商业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和实施途径

连锁商业企业的社会责任实施途径,如图2所示。

(一)积极建设良好社区关系,提升企业形象

社区,不管是城市的社区,还是农村地区的居民区或者乡镇,是很多连锁企业的服务对象,也是重要的客户群体聚居区,建设良好的社区关系,开展积极的公共关系活动,有足于改善企业形象。连锁企业的超市和卖场,可以组织参加社区安全保卫、建立公益组织、扶危济困等活动,来倡导积极的社会风气和公序良俗的行为。同时还要注意的是,超市等连锁业态进驻社区,带来的不仅是质优价低的商品和服务,也会带来一些负效应。据国外一些研究机构以沃尔玛超市为例进行的相关研究表明,大型连锁超市的发展,一方面使得更方便更丰富的商品、服务进入消费者生活,但同时由于超市的挤压,导致超市周围原来倚赖出售日用百货为生的大批小型商店和居民便利店倒闭,这部分居民也成为失业人员,生活陷入困境。所以在发展社区超市时,也要关注这一现象,主动通过实施再就业等帮扶工作,使社区责任更细致和深入。

(二)发挥渠道优势,发展农产品绿色物流

连锁商业有着统一的商品配送体系,经营网点又能够深入城市农村,完全可以利用这样的渠道优势,积极发展农产品绿色物流体系,通过精密计划、集中采购,大量直接采购农产品,包括粮食、蔬菜和农副产品以及深加工农产品,将城市居民的餐桌、菜篮子和农民的田间地头联系在一起,既通过计划安排生产,保证了农产品供给的低成本、高品质,更可以改善农村农产品销售的一些信息、渠道等的瓶颈,帮助农民尽快实现销售,改善农业生产效率。

(三)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服务新农村建设

农村地区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人口,近年来随着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收入差距的减小,大量农村原来流往东部的劳动力选择留在本地就业,但中西部地区的第三产业的比重普遍较低,无法向留在本地的农民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使得这些农民工处于失业状态,形成新的就业问题,更可能影响社会稳定。

而连锁商业企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所以,企业在向农村市场扩张过程中,注意通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一方面提高他们的劳动力素质,使他们能够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更可以通过提供就业岗位,解决农村地区的隐性失业问题,因此,连锁超市进入农村地区,既促进了当地的商品市场的发展和繁荣,对于我国建设新农村的改革实践有重大意义。

(四)倡导环保理念,履行环保职责

不管是哪一类型的企业都要着眼于两型社会的建设来发展自己,连锁商业企业同样责无旁贷。企业在确保自身不向环境排放未经处理的“三废”之外,还可以利用自己的网点多、渗透深、接触面广等特点来向社会宣传环保理念,通过营业场所(超市或者卖场)的环境布置、垃圾分类回收、包装物的使用等方面向消费者传达绿色消费的理念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同时,积极参加社区的环境保护活动,积极主动宣传和倡导环保理念和行为。

综述所述,连锁业态的兴起,是我国作为第三产业的商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同时也带来了关于连锁企业社会责任的思考问题,笔者在本文中仅就组织行为理论的角度对连锁企业的特殊性以及建立在这一特殊性基础上的社会责任进行了论述,试图从组织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分析社会责任的重大意义,还有很多问题未曾涉及和深入的探讨,有待以后的研究进一步拓展。

参考文献:

1.Carroll,A.B.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Will industry respond to cut-backs in social program funding?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1983

2.李秋华.和谐社会语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浅议[J].学术交流,2008(12)

3.郑启福.SA8000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设的影响与启示[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12)

第4篇:环境行为学定义范文

关键词: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行为论 系统论 匹配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为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西方管理学界开始关注于企业的战略管理,以期借此帮助企业获取竞争优势。这种对战略管理的热情使人们开始关注于各种管理活动在战略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在此背景下,Schuler等(1984)从战略的角度出发,以更宏观的视角去讨论人力资源在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方面所起到的作用。这些研究可以被看作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简称SHRM)的最初理论来源。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对SHRM活动的主要内容及其任务目标的看法也在不断调整中,SHRM先后出现了所谓行为学派和系统学派之分。

行为学派的基本观点

在早期的研究中,所谓SHRM就是指所有通过影响个人行为以满足组织战略需求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Schuler,1984)。基于这一视角,行为学派认为,个人行为是企业战略和企业绩效间的中间变量,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通过影响和控制个人的观念和行为以服务于战略和绩效。学者们分别从通用视角和权变视角出发,展开了大量研究,并得到了不少有益结论。

(一)通用视角

通用视角下,研究者遵循的理念是普遍主义原则,并认为企业可以通过最有效的SHRM活动来管理员工,并实现经营状况的持续改善。

相关的研究中,Pfeffer的研究结论,影响极为深远。在其1994年的研究中,Pfeffer提出了十六种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并在1998年的研究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缩减至7个:就业安全、选择性雇佣、自我管理的团队、与公司业绩高度相关的薪酬、大量的培训、减少员工的地位差异以及信息共享。

此外,Delery等(1996)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采取内部职业升迁通道、正规培训体系的规模、结果导向的考核措施、与组织绩效挂钩的薪酬体系、就业安全、雇员发表言论的自由及工作定义的丰富化设计是有效的SHRM活动。其中,结果导向的考核措施、与组织绩效挂钩的薪酬体系、就业安全的有效性得到了经验数据的支持。

(二)权变视角

权变视角下,研究者认为,在拥有不同组织特征(包括战略)的企业中,对有效行为的定义也会有所不同。不同的企业会采取不同的战略,不同的战略又会对个人的观念和行为产生不同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也应据此进行适应性调整。

相关的研究中,Schular和Jackson(1987)定义了12对相互对立的个体行为特征,并分析了在创新战略、质量领先战略和成本领先战略下,什么样的个人观念和行为是更有效的,并由此推出不同战略下,组织更倾向于采取何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以创新战略和成本领先战略为例,在采取创新战略的企业中,有效的SHRM活动则包括:鼓励团队工作的工作设计、长期导向并关注团队绩效的绩效评价体系、强调内部公平的薪酬体系、多样化的薪酬体系和股权激励、宽阔的工作设计和职业生涯设计;但采取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其有效的SHRM活动应包括:避免含糊的职位说明书、狭窄的工作设计和职业生涯设计、短期和结果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最小限度的员工培训等。

系统学派的基本观点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开始意识到,企业的人力资源活动是互相联系的,SHRM不应仅关注于对个体行为的控制。因此,在系统论的视角下,学者们认为,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应放在战略管理的视角下进行有效的整合,不应单纯地考虑某一个或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如何对企业的战略提供帮助。

据此,Wright 和 Mcmhan(1992)将SHRM定义为,旨在使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的、有计划的人力资源部署和管理活动。这一概念体系与Schuler(1984)的区别在于,它不但强调了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组织其他特征(如战略)的垂直匹配,还强调了组织内不同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水平匹配。这一划分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里,可以被看作是SHRM的主流观点。

相关研究中,Wright和Snell(1991)为SHRM理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该研究认为,在人力资源系统中,个人的技巧和能力可以被看作是投入,需要从外部环境获取;员工的行为可以被看作是生产;绩效和工作满意度可以被看作是产出。因此,SHRM的任务主要是能力管理和行为管理。其中,能力管理的意义在于保证员工在既定战略下拥有足够的技能;行为管理的作用在于保证当员工拥有足够的技能时会按照有利于战略实施的方式进行工作。

该研究设计了四种能力获取、能力利用、能力保留、能力替代等四种能力管理战略,以及行为控制和行为协调等两种行为管理战略,并构建了人力资源战略和人力资源主要活动(包括人员选拔、绩效考核、培训、薪酬体系等)的矩阵表(见表1)。这样,为满足战略发展的需要,企业将采取不同的人力资源战略组合予以配合,人员选拔、绩效考核、培训、薪酬等人力资源职能部门就可以依据矩阵表,各自采取措施,完成各人力资源战略。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动向

近年来,学者对SHRM中匹配进一步展开讨论,并极大地扩展了SHRM的研究视野。受此影响,在权变视角下,学者们不仅关注于企业战略的差异性,还开始关注于企业的产业特征、所有权特征及外部环境特征的差异性。此外,通用视角下SHRM的研究也极为丰富,并提出了一系列能够服务于企业战略需求的通用性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一)匹配的界定

在匹配的界定方面,不少学者都批评了“垂直匹配”和“水平匹配”的概念划分,并认为这种划分缺乏理论和现实支持,且不适合研究的进一步深入(Delery,1998)。在此背景下,“内部匹配”和“外部匹配”的概念划分开始得到学者的认可,并成为目前SHRM研究的主流框架。

“内部匹配”和“外部匹配”的划分最早由Jackson和Schuler(1995)提出,旨在强调SHRM与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匹配。其中,内部匹配指的是,SHRM与企业内部的技术、结构、规模、生命周期、战略等的匹配;外部匹配指的是,SHRM与企业外部的法律、社会和政治环境、劳动力市场、产业特征、文化传统等的匹配。

这种划分之所以被广为接受,是因为它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视野。例如:Cabreba等(1999)讨论了什么样的SHRM活动能促成组织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匹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应一方面采取与组织战略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促使行为规范的形成;另一方面调整人员选拔的标准,刻意寻找拥有特定理念的申请者,以促成价值理念的形成。

(二)权变视角下的新进展

在内外部匹配的概念体系下,SHRM的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不少研究开始就不同的产业特征(如:生产性产业和服务性产业)和组织特征(如:公共社会组织、非营利性组织及私人组织)下,SHRM活动对企业战略的支持展开研究。

例如:Richard等(2007)考察了不同产业特征及外部环境(确定性环境和不确定性环境,资源充沛型环境和资源稀缺型环境)下,多样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Teo(2000)和Wei等(2005)讨论了公共社会组织的市场化改革对企业SHRM活动的影响。公共社会组织的市场化或私有化,将促使采取更多的SHRM行为;Rodwell等(2004)考察了盈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卫生组织中的SHRM活动,并在经验数据的基础上,认为SHRM活动对这两类组织的绩效都起到了显著的正作用。

(三)通用视角下的新进展

此外,学者们还关注于SHRM实践在帮助企业获取战略性竞争优势方面做出了何种贡献。总体来看,这方面的研究仍在通用视角下展开,基本思路与Pfeffer(1998)是一致的。但从一些研究中可以看到,不少学者明显地借鉴了权变理论的主要思想,其研究也多针对某一个地区或某一个行业内的企业。

相关研究中,Richard等(2001)提出了SHRM效力的概念,并说明了高SHRM效力在减少员工流动率、改善企业的业绩方面的贡献。其中,SHRM效力的提高主要通过团队导向的工作设计、适应力强的员工以及授权等方式得以实现。Vlachos(2008)就专门针对食品企业,讨论了职业安全、选择性聘用、自我管理的团队、决策分权、全面的培训以及信息共享等人力资源活动与企业绩效的关联度。其中,除了职业安全外,其余人力资源活动都对企业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在我国的应用

我国目前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及经济社会多重转型的历史时期。企业面临着劳工成本的不断提升,而且过去那种粗放型、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也受到法律法规的严格控制。在此背景下,依靠低成本获取竞争优势的做法变得越来越不可持续。因此,未来我国必将进入战略管理时代,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将成为我国企业的必然选择。

李宝元(2005)、安鸿章(2005)、张正堂等(2005)都曾先后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念引入到国内,并引起极大的反响。具体到企业运用层面,根据笔者的一些实地调研,包括BSC在内的一些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实际有效性仍令人怀疑。在一些公司,BSC系统中,各项指标的设计明显有生拉硬扯的倾向(李宝元等,2011)。

这种理论与实际情况脱节的情况,可能有三个原因:一是一些管理咨询机构为企业导入管理方法和理念时,缺乏对企业的足够了解,难免落入生搬硬套;二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并没有一个标准化的操作手法,对管理者的素质要求较高;三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在我国的运用时,忽视了我国企业在管理制度和契约化管理程度上的不足,并导致SHRM与企业特征的不匹配。

参考文献:

1.李宝元.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精要[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张正堂,刘宁.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其理论基础[J].财经问题研究,2005(1)

第5篇:环境行为学定义范文

随着组织形态由讲求价格机制的市场式组织演变为讲求理性管理的科层式组织,再到现在介于市场与科层间、讲求信任的网络式组织,组织信任也就成为当今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对组织信任的涵义、结构维度、测量和前因与结果变量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后人深入研究该领域提供捷径。

关键词:

组织;信任;组织信任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6002302

在中国企业中普遍存在信任危机现象。尤其是受到了“重人情、轻能力”,“任人惟亲”等用人思想的影响而出现职务升降、薪酬待遇、工作分配和业绩评估等方面不公平现象,使得员工对同事、领导、组织的信任度极大降低,中国企业内部的信任危机问题已日益凸显。员工对组织的不信任使员工在工作中产生不良的情绪和消极的态度,对个人业绩和组织经营目标的实现都产生负面的影响。现实状况引发了学术界对组织信任的研究热潮,本文顺应这一热潮,从理论研究角度对组织信任的现有文献进行了梳理。

1 组织信任的涵义

信任一词在不同学科领域中的定义五花八门,迄今为止仍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但主要是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四个领域从不同的角度界定了信任的含义:心理学家主要从心理和行为两个方面研究信任。信任在心理层面上通常用信用、承诺、诚实、信念和信心等来表述个体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Wrightsman,1992;Sabel,1993)。而在行为层面上,则是表示由外部情境刺激引起的个人心理和行为的反应(Deutsch,1958;Hosmer,1995)。社会学家则是从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来研究的,强调信任的社会功能及社会文化和环境、制度对人信任的作用。经济学家则是将信任作为一种信任看成是一种或者制度因素(North,1990)或理性的计算(Wiiliamson,1993),研究其对社会经济秩序和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组织行为学中,研究者对组织情境下的信任定义为组织信任,用以描述组织成员主观的心理状态和正向情感,并将组织成员与所在的组织联系起来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整理了国内外学者对信任定义,总结如表1所示:

2 组织信任的结构

在组织行为学领域中,信任可分为组织间信任与组织内信任。然而至今对组织信任的维度划分还没达成共识。但较为认同的划分是Nyhan和 Mariowe(1977)的两大结构维度的划分方法:一是组织内的系统信任(organization trust and system trust),也叫非人际信任。指员工或管理人员对组织的信任。二是组织内的人际信任(interpersonal trust),是指组织成员之间通过人际互动,相互认识和了解,从而建立起相互信任的认知和体验,Mayer(1995)将此定义为人际信任或关系信任。包括组织成员与主管、同事之间的纵向和横向信任关系。因此,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将组织信任划分为不同的构面(见图1)。

McCauley和Kuhnert(1992)认为组织信任可分为水平信任和垂直信任两个结构维度。水平信任指员工与员工或

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同事信任,垂直信任指员工与直接领导、高层管理人员、整个组织之间的信任关系。Constingan和Berman(1998)提出组织信任的三维结构模型,它包括组织成员对直接领导、同事和对高层领导的信任。McAllister(1995)则将组织信任区分为认知信任与情感信任。认知信任描述对个体履行责任的理性判断和反映了对个体可靠性、可依赖性和能力的相信。相反,情感信任反映了一种来源于个体之间相互关怀和关心的情感联系。我国台湾学者林征琴(1990)认为组织信任可以分为同事信任、上司信任和组织信任。凌玲,申鹏(2009)通过将组织信任的结构划分为员工对同事或工作团队的信任、对直接上级的信任、对高管团队的信任或对高层的领导群体的信任。

3 组织信任的测量

在信任研究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测量工具是Mayer和Davis在1999年编制的12个项目、3个维度信任问卷。3个维度是善意、能力、诚信,每个维度有4个项目。Cook和Wall曾于1980编制了用来测量组织成员对于组织制度的信任的问卷,但后来问卷得到进一步修订并被大量使用。该问卷包括7个项目,主要是对公平、善意、诚信、关怀和能力等方面的评价。Robinson(1996)提出了7个项目的组织信任问卷。McAllister的11个项目信任量表,这是信任研究用以测量基于情感的信任和基于理性的信任的最为常用的问卷。Gould-Williams(2003)提出了一个个体对高层管理者特质和组织政策制度的感知的测量模型,该问卷包含7个项目,测量高层领导的诚信、善意、能力等方面。中国陈景刚借鉴MeCauley和Kuhnert(1992)、Tyler和Degoey(1995)等所编制的信任量表修改而成13个项目三维的组织信任量表。赵慧军(2006)提出了关于员工对12个信任对象信任程度的测量工具。

4 组织信任的前因与结果变量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的观点,员工与组织之间的信任程度是维系这个社会性契约的关键。组织如果信任员工能发挥自己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努力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和给组织带来绩效,就会对员工的利益和需求给予更多的关注。如果员工感受到组织此时的好意,他们就会对工作和组织抱有积极的评价,并会对组织产生信任知觉。这些信任知觉激发员工正面的态度,觉得有义务在适当时机以利于组织的行为予以回报组织,因此通常会采取主动合作的积极行为,尽力达到组织对他们的目标期望,同时,这种信任也使员工产生对组织的善意的期待,认为自己的积极态度和行为会得到组织认同和实现对自己工资、待遇的承诺相应的回报。Blau(1964)曾重点阐述了信任在产生和维持一个社会交换关系中的作用。Aryee、Budhwar、Chen(2002)认为员工给予的恩惠和服务何时得到回报的任意性使得信任成为社会交换的关键组成部分。本文整理了当前将组织信任作为中介变量的文献,得出了表2。可见,信任在内外学者研究中被证实对众多组织变量之间的关系产生中介作用。

5 总结

本文对组织信任的涵义、结构、前因与结果变量、测量方法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期望为后人研究该领域或做实证研究提供快速进入该领域的捷径。

参考文献

[1]凌玲,申鹏.组织信任对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关系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8).

[2]Aryee.S.,Budhwar,P.s.,&Chen,Z.x. Trust as a mediator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justice and work outcomes: test of a social exchange model[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2,23(3):267285.

[3]Cook,John,Wall,Toby. New work attitude measures of trust,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personal need nonfulfillment[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Psychology,1980,53: 3952.

第6篇:环境行为学定义范文

[关键词] 顾客归属感 情感性归属 持续性归属感 顾客忠诚感 服务企业

管理大师彼德•德鲁克曾说过“企业经营的真谛是获得并留住顾客”,越来越多的实践也证明企业特别是服务性企业,获得利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赢得尽可能多的忠诚顾客。那么服务企业的顾客忠诚是什么?顾客归属感又和顾客忠诚有什么样的关系?本文将综览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理论上的探讨。

一、文献综述

顾客忠诚的研究是随着服务经济的崛起而逐渐兴起的,20世纪80年代,顾客满意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学术界和商业界的普遍重视,进入90年代,顾客忠诚特别是服务领域中的顾客忠诚越来越成为研究的焦点。众多学者研究发现,忠诚的顾客会从企业购买更多的服务,增加公司的收益;忠诚的顾客会降低自身的感知风险,对服务企业竞争对手的诱惑表现出更高的抵抗力;忠诚的顾客会主动的推荐新顾客,为服务企业带来新生意。同时,顾客忠诚决定因素的研究也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课题。从组织行为学引入的归属感概念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兴趣。1994年Morgan和Hunt发表了“关系营销的信任归属理论”,关系营销的理论开始丰富和完善起来。文章中,作者将关系归属当作是关系营销当中的核心概念,他们认为关系归属是许多和交易背景相关的变量和顾客行为倾向的中介变量。这也正说明顾客归属感对服务供应商培育更高层次的顾客忠诚感非常重要。汪纯孝、韩小芸、温碧燕(2003)在民航、移动通信、医院、银行、宾馆等五个服务性行业的13个企业进行了一次实证研究,探讨顾客满意与各类顾客忠诚感的关系。作者在国内首次提出,顾客归属感对顾客忠诚感的多个方面有显著影响。Ruyter,Moorman & Lemmink(2001)深入荷兰的高科技产品市场,以一种高速复印机为样本,进行了定型分析和定量问卷调查,指出顾客归属感中的情感性归属感对保持供应商与顾客之间的营销关系非常重要,顾客愿意继续与现有产品的供应商保持营销关系的意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感性归属感的强弱。Fullerton(2003)用超过两周的时间来进行纵向问卷调查,总结出两种类型顾客归属感的相互作用,强调了归属感在关系保持中的重要意义。

二、关系矩阵

1.关系归属

Morgan和Hunt将关系归属定义为“交易方相信当前的交易伙伴非常重要,为保持这样的关系不惜花费最大的努力。也就是说,关系归属的双方相信这样的关系值得无限期的保持下去”。存在关系归属的交易双方,会增进相互合作,降低退出意向,并更愿意接受对方的要求和意见;而关系信任、关系转换成本和商业友谊则会从不同的角度影响关系归属的形成。

2.顾客归属感

顾客归属感的概念营销学界有多种理解。许多学者借鉴组织行为学的观点。但组织行为学者认为存在于雇佣关系中的归属感非常复杂,要理解它的概念应该先识别出概念所包含的不同成分。因此,多数营销学界的学者接受组织行为学者关于归属感的因素识别,即将顾客归属感分为情感性归属感和持续性归属感。

(1)情感性归属感

汪纯孝、韩小芸、温碧燕(2003)将情感性归属感定义为顾客感情上对服务型企业的依恋感。Fullerton(2003)认为情感性归属感意味着保持一种富有价值的关系的愿望,它的本质在于消费者在消费关系中愿意得到一种与服务供应商之间的情感联系。

(2)持续性归属感

汪纯孝、韩小芸、温碧燕(2003)认为持续性归属感是指顾客因“跳槽”代价过大或缺乏“跳槽”机会而不得不与某个服务型企业继续保持关系。Fullerton(2003)指出关系营销中转换成本的高低,依赖性程度和选择的匮乏是持续性归属感的核心要素。

尽管情感性归属感和持续性归属感意义完全不同,但是在同一个营销关系中这两种归属感并不一定会完全互斥,他们之间还可能产生相互的影响。一个营销关系可能存在情感性归属感和持续性归属感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并存。

3.顾客忠诚

对于顾客忠诚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被国内外学者广泛接受的定义来自Oliver,他认为顾客忠诚是“不受能引至转换行为的外部环境变化和营销活动影响的、在未来持续购买所偏爱的产品或服务的内在倾向和义务”。由于服务行业与产品制造业性质上的不同,面向服务业的顾客忠诚定义也有所不同――Gremler和Brown(1996)给服务业顾客忠诚所下的定义是“顾客对特定的服务商重复购买行为的程度和对其所怀有的积极的态度倾向,以及在对该项服务的需求增加时,继续将该服务商作为唯一选择对象的倾向”。Oliver认为,在顾客忠诚的形成过程中,顾客会经历认知性忠诚感、情感性忠诚感、意向性忠诚感、行为性忠诚感阶段。顾客在前一阶段形成的某类忠诚感会影响他们在后一个阶段的忠诚感。

4.归属感相互作用与顾客忠诚感

Fullerton(1996)实证研究的结果用矩阵形式可表示成如图1所示的状况。图1所列出的三个矩阵简明解释了两种归属感不同的组合方式对三个顾客忠诚度量指标的影响。矩阵中横向指标为持续性忠诚感,纵向指标为情感性归属感。每种归属感用“高”和“低”来表示相对的强弱程度。Fullerton综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将新客户推荐、接受溢价和转换意向作为顾客忠诚的度量指标,也作为这两种归属感相互作用后的影响结果。由此得到服务企业顾客归属感和忠诚感的因果联系。(以下“情感性归属感”简称为“AC”,“持续性归属感”简称为“CC”。)

首先,矩阵1中高AC和低CC的组合能够使得消费者更愿意进行新客户的推荐。愿意与服务企业保持长久联系,对服务企业在情感上有所依恋并且没有感觉到受困于目前营销关系的顾客,自然愿意为企业推荐新客户,从而表现出对服务企业的忠诚。高AC高CC的组合客户推荐意向次之,这部分的顾客虽然对企业的服务有所依恋但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受困于目前的营销关系,希望转换却无法转换,他们的客户推荐意向就没有前一类客户那么强烈。低AC低CC的组合客户的推荐意向更次之,这部分顾客虽然并没有被动的接受这样的营销关系,但他们想保持与当前服务企业关系的愿望也并不强烈,因此由他们为企业进行客户推荐的可能性比较低。低AC高CC的组合客户推荐意向最低,这些顾客保持当前的营销关系非常被动,如果有其他的选择很可能他们早已结束了这种关系,因此有他们进行客户推荐是最不可能的。

其次,低CC和高AC的组合会使得消费者愿意接受溢价,这说明这些顾客的价格忍耐水平相对较高。对当前交易关系高度的依恋性使得他们对企业竞争对手所亮出的低价诱惑表现出较高的抵抗力。高AC高CC的组合消费者接受溢价的能力次之,他们一方面依恋现有企业的服务一方面又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不得不安于目前的交易关系,虽然没有前述顾客表现出那么高的抵抗力,但受困于现有的交易关系他们也必须接受当前价格水平。低AC高CC的组合顾客接受溢价的能力更次之,这些顾客接受当前交易关系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对服务企业有没有什么依恋性,只要他们一有机会就会转向其他服务企业。低AC低CC的组合消费者对企业不存在感情交流,转向其他竞争对手轻而易举,因此他们会变得对价格异常敏感,难于接受价格发生的变动。只要竞争对手有价格优势,他们马上转换。

最后,国内外众多的学者都把转换意向作为衡量顾客忠诚的因素。Porter把转换成本定义为“当买者从一个供应商向另一个供应商转换时所面临的一次性成本”。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当转换相对较为容易时,转换成本就应当较低,服务行业中消费者的转换意向将相对较强,因此,转换意向也应该成为衡量顾客忠诚的因素。图1中的最后一个矩阵中低AC低CC的组合客户转换意向最强,如前所述,当前的营销关系对这类消费者施加的影响非常小,这些顾客转换意向最强,最易流失;低AC高CC的组合消费者被动接受当前营销关系,选择匮乏、成本较高等原因使得他不可能毫无顾忌的转换,因此这类顾客的转换意向次之。高AC高CC的组合消费者转换意向更次之,这些顾客虽然被动接受当前的关系但是企业的服务使他们相当依恋,愿意将这种交易关系长久保持下去,所以他们的转换意向比较弱。低AC和高CC的组合会使得消费者的转换意向最弱,消费者在感情上并没有感觉到任何被动的成分,相反他们会非常满意目前的服务关系并愿意将这种关系不断的保持下去。

综合上述的分析可以概括的说拥有低水平的持续性归属感和高水平情感性归属感的顾客更易于接受溢价,更易于进行新客户的推荐,更易于长期与服务性企业建立商业关系,因此培养更多达到这种层次归属感的顾客会使得服务性企业获得更高层次的顾客忠诚,进而不断提升自身利润水平。

三、从顾客归属感到顾客忠诚感

前面的分析表明,高度的情感性归属感和低层次的持续性归属感会使得消费者最易表现出忠诚,而持续性归属感的产生是由服务企业特征和自身所在的大环境决定的,那么服务企业如何取得顾客的情感性归属感,实现从顾客归属感到顾客忠诚感的完美过渡呢?众多学者的研究指出商业友谊、顾客信任感、顾客满意感都直接影响顾客的情感性归属感,这说明要培养顾客对服务企业的情感性归属感就先要从细处着手,通过与顾客直接打交道的服务人员细致周到的服务提升顾客与服务人员的商业友谊,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培养顾客信任感和满意感,这些都是获得顾客情感性归属感的有效策略,当众多的服务性企业大力开展客户忠诚项目而收效甚微时,培养顾客的归属感并逐渐获得忠诚感不失为一种达成目标的策略方式,从而不断提升业绩增强实力。

参考文献:

[1] Oliver. Whence customer loyalty[J]? Journal of Marketing,1999;63(Special Issue):33-34

[2] Morgan Robert, Shelby Hunt. The Commitment-Trust Theory of Relationship Marketing[J]. Journal of Marketing,1994;58(2),20-38

[3] Gremler, Brown. Service Loyalty: Its Nature, Importance, and Implications[J]. Advancing Service Quality: A Global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Service Quality Association;1996:171-180

[4] Fullerton. When Does Commitment Lead to Loyalty[J]? 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 JSR; May 2003:333-344

[5] K. Ruyter, L. Moorman, J. Lemmink. Antecedents of Commitment and Trust in Customer-Supplier Relationships in High Technology Markets[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01; 30:271-286

[6] 白长虹,刘炽.服务企业的顾客忠诚及其决定因素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2;第6期:64-68

[7] 汪纯孝,韩小芸,温碧燕:顾客满意感与忠诚感关系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2;第4期:70-74

[8] 陈明亮:客户忠诚决定因素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 2003; Vol.6, No.5:72-77

[9] 严浩仁,贾生华:顾客满意向顾客忠诚的转换机理研究综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12月

第7篇:环境行为学定义范文

关键词:人格激励;人格激励模型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1.037

现代管理以人为本。人人需要激励,激励被认为是“最伟大的管理原理”。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我们可以看到现实情况是,有些人比其他人更辛苦地工作或者投入更多的努力,结果那些能力稍弱的人有可能也确实能够比那些天分更高的人干得更好。由于这个原因我们知道,人们的工作绩效不仅仅取决于起能力同时还与激励有关。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激励也不例外。目前激励理论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对完善的程度,但随着网络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和环境的变化,现有的激励理论业已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激励困惑,所有这些困惑正是我们研究的方向和目标。笔者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从人格理论中的人格社会学习理论出发,构建一种新的激励理论模式。

1基本概念的界定

1.1人格

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人格这个词,但是至今学术界对这个概念还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人格是指个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人在一定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从哲学的角度来考虑,人格是指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的个体,具体来说是指有感觉、情感、意志等机能的个体。由于不同的学者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式不一样,所以每个人对人格所下的定义也各不相同。盖舍尔,人格是“渗透一切的超模式,这个超模式表现有机体的完整性和行为特征的个体性”。肯朴夫,人格是“人对环境进行独特的适应中所具有的那些习惯系统的综合”。阿尔波特的人格定义,“人格是在个体内的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人对环境适应的独特性”。还有很多关于人格的定义,本文对人格的定义是:人格是一种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具有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行为,它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结合后天的环境二者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1.2激

关于激励的定义也是很多的,佛隆,激励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主宰着人们……在多种自愿活动的备选形式中所做出的选择”。斯蒂芬・P・罗宾斯,激励是“做某事的愿望,前提是其导致的行为具有满足人的某种需求的能力”。黄培伦,激励概念的广义解,“激励即通常所说的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有三层含义:对应于个体,即激发动机;对应于群体就,即鼓舞士气;对应于组织,即塑造文化”。本文对激励的定义是:人们在一定需求的引导下所表现出来的指向一定目标的作为行为。

1.3人格激励

前面已经提过,激励理论已相对完善,在激励理论中也已零散涉及到关于人格的激励的各个方面,例如刘晴辉认为,人格激励是根据影响企业家人格的变量,对企业家进行基本的人格训练,或称之为人格塑造。张妍萃也指出,人格激励是指基于人格的一种激励方式,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激励者以身作则,以高尚的人格对被激励者产生激励作用,从而使被激励者在心理和行为上提升一个高度。二是指针对被激励者人格的一种激励方式,可以从人格定义中寻找维度,制定一个以被激励者为主题的可以操作的人格激励模型。本文的人格激励是指以人格理论为基础,以个体作为被激励者,构建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格激励模型。

2人格激励相关的研究回顾

2.1人格本身的重要性

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除了需要物质激励之外,更需要精神层面的激励。我们的管理者直接面对个体的,而个体差异中的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人格方面的差异。个性差异是管理挑战的核心。如果从人格方面着手,可以更好地理解个体的行为,从而更好地进行激励。

2.2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前人的激励理论研究中,大部分学者是从外部激励展开研究的,当这些研究者发现外部激励不足以把激励的效果表达清楚的时候,他们开始逐渐认识到个体的差异性对激励的影响。因此有学者提出是否可以用人格理论来解释这种存在的差异性。目前已形成的各种成熟的激励理论中,把人格与激励联系起来的不多。大多数只是讨论了人格对激励的影响。对此宋联可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创意的想法,并提出了以人格为基础制定激励的方法。但只是论及不同的人格与激励的相关性,并没有根据这种相关性制定出人格激励的方法和模式。国内的宋联可和赵骅在前人提出人格对激励有重要影响的基础上,借鉴人格与工作匹配的研究成果,将人格与工作联系,从理论上分析建立“以人格制定激励方法的模型”的可能性。他们的研究论述了人格对激励的重要影响,并将人格与激励方法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国外的学者用艾森克等人的理论进行研究人格对激励的影响,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人格因素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占了20%到30%之间。在管理领域,刘晴辉提出了企业领导的人格激励的可操作方式方法,但对于企业职工如何去做仍须探讨。虽然之前的这些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但毫无疑问的是他们为人格激励理论的形成及其发展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3以前理论研究的缺失

通过上面的人格激励相关研究回顾,我们可以看出当今的关于人格激励的研究仅仅涉及到研究人格和激励的相关性,甚至还研究出不同人格对激励方法制定的偏好分析。但是很少有人根据人格和激励的关系建立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格激励模型。本文试图在人格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出一种理论的模型。

3人格激励模型的构建

3.1理论基础

本文对于人格激励理论模型的构建的理论基础是人格理论中的认知论流派的朱利安・罗特的认知社会学习理论。认知社会学习理论基于这样的假说,即认知因素有助于决定人们对环境力量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并且相信行为既不能完全归因于环境本身,也不能完全取决于个人,而是环境和个人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种理论是基于五种基本假说。同时这五种假说也是我建立这种人格激励模型的基础。

第一种假说是:人们与他们富有意义的环境相互作用。即人们对环境刺激的反应取决于他们赋予某一事件的意义或重要性。强化并不仅仅依赖于外界刺激,同时也受个体认知能力的影响。

第二种假说是:人的人格是习得的。

第三种假说是:人格基本上是一致的。

第四种假说是:动机是受目标的指引。

第五种假说是:人们具有预期各种事件的能力。

人格激励模型如图1所示。

组织目标:目标难度目标清晰度个人胜任感中介因素:需要势能活动自由需要值个人需要:认可――地位支配独立保护――依赖爱与关切。

3.1.1中介因素

基于人们对外部刺激组织目标的反应取决于目标与个人需要的相互作用,所以模型中有一个中介因素把二者连接起来,需要势能是指一组趋向满足相同或相似目标并具有相关功能的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活动自由是一个人对因表现出趋向满足某些一般需要的行为而受到强化的一种总体预期。需要值是指一组在功能上相关的强化的平均优选值,也就是人们喜欢一组强化胜于其他强化的程度。

3.1.2组织目标方面

目标难度是指所有目标必须有适当的高度;目标清晰度是指目标必须明确清晰;个人胜任感是指目标给人的感觉是否自己有能力去完成。

3.1.3个人需要方面

这里有五种需要类型,每种分类都表示一组具有相关功能的行为,也就是那些能够导致相同或相似强化的行为。这些需要类型并没有穷尽人类所有的需要,但代表了人类大多数重要的需要。

认可――地位:被他人认可并在他人心目中占有一定位置;

支配:支配需要或是控制他人行为的需要的权力;

独立:摆脱他人支配的需要;

保护――依赖:正好与独立需要相反的需要;

爱与关切:一种被人接纳的需要。

这种激励模型与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有相似之处,但是在强化理论的基础上加入了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激励方式的因素,从而使激励的作用更加有效。与此同时人格具有习得性、稳定性和人们具有预期性,所以在这一激励模式过程中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与组织目标的匹配性与否可以进行调整和进一步地发展。

4结论

本文是在前人对人格与激励相关研究的基础上,M一步进行了理论上的发展,建立了一种以人格理论为基础的激励模型,具有普遍意义上的应用价值。我们在具体应用时还是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运用。同时这种理论模式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构建,能否运用与实践还需要实践的检验;实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还希望以后有更多的关于人格与激励相关的模式研究,那么笔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参考文献

[1]黄培伦.组织行为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30(31):3642.

[2]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86290.

[3]陈仲庚.人格心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3645.

[4][美]Jess Feist,Gregory J.Feist.人格理论[M].李茹,傅文青,主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289296.

[5][美]斯蒂芬・P・罗宾斯.柯江华译.组织行为学精要[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41):4446.

[6]艾理生.赢在激励[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5:4546.

[7]张妍萃.人格激励[J].管理科学文摘,2006,(2):5355.

[8]宋联可,赵骅.关于激励的新设想:以人格制定激励方法[J].商业研究,2003,(10):41.

[9]宋联可,葛宏兵,顾周祥.考虑人格因素选用激励方法[J].江苏商论,2003,(6):107108.

[10]曹元坤,占小军.激励理论研究现状及发展[J].当代财经,2003,(12):6061.

第8篇:环境行为学定义范文

关键词:组织健康;绩效管理;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01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组织的健康才能支持组织业绩的长期稳定的增长。一个人必须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正常的智力水平和强健的体魄才能称得上是健康的人,同样,组织的健康需要具备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理性的战略思维和扎实的组织基础。本文着重从企业的建立组织和绩效管理进行入手进行分析,以期在组织健康的环境中提出有效的绩效管理。

一、组织健康和绩效管理概述

(一)组织健康

经过众多学者的归纳和总结,可以把组织健康定义为:一个组织能够正常有效地开展经营管理并具有持续成长和发展能力的状态。它不仅能够注重内部发展能力的提升,还能有效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从而有助于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员工的对工作的满意度与客观健康以及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是组织健康又必须兼顾到企业、员工和社会三方的收益。

(二)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作为现今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方式,她是指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一定的组织目标而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的辅导沟通、绩效的考核评价的过程。不论企业发展到何种程度其绩效管理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有效的绩效管理可以使得组织和个人的绩效得到不断的提升,使得组织和个人更能适应残酷市场竞争的需要。

绩效管理的制定是通过设定一系列科学合理的组织目标、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来帮助员工指明发展的方向。同时通过绩效管理来确保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同时淘汰不合格的人员。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组织健康。

二、组织行为学视角下的绩效评价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以个体、群体和组织为研究对象。主要的是探讨组织环境中所有成员的行为以及个体、群体、组织甚至包括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行为和结果。对于传统的绩效管理来说,不论对财务管理的视角还是战略管理的视角来说,都是通过获取有关的评价指标数据进行绩效管理,但是对顾客的满意度、员工的满意度来说,还存在难以良量化的问题。用调查问卷的通过对李克特量表获取的企业绩效数据,比企业公开的客观数据更加的准确,虽然李克特量表调查得到的主观绩效不是企业绩效的确切数值,但是却能对企业绩效的好坏做出比较,因而可以说组织行为学在介入企业绩效的评价研究体系中提供的有效的理论和物证的支持。

三、基于组织健康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组织健康较之于国外来说,在中国的起步发展较晚,大致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组织健康的出现还对传统的“以经济利润最大化为企业追求的唯一目标”提出了挑战。强调的是作为社会公民,企业不仅要其经历利益的追求为重,而且还应该关注员工以及其它相关方的利益。组织健康具体表现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员工的身心健康和企业的良好效益。因此来说,组织健康研究从组织健康发展的高度扩展了企业绩效评价考核的范畴。

现如今,环境污染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的加剧,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企业对社区义务及公益事业的冷漠以及工作条件对员工身心的损害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要求企业对股东、员工、顾客甚至是社区、环境等群体利益的关注和满足作为企业绩效管理考核的内容。现如今的社会市场现状是买方市场,大众对其的影响力逐渐的增大,他们再以双重的身份“消费者”和“管理者”来对企业施加压力,要求企业承担起员工健康、质量保证、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则,否则将会以“拒绝购买”和“投票”对企业进行惩罚。企业对经济利益的内在追求使得企业必须先满足员工的需要,不然就会丧失市场准入的考核范围。所以来说,在对组织健康的企业绩效管理的评价体系应该是员工的健康、组织绩效和社会效益三个维度进行考察。

在21世纪,员工不再单单是一个职称和职位,而是上升到一种对组织对自身的一种责任。员工的个体健康也不再是个人的问题,而且上升到与管理密切相关的绩效考核话题。员工的健康作为组织的健康的一个分支,其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组织健康的绩效评价突出以股东为代表的所有者的利益,类似于以往绩效评价中的财务绩效评价。而现如今用短期的财务成功的衡量组织绩效并不是正确的做法。财务的成功并不能说明企业是健康的,因而来说过高或者过低估计组织的财务健康的重要性都能够使得组织健康陷入风险之中。企业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单位,最大的利益是企业追求最根本的目标,但是获得这些的前提必须是企业员工都能尽职尽责的为企业的发展做贡献,所以来说就应该重视企业的组织健康,并且重视企业的社会效益,在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同时,体现到顾客的满意、环境的可持续、社会环境的安定有序。

四、结语

在当下经济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对于企业来说,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必须处理好企业的组织健康和绩效管理,组织健康作为能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衡量目标,应该引起企业上层领导的关注,组织健康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应向“以人为本”的方向进行发展。绩效管理作为现如今企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考核标准,它的存在目的主要是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绩效。绩效考核的制定根据企业的不同有着不同的考核标准,但是无论怎样考核,其考核的目的是一样的,在于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满意度。这就说明,组织健康和绩效管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可以被认为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同的评价体系,但是它们存在的目的相同,都是旨在提高企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兴琼.企业组织健康的维度验证与程度计量[J].南开管理评论,2009(03).

[2]王兴琼.组织健康类型的实证及其对中国企业的启示[J].科学学科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11).

第9篇:环境行为学定义范文

关键词:网络购物;消费者;影响因素

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柳文珍

(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 重庆 401220)

摘要:基于网络环境的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是由于电子商务在21世纪迅猛发展起来,短短几十年还来不及形成成熟而且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在对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是借助交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本文通过前人对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的研究基础,对影响消费者网络购买行为的外部环境因素和自身购买因素进行一一归纳、总结,并分析探讨新的有价值的研究内容。

关键词:网络购物;消费者;影响因素一、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研究基础

(一)消费者行为学

消费者行为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系统的应用科学是在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问题日益尖锐、竞争加剧而出现的。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有关消费者行为与心理研究的理论开始出现,并有了初步的发展。一些学者根据企业销售的需要,开始从理论上研究商品的需求与销售之间的关系,研究消费者行为与心理同企业销售之间的关系。

迈克尔·R·所罗门提出消费者行为学研究个体、群体和组织为满足其需要而如何选择、获取、使用、处置产品、服务、体检和想法,以及由此对消费者和社会产生的影响。而且他还提出消费者的行为还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外部环境包括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人口环境等,内部环境则包括学习、认知、态度、自我概念等自身的影响,后来学者的研究模型多基于次理论。

(二)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型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柳文珍

(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 重庆 401220)

摘要:基于网络环境的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是由于电子商务在21世纪迅猛发展起来,短短几十年还来不及形成成熟而且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在对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是借助交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本文通过前人对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的研究基础,对影响消费者网络购买行为的外部环境因素和自身购买因素进行一一归纳、总结,并分析探讨新的有价值的研究内容。

关键词:网络购物;消费者;影响因素

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型,购买模型对消费者购买时的过程进行形象的展示,有关模型有以下几种:

1.尼考西亚模式

该模式由四个领域构成。首先第一块是企业通过广告宣传等手段把有关信息发射给消费者,这些信息经消费者处理后转变成对产品的某种态度并输出。然后消费者寻求产品的相关信息形成购买动机。接下来则是消费者在某种购买动机的驱使下做出购买决策并采取具体的购买行动。最后一块是消费者在消费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将购买经验教训反馈给大脑保存起来,以指导今后的购买行为,或者直接反馈给企业营销人员。

2.霍华德谢斯模式

该模型是由J·A·霍华德和J·N·谢斯合作出版的《买方行为理论》一书中正式提出。该模式主要描述产品的品牌选择过程,由四大变量组成。变量一是刺激或投入因素,也种之为输入变量。该变量又包括三个小因素,例如,产品的价格、质量、功能、服务等传递的信息,构成了产品的实质刺激;而广告媒体、推销人员和商业媒体等传递的信息则构成了产品符号刺激;家庭、相关群体及社会阶层等信息的社会来源传递着有关产品的口传信息。

3.EBK模式

EBK模式也称之为恩格尔模式,该模式将人的大脑看做一个信息处理器,认为外界刺激如厂产品和大众传媒等信息输入后,经消费者的态度、认知等内部处理后,最终产生购买意向并采取行动。

二、消费者网上购物行为影响因素

20世纪末期诺顿商学院的Gerald L. Lohse(1997)教授就曾利用一个WVMT软件来研究网上购物消费者的行为,他指出消费者之所以采用网上购物这种方式一方面是“时间饥饿”也就是缺乏休闲时间的人,另一种是“在线生活”的群体,也就是经常接触的网络的人。

(一)消费者网上购物外部影响因素

对消费者网上购物行为产生外部刺激的主要是网络环境,Dailey认为网络氛围能够促进消费者的交易,他提出网络氛围是“有意识地对网络环境进行设计来对网上消费者制造正面的情感和认知影响,以求使消费者产生正面的反应”,Eroglu等将网络氛围分成两大类(1)高任务相关因素。方便消费者完成购物目标的网站描述符(言辞或者画报);(2)低任务相关因素是对完成购物任务不重要的网站信息。网络氛围因素主要是指网站的生动性、交互性、象征标志、社会因素。

同时,Miyazaki、Bulter(2006)等学者认为,在网络购物环境下,网络设施的完善、上商场规范化的管理以及良好的服务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有较大的积极影响,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上网购买意愿。Chien-Wen Chen(2012)通过对拥有电子商务的传统书店的购买者进行研究,发现购买者的线上行为间直接影响到其线下行为,并这两种行为会相互加强。

综上所述,外部因素对消费者网络行为的购买主要来源于网络环境,如网络的安全程度、制度保障,网站设计的的有用性、有趣性、易用性等,以及外部环境的相应的线下购买环境对消费者网上购买行为的交互影响。

(二)消费者自身因素

1.消费者的信任形成

消费者网上购物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一方面消费者是参与主体,另一方面,消费者行为是基于多种驱动因素的复杂行为,首先是消费者网上购物的信任研究,McKnight (2004)对消费者的购买提出了二阶段模型,将信任形成分为网站介入前期(Intro-ductory stage)和访问(Exploratory stage)阶段。第一阶段消费者的行为是受到制度信任的影响,而第二阶段行为则受到技术接受模型(TAM)影响,TAM的模型由Davis于1989年提出,它是运用合理行为理论专门研究用户对信息系统接受程度的一个模型。依据技术接受模型TAM,一种新的信息技术的接受将由感知的可用性和感知的易用性来决定。用户对技术的可用性和易用性认可度越高,表明对技术使用的意向越好,对技术接受程度也就越高。Gefen等(2003)将TAM用于电子商务信任的研究中,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感知的可用性将影响客户的使用意图,而感知的易用性将影响客户对卖方的信任。

Jin Baek Kim(2012)在TAM模型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消费者初次购买意向的形成因素,证明消费者在线购买意向的受到网站有用的影响,但易用性只是通过有用性间接起作用。

2.消费者的感知价值

按照理理论,消费者的行为意向源自于消费者的主观标准即价值观和对待商品的态度。消费者的主观标准是消费者判断客观事物的标准,消费者对待商品的态度是消费者基于主观标准对商品价值的判断,所以,无论是主观标准,还是对待商品的态度,都是消费者基于主观的认知和看法。Zeithaml(1998)从消费者心理的角度,阐述了消费者感知价值理论。他将消费者感知价值定义为消费者所能感知到的利益与其在获取产品或服务时所付出的成本进行权衡后对产品或服务效用的总体评价。

3.消费者的感知风险

由于现有的电子商务法律体系不健全,网络技术不够成熟,网络购物的在线支付问题,钓鱼网站频现等风险问题从而使网购消费者对网购产生不信任。消费者对风险的感知的概念是Bauer(1960)首度引入营销的。他认为消费者任何购买行为,都可能无法确知其预期的结果是否正确,而某些结果可能令消费者不愉快,所以,消费者购买决策中隐含着对结果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也就是最初的消费者风险感知。

综上所述,从消费者自身出发,其网上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受自身的感知的影响,主要是对购买商品价值的感知,和风险的感知,同时,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是消费者对网络购买信任的形成,这种信任是受外部条件(网络大环境和商家)和内部条件的共同影响的。

三、总结

消费者网上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是从外部环境和消费者自身受内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的影响两方面开始研究的,其研究主体大都是消费者本身,消费者网上购买行为首先是受到价格和便捷因素的驱动,但深一层次的研究显示,消费者最终进行网上购买的研究显示,消费者受到网络大环境的影响,一方面是客观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则是电子商务平台提供者的网页设计的便捷性,合理性,电子商务经营者是否提供了全面的商品信息。另一方面是消费者的感知,归根结底,是消费者对外部环境的风险感知、对提供商品的价值感知,对商家的信任感知,而目前研究显示,消费者对网络购买的信任整体偏低,是由于对风险的感知较高。

未来的研究可通过研究消费者对信任的感知和风险的感知之间入手,同时消费者网购行为三个方面影响因素也是相互作用的,这样,电子商务经营者可以从中选择正确的营销方式,从商家可操纵的影响因素入手,如商家无法直接改变消费者对风险的感知,但可提供销售保障,提升消费者对网购商家的信任水平,衡量影响消费者网购行为三方面因素的营销效果和营销成本,从而选择有效的营销方式,使得最小营销投入获得最大营销收益。■

参考文献

[1]Michael R. Solomon .Consumer Behavior : Buying, Having and Being.[B]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10).

[2]Jin Baek Kim.An empirical study on consumer first purchase intention in online shopping: integrating

[3]李东进.消费者行为学[B]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08出版),13-15.

[4]庞川,消费者网络信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l.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4(8).

[5]李沁芳.电子商务初始信任影响因素的动态建[J].商业研究, 2007(08),第36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