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产业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文化旅游的概念界定
文化旅游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文化需求而前往日常生活以外的文化景观所在地进行的非营利性活动。文化旅游包括旅游的各个方面,旅游者从中可以学到他人的历史和遗产,以及他们的当代生活和思想。
(二)文化旅游产业的概念界定:
文化旅游产业即对一个国家和地区从历史文化中留存下来进入旅游市场的物质和精神遗产(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宗教民俗设施以及有关的风土民情、民俗礼仪等)进行开发、营销和推广的过程。
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意义
(一)文化旅游产业是一个城市软实力的集中体现
文化旅游产业主要是由人文旅游资源所开发出来的旅游业,是为满足人们的文化旅游消费需求而产生的一部分旅游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彰显一个城市文化底蕴和影响力的窗口,是一个城市软实力的集中体现。
(二)文化旅游产业是实现城市产业转型的重要助力
“以文兴旅,以文促旅”成为文化旅游产业互动并进的基本模式,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一项综合性产业,关联度高,涉及面广,辐射力强,融大众性、亲和性、品位性、易传播性于一体,是旅游业借以“造势”、展示形象、树立品牌的有效途径。
(三)文化旅游产业是传统旅游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国内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迅猛,文化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十五”期间乃至相当长时期内国家重点发展方向。加快文化旅游产业是优化旅游产业结构至关重要的一环,传统的观光旅游和单一的度假旅游形式已经逐步被文化旅游、休闲旅游、探险旅游所代替,其中增长最快的就是文化旅游,说明文化才是旅游价值体系的核心部分,必须凭借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来吸引旅游者,实现传统旅游产业的升级。
三、无锡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作为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无锡自身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和无比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近年来,旅游产品单一、城市吸引力减弱、重复建设无序发展等问题日益突出,全市旅游产业后继乏力,形势不容乐观,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文化旅游产业定位不清,重要程度认识不足
制约无锡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的最大问题在于产业观念、管理体制和立法缺失。产业观念的概念泛化误区模糊了文化旅游产业特性和主体,管理体制的冲突和障碍耽误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和产业体系的建立,旅游业非独立产业地位和行业综合立法的缺失,直接制约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市场统领作用,阻碍了无锡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
(二)文化旅游资源分散管理、保护利用水平不高
无锡文化旅游产业赖以发展的各类文化旅游资源为多部门管理,难于协调。在各种同类型上,同级别上,各文化旅游景区面临着同市其他景区的竞争;不同类型,不同级别上,灵山、鼋头渚、三国城三大文化旅游景区占据了无锡旅游的半壁江山,无锡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已经相当严重。
(三)文化旅游产业规划缺失,产品创新能力不够
无锡在挖掘文化内涵方面还处于初步的、不自觉的状态,开发停留在浅层次上,未对区域内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估和研究,所以在某种程度上缺乏感染力,旅游产品的回头率低,阻碍了全市旅游产业的发展。真正吸引国内外旅游者的根本因素是无锡丰富的文化积淀,是对传统文化产品浓厚的兴趣。
(四)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滞后,宣传手段一成不变
无锡旅游宣传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地群众对本地文化优势了解不足,认识肤浅,缺乏以当地文化资源为核心开拓旅游市场的意识。二是无锡市的旅游知名度不高,在国内除了灵山景区以外,很多人不知道还有鼋头渚、古运河等这样的好东西,更谈不上国际知名度。加快设计城市文化形象,策划文化旅游主题,丰富旅游文化推广手段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五)文化旅游产业生态失衡,产业发展环境不利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能局限于推出几条旅游线路,而要从整合资源、优化结合、品牌运营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出发。当下无锡文化旅游产业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休闲产业要素尚未得到整体推进,旅游产业仍以观光产品为主,休闲度假产品少,旅游产业链短,无法对市场做出快速回应。
(六)文化旅游投资渠道单一,建设开发资金不足
无锡文化旅游产业的投资主体目前还是以政府平台的国企为主,前期遗留下来的沉重财务成本压力将极大地制约全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靠透支政府信用来维系资金链的做法存在极大的隐患,也无法支撑后期无锡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如何突破资金瓶颈,成为无锡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七)文化旅游产业人才匮乏,高端领军人物不多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增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问题的提出
全球经济已步入以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经济发展出现了“再结构的过程”(Manuel Castells,2003),文化要素和人的创造力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这种主导要素的变迁带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勃兴,加之20世纪90年代以来注意力经济、体验经济等侧重于吸引力和人本感受的经济切入点不断涌现,强调文化底蕴和认同感的各种创意便成为重要的经济资源,经济发展的这种内外驱动,使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朝阳产业”和“未来产业”。
旅游产业也逐步进入软要素驱动阶段,在旅游者需求动态变化的发展背景下,旅游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新型旅游产品推出的速率和频率逐渐加快,创意的力量日显突出。创意能够将自然和人文、有形和无形的资源有效地转化为旅游产业发展的资本(王慧敏,2007),使旅游产业的发展能够更多地依靠文化资本等软性要素的驱动,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国内外有关文化创意和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文献研究
(一)国外文献研究
对创意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人们对创新问题的探索。熊彼特(1912)认为创新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动力,罗默(1986)则认为创意是推动一个国家经济成长的动力。1994年澳大利亚提出“创意国家”文化战略,1998年,英国文化体育部正式提出了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ies)的概念,使得创意产业的地位得到广泛的认同,那些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产业部门成为创意产业的主要内容,随后世界诸多国家都积极发展创意产业,创意产业也逐渐得到学术界关注。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创意产业及产业边界(Howkins,2001;Michael Keane,2006)、创意产业的作用(Richard Caves,2002;Nicholas,2005)、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Angela,2005)、创意产业创新机制(Handke,2005)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如Howkins(2001)认为创意产业就是产品都在知识产权保护内的经济部门,Richard Caves(2002)指出创意产业建立了一条在新的全球经济、技术与文化背景下构建新的产业构成的通道等。但国内外对创意旅游的研究才刚刚起步,Grey Richards和Crisp Raymond(2000)提出了创意旅游概念,强调互动性措施对创意旅游的重要性。
旅游创新研究一直为经济学家所关注,Sheldon(1997)研究了新技术对传统旅游创新的影响,Mattsson(2000)对旅游企业创新的组织与管理进行了研究,Halager(2000)研究了旅游创新的空间组织与旅游产业集群、旅游创新系统与创新环境等问题,Vermeulen(2002)对创新理论在旅游业中的适用性进行了探索。应该说,创新理论是创意经济最有力的理论支撑,尽管创新不等同于创意,但从创意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来看,是建立在人的创造力基础之上的,而这种创造也蕴含着创新的基本理念。
(二)国内文献研究
国内对创意产业(又称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兴起于21世纪初,主要集中在创意产业概念的界定及介绍、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的探讨、创意产业发展对策的研究等方面。在创意产业的概念与兴起背景的介绍(金元浦,2006;沈山,2004;胡晓鹏,2006;姚东旭,2007;荣耀明,2005;等)、创意产业前景的展望与发展的倡导(丁俊杰,2006;奚建华,2007;等)、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厉无畏、王慧敏,2006)、创意产业与城市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厉无畏,2006;周蜀秦、徐琴,2007;熊凌,2004;佟贺丰,2005;魏鹏举,2005;王缉慈,2005;莫建伟,2005;齐勇峰,2005;周振华,2003;等)、创意产业的空间集群特征和创意人才的培育问题(王缉慈,2006;丁俊杰,2006)、创意产业发展的案例研究(厉无畏,2005;花建,2006、2007;刘丽、张焕波,2006;陈楚,2007;李玉敏,2007;张秋平,2006;邓达,2007;吴俐萍,2006;等)、文化产品的生产及其外部性对供给政策的影响(海江、谭翔浔,2005;李庭新、李书,2005;秦霖、邱菀华,2004;等)等方面对创意产业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国内对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研究出现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之后,是全新的研究课题。学者们主要对创意旅游产业的概念(厉无畏、王慧敏、孙洁,2007)、创意产业对旅游产业发展借鉴的可能性和发展前景(冯学钢、于秋阳,2006)、从供需两方面分析创意旅游的形成条件(冯学钢,2008)、旅游产业发展的创意模式(王慧
敏,2007)、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营销整合(杨劲松,2006)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三)国内外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研究不足
国内外对创意旅游产业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有较大的研究空间。目前对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研究大多从产业的宏观层面进行,或者就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的某一环节进行整合研究,缺少从产业全程价值链的视角,研究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本质。
三、民族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
现代产业发展模式的本质是结构主导型的发展,即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的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是:用创意挖掘旅游资源,以资源开发促使产业结构升级;用创意创造旅游产品,以产品创新促使产业结构升级;用创意强化旅游营销,以市场拓展促使产业结构升级;用创意引领旅游消费,以消费促使产业结构升级。在这种新型的发展模式下,生态、经济、文化和社会得到可持续发展。
(一)用创意挖掘旅游资源――优化资源组合,重塑产业品牌基础
国家旅游局对旅游资源的定义: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可称为旅游资源。新兴的视觉经济和注意力经济告诉我们,旅游业在资源外延上具有无限性,存在于各类有形物质载体和无形的活动内容之中,只要旅游者有需求,就可以看作旅游资源,就可以通过创意挖掘而融入到旅游产业链之中。
用创意挖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有助于旅游资源的优化组合,为重塑旅游地的产业品牌打造良好的基础。旅游产业是一种资源依托型的产业,尽管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网络旅游、虚拟空间旅游等新型的旅游形式,但其仍然是建立在或实或虚的旅游“资源”基础之上。因此,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存在的前提,也是旅游品牌构建的基础,各种资源构成要素之间的组合状况决定了旅游资源的价值。在强调旅游文化性体验的今天,丰厚的文化品味――文化品类的丰富、文化风格的独立、文化形神的精美等,构成了旅游品牌的内涵基础和品牌竞争力的核心。
(二)用创意创造旅游产品――促使产业增值,增强核心竞争力
知识经济时代,技术交流与扩散的速度大大加快,商品日益丰富并趋向同质化,于是商品中“精神性”的观念价值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人们对商品或服务中所包含的一些无形附加物,如品位、感受、感觉、情趣、意味等则更易产生“共鸣”与认同,并大力追求。因此,由创意决定的产品差异性,对创造高附加值的贡献,远远超过产品质量的贡献(厉无畏,2006)。
旅游资源是生产旅游产品的“原材料”,以创意转化旅游资源为旅游产品和旅游的产业资本,是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也是旅游产业从更广阔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挖掘资源、整合资源、利用资源的新途径。旅游产品是旅游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也是旅游产业价值链上的核心价值要素。“旅游产品内涵和外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产品创新的多维性,既可以是一种需要大量投资的物态创新,也可以是一种精神创意,而后者无疑更具意义”(崔凤军,2002)。“创意”通过对旅游产品层次化、系列化和高品位化的设计与开发以及个性化沟通性的服务,促进旅游产品种类的增加、产品结构的优化和产品品牌的提升,实现产业增值,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以旅游产品的创新促使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三)用创意强化旅游营销――增加产品渠道,拓展客源市场
体验经济时代,旅游的创意营销是围绕着旅游者的体验诉求来进行的,因此,其本质上是体验营销。旅游体验营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个性化,所谓个性化就是摆脱思维定势,采用差异化的服务来最大限度满足不同的需要;其次是人性化,旅游体验营销要通过无微不至的服务,满足顾客内心被关爱的需要,建立情感联系与顾客的忠诚度;另外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互动性。旅游体验活动就是在营销理念的引导之下顾客积极参与,在这一过程中,顾客既是旅游体验的主体,又是体验营销的产品,使顾客的体验附加值大大提升,实现了旅游产业价值链的增值。用创意强化旅游营销,需要从以下层面着手:构筑产品竞争优势,用体验的思维创造旅游产品;选准旅游营销的载体和突破口,用发散的思维进行营销组合;建立目标市场顾客的品牌忠诚,用弹性的思维运用营销策略。
(四)用创意引领旅游消费――树立品牌形象,增强产业吸引力
影响旅游产品需求的因素繁杂多样且多处于变动状态,导致旅游需求的弹性大。一方面,创意旅游可以提高旅游产品消费中文化的含量,其强大的辐射力不仅有利于扩大产品与服务的市场,还有助于推动消费方式的转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另一方面,旅游消费具有分层的特点,创意旅游模式要通过激发旅游者的潜在消费欲望,提升消费层次,拓展消费空间,用消费来进一步促进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从而实现旅游经济的增长。
此外,创意旅游还有利于培育旅游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旅游时尚,突破传统旅游产品的静态和单调,吸引旅游者的眼球与消费欲望,来实现对旅游消费的引领,扩大消费需求,这对吸引投资,实现消费需求与旅游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厉无畏,王慧敏.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机理・模式・路径[J].中国工业经济,2006(11).
2、王慧敏.旅游产业的新发展观:5C模式[J].中国工业经济,2007(6).
3、冯学钢,于秋阳.论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前景与对策[J].旅游学刊,2006(12).
4、崔凤军.中国传统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创新与发展[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5、李美云.论旅游景点业和动漫业的产业融合与互动发展[J].旅游学刊,2008(1).
6、Goeldner,Charles R.Ritchie,J.R.Brent,Mclntosh,Robert Woodrow.Tourism:Principles,Practices,Philosophies[M].Wiley,2000.
7、解永秋.旅游资源规划开发中的文化创意[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6).
8、曾蓓,崔焕金.旅游营销的新理念――旅游体验营销[J].社会科学家,2005(2).
9、李秀金.旅游文化创意:载体与产业转型[J].社会科学家,2008(1).
关键词:旅游产业演进 路径 旅游公共政策
旅游产业是一种从需求角度定义的综合性产业,它与从供给角度定义的产业一样经历着发展演化的历程。尽管理论上对旅游产业演进的认知仍然有限,但旅游产业的发展程度和阶段在区域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已是不争的事实。系统厘清旅游产业演进及其特征是一种回顾性研究,有助于相关理论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是旅游经济研究中富于价值的命题①。
一、旅游产业演进的概念
纵观目前的相关研究文献,尚未有学者明确对旅游产业演进(Evolution of tourism industry)的概念进行界定,严格意义上以“旅游产业演进”为题名的研究论著也极少。相关研究大多采用诸如“发展”、“演变”或“演化”等关键词,其研究主题、角度和范围尚存在一定差异,并未形成统一范式。在英文中,“演进”一词evolution是指事物经过了某个程度之后达到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达到一个更高级或成熟的阶段。受产业经济学理论的渗透和影响,旅游产业演进应表征为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的过程。因此,判定不同阶段之间的标准和边界便成为从技术上界定旅游产业演进概念的关键。
然而,与一般产业相比,旅游产业化发展的历程仍然相对较短,理论上和统计上对旅游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认知仍然有限。目前大多是以弹性较大的消费份额作为经验判定依据的做法,尚未得到严格的统计学意义上的支持,缺乏系统的比较研究。同时,“旅游产业演进”在大多数语境下已经不仅仅是“结构性演进”。从狭义上看,旅游产业演进是旅游产业在结构上不断由低向高转型升级的过程,一般是以发达国家旅游产业结构的经验值作为观测标准。而从广义上看,旅游产业演进则是旅游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规模扩大、效益提高以及结构升级等现象和关系总和。广义上的旅游产业演进是把旅游产业作为一个整体,特指旅游产业发展历史进程中不断向前向上的整体趋势和规律。
二、旅游产业演进的基本特征
(一)自发性与人为性的统一
当旅游活动进入产业化阶段之后,旅游产业演进过程既体现其自身演变发展的固有规律,也逐步地融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出高度的自发性与人为性的统一。旅游活动归根到底是一种人的活动,区分旅游产业演进的自发性与人为性的标准并非在于是否有人的参与,而是在于旅游产业演进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政府人为的干预和调整。
自发性与人为性在旅游产业演进的整个历程之中并非是固定不变的,两者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以及不同的历史时期始终保持着动态的发展和变化。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各种干预最终仍然必须建立在旅游产业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在倡导自由市场的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的缺陷和失灵也促使政府开始意识到加强对旅游产业的各种干预的必要性。因此,旅游产业演进的特征首先体现出的是自发性与人为性的统一。
(二)相似性与差异性的统一
对比不同地区的旅游产业,旅游产业演进的过程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世界旅游产业演进的特征无不体现着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20世纪50年代以来,旅游产业的总体发展趋势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全球接待国际旅游者指标从1950年的2528万人次迅速上升到2005年的89680万人次,国际旅游收入则从21亿美元上升到6827亿美元,旅游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②。其中,不论是OECD的工业化国家还是亚洲新兴崛起的国家,各自都有着相似的旅游发展基础和增长趋势。但纵观全球不同具体区域,其旅游产业演进在发展规模、增长幅度、发展速度以及发展效益等方面并不均衡,旅游产业演进的差异性较为显著。
例如,从1950年到2005年,非洲旅游产业从1亿美元增长到215亿美元,增长214倍;美洲从11亿美元增长到1446亿美元,增长131倍;亚太地区则从0.4亿美元增加到1408亿美元,增长了3520倍;欧洲地区从9亿美元增长到3483亿美元,增长了386倍;中东地区从0.3亿美元增长到276亿美元,增长了919倍。由此可见,全世界各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在绝对规模和相对实力上仍然悬殊较大。不同地区之间在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等方面既有相似之处,也各有不同。旅游产业演进因此表现出相似性与差异性相统一的特征。
(三)渐进性与突变性的统一
旅游产业演进作为一种向前向上的发展演化过程,既会随着时间循序渐进地发展,也有可能受到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使演进过程产生突变。波士顿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安妮塔・M・麦加恩在《产业演变与企业战略》中,归纳了产业演变的四种轨迹:渐进性演变、创新性演变、适度性演变和激进型演变。虽然上述不同的演变轨迹针对的是不同类型的产业,但引起突变的各种诱因在旅游产业演进中同样客观存在。
例如,一些旅游产业后发优势地区由于发展制约因素较多,旅游产业只能处于缓慢渐进的演进过程;而另一些地区旅游发展的某些影响因素改变后会使旅游产业获得跨越式增长并带动了整个旅游产业的提升。引起突变的因素是多样的,它包括交通可达性提高、基础设施的完备性提升、旅游者兴趣和品位的转变、旅游产品吸引力、营销活动以及其它事件等。所以,旅游产业演进是渐进性与突变性的统一。
(四)独立性与依附性的统一
旅游产业演进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也是一个依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两者是相互统一的关系。一方面,旅游产业演进的独立性源于现代旅游经济已经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罗明义(2008)曾指出:其一,旅游产业是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需要的扩大而逐渐从商业服务中派生出来的,但其经济活动的内容及范围已经超出商业服务业的范畴;其二,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已具有相对独立、相对集中的旅游需求和供给,并形成独立的产品生产、市场结构和生产经营体系;其三,旅游产业作为一个特殊的经济产业,已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产业,并且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产业③。另一方面,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序列中主要隶属于服务业。根据产业结构理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一般是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到后工业社会阶段之后,这在一定意义上表明旅游产业演进所具有的依附性特征。因此,旅游产业演进的过程既有独立性的一面,也有依附性的特征。
三、旅游产业演进的时间路径
与其它传统产业一样,旅游产业演进所经历的产生、成长和进化过程同样能够用生命周期理论进行描述。生命周期理论最早是源于生物学领域的一种过程,随后便被许多学科借用以描述自然或社会中与之相似的演化过程。在旅游领域内,有学者认为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末Gilbert对英国海滨胜地成长过程的研究④。而旅游地生命周期概念的提出则是到20世纪60年代德国地理学家Christaller的成果⑤。随后,包括Plog在内的众多国外学者均进行过这方面的研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学者Butler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系统阐述⑥。
如果说生命周期是旅游产业演进的一般化表现,那么在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各异的不同区域,旅游产业演进则有着各自特殊的路径表现。纵观不同区域旅游产业演进的现实,旅游产业演进的路径可细分为马太效应路径、渐进效应路径以及突变效应路径。
(一)马太效应路径
旅游产业演进的“马太效应”路径是指在旅游产业发展先决条件优越的地区,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旅游产业迅速发展壮大提供了一种持续的驱动力。“马太效应”源于《圣经》中“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对已富有的人,还要给予,使之锦上添花;而对于一文不名的人,即使有了一文,也要强行夺走。”概言之,富者越富,贫者越贫,日趋分化。“马太效应”被广泛地引证于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证实了效应存在的客观性。在旅游产业发展领域,一些传统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便是凭借良好的先决条件、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形成了众多后起旅游目的地短期之内无法相比的旅游发展规模和效益。
目前,我国具备马太效应的旅游目的地大多拥有品质极高的旅游资源,旅游形象鲜明,辨识度高。以旅游产业演进的趋势水平线表示,其产业演进的水平指数一般将比其它目的地以更快的速率上升,并更容易进入成熟发展阶段。
(二)渐进效应路径
旅游产业演进的“渐进效应”路径是指在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条件、知名度和影响力均较弱,并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表征出缓慢增长、逐渐演化的演进路径。相对于旅游资源富集、开发条件较好的优势区域而言,旅游资源非优区广泛而客观地存在。由于先天不足,加上一些固有因素的限制,旅游产业演进的过程与优势区域相比具有较大差距。即便如此,此类地区仍能够相对于自身原有水平获得一定程度的渐进式发展。因为,一方面,受旅游行为距离衰减规律的影响,旅游产业渐进式演进的地区能够首先成为本地区以及周边一日游及休闲需求的首选目的地;另一方面,随着旅游者兴趣的转移和小众旅游的兴起(如自驾游、背包游等),旅游资源非优区的非大众式旅游的机会市场将日趋广泛。
(三)突变效应路径
旅游产业演进的“突变效应”路径是指在旅游产业发展的后发优势地区,旅游产业的规模和效益从缓慢增长迅速演变为跨越式增长,实现旅游产业演进轨迹突变的一种路径形态(见图1)。与旅游资源非优区不同,旅游后发优势地区并非资源条件不够优越,而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旅游资源价值尚未充分转化为经济价值。旅游产业演进过程中形成突变的诱因可以是多方面的:一是发现,即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突然被挖掘出来为世人所认知,如湘西武陵源、川西北九寨沟等;二是事件,即在特殊事件发生背景下,引致世人重新认识旅游吸引物的价值,如云南丽江地震、名人故居、名人墓葬的争议与炒作;三是基础设施改善,特别是交通可达性的改善;四是政府强势推动打造产品、打造形象,创新营销手段,如“焦作现象”;五是一些特殊政策的实施,使一些旅游目的地获得特殊的开放特权或免税政策等等。
四、主要启示
旅游产业演进过程的分析是对旅游产业发展历程在时间尺度上的初步总结。受西方经济学及产业经济学思想的渗透,旅游产业演进的特征和差异性将成为政府在不同区域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旅游公共政策的理论前提。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对比了各国的经济与政策后认为:发展生产力必须借助国家的力量,并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政策,而不能听任经济自发地转变和增长⑦。
旅游产业与此有着相似的特征:在旅游产业演进的不同阶段,同样应借助政府的力量实施不同的旅游公共政策。但旅游产业演进与旅游公共政策之间的具体相互关系如何,仍是一个有待系统研究的命题。研究这一问题的前提就是必须改变传统上对具体旅游公共政策就事论事的分析角度,在宏观上将所有旅游公共政策视为一个整体。通过研究视角的根本转变,研究旅游公共政策的发展和演化规律,从而更有利于科学应对当前的各种问题,并为我国未来制定一系列旅游公共政策确立总体依据,形成适应新时期需要并符合客观规律的旅游公共服务与政府监管体系。这既是旅游学科研究的基础理论命题,也是政府当前已然面对和亟待破解的问题,将成为后续研究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①刘德谦. 一次对旅游前沿课题的审题研究[J].旅游学刊,2000(2):18―21
②张凌云. 世界旅游市场分析与统计手册[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
③罗明义,杜靖川,吕宛青.现代旅游经济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19)
④Gilbert E. The growth of island and seaside health resorts in England[J]. Scottish Geographical Magazine,1939,55:16-35
⑤Christaller W. Some consideration of tourism location in Europe: the peripheral regions-underdeveloped countries-recreation areas[J].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Papers,1963,12:103-105
⑥Butler R, Wall G. Introduction: Themes in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of tourism[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5,12(3):287-296
⑦闫应福,贾益东,毕世宏.产业经济学[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关键词:旅游产业集群;区位商;新疆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7-0178-0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亚欧大陆腹地,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六分之一,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新疆旅游资源丰富,其旅游业起步于1978年,据统计,到2001年新疆国内旅游人数达854.69万,国内旅游收入71.8亿元人民币。接待海外旅游者27万人次,创汇9 800万美元。二十多年来,全区接待海外旅游人员和创汇数额年均增长率在全国名列前茅。新疆的旅游业经过不断的努力,已经摆脱了过去那种“艰苦式旅游”的阶段,宾馆、餐厅、酒店的服务接待设施档次越来越高;旅游景点的建设开发也越来越完善,在满足游客欣赏景观的同时还能为他们提供更舒适、方便快捷的配套服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新疆旅游经济中的各配套行业已经出现了产业化聚集的现象。基于前人对产业集群的研究,本文借鉴一般产业集群理论,以新疆为例,对旅游产业集群的识别进行探索,并为新疆制定旅游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一、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界定
美国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把产业集群定义为:“在特定产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机构,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1]借用产业集群概念结合旅游产品的特性,可以将旅游产业集群界定为:旅游产业集群是在旅游目的地区域范围内相对集中,以旅游核心吸引物为基础,围绕旅游六大要素,同时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有交互关联性的旅游企业和部门,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形成的旅游经济集聚现象。旅游产业集群关注的是特定市场和活动的经济联系,集群可以跨越地理和行政界线,依赖于旅游价值链所有参与者共同努力,形成某种“一揽子旅游产品”。旅游产业集群具有以下特征: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特征,关联性特征,经济外部性特征,动态特征等。
1.新疆旅游产业空间集聚分析
区位商法是用来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产业集聚现象的主要方法之一。
区位商公式:LQ =EijEiEkjEk
式中E i j指i地区产业j产值,E i指i地区总产值,E k j指国家k产业j的产值,E k指国家k的总产值。LQ大于1,意味着给定区域的产业相对专业化;大于1.12,即表示高水平的专业化。在产业集群识别中,LQ大于1,就可以认定产业集群形成[2]。
根据区位商公式,我们把全国和新疆的相关资料列入下表,并计算出新疆的旅游业相对于全国的区位商。
由计算结果可知,新疆相对于全国的旅游产业LQ值,从2001―2006年分别为1.24,1.30,1.44,1.30,1.34,1.29各区位商均大于1.12。这表明新疆旅游业产业在全国范围内相对专业化且水平较高,旅游业的空间集聚显著。根据从2001年到2006年的LQ值数据可知,2002年和2004年的LQ值均为1.30;2006年LQ值相对于2005年降低0.05;这种区位商数值的不变或下降,似乎显示新疆旅游业的空间聚集程度有所下降,但实际上是因为伴随新疆经济产业结构不断发展和完善,各项产业也随之发展且产值不断增加。各项产业产值的增加从而导致总GDP基数变大,使得旅游业区位商发生如上变化。
由表2可知,从2001―2006年(除去2003年非典特殊时期),新疆国际旅游收入稳步增长,且位于整个西北地区第二位。从旅游产业集群角度分析,其主要得力于新疆自然性因素和民俗文化的吸引力。新疆旅游资源具有不可移动性,是吸引旅游者的原始动力。相比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区,新疆属于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且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使得其形成了绝对比较优势,吸引了大量的企业集聚,从而加强了新疆旅游产业的空间集聚性。新疆旅游企业空间集聚性,表现为核心旅游企业及相关支持性组织的密度不断增加。
2.新疆旅游产业的空间相关分析
地理集聚性是所有产业集群的空间特征,是集群效应产生的前提。旅游企业及其相关支持组织的数量增加使得新疆旅游产业的空间集聚性不断加强。
由表3可以看出,新疆五个主要旅游城市(地区)的旅游产值逐年稳固增长,且首府乌鲁木齐均保持首位,这是由于旅行社、酒店、旅游商店等都主要集聚在首府的交通主干道,概括为“两带”“两块”。首府乌鲁木齐地处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中心位置,区内现有12个航空港,有24条国内航线以及到阿拉木图、塔什干、莫斯科、新西伯利亚、伊斯兰堡等国际航线。同时其又是第二亚欧大陆桥连接欧亚的纽带,可以说,新疆完整的公路网络以首府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且首府旅游企业和支持性部门以及公共基础性部门之间,形成了网络结构复杂的庞大旅游产业协作系统。乌鲁木齐作为重要枢纽对于全疆旅游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结论及启示
综上分析,新疆旅游产业初步显示以下特征。
1.新疆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和不断加强,会将有直接联系的技术、人力资源、各种配套服务机构等吸引过来,实现基础设施共享和资源优势互补,降低成本。并且随着产业链的延伸,将吸引更多相关产业甚至不同的产业,提升新疆旅游产业集群的竞争力[3]。
2.随着新疆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张,不断拓展国内外市场,扩大影响,国内外游客不断增多。促使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有机结合,促使新疆旅游企业及相关支持性组织合理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协作。
3.新疆旅游产业企业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互动关系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压力,有利于构成各旅游企业持续的创新动力,由此带来一系列的创新活动,推动产业升级,得以使新疆旅游产业进入全国这一行业的前沿地带。
产业集群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各级区域政府所公认的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载体[4]。但我们认为,新疆旅游产业集群的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竞争优势,无论其自身功能的发挥,还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都没有显示它应有的分量。
因此,新疆旅游业在发展政策的制定上,一方面,应遵循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律,鼓励公平竞争,促进分工和企业的专门化;另一方面,要求政府面对集群负面的外部作用,应施以政策引导,而不是亲自指挥以至于扭曲市场,更不应由政府选择将某个或某几个企业做大做强。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新疆旅游集群的不断加强,从而带动整个新疆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47-148.
[2]张陆等.旅游产业内部的行业层次结构问题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1,(6):21-24.
关键词:陶瓷文化;旅游产业;融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G124;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265-01
我国陶瓷文化的代表是江西景德镇陶瓷,这里将以景德镇为例深入分析陶瓷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方法、路径,融合之前,首先要搞清楚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及特点,然后结合当地旅游业及陶瓷文化发展情况,提出融合的可行性路径。
一、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分析
我国现在已经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旅游业要想实现大进步大发展,就必须与其他产业进行有机融合,形成一种大旅游产业格局,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紧密相关,存在着许多相似、联系之处,互为表里。两者是一种相互依托相互支持的关系,文化是旅游的核心内容与归宿,旅游是传播文化的渠道与载体,两者结合会形成一种新的产业形态,也就是文化旅游业。我国文化旅游业做得比较成功的是《印象.刘三姐》文化及桂林旅游业的融合,从这个成功的融合案例中,我们能够总结出一些经验启示:旅游地应重点突出文化产业的特色与新意;旅游业、文化产业与市场应该进行有机结合,在保留文化传承基础上,使旅游更多地与市场相接轨;相关政府部门应该给予积极支持,起到主导作用,从而形成较大的发展合力①。
二、陶瓷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路径分析
(一)融合两个产业资源
陶瓷文化产业在发挥自身整体的价值链及功能同时,还应将旅游相关元素与功能融合进去,形成一种协同效应,这是一种产业资源融合的路径,这种融合路径能够促进两者共同取得进步、共同发展,因此不仅创新性开发陶瓷文化产业资源,依托陶瓷文化开发设计出新颖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的文化需求,还要将陶瓷文化产业与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对游客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游客的文化审美及购物需求,从而依据反馈改进设计。景德镇陶瓷文化与旅游产业在资源融合方面形成多种类型产品,这里我们以古窑为例进行分析景德镇的手工制瓷工艺高超、专业化程度强,工序也非常细致,核心工序有5项,古窑堪称是一个活的陶瓷博物馆,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当年作坊及古窑厂场景,展示制作陶瓷的工序、物料,更有老工匠现场制作陶瓷,这里可以作为一个旅游景点,让游客进去观赏,并亲自参加制作釉上彩,按照自己想象自由发挥自由彩绘,然后将其放入600―1300摄氏度下进行烘烤,这样一件陶瓷作品就出炉了②。
(二)产业技术融合
第二是进行技术融合,这依赖于技术创新及管理创新,借助先进的技术,将陶瓷文化产业中的价值链环节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渗透,相互补充,形成新兴企业。相关陶瓷艺人可以使用创新的技术手段,设计研发陶瓷新产品,赋予陶瓷产品文化内涵,并将其转化为旅游精品及纪念品,这样就实现了技术融合。游客在旅游时,往往会在当地购买一些纪念品、小礼品,馈赠给亲朋好友,因此可以借助陶瓷产品传播景德镇陶瓷文化,也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为了适应当地旅游业发展,可以设计出一些旅游吸引物如陶瓷首饰、陶瓷刀具及薄胎灯具等等。
(三)产业功能功能融合
第三个融合路径是功能融合,这里将陶瓷文化与旅游产业所具备的相似功能作为考虑点,更加凸显与深化旅游的某项功能,通过旅游功能的凸显来传播陶瓷文化,使得两个产业得到相得益彰的发展。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具有审美功能与生活功能,陶瓷产品上的表面造型能够较好地展现我国古代社会生活及形态,通过陶瓷上花纹及雕刻物了解相关的古代,人们在旅游观赏这些艺术品时,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认识历史,从这个层面来看,文化与旅游本质是相同的,具有相同功能,旅游使游客走进历史、回顾历史发展,从中得到一些心得感悟,因此景德镇陶瓷文化品牌只有较好地树立了,才能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与进步,旅游业则又能够促进陶瓷文化的传播。|
(四)产业间的市场融合
第四种是两个产业间的市场融合,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因此当地可以借助陶瓷文化产业吸引更多地人来这里观光旅游,实现陶瓷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与渗透,进一步带动房地产、娱乐业等其他市场发展。
三、结语
文化与旅游产业联系紧密、不可分离,两者应该进行有机融合与渗透,陶瓷文化可以将旅游作为其传播宣扬的载体,旅游产业则将陶瓷文化作为发展的契机,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融合,满足游客对陶瓷文化产品的需求,让游客更深刻地感受到陶瓷产品中蕴含的历史文化,获得感悟与启发。
注释:
[关键词]云旅游; 旅游业; 现有问题; 云旅游功能;
一、研究综述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提供给计算机和其他设备。云计算的核心思想,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按需服务。这两年,开始逐渐提出云旅游的概念。最早的云旅游的国内概念见于新闻报道,如丁宁(2010)的“盛大模式,开启云旅游时代”,吕文华(2011)的“云计算、云旅游浅议”,魏勤英(2011)“刘华云的云旅游”。也有学者提出云旅游的具体应用,魏宁(2011)提出“慢旅游和云旅游应运而出,并且一呼百应,旅游市场上自由行和半自由行产品受到了极度地热捧。”可以看出,云旅游的概念已经慢慢形成,不过相关研究还很少,具体应用模式还有待创新。
二、云旅游概念
云旅游其实就是旅游信息网络整合商,包括政府部门实时资讯和政策、各区域旅游数据、旅游产业链各环节(如景区、酒店等)数据实时更新、每个环节的各项指标的数据实时更新、旅游行业学术理论前沿、企业(包括投资商、供应商、中介商和服务商)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和交流、企业与消费者的交流和服务提供、消费者之间的交流、消费者对旅游各种反馈、消费者需要的导航、导游、导览和导购等全面的旅游服务、同时还有产学研消之间的交互。
三、旅游行业现有问题
1.产业结构不合理
旅游产业链较短,地区间旅游业发展不平衡,缺乏市场竞争机制。旅游企业大多是“诸侯经济”,行政干预、部门分割、多头管理、无序布局、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价格供求不一致、产品功能结构不一致和旅游产业要素不配套等问题引人关注。
2.旅行社过度竞争
中国旅行社产业总体仍呈现过度竞争特征,表现为旅行社进入门槛低、数量多、产业集中度低、产品同质性强,长期利润水平低等特点。报告认为,解决这种过度竞争的方式是优化我国产业组织结构,其路径是引导旅行社产业走向适度寡头垄断的产业组织结构,以消除过度竞争并带来有效竞争。
3.市场主体不强大
目前国内旅游缺少龙头企业特别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企业多为二、三流旅行社或以私人公司挂靠旅行社,管理体系不完善,融资渠道不畅通,持续发展能力差。
4.服务体系不健全
很多旅游景点基础设施陈旧,交通条件有限,信息通信不良。很多旅游企业追求眼前利益,法制、诚信、质量观念不强。此外,旅游公共服务严重滞后也严重地制约着旅游业的发展。比如,周边环境治理、旅游咨询服务、道路交通标示、旅游网络、旅游保险、紧急救援等旅游公共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国内旅游需要。
四、云旅游的对现有旅游行业问题的改善
1.通过信息功能完善旅游产业链
它真正实现了“世界是平的”,就是将政府、学术研究机构、企业(包括投资商、供应商、中介商和服务商)、消费者的信息放在同一个云海中,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地或者随时随地通过云海享受被云海处理过的为其专业定制的任何法律允许的互联网服务。以此为基础,打破现有的旅游行业格局,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越旅游主体的信息网络,打破不合理的行业结构,避免竞争过度。
2.通过业务操作功能强化旅游企业竞争能力
就是服务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交互,所谓交互,就不是单向的,是多向性与互向性的。要实现业务操作,那就要嵌入不同的操作模块/系统或者软件,比如统计、分类、运算、搜索、预定、结算、撤单、投诉处理、评价等等,就是嵌入这些模块,可以满足不同环节的业务流程。通过这样的业务操作平台,将极大地促进旅游企业的竞争能力,培育出一批一流的旅游行业龙头,整合整个旅游产业链,极大的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
3.完善旅游服务
以云旅游为基础,游客在信息平台、咨询服务、旅游网络等方面享受到的服务将有极大的提高,伴随着旅游产业链的完善,旅游行业龙头的兴起,旅游操作平台的完善,旅游服务质量必然有非常大的改进。
参考文献:
[1]凌彩金.中国旅游电子商务企业SNS营销模式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1)
[2]魏宇. 慢旅游与云旅游的对接――新型自由行与半自由行旅游模式的构建[J] 中国外资,2011(08)
关键词:贵阳市;旅游产业;金融支持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贵阳,全市现著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3A级以上旅游景区14个,农业旅游示范点5个,历史文化名城1座,森林公园1个等等。2016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901.41万人次,同比增长52.1%,实现旅游总收入124.65亿元,同比增长68.9%,全省排名第一,全面开启了旅游经济新时代。在贵阳旅游产业愈发发展壮大的今天,金融支持已经需要高度关注并做出对应的解决方案才能保障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贡献,因而综合国际国内旅游业发展大环境制定本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产业经过一系列的经济政策与自身的优势相结合,逐步发展成为服务部门中的“首脑”产业,旅游业是拉动内需的关键,很大一步的带动和提升了国民经济。如果没有了来自社会各界的金融支持,旅游业现如今也不会发展得如此迅速,它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文章以贵州省贵阳市的景区为切入点,对贵阳旅游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的方式、融资渠道和策略作详细研究。
二、研究现状
到目前为止相对于国内,国外的相关研究较少。1950年以后经济学家才对金融结构理论有所研究。约翰•G•格利和爱德华•S•肖(1960)通过建模,将经济社会分为三个部门和四个市场,从而得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外部筹资方法。戈德史密斯(1996)研究金融结构、金融工具存量和金融交易流量的经济因素并阐述了之间的相互作用,由此形成和促进金融发展。国内近几年的研究主要有,金力伟(2015)分析了金融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张卓林(2015)以迭部县为例,从贷款抵押、金融服务方式和市场培训力度分析了旅游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及难度并提出建议。廖慧颖(2015)在金融支持与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性的基础上,探究了金融旅游的战略格局。方涛(2015)就某地的金融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探索了金融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方法。综上所述,对旅游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比较成熟,因此文章主要利用研究结论运用到贵阳市的旅游业发展中来。
三、贵阳旅游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基本情况分析
贵州省具有充足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各种各样丰饶的旅游资源。综合的旅游发展分区实现了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布局,相关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计划帮助贵州省旅游产业实现个现代化的快速发展。2016年全省的旅游业收入达到2586.7亿元,其中贵阳市对这一数字的贡献值是15%,得益于“多彩贵州”口号的号召,贵州省全境都开始了特色旅游发展方式的规划和建设,贵阳市率先开启了“自然+人文”的旅游概念革新,积极引入各方投资和新鲜的旅游文化概念,在区位因素的影响下,树立了全省特色化旅游发展的典型。贵阳市现有的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超过200余家,2015年,贵阳市政府响应省政府关于发展旅游专项资金的要求,开始在全市范围内的金融机构中配置旅游专项资金项目,已得到80%的对应机构支持。图1:贵阳市旅游产业金融支持来源图2:贵阳旅游业金融资本投入额由图1和图2中的数据分析可得金融业对贵阳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作用,且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之中,犹以银行资本的注入最为直接且数额较大,从2010年的旅游金融投入54.8千万元发展到2016年的293.8千万元,增长突破463%,呈现连年稳增长的金融支持现状。
四、贵阳旅游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实证分析
研究旅游产业发展的金融资本支持,即政府拨款及银行贷款两方面,所以本文主要选取贵阳市旅游总收入(TOUP)、人均可支配收入(PCDI)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拨款(TDFA)三个指标,并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以下β0、β1和β2为模型参数,u为误差项。由此回归理论模型建立如下:TOUP=β0+β1PCDI+β2TDFA+u利用Eviews回归模型结果如下:TOUP=-559.5365+6686473PCDI-757.0657TDFAt(-0.246175)(0.947992)(-0.408529)F=36.29509R2=0.973187从上述式子可以看出,在政府拨款(TDFA)不变的情况下,人均可支配收入(PCDI)每增加一个单位,旅游总收入(TOUP)就会增加6686473元,而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政府拨款每增加一个单位,旅游总收入就会减少757.0657元,也就是说,人均可支配收入即银行贷款对旅游总收入的影响程度远远大于政府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拨款对旅游总收入的影响。
五、结论
贵阳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事关贵阳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在应用现代化开发理念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也需要明确金融支持对一个新兴产业的重要性,只有综合的应用现代化发展理念对发展方式和金融支持做统一的部署与安排,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好政府和金融机构给予的金融帮助和支持,完善产业结构,进一步发挥旅游产业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为贵阳市经济建设添砖加瓦。相信在旅游企业和政府、金融机构的通力配合下,贵阳市旅游产业一定能更好更快的发展。
作者:岳雪 梅丹丹 单位:铜仁学院
参考文献:
[1]约翰•G•格利和爱德华•S•肖.金融理论中的货币[M].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
[2]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3]金力伟.金融支持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
[4]中国人民银行迭部县支行课题组,张卓林.新形势下金融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以迭部县为例[J].甘肃金融,2015.
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产企业集群以来,产业集群的概念迅速蔓延到了全世界的各个产业,有些学者认为产业集群适合一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有些学者则认为集群更适合于科技含量高的产业。我们认为无论哪一个产业都有它的实用范围和一定的限制。最初,波特认为适合用产业群的分析的行业主要有旅游、农业、化工产业和纺织业四大行业。从此,人们给予旅游产业集群更多的关注,但是,我们如何认定一个旅游区是否可以组成一个产业群呢?应该具有哪些特征?具体来讲,关于登封旅游文化业,我们是否可以认为是一个产业群?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方式来判断?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试图通过对国内外的一些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出关于旅游产业文化群的一些特征,为我们的旅游文化产业群的认定提供一些必要的理论基础。
一、国内外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分析
迈克尔.波特(1990)从竞争优势的角度解释了产业集群,他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领域中,同时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如大学、制定标准化的机构、产业公会等),应用到旅游产业群来讲,应该说由若干个旅游景点组成一个旅游核心体系,政府提供相应的服务,相关产业在此集聚,形成一个循环发展的一个经济集合体。事实上,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早在上世纪出马歇尔都已经做了必要的研究,他认为产业的集聚在于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
迈克尔・波特在讨论国家竞争力的时候通过大量案例分析认为(1998)产业集群适合用于分析劳动密集型产业,他通过对加州葡萄园的旅游产业进行分析认为,旅游产业也可以形成一个产业集群,发挥产业集群的应有的作用和效应,由此产生了旅游产业群的概念,从此人们对产业集群的研究持续不断,但是如何来确定旅游产业是不是一个集群?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释。Carmen(2010)等人通过分析倾向于认为产业集群的过程是企业、教育传媒、不可编码知识、非政府组织等之间的一个建设性对话,一个融合的过程,这使得集群能够形成一个创新的环境,同时使管理实践和专业技术作用得到更好地发挥。Jeremy(2009)通过对约旦的旅游业的分析认为,一个旅游产业文化群的认定和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政府提供稳定的政治环境,同时在于住宿,餐饮和食品服务,交通运输和旅游景点等四个关键点的相互配合。Mazilu(2011)等人通过对罗马尼亚的分析认为,旅游产业集群的可持续性在于“三叶草”――企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公共管理部门三者的相互配合。
鉴于旅游产业群的规模效应和范围经济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我国的学者也给予了相当的关注,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个观点,庄军(2005)认为在旅游产业集群研究过程当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搭建旅游文化产业集群的系统构架;郭栾(2009)认为旅游文化产业群的发展应该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策略;飞(2009)则认为,现实层面的旅游产业群违背了集群原有的涵义,例如很多地方政府在制定 “十一五”计划时都提到了发展旅游产业群,然而没有看到真正的核心在于企业的作用和价值,只是重视景区,这是和理论层面的产业集群有一定的出入的。
我们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更多的学者没有对旅游产业群进行归类和细致的划分,并没有给我们指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到那一个阶段,更没有指出在每一个阶段,产业群的支撑点在哪里,特别是对登峰旅游的产业,仅仅是依靠旅游景点发展的产业群,还是依靠旅游文化发展起来的产业群,我们无法根据以上分析进行判断。故而,我们不仅要分析旅游产业发展的几个阶段,而且我们需要找出每个阶段依靠的支撑点,才有可能保证旅游产业的正常的可持续发展。
二、关于旅游文化产业集群的认识
自从产业集群的概念和旅游文化产业集群的概念提出以来,更多的学者给予了关注,我姑的学者在这方面也给以解读。我们将分别从旅游文化产业集群的基本概念、特征、发展阶段三方面进行必要的解读和分析。
(一)关于产业集群和旅游文化产业集群的概念的解释
早期对产业集群给予关注的学者具有代表性的是王缉慈教授,她(2001)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刘东勋(2009)则从经济学的角度给我们解读为产业集群是指为了获取新的互补技术,从互补资产和知识联盟中获得收益、加快学习过程、降低交易成本、克服或构筑市场壁垒、取得协作经济效益、分散创新风险,共享社会关系网络、劳动力市场和服务,共享市场机会等,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企业、中介机构和客户通过产业价值链相互联系而形成的网络。苗长虹(2004)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后认为,马歇尔除强调产业区由集聚所产生的外部经济的好处外,更重要的是他也强调产业与地方社会的不可分割性,并认为正是地方社会形成的社会规范和价值,对创新和经济协调起着关键作用。我们则认为(2011)产业集群应该是在地域上集中,在生产上相互关联,或是合作或是竞争,形成一个有序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价值流通和知识扩散的网络系统。具体的应用到旅游产业文化产业集群上来,我们认为也应该具有以上的一些基本的内容,同样的企业和相关联的一部分企业等在地理上的临近,提供的产品有一定的竞争性,存在一定的协同效应等等。同时旅游产业文化产业集群还具有其他产业集群所不具备的一个优势在于它的产品具有捆绑销售的合理性的一面。这也是他的一个典型特征之一。
(二)旅游文化产业集群的特征
我们认为旅游产业集群不仅仅在于地理上的临近,本身的协同效应,同时,更在于旅游业、政府、金融机构、以及相关机构的相互配合,对不可编码知识的存储和传播,继承与创新。在这方面,我国学者王兆峰(2009)对如何识别旅游产业集群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认为我们在识别产业集群方面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考虑:产业集聚的量化指标,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联系,识别度指标等三个方面,而事实上,王兆峰的观点忽略了旅游产业群的发展阶段这个方面的问题,在不同的阶段,以上三个指标就有可能存在失效的情况。我们更加认同冯卫红、苗长虹的观点,他们(2008,2009)认为,在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仅应该考虑企业关联和社会资本方面,同时也应该考虑旅游业的竞合机制和政府的作用等。
结合对旅游产业集群的认识,我们认为认定旅游产业集群的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第一,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一个集群应该拥有较多的具有竞争性的或者具有关联性的企业聚集在一起。旅游文化产业群亦是如此。如果不能形成一定的规模,规模效应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就不能确定为一个产业集群。
第二,产业集群的产业链条的完整性和完善性。这里我们更多地考虑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果只是几个景点的简单的聚集,而没有相关产业的支持,很难形成规模效应,进而无法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为了一个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旅游景点以及相关产业之间的距离。我们主要考虑消费者的心理极限问题,如果两个旅游景点或者更多的旅游景点的距离超过消费者的心理极限,那么消费者一次只会参观一个景点,甚至只是一日游,那么对一个旅游产业集群而言,是非常的不经济的,也就是说没有形成规模效应。
第四,“同质”企业的协同效应。这里的协同效应,我们更多地强调旅游景点的关联性以及捆绑销售等。旅游景点不仅仅有竞争性,同时也存在关联性和协同效应。旅游产业集群和其他的产业集群的一个重要区别也就在于此,即使是“同质”产品也可以进行绑定销售,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旅游路线几个景点的问题。当然,这不仅仅是景点的问题,同样的还有政府的宣传,酒店服务等配套的支持,当地人的好客习惯等等对一个旅游文化产业群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支持。
第五,不可编码的地域性和不可传递性。这里指旅游文化的不可替代性。一种给消费者舒适感受的旅游在于感受旅游过程中的一种文化。这就对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可编码知识的地域性在于它的不可传递,在这个地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从而决定了它的不可替代性。如果一个景区形成了自己的独有的文化内涵,那么他的地位将不可取代。如果一个景区想在更多的旅游目的地中不被取代,首先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独特的旅游文化限制在一定的地域内不可被替代,这才是一个旅游产业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三)旅游产业文化群演进
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任何一个旅游目的地刚出现都不可能是一个非常完善的,他都有着开始,发展,繁荣和退化的几个阶段。同样的一个产业集群同样的也是经历这么几个阶段,无论是旅游目的地或者如其他制造业等产业集群只不过有的在繁荣之后进行了升级,蜕变而有了新的发展。参考国内外的文献,特别是冯卫红老师的毕业论文,结合我们自己的理解,对旅游文化产业群,我们分别从起始、发展、繁荣、升级、衰退五个阶段进行讨论。
第一,起始阶段。在这个阶段,由于对此处的旅游需求不是太多,故而,旅游目的地是简单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各个方面的发展不够完善,但是旅游目的地在地理位置上已经形成简单的集聚。这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依据。
第二,发展阶段。由于旅游需求的增加,旅游的中小企业持续衍生、稳定增长(企业处于高出生率、高存活率的状态),这样产业链条被拉长,产业规模扩大,规模效应凸显。同时,竞合关系产生,“同质”企业竞争关系明显,产业链条上关联企业的合作频繁,在发展的过程中行业标准和准入程序逐渐形成和完善在行业协会以及政府的帮助和监督下,企业间的市场竞争规范和行为准则等非正式制度开始起作用。由于竞合关系和竞争等因素,企业间学习创新出现,无论是旅行社或是宾馆都在不断的在发展中学习,吸取经验教训,模仿学习先进知识,并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氛围。
第三,成熟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企业间的竞合关系出现分化,产品市场进一步分化,更多的以合作的形式存在,在这个阶段,各个方面都基本完善。旅行社或是宾馆都有自己的品牌和特色,有的结合地方的色形成自己的概念文化,特别是,旅行社、景点、宾馆的相互协调,形成了一种不可替代的地方文化――不可编码知识。
第四,衰退或是蜕变。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旅游景点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出现分歧,或者衰退消失,或是蜕变升级。这是和生物演化的规律有所不同之处。经过前期的发展和成熟,一些地方性的文化――不可编码知识会出现路径依赖,最后走向消退灭亡。而另外一些,有完善的制度约束和创新机制,对原有的限制有所突破,使自己有所蜕变,焕发出新的生机。
三、关于登封旅游文化产业群的分析
1.登封旅游文化产业的概况
登封的旅游产业群主要自然风景、各种文化、和地方习俗等组成。主要景点有嵩山待月、中岳庙、音乐大典、会善寺、永泰寺、观星台、嵩阳书院、峻极峰、卢涯瀑布、少林寺、嵩阳书院,观星台等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形成的特色文化主要有:功夫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儒教文化、地质文化、古塔文化、天文文化、封禅文化、汉阙文化等等;登封目前保留了大部分传统的北方习俗,以及有地方特色的摸摸会、庙会、嵩山雕塑、传统泥塑等等。
当然在登封更主要的在于最为著名的少林功夫的功夫文化,以及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的传承,正因如此,登封不仅仅是一个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旅游目的地,而且更是一个文化旅游的目的地,更主要的在于登封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和当地的文化,不可替代的文化融合在一起,给游客一种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据有关部门统计,登封旅游业已经成为登封的支柱产业,2011年,登封的旅游业的带来的国民收入近50亿人民币。为了登峰旅游业有更好的发展,登封市政府给予了更多关注和支持,协调金融部门对旅游业的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登封的旅游产业主要在于对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的依赖,而对文化的依存度不够高,或者说政府部门以及旅游景点的相关部门对旅游文化的开发力度和重视程度不够高。
2.登封旅游文化产业的基本分析
在这里我们主要结合以上关于国内外的文献分析和登封的实际情况,对登封文化产业进行分析,具体的我们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登封旅游文化产业的规模性。从目前的情况而言,我们认为不仅数量可观,而且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这一点,可以从登封的旅游景点反映出来。如上所言,登封不仅有自然景观,也有人文景观,同时还有不可替代的少林功夫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以及摸摸会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习俗,在这里我们可以把这些称为不可编码知识。这些特色旅游景点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同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登封旅游业已经为登封国民生产总值贡献35%。
第二,登封景点都存在内在的关联性。登封的旅游景点虽然存在一定的竞争性,但是更多的时候存在关联性,协同性,促进各“企业”共同发展,这是有旅游业“商品”的特点决定的。同时这些旅游景点的内涵都包含着对功夫文化的理解,对道家,佛家等神学的继承和发扬,并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认识,这是其他地方的旅游业无可替代的。
第三,登封的旅游文化产业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景区的不可转移性,一部分是不可编码的非物质文化。这是在其他地方无法体味到的,例如我们也可以在武当山或者青城山都能看到习武之人,但是我们即使作为一个不懂武学的人,也能感受到他们的那种体味是和登封的功夫不一样的。
第四,登封的旅游景点的距离都在旅游者心理承受范围之内,可以不用做更远的打算。例如我们完全可以不用把登封的旅游产业和洛阳的旅游归在一起,认为旅游者可以同时有两个目的地,登封的所有景点都可以被认为一个旅游目的地,这样可以让游客停留的时间更长,同时由于相关产业的距离也不是太远,所以,当游客可以带走一部分特色“文化”。这样可以促进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第五,产业链的完善和拉长。我们知道,登封旅游文化产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少林功夫,这使登封的旅游业在功夫文化上做了很大的文章,无论是“上游”的旅行社宣传亮点或者是政府的宣传都有所体现,以及“下游”的旅游纪念品等等,以及佛教文化的素食食品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依据功夫文化或者佛教文化或者是其他,已经是登封的旅游文化产业链做的很长,政府正在形成更的大的规模性对功夫文化进行宣传,我们应该有理由相信,这条产业链会更长更加完善。
四、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产业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从最初单纯的政府外事接待部门、单一机构发展成为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等门类齐全的综合性产业,2011年我国旅游总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4.77%,旅游产业地位不断提升。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产业在快速发展取得良好效益的同时,所出现的产业结构失衡、产业结构效益不佳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旅游产业的持续、快速和稳定发展。事实上,旅游产业结构优化、产业转型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已引起政府、业界和学界广泛关注。早在1986年国家“七五”社科重点研究课题《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纲要》中就已经明确指出,“旅游业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只有优化结构,才能更大地发挥功能,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200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确定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中心任务是“转型升级”,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的战略部署,党的十进一步提出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点结构性问题。因此,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与升级将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国内旅游产业结构相关研究文献,对我国旅游产业结构领域的重要问题和研究方法进行系统梳理,回顾当前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研究现状、研究领域和研究特点,进而提出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的研究重点和研究趋势。
二、旅游产业结构概念与内涵研究
旅游产业结构是指旅游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经济成分及经济活动各个环节的构成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一般而言,旅游产业结构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指的是旅游产业内部各产业部门间以及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后者是指以食、住、行、游、购、娱为核心的旅游产业内部各大行业间的经济技术联系与比例关系。旅游产业结构也反映了稀缺旅游资源的配置问题,表现为旅游劳务在不同旅游部门之间进行的与一定旅游需求包括潜在旅游需求和实际旅游需求相适应的分配,分配的直接结果形成旅游要素存量在不同部门间的组合,即旅游产业结构。它既包括旅游产业各要素在规模上的比例关系,也包括各要素之间投入产出的关联关系,分别用以反映旅游产业结构量的内容和质的特点。同时,旅游产业结构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使得旅游产业结构不断合理化和高级化。在现代旅游经济增长过程中,旅游产业结构反映一个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制约着旅游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因而旅游产业结构对于区域旅游增长影响重大。根据对旅游产业结构的要素分析,旅游产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旅游产业不仅仅包括为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的旅游景区、饭店、旅行社等,还与交通、园林绿化、制造业等部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得旅游产业界限的确定成为一个难题。旅游产业边界的模糊广泛性,使旅游产业结构构成要素的确定也呈现出一种不明确性。马波认为在研究旅游产业地位及旅游产业内部结构时应采用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对旅游产业整体发展的思考必须从全球、全国或地区社会经济的背景出发。张涛将旅游产业流行的新旧三大支柱产业说和新旧四大支柱产业说进行比较,分析旅游业内部支柱性行业构成。杨振之、陈谨将旅游产业结构分为基础要素和提高要素。张立生依照旅游产业结构内在规律将旅游产业划分为基础层次产业、中间层次产业和核心层次产业三个层次,并分析它们彼此间的演进规律,提出旅游产业部门结构演进的三种结构模式理论。马波从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角度分析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点出当下资本要素、技术要素在旅游产业总要素中的比重逐步提升,导致旅游产业链条拉长,对旅游产业的结构产生影响。尽管众多学者对于旅游产业结构构成要素有不同的结论,但都认识到旅游产业结构要素的强关联性,旅游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是旅游产业结构的主体。
三、旅游产业结构测度方法与模型
旅游产业是整个国民经济产业中重要的一部分,适用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研究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适用于旅游产业结构的研究。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方法论及其实证方面的研究,国内学者多借鉴产业结构论、系统论、运筹学理论等中的方法,结合旅游产业的特性进行分析。在旅游产业结构测度研究中较常使用的方法有偏离-份额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区位熵、集中度等。研究方向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旅游产业结构灰色关联模型
旅游经济系统是一个经济关联性很强的复杂动态系统,其发展不仅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关联,且与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这就使得界定旅游产业的全部关联因素及因素间的作用机制变得较为困难。为有效分析各类因素间的作用机制,研究者将旅游产业整体看作是一个灰色系统,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有效测度旅游产业结构的关联度。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探讨一定地域内的旅游产业结构是现在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方法。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带有“旅游产业”和“灰色关联分析”词语的旅游学科类文献,可查到有效文献约为1500篇,其中硕博士论文达700篇,可见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旅游产业结构进行研究是目前较为成熟的分析方法。王淼较早将灰色系统理论用于旅游产业结构分析中,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定量分析江苏省大旅游产业结构状态及发展趋势,并对旅游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一些思路;陈雪琼、任晓春运用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法,对福建省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动态分析,提出优化建议;苏林宁、谢新丽等运用灰色绝对关联度、灰色相对度和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判断影响区内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指出旅游产业结构发展的一般趋势就是结构合理化和发展高级化;廉同辉通过对黄山、九华山景区旅游产业结构关联度的实证分析,比较二者的差异,提出完善旅游产业结构协调性等建议。
(二)旅游产业结构效益测度分析
目前旅游产业结构效益的研究较为常见的方法是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SM)。 偏离-份额分析法是一种国内外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分析普遍使用的方法。该分析方法是将某一特定区域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变动分为区域增长量、产业结构分量和竞争分量这三个分量,以此评价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进而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较早将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应用于旅游研究领域的是潘景胜、王淼,评价上海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现状,根据计算结果给出提高上海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效益的建议对策;杨新军、马晓龙等运用SSM分析法分析陕西省旅游产业结构现状,并指出SSM法在旅游创汇部门产业结构分析中的应用效果;汪惠萍、章锦河运用该方法对黄山市旅游产业结构进行评价,并提出优化对策;康传德对青岛市旅游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并给出诸如加强旅游资源开发及区域整合、塑造旅游精品工程等发展对策;葛军、刘家明综合运用静态、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广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及竞争力进行分析,提出针对不同相关部门的发展状况,应采取不同的优化调整策略。张明磊、付岗、刘月皓、张晓明、郑平等分别运用SSM分析方法对云南、四川、山东、秦皇岛、西安、广西等地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各地状况,提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相应建议。除上述普遍从产业效益角度对旅游产业结构进行评价分析外,杨勇、李文静尝试从产业角度、结构红利角度结合偏离-份额法分析旅游产业内部产业结构变迁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和旅游产业潜力的关系。
(三)旅游产业关联及其波及效应
旅游产业不仅产业内各行业紧密联系,旅游产业与其相关的产业部门也具有较强的关联,可以说旅游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经济活动。研究旅游产业结构时,为有效分析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结构关系,得出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效应、经济贡献,常使用投入-产出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又称“部门联系分析法”或者“产业关联法”,它主要以均衡理论为基础,通过建立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模型,量化分析旅游产业结构,定量测度出旅游产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应。闫敏通过比照分析《199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按照旅游研究的需要重新进行了行业划分,得出中国旅游业的直接投入结构和完全投入结构,并论证在发展中国家的特定阶段旅游业并非“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的观点。戴斌、束菊萍从产业供给和产业关联的视角,结合投入-产出表分析北京市旅游产业结构,指出该地区旅游业的前向关联度与环向关联度较弱,中间需求率偏低的现象。乔玮侧重于从经济效应的基点出发,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旅游产业与其他行业以及内部各行业的关联对上海经济的影响。王丽、石陪基通过对甘肃省旅游业投入结构、产出结构、感应度与感应度系数等指标的分析,探讨甘肃省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卢璐、宋保平等运用投入结构、产业结构、中间需求等指标测度中国旅游产业,定量分析中国旅游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之间的前向关联关系和后向关联关系,指出在国民经济中旅游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大于推动作用。张吉林提出为准确衡量旅游产业与社会经济的贡献程度以及其产业关联度,投入-产出理论的应用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化。马仪亮从经济学原理内核出发,提出强化各级旅游与统计部门的协调合作,扩大推广旅游卫星账号核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调整投入产出表的流量矩阵,使投入产出数据分析更加合理和客观。根据以往研究可知,将投入-产出分析法应用于旅游产业关联及波及方面的研究是较为广泛的,得到的相关结论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然而该方法用于分析旅游产业关联这种复杂现象,有时会由于对投入-产出方法只是单纯在片面、静态理解的基础上的运用而致使出现一些错误,因而投入-产出法有待于进一步的理解和更加合理、科学地结合旅游产业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和应用。
(四)旅游产业结构综合测度研究
除运用单一的分析方法对我国或者一定地域的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分析、提出优化建议之外,部分文献还基于产业经济等理论运用多种方法对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吴铮争将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与产业结构的动态研究规律联系起来,采用比较分析法、偏离-份额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从内部结构、结构效益、结构关联性三个方面分析西安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的演化趋势和优化现状;黎美洋运用偏离-份额法、效益指数法、差异比较分析法及旅游产业协调发展指标等相关分析法,对四川省旅游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化进行了测算分析和验证;王松茂、何昭丽等在对新疆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分析时运用了偏离-份额、灰色系统关联度以及绝对集中度指标等方法;杨琴、王兆峰试图根据产业结构与技术创新的互动机理,分析技术创新对旅游产业结构的作用,探讨湖南省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崔振兴在产业组织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运用区位熵、系统熵、偏离-份额等方法量化分析陕西省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和效果;张佑印、顾静利用区位熵、产业集中度指数和产业结构变化指数以及产业结构变化方向四个理论模型,阐明我国不同区域旅游核心产业之间的变化及差异;廖涛运用发展经济学中分析生产力结构的定量分析法,从理论上提出旅游产业的构成比重、结构变动指数及结构生产力系数的计算方法;此外庄小丽、刘水良、张广海、甘永萍分别在对湖北、张家界、山东、广西的旅游产业结构分析时综合采用了灰色关联分析法、偏离-份额分析法、专业化指数等研究方法。综合运用计量、产业经济学等多种分析方法对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和测评,使所得结果更加客观和科学,更具现实指导意义。目前用于旅游产业结构定量测评分析的方法除常见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偏离-份额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这些基础产业结构分析方法之外,国内学者也试图将效益比较分析法、效益指数分析、区位熵、产业集中度指数、产业结构变化指数、生产力系数等计量方法运用到旅游产业结构的研究中,对国家、区域旅游产业结构的科学测算和评价进行了积极有 益的探讨。
四、旅游产业结构优化与应用研究
(一)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旅游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是实现旅游资源要素有效配置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关键。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是在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中达到旅游产业之间的协调、产品供求结构的相对均衡,进而实现生产要素在部门之间的优化组合和对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随着旅游经济规模扩展带来的资源要素在旅游产业各部门之间的配置和再配置,从而使得旅游产业部门结构出现合理化、高级化现象。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旅游产业内部保持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比例,保证旅游产业持续、协调发展,同时促使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大,保证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旅游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在旅游产业内部协调发展条件下,新兴旅游景点和服务设施迅速发展,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传统旅游产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目前我国旅游产业优化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未能合理化,主要表现在旅游业的六大要素未能协调发展;二是未能进一步高度化,主要表现在六大要素的每一要素内部未形成完善的体系。旅游产业与国民经济中的许多产业部门高度相关,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存在空间上的差异性,使得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较为困难。事实上,在旅游产业高级化的工程中,没有统一的发展模式和放之四海皆准的“标准配置”。
我国学者结合旅游经济发展和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对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讨。陈仙波基于需求与供给理论的运用分析,阐述了发展中国家旅游产业结构的特征,指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性,探索其优化模型与优化措施。郭胜、高维忠分别探讨了我国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目标和措施。随着我国各省市纷纷提出旅游产业调整与优化升级的目标,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表现出由国家层面向区域层面转移的趋势。顾朝林等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量化分析江苏省旅游行为特征、旅游产业结构、旅游空间结构,指出江苏省处于产业结构明显转型期,强调产业优化的重要性;李刚对辽宁省的旅游产业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产业结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促进辽宁省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宋静针对重庆市旅游产业结构具体情况,评述重庆旅游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的优化;任建华在分析河南省旅游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优化建议;马勇、王迪云、吴冬霞、单珍等分别对福建、南岳旅游区、广西、浙江等地旅游产业结构现状及其优化政策进行了阐述。以上学者都是通过分析一定区域内旅游产业结构的现状、确定旅游产业结构评价指标,进而得出该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对策及发展路径。
(二)旅游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我国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仍然表现出很强的政府推动型特征,产业政策仍然是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研究认为,除了区位条件、资源基础、开发环境等因素,产业集聚、产业融合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旅游产业区域结构优化的进程。王兆峰、杨卫书从微、中观层面,基于演化经济学的动态视角、系统学的耗散结构角度,构建了旅游企业与产业结构变迁过程的演化模型,提出旅游产业集群在推动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方面的作用。麻学锋借鉴价值链和系统论的理论,分析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机制与动态演化,建议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应遵循升级轨迹进行系统自适应的调整。王云龙提出旅游产业结构概念模型和运行模型,指出旅游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因。李峰认识到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产业结构升级演化方面的重要动力来源,探讨了旅游产业融合对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机制。生延超在构建多部门经济模型的基础上,测度出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值得注意的是,区域发展不均衡是我国旅游产业结构面临的现实问题,国家政策扶持和措施实施在显著改善旅游市场、投融资等产业发展环境的同时,地区间绝对差异的扩大仍不容忽视。以上学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旅游产业结构升级动力机制、动态演进等空缺,对于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五、研究述评及展望
近年来旅游产业结构日益成为我国学术界和旅游产业管理与政府决策部门的关注焦点,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关。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地位提升与深入发展,旅游产业发展效率和质量亟待提升,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型已迫在眉睫,对旅游产业结构进行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不断凸显。通过梳理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第一,研究内容日益多样,部分领域相对不足。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呈现出理论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对策研究等成果逐年增多的态势。同时,研究普遍认识到当前我国旅游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性,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旅游产业的升级是旅游业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旅游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有些不吻合。第二,研究范式较为成熟,研究视角需要拓展。纵观国内研究,绝大多数采用“分析发展现状—提出存在问题—给出优化建议”的研究范式。研究侧重旅游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政府机制作用、地区发展政策措施的制定,而从旅游产业市场机制自身调节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明显不足,较少结合旅游产业集聚、城市化发展等视角进行综合探讨。第三,研究热点相对集中,理论体系尚需完善。目前旅游产业结构研究的优化理论和方法测度主要集中在合理化和高度化两个方面,大多借鉴产业经济、区域经济等领域较为成熟的公式或基础理论,缺乏结合旅游产业特殊性对这些公式和方法进行的调整和改良,分析手段较单一,比较分析方法的使用较少,缺乏创新实证研究,旅游产业结构量化分析方法与理论体系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综合看来,尽管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研究在内容、方法和理论方面取得长足的进展,但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优化仍是今后的研究重点:首先,重视旅游产业结构理论体系的构建。深入探讨旅游产业结构的概念、构成要素 、划分等基础理论,在借鉴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旅游产业特性,完善旅游产业结构评价体系、评价模型与测度方法研究,还应加深对旅游产业结构水平提升的动力研究,注重将区域旅游产业结构与旅游产业集聚、产业融合、区域经济、城市化等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其次,重视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机理的研究。在定量研究中,旅游产业结构研究往往关注结构要素之间的关联、产业影响和效益分析,旅游产业结构影响机制、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明显不足,对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指导价值较小,因此,旅游产业结构调整机制、优化机理将会是今后关注的重要领域。再次,重视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政策的研究。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要重视经济效益,同时也需重视产业可持续发展、社会和环境效益,注重与其他产业的经济关联分析,注重旅游产业发展的规划研究等。对旅游产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和政府政策正确引导是避免产业结构失衡、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推动力量。区域政府应正确发挥其引导和服务职能,防止盲目干扰旅游产业发展,尽量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促使旅游市场机制发挥出调节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的主导作用。
魏巍.辽宁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研究.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0:5-6.
罗明义.旅游经济分析:理论、方法、案例.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37-38.
王兆峰.基于产业集群的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58-63.
陈玉英.关于优化旅游产业结构的几点认识.旅游科学,2000(1):28-30.
廖涛.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定量实证分析.商业时代,2012(17):131-132.
张辉.旅游经济论坛.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5-8.
江世银.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24-26.
马波.试论旅游产业经济学的建立.旅游学刊(基础理论与教育专刊),1999(51):24-28.
张涛.旅游业内部支柱性行业构成辨析.旅游学刊,2003,18(40):24-29.
杨振之,陈谨.论我国旅游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9(5):30-34.
张立生.旅游业部门结构演进规律及演进模式.经济经纬,2005(2):120-123.
马波.中国旅游业转型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旅游学刊,2007,22(12):12-17.
王淼.旅游业的产业结构研究—以江苏省为例.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5(1):72-76.
陈雪琼,任晓春.福建省旅游产业结构研究及其优化对策.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3):20-26.
苏林宁,谢新丽.环三都澳区域旅游产业结构灰色关联分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66-68
廉同辉.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旅游产业结构研究—以黄山、九华山景区为例.旅游论坛,2011,4(4):66-68.
潘景胜,王淼.上海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效益分析.上海大学报,1998(5):37-42
杨新军,马晓龙.旅游产业部门结构合理性的SSM分析.人文地理,2005(1):49-52.
汪惠萍,章锦河.黄山市旅游产业结构评价与优化分析.华东经济管理,2007,21(1):12-15.
康传德.青岛旅游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对策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09(20):23-25
葛军,刘家明.广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与竞争力的偏离-份额分析. 地理科学进展,2011,30(6):760-765.
张明磊,孟庆红.云南旅游产业结构效益分析.中国集体经济,2011(2下):163-164
付岗,赵爱婷.秦皇岛旅游产业结构研究.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科学社会版),2007(4):101-105.
刘月皓,孙虎.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效益的偏离-份额分析.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08,34(3):113-117.
张晓明,刘总理.基于偏离-份额法的西安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分析.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25(1):103-105.
郑平,汪东亮.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研究—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产业结构分析.产业观察,2011(18):120-121
杨勇.结构变迁效应与旅游业发展潜力.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108-113.
李文静,乔小燕.省际旅游业结构变迁中的资本生产率增长效应分析—基于Shift-Share方法的实证检验.产业经济,2012(10):29-31.
闫敏.旅游业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旅游学刊(双月刊),1999(5):10-15.
戴斌,束菊萍.旅游产业关联:分析框架与北京的实证研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5):7-15.
乔玮.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旅游对上海经济的影响.经济地理,2006,26(12):63-66.
王丽,石培基.甘肃省旅游产业关联及产业波及分析.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23(1):68-72.
卢璐,宋保平,等.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旅游产业关联度分析研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3):43-48.
张吉林.旅游业—一个产业化组织的过程.财贸经济,1999(2):61-64.
马仪亮.对旅游业几个重要问题的经济学分析.经济地理,2011,31(5):852-856.
吴铮争.西安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研究.西安:西北大学,2004:1-5.
黎美洋.四川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分析.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