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工程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风景区;环境工程建设;问题
中图分类号:P642.5 文献标识码:A
风景区的环境工程建设问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它是环境建设中的一个较新的分支,它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精神文化追求的改变和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发展起来的。但由于风景区的建设一方面有着回归自然性和保持生态的完整性,另一方面还有着物质利益的追求性和工程施工中对环境的破坏性,再加上风景区的环境工程建设中还要注重美观等等诸多问题,这也就使得风景区的环境工程建设相对复杂,在当前风景区的环境工程建设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风景区的污水流入问题;风景区的垃圾处理问题以及风景区的绿化建设问题等。在人们对生活质量追求日益提高的今天,如何采取较好的方式对风景区的环境进行建设,改善风景区的环境问题和各项服务措施,是推进风景区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的一个关键。
一、风景区环境工程建设的问题
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旅游业伴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向前推进。与此同时,风景区的环境工程建设问题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一个风景区的建设好坏与该区环境工程的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与风景区建设投入开发的收益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风景区的环境建设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在实际中仍旧存在在着诸多的问题。
(一)景区水系的污染
随着城市化进化过程的加快和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城市人口迅猛增加,工厂数量不断加大,城市的环境承载力也在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生活废水也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化的处理便向外排出,这也就使得很多的水体收到污染。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城镇的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平均每天都有一亿吨排入河流,我国七大水系的一半都以收到废水的污染。这不仅对城市的环境工程建设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而且对风景区的环境工程建设也带来不好的影响。风景区中大多有河流、水系经过。污染使得水体变浑,散发异味,这些状况都使得风景区的环境建设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并且风景区污水的来源并不仅仅是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排放,它还与风景区中自身的污水处理有关。一个是风景区中不仅仅是有着诸多美丽的风景,为了便利游客的旅游,在风景区中也往往设置着参观、休闲、游乐设施和一些度假项目等,这些产业中的污水排放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就向景区中排出,这便使得河流水体遭受进一步的污染;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游客垃圾的随意处置,游客没有将垃圾放在指定的位置,而是在游玩过程中随意丢掷,或是随手丢进自然水体,有的游客向水体中随意吐痰,倾倒未吃完食物和饮料,这也是造成景区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些都使得景区的环境工程建设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河流的污染和水体的破坏在四季分明的景区表现的尤为明显。
(二)景区垃圾的随意处理
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得景区每年接待的游客总量不断加大,游客的景区消费不断提高,而那些来自游客的垃圾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据相关数据统计来看,景区的垃圾数量每年以10%的比重增加着,我国的垃圾数量也已位于世界首位。伴随着景区建设的不断增多,建筑垃圾清运中的跑冒滴漏和原地掩埋,严重侵蚀景区土地,不断加大的景区环境承载力的压力。无论哪种垃圾类型,在处理对策中都不得不采取掩埋、焚烧等一些措施进行。但是掩埋的话,垃圾分解速度慢,对土地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并且大量占用土地;焚烧的话势必造成大气污染,造成酸雨、雾霾等现象的大量发生。
(三)绿化面积减少,商业化面积加大
虽然我国的景区建设已经相当的完备,但是随之却产生的一些列的问题,那便是景区的商业化现象严重。景区中为了方便游客游玩而建造了许多的游乐设施,餐饮行业和休闲设施,这些设施的建设侵占了景区大量的绿地。使得景区原本的景色遭到破坏,丧失了原本的面貌。同时商业建设和消费的增加不同程度的加剧了噪音、空气、污水、垃圾等污染,使得商业化的收益远远不及今后环境补偿的投入。
二、景区环境工程建设对应措施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做好宏观协调、政策把控工作
一是景区的环境工程建设问题是一个多个方面相互协调的工作,需要环保、建设和国土等多个单位的相互配合。因此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政府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以及协调作用,以一盘棋的角度处理好他们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推进环境综合治理的进行。在进行这一工作时要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对该项目进行一个合理的规划和监督,使其有一个固定的标准,避免景区建设与环境治理间的冲突。
二是强化景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得到进一步落实。政府及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职能部门必须把控好政策,按照规定做好景区建设项目的审批、验收工作,并要加大对景区环境执法检查力度,杜绝环境工程建设“两张皮”情况的出现。
(二)加强国民教育,倡导文明旅游。在景区环境工程的建设方面,人治的重要性要高于法制,只有加强人们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公民素质,使人们自觉的投入到景区的环境建设中去,自觉的维护景区的环境建设和生态建设,景区的环境才会更好更快的发展。可以是在景区内悬挂爱护环境的公益宣传语,加强人们的思想意识;可以是更加合理的设置服务设施,方便游客减少自然环境的负担;可以是采取一些必要的手段加大对游客不文明行为的劝阻或处罚。
(三)鼓励社会投资
景区的环境工程建设包括垃圾的收集外运或无害化处理、污水处理等多个方面,这需要较大的资金支持,投资成本也是很大的。单纯的靠政府投资显然是不合适的,并且即使一开始由政府投资,但是后续的处理费用也是相当庞大的。因此在对其进行处理时要尽可能的将其进行社会化处理,带动社会人员进行投资,让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加入到环保的队伍中来。在这其中,政府一是可以发挥带头作用;二是可以设定一些奖励机制。对环保企业加大舆论的正面宣传且在税费方面出台优惠政策,这样可以推动景区环境保护事业的良性运作。
(四)适当减少商业化设施
景区游玩原本便是一个使人亲近自然、享受自然、感悟自然的一个过程,若是添加过多的商业元素便会丧失其原本的色彩。因此,在景区的建设中应该适当的倾向于自然因素,而减少商业化因素。并且景区过多的侵占绿化设施会使得景区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不利于景区的环境建设。在建设景区时应该本着回归自然的原则,在景区或是景区的空地上适当的建设一些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并要将其商业建设严格控制在一定比例之内。
三、总结
自然景区的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重大的工程,我国还处于景区环境工程建设的初级阶段,在环境工程建设中应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正确处理环境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使自然景区的环境工程建设更好的发展。
四、参考文献
[1]裴东伟.浅析城市土地规划与城市环境建设的关系[J].今日科苑,2008(11):37
[2]周坚勇.我国环境工程建设的难点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71 [3]商晶晶.探讨城市环境工程建设难点及应对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3).
[4]周坚勇.我国城市环境工程建设的难点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5).
一、指导思想
城区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以“城更靓”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集中对道路沿线环境卫生秩序进行综合整治。通过全面整治,实现道路畅通、市容整洁、秩序良好,努力营造整洁、优美、文明、有序的城区环境。
二、组织领导
为推动城区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有效开展,成立城区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整治范围
本次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共涉11条主要干道,具体整治范围如下:正阳路(汤沐路至樊哙路段)、红光路(滨河路至新沛路段)、汉源大道(汤沐路至煤电公司三角花园段)、迎宾大道(汤沐路至南环路段)、汤沐路(东环路至汉源大道段)、东风路(东环路至西环路段)、歌风路(东环路至汉城路段)、新沛路(东环路至汉城路段)、南环路(迎宾大道至西环路段)、滨河路(东环路至汉源大道段)、樊哙路(东环路至西环路段)。
3月24日至5月14日先行开展正阳路集中整治活动,以此为切入点,对城区其他主要道路逐一整治(具体方案整治前下发),正阳路整治方案如下。
四、正阳路整治步骤及内容安排
整治工作从2013年3月下旬开始,分四个阶段进行,具体安排如下:
(一)宣传动员阶段(3月24至27日)
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利用宣传车巡回宣传和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意义,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活动,听取意见和建议,提高广大市民关心和支持城市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社会响应、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为全面推进整治工作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二)集中整治阶段(3月28日至5月13日)
各相关单位要按照《正阳路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分工表》(见附件)的要求,根据各自职责,制订具体整治方案,排定时间表,集中力量,全面实施整治。
(三)总结验收阶段(5月14日)
组织阶段性检查和预验收,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点评。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彻底整改。
(四)长效管理阶段(5月15日起)
在全面巩固整治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岗位责任制和执法责任制,形成常态管理,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县有关部门将不定期对各部门常态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并通报检查结果。
五、工作要求
(一)形成推进合力。正阳路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涉及许多部门,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和配合。县城管局作为牵头部门,要发挥好牵头抓总、组织协调和指导检查作用。县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责任分工,狠抓责任落实,确保完成所承担的各项整治任务。建立整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对整治工作涉及到的重大问题,加强会商研究,相互沟通,密切配合,合力攻坚。在整治推进过程中,既要组织开展集中整治,又要加强常态化管理机制方面的研究,为转入长效管理奠定基础。
12月去北京环球影城要提供48h核酸证明吗是时下很多人都有的疑问,毕竟北京环球影城作为今年最为热门的景点之一,每天去该园区参观游玩的乘客都不在少数,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一起看看12月去北京环球影城要提供48h核酸证明吗。
12月去北京环球影城要提供48h核酸证明吗 12月去北京环球影城要提供48h核酸证明,毕竟当下情况特殊。根据北京环球度假区官方app的安全指引显示,为应对近期在我国境内实施的疫情防控升级措施,北京环球度假区将严格执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关部门制定的所有标准和程序。这包括但不限于:如有需要,通过北京健康宝小程序扫码登记所有地点,到达度假区后出示绿色箭头行程码,以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当地卫生部门认为必要的其他信息。
北京环球影城12月好不好玩 北京环球影城12月去也是可以的,但是吧由于此时北京很冷,所以小编是不建议大家这个时候去的。12月来北京挺冷的,不过今年还没下雪。12月北京是旅游淡季,一些景点门票享受冬季优惠,比如故宫博物院门票5折等。如果是南方的朋友一定做好准备,带上厚的羽绒服和棉靴、帽子、围巾。
12月去北京环球影城穿什么合适 12月去北京环球影城羽绒服这些是必须的,毕竟南北方温差大,冬天南到北旅游,千万别忘了带棉衣。例如黑龙江省冬季温度在零下30度40度上下,北京冬天最低温度也在零下20度左右。而南方冬天气温是零上10度到20多度,南北气温相差40度左右。如保暖准备不充分,最容易感冒,给你的旅行带来不愉,影响旅游的心情。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厦―泉―漳城市群;重大工程;地质环境;评估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0-0139-03
引言
2008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批复《海峡西岸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福建规划建设厦泉漳和福州两大都市区,由此进入大规模城市群建设阶段。重大工程建设对城市群区域地质生态环境影响程度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 [1~3]。厦泉漳城市群东临台湾海峡,土地面积占全省的20%,随着重大工程建设强度和频率加大,地质环境质量可能更加恶化,长期持续的岩土地质环境影响和灾变效应将更加突出,因此,开展陆―海相互作用下沿海地质环境系统与演变动力、重大工程建设对区域地质环境持续影响评估研究,对揭示福建东南沿海地质生态环境的演变趋势与规律、协调人类重大工程活动与区域地质生态环境的保护关系,对建立地质环境安全的战略评估体系、评估重大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质量与地质环境容量的持续影响效应,对科学规划与布局城市群的协调发展、评价和决策重大工程选址、区域地质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减少和防治岩土地质灾害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厦―泉―漳城市群建设与发展
厦门、泉州、漳州城市群与台湾隔海相望,是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都市区之一,是壮大闽东南中心城市的重要举措。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厦门、泉州、漳州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完成的《厦泉漳城市发展走廊规划研究》推动了厦泉漳城市群的发展,有利于加强未来闽台经济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依托综合交通支撑,厦泉漳城市群将形成若干城镇密集群和都市连绵区,区域内常住人口将达到1 000万,城镇人口大约900万,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大约900平方公里~1 000平方公里。
按照《城市走廊研究》的设想,厦泉漳城市群发展将形成“一廊两湾三带四组五轴”的 总体布局。 “一廊”即厦泉漳城市走廊;“两湾”即厦门湾和泉州湾;“三带”即漳州与厦门之间的云洞岩、九龙江生态绿带,厦门与泉州之间的小盈岭生态绿带,泉州湾与惠安之间的山体生态绿带;“四组”即漳州城区及城镇组群,厦门城区及城镇组群,泉州湾城区及城镇组群,惠泉城区及城镇组群;“五轴”即沿海南北向两个对接区域的延伸发展轴,泉三线泉州至三明发展轴,龙厦线龙岩至厦门发展轴,厦门对金门、台湾发展轴,实现向内陆及海上辐射发展 [4~5]。
建立快速便捷的城际立体交通体系,形成中心城市“四小时交通圈”和中心城市与周边县(市)“一小时交通圈”。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积极规划建设轨道交通,进一步缩短城市时空距离。重视城市内外交通衔接,完善城区路网,打通主要交通阻塞点,加快建设绕城高快速公路和进出城及联结机场、港口、铁路、高速公路的快速干道。在港口和交通方面,加强厦门湾、福州港、湄洲湾等深水港建设,实现港城互动。随着“三纵八横三环二十五联”的海西高速公路网和福厦、厦深及龙厦铁路的规划建设,一个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西连内陆腹地、东出台湾海峡的交通初现轮廓,厦―泉―漳城市将更加紧密融为一体,形成东南沿海区域重要的城市群 [6~7]。
二、厦―泉―漳城市群重大工程
厦门海域地处台湾海峡西岸,九龙江的出海口处,九龙江三角洲地域包括了泉州、漳州、厦门三个市域地区,通称为“闽南金三角”。厦门岛处于地域构成的的中心位置,从而形成了全方位辐射效应:向西辐射到龙海、龙岩一带;向南拓展到漳州、汕头等地;向东辐射金门、台湾岛;向北和泉州相接。厦漳泉城市联盟将朝着构建大厦门都市区的方向发展。翔安隧道、厦漳大桥、泉州晋江大桥、泉三高速公路、湄洲湾南岸港区,形成城市联盟的基本框架。厦门将逐步完善与周边区域内的立体交通网络,整合现有的公路网与周边城市的实现衔接。厦门“十一五”期间实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59项,投资约705亿元,包括海港工程、空港工程、铁路工程、道路桥梁工程、市政环保设施工程、城区建设工程、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等重大工程。
厦门与漳州、泉州以及周边城市的经济往来也越来越频繁,经济一体催生城市融合。海西五城市城际轨道规划北起福州,经过莆田、泉州、厦门、漳州,再拐到龙岩,城际轨道将各市中心与主要城区都连接起来。该项目建设有利于优化厦泉漳龙城镇空间布局,构筑“一小时交通圈”。对台方面,加快厦金大桥的规划建设,缩短厦门和金门之间的距离;与此同时,启动新机场建设,或者考虑由厦门金门共建机场,实现两岸常态化的三通直航。厦门南通道为联系厦门与漳州市的快速通道,该项目建设将有利于加强厦门湾内部联系,促进两市三地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厦漳跨海大桥、沈海高速公路复线厦门段主线及连接线也要动工建设。厦漳跨海大桥北连厦门海沧投资区,南接招商局漳州开发区。其建成将打破九龙江的阻隔,推进厦门湾组合港建设,推进厦漳城市联盟建设。海西铁路网有厦(门)深(圳)铁路、向(江西向塘)莆(福建莆田)、赣龙、温福、福厦、厦漳潮、龙厦等进出省铁路等九条之多。铁路网建设完成后,以福州、厦门为中心的城市群里,将会出现1小时、2小时和3小时出行圈,将对厦泉漳城市群发展提供更好的交通支撑。
三、重大工程建设对区域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研究对策
1.研究思路。福建东南沿海海岸线曲折漫长,河流海湾水系交错密布,具有独特的海相与陆相交叉融合的地形地貌。东南沿海地处台湾海峡和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等内力地质作用频繁;该区域属亚热带气候,岩土圈、水圈、大气圈等活动频繁,外力地质作用强烈,山区丘陵广阔,导致自然地质环境脆弱而复杂,属环境地质灾害严重的省份之一[8]。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不同程度地影响和恶化了原始地质生态环境,导致地表沉降开裂、地面塌陷、水土流失、滑坡崩塌、泥石流、岩土工程破坏等严重的岩土地质环境灾变。
进入2l世纪,厦泉漳城市圈将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区和新城市群,将有更多的城市建设、铁路公路、水利电力、海港码头、能源化工等重大工程相继动工建设,今后十至二十年还将成倍增长,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将日趋严重和复杂,由此引发各种地质环境破坏和地质灾害将更加频繁。因此,开展区域陆海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重大工程对区域地质生态环境的持续影响、环境安全的战略评估体系、重大建设项目对区域地质环境长期风险的预警监控体系与地质环境影响追踪、地质环境评价与综合调控、地质环境生态修复工程等研究工作,将为沿海地带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进步和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9]。以厦泉漳城市群为例,研究思路如下:(1)福建东南沿海区域地质环境:研究区域地质环境系统结构、各种内外力地质作用影响、陆―海相互作用下地质环境系统演变动力;研究重大工程建设与城市群区域地质环境相互耦合作用与反馈机制,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演变的推动作用。(2)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调大工程建设现状,分析典型工程利弊,构建重大工程建设对城市圈区域地质生态环境长期持续影响效应评估指标体系;建立持续影响效应评诂模型,确定地质环境质量与容量的极限临界值,优化模型参数。(3)影响评估方法及计算机评估软件:研究制定重大工程建设对城市群区域地质环境质量与地质环境容量长期持续影响评诂方法,开发计算机评估系统软件。(4)地质环境修复对策:利用新开发的计算机评估系统软件,评价重大工程建设对城市群地质生态环境影响易损性和安全性,预测人类重大工程建设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共同作用下区域地质环境演化趋势;提出东南沿海城市群区域地质环境修复技术措施。
2.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1)实际调查和总结归纳法:调查研究分析区域地质环境、内外地质作用、岩土地质条件、厦泉漳城市群的重大工程建设现状等,调查观测重点区域地质环境变迁,剖析典型地质环境事件,获取地质环境变化与灾变等大量信息,总结归纳历史上岩土地质灾变发生各种因素和条件,形成初步经验判断。(2)动态系统分析法:采用系统分析方法,把地质生态环境与重大工程建设工程作为复杂系统来考虑,寻求从总体到局部、从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发现地质生态环境、内外地质作用、岩土地质条件、水文条件、自然气候条件、人类工程建设活动等系统要素之间的内在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制约的规律性。(3)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典型重大工程,比较不同因素对地质环境影响的差异性,为寻求和筛选评估评价参数,构建指标完整体系提供依据。(4)计算机信息处理与量化评价预测。利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交叉学科理论,开发计算机评估程序,建立地质环境空间数据库系统和计算机评价辅助决策系统,实现地质环境评价数据标准化、动态量化预测和评价。
3.预期研究成果目标与推广应用。(1)揭示东南沿海城市群区域地质环境演变规律。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发展为背景,研究陆―海相互作用下具有东南沿海区域特色的地质环境系统结构、演变动力、各种内外力地质作用影响、人类活动对沿海地质环境演变的推动作用等,探索重大工程建设与东南沿海城市圈区域地质环境相互耦合作用与反馈机制,揭示福建东南沿海区域地质环境系统演变规律,为协调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2)构建评估体系,建立评估模型。根据实际工程调查数据资料,筛选重大工程建设对厦泉漳城市群地质生态环境影响效应评价指标,构建评价体系;建立重大工程建设对城市圈地质生态环境持续影响效应评估模型,优化模型参数,确定地质环境质量与容量极限的临界值,为量化评估重大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影响奠定基础。(3)制定评估方法,开发计算机评估软件。通过对现有各种地质环境评估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评价方法的调查,制定建设工程长期持续对地质生态环境的影响效应评估方法;利用计算机语言和编程技术,建立地质环境空间数据库系统和计算机评价辅助决策系统,开发计算机评估软件,实现地质环境动态量化评价。为评价重大工程项目的后期地质环境效应、预测地质环境演化趋势等提供理论基础;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重大工程论证与决策、规划与选址等提供科学理论依据。(4)评价影响效应,预测发展趋势。利用新开发的软件系统,评价重大工程建设对东南沿海城市圈地质生态环境的易损性和安全性影响,预测人类重大工程建设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共同作用下区域地质环境演化趋势,为制定地质环境修复对策和综合调控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5)提出地质环境修复对策,建立示范区。依据评价预测结果,根据地质环境系统演变的耗散结构理论,提出地质生态环境修复技术措施;科技开发与建立示范区相结合,研究探索新的地质生态环境修复技术。
结论
重大工程建设对区域地质生态环境、地质环境灾变的影响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研究课题。重大工程建设与区域地质环境耦合反馈机制及灾变效应影响分析、对区域地质环境质量与地质环境容量影响评估模型及评价方法、多因素相互耦合与共同作用诱发岩土地质环境灾变机制、区域地质环境修复技术措施与综合调控对策等属前沿研究课题。
厦泉漳将融为东南沿海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群,许多重大工程项目正在建设或即将开工。以厦泉漳城市群为例,结合沿海城市工程地质条件和重大工程建设现状,研究陆―海相互作用下厦泉漳城市群地质环境系统,建立地质环境质量与容量影响评估模型等,对解决福建省海峡西岸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工程项目评价与决策、项目规划与选址、预测重大工程对地质生态环境持续影响效应,对协调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修复地质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和防治岩土地质灾害等意义重大。其应用可以推广到海峡西岸经济区其他沿海城市群的建设规划和重大工程的论证和方案决策中,为维护区域地质生态系统平衡、宏观调控区域地质环境系统、实海峡西岸经济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和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周国华,舒倩,李红霞.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安全建设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0):75-79.
[2]索传媚.城市建设与地质灾害[J].灾害学,2008:1-15.
[3]赵勇,白永秀.城市群国内研究文献综述[J].城市问题,2007,(7):6-11.
[4]林军.海峡西岸城市群地质环境特征研究[J].中国地质,2006,(2).
[5]尹晓波,侯祖兵.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群的定位及发展路径[J].经济地理,2006,(3).
[6]黄爱东,何逸英.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与构建城市群[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6,(5):50-54.
[7]叶敏弦,叶穗山.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对策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9):91-95.
[8]金江军,潘懋.近十年来城市地质学研究和城市地质工作进展述评[J].地质通报,2007,(3):366-371.
[9]郑承忠.福建海湾地区灾害地质特征与工程风险控制[J].自然灾害学报,2005,(4):108-114.
The Assessment Strategies of Major Engineering Projects Impacting on Region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of Xia-Quan-Zhang
HU Hua,YANG Li-juan
(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 civil engineering of Xiamen university,Xiamen361005,China)
关键词:矿山环境不稳定斜坡分类及特征治理工程设计生态修复
中图分类号: TD1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沙厂铁矿区为北京市最大的铁矿床,已探明的工业储量约1.12亿吨。其位于密云县境内,密云水库南7.5 km处,是北京市政府公告的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和北京市平原区重要的水源地保护区。1985年由于国家鼓励矿产开采的政策,在沙厂铁矿区内的南部地方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加入了开采的行列。出现了较多的地质环境问题,政府于2001年责令关闭该区的地方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2007年,中央财政出资,对该区的地质环境影响较大的老崖口平台进行了治理。由于矿区为露天开采,治理区内形成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为不稳定斜坡。本次主要针对不稳定斜坡和区内的生态植被破坏区进行综合治理。
1 地质环境现状
本区治理区主要位于沙厂铁矿区开采场的南侧观礼台一带,此处为以前开采遗留的一开采场,区内分布多条开采陡壁,形成大量的孤包、危岩,区内治理面积为0.03km2。
区内地质环境问题为,植被破坏、地形地貌破坏、尤其区内不稳定斜坡易形成地质灾害隐患,为本区主要的地质环境问题。
区内由于矿山开采,形成了大量的次生陡坡,在区内随处可见。区内次生陡坡共长为1352米,其斜坡面积为8829.2平方米。调查区内共有次生陡坡为22处,其坡角一般较陡为70o―90o。
2 不稳定斜坡的分类及特征
由于矿山开采区内形成了大量的次生陡坡,且其坡角较陡,岩体呈层状―碎裂和碎裂结构,可判断为不稳定斜坡。其分类及特征如下:
2.1不稳定斜坡分类
根据实地调查,此处不稳定斜坡均为岩石类斜坡,主要岩性为密云群沙厂组变质岩系的片麻岩组。
2.2不稳定斜坡特征
(1)岩体的结构特征
岩体的结构是指由岩体中被各种不连续面分割的岩石块大小,排列组合形成和相互结合程度所决定的岩体特征,各种地质不连续面称为结构面,而被结构面分割的块体称为结构体。岩体结构分为不同的类型,它是决定岩体力学性质的重要因素,也是进行岩体工程治理评价和边坡破坏模式分析的依据。
①结构面
按其成因类型,分为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和次生结构面。
Ⅰ原生结构面
原生结构面主要表现为岩性分界面和变质结构面。
区内不同岩性分界面,主要为岩脉与围岩多顺层接触,接触面片理化增强,且易风化,较原岩强度有所降低,常形成软弱结构面。
变质结构面主要表现为片麻理及片理,一般连续性较好,多呈波状起伏,局部片理化结合程度差,属软弱结构面。
原生结构面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受构造运动影响,如挤压、混合岩化、蚀变等,皆失去了原生结构面其本身良好的结合度,另外在边坡地带,受人为开采影响,原生结构面也往往由闭合转为张开。
Ⅱ构造结构面
系指在构造运动中形成的结构面,如断层、节理等。
区内向斜是构造运动的产物,向斜及次级背斜轴向近南北走向,在转折端北段又有右旋迹象,向斜向南倾斜,北部紧密倒转,南部开阔。向斜构造对结构面密度和均匀性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在本区构造结构面相对密度较小,原生结构明显。
区内各级构造结构面大多受向斜构造制约呈“米”字型展布,其余受区域断裂控制,是区域断裂的结构面。
节理通常是区内构造的最次一级产物,在断层出露部位,产出密度较大,因此节理发育见有不均匀性。一般成组发育于各岩组中,以剪为主,面平直,属刚性结构面。区内主要发育为6组,J1(120/73)、J2(43/69)、J3(170/73)、J4(270/63)、J5(315/29)、J6(93/43)。
Ⅲ 次生结构面
指在外营力作用下形成的各类构造面,主要由风化作用,爆破及荷等产生的裂隙,其特点多呈无序状,不连续,不均匀,风化裂隙仅在地表及风化带次内密集发育,爆破形成的张裂隙仅在开挖形成的。区内一定范围存在;荷裂隙是因边坡开挖坡体重力变化,在地表或平台形成迫于平行排列的张裂缝。次生结构面在本区内广泛分布。
② 结构面规模
结构面规模不同,对岩体稳定性影响程度也不同,大的结构面可以在一定区段内隔离岩体或构成滑面,小的结构面延展规模较小,且不连续,往往在岩体中形成“岩桥”,降低岩体的完整性,削弱岩体强度。本区内结构面为较小结构面,走向长小于30米,降低区内岩体完整性,削弱岩体强度,对局部边坡形成破坏。
③ 岩体结构类型
岩体结构一般可分为块状结构,层状结构,碎裂结构和散体结构四大类。调查本区岩体结构主要为层状-碎裂结构。其片麻理发育,受构造挤压作用岩体破碎。
(2)斜坡自然破坏形式
根据实地调查,在各陡壁底部均可见有碎块,塌落岩块,由于本区岩体为碎裂结构,坦荡岩坡粒径一般较小,粒径一般为0.02~0.05m,而且现在陡壁坡角较大。在外力作用下,碎块会顺着斜坡向下翻滚,最后堆落在坡脚,当其规模较大时形成崩塌。因此斜坡自然破坏的形式为崩塌。调查本区已有崩塌量约有1000立方米,区内各斜坡潜伏危岩体量约为15000m3。
(3)影响斜坡稳定性的因素
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建筑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对区内不稳定斜坡进行判别。
①斜坡岩石性质
斜坡岩性主要为变质岩系的片麻岩,其属硬质岩,其抗压,抗压性较强。因其变质矿物组合及含量的差异形成不同的类型的片麻岩,其力学性质略有差异,但由于各类片麻岩成因类型一致, 岩土工程程度相近。
②岩层结构及构造
实地调查,区内主要发育节理为J1(120/73)、J2(43/69)、J3(170/73)、J4(270/63)、J5(315/29)、J6(93/43),岩体结构受构造影响基本呈层状和碎裂结构。但其结构面规模较小,且不连续,局部可见形成“岩桥”降低岩体的完整体,在区内斜坡面均可见。
区内构造运动较为复杂,主要发育有断裂构造,但对区内斜坡的影响不大,经调查未发现大规模的断层及构造形成的软弱面,只在局部可见断层形成的破碎带。
③水动力条件对斜坡的影响
由于治理区位于区内地势较高处,除大气降雨外,不受其水体(地表水、地下水)的影响较小,所以不动力条件对构区斜坡的影响较小,可不考虑。
④风化作用
实地调查,区内风化带深度40-70m,局部达90m以上,风化带内岩全完整性差,尤其是近于地表岩体强风化,局部完全风化,多呈张性,内充填砂土,在外力作用下易破坏、滑坍。
(4)稳定性因素的分析
由以上的斜坡分布及其特征可见,区内斜坡,主要受构造影响,岩体构造结构面和次生结构面较发育,主要为裂隙发育,多呈无序状,不连续,不均匀性。形成结构面的规模较小,局部形成“岩桥”降低了岩体的完整性,对局部边坡形成破坏。区内岩体的结构主要为层状-碎裂结构,坍落的岩体主要以小粒径岩块为主。调查区内未见大规模的软弱面,只在局部有构造破碎发育,对边坡有一定的影响。
区内岩体的风化作用和开采矿山时爆破等外力作用下,使岩体形成张裂隙,也降低了岩体的硬度。水力作用对边坡稳定性影响不大。
由上可知,区内边坡不存在大规模的崩塌,主要以局部岩块崩塌为主。
2.3地质灾害分类
根据区内崩塌的规模将本区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Ⅲ类,崩塌区内落石方量小于500m3,破坏力小,且易于处理。
2.4治理措施
根据对治理区内不稳定斜坡的类型特征,采用治理方法主要是减缓坡角,或降低开采台阶高度,增加坡体的稳定性。
3 治理方法选择与工程设计
3.1治理工程总体构思
对区内不稳定斜坡进行削坡,清除危石,降低最终边坡角,使不稳定斜坡至稳定状态。清理的废石填充采坑,渣土利用覆土种植植被。基岩采用边坡生态植被恢复技术,不仅巩固边坡而且美化环境。
3.2治理工程设计
针对沙厂铁矿的地质环境问题,本次工程主要采用削坡和植被种植等工程。
3.2.1削坡工程
由于区内岩体总体较稳定,除部分构造密集发育区设计削坡坡角为40º―50º外,一般坡角为60º。
3.2.2生态植被恢复
对边坡小于25º的斜坡和平台,采用恢复林地的土地平整标准,覆土厚度为自然沉实土壤60cm以上,且地表坡度与原状相差不得超过±5º,利于其上进行景观植被种植。
对边坡大于25º的斜坡,根据形成陡坡的特点,对不同坡度、坡面稳定程度、坡面现有植被状况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实施分区防治实现生态修复。结合区内国家级矿山主题公园的建设,本区边坡生态修复种植植被技术主要采用以下模式:
模式一:
主要包括开采坑内近乎垂直和反坡部位且分风化不严重的坡面。利用局部坑洼或人工手段形成种植穴,在种植穴内栽植爬山虎等攀缘植物实施垂直绿化。
模式一:种植穴+攀缘植物容器苗垂直绿化
施工部位 高陡边坡
绿化方法 栽植容器苗
基盘修整
利用岩面局部坑洼选择性的浆砌种植槽,栽植藤本、攀援植物
辅助材料 水泥砂浆
使用植物 中国地锦、美国地锦、连翘、迎春
备注
模式二:
主要包括坡度较陡、岩面风化程度较重、裂隙丰富的坡面。在保证施工稳定的基础上,采用简易客土喷播结合植苗绿化的方式进行植被恢复。
模式二:简易植被恢复基材喷附+植苗绿化
施工部位 风化严重、裂隙丰富或坡面较缓
绿化方法 喷播和栽植苗
基盘修整
先将绿化基盘做成做成浆状,然后用泵喷出,使基盘快速稳定
辅助材料 保水剂、黏合剂、土壤改良剂、缓效肥
使用植物 荆条、紫穗槐、酸枣、黄栌、红叶椿、珍珠梅、丁香、高羊茅、沙打旺、波斯菊、二月蓝、鸢尾、沙地柏、红瑞木、棣棠
备注
模式三:
主要包括60度左右坡度,岩面风化程度较轻的坡面。采用锚杆固定+挂两层双向格栅+客土喷播+生态植被毯的方式实施植被恢复。
模式三:挂双向格栅+植被恢复基材喷附+生态植被毯
施工部位 坡度60°左右的岩石坡面
绿化方法 喷播植物种子
基盘修整 在铺设的格栅网上喷射植被恢复基材
然后喷播种子,覆植被毯
辅助材料 格栅网、锚杆、钎子、土壤稳定剂、保水剂、黏合剂、土壤改良剂、缓效肥
使用植物 苇状羊茅、高羊茅、胡枝子、荆条、柠条、紫穗槐、柠条、珍珠梅、波斯菊、杂草
备注
模式四:
主要包括60度以下,岩面表层风化堆积物较多的坡面。坡脚稳定+简易植被恢复基材喷附+挂单层双向格栅防护的方式实施植被恢复。
模式四:简易植被恢复基材喷附
施工部位 坡度较缓表层风化堆积物多的坡面
绿化方法 喷播种子
基盘修整 先将绿化基盘做成做成浆状,然后用泵喷出,使基盘快速稳定
辅助材料 保水剂、黏合剂、土壤改良剂、缓效肥
使用植物 苇状羊茅、高羊茅、胡枝子、荆条、波斯菊、杂草、鸢尾、萱草
备 注
模式五:
主要包括帮坡平台。包括有风化堆积物和无风化堆积物的两种。首先对平台外沿码放几层生态植被袋并用锚杆固定,植被袋的高度根据风化物或者客土层的厚度来定。对有风化堆积物的部分,采用生态灌浆的工艺增加保水防渗性、提供土壤肥力,对无风化堆积物的平台采取客土50厘米,然后在风化物和土层栽植灌木和乔木,再在表层喷附草种。
模式五:生态植被袋坡脚防护+客土植苗
施工部位 帮坡平台
施工方法 木本植苗+草本播种
基盘修整 在植被袋中填充基盘材料和客土,形成植物生长基盘
辅助材料 生态植被袋
使用植物 苇状羊茅、高羊茅、胡枝子、荆条、紫穗槐、柠条、波斯菊、酸枣、黄栌、沙地柏、红叶椿、油松、侧柏、珍珠梅、丁香、沙打旺、二月蓝、鸢尾、红瑞木、棣棠、沙棘
备注
通过以上技术方法对不稳定斜坡的治理和综合植被恢复,使区内实现近自然的生态植被恢复,矿区的生态环境与周边山体的原貌相和谐,在植被恢复实施效果稳定后治理区域范围内的植被覆盖率可达75%以上,并且在实现区内生态修复的基础上实现美化,提高了矿区的景观价值。
4 结论与建议
本区的地质环境问题主要为不稳定斜坡,由其类型和特征可知,区内的地质环境问题易于处理,但本区要建设国家级矿山主题公园,在治理地质灾害的同时区内生态植被的恢复和环境的美化成为本区治理的重点。该项目完成后,得到了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的表扬。结合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可以总结出如下的要点。
1)在治理矿山地质环境前一定要对区内的地质环境问题(包括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分布特征等)查清楚;
2)生态植被恢复是一个长期、系统得过程。在恢复过程中一定要和周边的环境相协调,植被的种类选择要科学合理;
3)在进行治理设计时,要结合当地的实地情况和发展规划选择治理方案。以治理为手段,使区内的环境(包括地质环境、人文环境、经济环境等)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密云县沙厂铁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北京市地质工程设计研究院2006.7
关键词: 风力发电施工 安全 环境保护 监理要点
风电工程施工现场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且都是野外施工作业,云南地区风电场所处地形又比较复杂,进场公路及各分支公路的土方开挖和回填工程量都比较大,部分工程还需要采用爆破进行施工,对安全控制和环境保护控制监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监理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1 安全控制总体要求
1.1要求施工单位贯彻执行安全施工法规和作业安全生产要求,建立安全控制管理体系,落实岗位责任制。
1.2根据“谁施工、谁负责”的安全原则,施工单位在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的同时,必须做好安全保障措施设计和安全管理网络设计,并落实岗位责任制。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设立安全台账及专职安全员,建立日、周、月专业检查制度和汇报制度。现场监理工程师必须经常检查施工单位的安全落实情况,并向总监理工程师汇报。
1.3督促施工单位专职安全员开展群众性安全教育,并对特殊工种和重要部位的施工进行专业性特殊安全教育。
1.4每道工序开工前,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安全管理技术交底,完善有关手续。
1.5施工过程中,现场监理工程师定期在工地进行巡查、抽查、旁站监督。发现生产与安全有矛盾时,必须以优先保证安全为原则,同时对不安全因素及时书面向施工单位提出,督促其限期整改,重大问题向业主汇报。
2土石方爆破安全控制
2.1审查施工单位《营业执照》、《施工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建筑施工安全协议书》等,并要求施工单位及时到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备案工作。
2.2 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爆破工程施工专项方案、应急预案等,并监督施工单位按批准后的专项方案组织现场施工作业。
2.3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执行爆破工程的安全规定,审查专责施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工人配备能否满足专项施工的需求,爆破作业人员的上岗证及管理情况等
2.4检查用于爆破施工的进场设备、工器具是否满足爆破工程的要求。
2.5检查爆破材料是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是否在有效期内。
2.6要求施工单位在爆破专项工程施工前,对爆破人员做好技术和安全交底工作,并将爆破材料采购计划报项目监理部审核备案。
2.7结合专项监理检查表有针对性的检查施工实际情况是否与施工组织设计内容相吻合,相关措施是否到位。检查爆破作业是否设有专人指挥和相关警戒范围及标志。
2.8督促施工单位在雷电时停止电力爆破作业。
2.9督促施工单位在爆破后对爆区现场进行检查,如出现瞎炮应立即报告指挥部,并按照安全规程中处理瞎炮的规定进行处理。
2.10严格按照公安部颁布的《民用爆破物品管理条例》对施工单位爆破物品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爆破物品进入施工现场是否专人保管,是否分类、分库保管,并实现五双制度,其领、还、出入库必须及时记账,现场操作时有安全员负责监督和检查。
2.11施工单位对现场监理工程师提出的安全通知书不予执行或执行整改不力时,总监视情况签发局部停工整改令,施工单位若仍不认真整改,可将情况上报建设单位和建设主管部门。
3风机吊装安全控制
3.1风机开始安装前,施工单位应向项目监理部提交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审查批准后方可开始施工。
3.2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安全规程”中关于“起重作业”“起重机械”“起重操作人员”“起重指挥人员” “绳索、吊钩和滑轮”“起重机械及起重工具检验”等相关规定进行起重吊装作业,并据此认真审查“吊装安全技术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3.3风机安装现场道路应平整、通畅,所有桥涵、道路能够保证各种施工车辆安全通行。
3.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符合安规要求。
3.5施工现场应根据需要设置警示性标牌、围栏等安全设施。
3.6风机安装的吊装设备,应符合电力工业部(电安生【1994] 227号)《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的规定。
3.7吊装前吊必须正确选择吊具。
3.8吊装现场必须设专人指挥。指挥必须有安装工作经验,执行规定的指挥手势和信号,吊装指挥应向起重机械操作人员交待清楚工作任务。
3.9遇有大雾、大风、雷雨天、照明不足,指挥人员看不清各工作地点,或起重驾驶员看不见指挥人员时,不得进行起重工作。
3.10在起吊过程中,不得在吊臂工作范围内停留。塔上协助安装指挥及工作人员不得将头和手伸出塔筒之外。
3.11机舱、桨叶、叶轮起吊风速不能超过安全起吊数值。安全起吊风速大小应根据风电机设备安装技术要求决定。
3.12起吊塔筒的起吊点要保持塔筒直立后下端处于水平位置。应有导向绳导向。
3.13起吊机舱时,起吊点应确保无误。在吊装中必须保证有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在塔筒平台协助指挥吊车司机起吊。起吊机舱必须配备对讲机,系好导向绳。
3.14起吊桨叶必须保证有足够起吊设备。应有两根导向绳,导向绳长度和强度应足够。应用专用吊具,加护板。保证现场有足够人员拉紧导向绳,保证起吊方向,避免触及其他物体。
4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监理措施
4.1环境保护监控措施
1)承包人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提出环保措施,明确环保目标,并随施工组织设计及单项工程开工报告,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批。
2)施工期间对环保措施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检查承包人环保措施是否执行与落实。
3)施工现场环保的监控;通过对施工现场环保质量的动态监控,强化现场的环保力度,对现场环保情况作出评价。
4)要求工程承包人专人负责日常的环保检查及落实;并与地方环保部门取得联系,接受监督和检查,整改存在的问题;
5)、取土坑的位置和要求应由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确定,但不得影环境、水土保持和挖方边坡的稳定。
4.2 临时设施的环保要求
1)临时驻地和临时施工现场,生活污水:包括厕所修建化粪池或其他满足使用要求的系统,并加强管理;
2)对于易引起扬尘的作业及场所:拌和场应装设洒水设施,进行洒水降尘;易扬尘的运输车辆应进行遮盖;对易引扬尘的细粉料,应予遮盖或洒水。
4.3 路基施工的环保要求
1)供、排水设施必须保持畅通,污水不得排入农田、耕地和污染水源,不得引起淤积和冲刷.
2)路基挖、填施工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加固,弃土严禁横向倒土,应运至堆土场地并堆放整齐,最后必须还耕或种草植树,防止水土流失。
4.4 其它事项
1)督促施工单位根据建设文明工地等有关规定创建文明工地,并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详细编制文明施工措施,经总监审批后即作为施工及监理的依据。
2)督促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做好工地宣传、班组建设、治安综合管理等工作,并组织有关人员学习贯彻,同时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外包队伍的管理,加强对其人员(民工)进行法制、规章制度、消防知识等教育。
3)督促施工单位将场内的建筑材料划分区域、整齐堆放,并采取安全保卫措施。施工中应无管线高放,施工道路平整,使场容场貌整齐、整洁、有序。
4)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施工标牌设置,管理人员佩卡上岗。
5)督促施工单位落实专人,经常维护和保持场内道路及施工沿线单位、居民的出入口和道路畅通。
6)检查督促工地的排水设施和其它应急设施保持畅通、有效、安全,生活区内做到排水畅通,无污水外流或堵塞排水沟现象。
当代社会,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国家对环境工作也越来越重视,具体体现为逐渐加大的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工程建设等方面的投资额度。依据环境工程项目的特点,小编从多方面如:投资立项决策、设计、实施等多个阶段的环境工程管理与控制措施。可以帮助大家进行实行提升。下列环境工程论文题目可供参选:
1.面向市场经济的环境工程经济课程教学改革
2.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
3.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
4.广东博信达公司环境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体系研究
5.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创新与改革
6.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7.构建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8.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改革与实践
9.环境工程专业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
10.工程教育认证制度背景下的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启示
11.特色环境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2.中国环境工程本科教育发展及人才需求分析
13.环境工程与可靠性工程的关系初探
14.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就业形势及其教学改革
15.SCI收录的环境工程期刊概况分析
16.低温微生物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17.环境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
18.环境适应性与环境工程
19.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面临的问题与改革措施
20.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21.基于挣值法的环境工程项目审计程序研究
22.武器装备环境适应性与环境工程
23.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就业形式和人才培养定位浅析
24.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25.环境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优化探讨
26.环境工程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7.城市地下工程建设中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预防与控制
28.高素质环境工程本科人才的培养与成长问题探讨
29.环境工程特色专业的建设与探索
30.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31.以应用能力为导向的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32.环境工程实验教学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33.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探讨——以安徽工程大学为例
34.高等职业教育类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模式探析
35.职业资格制度与环境工程本科教学改革探讨
36.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现状比较分析
37.谈谈环境工程剪裁和环境试验剪裁
38.环境工程专业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39.环境工程水处理中对曝气设备的应用分析
40.环境工程与生态工程复合体系发展动态
41.以特色求创新 以科研促教学——江南大学环境工程本科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42.双极膜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与展望
43.卓越工程师教育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模式初探
44.浅议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沈阳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为例
45.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46.环境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与思考
47.以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体系探索
48.由环境工程项目看环境绩效审计
49.航天器环境工程回顾与展望
50.基于GIS的城市环境工程地质质量模糊评价——以陕西略阳城区为例
51.浅谈监理工程师的环境工程监理工作
52.BOT方式在环境工程运用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53.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54.膜分离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55.对高等农林院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
56.动态膜技术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57.有机化学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58.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59.环境工程课程群及创新实验的建设
60.环境工程专业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61.环境工程硕士实验与实践环节的改革与实践
62.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63.环境工程专业实习教学与改革
64.国外环境工程发展综述(上)
65.环境工程专业模型嵌入式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66.环境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特色培育探索
67.环境工程本科人才需求与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68.环境工程专业实习教学体会与改革探讨
69.耐污染超滤膜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展望
70.环境工程水处理中对曝气设备的应用分析
71.优化实验教学,培养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
72.环境工程专业实验课研究型教学探讨
73.研究性教学理念在环境工程综合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74.磁性固定化技术在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75.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析
76.无机膜的制备及其在环境工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77.生态文明创新环境工程与科技的发展模式
78.环境工程中胞外聚合物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79.新形势下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浅析
80.环境工程在卫星研制生产中的应用
81.装备环境工程技术及应用
82.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实验教学体系改革
83.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4.以清洁生产为特色方向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85.环境工程剪裁技术探讨
86.加强环境适应性基础技术研究发挥环境工程对型号的保障作用
87.环境工程特色专业的建设与实践
88.基于资源库的环境工程专业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89.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初探
90.应用型本科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91.面对“两师”制环境工程本科教育改革的思考
92.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调查与改革
93.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及课程体系建设
94.基于卓越计划的新型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95.论环境工程的现状及完善措施
96.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设想
97.基于功能模块的环境工程专业资源库的设计与开发
98.PBL教学法在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环境工程;因素;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P642.5【文献标识码】A【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6.024
1环境工程基本概述
环境工程学属于环境科学的范畴,环境工程学主要是在人类污染治理、环境保护以及改善生存环境中逐渐发展出来的一门学科。环境工程建设工作的展开,需要在环境工程学的引导下进行,由此可以看出,环境工程建设要围绕环境污染治理、污染预防以及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等内容展开。环境工程对于国家以及民族的发展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环境工程建设工作是我国发展中的重点内容。因为环境工程建设工作属于一项系统性工作,所以,在其中会涉及许多不同内容。这也是导致环境工程在建设中,会受到不同因素影响。在此背景下,在展开环境工程建设工作时,要将整体思维理念与顶层设计理念融入其中,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共同发展。
2影响环境工程建设的因素
2.1人为因素
从目前环境工程建设工作的开展中可以看出,环境工程建设指向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是人文环境的重要服务对象。由此可以看出,在环境工程建设中,人为因素是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比如,在环境工程建设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缺乏一定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影响工程建设质量,并且许多人对于环境的保护缺乏意识,没有一定的自觉性与较强责任性,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无法对自身行为以及想法等进行约束。与此同时,许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于相关环境问题等没有给予更多关注与重视。这样尽管能够创造更多经济效益,但是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比如,废水、废气等处理不当,对水资源造成污染,产生大气污染等问题。
2.2經济因素
在环境工程建设工作中,不仅人为因素会对其产生影响,同时经济因素也会对环境工程的展开产生一定制约。经济的发展需要在资源开发与资源利用基础上进行,这也说明在资源开发中,会在不同程度上对环境造成影响。但是环境自身的承载力有限,许多高耗能产业与高污染产业,会对环境发展带来较大压力。从我国国情中可以看出,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种种问题均会对环境工程建设工作造成影响。
3环境工程建设有效措施
3.1加强工作队伍建设工作
在实际环境工程建设工作的开展中,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具备较强的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这样才能使得环境工程建设质量得到保障。基于此,要将加强工作队伍建设工作作为重点与关键。在实际加强工作队伍建设中,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1)加强对工作人员职业素养的培养。在此期间,环境工程建设单位对于入职门槛的设置,要确保其科学性与合理性。在人才选拔期间,要将选拔标准落实,这样才能保证招聘或者选拔的工作人员自身能够具备较强综合素养与专业素质,不需要相关部门花费更多时间与精力对其进行培养与教育,节省更多人力资源成本,并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充分发挥,更好完成环境工程建设工作。(2)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开展教育培养工作,促使工作人员能够掌握更加先进的工作技术与工作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将更多精力放在环境工程建设工作中。(3)加强工作人员道德素养培养,道德素养是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只有具备较强的道德素养,才能对自身工作有正确认识,端正工作态度。要将道德素养纳入考评范围中,这样才能确保工作人员有着良好职业道德基础上,能够及时完成自身工作,避免工作失误等情况产生。
3.2平衡经济与环境关系
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之间存在较为密切联系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矛盾。也就是说,在经济的发展中,会在不同程度上对环境造成影响,比如,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环境破坏问题等。与此同时,经济的进步促使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样国家将会有更多资金、技术等,投入到环境工程建设中,从而使环境问题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会促进经济的进步。反之,恶劣的生态环境会影响经济的进步,使得经济发展失去其本来的价值。基于此,为促使环境工程建设工作能够顺利展开,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明确掌握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做出平衡,要了解到经济与环境之间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有机整体的关系。只有将两者之间的关系平衡,两者之间才能相互促进、相互扶持,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共同进步。
3.3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具有一般性、专门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关技能的能力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必须具备从事环境工程工作所需的工程科学技术知识以及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掌握环境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技能;了解行业的基本业务流程、基本工作纪律、基本工作内容,熟悉行业的工作性质,能够较快适应行业的相关工作,熟悉行业的行业背景,了解工程项目的运营、管理方面的关系;熟悉环境工程领域技术标准,了解技术发展趋势。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在具有一定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必须具备环境工程项目设计、应用和维护或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系统化工程训练,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善于对环境工程项目设计、应用和维护中出现的工程问题进行处理,并具备基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环境工程方面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意识,能对环境工程项目变化的需求提出改进设计方案并制订实施计划,具备污染物处理技术开发、系统维护改造的能力。具备环境工程项目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并具备参与能力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必须具有管理环境工程项目方面的思想和相关法律法规意识。
具备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畴内,按确定的相关标准和程序要求开展工作的能力;具备应对环境工程项目需求变化的能力,能够发现质量标准的变化,并采取恰当的措施应对;具备处理项目中出现的危机及突发事件的能力;参与评估环境工程领域设计的工程项目,具备提出项目改进建议及工程过程改进建议的能力。具备有效的沟通与交流的能力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必须能够熟练使用环境工程领域的技术语言,基本具备在跨文化环境下沟通与表达的能力,能够进行工程文件的编纂,如可行性分析报告、项目任务书、投标书等,并可进行说明、阐释;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能自信灵活地处理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和工作环境;能够跟踪本领域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具备收集、分析、判断、归纳和选择国内外相关技术信息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建、运行、管理、协作团队方面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体现对职业、社会、环境的责任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一定的职业法律法规、标准知识,以及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遵守所属职业体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积极进取精神、系统思维能力、创新精神、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工程师角色定位。
环境工程领域卓越工程师计划本科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在对环境工程领域卓越工程师计划本科层次实践教学认识的基础上,学校通过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大学习、大讨论,进一步明确卓越工程师计划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经济建设、学科发展及科学研究、普遍性培养与个性化教育、校内外五结合,拓展实践教学的空间,构建新型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依托学校与中铁二院建设的土木工程与环境工程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生可以直接接触到企业的最新技术,初步构建体现教学与科研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综合设计与工程应用结合、基础与前沿结合、经典与现代结合的,具有学科特色的实践教学内容,为切实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围绕环境工程“环评、设计、监理”核心能力的培养而展开。新型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工程实践与科研训练为主线,重点放在了各类工程实习、技能实训、专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四个线性层次上的实践环节,并将部分综合性、设计型、创新型实验项目环节纳入实践教学体系中。
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参照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及实践教育相关质量保障措施,建立实践教学质量安全动态保障机制,构建了新型工程实训考评体系和面向工程应用的论文(设计)考评体系。以执业能力评价为准绳,改革传统实践教育考评体系,着力构建工程实训考评体系。以面向工程应用为目标,着力构建新型毕业论文(设计)考评体系。根据环境工程领域卓越工程师本科层次人才需求能力要求,构建不同层次的“环境工程人才能力评价矩阵法”,依托能力评价矩阵对知识、技能和素养的综合实现质量开展面向执业能力提升的全面考评。
师资力量的配置及完善师资工程能力的培养机制
师资力量的配置企业学习阶段实行“双导师”制,即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负责制。学校导师由学校所在学院的环境工程专业具有一定的工程背景和实践经验,有责任心,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教师队伍中遴选。企业导师经校企双方商定后,由学校(或学院)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干部中聘任,并签订指导合同。由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成立指导小组,研究和解决进行现场教学、实习、工程实践、科研实践中的问题,总结和积累指导经验。实行“双导师”制的关键是要明确导师的责、权、利。学校导师要教育学生尊重企业导师,要充分发挥企业导师的作用。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要经常沟通信息,协调指导事宜。完善师资工程能力的培养机制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符合“卓越工程师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是环境工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与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合作协议,一方面确保卓越工程师专业人才的完整的培养体系的建立,另一方面为高校青年教师实践工程能力的提高提供了途径,通过深入企业现场指导学生,极大地促进了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工程人才引入机制,确保了企业中个别具有丰富工程经验和较高学术水平的工程技术专家进校讲学并参与工程型专业人才的全面培养。
工程实践认证标准及认证方式
工程认证是对学生工程实践成果的认定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通过工程认证,能够提高工程实践的效率,达到更好的培养效果。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由企业指导教师和学校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现场操作、实践报告、毕业设计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通过相应部分的工程认证。工程实践的最后阶段,学生在实践中心完成毕业设计,各阶段成绩合格且毕业设计答辩通过后,由中心颁发工程认证证书。#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