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进化生物学的意义范文

进化生物学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进化生物学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进化生物学的意义

第1篇:进化生物学的意义范文

摘要: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问题导向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引的教学方法,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探讨了PBL教学法在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PBL教学法;生物化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192-02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活动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的基础学科,是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由于生物化学内容庞杂、学科交叉程度高,学生普遍反映学习吃力,甚至出现厌学和畏惧心理,学习效果很差,是生命科学相关专业学生公认的“挂科”热门。然而,生物化学并不只是教材上面生硬的知识点,很多时候它很有趣,有很多与临床实践关系密切又发人深省的问题,比如进食过多的糖为什么会导致机体发胖?糖尿病患者为什么出现酮症酸中毒等。如果将这些有趣的问题和相关知识巧妙结合起来,生物化学课程的学习可能更“有意思”。

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问题导向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新型教学方式,近年来已经成为国内外流行的教育模式。PBL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用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获得需要的知识,并最终解决问题[1]。PBL通过运用巧妙设置问题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促生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科知识的学习,它改变了过去那种教师“填鸭式”的满堂灌、学生机械被动地学习的教学方法,已经在全国多所医学院校开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4]。我们对我校医学院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进行了PBL教学实践,并进行问卷调查,总共收到75份有效问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我校临床医学专业PBL教学现状及实施困难

根据我们的调查问卷结果,46.67%的学生认为除了生物化学之外,平均一个学期没有其他课程使用PBL教学法,而49.33%的学生认为还有1―2门课程使用了PBL教学,可见PBL教学法在本校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尚不够广泛或者并没有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PBL教学法实施起来的主要困难是学生缺乏积极性(74.67%),同时学生人数太多(62.67%),前者提示我们要设置更加有效新颖的案例形式和管理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后者则需要因地制宜、创造性地予以解决。根据学生的反馈,48%的学生认为20―30人比较适合进行PBL教学法教学,而30.67%的学生则认为少于20人会更好。实际上,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人数众多,生物化学的理论课教学班通常将近200人,客观上确实不利于PBL教学的开展。结合本课程的教学经验以及本教研室生化实验中心的实际情况,我们发现实验课每个实验室学生数目一般为20―30人,将PBL教学环节放到实验室来,不仅可以有效限制人数,同时实验室相对较小且友好的环境,也有利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因此,我们在生物化学实验课后增设了PBL教学:至少提前3周设定问题,并要求学生积极准备;然后在课堂上随机分组,推选出来的代表主要发言、组员补充发言,其余组作为评判并提问“刁难”。

二、生物化学课程PBL教学中学生准备情况

PBL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呢?根据问卷调查,36%的学生表示复习了部分教材内容,但是没有复习完;而同样36%的学生则表示复习完了教材相关内容;13.33%的学生表示复习了教材相关内容还查了其他资料并和同学讨论过。可见大部分学生进行了相关准备,但是主动性仍有欠缺,只有少部分学生不仅查阅了教材相关内容并有所扩展讨论,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仍要设法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生物化学课程中PBL教学问题设置评价

对于我们设置的问题,从综合性、创新性、发散性三方面考虑,按1―5分进行评价,53.33%的学生打4分,34.67%的学生打5分;而对于掌握课程知识体系的作用来考虑,54.67%的学生打4分,37.33%的学生打5分。可见,对于问题的设置方面,不仅较好地贴合了学习实际,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发散性和创新性。

四、生物化学课程中PBL教学的效果及后续对策

在生物化学进行PBL教学实践之后,77.33%的学生表示愿意在课堂教学中接受PBL教学法,而20%的学生对待PBL教学法的态度一般;54.67%的学生认为PBL教学法适合用在生物化学教学中,30.67%的学生则认为非常适合,可见对于PBL这种教学方法在生物化学中是很受学生欢迎的。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可以继续以实验教学班的形式加大生物化学教学中PBL教学所占比重,比如增加1―2次PBL教学,充分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85.33%的学生认为PBL教学法可以调动学习主动性,58.67%的学生认为PBL教学能够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那么通过PBL教学法,学生具体增强了哪方面的技能呢?根据调查结果,学生认为主要是提升了自学能力(77.33%)、知识搜索能力(69.33%)、沟通能力(56%)和合作能力(50.67%)。

28%的学生认为本次PBL教学效果可以打5分,56%的学生认为可以打4分,可见学生对于PBL教学基本满意,但是仍有可以改进的地方。以后我们将对问题设置、教师引导、考核评价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提高PBL教学的质量,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爱上学习。

五、讨论

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教学模式下,学生普遍反映生物化学理论课程难学难懂,常常会出现走神、打瞌睡的现象,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学习效果甚微,也难以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PBL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把纷繁复杂的知识点融入临床病例中,通过老师的巧妙引导、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觉得学习好玩、有意思,主动去查阅资料和分析问题。

课堂教学改革与考核方式的改革是相辅相成的,考试形式和评估内容多元化才能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在PBL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需要对课程考核形式进行适当改革,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并切实落实。每次PBL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该充分鼓励表现优秀的学生,维持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对于一些不适应PBL教学、严重依赖其他学生查找资料和分析总结的学生,授课教师要特别注意并加以重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主动向这些学生提问,激发其学习兴趣,引导其适应新的学习方法,促进其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总之,PBL教学法的实施离不开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授课教师应该想方设法促使更多的学生切实参与到PBL教学环节里来。

其次,教师要加强前沿知识的更新和科研能力的提高,选择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诸如食品安全、遗传疾病等案例进行问题的创设,这样有益于在课堂上总结和指导学生讨论,也有利于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同时,授课教授也要注意所设置的问题不要在课本上就能找到现成答案或大部分答案,需要有一定的发散性。

综上所述,在临床医学专业的生物化学课程中创造性地通过“小班”―实验教学班―进行PBL教学法实践,虽然在教学过程和考核评价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但与传统的“灌输式”应试教育相比,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诸如自学能力、知识搜索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林佳,何冰,王洋,张雪梅,崔和勤,曹蕾.PBL教学法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高师理科学刊,2016,36(2):101-103.

[2]冯明,王洁妤,曹若瑾,等.PBL教学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30):5988-5990.

第2篇:进化生物学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创业 创新 一体化 服务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一)研究背景

总理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2015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府工作报告中如此表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在论及创业创新文化时,强调"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创业"、"创新"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标语。在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落实到实处,是大学教育面临的机会和挑战。

(二)研究现状

1983年美国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举办的首届商业计划竞赛,拉开了了全球大学生参加创业序幕。我国的大学生创业由于受社会经济体制、传统观念的影响起步较晚,1998年清华大学的首届大学 生创业大赛,标志着我国的大学生也加入到创业者的队伍中来。大学生参与创业的意义和作用也逐渐为社会所认识。

目前对于大学生创业的研究重要集中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涉及大学生创业模式研究的很少。斯坦福大学的"系统思考"模式主要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注重课程教学;哈佛大学"注重经验"的模式,让学生在各种环境下进行创业;我国王巍的《大学生创业模式研究》提出了兼职型创业、休学创业、大学毕业后创业的三种创业模式。

二、建立一体化服务模式的意义

(一)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教育百年树人的作用正在逐渐显现。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变化,高等教育职能正在由精英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在知识的无限膨胀,陈旧周期迅速缩短的情况下,大学生的社会职业将变成更加不稳定。学习成绩不在是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能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成为一个新的培养标准。伴随着国家"双创"政策的鼓励,进行创业的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如何提供一种高效的创业模式,是政府和学校面临的共同问题。

(二)提高创业的成功概率

对于许多在校大学生来说,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没有相应的法律、财务、营销知识作为基础,创业事倍功半;即使经历了相应的培训,虽然国家正在简化行政程序,但是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这种简化远远不够;面对创业的资金短板,如何帮助创业者弥补短板,也成为了创业面临的瓶颈。

如果建立为学生创业服务的一体化服务组织,以上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三、一体化服务模式的核心组成部分

这种模式既可以在大学实行又可以在大型的孵化园或科技@实行。一体化创业模式服务于创业前服务、创业中服务、创业后服务三个阶段。

(一)创业前服务

1.创业前服务的服务内容

(1)企业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培训

企业相关法律培训:通过相关企业法律知识的培训,让创业者了解我国的企业组织形式,以及不同形式所具备的不同优势。创业者根据自己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选择合适的企业形式。

破产法培训:通过破产法律制度的培训,让创业者了解破产的界限以及破产的流程,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发起人的利益。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培训:通过劳动法律制度的培训,让创业者未来在用工时,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2)企业管理基础知识培训

管理学知识培训:让创业者接受最基本的管理学知识,了解管理的艺术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能够识别不同员工的需求,并能根据员工的不同情况,采取科学的激励方法。

市场营销知识培训:掌握基本的营销手段,能够在不同形势下选择合适的促销手段,并尽量减少交易成本。

(3)会计知识培训

账务处理:通过培训使创业者能够看懂报表,能从报表中识别企业的财务状况

税法培训:了解税收的强制性,了解税收的种类以及税率。

2.创业前服务的服务形式

(1)由创业者所在学校承担培训

学校具备承担创业培训的师资、场所、能力,因此,这种提供方式是最合理的。

(2)由第三方机构来承担

山东省青岛市的培训,主要由第三方机构来承担,但是这种模式存在的问题是师资状况不理想。

(二)创业中服务

1.创业中服务的服务内容

(1)行政管理服务

企业注册:工商局

名称核准:工商局

营业执照发放:工商局

(2)税务服务

税收服务:税务局

(3)融资服务

银行和金融机构

2. 创业中服务的服务形式

因为创业服务模式一体化可以提高创业的效率和创业的成功概率,因此我们建议:在孵化中心或创业大厦,由工商局、税务局、银行或金融机构设立现场办公的场所,节省相关手续办理的时间成本。

(三)创业后服务

1.创业后服务的服务内容

(1)社会保险服务

社会保险服务:可以解决创业企业的社保问题,重要的是,大学生的创业失败率较高,需要失业保险适度的降低创业失败的担忧。

(2)物业服务

给创业人员提供整洁的环境、便捷的食堂因此需要提供相应的后勤服务;大学生创业者需要温馨的洽谈环境,因资金所限大部分创业公司不会设置会议室,因此建议建立咖啡厅等满足企业洽谈业务的需要。

2.创业后服务的服务方式

由创业大厦与第三方机构来配合进行实施

四、一体化服务模式的实施重点

1.确定服务中心的服务模块

配套的创业中心集知识服务、融资服务、行政服务、物业服务于一体。

一体化创业模式是一种创业服务的综合服务模式,服务于所有创业者共同需要的部分。对于共同需要的服务怎么设计、怎么组织、怎么验收都关系到创业者能否

创业成功的关键。因此,这些部分的设计安排会影响到创业的效率。

2.确定服务中心的服务半径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体化的创业模式,从创业前到创业后,既保证大学生创业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又建立一种风险意识,未雨绸缪,让大学生认识到即使创业失败也不是毫无保障,免除大学生创业的后顾之忧。

3.确定服务中心的服务目的

通过建立一体化的创业模式,让大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接受关于创业的专业知识教育,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企业注册和成立,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税务申报,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投融资,给大学生创业更多的时间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和市场的拓展。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王坤,蒋国平.基于人格培养的创业课程教学改革[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

[3]李精明. 创业大学生社会服务体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 :

第3篇:进化生物学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青年志愿者服务 道德教育生活化 高职大学生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这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不谋而合,强调教育必须与生活紧密结合,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为社会生活服务。概括地说,我国高校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普遍存在如下问题[1]:一是教育内容过于注重抽象的大道理,忽视学生的现实生活体验,机械地向学生灌输枯燥的道德理论,不能直接有效地指导学生的现实生活。二是道德理论课程教学比例大,而实践育人比例小。国外高校没有“道德教育”一词,但并不意味着没有道德教育,相反,他们十分重视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三是道德评价体系标准单一,通过道德教育课程考试成绩衡量,对现实生活表现的评价标准缺乏或评价结果应用不足。

近年来,许多高校逐渐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改革,在选用道德理论课程为主渠道的基础上,融合“主渠道”、第二课堂和社会课堂,创新多种道德教育载体,号召青年学生将正确的道德认知、道德养成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大学生道德教育生活化”应运而生[2],一方面强调将道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结合,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和解释当今社会的道德事件与现象,指导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另一方面强调道德教育要尊重学生个体成长与发展规律,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开展。因此,开展大学生道德教育生活化的研究实践,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更重要的是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多彩的现实生活和生动的社会实践中,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情感追求,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陶冶大学生高尚的情操、塑造优秀的品格。

青年志愿者服务是每所高校都会开展的常规活动,旨在号召当代大学生在实践中长见识、强本领、增才干。近年来,许多高校陆续涌现出一批开展规范、影响广泛、形成品牌的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我们认为以青年志愿者服务为抓手,促进高职院大学生道德教育生活化的开展,能够相互促进、事半功倍。

一、青年志愿者服务能够促进大学生道德教育生活化开展的原因

1.青年志愿者服务的精神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生活化的重要目标不谋而合。青年志愿者服务的精神可以概括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在当代大学生中开展生活化的道德教育,重要目标之一是让当代大学生具备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两者不谋而合。

2.青年志愿者服务对大学生而言,本身就是一种道德体验。当前,高职院青年志愿者服务按照服务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依托专业优势型,例如低碳环保宣传、计算机维修、家电维修、法律咨询等,第二类是关爱帮扶型,例如义务支教、关爱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等,第三类是赛事或活动服务,例如奥运会、青奥会志愿者等。在这些志愿服务中,大学生们体验职业道德,感受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亲临重要赛事或活动的现场,等等,这些都是鲜活的道德体验。

二、以青年志愿者服务为抓手促进大学生道德教育生活化开展的具体实施方式

1.号召大学生在青年志愿者服务中要有活动,更要有感悟。某些大学生在参与青年志愿者服务时,更多的是参与和配合,缺少思考与感悟,因此,班主任、辅导员们要引导青年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加强观察、加强思考、加强感悟。例如在义务支教志愿服务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展开知恩、感恩、回馈社会等思考,将助人为乐、关爱弱势群体教育融入其中,弘扬互帮互助的社会主义新风尚。在开展低碳环保宣传志愿服务活动时,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造成污染的原因、治理的方案等,将节能减排、倡导节约反对浪费的教育融入其中,使学生自觉形成“活动―思考―再活动―提高”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

2.要根据大学生不同阶段道德教育的侧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种青年志愿者活动。一般而言,学生在大学各个阶段的道德教育侧重点是不同的,因此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应随之变化。例如在刚进入大学阶段,学会独立、与同学友善相处、快速适应新环境、懂得欣赏与赞美是道德教育的重点,应多组织需要集体协作的志愿者活动,例如公共卫生整理、公共秩序维护等。在专业核心课程学习阶段,良好的职业道德、过硬的专业素养是道德教育的重点,此时应多组织彰显专业特色的志愿活动,例如环境治理与监测专业可开展室内甲醛监测服务,生物化工专业可开展关注食品安全宣传活动,高分子材料专业可举办揭秘塑料制品的制作活动等。

3.青年志愿者服务可以作为大学生道德教育生活化的评价体系之一。当前,许多高校通过课程考试成绩和道德水平全面衡量学生,学生的道德水平按照日常行为细分为不同的条目[3]。青年志愿者服务可以作为衡量大学生道德水平的条目之一,根据参加青年志愿者服务的次数、种类、服务效果等赋分。

4.通过青年志愿者服务,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所学道德理论知识,联系和解释当今社会的道德事件与现象。每所高校都会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向大学生传授道德理论知识。当代大学生不能止步于掌握理论的、系统的道德知识,而要掌握用这些知识联系和解释社会的道德事件与现象的能力。通过开展社区村官志愿服务、关爱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引导大学生明辨是非、坚定立场,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自觉抵御不良风气的入侵,成为社会主义新风尚的践行者和领跑者。

三、以青年志愿者服务为抓手促进大学生道德教育生活化开展的误区

将青年志愿者服务等同于道德教育生活化是常见误区,青年志愿者服务是促进大学生道德教育生活化的有效方式之一,但并不等同于道德教育生活化。高职院道德教育生活化强调根据高职院学生的身心特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实际,广泛通过专业认知实践、青年志愿者服务、团日活动、主题班会等载体开展生活化的道德实践。在实践中注意区分学生的个体差异,密切联系学生所处年级、所学专业、具备的特长及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自觉地将生活化的道德实践认知与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张坚强,杜苏.全球化背景中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困境与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05.2,63-64.

[2]张海侠.大学生道德教育生活化理念与策略研究[J].学理论,2010.32,240-242.

第4篇:进化生物学的意义范文

摘要:自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以来,已经在生物学届掀起了一场巨大的变革,也推动了对物种起源的研究。但是这些变革重点在于对生理机制的探讨,却未能重视对个体心理的研究。进化心理学正好弥补了这一缺口,诞生至今已经为很多心理学研究提供另一个视角。它综合已有的进化生物学理论,拓宽了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思路。本文将结合已有研究,对进化心理学的人格观做一个简单介绍。

关键词:进化心理学;人格;形成;影响因素

近三十年的时间里,进化心理学成为心理学领域内一个新兴的研究范式。它综合进化生物学理论和心理学的研究法则,拓宽了心理学的研究视角。人个心理学的主要探究对象――个性和个体差异,金华心理学家都已经开展了运用进化论对这两个核心概念的探讨。他们将心理机制与应对策略作为人格的研究重心,认为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是选择与适应促使了人格的形成。

一、人格的产生

每个流派关于人格理论的构建,都离不开对于人性的探讨,因为这是人格理论的核心所在。例如,Freud强调人的性本能,Maslow强调人的自我实现,Adler强调追求优越,Hogan、McAdams、McClelland、Wiggins等人认为人们重在追求地位、权力、声望和亲密感等等。但是,上述种种观点都只阐述了人性是什么,却忽视了其产生的开端与过程[1]。进化心理学家则往前有了一个飞跃式的进步,他们不但阐明了对于人性起源的观点,而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挖掘。在他们看来,人性是所有个体共有的属性,它是我们的祖先在进化历程中逐步形成的,其组成成份是多样的心理机制。

(一)人格的产生是适应与进化的结果

人类进化过程中,必然会遭遇两类挑战:生存以及繁殖。它们在进化历程中会怎样影响又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我们人格的形成?进化心理学家认为这其中扮演着最重要角色的是选择,选择涵盖了两个方面的内容:性选择和同类选择。物种在寻觅配偶以及抚养后代的过程中会产生竞争,这就是性选择,目的在于获得优势资源使得基因更好地传递下去;而同类选择更类似于利他行为,不过行为的对象限定于自己的亲属,因为亲属相较于其他人其基因相似度更高,所以通过互惠行为为亲属创造和共享资源也是一种适应,其目的仍是确保自己的基因能够更好地延续下去。[2]。在我们的进化历程中,我们一代代通过遗传得以保留的多是有利于我们生存繁衍的特质,这也就达到了适应的效果。也就是说,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在一般环境下均能够发展出即具有共性又具有个性的适应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出三种产物:适应及其副产品以及噪声。人性便是由这三者构成。

(二)基本需要产生基本人格的基本系统

进化心理学家在进行功能分析后,将人类的心理机制进行了划分,指出个体心理机制的形成绝非偶然。提出人格这一系统形成过程中最为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就是个体的适应性。MacDonald认为,从哺乳动物到灵长类再到人类这其中是有连续性的,为满足人类的从低到高物种需要,相应地产生了五个系统:行为的趋近系统、抚育――爱的系统、行为抑制和责任系统、经验开放系统,每个系统会都会产生不同行为策略[2]。

二、人格的影响因素

在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中,人格和个体差异一直两大关注焦点,尽也许不同时代的人格心理学家的关注点不尽相同,其中对人格的关注已取得许多共识,但在个体差异上还有很多相左的观点。

(一)遗传

有研究者认为,在进化过程中会带来三种产物:适应、噪音、适应的副产品,这三者之中,我们所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机制就是适应的最终结果,而噪音和副产品带来的则是个体间的差异性,这种差异并非自然选择的产物。

托比和科斯米兹用反应性遗传这一概念来阐述心理机制是如何进化的。他们认为,遗传是一种将输入个体信息进行传输的最重要机制,个体最后还会选择性地给出应对方案。也就是说,进化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对环境中的问题进行适应,并且需要将其与自身已有资源进行协调。后续研究表明适应过程也操纵有关个性激活与形成的机制,并且影响遗传,引起个体适应过程中产生的种种差异[1]。例如,所有个体生而具有侵犯性的倾向,其是否激活会与环境保持同步。侵犯性是人格特质中普遍存在的,其可遗传性为零。但是侵犯性的激活则会收到个体人格的作用,可遗传性较高。由此看来,通过遗传获得更健壮体格的人的侵犯机制更可能会激活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的自我评估机制能评估可遗传性,且能影响侵犯的心理机制的激活。

(二)环境

在人格影响因素这一点上,许多进化心理学家对遗传说持以反对意见,他们认为适应过程中产生的个体间差异并非噪音或垃圾,相反,这些差异对于个体具有重要意义。在我们所共有的心理机制与环境相互影响下,人格开始出现个体差异,这一过程对于个体来说也是具有适应意义的。早期经验的在人格塑造中的重要性就印证了这一点。

有研究表明,早期经历是一个很重要的环境因素。个体由于经历的早期环境事件不同,会采取不同的心理策略。每个个体生而具有多种可选择的心理策略。其中,早期经历会影响策略的选择进而决定哪些会得以保留。研究表明,女孩在其最初的7年之内,作为重要他人的父亲是否出现在关键事件中将会使其在今后的人生中的性选择策略出现巨大差异。如果生来或过早缺失父爱,这些女孩在进入青春期后会倾向于认为亲本资源是不稳定的,多疑配偶关系是难以维系的,异性难以相信,她们会在短期的性关系中获取最多的利己资源。而她们那些充分感受父爱的同伴,长期性的性策略会得到激活,她们会主动投入到寻求安全且持久的成人依恋关系之中,并且进一步将其感受到的爱投入到下一代身上。事实上,每个女孩一开始都具有这两种应对机制,只是早期经历的差异导致她们激活机制的差异最终变为个体差异[3]。环境重要性的体现,表明了一定程度上人格的可塑造性。

三、评价

进化心理学的人格观拓展了人格研究的视野。自人格心理学研究以来,对人性的探讨多触及人性的本质,而忽视了人性的产生。进化心理学的人格观这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新的尝试,试图对进化论与人格心理学进行整合,将繁殖与适应作为个体差异产生的一个重要来源,进而能解决一些其他观点未能解决的问题,有利与我们对人格进行更深的思考。特别是在异性吸引、竞争、婚姻关系的确立与终止,进化心理学展现的观点对心理学其他学科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当然,进化心理学对于人格的体系构建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进化观的人格心理学,关注的只是对人格的起源多停留在解释阶段。其次,该学派构所构建的人格观多是推论性的,我们无法通过时间倒流发生去解释,因为缺少详实的资料,很可能会导致推论中间出现谬误。最后,进化心理学过于强调选择适应等自然条件的作用,缺少对复杂的人类社会中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的分析。

人本身就是如此复杂,人格亦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每种理论都只能很好地解释人格的某个侧面而非全部,进化心理学视角亦是如此。但是,站在进化心理学这个视角的人格观,无疑已经开阔了我们的视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人格体系。(作者单位:1.宁夏大学教育学院;2.前山小学)

参考文献:

[1] Wolf, M., & Weissing, F. J.(2012). Animal personalities: consequences for ecology and evolution.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27(8), 452-461.

第5篇:进化生物学的意义范文

追梦――各具魅力的研究院校

几十年来,为了人类医疗水平的提高,生物医学工程的追梦人坚定地做项目、搞科研,研发出一个个新的医疗技术,更培养了一代代的生物医学人才。国内生物医学工程院校就是这样一个群体,从最初建立院系学科到分专业发展科研,再到如今培育人才做实际项目,每一步都走得精彩。

重点名校

清华大学

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理工科高校,清华大学的教学科研资源得天独厚,生物医学工程系也不例外。该系强大的师资力量不可小觑,教授就包括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美国医学和生物工程研究院院士。另一方面,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硬件设施优越。院系所在的医学科学楼拥有7个科研实验室和4个教学实验室,各实验室设施齐全,更引进了世界最先进的设备供师生研究所用。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自创立以来,在医学信号处理、生理系统建模仿真、超声成像等领域进行了长期系统地研究,在生物芯片、生物信息学、神经工程、分子影像等新兴方向有明显特色。毕业生中既有国际知名大学的教授,也有国内医疗仪器产业的领军人物,更多的是国内教学、科研、国防及产业方面的优秀人才。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每年的硕士研究生总数在30人以内,具体到校内校外是1∶1的比例,考研招生的人数大概在15人左右。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创建于1979 年,同样是我国最早建立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院校之一。正如“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起步早,发展也较为成熟。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成立,旨在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及临床医学发展需要,重点建设生物医学仪器、神经科学工程、医学影像信息、生物纳米材料4个学科领域,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学工程领域高端研发人才。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实施精英式教育,从一年级开始就实行导师制,进行全方位的导航。学生入校后,一、二年级夯实数理生基础及专业基础;三、四年级根据领域方向兴趣,在导师的指导下,拓展知识,提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一教育方式让该学科的毕业生更出类拔萃。

2010年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各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表

专业名称 报名

人数 录取人数 报录比

生物学 319 53 6.18∶1

化学工程与技术 43 9 4.78∶1

生物医学工程(83100) 95 30 3.17∶1

生物医学工程(430131) 8 21(含推免) 未知

生物工程 7 4 1.75∶1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在业内声名远扬。2000年,在原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三校合并及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该院下设生物医学工程系、生物科学与工程系两个系,设有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生物医学分析技术与仪器研究所、分子遗传学研究所、癌症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研究所、线粒体生物医学研究所六个研究所。依托学校的整体实力,学院还设有现代医学电子技术及仪器国家专业实验室、生物医学信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医学工程陕西省重点实验室三个重点实验室。2011年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50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20人。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创立于1986年,是我国最早在大学中成立的生命科学学院,也是国家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命科学学院由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工程系、遗传学和遗传工程系、生理学和生物物理学系、生物化学系五个系级单位组成,拥有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个国家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遗传学研究所、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科学研究所、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进化生物学研究中心等七个研究机构。学院以科学研究为主导,以争取国家级重大项目为抓手,力争在科研成果、科技产业化等方面实现快速发展。

2010年复旦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各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表

专业名称 报名人数 录取人数 报录比

生态与进化生物学 18 6 3∶1

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工程 49 11 4.45∶1

遗传学 90 42 2.14∶1

生理学和生物物理 8 5 1.6∶1

生物化学 128 48 2.67∶1

实力院校

浙江大学

1977年浙江大学科仪系设立国内第一个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并相继建成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第一个硕士学位授予点、第一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和第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隶属浙江大学信息学部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其生物工程系在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业内享有“黄埔军校”的美誉。学院建有生物传感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生物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学术研究机构。学院与国际一流大学及科研机构的交流和合作广泛,多次举办高质量的国际学术会议。作为实力派院校之一,学院办学条件优越,科研实力强劲,现有科研实验用房6千多平方米,历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余项,多项科研成果居国内外领先地位。

学院硕士招生按生物医学信息处理、医学成像与图像处理、医学仪器、生物传感技术、定量与系统生理等方向进行,按下表中的小专业录取。其中免试研究生比例约50%。

2010年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各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表

专业名称 报名

人数 录取

人数 推免人数

电子信息技术及仪器 110 24 未知

生物医学工程(083100) 86 46 未知

仪器仪表工程 1 6 5

生物医学工程(430131) 6 14 8

东南大学

作为国内生物医学行业的佼佼者,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以强大的实验平台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见长。该学科设有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生物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另外,在苏州、无锡等地开设科研基地,给学生提供了优良的实践平台,更方便学院与校外公司合作。在教学治学方面,全院师生在韦钰院士的带领下,在追求知识和理想中求实进取,勇于创新,创造了很多卓越的科研成果。

依托强大的学科优势,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学生学术思想活跃,专业基础扎实,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大受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可到生物医学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从事研究、设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在考研招生时,学科分两个方向来录取。对于初试,考卷一般都不会设置太难,主要是对基础知识部分的考查。

2010年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各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表

专业名称 报名人数 录取人数 推免人数

生物物理学 15 4 0

生物医学工程 106 61 13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拥有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物理学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学院科研实力雄厚,依托学院建立的科研基地包括: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中心、科技部基因工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英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联合实验室、中德马普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合作实验室等。近三年承担国家和省(市)研究课题234 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8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3 项,发表SCI收录论文418篇。

学院研究方向包括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医学成像技术与应用、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纳米生物光子学与生物传感技术、人工器官等。近两年的考研报录情况未公开,但历年报考人数一直在全国高校内居多。

逐梦――与时俱进的研究分支

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也日趋成熟,各分支方向的发展也日益明晰。那么,经过几十年的科学探索与研究,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现状如何?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包括生物力学、人工器官、生物医学信号检测处理、生物医学仪器、生物医学成像、生物医学超声、生物材料与微纳米生物技术、分子电子学以及远程医疗与社区保健工程等分支。现今,各分支的发展与研究进行得如火如荼,研制出一系列辅助医疗仪器与关键技术,并在人类医疗诊断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将这些分支简分为四个方向:医学影像学、医学信息工程、医学仪器和分子生物学。

那么,对生物医学工程怀有憧憬的你,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努力方向呢?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需要了解生物医学工程,明白自己对哪方面感兴趣。

医学影像学

影像学诊断是20世纪医学诊断最重要、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20世纪50年代x光透视和摄片是临床最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而由于X线、CT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影像学诊断水平发生了飞跃,极大提高了临床诊断水平。核磁共振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不仅可分辨病理解剖结构形态的变化,还能做到早期识别组织生化功能变化的信息,有利于临床早期诊断。医学影像学由此而生。

不同于医学专业的影像学注重使用影像来诊断病情,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学注重研究如何给医生提供更好的图像信息,如何将人体成像的信息更加可视化。近年来,各相关研究机构研发了许多新型的医学影像技术,包括人体各大脏器、血液乃至皮肤的成像技术,提取出更加有效的医学特征辅助医生治疗。

医学影像的研究对于研究人员的计算机水平有很高的要求,如在本科阶段学习的matlab/c++等软件是较为常用的编程软件。该方向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科目有《医学影像学》《多维信号处理与分析》《信号处理的小波变换》等,主要介绍医学成像的基本原理与关键技术,是本科阶段《大学物理》《高等数学》《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的深度延续。

这一方向的研究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较为普遍,很多大学都开设相应的课程或实验室。由于各院校发展情况不同,研究方向的名称也略有不同,感兴趣的考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加深了解。典型的院校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等。

医学信息工程

医学信息工程研究方向包括神经功能工程、生物医学信号的检测与处理、生物信息获取以及传感生物信息系统和应用等分支。其主要工作目标一方面是为神经科学研究建立交叉的技术平台,另一方面是为临床神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解决方案。生物医学信号是人体生命信息的集中体现,是窥视生命现象的一个窗口。通过检测心电、脑电、肌电和细胞电活动、体温、血压、呼吸、心音、肌肉收缩等生物信号,提供给医生最好的诊疗信息。

该方向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电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数据结构》《生物系统及建模》《生物医学模式识别》等。各院校的课程设置基本相同,或者是相关课程的拓展。同样,该方向对学生的计算机编程能力有一定要求,在学习或实验中需要熟练应用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电子信息和医学信息类的科研院所、医药卫生单位、生物医学电子信息企业等,从事科研、开发、应用设计制造及设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国内开设该方向的院校有: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等。

医学仪器

医学电子仪器是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研制成功的各种治疗仪器大量进入临床,最具代表意义的有可植入式心脏起搏器、高频电刀、激光刀等。伴随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物理治疗类仪器发挥了越来越显著的作用。目前的研究课题包括:面向肿瘤诊断治疗的新型设备的研究开发、基于物理方法的热治疗技术、大功率驱动技术及医学仪器的设计与制造、面向家庭和社区医疗的数字化仪器的研发等方面。

该方向研究生阶段的课程主要有《智能仪器设计》《高级医疗仪器》《医学仪器原理》等,是本科阶段《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等课程的延续。国内开设该方向的院校有: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等。

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是以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本质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以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是当前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并正在与其他学科广泛交叉和渗透的重要前沿领域。由于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现代生物医学工程中人工关节、人工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人工肝、人工肺等在临床上得到应用,使千千万万的患者恢复了健康。随着社会多样性发展,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该方向也会研发出新的生物能源、保健、护理产品,甚至是化妆品相关的技术。

第6篇:进化生物学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人才培养;非生物类专业;通才教育;生命科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21-02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物体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能源开发、人类健康、生态平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生命科学发展极为迅速,不仅学科门类多,知识更新快,而且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是一门辐射和结合能力非常强的学科,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因而,掌握现代生命科学知识是新时期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知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积极推进高校非生物类专业学生的生命科学素质教育,普及生命科学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复合型人才。

一、非生物类专业生物学教学情况

生物通识教育课程不但使学生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而且能使学生发现学科之间的交叉点,为今后的跨学科学习、研究奠定基础,从而促进科学更好、更快的发展。因此,在高校非生物类专业开设生物学课程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很多学校的教学实践表明,在高校非生物类专业开设生命物学课程是可行的,学生普遍对生命科学课程求知欲望高,学习热情大[1,2]。目前,国内外很多高校都对非生物类专业开设了生物学素质教育课程。美国是最早在非生物学专业中开设生物学课程的国家之一,哈佛大学对全校理科开设的25门自然科学公选课中,生物学基础课有10门,占40%,包括《进化生物学》《生命史》《人类有机体》《分子生物学与生命结构》《从DNA到大脑》《生殖生物学》《人类适应能力生理学》等,而美国其他大学和欧洲许多大学开设生物学课程的比重与哈佛大学基本相同[3]。在国内,很多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大学、师范院校及农业院校等高校也为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开设了一门或数门生物学课程,这些课程设置丰富,既有必修课程,也有选修课程,受到理、工、文科学生极大的欢迎。根据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十几所院校的了解,很多学校对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开设了《生命科学导论》《生态学》《生物技术概论》《生物伦理学》《人类遗传学》《疾病与健康》《环境保护》《基因工程》《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等生物学课程。我们学校结合实际情况,根据非生物类专业不同学科的需要和不同的知识基础,也开设了不同层次水平的生物学选修课程,既有《生命科学导论》《植物组织培养》《人体常见病发病机理与防治》等通识性生物学教育课程,又有侧重提高身心素质的生物学教育课程,如《人类遗传学》《食品与营养》《插花艺术》等,同时还开设了适合交叉学科特殊需要的课程,如《生物伦理学》《神经生物学》等,这些生物学课程深受学生的欢迎,经常有学生选不上课的情况。在教学中,我们充分体现学校非生物类专业生物教学的特色,制订具体的教学要求。通过生物学课程的学习,使非生物专业学生掌握生命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生命科学的主要领域、发展趋势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和身心健康意识。

二、非生物类专业生物学教学需关注的问题

1.根据不同专业调整教学内容。面向全校非生物类专业开设的生物学课程具有教学对象多、课程内容广、课时有限等特点,因此教学目标是向非生物类专业学生介绍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前沿知识和热点问题,使学生了解当前生命科学的新成果、新进展,提高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为培养高素质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在我们学校,选修生物学课程的学生集中在一起上课,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对生物学知识的需求也不同,非生物类各个专业一起上课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对教学内容做相应的调整,应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理工类学生的生物学知识基础较好,教学内容应侧重学科交叉意识的培养,重点介绍生命科学的一些新成就和新进展的前沿知识,争取对学生跨学科创新思维起到一定的科学启迪作用。文史类学生的生物学基础知识较差,教学内容应侧重现代生命科学基础知识以及生命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密切关系,使学生认识人类自身,分析现代生命科学可能带来的社会和伦理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身心素质。艺体类学生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更差,教学内容应侧重生物之间的和谐与统一,使学生体会到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和谐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美,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观察更加细致、动作更加规范、演唱更有感情[4]。

2.加强教学实践环节。生命科学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自然学科,有些内容仅通过课堂介绍,学生会感觉枯燥,且不容易理解,而实践课程有利于巩固学生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让学生走出课堂有利于加深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对生命科学世界的了解[5]。比如在讲到郁郁葱葱的植物世界时,让学生到校园内认真观察自己所能看到的植物,总结植物的形态、特征、作用及与人类生产活动的关系,不仅能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还能让学生在“再发现”知识中得到喜悦,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6]。或者,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参观生物标本馆、生物园地等基地,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虽然教学实践活动在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生物学实验也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总结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选课的学生中,60%以上的学生希望能动手做实验。但是,非生物类专业本科生,特别是文科专业的学生在中学阶段未接触过实验,且选课的学生较多,一般在200人左右。这些问题给非生物类专业学生生命科学实验课的开设带来了不便,如何合理地安排教学实践内容,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总之,生命科学的发展对社会和人类生活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为了普及现代生命科学知识,生物学类课程作为非生物类专业学生的生物通识教育课程正在很多高校开设。但是,非生物类专业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对象量大面广、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如何使非生物类专业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日趋完善,是我们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需要在今后的生物学课程教学中不断地改革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张万海.高师院校非生物专业开设生命科学课程的思考与实践[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5):72-74.

[2]朱振元.现代生物学导论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2007,(2):56-57.

[3]黄诗笺,寿天德,田清涞,等.非生物类专业生物学基础课教改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0,(2):41-44.

[4]王玉芳.开设《现代生命科学导论》公选课的探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0-21.

[5]向波,龙德清,王锋尖.关于我校《生命科学导论》公选课的探讨[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67-68.

[6]张春.在《生命科学导论》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3(1):63-65.

第7篇:进化生物学的意义范文

无书的图书馆 The bookless library

尼古拉斯・卡尔(Nicholas G.Carr),数字思想家,著有《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

媒介很重要,而且对阅读会产生很大影响。不管是 PC、iPhone还是Kindle,电子阅读体验和纸质书有很大不同。书籍使我们集中精力阅读,把我们从充满干扰的生活中隔离出来;而电子书却恰恰相反,它注定会使人们的注意力分散。电子书非但不能屏蔽周围环境的干扰,反而无形中会使干扰加剧。

科学证明,大脑可以轻而易举地适应环境。这种适应性出现在一个较深的生物学层面中,即存在于我们的神经细胞或神经元连接中。人类在思考过程中所需的科技,包括我们用来获取、储存和分享信息的媒介,都是我们智力环境中的关键元素,因为它们影响着大脑思维模式的形成。这不仅在实验室中得到了证实,甚至粗略地浏览一下知识史就能获得佐证。

尽管人们能越来越熟练地使用迅速变化的互联网,但是注意力越来越难以集中。就像 2008年我在《大西洋月刊》中提到的:“互联网似乎正在夺走我深入思考的能力,我的大脑希望以互联网信息的方式接收信息:抓住那些屏幕上迅速流动的主题词。”要知道,思维的深度与注意力的集中度是紧密相连的,这样便不难得出结论:随着人类逐渐适应互联网的思考环境,我们的想法也会变得很肤浅。”

网络收益 Net Gain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牛津大学教授,英国皇家学会院士,进化生物学家,著有《自私的基因》、《道金斯传》。

也许互联网最大的缺点是,网上冲浪会让人上瘾而且会浪费大量时间。它使我们养成像蝴蝶那样从一个话题飞到另一个话题的习惯,而无法专注地做一件事情。但我想在此放弃负面评价,不再唱反调,而以一些推断性的,也许更为正面的观察作为结论。互联网给人类带来的全世界范围内的统一不期而至(科幻小说迷也许会将其理解为让人兴奋的新生命体胚胎),这与多细胞动物神经系统的演化过程相似。许多心理学家可能会从中联想到个体性格的发展,这一过程就像婴儿分裂、分散的性格会随着其成长而逐渐变得 统一。

未来的 40 年会发生什么。摩尔定律可能会持续起作用,且足以产生一些令人震惊的魔力(比如允许我们微不足道的想象力偷窥未来一眼)。人类从公共的外部记忆系统中获取信息的速度将会明显变快,而对自己大脑中记忆功能的依赖将会变少。而现阶段,我们仍然需要生物大脑来作为参照物和联想物,但更复杂的软件和更快的硬件将逐步取代生物大脑的记忆功能。

虚拟现实的高清晰度色彩原技术将持续改进,最终人们将难以辨别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差异。许多普通人会深深着迷于大型团队游戏,如《第二生命》(Second Life),这些人对于虚拟机的事情几乎一无所知。我们不能对此轻视。对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来说,“第一生命”的现实生活几乎没什么吸引力。就算对那些更幸运的人而言,进入虚拟世界也比懒散地坐在沙发上看真人秀节目更刺激。对研究者而言,《第二生命》以及其他虚拟的团队游戏将成为社会学、实验心理学的研究室,而虚拟世界的规则尚未确定。整个经济体、生态圈,也许包括人物性格都将只存在于虚拟空间之中。而虚拟空间可能还有些政治含义。

白日梦 The waking dream

凯文・凯利(Kevin Kelly),《连线》(Wired)杂志创始主编,著有《失控》、《必然》。

这种思考方式的确鼓励碎片化的信息,但是令人惊奇的是,与此同时它也允许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前所未有的复杂的大规模项目中。这些新的创造性项目包含更多的数据,需要人们更长久地关注,并且伴随着互联网的扩张它们将变得更加成功。这种趋势起初并不明显,因为一种常见的短视行为将互联网等同于了文字。

第一个相似之处在于,互联网是屏幕上的文字:谷歌网页、论文、博客。但这种粗浅的认知忽略了互联网巨大的组成部分:屏幕上的动态图像。人们(不仅是孩子们,我也包含在内)变得不再首先看书和文字。如果人们有问题,他们首先会去Youtube搜索。为了找乐子,我们会上网玩大型游戏或者看电影,包括纪录片。新的视觉媒体正飞速向网络化发展。这才是互联网的焦点所在,而不仅仅是文字。正是由于在线粉丝的增加,以及点击播放、随意进退等其他网络技术的发展,导演们开始创作类似《火线》(The Wire)和《迷失》(Lost)之类长达 100 多个小时的电视剧。它的深度、复杂性和对游戏的需求在某种形式上可以和这些马拉松电影,或者其他伟大的著作相媲美。

互联网改变我的关注方向和思想的最重要方式是,它已经变成了一个整体。看起来我是在用无数的毫秒阅读一系列Twitter消息,用无数的微秒在网上冲浪和在网站频道之间闲逛,用无数的分钟浏览一段又一段文字。但在现实中我每天共花10小时关注互联网。我每隔几分钟就要回到网上,日复一日,倾注了所有的注意力。而你也一样。

我们正与这个大家伙建立深刻的持续对话。它是由数百万个松散链接构成的,光这个事实本身也正在让我们分神。网站的制作人、在线评论员,以及那些不情愿把电影放在网上的明星,他们不相信自己的产品只是全球秀这个大图景上的几个像素,可实际上确实如此。现在网络将它们整合为了一个整体:20亿块屏幕接入的多媒体。所有这些链接,包括所有的电子书、网页、帖子、电影、游戏、视频等,就像一本巨大的全球书,或一部全球电影,而我们只是刚刚学会了如何去阅读它。我们知道这个大家伙的存在,并且每日与之交流。这种生活改变了我的思考方式。

推我点好消息 Tweet me nice

伊恩・戈尔德(Ian Gold), 神经科学家,加拿大迈吉尔大学哲学和精神病学研究主席。

乔尔・戈尔德(Joel Gold),精神病学家,纽约大学兰贡医疗中心精神病学临床副教授。

在人类进化的历史中,似乎充满了喜忧参半的社交生活。社交生活扩展最大的一次变化是在人类出现以前。从非灵长类动物向灵长类动物的转变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团体的一次扩展发生的,很多科学家都认为,正是这种与众不同的社交生活所带来的压力,直接造成了灵长类动物的大脑进化。更大的社交团体意味着更多合作和互惠的机会,同时也引发了新的威胁。比如,相比于单独狩猎,社交团体的共同狩猎虽然让每个成员都得到了更多的食物,但同时他们也需要去处理那些只“拿”不“给”的搭便车者。在更大的社交团体中,客观的物理环境更易管理,但欺骗和剥削却作为新的危险出现。由于合作和竞争都是必需的,那些拥有更强大的思维能力的大脑将在两者上均占优势。人类智力的进化可能最初正是由他人的善和恶所驱动的。

支持这一观点的最好证据是,物种的大脑尺寸(更准确地说,是新皮层的相对容量)和物种所生活的社交团体规模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即大脑尺寸越大,社交团体的规模也越大。通过灵长类动物的大脑尺寸来绘制社交团体的规模,这种方法可以用在人类身上。进化论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计算了人类大脑皮层的容量,从而推断出人最多只能c150人的社交团体维持正常关系,相当于一个村落的规模,这在人类进化史中占据了相当长的时间,并且在原始社会形态中仍然能够发现村落规模的踪迹。

第8篇:进化生物学的意义范文

中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混血”人群,在汉族人群的基因组中可以鉴别出不同程度的周围少数民族的遗传成分。

混血儿常常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高尔夫球星泰格?伍兹、F1赛车手刘易斯?汉密尔顿、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奥斯卡奖得主哈里?贝瑞等。曾经一项有趣的调查研究发现,混血面孔在“极具魅力脸孔”打分中占据垄断地位。另一方面,大多数人都认为混血儿似乎只是个体行为,即使中国到了今天这么开放的时代,若是谁家女儿嫁给了外国人生了一个混血儿,依然是一件很希奇的事情。而实际上,现代人类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发生过不同规模的群体性“混血”事件,留下了如今各地广泛存在的“混血”人群,典型的如大家熟识的美国黑人、拉丁美洲人群、中东和东南亚人群以及我国新疆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徐书华就是钟情于这类人群遗传学研究的一位青年科学家。

位于上海市岳阳路320号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有一个由中科院和德国马普学会共同建立的计算生物学研究所。徐书华是该所的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和研究组长。想要了解他,就得先认识他的研究领域—群体基因组学。据徐书华介绍,群体基因组学是从基因组水平揭示群体的遗传结构和多样性特征并进而研究基因组微观进化机制的一门学科,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是群体遗传学在基因组时代的延续和扩展。徐书华的主要兴趣就是研究“混血”人群(也叫混合人群)的群体基因组学。

徐书华与“混血”人群结缘是偶然的,他对“混血”人群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其博士研究生阶段。他的博士论文是利用高密度的常染色体单核苷酸多态性数据研究现代人群的遗传结构,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徐书华注意到了美国黑人的特殊遗传结构,尤其对“混血”人群的连锁不平衡形成机制产生了兴趣,于是对其做了一系列专门分析并写成英文手稿。“当我把论文手稿拿给金力老师看时,得到了他的高度赞赏”。徐书华至今回忆那段经历时仍然感到自豪。关于美国黑人的研究是他第一次与“混血”人群结缘,完成此次研究后,他很快意识到亚洲的“混血”人群基因组研究尚未受到关注,于是便一鼓作气对新疆维吾尔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这也是关于欧亚“混血”人群的第一项群体基因组学研究。最终,关于“混血”人群的研究成为他博士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三章内容是研究美国黑人和新疆维吾尔族的“混血”遗传结构特征和连锁不平衡产生机制。相关研究结果最终分别发表在分子进化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分子生物学与进化》和人类遗传学领域最具影响力期刊《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上。随后他的博士论文也入选复旦大学、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以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发现现代人群“混血”普遍性

2006年,徐书华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工作,继续致力于“混血”人群研究。在金力老师的引荐下,他作为课题组长参与了10个国家共同发起的国际合作计划—“泛亚SNP计划”,在研究设计和科学问题的探讨方面作出重要贡献,并独立承担了几乎全部的数据分析任务和研究报告撰写。2009年相关研究结果最终发表在美国著名综合学术杂志《科学》上。这项研究被《科学》同期配发的新闻评论文章认为是“迄今关于东亚和东南亚人群遗传多样性最全面的研究”。

对徐书华来说,研究中最大的收获是发现了亚洲人群间普遍存在的基因交流,即“混血”的普遍性。这意味着“混血”不是只出现在某些少数人群中的一个特例,而是现代人类群体的常态。为此,尽管《科学》杂志对论文摘要的字数有严格限制,徐书华还是特地在其中强调了该发现,也得到了其他共同作者的支持。虽然在这篇主题为亚洲人群迁移历史的文章中,“混血”的发现似乎被人们忽略,但却更加坚定了徐书华投身“混血”人群研究的决心。

实际上,徐书华在其博士论文中就已经注意到中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混血”人群,在汉族人群的基因组中可以鉴别出不同程度的周围少数民族的遗传成分,徐书华后续的一系列研究工作正是建立在这一理解上。同年,徐书华与金力教授在《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发表了关于汉族人群遗传结构的研究结果,该研究被列为杂志当期“亮点文章”得到编辑的专门点评。

研究“混血”人群的环境适应

“从基因组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角度,你完全可以把‘混血’人群看成是一个新的人群。”徐书华解释道,“混血人群一般是由彼此隔离分化的祖先人群在近期大规模基因交流产生的。隔离分化几万年的人群,从原世居地迁移到数千里之隔的新地域,他们以及后代必然面临新环境的压力,经受自然选择,也就是混血人群必然要有一个适应环境的过程。”

实际上,新建立的人群如美国黑人,在遗传结构上显著不同于其祖先人群,并且在新居住地新的环境中经历了上十个世代的适应性演变,成为研究现代人类适应新环境可遇而不可求的天然素材。徐书华正是意识到了混血人群的这一特点,与他指导的博士研究生一起,建立了一种检测自然选择的新方法,利用合作者提供的全基因组数据,首先对典型的近期混合人群美国黑人进行了研究,发现像美国黑人这样的混血人群在混血前后都受到了明显的自然选择。徐书华课题组的研究不但检测到自然选择信号更为可靠,并很好地解释了美国黑人经历的历史和自然环境的变迁。他们发现,很多受自然选择的基因与美国黑人的高发疾病相关,推测这些高发性疾病可能和美国黑人的非洲祖先最近经历的巨大环境变化有关。

另外,该研究还发现,很多抵抗疟疾的等位基因频率在美国黑人中明显降低,这反映了北美和非洲的不同病原体在人类基因组中留下了显著的但不同的烙印,同时也提示人类生存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和体内的病原体可能是自然选择发生的重要推动力之一。相关结果作为方法性论文于2012年3月正式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基因组研究》上。

利用“混血”人群遗传结构特征估计人群迁移和扩张时间

徐书华近期的代表作之一,便是利用混血人群的遗传结构特征和基因组重组信息,首次从遗传学角度估计了亚太地区分布最广的人群—南岛人群的扩张时间。

南岛人群是一个根据语言学角度界定的人群,其使用的语言都属于南岛语系。他们在地球上分布极为广阔,东达南美洲西部的复活节岛,西到东非外海的马达加斯加,南抵新西兰,北至我国台湾省。

从生物学的角度说,与南岛人群相关的科学研究都会牵涉整个亚太地区现代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以及现存人群遗传多样性和表型多样性的形成机制等一系列关键且错综复杂的问题。因此,这个庞大人群的起源和迁移,一直以来都是众多考古学家、语言学家、遗传学家关注的焦点。

早在2009年,徐书华与合作者就在发表于《科学》杂志上的论文中,揭示了南岛人群在遗传学上的共同属性。所谓共同属性,就是指南岛人群共享一种特有的遗传组分,并且相较于外部人群,南岛人群内部的遗传亲缘关系更为紧密。

但徐书华告诉记者,在生物进化和人类起源及迁移历史研究的首要任务—时间的确定上,有关南岛人群扩张的时间数据和证据,都来自考古和语言学界,尽管遗传学家也进行了大量的遗传学研究,却鲜有强有力的声音。

徐书华说:“这主要是因为人类在广袤地域上的多方位、多次反复迁移和基因交流,使得根据基于单一遗传座位(如Y染色体和线粒体DNA研究)明确估计人群扩张的时间变得很难。而常染色体由于重组,增加了估计基于突变数据信息时间的难度。人群之间基因的交流和基因组的交换重组,也给人群历史的研究设置了重重障碍。”

不过,徐书华课题组利用人群迁移过程中,由于基因交流而产生的特殊遗传结构,通过计算生物学的手段,推断基因组中的重组信息,巧妙地利用这些“障碍”,首次从遗传学的角度确定了南岛人群在东南亚一带的扩张时间,大约为4000年前。为确保结果可信,徐书华的德国合作者又使用另一套独立数据和不同方法对进行了进一步验证,与考古学和语言学的研究结果吻合。相关研究成果于2012年3月正式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报》上。

新视角,新机遇,新挑战

“你可能难以想象,我国的藏族也是一个混血人群”。徐书华兴致勃勃地讲起了关于人群研究的故事。“从Y染色体的研究结果来看,藏族人群中至少存在两种主要的Y染色体单倍群,我们用D和O代表。这两个单倍群起源于不同祖先人群,且时间上相差几万年。如果在性染色体上有这么明显的混合迹象,完全有理由相信整个基因组都是混血的。因此,可以肯定藏族是一个典型的混血人群。”徐书华试图更透彻地解释这其中的逻辑推理,“其实汉族这么大一个人群,也是一个混血人群,我在博士论文研究时就已经发现并指出。因此,可以看出混血是多么的普遍,但是这一点往往被人忽视。对于这些我们以为熟知的人群,实际上还有太多我们未知的东西,从不同角度看待他们,就会发现新的问题。从混血的角度探索这些人群的起源、遗传多样性形成和微观进化机制,有深远的进化生物学和医学意义。但一旦决定从新的角度看待和试图解决问题时,将有更多新的挑战等待你。”徐书华补充道。

我国拥有研究“混血”人群遗传的资源优势,除了考虑到这个思路在国内外仍属空白之外,徐书华更看中的是研究所带来的重大科学意义和价值。未来,他将在总结自身学术背景、研究兴趣和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把“混血”人群的环境适应和基因相互作用作为今后5年着重的研究方向,并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科技部提交了申请。徐书华主要是通过计算分析的手段进行研究,虽然他的研究组已经有十几位成员,但都只从事“干性”(计算和理论分析)研究,他近5年还没有建立“湿性”实验室(实验观测和产生数据等)的计划。他希望先以“干性”研究为主,再通过国内外同行合作,最后做到“干湿”结合,从而系统地研究和解决感兴趣的问题。

“在计算生物学研究所的框架下,很难像其他‘湿性’实验科学那样争取到足够研究经费来收集样本和产生自己的数据,人们总是认为计算生物学研究只要有计算机就够了。”徐书华显得有些无奈,“在这方面,我的导师金力教授一直给予我很大支持,我很感谢他。但他自己也有一个庞大的研究组需要维持,团队中那么多年轻人都需要发展空间,大家的研究兴趣和方向不一样,关注的问题和侧重点也不一样,我不能期望都按照我的思路来设计实验和产生我需要的数据。目前,我的研究组主要依靠马普学会提供的经费在运转。今后,一方面我会争取更大的国家和地方项目支持,另一方面,我也会寻求更广泛的国际国内合作。”

对于未来,徐书华显得踌躇满志:“我现在已经开始受益于之前国际合作项目建立的网络关系,目前许多研究课题的样本和数据都是国外如德国、印度、马来西亚和韩国等国家的合作者提供的,这种合作关系和范围在不久的将来应该会进一步扩大,也一定会显示出其影响力和优越性。”

积跬步,至千里

从2006年进入中科院工作至今,徐书华在“混血”人群的遗传学研究道路上,已经跋涉了近6个年头,如今他不仅建立了自己的研究团队,还被德国马普学会和中科院选中,成为迄今唯一一位没有海外留学经历的“马普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德国马普学会是国际知名的从事基础研究的机构,通过与中国科学院30年的合作,德国马普学会已成为中科院对外合作的一个重要伙伴。“马普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的遴选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这种人才选拔机制为引进海外优秀留学人员以及促进中科院科研体制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各相关研究所培养了一批青年学术带头人,现任同济大学校长的裴钢院士就是第一位“马普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

“一个‘土鳖’博士,在自己的祖国拿着德国人提供的薪水和研究经费进行独立的科研工作,自由探索感兴趣的问题,对我个人来讲是一种荣誉。”徐书华半开玩笑地说,“希望多年以后我的经历,也能成为一个励志故事,得到社会的关注,激励更多的年轻人留在国内工作,同时希望政府在吸引‘海龟’的同时,也给于我们这些‘土鳖’们更多支持。”

徐书华年仅34岁,却已经是上海市遗传学会理事、多家外国研究机构的学术顾问、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获得者。他担任过中科院、上海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多个项目的负责人,以及国际合作项目“泛亚SNP计划中”的课题组长,完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科学研究课题,为他的研究生涯写上了重要的一笔。他的研究成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在美国《科学》、《美国科学院院报》、《基因组研究》、《人类分子遗传学》等国际著名专业期刊上,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

第9篇:进化生物学的意义范文

这个身材清癯、头发花白的老人看起来十分平凡,然而他一生的经历却比电影中的情节还要跌宕起伏。

孤独的天才

纳什1928年出生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工业城布鲁菲尔德的一个富裕家庭。他的父亲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电子工程师,母亲是拉丁语教师。纳什从小就很孤僻,他宁愿钻在书堆里,也不愿出去和同龄的孩子玩耍。那个时候,纳什的数学成绩并不好,小学老师常常向他的家长抱怨纳什的数学有问题,因为他常常使用一些奇特的解题方法。到了中学,这种情况就更加频繁了,老师在黑板上演算了整个黑板的习题,纳什只用简单的几步就能解出答案。

中学毕业后,纳什进入了匹兹堡的卡耐基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1948年,大学三年级的纳什同时被哈佛、普林斯顿、芝加哥和密执安大学录取,而普林斯顿大学则表现得更加热情。当时的普林斯顿已经成了全世界的数学中心,爱因斯坦等世界级大师均云集于此。在普林斯顿自由的学术空气里,纳什如鱼得水,他21岁博士毕业,不到30岁就已经闻名遐迩。1958年,纳什因其在数学领域的优异工作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新一代天才数学家中最杰出的人物。

纳什最重要的理论就是现在广泛出现在经济学教科书上的“纳什均衡”,也叫非合作均衡。“纳什均衡”是他21岁博士毕业的论文,也奠定了数十年后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基础。

那时的纳什“就像天神一样英俊”,1.85米的个子,体重接近77公斤,手指修长、优雅,双手柔软、漂亮,还有一张英国贵族的容貌。他的才华和个人魅力吸引了一个漂亮的女生――艾里西亚,她是当时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仅有的两名女生之一。1957年,他们结婚了。其后漫长的岁月证明,这也许正是纳什一生中比获得诺贝尔奖更重要的事情。

纳什因为喜欢独来独往,喜欢解决折磨人的数学问题而被人们称为“孤独的天才”。他不是一个善于为人处世并受大多数人欢迎的人,他有着天才们常有的骄傲、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同辈人大都认为他不可理喻,说他“孤僻,傲慢,无情,幽灵一般,古怪,沉醉于自己的隐秘世界,根本不能理解别人操心的世俗事务”。

普林斯顿的幽灵

1958年的秋天,正当艾里西亚半惊半喜地发现自己怀孕时,纳什却为自己的未来满怀心事,越来越不安。系主任马丁已答应在那年冬天给他永久教职,但是纳什却出现了各种稀奇古怪的行为:他担心被征兵入伍而毁了自己的数学创造力;他梦想成立一个世界政府;他认为《纽约时报》上每一个字母都隐含着神秘的意义,而只有他才能读懂其中的寓意;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可以用一个数学公式表达;他给联合国写信,跑到华盛顿给每个国家的大使馆投递信件,要求各国使馆支持他成立世界政府的想法;他迷上了法语,甚至要用法语写数学论文,他认为语言与数学有神秘的关联……

终于,在孩子出生之前,纳什被送进了精神病医院。

几年后,因为艾里西亚无法忍受在纳什的阴影下生活,他们离婚了。但是她并没有放弃纳什。离婚以后,艾里西亚再也没有结婚,她依靠自己作为电脑程序员的微薄收入和亲友的接济,继续照料前夫和他们惟一的儿子。她坚持纳什应该留在普林斯顿,因为如果一个人行为古怪,在别的地方会被当作疯子,而在普林斯顿这个广纳天才的地方,人们会充满爱心地想,他可能是一个天才。

于是,在上世纪70和80年代,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园里总能看见一个非常奇特、消瘦而沉默的男人在徘徊。他穿着紫色的拖鞋,偶尔在黑板上写下数字命理学的论题。人们称他为“幽灵”,人们知道这个“幽灵”是一个数学天才,只是突然发疯了。如果有人敢抱怨纳什在附近徘徊使人不自在的话,他会立即受到警告:“你这辈子都不可能成为像他那样杰出的数学家!”

正当纳什本人处于梦境一般的精神状态时,他的名字开始出现在70年代和80年代的经济学课本、进化生物学论文、政治学专著和数学期刊的各领域中。他的名字已经成为经济学或数学的一个名词,如“纳什均衡”、“纳什谈判解”、“纳什程序”、“德乔治-纳什结果”、“纳什嵌入”和“纳什破裂”等。

传奇仍在继续

有人说,站在金字塔尖上的科学家都有一个异常孤独的大脑,纳什发疯是因为他太孤独了。但是,纳什在发疯之后却并不孤独,他的妻子、朋友和同事们没有抛弃他,而是不遗余力地帮助他,挽救他,试图把他拉出疾病的深渊。

尽管纳什决心辞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的职位,但他的同事和上司还是设法为他保全了保险。他的同事听说他被关进了精神病医院,就给当时美国著名的精神病学专家打电话说:“为了国家利益,必须竭尽所能将纳什教授复原为那个富有创造精神的人。”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到纳什的身边,他们设立了一个资助纳什治疗的基金,并在美国数学会发起一个募捐活动。对于普林斯顿大学为他做的一切,纳什在清醒后表示:“我在这里得到庇护,因此没有变得无家可归。”

守得云开见月明,妻子和朋友的关爱终于得到了回报。80年代末的一个清晨,当普里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戴森教授像平常一样向纳什道早安时,纳什回答说:“我看见你的女儿今天又上了电视。”从来没有听到过纳什说话的戴森仍然记得当时的震惊,他说:“我觉得最奇妙的还是这个缓慢的苏醒,渐渐地他就越来越清醒,还没有任何人曾经像他这样清醒过来。”

纳什渐渐康复,从疯癫中苏醒,而他的苏醒似乎是为了迎接他生命中的一件大事: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当1994年瑞典国王宣布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是约翰・纳什时,数学圈里的许多人惊叹的是:原来纳什还活着!

纳什没有因为获得了诺贝尔奖就放弃他的研究。在诺贝尔奖得主自传中,他写道:从统计学看来,没有任何一个已经66岁的数学家或科学家能通过持续的研究工作,在他或她以前的成就基础上更进一步。但是,我仍然继续努力尝试。由于出现了长达25年部分不真实的思维,相当于提供了某种假期,我的情况可能并不符合常规。因此,我希望通过目前的研究或以后出现的任何新鲜想法,取得一些有价值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