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养老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村医生最初的名字叫“赤脚医生”,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当时农村卫生条件极其恶劣,各种疾病肆意流行,在严重缺少药品的情况下,政府部门提出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赤脚医生,他们半农半医,一根针、一把草治病,曾和农村三级卫生网、合作医疗制度并称为我国农村卫生的“三大支柱”。
作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的网底,乡村医生是村级医疗卫生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他们正肩负着广大农村居民卫生防疫、常见病诊治等各项任务。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乡村医生”这个队伍的人越来越少。
一、我国乡村医生短缺的现状
村级医疗机构是农村常见病、多发病治疗的重要场所,乡村医生扮演着特殊的角色,他们既耕田种地,又担负着8亿农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重任。然而,2009 年底,全国农业人口8.83亿,59.9万个行政村,村卫生室63.3万个,村卫生室卫生人员数125.4万,其中乡村医生99.5万(占79.3%),平均每村乡村医生1.66人,平均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1.13人。
2009年,山西省新增加的“村医空白村”高达2000多个。老村医退了,年轻村医没有补充进来。而正规医学院毕业生极少到村卫生室工作,不少乡村医生一旦取得了相关学历或执业资格,就会离开农村。而目前我国的乡村医生的平均年龄都在60岁以上,这也表示乡村医生队伍将会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状况。
二、乡村医生短缺的原因
(一)乡村医生经济收入微薄
乡村医生的收入水平很低,平均每个月1000元左右。这个1000元里面已经包括了政府的补助。如果跟外出打工的农民比,他们的收入比技工,如电焊工等都要低,大致跟普工,比如砖瓦工等差不多。
乡村医生经济收入包括医疗收入和农业收入,其中医疗收入又主要包括村医务室的业务收入和当地政府对乡村医生的补助。从乡村医生收入结构来看,医疗收入(医疗服务收入和药品收入)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而政府的补助却微乎其微。而近些年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明显增多,在村里看病的人越来越少,乡村医生的收入更显得捉襟见肘。同时由于“药品零差价”、“新农合制度”等制度的推行,使得乡村医生的医疗收入越来越少。乡村医生的收入不稳定,导致其积极性受挫,对提高自身素质的主动性也不强。由于这些现实摆在眼前,使得有些年轻的乡村医生不得不放弃这一行业。而由于经济收入的微薄,这使得乡村医生行业没有更多的“新鲜血液”注入其中。
(二)乡村医生的“特殊身份”
乡村医生是什么?乡村医生是农民,目前乡村医生有逾100万人,他们来自于农村,是农民身份。而且这些人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够拿到国家的职业医师资格或职业助理医师资格。我国的很多政策是按照行业、身份来制定。
村医的根本问题就在于他的身份始终没有改变,仍然是农民。虽然他们做着医生的工作,但并不属于600万国家卫生技术人员,是另类。国家对医疗机构及其人员的一些政策,乡镇卫生院有份,但村卫生室及村医就没份。乡镇卫生院的医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其职称可以往上升,但村医干一辈子还是村医,没有职称。由于不能享受到国家卫生技术人员的待遇,这也使得人们更不愿意走入到乡村医生这个行列中来。
(三)大部分乡村医生没有养老保险
目前,只有上海、北京、江苏等地初步建立了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制度,多数地区尚未建立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制度,相关研究显示,乡村医生仅有2.54%的人有养老保险,97.46%的人没有,“老无所养”问题严重。乡村医生年龄在55 岁以上的占总数的18.63%以上,他们现在很多人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但是退休之后生活还是没有保障。
在我国农村养老保险体系中,乡村医生同其他农民一样,也是在自愿原则下参保,以自助为主,以县为单位进行统筹。中东部地区某些县实施了这种农村养老保险,但现行农村养老保险的筹资水平不高,返还额度低。而乡村医生收入微薄,限制了他们不可能拿出更多的钱“预存”养老。作为“赤脚医生”,到老了连“双鞋”都穿不上,这更使得这个行业的人员越来越少,而人们亦不会选择这个职业。
(四)人们的城乡偏见
虽然当前国家提出“建设新农村”的战略目标,而在事实上,人们并不愿意去农村工作,对于生活在城市的人,首先,农村的基础设施滞后,跟不上城市人生活的节奏,比如,交通不便、通信不发达、水电设施不完善,这对于习惯了城市生活生活的人来说难以接受。其次而言,农村的生活方式很多都需要体力来完成,对于习惯了城市少于运动,体力脆弱的人而言是根本无法承受的。而对于曾经生活在农村的人来说,他们都有走出去的心切,光宗耀祖的心理很强,他们认为走不出山村,就很难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乡村医生每日进行卫生服务的平均时间为8.5个小时,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的每天工作时间。对于乡村医生这样全年没有休息日的职业,人们更加不会考虑。
三、缓解乡村医生短缺的建议
(一)加强医学生文化教育,培养专业乡村医生
政府应该建立一系列引导和鼓励医学类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的政策。通过改变医学教育体系,从而选择、培训和分派更多愿意去农村行医的卫生专业人员,这是补救乡村医生短缺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美国一些州推出了农村医生培训项目。而联邦政府赞助的医学项目中,大多是都面向农村的。我国可以借鉴美国这些政策。通过委托培养和定向培养的方式为农村地区培养乡村医生,生源可以来自农村本地,亦可向全社会征集。并且,对于委托培养和定向培养乡村医生的课程,政府可以采取印度缩减本科医学课程的方式,短时间内为缺少医生的地区培养有技能、会看病的全科医生。
(二)合理的保障乡村医生的收入,解决乡村医生“特殊身份”
为了稳定农村贫困地区乡村医生队伍,政府应充分了解到乡村医生的收入来源,加大对于乡村卫生所的投入,首先政府应该提高农村贫困地区乡村医生的收入和待遇,根据当地经济水平,确保乡村医生的政府补助的发放。
其次政府要严格检查,逐步将合格的村卫生室加入到新农合的范围内。
再次,政府对村卫生所一些设备等“硬件”系统给予补助。另外可以分步实施药品零差率制度,同时参照教育系统将乡村老师纳入为国家干部,可将乡村医生纳入到当地事业单位编制,吸引更多的人才到农村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工作。
(三)建立合理的乡村医生养老保险
政府可以“因地制宜”。各地根据地区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管理模式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养老模式,细化各级政府、机构和个人的分担比例,“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很多地区也可以结合“新农保”解决乡村医生养老问题,但政府应采取措施使其养老保障水平应该高于一般农民,如与其服务年限相结合,以体现其对卫生事业发展的贡献和当前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中承担的重要任务。经济较好的地区,可将乡村医生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这样使得乡村医生的待遇更一步的提高。
(四)提高乡村医生业务素质,加强农村建设
各级卫生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乡村医生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乡村医生继续教育管理机构的建设。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建立乡村医生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强化继续教育机构的管理职能。
完善其管理规章制度,使其规范化、常态化;加强继续教育质量管理。建立乡村医生继续教育档案,作为回访和培训质量检查的材料来源和依据,全面提升继续教育质量监管力度。
另外,政府要加大力度对农村的建设,鼓励企业“下乡”,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减少农村外出打工的人数。随着乡村医生的业务水平提高、农村人口的相对稳定,乡村医生的收入会更加稳定,就会减少乡村医生的“流失”。同样也会有更多的人会流入到乡村医生的队伍中来。
四、结语
乡村医生作为医疗部门最底层的一个编外医疗单位,他们的作用是任何一级正式的医疗部门都无法取代的。乡村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的关系是亲情、友情、还有乡情。他们对于患者身体的健康状况、心里状态、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都了如指掌,能够及时的发现他们的身体健康的任何异常情况,随时对他们的健康、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康复进行指导,调整和康复治疗,这也是各医院所不能做到的。村医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全科医生,是农民健康的“守门人”。因此,壮大乡村医生队伍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任苒.中国乡村医生的发展与作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5)3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3]朱宏,徐刚,高健.江西省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对策研究[J].农业考古.2009(4):317~320
[4]迟小小,周令.印度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及启示[J].医学与哲学.2011,32(12)
[5]史甲奇,贾红英,高鸽.我国乡村医生养老保障现状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0,32(1)
[6]任苒,田疆,张光鹏,李晓燕.中国乡村医生队伍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
论文关键词:山西;老年人;养老保障;政府责任
养老保障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主要内容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山西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见表1),养老保障制度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山西省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为主要依据,对山西老年人养老保障水平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山西老年人养老保障水平的若干建议。
一山西老年人生活及养老保障现状
(一)山西老年人生活基本情况
健康水平、经济来源和文化程度三项指标,基本上可以反映出山西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且这三项指标是相互关联的。其中,健康水平和经济来源是养老保障工作的重要依据,文化程度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关,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
1.健康水平
调查资料显示,全省、城镇和乡村老年人口中“身体健康”的分别占63.9%、69.7%、60.1%。如果把“基本能保证正常工作生活”的部分也计算在内,则上述比例分别变为86.2%、90.8%、83.1%。调查资料还显示,在全省、城镇和乡村老年人口中“不能正常工作或生活不能自理”的比例分别是11.7%、7.2%、14.7%。总体而言,山西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值得关注。
2.经济来源
全省老年人口中有“劳动收入”的约占20.6%,有“离退休金、养老金、失业保险金、最低生活保障金、下岗生活费、内退生活费、财产性收入”的约占25.9%,这两大项相加也只有46.5%,也就是说有拥有自己的各种“收入”的老年人口只占全省老年人口的46.5%,剩余53.5%的老年人口,除2.4%属于“其他”外,51.1%的没有任何收入。
在老年人经济来源问题上,城镇的情况要好于乡村。资料显示,城镇老年人口中有“劳动收入”的约占7.8%,有“离退休金等各种收入”的约占50.8%,剩余41.4%的老年人口,除2.0%属于“其他”外,有39.4%的没有任何收入。在乡村,老年人口中有“劳动收入”的约占29.1%,有“离退休金等各种收入”的约占9.2%,剩余61.6%的老年人口,除2.7%属于“其他”外,有58.9%的没有任何收入。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第一,全省有一半以上的老年人口(51.1%,乡村是58.9%)没有任何收入,需要“由家庭其他成员来供养”;第二,在“离退休金等收入”项中我们看到,有50.8%的城镇老年人享受着国家的社会保障待遇,这一比例虽然还不算高,但比乡村享受这些待遇的老年人要高出40多个百分点。
3.文化程度
调查资料显示,全省老年人口的文化程度偏低。从总体来看,以“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专科及以上”为顺序,全省、城镇、乡村的数值均依次降低。其中,男性老年人口的文化程度要高于女性老年人口。另外,除“小学”项乡村高于城镇外,“初中”、“高中”、“大学专科及以上”各项,城镇均高于乡村。全省老年人口中“未上过学”者数量庞大(31.0%),且乡村(36.4%)多于城镇(22.8%)、女性(22.3%)多于男性(8.7%)。
(二)山西老年人养老保障现状
对老年人来说,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金无疑是社会保障多项内容中较为重要的。
1.关于养老保险
调查资料显示,全省、城镇和乡村老年人口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比例分别是17.6%、36.8%、4.8%。从总体看,老年人口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比例城镇高于乡村(高出32个百分点),男性高于女性(平均高7个百分点还要多)。上述数据不仅反映出山西省基本养老保险事业水平较低,而且也反映了基本养老保险方面存在较大的城乡差距和性别差异。
2.关于医疗保险
调查资料显示,全省、城镇和乡村老年人口中,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比例分别是27.3%、42.5%、17.1%。虽然山西省老年人口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情况要好于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情况,但总体水平仍不够高,且仍然存在较大的城乡差别和性别差异。具体而言,城镇比乡村高出约25个百分点,男性比女性高出约7个百分点。
3.关于最低生活保障金
如果我们把享受失业保险金、最低生活保障金、下岗生活费和内退生活费的老年人也考虑进来,那么,基本情况见表2。除“最低生活保障金”一项比例较高外(全省、城镇和乡村老年人口的比例分别是2.9%、3.6%、2.6%),其余的都微乎其微。这里也同样存在城乡差别,乡村老年人的情况比城镇老年人要差。
二山西老年人养老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山西老年人养老保障体系的改革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时间较短。农业人口多,经济不发达以及严重的老龄化现象,决定了我省老年人养老保障事业进程比较艰难,养老保障体系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养老金等负担激增
我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人口出生率随之大幅度下降,之后,一直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与此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口预期寿命迅速增长。在以上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老龄人口的比重迅速加大。2005年底,山西60岁及其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1.0%,2006年底达到12.4%。预计到2010年,全省60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520万人,占总人口的15.08%,并且将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
发达国家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后才进入老龄化阶段的,而我国尤其是山西则是在一个较低的经济发展程度上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因此我省养老保障体系中要遇到的困难将会更多、更大。
(二)制度体系不够健全,养老保障覆盖面窄
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是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为了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统一政策、强制实施的一种养老制度,具有低水平、广覆盖、强制性等基本特征。山西基本养老保险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覆盖城镇企业职工(其中主要是国有和集体企业职工,其他经济成分的职工尚处于逐步加入的过程中)。虽然近年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缴费职工数与领取养老金人数之和)逐年增加,但参保人数占城镇人口的比例仍处于较低水平。只有36.8%的城镇老年人口参保,可见,基本养老保险在城镇地区的覆盖面相当有限。而农村几乎没有基本养老保险,绝大多数农民尚无一个可以依靠的社会养老体系,老年人的生活主要依靠土地上的劳作和子女的供养。
当前,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使得扩大基本养老保障覆盖面变得更为迫切。比如,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出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正在成年,越来越多的城市家庭呈现出4:2:1的抚养结构(4个老人,2个青年人和1个孩子)。在这种抚养结构之下,完全依靠家庭来供养老人将非常困难,需要通过社会养老体系来解决。又如,随着山西省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转移到城镇中来,另外还有一些农民因土地被征用而无地可耕,对这些人而言,加入社会养老体系才能为其提供生活保障。
(三)社保欠账多,历史包袱重
基本养老保险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历史包袱重。基本养老金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来源于企业缴费形成的社会统筹基金,实行现收现付制;另一部分来源于职工个人缴费形成的个人账户基金,实行积累制。这个制度的设计是科学的,现收现付部分有利于国家发挥收入调节作用以维护社会公平;个人账户部分有利于积累养老基金以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冲击。但是已退休的职工和在职职工在这一制度实施前都没有个人账户积累,形成了个人账户的历史缺口。这一制度在刚开始运行时就遇到了养老金支付压力,一些地方被迫提高企业缴费率,结果使得企业负担过重,逃费欠费情况严重。针对上述情况,国家决定控制过高的企业缴费率。企业缴费率降低后,养老金收入又相应减少,收支缺口继续扩大。为了保证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企业不得不把本应积累起来的个人账户基金用于当前的养老金支出,于是便形成了个人账户的“空账”,这实际上又退回到了原来的现收现付体制。不断占用本应做实的个人账户资金是一种隐患,其必然会影响未来养老体系的正常运行。随着山西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养老金的收支缺口继续增大,这就需要采取措施,妥善解决个人账户的占用问题,实现养老基金的预先积累。
三强化政府责任提高山西养老保障水平
建立起完善的山西省养老保障体系,对制度变迁方式的认识和选择至关重要。
(一)坚持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适度提升山西老年人的总体养老保障水平
制度变迁方式包括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两种类型。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供给主体是国家或政府,山西现有的养老保障制度实际上就是政府主导的结果。政府主体利用其政治上的力量拥有资源配置的绝对权力,它的制度供给能力和意愿决定着制度变迁的方向、深度、广度和具体形式。由于在以前的养老保障制度改革中,政府无意改变制度变迁中权益的重新配置,其意愿制度供给和实际制度需求并不一致。山西省(乃至全国)在政府主导的养老保障制度改革中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制度供给不足问题。
实行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要求政府加大完善养老保障制度的推进力度。具体而言,其一是加快养老保障立法建设,实现制度的法制化。从全省来讲,应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出一套关于养老保障的基本法律法规。其二是加强省级统一规划,实行强制为主并与一定政策条件下的自愿相结合的原则,提高政府对养老保障的强制程度。为此,人大和政府有关部门应切实摸清各地各类老年人的经济状况,然后统一规划制定出适合不同收入层次、不同保障水平的养老保障政策和实施方案。当然,在强制实施的前提下,对部分确实困难且不具备负担能力的老年人可以实行优惠政策。
(二)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覆盖面,适时将城镇应保老人纳入养老保障体系
当前,在完善各项养老保障制度的同时,还需加大对养老保障资金的投入。应当说,近年来山西经济的持续发展为老年人养老保障事业的进步奠定了良好基础,特别是2004至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3042.2亿元、4100亿元和4746.5亿元,财政收入分别达到533.5亿元、757.9亿元和1048亿元。因此,笔者建议在城镇,一要加大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入,逐步做实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保持养老保险基金的平衡运行。二要加大财政对社会救助的支持力度。一方面加大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力度;另一方面加快落实对城镇困难人群的医疗社会救助制度,切断这一群体的“因贫致病、因病返贫”的“贫一病”链。三要提高养老保障相关待遇水平,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待遇调整机制。
应当说,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山西省完全有可能使城镇养老保障水平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进而不断扩大城镇老年人养老保障覆盖面积,最大限度地将城镇应保老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三)强化国家财政和集体经济对农村养老保障事业的支持力度
对于农村养老保障事业,我们在沿着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向推进的同时,应加大和突出国家的扶持,特别是财力支持作用,这不仅有利于降低制度变迁的成本,而且相对于我国的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来说也更具优势。
加大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直接财政投入力度。资金筹集是养老保障制度运行的核心,通过政府财政补贴发挥政府在资金筹集中的支持和利益诱导作用,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快速发展的支点所在。北京市大兴区就是通过政府财政补贴的方式,加大了政府的财力支持,建立了个人账户与储备调剂金相结合的新模式。相信这一做法能为破解山西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中的资金筹集难题提供有益的启示。
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实行让税政策,并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风险基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所获得的收益与一般投资收益有本质区别,它并不直接用于分配,而是直接转入基金以增强基金实力,应付养老金的支付风险。所以除实行税前收缴养老金保险费办法外,对基金投资收益和个人领取养老金也应免征税费。任何形式的养老保险都存在着难以预料的应对风险,为了避免和应对这些风险,政府应每年从财政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风险基金,并专户储存。
另外,应以支持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为中心,调整财政分配格局,化解城乡矛盾。在制度变迁过程中,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就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制度变迁往往会导致不同利益集团重新分配财富和权力,如果变革中的受损者正是决策的依靠力量,那么决策者就会因为害怕失去政治支持而不愿进行改革。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变迁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如果政府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供财政支持,就会使资源在一定时期内由城镇流向农村,城镇中的强势群体则会或多或少施加一些阻力。在进一步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逐步加大财力分配向农村社会保障倾斜的力度。
(四)统筹城乡全面发展,协调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内部各具体制度之间的关系
首先,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多方面保障农民生活安全的完整体系,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只是其中的一项。除此之外还有农村医疗保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社会救助等。虽然这些制度在保障农民生活安全上相辅相成,但也存在着财力资源分配上的矛盾。因此,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各项内容应统一规划,在政府和农民的财力资源及承担能力上应统一测算。基本原则是先保农民解除“近忧”(医疗、低保、救助),然后再考虑安排养老保险。具体到政府和集体的财力安排,应在既有财力水平和优先保障农民基本生活及必要医疗需求的前提下,搞好养老保障与其他保障项目的动态平衡。就农民负担方面而言,由于只有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是需要农民自己缴费的,因此应紧密结合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需要,合理安排农村养老保险的缴费和给付水平及制度建设进程。
其次,城乡统筹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首要之举,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也应着眼城乡统筹发展的全局统一考虑。从目标模式上讲,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覆盖范围,除在农村务农的农民之外,还应包括被征地后失去土地的农民、外出务工者、个体从业者等现有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难以覆盖的人员。当然,在我国现阶段被征地农民和农民工的社会养老保障问题都有一定的特殊性,不是现有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能单独解决的问题,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对此应有所考虑,并作出切实可操作的制度安排,尽可能实现与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协调衔接。
(五)必要时,山西还可考虑建立农村老年人无条件社会养老金制度
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城乡分治造成了较大的城乡差别,改革开放以来,这一差别还在日益扩大。较大的城乡差别造成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农村缺乏公共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极其有限,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医疗资源极度匮乏。山西农村仍有不少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生活在贫困之中,他们是总人口中最为弱势的群体,没有收入或收入非常有限,没有足够的生活必需品,没有医疗服务。其中的一些老人每天还要在田间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并担负着照顾孙子、孙女的责任,无力参加按期支付费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养生养老模式;家庭养生养老;自我养生养老;社会养生养老
一 前言
中国的养生养老事业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传统养老院阶段,运营主体为政府,社会保障水平低;第二阶段为老年公寓阶段,运营主体为政府和开发商,政府给予一定支持;第三阶段为老年社区阶段,运营主体以开发商为主,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当前,我国养生养老事业正处在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发展过程中,即从运营主体为政府和开发商,政府给予一定支持的状态向运营主体以开发商为主,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状态过渡。
2011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499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3.7%。按照老龄化评判标准,我国已成为人口老龄化国家。到2050年,中国的老龄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人,老龄化水平将超过30%。形象地说,现今每十人中有一个老年人,而40年后,每十人中老年人数量可能会达到四个。
在中国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压力背景下,根据具体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结构,分析和归纳现有的养生养老模式,确定未来养生养老模式的发展趋势,用来妥善解决老龄人口的养生养老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二 养生养老模式分类
养生养老模式,是指由谁为老年人提供养生养老资源保障,包括经济保障、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三个方面。根据养生养老资源来源不同,养生养老可化分为家庭养生养老、自我养生养老和社会养生养老这三种基本模式。这三种养生养老模式不是对立和互相排斥的,在大多时候是以一种养生养老模式为主,其他养生养老模式为辅,也有可能三种模式相互结合。
家庭养生养老即“家庭既提供养生养老的经济保障,又担负着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重任,直至老年人生命终结,赡养生养老人、照顾老人是统一于家庭之中,在家庭内部完成”。
自我养生养老是指养生养老资源既不依靠子女和亲属,也没有养生养老金或退休金,而是主要依靠自己。包括互助养生养老、以房养生养老、异地养生养老(异地置房养生养老、旅游养生养老、候鸟式养生养老、乡村田园养生养老等)方式。
社会养生养老主要指养生养老资源来自于社会,即主要是依靠离退休金和社会保障生活。包括居家养生养老和机构养生养老。
三 各种养生养老模式的利与弊
1.家庭养生养老
家庭养生养老主要指老年人按照我国民族生活习惯,选择居住在家庭中,主要由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对老人提供赡养服务的养生养老模式。该种模式比较适合不愿意脱离熟悉环境且子女有经济能力、照顾精力和照顾时间的老年人。在以东方文化为底蕴的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家庭养老仍占主体地位。
这种模式的优势一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易为人们接受,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二是供养成本低,家庭只需要提供少量的物资就能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及照料。但家庭养老也有缺点,随着独居老人的增多,安全性如何保障成了一大难题,老人一旦发生意外,邻居、家人又没有及时发现,很可能耽误救治。
2.自我养生养老
自我养生养老包括互助养生养老、以房养生养老、异地养生养老(异地置房养生养老、旅游养生养老、候鸟式养生养老、乡村田园养生养老等)方式。
互助养生养老:是指老人与家庭外的其他人或同龄人,在自愿的基础上结合起来,相互扶持、相互照顾的模式。在德国,有很多老年人共同购买一栋别墅,分户而居,由相对年轻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瑞士也建立了很多“结伴而居”的“室友之家”。
以房养生养老:是指将自己的产权房出售、抵押或者出租出去,以获取一定数额养老金或养老服务的养老模式。在老龄化现象日益突出、独生子女负担加重的中国社会,采用反向抵押的逆按揭方式“以房养老”,无疑是未来老年人减轻养老负担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但这种模式目前在我国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传统观念的羁绊,大多数老人难以真正义无反顾地将舍弃“家园”,甚至觉得这样做有负于自己的子女,子女们在感情上也很难接受老人的遗产变成保险公司财产的现实。
异地养生养老:是遵循比较优势原理,利用移入地和移出地不同地域的房价、生活费用标准等的差异或利用环境、气候等条件的差别,以移居并适度集中方式养老。包括了异地置房养生养老、旅游养生养老、候鸟式养生养老、乡村田园养生养老等方式。
(1)异地置房养生养老:主要指在海南、大连、青岛等气候、环境宜人的城市或大城市的周边地带异地置房的养生养老模式。
因为这些异地置房情况的存在,由此衍生出的基地养生养老即指在大城市周边生态环境优越、交通便利、经济相对不够发达的区域,建造大规模的养老基地,将城市的老年人自愿移入居住,实施基地养老。适合有一定经济实力,喜欢亲近自然又不愿离家太远的老年人。这一模式既可大大提升养老的品位和生活质量,又相对节约了养老成本。老年人居住在基地养老后,还可以将原居住于城市的已闲置住房,通过出租或出售的方法将价值搞活。如美国就建立了大量的“退休新镇”、“退休新村”,吸引老人移居养老。
(2)旅游养生养老:指老人退休后,到各地去欣赏秀美景色,体会不同的风土民情,在旅游过程中实现了养老的养老模式。旅游机构通过与各地的养老机构合作,为老年人提供医、食、住、行、玩等一系列周到服务。
(3)候鸟式养生养老:是指老年人像候鸟一样随着季节和时令的变化而变换生活地点的养老方式。这种方式优点是能使老年人享受到最好的气候条件和最优美的生活环境,缺点就是经济成本会比较高,对老人的身体素质要求也较高,需要充分考虑旅途风险。美国的佛罗里达,日本的福冈、北海道,韩国的济州岛都是老年人相对集中的“迁徙”目的地。
(4)乡村田园养生养老:由于乡村的空气新鲜、生态环境优越、生活成本低廉,喜欢大自然的老年人退休后选择在乡村的田园、牧场、小镇等地养老,每日养花弄草、游山玩水,颐养天年的养老模式。
3.社会养生养老
社会养生养老主要是包括了居家养生养老和机构养生养老。
居家养生养老:即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以社会服务为依托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该种模式适合子女无暇照顾,有一定自理能力且不愿意离开原有熟悉环境的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生活照料、休闲娱乐设施支持等。居家养老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有: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老年社区、老年公寓、托老所、志愿者。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接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的比例在80%左右。
这种模式将居家和社会化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使老年人既能继续留在熟悉的环境中,又能得到适当的生活和精神照顾,免除后顾之忧。
机构养生养老:即将老年人集中在专门的养老机构如老年公寓、老年医院、护理院和具有福利性质的福利院、敬老院等中养老的模式。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有5%~15%的老年人采用机构养老,其中北欧大约为5%~12%,英国大约为10%,美国大约为20%。
该模式的优点在于通过集中管理,能够使老年人得到专业化的照顾和医疗护理服务,无障碍的居住环境设计也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便利;缺点在于容易造成老人与子女、亲朋好友间情感的缺失,而且成本较高。
四 养生养老模式的趋势
基于上述国情和国际经验,以及考虑我国传统居住文化的特点,国家和地方政府确立了基本养老保障政策――即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并提出构建“9073”养老格局――即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实现养老,7%的老年人通过社区照顾服务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但是在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少子化以及城市化、现代化等多重矛盾夹击下,中国的家庭养老模式虽然依旧占据主要地位,由于养老问题造成家庭矛盾激化的情况比比皆是,我国相关的养生养老模式在其他方向也亟待发展。未来我国的养老养生模式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两个方面,一类是高端化的自我养生养老模式,另一类是社会化的社会养生养老模式。
高端化的自我养生养老模式是指在中国由于人口众多,随着这几年人民生活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等条件进一步完善,中国的老年人口比例越占越大;还有一些富有的人群逐步走入老龄化,他们完全承担得起高端化的自我养生养老包括旅游养生养老、候鸟式养生养老、异地养生养老、乡村田园养生养老等方式,使得差异性养生养老具备了广阔的市场。房地产开发商在有区位优势的地方,相继开发出一些大型的老年社区,规模不等。社区建筑规划专门考虑老人特点,住宅以低层建筑为主;实施严格的人车分流;区内实现无障碍步行道、无障碍防滑坡道;特别对方位感、交通安全、道路畅达均作了强调空间导向性的安排;室内有低按键设置;并提供各种专门为老人服务的配套设施。体现一种不孤独、不依赖、不满足温饱,富于文化内涵,充实、健康的老年生活。目前一些敏锐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金融基金,保险公司,医院等已经介入中高端养生养老产业中。
社会化的社会养生养老模式是指养老的责任并非专属子女,该尽到责任的还包括政府和社会。在当代社会, 社会化养老是保证“老有所养”的最可靠途径, 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在欧美发达国家, 社区养老服务是一项社会福利事业, 主要就是由政府投入。近年有一系列的措施,中国政府正在致力于建立普惠式的养老保障体系,在城镇, 为城镇职工建立了一个强制性的“基本养老制度”;2010年, 民政部已制定统一高龄养老津贴制度,全国八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均可享受津贴;民政部也正在进行相关规划, 将在全国社区普及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并开展专业护理员的培训工作。政府在养老问题上正在承担更多的责任,社会化的养生养老模式也必将是一种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孟艳春. 中国养老模式与优化路径探析[M] .《河北学刊》2011年第1期.
[2]穆光宗. 家庭养老制度的传统与变革[M]. 北京: 华龄出版社, 2002.
[3]王树新. 中国养老保障研究[M]. 北京: 华龄出版社, 2004.
[4]穆光宗. 中国传统养老方式的变革和展望[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0(5).
[5]姜向群. 养老转变论: 建立以个人为责任主体的政府帮助的社会化养老方式[J]. 人口研究, 2007(4).
[6]王振耀. 中国养老服务业的现状与前景[EB /OL]. http: / /qzone. qq. com /blog /611968504- - 12611258852.
关键词:养老地产;物业;+PTR;模式
社会购房需求2014年中央经济会议中第一次就中国经济新常态作出了诠释,所谓经济新常态主要指中国将面临结构产业调整,产业分工需要细致,中国经济增长将由高速转入中高速。新常态表明中国经济进入诸多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红利加速消失、经济增长的硬约束变得更强、结构转变压力加大的时期。[1]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第二产业对于国家GDP贡献率的统计数据中不难看出自2010年至2014年第二产业贡献率已经出现连续四年下滑。作为第二产业的标志性产业房地产业也无可避免受到了冲击。中国房地产业正面临着一二线城市房价奇高,而三四线城市出现大量的鬼城、烂尾楼的事实。因此,如何在经济转型期重新寻找房地产业的发展机遇显得尤为重要。依据国内外产业发展经验,未来房地产业的长足发展依然离不开国家政策以及社会需求。通过分析国内外房地产模式发展现状,结合中国经济新常态政策,得出发展养老地产、建立PTR模式、满足中产阶级购房需求将成为总过房地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1养老地产的兴起
随着人口结构不断变化,中国面临的老龄化问题将越来越严重,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关于中国人口老龄化预测,中国正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20年老龄化人口将达到20%,从业主消费特点角度分析,老年人相比其他住户而言对卫生医疗设施要求更高、休闲娱乐设施需求并不突出,中国传统的三代同堂、互相照料的居住模式在购房压力巨大的城市已逐渐消失,因此,养老地产的发展将有利于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关于养老地产,国外已经有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以美国为例。首先从地产类型划分来,美国采取独立式老年住宅、老年公寓、养老院、老年社区等形式。而在融资模式来说,美国地产的类型一般根据老年群体需要护理的程度划分有形成了完善的融资体系,开发养老地产既可以通过向银行贷款、发行债券、保险公司供给,也可以通过证券化等方式筹资。盈利模式除了通过直接销售和出租地产外,更多的是通过对养老产业进行专业化、多层次、多角度的细分,为养老人员提供相关的咨询、照顾、护理等服务赚取利润,并提供大量的增值服务,诸如保险、理财等。而就中国目前的养老地产发展而言,主要面临融资渠道和地产类型单一、盈利模式模糊、投资成本高而回收期长等问题。因此,为减少建造成本,中国养老地产可采取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即在原有小区基础上分层次构建养老社区。此模式客户群体广泛,群众基础好,其核心问题在于解决与原住户的关系,确保影响原住户的生活质量。这种模式在位于上海万科城市花园小区内已有成功案例。其次针对持有模式资本回收周期长问题,可采取社区销售+持有模式,同时应拓宽融资渠道,与政府、保险、医疗行业建立长期合作,减少企业用地成本等前期投资,通过保险、医疗等增值服务帮助企业快速回笼资金,从而促进养老地产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缓解社会养老压力。
2PTR模式-地产企业新出路
近期万科股权事件愈演愈烈,而万科计划引入深圳地铁则引发了关于物业加轨道交通的新一轮猜想。在房地产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未来的房地产行业加大同轨道交通业的融合将有助于房地产企业寻找新的盈利点,继续提高品牌影响力。而PTR模式的有效运用恰恰能够为房地产企业同轨道交通产业的融合带来显著帮助与收益。PTR模式即PPP、TOD、R+P三种模式的融合。[2]不同于PPP模式单个项目的政府与私人企业的融合,PTR模式更强调轨道交通业务、房地产业务、物业管理的多方面融合,即轨道交通同周边土地综合开发。PTR模式最早出现在香港地铁项目中,PTR模式的成功实践也使得香港地铁成为了全球为数不多的盈利的地铁公司之一。虽然PPP模式在我国可行性得到了一定的认可,但是单纯的PPP模式并不能有效的整合资源,相比之下,PTR模式可以加大企业同政府、轨道交通业的合作,企业与政府通过股权划分一方面可以转移单纯的轨道交通面临的投资大投资回收期长的风险,同时可以提高轨道交通周边房产开发的整体性和统一性,也更有利于开展周边服务,通过物业管理来提高整体效益。
3目标人群精准化-适应中产阶级需求
中产阶级是社会的生产力引擎,根据瑞士信贷银行最近的《全球财富报告2015》,中国中产阶级人数达到1.09亿人,虽然只占全国成年人口的11%,但却超越美国的9200万人,成为全球中产阶级人数最多的国家。据推测中产阶级一生中将多次换房,中年以后拥有第二住宅,进行房地产投资将成为普遍的现象。[3]目前,中国社会结构呈现为金字塔形,未来将向橄榄球型社会过渡。因此把握中产阶级的购房需求将是未来房地产业的一大机遇。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中产阶级已经不在局限于生存需求,越来越多的中产阶层开始注重生活品质,更多的时间远离城市前往乡村休闲度假,作为休闲度假等城市周边乡村的特色房产将会吸引中产阶层的目光。因此作为房地产企业在近几年兴起的旅游地产中也可加大对适合休闲娱乐的乡村的投入力度。
4结语
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制度改革将会直接影响到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房地产企业应该逐步减少对传统模式的依赖,着眼于未来市场需求,加强自身结构调整,提前布局养老产业,拓宽同政府的合作渠道,同时精准化提供服务,从而实现长足发展。
作者:张瑞俏 谷文强 单位: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齐建国,王红,彭绪庶,刘生龙.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和形成机制[J].经济纵横,2015(3).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南省艾滋病高发地区确山、上蔡、沈丘3个样本县,并按艾滋病流行水平的高、中、低3个层面,在每个样本县抽取3个样本乡,每个乡再抽取4-5个村卫生室,对专门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村医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村医的年龄、学历、职称等基本情况以及工作时间、培训次数、工作满意度等。本次调查共收集到来自40个村卫生室的有效问卷101份。
1.2统计方法
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进行双录入,以保证录入数据的准确性。并利用SPSS12.0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村卫生室人力资源基本情况
101份有效问卷中男性51人(50.5%),女性50人(49.5%);从年龄构成来看,以25-50岁的中青年为主(77.2%),见表1。
2.2接受艾滋病防治专业知识培训情况
2.3每日工作时间及满意度
村医们每日工作时间平均为12.28小时,工作时间严重超时(以标准时间8小时计算),目前的工作时间已经接近村医承受的极限,超负荷的工作已经严重影响村医正常的休息及生活。从村医对目前工作岗位的满意情况看,满意度最高100分,最低0分,3个县村医对工作岗位的满意度的平均值为75.69,满意度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工资待遇过低、工作环境过于简陋、工作时间过长、设备不足、无养老保障、培训不足、工作心理压力过大等。见表3。
3讨论与建议
3.1乡村医生年龄及专业结构较合理,但整体学历、职称水平较低,建议乡村医生尤其是年轻的乡村医生接受继续教育,以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水平从乡村医生的基本情况来看,其专业主要以临床医学为主,专业较为对口;年龄以中青年为主,有向年轻化发展趋势。从其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年限来看,主要集中在5-10年这个时间段,表明这些乡村医生主要是在2002年前后河南省艾滋病处于高发时期就开始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工作年限较长,有较强的基层工作经验。留住这批乡村医生对于有效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但其学历、职称、职业资格这几项指标不容乐观。就学历来看,虽然达到卫生部《中国2001-2015年卫生人力发展纲要》(卫人发〔2002〕35号)规定的到2005年全国卫生技术人员队伍中杜绝无专业学历者的要求,但是整体学历偏低,主要以中专学历为主。职称以初级职称为主,还有较大一部分人无职称。更加严重的是有34.7%的人尚无乡村医生资格,故乡村医生的整体水平较低,不能很好地胜任艾滋病防治这项复杂的工作。考虑到很少有高学历、高职称的医务人员主动到基层工作,所以当务之急是提高现有乡村医生队伍的整体水平。政府应该鼓励乡村医生接受继续教育,尤其是鼓励较年轻的乡村医生通过自学或进修,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并尝试参加专升本考试,提高其学历层次。对于长期从事农村基层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放宽职称晋升条件,注重实际能力,降低外语、计算机等非医学专业考试项目的难度[4]。当然,要想从源头上改变农村卫生人力的现状,必须依靠高等医学院校培养大量适合农村的卫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日本“自治医科大学”的做法,学生读书期间的学费由各地财政负担,毕业后必须按要求到农村服务9年,其中5年在偏僻地区[5]。如果我国目前达不到此要求,至少应在现有的医学院校开设面向农村的课程。同时,应明确规定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的财政补助、工资待遇、职称晋升等问题,以此来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基层工作。
3.2培训不足导致乡村医生不能顺利开展工作,因此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建议上级部门加大培训力度,使村医能胜任日常工作艾滋病的防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艾滋病患者也由于自身免疫力的缺陷较易得病,就诊频繁;乡村医生自身专业技术水平有限,面临误诊误治的风险,这给乡村医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乡村医生希望通过参加培训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但是从乡村医生接受培训的情况来看,1年培训5次左右,每次培训约2天,大部分还是以会代训的方式进行的,这样的培训力度远远不能适应工作的要求。上级部门应该加强对村医的业务培训,有计划、分步骤地安排他们定期到上级医院进修和参加学习[6],努力做到每月1次,每次培训时间也可相应增加,以便村医系统地学习艾滋病相关知识;培训的方式也可以多样化,除了以会代训外还可以采取案例分析、系统教学等方式,真正地解决村医们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一、明确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明确乡村医生职责,改善村级卫生服务设施,实现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全覆盖;将村卫生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门诊统筹实施范围,完善乡村医生补偿、养老政策,健全培养培训制度,规范执业行为,强化管理指导,提高乡村医生服务水平,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二)基本原则。坚持政府主导、方便群众、功能实用、规范管理的原则,把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和村卫生室建设作为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科学规划布局,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政策措施,完善服务功能。
(三)目标任务。到2012年底前,全县行政村实现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全覆盖,100%的村卫生室要进入村委会或村集体资产场所营业;2012年底前80%的村卫生室达到标准化水平,30%的乡村医生取得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达到100%;到2015年,100%村卫生室达到标准化水平,50%的乡村医生取得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二、明确乡村医生职责
乡村医生(包括在乡村执业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下同)主要为农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包括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的指导下,按照服务标准和规范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落实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规定及时报告传染病疫情和中毒事件,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使用适宜药物、适宜技术和中医药方法为农村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将超出诊治能力的患者及时转诊到乡镇卫生院及县级医疗机构;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填写统计报表,保管有关资料,开展宣传教育和协助新农合筹资等工作。
三、实现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全覆盖
(一)明确村卫生室规划设置和建设标准。县卫生局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综合考虑辖区服务人口、农村居民需求以及地理条件等因素,合理规划村卫生室设置。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设置1所村卫生室;人口较少或交通便利的村,可联合设置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所在地的行政村原则上不设村卫生室。
村卫生室房屋和基本装备要按国家规定合理规划配备。原则上,村卫生室业务用房面积达到100㎡以上,设有独立的诊断室、治疗室、药房及开展基本医疗服务的基本设施,设施设备应达到《湖北省村卫生室建设标准(试行)》要求,对村卫生室建设实行统一设计、统一外观、统一标识、统一配置。
村卫生室可以由乡村医生联办、个体举办,或者由政府、集体或单位举办,经县卫生局批准后设立。县、乡人民政府把村卫生室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村级活动场所建设规划统筹考虑;采取公建民营、政府补助等多种方式,支持村卫生室的房屋建设和设备购置。
(二)合理配置乡村医生。县卫生局应本着方便群众和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原则,制定乡村医生的配置标准。乡村医生可在村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包括村卫生室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办的诊所等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由县卫生局会同有关部门考核确定,原则上每千名服务人口应有1名乡村医生,居住分散的行政村可适当增加;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执业。可综合考虑乡村医生队伍现状、农村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以及地理交通条件等因素,以乡镇为单位,在乡镇范围各村卫生室之间合理调配乡村医生。引入竞争机制,聘用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较高的人员到村卫生室工作。
(三)多途径解决村卫生室“空白村”。县卫生局对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对目前没有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的行政村,要积极鼓励有资质人员举办村卫生室,或者由政府建设村卫生室。县政府按医改目标责任制要求,确保2012年底前实现村卫生室行政村全覆盖。县卫生局要采取定向培养、委托培训、乡镇卫生院派人驻点等多种方式引导乡村医生到村卫生室执业,确保每个村卫生室都有合格的乡村医生。
四、加强乡村医生和村卫生室管理
(一)严格乡村医生从业准入管理。乡村医生必须具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执业(助理)医师证书,并在卫生行政部门注册并获得相关执业许可。在村卫生室从事护理等其他服务的人员也应具备相应的合法执业资格。县卫生局要严格按照《执业医师法》和《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准入管理。原则上新进入村卫生室从事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严禁并坚决打击不具备资格人员非法行医。2012年11月底前,县卫生局负责完成具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执业(助理)医师证书的乡村医生的核定登记工作。
(二)强化县级卫生等部门的管理职责。县卫生局要将乡村医生和村卫生室纳入管理范围,对其服务行为和药品器械使用等进行监管。要建立健全符合村卫生室功能定位的规章制度和业务技术流程,组织乡村医生培训。要科学划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职能分工,合理分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量,加强绩效考核。考核结果在所在行政村公示,并作为财政补助经费核算和对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进行动态调整的依据。县卫生、财政、价格等部门要加强对乡村医生和村卫生室补助经费使用的监管,督促其规范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公开医疗服务和药品收费项目及价格,做到收费有单据、账目有记录、支出有凭证。要明晰村卫生室产权,政府配给的各项资产属国有资产,由所在地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2012年11月底前,乡镇财政所和乡镇卫生院界定登记工作。
(三)实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由县卫生局统一组织,以乡镇为单位,在不改变乡村医生身份和村卫生室法人、财产关系的前提下,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实施“六统一两独立”的一体化管理,即统一规划和建设,统一人员准入,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药械购销,统一财务管理,统一绩效考核,财务独立核算,责任独立承担。由县卫生局委托乡镇卫生院对乡村医生和村卫生室进行技术指导,通过以乡带村的一体化管理,带动村卫生室业务水平提高。到2012年底,全县乡村卫生服务全部实现一体化管理。
(四)严格村卫生室绩效考核。按照卫生部办公厅《村卫生室绩效考核参考指标(2012年版)》(卫办农卫发〔2012〕34号)的要求,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对村卫生室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村卫生室相关补助挂钩。
完善政府补助考核拨付办法。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补助资金,由县卫生局组织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考核,并经县卫生局和财政部门审定后,70%按月发放,30%年终考核后一次性拨付。县财政局将补助资金通过银行直接划入每位乡村医生个人帐户。
(五)提高村卫生室信息化水平。将村卫生室纳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范围,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其服务行为、药品器械供应使用加强管理和绩效考核,提高乡村医生及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根据村卫生室的功能定位设计有关软件,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行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统一的电子票据和处方笺。
五、将村卫生室纳入相关制度实施范围
(一)在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将村卫生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执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各项政策,实行基本药物集中采购、配备使用和零差率销售。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要全部使用基本药物,所需基本药物由乡镇卫生院统一采购和配送。
(二)将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门诊统筹实施范围。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并将村卫生室收取的一般诊疗费和使用的基本药物纳入新农合支付范围,支付比例不低于在乡镇卫生院就医的支付比例。充分发挥新农合对乡村医生、村卫生室医疗费用和服务行为的监管作用。鼓励各地开展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利用支付政策引导乡村医生和村卫生室转变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对新农合支付村卫生室诊疗和药品费用的监管,防止虚开单据,骗取套取新农合资金。
六、完善长效补偿机制和养老政策
(一)乡村医生开展基本医疗服务获得收入。对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主要由个人和新农合基金进行支付。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规定,合理制定村卫生室一般诊疗费标准以及新农合支付标准和办法。在综合考虑新农合基金承受能力和不增加群众当前个人负担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新农合对乡村医生的补偿作用。
(二)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对乡村医生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合理补助。县卫生局根据乡村医生的职责、服务能力及服务人口数量,明确应当由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具体内容,安排与其功能定位和服务能力相适应的任务量由村卫生室承担,原则上应达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总工作量的40%左右,经绩效考核后根据实际完成工作量,据实拨付相应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不得挤占、截留或挪用。
(三)政府定额专项补助。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为保证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合理收入不降低,县政府综合考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补偿情况,采取专项补助的方式对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给予定额补偿。可以按照服务人口数量或者核定后的乡村医生人数制定补助标准,补助水平与对当地村干部的补助水平相衔接。
鼓励提高对服务年限长和在偏远、条件艰苦地区执业的乡村医生的补助水平。
(四)积极解决乡村医生的养老问题。结合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进,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对符合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条件的乡村医生发放养老金。县政府将采取补助等多种形式,妥善解决好老年乡村医生的保障和生活困难问题。
七、健全乡村医生培养培训制度
(一)加强乡村医生技术培训。制定农村适宜卫生技术推广规划,依托信息网络开展乡村医生实用技能在线培训,促进适宜技术在农村基层应用。县卫生局负责实施培训,对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每年免费培训不少于两次,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两周。
(二)加强乡村医生后备力量建设。县卫生局要摸清并动态掌握辖区乡村医生执业情况,编制乡村医生队伍建设规划,建立乡村医生后备人才库,从本地选派人员进行定向培养,及时补充到村卫生室。提高乡村医生学历层次,进行大专学历教育。有条件的地方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城市退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和医学院校毕业生到村卫生室工作。要结合探索建立全科医生团队和推进签约服务模式,积极做好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衔接。待省卫生厅制定乡村医生后备力量建设指导意见后,县卫生局制定我县乡村医生后备力量建设实施办法,于2012年11月底前下发实施。
八、落实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乡村医生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将乡村医生队伍和村卫生室建设作为医改的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确保顺利实施。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强化协作配合,加大督促指导力度,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关键词:农村;老年保障;养老模式
在城市生活数年,假期回到我们出生、成长的家乡,有时明明身处农村,却觉得离我们是那么的遥远和陌生,虽然骨子里还是无比熟悉。每每想起老家,最为挂念的是年迈体弱的奶奶,最为担心的是像奶奶这样的老人,这或许是我们学习和从事社会保障工作养成的习惯,也或许是人本能的反应。奶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辈子勤劳、善良,相信日子会一天天过得好起来。然而,至今年过七旬的奶奶仍然未过幸福的晚年生活,爷爷的去世更是给她增添了寂寞和无助。几乎每次回家,都可以看到村里和附近村庄众多比奶奶生活更艰难的老人。这些老年人的人生就像“土”一样,没有激情,很平实;没有享受,很朴实。他们离不开土,永远被踩在脚下;离不开地,半截身子栽在田地里。本文分析农村老人的生活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之道。
一、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
人生弹指间,岁月匆匆过,眨眼就年过半百。面对年老,几乎每个人都在思考如何安度自己的晚年?但生活在农村(尤其是边远乡村)的广大老年人群体对此是不需要考虑的。年迈的他们所要做的就是沿着以前的老路继续走下去,直到生命的尽头。农村老人的生活现状用可以用“五句话”来概括。
(一)脸朝黄土、背朝天,活到老、干到老
他们从出生的那天起,就注定了一辈子要在地里,耕着、种着;现在老了,依然在地里摸爬着。其中缘由,一是习惯了,离不开土;二是离开土就没法活,得在地里刨食。只要还能动,农村老人的生活就得全靠自己打理。在村里,没有老年人“退休”的说法。
(二)养儿不如养女,养女不如养猪,养猪不如养己;多养不如少养,质量胜于数量
这是村里的普遍现象,在老年人自身状态差不多的情况下,一个儿子的比多个儿子的好过活,仅有的一个儿子会因为无法推“皮球”而更好地承担起养老责任,也要考虑自己的儿子会不会向自己学习。这种不多的乡村舆论,在这时能够起到较好的监督作用。同时在我国广大农村“儿子是传宗接代的本”,女儿是“泼出去的水”的观念根深蒂固,儿子继承所有,包括财产,也包括养老。然而随着老人的进一步老去,女儿与父辈的情感更为亲近。事实上也是如此,尤其是碰到多个儿子,而每一个儿子又表现平平或在众多儿子中没有一个强势的话,老年人的生活更多的会倾向于女儿。另外,老年人自己的能力、积蓄是很重要的。年轻的时候,投资于自己,提高自身能力是很实惠的。老年人能力的提升能够带来更多的积蓄,维持子女不管不顾时的生计,更重要的是,这笔积蓄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子辈的态度。近年来,老年人经济能力的加强和对子女养老现状的感叹,呈现出一种向自我养老转变的趋势。此外,子女的经济水平、养老意识等综合素养是影响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子辈是在解决了自身的生计之后,才有能力和心情来对上和对下负责,承担起对父辈的赡养和对子辈的抚养责任。这点在村里表现的极为明显,通常,儿女经济水平较好的老人总是比子女贫困的老人日子过的舒坦些。
(三)小病找死,大病等死:去治,人亡家也破;不治,人亡家不破
由于长年过度劳累、缺乏劳动保护、生活水平低下和身体机能下降等原因,
农村人到50岁左右都累下不少伤病,60岁以后病痛就更多了。但在医疗费用高昂的情况下,相当多的老农都无钱治病。对于没有医疗保障和储蓄的农村老年人来说,医药费极大地超过了他们的支付能力。他们能忍的就忍,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会去看病。即使看病,通常也是在村里的“赤脚医生”那里拿一些药丸,打上几针而已。这种治疗虽然有时能见效,但由于没有护理和保养,是很不彻底的。遇到大病,只能是慢慢熬,这时只能看儿子的能力和孝心了,在有儿子的情况下,女儿一般不承担,也不会受到世俗的责备,如果承担一些的话,那就是很好的表现了。问题是在当前的农村,年轻人也没有多少现金,去治,只能是借债,病还没治好,媳妇也许就闹着离婚了,因为沉重的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不治,老人就只有等死,家虽在,但看着亲爹亲妈在痛苦中死去的感觉肯定不好受。这就是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至少这个村庄如此。
(四)婆媳、婆媳,战火不熄
婆媳之间的矛盾似乎是村里的主要矛盾之一,永远都难以消除。这个时候就要看以下方面:一是媳妇与婆婆双方的涵养或实力较量。如果婆媳双方都有一定的素养,相处起来较融洽;否则,双方之战不可避免。二是儿子的能力和涵养。儿子要是有良好的经济能力和处理婆媳矛盾的周旋能力,这个家也会是比较安宁的。但这样的儿子在这样的村庄是比较少见的。三是多个儿子的话,至少要有一个有孝心,而且是强势的。否则,就是星星之火,燎原之势。
(五)有时间就打电话回来吧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速了城乡二元化的进程,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农村人口的流动也越来越快,这个村子也不例外。村里绝大多数的青壮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了,留下的只是老人和小孩,整个村庄可以说是“空心村”或“留守村”。留守老人缺乏生活照料和情感扶持,他们在克服自身生理机能下降和疾病困扰的同时,还要照顾留下来的孙儿、孙女,耕种全家的土地,负担大大加重。面对外出务工的子女,农村老年群体的弱势地位进一步显现出来。记得奶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有时间就打打电话回家吧。但是,家究竟在哪里?这是农村老年人的问题,也是外出务工的农村青年的问题。
二、当前农村养老问题上面对的挑战
上述五句话形象地概括了当下农村老年的生活现状,揭示了当前农村老人在基本生活保障、家庭保障、医疗保障、内部关系和心理情感上面对的五大问题。
一是农村老人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的问题,不劳动即无收入。为自身生计考虑,为后代负担着想,老人们只有终身操劳,自食其力。二是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子女之间赡养责任分配不均的问题,老人们不得不克服困难,通过自我努力,提高保障水平。三是疾病对老人自身和家庭的影响问题。由于农村老人严重缺乏疾病方面的医疗保障,“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十分普遍,常常是“一人病倒,全家趴下”,凸显出当前农村家庭医疗责任的脆弱性。四是农村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长期受困于婆媳之间的关系。儿媳妇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身为儿子的丈夫对待老人的方式。这种态度从婆媳之间扩展到家庭成员之间,导致兄弟姊妹关系恶化,家庭不和,不仅加重了老人的挫败感,又进一步降低了家庭保障的质量。五是农村留守老人心理问题突出,心理健康堪忧。一方面,儿行千里母担忧,老人对子女的思念和担忧加重了心里的不安;另一方面,老人的生活和饮食起居缺乏子女的关心和照料,时时事事都得靠自己解决,心里耐不住的寂寞和痛楚。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变迁,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方式实质上亦变得难以为继了。家庭规模缩小、家庭功能弱化。子女独生化、就业非农化和居住分散化使得子女对老年父母的照料产生了许多困难。家庭的小型化,使得家庭的养老功能弱化,居住方式的代际分离也意味着老年人除从子辈中获得经济供养之外,难以得到较好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扶持。人口流动加快、代际倾斜严重。现代社会人口流动越来越快,大量农村青年进城务工。涌进城里的务工群体,迫于生活压力,无暇顾及在农村的年迈父母。同时,一些青年夫妇重视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问题,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财力都向独生子女倾斜,产生了“重幼轻老现象”。人均寿命延长、自理能力下降。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老年的平均寿命得到提高。寿命的延长,必然导致其自理能力的下降,这两者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储蓄能力有限、社会养老不足。农业生产效率的低下和农产品有限的附加值,使得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极低。绝大多数农民在年轻的时候很难为自己的老年生活做出较好的安排和储备,除自我保障意识弱外,收入低是主要原因。同时,国家推行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因覆盖面太小,社会化程度低和农民不了解保险政策、积极性不高等因素,同样使得农村老人的保障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现实的各种因素使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农村面临着实实在在的危机。随着家庭人口外流,子女在外地学习或务工,两代人只好分居两地。长期的异地分处,使得子女对年老父母的照料和慰藉十分有限。同时,由于经济市场化背景下“孝”文化衰落和老人自身弱小的经济能力,农村老人的养老质量进一步下降。
三、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三三制”新型农村养老模式
该村生产力依然低下,生产方式还停留在“牛耕犁耙”时代,经济落后,医疗卫生水平低、几乎不存在养老保险,“人口老龄化”和“老人贫困化”现象普遍存在。面对在基本生活、家庭保障、医疗保障、内部关系和心理情感上的五大问题,老人们显得无助和脆弱,老年妇女的情形则更糟。结合对当前农村老人生活现状的分析,基于对当下我国农村保障现状的梳理,我们认为应该构建一个适合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的“三三”制多要素相结合的新型农村养老模式。
第一个“三”指这一模式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三种制度为主要内容。第二个“三”指该模式集家庭保障、土地保障和社会保障于一体。第三个“三”指这一模式由农民、农村集体组织和国家三者共同承担责任。其中,第一个“三”保证了农村老人“生有所靠、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第二个“三”充分发挥三种保障各自的优势,服务于农村老人保障的实际需要。第三个“三”,妥善处理了农民、农村集体组织和国家在农村老人保障责任中的主次关系,将由以农民自身承担责任为主,逐渐转到以国家责任为主。
多要素相结合是指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华优良传统教育、农技教育、土地流转、社会养老意识教育、商业大病保险与人身意外保险等多种方式的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中华优良传统教育将提高广大农民的认识水平,使得邻里更加友善,家庭更加和睦,使老年朋友“心有所傍”。农技教育,一是可以提升农民的素质,推进生产,增加社会财富,增强社会的保障能力;二是可以增强农民的自我保障水平。土地流转方面可以土地的使用权置换养老保障权益,具体的办法有:老年农民转让自己的土地使用权,由集体经营,分享收益,以此保障老年农民的生活需要;通过授权某种非政府的公共组织去经营自己承包的土地,以此换取一笔可观的现金或者期权等来保障老年农民的生活所需。同时,养老知识的普及将提高农民的保障意识,学会为未来着想,未雨绸缪,购买商业保险和人身意外险,在年老时得到更为充分的保障。
参考文献:
1、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2、(美)格伦斯基著;王俊等译.社会分层[M].华夏出版社,2005.
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乡村;群体;爱看;节目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3-0115-02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电视收视观众已达10亿之多,而在这众多的观众中农民占75%以上,由此可见,电视传媒的收视群体主要是生活在广大农村的农民[2]。有人预见,在未来的20年中,中国城乡尽管发生很大的变化,但农民依然是电视受众的主要群体。因此,生长在我国的各级电视媒体,谁也不能忽视对农节目的重要性。目前,从中央到地方的电视台开设涉农节目也不少,但是农民真正喜爱收看的却极其有限。这种状况不得不促使电视人、特别对农节目的电视人思考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对农节目应该怎样去做,怎样让农民喜欢收看自己的节目。
商丘广播电视台自1994年开办以来,坚持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原则,做老百姓喜爱看的节目,自始至终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科技知识和群众的生产生活相结合,突出地方特色,与老百姓同呼吸共命运。多年来,我们对农村的各个社会群体进行研究,分析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精神食量,有针对性地开办栏目,实行分众化传播,走出了一条发展农村电视事业的好路子。
一、对准基层管理者办栏目,让乡村能人带头致富
农村社会基层管理者是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主要组织者,是集体财产所有权的主要代表者,是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在农村基层的具体执行者[3]。同时,在这个人群里,还不乏一些乡村科技人员、致富能人。一般说来,这些人在村里有威望、有影响力也有号召力,是乡村农民的主心骨。锁定这个群体办栏目,节目就会有一定的收视率。柘城县慈圣镇李家店村是商丘市有名的三樱椒生产基地。可在最初引进种植三樱椒的时候,却有着一番破折。习惯了传统种植模式的农民,年年是小麦地里点玉米,或割罢麦子栽红薯,对于种植经济作物三樱椒,很多人顾虑重重,一是担心种不好,二是担心没销路,忙忙碌碌干一年,只见辛苦不见钱。村会计李为民看透了大家的心思,率先在自己的责任田里栽植5亩三樱椒,第一年一亩地净赚3000元。比之传统的种植玉米、大豆多挣2000元,投资成本也并没有增加。村民们看到三樱椒的赚钱优势,纷纷效仿村会计,很多人家几乎把所有责任田都栽植上了三樱椒。全村的500多亩土地,竟然种植了400多亩,三樱椒一下子成了农民致富的好帮手。几年下来,村里很多人家靠种植三樱椒发了财,购买了机动车,盖起了新楼房。这就是典型的带动作用,假如当初村会计不带头、不示范,很难想象三樱椒在该村的命运,村民们也看不到种植三樱椒的巨大商机。片子播出后,许多农民反映说:乡下人文化素质低,接受新事物慢,胆子小,凡是种植新产品,都是前怕狼后怕虎的,所以,村干部的示范作用必不可少,过去的那句老话在农村还不过时: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
二、对准务工人群办栏目,使打工者安心劳动多挣钱
商丘地处中原腹地,历朝历代的农民都是以土地为生,但是农业是一个投入多、周期长、赚钱慢的低收入产业,农民虽然辛辛苦苦地常年劳作,一代代却过着贫穷落后的日子。改革开放以后,农民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人特别是年轻的一代,他们不再重复上辈的生活轨迹,纷纷打起行囊,背井离乡,到外地的工厂里打工挣钱。据虞城县沙集乡统计,他们每年都有一万多农民工到张家港务工,从事企业员工、服装加工、个体餐饮等多种职业,每年全乡的打工收入数千万元,成了当地经济发展的主渠道。但是这里也存在一个问题,青壮年长期在外务工,成了家里留守老人、孩子的情感牵挂。为了让这些留守者安心放心,我们开播了《乡村纪事》栏目,记者天南地北采访在外打工的农民,报道他们的工作、收入和业余生活,让他们在家里的老人、孩子收看。当他们在电视机前看到我们采访的节目时,很多人高兴地流出了热泪,说,这比在电话里说话强得多,他们干活、吃饭、睡觉的样子都能看到,这使家里人减少了许多挂念。
三、对准种养专业户办栏目,让他们的经验技术得推广
我们认为市级电视台开办农村节目,应该以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为主旨,在节目内容上,要针对广大农民朋友“欲知”、“应知”的内容,选择那些农民群众关注度较高、能挖掘出深刻主题的、对老百姓有意义的事件进行报道,多报道农村带头或引导农民致富的典型事件、典型人物。商丘广播电视台开办的《致富之窗》栏目,多年来,一直受到观众的青睐。睢阳区娄店乡刘田村的刘新军是一个种植食用菌的能手,起初他是在大棚下种植食用菌,但投资大,成本高,一般农民种不起。他改用林下种植法,利用树荫下的阴凉潮湿特点来养殖,降低成本近十倍,一下子吸引了众多农民的目光。一亩树下废闲地一年的纯利润可达6万元。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不少乡亲都种植了食用菌。他牵头在当地成立了食用菌合作社,对一百多名种植户统一产品,统一技术,统一销售,并建立固定的销售网络,让大家轻松赚钱,且没有后顾之忧。节目播出后,反响很大,不少农民来电来函,咨询刘新军的地址、电话和考察线路,要学习技术,在自己的土地上树林里种植食用菌,发家致富。
四、对准养老问题办栏目,让农村敬老孝老成美德
多年以来,农民的养老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我国的广大农村,由于国家的养老机制还没有健全,国家对养老资金的投放还不到位,使得很多老年农民的养老问题突出出来[4]。很多农民一生辛苦劳动,勤俭持家,含辛茹苦养育了四五个或七八个子女,待到儿女长大成人,他们却失去了劳动能力。身体健康能干活的还好些,身体常年生病的就成了很大的问题。笔者耳闻目睹的两个例子就极为典型。有一个村干部、老党员,一生养育了9个子女,晚境却非常的凄凉,儿女不孝顺,病卧在床多日,贫病交加,终于在一天夜里惨死在自己的床下。还有一位农民,一生养育了8个女儿,待8个女儿出嫁成家,他只好跟着两个侄子过生活,侄子不孝顺,他饥一顿饱一顿的艰难度日。实在熬不下去,他选择了投塘自尽。为了教育广大农民善待老人,树立尊老敬老养老的良好社会风气,1990年我们开办了《农家灯火》栏目,专门报道农村的养老问题。20多年来,先后播出了尊老养老典型100多人,他们遍布在全区各个乡村,他们的模范事迹和高尚品德,感染和影响了许多人,为乡村道德风尚的改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五、对准个体商户办栏目,让他们文明经商树新风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农村市场经济愈加活跃,2009年以后,商丘市各个县、区的乡镇都建立了农贸市场,农民商户进入市场,经营服装、副食、蔬菜、水果、粮食、面粉等日用百货。这些文化素质不高的人聚集在一起,生意上生活上的磕绊摩擦会时常发生。还有跟顾客的交往沟通,矛盾过节,应该怎样化解,怎样解决都是每个商人认真对待的问题,事情处理的好,和气生财,处理的不好,就会问题百出,市场不得安生。针对这些情况,商丘电视台《黄土地》栏目的记者深入市场,和多家市场管委会负责人沟通协商,达成共识,推出子栏目《乡村大市场》。该栏目除了宣传商户文明经商,和气生财,大家都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来建设繁荣乡村市场,还经常给农民急缺生活生产物资做广告。这样电视台一举两得,既宣传打造了市场,又拓展了广告资源,可以说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在乡村夜市这一新生事物的宣传上,主要从城乡差别正在逐渐缩小的角度,说明农村人照样能享受到城里人的生活待遇,鼓励青年农民热爱农村,扎根农村、建设农村,守住乡村美好的家园。一些青年农民看了节目后,很受启发,取消了进城务工的念头,决定在家开店经营或种植养殖,致富发财。
参考文献:
[1] 谭英.电子媒体传播农业政策类信息的效力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4).
[2] 吴杰.电视对农节目的现状和发展对策[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12).
[关键词]城镇化;江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简介]闫佳宁(1991―),女,东华理工大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基本原理;陈明华(1967―),男,东华理工大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基本原理。(江西南昌 330013)
[基金项目]江西省青年理论研究创新工程资助项目“城镇化进程中江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15QM98)
一、江西城镇化现状分析
江西农村人口数量庞大,据江西省统计局的统计结果,2013年,江西省总人口为4522.14万人,按照城乡分的人口数标准来划分,城镇人口总数为2209.97万人,达到了全省总人口数的48.87%,农村人口数为2312.17,占总人口数的51.13%,与2012年相比较,虽说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比重分别都升高和降低了1.36个百分点,但升降幅度不是很大,所以说江西农村人口数量仍旧很多。要加快城镇率,我们就要从农村劳动力入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农民掌握先进的技术,尽快适应城市的需求,而最好的途径就是对农村最庞大的群体进行有效的开发,为城市提供最佳的人力资源。然而由于人口数量庞大,素质不高等主客观因素,增加了江西城镇化进程中人力资源开发的难度,导致江西城镇化进程缓慢。
二、江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缓慢的原因分析
(一)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剩余劳动力不能有效转移
江西农村的劳动力一方面是数量巨大,而另外一方面是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的重中之重就是对文化素质的开发,而文化素质的高低是建立在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上的,所以看农村的劳动力文化素质高不高,就要看他们受教育的程度高不高。然而江西农村受教育水平的状况表明:江西农村受教育年限较低,半文盲、中文盲的人数占81%,也就是说接受小学程度和高中程度的人占绝大多数,这是农村人力资源整体素质较差的根本原因。长期以来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没有专业技术作为支撑,造成产业结构和产业对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加之城镇化水平落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不能吸纳和消化,不能有效地发挥城镇化的作用,所以,想要很好地转移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必须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二)农民自身思想观念落后且自身贫困,对教育投资力度小
追溯中国历史,长期封建制度下的闭关锁国使得农民思想禁闭,小农经济思想根深蒂固。在教育上,农民对下一代教育的投资甚少。从许多新闻报道中我们可以发现,有的农民外出打工,对孩子的学习从不过问,有的孩子过早放弃学习,跟随父母外出打工,有的孩子则跟随自己的父母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学习,家长不能为受教育者创造有利于他们的学习条件。据教育部门的一项统计调查,江西农村青少年初中升高中的比例也已经降低,“读书无用,打工有功”的理论正在蔓延,他们认为下一代只要有点文化知识就可以步入社会,无需太多知识的储备,即可成为低素质的劳动者,所以近些年也出现高考考生人数下降的情况。对待自己的下一代尚且如此,对自身的教育投入就更是少之又少。长期以来,农民自给自足的供给模式致使他们丧失了竞争学习的意识,从没有想过要居安思危,也从没想过教育的投资会给他们带去怎样的利益,对智力、文化、精神消费上几乎没有认识。正是由于这样的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心态,才使得他们的思想观念落后,不仅在经济上,甚至在精神上也越来越贫困。
(三)农村教育体制欠缺,科技专业人才缺乏
对于农民来说,由于他们文化素质不高,观念的落后和习惯使然,使得他们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对于城镇化的生产生活方式不能很快参与其中,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镇化进程。因此要完善农村教育体制,这是解决农村教育的强有力措施。一直以来,国家在农村教育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是在农村教育体制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不联系农村的实际状况,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是以应试教育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但是这样的教育体制却不适用于农村教育,不能够满足农村的特殊要求。农村教育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其实质是在为城市培养所需人才,他们毕业后很少回到农村。对于农村教育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培养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所以针对农村教育,制定针对于农村现状的教育制度,从根本上为农村培养人才,这样才能真真正正的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四)农村医疗卫生制度不健全,农民身心健康得不到保障
首先,由于长久以来,农民收入增加缓慢,随之带来的就是各种消费受到限制,致使生活水平低下。在饮食上,各种营养的缺失影响着各个年龄阶段人群的身体素质,在医疗上,高昂的医药费使许多农民难以承受,于是放弃治疗;其次,自建国以来,我国针对农村医疗制度提出多次意见并执行,随后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得到了农民的肯定,看病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相对于城市先进的医疗卫生条件,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农村医疗诊所数量分布不均,尤其在交通不便的偏远农村地区,医疗诊所数量少之又少,许多医生需要翻山越岭,才能服务到群众,加上农村医疗卫生诊所医生的医疗水平有限,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因此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一部分农民虽说到城市就诊,享受城市医疗技术,但又由于巨额的医疗费而止步,因病致贫、因贫致病就这样恶性循环,农民基本的身体健康都得不到保障,何谈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
三、城镇化进程中江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及对策研究
(一)加大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完善农村人力资源教育培训体系
九年义务教育自1986年颁布实施以来,在各级政府和广大教育者的长期共同努力下,我国农村已经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青壮年文盲也已经基本扫除,这一成果的实现,使农村教育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要认清的是我们却未能真正扭转农村教育日渐衰落的大势,城乡居民所受基础教育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城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城乡教育的流动,农民稍有能力的就愿意将孩子送进城镇,接受更好的教育,所以我们不能就此松懈,虽说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在巩固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的同时,完善基础教育体系才是重要的,才是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途径。所以首先在教育教学基础设施上,配备同城市相同的实验室、实验设备;其次在师资上,不仅仅要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师资水平,更要从根本上建立城乡教育的良性生态,要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推动城市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等关键举措,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因地制宜制定符合乡村学校实际的有效措施,把准支持重点,着力改革体制,激励社会各种力量都参与到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中来。我们要通过对乡村教育的大力发展,使得乡村孩子得到有质量的教育资源,与城市孩子一样享受到公平教育,防止教育贫困的现象继续在农村蔓延,阻碍农村的现代化。
(二)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市场制度体系
1.建立人力资源开发制度
21世纪的农业国际竞争不再是数量上的竞争,高科技的投入使用要求现代农业竞争的优势取决于人才资源,所以要使农村现有闲置的人力资源很好地得到转移,就必须从农村人力资源入手,加大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而且,随着科技进步日益加快,机器生产的大量投入,对传统的劳动力需求日益减少,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闲置,导致在一些特定的区域、特定的行业乃至特定季节又存在着大量的就业空缺,所以说通过改进农村人力资源配置无疑有利于缓解这种失业与空位并存的局面,利用农村人力资源的专业化,合理配置农村人力资源,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这也是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加速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转变,加快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
2.建立人力资源流动制度
在进行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时,人口流动是合理配置的基础,在改革开放以前,为了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我国主要依靠政府和制定计划的方式,制定了户籍制度,就业制度,本质上就是对城市和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一种配置,让农民从事自己的农业生产,这样可以减轻城市人口的粮食压力,同时也会有足够的农业劳动生产者。改革开放以后,对传统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就业制度,户籍制度等进行了体制创新,建立起农村人力资源自由流动的制度,农村人力资源开始通过市场的方式进行配置,将人力资源市场作为媒介,实现人力资本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
(三)做好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保障体系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
要实现农村现代化,就要从农村的硬件设施出发,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强化城乡基础设施连接,让农村人也享受到跟城市居民一样的生活环境,加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要知道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关系到农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高低,切实改善人民生活条件,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基础条件。全面实施农村的道路建设;加大农网改造力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加强农用水利建设,让农民切切实实的享受到现代化的生活环境。
2.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农民基本生活
现阶段,我们要鼓励广大外出就业的农民学会积极参加保险,树立连续参保的意识,进而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扩大参保缴,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农民基本生活。对于长期在外就业的农民工和临时就业的农民工,都依法将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允许灵活就业农民工参加当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强化企业缴费责任,扩大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比例。推进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衔接合作,开办各类补充性养老、医疗、健康保险。
3.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机构,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
党的十六大已经明确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但在医疗卫生工作中仍然搞城乡分治,党的十也明确提出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条件,将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遵循“低水平、广覆盖、高效率”的方针,尽快实现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医疗保障制度的接轨,在基本医疗制度方面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提供“直通车”。根据常住人口配置城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对于纳入社务卫生服务体系的农民工,将免费提供健康教育、妇幼保健、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控、计划生育等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农民工聚居地疾病监测、疫情处理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纳入当地医疗救助范围。
[参考文献]
[1]栗金池.借鉴国外经验加快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世界农业,2010,(1).
[2]吴雨才.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府行为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7.
[3]吴峰.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湖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