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美国青春电影范文

美国青春电影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国青春电影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美国青春电影

第1篇:美国青春电影范文

[关键词] 好莱坞 青春片 反叛 保守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1.007

好莱坞青春片一般是指以青少年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电影。在好莱坞,它已经是相当成熟的一种类型片。而近些年,这些有着悠久传统的青春电影的主人公形象又有了新的变化。

一、反叛的一代

要提到好莱坞青春片的变化,就不得不提它的历史。好莱坞的青春片总是和美国的社会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20世纪60年代的好莱坞青春片在当时的青少年观众中颇有影响。像《天涯何处无芳草》(Splendor in the Grass,1961)这类影片以社会问题为背景,用包括认同在内的颇为复杂的态度来表现影片中主人公的反叛行为,赢得了许多观众的喜爱,而男女主人公的反叛形象也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实际上,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的政治气候、道德氛围以及电影业的结构,是促成了当时的这些青春片的主人公具有反叛特征的主要原因。到了七、八十年代,好莱坞青春片对身体的“宣泄”和对暴力的呈现则成了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其实和稍早的青春片中其他反叛行为一样,这些影片中的暴力和性通常被赋予了社会文化甚至是政治上的意义,身体的狂欢和极度的暴力其实是对社会权力和秩序的逃避与抵抗。正如美国研究青少年电影的学者乔恩•刘易斯在《通向浪漫和毁灭之路:青少年电影和青春文化》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在青春片中出现的青少年道德沦丧、违法犯罪、越轨、挥霍浪费、叛逆不驯和倒行逆施等各种问题都能归结到一个社会问题上来,即,传统权威的崩溃。不难看出,七八十年代青春片中主人公的反叛,其实是美国青少年对抗主流社会及其价值观念的一种手段或姿态。

20世纪90年代是美国青春电影的又一个高产期。这一时期的青春电影在制作时往往会刻意迎合青少年的口味。网络用语、俚语、唯美的舞会、激烈的体育比赛、热辣的啦啦队,这些都是青春校园片必不可少的元素,再加上一个个或恐怖、或励志、或甜美的故事,于是,定位于暑期档,以青少年作为消费主体的青春校园片便在90年代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其中,曾引起过人们广泛关注的,便是以性喜剧的面貌出现的青春电影,这类影片往往以调侃的方式把青少年的性焦虑表达得淋漓尽致,而《美国派》则是这一类电影的代表。表面上看,过多的关于性的滑稽场面会使这一类的青春片显得低级趣味和过于粗俗,但实际上在这之前还没有哪一部电影能够把青少年的性焦虑表达得俚俗而又清澈,丝毫没有罪恶感。这一时期青春片中的主人公和早些年的相比, 已经没有了六七十年代青少年彷徨、颓废和反主流的情绪,他/她们更多的是通过时尚造型,或者用调侃、戏拟等解构性的手段,使自己的每一次出场都成为一次商业背景下的狂欢。不过,仔细品味仍然可以发现,无论是采用反叛性的姿态,还是采用解构性的策略,确凿无疑的一点就是,各个时代的青春片都试图对传统权威文化进行颠覆。

二、在反叛与保守之间

然而,到了新世纪,随着反主流文化的消散,越来越多的好莱坞青春电影的主人公已经不再具有先前鲜明的反叛与颠覆的姿态,转而徘徊在反叛与主流之间。获得2008年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的《朱诺》(Juno,2008)便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这部影片的一开始女主角公朱诺便是以青春片中主人公惯有特立独行的姿态出场。她在自己的牛仔裤外面套上校裙,脸上也总是挂着漫不经心的冷淡表情。她主动引诱男友发生性关系,又主动放弃让男朋友负责,而当她发现自己怀孕的时候又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堕胎,这一切都揭示出了朱诺格身上具有青少年常有的反叛性格。通过这些,观众也看到了一个和以前的青春电影中很相似的青少年形象,但情节的发展却让朱诺走向了和以往的反叛少年并不相同的另外一条道路。随着故事的向前推进,尤其当朱诺来到堕胎诊所门口却遭到了她的一位女同学反对的时候,她遇到了在影片中的第一个难题――堕胎还是不堕胎?在美国,主流社会反对堕胎既是出于人权考量,也是出于基督教的教化。这时,朱诺遇到了彻底反叛还是认同主流价值的冲突与矛盾,在两者博弈中,在女同学的极力劝诫下,朱诺终于选择了把孩子生下来。至此,影片初步展现了朱诺向主流的回归。

彻底暴露朱诺向主流价值取向靠拢的,便是朱诺决定把孩子交给瓦纳萨夫妇领养情节。 对于瓦纳萨夫妇组成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朱诺应当是持一种认同的态度的――否则她也不会让自己未来的孩子在这样夫妻相爱的和睦家庭中成长。导演用极其微妙的手法,巧妙地表达了朱诺第一次到瓦纳萨家的心理感受。在朱诺进屋时,影片穿插了一个瓦纳萨整理她精美的衣袖的画面,导演在处理瓦纳萨家色彩的时候,也运用了大量的白色:白色的墙,白色的门,白色家具。整洁且略带高贵的颜色和朱诺家的原木色而贴满奇形怪状贴图的门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这些设计,导演一下子把一个家产富足,社会地位高,教养良好,夫妻和睦的家庭摆在了观众面前。接着朱诺提出要去洗手间,导演同样用了一系列很有意味的镜头展示当时朱诺的心理,整个拍摄过程,镜头都是不稳的,带有微微颤动感,体现了朱诺无法抑制的好奇心和微微悸动的羡慕感,也展现了朱诺俏皮而可爱的一面。最能够体现这个家庭的性质的,同样是在这次的见面中。当瓦纳萨把三本杂志呈扇形放在书桌上的时候,观众可以发现中间的那本赫然写着Traditional Home(传统家庭)的字样。很显然,这是一个典型的、传统的、保守的中产阶级家庭。

但完全倒向主流并不是青春片一个最好的策略。在影片中,中产阶级的瓦纳萨夫妇最终分手,这也促使朱诺的爱情观发生了变化。在经历了内心的挣扎之后,朱诺再一次坚强地面对一切,理性地选择了生下孩子,并改善了与男朋友的关系。传统家庭消失,心中的理想也随之坍塌,这时“酷女孩”朱诺照样骑着她的单车,背着她的吉他去找男友了。于是,一个徘徊在反叛与主流之间的少女朱诺的形象便塑造完成。

通过分析《朱诺》这部影片可以发现,女主角朱诺并不是在盲目地反叛、挑战和颠覆主流价值观念,而是在用一种折衷的、温和的方式靠近甚至是维护着主流价值观念。影片在讲述朱诺知道自己怀孕之后与领养孩子父母交往、在学校生活的过程中,也揭示出了亲情、友情的珍贵。同时,从朱诺去堕胎又反悔的行为中,观众又可以看出朱诺对主流价值观念的尊重。一个颇具个性但又不是完全反叛的少女形象呼之欲出。少女朱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不再是“嬉皮士文化”、“摇滚文化”,而是尊重个体、生命、家庭,寻求个体独立的主流价值观念。在这里,学者乔恩•刘易斯所说的毁灭性青少年文化已经不完全适用。

三、主流化的青春抚慰

比《朱诺》所传达出来的气息更加保守的是影片《暮光之城》(Twilight,2008)系列。这部影片讲述一个边缘小镇女孩贝拉与素食吸血鬼之间的爱情故事。吸血鬼题材的电影在好莱坞一直以来都比较受欢迎,但这类影片一般都带有或恐怖或传奇的色彩。而在《暮光之城》中,吸血鬼却化作了青春时尚的高中生,走进校园开始上课、做实验和打棒球。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部影片已经不再完全是一个关于恐怖血腥的吸血鬼的故事,而是一部包裹着吸血鬼外衣的校园青春电影。

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影片的男女主人公不仅丝毫没有以往的青春片的放纵与反叛,而且还表现出面对性的极度克制以及对父权制家庭的认同――这往往都是以往的青春片最容易表现反叛姿态的地方。《暮光之城》的女主人公贝拉和男主人公爱德华对于性的极度克制当然有男女主人公阴阳两隔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爱德华深受摩门教禁欲传统的影响,也知道将对贝拉的生命带来无可弥补的伤害,于是双方对爱情拥有的一个潜在条件就是对禁忌与传统的遵守。除此之外,这部影片还表现出了对家庭秩序与亲情这些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无论是爱德华还是贝拉,他/她们都是在父亲的带领和培养下成长,而遇到问题之后,解决办法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家族成员的协作。在影片中观众随时可以看到家庭在他们身上打下的烙印。

很难想象,一部如此受美国青少年观众欢迎的青春电影,倡导的竟然是美国社会标准的主流意识形态。而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好莱坞青春片中主人公还是以反叛、颓废甚至作为自己标志性的姿态。如果细究其中变化的原因,就会发现这种变化是和美国的社会文化,尤其是青年文化的发展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上个世纪60年代,在全球性的青年运动文化运动中,美国出现了影响深远嬉皮士和愤怒的摇滚青年――也就是和那个时代的青春片中主人公气质极为相像的一代人。这场青年文化运动摧毁了以美国中产阶级的价值观为核心的主流文化。如果说,在60年代的运动中割裂的社会文化需要70年代、80年代甚至更多的时间来的重建,那么,在这之后,美国社会存在青少年问题、超前消费、享乐主义,以及在新世纪经历的911、伊拉克战争、和次贷危机等事件,则进一步促进美国青年人的思考。他们反思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反主流”运动,认识到性解放带来的危害。在这样的背景下,自我克制、注重家庭、维护社会秩序、尊重权威等这些传统的价值观念又重新得到提倡。

美国的青年文化在不断地发展演变,而美国的青春片中主人公形象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也在不停地发生变化,从《天涯何处无芳草》到《暮光之城》,从极度激进到相对保守,新世纪的好莱坞当代青春电影逐渐呈现出经过修订的美国主流社会价值观的特点,现在的青春电影以各种手法消解着以前青春片反主流、反权威性,成为经过国家意识形态洗礼后的带有青春抚慰性的青春片。

第2篇:美国青春电影范文

那天无意中翻出了那双发黄的白色球鞋,依然还有心跳温度。――《白色球鞋 陈奕迅》

大部分人的青春里,总会出现有一双白色球鞋,它陪着你走过这城市许多的路,你年少的心事,它都知道。

白色星星图案运动鞋 Converse/539元,白色运动鞋 Converse/499元,红色鸭舌帽 Converse/99元,绿色印花墨镜 Diesel from MARCOLIN/?元,牛仔蓝色墨镜 Diesel from MARCOLIN/?元,

80年代的Hip Hop文化中,PUMA Suede是那个时代不可或缺的一员!1984年一部呈现嘻哈风貌的电影《Beat Street》以及后来根据2005年一群男孩参加奥林匹克大赛街舞"年度之战"的经历改编的《Battle of the Year》,影片里一群少年穿着PUMA Suede跳街舞的片段堪称经典,也令PUMA Suede从此与Hip Hop文化有所关联。

回忆校园生活时,脑海里总会掠过一群穿着PUMA Suede,满腔热血,热衷于街舞的少年……

白色星星图案运动鞋 Converse/539元,白色运动鞋 Converse/499元,红色鸭舌帽 Converse/99元,绿色印花墨镜 Diesel from MARCOLIN/?元,牛仔蓝色墨镜 Diesel from MARCOLIN/?元,

在那个懵懂的年纪,我们或许还说不清运动鞋品牌的名字,但一定认识“三叶草”“三道杠”这样的代表性标志。

电影《Awaydays》中耀眼的“三道杠”条纹Logo贯穿始终,你甚至可以在里面看到大部分的经典款鞋子。

白色星星图案运动鞋 Converse/539元,白色运动鞋 Converse/499元,红色鸭舌帽 Converse/99元,绿色印花墨镜 Diesel from MARCOLIN/?元,牛仔蓝色墨镜 Diesel from MARCOLIN/?元,

之后,在n流盛行的那几年,我们认识了Skechers――一个来自美国的运动鞋品牌。

印象中的校园里总有一个穿着D'lites的时髦女生。

白色星星图案运动鞋 Converse/539元,白色运动鞋 Converse/499元,红色鸭舌帽 Converse/99元,绿色印花墨镜 Diesel from MARCOLIN/?元,牛仔蓝色墨镜 Diesel from MARCOLIN/?元,

1982年的美国青春爱情电影《开放的美国学府》里,男主角西恩・潘穿着VANS的黑白棋盘格Slip-On演绎了多个造型,一时间在年轻人中掀起了追风热潮。

VANS经典的Slip-On、SK8-HI、OLD SKOOL等系列,从学生时代开始便使我们开启了疯狂追捧模式。近期Van X Nintendo、Van X Toy Story的合作款也令人回忆起那个放学后追着游戏与球类运动满街跑的年纪。

白色星星图案运动鞋 Converse/539元,白色运动鞋 Converse/499元,红色鸭舌帽 Converse/99元,绿色印花墨镜 Diesel from MARCOLIN/?元,牛仔蓝色墨镜 Diesel from MARCOLIN/?元,

电影《热血青春》里有一幕,男主角与外校老大拼死一搏,只是为了拿回那双女主角所送的Onitsuka Tiger鞋子。

第3篇:美国青春电影范文

[关键词] 青春偶像剧 情节元素 间离效应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3.009

在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仍然居于主导地位。其在推进全球化进程时有意识地推行文化殖民主义,将其强势文化作为具有普适价值的文化动力内化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电影作为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是西方国家将其文化和价值理念潜移默化向中国渗透,推行文化殖民主义的重要方式之一。而青春偶像电影作为电影构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中西方之间的价值融合和文明冲突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因此对于它的探讨也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

所谓青春偶像电影(亦称青春偶像剧),是指大量采用面貌俊美的演员、符合社会流行的造型服饰、适合年轻人的偶像艺人,以细腻爱情戏为主,主要场景为现代的时装电影,以青少年为主要收视对象的电影。顾名思义,青春剧必须具有青春气息。当然,这并不是说它的受众只局限于青少年。恰恰相反,当前的后现代社会在甩掉沉重的历史包袱后,呈现出了一种非常显著的青年文化性,整个社会心态相对年轻化,充满了朝气。这都使得青春偶像剧的受众范围在不断的扩大。

青春偶像剧的主线索有三条:亲情、友情、爱情。当然,所有的情感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否则就没有了戏剧冲突,情节就会索然无味而显得干涩。众所周知,电影是创作出来,它与我们日常生活最大的一个区别就在于它从不循规蹈矩,它尊重生活、服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甚至有些神化生活,它将日常生活中可遇而不可求的元素搬上银幕,同时借助人间永恒的真善美,让观众在产生距离美的同时又有了亲切感,觉得既新鲜又熟悉,既惊奇又感动。这实质上也就是德国现代戏剧家贝尔托特•布莱希特的间离效应理论在电影中的体现。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青春偶像剧并非只有间离效应的运用,如果仅仅于此,很容易就把青春剧演绎成一部童话,因此,在青春偶像剧中现实感是必不可少的。

譬如于2006年上映的由美国环球影片公司拍摄的《录取通知》里,高中毕业的巴特比•盖恩斯不幸地连续被八所大学拒收,在父母及升学的压力下,他与其他几个一样没有大学肯接收的同学一起出谋划策,终于在一所废弃的精神病院开办了一所“著名”的南哈蒙理工学院,简称“S.H.I.T”,并经过努力使这所“大学”得以维持下去。在这部电影里,巴特比与父母之间的亲情让人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期望,特别是当别人问到巴特比被哪所大学录取时,巴特比父亲痛苦不已却又无可奈何地对别人说:“巴特比不好好努力,现在上不了大学了,他糟蹋了他自己的人生。”这一刻,父亲对儿子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哀伤中带着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慨。此外,斯瑞德父子在大学校门前的一番对话也很具渲染效果,斯瑞德父亲拍着儿子的肩膀告诫即将踏入象牙塔的斯瑞德:“从这里出发到功成名就还很遥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祝你好运,儿子。”寥寥数语,将父亲对儿子的期望刻画的如此深邃,仿佛触摸到人性的最深处,将那种抽象的亲情爱立体化地展现出来。

当然,故事如果以这样的姿态继续发展下去,那电影就没有什么看头了,顶多只能算是一部感人的亲情故事片。好在导演立刻推出了一个重磅炸弹。什么?主人公巴特比竟然要自己伪造一所大学?是的。这就是情节亮点,它产生于父母亲望子成龙的理想与主人公无处上学的现实冲突之中,一切是那么的大胆却又在情理之中。这种想法与行为,人们在现实几乎是无处可寻的,因此它吊足了人们的胃口,激发了人们对它的好奇,使人欲罢不能,一部成功的电影也就此呼之欲出。这部影片可以说是一部典型的美国青春剧,它以亲情为主基调,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矛盾冲突,其间友情与爱情,争斗与幽默等其它因素穿插与其中,同时间离效应所产生的观众与角色之间的距离感能够更好地促使观众对现实社会残酷又真实的一面进行思考,让人看后不知不觉地被男主人公的魅力与勇气所深深折服。

我们知道,一部好的电影,一部成功的电影不能仅仅只有一种情节元素。如果想要让一部电影的情节引人入胜,则必须使电影体系更加丰满,如何做到这一点呢?那就是增加电影构成的符号元素,使电影情节复杂曲折。上文提到的亲情元素是一个重要方面,当然,在青春偶像剧中,当一群少男少女还处于性朦胧的阶段时,爱情元素则显得尤为重要了。青春偶像剧由于其拍摄主体的客观性,此时少男少女之间的爱情尚处于纯洁阶段,不太可能呈现出过于复杂的变化,因此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更像是美丽的童话。从横向方面来看,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白马王子”与“灰姑娘”的爱情故事,譬如《魔法灰姑娘》(2004年上映);以及“白雪公主”与“乞丐王子”的爱情故事,譬如《公主日记》(2001年上映);二是才子与佳人、俊男与美女的绝配,这类爱情片占了青春剧的主要部分,毕竟这类爱情片男女主人公身份可以不受限制,只要相貌好有气质有才华就行,因此这类电影得到大量繁殖,代表作有《青春吻》(2008年上映)、《足球尤物》(2006年上映)、《贱女孩》(2004年上映)、《歌舞青春系列》等等。从纵向方面看,也就是爱情发展过程来看,可以分为爱情发芽阶段爱情成长阶段爱情结果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发芽阶段和结果阶段所占的篇幅比例是比较小的。在爱情初期,男女主人公之间情愫的产生大多数是在一念之间,也就是所谓的一见钟情(当然这类情形只是主要形式并非全部)。譬如在2008年由顾伦德•查达哈指导的影片《青春吻》中,当男主人公、被誉为“sex gods”的罗比和汤姆在音乐的伴奏下缓缓出场时,“精英少女组”的四位少女立即被其英俊的相貌所深深地吸引,并由此带动了往后整个剧情的发展。类似的剧情还有2004年美国派拉蒙电影公司出品的《贱女孩》,在影片中凯特与亚伦之间深情对望而产生火花,为剧中爱情和友情这两条线索的摩擦碰撞埋下了伏笔。而在剧情结尾处,所有青春剧都毫无例外地渲染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一人间真爱的内涵,似乎昭示着人世间爱情的力量与伟大,毫无疑问这当然是有悖于实际的,社会间的尔虞我诈早已使得爱情变得复杂,但是这种美好单纯的情感却满足了观众最朴素的期待视野和最原初的审美欲望,契合了后现代社会人们那种返璞归真的心理。正因此,我们往往能够在电影结尾看到男女主人公深情拥吻的场面,这也符合青年朋友对于爱情价值观的理解,以及对自身美好爱情的遐思。

至于爱情发展阶段,可以说是整个爱情戏份里最浓墨重彩的部分,也是最扣人心弦的部分。我们可以从无数青春电影中总结出一个规律:结局总是美好的,但道路总是曲折的。而这个曲折度也决定了整个电影的精彩度和观众数。正因如此,导演为了能够拍摄出最精彩的电影,往往会将其中的爱情过程设计得十分复杂,情节设计得十分曲折,以期能将牢牢抓住观众的眼球。而导演采用的惯用方法往往是将爱情线与另外一条感情线交织起来,共同编织成一张饱满的情感网,这条感情线就是友情。

友情是青春偶像剧中永远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这点无可厚非,但是几乎在所有的青春偶像电影中,友情都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而存在的,它似乎更像是一部电影的配角,默默地为这部电影的情节发展服务。至于导演所要做的,是考虑如何更好地将爱情与友情融合在一起而不显得生硬。在这方面中,青春偶像剧导演采用的方式主要是以下两种:(1)三角恋关系。这类电影大致是讲原本要好的两个朋友因为同时喜欢上了同一个异性而展开竞争,剧情就此展开,期间的争斗、友情、爱情交织其中,剧情此起彼伏,代表电影《贱女孩》等;(2)友情升华为爱情。此类电影是讲述男女主人公的友谊在经历了坎坷波折后被对方气质所吸引,日久生情慢慢转化为爱情的故事,代表电影《足球尤物》、《魔法灰姑娘》等。几乎在在所有的青春偶像剧中,戏剧冲突都产生于友情与爱情这两条线之间的摩擦与碰撞,而这种碰撞力度将最终决定整个情节的复杂度和紧张度。

西方青春偶像剧目前存在着的一些不足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1)影片选材单一化。目前的青春偶像剧在表现人物的青春遭遇和青春激情的时候,大都局限于从爱情和友情这两个角度出发。题材的单一必然导致偶像类型的单一,而凸显偶像恰恰是青春偶像剧的落脚点和终极所指。在当前后现代语境下,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看青春偶像剧,我们更应该使偶像的类型丰富化、多元化。(2)在不影响大众娱乐心理的前提下,结合大众的现实生活,进一步挖掘偶像的人格魅力和人性魅力,使大众人格层次中的“超我”得到很好的镜像式地投射和满足。(3)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时候,必须对人物的行为动机作有力的铺垫,只有这样,故事的发展才会水到渠成、流畅自然。(4)很多青春偶像剧为了使故事“有戏”,故意设置了复杂的人物关系。这既损害了故事的真实性,而且也影响了青春偶像剧特有的单纯和明快。因此,人物关系不宜太复杂。(5)目前的青春偶像剧大都通过营造强烈的戏剧性冲突来表现情感的真挚、痛楚和无奈,这种手法对于情感的强度和深度无疑具有强大的表现力,但这种手法用得过多的话也会使观众产生一定的审美疲劳。现在西方青春偶像剧已经逐渐形成一套固定的模板,固定的感情元素,固定的戏剧冲突形式。因此,很多人都会有种感觉,即看了多部青春电影之后就会觉得有些索然无味,对情节的老套感到厌烦。而如何不落俗套进行故事的创新,则是青春剧亟需解决的重要难题。毕竟,当人们都能预测出故事情节总是向美好方向发展时,那么剧情本身就没有多大吸引力了。

参考文献

[1]欧阳友权等:《文化产业概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2]刘颖:布莱希特的“叙事剧”及其“陌生化效果”,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4)

[3]易晓莉:青春偶像剧透视,电影评介,2009(5)

第4篇:美国青春电影范文

从1921年的由美国制片人H.麦克雷在瓦苏拉蒂家族帮助下拍摄完成《苏万小姐》至今,泰国电影已走过了90载岁月。随着近些年来泰国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很多泰国电影人在国外学习了先进的电影理念和技术后毅然回国投身于本国电影事业。在无数泰国电影人的不懈努力下,泰国电影已经成为继中国电影、日本电影、韩国电影、印度电影之后又一个亚洲电影新势力,电影工业也成为除旅游业外的另一国家支柱产业。

泰国电影的典型类型主要有:青春片、恐怖片以及以泰拳为主的功夫片。其中青春片多是描写青年男女之间懵懂青涩的爱情或纯真的友情为主,本文谨以在2010年备受瞩目的泰国电影《初恋这件小事》为例探究泰国纯爱电影。

纯爱电影,最早起源于日本。在日本,“纯爱”早已成为一个固有名词。比较著名的日本纯爱电影有《在世界中心呼唤爱》《恋空》等,这些电影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都在情节上设置了“疾病障碍”“法律障碍”或“死亡障碍”来营造凄美悲凉的气氛,在成功赚取了观众的眼泪和票房的同时却不免有些模式化。《初恋这件小事》讲述了一个外貌平平的女生因为暗恋帅气优秀的学长而努力改变自己的成长故事。这部电影在泰国一经上映就引起了广泛关注,在广大观众的口耳相传中更是创下了8000万泰铢的票房,成为泰国历史上票房榜排行第四位的电影,在中国电影观众中也是备受追捧。从整体看,这部电影的剧情并没有太多新意,能够获得如此大的成功的原因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

一、细节决定成败

从两位主人公的心理历程来看,影片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起初小水对阿亮学长的暗恋阶段、两个人互相默默爱恋的阶段以及影片最后两人再次相逢的有情人终成眷属阶段。其中,最能引起观众共鸣打动观众内心的就是小水暗恋阿亮学长的那个阶段。这一部分之所以能打动人心是因为其中充满了很多和我们成长经历极为相似的小细节。影片用细腻的手法大量描绘了沉浸在纯净的暗恋情愫中的小水所做的一系列小事:经常装作没事一般的故意经过他身旁,忍不住打电话给他却又临场退缩装作故意打错,把睡觉时怀里抱着的枕头幻想成他温暖的手臂,为了他费劲一切努力改变自己……种种这些细小的情节很多都是我们在青春年少时经历过幻想过的。影片就是这样细腻的将电影的故事情节和人们内心深处最怀念、最美好、用情最深的懵懂纯真岁月紧扣在一起,使得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不禁回忆起自己的经历,引起心灵的共鸣,更深刻的感受影片中的情感。

二、画面色彩清新

泰国青春电影多是清新明快的基调,《初恋这件小事》也不例外。整部电影的画面并不像日本纯爱电影那样呈单一的白色或黑色的纯调,而是应用了大量鲜艳明亮的色彩,特别是自然环境、居住场所、情节背景等都以艳丽的色彩为主,彰显出少男少女旺盛的生命力与青春的活力。

三、节奏轻快不沉闷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暗恋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远远的看着一个人,默默地想着一个人,却又小心翼翼不敢轻举妄动,只是从他每一个细小的动作表情中揣摩他的心思,情绪也随着他的喜怒哀乐不时变化着。但是《初恋这件小事》并没有一味的渲染这种凄美的心境,而是从影片伊始就奠定了一个轻快地积极向上的基调。无论是人物的性格、对话还是表情、动作都没有沉浸在悲情情绪中,取而代之的是机智活泼的人物、风趣幽默的对白、丰富多变的表情和让人忍俊不禁的动作。这样一来,观众很容易的就被这种明亮轻快的节奏带动着一点点深入影片,丝毫不会觉得故事琐碎冗长。

四、恰如其分的音乐

电影伊始,从小彬学姐的儿子出场到小水偷看阿亮学长第一次被同伴发现,影片就一直奏响着欢快的音乐,奠定了影片轻快明媚的基调。背景音也一直随着人物的性格、心情不断变化着基调:阿亮学长从树上掉下来送小水芒果时的活泼搞怪,阿茵老师教大家“You're the inspiration”时浪漫深情,阿霞因为小水错过了她的生日而生气时响起的伤感的钢琴曲等。贴切的背景音乐紧随剧情而变,不仅刻画了人物的性格,也加强了剧情的感染力。

影片中还有几段插曲,如小水和姐妹们在一起玩的时候的《年月日》、小水在阳台上面数星星的时候的《那颗星》、阿亮翻开相册的时候《会有那么一天》等等。这些插曲不管是歌词还是音调都不是很华丽,只是用最朴素的词汇和最简单的旋律轻轻叩响观众的心灵之门,使音乐达到浑然一体的状态,让影片呈现出一种未经电影语言处理的真实感。

除了上述几方面的因素为电影增色不少以外,影片中大量使用俊男靓女演员、真挚朴素的演技、高超的化妆技术等也是促成《初恋这件小事》广受好评的原因。作为泰国纯爱电影中的代表,《初恋这件小事》完美的继承和发展了泰式纯爱电影的一贯特色,营造出了青春明快的风格。此类纯爱电影在泰国甚至亚洲地区广受关注的现象体现了泰国电影从业者对于现代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迷失以及对纯真感情的怀念和渴求的感悟。泰国纯爱电影使得观众仍能在观影过程中重温年少情怀的浪漫与纯真,这种温情的人文主义关怀是很值得我国电影人思考和借鉴的。

第5篇:美国青春电影范文

电影一直在影响时尚的历史

只要黑色礼服一出现,就要提起经典影片《蒂凡尼的早餐》中的奥黛丽・赫本,这部电影让负责设计影片中所有戏服的法国设计师纪梵希功成名就。一个女孩带着羊毛贝雷帽,穿着柔软的针织衫,就会让我们想起《雌雄大盗》中的费・唐纳薇,就像浅色短裙和及膝长袜代表着《独领》中的艾丽西娅・希尔维斯通,这部电影也是好莱坞电影引领潮流的一个例证。有芮妮・齐薇格和伊万・麦格雷格主演的60年代风格浪漫喜剧《随爱沉沦》2003年首映的时候,美国百货公司Bloomingdale's专门推出了一个销售该影片风格的服饰和彩妆的店面。这样,前来购物的人们能将芮妮的全套装备带回家。

电影对时尚的影响绝不仅仅是服装。《绝代艳后》震惊时尚界,除了掀起对漂亮内衣的狂热,还让法国糕点公司Ladurèe一夜之间成为了时尚必备,当电影迷们得知是Ladurèe公司提供了影片中所有看上去绝顶美味的糕点时,他们就用订单炮轰了这家公司。热门影片《低俗小说》中的乌玛・瑟曼打造香奈儿标志性的Rouge Noir指甲油,嫣红色成为了香奈儿的经典,全球范围内卖断货,女人们争先恐后把名字加到等候名单中。还有《魔鬼圣婴》中的精灵短发,让流行发型圣手沙宣名声大震。

设计师们和那些电影

Marc Jacobs(马克・雅可布):Marc Jacobs于1963年9月9日出生于纽约。1981年,他从High School of Art and Desagn毕业后进入著名的设计学府Parson's School of Design深造。1986年Marc得到支持而推出了以个人名字命名的“Marc Iacobs”服装系列。1997年Marc Jacobs被委任为LV的艺术总监,负责男女装、皮鞋、小巧皮革制品的设计,Marc为LV设计的服装典雅、简洁,但在自己的品牌设计里Marc更多的体现了他本人Grunge fashion的设计哲学。

Mare Jacobs一直将1961年Alain Resnais拍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奉为他看过的最时髦的电影。他的2007年秋冬系列就以这部迷一样的传世经典和Bernardo Bertolucci的《同流者》为灵感。以法式门为背景的T台看似铺着瓷砖,众模特一字排开,悉数戴上或宽或窄的各色帽饰,身穿混合了30年代和70年代风格的贴身外套,开司米套头衫或饰有蝴蝶结的缎子Tunic,她们窄而修长的身体轮廓体现出电影里的欧式庄重与典雅,鲜艳的橙红、太阳花黄色、孔雀蓝则为不紧不慢的尊贵感平添几分鲜活和热闹。

通过与布景设计师Stefan Beckman的合作,Jacobs在这个系列成功完成了从设计师到导演的转变。如今,他的秀不再只满足于展示漂亮的新装,他开始像个导演一样,试图透过服装秀传递情绪、气氛和整体画面感。就像Alexander McQueen和John Gallian0,善于向小说电影取经的设计师就好比时尚界的导演和小说家。反之,肤浅地理解或牵强地联系小说或电影,想必没有谁会买账。

Alexander McQueen(亚历山大・麦昆):2000年12月,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与古驰集团(GUCCI)结盟,取得公司51%的股份,麦昆同时出任该公司的创意总监。GUCCI集团的扩张计划包括在伦敦、米兰和纽约开设店面,并推出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的香水产品“Kingdom”与近期的“My Queen”品牌。在2005年,麦昆和运动品牌彪马(Puma)合作,推出特别款式的运动鞋产品。此后,也推出了自己的品牌。

许多设计师喜欢用文学电影作为设计灵感,Alexander McQueen就是其中之一。他说:“电影一直启发着我。它们比任何其他事物都更能给我灵感。我经常拿我喜欢的电影场作为我会的背景,因为它们可以传达一种不可思议的情感氛围。”

他的2005年春夏系列从1975年的悬疑青春片《悬岩上的野餐》和《哈利波特》中攫取灵感。爱德华风格的短身水手夹克和学生制服外套,18世纪风格的甜美绣花外套和印花帝国线蓬蓬裙,以及异国风情的流线型塑身衣和刺绣和服,在一个虚拟的棋盘上默默对峙。而2005年秋冬系列里的利落外套、大翻领毛衣,以豹纹或苏格兰格子呈现的直筒裙,则不难看出Alfred Hiteheoek电影《鸟》和《眩晕》里美艳女主角的影子。

Jean Paul Gaulner(让・保罗・高提耶):今日的高提耶拥有高级成衣系列Jean Paul Gaultier、高级订制服系列Gaultier Paris、还有中性副牌JPG,品牌之外,还大量替舞台剧及电影设计剧服。1987年,获颁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礼服造型设计奖。他在很多影片中担任服装设计,如:《基卡》、《碧海蓝天》、《这个杀手不太冷》以及著名的超时空科幻片《第五元素》等。

曾为电影《色香味》等设计过戏服的Jean Paul Gaultier也是个电影发烧友。“六七十年代的邦德女郎一直启发着我。这些女性优雅、性感、强壮、而且她们那时已经开始把运动服穿得很有魅力。此外,Jane Campion的《钢琴课》是我1994年春夏系列的灵感源泉。”Gaultier的最新系列则以《加勒比海盗》中的Jack Sparrow船长为原型,从阔边帽、迷彩服、风衣、马裤到丝质衬衣、流苏方巾以及Gaultier标志性的刺绣胸衣和皮革束腰,Gaultier用复杂的层叠搭配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海盗衣橱,除了金牙和眼罩。

电影留给我们的时尚记忆

电影为我们提供一个具有艺术指导性的世界。马龙・白兰度对时尚的最大贡献莫过于1951年《欲望号街车》中的紧身棉T恤。影片上映之前,此种款式的棉T恤还只是海员的专用服饰之一。在《欲望号街车》中,白兰度扮演一位性情粗暴的蓝领工人,带着几分邪气、几分野性,男人味十足。当白兰度成为继詹姆斯・迪恩之后的新一代青春偶像后,这种风格的服装也开始在青年中得以流行。影片《壮志凌云》中,汤姆克鲁斯扮演年轻有为的美军飞行员,酷酷的短夹克穿在阿汤哥身上显得有型有款,充分弥补了他身形不够挺拔的缺陷。很快,这款服装也成为广大美国青年趋之若鹜的目标。张曼玉在电影《花样年华》中身着20多套玲珑多彩的旗袍,再现了那个年代女人的优雅气质。旗袍紧紧包裹着女人的曲线,无论绚丽还是朴素,都是主人公心境的写照。

电影除了引领风潮,也是一些大牌的最好展示场所。提到电影与时尚,不能不说的就是那个无论小说还是电影都大卖,而且在时尚界掀起不小讨论的《穿PRADA的女魔头》,情节怎样先不说,光是那些漂亮的衣服就让我们激动不已。现在很多的大品牌,都和电影搭上了干系,2008年,除了Chanel加盟的两部时尚大片《巴黎换换爱》和《时尚大帝》以外,LV也在《我的蓝莓夜》大展身手。

第6篇:美国青春电影范文

这部在去年一夜暴红的影片,影响力十足惊人。

这部系列电影的第一部《暮色》票房大捷,第二部《新月》也将于今年年末强势推出。

下面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幕色》中精彩的片段。

小链接:

《暮光之城》真可以说是红遍了全世界,几乎每一位对爱情憧憬,喜欢读书,喜欢狼人,喜欢吸血鬼的Ⅲ们都会为他着迷、疯狂。现在美国Tonner公司更是推出了以《暮光之城》主角为原型的限量版娃娃,男主角娃娃身高17英寸,全身有14处连接点,女主角则是14英寸高,每尊娃娃售价是125.9美金,想必这么高的价钱也挡不住狂热粉丝们的热情追捧。

什么?你不知道《暮光之城》系列小说?这可是继《哈利・波特》之后,美国青少年中流传最广的魔幻小说,它讲述了一名冷峻帅气的吸血鬼与一个普通女孩的爱情故事。而就是这部根据《暮光之城》系列第一集《暮色》改编的同名电影,不仅票房火暴异常,而且还令影片的男女主角成为好莱坞炙手可热的头号当红炸子鸡,并横扫多个颁奖典礼。

截至目前,这部由美国女作家斯蒂芬妮・梅尔(Stephenie Meyer)所著的“暮光之城”系列四部小说――《暮色》(Twilight)、《新月》(New Moon)、《月食》(Eclipse)与《破晓》(Breaking Dawn),全球销量已突破5000万册,缔造了“哈利・波特”之后最卓越的出版奇迹。以男主角爱德华观点所写的番外篇《午夜阳光》(Midnight Sun)原计划于2009年推出,但是由于该书的前十三章初稿在未经作者许可的情况下被人到了网上,作者暂停了《午夜阳光》的创作,截至目前该书的发行日期尚不能确定。《暮光之城》凭什么就能这么成功呢?

巫师out 吸血鬼in

从《夜访吸血鬼》到《惊情四百年》,再到《黑夜传说》系列,吸血鬼的出现每回都是雪白的皮肤,鲜红的嘴唇,忧郁的眼神,王子般的贵族气质,绅士的装扮,瘦高的身材。《暮光之城》中的爱德华・库伦也不例外,只是作者把他设计成了一个“素食主义”的吸血鬼、并且他的四个“兄弟姐妹”及一对年轻“父母”同样气质非凡。

一年前,只在《哈利・波特》中出演过小角色的英国男演员罗伯特・帕丁森被选中扮演《暮光之城》中那个漂亮的吸血鬼爱德华,书迷极力抗议。一年以后,他被称为“最帅的吸血鬼”,所到之处只能听到疯狂的尖叫!

最魔幻题材讲的却是“琼瑶式”爱情

第7篇:美国青春电影范文

好莱坞新片《壁花少年》,恰好在开学的时候与观众见面。也许每位电影粉丝,都能在片中找到自己高中时代的影子,重拾一份过去的心情。

剖析青春期的男孩

《壁花少年》的导演斯蒂芬·奇波斯基也是这部影片小说的原作者。奇波斯基在美国的匹兹堡一个富裕的中产家庭里出生和长大,在大学里学的是剧本写作,所以他也就顺理成章地在进入娱乐圈后,成为作家和导演。

可是,他在创作《壁花少年》小说和电影时,还是有一段很曲折的经历的。早在1994年,当他在为创作一部小说不断地“咬笔杆”绞尽脑汁的时候,他为自己在不甚经意中写下了一句话“我想这就是当壁花的人物之一吧”而愣住了。这句话仿佛是深藏在他的身体里的某一部分,伺机多年后突然破茧而出,让他突然有种找到了很久以前一起捉迷藏的玩伴的惊讶和欣喜,引导他回忆起自己惨绿的少年时代,也触发了他用“当壁花”这个题材写一部小说的愿望。

在历时五年,三易其稿之后,他的小说《壁花少年》在1999年出版了。可是这部小说因为涉及了大量、自杀、少女未婚先孕和同性恋等内容,在很长时间里被美国图书协会列为“少年不宜”类别。其实,奇波斯基从来就不忌讳自己的对反英雄的观念的欣赏和效仿。他从小就非常喜欢捷罗姆·大卫·塞林格的长篇小说《麦田守望者》,他本人的成长经历与作者塞林格和书中主角少年霍尔顿有非常相近的地方,也难怪在他的著作里,同样出现了一个颇具争议的男孩子。

纤弱少年的另类思维

奇波斯基的新片《壁花少年》用第一人称,在滴滴答答的打字机声中,向观众们讲述了一个生活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青春期男孩的经历。

从《壁花少年》发表的海报上看,设计上似乎并无特别之处。画面上三个高中生中的女孩眉目如画,安静地依偎在一个微笑着的男孩肩头,另一个大些的男孩一脸无辜的样子立在一旁。他们和人们每天见到的、忙着上学下学的青少年好像没有什么两样,哪里能想到,影片里居然有那么多争议的地方。

片中的男主角查理(让我们姑且就称他为查理吧),是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郊的一所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和其他人一样,在走进学校的同时,他也在寻找自己的位置,在找能够从属的朋友群。但是查理的内向性格和羞涩而且敏感的待人方式,不仅妨碍了他与人交往,而且因为不合群,常常被忽视,还成为其他孩子嘲笑和欺凌的对象。在高中时期,纤弱的他事事就像是个局外人,总是被冷落在一边,好像一枚贴在墙上的壁花,孤独而且沉默地观察身边的家人和朋友。

其实,查理(罗根·勒曼饰)显得思维与常人不同,是有他难言之隐的。他惟一的好朋友麦克在几个月前自杀了,他所挚爱的姑妈海伦也在为他选购生日礼物时惨遭车祸。他们的死给查理的打击巨大,很快查理又发现姐姐坎迪丝(妮娜·杜波夫饰)未婚怀孕。这个表面很温和的男孩子内心里并不相信父母,因为他觉得父母从来就没有认真地了解他,也没有试图与他沟通。郁郁不乐的查理后来结识了两位高年级的好朋友,他们是一头短发、性格叛逆的娇俏少女珊姆(艾玛·沃特森饰)和她的哥哥帕特里克(埃兹拉·米勒饰)。

除了同龄的朋友,查理还非常崇敬班上的英语老师比尔(保罗·路德饰),这些逐渐建立起来的人脉给查理带来了不少快乐。开朗的珊姆和帕特里克不循规蹈矩的自由性格,给了查理参与到同学活动中的勇气,他们让查理明白了有时候不能永远旁观,在需要的时候,一定要把想法付之行动,才能展示出自己的光彩。英语老师比尔给了查理很多好书,指点他在阅读中找到心灵的平静。比尔老师幽默诙谐,在教学和对待学生时的开明和公平,获得了查理真心的尊敬。

可是事情又不是这么简单和如意,这些朋友也给查理带来更多的困扰。查理很快爱上了珊姆,可是因为珊姆已经有男友了,所以查理转而追求另一位少女玛丽(梅·惠特曼饰)。他的主动出击很快见效,可是未能持久,他们很快就分了手;年龄稍大的珊姆和帕特里克在帮助查理建立信心的同时,还作为一种青少年的尝试,诱惑他吸食了。在的作用下,查理不能自己,体验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心理和明显的罪恶感;不久后,查理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发现帕特里克是个同性恋者;当越来越感到迷惑的查理向比尔老师求助时,却遭到了老师的性攻击。

这些混乱和骇人的经历,使得正处在懵懂躁动青春期里的查理越发的失落。他以化名向陌生人写信的方式,把自己的兴奋和无所适从倾诉在纸上。他并不在意是谁读到这些书信,他只是注重一种倾诉的过程。他告诉陌生人自己如何战胜羞涩加入跳舞的阵营,告诉陌生人珊姆最终成为他喜爱的女朋友等等,却从来不留下自己的地址。

查理在写作中度过了他的暑假,又要到开学的时候了。但是查理变得更不开心,因为高年级同学都离校了,他又要重回孤独的状态。如果他不再想被逼到墙角里当壁花,那么他必须重新开始。

靓丽的少男少女

影片的拍摄团队,是几年前制作影片《朱诺》的全班人马。他们对拍摄“问题”少年的主题熟练而且沉静,当然对《壁花少年》也不例外。而片中几位青少年演员,也使得电影作品星光四射。

奇波斯基导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正是因为他身兼原作、改编和导演三职,他对作品中人物的特点太熟悉了。虽然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要拍电影,可是实际上他在日常的生活里,一直在下意识的寻找和观察与他的角色相似的孩子们。

他说:“几年前,我和妻子在看电影《城市岛屿》的时候,妻子指着其中一个童星说:‘你看,他多像(你《壁花少年》里的)帕特里克。’可是那时候,我觉得他年纪太小了,没有十分在意。结果到了我们正式物色新片演员的时候,我的制片人来告诉我:‘我们找到帕特里克的人选了。’我一看,竟然就是我以前在《城市岛屿》看到过的那个埃兹拉·米勒。这个为我量身打造的男孩长大了,刚好符合我的影片里需要的样子。”

寻找女主角也没有让奇波斯基费任何周折。他在两年半前就看中了才华和外形都令人惊艳的艾玛·沃特森。艾玛·沃特森也是很爽快地答应加盟。这是她在演出了《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的赫敏之后,首次接触争议、暗黑和复杂的话题作品中的人物。不过这个已经变身为成熟少女的女孩,现在表示愿意尘归尘,土归土:“我想我该去拍一些美国青少年真实题材的电影了。”青春逼人的她在影片里静若处子,动如脱兔,纯真中带着不羁。她在图书馆里是认真学习的好学生;在派对上是野性十足的小太妹;在飞驰的小卡车上伸出半个身子迎风而立的姿态,又像一只即将展翅的美丽天鹅。如果没有这个善良的女孩,很难想象男主角查理怎么度过他的高中学年。艾玛·沃特森的光彩照亮了整部影片。

第8篇:美国青春电影范文

[关键词]《少年时代》;符号学;电影赏析

成长类题材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电影题材,一开始并未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社会的发展,成长类题材电影日趋成熟,再加上多种文化元素的融入,成长类题材电影的魅力被人们充分认识。《少年时代》的横空出世,更是在国内外掀起了一股观影浪潮,让成长类题材电影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独特的拍摄手法更是让整部影片具备了无穷的艺术魅力,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共鸣,在美国影视界乃至世界电影史上都具有较高的地位。

一、对成长题材电影《少年时代》的认识

首先对成长题材电影做一个简要的概述。事实上,在成长题材电影还未引起人们重视的一段时间里,这个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的。一度被命名为“青春电影”“成长主题电影”等,这看似正中成长题材电影的核心,但是“成长”本就是一个涵盖范围比较广的词汇,从某种程度上看,它的意义也是模糊的。因此,对于成长,我们不能单从时间这一角度来考量,它可以有多种阐释。通常,我们习惯把电影分为科幻、爱情、恐怖等,这种区分十分鲜明,容易理解,然而随着电影多元文化的渗透,电影类型的区分就显得不是那么明确,往往一部电影既可以归于此类标题下,又与其他类电影主题相符合,这种模糊的分类一直存在,因为每部电影尽管容纳了多种类别,但它总有自己的核心元素。例如一部历史片,它可以融入爱情、武打、喜剧等电影元素,但它最核心的主题还是对历史的纪念与再现,并不与它的其他元素构成矛盾,仍然具有自己鲜明的表现特征。因此,一部万人称颂的好电影必须在容纳多种元素的基础上,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风格。

成长类题材电影的判定,首先影片表现的主体必须是青少年,其次主人公要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认识自我、升华自我。《少年时代》这部影片表现的是主人公梅森从6岁到18岁这段时期的成长经历,并透过他的视角记录了父母12年的生活变迁,在这个过程中,梅森也渐渐走向了成熟。这是成长类型电影必备的两个重要条件。

二、《少年时代》的多重艺术魅力

影片一上映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从影片的剧情来看,既没有大起大落的人生境遇,也没有跌宕的情感起伏,它通过时间的流逝将主人公梅森12年的历程记录下来,并表现出了他在这个过程中渐渐形成的自我认知,真实、具体地表现了青少年的成长心路历程,这便是它的魅力所在。

(一)元语言在影片中的巧妙运用

所谓元语言,就是交际者在交际中选择语言、做出顺应时表现出来的自我意识反应。由于对于不同语言的选择,元语言意识作用的程度也不一样,它们在语用层面上留下的“语言痕迹”的明显程度也会不同,这在《少年时代》中也有一定的体现。在《少年时代》中,查理问父亲世界上有没有精灵,这时的查理怀揣对世界的幻想,有着自己内心的神话世界,而父亲却给他讲述了自然界中鲸鱼的神秘,这便是成人与青少年世界观上的差异。我们曾经都有着对这个世界的幻想,都同样沉浸在自己脑海虚构的神话中,这时的“元自我”是自己对曾经的自己有了一个新的解读,现在自我思考的是过去的自我,面对的是未来的自我。青春期是青少年的一个特殊的成长时期,这个时期的个体开始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复杂性,他们变得叛逆,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喜欢特立独行,因此,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对自己做一个准确的定位。当青少年能够实现对自我的反思,准确地解读自己,这便意味着他们渐渐趋于成熟。在《少年时代》中,当梅森与萨曼塔帮父亲贴奥巴马竞选总统的标语时,他们并不知道这背后的政治寓意,成年与青少年的不同就体现在成人可以对现实做出清晰的判断,而青少年只是停留在表象的感知层面,对现实的认识是模糊的、浅层次的。在观影过程中,观众与主人公都相似地从懵懂走向成熟的经历,再加上这种独特的拍摄技法,真实形象,这就使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

(二)时间线索的双重构建

《时代少年》的拍摄长达12年之久,这在以往是很少见的。在这12年里,每年都会进行几天的拍摄,最后组合成了一部电影剧情时间与自然时间几乎趋近的完整影片。在以往的电影拍摄中,也有一些表现从孩童到成年的成长电影,比如《美国往事》,其中还采用了倒叙、插叙等拍摄手法,而《少年时代》则是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采用线性的方式叙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达到了吸引眼球的效果,观众往往比较关注主人公的发展、未来、结局,从这方面来说,线性的叙述方式有它的好处。然而单靠这种呈现形式似乎是不能赢得观众的,于是电影又在拍摄方式上进行了创新。以往我们看到的传统模式的电影,在进行剧情角色变换时,往往是通过换演员或者化妆来进行拍摄,这样一方面能够减少电影的拍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缩短电影的拍摄时间,短期内达到一定的经济效益。而《少年时代》为期12年的拍摄抛弃了传统电影的拍摄方式,目光更为长远,为了达到最优的拍摄效果,导演不惜花费12年的时光,从剧情到现实达到了高度的一致性,对观众形成了新的兴奋点,这是以往从未有过的。需要强调的是,尽管这部电影是按时间先后进行叙事的,但这并不是一部纪录片,电影从第一天的拍摄就安排了剧情的大体走向,注定了这部影片没有大起大落,影片的矛盾只是集中在梅森与父母的纠葛上,其余都是琐碎的日常生活,就像我们生存的真实世界一般,生活中并不时时刻刻充满惊险刺激,也没有那样的跌宕起伏,大多数普通人是平平凡凡地度过了一生,当然,生活中也不乏偶尔的惊喜与变数。就这样,在点点滴滴、无关紧要的日常琐事中,铺开叙事,使影片达到一个关键剧点。这12年的电影制作周期,给观众展现了一种虚构的真实,形成了观众的审美期待,这便是《少年时代》的一大亮点。

(三)影片与现实变化的未知性

一方面,对影片的剧情来说,主人公梅森的成长历程对观众构成了一种直接的期待;另一方面,以梅森为主的演员们自身的现实成长历程也构成了一种隐性的期待。尤其是梅森,从一个天真少年到一个成熟的独立个体,这其中的变化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这种未知性激起了观众的好奇心和观影热情。除此之外,梅森的父母也在经历着苍老的变化,12年的漫长岁月,必定会在他们身上留下最真实的痕迹。以往我们看到的电影,无论年龄跨越程度如何,都是借用化妆来展示人物的变化,尽管演员进行深情的演绎,还是会让人以观影心态而非生活心态来看待电影。观众只有真正地融入剧情,才能更好地体会角色变换的不同情感。《少年时代》则是将一个真实的生活轨迹搬上了银幕,没有化妆技术,没有拍摄特效,所有人的变化都是真实而自然的时间流过的痕迹,影片中所呈现的这种真实,实际上已经转化为一种强大的自然力量,使观众感受到人生的奇妙与变化。影片长达166分钟,在这期间,大约每隔10分钟就会有跳跃式的年龄变化。梅森从一个天真无知的小男孩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沧桑感的成熟男人,这不仅仅是剧中梅森的成长,更是扮演梅森的演员的真实成长,外形上的真实变化给观众带来了视觉和心理上的冲击,这正是该电影的魅力所在。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观众实际上是在纪实与剧情之间穿梭,从影片中引发思考,并通过影片形成自己的认知。

(四)电影叙事的双轴操作

符号学理论中,任何符号都可从两种角度进行解释,分别是组合轴和聚合轴。人的一生都遵循了童年―少年―青年―成年―老年的发展历程,这是不可逆转的。观众在欣赏影片的过程中,借助元语言回忆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反思。在《少年时代》中,导演还根据时代的变化,场景上也有了相应的处理,通讯设备由翻盖手机变为iPhone 4,将这一阶段的重大历史事件都做了简要的展示,不管是发型、服饰,还是用词、行为习惯,都有着聚合轴的印记。可见导演在拍摄时的细腻与真切,人物在不断地成长,我们所处的时代也在向前发展,这12年的时光不仅表现了人物的成长,也向我们展示了时代的变迁。不管是哪一年龄层次的观众,都能从影片的聚合轴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比如透过影片中梅森的兴趣爱好,爱打棒球、组乐队、打猎枪、偷喝啤酒等,观众也会不自觉地在自己的心中呈现出自己与之相似的场景,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环境中的人也总是适应着这种变化。尽管电影构建的是一个虚构的故事,然而它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是真实存在的,是一种可能发生的寄生,暗含着人类整体的成长历程。

三、《少年时代》中的美国文化体现

艺术来源于生活。《少年时代》这部影片通过对梅森成长历程的展示,也向我们展示了美国文化方方面面的特征。影片中梅森的少年时代几乎集合了所有美国青少年的个性特征,爱看小说、爱玩棒球、组乐队等。这其中还呈现了美国文化的多面性。首先就是父母离异问题。美国是一个开放的国家,他们崇尚个性自由、婚姻自由,一旦觉得双方在这段关系中不适合继续走下去,就会追求自己的新生活,他们更不会介意对方是否离过婚或带有孩子。影片中的梅森就是一个父母离异、跟随母亲生活的孩子,这在美国是十分常见的。梅森的母亲又经历了三段婚姻,每次都由于各种原因以破碎告终,婚姻的不稳定继而造成了频繁的搬家,这也是美国文化的一种现象,美国的搬迁不受户籍的管理限制,因此他们每到一个新地方都会自动成为那里的居民,并能享受到当地的福利待遇,这就造成了美国家庭搬家的普遍性。另外,美国是一个体育国度,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体育意识,不仅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更能磨炼意志,振奋人心。在影片中,梅森的亲生父亲就是一个体育运动爱好者,他常常带着两个孩子参与体育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拉近了父子之间的距离。梅森的第一任继父手把手教梅森打高尔夫球,这证明了体育运动在美国人心中的地位,同时也是美国文化的一种具体体现。而且,美国的父母从小就注重孩子的独立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美国小孩往往很小就开始去做兼职,在父母看来,这一方面是让他们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另一方面打工赚来的钱完全由孩子自己支配,可以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在影片中,梅森当然也有参与家务劳动的场景,无论是之前的家庭,还是母亲离异后的组合家庭,都体现出了美国家长对孩子动手能力以及独立能力的培养。与中国文化更为不同的是对孩子早恋问题的态度。美国的父母相对来说不像我们中国那样保守,他们会尊重孩子的选择,不会过多地干涉。影片中的梅森与他的姐姐在初中、高中也经历了早恋,他们的父亲告诉他们,结交异性朋友是正常的事,母亲甚至同意梅森开车带着女朋友去萨曼萨学校游玩。他们像成年人一样去餐厅吃饭,去酒吧喝酒,给孩子充分的自由,但又不乏适时的正确引导,这些都体现了美国文化的丰富性。

四、结语

《少年时代》是一部平凡人的动人史诗,它的情节在平淡无奇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男孩及他的家庭12年的成长变化,它的拍摄成本并不高,却赢得了全社会的关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源于影片蕴含的无限魅力,可谓是当代现实主义电影的典范。

[参考文献]

[1]武显云.电影《少年时代》中的美国文化[J].电影文学,2015(02).

[2]屈定琴.游走于纪实与剧情之间――电影《少年时代》时间维度分析[J].电影评介,2015(02).

第9篇:美国青春电影范文

其中,马克・扎克伯格可能是近期最红的明星。有部电影《社交网络》就讲他创建Facebook的过程。这部电影差点摘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这位兄弟1984年出生,金牛座,出生于一个中产家庭。符合社会上对“80后”的一切传统定义:无忧无虑,爱叛逆。

据说扎克伯格从小就是电脑神童,但我觉得这个说法可能有些过,那个年代家境好一些的小孩接触电脑都早,当小孩遇到电脑可以说是干柴遇到烈火,热情一点就着。扎克伯格也只是众多“网瘾”青少年中的一员。跟其他人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后来成功了。

到目前为止,只有两件事情展示这位神童的“技术”能力:一是他高中时设计了一款MP3,由此引来微软公司年薪95万美元的工作机会,不过他拒绝了这个职位;另一件是他上哈佛时入侵学校数据库,把学生照片,尤其是女生照片放在自己网站上供同学点评(与一部美国青春喜剧片中的桥段雷同)。

黑客事件除了为扎克伯格带来留校察看的处分,还带来了一个创意和两个铁杆同盟。创意便是建一个虚拟平台供大家交流;两个铁杆同盟便是扎克伯格的两位室友―达斯汀・莫斯科维奇和克里斯・哈格斯,他们信任扎克伯格计算机方面的能力,也认同那个好玩的创意,三人用一周时间编写程序,在2004年2月正式推出“The Facebook”(后来花钱去掉了“The”)。

2004年,从哈佛到其他高校,从小众到大众,短短时间内,Facebook如病毒一般蔓延。到2004年的年底,Facebook的注册人数已突破一百万。“创业要趁早”,与盖茨、乔布斯、埃利森等前辈一样,扎克伯格也从大学退学,全职营运网站。

美国的IT圈与娱乐圈有个共同特征―只要够红,不愁没钱。大把的风险投资人像敏锐的星探一样四处搜寻“未来之星”,Facebook能获得资金青睐并不稀奇。在长达五年的时间里,Facebook正是靠风险投资来维持运营,直到2009年收支才平衡。

真正让扎克伯格爆红的除了网站的成功,还有来自《福布斯》榜单的热捧。Facebook没有上市,但其在私股交易中显示出不俗的市值。2010年的《福布斯》榜单上,扎克伯格的资产为40亿美元。今年,他再次上榜,资产升至135亿美元,位列第52位。

年轻、有为、有钱,拥有一家家喻户晓的公司,扎克伯格本人想不红都难。2010年,美国《时代》周刊将扎克伯格评为年度人物,理由是:“通过Facebook联系起来的5亿人聚集在一起,人口数量仅次于中国和印度,而‘这个国家的国民’却更有优势,因为他们掌握了最多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