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行为学理论范文

环境行为学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行为学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境行为学理论

第1篇:环境行为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 合作需求; 薪酬差距; 企业规模; 高管团队规模; 技术水平

一、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一)理论基础

合作需求,顾名思义,即企业对整个组织结构协调性的需求程度。不同的企业环境,对于协调性的需求程度是不一样的。基于组织合作的理论基础,影响企业合作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四个:组织任务类型和组织中的依赖关系水平、组织结构、技术和组织的环境波动性。组织的任务类型和组织的依赖关系水平可以从一个企业的多元化战略中得到体现,多元化战略包含了公司经营的业务单元数、各个业务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等。组织结构主要是指一个公司的组织结构复杂性、组织的规模、组织构造等。技术主要是指一个公司的技术先进性与复杂性。组织的环境波动性,主要是指公司经营中面临的不确定性。

目前对于薪酬差距研究的理论主要是锦标赛理论和行为学理论。锦标赛理论是由Lazer和Rosen(1981)提出的,它认为在合作生产和任务相互依存的团队活动条件下,随着监督难度的提高,大的薪酬差距可以降低监督成本,为股东和人的利益一致提供强激励,因此当企业内部合作需求增加时,企业更倾向于扩大薪酬差距来促进合作;而行为学理论则与锦标赛理论持相反的观点,它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薪酬差距进行研究。行为学理论强调合作创造绩效,认为薪酬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合作,即大的薪酬差距将会阻碍公司绩效的提高。 因此,当企业合作需求增加时,企业更倾向于减少内部的薪酬差距来减少薪酬差距对合作的破坏,即减少薪酬差距来促进合作。

(二)文献回顾

在合作理论模型中,Crowston(1991)提出组织协调机制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组织要素或活动间的依赖关系水平,二是组织结构类型。McCann和Galbraith(1981)在分析组织中的依赖关系水平与组织协调机制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发现随着组织中依赖关系水平的增加,对合作的需求也不断增加。Mintzberg(1979)在考察组织协调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每种合作机制通常都是与特定的组织结构和环境相适应的,比如结构简单的组织通常采用直接监督机制,所以他认为组织结构类型也是影响组织合作机制的制订与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Kling和Kraemer(1999)的研究表明,技术对组织协调机制的影响突出地体现在技术对协调工具及协调技术的改进上。而在考察组织合作机制对组织合作绩效的影响的过程中,Cheng(1982),Kim(1988),Argote(1982)等发现组织合作所面对的任务的不确定性特征也是影响组织合作机制的基本因素之一。

关于合作需求与薪酬差距的研究还较少,Andrew和James(2001)将合作需求作为一个指标引入到薪酬差距的研究中,分别从行为学理论和锦标赛理论两个理论研究合作需求对薪酬差距的影响,最后实证结果部分支持行为理论的预期,而部分则支持锦标赛理论。在我国,张正堂(2007)从技术复杂性、企业规模、多元化程度和公司环境四个方面考虑合作需求,来分别研究合作需求与薪酬差距的关系,结果大部分支持行为学理论的预期。鲁海帆(2007)从多元化战略引起的合作需求入手,以多元化中各业务间相关程度和业务种类数量来衡量合作需求,分别从锦标赛理论和行为学理论的角度对合作需求对薪酬差距本身以及薪酬差距对业绩的激励作用提出假设,结果表明,从薪酬差距的设定角度来看,多元化中各业务间相关程度和业务种类数量的增加会加大高管团队内的薪酬差距。

二、研究假设

本文认为当合作需求增加时,企业更倾向于缩小薪酬差距,减少团队内部的不公平感,从而促进团队的合作,提升企业业绩。因此,本文预期合作需求越强,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越小。从而提出:

假设1:合作需求与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负相关。

在衡量合作需求时,本文考虑了企业的组织结构和技术发展水平两个因素,其中组织结构又通过企业规模和高管团队规模两个子变量来衡量,因此,它们与薪酬差距的关系如下:

假设1a:企业规模与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负相关。

假设1b:企业高管团队规模与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负相关。

假设1c:企业技术水平与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负相关。

三、变量选择、研究样本与模型构建

(一)变量选择

1.高管团队内部的薪酬差距:本文采用绝对薪酬差距(即CEO层级和非CEO层级薪酬之差的自然对数)来反映高管团队内部的薪酬差距。

高管团队内部的薪酬差距(Gap)=ln(CEO层级薪酬-非CEO层级平均薪酬)

2.合作需求变量:本文合作需求变量衡量选取企业规模(Size)、企业高管团队规模(Mannum)、企业技术水平(Tec)三个变量:

(1)企业规模(Size):本文采用企业当年员工总人数的自然对数来衡量。

(2)高管团队规模(Mannum):本文采用企业当年年报中公布的全体高管人数为指标来衡量。

(3)技术水平(Tec):本文采用技术投入率即企业的研发支出与企业营业收入的百分比来衡量技术水平。

第2篇:环境行为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外教体验式教学 《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 运用 思考

组织行为学是管理类学科的核心课程和入门基础课程。组织行为学源自西方,它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企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组织行为学因其基础的专业地位和跨多学科的内容结构一直以来被视为衡量管理学科教学水平的试金石。将双语教学引入组织行为学可以让学生领略原汁原味的学科专业知识,在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同时,能够学会用英语思维方式思考和掌握国外的原著学科,增强对世界一流学术大师及其思想的深入了解。未来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市场活动中可以如鱼得水,运用自如,不断了解和掌握专业领域最新的知识和技能。

我国高等院校大力推行双语教学迄今已有十多年时间,将双语教学引入《组织行为学》的学校数以百计,但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不多。除了目前我国高校普遍缺乏双语教师、学生外语应用能力不足的客观条件限制,还有部分原因在于学科本身,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在校大学生尤其是本科生专业理论基础薄弱,双语教学效果不理想也在情理之中。为解决这一难题,我校在2012年引进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一位有多年国际企业管理经验的外教担任组织行为学的任课老师,外教的教学很受学生欢迎,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外教的成功经验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双语教学的关键不在于英语语言能力,而在于采用互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

体验式教学引入管理学科的教学和培训已经有半个世纪,自引入之日起就给管理学科的教学模式带来了革命行动影响,按照国际通行的说法,凡是以活动开始的,先行后知的,都可以算是体验式教学和培训。而外教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体验式教学的精髓,让学生知行合一,自然而然地掌握了专业知识。

一、 体验式教学在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1 984年美国人大卫·科尔伯(David Kolb)正式提出了体验学习理论,这一理论建立在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莱文的社会哲学、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等理论的基础之上;强调学习过程中体验的核心角色和情感成分对学习的作用,旨在用“体验”这个词来区分体验学习理论和传统的认知学习理论与行为学习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体验学习模型——“体验学习圈”。一个完整的体验教学过程通常是学习者从具体体验(CE)开始的,它是观察和反思的基础,通过观察和反思(RO),学习者将自己在体验中的感受和所处的情景结合起来综合分析,从中提取精华,形成观点或抽象概念(AC),然后又用这些新发展的概念来检验行为的积极性并作为行动的指南来指导将来的行为,建立新的目标,主动尝试及承受新的挑战,从而再产生新的体验。

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学生接受教育是在一定的心理状态下进行的,当学生处于心情愉快、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的心理状态时,就容易接受教育;反之,教育的影响力就很难内化。当代大学生借助无所不在的网络可以轻易接触丰富的知识和信息,而亲身参与团队活动、让每个人都有表现和表达自己的机会是体验教学的最大特色。在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的同时,使他们的心理处于良好的状态,可以高效率地接受教育和理解知识。

成人教学理论研究证实,与儿童相比,成人更多地通过经验、实践、理解来接受教育。体验教学使学生在亲自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理解专业知识和语言的实际运用场合,它与教师在课堂上单纯地灌输理论知识相比更容易被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所接受。

体验式教学法主张,学习是一个通过获得经验来创造知识的过程。它强调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在于教学,而是作为辅导者加强对学生的主动意识和积极性的培养,放手让学生进行参加体验。作为学生亲身参与的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组织行为学课程双语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体验式活动,可以鼓励学生在趣味的环境中轻松领会枯燥难懂的专业知识和术语,并在活动中加以有效运用。在真实模拟企业管理实践的活动中积极获取最新的专业知识,有效克服了学生实践经验不足的障碍。而和外教的近距离互动,使学生可以在学习专业知识同时可以有效提高英语的听、说能力,让语言能力不再成为限制学生学习效果的短板。

二、 外教体验式教学方法在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2.1 通过活动设计真实再现管理实践环境

组织行为学是有关组织管理和运作的知识,具有高度的实践性、真实性和互

动性。组织行为学课程的教学要求它的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及概念的同时,还要掌握使用这些相关理论及概念的情境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许多相关知识无法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外教所设计的活动具有高度的拟真性,因此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它可以将教学目的、训练内容以及组织行为学课程的特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情境,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团队角色和定位的教学环节中,外教设计了两个活动场景来贯穿整个教学内容,首先让班上每个同学随机抽取一张扑克牌,然后将手中牌能凑成顺子的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来模拟构建真实工作环境下的团队,这个游戏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到现实中个人通常没有选择同事的权利,在新工作环境中不管在哪个团队、和谁共事,你都得先接受现实,然后想办法尽快和同事打成一片这才有可能顺利合作并创造好的工作业绩,这也是我们平时反复强调过的个人要适应环境的大道理。一个轻松愉快的游戏让学生对一个老生常谈的大道理有了深刻的领会并将受益终生。第二个游戏中,外教让同一个小组的同学模拟一个创业团队,通过自主讨论决定创业的项目并确定团队成员的分工,选择团队领导,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充分地体会团队角色的差异和团队领导的作用。体验活动把真实的世界带进课堂,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正是这种真实感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真情实景之中,在真切的体验中顺利完成学习过程,并能够将专业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为学生将来可以胜任组织中的工作做好准备。

2.2联系生活体验生动阐释专业术语和理论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涉及多领域知识的边缘学科,课程中包括大量抽象、枯燥的专业术语和理论模型,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术语和专业知识,外教设计了一系列真实简单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参与分享生活体验的同时正确快速理解这些难懂的专业术语和知识。

举例说来,《组织行为学》将学习定义为人的行为发生相对永久的变化,这有别于人们的常识也不好理解。外教设计了一个与学生平日学习生活高度相关的活动,在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学习”这一专业术语的同时,还促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外教在第一天上课时就注意到班上大多数同学都没有记笔记的习惯,他就有意识引导学生对组织行为学的“学习就是相对永久改变人的行为”这一核心概念展开探讨,为了加强学生对这一专业术语的理解,外教当堂决定把记课堂笔记作为平时的课程测验并计入期末总评分数,一学期下来,班上的同学都养成了记笔记的习惯,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生了变化,学习效果有了提高,对“学习”的概念也有了深刻的理解,对通过学习可以改变组织中人的行为的理论有了真实的体会和信心,而这正是《组织行为学》理论的核心价值。类似的还有现场让学生移动课桌,通过分析桌子的移动原因来帮助学生理解心理学的归因理论;通过逐步拉长设定距离让学生现场比赛立定跳远来帮助大家理解期望对员工的激励作用等等。这一系列紧贴学生日常生活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在轻松而富有生活气息的氛围中理解和掌握了枯燥难懂的专业术语和知识,效果非常明显。

2.3 近距离互动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基本上是应试教育,缺乏听说能力的训练,大部分本科生甚至研究生掌握的只是“哑巴英语”,并不能使用英语与人进行交流和沟通。这也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深入开展,教学效果很难保证。 但外教的体验式教学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体验教学的特色就是将课堂讲的内容减少到最少,大部分学习内容交给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起到辅导的作用,大部分课堂时间老师和学生都在模拟真实环境的教学场景中互动交流,现场背景配合形体动作、表情和多媒体设备学生可以很好地理解外教的语言和思想,而角色参与也要求也要求学生用英语进行互动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同时还得到了英语听说方面的训练,加强了用英语与人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三、外教体验式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和改进建议

两个月的教学实践证明,外教的体验式教学是很成功的,也给我们双语教学的开展以很多启发,最重要是让我们的明白了一点,双语课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讲课方式的选择。但深思之后,我们也发现外教的体验式教学法也有改进的余地,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体验活动式教学与有限的知识点覆盖的矛盾:体验式教学主张把老

师教授的内容减到最少,而让学生自主完成大部分学习内容,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花在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上,相应就减少了老师讲解专业知识的时间。为弥补这一不足,国外大学的商学院的老师会列出书单,有时一门课列出的参考书目和杂志达几百种之多,要求学生在课前课后花大量的时间预习和复习。而我国大学的课程设置却无法保证学生有充足的预习和复习时间,以我校为例,在我校上外教《组织行为学》双语课的是大二的学生,为挣够毕业的学分他们有的学期要选修多达10以上的课程,不可能在一门专业课上花过多的预习和复习时间,而边缘学科的特点决定了组织行为学所涉及的专业知识既多又广,体验教学模式下极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是不够的,从学习专业知识的角度看,体验式教学法确实有所欠缺。这个问题解决呼唤我国整体高等教育制度的反思与改革。

2、 体验活动式教学与标准化的矛盾:我校外教《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的

成功毕竟只是个案,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很受个人风格和状态的影响,现场发挥也很重要。如何把外教的个人成功经验加以复制和推广,以推进我国整体双语教学水平的提升,这就涉及到一个课程标准化的问题。就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企业培训经验,那就是授课形式的体验活动化,授课内容的标准化。也即把一堂课所要讲解的全部知识点在一个框架下按顺序列出来,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相应的案例、小测验、思考题和体验活动并分配相应的教学时间,把这些内容按顺序排列逐个写成详细的教案,这样一来,无论是活动还是案例讨论等都会对应到相应的知识点,主题明确,时间也容易控制,拿着这样一份教案,那怕是新任课老师也可以很快上手,自如地开展体验式教学,教学的效果也可以得到相应的保证。

体验式教学法引入我国高校课堂的时间并不长,我校外教的成功实践启发了我们的教改思路并树立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在体验活动中学生的表演才能、表达能力、创作构思能力、组织能力等都被调动起来运用到课程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效果明显,是很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体验式教学法一定会帮助我国双语教学开创一条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 吴昊,覃美绒 ,Role-play在组织行为学课程双语教学中应用研究,现代工贸商业[J],2010,(22)

第3篇:环境行为学理论范文

摘要:对项目训练教学法进行了剖析,阐述了项目训练教学法实施的步骤和方法,并设计了通过推行项目训练教学法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方法。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提出创新发展设想。

关键词:项目训练教学法;教学效果;创新设想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1-0120-02

随着“应用型本科学院”目标在学院的确立,各项教学改革都在不断推行与实践。其中项目训练教学法在教学中被广泛地采用,并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与发展,日益显示出其独有的特点与重要性。本文着重论述项目训练教学法在消费者行为学教学应用中的经验与体会,以使之得到更大的发展与完善。

1 项目训练教学法在消费者行为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1.1 消费者行为学的学科地位与特点

1.1.1消费者行为学的学科地位。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行为学是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消费者需求愈加多样的营销环境及形势而产生的,具有跨学科的性质,是心理学、市场营销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综合,因此,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涉及知识面广,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运用了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计算机、经济数学、运筹学、管理学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消费者行为的研究中。同时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和深化,有关论著迅速增加[1]。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各国商业院校普遍开设了消费者行为学课程,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消费者行为学已是管理领域最有影响的学科之一。在欧美国家,消费者行为学一直是商学院学生与其他相关专业(如广告、传播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在市场营销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研究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营销策略及其组合的基本出发点。在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市场环境下,如果企业能够了解和掌握消费者的行为特征及发展趋势,就能够有效地制定营销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整体战略,从而形成竞争优势。另外,消费者行为学也是非营利性组织需要研究的一门学科,便于为消费者更好地履行服务的职能[2]。

1.1.2消费者行为学的特点与难点。

(1)消费者行为学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因此也具有知识点涵盖多的特点,要求讲授的教师具有的知识面要广,并且能够将各部分的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各自分立,做到各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有一定的难度。

(2)要求教师的讲授方法要多样。

不能仅有传统板书,还要配合多媒体技术加以辅助讲授,将案例法、项目训练法、启发教学法、情境模拟教学法、演示法等方法融合到教学实践当中,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

(3)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

针对这种普遍的现象,教师不仅要备课,还要备学生,即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学生进行调查,通过问卷或口头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哪些内容感兴趣,对哪些内容比较厌烦,哪些知识比较薄弱,并且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3]。这样,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来积极组织授课,用组织课堂授课内容和讲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及领悟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2 项目训练教学法的特点及其在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2.1项目训练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训练教学法是将与实训课程内容相关的教学试验、工作实例或训练任务等各种活动与教学过程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教学方法,侧重于将项目的实践融入到理论课教学之中,针对学生的专业方向,组织安排学生参加实训项目,让学生成为活动主体,教师成为辅助角色,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特色教学方式。

(1)实践性。能够将消费者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结合当前的消费环境特点,进行市场调研。分析与识别消费者的各种行为和心理特征。

(2)协同性。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训练,有效组织每个小组成员,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完成小组的任

务。

(3)主动性。学生是训练的主体,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1.2.2必要性与重要性。

项目训练教学法能够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学院的办学宗旨与特色——“应用型本科学院”——相适应,力争做到学生在实践中将教学目标要求掌握的内容理解、深化,这是个行为能力或习惯养成的过程,只有在行动中才能学到,即“在做中学”,在小组的活动形式下,使小组中每个同学的优势与能力得以共享与扩展,提倡团队精神与协作,从而产生“1+1>2”的群体协同效应,也要将能力培养与素质训练相结合,使学生成为同时具备较强全面性的应用能力和扎实基础知识的大学生,为将来在就业中快速适应工作要求、在工作中有所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实施项目训练教学法的方案与措施

2.1 基本方案

2.1.1分组。

对所讲授课程的班级(每个班级有30人左右),按照10人一组来分组。同时让每组成员推选出项目小组组长,负责小组项目的组织管理。

2.1.2安排项目训练题目。

教师根据消费者行为学的教学目标和进度来安排题目,其中,教学目标是引导整个教学过程和考核训练结果的依据。

2.1.3项目训练成果展示。

学生们可以以各种多媒体技术来展示也可以根据项目训练课题的题目用情景剧等艺术形式展示成果,这能够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状况。

2.1.4训练结果分析评价。

分为教师评定学生与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

2.2 实施措施

2.2.1项目训练教学法秉承的原则。

在安排项目训练题目,制定目标的过程中,根据目标管理的SMART原则进行实施:

(1)Specific目标要明确。根据教师安排实训内容进行搜集资料、组织活动。

(2)Measurable目标可量化。以数据作为活动的目标,便于量化比较。

(3)Attainable目标具有可达性。制定的目标不能过大,由组员自行制订,由组长予以确认。

(4)Relevant目标与组织要结合。要结合所安排的训练内容和小组计划,与小组宗旨相结合,为提高小组整体水平的目标服务。

(5)Timetable即目标要有时限。根据教师要求的时限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因为项目训练课程的安排按照教学进度是每两次课安排一次实训,所以,在两次课课后安排学生进行项目训练,时限一般为2周。

2.2.2项目训练教学法实施的时机。

每2次理论课之后安排一次与理论紧密联系的实训内容,分析涵盖的知识点,及时对前述理论进行消化理解,提升学生对消费者行为学理论的认识和实践感受。

2.2.3训练成果展示方法。

(1)学生们以小组的成果形式,选派组内一名或2名成员到讲台,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成果,另外还可以用手绘图片、powerpoint报告、flash动画、广告片等形式。

(2)也可以根据训练题目用情景剧等艺术形式展示成果。

2.2.4训练结果分析评价方法。

(1)教师根据学生的项目成果做分析,指出优点与不足,最后给出每个小组的成绩,以营建一个竞争与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下一步的项目训练活动打下基础。

(2)小组各自总结每次实训的不足与经验,每次项目训练成果展示课结束后,每小组都要进行小组总结,总结不足与经验,学习其他组的长处,研讨小组下一步训练方式,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3 实践成果与创新发展设想

3.1 实践成果

项目训练教学法是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方法,是训练学生具备分析消费者行为能力、制定企业营销策略的基础。具体成果如下:

(1)培养、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的精神。

在执行小组任务时要进行实地调查,内部要有分工、协作,各组之间开展竞赛,这样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团队精神,对学生的合作意识、管理能力的提高会有很大帮助。

(2)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通过项目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理论解释和分析企业营销实战,对《消费者行为学》教学的内容体系理解得更加深刻。

(3)增强了文献检索能力,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对资料进行搜寻、总结,这样就相应地培养了他们查阅文献和写论文的能力,为他们将来做学术研究、做毕业论文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4)使学生养成了积极思考的习惯,同时,在成果展示时,也锻炼了学生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及临场发挥的能力。

(5)提高了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通过利用各种多媒体软件展示项目成果,如powerpoint、flash、photoshop等软件的利用,使各个小组的训练成果图文并茂、富有感染力及影响力,也提高学生的注意、形成良好的感知、促成理解和学习、达到良好的记忆。

总之,在《消费者行为学》课程的讲授过程中,通过实施项目训练教学法,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创建了全体同学爱学习、爱探索、爱创新的氛围,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团结协作意识,也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和增强了实战经验。另外,通过这种训练加强了教师对课堂的教学管理。

3.2 创新设想

3.2.1训练法训练内容多元化。

使项目训练法成为实现能力本位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依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理论,教育目标可归纳为认知能力、技术(操作)能力和情意能力三大领域,教育的功能是要保持三大领域的和谐统一[4]。因此,为了达到获得能力的目标,在不脱离消费者行为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下,设定更多切合实际的训练题目,使学生接受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

3.2.2训练法的实施方法多样化。

除了安排学生自己组建小组进行训练,还可以在相关企业建立专业实训基地,使学生在基地的训练更加丰富充实,训练范围更加广泛,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得到发展,使学生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提升。

3.2.3训练法成果评价标准实用化。

以训练的具体成效为判断标准,同时将相关企业也作为评判的参考,把企业意见反馈到教学中去。在教学中定期和企业中专业人士沟通,听取评价意见,了解企业对学生业务能力的评价,了解企业变化的需求。不断调整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5]。

参考文献

[1]荣晓华.消费者行为学[M].第二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1-40.

[2]吴振阳等译.消费者行为学(原书第十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

[3]张建香.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37-38.

第4篇:环境行为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心理;决策

一、行为经济学溯源

行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在复杂的、不完全理性的市场中投资、储蓄、价格变化等经济现象的学科,是经济学和心理学的有机组合。标准经济学理论假定人的行为是理性的、不动感情的、自私的、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即认为所有非理性的行为皆不存在。行为经济学却认为人的行为所追求的远不仅限于此,他们还关注公平、互惠和社会地位等许多其他方面。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从研究的内容上看,行为经济学第一阶段的发展主要关注于指出传统经济学假设的不足。而正在进行中的行为经济学发展的第二次浪潮,不仅仅局限于对传统假设的挑战,还进一步运用传统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将修正后的假设融入经济模型。行为经济学将心理学,主要是“行为决策”领域的研究引入传统经济学分析框架,“行为决策”的研究对象一般分为“判断”和“选择”两大类。“判断”在行为学研究中的含义是,人们在估计某一事物发生概率的时候整个决策过程是如何进行的。行为学研究中“选择”的含义是,人们在面对多个可选事物的情况下,是如何做挑选的。行为经济学的研究一般分为四步:识别传统经济学理论所运用的假设、模型;识别反常规现象;改造原有模型,使之普适性更强;检验新的行为经济模型。寻找该模型的新推论,并论证其对谬与否。

三、行为经济学基本内容

第一,预期理论。该理论对传统的风险决策理论做出了修正,证明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和决策,许多都系统地偏离了传统的经济学理论,特别是偏离期望效用理论。“预期理论”有三个基本理论观点:面临“获得”,人们倾向于“风险规避”;面临“损失”,人们倾向于“追求风险”;获得和损失是相对于“参照点”而言的。人们常常对结果偏离某一非固定偏好水平(如现状)的方式,而不是对用绝对项衡量的结果更加敏感。这种对变化而不是大小的重视可能与心理学的认知法则有关。根据这种法则,人们对外部环境(如温度和光线)的变化而不是其强度更敏感。而且,与偏好水平相比,在同等大小的损失和收益之间,人们常常更讨厌发生损失。

第二,启发式认知偏向。人们在作判断的过程中,会走一些思维捷径。这些思维的捷径,有时帮助人们快速地做出准确的判断,但有时会导致判断的偏差。这些因走捷径而导致的判断偏差,就称为“启发式偏向”。三种最典型的启发式偏向:一是代表性偏向。“代表性偏向”是指人们简单地用类比的方法去判断。如果甲事件相似于乙类事件,则甲就属于乙,与乙同类。使用“代表性”进行判断往往会导致过度自信。二是可得性偏向。“可得性偏向”是指当人们需要做出判断时,往往会依赖快速得到的信息,或是最先想到的东西,而不是去致力于挖掘更多的信息。可得性偏向又分为四种表现形式:事件的可追溯性所造成的可得性偏向;被搜索集合的有效性所造成的可得性偏向;想象力所造成的可得性偏向;幻觉相关所造成的可得性偏向。三是锚定效应。锚定效应是指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的数值作为起始值,这些起始值就像“锚”一样使估测值落于某一区域中。如果这些“锚”定的方向有误,那么估测就会产生偏差。锚定效应有三种体现:不充分的调整;在连续和独立事件的估测偏向;主观概率分布的估测偏差。

第三,心理账户。心理账户的研究主要关注三个因素:一是收入的来源。根据钱来源的不同,人们会将它们分到不同的账户中去,不同账户的边际消费倾向是不一样的。人们会把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存起来不舍得花,但是如果是一笔意外之财,可能很快就花掉了。这其实说明人们在头脑里分别为这两类钱建立了两个不同的账户,挣来的钱和意外之财两者是有区别的。二是收入的支出。人们会将收入分配到不同的消费项目中去,各个项目之间资金不具有完全替代性。三是对心理账户核算的频率。对心理账户是每天核算,每周核算,还是每年核算,对人们的决策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第四,行为生命周期假说。生命周期假说假设人们能够事先估计一生的收入,然后通过合理安排储蓄和消费来平滑一生的消费,这样就能达到货币效用最大化。如果人一生的每个阶段的效用函数都是边际效用递减,并且每一期的消费冲动都是相同的并且可以细分,那么总效用就可视为每一期效用的净现值总和,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这一理论才是可被接受的。行为生命周期假说为原先的理性假说添加了三个重要的行为学变量:“自我约束”变量;“心理账户”变量;“心理定格”变量。

第五,自我约束问题。可以根据对“自我约束问题”意识的程度不同,将人们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一是成熟型。他们充分意识到自身存在“自我约束问题”,并且倾向于准确地预测将来的行为。二是幼稚型。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自身存在的“自我约束问题”,因此会错误地预测自己将来的行为。三是偏幼稚型。这类人能够意识到自身的“自我约束问题”,但低估了这一问题所造成的影响。在储蓄活动中,“自我约束问题”可能产生两种行为倾向:一是“幼稚拖延”,当人们认为在未来他们的效用函数会发生变化时,就会出现这种“幼稚拖延”。他们错误地认为,虽然今天明摆着是这样的,但是明天会有所不同。他们没能意识到明天的自己也将不再是今天的自己,因此当明天到来时,他明摆着也会是拖延。二是“成熟提前”,当成熟型决策者将消费现有的收入看作是一项愉快的活动时,由于他们对未来的自己有充分的认识。他们对自己说:如果明天我会把今天的储蓄都花光的话,那么为什么我今天还要储蓄呢?于是在没有成本(如税收优惠)的前提下,成熟型决策者也会拖延储蓄。

参考文献:

1、(美)阿兰・斯密德著;刘璨,吴水荣译.制度与行为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美)加里・S・贝克尔著;王业宇译.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三联出版社,1985.

第5篇:环境行为学理论范文

阐述了墓园发展的背景,分析了墓园景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

墓园;景观设计;设计方法

1墓园发展的背景

通俗讲,墓园是为逝者公民提供遗体或骨灰安葬的公共场所,是公墓的现代化演变。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年死亡人数正在迅速增长。据统计,近年来每年的死亡人数在800万以上。由于中国人一直有“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并且国家政策已限制各地胡乱下葬,因此,使得一些城市大量新建墓园。我国已经拥有2000多个殡葬园区,它们已经成为城市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公墓的景观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用地资源紧张和墓地需求量大两者间的矛盾。现在墓园仅仅是人们为了纪念己故亲人才会进入的场所,而其它时间却少有人进入。

2墓园景观存在问题的原因

2.1城市的扩张和公墓需求增加当今社会,人口过度膨胀,特别是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导致人口老龄化严重,公墓建设也随着巨大需求迅速增加,使得一些城市墓葬用地扩展过快,导致大部分墓园缺少设计,建设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2.2中国的殡葬文化中国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平民百姓的坟冢毫无美观可言,气氛阴森,让人毛骨悚然、避之不及。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园林艺术的复兴和人们思想上的解放,人们的观念才有所转变,但是我国现代公共墓园的建设起步较晚,人们对于墓园的普遍认识还停留在祭祀烧纸传统观念中,加之中国人对鬼神由来已久的敬畏心理及落后的殡葬观念影响,滋长了不良殡葬观念的畸形生长。

2.3墓园景观缺失情感设计中国墓园的景观设计仅能满足最简单的功能耍求,设计师通常只是参考公园的设计方法,简单地将公园和墓地结合。墓地是人们祭奠亲人的地方,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的载体,公墓的情感寄托是公墓的灵魂所在,但是,我国墓园对精神空间和情感的设计思考不够,缺少情感氛围的营造。

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1目的研究墓园景观设计,除了使墓园满足基本使用功能需求外,还要充分满足在墓园活动者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性,以及风俗文化、生活环境、历史背景等方面的需求。要求墓园的设计能满足人在墓园中对尺度、功能等的生理需求,同时满足人在公园中能够实现交往,获得美的享受,精神上的放松或共鸣等心理需求,让使用者与景观保持一种融洽和谐的关系,并提炼出能让人们解读、传达感情的元素。

3.2意义墓园作为城市的产物,与城市发展紧密联系。墓园景观的改善可以提升公墓用地的利用价值,缓解墓园对城市发展、城市风貌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用人性化的景观设计思想来改造、建立公墓,消除了人们对墓地的畏惧感和对城市风貌和城市生活空间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一方式能有效提升公墓用地的利用价值,缓解生活空间与殡葬用地之间的矛盾,使墓园不仅是城市的殡葬用地,还是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公共绿地,并且对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具有积极意义。

4解决的方法

4.1相关理论研究和文献收集通过研究风水理论、中国造园学理论、人性化设计、环境行为学理论、城市生态学理论、地域文脉理论、中国殡葬文化、景观设计学理论等相关理论研究及应用,为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背景,在相关理论的支撑下,确定研究的目标、理念、原则及方法,并最终建立人性化墓园设计理论体系。

4.2实地调研和文献收集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墓园进行走访调查,并从墓园传统殡葬观的应用、传统风格的塑造、墓园景观环境的营造、墓园人文环境的氛围烘托等几个层面入手。根据论文的研究角度,调研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墓园,重点调研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兼顾经济水平低地区的墓园。重点调查具有传统风格、韵味,以人文理念建立优秀墓园,有侧重点地调查一些国内传统公墓的建设情况。在实地调研过程中,注意图像和文字资料的收集。

4.3实践案例分析通过对实际项目的工程实践,在功能性、景观打造特点、传统文化的运用等方面进行划分,详细解读墓园的总图布局、水景设计、植物设计、景观空间、建筑小品、墓碑设计,并从景观塑造的细节方面加以分析和总结,最后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为论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技术,以理论联系实际。

第6篇:环境行为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城市公园 环境 游人行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也早就被提上日程,其中,城市建设就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表现之一。城市建设可以营造良好的城市休闲空间,而城市公园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载体。城市公园具有为城市居民提供休息、锻炼、娱乐和交流的多方面的功能,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城市公园对城市绿化、吸收汽车尾气及其他污染气体、美化城市环境等方面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总体来看,城市公园不管是对城市居民还是城市本身都是很重要的。本研究就是希望通过对南京市南湖公园和郑和健康主题公园(以下简称郑和公园)这两个公园的调查研究,了解城市公园环境与游人行为的现状,总结出特征和规律。进一步说,希望结合环境行为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城市公园中环境和行为的相互关系,指导城市的空间设计,真正达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一、概念定义

(一)公园

在《公园设计规范》中对公园有一个相对全面的定义:“公园是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有较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绿化环境的公共绿地。”

(二)环境行为学

环境行为学以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同时引入了人的认知活动,分析人类与环境是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于人、行为与环境的关系,有以下几种论点:第一种认为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过程;第二种认为环境是行为模式不可分的部分;第三种认为我们与环境是相互塑造的,即我们塑造了环境,环境又塑造了我们。环境能影响人的行为,通过设计改变公园环境可能引导游人破坏性的行为。

二、选取调查地点的原因

笔者选取了南湖公园和郑和公园这两个调查对象的具体原因如下:第一、基本的一点是南湖公园和郑和公园都是免费开放的,并不存在免费与收费之间的对比。第二、从人口密度和流动性维度看,这两个公园都属于高密度高流动性。特别是在双休日或者法定的节假日,人流量是相对较多的,更加有利于笔者的观察和访谈。第三、南湖公园和郑和公园附近都有一些小区,所以两个公园的活动人群主要以老人和孩子居多,生活气息更加浓厚,容易形成固定的人群,便于发现其中的规律。

三、公园环境分析

(一)公园简介

南湖公园位于城西的莫愁湖南面,它是南京第一座开放式活水公园,于2007年底向游人全面开放。它与莫愁湖公园隔街相望,与和平市民广场遥遥相对,是河西地区居民又一个休闲的好去处。南湖公园占地约15万平方米,其中水面约6万平方米,分设了市民广场、文化广场、极限广场和东花园四大功能区。

郑和健康主题公园(简称郑和公园)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太平南路的中段东侧,始建于1953年,原名为太平公园, 1985年5月3日为纪念郑和下西洋80周年而更名为郑和公园。公园占地2.2公顷,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园内还有庭院式的郑和纪念馆。

(二)公园环境特征

1.绿化配置

公园的绿化配置一直是公园环境质量好坏的标志之一。城市公园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优化城市的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宜居环境。南湖公园和郑和公园绿化配置上总体上看还是不错的。公园的绿化覆盖率不低于总体面积的百分之七十(包含水面),两个公园已经基本达标。尤其是南湖公园,植物景观优美,多采用自然式植物的配置方式。

但是这两个公园也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植物的种类较少,花卉品种缺乏,难以体现南京的地域特色,郑和公园问题更加突出。还有就是植被破坏严重,游人的踩踏使很多植被被破坏,地皮。有些地方甚至在草坪中间被人为地踩踏出了一条路。不仅影响美观,也会使更多的游人在不知不觉中加重践踏草地。

2.基础设施

从总体上看,南湖公园和郑和公园的基础设施都是不完善的。首先是锻炼的健身器材,相较于公园的人流量来说,健身的器材是远远不够的,难以满足需求。其次是公园的座椅设施、卫生设施和照明设施,都是相对匮乏的。座椅不足,厕所服务范围太小,照明设施经常会被损坏等问题。公园的基础设施在笔者看来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但是往往会被忽略的问题,就是公园的指示标志,尤其像是南湖公园和郑和公园这样的非景观性的公园,指示标志(如公园的导游指示图牌、垃圾回收标志、厕所指示牌等)是非常少而且不清晰的。缺乏对这方面的重视,会使游人感觉不便,会给游人留下些许的遗憾。

四、游人行为特征分析

(一)游人型

通过观察,笔者将游人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休憩型:闲坐、聊天、观看风景或者坐在座椅上休憩。娱乐型:唱歌、唱戏、跳广场舞等,以老年人居多。锻炼型:做健身运动、跑步、散步、打羽毛球等进行锻炼活动。散客型:外地游客或者是偶然路过的游人,这种散客不是太多。

第7篇:环境行为学理论范文

    论文摘要:责任会计作为企业管理会计制度的创新,与行为科学理论紧密结合。企业可以通过激励机制、团队建设以及综合考核与评价实现企业效能的最大化。 

一、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是“运用自认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包括低级动物)的行为的一门科学”,是20世纪40年代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梅约创立的。如今行为科学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它着重论述如何在企业管理中有效地进行“激励”与“领导”,这种在企业管理中的行为科学成为组织行为学,它是行为科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 

二、责任会计制度 

而责任会计制度是现代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责任会计制度是指以责、权、利相结合为基本原则,以责任中心为对象,对其所分工负责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划、控制、核算以及业绩考核与评价的一种会计制度。适当的责任会计划分,能够清楚地界定每个责任会计主体的权责角色,再加上恰当的协调和控制,就能够提高主体成员的工作效率,而且还能改善组织的整体表现。相反,如果企业责任会计管理之间相互脱节,那么就会产生延误决策、引发冲突、行政管理成本高涨和士气低落等问题。 

三、责任会计中的行为科学 

1.团队建设。对企业而言,其管理层关注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提高企业员工的忠诚及承诺度,如何激励员工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如何使员工的实际工作行为及绩效对整个企业产生正面的影响从而提升整个部门和企业的效能。另外,当今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崛起,使得员工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他们所拥有的劳动力上,还在于他们能够产生富有创造性的思想和观点。 

行为科学理论中的“人本”观点认为企业管理的关键在于人,人的能动性的发挥程度与企业管理的效应成正比,对人的管理和充分调动起人的积极性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责任会计制度应用行为科学理论,划分责任单位,确定责任目标,实行目标管理,践行团队建设,以实现企业效能的最大化。 

团队建设作为行为科学理论在责任会计中的一大应用,有其突出的优点:观念相似、利益相关的人员组成责任群体,能够实现成员间的互补与密切协作,整合个体资源形成群体优势,是有效实现企业目标的基础。通过团队建设,每个责任群体部门都可以深入发展自己的职业经验和专业知识,这样群体在专业技术和职能方面有很强的革新性。团队建设可以产生“规模经济”。此外,责任群体的团队建设允许每个单位拥有自己的激励和控制体系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并加强每个单元的优势。 

然而,在我国的组织情境中,对于行为科学团队建设方面的应用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一方面,企业员工经常担心就工作问题公开发表自己的看法会影响责任群体的和谐和挑战领导的权威,不仅无法影响到管理层的决策,还可能会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这种担心正是责任会计制度发展不完善的结果。另一方面,我国具有发展潜力的大大中型企业虽然积极学习国外的企业管理理论,却只重于形式上的模仿,没有触及整个企业模式的核心,导致责任会计制度的发展不能为企业实现最大化的绩效。 

2.激励机制。行为科学理论在管理学中的应用,归根结底是要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是满足人的动机。动机的产生引发于两个因素:一是内部因素,即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另一个是外部因素,即刺激,包括物质刺激和精神刺激。行为科学认为,要使人们产生某种积极行为,就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激发起人们的某种动机,动机激发起来了,行为就自然产生。而行为产生后,就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目标。通过动机对行为与目标之间的合理引导与调解,就可以激发和保持人的积极性 ,使人们的工作情绪、精神状态保持在为实现其目标所必需的高效率水平上。这在责任会计管理制度中的具体表现为激励机制。 

行为科学理论指导下的责任会计制度与传统的管理制度相比,能够提供更加有作用的激励工具:新的薪酬体系针对的是责任中心群体而非个人,同时新的薪酬体系的计量基础不是职位而是责任群体对企业的贡献,它的核心也不是定期升职和自动浮动工资,而是对任务的兴趣、获得的成功和辉煌;新的保障体系也并不单纯为了保障就业(只为你提供有保障的工作而不管工作本身是什么),还要保障员工的就业能力——这种能力能增加就业者在内部和外部劳动力市场上的价值;新的忠诚也不是要忠于老板或是忠于公司,而是要忠于要实现的目标,为目标寻找机会、推进任务、赢得声誉。 

目前被我国企业广泛采用,并且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通过责任群体的薪酬与经济效益挂钩取代传统的月薪制,是责、权、利更加紧密地结合,有利于在企业内部形成利益激励机制,调动责任群体中各个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企业留住有才能敢于创新的人。 

3.考核与评价。对于实行责任会计制度的企业进行绩效考核与评价时,除了要对成本、利润、投资回报率、剩余收益等价值指标进行考核,各责任中心还应在报告中用文字说明对人的管理概况。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为企业最高管理部门对责任中心业绩的考评提供更为客观的依据,而且也为最高管理部门提供了可以改进整个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有价值的信息。通常,企业可以借鉴以下考核步骤(责任中心的任务应主要围绕着流程而非职能,把顾客需求作为绩效目标;减少流程中的子过程以使责任中心扁平化,最好平行组织责任群体,每个群体尽量控制可能多的步骤,这比有很多责任群体但每个责任群体管理很少步骤要好得多;高级领导负责管理流程的绩效;把绩效目标与评估所有活动对顾客满意度的作用联系起来;组织任务和设计的重点是责任群体而不是个人,单独的个人行为没有能力去持续改进工作流程;尽可能把责任性和非责任性的活动相合并,让责任群体自觉承担雇佣、评价和计划的责任;强调每个员工都应该发展各种能力;对个人技能的发展和责任群体精神进行奖励,而不是对个人单独的表现进行奖励),如果责任主体能够高度吻合以下标准,那么可以肯定的是,行为科学理论已经深入渗透到企业中,并将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第8篇:环境行为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管理学 挑战 发展趋势

一、管理学的流派及演进

1、管理学的流派

20世纪初诞生的管理学随着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努力,理论与实践均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流派叠出,新理论新思想不断产生。哈罗德・孔茨曾写过两篇著名的论文《论管理理论的丛林》(1961年)和《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1980年),对1980年前的管理学领域内精彩纷呈的理论、主张等进行精辟的归纳与分析。他认为到1980年为止,管理学至少已发展有十几个学派,典型的有:古典学派、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组织行为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学派等等。科学管理原理代表人物是泰罗,该学派认为,管理本质上可以归结为一种管理方式或方法,因为人的科学工作和协作及对人的激励与效率关系的研究实为发展出相应的管理方式方法而已。古典组织理论学派代表人物是法约尔和韦伯,他们对管理活动中的各类组织及其行为进行了深入地研究。行为科学学派代表人物有梅奥(E.Mayo)、马斯洛(A.H.Maslow)、麦格雷戈(D.MeGregor)、卢因(K.Lewin)以及穆顿(J.S.Mouton)等,他们有的研究人际关系,有的研究人的需求与行为关系,也有的探讨人的本性及相应管理的问题,还有的研究正式组织中非正式组织问题、双因素模式、管理方式方法等。前者可归结为组织的动力学过程,后者可归结为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方式的探讨。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巴纳德(C.I.Barnard),其研究成果不过是从经理人员在组织中的作用角度看组织如何有效运作。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西蒙(H.A Simon)(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认为决策贯彻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组织就是决策,组织是由作为决策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然综观其著作,除上述观点为组织方面的外,其余主要是发展了决策的科学方法体系。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等等研究内容不过是组织及组织内管理的科学方式方法。经营管理学派是专门研究经营理论及经营中的管理问题。

2、管理理论的演进

管理自产生到现在经历了很多阶段,按照杨文士教授的观点基本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这一阶段是管理理论形成阶段,标志是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及法约尔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和经济理论》。在这一阶段,泰勒重点研究工厂如何提高效率,中心理论是配备一流工人、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严格的分工等,虽然这些理论相对经验管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成分,但是把人作为经济人,忽略了人的其他需求。法约尔的重要贡献是界定了管理的五项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这些职能使管理的内容更加明晰,对于后来的管理理论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但随着组织环境的变化,如人力资源的重要性的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管理的职能又有新的拓展。马克斯・韦伯的主张是建立一种高度结构化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因此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其他的管理学者还包括英国的厄威克与美国的吉利克,他们的研究理论是对前者的古典组织理论阶段的研究重点,侧重于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方法上研究效率问题,对人的心理、能动性没有考虑。

第二阶段:行为科学理论阶段及管理理论的丛林阶段(20世纪30年代末到60年代)。20世纪30年代初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使企业陷入低谷之中,如何从萧条中复苏,是管理学研究关注的焦点。这一时期管理学理论主要从人的行为角度出发寻求答案,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被要按高标准工作或者在竞争中取胜的愿望激励着;麦格雷戈的人的特性理论;波特和劳勒提出的复合激励模型――波特・劳勒模式。这些行为科学理论都是对影响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试图提高人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组织绩效。因此行为科学理论侧重于人的行为分析。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管理理论,被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这些管理学家都是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对管理学的不同见解,如巴纳德的社会合作系统学派,西蒙的决策学派,德鲁克的经验学派等。这一阶段管理理论丛林出现的原因是由于各种不同背景的管理学家对管理和管理学的定义和所包含的范围,没有取得一致意见。这样就降低了管理理论的科学价值,不能对实际管理人员起指导作用。

第三阶段:以战略管理为主的研究企业组织与环境关系的时代(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这一阶段管理学界研究的重点是企业如何适应充满危机和动荡的环境变化,谋求企业的不断发展,较为突出的是管理学引进了战争的词汇――“战略”,安索夫的《公司战略》一书的问世,开创了战略规划的时代。1975年安索夫的《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的出版,标志着战略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战略管理阶段强调企业根本的长远的规划和策略。同时这个阶段还强调企业和外界环境的关系,如劳伦斯和罗斯奇合著的《组织与环境》(1969年),卡斯特和罗森茨维克的《组织与管理――系统权变的观点》,这些管理学家的观点是企业组织应根据外界环境制定自己的战略,强调环境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同期迈克尔・波特(1980年)发表的《竞争战略》把战略管理的理论推向了高峰,深刻分析所处的外部环境,如五种竞争力量,三种基本战略等,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选择自己的竞争战略。总之,战略管理阶段侧重于从企业战略的高度制定企业长远的发展规划以及自己的竞争策略。

第四阶段:企业再造时代(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80年代以后,企业组织越来越不适应竞争激烈的环境发展,盲目扩张的“大企业病”成为企业适应快速响应市场的阻碍,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技术上提供了支持,因此迈克尔・海默与詹姆斯・昌佩合著的《再造企业――管理革命的宣言书》阐述了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快速的响应市场,必须要对业务流程进行重组,使企业重获活力,因此BPR为起点的业务流程再造成为这一时期的新的管理热点。这一阶段管理学的研究热点是对企业组织进行重组,打破原来的组织分割,建立面向市场能快速反应的组织形式。

第五阶段:全球化和知识管理时代的组织管理(20世纪90年代以后)。1990年,彼得・圣吉所著的《第五项修炼》标志着学习组织管理方式的成立,这种观点认为在目前经济激荡的时期,谁能掌握比对方更多的知识和能力,谁就更能在竞争中取胜。因此应把整个企业建立成学习型组织。除了学习型组织之外,90年代还有一个热点问题就是虚拟组织,虚拟组织与传统的实体组织不同,它是围绕核心能力,利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等通讯手段与全球范围内的组织建立合作,合作的目的达到后,合作关系随即解散,因此这种组织能快速响应市场,使企业的适应能力更强。这一阶段研究的重点是企业如何能更快的响应市场,侧重点是组织的创新。

二、新时期管理学面临的挑战

1、组织的资源由以劳动力、土地、资本为主转向以知识与信息为主

传统的资源如劳动力、土地、资本和自然资源支撑了20世纪的发展。但21世纪,知识与信息将成为发展的最大资源。这一转变意味着传统的资源配置模式无法满足需求,未来的资源配置模式必须变革。

2、组织的成员由经济人向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转变

在物质不甚丰富而又在逐步丰富的20世纪中,大众迫于生计更多地像一个追逐利益的经济人,经济学家们以此构造了他们的理论体系和现实的经济体系,然而在物质甚为丰富、人类生活有了大步提高之后,人们也许开始摆脱经济人的头衔,此时不仅经济体系需要重构,对人们工作努力的驱动源恐怕也需要重构。

3、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

环境变化速度愈来愈快,一些巨大的僵化的组织已不能敏捷地变化自己以适应环境,从而导致衰落乃至消亡。新世纪的到来使得一些肩负组织重托的人不得不为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而担心,于是便有“第五项修炼”一说,以针对现时组织。21世纪中只有具有学习能力和超然思维的有机体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不败的地位。

4、21世纪人们的伦理将发生全新的变化

20世纪人的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20世纪众多约束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这些约束因素在21世纪发生变化之后,作为管理的出发者,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都将发生不可预知的变化。然而,重利不重义的20世纪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应该转为全新的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以此来构造未来的社会和经济体系。21世纪的管理学将覆盖全新的管理伦理、管理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5、信息爆炸将导致自信息搜索的困难

21世纪是信息的世纪,是信息爆炸的世纪,信息越充分,人们就越难及时搜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除非有比现今更为有效的信息搜索方法与技术。信息社会中的人就像一艘孤立无援的船独自在大海中寻觅。从所需信息的角度来看,一个个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不充分信息的拥有者,如何在他们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可能是21世纪管理学的拓展方向。

6、组织内部由分工走向综合

即将过去的20世纪是专业化分工大发展的世纪,人类从专业化分工获得了巨大的收益,20世纪的文明可以说是专业化分工的文明。然而分工愈深愈细愈有可能偏离本原要旨,使综合性的问题难以处理和解决。21世纪可能是重返综合的世纪,人类或许可从综合中获得更大的收益,企业或许能在综合中获得新生,管理学或许要创造综合性的理论与方式方法。

三、对未来管理学发展趋势的认识

1、管理要素的侧重点变化且不断出现新的管理要素

通过管理学理论的演进路径,我们可以发现环境变化导致管理要素重要程度变化,导致管理理论的演进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信息技术、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知识、信息、时间、人才等要素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因此围绕着这些要素的管理成为未来的管理趋势。如信息管理、人本管理、柔性管理、知识管理等。另外管理使命不再是提高效率,首要任务将是精心培植核心竞争力。

2、管理竞争主体的变化――组织变革

未来的竞争并不简单的是各个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企业对市场的敏锐程度,谁最先抢占市场,谁就能最快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谁就能在竞争中抢占先机,因此围绕最终消费者而建立的战略联系或者供应链成为竞争的主体。管理活动的趋势不再局限于单个组织的内部,而是扩展到整个价值链、供应链和业务流程;集中所有资源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战略联盟、虚拟企业等新型组织形式应运而生,而围绕着新的组织形式的信息管理、战略管理成为未来的管理重点。

3、管理客体: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变革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未来的管理重点不只是组织内部的事务,更加关注组织与全球的关系;管理的重点应是组织间的竞合关系、文化融和,竞合双赢;开始研究企业间的合作,研究整个供应链的效率;运用经济学的最新理论分析管理问题背后的行为动机。

4、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变革

管理内容由对人、事物的管理转变为对知识的管理;研究方法突破定性分析,注重数学模型、经济学和计算机应用。

【参考文献】

[1] 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 钱颜文、孙林岩:论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的演进[J].管理工程学报,2005(2).

[3] 哈德罗・孔茨:管理学[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

第9篇:环境行为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网络消费 传统消费 消费行为

引言

随着网络的产生与发展,消费者的消费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其获取商品信息、购买商品的便利性增强,这从根本上促进了消费者消费观念、消费形式和消费角色以及消费行为的变化,从而在消费需求、购买动机、决策过程等网络消费心理方面表现出突出的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消费方式也由传统的柜台、商场消费步入网络消费时代。

1 消费行为的定义

任何一种消费活动,都是既包含了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又包含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准确把握消费者的心理活动,是准确理解消费行为的前提。营销是有规律可循的,消费者心理及行为与企业的市场营销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企业必须以充分满足顾客的需求为中心,以市场为中心和以消费者为导向,采取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去占领市场。

美国营销协会将消费者行为学定义为“人类用以进行生活上的交换行为的感知、认知、行为以及环境的动态互动结果”。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了解到消费者行为是动态的、互动的,以及是与交易行为有关的。

Roger D.Blackwell认为,消费行为特指从市场流通角度观察的、人作为消费者时对于商品或服务的消费需要,以及使商品或服务从市场上转移到消费者手里的活动。

学者Kanuk&Schiffman对消费者行为的定义是:消费者在产品上满足其需要时所表现的一系列行为――寻找产品、购买产品、使用产品、评定产品和处理产品。但是,研究者Vyas对此提出了异议,他认为,消费者行为应该是消费者者在取得产品和对产品的使用与获得产品服务之前,并在决定将要进行这一系列活动时的决策过程,并在这一系列活动中表现出来持续有影响的经验消费行为。

2 网络消费行为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2.42亿人,网络购物使用率提升至42.9%。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的无店铺零售业态,它具备与传统购物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从近十年来的网络购物人数的增长和网络购物成交金额快速增长来看,消费者的网购行为非常值得研究。

对于网络消费者行为的研究首先要考虑消费者个体自身因素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如消费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月可供支配收入等。同时,在网络环境下,消费者所处的地域、社会、文化、个人等各个方面因素都会影响消费者的心理里与行为。但是网络消费背景下,各因素的影响也呈现出有别于以往的特点,如表1。

现阶段,网络营销背景下的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均是以传统的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学作为基础,并为形成网络营销独特的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学理论体系。为我们分析传统消费行为与网络消费行为之间的异同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3 网络消费行为过程

传统的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一般认为可分为五个阶段,即产生购买需求信息搜索选择评价相关信息做出购买决策购后评价。传统消费模式下,消费者的信息来源大多为媒体广告和朋友交流,要想对商品的质量、价格等因素做比较,则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去多个店铺和商场才能实现。与传统消费相比,网络消费是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整个购物过程,购买需求产生后,消费者通过网络检索的方式对目标商品进行筛选,并通过网站的对产品的相关介绍、网络店铺的信誉等级、之前的消费者对该商品的评价等各方面对商品做出初步评估,再通过具体的沟通方式与店家进行深入沟通交流,对整个商品及服务信息做到详细的了解;综合个方面的信息,当商品的综合信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时,消费者就会做出购买决策荆所需商品加入购物车,填写好个人收获信息后提交订单;消费者下单后,通过网络银行、支付宝或其他支付方式付款;店家收到付款通知后与消费者确认收货信息,并联系快递企业,给消费者发货。最后,消费者收到货物后,确认付款,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此次网络消费各个方面,如商品质量、服务质量、快递服务等做出评价。

刘丽华在“虚拟市场和网络购买流程”中将网络购买过程分为“唤起需求、信息对接、比较选择、购买决策和购后反馈”五个阶段。吴延凤则将网络购物的基本流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购买前、购买中、购买后。购买前包括五个阶段:潜在需求的唤醒―收集信息―购买方式选择―购买商家选择―购买产品选择。购买中包括两个阶段:支付方式选择―等待接受产品。购买后包括两阶段:售后服务―售后评价。

4 网络消费行为与传统消费行为比较

网络消费与实体店铺消费存在许多的不同点,传统营销理论将消费者决策过程划分为需求确认、信息收集、比较选择、购买决策和购后评价五个方面。网络消费时消费者借助互联网这一工具发生的,在五个阶段均与传统消费有所差别。具体比较结果见表2。

结语

对网络环境下的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是分析影响网络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因素,但研究变量比较混乱,也不够全面,还有很多的变量都未被纳入到研究范围。本文也只是试图在众多的研究网络消费行为的论著中寻找蛛丝马迹,浅显地分析传统的消费行为与网络消费行为之间的异同,希望能为相关电商企业制定相关的营销策略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Roger D.Blackwell.消费者行为学(原书第10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张琪.网络购物消费者行为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