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业链的形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资源的供应链包括资金供应链、技术支持链和智力支持链。技术方面的资源指与媒体相关的高技术的投入;智力支持链包括对媒体生产前期的目标设定及市场战略策划等。①产品生产链主要指通过新闻采访写作与编辑评论等环节制作新闻信息产品的过程。市场销售链由与媒体相关的产品开发、销售渠道两部分构成。信息反馈链是对媒体产品的反馈,也就是针对媒体的调查咨询。
资源供应链、产品生产链、市场销售链和信息反馈链共同构成传媒产业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上一个环节制约着下一个环节,为链条上的下一个环节提供充分的营养与动力,这样,就可使链条上的各个环节实现资源的互补与共生,正是通过生态链上的资源的循环利用,才使传媒产业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动和能量转换得以实现,传媒产业的生态平衡才得以实现,才能够实现生态传媒的目标,才能够营造一个健康的传媒产业生态链。
目前制约我国传媒产业生态链形成的因素主要有:
一、法制因素
我国传媒产业运作的法制环境亟待规范。靠行政手段而组建的传媒集团,更像一个事业集团,还没有学会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运营。行政力量、微妙的非市场因素都将继续影响集团的经营战略,而且从全国范围来讲,以行政区划为基地的布局将演绎成新的地方割据。要营造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的真正有竞争力的传媒巨舰,还需要在这种事业集团的基础上重新洗牌后才能诞生。
二、“条块”分割因素
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抑制了媒介系统多种优势与整体功能的发挥,导致有限资源的分散与浪费,不能产生规模效应。我国传媒在业务上接受上级主管单位的“条条”指导,但是在具体的实际业务操作中则以“块块”为主。作为一家现代化的媒体,就要充分发挥它的系统及整体功能,来实现整体功能优化的现代传播体系。
从世界传媒业发展的潮流来看,中国传媒经济要做大做强,必须实现跨行业、跨地区、跨媒体经营。随着传媒经济的发展,传媒集团的经营必然要从核心业务,扩展到上下游相关产业,甚至是多层次的混业经营,产业结构多元化的直接优势是分散了单一产业的风险,开拓了赢利渠道。同时,在数字化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传统媒介与娱乐业、电信业、网络业之间具备了整合的技术平台。这样,不同类型的媒介之间的并购、联合、重组,不仅使传媒集团跨媒体产业链的形成成为可能,而且是传媒集团实现规模经营的必然要求。我国传媒业没有大规模实现跨区域、跨媒体经营,有政策方面的原因,但是更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地方保护主义的限制。②
“各媒体在激烈竞争的态势下,一方面在自己的地盘上不断发展和滚动,把自己做大做强,在自己已经占领的传播区域中,利用熟悉本土文化的特长,利用本土化的亲和力,稳定住已有的传播区域和传播优势;另一方面以获取新利润作为自身发展的动力,把传播的方针、传播的策略、传播的范围定位在突破区域的更大范围内。”③随着我国传媒产业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外来先进的管理、资金、技术(新闻采编水平)的引进,跨区域媒体合作是一些传媒求得快速发展的捷径,比如,2003年11月11日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与光明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在京创办了《新京报》,使南方日报的人才资源、财力资源和媒介的品牌资源得以输出,能够进行合理流动,可以发挥传媒产业生态资源的最大价值和效用,从而能够优化传媒的生态环境,使媒介生态系统内外资源和能量得到充分的循环及转换,实现双赢的目的。
三、专业调查咨询机构的缺失
随着传媒产业竞争的加剧,传媒的决策者很难再像以前那样依靠经验、直觉和主观判断进行有效的市场决策,所以,有必要获得一些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调研和数据的支持。专业调查咨询机构的缺失,就使得我国传媒生态环境中缺少向传媒产业化提供传媒资讯、国际合作、运营评测、经营培训和管理咨询的专业机构,而这些专业调查咨询机构的缺失对于我国传媒产业生态链的各个环节产生着很大的制约作用,使我国传媒产业生态链的资源供应链、产品生产链、市场销售链和信息反馈链各个环节不能客观真实地了解到传媒市场的需求状况。
我国传媒产业的咨询调查起步不久。依照西方的媒体运营规则,依附在传媒产业上的调查咨询,产业规模大约为传媒产业的3%到5%。据估计,中国传媒的经营规模目前不超过1500亿元。根据上述比例推算,中国媒体调查咨询业的产业规模应该在40亿元到50亿元之间。④虽然调查咨询占传媒产业规模大约仅为3%到5%,但是它对传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专业调查咨询机构的繁荣对于进一步规范我国的传媒环境,有效规避虚报发行量、收视率等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不恰当的媒介经营管理方式
过去我国传媒那种“行政命令式”的媒介经营管理方式使我国传媒资源造成大量的浪费,传媒的生态系统经常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我国传媒要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传媒产业的生态资源要得到有效的循环和利用,就应该充分发挥传媒市场的功能,主要依靠传媒市场来配置、优化媒介的资源,形成以传媒市场为主,以行政措施为辅的传媒经营管理的理念。市场经济体制的最大特点就是优胜劣汰、公平竞争,只有通过竞争才能提高媒介报道的质量,使传媒产业的生态链处于稳定和不断升级之中,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市场经济体制下传媒资源或要素应主要是通过传媒市场来进行调配。
注释:
① 《传媒咨询:传媒背后的财富》,IT经理世界网站省略,2003-06-16。
② 李良荣 蔡颖:《传媒经济发展的非经济因素》,《新闻界》杂志2004年第1期13-14页。
③ 沈国芳:《中国传媒大趋势》,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135页。
【关键词】产业结构;城乡收入;关联性
一、甘肃省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的现状分析
(1)甘肃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1978~2010年间甘肃省的生产总值在绝对数量上增长了近63倍。其中,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分别增长了45、51、123倍,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最快。从产值比重的角度观察,甘肃省的产业结构大体上符合一般的演进规律。20世纪50年代初的甘肃省还处于工业极不发达阶段,产业结构呈现出“一、二、三”态势;继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之后,第二产业产值便超过了第一产业成为主要的产业部门,呈现出“二、一、三”的态势,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1986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于1987年也超过了第一产业,开始呈现出“二、三、一”的态势;自1999年起,甘肃省响应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而第三产业在2004年又开始出现下降趋势,目前甘肃省的第三产业发展仍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较低层次。(2)甘肃省城乡收入现状分析。自1978年以来,甘肃省城乡居民的收入在绝对量上都发生了很大幅度的增长。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相对缓慢,自1996年以来绝对量的增长差距开始大幅度拉大。1983年城乡收入之比达到最低值2.30,之后的大部分年份都呈现扩大的趋势,1994年高达3.67, 2007年达到顶峰4.30,此时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差额为7683.42元。1978~2010年间,甘肃省城乡收入比与第一产业比重成反向变动关系,即城乡收入比随第一产业比重的减小而增大。
二、甘肃省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1)三次产业产值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相关性分析。运用Eviews6.0软件对甘肃省1978~2010年的三次产业产值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据进行了平稳性检验、差分协整、加权处理分,最终得出计量经济回归方程:lnY1=0.068467-0.154976lnX1+0.337121lnX2+0.109798lnX3。此方程的可决系数为0.9999,接近于1,说明该模型对数据的拟合度较好。各项指标均通过了T、F检验,说明三次产业产值的增加会对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有较好的解释。通过回归方程可以看出:对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边际贡献最大的是第二产业,其次是第三产业,而第一产业对其有抑制作用,这也说明农业的发展存在不合理性,有待改变。从上述模型分析中亦可以看出,第二产业的发展很有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消费水平的提高,进而会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样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2)三次产业产值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相关性分析。将所收集到的甘肃省1978~2010年的三次产业产值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数据进行整理、计算,运用Eviews6.0软件对其进行处理分析,可得计量回归模型:lnY2=0.004516+0.458482lnX1+0.052179lnX2
+0.271537lnX3,该方程的可决系数为0.9845,接近于1,说明此方程对数据的拟合度很高,通过了T、F检验,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上述回归方程显示,对农民影响最大的还是农业,农业一直处于发展低迷状态,部分农民转向第三产业以获取工资性收入。相对于第一、三产业,第二产业对农民生活水平的影响较小,这说明了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之间的互动太少。
三、政策建议
(1)促进农产品深加工。甘肃省须不断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使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得到显著发展,也使特色农产品的高附加值得以显现。(2)加大畜牧业的发展。甘肃省的草地资源目前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反而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所以,应当对甘肃草地资源较为丰富且地理气候呈现多样性的优势加以利用。(3)促进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甘肃省应对各区域的主导产业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根据自身的情况促进优势农业的发展,开发出具有高附加值的特色农产品。(4)增强产业间的联动性。第一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第二、三产业的支持,尤其是农村产业结构中的第二、三产业。一些深加工企业的建立不仅可以使农民拒绝低价收购从而大大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还可以吸纳过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参 考 文 献
[1]刘伯霞.甘肃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对策[J].开发研究.2009(6)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传统产业集群;竞次发展;低水平创新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8-0099-04
一、全球价值链治理的权利不均衡性
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与价值网络的重构,经济发展水平悬殊的国家之间形成了垂直分工,产品的价值创造体系形成全球性布局,全球价值链理论正是对这种现象的反映与抽象。全球价值链(GVC,Global Value Chain)被定义为产品在全球范围内,从概念设计到使用直至报废的全生命周期中所有价值创造的活动范围,包括对产品的设计、生产、营销、分销以及对最终用户的支持与服务等(Humphrey&Sehmitz,2000)。全球价值链的驱动力基本来源于生产者和采购者两方面(Gereffi,1994)。换句话说,全球价值链在空间上的分离、重组和正常运行是在生产者或者采购者的推动下完成的。发展中国家大多参与的是采购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拥有强大品牌优势和销售渠道的跨国公司通过全球采购和贴牌生产(OEM)等方式组织起来的商品跨境流通网络,形成强大的市场需求,拉动那些奉行出口导向战略的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的工业化,例如20世纪50-60年代的日本,70-80年代的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与东南亚等,以及90年代以来的中国。
全球价值链的地理分布上呈“大区域离散,小地域聚集”的特征(张辉,2006)。一方面,价值链片段化导致其中各价值环节在全球垂直分离;另一方面,分离出去的各价值链环节一般呈高度地理聚集,使地方产业集群成为全球价值链在区域经济中的重要载体。地理上的临近性降低了交易成本与生产费用,专业化分工催生了集群的规模经济,学习效应加速了知识积累、新技术的推广,产业集群已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与创新源泉。Kaplinskv&Morris(2001)区分了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两条道路:低端和高端。低端道路是以低工资、低价格、简单技术、高污染、大量的资源浪费为代价参与国际市场并获得竞争力;高端道路是通过采用新技术、不断调整并改进产品与生产过程、增加产品附加值来构建自身实力,从而获取竞争力。通过对国内许多传统产业集群的研究发现,在国内需求不足的约束下,谋求集群发展的前提就是融入全球价值链,并不介意是低端融入还是高端融入。从短期来看,便捷的低端嵌入方式有利于接受外部的技术扩散、获得稳定的销售渠道并取得较高的经济收益;不过从长期来看,其实际上对集群的升级特别是创新产生了很大的副作用(Luiza&Lizbeth,2001),采购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中的大部分价值增值都流向了市场销售和品牌化等流通领域(Henderson,1998),只有极少量的价值增值流向生产领域。
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细化使全球价值链日趋复杂,内部环节不断增多,交易的可标准性不断降低,交易费用激增,通过提升价值链中单个环节的效率从而提升整个价值链的收益变得十分有限,因此需要系统性协调价值链中各个环节的活动。这种系统性协调就是价值链治理,即价值链主导者通过采购网络、生产网络与销售网络对参与者实施影响与控制的过程。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是通过非市场机制来协调价值链参与企业间的相互关系与制度机制(Humphrey&Schmitz,2000),因此参与各方的权利是不均衡的。价值链主导企业一方面要求承包企业改变自身生产过程,另一方面也会不断寻找新的供应商。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环节的进入壁垒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低成本传统产业集群参与到全球价值链的生产组装环节,竞争日益激烈。价值链治理者对能力较低的承包企业实施垂直管理,控制力愈强,治理程度愈高,价格主导权愈强,获取的比较利益愈多,因此,低端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中国传统产业集群发展前景十分黯淡。
二、全球价值链下中国传统产业集群发展的两难困境
(一)竞次发展困境
中国传统产业集群已经或者正在快速嵌入全球价值链,集群内以中小企业为主,主要为跨国公司提供OEM代工,注重合同生产,缺乏对产品核心技术的掌控,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低要素成本及税收优惠,趋同定位和同质化竞争问题尤为突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种低层次竞争优势存在着被更低成本的地方产业集群所替代而引发衰退的风险,同时也暴露出地方产业经济系统的脆弱性。Gereffi(1999)在研究东亚服装集群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动扶梯理论”。他认为,融入GVC是发展中国家传统产业集群登上能力增长自动扶梯的必要环节,它将帮助集群自动获得从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价值链升级的机制。
实际上,中国传统产业集群在GVC中的升级是一种受治理的升级,不仅没有登上能力增长的自动扶梯,反而时刻演绎着升级与反升级的较量。原因在于,GVC存在着一种战略隔绝机制,使得依托跨国公司战略空间集聚效应所形成的产业集群具有内在的封闭性,地方根植性和地方产业关联被弱化(民等,2007)。考虑到国际技术外溢有限性,对外部网络的过度依赖意味着放弃了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主动权:若向设计、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容易与主导企业产生利益冲突而被遏制;若实施技术创新和自主品牌,则存在自身实力与创新能力不足的风险;若满足于全球价值链的底端锁定,则陷入竞次(Race to the BoRom)发展困境。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出现的竞次行为是全方位的,原本创新、进步的竞争过程,却不断演变为一个“看谁比谁便宜、谁比谁更能支付更低成本”的竞次过程(袁剑,2005)。中国在赢得“世界工厂”美誉的同时,对廉价劳动力的耗费、环境的破坏、能源的消耗都已经达到令人难以忍受的地步,不断冲击着生态文明的底线,从而引致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悲惨增长”。
(二)技术创新困境
Porter(1998)指出,集群自产生后就处于动态演化中,如果一个集群地区在一段时问内不能在其主要的技术领域或公司和机构方面构建其能力,就有可能由于外部的威胁或者内部的僵化而失去竞争力。我国传统产业集群面临的外部威胁主要源自出口市场需求大幅下降、技术中断、政策干预、信贷紧缩等方面,外部威胁会诱发集群衰退,但真正决定命运的仍是集群内部的自稳性风险:地理上的临近一方面会降低交易成本与生产费用,另一方面又会导致集群自我封闭;专业化分工一方面会产生集群的规模效应,另一方面也增大了集群内部的协调风险;示范效应与学习效应一方面有利于集群知识积累和技术扩散,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群体思维和战略趋同现象;协同溢出效应一方面使集群内企业享受到外部经济的好处,另一方面却助长了企业的创新惰性。
熊彼特(1912)的创新理论强调生产技术的革新与生产方法的变革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至高无上的作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也表明,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同时也是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提升绩效、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Romer,1986;Lucas,1988)。近年来,中国各级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技术创新与科技进步,但效果并不明显。原因在于,面对创新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企业往往会选择低成本、低难度、低风险、更具功利性的创新活动,主要集中于产品结构、产品外观设计、包装、款式、规格、辅助功能等方面。这些创新都属于知识外显型创新,实施模仿与渐进性创新的机会成本非常低,加上外在力量难以对模仿活动进行有效制裁,无法有效遏制“自己偷,也让别人偷”(rip offandlet rip off)之类的机会主义,无法保证创新者的“先驱者利润”,反而会形成内生模仿的微观机制,使集群最终陷入低技术锁定、低水平创新的困境。一旦陷入这种困境,要脱身出来就会变得十分闲难。因为突破锁定意味着对整个经济系统实施组织变革与调整,改变原有的市场秩序与制度安排,这必然会带来高昂的路径转换成本,甚至会造成比技术创新更高的交易成本。
综上所述,若维持现状、满足于全球价值链的底端锁定,则面临竞次发展与悲惨增长;若要突破趋同定位、低技术锁定,则必须支付高昂的组织变革成本与路径转换成本,中国传统产业集群已经陷入进退两难的发展困境。
三、我国传统产业集群发展路径转换的对策建议
在发达国家,像意大利、法国、德国、丹麦和挪威的纺织、服装、鞋、家具等产业集群,其发展道路与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产业集群完全不同,被称为创新性的低技术集群。通过赋予文化内涵和知识特性,这些产业在发达社会中确立了领导地位,并没有衰退为夕阳产业,或者只能在低工资的产业环境中发展。王缉慈(2005)按照发展道路的不同将产业集群分成两种类型:基于低成本的集群和基于创新的集群。本文认为,中国的传统产业集群若要摆脱“两难困境”,必须借助外部效应,转换发展路径,由低成本集群向创新型集群发展。
(一)重视国内市场,降低对GVC的过度依赖
中国在追赶国际技术前沿的过程中,存在着重技术轻市场的倾向,“以市场换技术”战略正是这种倾向的体现。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让出了市场,却没有走上“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之路,反而陷入“引进淘汰再引进再淘汰”的恶性循环。究其原因,技术进步只是手段,产业升级才是目的,产业升级必须依靠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不一定会带来产业升级。嵌入GVC的传统产业集群容易获得工艺升级与产品升级,但是在功能升级上遭到纵向封锁,实际上产业升级的周期是被拉长了。而让出市场、失去对销售渠道的控制权才是影响集群发展的“致命伤”,市场范围扩大受限阻碍了集群分_丁的深化,企业内部分工不足与集群内缺乏大企业的协调治理导致“分工限制分工”,大量企业做着同样的事情,便产生了诸如战略趋同、同质化竞争等问题,企业只能依靠不断降低价格来取悦价值链治理者。微薄的加工利润,使企业对增加R&D投入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通过集群创新活动构筑较高的进入壁垒,已得到的经济租会由于进入壁垒被突破而流失,会随着技术扩散而消失。若要保持较高的收益,要么是该行业进入壁垒很高,潜在竞争者无法突破;要么是进入壁垒在不断发生变化,即企业的创新和生产能力在动态发展,不断从事新的经济活动,在该领域形成新的经济壁垒,从而抵御潜在竞争者。这些进入壁垒被形象地称作产业集群的“堤防”,若集群在构筑进入壁垒方面无作为或者不作为,则会面临竞争者过度进入而导致的贸易条件恶化及租值耗散。事实上,除了技术以外,人力资源、组织结构、产品设计、品牌推广、营销渠道、物流控制、基础设施、自然资源、企业关系、金融支持、政策支持等都可以构成产业集群的“堤防”。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产业集群只是全球价值链上的一个子系统。然而,无论嵌入什么样的价值链、也不管嵌入能给集群带来何种升级机会,利益都不会从嵌入中自动产生,升级也不会自发实现,甚至连价值链治理者促进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升级的意愿都值得怀疑。集群升级的动力源自集群内部,重视本地联系和地方层面的治理(Helmsing,2002),通过集群要素间的互动学习提高区域创新绩效,对于集群升级至关重要。经过30多年高速发展,中国已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国内市场无论是规模还是多样性,都成长为全球最重要的新兴市场,可以为本土企业提供持续投资和创新的拉力。然而,在缺乏本地市场联系的情况下,代丁企业无处借力培育自己的品牌,无法形成对自身附加价值的攫取能力,甚至连国内迅速成长的高级要素也无法充分利用。若要扭转目前的被动局面,必须重视基于国内市场空间的国内价值链的培育,通过构建国内品牌和销售网络渠道的终端集成,摆脱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才能在价值链博弈中争取到更有利的地位和更好的发展前景。
(二)基于创意资本嵌入的集群协同创新
一直以来,我们对创新的理解都过于狭窄,一般局限于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以及与之相关的制度创新和创新文化。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自主研发被提到了空前高度。然而,在传统低技术产业的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高技术生产工艺和过程,其重要性却经常被忽视。事实上,低技术的学习与创新和高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同样是知识创造,从事低技术产业的企业在资源管理、产品差别化、生产制造、后勤保障、营销推广、售后服务、商业模式等都需要创新以获取竞争力。甚至可以说,产业价值链中的所有活动都可能发生创新,创新不仅来自于多学科的、系统的研究成果,还包括很多不同的、能够解决问题的技术,甚至是原有技术融合、重组、集成、杂交而成的技术。
关键词:产业链;内涵'分类;基本特性;表现形式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6)03-0114―04
一、产业链内涵:国内已有文献的简单回顾
自然界的生物之所以能维持生态平衡,是由于有生生不息的生物链在维系,而企业要想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稳定发展,依靠的正是上下关联的产业链。最早提出“产业链”一词的是我国学者傅国华,他在1990―1993年立项研究海南热带农业发展课题中,受到海南热带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的启迪而提出来的。[1-7]简新华认为:经济活动中的各产业依据前、后向的关联关系组成了产业链。[2],杨公朴、夏大慰认为:产业依据前、后向的关联关系组成的一种网络结构称为产业链。产业链的实质就是产业关联,而产业关联的实质就是各产业相互之间的供给与需求、投入与产出的关系。[3]龚勤林认为,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形态。[4]蒋国俊、蒋明新从战略联盟的角度论证了产业链,提出产业链是指在一定的产业集聚区内,由在某个产业中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或国际竞争潜力)的企业,与其相关产业中的企业结成的一种战略联盟关系链。[5]郑学益认为:产业链就是以市场前景比较好、科技含量比较高、产品关联度比较强的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为链核,通过这些链核,以产品技术为联系,以资本为纽带,上下连接,向下延伸,前后联系形成链条,这样,一个企业的整体优势就转化为一个区域和产业的整体优势,从而形成这个区域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6]李心芹、李仕明等认为:产业链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以某一个产业中具有竞争力或竞争潜力的企业为链核,与相关产业的企业以产品、技术、资本等为纽带结成的一种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战略关系链。[7]李万立认为:产业链也叫价值链,是指围绕一个关键的最终产品,从形成到最终消费所涉及的各个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动态关系.[8]周路明认为:产业链是建立在产业内部分工和供需关系基础上的一种产业生态图谱。产业链分垂直的供需链和横向的协作链。垂直关系是产业链的主要结构,也有人把这种垂直分工划分为产业的上、中、下游关系。横向协作关系则是人们经常提到的产业配套问题。[9]
综合各位学者对产业链的定义,结合现实成功的产业链案例,可以认为:产业链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同一产业部门或不同产业部门某一行业中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及其相关企业,以产品为纽带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关系,联结成的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链网式企业战略联盟。
构建产业链包括接通产业链和延伸产业链两个方面。接通产业链是指将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的产业链的断环和孤环借助某种产业合作形式串联起来。延伸产业链则是将一条已经存在的产业链尽可能地向上游延伸或下游拓展。产业链向上游延伸一般使得产业链进人到基础产业环节或技术研发环节,向下游拓展则进入到市场销售环节。[4]产业链拓展和延伸的过程中,一方面接通了断环和孤环,使得整条产业链产生了原来所不具备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方面的整体功能;另一方面衍生出一系列新兴的产业链环,进而增加了产业链附加价值。
二、产业链分类:从实用角度和其形成过程中企业间的关系划分
产业链从不同角度出发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从实用角度出发,产业链可分为:按行业分类在、按龙头企业分类、按产业链中企业之间的作用关系分类三种方法。按行业分类法,产业链可分为农业、林业、畜牧业、农工贸、猪肉、蔬菜、中药、化肥、造纸、煤炭、机械制造、汽车、钢铁、电信、服装、高新技术、盯、Intenlet、教育、体育、旅游、金融、媒介产业链等。按龙头企业分类法可分为:一汽产业链、宝钢产业链、长虹产业链、联想产业链等。按产业链形成过程中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可分为技术推动型、资源带动型、需求拉动型、综合联动型四种。
三、产业链基本特性:从机械学角度的分析
产业链是产业部门依据一定的经济技术要求,连接形成的链条式集合的新型空间组织链。这种组织链处于不停地运动过程中,并保持一定的相对稳定性。
借鉴机械学中链传动有关理论,对产业链基本特性进行研究,产业链特性包括静态特性、运动特性和动力特性。静态特性是指产业链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时所表现出的性质;运动特性是指产业链处于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性质,不考虑引起产业链运动的原因,是指产业链的运动与外界作用因素之间的关系。
1.产业链的静态特性。包括产业链的组成特性、时间特性和空间特性等。
(1)产业链的组成特性。从产业链的组成角度看,它是“链”、“体”、“链主”三者的统一体。第一,它是“链”,即以若干企业和产品为节点,以企业之间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联系构成的一条空间链。第二,它是“体”。产业链这条“链”并不是松散的链,而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新型的经济实体。这是因为作为经济实体的产业链,链内有针对全链的管理,从而使整个链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于是企业在链内与链外会有不同的成本函数;此外,一个链外企业要进入某一产业链,需要搜集信息、与链内企业谈判等,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因而可以认为链有进入壁垒。这表明实体性的产业链已不是一般的企业之间的联系,而是一个有更多经济内涵的经济实体。第三,链有链主。链主是在链内居支配地位的龙头企业,它往往为链内其他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履行着链内管理者的职能,由此链主也在链内获得超额利润。[11]
(2)产业链的时间特性是指产业链上下链环之间有时间先后之分,即从上一链环到下一链环是由于下一产业部门对上一产业部门产品进行了再次的追加工序;[4]产业链环之间的接续时间越短越好,如果产业链环之间地理位置相距较远,产业链环供需时间势必加长,从而造成运费、储存费增大,增加交易费用。因此,各地招商引资时都要充分考虑本地区主导企业和配套企业的实际情况,要尽量在产业链内招商,尽量为本地区主导产业、龙头企业配套招商。
(3)产业链的空间特性是指产业链上诸产业链环总是从空间上落脚到一定地域,即完整产业链条上诸产业部门从空间属性上讲,必定分属于某一特定经济区域;从宏观产业角度看,产业链条是环环相扣而完整
的;从区域经济角度看,特定经济区域可能具有一条完整产业链条,也可能只有一条完整链条中的大部分链环,甚至一两个链环。[4]对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时,要尽量使区域内产业链完整,并要形成产业集群,以便产生更大的集群效应。
2.产业链的运动特性。它包括产业链的稳定性和产业链的学习创新性等。
(1)产业链的稳定性。产业链中的企业相互间不是一般的市场交易关系,而是一种长期的战略联盟关系,是从战略供货到核心业务领域内全方位的合作,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型合作方式。它与各种松散的企业联合不同,产业链中的独立企业联盟在相互承诺的关键性领域中能像单一的公司那样运作。产业链企业间战略联盟能否长期稳定运行并不断发展状大,关键取决于合作企业之间的竞争定价机制、利益调节机制和沟通信任机制。[5]当然,正如任何一个系统的稳定性都不是静态的一样,产业链是在不断适应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保持稳定的,而且,产业链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当外部市场出现一个完全可以替代产业链中的某个企业而且价格更具优势时,或成员企业的长期收益低于其长期机会成本时,产业链不排除有更好的选择。[5]
(2)产业链的学习创新性。产业链具有学习功能,并通过学习,实现产业链内部各企业之间的知识共享和文化传播,提高产业链的整体运作效率和效益以及整体创新能力。产业链在运动过程中,不断从自身和别人的经验中学习,提高产业链联盟持续的竞争优势和创新能力,这也是保证产业链稳定运转并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
3.产业链的动力特性。这一特性包括产业链的优区位指向性、市场导向性、政策诱导性等。
(1)产业链环的优区位指向性。经济活动都有明显的对劳动力、自然资源、信息、资金、技术、人才、优惠政策和地理位置等的经济优区位偏好,这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等方面十分明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这些区位条件都是动态可变的,不同产业链环基于对特定区位偏好的追求必然不断地进行搜索,从而动态地确定其优势区位。[4]这种对优势区位的追求表现为产业链环的空间动态调整,客观要求治理区域市场壁垒,也客观促成了区域产业经济合作。
(2)产业链的市场导向性。现代经济条件下,市场需求多变性决定了作为市场主体的产业链上各个产业部门必须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并不断调整自身经济行为。这种调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产业链中某链环的增粗状大,即某链环节点企业变多或产品品种增加;二是产业链环的增删调整,即产业链向上游延伸或下游拓展;三是产业链的空间布局调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地资源禀赋条件也在不断改变,一部分原来资源禀赋条件不理想的区域有可能在新的市场需求下凸显其比较优势,从而某一特定产业部门的布局从其他区域转移到该区域。[4]
(3)产业链的政策诱导性。政府的政策诱导性对产业链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一大战略背景下,吉林省结合本省省情制定了现代中药与生物制药产业基地、石油化工产业基地、汽车产业基地、光电信息产业基地、绿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基地等五大发展战略。这样,这五大产业基地必将在国家政策引导下获得飞速发展。同时,五大产业链的断环、孤环很快被接通,并通过产业链整合不断向上游延伸,向下游拓展,每条产业链的链环都有大量企业集群,逐渐形成一个纵向为产业链、横向为产业集群,纵横交错、经纬交织的产业链网。
四、产业链表现形式:不同视角下的考察
因为产业链是对产业而言,并且有企业和产品两个节点,所以从不同视角看,产业链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1.产业视角考察。从产业层面看,由于视角不同,产业链有多种表现形式。
从产业结构视角看,产业链是指第一产业的农业、林业和畜牧业等产业部门与第二产业的食品加工业、机械制造业和皮革制品业等产业部门及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业、通信业、服务业和商业等产业部门之间的逻辑联系与时空联系,可称为产业结构链。[12]
从价值创造角度看,产业链是指在同一产业部门或不同产业部门内所有具有连续追加价值关系的活动所构成的价值链关系,可称为产业价值链。如果从企业视角看,产业价值链就是企业价值链。
从信息视角看,产业链是不同产业部门间的信息流通链,可称为产业信息链。若从企业视角看,产业信息链就是企业信息链。
从组织视角看,要使产业链中不同产业部门或不同企业同步协调运行,形成稳定的战略联盟,共同分享利益、共同承担风险,产业链的组织形式和组织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产业链中企业间的组织形式和组织关系称为产业组织链。产业组织链是产业链运行的载体,是产业链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组织链中的各参与主体链接的状况将会直接影响各个产业链的运行效率和利益。从企业视角看,产业组织链就是企业供应组织链。
从物流视角看,产业链就是产业间或企业间的物流链,从企业视角看,此时的产业链就是供应链。
从技术视角看,产业链包含了产品的研发技术、设计技术、生产技术、管理技术等各种技术,可称为产业技术链。从企业视角看,产业技术链就是企业技术链。技术链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产业链中产品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产业技术含量,增加产品创新度是提高产业链附加值的关键。
从人才视角看,产业链包括开发设计人才、生产人才、管理人才、销售人才等各类人才,可称为产业人才链。从企业视角看,产业人才链就是企业人才链。充分挖掘产业链中的人才资源是提高产业链效率和效益的核心。
从资金视角看,产业链是不同产业之间、不同企业之间的资金周转链,可称为产业资金链。从企业视角看,产业资金链就是企业资金链。资金链运行质量是不同产业、不同企业良好运行的经济基础。
从文化视角看,产业链又是一个依附于产业价值链而存在,又对产业价值链产生持续反作用的文化链。如果把产业链看作是价值创造活动,那么它就是价值链;如果把产业链看作是落实企业文化的一系列活动,那么它就是文化链。价值链体现文化链,文化链指导价值链,二者互动升华。[13]从企业视角看,产业文化链就是企业文化链。
2.企业视角考察时产业链的表现形式。哈佛大学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认为: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为企业的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如果把“企业”这个黑匣于打开,可以把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分解为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一系列互不相同又互相关联的经济增值活动,其总和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14]从企业内部层面看,企业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相互
关联的经济活动正是产品从原材料变成商品的增值过程,一般称为企业内部价值链。从企业外部层面看,企业之间的联接链条从价值生产过程中最基本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商开始,经过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到最终的消费者等各个环节,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供应链。若从价值增值角度看,也可称之为供应价值链。
3.产品视角考察时产业链的表现形式。从产品结构视角看,产业链是指以某项核心技术或工艺为基础,以市场前景比较好的、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产品关联度比较强的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为链核,以产品技术为联系,资本为纽带,上下连结、向下延伸、前后联系形成的产品链,可称为产业生产链。[6-12]
一个企业如果只生产某类高档产品,那么这个企业就是这类高档产品所形成的产业链中的一个大节点。如果一个企业不仅生产某类高档产品,而且也生产某类中低档产品,那么这个企业就是某类产品高、中、低三级产业链共有的交会点。通常一个企业采购的原材料来自多个企业,其产品也会销售给多个企业。每个企业的采购和销售两端都类似扇形关系结构,若干个企业扇形关系结构的交叉、组合与重叠,就形成了产业链的网状结构。[15]产业链就是以若干个企业为大节点、以产品为小节点纵横交织而成的链网系统。
综上所述,可得出以下结论:产业链从不同视角考察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当从产业层面考察时,产业链是产业结构链、产业价值链、产业信息链、产业组织链、产业物流链、产业技术链、产业人才链、产业文化链、产业资金链而集成的产业生态链。当从企业视角考察时,产业链就是供应链;当从产品视角考察时,产业链就是产业生产链。
参考文献:
[1]傅国华.运转农产品产业链,提高农业系统效益[J].中国农业经济,1996,(11),24―25.
[2]简新华,产业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3]杨公朴,夏大慰.现代产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济大学出版社,2002.
[4]龚勤林.论产业链构建与城乡统筹发展[J],经济学家,2004(3),121―123.
[5]蒋国俊,蒋明新.产业链理论及其稳定机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36―38.
[6]郑学益.构筑产业链,形成核心竞争力――兼谈福建发展的定位及其战略选择[J].福建改革,2000(8),14―15.
[7]李心芹,李仕明等.产业链结构类型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4),60―63,
[8]李万立.旅游产业链与中国旅游业竞争力[J].经济师,2005(3),123-124.
[9]周路明.关注高科技“产业链”[J].深圳特区科技,2001(11),10--11.
[10]乔忠等.基于产业链的工厂化农业发展模式[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4(1),29-32.
[11)曾永寿.产业链化现象探析[J].上海商业,2005(3),41―43.
[12]郑胜利,俞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产业链培育[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40―44.
[13]周施恩.“文化链”与“价值链”互动机制研究[J).企业研究,2004(10),53―54.g.
【关键词】农业产业链 产业链融资 产业链整合
十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主导下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中,结构性及体制性矛盾逐渐积累,形成了较为严重的“三农”问题,对正在进行的城镇化带来较大阻力。随着我国以农村信贷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金融理论的不断深化,经历了农村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论三个阶段的演变,学者们基本达成共识,单纯依靠政府或市场解决“三农”问题是十分低效的,而通过非市场手段将农村借款主体整合起来,形成“利益信用团体”,是提高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效率的有效途径(姚耀军,2005;曹协和,2008;焦瑾璞,2008等)。本文所研究的在东营市海参养殖产业链融资中产生的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其本质是通过制度创新将农业产业链上的各个主体进行整合,进而完成农业产业链整合,达到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目的。
一、农业产业链、产业链融资和产业链整合
农业产业链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国外学者对农业产业链的研究较早,主要基于价值链和供应链理论,并集中在技术层面以提高农业竞争力和企业利润为目的(Wout J.Hofmau,2000;Herndndezet al.,2007;Reardon et al.,2009等)。国内学者对农业产业链的理解差异,则体现在具体边界的精确定义上,期望探讨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产业链模式。比如左两军和张丽娟(2003)将农产品从种苗培育到最终消费的全部环节都作为农业产业链的有机组成,赵绪福和王雅鹏(2004)将消费环节排除在农业产业链之外,却又纳入了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科研、农资等政府部门,王凯(2004)则认为农业产业链是由蔬菜、棉花等具体产业链组成等。总结不同学者对农业产业链的理解,本文将农业产业链定义为以农业生产为核心,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以信息链、信用链、资金链和主体链四个维度相互对接形成的均衡链条式关联结构。
根据李智睿(2013)的观点,广义的产业链融资是指“面向产业链运作的整个过程,整合技术、信息流和资金流,提供基于产业链真实交易的融资产品,从而实现产业链创造价值的金融服务”;狭义的产业链融资是指“商业银行为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在整个产品流动过程提供信贷服务,保证产业链的高效、平稳运行,并为自身创造利益,从而达到多方共赢。”本文的农业产业链融资中,资金提供者为商业银行,融资主体为农业产业链中的企业和农户,因此本文研究的农业产业链融资属于狭义范畴,也就是商业银行的信贷投入是基于对农业产业链核心龙头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对整个产业链效益的评估,而不是单纯的评估某个企业或农户的财务状况。
交易成本理论比较好地解释了产业链整合的本质。根据此理论,企业与市场可视为两种可互相替代的交易方式,这两种交易方式在不同环境下会具有不同的交易成本。Williamson(1979)认为,对交易成本最小化的追求决定了企业与市场之间的边界。从整个产业的层面来看,企业与市场的边界变化就会导致产业链结构的变迁。产业链形成的比较优势就是将交易成本内部化,若产业链内部的交易成本低于市场交易成本时,产业链结构的形成就会沿着整合程度提高的方向进行变化,这种变化即产业链整合。产业链整合一般由整合企业作为主导,并按照整合企业在产业链上所处位置分为横向整合、纵向整合以及混合整合三种类型。对农业产业链来说,农业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农产品信息的极端不对称和不可预测,使内部化的交易成本远远低于市场交易成本,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农业产业链的整合程度显著提高(Young & Hobbs,2002;Menard,2005;Swinnen & Maertens,2007;Reardonetal.,2009)。
二、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东营海参产业案例
东营市位于美丽富饶的黄河三角洲,黄河与渤海在这里融会,适宜多种鱼虾类索饵、繁殖、洄游。从2003年引进海参养殖试验开始,东营市的海参产业蓬勃发展。截至目前,全市海参养殖开发面积已达到23万亩,其中投苗面积17万亩,海参总产量达到了4162吨,比2011年增长46.04%,约占山东省海参养殖总产量的三分之一。目前,东营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山东华隆、山东海虹、东营海跃等核心企业为主导,以多家海参养殖户为依托的“企业+农户”的农业产业链。随着东营市海参产业的快速发展,广大海参承包养殖户对资金的需求日益增强。但是,由于海参养殖户普遍缺少抵押担保,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差,往往难以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海参养殖户资金不足导致发展受限,进一步限制了海参深加工企业的发展,影响了整个海参产业链的发展壮大。
表1 农业产业链农户贷款与传统贷款产品对比表
为了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帮助海参养殖户获得生产资金,2011年农业银行东营分行创新推出了近海滩涂使用权抵押贷款产品,用海域使用权作为抵押担保即可获得资金。但是,由于产品设计上未能充分考虑海参养殖户的特点,导致广大海参养殖户并不具备贷款准入条件,该产品未能解决海参养殖户的资金难题。2012年,东营市政府、人民银行与农业银行东营分行对海参产业链融资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认为制约海参养殖户融资的最大问题是单家农户授信的高成本以及农户违约的高风险,在此研究成果基础上探索出有针对性的信贷产品――农业产业链农户贷款。该信贷产品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形成的产业链作为对象,基于对龙头企业信用实力和产业链管理程度的掌握,向农户发放个人生产经营性贷款。一方面,该产品以产业链核心龙头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整个产业链效益的评估作为授信依据,避免了对多家农户分别授信的高成本。另一方面,该贷款产品规定,申请贷款农户由龙头企业推荐并提供担保,获得的资金用途限定于产业链上的内部交易,这确保了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增强了对产业链上农户及下游经销商的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成效,降低了违约风险。
2012年底,农业产业链农户贷款产品一推出,迅速受到了广大海参养殖户的青睐。仅2012年12月,农行东营分行就批复了该项目合作额度3000万元,单户贷款最高额为100万元,为11户养殖户发放农业产业链贷款1100万元,用于养殖户在公司购买海参苗、饲料、药品等养殖经营物资。随着农业产业链农户贷款产品的推广,海参养殖户与海参龙头企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海参产业链出现了主体高度整合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海参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加深合作已经不局限于金融,而是拓展到技术优化、信息共享、风险防范等多个方面。农业产业链农户贷款产品,逐渐在东营海参产业链中打造了一种产业链整合的模式,即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截至2013年8月,该行已批复县域6家龙头企业的产业链农户贷款合作申请,合作金额达11200万元,现已完成发放6800万元,受惠农户达54户,为东营市海参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力的资金支持。
三、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的内在逻辑
在中国农业产业链整合的实践当中,“公司+农户”的产业链整合模式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不少研究者也对这种模式给农村资源配置效率造成的影响展开了研究,发现了它促进农业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证据(万俊毅,2010;杨启智,2004;胡定寰等,2006;祝宏辉,2007;孙艳华等,2008)。万俊毅和欧晓明(2010)则进一步指出这种模式同时扮演了价值发现、价值生产和价值分配的三重角色,方便了产业链整体的价值创造功能因而提高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基于这些结果,有不少研究者进一步提出,产业链整合可以成为中国农业效率增进的有效手段。农业产业链农户贷款产品,从制度创新入手打造了一条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该模式既是依托于产业链整合,又促进了产业链整合的进程。它的本质是将企业和农户形成“利益信用团体”,从农业产业链主体层面将金融资源进行整合,具体表现为信息、信用、信贷三个方面的整合。
(一)信息整合
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对农户贷款困难提供了较好的解释。由于银行与农户之间存在较大程度的信息不对称,银行难以了解农户的财务状况、信用情况等私人信息,难以对其还贷能力和贷款用途进行监督,容易产生道德风险以及逆向选择等问题。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不良影响,银行传统的做法是加大审批贷款和贷后监督成本,当此成本大于当笔放贷收益时,银行将不发放贷款。对于低额度、高成本的农户贷款来说,银行的贷款收益往往难以弥补放贷成本,不得不禁止农户贷款准入。
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通过信息整合嵌入了横向监督机制和同伴筛选机制,完成了信息需求主体从银行到农业产业链内部核心企业和农户的转变,较好地消除了这种信息不对称。对银行来说,对多家农户单独的信息甄别改为对整个农业产业链及核心企业的信息甄别,后者所付出的成本要大大小于前者。对企业来说,一方面,通过核心企业推荐及提供担保的贷款准入方式,使核心企业不得不选择财务状况良好、能够按时还贷的农户,实际上是一种同伴筛选机制;另一方面,核心企业提供违约赔偿、农户之间共享合作资金等制度设计,促使农业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和农户对贷款资金的使用相互监督,实际上是一种横向监督机制(如图1)。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信息整合将在农业产业链上形成完善的信息链,使整个产业链上的企业和农户之间非常了解,彼此信息十分透明,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的信息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并有利于产业链内部主体之间的进一步合作。
图1 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信息整合
(二)信用整合
将信用作为一种可以配置的金融资源,对于绝大部分农户来说,因为自身资金少,缺乏抵押担保等原因,其信用是相对不足的,或者说农户自身在银行的信用程度并不能满足其资金需求。对于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来说,信用是相对“过剩”的,银行倾向于向其发放贷款,其资金需求往往得到超额满足。但是,由于下游农户资金短缺,向核心企业提供的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相对不足,制约了企业对信贷资金的运用,这就造成了信用资源的浪费(如图2)。
图2 传统农业产业链融资
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实际上是将产业链中每个个体的信用进行整合,形成一条信用链,或者说用核心企业相对过剩的信用去弥补农户相对短缺的信用,最终实现信用的帕累托优化。这种信用整合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产生的,毫无疑问农户是信用整合最大的受益者,他们获得了贷款资金。对企业来说,利用自身实际上用不到的“超额信用”,有选择性地为优质农户提供信用担保,可以保证其生产的原材料以优惠的价格提供给自己,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并培养上下游合作伙伴。对银行来说,对农业产业链分散的农户个体的信用考察是费时费力的,而对整个产业链的整体信用考察,以及产业链核心企业的考察是相对轻松的,这种信用整合减轻了其信用考核时的成本(如图3)。
图3 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
(三)信贷整合
在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中,银行按照农业产业链的总体信用进行信贷发放时,并不是分散给单独的农户,而是形成产业链信贷资金池。这种资金池的运作模式如下:设定所有参与农户共同拥有的总金额,限定每户农户的最高贷款额和贷款期限,规定资金用途为农业产业链相关活动,给核心企业较大的权限,由核心企业主导整个农业产业链共同监管资金池内资金的使用。资金池的建立整合了农业产业链上的融资资金,有助于形成农业产业链自身的资金链,资金整合机制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第一,将可以从银行获得的融资资金形成产业链自身的资金链,对资金的运用更加方便和灵活;第二,共同所有和相互监督的资金池,一旦出现违约需要共同承担责任,实际上是一种内部担保机制,大大降低了资金风险;第三,最高贷款额、贷款期限以及资金投向限制,确保了资金为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服务;第四,审贷、担保和监督等职能以核心企业为主的制度设计,确保了核心企业在农业产业链整合过程中的核心地位,有利于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及发展。
综上所述,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实际上是农业产业链的一种整合路径,它通过信息整合、信用整合和信贷整合三方面,将农业产业链的主体进行了整合,使农业产业链向着整合程度更高的方向发展(如图4)。这条整合路径的最大优势在于,它不运用政府和市场的力量,仅仅依托于银行推出的创新型贷款产品,便使农业产业链上的各主体主动地寻求合作,形成利益信用团体,最终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链竞争力的目的。产业链整合依托于金融创新,但是当利益信用团体形成高度整合的农业产业链时,其后续优势并不仅限于金融,而是会扩展到整个产业链生产销售、信息共享、技术革新和抵御风险等各个方面。
图4 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产业链整合模型
四、问题与结论
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或者说产业链融资创新产品下的农业产业链整合路径,减少了银行和农业产业链的金融资源配置成本,促进了农业产业链整合,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探讨。一是该模式在东营海参产业的成功具有一定的条件适用性,不可盲目照搬。首先产业链必须存在占主导地位的核心企业,其次产业链结构必须是“企业+农户”这种“大而数量少+小而数量多”的结构,最后必须存在敢于制度创新去提供大资金贷款的银行。二是该模式仍不完善,有进一步的拓展空间。它仅考虑了农业产业链中原材料生产和加工环节,对销售和消费环节考虑不足。
虽然农业产业化融资模式存在一些问题,但从农业银行东营分行提供的数据来看,其成果十分突出,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纵观全文,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当前国情下,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一条有效路径,其实质是农业产业链整合。二是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的实施必须注意适用条件,对产业链主体层面做好信息、信用和信贷三个方面的整合,并且随着产业链的发展进行改革和完善,不可盲目照搬。三是不通过政府和市场,依靠制度创新,诱使农户和涉农企业形成“利益信用团体”进行主体整合,可以促进农业产业链整合,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
参考文献
[1]姚耀军.《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经验分析》[J].财经研究,2005.2
[2]曹协和.《农村金融理论发展主要阶段评述》[J].财经科学,2008.11
[3]焦瑾璞.《农村金融理论发展的脉络分析》[J].金融纵横,2008.1
[4]左两军,张丽娟.《农产品超市经营对农业产业链的影响》[J].农村经济,2003.3
[5]赵绪福,王雅鹏.《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效应与拓展优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8
[6]万俊毅.《准纵向一体化、关系治理与合约履行――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温氏模式为例》[J].管理世界,2010.12
[7]席晓丽.《产业融合视角下的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关键词:人口传播;产业链;全国青少年人格健康工程;中国家庭网;中国家庭文化基地
中图分类号:C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267-02
人口传播是人口文化和大众传播的有机结合,人口传播就是人口文化的传播,在百花争鸣的文化传播产业中,人口文化就像是一朵无名小花,艰难地守护着自己的生长的方寸之地。笔者所在的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是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直属的宣传单位,自1979年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33个年头,33年来作为人口传播的排头兵,始终引领着人口传播的发展方向,也在异彩纷呈的文化产业中不懈地探寻着生存之路。
自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来,文化产业的地位和影响大幅度提升,作为文化产业大军中一员的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也在不断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利用现有资源、发扬自身的优势、联合社会资源不断拓展人口文化的传播领域,逐步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立足,笔者认为这与创建和完善的人口文化产业链密不可分。
一、解读“产业链”
产业链”是指在一个产品从形成到演变直至最后被消费的过程中,众多部门间相互衔接、相互协调、相互支撑、相互带动,相互推进的多重关系。产业链可细分为主体产业链,支撑产业链和衍生产业链。
(一)主体产业链
主体产业链是指某类产品或服务从形成到消费的全过程中各个环节按照其生产流程依次连接,从而形成的自身的运行链条。对于大多数物质产品生产来说,其产业链一般表现为“产品研发——产品制作——产品销售”的链状结构;对于精神产品生产来说,其产业链一般表现为“内容策划——内容与载体的结合——推向市场实现价值”。虽然两者的具体环节不同,但本质都是依据生产程序构成的“上游——中游——下游”的运行链条。
(二)支撑产业链
支撑产业链是指为某类产品或服务完成从形成到演变再到消费全过程提供保障与支持的产业部门。主要是生产要素部门,如土地、设备、资金、技术、人才等。这些产业相对于主体产业而言属于支撑产业,但对于它们自身而言同样也是一个由上游—中游—下游三个环节构成的完整的主体产业链。以生产要素为主的支撑产业与主体产业的关系如下:支撑产业以自己的终端产品或服务支持主体产业,分别与主体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相连接;生产要素产业支撑主体产业发展,主体产业又拉动生产要素产业发展;没有这些支撑产业,主体产品或服务的一系列生产过程将不能完成,或者不能进入再生产的循环过程。任何一个主体产业链都有自己的支撑产业链,这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三)衍生产业链
衍生产业链是指以某类产品或服务的成果为核心,开发新的产品与服务,从而成为主体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其逻辑关系体现为发散性,衍生产业链的延展必定发生于主体产业链的下游,即只有当产品或服务具有广泛影响、良好口碑和市场业绩,成为广受追捧的品牌时,才有可能将其开发为其他的产品与服务,所衍生的诸多产品或服务各自与主体产业链的终端相连接,分别形成几条由研发——制作——销售等不同环节组成的产业链条,它们之间基本是平行的并不相互连接,如由主体文化产业衍生出的服装业、书刊业、玩具业、电子游戏业等。
二、依托完备的支撑产业链,找到人口文化传播新的立足点
发展人口文化产业,一方面要考察是否具有完备的支撑产业为其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要着力发展因缺少或不足而制约人口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产业。
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人口文化宣传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中国人口宣教中心发起的“全国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就是依托支撑产业链完善保障主体产业链发展的一个成功尝试。该工程由人口计生委与教育部牵头,、全国妇联、中国科协、中国计生协联合实施,包括健康人格教育、文化传承、心理疏导和性健康教育四项基本内容。2010年,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与知名高校的心理专业一同设计问卷,联合各地计生系统,通过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对北京、大连、长春、太原、贵阳、长沙五个地点进行调研。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了当地3500名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学生进行人格状况的问卷调查,形成了青少年人格发展状况、亲子关系、学校生活、兴趣爱好的第一手资料,并以此为基础,与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合作,联合出版了健康人格教育丛书,丛书内容涉及青少年人格培养、心理健康、文化传承、生理健康科普知识等,不仅很好地传播健康人格的理念,而且收到了良好的市场经济效益。
“全国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在发展中积极扩大支撑产业链, 2011年9月,联合“人人网”和各地多家中小学,共同举办了青少年成长礼活动,利用人人网的网络平台,迅速扩大了活动的知晓度,得到了广泛关注,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青少年文化传承活动”中联合“北京师白艺术研究会”、北京中医药大学等老师为青少年讲解书画篆刻艺术,了解中国传统中草药和传统茶艺,让青少年接受传统文化熏染,并建立“青苹果之家“全国青少年健康教育基地,依托基地为青少年和家长提供咨询服务,开展相关活动,传播人口文化。现已在北京、上海、江苏、湖南、内蒙、辽宁、浙江、甘肃等地试点多家分支机构,不仅开拓了人口文化传播新的领域和方向,而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收效,形成了独具特色、颇具规模的面向青少年的公益性品牌服务项目。
三、深入运用产业链理论,做大做强人口文化产业
(一)主体产业链与衍生产业链互为依托,通过支撑产业链作用,共同带动产业发展
关键词:产业链;林业产业价值链;闽台林业产业链;整合与合作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国务院通过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国经济的区域性合作发展思路更加明显,福建省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加强同台湾地区的林业合作是实施先行先试政策,推动两岸更大范围内的交流,发挥独特的地域优势的重要问题。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海峡两岸经贸关系日益密切,闽台林业合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近几年来我省致力于发展绿色海岸经济,加快林权体制改革,为闽台林业合作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中国经济由单极增长进入更加强调互动协调发展的多轮驱动,然而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如地方保护主义、区域统一市场难以建立、商品与要素难以流动或优化组合、地区利益难以协调、产业结构趋同、地区比较优势难以发挥、难以形成企业规模与地区集聚规模经济等。福建将迎来可以预期的新一轮跃升期,大力支持海西经济区的建设目的在于加强闽台产业对接,发挥独特的对台优势和工作基础,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实施先行先试政策,加强与台湾地区经济的全面对接,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因此对两岸林业产业链的整合以及林业合作路径的探讨,对两岸林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地区性的产业经济、实现林业产业的规模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二、产业链及林业产业价值链国内研究现状
(一)产业链的定义
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定义:一是基于微观角度的产业链定义。任保平(2005)认为,产业链从微观上来说是指一个企业的供应链,是一定的产业群聚区内,处在产业链不同环节上的相关产业中的企业而结成的一种战略联盟关系。蒋国俊等(2004)提出,产业链是指在一定的产业群聚区内,由在某个产业中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或国际竞争潜力)的企业,与其相关产业中的企业结成的一种战略联盟关系链。二是基于价值网络的概念。哈里森认为产业链是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链。三是基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角度的定义。郑学益(2000)认为产业链就是以市场前景比较好的、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产品的关联度比较强的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为链核,通过这些链核,以产品技术为联系、资本为纽带、上下连结、向下延伸、前后联系形成的链条。
(二)产业链整合的研究
刘明宇,翁谨(2007)在《产业链的分工及其知识整合路径》中从知识整合的视角,分析了产业链分工演进的不同阶段对制度需求的差异,认为模块化产业链在对第三方强制履约效率、产业进入自由、知识产权保护、关联产业支持等几个方面对制度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度环境对产业链知识整合的影响可以从三个方面考察:契约的执行、产权保护和行业进入规制。里昕、揭筱纹(2006)认为纵向战略联盟是产业纵向整合的一种有力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基于产业链的企业战略联盟也是企业应对产业结构变革、行业环境变化的一种反应。
(三)产业链的形成机制
郭承龙、郭伟伟、郑丽丽(2009)认为林业产业链的形成始于社会分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形成合适的产业链组织结构,尔后产生新的细致化、更专业化的社会分工,周而复始,形成蛛网结构的林业产业链形成机制;之后基于蛛网模型3个维度,提出林业产业链形成的价值模型,并举例说明验证了林业产业链形成机制;最后探讨了林业产业链价值实现的4个途径,为积极拓展和完善林业产业链功能和优化结构提供借鉴。
(四)林业产业链拓展
杨加猛、张智光(2008)基于“微笑曲线”的启示,从提升江苏林业产业整体附加价值的角度出发,分别探讨了林业产业链条中的生产环节、技术环节和营销环节的拓展思路。他们二者还在《论林业产业链的多为拓展思路》中,指出综合供应链、价值链、产业组织、循环经济等相关理论,对林业产业链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基于林业产业链涉及的不同层面和多种视角,以系统集成的思路,提出由供需维、空间维、价值维和组织维构成的林业产业链多维静、动态拓展模型,以期为中国各地林业产业链的拓展实践提供理论框架和路径参考。
(五)林业产业链利益均衡问题研究
蒋昌华(2009)认为林业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林业产业链的完善及其各环节利益分配的均衡。分析中国林业产业链在营林环节、林产品加工、销售环节。提出通过发展和完善“营业专合组织”和“林业产业协会”,构建完备的利益协调机制,来协调各环节的利益,使之均衡。
(六)产业链基本理论研究
刘贵福(2006)研究产业链的组建提升和运行机制,提出产业链的组建过程模型,提出产业链的三种修缮方式,提出产业链中间产品定价的公差带模型。创建了产业链运行机制模型和运行过程模型图。他还提出产业链功能效应,给出产业链的增加值链、成本链、利润链;提出产业链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张勇、何海燕(2009),基于协同效应理论,通过对林业产业链的系统结构及特征,以及林业产业链系统演化中的各种冲突分析,认为林业产业链协同效应的实现途径是业务多元化、业务单位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不同的企业必须以某种方式连接为一个群体。最后得出林业产业链需要通过技术创新联盟机制、经营价值均衡机制和知识共享机制共同作用来实现协同效应的结论。
(七)中国林业价值链问题的实证研究现状
在Grubel-Lloy指数运用上,曾玉荣2001年用Grubel-Lloyd对台湾近10年的农产品贸易状况表明台湾在林产品方面的需求今后仍将主要依靠进口解决。孔凡斌2006年利用贸易竞争指数,投资利润率指标结合其他因素评价了中国林业产业的竞争环境条件及中国主要林产工业品国际竞争能力。在市场发育程度上,孙顶强等人2005年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测试了中国木材市场发育程度,其研究认为中国木材市场在长期上整合但短期不整合,2006年王怡等人运用协整检验法和误差修正模型(ECM)对中国苹果产量最大的两个省份省内各地市场进行整合程度的分析,其研究表明山东省内各地苹果市场的短期整合程度要高于陕西。
(八)区域林产企业供应链研究
龙勤(2007)提出区域林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应引入供应链管理思想,指出了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林产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与培育林产企业核心竞争力应构建高效的供应链平台,同时还应着重培育林产企业供应链的内涵异质性。张智光(2008),将绿色供应链中的“绿色制造”拓展到林业资源培育等环节。研究了林业绿色供应链的内涵、特性、理论基础和研究动态。提出了林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指出其核心问题是林业资源链、价值链和生态链的协同共生,即“绿色共生”问题;勾勒出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理论基础——绿色共生理论的基本内涵;并以林-浆-纸产业链为例,对林业绿色供应链共生系统的结构和共生模式研究提出了建议。
(九)林业产业价值链研究
程征(2006)认为从森林资源的角度可以将林业产业分为第一、二、三产业。以林木培育业为主体的第一产业,以林木加工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以森林旅游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同时提出林业产业价值链中存在森林资源短缺,林产品加工增值幅度低,林产品深加工和林木资源的综合利用的效率低等薄弱环节。并据此提出相关的政策和建议。
三、国外关于产业链及林业产业价值链的研究现状
价值链概念由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在其所著的《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强调每个企业都是进行设计、生产、营销、进货及维护其产品各项活动的集合,且所有这些活动都可用价值链来表示。价值链在林业领域也有广泛的运用,尤其是林产品加工价值链及其升级的研究。
国外学者多从林产品加工业中具体的和相关产品为例,绘制价值链。例如JasonW.Clay,JanisB.Alcorn,JohnR.Butler(2000)为了研究当地中小林业生产者以在林产品加工业市场价值链的地位,以巴布亚新几内亚热带木材的采伐、运输、加工,以及在荷兰的销售为例,详细绘制分析了巴布亚新几内亚热带木材在其加工业价值链条中的价值增量。也有把某一个林产品加工业价值链按各个分支产品来进行具体描述的学者,如MartinGreijmans,BoualayOudomvilay,JulioBanzon(2007)对老挝Houaphanh省的竹子加工业的价值链进行细分,涉及到竹笋价值链,传统竹子手工艺品价值链,竹席价值链,竹子半加工品价值链。通过这样细分,可以对复杂的价值链系统进行清晰化和简单化,便于分析。RaphaelKaplinsky,MikeMorris(2001)为了能够更好地介绍和解释产业价值链的概念,就以家具加工业为例,绘制了林产品加工业的价值链结构,并指出在现实中的林产品加工业价值链是由多条价值链和多个节点组成的一个价值链系统。但从节点上看,认为一条简单的价值链一般会涉及到四个环节:设计、生产、营销和消费。在林产品加工业中除了木材产品外,其他一些非木材林产品加工业的价值链也倍受学者们的关注, 而且研究内容更为丰富。如分析当地人在巴西坚果加工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和利益分配(JasonW.Clay,JanisB.Alcorn,JohnR.Butler,2000);强调企业在非木材林产品加工业价值链中的作用(DirkWillemteVelde,JonathanRushton,KathrinSchreckenberg,2006)等。
CrissJuliard,CharlesBenjamin和Mazia
rSassanpour(2006)在关于马达加斯加香料和药用植物产业的研究报告中运用价值链分析法,详细地绘制了该国香料和药用植物加工业的价值链,并研究了价值链的运行环境、最终市场、参与者、参与者之间的纽带和关系、自然资源基础和承载能力等问题。在林产品加工业价值链识别的基础上,学者们发现了不少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林产品加工业价值链升级办法。其中用以森林为基础的家具产业为例,RaphaelKaplinsky(2000)自己就发现,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林产品加工业价值链的各环节利益分配失衡,富于价值的环节是原材料的种子遗传设计,家具设计及其品牌化上,而不是传统认识上的各个农林业、工业或该产业的支流等规模经济部门。同时由于信息和交流技术(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y,简称ICT)的普遍运用,管制的放松,市场的开放和全球贸易的扩大促进了经济的全球化(CohenSJ,BDeLong,JZysman,2000;Dicken,1998)。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RaphaelKaplinsky,MikeMorris和JeffReadman(2001)强调创新是林产品生产商从全球产业整合中获益及其价值链升级的关键。但HovgaardAbra和HansenEric(2004)指出专门针对林产品加工创新的研究还很少,他还表明林产加工业的创新涉及到产品,加工,业务系统,以及林产品加工企业的创新能力。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林业产业链条中的营林业、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仍然相对割裂,上下游产业间还亟待进一步相互延伸,产业链中的企业、消费者、行业中介以及政府等不同主体间缺乏有效协同。尤其是林业产业发展中的原料、产品、技术以及政策上的供需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例如原料上的林木资源匮乏与木材加工业高速发展、木材利用率低下之间的矛盾;林产品单一与市场需求多样化之间的矛盾;林业企业的大量技术需求无法满足与科技成果转化不畅之间的矛盾;以及林业分类经营中商品林建设与现有采伐限额政策、林木产权不明之间的矛盾等,已成为影响中国林业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主要瓶颈。研究难点是基于供需协同视角,构建林业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模型,提出林业产业链延伸和拓展的相关路径。这对于把握现代林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明确林业产业各环节的定位与发展,提升中国林业产业在新时期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四、闽台林业产业链整合与合作研究的必要性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中的信息管理、价值链分析和农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研究把产业链管理看作是一种战略性的管理体系,重心转向物流、价值流和信息流的整合问题,范围扩展到了所有加盟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赵绪福认为产业链优化包括产业链的延伸、产业链的提升和产业链的整合并强调在产业链优化中应特别注重农业和农民的利益,朱毅华构建了农业产业链整合绩效模型验证了农业产业链管理的核心是产业链环节整合,丁慧媛认为农业产业链各主体之间的协调程度关系到整个产业链沟通的效率和价值的提升。国内的研究主要关注农业产业链的管理、组织形式和构建,未来研究的重点:明确政府角色,提出适合现阶段发展的农业产业链组织方式,对农业产业链的金融支持,对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的风险防范。关于闽台林业合作洪志猛等认为两省之间存在区位优势、互补优势和政策优势,蔡新民根据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的经验,提出要针对投资环境和林业发展基础的差异来开展林业合作,三明市政府提出“承接产业转移、开展科技交流、对接国际市场”的合作方针,黄森慰从林业生产要素的角度对比分析闽台林业要素差异,指出闽台林业合作是推进两岸林业共同发展的现实选择。
闽台林业合作源远流长并已形成了很强的相融性和互补性,福建在森林资源、劳动力、市场空间、发展环境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台湾拥有较雄厚的资金、技术和丰富的林木良种资源、木竹加工业和机械制造业发达,开展闽台林业合作前景广阔。闽台林业合作要在闽台农业合作的总框架下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努力把福建办成林产品加工和引进优良林木种质资源的重要基地、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示范窗口、林业科技和市场信息的交流中心。福建省作为全国率先开展林改和构建现代林业的省份,以花博会、林博会、木洽会为载体,积极引进台湾森林经营先进理念、新品种、新技术和资金,与台湾的林业合作经营组织交流林业管理、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共同提升海峡两岸的林业发展水平。
全球林业产业新一轮的布局都在调整、优化,针对闽台林业要素差异运用产业链组织整合原理探讨闽台林业合作的核心问题,分析研究创新、整合和协调林业要素资源的决策机制促进闽台林业整体发展的新态势,具有推动闽台林业交流和深度合作的重要作用。但闽台林业交流合作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多数为自发和零散的,缺乏总体的研究与规划,林业产业链优化整合发展网络“点稀、线少、面虚”,林业产业链优化整合发展的新机制没有有效建立。为此定量分析闽台林业合作发展的总体水平,找出闽台林业产业链优化整合的关键影响因素,系统分析闽台林业产业链优化整合的演进规律与趋势,总结与选择闽台林业产业链优化整合模式,提出可操作性的林业产业分工合作路径,可以有效地促进闽台林业产业资源优化配置,为此从全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眼光来研究推进闽台林业产业链优化整合及深度合作,闽台林业产业发展才能上一个新的台阶。
目前农业产业链整合的定性和实证研究较多,而针对闽台林业合作发展能力的提高以及如何根据闽台林业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展开实证研究较缺乏。针对转型时期闽台林业合作发展水平的判定和综合评价,闽台林业合作发展网络的构建,闽台林业合作发展的趋势分析,闽台林业产业链优化整合模式选择展开实证研究与评价是一个新课题。本研究以闽台林业产业链优化整合为研究主题,从闽台林业合作发展的分析评价中提出促进闽台林业产业链优化整合及深度合作的政策制度框架。
闽台林业产业链整合与合作研究的实际价值:
第一,可以摸清闽台林业产业链整合的发展现状,有助于及时掌握闽台林业产业链优化整合发展的演进规律和发展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为进行区域森林环境资源的合理规划与林业产业生产要素资源配置提供可靠依据。
第二,有助于构建闽台林业经济资源和环境各要素全面发展的机制和框架,形成一个结构优化、富有活力、高效持续的区域林业经济系统,有效地解决闽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与环境约束。
第三,对闽台林业产业链优化整合发展程度的综合评价分析有利于提高政府对闽台林业产业链优化整合发展的认识并树立新的闽台林业合作发展观,促进有关闽台林业合作政策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并为各级政府制定闽台林业合作发展战略规划提供可靠的数据和参考。
第四,福建省需要一个超越地方利益的组织,能够对闽台林业合作做出统一协调,研究所建立的闽台林业合作和闽台林业产业链优化整合的利益共享机制和协调机制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产业化前景。
第五,闽台林业合作发展是一种多赢的发展模式。研究所设计的闽台林业产业链优化整合及深度合作的政策制度框架,可为福建省闽台林业合作发展管理、促进海峡两岸和谐社会形成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黄森慰,张春霞.闽台林业要素差异比较与合作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7(5).
2、丁慧媛.中国农业产业链主体协调的现状与整合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9).
3、蔡新民.加快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的问题思考[J].台湾农业探索,2006(2).
4、刘明宇,翁谨.产业链的分工结构及其知识整合路径[J].知识管理,2007(7).
5、王云霞,李国平.产业链现状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06(10).
6、里昕,揭筱纹.我国产业纵向整合新形式:基于产业链的战略联盟[J].求索,2006(12).
7、杨加猛.林业产业链的演进、测度与拓展模型研究:以江苏林业产业链为例[D].南京林业大学,2008.
8、杨加猛,张智光.论林业产业链的多为拓展思路[J].安徽农业科学,2010(3).
9、张智光.江苏省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体系研究[J].中国林业,2007(1B).
关键词:猪肉产业链;系统竞争力;竞争力培育
中图分类号:TS251.5+1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1.011
Research Progress and Case Study 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Pork Industry Chain System
TANG Xu, WANG Kai
(College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Jiangsu, Nanjing 210095,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aggravation of the market competi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sense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pork enterprises has evolved into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pork industry chains.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chain management and competitiveness theory, ‘One pig’ and ‘Jinhua two black’ industrial chain system, as the case, was analyzed and the way to cultivate the pork industry chain system competitiveness was also summarized at the end.
Key words: pork industry chain;system competitiveness;foster competitive
收稿日期:2013-11-04;修订日期:2013-11-2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73136)
作者简介:汤旭(1989—),男,江苏徐州人,在读硕士生,主要从事从事农业产业链管理方面研究。
通讯作者简介:王凯(1960—),男,江苏南京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业产业链管理、农业企业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等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猪肉企业越来越需要加强产业体系的协调运作,从整个产业链上寻求质量改进和产品创新,传统意义上的猪肉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渐演化为猪肉产业链之间的竞争。猪肉产业链是由猪肉生产资料供应、肉类产品生产、加工、储运和销售等环节相联接而成的一个系统。要想赢得竞争优势,就需要提升产业链系统竞争力。
但是,从有关文献的回顾可以发现,国内外对于猪肉产业链的研究多集中在养殖意愿、质量管理 、消费者行为以及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学者对于猪肉产业链系统竞争力还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而这一问题正是提升我国猪肉产业链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笔者以 “壹号土猪”和 “金华两头乌”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产业链系统竞争力,并总结猪肉产业链系统竞争力的培育途径。本研究所探讨的猪肉产业链系统竞争力培育途径对于完善产业链管理理论和竞争力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于促进猪肉产业健康发展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相关文献回顾
国内外关于农业产业链的研究比较丰富,但关于农业产业链系统竞争力的研究还相对稀缺,本文从猪肉产业链、系统竞争力等方面进行综述,为猪肉产业链系统竞争力的研究奠定基础。
1.1 猪肉产业链的研究综述
农业产业链(Agriculture chain)管理对克服农业风险、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显著效果。所谓农业产业链管理,“是将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链接成一个有机整体,并对其中人、财、物、信息、技术等要素的流动进行组织、协调与控制,实现农产品价值增值的过程”[1]。猪肉产业链作为农业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目前,对于猪肉产业链的研究主要从供应链[2]、价值链 [3]、组织链 [4]等角度展开。
1.2 农产品竞争力的研究综述
在农产品竞争力研究方面,柯炳生认为[5]农产品竞争力由价格、质量和信誉3个方面构成。傅龙波认为[6],农产品竞争力可以从生产效率、质量、价格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程度等多方面表现出来,并贯穿于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各个环节。漆雁斌[7]从农业生产竞争力、农业市场竞争力、农业技术竞争力和农业资本竞争力4个方面,采用17个二级指标建立了我国区域农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1.3 系统竞争力的研究综述
“系统竞争力”一词最早由Paphael Kaplinsky和Mike Morris于2000年提出,他们认为国际间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系统竞争力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8]。目前,国内外对于系统竞争力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成果较少。
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国内外对于产业链和竞争力的认识和研究是不断提高和逐步深化的,也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9]。农业产业链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但是国内外鲜有研究将产业链与系统竞争力结合起来进行交叉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本研究对于完善产业链管理理论和竞争力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2 案例描述
2.1 “壹号土猪”
“壹号土猪”是广东天地食品有限公司将我国广西陆川猪和太湖种猪进行二元杂交,而培育出来的优质土猪种。通过构建“地方猪种育种+“三土”育肥+屠夫学校屠宰加工+精细化营销+农庄体验”的新型猪肉产业链,每一个环节和普通猪肉产业链相比都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2.2 “金华两头乌”
“金华两头乌”是我国19个国家级猪种资源保护品种之一,本文所提到的金华两头乌是指浙江宝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培育的猪种。通过构建“地方猪种基因育种保护+循环农业式育肥+原种土猪商品化开发”的新型猪肉产业链来构建产业链系统竞争力,逐渐成为长三角地区知名高端猪肉品牌。
3 案例分析
3.1 “壹号土猪”产业链系统竞争力的培育途径
图1和图2分别为“壹号土猪”的循环式产业链和普通生猪的产业链。我国普通生猪产业链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环节较多、价格风险较大以及产销信息不对称,而“壹号土猪”的循环式产业链以公司为核心进行信息整合,实现了产销信息的及时沟通,并通过一体化的产业链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中介费用。要实现产业链系统竞争力就必须使产业链上下游的每一个环节都具有竞争优势,因此探究“壹号土猪”产业链系统竞争力的培育途径必须探究其产业链每一个环节和普通生猪产业链相比的优势所在。
3.1.1 地方猪种育种 优良的猪种具有繁殖能力强、肉质优良的特点。因此,猪种培育环节对于猪肉产业链系统竞争力的影响主要通过提高养猪户的经济效益和保证猪肉质量来体现,其中猪种的繁殖能力、仔猪的存活率是猪种培育环节影响养猪户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而猪种的优良性则是猪肉产品质量的保证。
在猪肉质量方面,“壹号土猪”猪肉质细嫩,肌纤维数量较多,蛋白质含量较高,曾获得 “最佳肉质奖”、“最佳风味奖”,和普通猪肉相比优势明显。
在经济效益方面,壹号猪种具有繁殖能力强、仔猪的存活率高的优良特性,极大的提高了养猪户的经济效益。此外,壹号土猪猪种已获得国家商标权,通过猪种的开发和品牌的建设,形成了进入壁垒。
3.1.2 “三土”育肥 我国生猪育肥环节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质量水平难以控制和养殖户的价格风险较大两个方面。因此,育肥环节对于猪肉产业链系统竞争力的影响主要通过提高猪肉的质量安全水平和降低养殖户的风险来体现。
在质量安全方面,壹号土猪由公司提供养殖基地、猪种、饲料和疫苗等,农户按照公司的养殖标准进行放养。在生长的每一个阶段,公司安排相关人员进行监督,确保无药物和激素残留。
在降低风险方面,壹号土猪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一方面通过技术服务、价格合约降低农户养殖的风险,另一方面通过集中农户来实现规模养殖,降低养殖成本。
3.1.3 屠夫学校屠宰加工 屠宰环节是决定猪肉质量安全的关键,而加工环节是提升猪肉产业链增值率的重要途径,因此屠宰加工环节对于猪肉产业链系统竞争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保证质量安全和提升产业链增值率两个方面。
为了保证屠宰环节的质量安全控制能力,公司成立了屠夫学校,培训切割技术和营销学、烹饪学等相关知识,使学员通晓土猪产业链的整个流程,不但能够做好屠宰环节的质量控制,更能有效减少屠宰环节的损耗。
在提升产业链增值率方面,公司推出了定位中高端市场的“壹号土猪腊肠”,该产品采用精致礼盒包装,主推“有好猪,才有好腊肠”的卖点,大大提升了产业链增值率。
3.1.4 精细化营销 普通生猪产业链中往往只重销售不重营销,忽视了猪肉品牌建设。公司抓住猪肉市场缺少具有影响力品牌的机会,着力塑造“壹号土猪”这一高端猪肉品牌,提高自身产品的识别度。同时,采用精细化营销策略,根据消费者需求采取“定制”的方法来满足学校、企业等顾客的不同需求,以此来提升消费者的忠诚度,进而形成了猪肉产业链销售环节的竞争力。
3.1.5 农庄体验 生态农庄是普通生猪产业链不具备的环节,是“壹号土猪”产业链的创新,更是其实现产业链循环、打造产业链系统竞争力的关键环节。生态农庄集育种、育肥、屠宰加工以及休闲观光等功能为一体,既是养殖基地和农家乐景点,又是消费者与企业进行信息沟通的关键,更是向消费者展示“绿色、健康”猪肉养殖、加工过程的窗口。
3.2 “金华两头乌”产业链系统竞争力的培育途径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够在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获取竞争优势,在很多情况下,通过在产业链中某一个或几个环节获得竞争优势,并对整个产业链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整合,从而形成自身的系统竞争力,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的选择。根据浙江宝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构建的“地方猪种基因育种保护+循环农业式育肥+原种土猪商品化开发”的新型猪肉产业链,按照价值型、稀缺性、不可替代性等竞争力的识别标准[11],本文将“金华两头乌”产业链的系统竞争力总结为“原种保护搭平台,原种产品开发唱戏,实现良种保护与开发并行”的产业链整合模式[12](如图3所示)。
3.2.1 地方猪种基因育种保护 浙江宝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产业链系统竞争力的培育上主要采用了基于资源获取能力的模式。作为我国19个国家级猪种资源保护品种之一,公司的猪种基因育种保护在用地、宣传、排泄物治理等方面都得到了政府的专项资金扶持,并将该项目作为绍兴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之一。目前,公司的“金华两头乌”Ⅱ系是浙江省的一级资源场,有利地促进了原种猪基因的保护。
3.2.2 原种土猪高端商品化开发 浙江宝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功的关键在于将金华两头乌保护与商品化开发相结合,通过基因育种保护为商品化开发提供高品质的生猪和“金华两头乌”的品牌知名度,而商品化的开发则为更好的基因育种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从而走出了一条保护和商品化开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循环式产业链的新路。
公司按照“高端、生态、健康”的产品定位,对“金华两头乌”进行精细化的商品开发。产品种类包括鲜肉、猪种、香肠等肉制品,针对高端消费市场推出了多种豪华包装产品,并通过品牌专卖店,使猪肉不再局限于日常消费品,而成为送礼、送健康的最佳选择之一。
4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壹号土猪”和“金华两头乌”案例的描述和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猪肉产业链系统竞争力的两个培育途径。
4.1 基于产业链各环节竞争力构建的系统竞争力培育途径
通过对“壹号土猪”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培育猪肉产业链系统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构建每一个环节的竞争优势,并通过产业链管理使其效用最大化。育种环节的技术突破可以形成进入壁垒,育肥和屠宰环节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优势,精细化加工与营销提升猪肉产业链增值率、形成差异化竞争,农庄体验使得产业链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系统,实现产销环节信息的沟通,通过公司的调节和控制使各链条平稳、有序运作,进而实现产业链的系统竞争力。
4.2 基于核心资源获得能力的系统竞争力培育
通过对“金华两头乌”的案例分析,将培育猪肉产业链系统竞争力的关键总结为基于资源获取能力,通过产业链某一个或几个环节的建设,获得稳定的利润来源和竞争优势,并通过产业链管理来协调产业链各环节。基于基因育种保护,获得稀缺的猪种和政策扶持,为商品化开发提供高品质的生猪来源并打开市场,商品化的开发则为更好的育种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从而形成一条保护和商品化开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循环式产业链。
“壹号土猪”和“金华两头乌”根据自身的特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链系统竞争力培育途径,但是通过案例的描述和分析我们还发现,无论是基于各环节竞争力构建还是核心资源获得能力,构建产业链系统竞争力都离不开产业链管理,只有通过产业链管理才能协调产业链各环节,实现整个链条效用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王凯,韩纪琴.农业产业链管理初探[J].中国农村经济,2002(5):9-12.
[2] 孙世民,满广富.优质猪肉供应链的特征与定位初探[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27(6):461.
[3] 于爱芝.中国生猪饲养业比较优势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5(1):40-44.
[4] 李晓红.中高档猪肉产业链组织模式的形成及其效益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9(16):32-34.
[5] 柯炳生.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理论、现状与政策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03(2):34-39,80.
[6] 傅龙波.试析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J].粮食与油脂,2000(7):16-17.
[7] 漆雁斌.中国省域农业竞争力比较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7.
[8] Kaplinsky P, Morris M. A handbook for value chain research[EB/OL].(2013-11-01). http://prism.uct.za/Papers/VchNovo1. pdf.
[9] 张喜才,张利庠.我国生猪产业链整合的困境与突围[J].中国畜牧杂志,2010(8):23.
[10] 于洋.壹号土猪的资本梦想[J].农经,2012(2):37-39.
关键词:煤化工 煤化工
1.煤化工研究目的及意义
通过开展煤化工产业链路径选择研究,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针对现有的能源资源优势,如何发展煤化工,发展什么样的煤化工,围绕这个问题通过构建数学模型,从客观、科学的角度来优选适合陕西资源禀赋、环境承载以及技术可行性的煤化工产业链;另一方面是对现有的煤化工产业链的发展路径进行整合优化,从而引导煤化工产业发展走协调发展、创新发展之路,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
(1)理论方面的意义
从理论层面来看,关于煤化工产业链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和萌芽阶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完整而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框架,尤其是针对在不同区域资源禀赋不同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和发展不同类型的煤化工产业链的研究还很肤浅和薄弱,缺乏量化的依据。本文通过开展基于组合赋权和灰色关联分析的陕西煤化工产业链路径选择的研究,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视角来分析煤化工产业链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的构成,为煤化工产业链路径选择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并进行了积极的尝试[1]。
(2)现实方面的意义
从实践层面来看,煤化工的发展在我国起步较晚,煤化工产业链的发展和路径选择急需产业链、价值链等相关理论的指导和解释。近年来,煤化工在我国发展势头强劲,各产煤大省纷纷发展煤化工,但由于缺乏相关理论的指导,部分地区不顾资源环境容量,竞相规划和建设煤化工产业项目,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潜在的负面影响。
2. 煤化工的概念以及煤化工产业链的涵义
煤化工按不同的工艺路线可以分为煤焦化、煤气化和煤液化;按不同的产品路线可以分为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醇醚、煤焦化—焦碳—电石、煤气化—合成氨等。目前在业内引起关注的煤化工,主要是指煤制油、煤制烯烃和煤制醇醚类的新型现代煤化工,像煤焦化、氯碱和合成氨制尿素等都属于传统煤化工。由此可以看出,煤化工产业主要包括焦炭、电石、煤制化肥等传统煤化工产品,以及煤制甲醇、二甲醚、烯烃、油品等现代煤化工产品[2]。
针对本文给出的煤化工产业链的定义包含以下几层的涵义:
(1)煤化工产业链的运行和发展主要依赖煤炭资源投入的物料平衡和梯级利用,通过上下游各环节的逐级加工和生产,形成煤化工的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它需要煤炭开采企业和煤化工企业的协同运作,才能保证煤化工产业链的高效、稳定运行。
(2)煤化工产业链上的节点企业要以整条产业链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寻找产业链上自己适合的位置,利用现有的核心技术或先进工艺成为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努力争取占领煤化工产业链上价值分布较大的环节,也可以通过外部资源的内部化,把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或核心环节整合为企业自己价值链环节,提升煤化工企业在煤化工产业链上的相对地位。
(3)煤化工产业链的形成是围绕产品或服务为最终目的的,通过煤化工产业链上各环节的投入产出以及各节点企业的相互协同,在资源约束的前提下,发挥产业链的竞合和协同作用,通过扩大市场容量来提升整个煤化工产业链的存活力和竞争力[3]。
(4)煤化工产业链本质上就是由具有一系列供需关系的节点企业在不同环节上共同创造价值、按照一定的分配规律共享价值的价值创造系统,其结构性特征包括:产业链的结构类别、各个环节上价值大小的分布、各个环节上企业数量的多少、各个环节上企业内部价值链结构,这些结构特征决定了煤化工产业链的存在功能就是通过创造价值,从而再次分配价值。
(5)煤化工产业链是一种组织形式,它根据产业链上上下游企业间投入产出的特定关系,即上游企业的产出是下游企业的投入,而形成的具有技术经济关联的又相互依存的链式组织。
3.煤化工产业链的运行驱动因素分析
从煤化工产业链上下游关系来看,各节点企业占据产业链的位置不同,其获取成功的关键驱动因素也不相同,可以依据企业自身所处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和位置的核心驱动要素来实施和推行企业的发展战略,根据煤化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营运模式和特征,把煤化工产业链的运行驱动因素分为资源驱动、创新驱动和品牌驱动三种。
(1)资源驱动
对于煤化工产业链上游的煤炭开采企业来说,企业运行的驱动因素主要体现在矿产资源的占有上,在这个“资源为王”的时代,只有拥有的资源,也就拥有了话语权和决策权,它直接制约和限制着煤化工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它也是煤化工产业链上价值分布最大的环节,因此,煤炭开采企业在煤化工产业链上的地位显得十分关键和重要。
(2)创新驱动
煤化工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所提供煤化工产品以及深加工产品的质量、功能以及单位成本等方面。为了获取这些竞争优势,煤化工企业需要进行技术创新,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采取差异化经营的策略,用以满足下游消费群体的多样化需求;还要对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进行创新,用以提高煤化工企业整合资源和高效运作的能力,从而用质优价廉的产品扩大市场容量,提高市场占有率[4],凸显企业的竞争优势。
(3)品牌驱动
煤化工产品以及深加工的产品的分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群体对煤化工企业或是煤化工产业链的下游企业以及对其生产产品的认知程度,打造一个知名品牌能够使企业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因而针对煤化工产业链下游的产品出售企业而言,只有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技术含量和强化科学管理以及通过强大的分销渠道将自身的产品展示和提供给消费群体,并赢得消费群体的认可和信任,才能赢得企业的长久发展。
4.结束语
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是我国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国内关于煤化工产业链的研究相对于国外而言比较深入而且全面,但总体来说,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李华民,等.榆林市煤化工产业发展探讨[J].煤炭工程,2009(1):26-28.
[2]陈广超,丁红刽.加快煤炭转化,促进集团发展[J].山东煤炭科技,2004(6):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