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工设计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铁路电气化 低净空 绝缘距离
中图分类号:U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b)-0038-02
滨洲铁路位于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和东部。线路自哈尔滨市向西北经黑龙江省肇东市、大庆市、齐齐哈尔市,海拉尔市至终点满洲里市,沿途经让湖路、富拉尔基、碾子山、扎兰屯、博克图、牙克石、扎赉诺尔等城镇,既有线路全长933.738 km。哈尔滨至齐齐哈尔段及海拉尔至满洲里段最高行车速度为160 km/h,其余区段为120 km/h。
既有铁路电气化接触网设计中不可避免的遇到各种各样净空较低的低净空(包括上跨的铁路桥、公路桥、下承式钢桁梁桥、天桥、高架候车室等),低净空下的接触网系统是薄弱点,处理方案始终是电气化改造项目的重难点之一,滨洲线上跨建筑物全线大约150余处,其中净空高度不满足6.55 m的低净空约占10%左右,如果处理措施不得当将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并会有安全隐患。低净空处的接触网方案根据低净空高度及结构的不同而不同。滨洲线低净空净空高度分布(见图1)。接触网在跨线桥下布置示意图(见图2)。
图2中s表示绝缘距离。设计中在动态条件下如果绝缘距离不能满足最小空气绝缘间隙的要求,首先应考虑降低结构高度,同时应考虑适当调整跨距,使得最短吊弦长度满足要求。
1 接触网通过低净空的控制因素
根据《铁路电力牵引设计规范》(TB 10009-2005),接触网通过低净空的控制因素见表1。
2 低净空下的接触悬挂通过方式
本线线路长度近1000 km,按照通行超限货物列车设计,最高运营速度160 km/h,全线共计低净空约150座,其中低净空最低仅为5.83 m,以下介绍几种典型的低净空下接触网特殊设计方案。
2.1 降低结构高度通过
当跨线桥净空高度较高,但在保持正常结构高度时又无法保证绝缘距离的情况下,可采用此种方案(见图3)。该方案的特点是降低结构高度,同时保持正常的腕臂结构,适应较高的行车速度。需要根据结构高度调整后的设计值,减小上下腕臂底座间距或在斜腕臂的相应位置上安装一根辅助管,并将承力索固定在辅助管上。滨洲铁路电气工程哈尔滨市绕城高速等上跨滨洲铁路等低净空采用了此种设计方案,低净空净高为7.36 m,宽度为27 m,此区段铁路设计时速160 km/h。此处接触网导线高度选取6.0 m,结构高度0.9 m,低净空两侧支柱间距离为50 m,最低导线高度满足5.7 m。
2.2 承力索绝缘通过,接触线带电通过
该方式通过降低建筑物两侧接触悬挂点的结构高度及接触线悬挂高度,在保证接触线最低点高度、承力索与接触线间必要的空气绝缘间隙情况下,承力索在建筑物两侧用绝缘子断开,链形悬挂的承力索在建筑物下无电,接触线带电通过低净空。要求两绝缘子之间不得安装吊弦且不得设置横向电连接。承力索与建筑物之间的间隙仅要求在规定的行车速度通过时,承力索不碰撞建筑物即可。绝缘子靠近建筑物端与建筑物边缘的距离应考虑在随温度变化承力索的窜动,该值的大小根据建筑物所在的半个锚段的长度,计算出由正常温度至最高或最低温度时的偏移量,即为绝缘子端距建筑物边缘的距离。因此该方式与链形悬挂带电直接通过相比,要求的建筑物净空稍低,为满足较高的行车速度,一般情况下采用此种方式要求低净空顺线路方向的宽度较小,一般不大于8 m,如图4所示。滨洲铁路电气工程满洲里站天桥上跨滨洲铁路采用了此种设计方案,低净空净高为6.7 m,宽度为5 m,此区段铁路设计时速120 m/h。此处接触网导线高度选取 5.9 m,低净空两侧支柱间距离为40 m,最低导线高度满足5.7 m要求。
3 低净空的防护要求
低净空下应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1)低净空下应采取加设同材质线索或钢芯铝绞线作为备线,以防止冬季桥下结冰对承力索放电造成断线塌网事故。
(2)低净空下电化线路上方及两侧5 m范围内的桥栏杆设防护网并接地。防护网的高度和宽度以及网格的空隙大小必须满足人员无法通过杆形或其它具有一定长度的物体接触到带电部分。防护网、金属桥栏杆等均应互相连接并接入不大于10 Ω的接地极。
(3)为避免行人将低净空两侧的接触网上瓷绝缘子击碎,采用合成绝缘子替代瓷绝缘子设计,一般按照左右各三跨考虑。
(4)承力索在低净空下应加装贯通的绝缘套管,范围应向外延长5 m。
(5)当承力索不带电贯通时,应增设电缆将断开的承力索连通,以保证系统载流能力。
(6)当遇到低净空排水孔正对接触网上方时,应采取封堵措施。
(7)当上跨建筑物本身有漏水等情况时,如无法封堵时,应采取绝缘板对低净空进行防护。
4 结论
本文提出了既有低净空下接触网特殊设计原则方案,以及几种在滨洲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中的典型案例。对全线150多座既有低净空采用不同处理方案,解决了低净空接触网通过问题,不但节约了工程投资,而且简化了施工程序。实践证明上述方案切实可行。
电气化改造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工程设计中,一定要深入现场调查需要接触网特殊设计的低净空,结合现场具体情况,因地制宜。不但要遵循设计规范,而且要有利于工程实施。一般应采用多方案比选,以确定最经济、可靠的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 铁道部令第29号.铁路技术管理规程[S].
[2] TB10009-2005.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S].
【关键词】:施工组织设计优化 资源 工期
随着建筑业和建筑市场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施工组织设计已经成为工程项目建设程序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十二五”以来,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建筑业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建筑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对管理体制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为适应市场和现代化施工的要求,建筑企业需要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研究使用先进的管理体制,只有这样才能建设成安全环保的建筑产品,促进建筑行业的持久、稳定、快速发展。
一、施工组织设计概述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在项目的整个施工过程中,运用系统工程及经济学思想,对拟建工程的各个施工环节、各种资源进行统筹安排和计划管理的行为。施工组织设计的最终目标是不断追求工程项目的质量、成本、进度目标,充分利用资源,获得最优的经济效益。施工组织设计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核心和灵魂,是对施工活动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需要协调工程施工中的各个阶段、各参与方、各项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工程建设过程进行组织、规划和协调。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效果的直接体现,其编制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包括工程概况、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以及附图、附表等。
二、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1.工程概况
本研究选用的工程项目是平凉市市场监管所业务用房、附属用房及附属工程,该项目总建筑面积:800m2,均为坡屋面,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耐火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建筑物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土;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砌体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由平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作为建设单位投资建设,监理单位是中维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是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合同约定工期为总日历天数180天,本工程还包含室外场地、道路、围墙、绿化及水电配套设施等。
2.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方案的内容
本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施工组织设计
本工程项目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包括编制依据及说明,工程概况,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工程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及进场计划,劳动力和材料投入计划及保证措施,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和质量违约承诺,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及违约责任承诺。
(2)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主要包括编制依据,工程概况,安全文明目标及组织机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及各种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环境保护规章制度、措施,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各专项技术方案,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的预防监控及应急救援措施,教育培训。
(3)扬尘治理专项方案
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主要包括综合概况,建筑设计概况,扬尘治理专项措施,施工现场防噪声污染的各项措施,文明施工措施,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检查措施,消防保卫措施。
(4)土方开挖、回填施工方案
土方开挖、土方回填施工方案主要包括工程总体概况,地基基础设计概况,编制依据,基础土方开挖施工方案,基础土方回填施工方案。
(5)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主要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组织管理体系,施工准备,主要施工方法,施工进度计划,质量控制措施,安全施工管理。
(6)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主要包括工程概况,设计概况,编制依据,施工组织管理体系,施工准备,主要施工方法,质量控制措施,安全施工管理。
(7)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钢筋工程施工方案主要包括工程概况,设计概况,编制依据,施工组织管理体系,施工准备,主要施工方法,质量控制措施,安全施工管理。
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优化措施和方法
(1)设计方案的优化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主要指导性文件,在项目建设前期编制,内容涵盖项目建设各个环节的工艺技术要求和施工方法。在本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中,仅在模板工程施工方案中编制了施工进度计划,其他分项方案均未编制,由于进度计划是指导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工期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各分项方案均应编制进度计划。进度计划一般以网络计划图的形式表示。
(2)主要施工方法的优化
通过三新技术的推广语应用,使得建筑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优势,降低工序作业时间,节省材料和人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本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中,施工组织设计、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和钢筋工程施工方案均涉及主要施工方法的相关内容。虽然不同的工序所采用的施工方法不同,但是在施工中尽量采取节能高效的施工材料或工艺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3)施工进度计划的优化。
工期是施工企业一直以来追求的三大目标之一,施工进度优化可以理解为在既定资源一定的前提下追求工期最短,或者说在资源合理高效利用的前提下追求工期最短。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中,一般用网络图来进行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和优化。网络图通过箭头、圆圈、字母等来表示项目建设的各个工序及其持续时间。网络图又有单代号和双代号网络图两种。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双代号网络图的应用更为普遍。网络图是项目进度情况的直接体现,能够直接地展示项目各个工序的施工进度情况,方便对各个工序的施工时间进行调节,方便控制工程建设实际工期。
(4)施工成本优化
施工成本优化与施工进度计划是相对应的,合称为工期成本优化。工期成本优化的目的在于两点:一是在施工成本最优时寻求最短工期;二是在施工工期既定时寻求最低成本。对于前者,需要借助网络计划图,通过压缩网络计划图中关键线路上的持续时间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在实际优化中,为简化优化工作,一般采用“破圈法”。施工成本优化的精髓在于提高人工和资源的利用率,在实际施工中采取有效合理规划、统筹施工,提高全员经济意识,提高人工效率,提高材料使用率等。
(5)资源优化
资源优化就是对工程建设中的各资源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优化组合,以实现施工项目的动态管理。借助于网络计划图进行资源优化主要在于两点:一种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谋求工期最短;另一种是在工期一定的情况下谋求资源的节约利用。在实际施工中,施工资源优化应注重施工资源计划的编制、资源的供应、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使用效果分析等各个环节。
四、结论
施工组织设计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在其技术文件的编制过程中也应时刻围绕质量、成本、进度的目标。本文从平凉市市场监管所业务用房、附属用房及附属工程角度进行分析,探究了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内容,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优化措施和方法,对在项目建设中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及方案优化将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同时,由于优化方案进一步节约了资源,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因此在今后的实践应用中应大力提倡。
参考文献
[1]曹宏泽,裴茜.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与架构设计优化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1):45-46.
[2]雷利权.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与管理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7,(9):105.
[关键词]建筑设计方案;优化;“倒三角”法
中图分类号:TU8;TU75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4-0102-01
一、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必要性
1、中标设计方案有待成熟与完善
方案中标并不意味着方案的完善。通常情况下,自招标文件公布至提交方案,留给设计单位的有效设计周期不会超过40天。同时,依据招投标法规,招标期间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之间除“答疑”之外不能进行其他方式的沟通,因此,在有限时间与有限交流的前提下,要求设计单位拿出能够充分领悟建设单位意图、完全满足建设需求的方案是不现实的。
2、建设单位的技术要求有待明确与落实
目前的建设项目,尤其是大型复杂建设项目,面临功能、交通、环保、景观、法规等越来越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条件和设计约束,在缺乏建筑设计方案雏形的情况下,建设单位很难提出明确详细的设计要求,其在设计招标文件中对功能需求、建筑风格的描述往往是模糊的或是框架的。因此,在明确中标方案后,应该基于中标方案的建筑布局,对各项技术要求、功能需求及设计约束进行逐一细化、优化和协调,并最终落实和确认。
3、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中标方案仅为一家单位的设计成果,其设计思路的局限性在所难免。而设计招标过程中,少则三家,多则十几家单位参与设计,各投标方案的设计手法、设计亮点对开拓建设单位和中标设计单位的思路是有价值的,可以在设计方案优化阶段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充分借鉴其他投标方案的优点,对中标方案进行优化完善。鉴于这些情况,对于工程建设项目,尤其是大型复杂建设项目,方案优化工作已成为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作程序和环节。建设单位要摒弃建筑设计方案优化可有可无的思想误区,在设计招标结束后不要急于展开后续设计,而要发挥各方优势,对中标方案进行充分的优化和深化,使各项功能指标及技术措施更为合理,建筑风格定位更为准确,造价与运营成本更为经济,并为后续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等环节提供科学、系统的工作依据。
二、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风险与原则
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初衷往往都是好的,但是否所有的优化工作都能够实现目标呢?一些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虽然投入了大量精力、时间进行方案优化,但由于工作方法不当,往往出现调改了一个地方,却引发更多相关问题的现象。经过反复调改,却发现不是对中标方案进行了“优化”,而是丑化、劣化了原有方案,甚至颠覆了中标方案,轻者延误了工期,重者则造成工程建设管理的重大失误。
因此,为了实现优化目标,达到理想的优化效果,在建筑设计方案优化过程中,如下几条原则是应该严格遵循的:
1、坚持并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主导作用
优化不成反遭劣化的原因可能来自多方面,但非专业因素过多地干预甚至主导优化过程是其中一项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建设单位的参与热情或领导的主观意愿不知不觉中影响或压制了建筑师的创作空间;另一方面,中标单位也常常存在任务完成式的被动工作心态,“既然已经中标了,业主单位说怎么改就怎么改吧!”结果是系统思考不足引发更多的问题,造成方案的劣化。虽然建筑设计方案优化是一项需要多方参与、博采众长的活动,但同时,也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为确保优化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来自各方面的的意见与建议必须要经过建筑师的整理、甄别与过滤后,通过专业的设计手段与技术举措加以落实。建筑师要摒弃任务完成式的消极态度,积极承担起方案优化的主导责任。同时,建设单位要给予建筑师以充分的信任与授权,并在工作程序、机制上给予保证。
2、识别并坚持中标设计方案的精髓,避免颠覆性的修改
设计招投标制度对中标方案的法律地位是有明确规定的,且大型重要项目的中标方案一般都经过了建设单位高层领导的认可,所以不能敞开来优化,而是应该充分挖掘、识别、提炼出原有中标方案的亮点,在保持原有方案精髓的基础上开展设计优化工作,切忌进行颠覆性的修改。
3、自顶向下,抓大放小,做本阶段应该做的事
由于中标方案大多为概念设计深度,在设计方案优化阶段,应采取自顶向下的优化策略,优先着力于宏观与总体层面上的要素,重点关注于本阶段必须完善与决策的重要事项,避免过多、过早地陷入局部细节问题中。
三、建筑设计方案优化中应重点关注的要素
那么,在建筑设计方案优化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要素有哪些呢?通常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文化要素
建筑的文化特质与内涵,广泛涉及到历史、文脉、民族、地域风情、风格定位、建设单位的组织文化等诸多方面,且往往难以用明确的语言来加以表述。对文化要素的正确把握与合理表达通常是建筑设计的难点之一。中标方案能得到评标专家的认可,一般会在文化要素的诠释方面有独到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已全面到位。在方案优化阶段,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均应对文化要素给予充分关注,并通过反复的沟通与论证,以准确把控建筑的文化定位与建筑格调。
2、功能要素
在招投标之前,由于尚无建筑方案雏形,建设单位对功能需求的描述往往是粗线条的,大量技术指标尚有待细化与明确。因而,在方案优化阶段,需要基于中标方案对功能要素进行梳理,并逐一验证落实。同时,力争通过功能集成,碰撞、激发新的想法和创意,使功能更趋完善与优化。
3、成本要素
目前成本指标已成为限额设计的一项硬性约束,必须加以严格控制。然而,在投标阶段,设计单位的关注点集中在建筑专业,建筑估算往往仅能达到匡算深度。在方案优化阶段,需要结合具体的中标方案,对建筑成本要素进行分析,并基于成本限额指标对功能、材料、结构形式、技术标准等进行全面优化与协调。基于倒三角工作法的建筑设计方案优化模式。“倒三角工作法”是作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总结提出的一种建筑设计方案优化工作模式。下面将结合某总部办公大楼建筑(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设计方案优化的具体案例,对基于倒三角工作法的方案优化模式进行介绍。
基于倒三角工作法,在优化过程中,沿倒三角逆向而上,首先从位于“倒三角”最底层的功能要素入手,依据功能使用的合理性,结合出入口的交通组织,在保持对称性的基础上,将其功能布局从“东西分区”调改为“南北分区”。进而,从文化要素入手,在保证其立面肌理的基础上,对立面色彩、幕墙比例进行优化,使其更符合该企业的文化定位。之后,从绿色环保节能出发,对通高中庭进行了内部尺度的优化。而对于专家和领导普遍认可的五段式体量关系,则作为方案的重要特质原汁原味地给予保留。依据上述工作模式,建设单位编制的“建筑设计方案优化大纲”,各项调改要求明确、全面,且设计单位接受度、参与度很高,双方共同组建成为一个工作团队,将优化工作开展得系统而顺畅,并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优化目标,优化成果得到专家和领导的一致认可。
四、结语
在目前勘察设计招投标的法规环境下,建筑设计方案优化工作已成为工程建设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科学的工作方法能有效提升优化效率,达到优化效果。本文对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原则、要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基于“倒三角”工作法的方案优化模式,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与概述。
参考文献
关键词:市政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技术;方案
1 施工技术方案分类和内容
一般来说。施工技术方案可大致分为3类。
1.1施工组织设计
为了满足投资者的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准备阶段必须编制安排施工准备和组织施工活动的指导性技术经济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它的主要作用是依据合同对建设工期、工程质量、工程造价的要求,统筹安排施工进度与程序,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进行各项准备工作,使工程施工在最佳状态下有秩序的进行,获取最佳技术经济效果。
(1)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选定合理的施工程序和进度计划;选定有效的施工劳动组织方式,包括现场的组织机构;选定经济技术先进的施工方法、施工机械和工具;制定总体技术方案和重大技术方案;核定人力、施工机具、材料的需用量和确定供应计划;确定施工总平面布置;核定生产、辅助生产设施及生活设施等;施工组织设计中还应包括该项目要实行的各项管理程序、质量控制程序、调度协调等,最好还附上这些程序运行过程中使用的表格。
(2)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原则:保证整个建设项目按合同规定工期交付生产使用;合理安排施工程序,按照生产装置的投产次序,工程量大小和施工难易程度安排施工计划;充分利用施工作业面与施工空间,采用平行流水、合理交叉作业,合理地安排施工次序,以争取时间;注意施工季节的变化,安排好冬、雨季施工项目与措施;开展机械化、预制化、装配化、工厂化施工。
借鉴国内外先进经济的成熟施工经验,选定施工技术方案;合理布置施工总平面,节约用地;方便工人的生产和生活。
1.2单项施工技术方案
(1)单项施工技术方案的内容:在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根据施工计划,要先后编制各个单项工程的详细施工技术方案,包括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和技术组织措施;还包括有各个单项工程的具体施工计划、工艺、平面布置及人力、机具、物资动员等。单项施工技术方案要充分体现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思想,符合施工组织设计的总体技术方案的技术水平、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达到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综合效益。
(2)编制单项施工技术方案的原则:单项施工技术方案要保证施工组织设计中规定的工期、质量的要求。施工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有利可图相结合;按照生产装置投用次序安排施工进度计划;按照施工对象的质量要求,尽早培训专业技术力量;施工机具的选用要符合经济先进的原则;物资储备供应与施工进度相适应;开展机械化、预制化、装配化、工厂化作业,减少现场作业时间;确保安全施工,尽量减少高空作业;采用平行流水、主体交叉施工法和组织均衡施工作业;考虑现场气象条件,安排好冬季、雨季施工措施,以增加施工作业时间;按照各工种工程的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特定技术要求,制订相应技术措施和质量保证体系等。
1.3施工技术管理程序
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程序主要包括:总图管理程序,图样、资料及标准化管理程序,施工技术方案编制和审批程序、开工程序、图样会审程序、中间交接程序、竣工验收程序等。这些程序也应在施工准备阶段制订,并作为施工技术方案的一项重要内容。
2 施工技术方案在施工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施工技术方案的分类可见,施工技术方案贯穿于施工准备、施工及竣工验收整个过程。不仅在施工准备阶段对整个项目施工提出科学的规划和预见,而且直接指导各项施工活动的实施,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施工技术方案的优劣,对施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优化的施工技术方案,在技术上必定是先进的和可行的,在组织管理上必定是严格的和科学的,由此决定的施工水平一定是高的,质量、速度和成本的综合效益也是好的,施工技术方案是项目施工中能否取得综合效益的基础工作之一。
3 施工技术方案优化
3.1施工技术方案优化的目的
基本建设是国家扩大再生产、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要在控制基本建设质量和成本的基础上,尽量缩短建设项目的建设周期,尽快发挥投资效益。施工是项目建设的重要阶段,施工时间大约占项目建设周期的50%,,在质量和成本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搞好施工对搞好基本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施工技术方案的优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开发、采用新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技术的过程。必须改变过去施工靠拍脑袋、凭经验的旧作法,建立起科学的数理优化系统,要使技术落后、效益低下的施工部门成为现代化的生产企业。施工技术方案的优化必将提高施工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装备水平,同时促进人员素质的提高,促进人才的开发培养。反过来,人员素质的改善和技术管理人才的涌现也会大大加速施工技术方案的优化,由此形成施工水平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其结果必将提高基本建设的综合效益,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施工企业本身提高经济效益和生存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2施工技术方案优化的原则
优化原则应是:在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令、特别是深化改革的方针和要求,施工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及施工验收标准规范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国情、现场具体条件及施工单位自身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装备水平,尽量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先进的装备、科学的施工组织和现代化的管理技术,使整个施工实现最高的综合效益。
3.3施工技术方案优化的程序和方法
施工技术方案的优化应遵循一定的程序,采用一定的方法,使优化更加科学化。一般的程序和方法简述如下:
(1)了解和研究优化对象以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为例,必须详细了解和研究建设项目的内容和施工合同,了解现场各种条件,查阅设计文件及有关施工验收规范,还要了解项目的工期,技术关键和技术难点等。从施工承包单位说,还必须了解总承包单位及建设单位的各方面情况,例如管理能力和水平,能提供的机具和其他条件,对施工承包单位采取的承包方式及管理方式等。这些内容都是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优化的基础条件,必须深入准确细致调查、研究,如果发生差错,将直接影响优化质量。
(2)如果优化对象与过去承建的项目相同(或相类似),查阅和研究历史资料就格外重要。要注意,查阅研究的资料应是实际发生的原始记录,而不是计划性的资料;特别要对这些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做出鉴定和判断。
3.4制定总体方案
在了解和研究了两类资料之后,做出完成施工活动的总体方案,包括总体的技术水平、装备水平、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水平等,并且这种总体方案最好制定两个以上。
3.5总体方案分析比较
首先与类似施工活动的总体方案比较,然后对新制订的两个以上的总体方案进行比较。比较时尽量采用数理方法,至少要用分项打分综合评分法。分析比较后做出结果报告,提交技术部门或技术委员会和技术负责人审查,经领导批准后执行。
3.6实施过程
实施过程一定要有专人负责督促,做好各项原始记录;并将原始记录作为实施过程中分析研究问题的依据,还要供今后参阅。例如,现场组对1台50003氨罐,要详细记录下各项技术方案的执行情况,诸如执行过程中对方案所做的补充和修改,总体方案使用时间,耗用各类工种工时,各类机具台班,采用的临时措施和临时设施,消耗的施工材料及成本决算等。
关键词:DCS PLC MODBUS PRUFIBUS-DP 通信
中图分类号: TN91 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科技进步促进了化工行业的迅速发展,出于安全和成本等多方面的考虑,化工生产的自动化程度也日益提高,集散控制系统(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采用了“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先进控制理念,且具备网络冗余、控制冗余等特点,使得安全系数大幅提高,在化工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PLC(可编程控制器)因其成本低、接口丰富、运行稳定等特点,也在生产辅助系统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但是DCS系统和PLC系统往往是由不同厂家设计提供,具有不同的通信机制,造成了相互不能通信,也无法实现信息交换。在实际生产中,操作人员往往需要同时监控DCS和PLC的数据,并结合DCS与PLC的数据进行生产操作,因此,系统集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取国内广泛应用的和利时MACSV控制系统和西门子S7系列PLC系统为例,进行系统集成的多个方案设计比较。
1系统简介
和利时MACSV控制系统是国内比较成熟的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企业的流程控制中。它遵从相关的标准及规范进行设计,采用先进的现场总线技术,既可以安全可靠的进行现场数据的采集,又可方便的与远程I/O,CAN,PROFIBUS等多种现场总线连接,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极好地扩展性。
在工业生产中,比如公用工程的制氮机、空压机等辅助系统多采用PLC系统控制,由于不同的厂家也使得这些设备、系统的控制分散,信息不能集中管理,需要单独设立巡检岗位进行状态监控,人员成本增加,而且分散操作不能实时、效率的进行,可能造成设备损坏和安全事故。
2 DCS与PLC的通信方案选择
2.1方案简介
目前,DCS系统与PLC的集成方案主要有MODBUS方案和PROFIBUS-DP方案等,各方案都具有不同的优势。
MODBUS协议是国际标准通信规约,其最初由Modicon公司开发出来,现在已经是工业领域最流行的协议。无条件开放使用等优点使许多工业设备,包括PLC,DCS,智能仪表等都在广泛的使用。
PROFIBUS是目前国际通用的现场标准之一,适合于快速、时间要求严格和复杂的通信任务。PROFIBUS有3部分组成:即PROFIBUS-DP、PROFIBUS-PA和PROFIBUS-FMS。PROFIBUS-DP由于其高速性,使它适用于自控设备与设备之间的通信,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总线系统。
2.2方案设计比较
2.2.1 S7-200PLC与MACSV系统通信方案
(1)PLC端不需要增加硬件,其通信口用于MODBUS协议通信,选择DCS的一个操作站作为通信站增加一块MOXA卡,通过配置通信文件,MACSV系统可采集现场遵循MODBUS协议的设备数据;
(2)在DCS现场控制柜中增加和利时的FM020通讯模块,该模块在PRIFIBUS-DP侧做DP从站,在MODBUS侧可以做主站或从站;
(3)如果采用PROFIBUS-DP协议通信,需要在PLC端增加西门子EM227 DP扩展模块,再将信号引入DCS现场控制柜。
2.2.2 S7-300PLC与MACSV系统通信方案
(1)如果采用MODBUS协议实现通信,需要在PLC端增加一个CP341通信卡和一个硬件狗。考虑到S7-300PLC控制系统一般应用于数据量较大的系统,而MODBUS串口通信速率较低,当通信数据量大时会造成网络堵塞,一般不建议采用该方案,本文不做具体设计。
(2)若采用PROFIBUS-DP协议,由于和利时MACSV系统控制层网络数据传输就采用了PROFIBUS-DP通信协议,因此PLC的DP通信线只需要接进其控制柜即可,利用PLC厂家提供的GSD文件,可将PLC作为DCS的一个模块进行组态,而且由于s7-300PLC的CPU 均集成了DP口,不需要增加硬件,硬件成本低,易实现,运行稳定,因此多采用该方案。
3设计实现
通过方案设计可以发现,S7系列PLC和MACSV控制系统实现通信,除了需要采用相应的硬件支持外,均可采用MODBUS RTU协议或PROFIBUS-DP协议实现,具体协议实现如下。
3.1MODBUS RTU协议通信实现
当采用和利时FM020通讯模块时,按照指导文件配置即可,比较方便实现。如果采用MOXA卡的方式时,选择一台DCS操作站作为通讯站,在通讯主机上安装MOXA卡并驱动, DCS的MOXA卡口与PLC的串行通信口采用屏蔽双绞线相连。
软件组态时,在s7-200系统中,需要调用MODBUS从站协议库中的MBUS_INIT指令和MBUS_SLAVE两条指令。MBUS_INIT指令用来启用和初始化MODBUS通信,在第一个循环周期内执行一次。MBUS_SLAVE指令被用于为MODBUS主设备发出的请求服务,必须在每个扫描周期内都执行,以检测并响应MODBUS请求。
在DCS系统中需要执行通信文件MvModbusMDT.exe,该通信模块可通过串中将现场遵循的MODBUS协议的设备数据采集到MACSV系统中,并可给设备下发控制。
3.2PROFIBUS-DP协议通信实现
MACSV系统控制层网络数据传输采用了PROFIBUS-DP通信协议,所以直接用DP电缆将S7-300或S7-200系统中 EM227的DP口与DCS系统现场控制站的DP重复器相连,即完成了物理连接。
在S7-300PLC端进行组态,根据所需要通信的变量数目,按照与DCS主站约定的通信区和从站地址进行相应的配置,完成后对PLC进行程序下装调试。为避免网络上因其他站点掉电使整个网络不能正常工作,可在PLC系统中调用OB82、OB86和OB122组织块。
在DCS端,将相应PLC的GSD配置文件拷贝到DCS工程师站中,启动硬件组态软件,引入PLC的GSD文件,并按从站约定进行设备定义后,可以在IO组态中添加PLC,设置模块地址与从站相同,然后进行组态调试。
4结束语
化工行业正着力走出一条产业结构优、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为适应这一发展要求,需要生产过程不断优化,可靠性和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因此,通过对DCS系统和其他辅助系统过程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减少监控点,可节约运行成本,提高了生产自动化水平,也为企业优化生产岗位创造了条件。
参与文献
[1]廖常初.S7-300/400 PLC应用技术[M].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关键词:极软岩 厚煤层 工作面设计 优化
1、引言
铁法能源公司大平煤矿位于辽宁康平县境内,毗邻三台子水库。矿井自2002年12月22日试生产以来,始终面临水库下放顶煤开采及围岩强蠕变、易膨胀等难题。矿工程技术人员不断探索软岩支护新工艺、新技术。研究出了全断面打锚杆、挂网壁后注砼、架36U棚外打锚索的联合支护方式,有效地控制了围岩变形,确保了巷道正常的断面。但是临近采空区巷道布置仍然处于探索中。
大平矿NIS2综放工作面已于2010年4月回采完毕。与之相邻的N1S3综放工作面准备巷道目前已经开始掘进。其设计理念是增加工作面几何尺寸,实现集约化生产。
2、工作面概况
N1S3工作面位于N1采区南侧。北邻NI采区回风上山,东邻N1S2工作面,西邻N1S4段(未准备)。本工作面进行了三维地震勘探,主要发育有东西向的向斜及背斜构造各一个。工作面北部的背斜,轴向东西向,地层倾角7~9°向斜轴北侧倾角稍缓,南侧略急。工作面内整体构造受向斜及背斜控制。工作面整体上东低西高。煤层赋存于-240~~-320m之间。两顺槽高差平均为40米。工作面设计长265米,走向平均长2325米,可采储量1000万吨,服务29个月。
工作面顶板直接顶为油页岩,约20米,抗压强度为164kg/cm2,按其坚固程度为软岩,不易维护。底板为泥岩或炭泥岩。本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0.5m3/分钟。
3、两种设计方案的提出
N1S3工作面设计走向长度为2325米,增大了工作面储量,减少了安拆次数,保证了集约化生产,而且多回收阶段隔离柱13万吨。从其两顺布置方式考虑,有两种设计方案:
A种方案是将N1S3运顺放于临近N1S2采空区侧。这种设计工作面运输机拉下山,皮带设于运顺侧,但是串车置于回顺侧,使用这种方案用SGZ1000/700*2工作面刮板运输机即可满足生产要求,同时工作面不存在下行风。需要考虑的是运顺将在距工作面150米处提前翻修。依据N1S2工作面矿压观测可知,这段范围为受采空区及本工作面叠加压力影响区,其中距工作面70~80米处为压力显现明显区。因此,在支护进入转载机前还需要翻修一遍,才能保证顺利进入转载机。
B种方案为回顺布置在临近N1S2工作面侧。这种设计工作面运输机拉上山,皮带串车均置于运顺。但是SGZ1000/2*700运输机不能满足运输要求。考虑到工作面最大坡度12°以及服务29个月。运输机拟采用SGZ1000/2*1000型可满足生产需要。但是这种方案工作面为下行风,容易在工作面前三角点上隅角积聚瓦斯,回顺没有大的设备通过,因此不需要翻修。
4、方案选择
如果采用A种方案,则需翻修给4.6米圆棚壁后注砼。结合矿井多年治理极软岩两顺巷道的经验,按照锚网支注加打补强锚索的综合支护手段,翻给4.6米圆棚壁后注每米单价为12082元/米。并借鉴与本工作面相邻的N1S2工作面开采时的矿压观测规律,工作面前方150米处巷道已经开始变形,70~80米处为压力显现高峰。所以需要在工作面前150米处开始翻修,皮带尾进入之前还需翻修一遍,两遍翻修需用的材料费为3528万元(不含人工费)而且要安排两个施工队伍。翻修两遍很可能于采空区连通,威胁本工作面安全开采。采用B方案回风顺槽临近采空区,没有大的设备,不需要翻修。但是需要解决工作面下行风及工作面运输机拉上山等问题。而通过综合研究、测算,采用新型的SGZ1000/2*1000型运输机可以解决工作面运输拉上山的问题,工作面下行风的安全措施,通过本矿生产实践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按照目前提高煤矿装备水平要求以及成本测算,决定选用B种方案。
5、相关问题的优化设计
5.1 N1S3工作面回顺的支护设计
N1S3回顺采用邻近采空区部分巷道均采用锚、网、支(36U型钢梁)(双底梁)、壁后注浆加打锚索的方式支护,其余部分采用锚、网、支、喷的方式支护,锚杆间排距800×600mm,锚杆为Ф22mm、2.4米长,按9~10~9布置。锚索为7.32米长,直径为28.6mm.锚索施工按3~2~3布置,间距2米。隔一空一打。
采空区上位岩层的移动趋于平衡时,在倾斜方向相邻的煤体上形成的支承压力分为三个区段:即支承压力减压区、压力升高区、原岩应力区。依据沿空掘巷理论,就是把巷道尽量布置到支承压力减压区内。但是沿空掘巷必须建立在已采区上覆岩层趋于稳定,从这个意义说采掘间隔越长越好,由于煤矿生产的连续性决定了采掘时间间隔不能太长,按照大平矿以往的设计经验及现场矿压观测结果,临近采空区巷道必须等工作面采完10个月~一年后再掘为宜。工作面之间的隔离煤柱为5~8米为受采空区压力影响最小区,而且能保证放煤时顶板不与采空区连通漏风。因此N1S3工作面确定留设8米煤柱。
5.2 工作面下行风的处理方法
(2)工作面下隅角封堵。为避免下隅角向采空区大量漏风,造成高浓瓦斯带发生飘移,影响瓦斯抽采效果,在下隅角端1号支架与下帮间建筑封堵墙。封堵墙采用装碎矸石的编织袋砌筑,要求与帮顶接严接实,不留孔洞。工作面每推进一个循环重新砌筑一次,保证施工质量,减小下隅角向采空区漏风量。
(3)瓦斯抽采系统改造。在工作面进风巷接设一趟瓦斯抽采管路与井下瓦斯抽放泵连接,管路长1200m,直径∮200mm,管材为PE管。管路末端分出2路∮108mm支管,支管与采空区预置抽采管路连接。支管分别设置独立控制阀门和观测孔,可根据每路支管内瓦斯浓度调整瓦斯抽采量,保证瓦斯抽采效果。
中部槽型式:整体箱式焊接结构;紧链方式:液压马达紧链和伸缩机头辅助紧链;与皮带机有效搭接长度:15m;爬坡角度:10°,选用SGZ1000/525型转载机可满足要求。
一、成立介绍:
“书画协会”是由一群爱好书画的大学生自主创办的协会。本协会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同学们的鉴赏能力和书写能力及画画水平。
二、组织结构:
“书画协会”是由一群爱好书画的大学生创立,拥有严密的组织机构。人员组成:设会长1名、设副会长1名、组织成员若干名。
三、创办书协意义:
鉴于同学将来会在岗位上工作,有一手漂亮的硬笔字是尤为重要的,所以特此创办书画协会提高同学们的书写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大家对书画作品的鉴赏能力。
四、人员组织结构:
(一)组织协会成员进行与书法相关的技能和素质培训:
1、组织成员进行书法能力测试。
2、提供场地让同学们自主进行练习书画。
3、每周设一固定时间来练习。
(二)机构设置:
1、设会长1名,负责管理事务分配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2、设副会长1名,向会长提交工作计划,负责组织同学们进行书画练习,收集成员意见,并及时反映,解决。
3、组织会员若干,由指导老师带领,练习书法及画画。
五、资金投入:
由协会成员组织部分的资金。
六、活动安排:
(一)活动意义:
这次活动丰富了我们的大学生活,增强了我们书写能力,优美的书法及画画再也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二)实施的步骤:
每个会员可以自行在固定场地练习,每周的练习时间固定(周三下午和周五晚上)。练习完之后,可叫指导老师进行点评,也可当面和同学沟通。
每月将举行一次毛、硬笔字及画画比赛,有兴趣同学可以报名参加,奖品丰富。
每一学期将举行一次书画展,将各位有兴趣爱好的同学的作品拿出来展览(地点在综合楼大厅和羽毛球训练场地)。也会评出优秀的作品进行相应的评奖。
七、团队分工:
指导老师:林清池教授、吴亚鳞教授、胡绍洁老师。
会长:沈钦木
副会长:邹水华
成员:陈振雄、蔡志超、吴勇林、林顺圳、杨国强、林秋燕、黄志镇、卢汉明、周占宝、曾志杰、黄伟佳。
八、成立的价值:
这次成立让每个同学都能提高书写及画画能力。同时让我们增强了交流的能力。
九、协会预算:
毛笔(较大的和较小的各10支,笔锋要尖)--150元。
墨汁(一得阁墨汁和中华牌墨汁都可以各5瓶)--100元。
砚台15个—30元。
毡子(小块的就可以了)20块—80元。
宣纸100张(或者毛边纸,平时练习即使用旧报纸也可以)--100元。
笔洗5个—40元。
最好再备碟子10个—20元。
选用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褚遂良、王羲之、赵孟頫字帖20本—240元。
请指导老师费用—100元。
——共计预算860元。
关键词:平面交叉、交通安全、规划设计、措施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就公路安全的角度而言,平面交叉可以说是公路网中最关键的因素。据统计,发生在交叉口的交通事故约占道路事故总数的1/3,如英国24%、日本41%,我国为50%,而在城市中这一比例高达60%以上。由于相交公路上的各种车辆在交叉口汇合、转向、穿行,互相干扰或发生冲突,不仅使车辆减速,引发交通堵塞并容易导致交通事故。
事实上,我国高等级公路在平面交叉处成为事故多发点这一现象与我国目前的公路建设理念中仅重视建设项目主体本身如选线、路基、路面、桥涵的设计等,而对于关系到公路使用者以及受公路影响的“人”关心不够不无关系。设计与管理部门均未对路线平面交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设计文件对平面交叉路段一般仅采用一览表的形式,而未进行详细规划设计。因此,充分考虑交叉口的通行和驾驶特性,改善其规划和设计,将对提高交叉口车辆运行的安全畅通,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提高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保障交通安全,应对大型平交进行渠化以及注重对行人、自行车交通的处理。下面是笔者结合设计实践的一些体会。
1、渠化和行人、自行车交通的处理原则
1.1渠化的处理原则
渠化是通过导流岛与路面标线相结合的方式,以分隔或控制冲突的车流,使之进入一定的路线,从而满足平面交叉的基本要求。其目的是通过渠化来减少冲突或明确分开冲突,以控制交通流,调整冲突角度,减少不必要的路面铺装。经过渠化设计的平面交叉在时间、空间上得到了充分地利用,提高了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并增加其安全性。设计合理、适用的渠化交叉比同样面积的非渠化交叉,在通行能力上将有着明显的差异性。然而,在渠化交叉时,往往会因设计不当而造成一些事与愿违的事情发生,这就要求在渠化设计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对渠化设计有着明确的规定:⑴渠化的行驶路线应简单明了,过于复杂的设计容易使车辆误行,反而降低其使用效果;⑵应避免交通流的分流、合流集中于一点;⑶导流车道的宽度应适当,过宽会引起车辆并行,容易发生碰撞事故;⑷驾驶者驶近导流设施前应能醒目地觉察到导流设施的存在。以上4点为平交口的渠化提供了设计的依据,也是设计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1.2行人及自行车交通的处理原则
在交叉口设计中,道路的构造和交通管制的实施,都是以汽车交通为主要服务对象,而将行人和自行车作为道路交通干扰因素给予考虑。但在我国,尤其在城市中,由于行人和自行车交通的大量存在,在平面交叉设计中如何处理好行人和自行车交通问题往往成为主要矛盾和难点。
行人和自行车交通,在道路区间,通过设置专用的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极易与汽车交通分离,从而排除其对汽车交通的干扰。但在交叉口处,大部分情况是汽车与自行车和过街行人混在一起,给交叉口处的交通处理带来极大困难,这往往是交叉通混乱和通行能力极端下降的主要原因。为此,在平面交叉设计中应对其给予充分的考虑。
在交叉口设计中,对行人和自行车的处理,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⑴在交通条件安排上,应优先考虑给行人以较好的通过条件,如路径要直捷,受其它干扰要小。
⑵自行车在进入交叉口后如无分离条件,应与汽车交通一起考虑,行驶路径在汽车交通右侧。
⑶在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交叉口,信号显示应充分考虑行人及自行车交通需要,应优先考虑解决行人和自行车对主交通流的干扰,黄灯时间安排应以保证行人安全通过交叉为控制条件,并要使汽车对行人交通威胁最小。
⑷在条件允许时,应对各类交通实行分离,各行其道,或以过街桥、过街地道解决行人和自行车交通问题。
2、平面交叉的设计实例分析
2.1G206线揭阳市东山环形平面交叉设计(图1)
图1
该平交为G206线与S236线交叉处,设计采用了环形交叉形式。环形岛的采用是消除冲突点十分有效的方式。所有车辆均绕中心岛环行,由切线方向驶入,也从切线方向驶出,形成环流,且在环道上行驶方向一致,有利于连续通行;车辆能顺利完成左转或直行,保证行车安全,避免了大角度的交叉冲突点;交通主流方向即G206线汕头至丰顺方向线形指标较高,交通顺畅;
该平交自建成投入使用以来,未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据笔者自驾车感受各行车方向均较顺畅,现场多次观察,车流也较井然有序,通行能力适用现况。
2.2揭西县京棉公路入口平交(图2)
图2
该平交为T型渠化交叉,为S335(该路段为一级)与京棉公路(一级公路)相交处。根据交通流及交通量的特点,在平交口增设左转弯车道,使得S335在平交范围成为双向六车道的断面,同时揭阳方向往棉湖方向有2个车道。在断面划分时,将公路的硬路肩设置为城市道路的非机动车道,以方便城镇非机动车辆的行驶。平交口可设置人行横道,以方便行人及非机动车辆穿越。在该平交口的渠化设计中,首先将交叉公路的非机动车辆分离出去,又辅设1条非机动车道,这样就使非机动车辆在未进入交叉口前就被分离出去,减少了交叉口的交通量,同时缓解了交叉口的交通压力。S335线将原有的路面宽度适当加宽的方法,在满足了车辆行驶所需要的行车道宽度的情况下,适当地留出非机动车道的宽度,这样就减少了非机动车辆与机动车辆之间的相互干扰。针对交通流的具体情况,采用了分隔式断面,限制了行车方向,缩小冲突区,减少冲突点,并消除冲突点;约束行车路线,使车辆减速转弯,组织渠化交通,保证行车安全,提高了通行能力,且此方案布置较为紧凑,占地面积小,涉及拆迁建筑物少,修建费用较环形交叉要低。
3、渠化和行人、自行车的安全处理措施:
3.1渠化的安全处理措施
⑴分流岛的设计应能引导车辆驶入的曲线顺适,分流岛形成的侧向限制和漏斗形收缩有利于车辆驶近进入点时降低车速。分流岛、中心岛和路面外缘,应设置半可越式路缘石,以改善轮廓标示和防止“啃角”。
⑵适当偏移正在进入环形交叉的车辆的运行路径是保证安全营运最重要的因素。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方式调整入口车行道的几何设计和保证“直行”车辆的迹线作较大偏移就能达到上述目的:
a.设计好入口车行道的线形和定好引道分流岛的形状、大小和位置;
b.设置大小和位置适当的中心岛;
c.在出、入口之间采用错列或不平行线形。
⑶安全交叉口停车视距应符合规范规定。
⑷分隔式公路所有平面交叉都应设置左、右转辅助车道,以保证安全。
3.2行人、自行车交通安全处理措施
⑴条件可能,设置行人、自行车过街天桥;
⑵在交叉口的各出入口处设置人行横道,人行横道距交叉口距离要适当,过近或过远都对交通安全十分不利;
⑶利用分隔带、分流岛为行人提供过街安全岛,提高行人的安全保证条件和过街通行能力,并减少其对行车的干扰。
4、结语
公路平面交叉作为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公路的使用功能、通行能力和安全程度。这就要求在平面交叉选型时,应根据交叉口现状、交通量、交通组成、行人和自行车、地形、用地条件和工程造价等因素调查分析,做出不同方案加以比较,选择符合行车、行人安全的类型。当各交汇公路进入路口的交通量接近且较大,或用于城市的边缘联结公路与城市道路分散入城的车流,交叉公路为十字型时可参考G206线东山环形平交。当交通量大、转弯车辆多且车速快、车辆类型复杂、交通主流方向明显或行人多的情况下,采用类似揭西京棉公路出入口平交类型可保证交通安全,提高通行能力。考虑行人、自行车的交通安全,可通过增设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予以分隔,这样就减少了非机动车辆与机动车辆之间的相互干扰;平交口设置人行横道,以方便行人及非机动车辆穿越,另外,可增设为城市道路的非机动车道,在行人、非机动车未进入平交前即被分离,这样可同时保证行人、非机动车的交通安全和车辆畅通。
关键词:员工培训 效果评价 设计
对于企业而言,培训实质上是一种系统化的智力投资,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培训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培训有利于企业加强自身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培训能够提高企业自身改革和创新的能力;培训是企业吸引人才、培育人才和保留人才的重要手段。对个人而言,培训是员工本文从员工培训的概念着手,分析了员工培训需求,探讨了企业员工培训效果评价方法设计,优化设计了企业员工培训效果评价的流程,得出了企业员工培训改进策略,总结了企业员工培训效果评价设计影响因素,运用科学的设计方案,有效为企业员工培训提供理论依据。
一、员工培训的概念
培训是企业有计划地实施有助于提高员工学习与工作相关能力的活动。这些能力包括知识、技能或对工作绩效起关键作用的行为。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则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经营和发展的需要,为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和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及政治理论、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常识等而进行的各种形式的教育与训练活动,从而使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价值观念等有所改变,使他们在现在或将来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表现达到组织的要求,并发挥最大的潜力以提高工作绩效。伴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变化和发展,人们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局限性总要受到实际工作的挑战,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往往难以有效地扮演好各自的职业角色。为保证自己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人力资源的优势,提高经营管理效益,就必须对本企业员工进行培训。
二、员工培训需求分析
在企业培训的过程中,培训需求分析是设计培训项目、建立评估模型的基础。培训研究表明,企业组织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需求分析:组织、工作任务和个人。
从组织角度进行培训需求分析,通常可以了解实现企业目标需要的技能、企业人力资源的供需情况、竞争对手等情况。
从工作任务的角度入手,需要确定哪些是重要任务,哪些是属于在培训过程中必须加以强调的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
工作分析时,调查者必须了解做好一项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知识一般可分为两大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实的信息:程序性知识指有关技能和解决问题过程方面的知识。技能则指正确自如地做好工作的能力,实际是一种心理能力,在企业实践过程中,主要与工作绩效标准有关。能力是指做好工作所必需的认知能力。能力的形成是以知识为基础的。
在需求分析过程中,分析人员如果已经了解到做好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了解到工作中包含哪些主要任务,那么就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寻求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据此进行培训项目的设计。在实际情况中,找寻任务要求和履行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的对应关系显得特别有意义。
如果从个人角度来进行需求评估的话,分析人员应该关注以下两个问题:企业中谁需要培训?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培训?企业中的绩效评估实践及反馈机制能够帮助分析人员了解企业中的哪些员工需要接受培训,需要什么样的培训。另外还可以从研究员工的学习动机的角度来了解培训需求。调查培训需求时可以采用的方法很多,如观察法、调查问卷法、面谈法、阅读技术手册和记录、访问专门项目专家等。由于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少公司借鉴竞争对手的培训模式来制定适合自己工作发展的培训类型。
三、企业员工培训效果评价的流程优化设计
(一)整理学员出勤情况(成绩资料建档)
统计出席人员及原因,分析参加者的成绩并通知其主管,对完成课程的学员建立资料档。 (二)分析课程评估表
对讲师及学员的评估意见加以分析,一方面给予讲师回馈建议,另一方面作为课程设计的改进参考。
(三)撰写课程实施报告
对于课程的规划、执行方面所发生的状况,进行整合性的分析与检讨,提出综合报告。
(四)训练后访查学员
在训练结束后二周内,抽样访查参加学员,追踪其对参加训练的印象及可应用程度。
(五)应用跟踪
在训练后一周内,整理出课程精华摘要,通知各学员的直属主管,以利于主管对学员受训后的应用跟踪。
(六)召开课程检讨会议
针对课程规划、执行及追踪相关人员的意见统计做全盘检讨,以利于行动展开及往后改善。
四、企业员工培训改进策略
企业员工培训改进,就是对培训工作进行追踪、总结和改进。培训改进的流程如下:
(一)追踪训练后的行动计划
对训练时学员所承诺的行动计划,于事后追踪其执行成效,并给予协助及回馈。
(二)追踪配合单位改善行动
对训练时学员提出改善建议及要求相关单位配合的行动计划,加以追踪并掌握状况,将有助于管理改善。
(三)抽样访查直属主管
以抽样方式访查主管的看法与积极性建议,有助于提升训练质量。
(四)对高阶主管的建言
根据参与训练学员的态度及意见,对上级单位做出改善建言。
(五)研讨资料的整理
对研讨资料进行有效整理,并扩大流传范围,或作为自我学习教材,将便于训练效果延伸。
五、企业员工培训方案评价设计影响因素
培训的成效评估和反馈是不容忽视的。培训的成效评估一方面是对学习效果的检验,另一方面是对培训工作的总结。选择什么样的设计取决于几种因素。在大多数情况下,决定恰当设计的因素之一是,能不能得到评价人力资源开发培训结果的合适的数据。因素之二是对工作环境的现实考虑。评价设计越复杂,实施评价的成本就越高(有效性就越大)。另外,还要考虑对照组的获得、随机抽样的难易程度、消除学习之外的其它因素的影响等。如果设计不够理想,那么人力资源开发的专业人士在做出选择时要掌握好如何平衡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熊超群,企业员工选用、培育与考核实务,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年 4月第 1版
[2]郭京生、张立兴,人员培训实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1月第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