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流动人口现状范文

流动人口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流动人口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流动人口现状

第1篇:流动人口现状范文

关键词:流动人口;人口特征;趋势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2.008

深圳市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素有“移民城市”之称,已成为全国出租屋和外来流动人口最多的城市,大量的流动人口源源不断地涌入深圳打工创业。一方面,流动人口为整个深圳市注入了新的活力,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做出了必不可少的贡献;另一方面,流动人口的大量移植也会出现新的课题。从目前来看,深圳流动人口有以下基本情况与特征:

流动人口严重倒挂。根据全市流动人口和出租屋信息系统统计数据情况,全市共有13009185人,而登记在册的非户籍人口为1277万,长期户籍与非户籍人口严重倒挂。对深圳的人群结构来说,严重倒挂的比例是不合理的。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基本状况为:福田区1026862人,占7.89%;罗湖区875444人,占6.73%;南山1138943人,占8.75%;盐田192239人占1.48%;宝安5355101人,占41.16%;龙岗3179977人,占24.44%;光明681174人,占5.24%;坪山559445人,占4.30%。除人口总数多外,深圳的人口密度也已居全国第一。深圳只有全国五千分之一的土地,生活着全国百分之一的人口,人口密度是全国人口密度的46倍,实际人口密度仅低于澳门的18600人/平方公里。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给深圳带来初期繁荣的同时,也给深圳带来每平方公里土地6719人的高密度和“两头在外”的不稳定性,以及水、电、气等自然资源的紧张与匮乏、教育和医疗严重短缺、交通道路严重拥堵等社会资源紧张的问题。

租赁占绝对权重。全市流动人口中租赁房屋的有11323019人,占87.04%;自购房的有692176人,占5.32%;单位内部的有754899人,占5.80%。这意味着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流动人口都以租房居住为主,全市共有住宅出租屋500多万套间,大部分都是当地原住民的自建房;房屋租赁市场每年给出租人带来的经济收益高达500多亿元。而动态分析显示,租赁房屋的比例提高了1.84%,自购房的比例提高了0.47%,单位内部的比例下降了1.41%,说明有很多来深建设者稳定后选择到外租房和自购房,同时以前租赁房屋的也有部分购买了房屋。但从整体来看租赁房屋的比例非常高且不断上升,说明房价过高绝大部分人只能采取租房方式解决居住问题。

流动人口落户倾向明显。全市流动人口中家庭居住的有6470762人,占49.74%;合伙居住的有3328518人,占25.59%;集体居住的有1904076人,占14.64%;单身居住的有738815人,占5.68%。据统计分析家庭居住的比例提高了9.85%,集体居住的比例减少了9.37%。说明大量来深建设者通过几年的打拼事业趋于稳定相继成家立业。

流动人口来源地与民族分布广泛。深圳不仅流动人口总数多,而且来源很广,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56个民族,都有分布。其中,超过30万人的有9个省市区,广东本省籍338.9万人,湖南籍175.8万人,湖北籍115.1万人,广西籍100万人,四川籍96.5万人,江西籍84.9万人,河南籍80.7万人,重庆籍37.6万人,贵州籍30.5万人。全国56个民族(目前除珞巴族)都有人员在深居住,显示了深圳这座移民城市包容性非常强,各民族的人齐聚一堂为深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由于各民族在宗教、文化等各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给深圳的社会管理、社会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从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深圳流动人口有如下特点:

多年来深圳市经济增长平均增速在10%以上。在大中城市济总量中排名第四。而流动人口前三年增速达到7%,2009年受经济危机所影响及对人口总量实行调控措施,流动人口增速约为4.5%。从未来情况看,深圳市流动人口总量增长仍然与经济社会发展高度相关。

流动人口总规模扩大,增速下滑。“十三五”期间,深圳市经济总量目标可能突破3万亿大关,因此,招商引资,抢占项目的势头仍然强劲。但各级党委、政府已开始实施人口调控措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也加快步伐,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业新项目严格控制。存量老企业也在积极实施“双转移”策略。因此,预期流动人口的数量将会持续增长。

流动人口的比重下降,入户人口比重上升。随着深圳市引进人才“孔雀计划”的实施和积分入户政策的实行,每年将会有20多万人转为深圳户籍,且有三分之一是原来的流动人口转为深户。因此,流动人口的比重会开始下降。

人力资本结构不断改善。2011年,深圳非户籍人口首次减少了7万多,而减少的这7万多人中,百分之八十以上是那些转移出深圳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因为这些企业转移了,所以劳动力也随之迁移。这种“人口置换”现象实际上是深圳通过“腾笼换鸟”的产业转移政策转出大量低端产业劳动力,吸收优秀人才、有贡献的人才,改善深圳的劳动力供给人口结构,朝着大都市需求的人才之路迈进。随着深圳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特别是政府引进高端人才计划的实施,新进人才高学历,高技能的人数比重肯定会大大提高。近3年经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引才计划,深圳市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人员已下降2个百分点。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目前在深圳高端产业越来越多,而低端的以大量工人为主的制造业已经在关停并急剧减少。但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艰巨缓慢的过程,因此,中短期内中低端水平的劳动力数量仍然相当大。

参考文献

[1]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3):6376.

[2]林李月,朱宇,梁鹏飞等.基于六普数据的中国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空间格局[J].地理研究,2014,33(5):887898.

[3]刘涛,齐元静,曹广忠.中国流动人口空间格局演变机制及城镇化效应――基于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分县数据的分析[J].地理学报,2015,70(4):567581.

[4]林李月,朱宇.流动人口初次流动的空间类型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福建省的调查研究[J].地理科学,2014,34(5):539546.

[5]石智雷,薛文玲.流动人口的住房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2年湖北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J].西部论坛,2014,(2):2533.

[6]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5):107122.

[7]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J].人口研究,2006,30(3):8794.

第2篇:流动人口现状范文

流动人口孕产妇的保健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卫生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流动人口本身的社会性比较复杂,大多数都属于弱势群体,而孕产妇又是他们中更为弱势的群体。现阶段城市中流动人口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流动人口成为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明确提出流动人口中的妇女享有与户籍所在地妇女同等的卫生保健服务,同时将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纳入流入地孕产服保健范围的目标。因此,流动人口孕产妇的保健问题就显得十分突出。

一、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的现状

(一)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中心医院分娩的流动孕产妇 313 例;有稳定工作 60 例,无业或自谋职业253 例;生育一胎216 例,生育二胎 97 例。依据妊娠产次、建卡情况、产检情况及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总结(注意:每个数字应与户籍地孕产妇比较)。

(二)现状分析

1.流动孕产妇孕早期初检率及孕早、中期项目检查率低于户籍地孕产妇。良好的产前检查能够有效地减少低出生体重和新生儿疾病的发生,而产检不足是围产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规定孕产妇应在孕早期进行初次产检,孕早期的检查要对孕产妇进行保健指导及孕期危险因素的筛查,发现高危孕妇。有研究表明,实施孕早期保健后围产儿死亡率、死胎死产率、新生儿死亡率及先天畸形发生率方面均有明显好转,死胎率下降明显。因此,孕早期检查对于安全、健康的分娩至关重要。

2.流动孕产服5次及以上产检率低于户籍孕产妇。《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规定孕期应当至少接受5次产前检查,其中孕早期至少1次,孕中期至少两次,孕晚期至少两次。曾小娥等对产前检查对母婴的影响显示,按时产前检查的妊娠妇女,其胎盘早期剥离、产后出血、低体重儿、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窒息等的发生率均低于无产前检查者,适量的产前检查对于避免或减轻孕期的异常情况有重大作用。产前超声检查可检出大部分的畸形,对胎儿预后判断,及对临床及早采取措施或出生后随访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3.流动与户籍孕产妇产前保健利用的影响因素。流动孕产妇仍然是城市孕产妇保健服务的关键人群,有资料显示,文化程度低、经产妇、经济收入低、无保险、计划外生育等会对流动孕产妇产检情况产生影响。因此,城市产前保健服务要根据人群的不同特点提供普惠性、可及性的项目或措施,从而促进城市孕产妇、特别是流动孕产妇的保健服务利用率。

二、流动人口孕产妇产前检查保健率低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经济收入低是制约流动孕产妇接受孕期保健服务的重要因素

多数流动产妇主要来自中国经济不发达地市,家庭月收入低,多数产妇妊娠后不工作,这些构成了制约其接受孕期保健服务的因素。其不在正规医院机构做产前检查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经济收入低造成了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降低,特别是生殖健康问题。因此,需要政府支持降低贫困流动人口孕产妇就医的准入门槛,设立贫困流动人口孕产妇特殊服务窗口,以解决经济收入低的流动孕产妇孕期保健的服务需求。

(二)文化教育程度低和保健意识淡漠也是影响流动孕产妇接受孕期保健服务的主要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权利意识淡薄,权利意识因受教育水平不同而差异明显,文化程度高者权利意识较高。因此,有针对性地进行生殖健康宣传,成为生殖健康促进的重要手段。开发一些通俗易懂的培训教材和宣传材料,对流动人口进行知识宣传普及,使流动孕产妇有意识地主动接受孕期保健服务。

(三)医疗机构服务的因素制约了流动孕产妇接受孕期保健服务

调查结果显示,正规产检医院的服务水平并不是影响流动孕产妇接受孕期保健服务的主要因素,而候诊时间、收费问题占较高的不满意比例。因此,应改善现有的医疗管理体制,在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合理制定收费标准,以适应不同层次流动孕产妇的孕期保健需求。

(四)私人诊所提供不健全的产前检查项目加大了流动孕产妇孕期保健管理难度

基本的孕期产前检查是保障母婴安全的重要措施,私人诊所不但基本的检查项目不健全,而具备的检查项目中大多数项目检查率很低,这加大了流动孕产妇孕期保健管理难度,使流动孕产服整个孕期安全存在极大隐患。因此,规范私人诊所的诊疗常规是保障孕期安全、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有力手段。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严格审批行医诊所的准入门槛,提高私人诊所的综合服务水平,保障流动孕产妇整个孕期的安全,进一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

(五)计划外生育影响了流动孕产妇接受孕期保健服务

计划外妊娠导致的多胎生育一方面使流动产妇家庭生活水平降低,另一方面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制裁措施,一些孕产妇不愿意到正规医疗保健机构孕检、分娩,躲避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庞大的流动人口队伍成为中国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对流动人口加强计划生育宣传工作,以提高计划生育服务质量已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之一。

三、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一)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大力提高人口文化素质,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的健康宣传

由于经济因素、文化程度等原因,流动人口自我保健意识差。针对这些因素,建议采用简历孕妇课堂、编制母婴保健手册等各种形式,选用最适宜的宣传教育内容,采用最适当的宣传教育方式,宣传母婴保健知识,使人们懂得产前保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知道孕早期建卡及系统管理是及时预防和处理高危因素、降低难产因素的有效方法。

(二)政府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使母亲和婴儿获得基本医疗保健服务

鼓励外来人口参与生育保险,降低生育保险费用。制定最基本的孕期保健项目,简化产前检查程序。依据政府财力,逐步增加无偿母婴保健服务范围,促使弱势群体享有基本生育健康服务,促进基本生育健康服务利用的公平性。

(三)将外来人口纳入暂住低管理,为其建立健康档案,改革以户籍为主的计划生育管理模式

社区医院实行首诊负责制,发现怀孕妇女及时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强化社区在健康服务中的作用,把外来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

(四)加强医务人员的素质培养

加强社区妇幼保健系统建设,对基层妇幼保健医务人员进行规范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社区医务工作者的收入待遇,稳定基层医疗队伍,提高工作积极性。

(五)政府增加投入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第3篇:流动人口现状范文

[关键词] 已婚女性;流动人口;生殖道感染;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1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1)23-147-03

平湖市外向型经济发达,流动人口较多,而生殖道感染(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RTI)又是影响女性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可引起盆腔炎、不孕症、异位妊娠、死胎等后果,孕期感染可引起不良妊娠结局, 垂直传播而使胎儿新生儿感染[1]。有文献报道,女性流动人口生殖道感染就医行为及发生状况[2-3],却鲜有文献报道女性流动人口生殖道感染影响因素。本文通过抽样调查平湖市已婚女性流动人口,以了解她们生殖道感染现状并研究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平湖市6个镇18家工厂的2712名已婚女性流动人口作为调查对象。已婚女性流动人口入选条件:①人户分离;②在该地区居住三个月以上;③年龄大于20岁;④已婚且有;⑤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

1.2 内容

自制调查问卷包括:①基本情况:年龄,文化程度,待遇情况等;②生殖道健康影响因素:个数,输卵管是否结扎,时是否使用安全套,是否坐浴、经期频率、流产次数、经期使用不洁卫生用品、更换内裤时间、近1年平均月工资等。

1.3 方法

由经统一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各项目的检查,包括妇科检查、宫颈刮片、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盆腔B超等,必要时做宫颈TCT检测和阴道镜、宫颈活检等,所有调查对象的生殖道健康检查和诊断固定由我院同一组专业医务人员负责。对所有参与此次问卷调查的医护人员进行统一培训,问卷采用统一指导语,以匿名方式完成,凡调查涉及敏感内容,在调查前申明本研究不会给受试者带来任何负面影响。

1.4 统计学方法

问卷采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进行双遍录入,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处理和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660份,年龄20~54岁,20~40岁的占76.5%,大于40岁的占23.5%,平均年龄(30.8±1.48)岁;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者817人(30.7%),初中者1563人(58.8%),高中及以上者占280人(10.5%);这些被调查女性有1880人(70.7%)来自农村,有780人(29.3%)来自城镇。

2.2 患病状况

参加检查的妇女中生殖道检查正常者1246例(46.8%),1414例(53.2%)被查出患有生殖道相关疾病,本研究中,已婚女性流动人口生殖道感染的患病前三位依次为:念珠菌性阴道炎(28.1%),宫颈炎(21.6%),细菌性阴道炎(11.6%)。

2.3 已婚女性流动人口生殖道感染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将不同影响因素分组进行χ2检验,结果显示来自农村、较低的文化程度、输卵管已结扎、较多的、未使用安全套、经期次数较多、坐浴、流产次数较多、经期使用不洁卫生用品、不经常更换内裤、月平均工资较低的已婚女性流动人口生殖道感染发生率较高(P<0.05)。见表1。

2.4 影响已婚女性流动人口生殖道感染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为控制混杂因素影响,因变量Y为是否患生殖道感染,自变量X选取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11个变量,使用条件后退法构建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入选标准=0.05,剔除标准=0.10), 自变量结果显示:输卵管已结扎、较多的个数、坐浴、流产次数较多、经期使用不洁卫生用品频率较高为影响已婚女性流动人口生殖道感染的危险因素(OR均大于1,P<0.01或P<0.05),而较高的工资和较高的文化程度为影响已婚女性流动人口生殖道感染的保护性因素(OR均小于1,P<0.01或P<0.05)。见表2。

3 讨论

平湖市工产业发达,流动人口较多,而流动人口往往社会经济地位低下、获得相应医疗服务的能力较弱、生殖道感染健康知识水平较低且主体是处于生育旺盛期的育龄人口等特点,其生殖道感染的发生现状尤为值得引起社会关注。

生殖道感染(RTI)是妇女常见疾病,主要包括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和盆腔炎等炎症,女性RTI 常表现为白带异常,如白带量增多、颜色发黄或灰白、稀薄或呈豆腐渣样、有腥臭味,外阴瘙痒或烧灼感,时有阴道不适感或疼痛及下腹部疼痛或腰疼等[4]。本研究提示,平湖市已婚女性流动人口生殖道感染较高,来自农村、较低的文化程度、输卵管已结扎、较多的、未使用安全套、经期次数较多、流产次数较多、经期使用不洁卫生用品、不经常更换内裤、月平均工资较低的已婚女性流动人口生殖道感染发生率较高。来自农村、文化程度较低的已婚女性流动人口,出现了生殖道感染症状不予重视,生殖道感染后也不能坚持治疗,因此形成了恶性循环,加重了生殖道感染带来的危害。输卵管已结扎是导致已婚女性流动人口生殖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可能与输卵管已结扎妇女在夫妻生活中由于不担心意外怀孕,夫妻双方都不会采取任何避孕措施有关[5]。流产次数较多的女性流动人口生殖道感染发病率较高,可能因为流产导致女性生殖道受到损伤,对外界病原的抵抗力下降有关。较多的、未使用安全套、经期次数较多、经期使用不洁卫生用品、不经常更换内裤这些因素使外界病原体侵入女性生殖道的机会增大,生殖道感染的发生率也便增高。

因此,应提高已婚女性流动人口和其配偶、及全社会对生殖道感染危害的认识,深入社区、工厂等已婚女性流动人口聚集区,积极开展生殖道感染健康知识的宣教,使已婚女性流动人口更多地了解生殖道感染症状、严重性及防治知识,使其养成健康的卫生生活习惯;同时关注来自农村、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较低的家庭妇女,适当减免其就医费用,努力改变其不良生活行为[6]。

[参考文献]

[1] 杨文方,李芬,于学文,等.陕西省农村地区已婚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1A):1963-1965.

[2] 李娜,武俊青,李玉艳,等.深圳市流动人口生殖道感染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0,40(5):286-289.

[3] 兰红霞,谢玉荣,郭洁新,等. 北京市流动人口妇女生殖道感染调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5):3564-3566.

[4] 刘菲,张岱,刘朝晖,等. 女性不同人群下生殖道感染状况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9):1256-1258.

[5] 范文燕,汪鑫.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现状调查[J].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5):5019-5021.

[6] 吴芸,马彩玲.人瘤病毒与女性生殖道感染研究[J].医学综述,2008,14(3):361-363.

第4篇:流动人口现状范文

一、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现状

流动人口大多来自经济落后、文化闭塞的地方,进城后由于经济的原因,居住地大多位于城乡结合部,他们的子女也由于环境的变化,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1.家长与子女和学校沟通问题

家长与子女和学校在沟通上存在着一定障碍。流动人口大多文化低,在城市打工,工作时间长,就子女教育问题与学校老师交流得较少,学校召开的家长会也因为工作太忙不能参加。有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较高,认为只要成绩好,要什么给什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普遍的心愿。也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不是很高,觉得只要孩子在学校不出大事,完成义务教育就可以。流动人口对孩子的关注少,孩子因缺少家长的管理而学习习惯差,有不少初入城的子女在新的环境中不适应,显得孤僻和冷漠,融入集体较慢。极少数子女认为父母没出息,与父母关系冷淡,自暴自弃。

2.学校与社会问题

学校教育有时会受到社会的不良影响。社会上闲杂的无业人员较多,他们有时到校园周边用一些小便宜引诱在校学生,而由农村进城上学的务工人员的子女由于缺少家长的监督,因此很容易上当受骗,甚至离家出走。城市生活也导致部分学生价值趋向发生变化,逃课、说谎、爱慕虚荣等现象时有发生。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社会教育的相对薄弱,社区教育活动的匮乏,使不良的游戏活动占用了流动人口子女的课余时间,加上缺乏家长监督,以及法制意识等相对薄弱,对个人的约束能力不够强,遇到问题容易冲动,从而引起冲突。

3.价值观问题

流动人口进城后家庭经济状况逐步改善,致使其子女认为父母没读什么书,可以在城里挣到钱,因此读书无用,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喜欢吃喝玩乐,缺乏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成绩越来越差,并形成了“拜金主义”、“读书无用论”等不良思想,逐渐树立享乐主义人生观和功利主义价值观。

二、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现状及其成因

1.社会因素

流动人口子女随父母进城学习和生活,这些孩子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问题和困难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热点。流动人口子女期望和社会接触,但是城市用另一种眼光看待他们,进不了“真正城市人”的圈子,久而久之就出现不良现象,如偷东西、寻衅滋事等,成为“问题少年”,而他们又反过来影响在校的同学,使更多人的成绩和品行下滑,形成恶性循环。

2.家庭因素

一是唠叨。当流动人口子女做错事时唠叨和训斥,取得好成绩时也唠叨,认为孩子要不断提醒才能成长;二是溺爱。对子女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近于溺爱;三是专制。父母从安全角度出发,对子女的行为进行限制,致使孩子的自由活动空间很小,且缺少深入沟通,即使偶尔谈话,也难实现心灵交流。

3.教育部门因素

由于流动人口子女随父母进城,城市学校并没有增多,导致城市教育资源严重短缺。每个班都有很多学生,对老师来说,要做到因材施教是很困难的,更不要说关注学生成绩之外的事情。为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问题,教育部门颁布了《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该办法虽然解决了流动人口子女有书读的问题,却无意识地把流动人口子女列入“另册”,而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应政策让流动人口子女成为实实在在的“另类”,流动人口子女不能享受与城市孩子一样的待遇。

三、对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的建议与对策

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比书本知识教育更重要,因为书本知识通过努力学习可获得,而心理不健康则是对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灵摧残。培养流动人口子女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是十分重要的。一是要预防流动人口子女心理疾病的产生,减少他们产生心理问题的潜在可能性;二是要培养流动人口子女健全的个性,帮助他们自立、自强,使他们正确认识现实和自我,在环境和自身条件许可的范围内,调节好心态,用好的方法来解决心理问题,保证心理健康,从而让流动人口子女和城市孩子一样茁壮成长。

1.家庭措施

家长要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破除只要给子女挣钱,让子女上好的学校,得到更好的教育,就是对得起子女的思想。还要改变交流方式,与孩子多进行心灵沟通,多了解孩子的所想,多跟子女交流、沟通,在子女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关爱,但要避免唠叨,更不要溺爱。要尊重子女的选择,让子女有一定的空间。只要正确引导,有情况时,不要简单否定,对不能满足子女要求的,说明情况,做好子女的思想工作,消除误会,就不会产生代沟。如果子女遇到困难时,父母就要帮助他们想办法,出主意,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这样,子女就不会有孤立感,不会因此而心烦,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

2.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措施

各级政府要加强宣传,教育全社会尊重和关心流动人口,制定好措施。让流动人口享有与城市市民平等的权利和权益,使流动人口及子女在城市能愉快地生活。在教育政策上,要落实“国民待遇”,让流动人口子女与城市市民子女一样接受正规的城市教育,从全体国民素质提高、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意义上说,使流动人口子女真正得到更多的照顾与关爱。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流动人口子女的人数,合理配置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合理安排流动人口子女就近入学,切实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难的问题。

3.学校措施

学校要加强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管理,在对流动人口子女知识教育的同时,还要关注流动人口子女的身心健康。尤其是随父母进城的这部分流动人口子女要强化他们的自尊、自立教育,课堂教育中加强生存、安全、法制教育,关注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健康。要创造宽松和谐的校园环境,学校可增设“流动人口子女之家”,购置一些设施及图书等专供流动人口孩子使用,使他们的烦恼、孤独、离群等情感体验得到淡化或抑制。成立心理咨询室,对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为流动人口子女提供倾诉的渠道。学校要召开流动人口子女专题会议,教育他们正确对待生活,克服困难,在学校关心的同时自己寻找解决办法,把被动变为主动。学校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充实流动人口子女课余生活,开展培养和发展流动人口子女个性特长的兴趣活动,切实减轻他们在假日里的孤独感。在学习上,老师要热心辅导,班级成立学习互帮互学小组,当流动人口子女遇到学习难题时能得到及时解决。学校要召开流动人口子女家长会,与家长多沟通,对流动人口子女走过人生的关键时期及心理健康有极大的帮助。

4.社会措施

在社区,建立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和监护体系,可在退休人员中选些义务监护人、义务辅导员,对流动人口子女义务帮教,通过各种社会团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协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引导流动人口子女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和发挥他们的个人兴趣和专长,使流动人口子女身心得到健康成长。此外,应加强城市治安综合治理,对不良社会现象,诸如赌博等进行治理,对游戏室、网吧的营业活动进行规范,为流动人口子女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城市社区教育监护体系,积极建立托管中心和志愿者服务中心,鼓励社会人士当流动人口子女的家长,为流动人口子女完成学业、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使流动人口子女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的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各界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流动人口子女进城后能较快地适应城市生活,学习、生活各方面也有较大改善。一是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状况得到改善。教育部门整合流动人口子女选择的教育资源,妥善安排,依法保障其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二是流动人口子女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学校积极落实教育助学政策,对特别贫困的学生实行免费入学;三是多数流动人口子女能较好地适应城市生活,表现出积极的生活态度,入城后健康状况良好,性格乐观开朗,学习成绩良好,学习愿望很强,与同学关系融洽,尊敬父母。流动人口子女这个特殊群体将长期存在,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成才,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徐晶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0,10.

[2]管以东.论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0,33.

[3]邓竟红.论就读城市小学的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J].世纪桥,2011,21.

第5篇:流动人口现状范文

关键词:流动人口;住房;新常态;文献综述

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我国租赁性保障房对劳动者失业持续期的影响研究”(编号:2014BS027);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流动人口住房问题与重庆公租房制度创新研究”(编号:15SKG098);重庆工商大学科研启动项目:“我国流动人口住房问题与公租房的就业影响研究”(编号:1655002)

中图分类号:F293.3;C924.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0月9日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什么中国可以近几十年保持持续稳定而快速的经济增长?很多学者认为,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中,“人口红利”的影响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然而,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从2012年出现第一次负增长开始,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已经连续四年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这意味着,我国的人口红利正在趋于消失。面对人口红利消失和老龄化问题严重的困局,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的转移,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在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过程中,大量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小城镇转移到大城市,然而,这些转移劳动力长期以来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和城镇居民相同的住房福利,住房问题始终是制约流动人口真正融入城市的重要因素之一。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4)》的统计数据,截至2013年末,中国流动人口的总量达到了2.45亿,超过全国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党的十报告指出:“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可见,党的十将流动人口问题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安居”才能“乐业”,大量流动人口来到城市最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住房问题,解决流动人口住房问题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西方移民住房理论研究现状

由于“流动人口”的一词与我国特殊的户籍制度密切相关,西方国家并没有与我国的流动人口概念一一对应的称谓,而最接近的是“移民”的概念。移民概念的外延比流动人口要大一些,因为移民概念包含了所有的迁移人口,而流动人口概念仅指户籍未经变化的临时性移民,不包括户籍已经发生变动的迁移人口,因此流动人口可以视为移民的一部分。国外对移民住房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领域非常广泛,这里我们仅从与我国流动人口住房问题更为接近的贫民窟问题、移民住房的城市空间理论、人口迁移理论等方面对国外研究进行简单梳理。

(一)贫民窟问题。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对城市贫民窟问题的研究一直是西方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有不少学者研究了贫民窟产生的原因,他们认为,当农村迁移人口刚进入城市时,他们自身往往缺乏相应的学习培训和劳动技能,很难迅速获得理想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而这些迁移人口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往往不能被城市居民所接受,很容易遭到歧视,也很难融入城市社区,因此只能以贫民窟的形式居住和生活。有学者研究指出,贫民窟通常是劳动力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首个居住地,选择以贫民窟的形式居住是迁移人口的理。可见,贫民窟的存在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它为新移民提供了一个调整和适应的场所,贫民窟扩张是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二)城市空间和人口迁移理论。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从城市社会空间和人口迁移角度分析移民住房问题的研究逐渐发展起来,已形成了相当成熟的理论体系,主要代表性理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入侵演替理论。入侵演替理论最早是由Burgess提出的一个用“入侵、演替和主导”来描述外来人口迁移过程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外来人口最初进入城市时,出于找工作方便的考虑,会选择居住在城市中心商业区。随着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加,造成城市中心住房紧缺、房租上升,这促使城市中心商业区的人向外城区迁移。在这一过程中,低收入者逐渐向较高级的居住区入侵,而原来居住在较高级住宅区的人不断向外城区迁移,进入更高级的住宅区。这样的过程不断推进,迁移便会如波浪一样由内向外层传播,而最终最高级的住宅区位于城市的边缘。入侵演替理论为农村人口向快速扩张的城市的迁移过程提供了一种较为合理的解释框架。

2、住房过滤理论。住房过滤理论是由Hoyt提出的描述住房在不同收入人口间流动的理论。这一理论指出,住房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磨损,高收入者需要购买新建的高级住宅来维持自己的效用水平不变,高收入者在迁居以后,其原来的住宅被中等收入者占用,而中等收入者原来的住宅会流动到低收者手中,在这一过程中,住房会向低收入者不断过滤,而人口会向高级住宅区不断过滤。过滤理论为住房供给和人口迁移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分析角度。

3、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源于Rossi的研究,这一理论将一个人成长过程与人口迁移联系起来,以家庭生命周期的变化来解释一个人一生的迁居过程。家庭生命周期理论解释了一个人一生中可能发生的五次迁居,包括出生成长、离开家庭、结婚、生孩子以及年老。这一理论认为,生命周期的循环会促使家庭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不同的住房需求,而一个家庭迁居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家庭住房的调整来满足这种需求。

4、互补理论。互补理论由Alonso最先提出,主要从经济限制方面解释人口的迁居行为。互补理论认为,在做出迁居决策时,低收入者由于收入的限制,对居住空间的选择范围相对狭窄,因此只能选择紧靠城市中心的区域居住,住房面积小,市中心区人口密度高;高收入者在做出迁居决策时,居住空间选择的范围较大,可以选择在远离城市中心的郊区居住,住房面积较大,而郊区的人口密度较低。互补理论为分析不同收入的家庭在城市的迁居行为提供了经济学方面的解释。

三、国内流动人口住房问题研究现状

(一)流动人口住房现状研究。目前,国内关于流动人口住房现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农民工住房现状方面,甚至有不少研究将流动人口住房问题等同于农民工住房问题。在农民工住房现状研究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吴维平和王汉生对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流动人口的住房形式和居住条件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表明,由于户籍制度和城市福利之间的联系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这两个城市的流动人口基本上被排斥于主流住房分配体制之外,而租房成为流动人口最主要的住房选择;同时,流动人口的住房条件明显低于当地居民。张子珩对中国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研究发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受住房供给条件和需求能力的限制,他们比起城市户籍人口在住房的可获得性、住房条件和居住的社区环境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距。尽管大多数研究都认为与当地居民相比,流动人口的住房状况更差,但是蒋耒文等的研究却发现:在城镇地区流动和迁移的人口的住房状况并不比当地居民差;甚至在一些住房设施方面,流动迁移人口的状况还要好于当地居民。他们的研究还发现,与当地居民相比,流动人口拥有较低的贫民窟发生率;城镇流动人口享有比城镇当地居民更好的住房设施,而农业户流动人口居住在贫民窟的比例也低于当地农业户居民。

(二)流动人口住房供给与需求研究。车士义等从住房需求和供给的角度,对北京市流动人口的住房供求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供需结构在低水平上实现了基本匹配;租房者与承租者的住房信息渠道比较原始,而政府在流动人口住房供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王瑞对武汉市流动人口住房问题的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受到收入水平和心理因素的制约,他们对住宅商品房的有效需求是不足的;同时,他们还发现,地方政府政策的排外、房地产市场定位的边缘化和流动人口不以定居城市为目的的居住方式是造成流动人口主要以私房租赁市场解决住房问题的主要原因。

(三)流动人口住房选择影响因素研究。侯慧丽和李春华以居委会和村委会社区这两种不同的社区结构为观察角度,对流动人口住房选择行为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具有自雇佣、工作不稳定、家庭户流动等特征的流动人口更有可能选择在村委会社区居住;在不同社区中影响流动人口住房选择的因素是不同的,在居委会社区,收入对流动人口住房选择影响更为明显,而在村委会社区,流动方式和住房用途对流动人口的住房选择影响更为突出。何莼和杨菊华的研究将影响流动人口住房选择的因素分为个体、制度和用人单位要素三个方面:在个体层面,流动人口的住房选择主要受到其消费模式、社会心理和观念、职业、经济能力等个人因素的影响;在制度性要素方面,现行的住房保障体系主要关注的是当地市民的住房需求,对流动人口并不适用或并不完善是造成流动人口住房问题的重要原因;在用人单位方面,大量雇佣农民工的单位缴纳公积金的积极性不高也制约了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改善。

(四)流动人口住房的空间结构。林李月等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中国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空间格局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住房自有率、租住房率与住房质量指数表现为南北差异,住房不受干扰指数和住房面积指数均呈现出东西差异,而住房费用指数则呈现出以内蒙古、陕西、湖北和安徽为低值中心,以北京为高值中心的特征。这种空间分布规律是因为各项住房指标“高-高”和“低-低”空间集聚所导致。同时,他们还发现,西部省份虽然拥有较高的住房自有率,却无法拥有舒适的居住环境和宽敞的居住空间,从而成为条件中等偏下和较差住房的集聚区;相对应的东部省份租房率较高,但住房设施配套较为完善,使得以山东、辽宁和天津等为代表的不少东部省份跻身于住房条件综合状况较好的区域,即便是个别位于中等偏下区的东部省份,其住房质量也明显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位于长江流域的省份则不仅有较高的住房自有率,而且居住空间和居住环境也相对较好,因此成为住房条件较好区域的集聚区。

四、述评及展望

通过对流动人口住房问题现有国内外研究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国外研究主要以移民住房理论为视角进行了丰富的理论和经验探索,与我国流动人口住房问题最为接近的研究主要涉及贫民窟问题、移民住房的城市空间理论、人口迁移理论等多个方面,而这些方面的研究也为学者对中国流动人口住房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和思路上的借鉴。而国内学者从居住现状、市场供求、影响因素、空间结构等诸多方面对流动人口住房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得出了较有价值的研究结论。然而,现有研究至少有两方面可以进一步深入。

第一,关于流动人口住房现状研究方面。目前,关于流动人口住房问题的研究大多数将注意力集中在农民工住房问题上,不少研究甚至将流动人口问题等同于农民工问题;然而,流动人口中是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的,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乡-城流动人口和从一个城市流动到另一个城市的城-城流动人口在职业、收入、住房支付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必然导致其住房选择行为是不同的,被大多数研究忽略的城-城流动人口的住房问题同样值得更多的关注:首先,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驱动大量小城市和西部城市的城镇户籍居民流入到大城市或东部城市,其比例约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5%~30%,这部分人口的绝对数量相当庞大;其次,有研究发现,虽然流动人口的整体收入较低,但是城-城流动人口的收入水平实际上并不低,甚至高于本地居民,这意味着,流动人口中出现了明显的社会分层,而这种社会分层是否会影响不同流动人口的住房选择行为同样是值得关注的。

第二,在流动人口住房选择的影响因素方面。现有的大多数研究将流动人口较差的居住条件和居住质量归因于制度性因素,例如现有的户籍制度、住房保障制度和其他社会保障制度问题,或者是用人单位的公积金制度等。但是仅有很少的研究意识到,导致流动人口居住条件和质量较差的原因不完全取决于制度因素,甚至其主要原因可能并不是制度性因素,而更多取决于流动人口循环流动的特性和流动人口的过客心理。可见,对于流动人口做出住房选择时的心理因素的关注也需要进一步深入。

主要参考文献:

[1]PONTES A.Rationality in the Slum:an Essay on Interpretive Sociology[J].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1972.14.3.

[2]BURGESS E W.The Growth of the City:An Introduction to a Research Project [J].City,2007.18.

[3]HOYT H.The Structure and the Grouch of Residential Neighborhood in American Cities[J].Development,1939.19.3.

[4]ROSSI P H.Why Families Move.Sage Publication,1980.

[5]吴维平,王汉生.寄居大都市:京沪两地流动人口住房现状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2.3.

[6]张子珩.中国流动人口居住问题研究[J].人口学刊,2005.2.

[7]蒋耒文,庞丽华,张志明.中国城镇流动人口的住房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15.4.

[8]车士义,田洪波,尹志锋等.流动劳动力的住房供给与需求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9.11.

[9]王瑞.中国城市流动人口住房问题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2.

[10]侯慧丽,李春华.梯度城市化:不同社区类型下的流动人口居住模式和住房状况[J].人口研究,2013.2.

第6篇:流动人口现状范文

>> 我国城市流动人口避孕、避孕器具使用问题研究 我国社会转型与城市流动人口犯罪治理探讨 我国流动人口管理方式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状况与对策研究 我国流动人口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浅析我国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福利问题 我国流动人口社会保障问题浅析 我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问题解析 我国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11亿 其生存发展面临六大问题 解决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几点建议 当前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特征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流动人口带来的社会风险与防范 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现状与政策思考 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与对策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问题与对策研究 流动人口的职业卫生问题与对策 城市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研究 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的积极型救助政策构建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及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5]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2010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gb/zwxx/2011-05/24/content_391125.htm.

[6]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1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gzdt/2012-06/05/content_2153635.htm.

[7] 徐博.为了2.42亿农民工的福祉——我国农民工工作取得新进展[J/OL].http:///politics/2011-02/12/c_13729271.htm.

[8] 陈森斌,杨舸.改革开放后的农民工政策思路变迁[J].人口与发展,2013,(2).

第7篇:流动人口现状范文

1 流动人口公共卫生问题

1.1 孕产妇保健

孕产妇死亡为评估妇女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充分体现着国民健康水平,加强产前保健,对降低产妇死亡率有极大意义。分析表明,在孕产妇总死亡数及死亡原因中,与户籍孕产妇比较,非户籍孕产妇的死亡率更高,而死亡原因主要为产科原因,其中大部分为创造条件可避免或直接可避免。

1.2 传染病侵害

流动人口传染病侵害主要有疟疾、性病、手足口病、艾滋病、,麻疹和结核病等传染性疾病。与户籍所在地的城市居民对比,流动人口患传染病的几率较高。流动人口传染病患者大多没有固定的住所和工作,如果故意隐瞒病情而更换居住地及工作场所,则追踪治疗更难,加上其居住环境和从事职业大多是人口较密集区域,为传染病传播提供有利条件,致使更多人患病,危及公共卫生。结核病为临床主要传染病,对全球公共卫生及社会经济学有很大影响,流动人口卫生意识差,经济状况不佳,就业特殊,决定着在结核病规范性治疗上难度大,很多人员为就业选择隐瞒病情,成为疾病重要传染源。现阶段,麻疹减毒活疫苗应用较广,该病流行基本得以控制,但流动人口免疫接种率较低,较不规范,时常出现麻疹病例,在流入地流行;若外来儿童未及时免疫,可造成免疫空白,便于麻疹发生及流行。

1.3 职业安全

大多数流动人口为体力工作者, 企业为节约成本,减少开销,工作中未实施劳动保护,加上人员自身缺乏防护意识,造成许多安全隐患,时常发生职业安全问题,甚或导致流动人口致残、致伤和致死等。

1.4 食物中毒

由于流动人口收入低,就餐多选择无证、简陋的餐馆,食具不经消毒,食品交叉污染,引起食物中毒。据数据分析,流动人口在城市总人口食物中毒中约占50%以上,发生率高。

1.5 儿童计划免疫

儿童免疫接种一般按照户口进行分地区管理,许多儿童由于父母流动而脱离原户籍的所在地, 流入地在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方面管理不足,服务之后,加上父母缺乏保健预防知识,未重视计划免疫工作,致使计划免疫率低,或者免疫空白,加大计划免疫疾病的消灭和控制观察。

2 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管理现状

2.1 与户籍居民卫生服务有所差距

很多发达地区已逐渐重视流动人口公共卫生问题,但与户籍居民卫生服务仍有所差距,主要表现为经费投入不足,尤其是卫生院、区疾病防控中心,补贴较少,难以落实流动人口的疾病预防工作。此外,流动人口的数量大,暂住人口不登记或登记不详,致使管理困难;从事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人员较少,无法设置固定人员进行传染病患者服务与监测。流动人口传染病监测范围仍待扩大。流动人口无组织流动性和无序特点,加大传染病控制难度,患者去往医院就诊是传染病主要发现途径,针对疫苗可防传染病,医院疾控部门往往给予紧急接种,防止病情扩散,但是,流动人口工作和生活环境差,经济贫困,多选择收费较低的黑诊所及个体诊所,或自购药品,导致病情扩散,不仅危及自身健康安危,更对公共卫生构成严重威胁。由此可见,必须重视对流动人口的传染病监测,按传染病的周期性特点,针对流出地流行情况,科学制定传染病监测方案。

2.2 现有服务利用率差

部分发达地区逐渐加强了对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服务,主要涉及减少孕产妇死亡、传染病控制和儿童免疫等方面。北京市针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免费流脑疫苗及麻疹接种,对新发结核患者免费给予抗结核药物,并针对流动孕产妇设立了定点医院。但由于流动人群不固定,健康意识差,有关部门难以开展服务及监测,造成结核患者停止治疗、儿童接种间断等,现有服务利用率差,甚至引起部分传染病暴发。流动人口1 年内体检率低,在健康宣教、健康防护及职业安全培训等方面有待于改善, 尚不及国家政策有关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标准,说明流动人口并未完全享受过公共卫生均等化改革成果。0~6 岁儿童免疫计划及健康管理有所成效,但《儿童保健手册》和《预防接种卡》仍出现重复建册或重复建卡现象,四苗覆盖率和单苗合格率低,免疫水平差,致使卫生资源浪费。

2.3 健康宣教不到位

健康宣教是公共卫生重要部分, 贯穿卫生服务全程。当前主要存在宣教不到位、流动人口知晓率低、意识差等问题。流动人口是健康宣教的接受方,需积极参与配合宣教,但很多流动人口因工作、生活等问题,常常没时间接受教育,或者健康意识差,没认识到健康宣教及公共卫生的重要性,导致健康宣教利用水平差。流动人口流动性特点,也决定着连续性健康教育有较大难度,人群依从性差。流动人口在健康防护及职业安全方面,现状期望有较大差距,有关健康防护及职业安全的意识较薄弱,仅有一小部分人群曾参加过健康防护及职业安全培训,了解过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或保护能力低。

3 如何加强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管理

3.1 制定流动人口管理制度

围绕公安核心,制定流动人口全国统一的信息管理制度, 将流动人口户籍管理列入日常户籍管理范围,做到流入地与流出地协同管理。掌握地区内流动人口真实数据,在各部门内实现信息共享,促进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及规范性。对现行《暂住证》制度进行改革,使其成为流入地流动人群的身份证明,确保流动人群登记和管理能纳入户籍管理范围。在流动人群中落实基础公共卫生服务,以此为契机,提高公共卫生的服务力度,提高流动人群健康水平。医疗卫生部门职责体现在工商、卫生、计生、公安、民政和劳动保障等,需在各个部门,含居委会和街道办等,建立起流动人群信息共享机制,构建共享平台,并下放至各部门权限,使其能在平台上获取或添加流动人口信息,从而方便管理部门快捷、有效地掌握人口健康动态及流动动态。公共卫生的人员数目是按户籍人口数所配备的,经费是按户籍人口的数量及流动人口估计数量配备,现有人员和经费已无法满足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管理,管理工作面临挑战。政府有关部门需加大对投入政策的研究,结合地区流动人口实际情况,增加配备人员和经费,减轻管理压力,确保流动人口成本-效益和成本-效率。

3.2 提高卫生服务利用率

在城市范围内对流动人口进行公共卫生宣传,提高其对卫生知识知晓率,充分认识到公共卫生重要性及必要性,在需要时正确选择医疗卫生机构获得服务,提高服务利用率及利用主动性。卫生部门应结合流动人口保健服务要求及经济能力,设计基本服务项目,保证服务内容的经济性与质量,使流动人口享受到质量高、价廉的卫生服务。流动人口的经济收入较低,职业病和传染病对其身体、家庭都有摧毁性打击,政府部门需不断制定、改善或修订计划,结合流动人口特点及情况,加强对群体的关怀及救助,防止流动人口因经济原因等放弃治疗造成疾病扩散。

3.3 加强卫生宣教

不同特点的流动人口, 公共卫生利用情况有所不同,卫生宣教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未实现全面覆盖,满足不了流动人口的知识需求及卫生问题。卫生部门应结合不同人群特点和需要,依托其他机构,制定多样化宣教形式和方法,从实际出发,针对流动人口工作特点、受教育水平及流动特点,给予有效、全面的健康宣教,提高人群保健意识,提高自觉参与卫生管理意识。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流动人口迫切希望获取健康防护及职业安全知识,但信息获取渠道有待完善,途径权威性低,仅能通过网络或电视获取。网络传播或电视传播大多带有商业目的,权威性及正确性有待考证,在流动人口健康指导上有局限性。利用社区服务、民工门诊、流动孕产妇分娩医院等,开展健康宣教。社区卫生机构为流动人口建立个人档案,定期健康体检,普及常见慢性病、传染病及职业病知识。在流动人口较多的工厂和企业,定期组织培训和讲座,宣传传染病及职业病预防控制知识; 在民工子弟学校进行传染病预防宣传活动,增强流动人群健康意识。

第8篇:流动人口现状范文

其次是规范和加强了基层基础工作。流动人口的规模和流动频繁决定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方式。根据基层工作实际和流动人口需求,省人口计生委改变了过去把所有流动人口“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管理方式,按照分类指导、突出工作重点的原则实施分类管理和服务。一是规范了《婚育证明》管理。明确已婚育龄妇女是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对象,加强经常性、制度化的管理和服务,其他人员作为一般性管理,及时提供计划生育咨询、宣传教育、技术服务等。这样,不但大大减轻了基层的工作量和工作负担,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规定》的相关要求,对于没有《婚育证明》的流入人员,流动人口现居住地,可为其办理在本地有效的临时《婚育证明》;对婚育信息完整准确的且符合一定条件的,可办理有效期为3年或5年的《婚育证明》,以便建档立册,纳入现居住地的日常管理和服务。这样做,一方面加强了管理,减少了漏洞;另一方面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流动人口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回户籍地办理《婚育证明》。二是以突出重点,提高工作效率,切实减轻基层负担为主要目的,统一规范了流动人口表、单、卡、册的管理。增加了服务内容,强调了依法维护流出人口合法权益。流出人口因居住、就业等变化频繁,使我们的管理和服务工作难以到位,违法生育较为突出。在目前,以现居住地为主的管理和服务体制,还未很好建立的情况下,户籍地有必要也有责任加强管理,为现居住地实施管理创造一定的条件。要加强对《流出已婚育龄妇女计划生育信息登记卡》的管理,并增设“落实奖励优惠政策、金额”等服务项目。要求户籍地村级统一建立基础档案,记载每个流出育龄妇女的生育节育、外出时间、地点、办证和从业等基本情况,力求做到人头清、婚育清、措施清、去向清的动态管理。

第三,信息平台建设工作有新起色。全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的建立,作为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机制创新的一个突破口,加快了户籍地与现居住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反馈的速度,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跨省、跨地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流难的问题。去年培训班以来,我省信息平台交换工作有很大起色。20*年12月21日至20*年3月20日,我省共提交信息9216条,反馈率为30.35。今后,我们要继续大力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的建设,实行定期通报制度,切实加强指导、培训和督查工作。

对下一步我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讲几点意见:

第9篇:流动人口现状范文

>> 为流动人口依法提供公共服务 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实困境及政策建议 流动人口计生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 浅谈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 社会分层视野中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的公共体育服务比较分析 卫生监督机构促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做法 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 浅谈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和探索 流动人口公共健康服务发展现状及优化建议 农村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实施情况调查分析 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研究 穆斯林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探析 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探究 我国流动人口“市民化”的协同治理模式 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水平亟待提升 看无锡怎样服务流动人口 浅谈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问题 女性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需求研究 城市流动人口均衡化服务研究 计划生育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田玉麒.公共服务协同供给:基本内涵、社会效用与影响因素〔J〕.云南社会科学,2015(3).

〔3〕岳经纶.农民工公共服务:国际经验・本土实践・政策建议〔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2.

〔4〕竺乾威.公共服务的流程再造: 从“无缝隙政府”到“网格化管理”〔J〕.公共行政评论,2012(2).

〔5〕徐增阳.农民工市民化:政府责任与公共服务创新〔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1).

〔6〕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EB/OL〕. http:///zwgk/2012-07/20/content_2187242.htm .

〔7〕钟 君,吴正杲.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201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