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旅游产业特征范文

旅游产业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产业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旅游产业特征

第1篇:旅游产业特征范文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项目编号:10ZD&05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41101044。

摘要:基于2005至2009年16个城市旅游业投入产出的数据,本文利用DEA-BCC模型分析了我国城市旅游产业效率的发展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旅游业综合技术效率整体偏低,但是随时间呈现出不断提升趋势;城市旅游经济规模与综合效率的空间非均衡问题显著,而且城市旅游业综合技术效率呈现出一定的区域内部分化特征;城市旅游业内部三行业的综合技术效率存在明显差异,旅行社业效率均值最高,酒店业次之,景区行业最低,而且这三个行业效率的城市排名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关键词:城市旅游产业效率;时空特征;行业差异;DEA-BCC模型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现阶段我国旅游产业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变,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扩大规模和提升效益并重转变,产业效率持续提升与否对于我国城市旅游业发展质量和转型升级成败都至关重要。城市作为最基础的旅游目的地,对于促进更大空间的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和更小空间的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具有示范带动作用(杜一力,2012)。城市旅游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价值,通过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本文将采用DEA-BCC模型,应用DEAP21软件,分别研究中国16个城市旅游产业效率及其分解效率的时间变化趋势,了解各城市旅游产业效率的空间特征,以及城市旅游产业效率的类型及推动因素;同时分析各城市旅游产业内部三个主要行业的效率差异及特征,拟从时间、空间和行业维角度对城市旅游产业效率进行探索性研究。

一、文献综述

自1957年英国经济学家Farrell提出效率这一概念及测算标准[1]后,效率研究已渗透到众多产业问题分析之中。20世纪90年代之后,旅游产业效率问题逐渐成为国外学者的关注焦点,国外学者侧重从微观角度评价旅游企业效率,旅游酒店、旅行社、旅游交通等的单体企业成为主要研究对象。早期的文献主要是利用DEA、SFA等多种方法简单测算旅游企业效率水平[2],随后旅游效率研究扩展到旅游企业效率的影响因素[3]、旅游企业效率的变化趋势[4]、旅游企业效率的空间差异[5]、同一旅游行业内不同性质企业的效率差异[6]等。近年来,一些国外学者开始从宏观角度研究综合性目的地的效率,旅游目的地效率的国际比较[7],特定国家的静态和动态旅游效率评价[8]等正在成为国外旅游效率研究新的关注点。

随着我国旅游业繁荣发展,国内在注重扩大旅游经济规模的同时,旅游产业发展效率问题引起了政府、学术界的普遍关注。21世纪初期以后,国内旅游效率研究开始大量涌现,与国外侧重微观企业效率研究相比,国内侧重于中观和宏观旅游效率分析,研究重点集中在特定地区旅游产业效率评价[9-10]、我国旅游效率的时空差异[11-12]、我国旅游效率提升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13-14]、城市旅游效率区域差异[15]、我国旅游效率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16]。目前,国内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微观旅游企业效率,主要从中观视角关注旅游上市企业效率分解和类型比较[17]、星级酒店效率差异[18]等领域。尽管中外研究旅游产业效率的文献较多,但是旅游业效率问题还有一些领域未被探索或者已有研究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国外学者从微观角度研究个体旅游企业效率固然有利于理解特定企业效率的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式,但是微观个体企业视角不利于较全面地掌握我国旅游产业效率的整体发展状况,故本文从中观视角分析旅游产业效率问题。其次,很多已有旅游效率研究采用分省数据,在我国城市等级结构、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分省数据,由于模糊了大小城市和城乡旅游企业之间的差距,可能掩盖旅游发展效率特征。本文拟以城市作为空间单位,分析旅游产业效率问题。第三,现有城市旅游效率研究倾向于采用时间、空间、行业某一个或两个维度进行分析,这不能全面评价我国城市旅游效率的状况。本文拟从时间、空间、行业三个维度多层面评价我国城市旅游产业的绩效,特别是通过对比分析城市空间单元内旅行社、酒店、景区三个行业的效率状况,以全面了解城市旅游内部行业的效率差异。

二、变量、数据和估算方法

(一)变量和数据

在中国城市旅游业效率估算的投入指标选择上,本文选择资本和劳动作为投入要素:一是选择16个城市旅行社、星级饭店、景区三个行业和其他所有旅游企业的固定资产原值作为资本投入指标,将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折算为2009年的价格;二是选择16个城市旅行社、星级饭店、景区三个行业和其他所有旅游企业的旅游从业人数作为劳动力投入指标,在产出指标上选择营业收入作为产出指标,并且将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折算为2009年的价格,数据来源于2006至2010年的《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副本)》、《中国统计年鉴》。根据数据的可得性和研究目的,本文选取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无锡、苏州、杭州、宁波、厦门、武汉、广州、深圳、桂林、海口、成都共16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

(二)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

数据包络分析(Data Development Analysis,DEA)是由Charnes、Cooper和Rhodes(1978)等人最早提出的,利用求解线性规划最优值来评价一组同质决策单元(DMU)相对效率的非参数系统分析方法[19]。相对于随机前沿面(SFA)等需要设定参数的效率估算方法,DEA方法具有无须事先设定特定的生产函数就能进行效率估算的优势。它的基本思路是将每一个评价对象作为决策单元(DMU),通过比较同一时点所有DMU的投入产出以决定它们共有的最佳生产前沿面,再比较每个DMU与最佳生产前沿面的差距确定这个DMU是否具有效率。如果这个DMU位于最佳生产前沿面上,则具有效率,否则不具有效率。Charnes、Cooper和Rhodes(1978)提出了基于规模报酬不变,假定的计算相对效率的DEA-CCR模型,然而该模型的假定往往不符合经济现实,Banker、Charnes和Cooper(1984)扩展了DEA-CCR模型,提出了基于规模报酬可变的DEA-BCC模型,并且将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两种,这对于分析现实经济较契合。此外,DEA模型分为基于投入导向和基于产出导向两种,基于投入导向是指在特定产出水平下使投入量最小化,基于产出导向是指在特定投入水平下使产出量最大化,两种导向方法的原理是相近的。本文采用产出导向的DEA-BCC模型进行分析,所用软件是DEAP2.1,DEA-BCC模型如下:

假定存在n个决策单元(DMU),则每个决策单元DMUj(j=1,2,…,n)有s种投入和t中产出,则xj=(x1j+x2j+…+xsj)T和yj=(y1j+y2j+…+ytj)T分别是第j个决策单元DMU的投入量和产出值,X、Y分别表示s*n维投入矩阵和s*t维产出矩阵,线性规划方程[20]为:

其中λ是N*l维常数向量,N1Tλ=1是一个凸性假设,它满足规模报酬可变的约束,1≤φ

下面用图1说明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的关系,用单投入要素X和单产出要素Y建立坐标轴,CCR前沿面为技术水平恒定时规模报酬不变情况下的最大产出,BCC前沿面为技术水平恒定时规模报酬不变情况下的最大产出。分布在CCR前沿面上点的综合技术效率都是最高的,值为1;分布在BCC前沿面上点的纯技术效率值为1,它是有效率的。CCR前沿面、BCC前沿面以下点分别是综合技术无效率、纯技术无效率的,比如点D,它的综合技术效率等于AB/AD,纯技术效率等于AC/AD,规模效率等AB/AC。因此,综合技术效率等于纯技术效率乘以规模效率,这也是效率分解的普遍公式,与D点相比,E点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等于1,该点是有效率的。

三、中国城市旅游产业效率的特征分析

(一)城市旅游产业效率的时间变化特征

通过对我国杭州、大连等16个城市旅游业整体绩效测算,可知2005至2009年我国城市旅游业的综合效率平均值为060,而国外发达国家旅游效率测度的平均值为085左右[22],可见我国旅游业综合效率相对较低,未来还有较大提升空间。通过将旅游综合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进行测算得出结果,2005-2009年我国城市旅游业的纯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75,规模效率平均值为069。我国城市旅游业规模效率较低促使其综合技术效率偏低,未来我国主要旅游城市要根据自身旅游资源禀赋和旅游经济水平,适时调整其旅游业发展的规模。

虽然2005至2009年我国整体的城市旅游业综合技术效率平均值较低,处于不及格水平(60分以下),但是我国城市旅游业的综合技术效率随着时间呈现出不断提升的态势(见图2),城市旅游综合技术效率平均值由2005年的035提升到2009年的072,效率水平得到大幅提升。这是由城市旅游业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稳定提升决定的,2005至2009年我国各城市通过积极提升旅游业的管理效率、运营效率、服务效率有效改善了自身的纯技术效率,通过适时调控自身旅游业发展规模以适应市场竞争需要,客观上使自身的规模效率不断提升,各城市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稳步提升持续推动自身旅游业的综合技术效率随时间呈现强劲上升趋势。

(二)城市旅游产业效率的空间特征

从总体情况看,2005至2009年我国16个城市的旅游产业效率估算结果见图3,虽然我国16个城市中旅游业综合技术效率超过060的有8个,它们是沈阳、南京、无锡、苏州、杭州、厦门、广州、成都,但是仅有南京一个城市的旅游综合效率达到080以上,而综合技术效率低于060的城市也达到8个,它们是大连、长春、哈尔滨、宁波、武汉、深圳、海口、桂林,这说明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旅游业平均效率偏低。所以,在这些城市旅游经济规模迅速扩大的背景下,我国城市旅游经济规模与旅游发展效率的空间非均衡问题较显著。

除了空间非均衡性问题,我国各城市旅游业的综合技术效率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南京市旅游综合技术效率排名第一,它的旅游效率均值为084。长春市排名最后,它的旅游效率均值为032,与第一名的综合效率均值相差051。未来我国需要加强旅游效率的区域平衡问题,促进区域旅游发展质量协调提升。此外,我国旅游业综合效率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内部分化特征。以东北地区为例,大连、长春、哈尔滨三个城市的旅游综合效率均低于060,在16个城市中排名最后三位,而沈阳效率值较高,达到079,排名第二。虽然沈阳与长春、大连、哈尔滨同属于东北地区,但是旅游综合效率却相差悬殊,这可能与沈阳市在自身旅游资源禀赋和技术水平基础上,积极创新管理效率和服务效率是密切联系的,使旅游规模效益成报酬递增态势,而且沈阳积极利用故宫等垄断性旅游资源,有效缓解了旅游收入的季节性波动。由于机制体制创新缓慢或者旅游投入较快,导致长春、大连、哈尔滨旅游经济产出规模滞后效应显著,再加上这三个城市的旅游产品季节性调整力度有限,促使自身旅游经济出现较大周期波动,旅游人员与设备、资本等要素利用率较低,从而导致其综合技术效率不高。

为了更好地对我国城市旅游效率进行空间比较,以16个城市旅游业的纯技术效率均值(075)和规模效率均值(069)为标准,将构成旅游综合技术效率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为四个区间(见图4),它们是A、B、C、D区间,位于不同区间代表了不同城市旅游效率的发展特征。其中,A区间内包含沈阳、南京、无锡、厦门四个城市,它们是均衡驱动型城市,这四个城市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水平均位于全国前列。虽然它们的综合技术效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080以上的旅游效率相比,整体旅游效率水平还偏低,最高的南京只有084,四个城市旅游效率均值为078。因此,未来这四个均衡驱动型城市需要利用好现有的旅游效率发展优势,尽快实现由国内旅游发展效率强市向世界旅游发展效率强市的转变,通过不断推动城市旅游发展质量提升自身城市竞争力。B区间内包含桂林、广州、海口、长春四个城市,它们是纯技术驱动型城市,这四个城市的纯技术效率水平在国内领先,但是规模效率水平偏低,未来要提升自身的旅游综合效率水平,需要在保持纯技术效率领先的先发优势的同时,发挥好旅游企业规模调整的后发优势,通过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国内外目标旅游市场,形成大型企业集团、中小型专业化旅游企业的合理分工模式。C区间内包含大连、武汉、深圳、成都、宁波、苏州、杭州七个城市,它们是规模驱动型城市,这七个城市的规模效率水平较高,但是纯技术效率水平较低,这种类型的城市在国内比例较高,占样本城市的44%,未来我国需要集中力量提升该类型城市的旅游业纯技术效率水平,使该类城市向均衡驱动型城市转变。D区间内包含哈尔滨一个城市,它是动力缺乏型城市,旅游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水平均较低,国家和地方旅游相关部门一方面应该对该类型城市加大政策方面的引导、支持,促进其尽快由注重旅游经济规模提升向旅游发展质量转变;另一方面,应在资金、土地等方面予以倾斜,使其尽快追赶上同区域内其他城市的旅游发展效率,避免出现旅游发展空间内部分异严重化倾向。

(三)城市旅游产业效率的行业特征

通过测算2005至2009年我国16个城市旅行社、酒店、景区三个行业的效率(表1),可知我国旅游业内部三个行业的效率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从整体来看,2005至2009年的旅游综合效率均值最高的是旅行社业068,其次是酒店业066,最低的是景区行业048;除了2006年,2005至2009年其余四年的旅行社行业综合效率均高于酒店业,这可能是由于与酒店业相比,旅行社行业现有进入退出门槛更低。在现有市场竞争较充分格局下,旅行社能够生存的效率水平相对较高,而酒店一旦运营则退出成本较高,促使效率较低的酒店会在市场勉强经营,从而拉低了酒店业的整体效率水平。此外,2005至2009年我国旅行社、酒店业的综合效率均明显高于景区行业的综合效率,这可能是由于景区所有权以国有为主,竞争程度和开放程度较旅行社、酒店行业较低,这导致景区管理、经营创新和效率提升动力不足。另外,景区行业资产沉淀成本更高,导致其行业进入退出的壁垒更高,从而效率较低景区不能及时退出,这些因素导致景区行业综合效率较低。

从效率分解角度看,2005至2009年我国旅行社业、酒店业的纯技术效率均值较高,分别达到079、078,景区的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61,我国酒店业、旅行社业的规模效率均值分别达到087、086,景区的规模效率均值为078。因此,我国旅行社业、酒店业整体的综合技术效率较高是与它们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处于较高水平是密切相关的;我国景区的综合效率水平较低是由于其纯技术效率水平低下造成的,我国16个城市主要景区的服务效率、运营效率、管理效率的联合效应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促进自身景区的纯技术效率水平较低,未来需要在保持自身适宜发展规模的基础上,通过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水平提升服务效率,提高景区投入产出的运营效率,改善景区的管理效率,从多层面促使景区综合效率持续提升。

从空间角度来看(见表2),我国旅行社行业综合技术效率排在前五名的城市分别是广州、武汉、苏州、杭州、无锡,这些城市是长江以南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旅行社行业综合技术效率排在后五名的城市分别是沈阳、宁波、哈尔滨、厦门、南京,这既包括东北地区的城市,又包括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城市。我国酒店业综合技术效率排在前五名的城市分别是海口、哈尔滨、大连、南京、厦门,排在后五名的城市分别是宁波、武汉、桂林、无锡、广州。我国景区行业综合技术效率前五名的城市分别是哈尔滨、海口、深圳、无锡、大连、广州,后五名的城市分别是杭州、南京、厦门、宁波、桂林。从三个行业综合技术效率排名分析,旅行社业与酒店业综合技术效率显示出相当程度的不相关性,旅行社行业排前五名的城市,无一在酒店业排名前五名。酒店业与景区业综合技术效率存在一定相关性,酒店业与景区行业排前五名的城市均包括海口、哈尔滨、大连三个城市,同时旅行社业与景区业综合技术效率也存在一定相关性。排旅行社行业前五名的城市与景区业排前五名的城市包括广州、无锡两个城市,这说明我国城市旅游内部行业的综合效率各自有相应的发展规律,影响各自旅游发展效率的因素存在差异。但是,由于它们均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发展效率又存在一定程度的联系,各行业联系的密切程度因地区、行业差异等也会有所不同。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从时间变化趋势来看,虽然2005至2009年我国城市旅游业的综合效率均值为060,与国外发达国家旅游效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但是我国城市旅游业的综合技术效率随着时间呈现出不断提升的趋势。从空间特征来看,我国城市旅游经济规模与旅游发展效率的空间非均衡问题较显著,而且各城市旅游业综合技术效率还存在较大差距。此外,城市旅游业综合技术效率还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内部分化特征。总体来说,我国城市旅游综合技术效率的空间差异是由于各城市属于不同的均衡驱动型、纯技术驱动型、规模驱动型、动力缺乏型城市决定的。从行业特征来看,我国城市旅游业三个行业的效率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而且综合技术效率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因此,需要从旅游产品供给、旅游需求构成、旅游协调发展机制构建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调整,最终形成一个规模经济与竞争格局并存的具有效率的旅游市场。

参考文献:

[1]Farrell M J.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J].Journal of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1957,120(3):253-278.

[2]Morey, R. and Dittman, D. Evalatn a Hotel GM′s Performance: A Case Study in Benchmarking[J].Cornell Hotel and Restaurant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1995,36(10): 30-35.

[3]Barros C.P.Analysing the rate of technical change in the Portugese hotel industry[J].Tourism Economics,2006a,12(3):325-346.

[4]Shinn Sun, Wenmin Lu.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aiwanese hotel industry using a weight slacks-based measure[J].Asia-Pacific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5,4(22): 487-512.

[5]Tsaur, S. The operating effciency of international tourist hotels in Taiwan[J].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2001(6): 73-81.

[6]CD Kksal, AA Aksu.Efficiency evaluation of A-group travel agencies with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A case study in the Antalya region, Turkey[J].Tourism Management, 2007,28(3): 830-834.

[7]Hadad Sharon,Hadad Yossi,Malul Miki,Rosenboim Mosi.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a global comparison[J].Tourism Economics,2012,18(5):931-940.

[8]Peypoch Nicolas,Solonandrasana Bernardin. Aggregate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analysis in the tourism industry[J].Tourism Economics,2008,14(1):45-56.

[9]陆相林. DEA方法在区域旅游发展评价中的应用-以山东省17地市为例[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02-306.

[10]张广海,冯英梅.我国旅游产业效率测度及区域差异分析[J].商业研究,2013(5):101-107.

[11]陶卓民,薛献伟,管晶晶.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中国旅游业发展效率特征[J].地理学报,2010(8):1004-1012.

[12]曹芳东,黄震方,吴江.城市旅游发展效率的时空格局演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J].地理研究,2012(8):1431-1444.

[13]左冰,保继刚.1992-2005年中国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及省际差异[J].地理学报,2008,63(4):417-427.

[14]饶品样.中国旅游产业增长的技术因素及其贡献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2012(4):69-72.

[15]马晓龙.中国主要城市旅游效率及其全要素生产率评价:1995-2005[D].广州:中山大学, 2008.

[16]林源源.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经济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

[17]许陈生.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技术效率[J].旅游学刊,2007(10):34-39.

[18]彭建军,陈浩. 基于DEA的星级酒店效率研究-北京、上海、广东相对效率分析为例[J].旅游学刊,2004(2):59-62.

[19]Charnes A, Cooper W W, Rhodes E. Evaluation program and managerial efficiency: an application of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to program follow through[J].Management Science, 1981,27(6):668-697.

[20]张建华.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DEA方法及1997-2001年效率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3(3):11-25.

第2篇:旅游产业特征范文

摘要:我国旅游产业集群研究是旅游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旅游产业集群研究进展迅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对这些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以期对旅游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进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为进一步研究旅游产业集群提供参考。

关键词:旅游产业;产业集群;研究综述

一、文献回顾

自1990年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书中正式提出集群(Clusters)的概念后,集群被看作一种经济发展的思考方式。2000年秦立公[1]提出“培育生态系统型旅游企业集群”的对策,2003年3月袁莉等[2]在《旅游产业的聚集效应分析》对旅游集群进行了探讨。尹贻梅等[3]从旅游业是否具备集群的特征研究角度,认为旅游业具备集群存在的两个先决条件(聚集和产业联系),一是旅游目的地企业有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且在为旅游者提品和服务的过程中相互协作、发生密切的产业联系;二是旅游业具有创新性,并从集群产生的效应角度证明了如昆明、大连、深圳、桂林、杭州等已出现了旅游集群的雏形。飞[4]认为,从“游客需求精致化”、“自然资源型旅游地需要环境保护”、“旅游业中技术扩散和创新面对合作的要求”等旅游产业发展角度来看,在理论上旅游产业集群是可能存在的。

目前,对旅游产业集群存在性的研究,主要基于对集群理论和旅游产业的认识,以及从国外文献中引入国外案例展开的。学者们对于中国旅游产业集群存在地区是出于一种学术直觉得到的判断,也是基于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现状来判断的。在这两方面都没有进行实证研究,更没有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来论证。

二、旅游产业集群的内涵

学者们在认同“旅游集群是旅游相关的企业以及机构空间集聚现象”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研究的内容和对集群内涵的认识不同,形成了自己的旅游集群概念界定。鲁明勇等[5]在分析产业集群概念和旅游产业特点基础上,认为“旅游产业集群是围绕一定地域的旅游核心吸引物的一切行为主体相互结网和互动,组成的一个以企业为主的旅游服务体系,通过相互间的密切联系、协同工作,创新旅游服务,提高目的地竞争力”。麻学峰等[6]在研究武陵山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时,认为“旅游产业集群是以旅游核心吸引物为基础,围绕旅游六大要素,同时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旅游目的地区域范围内相对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旅游企业和部门,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形成的旅游经济集聚现象”。

毛剑梅[7]根据对旅游业和制造业产业集群概念的比较分析,认为可把旅游产业集群定义为“以一个特定区域的旅游吸引物为核心,以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为目的,在业务上相互联系、相互竞争的旅游企业、相关企业、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在地理空间上的趋向和集聚的现象”。尹贻梅[8]在探讨提升竞争力时,将旅游企业集群定义为“聚集在一定地域空间的旅游核心吸引物、旅游企业及旅游相关企业和部门,为了共同的目标,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协同工作,提高其竞争力”。庄军[9]认为“旅游产业集群是一种现象,是旅游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是大量与旅游者的旅游行为联系密切的行业或企业以及相关的支撑结构在空间上的集聚,并由此形成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优势的一种现象”。

可见,学术界尚未达成较一致的概念界定。这些概念主要趋向于从集群主体、空间结构、行(企)业关系、集群功能等视角和层面来定义。但是旅游内涵本身宽泛,不只包括观光休闲度假,还包括商务会议、探亲访友等,由此确定的旅游产业内容也繁杂,在概念界定中并没有对其进行更明确的界定。

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特征,部分学者直接引用了集群的特征。张建春[10]认为旅游产业具有明显地理集聚、专业化分工明确、经济联系密切、经济外部性等特征,刘恒江等[11]认为旅游产业既具有明显的地缘性、超越地理空间限制的跨区域延伸性、明显的产业关联性和浓郁的簇群文化氛围,又体现低生产成本优势、区域营销和品牌优势、市场竞争优势和区域创新机制等。鲁明勇等[5]结合旅游产业特点进行较深入分析,认为旅游产业集群是一种边界不明晰的价值链集群,具有资源依赖性。

颜醒华等[12]从集群内企业关系角度,认为旅游企业产业集群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产业集群成员之间的依存度比较高,合作的经营风险要比其他行业来得大。(2)集群通常有一个威信较高、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或核心企业,它在集群经营决策和经营管理中拥有较大的发言权和影响。(3)集群成员可来自旅游系统内外部;集群企业横向合作的关联度及其协同效益可以分别通过诸如关联项目(或业务来往)的数量、企业应收账款、现金流量以及营业收入与利润增长指标综合来反映。(4)旅游企业产业集群必须拥有相对的稳定性,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与“弹性”,其技术经济合作关系、“责、权、利”关系,需要根据集群的内部状况与外部环境进行必要的调整与优化。

张梦[13]将旅游产业集群分为资源依赖型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带动型产业聚群,认为资源依赖型产业集群的特征是:发生在旅游目的地;集群内的企业的关系主要不表现为垂直一体化基础上的物质联系;集群内企业的联系主要是信息联系,形成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价值网系统;由于旅游核心资源的非流动性,因此要求集群的管理体制主要是政府主导型的制度。专业市场带动型产业聚群的特征是:主要发生在客源所在地;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相互依赖性较强;群内企业之间是以电子商务为平台,形成批发、、零售的旅游网络;对集群区域来说,专业化的旅游市场提供了需求、技术等信息,同时又为其它要素企业提供了共享性的销售渠道,两者互相制约、互相作用,围绕专业旅游市场共同发展;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依赖市场的力量。

对于旅游集群的特征学者各执己见,难以趋同。旅游产业集群是集群的一种,旅游产业集群必然具有集群的基本特征,除此之外,旅游产业集群应当有自身的特点。由旅游产业区别于制造业的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产品的无形性,消费者参与性等服务业特征所引发的空间结构、行业间关系等特征,没有得到关注和表现。

三、旅游产业集群的类型

对于旅游集群的分类,大多根据旅游产业集聚现象出现的区域进行划分。张梦[13]认为旅游集群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资源依赖型产业集群,主要发生在旅游目的地;另一类是专业市场带动型产业聚群,主要发生在客源所在地。叶红[14]认为旅游产业区的形式有多种,分类的方式也不同,可以从所属领域、组织形式、经营类别、规模大小等进行分类,在文中主要按照集聚区主要依托的环境条件,将旅游产业区分为3类:城市型旅游产业区、景区型旅游产业区、社区型旅游产业区。邓冰等[15]归纳旅游产业集聚现象有主题公园、旅游度假村、环城游憩带、著名景点周围等类型。

张建春[10]认为,从区域层面角度将旅游集群有国家旅游集群、主题旅游集群和地方旅游集群三个不同的层次,根据旅游集群的特性,旅游集群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凸现了地理空间上的集聚特征,如分布于城市与目的地的娱乐、餐饮、宾馆及与其发生关联的其它部门或企业所组成的旅游产业集群,或由区域内高密度的其它产业融合渗透而产生的旅游产业集群。另一种类型的旅游集群形式主要是通过建立集中分布在一定地域空间上的专项旅游产品链而形成各类主题旅游集群。

庄军[9]将旅游产业集群的层次结构分为:(1)宏观旅游产业集群,是指关系国家经济结构的以游览娱乐业为核心业务领域的旅游产业集团和国家重点支持的旅游区。包括以游览娱乐业为主要业务领域的旅游产业集团,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供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特定区域和景点;(2)中观旅游产业集群,指在某一区域范围内,地理靠近区域的旅游协作以及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包括地理靠近区域的旅游协作,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3)微观旅游产业集群,是指围绕一个或几个核心旅游企业形成的专业化供应商,如常见的餐饮一条街等。又认为旅游产业集群网络结构可分成区域关系网络、产业关系网络、市场关系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旅游产业集群的市场结构又包括协作与竞争两种形式。国内对旅游产业集群的类型研究相对较少,这主要是因为旅游产业边界的模糊和内涵的复杂,使其在研究中要进行全面的较深入地划分具有一定的难度。目前主要基于某一种宽泛的维度来进行划分,并且维度相对较为单一,而结合旅游产业集群有重要影响的旅游资源特点和分布的分类没有看到。

四、旅游产业集群的结构

对旅游产业集群结构的研究大多在认同以旅游吸引物或旅游资源或相关企业为核心的基础上,形成“三层次说”“四结点说”“多层次说”。

麻学锋等[6],毛剑梅[7]认为旅游产业集群大体包括三个基本层次:处于整个旅游产业集群核心的应该是旅游吸引物及相关企业,第二层次是为旅游者提供行、游、住、食、购、娱乐等需要的旅游企业,包括旅行社业、餐饮和住宿业、交通业等。第三层次是目的地基础设施和对前两个层次起支持作用的供应者和有关组织、团体、机构等。胡芬[16]认为按美国区域学者马库森对产业集群的分类标准,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群属轮轴式旅游产业区,它以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旅游资源的开发产业为轴心,在其聚集着旅行社、饭店、餐馆、旅游交通、商品零售、娱乐设施等服务性产业。在这些服务性产业,形成第三层次的补充性产业,如银行、邮电通讯、海关、公安、卫生保健、保险、建筑、房地产、媒体、园林、绿化、环保等。

鲁明勇等[5]认为旅游产业集群是由旅游基本行业集群、旅游直接影响行业集群、旅游间接影响行业集群、旅游引致影响行业集群四个结点组成的集群链,这四个结点,分别处于旅游产业集群的“核心层、核心辅助层、扩展层、扩展外层”。

袁莉等[17]采用“产业群”用语。认为以旅游资源为基础组建的旅游产业群,是实现规模经济或聚集经济的有效形式。这个产业群以区域内某一大型旅游资源企业为核心,在其外部形成多层次的产业群,并与其他产业群如农业、食品加工、专用设备制造、文化、体育、旅游出版物相联系。

此外,张梦[13]则在分类基础上进行研究,认为资源依赖型产业集群也是以经营特定地域空间的旅游核心吸引物的企业为中心,以地接社、酒店、餐饮、交通运输公司为主体,以保险、银行等配套服务企业为辅的面向游客需求价值链的产业集群。专业市场带动型产业聚群通常是以具有销售中介职能的大型旅行社企业集团为龙头,以众多中小旅行社企业(或特许经营加盟社)为主体,相关旅游要素企业为依托的产业集群。

可见,旅游产业集群结构的研究中主要从旅游产业集群产业关联的强弱或紧密进行分析,却较少关注旅游产业集群企业间所形成的网络结构,更谈不上各类旅游企业或机构在旅游集群中的角色定位以及信息和知识的传导渠道,而这些正是集群理论核心所在。

五、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

(一)旅游产业集群形成机理

认为形成动力主要来自客源市场、资源禀赋等因素。景秀艳[18]通过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在区位选择上的分析,得出旅游产业聚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利润,促使其集聚的动力直接源于客源市场和旅游资源禀赋。邓冰等[15]认为影响旅游业集聚的因素有很多。在集聚的初期主要是自发集聚,与资源优势和交通便利有相当大的关系。在当前各地交通都趋于完善、资源对比弱化的情况下,影响旅游业集聚的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禀赋、客源市场、交通区位、产业作用、政策作用等。张建春[10]认为旅游集群的形成主要是受旅游要素(客源市场、信息资源、目的地形象、企业品牌、人力资源等竞争要素条件)不断集聚的推动,在特定地域和具备一定的社会资本前提下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水平的区域旅游产业群体。

有的学者认为存在内生型和嵌入型两种情况,动因也不同。颜醒华等认为[12]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机制既有可能是自发、原生的,也有可能是人为孵化、培育出来的。自发、原生的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机制主要来自市场机遇、项目运营本身对企业合作所提出的要求,而人为孵化、培育的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机制,更多的是来源于当地政府各种相关的优惠政策与措施。叶红[14]在对产业区分类基础上分析认为,从城市型产业区发展的动因看,城市产业集聚主要动因是市场需求因素和许多“历史的偶发因素”。从景区的产业集聚形成的动因看,景区型集聚是一种“嵌入型”的企业集聚。制度性因素对景区集聚发挥了主要作用,是一种强制性制度变迁,而城市和社区型集聚则是一种诱导性制度变迁的结果。

此外,毛剑梅[7]认为集聚的规模经济与外部性是产业集群形成的根本原因。袁莉等[17]认为旅游产业群的形成是基于合作的需求,而它的形成又进一步促进了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达到通过网络整合企业之外的生产要素,实现了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牟红认为[19]旅游业产业集群的目的是利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而集群化的进入点是:先横向一体化,后纵向一体化。旅游业的产品是建立在产业链上的价值产品,其产业集群的建立必须从价值链的角度去形成联合体或积木式单体集团。

张梦[20]在对大九寨国际旅游区产业集群化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基础上,得出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区内企业低水平竞争和无序竞争的存在;企业间合作低,竞合关系不畅;集群创新能力较弱;区内企业抵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区内企业间的相互信任度不高等。

由于对旅游产业集群类型划分的缺乏,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机理的研究也显得过于粗放。现有的分析主要源自于当前的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外部驱动力的理解,并没有根据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划分阶段进行分析,也没有根据区域旅游产品类型和组合情况来分析形成机理。

(二)特定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在研究地理范畴上具有一定差异。最大区域为西部地区的研究;其次是省域(直辖市)研究或相当于同等范围的特定区域研究如湘鄂渝黔边区,红色旅游区域等;再次,是某个城市范围的研究;最后是某个景区的研究,如首义文化园。在研究的地域上主要集中在西部和中部地区,其中王兆峰等人依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旅游产业集群实现区域旅游竞争力提升”,形成了一系列的有关湘鄂渝黔边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学术论文,其内容包括发展战略、竞争力提升、保障体系、管理创新等。

特定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中,采用的研究范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发现和分析存在问题,再提出发展对策。杜宇等[21]对山西省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研究较为典型,认为:(1)集群企业层面:集群核心产业的企业吸引力的范围明显不同,集群大中型企业和地方小企业具有双重封闭的二元结构等;(2)集群产业层面:集群核心产业和相关支持产业及实体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旅游产业网络尚未形成,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完善;(3)政府层面的问题:政府缺乏对旅游产业集群的引导,政府服务缺乏针对性等问题。提出发展对策:(1)企业层面:加快旅游企业集团化进程,组建以名牌景区为品牌的旅游股份公司,大、中、小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密切合作;(2)产业层面:促进旅游产业与区域产业整体协调发展,通过多种方式促进集群企业与大学以及科研机构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结盟机制;(3)政府层面:加强旅游产业集群的战略构想和规划设计,提高旅游区域经济产业集中度,鼓励与引导中介组织参与集群发展,加强中介服务,改善产业集群的发展环境。

另一类则根据特定区域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构想,提出发展对策。麻学锋等[6]在武陵山区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构架,王树雄等[22]在湖南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空间结构构想,张金霞[23]对武汉旅游产业集群圈构想的基础上提出对策。综合如下:(1)树立区域观念;(2)建立制度环境,如创新体制,融资环境,信用环境等;(3)组建旅游企业集团;(4)构建旅游信息网络和营销网络平台;(5)建立人才职称体系;(6)打造旅游品牌等。可见,对于特定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的区域范围较宽泛。而研究区域的选择主要是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对于经济发达地区较少。研究范式方法采用中,发现问题——提出对策的方法更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而构想——提出对策的方法,则停留在表层。

六、旅游产业集群的实证和定量分析

旅游产业集群的实证和定量分析相对非常少。张梦[20]在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中,对大九寨国际旅游区的企业集聚地理分布点间的距离和各类企业数量做了实证研究。叶红[14]对我国旅游产业区模式比较中,主要采用统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史文斌,张金隆[24]建立了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方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了量化,提出了基于模糊理论的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杜莉[25]用旅游资源、旅游需求、交通网络、旅游地接待设施、企业互动和政策文化因素5项指标的加权平均值作为衡量一个地区是否适宜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评价指标。并对长三角地区进行实证,认为其已具备了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条件和基础。可见,旅游产业集群理论的构建,没有建立在扎实的实证基础之上,更没有形成定量分析的系统方法。

七、研究展望

1.需要建立某种概念体系,来规范涉及旅游产业集群的学术研究,使各自独立的研究能够交流到更加广泛的领域,并发挥其更大的应用效益。

第3篇:旅游产业特征范文

目前,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发展的差异性问题依然存在,在产业人才、市场需求、文化旅游以及政策支持问题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都限制了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因此,探索解决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发展的差异性问题的发展策略势在必行。

二、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发展的差异性问题探析

(1)较高的旅游产业定位和较低的旅游管理人才素质之间的差异性。目前,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的发展定位为有特色、高品位、集约化的方向。但是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需要创新人才的加入,而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良好的客观条件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海南省基础教育和旅游职业教育的落后现状和对岛外优秀人才吸引力相对不足,目前海南省旅游产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的长期发展要求。

(2)旅游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差异性。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优秀的旅游产品,以此推动旅游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但是目前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所提供的旅游产品,并没有完全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和趋势,导致深度旅游发展严重不足、旅游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具体表现为观光旅游发展快速,而文化旅游、医疗养生旅游发展相对不足;海南岛东部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较高,而海南岛中西部旅游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3)海南本土文化的长期积淀和目前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之间的差异性。推动海南旅游产业形成快速发展的因素较多。例如,独特的旅游资源、良好的产业状态、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再加上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都推动了海南旅游产业实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海南旅游产业要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化发展,就必须将海南本土长期积淀的当地特色文化进一步融入海南旅游产业之中。许多特定的海南本土文化资源是具有不可移动的特征,是不可替代、难以模仿的。并且这些特色的历史文化沉淀,推动形成了目前海南地域性特征鲜明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形态。假如海南独特的历史文化沉淀与知名旅游特色品牌能够形成合力,将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进一步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但是目前海南长期积淀的本土文化对于进一步融入旅游产业的发展需求,与海南目前相对粗放式的旅游发展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

(4)良好的旅游产业资源和薄弱的政府政策支持之间的差异性。海南国际旅游岛想要实现其发展目标,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支持作用,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支持力度,以此逐渐地实现国际旅游岛的发展定位。但是,目前海南地方政府对海南旅游产业的政策支持和执行力度距离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发展目标仍显不足,导致海南旅游产业仍面临一定的发展困境,和世界上定位相当的著名旅游胜地的发展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三、解决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差异性问题的发展策略

(1)优化人才结构,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优秀人才的支持。但是目前海南旅游产业的人才结构与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的长期发展需要严重不符。首先,海南地方政府要加强自身人才建设,为加大旅游产业监管力度和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提供组织保证。其次,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尤其是加快推出对于各类优秀旅游管理人才的优惠措施,确保优秀旅游管理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上。再次,要进一步破除各类阻碍人才引进的制度障碍,以硬措施改善软环境,从而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到海南国际旅游岛工作、创业。

(2)创新旅游产品设计,发展高端旅游。世界上著名的旅游胜地如巴厘岛、夏威夷等都将高端旅游作为发展目标。海南岛稀缺、独特的旅游资源都决定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应该将高端旅游作为发展目标。实现高端旅游的发展目标,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发展多样化的高端旅游产品,借鉴当今世界著名热带旅游胜地的发展经验,海南国际旅游岛应该加快发展体育旅游、高尔夫旅游、养生旅游、邮轮旅游等高端旅游产品,并进行创新和演化,以吸引国内外的高端游客。第二,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开发旅游产品,海南国际旅游岛应该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开发旅游产品。例如,建设主题公园,其中包括会展、飞行、赛车、游艇、邮轮等旅游项目,确保能够为游客提供满足多元化需求的旅游项目,吸引更多游客的目光。第三,创新高端旅游产品的促销方式,针对不同地区的旅客需求,有针对性的分析其旅游市场特征以及高端游客的潜力,有效地将海南国际旅游岛的高端旅游服务推广国际市场。

(3)深挖本土文化特色,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海南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通过充分地挖掘和利用海南独具魅力的旅游产业优势,打造海南文化旅游产业,对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创建和发展文化旅游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政府应该加强海南文化旅游产业的政策支持。例如,设立专项的文化旅游产业扶持基金、出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扶持政策文件等。其次,传承和弘扬海南的苗文化、黎文化、南洋文化等海南特色本土文化,打造独具海南特色的文化产品。再次,进一步丰富文化产业内涵,海南应该充分发挥当地文化特色,并将当地的文化特色融入热带海洋景观观光、举办海鲜宴、开展赛艇比赛、海洋文化主题公园游玩等旅游项目中,帮助海南文化旅游产业走向快速发展道路。

(4)强化政府政策支持,推动跨越发展。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的发展和佛罗里达、夏威夷等旅游度假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政府在投资环境、金融、市场准入等方面给予进一步支持,帮助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投资环境方面,从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高效廉洁的政务服务环境、公正执法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等方面优化投资环境,细化并严格执行各项引资规章制度,吸引各类合法投资主体来国际旅游岛投资、创业。金融支持方面,应该采取多种举措促进海南金融业的发展,充分利用中央政府的金融支持,紧紧抓住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政策机遇,吸引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内外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来海南设立总部或者分支机构,形成更加丰富的多元化金融体系,为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市场准入方面,应该坚持“非禁即可”的市场准入原则,即只要是和现行政策不相矛盾的领域,就能够进入到海南国际旅游岛,实行本土企业、内地企业、外资企业同等待遇的开放原则,降低市场准入的门槛。通过实施各种政府扶持政策,一定能够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4篇:旅游产业特征范文

关键词: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力;旅游产业集聚;动态关联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沿海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呈现规模扩张、结构优化的特征,已然成为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沿海地区旅游产业要素集聚现象日益凸显,至2015年54个沿海城市旅游总收入占沿海地区总量的比重高达60%以上,游客规模达到17.72亿人次以上。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的集聚分布,使沿海地区在空间上形成以环渤海、长三角、泛珠三角为依托的区域产业集群。旅游产业集聚发展产生规模效应、成本效应以及竞争优势,对促进区域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强化旅游产业之间关联程度、实现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沿海地区旅游产业要素、游客集中分布,使得环境污染程度更加严重,区域环境的支持能力降低,脆弱的生态环境又可能阻碍旅游产业集聚的发展。当前,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必经之路。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提出全域旅游的战略发展定位,要求不仅形成满足游客需求的旅游空间,而且改善目的地居民的生活空间,充分发挥旅游产业集聚优势,促进以旅游环境承载能力为核心的功能空间、社会空间、生态环境空间的调整和转变,从而最终实现旅游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研究区域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环境承载力之间的作用关系和影响机制,探讨承载视角下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模式,以及集聚视角下旅游环境承载力提升路径,对促进沿海地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产业集聚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产业集聚产生的动因、测度方法及其外部效应等方面。主要的研究结论认为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等对旅游产业集聚的影响较大[1-3],因而,提出计算集聚测度指数,如基尼系数、区位熵等[4-6];进一步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的启示,提出区别集聚规模和集聚程度的计量方法,更准确的测度空间集群的变化特征[7];并指出区域旅游产业集聚能够促进旅游产业结构优化[8-9],形成区域竞争优势,进而促进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10-11]。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则侧重于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实证分析。主要的研究结论认为资源环境承载力、设施承载力、经济环境承载力及社会心理承载力都会对区域的环境承载力产生影响[12],构成了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各个子系统;针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定量分析,构建了AEM模型和MADTECE模型,测度旅游环境承载力[13-14],分别运用单要素分析法、综合指标法、模型法等[15-16]等作出相应评价;对不同空间尺度的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了预测分析并提出了优化调控对策[17-19]。对二者的相互关系的研究,主要观点认为旅游产业的地方性集聚受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制约,且旅游产业发展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20],旅游产业发展必须与社区经济环境发展相协调[21]。综上,既有研究多基于旅游产业集聚和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独立体系展开,忽略了产业集聚与旅游环境承载力之间的时空分异与相关性,对产业集聚与旅游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较为匮乏,且研究尺度大都以景点或社区为主,以中国沿海地区为地理区域的研究更为罕见。基于此,本文探讨了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关联机理,以中国沿海地区11个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评价体系与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对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测度,采用区位熵指数测算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程度,考察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时空分异特征,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通过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对二者之间的动态响应关系进行拟合分析,进而从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承载力提升视角提出推进中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环境承载力关联机理

旅游产业集聚主要是指旅游产业相关生产要素,因在地理空间上邻近,彼此之间存在关联性、共通性和互补性,共享资源、信息、设施、市场和政策,从而在效率、效益等方面取得竞争优势。旅游产业集聚程度可以从结构、布局、效率与发展潜力四个方面来表征,其中,旅游产业结构体现旅游行业部门分层次的比例关系和联系程度,旅游产业布局反映围绕旅游资源展开的旅游产业部门的分工特点,旅游产业效率是指一个地区在运用一定的成本之后所能获得经济效益,其反映了旅游经济活动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比率关系,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则表示在当前的资源与环境背景下旅游产业在未来发展的能力。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下,某个旅游地系统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旅游活动的规模和强度。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旅游社会环境承载力、旅游经济环境承载力和旅游生态环境承载力是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四个子系统,其分别代表不同的内涵。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构成了旅游产业发展的资源基础和根本条件,旅游社会环境承载力表明人口、心理等社会因素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反应程度,旅游经济环境承载力主要反应区域经济发展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度,旅游生态环境承载力则表示区域旅游发展背景下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产业集聚能够产生较强的规模经济效应,旅游产业集聚能够实现特定空间内的旅游产业链条上各旅游企业的互补整合,提高区域旅游环境承载能力。产业集聚在规模效应的基础上产生成本效应。旅游企业及相关产业在区域范围内的集中,形成较为统一的市场,可以迅速容易地获得市场变化信息,减少时间成本,降低信息获取成本;产业链条上的不同的旅游服务部门可以分享客源,降低营销成本和市场开拓成本。同时具有相同性质的旅游企业之间竞争更为激烈,这就迫使相关旅游企业进行改革创新,提高旅游服务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区域内部的竞争优势。而创新技术的运用以及相关知识的扩散又会带动相关产业部门改革及周边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技术溢出的带动作用,增强区域旅游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旅游产业集聚带来的规模效应、成本效应以及竞争优势促进区域旅游环境承载能力的提升。同时,旅游产业集聚程度的提高,旅游产业链不断完善,旅游目的地接待能力提高,大量游客涌入,对旅游目的地居民生活产生负面影响,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此阶段旅游环境承载力对旅游产业集聚的限制作用突出。政策制约的完善、资源循环技术的应用、生态效率的提高,旅游环境承载力对旅游产业集聚的负向影响会逐渐缓解,反而进一步促进旅游产业集聚的发展。旅游产业集聚程度与环境承载力的互动发展呈现为“微笑曲线”。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环境承载力系统之间存在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关系,如图1所示。

1.旅游产业结构水平依赖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大小。旅游资源是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区域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及旅游资源的质量决定主导旅游产业及支柱产业的选择。区域旅游资源的禀赋以及对旅游资源的利用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地理环境存在地域分异及自然资源要素分布差异使得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存在差异优势,影响旅游产业结构。旅游产业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是影响区域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合理的旅游产业结构能够适应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维持区域旅游资源环境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2.旅游产业空间布局受社会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受旅游资源区位因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政府产业政策的影响,旅游产业在特定空间上呈现集聚分布特征,表现为以目的地旅游资源为中心,各旅游产业部门通过交通线路形成相互关联的网络系统。旅游产业网络系统是开放性的,也包括许多发展旅游所必须的社会非营利因素[22]。故此,旅游产业集聚对目的地居民生活及旅游者活动产生影响,从而改变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业态度和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整体感知形象。旅游产业空间布局过于集中或地域分布不均,过度占用旅游目的地交通设施、生活场所及其他公共设施,目的地居民心里容量突破极限,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感知满意度降低,旅游地相关利益群体之间出现矛盾,易导致旅游社会环境承载力失衡,对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3.旅游产业效率应与经济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旅游产业集聚促使旅游要素向区域中心流动,单位要素投入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实现产出最大化,即提高了旅游产业效率。但旅游产业发展速度应与区域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避免过度依靠外资,造成“旅游飞地”现象。若旅游目的地对本地区旅游产品的消费能力不足,则区域旅游经济的脆弱性增强,承受外部冲击的能力较弱,区域旅游系统的存续能力[23]不足,限制区域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应注重与当地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不能超越旅游经济环境承载力的极限。

4.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受制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是未来阶段的潜在动力,也是未来阶段旅游产业发展的竞争能力,不仅受到产业内部环境的影响,更加受到外部生态环境的制约。区域旅游产业集聚发展必然依托旅游目的地水、土、植被等各种生态环境要素,适当的要素集聚规模在一定程度上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资金支持,但是聚集过度容易造成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给区域生态环境带来负担。生态坏境的不可再生性或者再生周期过长,形成“木桶效应”,限制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旅游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大小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

三、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一)旅游产业集聚测度方法

(四)数据来源

在数据选择方面遵循客观性、典型性的原则,选取2001-2012年度我国沿海11个省域的相关数据样本对旅游产业集聚以及旅游环境承载力加以研究,旅游产业集聚相关指标主要来源于2002-2013年的《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中国建设年鉴》、《中国城市建设年鉴》以及中国统计局网站,旅游环境承载力相关旅游指标数据来源于2002-2013年的《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环境年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以及中国旅游局网站、各省市统计局网站和旅游政务网。

四、实证与结果分析

(一)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与承载力水平的时序分异特征

通过区位熵指数计算公式以及综合指数模型分别对2001-2012年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程度以及旅游环境承载力水平进行测度,结果如图2所示。总体来看,中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区位熵综合指数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但各年份沿海地区旅游区位熵指数都大于1,表明沿海地区旅游产业仍然存在集聚优势。在2001-2012年间,中国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呈现逐年上升态势,表明中国沿海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后劲较强,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较大。由此可知,沿海地区整体在持续的旅游产业集聚优势情况下,旅游环境承载力水平不断提升,但是二者之间在各省域空间上存在的差异需进一步分析。

(二)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与承载力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

为揭示沿海地区各省域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环境承载力在空间上的差异或关联特征,借鉴人口经济一致性系数[26]方法,构建集聚程度-承载能力相关指数(Coupling of Industrial Cluster and Capacity,简称CIC指数),反映各个沿海市区旅游产业集聚程度与旅游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差异性或一致性,CIC系数=各省域旅游产业区位熵综合指数占沿海地区总和比重/各省域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占沿海地区总和比重。利用ArcGIS软件分别对2001年、2006年及2012年的CIC指数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沿海地区各省域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空间差异性演变过程,如图3所示。在2001年,属于较高程度差异及高程度差异的省份包括天津、上海和海南,这些省份旅游产业集聚程度与旅游环境承载力水平之间的差异较大,旅游产业集聚优势明显,而旅游环境承载力则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由于河北省和山东省在2001年并未形成旅游产业集聚优势,且两省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水平较低,因此处于不协调的低程度差异阶段。到2006年,较高差异程度的省域消失,较低程度差异的省域数量增加,至2012年,约54%的省域为低程度差异省域,37%的省域成为较低程度差异省域,仅有上海市处于较高程度差异的类别当中。此阶段,进入低程度差异的省域主要有江苏、浙江、福建、广东,这些省域的旅游产业集聚优势较为明显,同时旅游环境承载力不断提升,发展成为相对协调的低程度差异阶段。

(三)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与承载力的关联作用分析

对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拟合回归,以确定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作用。为防止出现伪回归现象,在建立VAR模型之前,本文通过Eviews6.0软件运用ADF方法(The 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对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变量Inc和环境承载力变量Cap进行单位根检验,判断其平稳性,并根据赤池信息准则确定最佳滞后阶数。在进行ADF检验之前,分别观察Inc和Cap的随时间发展的变化趋势,可以发现序列Inc和Cap偏离零值,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有明显的增长或下降趋势,故此两个变量在检验过程中同时选择截距项和时间趋势项。通过检验结果可以看出(见表2),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变量Inc和环境承载力变量Cap原始序列的检验统计量大于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因此接受原假设,即两个序列为非平稳序列。进而对旅游产业集聚变量Inc和沿海地区环境承载力变量Cap原始序列分别进行一阶差分,得到ΔInc和ΔCap,并对二者进行单位根检验,ΔInc和ΔCap的ADF检验统计表明其存在单位根,为非平稳序列。故此需要对序列分别进行二阶差分,得到ΔInc(2)和ΔCap(2),检验结果表明ΔInc(2)在1%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即旅游产业集聚变量的二阶差分序列为平稳时间序列,而ΔCap(2)的ADF检验统计量在5%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表明旅游环境承载力变量二阶差分序列为平稳时间序列,所以旅游产业集聚变量Inc和旅游环境承载力变量Cap为二阶单整,可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拟合分析,且可以继续进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

(四)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与承载力的动态效应研究

采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进一步探讨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环境承载力之间当前及未来的动态变化态势。其基本思路是确定扰动项的影响是如何传播到各变量的,即在影响因素扰动项上加上一个标准差冲击,对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和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当前值和未来值带来的动态影响。图5是基于VAR(3)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曲线,本文选取的滞后区间为20。

第一,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对自身进行一个标准差冲击后,产生持续正向响应,并且这种正向相应在第十期之后呈现平稳态势。旅游环境承载力对自身扰动项的冲击反应较为迅速,首期响应大约在0.3%左右,到第二期迅速上升到0.5%,到第三期又有所回落,从第四期开始波动幅度不断减小。这表明区域旅游承载能力的提高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效应,较强的旅游环境承载能力促进区域旅游产业部门数量的增加,扩大居民参与旅游相关产业的范围,提升区域旅游接待能力,增强旅游经济发展潜力,对区域旅游环境承载力产生新的正向冲击。

第二,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对来自旅游产业集聚的扰动响应程度较大,且为正向响应。旅游环境承载力对旅游产业集聚的一个标准差冲击立即作出反应,并在第二期形成1.5%左右的响应,并在第三期迅速回落,并以波动状态持续发展,表明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变化形成波动性发展特征。旅游产业集聚程度的提高能够对旅游环境承载力产生正面影响,促进旅游承载能力的提高。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的集聚发展形成规模型区域,产生规模效应,短期内迅速提升旅游环境承载力,但经济主体的不断涌入也给区域自然和社会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导致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正向效应下降,而经过区域发展的“内化”过程后,旅游产业集聚促进区域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规划,增强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存续能力,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突出,进一步提升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能力。

第三,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对于来自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扰动做出较为迟缓的响应,在第二期呈现负向响应并发展到极致,为-0.1%左右,到第三期转为正向响应,到第五期又转为负向响应,之后沿海旅游环境承载力对旅游产业集聚的负向效应程度不断减弱,并逐渐收敛接近于0,表明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对旅游产业集聚存在制约作用。旅游产业集聚发展依托于区域旅游资源环境,而区域旅游生态资源的脆弱性、地方保护主义政策等都会抑制旅游产业集聚的发展,维持区域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坚持适度开发的原则,并注重对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保护,但随着创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旅游产业变革的深入,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对旅游产业集聚的制约作用趋弱。

第四,旅游产业集聚对其自身的一个标准差的冲击首期产生了正向响应,在第二期迅速转为负向响应,并于第三期转正,旅游产业集聚对自身产生正负交替的影响,并随时间推移逐渐稳定。自21世纪以来,沿海地区旅游产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增长,推动沿海省域旅游基础服务和配套设施的完善,旅游企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产生集聚现象,但是集聚也会带来更为激烈的竞争,淘汰落后企业,兼之环境的制约作用,旅游产业的集聚程度会有所下降,随着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的显著,产业集聚程度则会进一步提升。

进一步通过方差分解将旅游产业集聚(Inc)和旅游环境承载力(Cap)的变化分解为与之相关的组成部分,分析每个内生变量对此变化的贡献程度,以评价内生变量的重要程度。表5左侧为旅游产业集聚(Inc)的方差分解结果,在第一期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只受其自身波动的影响,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在第二期才显现出来,且随时间的推移影响程度不断提高,但整体变化幅度较小。虽然旅游环境承载力对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的冲击影响程度并不是很强烈,但结合脉冲响应函数值,可以看出沿海旅游环境承载力对旅游产业集聚存在制约作用,旅游产业集聚程度要适应旅游环境承载能力要求,否则不利于旅游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虽然旅游产业集聚对自身冲击影响反应较大,但是也不能忽视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作用。表5右侧为旅游环境承载力(Cap)的方差分解结果,结果表明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影响要大于旅游环境承载力对自身的影响,且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发展趋势,从第一期的61%增长到第二期的86%,后缓慢下降。整体来看,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贡献程度显然要比旅游环境承载力对旅游产业集聚的贡献程度大得多。根据脉冲响应函数值可以看出,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程度的提高能够对环境承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且影响程度较强。

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基于对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程度及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进行测度的研究基础上,利用2001-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旅游产业集聚及旅游环境承载力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及因果关系检验,从而构建VAR(3)模型,并进行相关分析,探讨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动态作用关系,得到如下结论:

1.沿海地区整体旅游产业集聚程度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但是集聚优势依然明显。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力水平不断提升。旅游产业集聚程度与旅游环境承载力水平的空间差异随时间推移不断减小,旅游产业集聚程度较高而旅游环境承载力水平较低的省域数量逐渐减少,各省域旅游产业集聚程度与旅游环境承载力水平具有同向发展趋势,且逐渐向协调的低差异程度阶段发展。

2.协整检验与格兰杰因果检验显示,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环境承载力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且二者之间为双向因果关系,旅游产业集聚程度的增加会促进区域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提升,而旅游环境承载力水平的提升也能为旅游产业集聚提供环境保障,促进产业集聚的发展。

3.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表明,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环境承载力有较强的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较为平稳。从长期来看,旅游环境承载力对旅游产业集聚产生持续的负向影响,但影响程度不断减弱。旅游环境承载力对自身冲击产生正向响应,而旅游产业集聚对自身的影响先为正向响应后为负向响应,呈现波动状态。预测方差分解结果表明,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环境承载力预测方差的贡献水平较高,且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发展趋势,而旅游环境承载力对旅游产业集聚预测方差的贡献水平较低,但是呈现逐渐上升趋势。

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首先,充分发挥旅游产业集聚优势,注重产业空间布局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加强区域分工和协调发展机制的建立,对于旅游环境承载力差的地区施行限制开发、建立生态补偿和财政转移支付机制。转变部分省域旅游产业集聚程度高、旅游环境承载力弱的状况,促进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依靠科技进步推动旅游产业活动与环境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以实现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环境承载力带来的正向效应,提高区域旅游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综合系统的支持能力。

其次,注重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旅游环境承载潜力的整体提升,基于可持续承载视角下,打造网络化、整体化和生态化的区域旅游集聚发展模式。将分散的旅游企业和相关产业协调优化为旅游产业生态链,形成旅游产业集群化和生态化,从而建立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将负的外部效应转化为内部的循环,以促进旅游产业经济的内生性增长。

最后,通过对优化沿海地区旅游资源组合、提高旅游资源知名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旅游者的生态意识等手段不断增强旅游环境承载能力,降低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对旅游产业集聚的制约作用。同时也要发挥旅游产业集聚形成的规模效应、成本效应以及知识溢出效应,提升旅游经济环境承载能力以及社会环境承载能力,最终实现沿海地区旅游经济增长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相协调。

参考文献:

[1] Pamela J,McRae-Williams. Wine and Tourism: Cluster Complementarit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J].New Zealand Tourism and Hospital Research Conference 2004,Wellington.

[2] Julie Jackson,Katherine Ea-sterling. Growing South Carolina′s Tourism Cluster[J].Business &Economic Review,2006,(6):15-20.

[3] Sara Nordin. Tourism Clustering& Innovation-Paths to Economic Growth & Development[EB/OL].http://etour.se,2009-12-12.

[4] 邴振华,高峻.长三角区域旅游产业集聚水平研究[J].旅游科学,2010,24(1):86-94.

[5] Glenn Ellison,Edward L.Glaeser. The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of Industry: Does Natural Advantage Explain Agglomera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9,89(2):311-316.

[6] David B Weaver and Laura J Lawton. Visitor Attitudes Toward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Product Integration in an Australia Urban-Rural Fringe[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4,2(42): 286-296.

[7] Mori,Tomoya,Smith,Tony E.A probabilistic modeling approach to thedetection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J].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14,14 (3):547-588.

[8] Sara Nordin. Tourism Clustering and Innovation-Paths to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D].European Tourism Research Institute.Mid-Sweden University,2003(14):1-85.

[9] Julie Jackson.Developing Regional Tourism in China:The Potential for Activating Business Clusters in a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J].Tourism Management,2005(2):1-12.

[10]王兆峰,杨琴.旅游产业集群与经济发展研究――以张家界旅游产业为例[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9,30(6):93-98.

[11]刘佳,张佳佳.中国大陆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4,30(3):73-78.

[12]Alexis and Saveriads. Establishing the social tourism carrying capacity for the tourist resorts of the east coast of the republic of Cyprus [J]. Tourism Management,2001(21): 147-156.

[13]Tony Prato. Modeling Economics: carrying capacity for national parks.[J].Ecological,2001,39(3):321-331.

[14]Steven Rlawson,Robert E.Manning Waetal. practive monitoring and adaptive management of social carrying capacity in Arches National Park:an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Simulation

modeling.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3,68(3):305-313.

[15]刘伟.海岛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开发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

[16]张林博.广州白云山风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17]章锦河,张捷.旅游足迹生态模型及黄山市实证分析[J].地理学报,2004,59(5): 763-771.

[18]文传浩,杨桂华,王焕校.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J].农业环境保护,2002,21(4):365-368.

[19]赵志友,冯城城,周家婷等.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九寨沟景区为例[J].中国水运,2008,6(1): 210-211.

[20]刘春济,高静.中国旅游产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205(11): 68-75.

[21]Ainhoa Urtasun,Isabel Gutierrez.Tourism agglomeration and its impact on social welfare: An empirical approach to the Spanish case[J]. Tourism Management,2006(27):901-912.

[22]申葆嘉.从“从旅游产业的范围和地位”想起的[J].旅游学刊,2007(11):5-6.

[23]韦惠兰,刘晨烨.经济承载力初探[J].绿色经济,31-34.

[24]张广海,刘佳.中国滨海城市旅游开发潜力评价[J].资源科学,2010,32(5):899-906.

[25]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67-318.

[26]封志明,刘晓娜. 中国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空间一致性研究[J]. 人口与经济,2013(2): 3-11.

Research on Associated Action between Tourism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Development

and Carrying Capacity Ascension in China′s Coastal Regions

LIU Jia, WANG Juan

(School of Management,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100, China)

第5篇:旅游产业特征范文

【关键词】:旅游产业;生态化模式;建设管理

1、旅游产业生态化的基础

1.1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最基本的要素,没有旅游资源,就没有旅游的可能。旅游资源的区域差异与旅游产品质量挂钩,而这些差异不能用于技术、技术的改进。相对而言,人文旅游资源具有可塑性,和自然资源是大自然的宝贵财富,开发旅游资源,尤其是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更应注重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因此,旅游资源的差异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旅游业的生态化进程,而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销售市场的发展程度则取决于生态旅游业的l展程度。

1.2旅游产品

旅游业由于生产某些旅游产品或相关劳务,生产部门涉及很多。有14个行业直接受旅游活动影响,而行业间接影响有54个,行业影响共有20个。旅游业的特点与制造业不同的是,没有标准化的生产,没有生产线的规则,再加上区域旅游资源的差异,所以在赛道上旅游业的发展也不同。因此,旅游产业生态模式的构建与探索应立足于旅游业的特点和各区域的情况。

1.3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是无形的,经验,同时在旅游体验的游客特征的生产和消费,产品是否符合生态的要求,不能直接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使旅游产品的生态质量不能通过实地测量和计算测试。因此,有必要找到一个可行的生态标准来规范旅游产品。而旅游产品生态标准的具体指标需要有较高可信度的领导机构--政府指定和实施。由政府牵头,制定政策、标准、引进资金、产品营销,对旅游企业及相关生产部门进行有效引导,从而促进生态旅游产品标准逐步实现。

2、旅游产业生态化模式建设与管理

2.1旅游供给生态化

旅游企业是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主体,是一个重要的出发点的微观基础和旅游产业的生态化发展,从不同层次对生态旅游供给的重点,在微观层面上,设计,旅游企业应注重生态制造、营销和供应的旅游产品,建立旅游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全过程供应的生态意义;在中观层面,观念的指导下,在循环不同的旅游企业,集中在一个完整的旅游产业链的形成,小周期的企业之间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的形成;在宏观O级,注重行业内不同行业之间的回收体系建设,形成大流通产业板块之间。同时,在旅游企业的旅游产品的供给应该重视和应用清洁生产技术的发展,低碳技术、环境友好技术的绿色设计与制造技术,加强在技术创新管理在旅游业中的高科技手段的应用水平,继续推进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减少,减少继续推进旅游企业对环境的直接和间接的不利影响,并提供技术支持,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支持。此外,旅游企业应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自愿的环境保护机制,注重与生态管理理念的实施,促进旅游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注重旅游营销的改革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生态营销。实施旅游企业通过生态、绿色、循环、低碳理念,提供环保的旅游产品,以减少能源的使用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标,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供应的目标,促进生态旅游业的根本。

2.2旅游需求生态化

旅游需求生态是产业生态发展的直接驱动力。关键在于生态理念的实施与实践,如生态旅游、绿色旅游和低碳旅游。很多学术界的专家学者把生态旅游发展的需要提出的路径和方法,不仅从改变只以人类为中心的传统价值观,建立一个健康旅游、低碳旅游、绿色旅游消费观念,建立“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的价值观和行为看来,意识和理念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是一种强度影响旅游者消费行为的根源;并创建生态旅游消费环境,促进生态旅游消费意识和观念逐渐引导游客落地生根,消费习惯的改变,旅游消费的重建,从每性的自我调节功能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旅游循环系统环境,提倡以人为本,使真正实现旅游生态消费理念。虽然低碳旅游认知和行为差异的不同群体,生态旅游需求尚未受到旅游者的重视,又进一步促进了认识和实践的生态旅游的需求,仍有巨大的潜力,有必要通过各种促进潜在的形式促进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核心力量的释放措施。

2.3政府指导与监管

在旅游产业的生态化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和相关组织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应积极发挥政府部门的作用和相关组织在引导过程中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监管。政府部门和相关组织需要创建旅游产业生态,发展良好的制度环境,通过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继续推进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潜力,释放制度红利;制定和实施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标准,约束,法律和法规,促进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标准化;采用激励政策和引导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措施,奖励行为符合生态旅游产业的生产;同时使游客低碳、绿色、生态旅游促进消费和宣传,促进公共低碳,绿色,生态旅游消费的实施,促进旅游业生态的发展。

结论

进一步推动旅游业环境友好型产业建设,适应新常态,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中国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实施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是可行的战略选择,其不仅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生态化是新形势下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要求,不仅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而且外部生态环境的制约要求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同时,产业生态化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效益提升的内在需要。

【参考文献】:

[1]钟永德,石晟屹,李世宏,等.中国旅游业碳排放计量框架构建与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1):78-86.

[2]王淑新,何元庆,王学定.中国旅游经济的区域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4):89-96.

第6篇:旅游产业特征范文

[关键词] 内蒙古;旅游产业集群;区位熵;旅游资源空间集聚度指数;评析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8. 019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8-0030-05

1 旅游产业集群的内涵

作为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演化的一种新趋势,旅游产业集群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尽管仍有学者对旅游产业集群的存在性表示怀疑,但旅游企业组织在空间上的自发式积聚,企业组织之间的紧密合作与竞争,一致化区域旅游形象的悄然形成,区域内协作创新机制的逐步成形,以及企业组织沟通网络的日益完善等一系列集群化发展的成功实践却在不同的地域同步出现。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践证实,集群化是区域旅游产业未来发展不可避开的方向。从定义上描述,旅游产业集群是指饭店、旅行社、旅游交通部门等旅游产业核心企业组织,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向区域旅游核心吸引物所在地理空间聚集,以获取在交易成本、信息、技术、创新等诸多方面的利好,并在聚集的过程中吸引旅游相关企业组织、行业协会、教育机构、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等的加入,不断编织企业组织网络,最终形成旅游产业聚集体的经济现象。旅游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有:空间集聚性,表现为旅游产业核心组织、相关联组织、支撑组织等在特定空间上的聚集;竞争合作,表现为旅游产业集群内的组织部门既在市场、资源等方面激烈竞争,又依各自专业展开积极合作;集群经济,表现为集群内的企业组织能够享受到集聚效应,获得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与外部经济等;创新性,表现为集群内企业组织之间的竞合关系将推动企业组织在旅游产品、服务等领域积极创新,从而推动区域旅游产业整体的创新与升级;品牌效应,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最明显的特征就在于通过集群内不同组织部门的分工协作,将推动区域旅游品牌的形成与推广,产生品牌拉动效应。目前,旅游产业集群正以强大的市场号召力,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推动着区域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2 旅游产业集群的评价方法

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需要有对集群化现状的准确把握,这是实现集群化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目前,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定量识别方法主要有旅游资源空间聚集度、空间关联度、区位熵、空间基尼系数、行业集中度、赫芬达尔指数、波特案例分析法等。本文选取区位熵与旅游资源空间聚集度指标进行研究,原因在于:区位熵指标综合性强,且充分考虑了产业空间集中的特性;旅游资源空间聚集度指标符合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律,充分估量了旅游资源在形成旅游产业集群中的关键作用。

2.1 区位熵

区位熵是产业的效率与效益分析的定量工具,是一种较为普遍的集群识别方法,是指一个区域特定产业的产值占该区域总产值的比重与全省或全国该特定产业产值占全省或全国总产值的比重之间的比值。公式为:LQ=(Eij/Ei)/(Ekj/Ek),Eij指i地区产业j产值,Ei指i地区总产值,Ekj指k国家或全省产业j的产值,Ek指k国家或全省的总产值。LQl,说明该产业在该地区专业化程度超过全国(省),属于专业化行业,具有比较优势,是区域间具有比较优势或专业化、特色化能力的产业部门。LQ值越大,则该地区该产业专业化水平越高,比较优势越大,相对竞争力越强,具有较高集群化。

2.2 旅游资源空间集聚度指数

以某地优质旅游资源(包括5A、4A和3A旅游景区)的数量占某个区域的旅游资源总数的比例,衡量该地旅游资源在此区域的相对的空间聚集度。这种方法是从空间角度研究旅游资源分布的集聚程度,旅游资源空间上的集聚是旅游产业集群形成和培育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因此旅游资源空间聚集度分析方法是研究旅游产业集群水平评价较常用的方法。

3 内蒙古旅游产业集群现状评析

3.1 区位熵指数评析

利用旅游产业集群的区位熵指数分析法,对内蒙古旅游产业集群进行评价。

3.1.1 评价结果

由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年鉴,得到2007-2011年全国及内蒙古旅游业生产总值和GDP,运用区位熵公式进行旅游产业集群的区位熵指数评价,得到结果如表1。3.1.2 结果分析

内蒙古旅游产业集群区位熵于2007年已经超过1,2010年达到1.59(见表1),说明旅游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具备较强的专业水平,具有较明显的比较优势和集聚优势,旅游业的空间集聚显著。内蒙古旅游产业区位熵呈波动性发展态势,说明内蒙古旅游业有待进一步提升竞争力,以建立稳定、鲜明的竞争优势。

3.1.3 各盟市旅游产业集聚程度评价

采用旅游产业集群的区位熵指数分析法,对内蒙古各盟市旅游产业集聚程度进行分析,从而对各盟市的旅游产业的集聚情况有进一步客观的了解。

3.1.3.1 评价结果

根据由各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所得各盟市2011年旅游业产值和GDP等数据,运用区位熵法,对各盟市进行旅游产业集聚分析,得到结果如表2。

3.1.3.2 结果分析

从结果来看,2011年,呼和浩特市、锡林郭勒盟、赤峰市、兴安盟和呼伦贝尔市5个盟市的旅游产业区位熵大于1,说明这些盟市的旅游产业具有较强的集聚优势,旅游产业区域竞争力明显,特别是锡林郭勒盟和呼伦贝尔市,作为内蒙古草原文化特色旅游资源集中的区域,旅游吸引力强,旅游产业比较优势和空间集聚明显,旅游产业专业化水平较高。而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包头市、乌兰察布市等7个盟市区位熵均小于1,说明这些盟市尚未形成明显的产业集聚优势,旅游产业专业化水平较低,旅游产业竞争能力较弱。鄂尔多斯市与包头市虽然旅游业产值较大,但由于两地GDP规模分列全区第一与第二位置,旅游业在地区总产值的比重较小,因此,两地的区位熵值并不高。

3.2 旅游资源空间集聚度指数评析

利用旅游产业集群的旅游资源空间聚集度分析方法,对内蒙古旅游产业集群进行评价。

3.2.1 评价结果

3.2.2 结果分析

从优良旅游资源的集聚度来看,鄂尔多斯市、呼伦贝尔市、呼和浩特市集聚度很高,具备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比较优势;锡林郭勒盟、通辽市、包头市、赤峰市、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兴安盟等盟市的优良旅游产品集聚度一般,集群化发展尚需要更多努力;阿拉善盟与乌海市的优良旅游产品集聚度最低,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基础薄弱。

第7篇:旅游产业特征范文

关键词:旅游活动;属性;构成要素;特征

学术界一直把旅游活动或旅游现象的研究作为认识旅游的起点,通过分析旅游活动的产生、本质、属性、构成要素、特征等方面来深化对旅游的理解,作为建构旅游学科的一个主要方面。

一、旅游活动的产生

旅游活动是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其产生是随着旅游的产生而形成的。原始人为了生存繁衍与自然界进行斗争,他们斗争的主要方式是迁徙活动。这种迁徙活动形成了最早的“旅游”。当时所谓的旅游只是为寻找适当的定居场所,一旦找到适合的居处便不再进行,而现代意义上的旅游是寻找一种愉悦的短暂的生活方式。就本质上讲,两种意义上的旅游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笔者认为,旅游产生的根源是一种人类改善生活水平的本能,由于生活的时空性特点,旅游产生的根源具体是指:人类与生俱来的转换生活空间与开拓生活领域的本能。而每个时代的旅游只是人类转换与拓展生活空间在那个时代的表现形式。

二、旅游活动的属性

旅游活动属性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议,大概有以下观点:田里先生认为旅游活动是人类在基本生存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追求活动,本质属性是文化属性;李天元先生认为旅游活动是涉及经济和政治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还有学者认为旅游活动的属性应该是一种以文化为主,带有经济属性和政治色彩的综合社会现象等。

笔者认为,旅游活动属性是社会文化性、政治经济性、综合的社会现象等说法都是正确的,只是未能体现其本质属性。旅游活动的属性体现在两个方面: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谓旅游活动的自然属性是指旅游活动是一种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良性的经济活动。在旅游业系统内、外的经济运行体中,旅游活动的经济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所谓旅游活动的社会属性是指旅游活动是一种改善生产关系的活动。旅游正是通过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等的人文沟通来达到发展人、提高人及改善生产关系的目的。

凡是人类所参加的活动,其本质属性无不是社会属性。笔者认为,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即旅游活动是一种改善生产关系的活动。这种属性可以通过文化运动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政治、经济运动来实现,所以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可以体现在属于生产关系方面的,并与旅游有关的所有活动类型中。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对立统一地存在于旅游活动之中,自然属性属于科学范畴,社会属性属于艺术范畴。所以旅游活动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同时,旅游活动是生活的艺术化,艺术化的生活。

三、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

(一)旅游者

关于旅游者的概念定义很多,说法不一,其理论定义是指离开常住地到异地旅行和访问的人,其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其外出的目的可以是消遣性旅游,例如观光、度假等;也可以是非消遣性旅游,如公务、会议,但主要不是为了赚钱。其技术性定义是针对国际旅游者与国内旅游者的概念而提出的,概念中定量语言较多,在此不一一叙述。笔者只对旅游者的概念进行理论性定义:旅游者是指出于休闲、娱乐或工作等原因而对自己生活空间进行相对自由的转换或拓展的人。

(二)旅游资源

学术界中很多关于旅游的概念,其核心非常清晰,但边缘很模糊,人们往往是认同某些概念的核心,只是进行关于概念边缘认知的争论。笔者认为,旅游资源的本质是文化资源,可以称为旅游资源的自然存在。

笔者对旅游资源进行了定义:由诸多具有吸引旅游者、可创造价值、可被旅游产业利用的因素所组成的有一定文化背景的旅游时空组合体,包括自然景观、历史遗迹、自然现象及人造景观等。

对本定义的几点解释:旅游资源要具备旅游吸引功能,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资源的非凡性或差别性越突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与价值创造功能就越大;旅游资源是可被旅游产业开发利用的经济资源,并具有价值,能够产生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旅游资源的本质是文化资源,没有文化背景与内涵的事物不能称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整体性很强的综合体,综合性包括它的时空性与构成要素的复杂性,时代性很强不是指旅游资源会因时代变迁而消失,只是说它吸引力强弱的增减。

(三)旅游产业

旅游产业是旅游者旅游经历的缔造者,是为旅游者打造新奇的、愉悦的、并有所收获的生活空间的产业。

1.产业定性的双重性。旅游产业是文化与经济融合的具有双重属性的产业。旅游的本质是文化,文化是游客出游的出发点和归宿。旅游者的文化需求是旅游产业必须经营和提供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使旅游产业具有文化属性。另外,旅游产业需要以一定的物质产品为依托,组织旅游活动,形成供需双方,从而产生经济效应,使旅游产业具有经济属性。

2.行业聚集性。这是旅游产业最显著的特征,旅游产业囊括了景点、饭店、宾馆、交通、旅行社等行业,具有行业的综合性特征。从旅游者旅游的需求角度来讲,一次完整的旅游经历要通过多个行业共同打造,这就决定了旅游产业的行业聚集性。

3.产业产品的组合性。整体旅游产品融合了旅游行业及关联部门的单个旅游产品或产品要素,产品具有组合性。旅游产品从构成上可分为核心旅游产品和组合旅游产品。核心旅游产品是旅游产品的初级状态,满足旅游者愉悦需要,而组合或整体旅游产品是旅游产品的完整状态,是旅游企业或旅游相关部门围绕旅游产品的核心价值所做的价值追加。

4.效应外部性和关联带动作用。旅游产业的效应外部性主要说明了旅游产业的旅游影响,旅游产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经济、社会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由于旅游影响的客观存在,其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就表现出来了,主要指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5.产业的永续发展性。旅游产业依托于旅游资源来发展,而旅游资源具有可创造性,虽然自然资源有其发展的生命周期,但某些人造景观可以再生。相对于其他产业所依托资源的有限性,可以得出旅游产业的永续性。另一方面,旅游是人类永远的追求,只要人类生存与发展就有旅游的动机,只要人类生活进行,旅游同样进行。

6.产业结构层次性。游产业有着极其严密的结构体系。横向涵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旅游产业的各个组成部分,虽然规模不一、水平各异,但为旅游者提供满意的旅游产品,都可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纵向上,这些企业或行业因在旅游产业中的地位、作用及发展时序各异,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由里向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提供核心旅游产品的旅游观赏娱乐业、提供组合旅游产品的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等旅游媒介行业,以及为旅游业提供相关服务和支撑的旅游关联行业。

7.产业发展的敏感性与弹性。产业的综合性与旅游的特性决定了旅游产业的敏感性,旅游要借助综合的社会资源,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旅游产业。旅游产业的敏感性主要由社会动乱、经济危机、自然灾害与旅游辅助产业的发展状况等因素导致。由于旅游产业的敏感性决定了其弹性较大,其发展有波浪式前进的特性,某个时期旅游进入低谷后,势必迎来一次发展。

四、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

1.异域性。旅游活动一般要离开日常居住地到另一个地方,要有空间位置的移动或变化。可以称为异域活动,这是它的主要特性。

2.暂时性或流动性。旅游是流动的,通过步行或交通工具达到“游”的目的。而且在异地停留时间是暂时的,最终须返回生活常住地。

3.综合性。旅游是人们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一点反映了旅游活动的综合性。

4.审美性或愉悦性。旅游的主要目的是去寻找并感受美、奇特、快乐或愉悦。

5.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旅游活动始终是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是人们不断追求与向往的,是转换生活空间与拓展生活领域的表现,是追求短暂而美好的生活或对生活现状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宁泽群.旅游经济、产业与政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56-85.

[2]保继刚,楚义芬,彭华.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7-64.

[3]林南枝,陶汉军.旅游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18-45.

[4]厉新建,张辉.旅游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06-132.

[5]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76-128.

[6]章海荣.旅游文化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5-156.

[7]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3-9.

第8篇:旅游产业特征范文

关键词:旅游产业;饮食文化;发展;探讨

发展饮食文化,对于旅游产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作用。这是因为,饮食文化作为旅游产业的基本要素之一,不仅是人们在旅游活动的根本需求,而且也是旅游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此外,饮食文化的质量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制约着旅游产业的全面健康快速发展。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认真分析了饮食文化对旅游产业的重要影响与作用,并对在旅游产业中发展饮食文化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饮食文化对旅游产业的重要影响与作用

(一)饮食文化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根本需要。我们知道,旅游产业作为一项集吃、穿、住、行、用、娱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活动。而吃则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发展最为基本的需要。可见,在旅游产业的构成要素中,吃即饮食文化是排在了首位的,其在旅游产业发展活动中的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饮食文化已经成为了现代旅游产业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饮食文化的质量与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到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与质量如何。因此,提高饮食文化的质量与水平,对于提高旅游产业服务的质量与效率至关重要。此外,旅游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活动,需要人们具有较高的能量,这就更加需要饮食文化来支撑。

(二)饮食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关系极为紧密。饮食文化同旅游发展的关系比较紧密。实际上,在旅游产业中,饮食文化主要包括饮食质量、供给、营养、卫生等方面的内容。我们清楚,人们在进行旅游活动过程中,最先关注和关心的问题,首先是饮食文化。可见,饮食文化的质量与水平如何,已经成为了发展旅游产业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旅游产业发展日趋完善,人们必然就越来越注重饮食文化方面的需求。因此,要加快发展旅游产业,首先就必须进一步发展旅游过程中的饮食文化。这是因为,饮食文化直接影响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身体状况、完成旅游活动等的质量。换句话说,人们在旅游活动中不仅要吃饱吃好,而且要安全。

(三)饮食文化对旅游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饮食文化对旅游质量会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一般而言,饮食的安全与卫生,直接影响到了整个旅游活动的质量与效果。我们试想,如果一个地方的饮食安全卫生问题比较严重,甚至有可能危害到旅游人们的身体健康或者生命安全的话,那么到这个地方来旅游的人们必然就会越来越少。近年来,我国旅游产业的质量与效益有下降趋势,这其中饮食不够安全与卫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由此可见,为了切实提高旅游产业的质量与效率,我们首先就必须着力搞好饮食安全与卫生工作,特别是旅游区域内的饮食安全与卫生。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旅游产业对人们的综合吸引力。

二、在旅游产业中发展饮食文化的探讨

(一)在旅游产业中发展饮食文化的重要性.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发展饮食文化极为重要与关键。当前,我国旅游产业依然以自然景观、人文建筑等观光旅游为主。实际上,我国的饮食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得天独厚,是极为宝贵的重要旅游资源。但是,目前我国饮食文化依然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和发展,没有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重要旅游产品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需求越来越高,对于旅游产业以及饮食文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为了满足自身的实际需要,人们纷纷开始去开拓新的旅游资源与产品。但不管旅游产业如何发展,人们在旅游活动中对于饮食文化的需求,可以说是有增无减。这是因为,饮食文化几乎不受任何旅游对象的局限。而且饮食文化与观光、科技、探险等旅游方式相比,更适合普通人们的需求。如果我们把饮食文化与观光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使人们在游览美丽风景、体验地域风情的同时,还可以品尝到味道正宗、独具特色的当地饮食,这也是很多人们的追求,必然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由此可见,积极发展饮食文化,已经成为了今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发展饮食文化,在极大地丰富旅游活动、拓展旅游内容的同时,更是提高旅游产业收入的根本途径之一,其重要意义与作用不容我们忽视。

(二)在旅游产业中发展饮食文化的可能性。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发展饮食文化十分重要。这是因为,饮食文化作为旅游产业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不可或缺。我们都知道,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独具特色。当前,在我国的饮食文化不仅包括以四大菜系,还包括了各地风味小吃、特产瓜果等,而且也包括餐具、饮具及地区文化环境与氛围等。此外,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物产、民族、风俗等的不同,使得了我国的饮食文化具有很多自身的特征。诸如物产丰富,烹调多样;特色独具,独领;内涵丰富,艺术性强;讲究养生,注重保健;民族饮食较多,民族风味浓郁;等等。正是由于我国饮食文化的这些特征,使得了人们产生了对其他地方饮食文化的强烈好奇。而且已有很多地区举办了美食旅游节等活动,效果都比较理想,更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与欢迎。因此,我们必须大力研究和开发饮食文化旅游,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旅游产业以及饮食文化的需求,达到推进旅游产业与饮食文化同步发展的最终目的。

三、 结束语

总之,饮食文化不仅顺应了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而且又满足了广大旅游人们的需求,还成为我国旅游产业新的发展增长因素。因此,我们不但要研究开发饮食文化,而且还要大力倡导与发展,并通过饮食文化来推动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不断丰富人们旅游的内容,逐步提高我国旅游产业的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第9篇:旅游产业特征范文

关键词:地方文脉;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引言

区域旅游产业如何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获得一席之地就成为了各地区发展旅游业需要考虑的至关重要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提升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培养已经成为区域旅游保持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1] 一般学者们研究区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都是以竞争优势理论、迈克波特的“国家钻石”模型对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影响水平以及产业集群化与产业族群对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上。固然这些影响因素的研究很关键,但总体来看这些研究主要是从浅层面对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外在表现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描述,忽略了隐藏在这些影响因素之后的关键因素“地方文脉”的作用。本文正是基于此,分析了地方文脉与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系,探讨“地方文脉”在区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和提升的作用。

一 地方文脉

地方文脉是指旅游地所在地域的地理背景,包括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环境特征,也包括当地的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人文地理特征,因而是一种综合性的、地域性的自然地理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的四维时空组合。[2-3]文脉是指一个区域的社会文化氛围和社会文化脉承,即社会人文脉络。[4]在旅游区水平上,文脉是由自然景观、文化景观的“绮交”而体现的旅游区文化形象,它“脉注”在旅游区,体现文化主题或者说文化精神,给旅游者以特有的文化感受。一个旅游区的文化主题与精神一致就形成了文脉。[5]

二 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

以旅游资源为内核形成的旅游吸引物是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核心。[6]核心竞争力是反映一个产业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潜能的重要指标。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在政府主导下旅游产业、企业依靠自身独特的资源(包括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人力资源、旅游服务、区位条件等),经过努力而培育创造的独特的竞争能量和优势。[7]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构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要素上:一、资源是形成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因,是形成竞争能量和优势的主要来源;二、旅游核心企业是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主要操作主体;三、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最终的表现形式为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四、政府在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中起到辅助作用;五、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需要创造和培养。其中最主要的要素当属资源、旅游产品、旅游核心企业三个方面。

三 基于地方文脉的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分析

(一)地方文脉与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研究

对地方文脉对区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作用的探讨,必然要分析地方文脉与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即地方文脉是如何介入到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之中。从第二节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区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由以下几个主要因素构成:资源、旅游产品、旅游核心企业竞争力、政府的主导和对旅游产业的培育等,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资源,最有效的载体就是旅游产品,由资源转化我产品和服务又离不开旅游核心企业的经营管理,因为它们在资源转化为产品,以及产品推向市场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要探讨地方文脉对旅游产业

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必然要以资源、旅游产品、旅游核心企业为切入点进行分析。

1地方文脉是区域资源形成的“根”

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亦或是其他各项资源,从区域的角度来看,都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展示的是区域发展的历史沉淀,同样它预示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地方文脉都会在区域资源上留下深深的印记,是区域资源形成的“根”。

2地方文脉是区域旅游形象塑造的源泉

地方文脉是区域旅游的文化精髓,区域旅游主题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对地方文脉的挖掘和凝炼,旅游主题形象地方文脉的体现不仅能够丰富区域旅游形象的内涵,同时还能够让游客深刻的感知地方文脉的独特吸引力,因为只有差别话的地方文化才能够引起游客的兴趣,才能够激发游客的旅游欲望。游客对一个区域的文脉感知是不容易忘记的,只有能够深深印入到游客脑海中的旅游主题形象才能够被游客所感知、所喜爱,地方文脉的融入恰恰能够符合游客的这种感知需求,是区域旅游主题形象核心塑造源泉。

3地方文脉有利于区域旅游产品的开发规划

旅游产品是区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最有效载体,旅游产品在市场上占有的份额大,竞争力强,区域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必然得以提升。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规划无时无刻都离不开地方文脉,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在转化成旅游产品的过程中都要根据区域旅游主题形象来进行合理的开发规划,而区域旅游形象的塑造来源于区域的文化脉络,来源于区域地方文脉的挖掘和提升,当区域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区域旅游形象主题相吻合,旅游产品的形态、材质、内涵均与区域旅游主题形象想贴切的时候,旅游产品才能够在市场上引起游客的共鸣,才能够让游客感受到区域的特色和独有的文化品位,这一点在人文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的过程中更显的尤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