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才管理部门工作计划范文

人才管理部门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才管理部门工作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才管理部门工作计划

第1篇:人才管理部门工作计划范文

1.现金为王。资金犹如血液运行于企业的每一个层面,企业资金紧张尤其是资金链断裂就象人体失血,性命悠关。“巨人”型企业的破产倒闭让企业真正体会到资金是企业生命线的真正含义。在当前不良的经济环境下,随着销售压力的增大、资金链条的绷紧,企业材料采购的难度加大,保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营也面临着比以往更大的压力。加强现金管理更显得格外重要,做为资金管理的核心部门, 如何筹集企业发展所需资金?如何有效运营企业资金?如何加强对下属企业资金的监管成为当前企业财务管理热点之一。

2.人才培养,公司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财务部做为企业的重要管理部门之一,财务部门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目前的财务人员技术水平还远远达不到公司的发展要求。财务核算、财务分析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如何培养人才,如何使用人才,也是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

3.加强成本控制。目前公司的生产经营还很粗放,员工成本观念不强,各个方面的浪费现象还很普遍。例如:停工待料的浪费、搬运的浪费、加工过程本身的浪费、库存的浪费、制造次品的浪费、生产过剩的浪费、重工的浪费,消耗品的浪费,我们必须学会精打细算,让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产生其应有的价值,在这方面,我们公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企业成本管理成为提升财务管理的重要领域之一。

第2篇:人才管理部门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 企业; 全员培训; 计划编制; 研究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3-0029-0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史进程给中国制造企业提供了一次空前的发展机遇,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对培训的认识也逐步走向深入,基于企业发展的需要,基于全球化竞争的需要,基于技术、管理创新的需要,基于人才培养的需要等等,企业培训如何开展的问题越来越清晰地摆在企业管理层的决策桌面,做好企业全员培训工作,是当下助力中国制造企业向中国创造企业转变的必由之路;实施企业全员培训是中国制造企业化解当下管理困境,助推企业进步的正确选择。全员培训是指按照国际标准和时代精神构建起来的符合企业实际、覆盖企业全员的培训管理体系。通过体系的有效运行,达到培养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培育快速应变的企业学习力,推动企业全面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助推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目的。制造企业一旦定位实施全员培训的策略后,全员培训计划的编制就成了奠定培训是否有效的基石,全员培训计划的编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整个编制过程涉及诸多关键环节,这些关键环节都直接影响培训实施的质量和效果,本文作者通过全员培训多年实践和理论学习体会到,企业定位实施全员培训的策略后,全员培训计划的编制就成了奠定培训是否有效的基石,现就培训计划编制的关键环节——培训需求调研、培训计划模式、计划项目审核、培训计划有效性的保障措施等环节做了充分的论述和实践展示,旨在为关注全员培训计划编制工作的相关人士,提供帮助和参考。

一、制造企业培训计划编制的关键环节

(一)夯实培训计划编制的基础:做好培训需求调研

培训需求调研是培训计划编制的启动环节,是培训工作的奠基石,这一环节工作不科学、不深入扎实,信息收集不全面、不具体,培训立项就是沙滩城堡,事倍而无功,不但难言培训效果,甚至实施都谈不上,是为失败的培训工作。这样的案例在中国企业中大量存在,应该也必须引起企业培训的职能管理部门的重视。那么,应该如何开展企业培训调研以保证培训的针对性呢?笔者认为: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应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

1.企业文化、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企业文化、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是培训计划的最重要的需求信息。企业文化是企业引领和鼓舞员工向企业愿景、目标前进的精神图腾,是凝聚员工心智,激发员工创造潜能的巨大力量,也是塑造全身心皈依企业的强大员工队伍的正能量。立足于企业文化培育企业员工,以文化人,正式培训可以大有作为之处,也是必由之路。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化愿景、目标为蓝图的宏观举措,企业培训着眼于企业的战略,为企业发展战略培养人才,储备人才,为企业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培训的帮助和支持。明确了企业文化和企业发展战略对于全员培训计划编制的意义,我们就知道了企业高层培训需求调研在编制培训计划中的重要作用。

2.企业高层领导培训的需求调研。(1)目的:①通过调研,清晰把握企业年度发展战略的关键举措及其对培训的需求,保证年度全员培训计划的协调一致性;②通过调研,把企业高层领导的战略意图通过编制计划的过程与中层、基层的管理行为有效对接,踏实落地。(2)方法:①问卷调查:要注意的是设计简洁、明确、针对性强且专业程度高的调查表,保证工作繁忙的高层领导高效、方便地回答;还要注意要调查到所有的高层领导。②当面访谈: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汇报上年度该高层领导提出的培训需求的效果及问题解决的落实情况,正确领会高层领导提出的新的年度需求;二要特别提倡全面的高层领导当面访谈,面对面的汇报可以加深高层领导对培训工作的深入理解;三要注意的问题是对参与访谈人员的要求很高,包括对培训工作理解专业程度,事前准备充分不充分。

3.业务归口部门的需求调研。企业是由职能部门、生产部门、党群部门组成的一个有机体。这些业务归口部门是企业高层战略与基层具体工作链接的重要纽带,只有各部门协调运作,企业战略才能得到有效落实。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每年各部门业务都会有新变化、新要求,具体表现在新的战略项目的实施和推进。因此,业务归口部门的需求调研就成为了培训需求调研的又一个重要环节。(1)目的:①通过调研,清晰把握企业业务归口部门的需求;②通过调研,让业务归口部门领会高层领导的战略意图及其对培训的要求,提出落实到项目的明确要求。(2)方法:①分别确定两类培训立项方向:一类是职业素养类培训立项方向;另一类按照业务归口分类确定的归口管理业务立项方向;②职业素养类培训立项方向,由培训管理部门或人力资源部依据企业文化确定当年的具体的职业素养类培训项目;③归口管理业务培训立项方向,制作《归口部门培训需求调查表》,主要包含:高层领导相关归口业务培训的指导性意见、征询归口部门培训立项意见的内容,由归口部门填报,交培训管理部门汇总;④归口部门培训立项意见经培训管理部门审核、确认,列入《年度培训计划项目填报表》由基层单位根据单位实际进行选报。

4.基层需求调研。基层需求主要是指各二级单位的班组培训需求。制造企业的班组,无论管理、技术、生产型班组都是企业管理文化能否落地的关键,他们的培训需求如果不能在企业全员培训的计划中反映出来,那么计划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是可疑的,甚至能否实施培训都是问题。但是,班组的培训需求与企业的一级计划项目距离较远,因此,无需由企业培训管理部门来操作和把握,这个权限应该下放到二级单位。

(二)搭好培训计划编制的框架:确立培训计划模式

1.建立培训计划模式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1)关注企业培训的目的。企业全员培训是一种组织的学习,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行为,是推行“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载体,是一种管理提升的实践。因此,应建立一种包容企业多种学习形式和内容的培训模式,而且是一种激励组织学习的管理模式,全员培训计划模式,就应该是服务于这种目的的模式。(2)关注解决问题。全员培训年度计划既要有针对性地为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提供知识、技能、工具、方法、思路,也要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塑造文化、培育人才、推广最佳实践,全方位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因此,计划模式要为企业解决问题的学习建立平台。(3)培训计划模式建立应注意的问题:①关注上级主管部门对培训计划分类的要求,防止在年度培训工作总结时与上级要求报表口径不一致;②关注类别划分不能出现“交集”,即同一计划项目只能划归一个类别,为防止培训统计工作混乱打好基础;③设立一个“其他”类别,以防范培训计划分类时没包含到和可能新出现的类别,以便解决当年实际培训工作中项目分类不确定的问题。④培训计划类别的划分不能划分太细,能突出企业培训特色即可。

2.建立培训计划模式。通过对制造企业全员培训实践的观察和了解,研究制造企业生产、工作的实际,本人认为,制造企业年度全员培训计划培训类别可作如下划分:

(三)把住培训计划有效性的关口:计划项目审核

培训管理部门经过调研和技术处理,形成年度全员培训计划初稿,就进入了培训计划项目审核阶段。这是培训计划能否真正实施下去并获得切实有效的效果的重要关口。

培训计划的审核的关键点是审核培训计划项目是否满足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培训需求和落实培训计划的可操作性,期间不可避免地要与归口管理部门进行沟通,在需求与可操作性双方搭建通行的桥梁,为实现培训的目的奠定基础。

1.培训管理部门审核:负责审核计划初稿中涉及全公司或跨部门项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落实基层单位项目的可实施性。审核时可参考培训对象的知识构成、岗位职责、工作性质、任务等与培训项目对应的需求情况,以确认该培训项目是否纳入年度培训计划,删除无意义和无法实施的培训项目。

2.业务归口部门审核:负责审核培训计划中归口管理的项目的审核,审核要点:①培训项目是否满足了企业相关业务生产、工作的培训需求;②这些项目能否满足外部各类体系审核的要求。如:质量管理、安技环保、质量检验、特种项目等等。

3.企业职工代表团组长审核:审议的要点:①年度全员培训计划是否保障了全体职工参加培训的权利;②站在职工代表和企业工会组织的角度,对年度培训计划形式、内容、针对性、实效性进行一次全面的审核、把关。

4.总经理办公会批准:企业的全员培训计划应该是同企业生产计划等一样作为公司级专业计划,纳入企业行政工作计划序列进行管理并实施。因此,必须经总经理办公会批准,方可实施。企业的培训管理部门万万不可轻视以上审核程序,这是正名正言,使培训工作理直气壮、名正言顺开展的关键点,是保证全员培训计划有效实施、达成目标最重要的步骤。

(四)培训计划有效性的保障措施

年度培训计划编制完成后,为确保培训计划的有效实施,建议采取下列措施:

1.建立基层单位培训工作考核机制。企业全员培训的主体是涉及企业所有基层单位和个人,基层单位组织实施的培训项目的效果将决定全员培训的效果。因此,要保证企业全员培训计划的有效实施,必须建立对基层单位培训工作实施考评和奖罚的机制。

2.规范的培训项目实施的管理行为。建立培训项目实施的工作流程、工作标准,确保培训项目的实施行为有法可依。

3.坚持做培训满意度评估和行为层评估。为考核培训项目实施的有效性,建议在培训项目结束时就培训收获、培训实用性、培训方式、教师授课效果、组织工作等方面问题进行调查进行满意度评估,便于及时发现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正培训工作。对参加重要项目培训要对回到岗位上工作半年以上的学员,就其所学知识的适用程度和应用程度,做行为层评估,以全面检验培训效果。

第3篇:人才管理部门工作计划范文

(一)会计核算工作的思想落实 

一是事业单位管理部门会计核算事项的运作,应给予工作人员多一些讨论与自主学习空间。二是事业单位管理部门授权与干部领导学习很重要,这可以分担事业单位财务部门会计核算的具体督导工作。三是借助个人工作日志,进行自我工作省思,工作人员应在每周或每月进行自我统整与省思。另外,组织愿景与会计核算工作应有效融合。事业单位财务部门远景发展及本位目标发展应用于该部门会计核算模式的推行中,并将其落实于部门每位员工身上。二是事业单位财务部门除了现行战略规划外,会计核算工作也应规划自身的目标管理计划表,并以其作为该工作经营大致方针。 

(二)内部业务方面 

一是完善的会计核算规划设计:计划目标与执行措施的有效配合,计划内容的完整、具体与可行,另外,规划修订次数与幅度情形,均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计划成功的重要因素。二是进度控制:为及时提供高质量的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相关部门对计划进度的管理是一重要策略目标,因而对会计核算计划作业与关键项目的进度控制,实际进度与预定进度的差异分析均是达到有效评估的指标。三是作业控制:为了达成会计核算策略目标,应作完整、具体的内部作业控制,使计划的执行能够顺利完成。一个完整的作业计划管理应包括会计核算作业计划进度、计划拟定与控制,因而会计核算作业流程标准化、成本审查、作业计划应根据格式并于限期内进行填报,核算工作估验与查验记录及成本记录的内容应详实合理与符合时效等。四是协调与迅速响应:为达到事业单位会计论文核算工作的目标,主管人员指示事项与查证建议事项的处理,以及遭遇困难或紧急事故应变措施的制定,均是会计核算工作顺利开展的战略性保证。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技术层面改进 

(一)有效利用会计处理技术 

从会计处理技术层面来看,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应引进先进会计报表编制模式,推进会计事业发展。尽管在会计核算工作方面,其并不存在最优的操作模式,但对于最为先进与流行的会计模式进行学习仍然能够有助于提升会计核算工作。与此同时,通过学习,也可以实现对事业单位的内在会计系统的科学化完善,确保事业单位能够拥有详尽的会计工作准则,并根据这一准则进行项目的设计与调整,最终带来更为科学化的财务报表,进而提升会计核算工作水平。 

(二)对会计核算模式进行改善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作业流程是确保核算工作品质非常重要的要素,同时会计核算品质也是事业单位总体管理当中重要的部分,也可展现整体工作流程的品质高低。会计核算品质的提升或是模式创新都牵涉到作业程序的改变。作业流程的改善最重要是经济层面的节约,这是最常被忽视的因素,也造成员工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科学价值的不完全认同。应当以价值链分析为基础,将会计核算工作与其他管理工作进行融合,更以事业单位管理总体的角度来看待事业单位创造经济价值的流程。标准化的管理程序应确保事业单位管理品质不因人为因素有所差异,避免造成时间浪费、资源浪费。事业单位应加强会计核算工作科学水平的弹性化,主要原则是:给予第一线会计核算员工足够的权限与培训,当问题发生而情况超出标准规范时,这些员工能即时反应、灵活变化,在关键时刻以弹性的作法解决事业单位管理方面的问题、满足事业单位养护需求。 

(三)预案编制的合理性 

针对预算编列,应采取如下方式进行改善。包括:针对工作计划分段编拟预算执行,掌握事业单位各阶段的作业变化及时程,以提升预算执行绩效;拟定规划设计规范及经费估算手册,而非以单一订价进行设施预算的编拟;设置事业单位预算咨议小组,并将审计稽查的工程预算执行绩效及问题,反馈给议会预算审查小组;对于经费编列方式重新检讨,并采用较为弹性的原则,以增加预算规划的灵活性;放宽预算提审时间,增加预算编制工作的有效性。 

三、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人员层面改进 

(一)强化人员培训工作 

针对会计核算人员专业技能不足的状况,应采取如下方式进行改善。包括:不定期举办会计专业及法规讲习训练;提升会计核算人员任用资格标准;聘任专业会计核算顾问;过去类似会计核算经验及案例的传承与建档;建立专职机构统筹办理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 

(二)构建科学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 

从员工的业务能力来看,由于目前经济社会的不断快速发展,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理念应当与技术管理观念相匹配,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与职业素养,而这也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水平提升的基础。因此,事业单位应不断的增加员工教育培训机会,夯实员工的专业化知识基础,并通过工作环境的优化来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这也均会带来高质量的会计核算工作。从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来看,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信息系统的构建,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专业化的会计核算信息与知识传递给相关工作人员。因此,员工也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三)会计核算人才与其他部门人才合作培养 

会计核算领域以人为本,主要的流程几乎都需要由人来执行,所以事业单位应针对这些人才与领导力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像是人员招聘、教育培训、才能评鉴、绩效评估、职业生涯发展及企业文化塑造等,以达成会计核算人才及领导力发展的目标;其他部门人才则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延伸,直接影响会计核算的品质,推动节约管理的事业单位管理部门要将其节约理念与作法延伸至所有部门,以确保整个价值链的连贯性。 

(四)强化解决根本问题的能力 

推动会计核算水平的事业单位应强化所有员工均具备财务素养与能力,并不断尝试创新以解决根本问题的能力,使其事业单位成为能持续改善不断成长的学习型组织。科学管理的架构可全面提升对会计核算领域的品质且具备完整的特性,事业单位在发展及推动科学管理时可以先从改善会计核算流程着手,配合科学理念与改善模式的培训,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即看到提升会计核算效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晓霞.关于基建会计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合并的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5(16). 

第4篇:人才管理部门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校 教学档案 管理

近年来,随着教学形式和课程模式的多样化,档案的种类不断增加,档案内容也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从而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也应按照高校教学规律的要求,实现教学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

一.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档案管理意识不强

一些高校的教学和教辅人员,对教学档案工作缺乏充分认识,甚至于对教学档案的归档持抵触态度。有些人认为,教学科研成果是他们自己心血的结晶,自我保存得相当好,没必要归档;有的教师认为,材料放在自己手中,用起来方便等。有些院(系)在期中教学质量检查中,不按照教务处要求整理材料,造成了教学档案收集不够齐全完整,归档材料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教学档案的建设和利用效率,从而也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应严格按照其基本原则,进行科学分类集中统一管理。近年来,随着国家《档案法》、《普通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办法》等一系列档案法规的出台,各高校的档案法规制度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就目前各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现状来看,很多高校仍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尤其是基层教学档案的管理,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有些高校没有建立规范的部门立卷制度;有些高校各基层部门没有指定专人负责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工作;有些高校频繁更换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等。

(三)档案工作队伍不稳定

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需要有一支比较稳定且业务能力较强的专、兼职档案工作队伍。教学档案产生于教学及教学管理部门,需要有既懂档案业务、又有责任心的人员来管理。但目前许多高校都没有给这些部门配备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其教学档案的管理基本是由各部门的教务、教学管理人员兼任,而且这些人员更换非常频繁。

二.改进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提高对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

教学档案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必须把它纳入教学计划、规划、教学管理制度及其各级人员的管理责任制中,作为考核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标准之一。首先,学校有关领导应该经常过问教学档案工作,把教学档案管理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在经费、人员、用房、办公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定期检查和研究教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学校档案部门必须督促、指导和检查全校教学档案工作,验收各部门移交的教学档案,按照《教学类档案工作规范》要求,做好教学档案的整理、分类、保管。

(二)健全教学档案管理制度

由于认识不到位,致使档案管理部门缺少相对完善的、系统的管理制度。例如一些教学档案资料的收集,保管,借阅等都没有明文规定。因此,要健全教学档案管理制度,以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明确登记制度(目的是及时掌握收集工作情况,避免应归档材料的遗失、散落),执行时限制度(强调及时收集,目的是确保归档文件材料齐全完整),履行查对制度、移交制度、索要制度和督察制度等。

(三)打造高素质的教学档案管理队伍

要建设优质高效的教学档案管理队伍,首先要有正确的人才观,要大力做好档案人才引进、培养工作,以人才资源推动档案工作前进的步伐。比如,选拔优秀的高校档案管理专业毕业生,给教学档案管理队伍补充新鲜血液,优化队伍结构;加大在职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召开交流会议、教育培训、学历教育等多种形式,提高档案人员的政治理论修养、业务水平以及现代管理能力,改善档案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为高校教学档案工作发展提供高优质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四)实现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化

第5篇:人才管理部门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思路

文/济宁市青少年宫,李新媛

一、办公档案管理创新发展概况

在现代社会,单位内外部之间的信息交流愈发频繁,单位档案管理部门应多承担起提供信息资源和推送档案信息服务的责任。信息资源的爆炸式增长以及档案需求者需求的多元化,使得单位档案管理人员在实际的档案收集和档案利用工作中面临着挑战。我国档案事业起步较为缓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这种环境下,档案管理人员可供参考的路径和管理模式较为单一,要实现档案管理的创新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互联网技术和信息设备的迅猛发展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机遇,为档案管理人员创新档案管理模式提供了一条可行性的路径。愈来愈多的档案管理人员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了档案服务模式的创新,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由于档案管理是一项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加之相应的机制与制度建设并不完善,办公档案管理在创新发展过程中还是遭遇了一些阻碍。

二、办公档案管理创新遭遇的阻碍

(一)信息技术运用上的阻碍。现阶段,许多档案管理部门虽然基本普及了计算机的应用,基本上能够将办公文件在计算机上进行管理,但是这种管理是一种管理效能较低的管理。一方面,办公档案共享能力的不足,使得资源利用效能无法实现最大化,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办公档案中许多办公文件涉及多个部门的职能工作,这些文件是可以被多个部门共同利用的,但是由于共享能力的不足,使得各个部门在利用办公档案时都处于“信息孤岛”的状态。另一方面,办公档案数字化处理能力不强。办公档案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电子格式的办公档案,另外一种是纸质形式的办公档案。纸质档案需要经过扫描后才能转化为电子格式,现阶段由于硬件设备的缺失,工作人员在扫描纸质档案时的效率不高。

(二)人才队伍的阻碍。无论多么优良的档案管理模式,多么高效的信息技术,归根到底都需要依赖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档案管理。现阶段,由于培训机制的不健全,许多单位缺乏一支永立兰台的人才队伍,档案管理人员创新意识、利用意识和服务意识不高,导致办公档案管理创新工作难以开展。除此之外,许多管理人员虽然有心进行档案服务模式创新,但是受限于自身知识水平以及技术运用水平,难以找出一条合适的路径来创新档案管理模式。总而言之,如果没有一支综合素质过硬、档案管理素养过强的人才队伍,是难以进行档案管理创新的。

三、创新发展办公档案管理的路径

(一)提升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一方面,单位要通过构建档案资源共享机制实现档案利用效能的最大化。单位可以通过档案管理系统将各个部门联通起来,构建以档案管理部门为主导,各个部门为分支的档案管理模式。例如,各个部门将文件发送至档案管理部门,档案管理部门集中归档后上传到档案管理系统当中,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通过访问权限后可以直接访问该档案,实现档案管理的一站式服务。另一方面,单位要提升办公档案的数字化处理能力,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设备。笔者建议单位购置高速电子扫描仪,实现纸质档案在转化为数字档案时能够高效、科学和规范,方便档案管理人员利用计算机集中对办公档案进行集成化管理,减轻档案管理人员负担的同时,凸显档案管理成效。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主要从两个层面开展:第一,培训机制的搭建。单位在搭建培训机制时要做到合理、科学和规范,避免培训机制的盲目性。单位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档案管理实际情形设置相应的培训机制。培训内容要与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相匹配,要保证每一次培训工作的开展都能取得成效,都能弥补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缺陷,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综合能力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除此之外,单位也要加强与本区域档案馆、档案局的联系,积极学习档案馆和档案局先进的管理模式,提升单位管理能力。第二,搭建人才引进渠道。单位未来在进行招聘时,要着重考量应聘人员的知识结构,招收复合型人才,为单位的档案管理提供人才支撑。总而言之,单位应当从多角度和多维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创新意识强、主观能动性高和档案管理素养高的档案管理队伍。

第6篇:人才管理部门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水电管理部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基层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c)-0000-00

一、简析新时期基层水电管理部门的现状

步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水电工程行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但是,由于大多数基层水电管理部门,他们所采取的管理模式依旧还是较为传统的单一式的管理模式,再加上管理制度以及条例的不完善,以及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低下,使得其水电管理的效率,一直停滞不前,无法实现新的突破,进而给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困难。虽然,在“十二五”规划当中,我国已经把水电工程行业的发展,囊括到了“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范畴当中,并将其作为了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现状的重要指标。但是,由于基层水电管理部门的规模较小,不具备较高的集中度,且其也不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所以,在落实社会责任以及履行管理义务等方面,依旧还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之处,且大部门管理部门的纪律还依旧处于一片混乱的状态之中。如此一来,不仅降低了基层水电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以及质量,还给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局限性。因此,在现当代社会中,面对新时期带给我们的强大冲击,面对新时期带来的有利条件,我们就应当加强对基层水电管理部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以加快“和谐水电工程”的前进脚步,为我国能源的节约与环境的保护,提供主要依据。

二、探析如何落实基层水电管理部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创新教育模式

以针对性为主,结合当地水电工程行业以及经济市场的发展要求,对现行的教育模式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并把思想政治的核心内容贯穿到教育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同时还应当针对已经存在着的或者是即将要发生的问题,对它们作出客观性的、准确的分析,然后再依照分析得出的结果,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解决。其次,还应当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去进行思考与探索,以挖掘出能够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不断创新的方式,并将符合时展要求的新内容,及时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当中去,以提高基层水电管理部门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

(二)开展教育活动

以周或者是月为单位,组织部门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一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而活动的内容,则可以限定在党的几届会议、科学发展观以及党会精神这几个方面上,让管理人员能够从中学习到我国的几个重大战略思想,同时了解到水电工程在现当代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及其在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基本作用。

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社会荣辱观”的教育活动,大力推崇党国的优良传统,让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够培养起“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以及“知荣明耻”等方面的意识也是极其重要的。与此同时,也可开设“创先争优”的活动,让每位工作人员都能积极参与进来,并让他们在活动中,激发出对本职工作的兴趣,进而让他们能够以最好的心态以及最饱满的精神,去执行工作中的每一个命令。

(三)增设文体活动,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不论从事哪一种行业,工作氛围都是极其重要的,且其也与部门的文化建设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因此,为了尽可能的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同时也为了增强部门的总体凝聚力,我们还应当注重文体活动,譬如:把“活动促进健康发展,促进人员团结,以及促进工作效率”作为活动理念,开设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如,羽毛球、钓鱼、篮球、象棋、足球、划船以及乒乓球等活动,以丰富每一位职员的业余生活,让他们能够体会到水电管理工作的“人性化”。同时,在新时期的引导之下,开展表彰大会,对工作中表现较为突出的职工以及优秀职工进行适当的表扬,以全面弘扬我国“爱岗敬业”、“勤奋好学”以及“开拓创新”等方面的优良传统,并激励职工更加努力的投入到本职工作当中。

(四)侧重人才培养,肃清团队纪律

现当代社会中,基层水电管理部门所需的不仅仅只有管理人才,同时还包括党政人才、水电技能型人才以及专业技术型人才。因此,在人才的培养方面,我们应当加强对这四种人才进行挖掘与培养的力度,并对团队的年龄层次、专业结构作出合理的优化,再把能力建设作为核心,借助不同的渠道,对水电专业技术型人才进行高效培养,以建立起一支能够和水电工程建设相契合的具备高技能与高素质的水电管理团队,确保我国有关部门提出的“十二五”规划,能够顺利执行。

(五)提高领导的责任意识

领导是职工、责任及义务的纽带,他在分布工作内容、协调职工关系、监管工作执行情况以及保障职工利益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则是:领导必须要具备较高的责任意识,且这种责任意识还应当包括两个方面,其中之一为“物质文明建设”方面的责任意识,而另一个则是“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责任意识。因此,在实际的工作当中,领导就应当偏重于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并在此基础之上,全面落实三个方面的工作内容,即:1)协调职工的工作内容,做到“人人有事做,人人有责尽”;2)改进并完善现行的部门规章制度,使其尽可能的符合国家相关要求以及水电工程的建设标准;3)合理制定工作计划,提高人才的利用效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大难题,但它同时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实现进一步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所以,我们应当在平时的工作中,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方方面面,以在最大限度之内提高我国基层水电管理部门的综合素质,让其能够在新时期中,为我国水电工程行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焦阜强.水利水电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探索[D].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1.

[2]季健康.浙江农村水电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1,(8):23-27.

第7篇:人才管理部门工作计划范文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  教学档案管理  问题  对策

教学档案是学校教学活动的真实记录,它是在学校及教师在从事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电子载体等材料。它能够完整、准确、真实、系统地反映教学管理的全过程,直接为教学活动服务,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档案工作的核心和重点。

1中职学校教学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1中职学校教学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

学校以教学为中心,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中职学校教学档案归档范围应包括教学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材料,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综合类。主要包括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指令性、指导性文件;学校教学改革、培养目标、培养计划、专业设置方面的规定和办法,学校发展规划、实施计划及名种会议记录等。

(2)规章制度类。包括教学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学设备管理制度等。

(3)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类。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课程建设、教案、试题库、教学实习、实习实训基地、毕业实习、教学质量检查、教师考核和教学质量测评等材料。

(4)学科、专业与实验室建设类。包括专业设置、学科设置及实验室建设的材料,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和精品课程的申报论证,评估及建设方面的材料以及申报国家重点学校的实验室论证、申报和审批材料、总结等建设性材料。

(5)学生学籍类材料。包括在校学生的基本情况、学籍变更、学习成绩、教育实习、实验实训实习材料及成绩、学生奖惩材料,学生入团、入党情况,学生参加各种大赛的情况,毕业生材料等。

(6)教材类。包括各专业征订教材的情况;自编、参编、主编教材的情况;优秀教材的比例、自编教材的比例、各科习题集、实验报告及实习实训指导书等。

(7)招生就业类。包括招生宣传材料和招生申报计划、上级主管部门的材料、新生录取材料、报到生的比例、年度招生的总结材料;毕业生就业率、就业情况反馈等材料。

1.2中职学校教学档案管理的特点

(1)来源渠道多、涉及面广泛。

教学档案来自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也包括上级各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学工作、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指令、规定及条例等。教学档案既涉及到上级有关部门,也涉及本单位的教研室、实验室、实训基地以及教学管理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等;人员涉及到各级领导干部、教师、教辅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和学生等。

(2)形式多样。

由于教学活动的多样性,记录活动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只有档案原始资料的多样性,才能如实反映多样性教学活动的面貌,才更具有档案的作用和价值。数学档案原始资料应包括纸质的、图片、音像、电子稿、光盘等。

(3)专业性强。

除普发的一般性文件外,教学内容是由名个不同学科、专业组成的。不同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采用不同的方案,实施不同的教学计划,设置不同的课程,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提出不同的培养要求,实现不同的培养目标。各专业的教学工作不同,显示出不同专业各学科的差异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2中职学校教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档案材料的重视不够,没有普及教学档案管理意识

大部分基层管理人员、教师到学校领导对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学校重视教学工作和其他管理工作,但对教学档案的管理投入欠缺,如机构和专兼职人员的配置,档案管理条件的完善,管理人员的培训等投入不够。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中的授课计划、教案等相关文字材料、图片资料、证书文件等不能主动上交存档。造成档案材料采集困难。

2.2缺乏正规的指导和系统的规划。没有系统的管理。导致档案管理混乱

中职学校都存在档案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对各部门教学档案的管理缺乏正规的指导和系统的规划。管理人员和教师大多忙干日常的工作,相当一部分教学档案材料散存于他们个人手中,导致教学材料不齐全、不完整。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来学校进行教学评估时,为了补充档案材料的缺口,往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补全档案,这不仅造成很大的浪费,而且给正常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同时使得档案材料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失去了档案的真正意义。因为没有系统的管理,各部门各自为政,为了自身利用的方便将一些重要的文件的和材料自行保管,不移交档案管理部门,导致材料损坏或丢失而无法查找。

3加强中职学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对策

3.1系统管理,完善档案管理机制

学校领导要重视教学档案的建设,要把教学档案工作提到学校党政领导的工作议事日程中去,把档案工作纳入教学工作计划,增加投入,改善档案保管条件,及时研究和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要突出教学学校日常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时调整档案工作的机构设置,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设置综合档案室,由一名校长负责统一管理全校档案工作。各管理部门就建立档案分室。教学档案分为校、教务科、教研室三级管理,校办为一级管理,教务科为二级管理,教研室与实验室为三级管理各部门要有一名领导分管档案工作,教务科档案管理由教务千事兼管,教研室与实验室档案管理由主任兼管。档案管理人员统一管理本部门、本系统的教学文件,并按期向学校综合档案室移交档案。

3.2明确责任,强化档案管理意识

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不只是少数人的事情,而是全体人员的共同责任。同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措施。规章制度是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指导和落实,加大管理力度。

3.3组织检查,增强档案管理责任

第8篇:人才管理部门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 电力线路管理;电网改造;基层电网;制度化;管理队伍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0-0066-01

基层电网的改造工作事关基层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转,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不得不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电力线路是电网改造的一个重点,也是工作的难点所在。加强对电网改造过程中电力线路的管理,要着力从电力线路的制度设计、巡查与排查、维护与监督等多个方面入手,力求电力线路能够正常、完整的运转,为基层电网改造提供稳定的物质保障。尤其在新时期,随着基层电网改造的深入,对电力线路的管理就更加凸显其重要性,也应该引发工作人员与管理部门的重视。

1要设定电力线路施工管理的计划,形成有序管理模式

基层电网的改造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尤其在偏远农村基层地区的电网改造工作十分复杂,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要着重处理好其中的利益关系,确保群众的核心利益得到保障。比如,针对电力线路的改造、施工及管理工作,就要做到有的放矢,有所计划。尤其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制定周密、严谨和有序的工作计划、方案,形成有序、合理的管理模块,严格遵循既定计划开展电力线路的改造、维修及管理工作。

例如,对于基层地区尤其在农村地区的电力线路的改造与施工工作,要对运用中电力线路进行调整、改造,必须有完整的工程技术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具体来说,在工程施工前,项目管理部门要召集有关部门和单位对项目内容、技术方案、施工组织、安全管理等进行论证,并安排施工计划和安全措施。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计划须经项目管理部门、运行管理单位、施工单位签字认可,电力调度负责安排停电计划及送电方案。对两条或两条以上有电气关联的线路或有工作重叠的线路同时进行调整、改造工作,允许设一名工作负责人和若干小组负责人,办理一张工作票。在电网改造、电力线路施工的进程中,必须把握好上述原则,想方设法的保障电力线路管理的水准,确保电网改造工作的持续推进。

2健全电网改造中电力线路管理的规章制度,加强“制度化”管理

事实上,制度建设是新时期电网改造中电力线路管理的首选,也是最具效率的策略之一。以健全的规章制度来带动电网改造中电力线路管理的整体水平,是确保电力线路正常运转和建设的最佳选择。首先,规则齐备、条理明晰的规章制度可以形成一种强大的“气场”和“氛围”,让管理人员真正投入精力参与到电网电力线路管理中,有利于管理工作的有利、有序的发展;其次,以“制度化”机制代替行政命令、书面指导式的管理,一方面是电力线路管理工作的创新要求,另一方面也是提升管理效率、加强监督的需要。总体而言,建立健全电网改造中电力线路管理的规章制度,不仅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电力企业、电网改造单位加强管理和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度化机制的引导下,电力企业的内部管理尤其是电力线路管理工作的质量一定可以逐步得到提升。

例如,针对电力企业电网改造中电力线路会经常出现的技术或设备的故障问题,企业和相关单位必须制定、实施针对性的故障处理制度,以确保电力线路的故障得到及时的排查和处置。具体来说,倘若电力线路的安全装置出了故障,通常有两名以上专业人员就地解决问题,以规章为准绳,一般不易有偏差。撤回的事故线路及设备须经专业检定员,从表面外观到内部逐项检验。做出符合要求检验报告,为妥善处理所谓事故提供依据。这样一来,电力线路的改造经常出现的很多小故障、小问题都可以在制度、规章的约束下有机、有序的得到解决,整个电网改造中电力线路管理的层次性大大提升了,也必然促进电力企业、电力单位整体管理水平的不断进步。

3加强电力线路管理队伍建设,提升人员的素质与工作效率

电网改造的过程其实就是将优秀的实践人才推向基层和一线的过程,即实用型的技术人才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应用于电网改造、电力建设与基础电力工作。在具体到电力线路的管理和建设中,也要特别注意加强对电力线路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形成“以人为本”、“人性化”的管理模式,调动队伍、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电力线路的改造、建设和管理才能不断走向新的胜利。在日常的基层电网改造的实践工作中,要逐步健全以“人”为核心的电力线路管理、建设与控制制度。开宗明义的说,任何好的制度、方案与举措,都离不开“人”,离不开人的执行。使用者和操作者乃至包括管理者,是电力线路管理和建设的贯彻人,也是保障制度有效落实的执行人。逐步健全以“人才”为核心的电力线路管理、建设与控制制度,其实就是电网改造中电力线路管理的具体体现。

综上所述,新时期基层的电网改造中电力线路的管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也需要电力公司、执行单位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时间去摸索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策略。坚持上述的执行与实践思路,电力线路的管理工作一定可以再次迈上新台阶,取得新的进展,为基层电网改造提供保障和支撑。

参考文献

[1]张文强.高压输电线路三维数字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8).

[2]孙文.浅谈电力线路的运行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4).

[3]宋璐.输电线路管理办法的创新和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0(S2).

第9篇:人才管理部门工作计划范文

目前我国许多的供电企业在结构上存在很大弊端。企业的管理机制复杂,许多部门无实际工作,而一切重要部门又没有实际的行政权力,结构庞大而臃肿。在岗位问题上缺乏科学有效的编制,使公司在任务的执行,决策的下方过程中无法实现时效性。一些年纪较大的员工体力、技术上已经逐渐落后于年轻员工但任然工作在生产线上,导致工作效率下降,使生产基层尚缺乏有技术、有活力的新鲜血液。而在企业高层方面一些领导习惯于将自己的亲人、朋友安排进企业,并且提拔较快,很快上升到管理者层面,浪费企业职位。开设一些毫无用处的部门,用企业来养活一些对企业没有贡献的人。分配的不合理,导致企业人员方面矛盾的激化,导致企业生产力下降,工作效率低下。对于这些问题,公司应该给予充分的认识。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摒弃一切旧思想。精简企业部门,对每个机构进行考察,安排工作目标工作计划下放到各个部门。将一些没有用的部门进行裁剪。构建一整套行之有效、具有供电企业特色的绩效管理体系。对每一位员工进行评估、测试、考察、管理发挥员工的最大效用,增加企业活力,及时向生产基层输送新鲜血液。

二、管理目标不够明确,认知性不足

很多供电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不明确,不清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指向是什么。这就导致了企业仅仅是为了管理而管理,而对于管理之后达到何种目标却全然不知。很简单,供电企业工作的开展是仅仅围绕着如何提高发电效率、节约成本以及保障供电安全、生产安全来开展的。在大多数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地位低下,有些甚至属于一些管理部门的从属机构。在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重要的今天,这种重视程度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明确企业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目标,提高对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人执行才能更好的管理企业,为企业发展作贡献。企业的所有者,管理者应该向人力资源部门投入足够的资金,引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提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企业中的重要性,赋予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一切有效的权力,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将企业的发展引向正常轨道,达到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

三、员工工作缺乏热情,动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