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居家养老的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关键词:社区 社区养老保障
一、社区保障的定义
社区养老的社区服务,在国外一般称为老年人社区照顾。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提出了“在合适环境中养老”(AginginPIace)的理论,首先在英国推行社区老年照护服务fConununityCarefortheElderly)。自此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效仿,到20世纪80年代,已走向成熟。大多数学者从社会保障的角度为其进行定义。比较通俗的定义有:“社区保障就是社区承担的社会保障事务”;“社区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障的执行层次”;“社区保障就是指社区的社会保障”;“社区保障就是社区组织自身为居民提供的各种保障”。有的学者认为“社区保障是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福利政策和居民的实际生活标准,以社区为单位,通过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为满足社区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围绕各项社会福利事业和社区居民及特殊群体而开展的社会保障活动。”
以上定义从各个侧面揭示了社区保障的含义,由于角度不同,对社区保障的认识、界定也有所不同。笔者认为,社区保障这一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社区保障是指社区组织承担的政府交办的各项社会保障管理与服务工作,以及社区组织通过优化社区资源专门为本社区居民提供的各项保障业务和服务。狭义上的社区保障专指社区组织通过优化社区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的各项保障业务和服务。因为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强制性的社会制度,其责任主体是政府,而社区是一个群众性的自治组织,社区保障不具备社会保障所具有的强制性、互济性、社会性等特征,也不具备社会保障所具有的全部功能,如缺乏扩大内需功能、投融资功能等。所以,必须正确认识社区保障的含义及功能,以避免出现社区功能扩大化倾向,影响社区建设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总之,社区中的社会保障是本社区管理组织对社区内成员因各种自然和社会原因导致家庭生活贫困,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提供各种帮助,同时努力促进社区物质和文化生活质量不断改善的制度。
二、社区养老的特性
1.社区养老模式的功能全方位性
所谓养老功能的全方位性,就是满足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的各方面需要:(1)物质经济上的供养需要;(2)生活照料和护理上的需要;(3)精神支持的需要,包括情感上的慰藉、充实精神生活的娱乐和教育、老年生活调适的心理辅导、应激——应对社会支持等;(4)保护生命的需要,包括医疗服务和治病药物的使用。我国养老体系功能应兼具物质和精神两重性。老年人的养老生活有各种具体而特殊的需要,涉及医、食、住、行、乐、为、健、学。
2.社区养老的资源多元性
在传统家庭养老模式中,对老年人的经济奉养、生活照料和精神关怀由家庭提供,家庭是完成养老功能的资源所在;而社会养老模式的特点是社会提供养老资源。此两种模式的养老资源均是单元性的。与我国现今社会经济发展形态相适应的社区养老模式,其完成各方面养老功能的资源既来自个人、家庭,也来自社区、政府,因而是多元性的。养老体系的经济供养部分可包括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家庭供养、个人储蓄、自我供养几个层次;照料体系的构成也要涉及国家、社区、家庭和个人等多方面。社区今后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老年护理和照料功能。家庭作为老年人“长期生活的场所、一生的归宿和晚年的倚托”,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最符合其生活习惯和最感熟悉和安全的养老住所,而家庭成员则可以给予老年人他人难以替代的亲情关怀和精神慰藉,因此政府理应制定必要的政策、采取适当的措施,鼓励老年人居住在家中或在家庭式的环境中养老。
3.社区养老模式的功能体系的多层次性、开放性和优势互补性
社区养老模式满足各方面养老需要的功能载体可以是多层次、多种形式的。社区养老模式的“家”的概念,不再是仅由亲缘关系成员所组成的狭义的家庭概念,而是在生活功能上,扩展到其所处社区的广义的家庭的概念,在这样的社区——家庭环境中,社会人际关系层次更多,人际交往互动方式更为多样,更能满足人际互助与沟通的多元需要。老年人在这样的养老环境中更可能获得多层次的养老需求满足。因此,在社区养老模式中,家庭是主要的养老载体’一旦它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性的。居住条件好、子女照料较周到的老人在自己家中养老是社区养老;而居住条件差、子女照顾不好或是失去亲人的老人,由社区向他(她)提供具有家庭氛围的养老住所也应归属于社区养老的模式;另有一些自主性较强的老人,不愿麻烦或“连累”子女、亲人,而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前提下愿意住在设施良好的社区老年公寓中摆脱家务牵累、休闲养性、安度晚年,这也不失为一种合适的社区养老方式。本着社区养老模式以老人为中心的原则,在养老方式的选择上应尊重老年人自身的意见,根据老年人的价值观、自主性和生活自理能力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某种养老方式的择取不必固守不变,应该是动态发展的。从根本意义上应该确定的是,社区养老模式的“家”不是一个物理空间概念,而是具备人际关怀、情感交流,同时具备物质养老和精神养老条件的社会环境。
4.社区养老模式资源利用的充分性
社区养老较之机构养老,具有投资少、成本低、服务广、收益大、收费低、见效快的特点,能减轻机构养老服务的压力。1996年,美国人住养老院的老人数量仅为居家服务老人的十七分之一,但护理费用开支总额达到800亿美元,比居家老人的护理费用总额高出1.6倍。在上海,造一个设施条件较好的养老机构,平均每张床位的成本也在10万元左右,一个2、3百床位的养老机构,就意味着2、3千万元的投入,还不包括建成后运作费用的补贴。
三、现阶段我国社区养老保障的现状及问题
首先,社区养老保障缺乏系统性,根据国外的经验,任何一种新制度的建立、方案的实施,都是有中央和地方的密切配合,总会有相关的法律与制度的先行出台,这样一种新的制度和方案才会顺利地推行和实施,我国的社区养老保障还没有形成一种服务体系,还只是各自为政,一盘散沙,另外社区缺乏对养老保障的自主权,目前的社区仅是充当着政府管理居民的中介。
其次,对社区养老资金缺乏统一的管理,各地资金筹集方式各不相同,资金的来源不明确。大部分社区活动资金主要来源于街道每年有限的拨款,但资金很少用于老年服务,资金也不是专门拨给老年人的,在平等社区接受的退休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破产企业,对于这些退休人员,其生活来源主要是政府的补助,属于社会福利,由民政部门负责发放,另外社区中虽设立了募捐箱,很少有人捐款,即使是募捐到了资金,也要由社区上交给街道。
再次,对社区养老的准备不足,这主要包括:在认识方面,一是主管方对社区养老的认识,其还没有完全了解社区养老的含义,没有将社区与养老真正地结合起来,对民众缺乏必要的宣传,社区仅是一个自治组织,社区养老是由社区的养老院负责,而一般养老院是要收费的,社区派往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只是起到一个把握政策方向,作为养老院与政府联系的桥梁而己,二是群众对社区养老的认识,很多人对社区养老的概念感到陌生;在组织管理方面,既缺乏法律、制度方面的保障,也没有具体的管理和实施的部门,组织乏力、制度缺失,很多社区对辖区内的老年人缺乏统计与了解,对于接受的退休人员也只是对其来去负责登记而己;在基础设施方面,快速增加的老年人口和老年人口高龄化,对老年生活服务、健康维护、老年文化、娱乐健身、家庭照料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对老年人物质生活的满足,还包括精神方面的满足,很多社区缺少老年人活动的场所和设施,例如平等社区虽然拥有一个200平方米的活动室,但室内缺乏活动设施,图书阅览室的书籍也比较单一,而且缺乏为老年人提供的单独的、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活动场所及设施。
四、加强和完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建议
在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国家还无力包办老年服务事业,也不可能指望完全由老年人自己购买服务。因而采取由政府和社会力量相结合的方式,在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是切实可行的途径。针对目前社区在居家养老服务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需要通过合理设计予以改善。
1.改善居家养老的观念
1.1通过新闻媒体等渠道大力宣扬健康向上的养老方式,引导老年人树立积极的养老观念,为提高自己的晚年生活质量而妥善应对生活中所发生的事。社区与老年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在社区广播中或在各小区的宣传窗中多增添一些关于积极、健康养老的知识栏目和真实的事例教育内容,让老年人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1.2“激活”老年人的社会交往。这里的“社台交往”指广义的老年人参与的各种社会活动,包括劳动就业、文化学习、文体活动等凡是涉及“交往”的活动。老年人口可以通过各种社会交往增强运动,或者通过交往和运动寻求新的平衡,社会交往是增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和延长健康期的得力之举。社区应在了解老年人社会交往偏好的基础上为老年人提供科学引导,并注意发挥老年人自身在各种社会交往活动中的组织和管理作用,让老年人认识到‘自己的潜能,以更加自信、积极的态度去生活。
1.3培养老年人对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认同感和服务资源利用的自主性。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顺利开展,首先需要得到受惠老年群体的认可。社区工作人员要经常与老年人进行沟通,帮助他们了解社区,使老年人形成一定的社区责任感。同时,要帮助老年人充分了解社区为老服务,使他们能切实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更如有效地利用好社区所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
2.加强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人力资源建设
人力资源是推动老年福利事业发展的基本因素。一个完整、充实的居家养老社区服务,人员配置应由正规照顾人员与非正规照顾人员进行合理搭配,应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的综合福利服务。
2.1做好老年人家属的教育和培训工作
社区服务的开展离不开老年人家庭成员的基础性支持。一般来讲,老年人的配偶和子女是老年人最熟悉和最愿意依赖的人,且他们也最了解自己家中的老年人。因此,首先要对老年人的家属进行简单的培训,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老年人的特点和需要,并掌握照料老年人的基本知识,使他们尽自己所能,关心自己家中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心理健康,积极支持老年人利用好居家养老的社区服务。
2.2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
应从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中选拔优秀人才领导社区老年工作,并引入其他各行业的人员从事社区老年管理工作。同时吸纳更多的热爱老年服务事业的人进入社区为老服务行业,对他们开展正规的专业化培训,培养他们对为老服务事业的正确态度,加强对老年人特点的了解,理论和实物操作均合格后发给其为老服务专业资格证书产.在手式上中煎产可安排一段时间的试用期,根据他们的实际工作效果和老年人的反映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资格认定。加强反馈监督制度的执行,杜绝形式主义。适当提高社区管理工作者和服务工作者的待遇,尊重和重视他们的工作,呼吁其他社会组织和居民的协助与配合,共同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2.3发挥好志愿者的作用
居家养孝的社区平务再作除了专业工作人员之外,还应有相应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作为支撑,通过组织成“老年服务小组”、“送温暖小组”等为老年人提供综合性的福利服务。也可以鼓励健康的低龄老年人组建自己的志愿者队伍,为高龄老人、孤寡老人等其他有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帮助,增进社区老年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助。
3-完善社区服务,推进社区服务业产业化发展
社区服务业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产业,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因而要改变我国目前的社区服务杂乱无序的状态,必须坚持规划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建立科学规划、合理建设的社区服务建设体制。实行行业准人和认证制度,建立规范有序的社区服务管理机制。美国前老年学会主席舒尔茨在谈到社区在养老中的作用时总结了以下几点:
3.1开展社区的上门服务与邻里互助让长期照顾老人的家庭和亲属有喘息的机会;
3.2由社区成立托老所和老人俱乐部等组织;
3.3对老人的亲属提供培训,传授照顾的技巧与技能;
3.4组织受到专门训练的咨询人员给照顾老人的家庭以指导。
关键词:居家养老;老年服务;老年人需求
据民政部2013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0243万人,占总人口的14.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3161万人,占总人口的9.7%。这两组数据均超过了联合国定义的10%和7%的老龄化社会指标。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以及加剧,会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将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另一种变化,就是老年社会服务可能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服务部门。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老年服务项目甚至多达数十种,从家居照顾到保健服务,从日常护理到情感慰藉,老年人口在完善的社会服务网络中能够享受到令人满足的服务。①
1.居家养老现状
1.1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
“居家养老”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西方国家提出的,早在20世纪50年代,社区照顾(community care)作为一种运动兴起于英国。到了20世纪90年代,英国就将养老的问题纳入社区,对老年人采取了一种社区照顾的模式。居家养老模式在国际上的先进经验有英国的“社区照顾”模式,美国的“限制入院保护居家”模式,日本的“在宅服务”模式,瑞典的“福利包办居家养老”模式和新加坡的“居家安老”模式等。
我国于2008年1月29日,由全国老龄委办公室、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建设部、发展改革委、劳动保障部、教育部、人口计生委、税务总局联合推进《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标志着居家养老开始在我国的全面推进。
现有的居家养老服务主要包括生活照料服务(饮食、起居、助浴、卫生清洁、代办等服务)、医疗保健服务(预防保健、康复护理、医疗协助等服务)、家政服务(安装维修、清洗、疏通等服务)和紧急救助类(设施安装等服务)服务等。服务体系存在一个准入机制和服务范围的限定,并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能够享受居家养老的服务,而是要经过一些资格审查来确定能否进入居家养老服务。如有些社区把对象范围限定在70岁以上,或者是伤残、孤寡老人等。同时,社区自身普遍不足以提供有效的居家养老服务,而通过帮忙找服务的形式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服务内容以照应老年人日常生活困难为主,且多数以自费服务的形式。
1.2居家养老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较多,参考现有的研究,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策的支持力度不大,虽然我国在08年由全国老龄办等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对完善居家养老规划服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各地区也相继制定了相应政策,但尚未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标准和规范不明确。所以应该进一步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统一规划,将发展居家养老事业列为城市社区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
第二,资金和专业人员的不到位,资金来源主要以街道和社区为主,由于政府补贴投入有限,资金严重不足且缺少筹资渠道;同时还存在大量专业助老人员的流失,养老服务人员专业化程度较低等相关问题。所以应该注重形成多元化和多投资渠道投入的发展机制,培养专业化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并防止专业人员的流失。
第三,机构规模小,服务内容单一,社区养老设施不完善,且地区发展不平衡,需求与实际相背离,普遍不能达到理想的居家养老效果。所以应该丰富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增加养老的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和建设,通过多方协作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
第四,虽然在居家养老中有社区活动中心、聊天站、老年人食堂等政策服务,但是老年人接受到的服务更多的表现为一种被动性,而没有很好的表现出一种互动性。因此,居家养老应遵循“请出来”和“走进去”相结合的原则:把老年人从家里请到老年人中心或社区活动中心来,专业的助老人员进行个性化的上门服务。
2.老年服务的需求导向
2.1老年人的需求研究
英国著名学者布拉德肖(Bradshaw)认为,社会服务的历史就是承认社会需要和组织社会去满足需要的历史。②老年人群体也存在着其独特的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老年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为生理的需求,如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的保障;第二层为安全的需求,如疾病、医疗保健等关乎人生安全的保障;第三层为社会交往的需求,如情感交流、精神慰藉等;第四层为尊重的需求,表现为自尊、权威、地位和社会支持;第五层为自我实现的需求,表现为社会参与中的胜任感和成就感等。
当老年人退出劳动领域的时候,意味着收入来源的中断,所以就需要相应的经济资助。同时,老年人受生理因素的制约,需要社会或他人提供相应的服务,其中包括生活起居照顾、老年保健等。此外,老年人退出工作岗位后,还意味着离开了熟悉的社会群体,老年人生活上会感到孤独寂寞,精神慰藉也成为老年生活的需要。这就在经济供给、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层面上导致了老年服务需求的增加和老年社会服务的扩大。
老年社会福利是一种提供满足老年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的社会政策,它与老年人的需要相联系,其功能是满足个体需要。③因此,关于确立老年服务的相关制度,就是为了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其提供的内容应根据老年人的基本需要而确定。在居家养老服务中,老年人的需求导向是指:从老年人生活的实际需求出发,来提供相应的服务,满足个体的需要。
根据已有的实证调研得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城市居家养老服务项目需求呈现多样化,而实际供给较为单一。④同时,居家养老服务不能有效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不能因人而异提供服务。⑤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现行的居家养老是一种自上而下式供给现有资源的服务,为供给导向,而非需求导向,对于经济、身体状况,家庭背景各异的老年人群体,政府所能提供的服务无法与老年人的需求相匹配。
2.2需求导向的回应
老年人是一个相对弱势的群体,构建需求导向的居家养老服务能够有效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有利于化解老年人承担的社会风险,保障其生活需求,从而避免被社会所排斥,达到较好的社会融合,进而增加其社会资本,提高生活质量。然而纵观现有的关于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离、需求评估与实际供给相违背的情况。
因此,社区要切实从不同老年人的个人需求出发,设置多样性的服务项目以供老年人选择。⑥在以需求为导向的居家养老服务中,不能单凭供给来决定服务,而应该以需求来决定服务,所以,在评估老年人需求的同时,更应注重听取老年人的意见,了解其实际的需求,解决老年人最关心的问题。
第一,继续发挥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优势。我国养老保障的一个制度创新是以社区为依托进行的居家养老服务,这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中国特色举措。在社区居家养老中能更有效地利用资源,老年人能够在熟悉的环境里安度晚年。此外,还需增加社区居家养老基础设施的投入与建设。
第二,要充分发挥市场的机制,鼓励发展老年产业。引入市场机制,鼓励企业多向老龄事业投资,推动老年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创新服务方式,丰富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促进社会化养老服务,并在住宅服务、医疗保健、保险理财、旅游教育等方面为老年人群体提供所需的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
第三,积极引导、培育老年服务相关的各类社会组织。目前,我国缺乏相应的中介组织、社会服务组织来提供服务,此类社会组织在我国尚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其发展需要法律法规等制度性的保障。促进与老年服务相关的各类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有利于通过多方协作来增加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在社会公共事务中的作用。
第四,提供个性化的居家养老服务。如高龄、失能、失智老人,由于疾病等特殊身体状况,应以上门照料为主;低龄老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等,应以社会参与为主,如社区活动、老年人互助、旅游教育等;中高龄老人在生活上基本能自理但又需要一定照料服务的,应以康复护理、日托服务为主,满足老年人自身及其家庭的需求。
第五,与社区医院和公安部门等建立联动机制。医疗护理是居家养老中急须解决的重大问题。目前,许多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就是因为缺乏医疗机构的入住,导致了老年人的医疗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在实践中,我们可以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引入到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通过责任医师团队、健康档案等方法,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医疗需求。同时,居家养老还应与公安部门建立联动平台。如在居家养老信息平台上,当发现老年人家中电话无人接听时,能够及时转接到110,让公安部门及时上门解决老人摔倒、发病等突发问题。
3.结语
在面对老龄化问题时,我们应该“建立一个由个人、家庭、社会和政府共同组成的养老保障体系,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机构养老为补充,社区养老服务为依托,社区养老来兜底的全方位养老保障体系。”⑦
居家养老应达到的一个综合目标是:政府扶持,非政府组织运作与社会参与。政府扶持主要是通过投入资金来发挥其主导功能,包括承担管理、规划、推进和监督的职能;非政府组织运作主要体现在一些具体的服务可以让中介组织、非营利性社团去做,同时适当引入市场机制;而社会参与可以发挥志愿者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到居家养老建设中去。在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应以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理念为指导,制定个性化的服务计划,使供给与需求相匹配,从而切实有效的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Bradshaw,J.The Taxonomy of Social Need.New Society,1972(496).
[2]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曹艳春,吴蓓,戴建兵.我国需求导向型老年社会福利内容确定与提供机制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12(8).
[4]高灵芝,刘雪.供需适配角度的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2012(5).
注解:
①郑功成.社会保障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30-231.
②Bradshaw,J.The Taxonomy of Social Need.New Society,1972(496).
③曹艳春,吴蓓,戴建兵.我国需求导向型老年社会福利内容确定与提供机制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12(8).
④高灵芝,刘雪.供需适配角度的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南通大学学报,2012(5).
⑤朱奕臻,侯志阳.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以及对策分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14).
[关键词]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方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慢性病健康管理为健康人、高危人群、患者提供综合、主动、系统的健康管理措施,是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重要职能之一[1]。实践表明,社区综合干预的方法是有效防控慢病的最佳手段。在我国,以社区为基础,开展慢病综合防治已大范围实行[1-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均为慢病患者进行有关防治慢性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教育相关资料,为居民提供健康教育讲座、社区义诊等;专业人员定期为居民进行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并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相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慢病患者提供个性化专业人员上门服务及社区日托服务,引入老年慢病患者专业化服务[2-4]。因此,为探索老年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在成都市郫都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中,利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管理平台实施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通过对比慢性病健康管理实施前、后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服务情况,及其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服务上的差异,以更完善的模式及规范的流程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慢病管理工作,提高管理质量。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设计干预性调查
2014-06与2016-06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慢性病健康管理内容上的实施情况。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成都市郫都区10个社区的常住老年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公园、老年活动室等场所实施调查。横断面调查研究调查2016-06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同服务主体在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内容上实施情况。抽样方法同前。
1.2对象
干预性调查研究对象:在成都市接受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服务的老年人。横断面调查研究对象:慢性病管理服务区域的老年人与同时段接受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服务的老年人。纳入标准:①年龄≥65周岁,有一定的读写能力,意识清醒;②同意参加本调查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配合度较高;③经三级医疗单位确诊的慢性病患者;④接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时间≥6个月(前瞻性随访调查)。
1.3方法
1.3.1慢病管理内容
以多种卫生服务主体为核心、利用多种卫生服务资源,在特定的管理协调体系中,对正常人群、高危人群、慢病人群实施卫生服务,并且适时调整服务策略,针对性开展慢病健康管理:健康咨询、健康教育与促进、健康档案动态管理、年检与监测。
1.3.2干预性调查
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慢性病健康管理问卷调查的方法,分别于2014-06和2016-06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成都市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500位老年人进行数据收集,主要包括基线调查与干预结果评价两个部分。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等)、健康教育与促进、健康咨询、年检与监测、健康教育、高危因素干预、健康档案动态管理、满意度等相关信息。
1.3.3横断面调查
采用自行设计的慢性病健康管理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于2016-06/2016-09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管理服务区域的500位老年人进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同前。
1.3.4指标定义
1.3.4.1管理人数
最近1次随访所有慢性病患者进行建档管理的人数。1.3.4.2管理率管理率=慢性病管理人数/辖区内估算的慢病患病总人数×100%。
1.3.4.3控制人数
最近1次随访慢病指标达标的人数。
1.3.4.4控制率
最近1次随访慢病指标达标的人数/已管理的慢病人数×100%
1.3.4.5满意人数
问卷调查中对所有慢性病管理满意的人数。
1.4质量控制
调查前,根据调查内容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使其理解各项调查内容以及注意事项;调查期间,调查员相互核查问卷填写内容,检查是否有逻辑错误或者遗漏,及时改正错误;数据录入阶段,用Epidata3.1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数据录入的时候设置自动跳格、错误报值等功能,减少录入过程时的错误。在数据录入前,对数据录入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强调数据录入时注意事项。数据录入过程中执行双输入录入法,并进行双录入实时校验,及时发现错误并更改。在数据录入完成之后要进一步进行逻辑查错和抽查,以保证数据质量;数据分析阶段,运用SPSS21软件对数据进行逻辑查错和清理,保证数据质量。
1.5统计分析
采用SPSS21.0进行数据整理及统计描述分析;采用χ2检验比较计数资料的差异性,检验水准为P<0.05。
2结果
2.1基本情况
干预性调查500人,回收问卷495份,有效率为99%;对基线495人进行干预,回收问卷482份,回收率为97.4%;平均年龄为72±3.2岁。横断面研究调查500人,回收问卷492份,有效率为98.4%;平均年龄为69.6±4.3岁。在不同服务主体中,慢病患者基本情况(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经济状况)和患病情况等因素上均衡,差异无统计学差异。
2.2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慢病管理情况
针对性开展慢病健康管理服务后老年人的满意度明显增高。其中健康咨询提高31.7%,健康教育与促进提高31.2%,年检与监测提高32.3%,健康档案动态管理提高2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不同服务主体之间慢病管理情况对比在慢病管理中,相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对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健康咨询高出11.7%,健康教育与促进高出16.2%,年检与监测提高21.2%,健康档案动态管理提高29.7%,满意度提高2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慢性病管理是一种综合社会、社区和家庭各方资源的新型养老模式[5]。以家庭为基础、对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干预,并提供健康管理服务,不仅带动影响家属对老年人的照顾能力,而且提高老年人的慢病自我管理能力[6]。
3.1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慢性病健康管理中效果显著
3.1.1实施慢性病管理后,社区居家养老中心的慢病管理内容实施效果显著
成都市郫县社区几家养老中心在开展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后,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在5个维度上水平(健康知识咨询、年检与监测、健康教育与促进、高危因素干预、健康档案动态管理)均显著的提高(P<0.05);且慢性患者对社区居家养老中心的满意度由71.5%提高到85.6%,慢性病管理人数、管理率及控制率也明显上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某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并对其进行个性化管理。因此与管理前比较,加强了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检查、健康教育、家庭访视等,故社区老年人对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14.1%。慢性病健康管理的实施加强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医疗机构合作,促进了养老和医疗康复的更好融合[7]。因此,必须大力推广以慢病管理服务为核心的社区居家养老理念,并不断的规范服务流程,使得老年人慢病管理取得一定成效[8]。
3.2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慢性病健康管理中优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随着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的不断增高,自我照顾能力下降[9],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打破传统的仅由老人自理或者子女、亲戚照顾的固有模式,建立以家庭为依托,以社区化服务为辅助的居家养老新模式。使得老年慢病患者在自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舒适安全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慢性病管理对象年龄层次不等,依存性较差,难以全面考虑老年人的特殊化需求,优化性欠佳,老年人满意度较低。
本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慢性病患者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则更高,慢性病管理率、控制人数、控制率等都较高,可见老年人更希望能在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或社区里获得定期、就近、方便、专业的健康护理照顾的服务,以减少其家庭依赖程度,减轻家庭负担,促进自身健康养老[10]。因此,社区居家养老护理服务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开展具有着必然性[11]。
4参考文献
[1]杨敏,钱英.基于老年慢性病患者养老服务需求的调查研究[J].健康研究,2012,32(2):139-142.
[2]孙海燕,王峰,杜冰,等.盐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护理服务项目实施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8):4-7.
[3]张波.我国居家养老模式研究综述与展望[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4):10-14.
[4]路颜羽,路雪芹,白琴,等.城市社区老年人护理意愿及临终关怀需求调查分析[J].社区护理,2009,24(20):82-84.
[5]林军,赵加奎,等.城市居民慢性病预防素养及影响因素分析[J].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2013,8(3):177-179.
[6]纪珊珊.金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调查报告[J].改革与开放,2010,5(10):75-76.
[7]周育瑾,吴江,张升超,等.深圳市桃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5):1738.
[8]孙海燕,孙国珍,周滋霞.盐城市不同养老模式下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61-63.
[9]何婷婷,洪倩.合肥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慢病防治能力建设的现况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3):311-316.
[10]黄方超,王玉环,张宏英.社区一居家式老年人长期护理的服务内容[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1):2056-2057.
老年人口系数是判断一个国家是否老龄化和老龄化程度的指标。联合国卫生组织规定,在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系数超过10%,就可以称之为人口老龄化[1]。2010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系数达到13.26%[2],显而易见,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一项新的严峻国情。此外,我国老龄化还面临着绝对数量多、贫富差距大、增长速度快、分布不协调等问题。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存在老龄化问题的国家平均用了80年左右时间进入老龄化社会阶段,而我国只用了27年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阶段[3],人口老龄化过快决定了我国应对老龄化问题时的滞后性。如何养老成为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2社区养老模式分析
2.1社区养老的界定
社区养老是西方国家在应对老龄化问题时提出的一种养老服务模式,这种模式在西方国家已经得到成熟化的运行。国际上关于社区养老较为广泛的定义是,老年人居住在社区内,接受来自于社区志愿者、政府或非政府营利性组织以及其他机构的日常生活和医疗卫生服务[2]。结合我国传统养老方式,我国学者给予的定义是,以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服务为辅,以此为基础,形成层次不同、内容有别、形式多样、因人而异的服务体系[4]。2.2国外社区养老及实践西方国家先于我国迈入老龄化社会,在美国社区养老被称为“国家-社区型老年福利模式”,这一模式分为独立居住型、护理居住型和持续照顾型[3]。美国社区养老主要采用社区自理模式,即居民、志愿团体、营利性组织和专业社会工作者通过项目安排参与进来,由社区主导,居民自愿参与,形成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日本在70年代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目前也是世界上长寿国家之一。其社区养老主推“小规模、多机能”特色[5],小规模是指老年人居住在家里,接受来自于社区的照顾。多机能是指把社区建设成为拥有多项为老年人服务的内容,使老年人在家里就能获得多元化的服务。其次由于日本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其社区养老最大的特点就是引入了很多专为老年人提供的工业设计产品,如图1所示。
2.3我国现有养老模式
我国现有的养老方式主要是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其中,居家养老作为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处于主体地位。社区养老作为一种养老模式在九十年代末引入我国,随即在一些大中城市展开[8],包括北京太阳城国际养老公寓、羊坊店社区、上海静安社区等都已成为我国社区养老的示范化社区。早在1999年,上海静安社区成立了老年生活护理援助中心,其服务对象主要是高龄、孤老和重病老人,采取跟踪、全程式照顾,它们有一支稳定有素的管理队伍,其服务有规范制度化的流程,包括了解需求、根据需求提供合适护工、服务质量跟踪等[4]。北京羊坊店社区针对社区老龄化问题,请专人设计了“一键通”呼叫信息平台,该设计采用无三级界面设计,其操作主要集中在首页,简化了操作流程,使老年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预约服务[2]。
2.4社区养老需求
社区养老模式是将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有利资源整合,发挥各资源的长处,利用有限的资源发挥最优化的效果[3]。现阶段我国处于老年人快速增长期,老年人口的过度膨胀带来各种问题将会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社区养老模式的引入能够帮助解决一系列的社会养老问题。2.4.1老年人身体机能变化当人类处于衰老阶段,身体各项机能都会有所下降,首先是生理上,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声觉、肌肉等方面的能力会逐渐下降,其次是心理上,老年人极易产生孤独、焦虑、自卑、消极等不良情绪[2]。生理机能下降可通过科学渐进的锻炼来对抗,心理的不良情绪可通过沟通等方式排解。社区养老把社区服务引入家庭,使居家养老和规范的社区服务结合,通过专人专项的上门服务模式,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医疗护理、沟通交流等网格化梳理,更透彻的了解老年人的隐在需求,以便于更好的提供服务,从而缓解老年人机能下降带来的不便。2.4.2老年人社会养老需求人类老化的过程是多维化的,不仅体现在生理、心理上,还有社会角色的扮演上,与之相关的老年人需求也会呈现出多维化和复杂化。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居家养老,在社会发展的现阶段已居于明显逐渐弱化的趋势,而机构养老的发展非常缓慢,同时受传统思想的限制,机构养老在我国的接受率普遍不高。做为养老主力的年轻人,在社会竞争的影响下远离家乡甚至走出国门去谋生已成为其无法尽孝的现实性理由。图2显示,老年人对上门提供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4]。基于以上原因,以居家为主、社区服务为辅的社区养老模式的应运提出,可以不同程度的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养老问题。
3社区养老模式下相关产品的多维化需求
养老需求的多维性,必然造成相关产品的多维化需求。社区养老所能涉及的老年需求产品较为宽泛,包括老年人日常生活可能接触到的任何方面和场所,所以就量而言将会是个无限的数目概念。生活在社区的老年人各自的需求也千差万别,对同一件产品也会产生不同的需求。所以,以社区养老为基础的需求多维化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3.1国内外社区养老产品的现状
老年人逐步下降的身心机能和对科技发展的无关敏感度,使很多人认为科技产品的日新月异已经把老年群体排除在外。但很多专为老年人设计的科技产品和老年人对此类产品的熟练操作程度以及他们因此享受到的精神愉悦性,明确地提醒我们:科技的发展和新技术产品的演进永远都以“人”为本,老年人群并非脱离科技发展的人群。例如:西方社区养老引入的医药管理装置—MedMinder,一种计算机控制的药盒,如果老人没有及时吃药,药盒会第一时间打通监护人的电话(如图3)[2]。我国厦门思明区为老年人安装的“电子保姆-智能居家宝”,将老年人需要的服务和老年人档案以及各种智能感应系统通过卫星定位和中心平台系统与老人家人、民生110、志愿者产生网络联系,通过智能化设备保护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如图4)[9]。目前“智能居家养老”作为社区养老的辅助信息产品已经开始在我国广泛普及开来,我国自主研发的“杰佳通”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已经在政府的支持下与多省市养老社区实现了合作。根据老年人身心特点、生活需求以及产品技术的发展,以社区养老为基础的老年产品正在向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3.2基于需求的社区养老产品的设计目标
2014年我国老年群体的纵向数量已经达到2亿多,在横向量上老年人群的划分呈现复杂化,除年龄外,地区分布、工作性质差异、生活现状、文化程度、身体状况等都加深了老年群体的多维化。在同一社区中,老年人的生活也是千差万别的,所以社区养老模式下产品设计目标人群可以参照包容性设计原则。包容性设计通过满足通常排除在产品使用范围之外的群体的特殊需求,使产品面向更广泛的用户提高使用体验[2]。社区养老面对的服务对象恰好需要的就是包容性设计所提到的特殊需求。
3.3社区养老产品的需求点分析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借用古语点明,我们应该了解老年人之“需”。老年人生活在社区养老模式下,大多数日常生活都可以在社区中完成,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的保护措施未必能得到所有老年人的响应,所以社区服务也需要掌握度,而这个度,就是老年人的“机能需求”,重点在于心理需求。其次,老年人在社区中要完成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生活,社区人员可以提供上门服务或是网络信息平台服务,但生活中总有被忽视的角落,老年人的身心特征承担不起任何闪失,所以老年生活中任何细微之处都是需求点,这可以被称为“细节需求”。另外,社区养老中的老年人在横向量上涉涵盖各种差异,由于各种原因,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能完善的表达自己的需要,也不是所有老年人的需要都能合情合理,这种需求被称为“差异需求”。
4产品设计策略
4.1基于“机能需求”的设计策略
老年人“老”的过程主要体现在机能的弱化上,机能主要包括身体机能和心理机能。身体机能指随器官、肌肉、骨骼等的老化而产生的医学上衰老现象,心理机能主要指老年期性格、性情、智力等心理方面的变化。相对于身体机能,心理机能的变化更能全面的体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社区养老中老年人的“机能需求”适应用情感化设计理论做相应的设计策略。情感化设计的核心是设计过程需要了解相关人群的本能、行为、反思三种水平,本能即:产品外形与人的关系,行为即:人操作产品的方式,反思即:人对产品的精神满足(如图5)[2]。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需要可以用本能和行为水平来衡量,通过产品的外形和操作方式来满足这种基于身体变化的需求,而反思水平则是考虑到老年人的精神满足来适应老年人心理机能的需求。情感化设计作为一种设计方法,其三种水平在实际运用中是相互融合的。无印良品的壁挂式CD播放器(如图6)堪称针对老年人使用的情感化设计的经典,其简朴的外观适合老年人的欣赏水平、简单的拉绳式的操作方式也顺应了老年人的机能下降,操作方式的简便和外观的简朴以及产品功能都特殊化的满足了老年人的自我个性需求。
4.2基于“细节需求”的设计策略
老年产品设计中的“细节需求”既是纵向量的创新又是横向量的精细化,在社区养老中的老年人生活有其独特的特点,例如生活范围的限制、社区服务的集体化等,基于这些不同,养老社区中的老年人对生活细节的相关设计需求更加突出。细节的发现源于生活,最直接的设计策略就是沟通和生活追踪,更加科学系统的方法是“LivingLab”创新模式和用户自主设计。LivingLab是将用户置于开放性的真实生活环境,通过收集数据和与用户共同参与的一种研发创新模式[2]。用户自主设计是引导用户主动参与设计过程的设计方法[13]。LivingLab实验室和用户自主设计都是与生活追踪一致的变相方法,通过对老年人生活的全面涵盖研究和老年人自身主动的参与,发现或许被忽略的细节需求,从而进行深化设计研究。Freedle是09年获得IF大奖的台湾本土设计(如图7),它可被视为针对老年生活的细节设计,考虑到老年人视力的下降,其设计的针眼部分采用软弹性材料,针孔处采用荧光设计,巧妙的简化了老年人穿针引线时穿线和找针孔的麻烦[2]。
4.3基于“差异需求”的设计策略
社区养老中的老年人群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为各自的身体能力、生活经历、文化水平、认知观念等的不同,其对产品的需求也是各自不同,面对这些差异,可以引入以差异为基础提出的两种设计方法——通用设计和包容性设计。通用设计又称全民设计,指无需特别设计可被所有人使用(如图8)。包容性设计指主流产品的设计能为尽可能多的人群所方便使用。对于养老社区中的老年人的需求而言,通用设计和包容性设计将这种需求融入大众化的主流需求,将差异尽可量缩小,该策略也顾及到老年人敏感的心理感受[2]。TOTO的老年助便器设计是满足差异需求的案例,该设计涉及到老年人如厕时的各个动作,从坐到水冲到起立都有相应的辅助设施(如图9)。
5结语
【关键词】机构养老 服务人群定位
一、现行养老机构的概述
(一)养老机构定义
养老机构是社会养老专有名词,是指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的机构。它可以是独立的法人机构,也可以附属于医疗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组织、综合性社会福利院的一个部门或者分支机构,通过为入住老人提供住养服务,进行健康管理,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以达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增进健康、延缓衰老的目的。
(二)现行养老机构的优缺点
养老机构基本上是面向60岁以上的老年人开放的,为他们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的机构。据调查显示,对于养老机构有哪些优点这一问题,多数老年人认为入住养老院有专业的医护人员的照顾,可以方便就医,以及和同龄人居住在一块容易沟通,还有老人认为文娱体育活动丰富,还可以避免和家人的争吵和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好等。
养老机构有很多优点,但是由于现行的各类养老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标准不规范,许多养老机构游离于政府监管之外,因此现在养老机构里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大部分老年人认为养老院的收费太高,没有家庭温暖,还有老人认为养老院里老弱病残集中,容易产生压抑感。还有部分老年人觉得养老院里伙食差和卫生差 ,达不到他们的预期标准。
(三)养老机构服务人群定位的目的及意义
根据《青岛市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5―2050年)》,到2015年年底,青岛市老年人将占总人口的20%,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到2035年,青岛市老年人数量达到峰值,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2035年到2050年,青岛市的老年人数量将进入一个平台期,因此对青岛市老年人养老问题的解决就变得刻不容缓。
只有为老年人提供一个满意的养老机构,使之愿意入住,才能较好的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这就需要对养老机构进行定位,使其在各方面达到老年人的要求。同时对养老机构进行定位也可以为养老机构节约成本、提高利润、改善服务等方面提供帮助。本文主要针对养老机构服务人群进行了定位研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二、养老机构服务人群的定位
(一)根据服务人群是否能自理进行定位
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称为“失能老人”。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分析,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洗澡6项指标,一到两项“做不了”的,定义为“轻度失能”,三到四项“做不了”的定义为“中度失能”,五到六项“做不了”的定义为“重度失能”。重度失能老人属于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全靠别人的扶助。半失能包括“轻度失能”和“中度失能”的,是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的老年人。
(二)根据服务人群年龄进行定位
根据调查我们可以看出,70岁老人几乎全部不同意进入养老机构安度晚年,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发现这应该是由于他们有一些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即“养儿防老”的思想,觉得子女就应该照顾老人,如果不照顾老人就是不孝的行为。除此之外,人年龄大了以后更加需要家庭温暖,他们觉得养老机构里的护工再好也不会比自己的儿女照顾得舒心。
从调查问卷中还显示,47至70岁的老人对于养老院的态度还是比较积极的,因此我们应该从47至70岁的老人入手,加大对其的宣传力度,让47岁至65岁老人将其父母送入养老院,帮其照顾老人,减轻他们的负担;让60岁到70岁的老人思考自己要不要入住养老院,减轻儿女的负担。对于70岁以上的老人根深蒂固的思想一时之间很难改变,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比较积极的方法,如组织老人们参观养老院,一天体验入住等活动逐渐改变其观念。
(三)根据服务人群年收入定位
根据今年刚刚统计出的全国各大城市平均工资数显式,青岛2014年平均工资为3925元/月,位居全山东省倒数第一,因此青岛市的平均工资水平还是不高的。工资的多少直接决定了老人们可以接受的养老机构的服务价格。
根据调查可以看出,年收入5万以下的人群不赞同去养老院的人数占44.4%,25%的人持比较中立的态度,他们中很多人表示自己的退休工资根本不够交养老机构的服务费。年收入在5万到20万的老人比较愿意去养老院,一方面他们有这个经济实力,另一方面他们又没有过多的钱去请居家养老或社区养老的保姆。年收入在40万以上的人群,具备请保姆在家照顾的经济实力,因此他们还是比较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
对于年收入在5万到20万的老人是民营养老机构要大力争取的,他们可以交得起服务费,对于在养老机构安享晚年不是很排斥。对于年收入在5万以下的老人,公立养老机构需要承担起责任,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使得老人在无人照顾、失能、与子女关系不融洽等情况下可以入住。
(四)根据服务人群的工作类型进行定位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社区;服务体系
家庭养老是我国千百年来传统的养老方式。社会机构养老无论多么健全,家庭是作为老年人感情和心理需要的最基本单位,是养老最理想的场所,也是其他任何机构所不能替代的。但是由于老龄化带来的传统家庭结构的变化及其功能的减弱,家庭对老年人的照料减少,影响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甚至出现了空巢老年人,空巢老年人的患病问题、无人照料问题、精神慰藉问题使家庭养老面临困境。而与老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在养老方面具有其独特的地域、物资和人力优势,因此可以建立起居家养老社区提供服务体系来满足老人们不同的需求以及缓解家庭的压力。
1 贵阳人口老龄化现状
老龄人口通常指60周岁及以上或65周岁及以上人口。这两种老年人口的划分标准均为最常见的指标。目前,联合国和许多研究部门都采用这两种划分老年人的标准。现在世界各国也各自实行特定的标准。发达国家一般采用65周岁及以上人口为老年人口,而发展中国家一般采用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划分老年人口的标准。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条规定:老年人是指60周岁以上的公民。人口老龄化(population aging)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人口老龄化的具体标准是国际上通常把60周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周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现代社会的人口现象,是随着死亡水平和生育水平下降而必然出现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趋势。截至2009年10月26日,从贵阳市老龄工作办公室获悉,目前,贵阳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47.9万余人,占全市总人口数的13.3%;65周岁以上老年人数为33.3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数的9%;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数为21.5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数的6%;80周岁以上老年人数为5.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数的1.4%;90周岁以上老年人数为4000人,占全市总人口数的0.18%;10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83人,占全市总人口数的十万分之二点三,其中以花溪区党武乡下坝村的黄魏氏(女)109周岁为最高年龄。预计今后贵阳的老年人口总数每年将以3%左右的速度递增。统计结果显示,贵阳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原因在于一方面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步伐,人们的生活和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寿命普遍延长,健康长寿的老人越来越多。可以说,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既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另一方面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控制过高的人口增长率。贵阳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严格控制人口增长。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贵阳人口的生育水平一直处于更替水平以下,呈现持续下降趋势。目前,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进入结婚成家阶段,出现祖孙二代“4-2-1”的结构,独生子女将面对十分艰巨的养老任务,使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严峻的挑战。
2 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面临挑战
2.1 传统家庭结构的变迁
老年人的需求既有物质方面的,又有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方面的。以血缘和亲缘关系作为纽带的家庭,不仅是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场所,更是他们情感的主要寄托。中国社会历来是一个讲究孝道的社会,所谓“百行孝为先”,中华民族有敬老、爱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在我们这样一个注重亲情、孝道的国度里,家庭养老显然具有其他组织所不可替代的功能。然而进入21世纪,我国的家庭结构发生了急剧转变。以前的四世同堂、五代同堂的大家庭逐渐解体,伴随而来的是小家庭与核心家庭的出现。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使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当这些子女结婚成家后纷纷离开父母在外居住,家庭小型化的出现,导致家庭养老功能开始弱化。其中城市地区尤为明显。同时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年轻人不得不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工作和学习上,势必会影响他们对老年
人的照顾。这些因素对我国家庭养老方式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
2.2 “空巢”情况有加剧的趋势
空巢家庭的定义是,子女不在身边和无子女的老年人家庭。第一代独生子女逐渐离家求学、就业和结婚,“空巢”家庭也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空巢家庭中要么是老年夫妻一起居住,要么是独居老人。由于老年人无法参与各种社会活动,致使许多老年人精神抑郁。而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那一批青年日前已经进入结婚生育年龄,但是他们有较前卫的观念,特别是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改变,他们开始向往没有孩子拖累的无拘无束的生活,于是丁克家庭开始在我国出现。所谓丁克家庭是指没有子女的家庭,这种家庭的出现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同时也给我国养老提出了新的难题。
2.3 经济压力凸显
退休意味着收入来源减少,收入水平降低,由此带来生活质量和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下降。加之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体制尚不完善,子女的“啃老” 现象,导致一大部分退休老人陷入了经济困境。在农村,随着农民的大量外出务工,越来越多的老人留守在家中,其经济及精神上的压力更为突出。
3 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
构建社区养老服务平台是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夯实社会养老基础的重要渠道。目前全国有不少社区在这方面已开始实践并创造了一定经验。然而往往只是针对具体问题的一些独立对策,尚未形成解决人口老龄化这一社会问题的系统对策。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一个涉及面广、影响因素众多的综合性社会问题,对该问题的解决非一方能力所能及,必须在政府的引导下融入社区和家庭的力量建立起老龄人口的管理和服务体系方能系统解决该问题,具体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拓宽社区养老的资金来源
社区管理资金来源有限,有限的资金是制约居家社区养老的重要因素。目前,街道一级的社区所需资金来源有街道自筹、政府拨款、社会援助。这种渠道以自筹为主、政府财政拨款和社会援助仅仅是辅助。政府财政主要负担特别贫困老人以及特困家庭老人社区养老的资金支出。福利彩票也是募集资金的一个途径。我国实行的社区老年服务星光计划,所募集到的资金主要是用于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社会福利事业。丰富资金来源,多渠道筹集资金,需要政府提供相应的政策保障,使个人、家庭、社区、政府企业等都成为资金来源。在今后的社区养老服务中,政府在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中加大对社区服务的财政支持力度。为兴建老年服务设施以及提供老人所需要的服务作坚强的财政后盾。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而以福利资金救助为手段、政府投入、社会力量参与,积极筹措基金,积极吸纳社会捐赠,慈善捐赠也是社区养老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我国民间社会孕育着强大的社会资本。充分发掘他们的力量,鼓励他们参与为老服务,可以达到补充资金的目的。要大力加强宣传,通过向社会呼吁、积极争取社会仁人志士的财政支持。3.2 完善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
目前贵阳市社区基础设施主要由社会福利彩票公益金支助建设,但是其项目、规模远远满足不了现代老年人的需要,每天早上很多老年人是排队等候使用器械锻炼身体。从老年人对社区的需要程度看,大多数老年人对社区有需求,期望从社区服务中满足自己的需要。但是,由于社区建设的滞后,社区服务项目很不齐全,难以满足社区老年人的需要。因此,一方面应该将社区内的企业、学校、机关的基础设施利用起来,如每天某一时间段专对老年人开放。另一方面社区应该加大建设各种娱乐设施和服务机构,积极利用社区内的场地设施闲置。
3.3 加强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人力资源建设
尽管现有的工作人员有多年的工作经验或是社会工作专业毕业,但是作为社会特殊群体的老年人有着不同于其他人群的特点,同时,由于每个老年人在年龄、文化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其对社区服务的需求也各有不同。甚至很多老年人可能本身没有意识到自己对社区服务的需求,因此,社区工作人员要针对如何与老人的沟通,如何准确把握老人们的生活状况和个人需求,如何设置多样性的服务而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以便于更好地为老年人提高服务及丰富自身的知识及技能。
3.4 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专业机构
(1)日托中心。日托中心由各级民政部门指导社区兴办,内设活动室、休息室、餐厅及老年课堂等设施,老人白天集中活动,中午供应饭食,晚上各自回家。一方面老人得到了很好的照料,另一方面又满足了老人们的居家需求。设日托中心的意图是为老人提供一个白天安身、娱乐可以得到保护和情感支持的地方。中心的工作取决于老人的需要,帮助老人在自己的生活圈里较好地生活。这一服务使家庭能从连轴转照顾老人中缓解一下,同时防止老年人因为退休无法参与各种社会活动,致使精神抑郁,通过日托中心的活动让老人无论在身体上还是情绪
上都尽可能保持良好状态。
(2)居家服务。这是对居住在自己家庭中,有部分生活能力,但又不能完全自理的老年人提供的一种服务。具体包括上门送饭、做饭、打扫居家衣物、洗澡、理发、购物、陪同上医院等项目。从事居家服务的工作人员有志愿服务者和政府雇员,这些服务或免费或收费低廉,一般收费由地方政府决定。
(3)家庭照顾。这是对生活不能自理、卧病在床的老年人,采取在家庭接受亲属全方位照顾的形式。政府发给老年人与住院同样的津贴,这样使家庭照顾老年人有了一定的经济保证。
(4)医护、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由医学专业、护理专业、社会工作专业、心理学专业等志愿者组成的服务中心,定期为社区内老年人开展服务。
(5)暂托所。是因家庭临时外出或度假,无人照顾的老年人,时间可以是几小时、几天,一般为2周,最长不超过一个月。
参考文献:
[1]钟仁耀.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房地产;老年社区;建设;关键因素
1、老年社区建设的社会背景、必要性及老年社区的定义
1.1老年社区建设的社会背景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且正在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是同期人口增速的五倍多。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预计到2015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约占总人口的16%;2020年达到2.43亿,约占总人口的18%。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并日益呈现高龄化、空巢化趋势,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数量还将持续增长,照料和护理问题日益突出,人民群众的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刻不容缓。
1.2老年社区建设的必要性
2011年国务院颁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在我国“基本建立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安享晚年,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根据国家“9073”的政策构想,90%的老人为家庭养老、7%的老人在社区接受养老服务、3%的老人享机构养老服务,即97%的老年人依赖于社区的生活和养老设施养老。这一构想是符合我国的实际国力状况的。
但随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以及经济社会的转型,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4-2-1”家庭结构日益普遍,空巢家庭不断增多。截至2010年底,我国有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2000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3000多万,城乡空巢家庭约50%,部分大中城市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家庭规模的缩小和结构变化使其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对专业化养老机构和社区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与“90%的老人家庭养老” 的政策构想形成矛盾。建设专门的老年人生活社区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一种较好的方案。在这样的老年社区里,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可以得到较完美的实现。
1.2老年社区的定义
老年社区是指以老年人为主要居住和生活服务对象的居住社区。老年社区不是简单的在普通社区的基础上“去高差、设坡道、无障碍、保证轮椅转弯回转和加转扶手”;而是在软硬件建设上,从最小居住单元到社区健身、娱乐、交流和卫生保健等服务空间充分考虑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形成一个专为老年人打造的兼具私密性与集聚性、个性与共融的生活社区。
上海亲和源会员制养老社区就是一个较典型的老年社区。上海亲和源会员制养老社区总占地125亩、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米,建有830余套高标准、精装修、家具家电全配置的老年公寓及6200平方米的护理楼,并新规划建设26000平方米的医疗护理综合大楼。上海亲和源老年社区已运行5年、居住老年人过千人,社会反响良好,社区运营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这样的老年社区全国太少了。为了加大养老建设投入、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管理,许多企业和社会机构看好老年社区建设,万科、中海、保利、绿城等房地产企业及平安保险、泰康人寿等保险机构纷纷涉入养老地产市场。
2、影响老年社区建设的关键因素
2.1老年社区类型的选择
美国珀金斯等长期从事老年建筑设计、建造、运营的专家在《老年居住建筑》一书中将老年建筑分为老年门诊、成人日间看护机构、护理院/长期护理机构、援助式居住生活机构、痴呆症护理机构、独立式/住居式/公寓式/集合式住宅、连续护理型退休社区(简称CCRC)、有活力的成人社区等八种类型。国内的专家将老年建筑主要分成社区居家型、城市公寓型、机构护理型、医疗康复型、旅游度假型和传统福利院/敬老院等六类。
这些类型中比较切合“居家养老”老年社区概念的有:国外的独立式/住居式/公寓式/集合式住宅、连续护理型退休社区(简称CCRC)、有活力的成人社区,国内的社区居家型、城市公寓型、旅游度假型养老社区。将国内外将老年建筑的划分综合来看,切合“居家养老” 概念的老年社区主要有:社区居家型、城市公寓型、旅游度假型、连续护理型退休社区(简称CCRC)。其中:社区居家型、城市公寓型均属第一居所的慨念,只是社区规模、形态、区位方面会有所不同,适合自理、介助老人,不太适合介护老人;旅游度假型一般自然环境、气候、风光较好,日常居家生活配套、医疗卫生配套相对不够完善,适合旅居、不适合长期居住;CCRC适合老年人做第一居所,也能提供身体机能渐退后的护理照料,是一中设施比较完备的老年社区类型,适合终身养老。
建设老年社区不能简单照搬某一项目类型,宜根据项目自身条件、市场定位等情况选择适合本项目的社区类型。不同类型的老年社区应根据不同的居住、照料对象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相应的设施建设。
2.2老年社区的建设选址
老年人退休后,随着生活范围从社会转为家庭,其生活重心也从工作转为休闲、养老,同时身体机能也开始出现明显的衰退、生活半径逐渐缩小,对周边购物、娱乐、医疗保健、公共交通等生活配套设施的依赖程度上升。所以,社区居家型、城市公寓型、连续护理型退休社区已选址在城区或生活配套完善的城乡结合部,不宜选在远郊;旅游度假型老年社区选址时也要重点考虑老年人长途交通的承受能力问题,同时要加强社区生活配套设施的补充和完善。
2.3老年社区的运行模式选择和创新
进行老年社区建设应重点考虑社区建成后的社区运行和维护问题,社区硬件设施适宜与否将对后期运行产生很大的影响。如娱乐、保健设施是否计时?是否仅对本社区老年人开放?如何收费?食堂是否实行包餐制?最小生活单元的水、电、气是否单独计量?
所以进行老年社区建设规划时,应做好运行模式的分析、选择工作,且应注重模式创新以方便老年人生活,并将运行模式体现到建设规划中。
2.4建设规范缺乏创新
我国现行用于指导老年社区设计的的建设规范的指导思想主要表现为:普通社区建设规范+无障碍+高日照+低层化。这些要求提高了老年社区的建设成本,降低了建设老年社区的积极性。规范的制定缺乏创新性,如没有考虑通过增加户外活动设施、增加洗晒及卫生服务替代高日照的可行性,也没有考虑通过增加电梯设置等增加层数以节约土地资源。
2.5政府的养老建设规划和扶持政策的落实
目前,中央的政策导向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设施建设,但各地及各部门尚未落地,极大影响了老年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如规范中缺乏适合居家养老的用地和规划分类,多数地方的养老设施用地被划为“社会福利”用地,采用划拨方式供应。水、电、气、通讯价格优惠缺乏补偿机制,价格优惠减少收益,企业没有积极性,政府协调也难。
总之,老龄化是我国必须面对的社会问题,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老年社区建设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切入点。对于影响老年社区建设的关键因素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因素尚需政府、社会和企业共同面对、妥善解决。
参考文献:
[1](美)珀金斯等著;李菁译.老年居住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中国房地产协会老年住区委员会、中国百年建筑研究院.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住区建设的模式和相关标准[M].中国城市出版社.2012
一、老年社会形态及生活模式研究
老年社会形态和老年生活模式作为老年服务体系创新设计的依据和起点,决定了老年服务体系的构成和运作。
(一)老年社会形态
老年社会形态主要包括老年经济形态、老年政治形态、老年文化形态,经济形态是基础,文化形态是影响,政治形态是保障。
1.老年经济形态
老年经济形态是对老年社会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构和特点的一种抽象表述,主要包括老年需求、老年消费、老年收入以及老年积蓄。
老年需求主要是指老年社会消费和投资总量对社会供给的购买力,老年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到平衡才能促进老年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老年消费主要是指通过老年用品购买满足老年消费欲望的一种经济,老年消费包括老年消费要素、方式以及成效等;老年收入主要由离退休金、劳动收入和子女供给三大部分共同构成,大部分城市离退休人员有固定经济收入,具有较高的购买消费能力;老年积蓄主要以放入银行“保险柜”吃利息为主,老年群体资金总额占比率很高,但由于传统节俭意识强、缺乏理财信心、医疗养老保障储备等因素,大多数还是银行储蓄为主。
国家老龄委信息,2010年中国老年人消费需求超过1万亿元,2013年中国老年人的消费需求超过1.2万亿元,预计到2015年,中国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将超过1.5万亿元,到2020年中国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将超过2万亿元,2050年左右将达到5万亿。但与此同时,老年社会的总供给却严重不足,从而造成了老年经济形态的失衡。
2. 老年政治形态
老年政治形态主要由老年意识形态、老年相关法律法规等构成。老年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比如离不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随着老龄化问题的不断涌现,近五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文件,对老年社会及养老服务相关产业予以改进和完善。
2013年8月16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措施。会议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覆盖城乡的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把服务亿万老年人的“夕阳红”事业打造成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使之成为调结构、惠民生、促升级的重要力量;2013年7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相比旧法,新法法条从50条增加为85条。新增单列“社会服务”、“社会优待”、“宜居环境”为三章以突出对老年人优待与帮助,完善敬老与养老,以充分实现老年人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保障老年人获得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藉;2011年9月17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以国发〔2011〕28号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年12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201 1—2015年 ) 》;2008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民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建设部、卫生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10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全国老龄办〔2008〕4号)。
3. 老年文化形态
(1)“家”文化。家是社会的个体单位,具有浓厚的社会学意义,同时,家更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信仰,家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崇高地位,具有道德伦理层面的凝聚力和约束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沉淀,中华民族形成了无与伦比的家文化,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形态的变迁。老年群体更加注重“家”,
有家就有了安全,有家就有了归宿,有家就有了幸福。
(2)“孝”文化。孝文化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在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孝,具有实实在在内涵,蕴含无坚不摧的能量,“孝行天下”,社会得以进步,国家得以复兴,人民得以幸福安康。孝文化的发扬促进了老年社会的和谐、健康、稳定。
(3)“根”文化。根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沉淀的一项,“根”是什么,根是本源,根是灵魂,根是归属,根是深入骨髓的那份渴望认同的情愫。“落叶归根”,是多少中国人内心最神圣的追随。老年社会的寻根、守根意识更加强烈,他们渴望找到自我,找到内心最深处的归属。
(二)老年生活模式
老年生活模式是老年社会的根本,是养老模式的作用点和落脚点。对老年生活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老年生活模式的构成、以及社会养老模式的体现。
1.老年生活模式构成
老年社会形态决定了老年生活及相应的服务模式。老年生活模式是基于老年社会形态制约的老年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的总和,具体由老年“衣、食、住、行、医、护、娱、教、游”等构成。
“衣”主要是指老年衣服的设计、制作、搭配、购买、运送以及护理等;“食”主要是指老年饮食习惯、饮食器具、饮食场所、饮食方式等;“住”主要是指老年居住环境、居住方式等;“行”主要是指老年移动方式、移动辅助器具系统、移动辅助系统、移动辅助视觉系统,从出行方式上看,大致可以分为自如行走、依靠行走(拐杖、扶墙等)、坐立行走(轮椅、推车、自行车、汽车等)、平躺行走(推床等),不同的出行方式决定了不同的室内外环境、工具要求,同时也决定了不同的养老模式;“医”主要是指老年医疗,包括医疗条件、医疗设施、医疗环境等;“护”主要是指老年护理方式、护理设施、护理环境、护理技术等,老年护理目标是“健康、保障、尊严”;“娱”主要是指老年娱乐和体育锻炼,包括娱体方式、娱体设施、娱体环境等;“教”主要是指老年再教育再学习,“老有所教、 老有所学”,进一步丰富老年业余生活,培养各项技能,使其得以继续社会化,可以更加有意义的度过晚年生活,更顺利地适应新的社会角色;“游”主要是指老年旅游,包括旅游产品、旅游环境、视觉传达等。当然,老年生活模式还以其他形式存在,在此不一一列举。
2.社会养老模式体现
社会养老模式是老年服务体系的核心,也是老年社会最直接的外在体现,不同的养老模式有不同的产品体系、环境体系、视觉体系,从而也催生了不同的创新设计要求。我国的社会养老模式主要是以政府政策意向的支持为向导,有什么样的国情,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便对应有什么样的养老模式。在基本国情和社会形态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拟定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服务为支撑”的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
(1)居家养老。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居住在家,依靠家庭养老力量以及社会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上门。居家养老是一种经济的养老方式,充分利用有限的社会资源,同时,也是“家文化”、“孝文化”、“根文化”等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但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独生子女政策的长期影响,居家养老的功能出现了明显的甚至是不可逆转的下坡化走势。
(2)社区养老。社区养老是居住在家的老年群体接受由社会、政府或其他正式组织提供的支持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是居家养老的重要支撑,主要依托社区建立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社区养老具有社区照料和居家养老支持两类功能,一方面使老年人能够继续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另一方面使老年人得到生活上和精神上的照顾,免除了后顾之忧。社区养老是在不断弱化的家庭养老模式和十分完善的机构养老模式的中间模式,是二者的最佳结合点,一方面既为老年人提供了相应的服务,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老年人家庭原有的各种资源,因此无论在身心上还是经济上都是一种良好的养老模式,非常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
(3)机构养老。机构养老是将老年人集中安排在专门的养老机构,由专业护理人员予以照料。与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模式相比,机构养老通过集中管理使得老年人能够得到全方位的专业照顾以及完善的医疗服务,但容易造成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感情缺失,亲朋好友的疏远,并且成本较高。机构养老服务着重实现五大功能——生活照护、康复护理、疾病救援、精神慰藉、心理疏导。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不断加快,社会福利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421”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的客观现状,养老机构将承担越来越多的养老责任。
二、老年服务体系构建
从国家政策的宏观层面,以满足老年服务需求、提升老年生活质量为目标,基本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和谐社会建设相同步、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信息服务为辅助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从具体实施的微观层面,对于老年服务体系,不管是居家养老还是社区服务、不管是机构养老还是信息辅助,都是为了使老年群体的衣、食、住、行、医、护、娱、教、游更加安全、舒适、健康、高效,都是为了使老年群体与人、物、环境、社会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促进老年群体心理上的幸福感提升。
(一)老年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
从设计学角度,老年服务体系构成主要包括两个要素:基于生理层次的横向要素;基于心理层次的纵向要素,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老年服务体现的横向要素和纵向要素最终由具象的产品体系、视觉体系、环境体系呈现出来,这三者也是老年服务体系创新设计的核心对象(如图1所示)。通过产品体系、视觉体系、环境体系创新设计,来实现横向要素的安全、舒适、健康和高效指标,纵向要素的自信、自尊、慰藉和幸福指标。从而从整体上促进老年服务体系的稳定、和谐。
1. 老年服务体系横向要素(生理层次)
老年服务体系横向要素主要包括老年群体衣、食、住、行、医、护、娱、教、游的物质(硬件)载体。基于现实社会形态的老年服务体系横向要素的创新构架能够引导老年生活模式的人性化走向,能够使老年群体生活模式更加安全、舒适、健康和高效。对老年群体衣、食、住、行、医、护、娱、教、游的物质(硬件)载体的创新设计能够从本源上提高老年服务体系的照护质量和水平,实现面向创新设计的老年生理关怀。
2. 老年服务体系纵向要素(心理层次)
老年服务体系的纵向要素主要指老年服务模式,以及基于相应服务模式的老年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人是社会中的人,物是为老年人所用的物,环境是老年人和物的有机构成,老年人与人是社会学范畴,老年人与物是设计学范畴,老年人与环境是统筹学范畴。所以,老年服务体系的构建和维护需要创新服务模式,通过创新设计形成适应社会发展和老年社会的服务模式,从而有效协调老年人与人、老年人与物、老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将老年群体所构成的老年社会融入整体社会形态,从而形成新的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社会秩序,促进老年人心理上的自信、自尊、慰藉和幸福,实现面向创新设计的老年心理关怀。[2]
(二)老年服务体系的特征属性
老年服务体系的特征属性主要包括安全、健康、舒适、高效等四个方面(如图2所示),这四个属性也综合构成老年服务体系的衡量标准。
1.安全属性
老年服务体系的安全属性主要是指老年室内外环境的安全、老年产品使用的安全、老年视觉导向的安全等,它直接关系到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老年服务体现的安全主要体现在生理安全方面,老年视觉、味觉、听觉和触觉等生理机能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身体的灵活性和思维的敏捷度下降,对于用品的操控以及事务的反应明显迟钝,极大地增加了在不确定性状况下的不安全因素,这就要求在设计老年服务体系横向要素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各种年龄阶段和不同体质老年人的需求,更加注重人机关系,注重老年生理安全。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老年服务体系的安全性不仅仅是提供相应的安全辅助设施和无障碍设计,更是要创造出一种使老年人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
2.健康属性
健康是指在生理、心理和环境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由此,老年服务体系的健康属性主要是指老年身体安好、心理幸福、适应社会的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
从生理方面讲,健康主要是生理机能处于正常的状态,老年服务体系创新设计最主要、最直接的目标就是在老年生理器官机能日益下降的情况下有效维护老年生理健康。
从心理方面讲,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老年人的社会角色逐渐转变,情感更加丰富,人际交往逐渐减少,适应环境的能力也逐渐下降,同时,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加倍活跃且唤起水平极低,从而导致老年人更容易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体验和情绪反应,所以,老年服务体系创新设计最核心的目标就是促进老年心理健康,创造老年人的自信、自尊、幸福的心理空间。
3.舒适属性
老年服务体系的舒适属性建立在安全、健康基础上,体现了对老年群体的关怀和尊重。老年服务体系的舒适属性要求综合考虑老年群体的需求、弱点、差异性以及所特有的自我保护意识,匹配相应的老年产品、环境、视觉要素。老年服务体系创新设计的舒适性特征不仅仅能满足老年人生理,心理的需要,更能使老人获得亲切、舒坦、轻松、愉悦、平静、自由、有活力,有意义的感受。
4.高效属性
老年服务体系创新设计的高效性特征就是要求在老年用品、环境、视觉设计过程中,以老年生理特征为依据,采用整合设计的思想,从效率的角度提高老年产品的可用性,缓解因生理机能衰退带来的功能性使用障碍,从而提升老年生活品质。
同时,老年服务体系是一项庞大的社会性系统工程,从创新设计的角度如何提高老年服务体系的运行效率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三、老年服务体系创新设计支持与实现
老年服务体系主要由横向和纵向两大要素构成,为了从设计角度支持和实现老年服务体系的安全、健康、舒适、高效的目标,就需要从老年产品体系、环境体系、视觉体系入手,对老年群体衣、食、住、行、医、护、娱、教、游的物质(硬件)载体予以创新设计,从本源上提高老年服务体系的照护质量和水平,促进老年心理的自信、自尊、慰藉和幸福,实现面向创新设计的老年生理和心理关怀,实现老年服务体系的稳定、和谐。同时,通过老年服务体系的创新设计,解决照护人员繁重的体力活动,降低照护强度,提高照护效率等。
(一)基于老年行为特征的产品可用性设计研究—产品体系支持与实现
1.老年行为特征研究
老年产品最终为老人所用、为照护人员所用,产品对老人其作用的使用过程就是老年行为方式作用于产品产生效应的过程,老年行为方式由老年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决定。
(1)老年生理机能变化
老年人生理老化不仅表现为外观形态上出现头发花白、皮肤松弛、牙齿脱落、身体尺寸缩短等,更反映在身体内部细胞和各个组织器官功能上。具体表现为:在神经系统方面表现为记忆力差、反应迟钝、动作迟缓、平衡能力下降;在视觉方面表现为眼球晶体屈光度降低,视觉感官功能衰退导致的老花眼发生率极高,还会出现视线距离缩短、对光感色彩的识别力下降甚至老年青光眼、白内障等,以致动作迟缓;在听觉方面表现为生理性的听力减退乃至耳聋,形成各类感知系统功能障碍;在运动系统方面表现为关节、骨骼和肌肉功能的变化,骨骼钙化现象增多,较易发生骨折。同时,由于老年人活动不频繁,肌肉运动频率少、弹性降低,动作协调性较差。
(2)老年心理机能变化
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加倍活跃且唤起水平极低,从而导致老年人更容易产生情绪体验的反馈波动,情感更加丰富,适应环境的能力也逐渐下降,心理承受力变弱,面对亲友生死,特别容易产生一些抑郁、焦虑情绪。常规意义上的“老来怪”,人至老年,性格完全与年轻时不同。 老年容易出现消极孤僻、压抑的情绪,担心为子女增添负担,内心孤单。具体表现:恋旧感;寂寞感;无安全感;价值实现等需要。
(3)老年行为特征
老年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变化决定了老年行为方式具有自身独有的特征,行为方式是产品功能的实现手段,是使用方式的外在形式,所以,对老年行为方式进行系统性研究是老年产品创新设计的根本要求。老年行为方式主要由老年特征、使用人群、使用环境、使用时间、使用目的、行为过程(行为动作/行为序列)以及行为结果构成,老年行为方式具有时间性、空间性、经常性、反复性、同一性特征,老年行为方式能够决定老年产品的结构模式,实现老年产品的功能意愿,强化老年产品的形态结果,定义老年人与产品之间的人机关系,匹配老年产品功能与老年需求的映射结构,体现老年产品可用和易用的价值诉求,确保老年产品安全、舒适、高效的人机交互目标。
2.老年产品的可用性设计
老年产品的可用性主要是指老年群体在特定使用场景,使用特定的老年产品达到预定目标时具备的有效性、效率和老年主观满意度程度,老年产品的可用性设计是基于老年行为特征的产品构建,分析老年用户的行为特征,针对产品功能规划产品使用方式,综合考虑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以及情感等要素,实现老年产品承载五个维度的属性目标:易学性;交互效率;易记性;出错频率;满意度,从而使老年产品“易用、乐用、享用”。基于老年行为特征的老年产品可用性设计主要包括老年用户需求拟定、老年用户角色设定、老年行为方式分析、老年产品原型构建、老年产品可用性测试等步骤(如图3所示)。[3]
(1)老年用户需求拟定
老年用户需求拟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了解老年目标用户的使用习惯和行为特征并对其功能需求进行分析,确定老年产品设计的总体目标以及功能需求范围,明确要向老年目标用户提供什么样的功能,以及实现这些功能的难易程度。此环节的目标在于寻求老年产品的设计机会以及老年功能需求,而不是寻求某一具体产品。
(2)老年用户角色设定
按照老年群体不同特征、层次和类型,可以设定各个类别的老年用户角色。比如可将老年人群分别划分为有独立行为能力的老人、行动不便的老人、无独立行动能力的老人等角色。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可用性设计过程中,如果旨在满足所有老年用户角色的需求来进行设计,那么这样得到的老年产品是一个多功能的集合体,并不能满足特定类型的老年人在特定场所遇到的特定问题。分析以上几种老年用户角色的特征,若产品设计的目标是满足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的出行需求,同时其他正常人也能方便使用该产品,因此最终将该产品的设计角色确定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然后针对这一特定的角色展开设计工作。例如设计对象的角色特征:老王,年龄70岁,大学教授,退休在家,生活能够自理,膝盖常年劳损,积水严重,腿脚行动不便。基于诸如此类的角色特征,在本环节可以进一步分析老年用户角色在使用产品时的行为方式和特定需求。
(3)老年行为方式分析
老年群体作为一个特殊的用户群体,对产品需求细分的诉求更加强烈,对产品的可用性更加依赖,针对老年用户角色的特征对老年使用产品的行为方式予以分析,明确老年目标用户在与产品的交互过程中的行为特征和行为习惯,从而明确其使用产品时的诉求和预期,进而探索设计产品的具体形态和使用方式,以满足老年目标用户的角色诉求。老年用户使用产品的行为过程就是行为认知、行为交互、行为体验的过程。对老年用户角色予以解构,根据老年用户的认知机制,老年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构成特定的老年行为语义,形成老年行为认知;根据老年用户的行为机制,形成老年产品功能与老年行为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老年人与产品的完整、有效的行为交互;通过整合老年行为认知和行为交互的结果,形成感官上的行为共鸣,达到愉悦、享受的老年行为体验(如图4所示)。
在一定程度上,老年用户可以将自己在人与人的习惯互中所体现出的社会性的行为特点、领域特质等融入到人与产品的交互系统中,以其最熟悉的方式、最自然的行为与产品进行交互,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以老年用户为中心的人机交互环。
(4)老年产品原型构建
通过老年用户需求拟定、老年用户角色设定、老年行为方式分析,明确老年产品可用性设计的目标和方向,以目标老年用户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为依据,以易学性、交互效率、易记性、出错频率、满意度等老年产品可用性指标为标准,构建基于特定需求和特定功能的老年产品原型。
(5)老年产品可用性测试
老年产品可用性测试的作用是评估老年产品易用性的程度,通过测量老年用户的交互效率以及出错频率检验老年产品的易学性和易记性,进而评估老年用户对于产品的满意度。老年产品可用性测试方法大致有经验评估法、观察法、焦点访谈法、效绩度量法等。老年产品可用性测试阶段的产品原型接近真实产品, 可以仿真模拟各类场景任务,进行多样化测试。可用性测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问题,要针对问题不断修改完善,反复测试修正,直至产品设计的核心任务达成,问题得到解决。
(二)基于老年认知机制的老年视觉信息设计研究—视觉体系支持与实现
如果说老年产品体系解决的是老年“用”的问题,那么,老年视觉体系解决的就是老年“看”的问题。老年视觉体系是老人通过视觉元素利用“看”的形式进行信息的有效传达、情感的无障碍沟通、文化的层次交流,老年视觉体系的核心是老年视觉认知机制,这也是视觉信息设计的基础和依据。
1.老年认知机制
老年用户认知主要是指老年用户从视觉角度对视觉信息符号范式的认知加工过程,主要包括老年用户的前注意机制、形态知觉、时间知觉、深度知觉,以及老年用户在多通道感知输入和效用输出中对感知信息的分类、表示、处理、整合,此外,还包括注意转移和分配、信息加工、多模式关联以及心理表征、记忆与学习、问题求解与推理等。
老年视觉认知机制是老年人通过视觉系统从具象的信息上进行视觉发现、神经跟踪及视皮层处理分类的过程,是视觉通路的一种客观呈现模式,其过程表现为:眼睛对信息发出的光信号产生感应,经过处理在视网膜上留下图像;视网膜将图像上的光信号转成神经信号,再经由视束神经纤维传递至丘脑外膝状体核上,与大脑视觉皮层直接相连,从而引起大脑对光信号的处理追踪(如图5所示)。[4]
2.老年认知要素
老年用户对视觉信息的认知以信息的基本特征为主要对象,视觉信息作为功能、形态、方式的综合呈现系统,具有其特有的符号范式,主要表现为:色彩、图形、布局、形状、以及交互方式等。
3.基于老年认知机制的老年视觉信息设计研究
根据老年群体的生活形态和行为方式,老年视觉信息主要有两大类:导向信息和提醒信息。以老年认知机制为依据、以老年认知要素为对象,结合老年视觉需求,设计老年视觉信息,能够将老年服务体系各子项要素有机串联起来,形成合力,从而使各功能模块发挥最大效应。
(1)老年导向系统设计研究
老年导向系统是指在空间与信息环境中,以系统化设计为导向,综合解决信息输入、识别、传递、输出等任务以帮助老年人在最快的时间获得所需要的信息的整体解决方案。老年导向系统要素主要包括图形、色彩、字体、布局、标识与符号、形式、媒体等。
“图形”主要指老年视觉导向信息所承载的图像、图案、图画、图法、图式等;“色彩”主要指老年视觉导向信息的色彩配置、色彩指向、色彩语义等;“字体”主要指老年视觉导向信息的字体大小、形状、布置等;“布局”主要是指老年视觉导向信息各要素的排布和协调;“标识和符号”主要研究老年导向系统标识和符号对老年人的识别率和认知程度,思考标识表现形式对老龄群体信息认知产生何种障碍等;“形式”主要研究老年导向系统的展现方式,从亲和力和人性化的角度研究老年导向系统的外在形式,以及如何使老年导向系统与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产生共鸣;“媒体”主要研究不同的老年导向信息采用不同的媒体介质予以传达,思考导向媒体如何对老年人更具有易读通识性,通过分析研究数据线索提供更有益于老年人识别信息的解决方案。
(2)老年提醒系统设计研究
老年提醒系统是指通过视觉信息提醒老年人完成日常生活的相关事项。主要包括时间提醒、安全提醒、事件提醒、以及特殊服务提醒。时间提醒主要研究老年提醒系统中的时间日期,通过时间日期给予老年人一个准确的时间方位,而时间日期系统在整体的提醒系统中通过什么方式融入进去,以及通过什么方式对老年人予以提醒;安全提醒主要研究公共服务设施中对老年人的安全提醒,思考老年人如何通过必要的提醒维护自身的安全,避免受到危险物品的伤害;事件提醒主要研究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记忆力出现问题,如果忘记必要的日程事件必然会对生活造成影响,因此设置老年公寓的事件备忘提醒能及时帮助老年人有条不紊的按照计划生活;特殊服务提醒主要是指在特殊状况下的特定提醒。
(3)老年视觉信息交互设计
老年视觉信息交互设计旨在规划和描述老年信息传达的行为方式。从老年群体角度来说,视觉信息交互设计是一种让视觉反馈信息有效、易用且让用户愉悦的技术,能够将“老年导向”和“老年提醒”两个方面予以系统地规划和整合,从而形成多功能的信息媒体(如图6所示)。
(三)基于社会养老模式的老年环境规划设计研究—环境体系支持与实现
根据具体国情和现实情况,我国目前主要是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服务为支撑”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不同的养老模式推动了不同的老年居住环境规划设计。[5]
1.居家养老模式下的老年居住环境规划
居家养老是一种传统型普遍的养老居住模式,这种模式主要依靠家庭、邻里以及社区提供必要的养老服务。鼓励老人居家养老并尽可能延长居家养老的时间,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情国策,将有助于我国缓解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及社会照料支出不断增加的压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肌能退化、健康状态的改变,老人在住宅内的时间越来越长,对住宅空间环境的依赖程度也逐渐增高,住宅内各项设施的设计和配置水平直接关系到老人的健康与安全。因此设计师在设计住宅的空间环境时应参照老年人设计规范,根据老年人生理、心理、行为特征,遵循无障碍、安全性、舒适性、可达性等设计原则,结合老年家庭状况,对老年居家环境进行“适老化改造”、“通用型设计”、以及“多代居”设计。
(1)家庭住宅的“适老化改造”
充分考虑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扰,对老年人的居住空间进行“适老化改造”十分必要。结合《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等,设计出适宜老人起居生活的空间环境。随着年龄的增加,老人会出现身高变矮、弯腰、驼背等生理现象并伴随着视力衰退、色弱等症状,同时行动迟缓、准确度下降这些生理各部分机能的下降导致日常生活中会有诸多不便。此时,普通的住宅设计己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老年人需要的并不是前卫、美观、华丽的设计,而是基于功用性、安全性和适用性的住宅再改造。
(2)通用型老年住宅设计
通用型老年住宅最初由日本开发出来,也称为长寿住宅。所谓通用住宅,就是在设计和建造最初时,树立贯彻老年住宅设计的必要技术措施,把老年人的需要考虑进去,使老年人在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时能增加必要的设施和设备, 使住宅能够随着老年人身体肌能的变化而弹性的改变。这种住宅对青年人来说也有很大的意义,因为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由年轻进入老年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部分器官的老化,人年老时身体机能仅为20岁时的50%,通用住宅能够通过增减设施来满足人们人生中各个阶段的不同需求, 使人年老时不需要重新对空间进行设计而只是做稍稍改动亦可满足需要。
(3)多代居老年住宅设计
中国自古以来的居住方式是三代同堂甚至是四代同堂,以利于老人照看孙辈,儿女孝顺老人,通过家庭代际关系完成养儿、养老的过程,多代居住宅形式就是基于此背景而产生的。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结构不断缩小,当下有条件的年轻人,一般会在结婚后与父母分开居住,成立独立的小家庭。而在小孩出世需要老人帮忙照看时,或者父母年迈需要照顾时,又考虑与父母同宅居住或相邻居住。多代居的居住形式既能使老少两代人互相照顾,随时进行感情交流,又不至于使两代人没有自己的私密空间,是较为适合中国人心理的一种居住方式。老少两代人可以根据希望居住的亲密关系选择同居型和邻居型多代居形式。
2.社区养老模式下的老年居住环境规划
社区养老主是指在现代住宅小区内提供生活起居、医疗服务、文化娱乐、交通等综合服务,是对居家养老的补充,是一种新的养老模式和住宅开发的新理念。
(1)社区养老模式下的老年居住环境设计要求
社区养老要求设计者在前期的规划设计、景观设计、配套服务实施等方面根据老年人的特征做出一些特殊的改动:第一、符合安全、健康的社区住宅设计规范。从居住区规划设计、社区规划设计、单体建筑设计、户型设计,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的安全、健康社区。第二、满足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一切从老人行为特征出发, 分析老年人有什么样的身体肌能、心理特征、生活习惯等,确定适宜老年人的设计方案。
(2)社区养老模式下的老年居住环境亲情化、全龄化设计
社区养老既是一个承载着养老功能的社区,也是一个从孩童、青年、中年到老年的全龄化居住社区。社区养老模式下的老年居住环境亲情化、全龄化设计要满足以下方面:第一、在社区规划中应设置部分单独老年公寓,能够满足老年人不愿意打扰子女生活的的需求;第二、在社区规划中应设置部分可拆分的组合形式的户型。即满足老年人相对独立的生活,又可享受子女的亲情关怀以及特殊情况下的需求;第三、在社区规划中设置部分大户型。大户型可以满足父母与子女融洽亲密共同生活的需求。
(3)社区养老体系规划实施策略
社区养老居住环境规划实施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加强建筑技术规范体系。遵循国家健康社区及老年社区建筑技术规范的设计要求;第二、加强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健康的服务管理意识,建立系统化社会医疗服务模式。包括在社区内宣传和开展系列讲座、定期免费开展健康咨询、体检与诊断;第三、加强增进健身体系。鼓励老年人健身运动。老年人的健身体系的构成分为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主要包括居室空间、社区公园和健身会所等,并与社区内外交通、休闲、局部健身相结合;第四、加强社区文化交流体系。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以健康向上的文化主题塑造社区的文化氛围。设老年文化活动中心、文化活动站等社区文化体系,营造老年文化交流系统;第五、加强立体多维的景观设计体系;第六、完善配套的服务体系。按照我国实际情况,以可持续原则为指导,根据层次细分的不同经济状态和需求,建立健康物业管理与服务配套。
3.机构养老模式下的老年居住环境规划
机构养老模式下的老年居住环境主要包括老年养护机构和其他类型的养老机构。老年养护机构主要实现以下功能:为自理型、介助型和介护型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心理疏导、紧急救援。[6]从设计的角度来讲,机构养老的老年居住环境规划应该以功能需求为导向,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机构养老模式下老年居住环境设计应以人为本
老年人对环境设计的要求会有很多方面不同于一般人。在生理方面的各种机能的衰退需要有更多的辅助设施来增强他们的行为能力。由于年老而产生的寂寞和孤独感等心理特征则需要利用室内照明设施和室内环境的配色来缓解。养老室内空间环境中的各种设计,都要依据老年人个人发展的方方面面来进行,“尊老、养老、爱老、疼老、护老”,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养、老有所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机构养老设计中,所有设施必须是有针对性的适老化设计,最终目的就是要营造一个舒适的空间环境,建立一种有持续性生活辅助的居住环境。因此,机构养老的空间设计就要考虑到老年人的日常起居、生活习惯、社会交往活动以及文体娱乐等生活的各方面。
(2)机构养老模式下老年居住环境的安全性设计
第一,针对身体机能衰退的安全性设计。老年人心理老化与生理老化两方面的影响导致老年人居住安全感下降,对环境的安全需求增强,因此,安全性就成为了机构养老模式下空间设计的基本保障。在机构养老设计中的安全性原则不仅要针对老年人生理状况,而且要考虑到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合理组织空间关系,给予室内安全感的同时也能够改善老年人的孤独感与危机感。
第二,针对视觉衰退的安全性设计。老年人视觉上的衰退导致其对障碍物的识别能力下降,因此室内空间设计要尽可能做到视觉上的无障碍设计,例如,合理布置光源、增加夜间照明等方式;采用大按键开关,加大字体,提高背景与文字的对比度,帮助老人识别与判断,从而提高安全度。
第三,针对听觉衰退的安全性设计。老年人听觉退化引发的听不清或听不到,会对老年人造成一定的危险。针对老年人的听力特征,在进行设计时,可利用其他感官来弥补听觉障碍,如:增加灯光提示、采用有视觉信号的报警装置等,确保老人迅速了解周围环境的状况,保障其安全。
第四,针对触觉衰退的安全性设计。老年人触觉的衰退也会导致老年人对冷热变得不敏感,对物体表面灵敏反应度降低,不能真实识别物体特征等。在室内空间界面布局上,宜根据老年人触觉衰退特点,对室内界面进行表面处理,其界面的材质选用及造型设计应做特殊处理。室内生活空间的界面应手感温润,无冷硬感,例如可选用透气性较好的天然材质为主的壁纸;界面怕磕碰的位置可使用软包,既温馨又能增加触觉感,同时也降低了安全隐患。
(3)机构养老模式下老年室内空间的可达性设计
空间的可达性设计是老年室内空间环境的先决条件之一,室内空间之间应尽量保持顺畅,在室内各个空间之间形成“回游动线”,避免过于曲折复杂的交通路线,同时室内走道两侧的家具和墙体上要避免出现形体锐利的凸出物和挂件,地面上低矮物品如脚凳、箱子等不要放在交通路线上,同时增加各个室内之间的开口数量并对其位置进行巧妙调整,以增进视线及声音的联系,从而降低老年人发生意外的几率。
四、结语
面向老龄化社会,创新设计是责任,更是关怀。面向老年产品、视觉信息、居住环境的创新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老年生活模式人性化走向,解决了老年群体在不同养老模式下的安全、舒适、健康和高效问题,满足了老年生理机能和心理需求,有效促进了老年服务体系的稳定、和谐。但是,老年社会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体系,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制约,以及相关的不确定性,预想通过设计来构建理想的老年社会新秩序,还需要综合考虑老年社会的体制机制,老年群体本身的多样化诉求,基于中华民族孝文化、家文化、根文化的社会价值观,面向老年生活模式的社会固有的老年照护基础,等等。由此,老年服务体系的创新设计支持与实现是综合性的社会学课题和复杂性的设计学课题,需要多方的协同并进,宏观政策和微观模式相统筹,创新理论和设计实践相结合,以责任和关怀为己任,进一步完善、丰富、拓展老年服务体系,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真正实现“幸福老年、安康老年”。
参考文献
[1] 王俊, 龚强, 王威. “老龄健康” 的经济学研究[J]. 经济研究, 2012, 1: 013.
[2] 孙颖心.老年心理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3] [美]Jakob Nielsen.可用性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 李宁. 基于视觉认知的人体行为特征提取模型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关键词:智慧养老;养老体系;顶层设计
一、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我国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目前属于老龄化加速发展阶段,预计2025年老年人口将超4亿,我国将进入严重老龄化阶段。“空巢老人”“未富先老”等现象随之而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协同和共生等特性,使得人们在面对老龄化带来的各种问题时,自然而然的转向了现代信息技术,“智慧养老”应运而生。文章通过对智慧养老的概念、现状、存在问题以及策略对策等方面的梳理,从政府、公众、产业的需求出发,提出了我国发展智慧养老的对策建议。
二、 人口老龄化带来问题
从宏观层面来看,不断加快的老龄化进程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一方面,人口老龄化直接使得国家在养老金、医疗保险和养老服务等方面面临不断攀升的人、财、物压力。另一方面,快速推进的城镇化导致我国人口的高流动性,间接阻碍了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因此,在“十三五”这一新时期,采取有效方式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从结构上优化养老金制度并做好相应的财务准备已经迫在眉睫。
从微观层面来看,老年人口的增加还带来了家庭结构的变化。现有家庭在以下六个方面均面临巨大挑战:“4-2-1”的家庭结构模式让老人无人照顾、年轻人压力重大的矛盾凸显,“老有所养”受冲击;“医养分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老年人“看病难”“报销难”“养护难”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老有所医”受阻碍;目前的养老模式和养老机构较少顾及老人精神和文化方面的需求,从而使一些老人在退休后产生“精神贫困化”的症状,“老有所乐”被忽视;当前未能真正从老年人的认知结构、知识背景、情感动机和现实需求等角度深入探索老龄教育的发展理念、内容和形式,“老有所学”受阻碍;目前很多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居住条件以及配套的服务设施都存在较大的隐患,相关法规和政策缺乏,“老有所住”遇窘境;目前养老制度、养老政策和相应的养老模式和结构都无法很好地满足老年人自我实现的需要,老年人的智慧、经验和才干无法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老有所为”难实现。
三、 智慧养老的定义及优势
1. 智慧养老的定义。“智慧养老”最早是来自英国的生命信托基金会,起初也被称为“智能化家居养老”,意指通过物联网等技术随时随地、全方位监控老年人的各种信息,让老年人在家就过上高质量的晚年生活,如通过地面安全传感器,可以在老人摔倒的时候发出警报等。而后很多学者对“智慧养老”的概念进行了延伸,如郑世宝(2014)提出智慧养老的概念,指出智慧养老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开展综合性、线上线下、医养融合、全方位的养老服务。左美云(2014)强调智慧养老从衣食住行、娱乐、健康等方面为老人提供全面的服务,在帮助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不忘帮助其体现自身的价值与尊严。
现在的智慧养老更多的强调智慧、更加关注老人的精神生活层面、也更加注重多个主体(老人、家庭、社区、养老机构等)的协作。因此,智慧养老是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等现代科技技术,通过各类传感器,结合传统家庭、社区、机构养老等养老方式,将各方紧密联系起来,满足老人的物质与精神需求,致力于为老年人打造更加健康舒适、安全便捷环境的新型现代养老模式。
2. 智慧养老的优势。传统养老的主体主要是家庭、机构和社区。以家庭为核心的养老即家庭养老,老人在家中自我照顾、由子女照顾、请保姆照顾或由专业服务组织定期提供上门服务。但是该模式存在老人自理有安全隐患、子女忙于工作而照顾不周、专人照顾服务费用过高等问题。以养老机构为核心的养老即机构养老,老人在养老机构接受统一的养老服务,难以实现个性化需求。以社区为核心的养老即社区养老,社区以家庭为单位,合作养老机构承担养老服务责任。在该模式下,老人服务消费意识不足,导致有些服务少有老人问津,服务提供商在运营初期存在严峻的生存问题。而“智慧养老”运用现代信息科技构建的高科技集成平台可以应用于任何传统的养老模式,对其服务进行整合和改善。与传统养老模式相比,“智慧养老”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服务能力方面,利用信息技术的集成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从多个层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智慧养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适老化智能设备,可以解决护理人员不足及护理费用过高的问题,提高了服务工作的水平,降低了人力和时间成本,实现服务的优质和高效。同时,依托社会公共信息平台或单独建设的智慧养老系统,将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和企业、社会组织进行对接,为老人提供精准便捷的服务,实现服务的供需平衡。此外,通过对涉老数据的收集,建立老人基本信息数据库,为政府给予老人相关补贴、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提高政府为老服务能力。
在服务形式方面,运用实惠便捷的包对点服务形式,从家庭及社区层面创新社会保障形式。传统养老的服务形式主要有点对点、包对包两种。点对点服务形式,即老人在家接受钟点工或保姆的上门服务,该服务形式针对性强,能满足老人的个性化需求,但成本较高,且需要较多的人力。包对包服务形式,即将老人集中在一起,提供统一的养老服务,该服务形式可以实现规模效应,但服务较为单一,众口难调。“智慧养老”打破以上两种服务形式,运用相关技术将养老信息集成到一个载体,该载体同时连接个人(点)和服务终端(服务包),通过网络和信息技术,为老人提供多样化选择,实现“自助式”服务。
在服务内容方面,满足老人多层次需求,从个人层面落实社会保障内容。传统的照护和医疗等方面的服务普遍位于需求层次的低端,随着信息技术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服务内容已经难以满足老人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而“智慧养老”的内容突破了传统的“助老”范畴,同时兼顾“孝老”和“用老”,让老人摆脱被“监控”、被“服务”的束缚感,通过“嵌入”的方式进行智能提示来提供友好的养老服务,让老人实现被尊重的需求。“智慧用老”即通过网络技术及社交平台,利用老人的经验智慧,使老人发挥余热,做到“老有所为”,实现老人的自我实现需求。
“智慧养老”紧跟信息时代的步伐,顺应“互联网+”的浪潮,利用互联网、社交网、物联网、移动计算等现代科技技术,建立起连接老人、家庭、社区、机构及政府的适应性系统,是现代管理思想的重要体现。
四、 发展现状
1. 发展情况。
(1)国外智慧养老的发展情况。英国、美国等国家已率先进行了有关智慧养老项目的实践,并获得一定的成效。在美国的弗吉尼亚州就有很多门诊都安装了“远程医疗”网络,服务对象的三成都是老人。投入使用后有效的提高了服务效率,并减少了护理费用。英国则使用了机器人护士,服务于家庭或社区。不仅可以完成日常护理,还能够与老人互动,为老人提供咨询建议。英国生命信托基金会将智慧的理念运用到老年公寓的建设中,通过在家具、地板中植入芯片等方式实现老人生活远程监控。“机器外套”是日本一所大学专门为行动困难、肌肉萎缩的老年人设置的,现已被普遍推广。
(2)我国智慧养老的发展情况。我国的智慧养老也得到了政府和各界人士的积极推动,已有很多优质的智慧养老项目得到实施。如全国老龄办计划在全国推进“智能化养老试验基地”建设,并批准筹建全国智能化养老和全国老龄智能科技产业园;乌镇联合中科院物联网研发中心引进椿熙堂项目,拟建设惠及全镇的“物联网+养老”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长沙韶山路社区上线了“康乃馨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通过智能终端和体检设备为老人提供远程高科技养老服务;常熟市建设了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推出“CCHC持续照料社区”模式,打造“医养康护”四位一体的养老体系;也积极行动,以“互联网+”为抓手,构建“一台五网”智慧养老应用体系,通过为老服务热线对接需求与服务,实现多样化养老。老年信息科技产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发展方兴未艾,动力十足。
2. 存在问题。
(1)规范化管理机制、统一信息化标准缺失。智慧养老体系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缺乏统一的信息化标准及规范的管理机制就会造成养老服务参差不齐、资源利用率低下、重复建设等问题。因此,需要有完整规范的标准体系提供保障,而从当前来看,不仅不同省份的智能养老产品差异很大,就连同一省份不同地区的差异也非常明显。标准的不统一造成了相关资源的浪费,使得经验的总结和分享没有规范化,不利于推广,同时也制约了养老服务信息化产业发展。
(2)老龄社会体系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方面力度不够。目前智慧养老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当前的研究主要局限在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和智慧医疗领域相关的产品上;智慧养老的系统和平台虽然由政府主导,但大多数还是分而建之、分而治之,并没有从全局进行规划和设计;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也存在譬如重复建设、多头管理、无人问津、沟通不畅、体制桎梏等问题;另外,我国养老领域还存在政策缺位、政策落实不到位的情况,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方面力度不够。
(3)养老信息化建设滞后,智慧养老面临技术发展障碍。当前我国的智慧养老产业刚刚起步,物联网、信息安全等相关技术还处在萌芽期,甚至在某些技术方面仍相对空白。在智能终端上的体现尤为明显,有些终端检测存在误差,售后服务滞后,不能很好的满足要求,同时信息安全方面也面临巨大挑战。
(4)优质智慧养老项目覆盖面过窄。通过比较养老信息平台的覆盖面,可以发现当前已推广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的设备配置以及技术水平相对有限。烟台、南京、北京等地的智慧养老项目有些仅仅覆盖了部分小区和福利院,多种类似智能老年公寓信息化系统等优质产品完全可以大范围推广,使更多老人受益,但事实却仅仅覆盖一小部分人群。由此可见,智慧养老的优质项目推广范围有限,并未得到真正的推广。
(5)智慧养老项目普遍缺乏专业团队。在当前的智慧养老项目中,缺乏专门负责的团队进行持续推动,难以很好的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特别是很多涉及技术的专业知识,削弱了专业化。此外,对于如何科学有效接近老人、了解他们的需求等问题,也需要专业人员的帮助,才能制定出更加具体、可靠的方案。
五、 发展对策
1. 积极推动养老服务信息化的标准建设、规范先行。建立行业标准和市场规范是推进智慧养老发展的基础,是推动为老服务发展的保障。从业务需求的角度看,相关标准规范应涵盖智慧养老事业、智慧养老产业和智慧养老服务三个方面。从项目实施的过程看,需要制定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维护做出制度性和流程性的规范;从项目覆盖的技术角度看,需要制订所涉及的网络通信、信息安全、物联/互联技术等做出技术性的标准和规范;从项目的层次结构上看,需要形成信息基础设施层标准、信息数据资源层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层标准、信息应用系统接入标准;从项目整体性上看,需要形成总体建设运营标准、信息安全保障规范和标准规范的评价体系。
2. 进行顶层设计,建立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智慧养老服务体系不仅仅包括信息系统的建设,还涵盖了体制机制改革、标准制定等一系列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资源能够在智慧养老的概念下有效的对接。其实现路径为:
政府部门进行顶层设计和集中管理,建立全国统一的智慧养老云平台,汇总全国老年人各项基础信息到一个统一的信息技术平台,为老龄事业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实现涉老数据的集中和贯通,形成智慧养老的数据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