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保护生物学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生物课堂 教学 生态 德育
生物科学为实施生态德育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和教育资源,在生物教学中实施生态教育,能促进学生生物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实现科学技术的和谐发展,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生态德育的概念
当前关于生态德育的理论研究大都集中于生态德育的价值论层面上,实践研究相对较少,对生态德育概念上的界定也比较单一。通过大量的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当前在生态德育概念的表述上几乎都是援引刘惊铎教授的观点:“所谓生态德育,不是生态伦理学,也不是生态道德,而是一种生态教育活动,一种新德育观。它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的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它要在受教育者的思想上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和生存发展观,并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识地控制人对自然的盲目行为。”这是目前学术界认可度比较广泛的生态德育概念。
二、生物科学对生态德育的现实意义
1.生物科学为生态德育提供科学理论基础。生态德育的科学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生物科学领域中的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的生存条件以及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其研究对象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的基本单位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区域中由生物与其所处的环境所构成的统一的整体,它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环境等几个组成部分。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从结构上说它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等几个密切相关的部分组成;从功能上说,它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将各组成部分紧密联系起来,并具有稳态和反馈调节的内部机制。各种生物通过食物供养关系相互联结起来,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能量、信息主要就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在自然界中,处于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使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总能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就是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但是生态系统维持这种平衡状态的能力是有限的,当外来的干扰因素超出了生态系统自身的调节能力时,生态系统就会失衡,或者说生态平衡就会破坏。
2.生物学课程为生态德育提供教育资源。生态德育以生物学知识为科学理论基础,这就使得在生物教学中实施生态德育具有明显的优势,生物学课程能够为生态德育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在课程内容的设计思路中也指出“考虑到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结合生物学科特点,内容标准突出了人与生物圈……”在教科书的编写中,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生物学实验教科书为例,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体现了以生物圈为主线的特点。以生物圈为课程内容的主线,将人类和其他生物都纳入生物圈的范畴,引导学生树立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类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自然观。这是非人类中心主义视野下的课程理念。从具体的课程内容上来说,不同的课程内容有不同的生态德育价值,和生态德育的内容体系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可作为相应的生态道德教育的素材。
三、在生物教学中实施生态德育的意义
1.促进学生生态道德素养的发展。中学生物教学中的生态德育是学校德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生物教学中实施生态德育,有助于学生生态道德素养的养成。这是生态德育的本位性,也是生态德育的价值所在。生态道德素养的培养有多种途径,不只是生物教学,还包括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的教学,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的其他教学活动、学生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等都是培养生态道德素养的途径。但是,生物学科作为一门与生态德育有着密切的理论渊源关系的学科,在生物教学中实施生态德育有着更多的有利条件和因素。生物学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系统、全面地认识自然,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自然观,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和生态道德意识;对生命本质美、生命过程美、自然生态景观美的体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生物学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以及人们采取的相应的环保措施等内容和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能力。
2.促进生物学课程目标的达成。将初中生物学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目标。和生态德育理念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对应关系。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他方面目标的达成,生态道德教育能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必然要求学生了解当今自然界生物资源状况,也就将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包含在内;生态德育要求培养学生热爱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情感,也就必然的包含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的培养;同时,生态德育要求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能力,其中包括保护环境的能力,而保护环境离不开人类的科学技术实践,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比如科学的态度和创新、实践的精神;另外,生态德育也关注人类自身的发展,关注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因此,生态德育不仅有助于中学生物学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目标的达成,而且是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目标的超越。
关键词:电影电视资源;初中生物;应用策略
生物这门学科是一门兼具科学性、实践性、理论性的综合性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生物课的学习并不仅仅是掌握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生物概念,更为重要的是认识和了解我们身边的生物现象,对于生命的形成与生物现象的存在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对于生命和自然充满热爱和敬畏,从而获得一种真正的生物核心素养。目前,电影电视资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十分普遍,本人将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入手展开一定的论述与分析。
一、电影电视资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有的理论基础
(一)视觉教学论
1928年,在《图像在教育中的价值》一文中韦伯阐述了视觉教学的重要性,他认为视觉感官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中仅仅使用语言会使同学的兴趣减弱,容易导致言语主义,照相技术的改进使学习者的教材环境得以扩充。而实验教育也已证明,视觉教具使得课程形象化,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十分显著的效果。
(二)“经验之塔”为核心的视听教学理论
爱德加·戴尔作为视听教学领域的专家在1946年出版了《视听教学法之理论》,对视听教学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系统总结,发展出了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视听教学理论体系。他认为在经验之塔中,视听媒体,比语言、视觉符号更能够为学生提供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并且能够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其他直接经验方式的不足。
二、电影电视资源对于初中生物教学的意义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很多時候学生对生物课堂的认知就是需要大量的记忆,因此大部分学生都缺乏生物学习的兴趣。不得不承认的是,电影电视对于初中生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将电影电视资源引入课堂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以一种最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生物学习当中。而影视作品将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生物现象进行精彩的演绎,给学生提供了最大的想象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
(二)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在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课堂当中,学生的学习资源是十分有限的,能够利用的学习资源也就是教材的内容以及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这极大地降低了生物教学的效率和水平。在课堂当中引入电影电视资源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生物学习的视野全面打开,学生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生物知识和学科体验,丰富学生进行生物思考的角度。
(三)完善学生的生物知识体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所接收的知识都是被动地从教师那里得到的,而通过观看电影电视资源,学生自身对所学的知识具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学生自身作为学习的主体开始自己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本身的经验世界以及理解和思维的过程内化而形成,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电影电视资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把握电影电视资源在课堂中的应用原则
在初中生物课堂当中引入电影电视资源,我们需要把握以下几方面的原则。第一,谨慎选择适当的电影电视作品。并非所有的影视作品都可以随便在初中生物课堂当中应用,在进行影视资源选择时教师一定要谨慎仔细,尽量选择那些既具有教育意义、内容健康向上,又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身心发展特点的影视作品。第二,把握教学重点,不可本末倒置。我们必须明确引入影视资源只是一种教学手段,绝非是教学目标,切不可舍本逐末,导致教学流于形式,无法发挥本质作用。第三,注意影视资源与教材内容的结合。影视资源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才能够发挥更好的教学效果,否则教学内容与影视作品完全脱节,对于学生来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二)利用电影电视资源进行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如果在课堂一开始导入不太成功的话就会导致学生难以投入到本节内容的学习当中,因此把握好课堂导入的环节就显得十分重要。本人的多次课堂实践证明,利用影视片段进行课堂内容的导入具有十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七年级第一章的内容《周围的生物世界》时,教师可以选取《海底总动员》中的一个片段进行课程导入,使学生对我们周围的生物产生一个宏观的印象,了解生物的多样性,从而激发一定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这个基础上引入生物学的概念,使学生能够对生物这门学科产生一定的兴趣。
(三)利用电影电视资源对学生进行身心教育
在初中生物课堂中有很多内容都是关于人体的健康的,而教师单调枯燥的讲解难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电影电视资源的教育意义则更为直接而深远。例如,在学习《传染病》这部分知识的时候,为了使学生能够了解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的措施,我们可以为学生播放影片《预防艾滋病》,在影片当中有一些具体的案例呈现,使学生对艾滋病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在观看影片过后,我们可以开展一个主题班会,使学生共同总结引发艾滋病的高危行为,让学生懂得保护自己,并通过适当的言语引导学生尊重和接纳艾滋病患者。
生物是一门重视实践和体验的学科,而电影电视资源恰恰能够带给学生这些东西,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升生物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推动着预防医学理论的研究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无病就是健康”,这一概念在20世纪30年代被否定,代之以健康意味着“结实的体格和完善的功能,并充分地发挥其作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简称WHO)成立,提出了“使所有的人都尽可能地达到最高的健康水平”的目标,这就更新了医学的目的,即医学不仅是治疗和预防疾病,还有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功能.联合国卫生组织(WHO)对健康是这样定义的:健康乃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这一健康观的提出,标志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其中包含着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对预防医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社会进步推动着预防医学理论研究朝着社会化方向发展
2.1预防医学向社会预防为主的方向发展.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预防医学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人们认识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危险因素和高危人群的研究对预防医学探索病因和制定预防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要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必须使医学更加社会化.深入地进行健康教育,引导群众合理消费,接受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医学社会化的一项重要任务.
2.2预防医学朝着防病与保健相结合,向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和人口素质的方向发展.预防医学的研究己不局限于疾病的预防,而是更加重视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和延长寿命,为此,营养学、食品卫生学和运动医学的研究在预防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工业迅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城市综合性污染可导致总死亡率、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提高,先天性畸形发生率上升,因此,必须将保健作为预防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2.3环境与健康问题成为预防医学的热点.21世纪人类面临四大问题:人炸、环境污染、能源匮乏、疾病控制.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全球的关注,预防医学应积极参与解决环境与健康问题,特别是对环境中有害因素的允许量和消除方法,环境中微量有害因素长期危害性的研究尤为迫切.
2.4重视心理、精神和行为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成为预防医学发展的一个新趋势.现代工业化社会的特点是:节奏快,竞争激烈,经济和生活压力加重,精神压力大,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心理、情绪问题增多.家庭破裂造成儿童心理障碍;社会变革下的就业环境、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能力;家庭、婚姻、性观念和现实的应付能力;还有吸毒、酒瘾、赌博等社会恶习带来的心理、精神问题,都需要心理卫生教育、社会的关心和政府的政策支持.我国是世界上自杀发生率较高的国家,而我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网络建设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群体的需求.
3新技术为预防医学理论创新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持
3.1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发展促进了预防医学的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Internet为代表的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极大地改变了科学研究和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医学信息网的建立,使个人与国际上相关的研究机构进行快速联接成为现实,为世界范围的疫情通报查询、文献检索与信息交流及远程会诊和专题讨论等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预防医学的发展.同时先进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探索疾病的发生原因和疾病进程的多因素研究中帮助研究者更清楚地了解到客观事实.
3.2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学科的发展以及基因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各种疾病的病因更加明了,各种预防措施更加科学有效.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出多种高效疫苗,为控制和消灭一些传染病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在分子生物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下,将会有更多的传染病从控制走向消灭,一些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病也会得到全面的控制.一些常用的基因研究技术如DNA重组、基因克隆技术、DNA测序、核酸杂交等开始应用于预防医学实践中,开辟了疾病控制的新途径.
3.3应用现代社会学的观察方法,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导致了对健康认识的观念转变.认识到健康与疾病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医学问题,而且还涉及到整个社会,如疾病的预防,健康的促进所采取的任何策略和措施的实际运行,都必须要得到广大居民的共识和全社会的参与.
3.4高精度分析技术的不断引入,大大提高了预防医学对疾病的监测水平、预防效果,使得更多的危害可以被揭示和确认.
4新问题的出现
对预防医学理论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4.12003年的SARS疫情在全球的暴发流行以及近年来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使世界各国的公共卫生体系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也对预防医学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2相当一部分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威胁仍然存在,直接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解决这些传统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并应对新型疾病的威胁仍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的危害人群健康最严重的48种疾病中,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占40种,占病人总数的85%.全世界每年死于传染病1700万人,传染病在我国仍是危害人民健康的最大因素,近年来,一些已被控制的传染病又呈死灰复燃之势,霍乱、肺鼠疫、结核病等都发生了传染几十万人以上的流行.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近20年来,新增加了30多种新传染病,如艾滋病、军团菌病、莱姆病(Lyme)、埃博拉出血热(Ebola)、拉沙热(Lassa)等.
4.3非传染性慢性病对人民健康的危害加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的死亡率占全世界所有死亡原因的1/4以上,是各种残废原因中比例最高的.据统计,我国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肿瘤、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所造成的死亡,目前已占全部死亡的70%以上.
4.4地方病和职业病将长期存在.我国是世界上地方病病种最多、分布最广、危害严重的国家.目前我国有5.1亿人口生活在缺碘地区,缺碘不仅引起地甲病和克汀病,而且缺碘还会导致儿童智力低下.我国现有1000多万智力残疾人中80%由缺碘所致.由于水、煤含氟量过高所引起的地方性氟中毒,全国约有3000万氟斑牙患者和260万氟骨症病人.我国有5个省区的部分地区属贫硒地带,缺硒可引起克山病、大骨节病和心脑血管病.随着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我国职业病迅速上升.尘肺病人、慢性职业中毒、急性职业中毒、急性农药中毒等每年都大量发生.
4.5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随着社会的变革,工业化、都市化进程加快,家庭、社会结构的变化,精神疾病患者有上升趋势.美国资料表明,门诊病人中半数属于心身病,我国大城市约占1/3.心身病是指由于精神紧张、情绪压抑等原因引起的器质性疾病,如高血压、神经衰弱、抑郁症等.此外,酒精和其他药物依赖也在急剧上升.心身疾病和精神疾病不仅危害个人健康,而且影响家庭和社会安定.
4.6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日趋严重.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问题,我国已进入标准型老年社会,60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总数已超过10%.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比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多,而且解决难度也大.据抽样调查,全国近30%的老人健康状态较差或很差;上海市对5000名老人进行的随机抽样调查,老年痴呆症在65岁组发病率为4.86%,75岁组为12%;老年人70%患有多种慢性病.预防老年病和提高老年人群的无残疾预期寿命,是预防医学面临的新课题.
5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预防医学理论创新研究
5.1大力开展应用型预防医学科学研究.开展预防医学工作必须依靠科学.预防医学科学也只有与公共卫生和疾病控制工作相结合,才能更具有生命力.当前公共卫生和疾病控制中的许多问题,需要开展科学研究,需要尽快给出答案.同时,对可能在未来出现的问题,如病毒对抗生素的抗药性、生态系统的破坏、食品和药品安全、公共卫生的国际合作等应该进行前瞻性、多学科的研究,提供有关的预案措施.
5.2努力实现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当今科学发展中综合的趋势更为突出.现代生态学在更大的时间和空间上实现了多学科的综合,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连接起来,人类社会可纳入到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中,预防医学的研究也日益重视多学科综合研究和对复杂过程的总体研究.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开放性系统,在复杂多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健康受到多层次多因素的影响,至今很多疾病的病因尚未弄清,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不能保留在割裂的单科研究和笼统的语言描述上,宏观的综合研究和分析至关重要.
5.3研究方法上宏观与微观并重.首先从宏观上对疾病分布规律和流行环节以及对健康的因素进行研究仍将是预防医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然而仅从宏观上研究,没有微观研究不能最终阐明原因和确定具体的流行过程.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技术的成就为预防医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建立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的微观研究已在疫苗的研制、早期的诊断、发病机制和环境生物学监测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因此,预防医学的基础研究必须采取微观和宏观并重的方法.
5.4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预防为主”始终是我国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针.必须在政府层面上加大工作力度,通过制定规划,明确完成规划目标的相关政策及保障措施,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使“预防为主”方针得以落实.在资金的投入上,要能够保证“三级预防”的策略贯彻落实.树立“大卫生”观念,相关部门密切协调、配合,共同完成重点疾病防控目标以及政府的疾病控制政策.重点突出、浅显易懂、广泛深入地宣传预防医学知识,让群众自觉与不健康、不卫生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作斗争.
一、使学生了解STS教育的含义。
有效地进行STS教育渗透,首先必须使学生了解STS教育思想,以及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在绪论的学习中可以做讲解:生命科学既属于自然科学,更是一门实验科学。生物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描述阶段到实验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阶段,通过此历程的一些实例讲解,既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的发展不仅反映了人类认识史的一个认识过程和一般科学的发展趋势,还反映了实验手段的不断改革史,以及生物科学的发展与社会和科技进步之间的关系。在当代生物学的新进展中,要使学生认识到现代生物学的新进展是在采用许多先进的技术和手段的条件下,有的是在多学科渗透的基础上取得的,而这些技术手段又是以生物学理论知识为基础的,如DNA重组合成技术、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脉冲电泳技术、同步辐射技术,等等。最终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学科的根本职能在于利用自然知识研究自然界的未知世界,探索通往未知世界的道路。因此,激励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来解释自然界中的“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技术的根本职能在于改造世界。如果说科学是用来解决自然界中“是什么”、“为什么”的话,技术则是以科学为基础,回答“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使学生理解到掌握技术重要的是对自然进行控制和利用,变天然自然为人工自然,发展新工艺,创造新品种。如我国研制的生物工程乙肝疫苗、抑制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干扰素,等等,都是利用生物学原理和一定的工程技术手段而产生的生物制品,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科学与技术的相互支持、相互影响。这样通过绪论课的讲述,使学生对STS教育有了初步的认识。
二、从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入手,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决策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是老师系统地讲述科学知识,学生静态地、被动地接收,实验课也主要是证明已学的知识。STS教育要求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把学习方法传授给他们,使他们不但在学校能获得知识,而且毕业以后能通过自学不断地、快速地获得新知识,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如下改革。
1.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更注重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现在的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如果在学校里只掌握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不懂得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知识就得不到更新与发展,就不能很好地为社会服务。我在讲高中《生物》中“生命活动的调节”时,首先让学生看书,再与学生一起总结出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几个步骤:观察到的事实(植物具有向光性)提出问题和设想(为什么?是具有芽尖的缘故)设计实验验证(排除影响因素,将芽尖切去)实验结果(不发生弯曲)结论(胚芽鞘的生长和弯曲,是由于它具有尖端的缘故),并告诉他们很多生物学知识就是通过这种探索的过程获得的。通过学习,学生对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有了大致了解,同时也明白了进行科学研究需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
2.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做课堂上的主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尽量设置一些与要讲的知识有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如在讲膜的结构和功能时,我举了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洗完苋菜的水仍是无色的,而将苋菜妙熟后,菜汤却是紫红色的,为什么?在了解细胞膜功能的基础上,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确定正确答案,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讲解。有疑问,可以随时提出。当双方都无充分理由说服对方时,我再适当加以点拨,使学生对细胞膜的功能有了深刻认识。另外,每一节课后,我都布置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有些同学课后还主动翻阅书籍,搜集资料,这往往使课堂讨论充实而热烈。
三、提高教学内容的社会针对性,使学生明确生物学知识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作用。
现代生物学与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如粮食、能源、人口、环境保护、国土整治、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等都有直接联系,并可能为之提供理论、方法与技术,这说明生物科学对人类的未来及社会的发展有重大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适当增加教学内容,提高社会针对性。如在讲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时,让他们回忆物理学中所学的能量转换知识,计算出线粒体中能量的利用率,并与机械效率相比;讲完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后,我介绍了基因工程,说明基因工程已经使工业、农业、医学等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并且必将影响世界的整个面貌;讲完生物与环境这一章时,我介绍了我市的生态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根据已学的生态学知识,提出搞好我市环境保护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1.适当增加生物技术的讲授,使学生能自觉地将科学与社会联系起来。学习科学知识的主要目的是要为社会服务,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而知识应用于社会的桥梁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我适当增加了生物技术的讲授。如讲细胞膜的知识时,介绍了生物膜技术;讲DNA的结构和功能时,介绍了DNA的粗提取与分离技术;讲单倍体育种时,介绍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教学;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2.30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9-0076-01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
情感教育是完整教育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一种特殊的独立的教育形式。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和自我情感调控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通过内化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最终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
二、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目标内容探析
1.道德感。
道德感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高级情感,是关于他人或自己的行为、思想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而产生的情感,它是与对他人和自己道德要求的需要相联系的。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和初中生的年龄、情感特点,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把初中生物教学中应培养的道德情感又细划为以下4个方面。
(1)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关心国家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利益,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生物学教学中有丰富、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题材和国情内容。如我国生物资源的多样性、特有的珍惜动植物种类、我国科学家在生物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等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危机、生态环境的恶化等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这些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
(2)辩证唯物主义观。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我们正确认识自然、探索自然规律、推动自然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强有力的武器。通过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生物与环境、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生物学中辩证唯物主义内容十分丰富,如生物界的一切现象的产生,都有其物质基础;生物是由单细胞到多细胞,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的;生物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的;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等等,都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材料。
(3)环境道德感。促使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生物科学,形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环境的意识。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生态伦理学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人与生物的关系、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观念。
(4)行为规范道德感。促使学生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有关生物科学的参观、实习和生物夏令营等活动,养成尊重自然规律和遵守法纪的优良品质;促使学生养成理性思维的良好习惯,克服意气用事和我行我素等毛病,在人际交往中树立守时、守信的观念;培养学生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品质,树立群体观念,养成协作习惯。生物学中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的素材是很多的,如生物学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外活动的顺利进行,都需要严密的组织纪律、规章制度;很多探究性实验往往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等都可以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2.理智感。
理智感是一个人对智能活动中发生的一切是否符合其求知的目标而产生的情感,它是与对知识和真理的需要相联系的。追求真理越执著,则人的理智感也越深厚。理智感是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一个重点。理智感目标具体内容又可细分为以下两部分。
(1)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理智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有:对学习内容表现出好奇心、新意感;对于学习中事物的矛盾或不能解决的问题,表现出怀疑与惊异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成就或解决问题后的喜悦的体验─成功感;对于学习过程出现问题的焦虑感;对于解决问题的准确性的自信感以及对取得很大的进步的自豪与欢喜等等。在生物学中,关于生物科学发展的信息和热点话题,如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最新成果,沿海频繁出现的赤潮,脑科学研究的新进展等探究活动等都可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培养和了解科学方法论。科学精神是约束科学家行为的价值规范或准则,是“从科学成就和科学探索中概括衍生出来的关于人在处世行事中所具备的一种精神气质,是一种追求对世界和人生的深刻认识和理解的执着的探索精神。”在生物学教学中,科学精神教育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促使他们健康地发展个性品质。科学精神的内涵很丰富,具体要求是:一是通过观察、实验探索事物客观规律,讲实情,说真话,不弄虚作假。二是坚信凭借自己的毅力和创造性思维与能力会发现和掌握尚未知晓的知识,并用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是为了共同的信念,善于与观点相同或不同的他人团结合作。四是无私无畏地把自己的发现贡献给社会和人类。
科学态度通常是指面对实际问题能够尊重事实和服从真理的精神倾向,它是一个人的优良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态度的核心是实事求是与诚实。具体内容如下:一是根据事实判断事物,没有获得充分证据不做结论的态度。二是运用因果关系的概念观察事物,重视识别事实与理论的态度。三是根据新证据或新理论及时修正自己的意见的态度。四是不盲目、不迷信、不偏见、不固执、不弄虚作假,尊重别人意见,追求真理和服从真理的态度。五是对待课外观察、实验报告、课后练习等作业,要有一丝不苟和力求精确、精益求精的态度。
学生在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过程中则认识科学理论的特征,正确识别科学与伪科学,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并形成相应的探究能力和培养科学思维品质。生物科学史和科学探究活动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的性质,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3.审美感。
一、展示生物学习趣味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生物学科承担着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职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当前生物科学研究的最新内容,以及展示其重要成果,让学生感悟到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与广阔前景,从而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探究欲望。笔者在教学中将基因工程应用方面的成果向学生传授,在生动的数据、图表、图片及视频演示的展示中,学生对基因工程的意义价值及未来发展前景等具有更深刻的认识。许多学生坦言: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基因工程是这么重要的一项科学研究。有了这样的生物科技最前沿信息作为引子,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被有效激发起来。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生物现象、生物实验演示,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习的奥妙,有助于他们提高对学习探究的兴趣。
二、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内容,增强直观感知体验
造成学生生物学习兴趣不浓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部分教师的教学工作远离学生的生活感知,使学生的学习理解如同空中楼阁,远不可及。对于这样的状况,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内容,从学生熟知的现象入手,增强他们对生物学习的直观感知体验,从而更喜爱生物学习,消除学习的畏难情绪。例如在《生态环境的保护》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当前因人口过度增长及工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造成的影响,并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家乡、自己生活的环境,存在哪些与教材内容相对应的现象。这样的教学活动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学生感到有话可说,许多方面的内容在理解的过程中更直观形象。又如教学《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选取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先进事迹,以及在本地区推广的杂交稻品种,向学生讲述这一科学研究对全国带来的水稻产量变化,运用直观的数据让学生了解科技带来的变化,这一研究成果对于中国农业发展具有革命性的促进意义。学生在这样的理论联系实际学习中,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增强。
三、运用先进电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生动效果
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多媒体教学手段及相配套的电化教学设施已经走进高中生物课堂,广大教师要摒弃陈旧的教学理念,将先进教学手段的作用发挥出来,为学生打造生动形象的生物课堂。笔者在教学活动中,将多媒体手段直观形象及模拟演示的效果发挥出来,让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一些微观知识变为直观形象的模拟演示,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直观深刻地理解相关内容。例如在《DNA分子的结构》教学中,笔者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模拟演示,让学生对DNA分子的结构构成有形象化的观察理解,将微观的现象转变为直观的模拟演示,这是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又如在DNA的复制、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等内容教学中,笔者运用多媒体动画模拟手段,将DNA的复制过程逐步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演示细胞从逐步衰老一直到死亡的全过程。这样的微观变化现象学生理解起来有较大难度,有多媒体手段的模拟演示作为帮助,学生的理解效果会明显增强。这样的教学手段让高中生物教学突破微观理解难度大的困境,较好地提高课堂的直观性与生动性。
四、改革生物课堂教学模式,吸纳学生自主参与
部分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采用灌输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看似能够全面地讲解知识点,而实际上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渴望参与、渴望动手,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生物知识,教师的满堂灌输模式制约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笔者对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活跃学生思维的自主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相关章节的内容教学中,笔者首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再直接灌输,而是将生物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分解为若干思考题,投影在幕布上让学生对照思考,在深入思考、相互研究的基础上逐题开展分析讨论,安排一名学生进行回答,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完善,对于其中存在不同观点的内容,还要进一步地启发引导和探究辩论。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在生物课堂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相互交流、辩论提高,将教师单向灌输的模式有效转变为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共同研究完善的素质化教学模式。除此之外,笔者还加大实验教学力度,凡是有条件让学生动手参与的实验,尽可能地给予学生实验操作的机会,要求学生分小组自行制订实验计划,设计实验过程,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现象与规律,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操作中将所学理论知识有效应用于实践操作,并在操作中学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着手思考并解决问题,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综合能力的双重目标。
五、教学之中展示教师素质,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具有较强自尊心、思想情感更为敏感的青春期学生,教师在教学中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都会产生影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态度和蔼、语气温和,让学生在心理上乐于和教师亲近,让他们将对教师的拥护迁移到对生物学习的兴趣上。同时,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多采取正面评价的方式鼓励学生、表扬学生,对生物学习中取得的进步及分析交流中思维的创新,都可以进行表扬,尤其是要针对班级部分存在自卑、自闭心理的学困生,更要进行正面评价,以这样的正面评价增强他们内心的积极情感,从而为生物教学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广大教师要立足教学要求和学生特点,多方面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增添动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微生物学” 教学实践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高等教育必须不断改革,而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学改革[1]。现代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此,许多新型的教学方法被尝试应用于教学实践,如基于问题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这些新教学法的共同特点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启迪学生思维的过程中传递知识与技能,进而实现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协调发展[2]。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法。现代案例教学法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于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案例教学法体现了教学论的人本化思想和现代心理学的建构主义认识论思想,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方式是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的需要,选择相关的真实事件设置成具体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以实现高层次认知目标[3],可见案例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与一味突出教师单一的主体地位、强调单向交流的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大不同,它更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的发挥,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推导,探索事物的内在联系,因而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微生物学”是武汉轻工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面向全校生物科学类、制药工程、食品科学类、环境工程、动物科学等专业开设的重要专业课。微生物学是典型的实验科学,同时微生物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微生物学”课程可选择的案例内容非常丰富,可以是科学史上的一个经典实验,可以是一位著名科学家的研究工作经历,也可以是一个引人关注的社会事件。近年来,我们在“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1.援引科学史中的经典实验
微生物学史中有很多著名的经典实验。通过对这些实验的逻辑分析,可以让学生体验微生物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中学习科学家的思维方法。在微生物学课“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章节的教学中,微生物的基因突变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在微生物学史中,微生物抗性突变究竟是环境因素“驯化”微生物产生“定向变异”还是微生物自发产生非定向变异,在较长的一段历史时期曾是研究者争论的焦点问题。从1943年起,几个学者设计了几个著名的实验。这些实验既严谨又巧妙,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上解决了这场科学纷争[5]。坦而言之,初学者的确很容易将“基因突变是随机的、非定向的”这个特点与“环境可对突变微生物定向筛选”二者相混淆,形成“定向变异”的错误认识。尽管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基因突变是“自发”发生的,但是这样仅仅强调结论的教学方式并不符合现代教学理念。选择经典实验案例,通过重现实验研究过程,让学生体会研究者的实验设计思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因此,借助多媒体教学,我们以图片形式展示经典实验的过程,针对每一步实验的设计理念提出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研究者的思路。以“Lederberg等的影印平板实验”为例,我们提出的问题如下:(1)影印平板是什么意思?该接种方法与常规的微生物接种方法相比有何特点?(2)实验使用了几种培养基?几种培养基各有什么作用?(3)初始的大肠杆菌母种没有链霉素抗性,实验中得到的抗性菌落的抗药性从何而来?(4)这个实验如何了基因突变的“环境驯化论”,支持了“突变自发论”的观点?在对该实验的分析和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积极思考,师生互动频繁,实现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目标。
纵观生物学的发展历史,许多实验之所以能成功证明、验证重大的科学问题而成为经典实验,与其说是依靠各种实验技术,不如说是依赖实验设计者巧妙的思路和创新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中引入这些经典实验案例,学生可以深刻感受实验设计者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生物学导论”课程教学中,教师经常花大量时间讲一个经典实验,启发学生思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实际上就是在提示教师,除了传授既有知识外,更要传授方法和思维。
2.援引著名科学家的研究工作经历
为了培养素质全面的人才,现代高等教育除了进行专业教育之外,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6]。向学生介绍著名科学家的研究工作经历,可以从多方面对学生起到陶冶与激励的作用。
在微生物学课“原核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章节的教学中,我们引入“衣原体的发现者――汤飞凡先生的生平”内容。汤飞凡是中国第1代医学病毒学家,1955年他首次分离出沙眼衣原体,是发现重要病原体的第1个中国人。他曾把沙眼衣原体接种在自己眼睛里,冒着失明的危险证明了沙眼衣原体的致病性,是为科学献身的典范,对中国的生物制品事业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功绩。我们要求学生课后阅读汤飞凡先生的纪念文章《中国人不应该遗忘的名字――汤飞凡》,并在课堂上交流读后感。在交流读后感时,我们试图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习这位伟大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奉献精神,另一方面让学生记住衣原体和病毒的区别和联系。我们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这样两个问题:(1)衣原体和病毒的区别和相似性各是什么?(2)汤飞凡先生的一生给我们哪些启示?
在微生物学发展史中,还有一些类似的案例可运用于课堂。在微生物学课“绪论”部分介绍“科赫法则”时,我们引入了在幽门螺杆菌的相关发现与研究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巴里・马歇尔(BarryJ.Marshall)和罗宾・沃伦(J.RobinWarren)的研究经历。为了证明幽门螺杆菌与疾病之间的联系,马歇尔与另一位医生莫里斯(Morris)喝下了含菌培养液,亲自感受病原体在体内的发展变化。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终于发现了该菌在胃炎及胃溃疡等疾病中的作用。他们的工作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引入这个案例之后,我们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这样两个问题:(1)研究者们“以身试菌”是依据什么科学法则?(2)这些科学家们的工作经历给予我们哪些启示?上述这两个教学案例可以引发学生多方面的思考,可以从多方面起到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3.援引引人关注的社会事件
微生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食品安全、传染病防控、环境保护等社会热点问题与微生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将微生物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组织成案例引入微生物学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微生物学理论知识分析,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众意识[3]。
2014年,西非大陆爆发埃博拉病毒病疫情,这场烈性传染病扩展迅速,致死率高,引起世界恐慌。2014年2月埃博拉病毒在几内亚爆发,随后扩散到相邻的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自疫情爆发以来,这3个国家有超过1.1万人死于此类疾病,另有超过2.8万人感染这种病毒。从1976年发现埃博拉病毒病至今,总共爆发过将近30次埃博拉疫情,但是这次的爆发规模最大。研究认为,果蝠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埃博拉病毒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而传到人,随后通过人际间传播加以蔓延,方式是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或者受到这些液体污染的表面和材料(如床上用品、衣物)。我们及时将此事件作为案例引入微生物学课堂,并提出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为何果蝠携带埃博拉病毒却不会死?(2)同为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病人,为什么有的病人病情恶化不幸去世,有的病人却能够自行康复?
该案例的内容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事件,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对埃博拉病毒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病毒、传染与免疫甚至微生物生态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从而将原本设置于不同章节的内容有机结合,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4.案例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案例教学不仅仅是教师在课堂上“举个例子”,二者有很大区别。第一,案例在案例教学中占据中心地位,教师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是借助案例研讨实现的,举例在一般教学活动中仅处于次要地位。第二,案例教学是组织学生自我学习,锻炼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而举例则是说明问题的一种方法。第三,学生的独立活动在案例教学中占了很大比重,当然这些活动都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从案例的选择、讨论至最后的评价,无不体现出教师的指导作用,而举例完全是教师单方的教学行为[7]。
参考文献:
[1]张小凡,周伟丽,王志平,等.环境微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微生物学通报,2014,41(4):748-752.
[2]马知恩.怎样上好一堂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3,(6):8-10.
[3]黎志东,徐志凯.启发式等三种教学方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微生物学通报,2015,42(1):218-222.
[4]杨红,刘贻尧,王先龙,等.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讨[J].微生物学通报,2012,39(7):1025-1029.
[5]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M].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00.
关键词:环境生态学;创新改革;教学方法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3JGA120,2012JGA117 )。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4.23.0081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技术的进步,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强度影响环境,环境问题的出现,诸如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环境退化、生态失衡等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生态学理论的指导。因此,研究人类活动下生态过程的变化已成为现代生态学的重要内容。《环境生态学》是环境科学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许多同行对《 环境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及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何创新教学方式,改革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1 教材选择及内容取舍
在《环境生态学》现有教材中,多数是面向环境类专业不具生物学或生态学背景的高校学生编著的,现有教材种类多达10余部,其主要内容多为介绍生态学基本理论,而联系国内生态环境问题的内容较少,并且与其他相关课程内容存在大量的重复。比较众多教材,结合环境专业学生生物学知识不足的特点,选择了由杨持主编的《生态学》作为教材。该教材内容比较详尽,便于教师根据学生培养目标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也便于自学,比较适合环境科学类各专业使用。
环境生态学源于传统生态学,但有别于传统生态学,现代生态学从研究层次上主要向微观与宏观两极发展;在研究范围上,从纯自然现象研究拓展到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不难看出,环境生态学更强调生态变化过程对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即人类活动下生态过程的变化。基于以上特点,环境生态学的教学内容不是生态学研究为主,而是以生态过程变化带来的环境问题为主。搞清这些问题后,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根据侧重点不同,对内容进行取舍。具体做法是在教学上侧重于宏观过程,而不拘泥于细节;侧重于生态学理论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应用,而不是去研究生态学本身;侧重于较大尺度下生态过程的变化研究。因此,教材取舍应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以景观生态学、环境规划、生态风险评价及生态恢复等内容为主,适当增加能反映环境生态学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的教学内容。
2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采用演讲式和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不仅要对课程内容娴熟、运用自如,还要有深厚的学术功底。授课时要有热情,精神饱满,讲述内容充实,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能给予学生思考、联想和创新的启迪。
教学过程中除了适当增加反映学科发展趋势的内容外,还利用一些热点事件,联系当地生态案例充实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授生态入侵时除了介绍当前热点“美国亚洲鲤鱼入侵”、“德国大闸蟹入侵”外,重点介绍了桂林本地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生态入侵”事件及过程,配以教师实地拍摄的影视频资料,引导启发学生认识生态入侵的危害及如何做好防控工作,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努力学好环境生态学的热情,增强了教学效果。
多媒体课件要有特色和创新,结合教师教学方法,课件制作力求清新简洁,结合本地实际。课件中只列出每章节的重要概念和理论,课程内容多以提纲为主,避免大面积“拷贝”教材,声像资料尽可能使用实例和当地素材资料。广西师范大学的环境生态学教学课件的一大特色是六成以上的影视频资料均出自任课教师之手,例如,桂林南溪公园的南溪河治理前后实例图片;及今天日本水俣海湾的生态恢复现状图片资料等均为任课教师实地考察拍摄。教师利用这些资料,讲起课来形象生动,学生听起来也印象深刻。
3加强实践教学,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野外实践教学是培养环境生态学专业创新型、实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提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有着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来,学校充分利用桂林周边的教学资源与环境,已建立了桂林古东生态公园、广西植物研究所和猫耳山自然保护区3个实践教学基地,学生通过到基地进行野外实习,加深了对课堂理论学习的理解和认识。
实践教学中,除通过野外实习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外,让学生参加科研和实践锻炼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专业的做法是尽量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老师的相关研究工作中,组织学生参加教师的生态恢复研究、评价报告编写和生态规划调查等工作。通过协助老师的相关工作,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起到了促进作用,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专业素质,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信心,为走向是会做好准备。
4结语
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专业培养对象是环境类应用型人才,而生态学的原理对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生态风险评价、生态恢复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如何学好环境生态学课程并将其应用于实践,对于在校生显得尤为重要。鉴于环境生态学的学科发展特点,必须紧跟国内外环境生态学理论变化发展趋势,不断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具科学性和前瞻性。在教学上更应根据各高校自身的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结合本地教学资源和案例,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加强实践和实训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自主创新能力。实践表明,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的创新改革实践,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参考文献
[1]杨持,盛连喜,邬建国,等.[M]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9.
[2]杨桂英,廖周瑜,曹子林,等.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优化研究[J].安徽农业通报,2012,18(1):168-170.
1生物教学中人与人的合作
1.1学生与学生间的合作
当今社会是知识的社会、竞争的社会、合作的社会,一个学生苦学多年终究是要走向社会的,要参与实践,而参与实践免不了要与他人竞争。要在竞争中获胜,取得佳绩,就必须与他人合作。教师精心组织的合作小组,就是一个小团队,团队内部成员要加强合作,凝成一股绳,明确本团队的奋斗目标,不同层次的学生各自的任务、奋斗目标,要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在达到自己目标的同时,增强团队的综合实力,从而达到团队的奋斗目标,确保合作有序不乱,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合作的快乐。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学习是可以共同讨论、共同研究。在讨论中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思考,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合作学习创设了团体情境,使学生产生获胜的欲望,提高学习效果。
1.2学生与教师的合作
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围绕学习中心与知识中心体系,充分发挥学生与教师的合作效应。使学生与教师都成为学习者,可以促进教与学融为一体,同时可以减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隔阂。
1.3教师与教师的合作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想理念、教学方法和技巧。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可以不断完善教师的教学技能,提高教师的素质,使教育者教学理论不断提高和完善。
2生物教学与家庭合作
2.1家长与学校教学的互动合作
教师在生物教学工作中,向家长汇报教学工作计划,学生思想及学习情况,寻求家长对教学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家长可以对教学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生物教学不断完善。生物教学中设计科学研究活动,这都需要家长对孩子的支持,对学校教学的支持。
2.2充分利用家长教学资源
生物学教学的知识体系是与社会有密切关系的。学习者要构建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需要扩大知识面,深入了解社会上相关的知识体系。由于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职业类别各不相同,在生物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一资源,请学生家长讲授相关的知识,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积累与交流。同时使生物教学更有趣味性和亲近性,提高学习效率和学生的知识面。
2.3家庭教育中支持生物学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青少年的教育工作不可能全部交有学校和社会负责,家庭仍旧是青少年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仍旧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应相互合作,学校知道家庭教育,如生物学中的遗传、人口和环境、卫生等内容都可以作为家庭教育的材料。
3生物学教学与社会的合作
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续和补充,教育只有融入社会大系统,才能形成社会关心支持并参与教育的社会风气。社会教育资源丰富多彩的。在生物学教学中,挖掘社会教育资源,争取社会各方面配合,利用学校与社会各自优势,可以达到双向促进作用。
3.1利用社会资源进行生物教学
由于生物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社会教学资源,可以促进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如自然风景区在生物教学中可以发挥作用,学校可以通过与旅游局合作,设立部分自然保护区为教育教学基地,使学生知识来源扩大化、社会化。
3.2教育与科研机构的合作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操作性极强的学科。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就要引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由于学校内部实验设备未必完善,未能满足学生实验需要,所以与科研机构合作,更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开拓学生的潜能。
3.3生物教学深入农村
教育工作者指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社会,为社会服务。生物学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把科技、文化带到农村,为农村发展服务,如宣传植物生长规律、农村生态环境、农作物施肥技巧等。通过合作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科学的乐趣。
4生物信息及教学资源共享
技术已成为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工具,计算机技术在增加知识的获取渠道和促进学习手段方面有重要作用,信息网络将全球学生连接起来形成共同体,这对学习者合作有重大影响。利用信息系统的新进展,创建生物教学数据库,让学习者更快了解新的科研成果及发展动向,使教学资源更丰富。如交互式多媒体数据库可使学习者掌握更多的信息,更有效、更自由地学习。网络技术发展到今天,教师可以互相合作组成教师共同体,共同开发生物课程,交流信息,通过网络储存和共享文档,并可讨论问题,建立共享资源,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合作式探究。
5生物学教学的评价
生物学教学评价应注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凭借相结合。由于现代教育理念及教学方法的改变,对教学的评价也不能是单一的,必须采用教师、学生、社会及家长等各方面互动式合作的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