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欧阳修的诗范文

欧阳修的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欧阳修的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欧阳修的诗范文

    欧阳修(1007—1072)是北宋有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4岁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他是跟着一直守寡的母亲长大的。欧阳修的父亲当过地方官,为人正直、好客。他在世的时候,家中门庭若市,经济也宽裕。他去世后,家境逐步贫寒,后来,竟到了“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的地步。孤儿寡母在这样的境况下生活,困难是可想而知的。欧阳修的母亲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她家穷志不穷,靠自己辛勤劳动,一心养儿长大。欧阳修五六岁了,他母亲就教他读书识字,教他做人的道理。没钱买纸笔,就用芦杆代替,把沙铺在地上当纸,一笔一画教欧阳修写字。一年大一年的欧阳修逐渐懂事了。他很体谅母亲,一边读书,一边尽力分担家务。欧阳修尽管已经懂事了,但他不明白母亲怎么有那么大的决心和力量来抚养自己。一次,欧阳修问起了这件事。母亲深情地说:“你父亲死后,我能守寡抚孤,是因为我了解你父亲的品德高尚。我爱他,也爱你,我决心把你培养成像你父亲那样的人。为了你,再大的苦我也能吃。”之后,她对欧阳修又讲起了自己的身世和欧阳修父亲的为人。

    “我嫁到欧阳家的时候,你奶奶已经去世了。可是,我从你父亲对你奶奶的纪念中,知道他是个很孝敬长辈的好人。你父亲在家尊敬长辈,在外当官的时候,对公事严肃认真,从不马虎。他白天办公,晚上还要看公文和案件材料,往往熬到深更半夜。对于死刑的材料,总是反复调查、核实。他常说,人命关天,马虎不得。后来由于劳累过度,积劳成疾,他知道自己不行了,就对我说:‘我不能看孩子长大了,希望你今后把我的话告诉孩子:人不要贪财图利,生活上不要过分追求,要孝敬长辈,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这是你父亲的遗言,望你好好勉励自己。”欧阳修听到这里,抽泣着对母亲表示:“我一定继承父亲的遗志,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后来,欧阳修做了官,任参知政事。庆历三年,他因积极支持范仲淹、维持新法被贬职。欧阳修的母亲说:“为正义被贬职,不能说不光彩。我们家过惯了贫寒的生活,你思想上只要没有负担,精神不衰,我就高兴。”

    把美德、善行推介给你的孩子们;能给人们带来幸福的只有它,而不是财富——这是我的经验之谈。

第2篇:欧阳修的诗范文

欧阳修四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母亲独自抚养他,非常不易。因为家境贫穷,母亲没有钱供他上学,便亲自教他识字。母亲还在院子里铺上一层沙子,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写画画,教欧阳修写字。

除了教欧阳修识字、写字,母亲还教他诵读古代文人的优秀著作,让他学习写诗。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欧阳修慢慢地长大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了,他就到乡里的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还将借来的书抄写下来。欧阳修的记忆力很好,往往书还未抄完,他就能背诵所有的文章了。欧阳修专心地读书、写字,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欧阳修小时候写的诗歌、文章,就像大人写的一样有文采。

十二岁那年的一天,欧阳修身背行囊,匆匆忙忙赶了一天路,又累又困。天快黑的时候,他来到襄阳城下,城门已关上了。他抬头看见城头有一个老兵在站岗,便拱手施礼说:“烦请老伯开门,让我进城好吗?”老兵问:“城下是什么人?为什么现在进城?”欧阳修说:“我是一个读书人,从很远的地方来到这里,想进城找个地方住一夜。”老兵本不敢违例开城门,但听出欧阳修是个很懂礼貌的书生,顿起爱怜之心,说道:“既是书生,我出一副对联,你对得出,我就让你进城;对不出,你就明天早晨再进来。”欧阳修答道:“遵命。”于是,老兵念道:“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过关。”欧阳修一听这上联,看上去是老兵随口说出来的,其实这副对联连用叠字,非常巧妙,便回答道:“出对子容易,对对子难啊,请先生先对吧。”老兵大声道:“我是要你对的!”欧阳修笑道:“学生已经对过了。”老兵一想,恍然大悟,立即下城楼开了城门。

读到这里,也许同学们会问:“对联讲究的是字数相等,既然上联是十一个字,下联怎么是十六个字呢?”其实,这副对联是:“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过关;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

[思维互联网]

同学们,欧阳修家里贫穷,但他依然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第3篇:欧阳修的诗范文

回忆总是同名字、环境、细节和地点有关。相比起来,回忆无名无姓已经作古的人,显然不如回忆某个具体的人来得生动,这个具体的人是一个中介环节,他自己由于回忆起某个到今天已经无名无姓的古人而受到感动。要是我们知道该在哪个具体的地方来回忆这个具体的人,那就更好了。

有一些场景可以使得回忆的行为以及对前人回忆行为的回忆凝聚下来,让后世的人借此来回忆我们。在这类场景中,最引人注目的大概要数岘山上的“堕泪碑”了。

――〔美〕宇文所安

回忆原型

中国有很多叫岘山的山,但唯有湖北省襄阳市的岘山,是一座正宗的历史文化名山。她背靠巍巍大荆山,环抱“铁打的襄阳”,遥控“纸糊的樊城”,峰岩直插滔滔汉水,雄踞一方。

岘山有一座举世闻名“堕泪碑”,因为这块碑,才有了我们题目中的“回忆者”与“被回忆者”。

文字深处

羊祜

“堕泪碑”是襄阳的老百姓在公元3世纪中叶为父母官羊祜立的。羊祜去世后,襄阳百姓在岘山――羊祜平生游憩的地方建碑立庙,以供祭奠、回忆。百姓望其碑者莫不流涕,后世的杜预因此将此碑命名为“堕泪碑”。

【作品】

晋书・羊祜传(节选)

祜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岘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尝慨然叹息,顾谓从事中郎邹湛等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湛曰:“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闻令望,必与此山俱传。至若湛辈,乃当如公言耳。”

参考译文:

羊祜喜爱山水,每逢好时光,必定去岘山,设酒赋诗,从早到晚不知疲倦。他曾感慨叹息,对从事中郎邹湛等人说:“自从有了宇宙,就有了这座山。从那以后贤人名士,登此山远望,如同你我这样的多了!他们都随时间逝去而灰飞烟灭,使人想起来悲伤。如果死后有知,魂魄也应登这座山。”邹湛说:“您的美德四海第一,道承前代哲人。美好的名望,必定和这座山一同流传下去。至于我们这些人,该像您所说的一样。”

旁述:

羊祜为了无名的先人而感慨,后人则为了羊祜这个名字而流泪。从这个名字中,人们回忆起羊祜的德政和他的这次著名的回忆先人的行动。如果我们想要为了某个具体的,而不是无名的先人挥泪感慨,那么,就必须有这么一块刻有碑文的石碑,一块起中介作用的、给这个名字和山上这处具体地点染上特殊色彩的断片。

孟浩然

后人通过回忆羊祜,只须“立言”,就能把自己的名字刻到回忆的链条上。在回忆羊祜方面,孟浩然可以称得上是位了不起的回忆者。

【作品】

与诸子登岘山

〔唐〕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参考译文:

人间世事不停地交替变换,时光往来流逝就成为古今。

江山各处保留的名胜古迹,而今我们又可以登攀亲临。

渔梁洲因水落而露出江面,云梦泽由天寒而迷蒙幽深。

羊祜碑如今依然巍峨矗立,读罢碑文泪沾襟无限感伤。

旁述:

孟浩然的诗使我们恍然如置身于一场追溯既往的典礼中:所有在我们之前读到“堕泪碑”的人都哭过了,现在,轮到我们来读,轮到我们来哭了。

孟浩然告诉我们,他是怎样回忆起回忆者的,而他自己又把自己回忆的行为铭刻在他的诗里,对我们读诗者来说,他又成了回忆者。在他以后的唐代诗人,当他们游览岘山时,所回忆起的就不会只是羊祜和杜预了,他们会常常忍不住想同孟浩然唱和,或是因袭他的做法。

欧阳修

我们又重游了岘山,这次是同欧阳修一起。给我们提供机会的,是他那篇明畅婉曲的散文《岘山亭记》,时间是11世纪。

【作品】

岘山亭记(节选)

〔宋〕欧阳修

岘山临汉上,望之隐然①,盖诸山之小者。而其名特著于荆州②者,岂非以其人哉。其人谓谁?羊祜叔子、杜预元凯是已。

……

传言叔子尝登兹山,慨然语其属,以谓此山常在,而前世之士皆已湮灭于无闻。因自顾而悲伤。然独不知兹山待己而名著也。元凯铭功于二石:一置兹山之上,一投汉水之渊。是知陵谷有变,而不知石有时而磨灭也。岂皆自喜其名之甚,而过为无穷之虑欤?将自待者厚而所思者远欤?

注:①隐然:高大突出的样子。②荆州:地名,在湖北省境内。

参考译文:

岘山面临汉水,看上去山势高大突出,实际上它是周围群山之中的小山。然而它在荆州特别有名,这难道不是因为那里的人才著名吗?那些人是谁呢?是羊祜叔子、杜预元凯。

……

传说羊叔子曾登上这座山,很感慨地告诉他的部下,认为这山一直矗立在那里,而前世的名人都已泯灭无闻,因此羊叔子联想到自己而十分悲伤。然而他唯独没有想到这座山是因为有了自己才特别著名的。元凯在两块石碑上刻了自己的功业,一块安置在这座山上,一块投到汉水之中。他这样做是知道山峦沟壑有变化,而不知道石碑有时也会磨灭。难道是因为他们都太重视自己的名声影响而作如此充分的忧虑吗?还是他们为此做得很周全而想得很深远呢?

旁述:

欧阳修谈到岘山并不只是因为这是一座名山。他认为,岘山所以有名,不是因为岩石和泥土,而是因为人。这位宋代作家非要问一问不可:人们为什么会回忆起羊祜他们来?事情的来龙去脉究竟是怎么样的?

而因为《岘山亭记》,欧阳修把羊祜、杜预、孟浩然占据的偌大的地盘挤小一点,让出空来,使得后来人也能把他的名字铭刻进山里。于是,欧阳修也成为了回忆链条上的重要一环。

阅读启示

第4篇:欧阳修的诗范文

【关键词】远程直播教学 远端教师 “插言”激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26-02

远程直播教学,虽然充分利用了远程的教学资源,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也有其弊端,在远程教育教学中,师生相对时空分离,教学相对异步,学生在学习中容易产生疲劳感和“人机”对话的枯燥感,远端教师大多数时间像学生一样,成为一个普通的看客,教师由主动的讲授者变成一个被动的旁观者,久而久之,教师就容易产生依赖心理和懒惰思想。因此,必须充分发挥远端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笔者以为课堂教学中适时插话补充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很重要手段之一。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来自对学习活动本身的兴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要讲究科学性,还要讲究趣味性。远端辅导的语文教师在授课中可以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进程以及学生素质、学生情绪反应等,随机应变地穿插一些看似零碎实则关键的插话。这种“插言”往往可以调节教学节奏,轻松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也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本文将就语文课堂教学中插话激趣作一个例谈。

(一)以“情”插言激趣。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作者缘情而发,把自己强烈的情感演变为文字。因此,激感必须披文入情,才能深切感受作者传递出来的感情。只有寓情感于语文教育教学之中,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学习《长亭送别》重点曲目,直播班老师直接进入课文分析,没有必要的感情铺垫,学生不容易进入角色,这时远端老师就可以适时深情朗读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刚开头学生就跟着读起来,这样能更好地调动学生情感,营造一种离别时的伤感氛围,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为学生理解莺莺因离别而痛苦压抑的心情和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打下感情的基础。

再如学习《将进酒》,学生在朗读课文时,远端教师可以饱含激情的肢体语言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学生读到“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远端教师可以有力地伸出手臂,抬起头,表达出作者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这是一场盛筵,决不是“菜要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而是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甘休。一个有力的手势,让学生感受到这是一场多么痛快的筵宴,又是多么豪壮的诗句。

(二)以“奇”插言激趣。

中学语文教材经典名篇甚多,名人的逸闻趣事也不少,在远程教学中,远端教师可以适时插话,将课本上的知识引申、拓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如在教学白居易的《琵琶行》时,直播老师介绍白居易时,远端教师可以适时引介白居易考进士时被顾况赏识的戏说:当顾况看到递来的诗稿《赋得古原草送别》署名“白居易”三字时说:“长安米贵,‘白居’不‘易’啊!”。(远端教师及时在黑板上书写:“长安米贵,‘白居’不‘易’”)当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马上赞叹:“有这样的诗才,实在难得,就是走遍天下‘白居’也‘易’啊!”(远端教师及时在黑板上书写“走遍天下‘白居’也‘易’”)这样引介作家作品,既加深了对白居易的印象及对他的诗才的敬仰,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

又如在教授欧阳修《伶官传序》时,学习课文之前,远端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欧阳修的生平经历及奇闻轶事:有一次,一个狂傲不羁的书生去拜见大文豪欧阳修,恰好欧阳修也有事,从此经过,二人便在船上不期而遇。这个人一见欧阳修,便大谈欧阳修与自己的交情,还恬不知耻的吹嘘,就连欧阳修对自己也是刮目相看,并处处卖弄自己的学问。他随口吟出了二句“你我同乘舟,去找欧阳修”。欧阳修从一上船,就对这个夸夸其谈的文人没有好感,在他还没有吟出后两句时,就接口续道:“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羞)”,这个狂傲的书生一听,顿时面红耳赤,无言以对,再也不提欧阳修的事了。这个故事迎来了同学们一阵热烈的掌声,也让这一节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以“动”插言激趣。

教学过程中,远端教师还可以必要的“活动”插话激趣。如编演课本剧、背诵比赛、演讲比赛等,必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长亭送别》一曲中“酒度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一句时,远端教师可在讲台上适时表演张生当时“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的情态,让学生通过老师的“演”更好地理解张生与莺莺难分难舍的离愁别绪。又如教授《闺塾》“末做鸠声。贴学鸠声”时,远端教师可组织学生模仿、表演,再现课文中一个下意识地像孩子那样叽叽咕咕叫了起来的十分滑稽的正儿八经的老头,以及一见老师的憨态,也乐不可支,乘机诨闹的春香。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对陈最良的迂腐气,小丫头的泼辣劲理解得更加透彻了。这样作为远端的同学就不会产生孤独感,也不会产生人机对话的枯燥感。更多的学生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各种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学生在远程教学过程才能较持久地保持自己的兴趣。直播教师教授戏剧《雷雨》一课时,远端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课前的准备分角色进行表演,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与其看别人的表演,不如让学生自己进行表演,让学生自由组合,自选角色,分两组进行PK表演,参赛学生认真背诵台词,仔细揣摩动作,研究人物性格,表演虽非尽善尽美,但那认真执着的精神,可亲可感的表演。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表演,积极的参与,有了归宿感和主人翁意识。

(四)以“想”插言激趣。

教学过程中,远端教师以“想”插话,扩展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涵,拓展思维,丰富语言文字的情感内涵,弥补文字描述的局限与干涩,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学生乐学。如教授《药》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药”这个重要物象在文中的作用,先让学生了解鲁迅创作《药》是受到俄屠格涅夫的《干活的人和双手白净的人》的启发。远端教师诵读这篇作品,让学生找出此文构思巧妙处在于那根绳子,还可以播放或自己唱《草帽歌》及草帽歌背后的故事,了解到这个故事的重要物象是草帽。学生认识到重要物象是构成小说情节的重要因素,对学好《药》甚至本单元其他篇目如《项链》等小说都有很好的启发作用。在教学白居易的《琵琶行》时,放一段古典琵琶曲,让同学们静坐闭目,跟着音乐的旋律展开联想、想象,听其音,想其辞,同时就有关美妙音乐的描写,启发学生联想到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联想到刘鹗的《明湖居听书》中王小玉的演唱。在教学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时,当读到“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时提问:“李白一生‘爱月’,想像明月是可以问讯、追攀和揽摘的,甚至可以解孤独、寄乡愁,请背诵李白诗中有关描写‘明月’的诗句。”于是学生争先恐后吟诵:“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把酒问月》)“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通过这样的方式就把有形、有限的课堂,变为无形、无限的课堂,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海洋。

因此,在远程教育这种新形式的大背景下,身处新课改第一线的教学工作者,只有不断更新语文教育理念,主动融入语文新课改的潮流,充分利用远程教学这块天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构建起崭新的语文课堂,才能为我们举步维艰的语文教育改革注入新鲜的血液,开创语文教学的一片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论语·雍也》

[2]《教学行为指导》唐纳德等著

[3]《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

第5篇:欧阳修的诗范文

但转念一想,倒也不必惊奇,团茶只是宋朝的贡品,到了明清,团茶早已改为散茶,“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贾府虽然也用雪水烹茶,但他们不可能像吴月娘一样,烹“凤团雀舌牙茶”了。

不过,正像张竹坡在“吴月娘见雪下在粉壁间太湖石上甚厚,下席来,教小玉拿着茶罐,亲自扫雪,烹江南凤团雀舌牙茶与众人吃”这段话上的批语一样,“是市井人吃茶”。 以雪烹茶,是文人雅士在茶事中追求的一种雅趣,而吴月娘虽仿其形式,未必能会其深意,附庸风雅之味甚重。

团茶在宋代诗文中,比比皆是,李清照的《鹧鸪天》中就有“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之句,坡也有赞美团茶的诗句:“银饼泻油浮蚁酒,紫碗铺粟盘龙茶。”但他们所饮的团茶,顶多是民间的上品团茶,真正的贡品“龙凤团”茶,他们是根本饮不到的。

这一点,我们从欧阳修在蔡襄所著《茶录》一书中作的后序里,就能看得清清楚楚。在介绍到“小团”的珍贵程度时,欧阳修说过这样一段话:“仁宗尤所珍惜,虽辅相之臣,未尝辄赐。惟南郊大礼致斋之夕,中书枢密院各四人共赐一饼。宫人剪金为龙凤花草贴其上,两府八座分割以归,不敢碾试,相家藏以为宝,时有佳客,出而传玩尔。至嘉v七年(公元1012年),亲享明堂斋夕,始人赐一饼。余亦忝预,至今藏之。”

欧阳修位居辅相之臣二十余年,才获得过一块完整的龙凤团茶的赏赐,龙凤团茶的珍贵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那龙凤团茶又为什么这么珍贵呢?我们回头看看它的来历,您就什么都明白了。

唐宋两代的茶均以茶饼为主,这种茶饼就是团茶,又叫片茶。它的制作方法就是将采摘下来的茶叶清洗后上锅蒸,然后榨出水分和茶汁,入瓦盆以木棒加水反复研磨,再“烫之,使其匀,揉之,使其腻”,最后放入特定的茶范内定型,再烘焙干燥就可以了。

第6篇:欧阳修的诗范文

其次,查阅古代文论资料进一步感受曹操作品的艺术风格。

再次,查阅曹操的生平资料,联系曹操生活的时代、曹操的生平思想,深入理解曹操诗歌古直悲涼的基本内涵。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曹操政治家的身份使得他有关注民生的天然情怀,因此他的诗多写汉末动荡的社会现实、民生的苦难、自己渴慕人才及自己的雄心壮志。曹操本人不喜浮华,语言多不修饰,喜用四言、乐府体,因此显得古直。由此可见,在曹操作品的分析中,通过文献检索法,检索与曹操有关的所有资料,在研究其文学作品的时候,通过文学与文论结合的方法,进一步明确曹操诗歌的基本特点,之后又通过文史结合的方法,联系曹操的生平思想、时代文学思潮深入理解曹操诗歌特点的内涵与成因。

最后,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进行比较。如曹操与曹丕、曹植的比较能进一步凸显他的诗歌特色。以曹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都有共同点:文学风格都有慷慨悲凉的时代特征。但是也有不同:曹操的诗古直悲凉,有英雄气;曹丕的诗偏娟婉约,有文人气;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有才子气。这与他们的作品内容、生平思想密不可分。

(二)古代文献课上的训练

如上所述,撰写古代文学硕士毕业论文,搜集文献资料是不可缺少的步骤,其中有电子文献的搜索,也有纸质文献的搜索。古代文献教师在讲述文献课时,有理论讲述,也有课堂实践。

比如教师以“欧阳修的词”为题进行课堂练习,就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图书馆,查阅馆藏目录,指导学生写欧阳修的词的版本源流,辨别欧阳修词集的最佳版本,为撰写欧阳修词准备了最核心、最基本的研究资料。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查阅作者生平资料与有关文集,指导学生写交游考,为理解作者的思想与部分作品内涵打下基础。

如上所说,除了纸质文献还有电子文献,指导学生查阅电子文献也是必要的。

(三)古代文论课上的训练

古代文学的研究离不开古代文论的辅助,因此教师在古代文论课上培养学生的古代文学写作技巧也是必要的。古代文论课上有关宏观的文学观点、文学思潮体现对于具体的文学研究有一定意义,但有关文章写作构思的方法更值得借鉴。《文心雕龙》在论写作方法和技巧时提出“三准”的原则:

凡思绪初发,辞采苦杂,心非权衡,势必轻重。是以草创鸿笔,先标三准:履端为始,则设情以位体,举正于中,则酌事以取类,归余于终,则撮辞以举要。然后舒华布实,献替节文,绳墨以外,美材既斫,故能首尾圆合,条贯统序。

设情:是指根据所表现的情志来安排确定通篇的体制。酌事取类:指根据所要体现的事物来选取有关的材料。撮辞举要:运用精要的语言树立文骨。“三准”确定后,再敷设文采,运用骈偶、比喻、夸张等手段做文章。

在古代文论的讲析中可以以硕士毕业论文为例。如硕士毕业论文的题目是《论柳宗元的贬谪诗》,根据设情的原则,引导学生根据文章题目判断文章所要体现的内容,并得出其体制是学术论文,明白学术论文的特点。其次就是酌事取类,启发学生根据题目,用讨论的方法搜集有关的资料,得出结论搜集的有关资料,包括柳宗元诗的研究现状、柳宗元的贬谪诗、柳宗元的生平资料、柳宗元诗歌的古今文论评价、柳宗元风格相近的诗人诗歌资料等。最后就是措辞举要,明确使学生知道措辞举要就是列提纲。

通过这个例子的讲解,学生不但理解了什么是“三准”,还初步理解了硕士毕业论文的体制特点、资料搜集的方法、列提纲与运用材料佐证论点的方法,对于硕士毕业论文写作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课堂教学有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的特点,这同样可以运用到论文中。论文也是高校教学的一个重点与难点。如果把这个难点集中到四年级解决,无形之中增加了论文的写作难度。因此,建议在硕士毕业论文写作之前,撰写学期论文。其方式是按照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进程,学期末布置需要撰写的学期论文。

第一学期学生刚刚接触古代文学,能力有限,可以布置单篇篇目,让学生围绕有关作家的作品、某类文学体裁或某个作品集的特点分析作品,进行鉴赏。如以《山鬼》为例,分析屈原《九歌》的艺术特色。这类题目一般是就篇章而谈篇章,不涉及其他资料的引用与论证。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基本的篇章分析能力。

第二学期仍然是单篇篇目分析的练习,只不过在原有的基础上让学生搜集有关该篇目的评析、论证资料,并学会在分析单篇篇目时,综合利用这些材料并对之加以简单的评价。如以《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为例,分析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要求学生在分析单篇的基础上,搜集关于该篇的所有资料,甄别之后,并加以利用以论证杜甫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第三學期就是命题论文。这种命题论文一般给出明确的角度,让学生围绕命题,搜集与命题有关的所有资料,运用各种方法有效地论证论文观点。如“论欧阳修对南唐词的接受”,引导学生搜集有关南唐词风的资料、欧阳修学习南唐词风的资料、接受美学资料等,使学生能运用各种方法有效地论证文章观点。

第7篇:欧阳修的诗范文

所谓“驴友”,不用说,玩户外的多以此自称或互称。既然是“驴”,顾名思义,就意味着一种犟脾气,一种驴精神,一种撒开四蹄驰向原野吃苦耐劳无比奔放的范儿。关于户外自助旅行或探险,经过一个时期的发展,被赋予了很多意义,比如解放自我、挑战自我、融入自然、深入民间、饱览另一种风景、经历另一种人生……诸如此类。总之,“驴友”越来越像茅台,其滋味是复合的,一番品咂之后,你总会感觉十分满足。但归根结底,作为悍驴而不是菜驴,“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的自虐式体验是不可或缺的,这也是“驴”之为“驴”的题中应有之义。没有自虐,就无以感知极度疲劳之后的放松;没有自虐,就无以领略险峰之上的无限风光;没有自虐,就无以砥砺自己的意志、打造金刚不坏之身;没有自虐,就无以张扬生命力、不断挑战人类的极限;没有自虐,就不叫“驴”了。至此,我可以这么下结论:不自虐,不“驴友”。

而另一类人,我一直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只得从文学上搬来一个词姑且套上:山水诗人。这群人在我心目中,对应在过去,就是谢灵运、陶渊明、李白、坡、欧阳修、徐霞客之类;对应在现在,就是沈从文、三毛、贾平凹、余秋雨之类。如果说山水在“驴友”那儿更多的是消费对象、发泄对象,那么在这群人这儿,则是审美对象、文化对象、哲学对象,甚至宗教对象。他们记录山水的形式是抽象的文字,这比具象的摄影作品,带给人更多的想像空间和文化感受。你读一首好的山水诗或散文、游记,可以自我构建一幅图画,这幅画由作者和读者共创;而你看一幅美的摄影作品,却未必能流淌出一首隽永的诗来,不仅审美扩展性受到局限,且难以建立有效的互动关系。很多资深驴友都有着丰富的户外经验、山水体验,自个儿是相当受益了,但无法传递出来,与更多人分享,表达内心冲动的方式只有海饮、呼号或干脆沉默,基本相当于茶壶里煮饺子,委实有点憋屈。近来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看出宋朝这位文化大师的小小自得和孤独来。他说:“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是的,从鸟到人到智者,不同文化层次,看到的山水是不一样的,从中体验的乐趣或况味也大相径庭。无疑,最高的境界便是在“之乐其乐也”的基础上,“醒能述以文”。归结之,可以这样说:不述文,不山水诗人。

户外犀牛曰:

户外,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第8篇:欧阳修的诗范文

燕子是候鸟,春天飞回旧巢栖息,它的轻盈体态和喃喃燕语,为人们增添了不少生活乐趣。唐代诗人李白有诗赞道:“双燕复双飞,双飞令人羡。”南宋的《燕子》诗云:“燕子营巢得所依,衔泥辛苦傍人飞……不恋雕梁万里归。”南宋诗人陆游也写过一首《燕》:“……争梁谇语惊幽梦,掠地斜飞避画帘。雏食得虫应自喜,巢泥经雨更频添……”诗人通过诗句,把燕子的生活习性刻画得生动传神。

喜鹊喳喳报喜,被人视为吉祥鸟。我国民间还有个传说,每年七月七日,喜鹊相连成桥,让织女、牛郎得以渡河相会,因而它成为喜庆吉祥的象征。宋代文人欧阳修《野鹊》诗赞道:“鲜鲜毛羽耀朝辉,红粉墙头绿树枝。日暖风轻言语软,应将喜报主人知。”直到如今,人们还总是翘首企盼喜鹊飞临檐下,歌兆喜讯的到来。

杜鹃又称“子规”。相传,蜀国国王杜宇在失国身亡后,化为杜鹃,因而杜鹃常被视为凄凉之鸟。李白的“又闻子规啼夜月”,杜甫的“子规夜啼山竹裂”,张泌的“等是有家归不得,杜鹃休向耳边啼”都是咏杜鹃的名句。杜鹃喜食毛虫、白蚁等,是益鸟,而且它是候鸟。南宋诗人陆游在《鸟啼》中写道:“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诗人把杜鹃的啼声作为报春的信号,向人们昭示春的信息。春天的早晨,一声声清脆的鸟声是大自然美妙的乐曲。

鸥随潮往来,逐浪轻飞,与湖、海、人亲近,颇得人们喜爱,唐人刘长卿《弄白鸥歌》直抒爱鸟之情:“……归客正夷犹,爱此沧江闲白鸥。”宋代黄庭坚有“江南野水碧于天,中有白鸥闲似我”之咏。在杜甫笔下,白鸥何等自由快乐:“江浦客鸥状,无他亦自然,却思翻玉羽,随意点春苗。”

黄莺是百鸟中的歌手。诗人无不把它与春天联系在一起,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徐元杰的“花开红树乱莺啼”都是咏黄莺的名句。而唐代金昌绪在《春怨》诗中云“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则是借咏黄莺,抒发思念亲人之情,构思可谓巧妙。

与黄莺歌喉可相媲美的画眉,它的声调清脆,歌声悦耳,容易让人联想起“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诗句。歌吟画眉的诗,大概数宋代欧阳修《画眉鸟》写得最动人:“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通过描写画眉在鸟笼啼叫声音不同,道出画眉向往自由广阔的大自然。

第9篇:欧阳修的诗范文

阜阳市第十六中学

七六班刘雨晴

暮春的阳光依旧灿烂,一直埋在书海里的我,星期天有幸参加了小记者“游西湖”的活动,使我兴奋不已。“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杭州西湖,人尽皆知,那天,到了颍州西湖发现,那儿也别有一番美景……

说起颍州西湖,我不觉想起了欧阳修,当年,他曾在那里做了许多年的太守,从深春到初夏,从小荷初立到群芳过后,他吟赏着西湖的美景。在他的吟咏下,西湖也成为永恒。菡萏香清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

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这是欧阳修当年作的一首《西湖戏作示同游者》诗,抒发了他对西湖的热爱及难以割舍。在他的一生,共写下了43首与颍州西湖有关的诗词,他自己不仅创下了咏一个地方风景最多的诗,而且还创下了中国古代文人中惟一一个咏颍州西湖风景最多的一人。

春天的颍州西湖春意盎然、瑰丽多姿。走进林荫小道,报春使者——蝴蝶花,早早地开放了;桃花也带着几分羞涩地绽开了笑脸;路边的小草也不甘示弱,探出头来迎接四方游客;路边的垂柳摆动着长辫子在和春姑娘嬉戏。要说起西湖的美景,用生机勃勃,姹紫嫣红来形容是远远不够的,瞧,到了百花园,你仿佛到了仙境。牡丹花虽然还没有完全盛开,但那几个骨朵含苞待放,似害羞的小姑娘,还有几朵迫不及待了,绽放出了美丽的笑脸,我想,如果这里的牡丹都争先恐后的开,是不是春天里一道最美的风景线?我往远处一看,哦!是满山的桃树,真的很美,我跑过去,粉红色的桃花像一位舞者,风轻轻地吹过,碎花飘飘落落,她好像在炫耀自己的舞姿,可是,桃花落下,她的生命也就快完结了,但是她们却用自己美丽的身躯,给了人们以美的感受……

离了百花园我们往回走,有一条向右延伸的小路,那是用石板铺成的,小路两边种着两排向右歪斜的柳树,真是奇怪,走在那里,仿佛走进了一个歪斜的世界。过一个小门,映入眼帘的是那湖平如镜的湖面,湖面上的小船悠闲地漂着,把湖面衬托得更加平静,游客们都坐在湖岸的椅子上,说说笑笑,我拉着妈妈也跑过去休息,忽然,一阵清风拂过,湖边的垂柳随风摆动,湖面顿时波光粼粼,上面的船只也随着碧波荡漾的湖水轻轻摇摆,好似许多少女在绿色的地毯上翩翩起舞……

夕阳西下,我依依不舍得离开了西湖,西湖,我不得不赞美他,是他,让我看到了春天最美的风景,是他,给我带来了更多的欢乐……

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这是欧阳修当年作的一首《西湖戏作示同游者》诗,抒发了他对西湖的热爱及难以割舍。在他的一生,共写下43首与颍州西湖有关的诗词,他自己不仅创下了咏一个地方风景最多的诗,而且还创下了中国古代文人中惟一一个咏颍州西湖风景最多的一人。

春天的颍州西湖生机勃勃、瑰丽多姿。走进林荫小道,报春使者——蝴蝶花,早早地开放了;桃花也带着几分羞涩地绽开了笑脸;路边的小草也不甘示弱,探出头来迎接四方游客;路边的垂柳摆动着长辫子在和春姑娘嬉戏。要说起西湖的美景,用生机勃勃,姹紫嫣红来形容是远远不够的,瞧,到了百花园,你仿佛到了仙境。牡丹花虽然还没有完全盛开,但那几个骨朵含苞待放,似害羞的小姑娘,还有几朵迫不及待了,绽放出了美丽的笑脸,我想,如果这里的牡丹都争先恐后的开,是不是春天里一道最美的风景线?我往远处一看,哦!是满山的桃树,真的很美,我跑过去,粉红色的桃花象一位舞者,风轻轻地吹过,碎花飘飘落落,她好像在炫耀自己的舞姿,可是,桃花落下,她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