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医药发展存在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医院药剂科;医德建设;人材培养;适应发展;对策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8.253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8-2226-01
当前医院药剂科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挑战与机遇并存,让我们共同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地区县级综合性医院的药学事业。
1.随着医疗制度的不断深入和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新时期医院药房,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型工作赢得越来越高的呼声,医院药房传统的单一供应模式型,即基本围绕着药品进行被动管理,只有药品的调制制剂和相关的帐物管理等模式,已不再适应这种形势,由于药剂科管理工作的逐渐转变,作为药剂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还要熟悉与药剂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药品管理法、毒剧麻药品管办法等,必须懂得有关的法律法规,提高执行政策、法规的意识。探索新形势下的药房工作模式,为患者提供更直接有效的药学服务就成为当今药房管理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在实现药学的社会任务进程中,合理用药的发展为另一新的知识领域,这是为临床医学为主要基础而形成的临床药学。本文调查结果以及当今发展趋势提出在药剂科管理引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管理思路”。
1.1在改革开放中,我国医院药剂科工作经过广大药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医院药剂科的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而对新的挑战,与先进国家的医药学科相比,我国的医药学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就需要医院药学工作者共同努力,才可望在不远的将来赶上甚至或超过世界先进国家,才能使我国医院药剂工作适应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1.2目前医院药剂科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药剂科作为一种职业群体存在于社会,作为一种社会体系,它的功能、作用及贡献,若于社会对它的期望一致时,将可取得成功和发展。而我们民族地区县级综合性医院药剂科仍然停留在接方、发药、调配、给病人提供咨询,这对医院将来开展药学事业的发展,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和医疗水平是很不利的,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各级领导应该重视现阶段药剂科的工作,抓住这个机遇,在不久的将来开展和巩固好这项综合性应用学科。
2.药师地位低,工作积极性差
在卫生系统中,重医轻药现象至今还是存在,即使是药房年收入近四佰万的全院收入,这种现象也并没有得到改善,有的医院领导甚至把药剂科当成后勤保障部门,是医院创收的科室,药房工作人员只要能识字,按处方发药就行了,至于能否按高标准的药房业务为患者服务则并不重要,再此,重医轻药的观念在患者身上也经常反映出来。药师指出处方中的不足及询问一些相关的情况,有时还被病人误解,都严重阻碍了药师对业务的提高。由于药师在医疗卫生工作中的作用得不到很好的重视,许多年青药师(士)都感到专业技术上难以充分发挥作用,专业思想不巩固,也有些人受到过大中专专业教育以上的人员想跳槽或不重视自己的专业。而有些没有受过系统专业教育的不得不补充到药剂科来对长期的实际工作积累一些经验,但这些没有通过系统的培训,其药学、医学基础都严重不足。
2.1药剂科是医院的一个综合性职能科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医院的药品供应,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监督检查药品质量,因而工作性质具有限强的专业技术性。从广义上来说,药师是指具有高等药学院系毕业生的学历,从事药学各种工作的人,高等药学院系毕业学历的含义是反映药师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在我国目前衡量的要求是:
2.1.1具有国家审定的高等药学院系本专科学历的人。
2.1.2或长期从事各种药学工作,虽然没有高校毕业的学历(包括中等药校毕业生、老药工)经过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手续,可以评定为药师。
2.1.3药师人员不足,劳动强度较大,知识缺乏。许多药学专业人员整天忙于药品的供应,保管及药房接方、划价、发药配制等工作,劳动强度有比较大,一般都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从事业务学习或一般的知识更新和外出参加学术交流等也要受到种种因素的限制,所以造成许多药师都不能及时了解国内外药学事业的新进展、知识老化、素质不高、业务技术水平也不高,因此,难以承担现代化药剂工作的繁重任务。
3.对策
要重视医德建设在医院药学事业发展中的首要地位,医院药学人员的职业道德直接关系到病人用药安全和生命安危,关系到现代化医院药学事业的发展和医院整体医疗质量的提高,作为医药工作者,以病人为中心是服务宗旨,所以,能否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中,切身为病人着想,能否做一名医德高尚的医务人员,能否把医德建设作为首要工作是关系到医院药学事业能否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
3.1在医疗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医院药学必将成为药剂领域中重要的一门学科,地方药学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面对出现的问题如何采取有效的对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2药学人员要树立良好的医德就会感到自己从事的职业是光荣的、重要的,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和病人的安危和健康有关,对病人承担着道德上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中医养生保健;社会力量;卫生监管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是指运用中医药理念、方法和技术开展的保养身心、预防疾病、改善体质、增进健康的活动。目前,医疗机构开展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主要由《医师法》《中医药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等卫生法律法规加以规制,整体服务开展较为规范。现阶段该行业凸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社会非医疗性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提供的服务,并存在机构准入门槛较低、监管主体缺位、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低、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等问题。《中医药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国家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贯彻落实《中医药法》支持举措,推进社会非医疗性中医养生保健机构规范发展,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1发展现状
1.1产业群体和市场发展现状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覆盖面广、产业链长。主要包括:①以中医医疗机构“治未病”科室为主体,开展疾病诊疗为主兼具养生保健的医疗产业;②以保健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为主体的健康产品产业;③以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咨询指导、健康干预、健康管理等为服务内容,主要由社会力量举办的养生保健服务产业;④以养老院、老年居家护理等为主体的老年健康服务产业。目前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市场主要由上述第三类提供,服务主体为养生会所、针灸推拿馆、药膳会馆、美容美发馆等。
1.2法律政策和技术标准现状
目前规范该类机构的文件主要包括:①规范性文件,如2005年《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推拿按摩等活动管理中有关问题的通知》、2012年《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基本标准(试用稿)》、2016年《中医师在养生保健机构提供保健咨询和调理等服务的暂行规定》、2016年《关于促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等;②批复和复函,如2014年、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中有关中医监督问题的批复》《关于非医疗机构开展“火疗”项目的复函》;③技术标准类,如2010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的膏方、药酒、穴位贴敷、砭术、艾灸、少儿推拿、脊柱推拿、全身推拿等技术操作规范。
1.3试点实践和行业自律现状
目前全国有21个试点地区探索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管理模式。主要包括:①行业管理和星级评定模式,如北京市东城区成立行业协会,制定自律管理规范,加强从业人员培训;上海市浦东新区依据养生保健机构服务水平,参考安全、环境、卫生等因素进行综合星级评定。②医疗机构与社会养生保健机构联动模式,如上海长宁区将社会养生保健机构与医疗机构联动组成战略性联盟体,区政府及中医药主管机构作为主管部门,市场监管等协同管理[1]。③机构分类管理和技术规范审查模式,如海南省海口市实行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分级制度,一级、二级、三级机构应分别提供最少不低于2、3、4种服务项目。按摩、熏、洗、艾灸、拔罐、刮痧、中医美容和中医药健康咨询等8类养生服务机构开办前,除取得市场监管部门许可外,还须通过卫生行政部门技术规范性审查[2]。
2存在问题
2.1机构准入门槛较低、监管主体缺位
目前《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并无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类行业,实践中往往只需明确的注册地址和规范的注册名称即可完成登记。此外缺乏实质监管,客观上造成该类机构“民不举、官不究”的社会局面。卫生健康部门负责医疗机构开展的“预防”“保健”服务的监管,对该类机构主要进行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市场监管部门负责非医疗机构前置注册审批、执业规范和场所相关健康产品的监管,以及消费者的投诉举报,难以有效对执业行为进行专业性监管;人社部门负责从业人员的执业资格管理,并无法定执业规范的日常监管权;中医药主管部门类似于卫生健康部门,也缺乏监管依据[3]。
2.2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低、素质良莠不齐
2020年,人社部下发《关于做好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退出目录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保健调理师职业资格将由政府或其授权的单位认定发证转为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此前,保健调理师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中唯一的保健类职业,属于水平评价类的技能人员职业资格。据2017年调查,全国约有150万人取得保健调理师资格,而全国从业人员超过1000万[4]。一项针对重庆市南岸区的调查,1639名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仅为10.49%,中医保健机构合规率仅为10.96%[5]。实践中,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注册时对其从业人员也无明确的资质要求,大多数从业人员仅参与内部短期培训。从业人员技师以护理人员培训转行为主,服务内容以拔罐、推拿、艾灸、刮痧等为多[6]。
2.3技术规范缺失,存在人身损害和合同纠纷的司法困境
国家关于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在法律层面较为宏观原则,在规范性文件层面更多体现为机构服务项目、场所与环境、设施设备等硬件要求,在批复和复函层面调整对象和适用范围有限,在技术规范层面则存在技术规范缺失、行业影响力有限等问题。由于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推拿”“拔罐”“刮痧”等具有“医疗”和“保健”的双重属性,导致医疗行为与养生保健行为边界模糊性。该类机构仅根据自身理解,运用中医养生保健技术不当,致使消费者受伤、甚至死亡事件时有发生。实践中,司法机关基本按照《民法典》之人身损害责任纠纷和《合同法》之合同纠纷两种途径进行处理。按照人身损害审理案件,现行条例往往针对医疗行为,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缺少标准可供参考;按照合同纠纷审理案件,多数养生保健机构仅有收费单据,缺少服务项目、服务内容、产品说明等消费凭据,消费者往往由于举证不能而承担败诉风险。
2.4市场宣传欠科学、公民中医健康素养水平不高
目前,相当部分该类机构以“养生”“保健”“经络”“治未病”“健康咨询”“理疗”等为名,通过开办健康讲座、免费体验等形式,进行夸大服务效果、诱导消费者需求等宣传。据201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调查,全国中医药科普普及率高达84.02%,但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仅为8.55%[7]。可见,民众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低,对保健服务内容缺乏足够的理性认知,容易受到误导并接受不规范服务。
3对策建议
3.1明确服务内涵、建立负面清单界定该类机构
开展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内涵。应注意:①明确一项服务技术是中医养生保健还是其他行为时,应具体结合技术的适用人群、手法、力度、适用范围以及禁止操作事项等判断。二者在服务手法、力度和穴位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如推拿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推、拿、提、捏、揉等手法在经络、穴位上进行的理疗行为;按摩则是一般的休闲保健,手法上只能到达皮、肉,目的是简单的放松。②中医养生保健行为存在医疗与养生保健的边界模糊性,应以创伤性、侵入性、危险性等为评价标准,建立其负面清单,凡被纳入的均无开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资格。
3.2强化机构审批、明确从业资质要求
目前在无上位法之行政许可依据下,可尝试采取以下措施:①探索在地方性中医药条例中,增加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及其从业人员准入门槛规定,如市场监管部门市场准入和中医药主管部门技术规范性协同审查制。②推行该类机构备案制,即举办该类机构的,将机构名称、地址、服务范围、人员配备等报所在地市场监管等主管部门备案后即可开展执业活动,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的配套监管。③积极协调国务院相关部委,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增加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行业,明确机构登记注册标准。④实行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从业人员资格统一管理,并根据学历层次、实践年限、职业技能等,实行分级管理制度。
3.3发挥行业自律作用、推进管理创新措施落实
国家应鼓励、支持中医养生保健行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的成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行政委托授权等形式,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①制定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规范标准,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制定相应的服务方案和具体流程,建立项目技术公开目录,加强服务质量的行业管理。如要求明示“本机构仅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不涉及任何医疗行为”;建立健康服务档案,履行服务项目、产品说明等事先知情同意。②建立不良信用记录制度和诚信分类评价制度,借鉴建筑工程、食品安全等做法,确定社会非医疗性中医养生保健机构的等级评价,并向社会公告。③通过与中医院校开展合作,建立养生人才专业培训中心,加强养生保健从业人员专业技能、法律法规等教育培训。
3.4加强联动监管机制、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国家应将该类机构纳入中医药服务监督检查体系。主要包括:①考虑可操作性,应对该类机构实行中医药监管部门为主导、多部门联动的监管机制。中医药监管负责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技术规范性监管,市场监管部门负责经营许可审查,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卫生监督执法等,必要时应联合公安、医保、广电等多部门开展整顿工作。②通过数字化存储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辖区内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情况、监管管理部门的不良信用记录等信息,建立数据库,加强民众的知情权。③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医药健康文化活动,如由技艺精湛的中医专家提供推拿、拔罐等体验服务,提高民众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获得感和中医健康素养水平的提高。④不断提高民众的中医健康素养水平,发挥民众在监督线索的发现以及相关的调查取证等中的作用[8]。
参考文献
[1]朱吉,贾杨,陆超娣,等.上海市长宁区医疗机构与社会养生保健机构联动下的“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平台”建设[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5):13-15.
[2]峗怡.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监管问题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7,10(7):49-50.
[3]田侃.《中医药法》立法创新之评价[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8(1):20-25.
[4]岳冉冉,毛伟豪,王思北.养生保健机构乱象调查[J].小康,2017(17):72-73.
[5]峗怡,鄢庆波,池苇,等.重庆市南岸区社会办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现况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7,30(10):29-31.
[6]陈建章,何志强,吴淑娥,等.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行业调研报告[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2):44-46.
[7]荆伟龙,王朝君.国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偏低[J].中国卫生,2016(5):97-98.
1目前中医药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中医药作为一种重要辅助及补充医学,在逐步走向世界的同时也受到一些质疑。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以目前现代科学研究方法难以提供足够的证据支持包括传统针灸经络理论在内的中医药理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限制中医药发展的瓶颈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及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新技术在中医药基础及临床科研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推动了中医药科学的现代化发展。作为一种先进的生物医学影像技术,fMRI在探索中医药在临床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方面展现了非常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但fMRI技术的复杂性要求从事该项研究的人员同时具备计算机信息科学及医药学基础知识,而我国传统医工分离的教育体制导致该领域人才匮乏。近年来,为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和信息化目标,全国不少中医药院校逐步开设了中医药信息学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医工结合的交叉学科,中医药信息学将现代信息工程技术与传统的中医药科学密切关联,为培养符合中医药领域fMRI研究人才创造了条件。笔者认为,推动中医药信息学科建设、开展中医药领域fMRI研究,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科研方法挖掘中医药宝库、研究中医药科学、解决制约传统医学发展瓶颈问题的关键所在。
2磁共振功能成像基本原理及其在科研中的应用
传统医学成像技术主要包括X线成像、超声成像、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成像)、磁共振成像(MRI)及核医学成像,以往这些成像均以解剖成像为主,主要通过观察疾病引起的解剖形态变化来实现诊断和鉴别诊断目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技术逐步从之前单一解剖成像发展成为一种解剖成像与功能成像兼备的可用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及基础和临床科研的技术手段,其中MRI技术的发展尤为突出。fMRI便是一种将功能与解剖成像、临床与科研影像相结合的成像新技术,为脑功能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开拓了新的发展方向。
2.1基本原理
广义的fMRI技术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WI)、弥散张量成像(DTI)、灌注加权成像(PWI)、磁共振波谱分析(MRS)、磁共振波谱成像(MRSI)及血氧水平依赖成像(BOLD)等。不同的成像技术各有优势,在临床中有不同的应用。狭义的fMRI一般特指基于血氧水平信号变化强度的BOLD技术,其基本原理是人体大脑神经元活动导致大脑被激活的功能区局部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引起血液中顺磁性氧合血红蛋白及抗磁性脱氧血红蛋白的比例改变,使局部磁场均匀度变化,进而引起BOLD信号改变。
2.2基础及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基于BOLD的fMRI技术无需注射对比剂,以其无创、无辐射损伤、高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可在活体上重复进行等优点在脑功能基础及临床研究中具备独特的优势。目前,fMRI在基础科研中主要应用于运动、感觉(听觉、视觉、嗅觉)、语言、认知、记忆、智力、情绪、性格、决策、睡眠、意识、性别、发育、衰老、针刺、坐禅、睡眠等相关研究,尤其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在临床研究中,fMRI技术主要应用于神经系统相关类疾病、各种成瘾性疾病、精神类疾病、药物应用、脑卒中及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疼痛及癫痫等相关研究。值得关注的是,fMRI能从整体上探索各种诊疗方案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恰好与中医将人体视为有机统一整体的理念相符。因此,fMRI在各种中医特色病种的研究中独具优势,在揭示中医治疗疾病的内在机制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磁共振功能成像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近年来,fMRI广泛应用于基础科研及临床研究中,在中医药领域,由于fMRI实现了无损伤活体脑功能研究,可直观获取针刺时脑功能区激活状态的信息,使针刺作用机制的研究日趋深入。目前,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基于fMRI的针刺作用机理研究[1-5]。其范围主要涵盖真针刺与假针刺时中枢神经响应的区别、不同针刺手法中枢神经响应的区别、不同穴位中枢神经响应的区别、健康志愿者与处于不同疾病状态下患者的区别、针刺刺激与其他类型刺激的神经响应区别等。针刺作用的发挥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及调节机制密切相关,但对针刺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调控的具体作用机制,目前仍存在不同的学术观点。如哈佛Martinos生物医学图像研究中心的中医针灸研究团队的研究表明,针刺是通过大脑边缘系统、旁边缘系统、大脑皮层的负激活来发挥作用[6]。国内相关研究则表明,针刺刺激具有不同的时空特性,这种不同穴位的不同时空特性正是针刺治疗的关键影响因素,也是针刺穴位特异性的基础[7]。当然,关于针刺fMRI研究的方法学尚存在一些问题[8],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另外,fMRI在中医药其他领域也逐渐显现了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如在中医药治疗的疗效观察、疗效评价及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正在逐步开展。此外,国内一些研究机构也在探索将fMRI用于中医症候及证型的研究中。
4对中医药信息学科建设的意义
fMRI作为在中医药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中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现代化医学影像技术,对中医药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当然,fMRI研究的复杂性对从事fMRI研究的科研人员提出了较大的挑战,fMRI复杂的实验数据处理要求相关科研人员既要拥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理工学科知识基础,同时还要求具备必要的医学知识。因此,fMRI研究的发展需要一批具备跨学科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但我国目前医工分离的教育体制导致这一类型人才极为缺乏。为此,不少中医院校近年来逐步开设了中医药信息学专业课程。
作为一门新兴的中医药学和信息科学的交叉学科[9-10],中医药信息学科立足于中医药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将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与医学科学相结合,打破了以往医工分离的教育体制,客观上提供了将包括中医药科学在内的医学和信息工程学科切实有效融合的客观条件,为fMRI研究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条件。目前,不少中医药院校附属医院放射科室已引进了MRI,具备了开展fMRI研究所需的实验数据采集和分析的设备条件,同时又有充足的研究所需的病源条件,对今后开展中医药相关的fMRI研究极为有利。因此,中医院校有必要充分发挥中医药信息学科的重要作用,合理设置中医药信息学专业,调整中医药信息学课程设置,为学生构建医工结合的基础知识体系[11];同时,重视培养开展fMRI研究所需的人才,推动fMRI研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和发展,逐步形成fMRI研究发展与中医药信息学科建设互相促进的局面。
5小结与展望
西医院校开设中医课程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一大特点。根据西医院校学生的特点,改革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我们在教学方法改革中,做了大胆的尝试和研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影响中医药学概论教学效果的三点不足
1.1中医药学概论的教学内容较为广泛,教学时数明显不足中医药学概论的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和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内容安排通常已占去50%左右,留给中药学和方剂学的时间甚至只有24~26学时。要在这短时间内介绍清楚中药学(介绍常用中药180种)和方剂学(介绍常用方98首)的最基本内容都是很困难的,更谈不上通过实例讲授有关研究方法和引起学生对本学科的关注。
1.2兴趣淡薄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有关调查表明,西医高等院校学生学习中医药课程的兴趣淡薄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它使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并由此面临日益严重的困难,日益严重的困难对自信心的打击,反过来又进一步抑制了兴趣,这样,形成恶性循环,随之而来的便是知识结构残缺,视野狭窄,创造力低下等等。可见,不解决兴趣问题,素质教育则无异于画饼充饥。导致兴趣淡薄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思维方法在过渡环节上出现障碍,这是药学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第二,“衰落”的现实在心理上的投射。勿庸讳言,步履蹒跚的中医药学和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现代科技之间有着强烈的反差,兴趣的缺乏无疑也来自这一反差在学生心理上的投射。第三,封闭而又细腻的教学风格。这样的做法使受教育者处于被动的地位,而“兴趣”则让受教育者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可见,这一教学风格与“兴趣培养”是背道而驰的。
1.3中医药学概论在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方面投入不足如中药学需要大量的中药样品实物做教学演示,然而,在课堂上不可能把某种中药所有的不同品种、不同产地和不同规格的样品都展示给学生,但使用多媒体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这方面的软件应加紧开发,硬件也应适当配备。
2我们对提高中医药学概论教学质量的四点做法
2.1提高对中医药学概论的重要性的认识,增加必要的教学时数由于现代中药符合世界发展,现转向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潮流,消费观向重视生活质量方向发展的潮流,医疗保健观转向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整体医疗保健的潮流,体现为崇尚自然。因此,我国已从国家角度提出发展战略支持该产业发展,以回应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在传统药物(天然药物)对我国提出的挑战。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医药是极具高科技含量和巨大增长潜力的产业。中医药是最具我国民族特色和独特优势的领域,最有希望取得国际竞争优势,在我国21世纪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加入WTO,西药的研发难度将更大,而以中药为基础的天然药物研究必将成为研究对象的中医药学概论在药学中的重要地位将更加凸显出来。
我省是中药的资源大省,居全国首位,中药材的品种和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古往今来,云南享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药物宝库”的美誉,而且许多地道名贵中药材云南比较具有优势。民族医药是云南的一朵奇葩。1998年,云南拥有药品生产企业109家,生产中药材及中成药的企业数为36家,而云南医药工业总产值中56%是中药(包括中成药和植物提取物),大大高于全国20%的平均水平,而且逐年有所提高。
中医药学概论是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中成药学等相关课程的重要基础,同时肩负着为中药产业培养科技人才的直接责任。要完成这个任务,最基本条件就是要有足够的学时。没有足够的学时,不可能掌握中医药学概论的主要内容,也不可能深入了解中医药的前沿研究内容。
我校在新的教学计划中已将中医药学概论由原来的选修课改为必修课,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重视度;同时教学时数增加为64学时,并且增加了后续分化课程——中成药学。
2.2课程体系内容的调整如中药学与方剂学是较为成熟的中医基础学科,彼此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分别进行授课,既过多占用学时,又显啰嗦重复,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难度。对此,我们根据中药、方剂讲解的基本结构(如都讲功效与应用)相似、分类基本相同的特点(如都有解表类、清热类、泻下类……)把同一类药、剂归为一个章节进行讲解。在每个章节讲完药物后,跟着讲本类中具有代表性的方剂(如讲完辛凉解表药后再讲银翘散等方剂),然后演示自制课件——《生药学》中的中成药照片,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使其及早了解医药市场情况,打破了两门课程间的界限,使之系统条理化。这种调整减少了篇幅,精练了内容,较好地解决了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
2.3精选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药学专业的培养对象是从事一般药物制剂、鉴定和临床合理用药等工作的执业药师,教学内容应侧重在药而不在医。例如,中药学部分很多内容(如药物的来源、产地、采制等)将要在药用植物学、生药学中系统学习[6],中药学中可不讲或少讲,中药的理论、功效与应用是教学的重点而重点讲授。因而课程内容及课时均可相应减少。
2.4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在沿海及京、津、沪等发达地区,中医药学概论大量使用了多种教学媒体,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突出直观性、生动性和应用性,以达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明显提高了中医药学概论的教学质量和效率。近年来,我们注意广泛收集适于中医药的影像资料,并把它们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采用了多种教学媒体在教学中应用。其结果,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总之,教学改革是时代前进的需要,科学文化发展的需要,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中医药学概论教学改革更势在必行。在中医药学概论教学中,应不断探索与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学以致用,更能胜任今后的工作。
关键词:方剂学;课程设置;研究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7-1322-02
随着中医药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中医药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增加,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研究生扩招之势的日增,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呈现一度下滑的趋势,如何提高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对于从事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中医药教育工作者来说,正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课程的设置、定位与建设与教学质量高低的关系密切,也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就关于方剂学专业课程设置、定位与建设等问题,谈谈笔者的一点看法,不正之处敬请同仁予以斧正。
1 明确培养目标准确定位
对方剂学专业课程准确定位的前提,首先要明确方剂学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依据方剂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才能够对方剂学专业课程予以准确定位,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与要求。笔者认为,方剂学研究生培养目标为:“一专多能,一才多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的确定,主要依据方剂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内容来确立的。作为方剂学研究生来说,不仅要具有坚实而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应具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宽泛的现代医学知识;作为指导教师来说,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尤为重要。为此,应将研究生方剂学专业课程定位于:“面向中医、服务中西、辐射医药、重在方剂”。既要适应中医药发展,中、西医学需求,还要具有方剂学自身特色。
对于方剂学专业课程的内涵定位来说,首先要注重传承,同时又要充分吸收现代科技成就以超越自我,充实传统中医理论,使当前的中药方剂现代研究与保持中医药学特色紧密地联系起来,赋予其新的内涵,从而全面揭示中药方剂防病治病的理论基础与作用机制,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如此,则使中医药学的特色得以保持,优势得到发挥,对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 了解课程特点合理设置
方剂学是中医药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是在中药学基础上研究药物间配伍关系和配伍规律以及君臣佐使地位的知识体系;是中医基础学科与中医临床学科相互沟通必须经由的桥梁学科;是指导中医临床处方用药和中药新药开发的应用基础学科;是中医药学基本特色和优势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本院研究生专业课程设置主要的目的在于培养高层次方剂专业人才,根据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要求,不断完善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加强课程改革,推陈出新教学内容,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开设方剂学基本理论及其关键问题、建立中药小复方精选系统操作技术平台的思路与方法、中药药性基本理论、中药药理与新药研发等研究生课程。
方剂学是中医学理、法、方、药有机结合逻辑方法体系的表现形式,集中体现辨证论治的特色与规律,方剂的“功能主治”将方药与临床应用连接起来。可见,方剂学内容涉及面较宽,内容繁杂。因此,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宜精宜少,有目的地增加研究生学习与研究的弹性空间,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发挥出来;课程内容设置不仅与研究方向相结合,而且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另一个方面,将研究生知识储备作为课程设置的重心,进而对课程内容进行取舍、补充,从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等多维角度去考虑,发挥课程建设对于促进研究生发展的最大功效。通过挖掘方剂学教材中的宝贵因素,给研究生以创造性思考、反思、质疑的机会,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笔者认为,方剂学专业课程内容设置的基本要求是:既要具有宽口径的专业理论基础,又要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并与学术前沿结合,使研究生有较强的科研实践能力,体现一专多能;同时还要考虑学生就业面、适应性,为了使学生具有宽泛、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和创造备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一专多能、一才多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3 加强课程建设突出创新
中医要发展,先从教育人手。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教育的方法密切相关,而这又与研究生课程设计关系密切。如果培养目标过于广阔,培养模式过于单一,或课程设计不按中医理论结构编排,忽略中医学特色,不注重方剂学传统理论,甚或教材出现各种问题等,均会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因此,积极进行研究生专业课程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本校的研究生方剂学专业课程以《医方发挥》为蓝本。参考《方剂学》教材,结合各指导教师、学科的研究方向,有的放矢地开展博而精深的专题讲座式的授课模式。以课程建设带动人才的培养,在进行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求整改的有效措施,推动课程建设的发展。
通过课程建设来提高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注重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作为方剂学研究生指导教师来说,在进行专业课程建设方面,既要注重方剂专业学位点的研究方向,又要考虑研究生个性化的发展方向。来灵活安排内容;研究生在方剂学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向古方剂要效益,深入挖掘古方剂蕴含的潜在的逻辑思想,使之学会借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寻求、探索、解决未被人们认知的科学内涵。
4 存在问题与展望
为深入开展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加强中医医院内涵建设,大力开展“解放思想,发展中医药”大讨论活动,市中医局组织有关专家于11月30日—12月9日对全市区县级以上中医院进行了督导检查。检查采取听取汇报、查阅相关资料、实地察看、现场反馈的形式,重点对区县中医医院“解放思想,发展中医药大讨论”活动、医疗质量管理、药事管理、护理质量与管理、院内感染控制、中医特色优势六个方面进行了检查,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解放思想,发展中医药大讨论”活动扎实开展。各活动单位明确责任,制定并组织实施大讨论活动方案,组织人员认真学习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及中医药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各区县中医院围绕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进行调研并形成切实、可行的调研报告。根据讨论排查出的突出问题,立足实际,落实整改责任,扎扎实实把整改措施落到实处。充分利用媒体,积极在日报、中医报等报刊投稿,及时报道工作成效、亮点及工作动态,推动了大讨论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依法执业意识增强,医疗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各中医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意识不断增强,医务人员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意识逐步强化,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逐步增强。不断强化对医疗质量的监管,建立有效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健全医院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如强化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知情同意制、会诊制、术前讨论制、危重患者抢救制、疑难病例、死亡病例讨论制等得到普遍执行。沂源县中医院病房实行电子病历系统,有固定和无线两种方式,可以边查房、边输入,护士站同步处理,方便、快捷。认真执行《输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加强临床用血管理,科学合理用血。
(三)落实管理规范,护理质量改善。各区县中医院贯彻落实《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健全药事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积极实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麻醉、第一类管理严格,多数中医院能够严格执行《品和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和相关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品实行“五专”管理,账册使用规范,记录清晰认真,基本做到了合理用药、规范用药、合法用药,确保医院麻醉、管理和使用安全。张店区中医院临床药师制推行工作落实到位,临床药师参与查房,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书写查房记录和药历,门诊用药咨询解答清楚明白,记录完整清楚,受到患者好评。加强医院护理工作,贯彻落实《护士条例》,职责分工明确,完善规章制度,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加强“三基三严”训练,进一步提高医疗水平,确保医疗安全。建立健全医患沟通制度,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与病人的交流,及时改进工作,增强医患沟通。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实行全面、全程的护理服务。
(四)院内感染控制得到进一步强化。各中医医院建立感染管理组织,各项规章制度及措施逐步完善,医院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感染控制工作有较大改进,感染专业人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专业水平、管理能力有所提高,医院感染监测工作不断发展,部分医院能够定期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反馈、提出改进措施和指导意见。博山区中医院为各临床科室编印《医院感染质控手册》,提高了科室的感染控制管理水平。
(五)深入开展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中医医院发展理念,各中医院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措施,加大对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加强对自制制剂的研发使用,使医院得到长足发展。临淄区中医院注重中医的科研工作,年内鉴定科研课题2项,实现了医院科研工作的新突破。淄川区中医院注重对中医特色诊疗项目的考核和奖惩力度,近期中药使用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二、存在问题
1、部分中医院核心制度存在缺陷,疑难病例、死亡病例讨论内容不全面,字迹潦草。
2、大部分中医院未按规定制定本院处方集,处方书写不规范,个别处方不用通用名开处方,用代码、商品名、不规范缩写,个别无药物剂型,计量和数量不写单位。煎药室布局不合理,煎药设备和辅助用具不符合要求,中药饮片、中成药调剂室面积达不到基本标准。
3、个别中医院护理管理组织体系职责分工不明确,护理不良事件无上报记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无工作措施。保障患者安全的措施不到位,没有安全标识。
4、多数中医院院内感染组织体系不健全,科室管理人员不具备副高以上职称。规章制度欠缺,难以落实。预防控制措施不到位,院内感染监测项目不全面。
5、部分中医院中医特色优势发挥不明显,无常年应用的中药自制制剂。中医优势病种未进行定期分化和优化,缺少住院病历支持。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及措施
(一)继续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发展中医药”大讨论活动。针对影响我市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坚持以人为本,引导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继续把方便群众、服务群众放在首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使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关键词】智慧社区;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路径
1多翼向心:创建智慧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网状组织结构
经过近年快速发展,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网点初具规模,为保障社区居民身心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但网点分布不合理、资源配置不均衡、供应数量绝对不足的状况依然突出,亟需快速富集大量资源,单纯依靠人力、财力投入势必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压力,必须另辟蹊径,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强化资源整合利用,充分依托现有平台,实行国家-社区垂直管理。具体而言,信息服务依托电子政府系统,建立智慧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国家中心和社区中心,前者统一归集服务信息、技术信息、政府信息等全国适用的共性信息,后者分散集结该社区特色优势的服务信息和技术信息并与国家中心链接,均配备专门人员负责技术维护,实现信息无缝对接和共享;技术服务依托各地公立医院特别是综合实力拔尖的三级甲等医院,将智慧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近纳入当地公立医院统一管理,人员资源建设统一规划和实施,专职服务人员和兼职服务人员均从医院轮岗调用,对医护人员的社区卫生服务时数、登录网络中心回应居民需求的数量做出硬性规定;志愿服务人员由当地民政部门统一管理,设定资质标准,定期培训考核,确保质量素养。总之,尽量提升相关人员质素,最大限度缩减管理层级,将互联网技术创新与服务组织网络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打破社区服务在信息收集、信息传递、服务回应上的条块分割,实现不同社区居民的服务信息动态管理、全程留痕、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协同处置,逐渐由“被动”转向“主动”、由“单一”转向“协同”,切实增强智慧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的采集范围和采集效率。
2多渠分流:构建智慧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互动沟通平台
信息不对等,沟通不顺畅,互动不积极,导致有限资源局部闲置、重复消耗、低效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及与社区居民健康卫生需求之间的矛盾。有效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多方互动,多措并举,总体原则是“分类管理,能上不下”。具体而言,就是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的标准路径,细化各个环节的服务内容,并对服务的方式方法分门别类,根据服务种类确定是提供互联网线上服务还是线下服务,在智慧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平台设立服务咨询、保健咨询、在线缴费、个人档案等条目,分别集纳相关信息,均能实现时段检索,缩短用户搜索时间,降低用户搜索成本,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其中,服务咨询包括但不限于服务简介、适用对象、典型案例、前期准备、服务流程、服务预约、服务收费、注意事项等内容,保健咨询包括但不限于核心问题、现有表现、解决目标、解决建议、注意事项等内容,在线缴费包括但不限于所有服务内容的预缴费、现缴费及其金额、进度、下一步指引等内容,个人档案包括但不限于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服务记录、检查结果等内容。总之,坚持能线上解决的问题始终坚持线上解决、适合线上解决的问题创造条件线上解决、能够一起解决的问题绝不分散解决,同时辅以电话、微信公众号、微课堂、公共邮件、专项调查等多种渠道,实现智慧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及其需求无缝对接,用足、用活现有的各类资源,实现资源使用效益最大化。
3多层聚类:优化智慧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资源放置框架
现有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的配置思路,多是站在方便管理的立场,更多关注资源本身的特点和特质,甚至根据应急需要随意调整,很少从用户角度出发,兼顾社区居民使用卫生服务资源的认知规律和行为特征。因此,在确定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资源配置时,应兼顾管理者和社区居民的双方特质,总体思路是,根据求安、求知、求奇、求参等心理需要,结合不同社区居民的认知规律和线上线下行为特点,合理设置语法、语义、语用,增加中医药社区服务的有用感和易用感,实现资源集约化、信息集中化、服务个性化、系统可嵌入。其中,资源集约化就是集中智慧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安全、平台等各类软硬件资源,提高资源特别是珍稀资源的重复利用率,避免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的闲置浪费率;信息集中化就是如前所述尽量集中所有信息资源,订立统一、标准的数据格式,避免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分散动态采集、即时集中管理、共建共享应用,既增加服务可及性,又保证服务公平性;服务个性化就是对居民使用信息和服务的海量数据进行分类挖掘、聚类分析,生成个性化的需求模式、需求习惯甚至信息查阅特征,并进行记忆保留和行为自动预判导引,为每个居民提供长期定制式的个性化服务;系统可嵌入就是根据行为习惯,将用户每步操作可能用到的信息、服务、工具等嵌入到即时信息,方便用户快捷使用。总之,应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以用户需求满足为目标、以用户需求特征为指针,不断优化智慧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资源投放的位置、方式和时间。
4多维协同:培育智慧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跨界供给团队
在资源数量和结构恒定的前提条件下,最大限度释放人力资源的潜在效能,常是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供给效益的核心关键。面对资源数量、结构短期内难以彻底改观的局面,创新智慧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应该首先从供应方入手,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促成供给主体多样化、供给体系开放化、供给手段人性化、供给形式多维化。其中,供给主体多样化是指根据服务的种类和特质,参考国外经验,融合国内实践,分别由政府、社团、居民分别提供相应的服务,总体原则是政府“能放尽放、强化监管”,充分发挥市场在智慧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吸引和凝聚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智慧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供给体系开放化就是实行智慧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化管理,明晰服务的具体内涵、评测标准、评测程序、奖罚措施等内容,通过公开招标等一切有利于公开公平竞争的方式确定提供方,相应服务既可由国内机构和人员提供、也可由国外机构和人员提供,既可以政府委托实施、也可以社区申请实施;供给手段人性化就是紧扣社区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查漏补缺,通过共建、共享、共治、互补、互联、互助,实现智慧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无缝覆盖全部居民和服务全程;供给形式多维化就是依托现有平台和业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按照“互联网+”的思路,积极整合带动健康管理服务、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健康养老服务、健康旅游服务、健康文化服务、健康信息服务等新型健康服务业以及商业健康保险、药品和医疗设备、物流、移动终端和穿戴式植入式智能终端设备等健康服务相关支撑产业的发展,培育和打造体系完整、应用领先的智慧健康产业体系,实现“居民有需求社区就服务”。
5多元回归:探索智慧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风险决策模型
当今时代瞬息万变,不可知不确定的因素大幅增加,某种程度上潜在风险无处不在。创新智慧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应该前瞻布局、谋定后动,从决策开始加强风险管控,防止本来有限的资源无故损耗浪费。智慧中医药社区服务无论是公益服务还是非公益服务,都会涉及供应方和需求方,因此学者们也将相应的风险决策模型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供方风险决策模型,其建立方式似前所述,全面收集智慧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全员全程产生的海量信息数据,选择效率、效益、效果等各方关注的重点指标作为自变量,选择其他各级各类信息数据作为应变量,通过多类挖掘、分层聚类、关联规则等计算机技术手段和先进算法,寻找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相关强度及其特征规律,帮助智慧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的提供方进行科学决策,有效管控风险,确保目标实现。另一类是需方风险决策模型,可以选择中风、糖尿病、单纯肥胖、先兆流产、胎内发育障碍等社区常见慢性疾病、社会重大危险疾病,通过全国甚至全球的多中心、大样本协作研究,建立社会影响深远、居民普遍关切、社会共性需要的风险控制模型,免费开放给社区居民使用,帮助和指导社区居民自主检测放弃智慧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干预的潜在风险,并最终选择智慧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的有效类型,切实提高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痊后防复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减少智慧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的过度消耗,放大智慧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的使用效益。
一、基本情况
我区现有12个乡镇,7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约43万。其中城市人口约21万,农村人口约22万。全区现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81家,其中区属中医医疗机构1家(区中医院),中心卫生院4家(姚千镇区二院、陈相镇区三院、林盛镇区四院、八一镇区红十字医院),乡镇卫生院9家(十里河、佟沟、白清、永乐、沙河、红菱、王刚、大沟、城郊)。民营医疗机构40家。厂企医疗机构28家,村卫生室190家。目前,乡镇卫生院中设有中医科室的6家,占乡镇卫生院的46%,有中医药人员25人。全区共有中医药人员200人,占医药人员的15.3%。村卫生室有能中会西的乡医29人。
区政府为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2002年决定申报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区),2003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区)创建单位”。近年来,在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区)工作中,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领导,健全组织,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加强培训,开展科研,强化管理,完善制度,定期检查,严格考核,增大投入,扎实工作,加快了创建步伐,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主要工作是: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管理严格,为创建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区政府为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建立了各层组织机构,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全面落实创建工作任务。一是注重领导,健全组织。区政府成立了由主管区长任组长,卫生局、财政局、人事局、发展计划局局长任副组长的区振兴中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卫生局中医管理科。卫生局组建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中医工作的副局长为副组长的中医工作领导小组,卫生局专门成立了中医指导科,由熟悉中医药政策、中医管理知识和熟悉中医工作情况的同志负责中医药工作。各乡镇依照区政府的要求分别成立了创建农村中医工作领导小组。为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区)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定期检查考核。区政府多次召开领导会议和专题会议,提高创建认识,明确创建任务。区政府和各乡镇将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区)工作纳入了区、乡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主管区长与各乡镇长签定责任状,明确创建工作责任,对乡镇的中医药工作进行专题考核,并把考核结果列入全年目标考核责任制中。卫生局制定了全区农村中医工作岗位目标责任制管理及检查、考核标准和办法。对区属医疗机构每半年检查一次,年终进行全面考核评比。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对策,并提出改进意见,由卫生局中医指导科负责督办落实。三是完善制度,严格管理。在创建过程中,建立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并随时进行监督检查。对各医疗机构的中医药工作实行质量监督,突出中医病志、处方书写质量管理和中医药疗效、技术操作规程以及中医护理等的管理和监督。严格了民营医疗机构的业务管理和质量考核,开展质量千分考核活动,奖优罚劣,提高了乡村医生和个体医生的业务水平,净化了中医医疗市场,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推动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重点突出,网络完善,加快了创建工作的步伐
区政府在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区)工作中,突出了工作重点,优化中医资源,强化了网络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以区中医院为龙头,加快了中医药中心网络的建设。目前,区中医院的的中医药资源雄厚,现有业务用房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床位300张,床位使用率2004年为136.8%。全院有中医药人员98人,占全院医药人员的65.58%,中医药人员职称结构合理,有心脑血管疾病定位诊断、治疗DSA成像系统等大型医疗设备,固定资产达到8000多万元。中医门诊有一级临床科室13个,二级科室15个,其血栓病科在全区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有先进的中药制剂室,生产中成药达24个品种,并全部达到国家药检标准,基本满足了全院临床及其广大患者的需要。2001年以来,年均为乡镇医院、村卫生室培训中医药人员20名,深入基层指导工作9次,培训人员300余人次,在创建工作中起到了龙头作用。二是以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为重点,注重了中联网络中医药工作的开展和建设。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现有中医药人员25人,做到了定期有计划地组织这些人员到区中医院和上级中医院学习、进修和培训。同时利用每月乡医例会传授中医理论及防病治病知识,并定期深入到村卫生室指导乡医开展中医药工作,发挥了中联络网的作用。三是以村卫生室为重点,注重了基层网络的建设。全区农村现有卫生室190个,有乡村医生220名,其中中医卫生技术人员29人。乡村医生均能用中西医两法防治疾病。现在全区中医工作基本上形成了”上建中心,中联网络。下打基础“的格局,加快了创建工作的步伐。
(三)加强培训,注重科研,推动了创建工作的进展
区政府特别重视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和中医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特别注重中医药科研、学术活动的开展。一是加强培训,提高整体素质。近年来,区中医院共有40余名中医药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大多数成为血栓病科等重点科室的中坚力量。与辽宁中医学院联合承办研究生课程班,招收15名硕士生。各乡镇卫生院有计划地强化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区卫生局组织编写了《农村常见病中医治疗手册》、《针灸基础知识培训教材》、《中草药基本知识》等书籍,每年举办一次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培训班,累计培训乡村医生近600人次,覆盖率达98%。为规范医疗文件书写,举办了《乡村医生中医、西医门诊病历、处方及消毒隔离、预防感染培训班》,提高了乡村医生医疗文件书写水平及对消毒隔离、预防感染的认识程度。二是积极开展中医药科研学术活动。区中医院积极开展以“三贴近”和“出人才、出论文、出专利”为原则的科技兴院活动,2004年完成了国家“十五”重点攻关课题《中风病急性期综合治疗方案研究》60例临床观察;与辽宁中医学院合作,参与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彭氏眼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研究》已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课题验收。2004年又申报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级课题2项,分别是《化痰解毒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急诊期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活血止血、泻火解毒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此外还申报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2项。申请专利2项,《眼痒立止水》、《复方股兰丹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及实用型国家发展专利1项。为了进一步完善医学、护理继续教育体系,先后举办医疗、护理中医药科研学术活动15次。2004年在区中医院学术报告厅召开了区中医学术交流会,共收到中医论文30余篇,通过专家评审,有16篇论文获奖。促进了我区中医科研与学术交流。
(四)投入增大,政策优惠,工作扎实,确保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区政府在创建工作中,逐年增加资金投入,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向中医倾斜的优惠政策,确保了创建工作的开展。一是加大投入,搞好基础建设。在房屋建设上,区中医院完成了6936平方米的病房楼扩建及3133平方米急诊绿色通道的建设任务,新建热水房、车库、总务仓库316平方米,并投入使用,使医疗用房总面积达到了2.2万平方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区三院)3300平方米的门诊大楼也投入了使用,院容院貌有了明显改善。在医疗设备购置上,医疗机构采取多渠道筹资的办法,中医院引进了心脑血管疾病定位诊断、治疗DSA成像系统等大型医疗设备。现有医疗设备总值4361万元,万元以上设备165台,使用率为85.2%。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投入近300万元购进大型设备16台件,使诊疗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医疗设施的改善,扩大了医疗服务功能,提高了科学诊治水平,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同时也促进了卫生系统经济收入的稳步增长,2004年各医疗卫生单位业务总收入(不含财政拨款)1亿8千万元。比上年增加3千多万元,增加21.2%。固定资产总值近2亿元,新增1千多万元,增长9.2%。二是坚持卫生优先的原则,制定扶持政策。区政府除了在资金投入上重点倾斜外,还制定了相关政策扶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开展城区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农村卫生院工作,本着“重点突出、合理配对、定点帮扶、注重实效”的原则,将五所农村卫生院作为重点帮扶对象,确定城区医院进行定点帮扶。目的是加强农村中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农村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强农村卫生院解决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和急诊急救能力。另外在医疗定点医院设立,干诊医药费报销等方面,给予中医院与综合医院同等待遇,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二、存在问题
区政府在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区)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作,加大了领导力度,健全了组织机构,加强了管理,开展了培训和学术活动,增加了资金投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需要加强和改进的问题,主要是:
(一)农村中医服务网络建设不健全、不完善。农村中心卫生院四家,乡镇卫生院九家,只有六家设有中医科,其余七家没有中医科,不符合创建标准和要求。
(二)乡镇卫生院中医药人才缺乏。一是医院经济效益不好留不住人才。二是医院缺少资金无力引进人才。
(三)中医药培训工作有差距,部分医院中医“西医化”。部分中医技术人员学习培训不够,理论素养不高,技术不精,不能很好地运用中医辨证诊治的方法为患者服务,常常依赖“西医”诊疗,导致中医不中。
(四)创建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区)的资金明显不足。部分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室建设缺乏资金;医院硬件建设和人才引进缺乏资金;致使部分农村中医药服务空白。
三、几点建议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我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意愿和要求,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促进我区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此,我们建议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区)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网络建设。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大领导力度,加大宣传力度,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搞好区中医院中心网络的建设,充分发挥中医院中医医疗、预防、保健、业务指导的龙头作用,以带动全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搞好城乡对口支援工作,加快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加快中医专病(专科)建设,开展好纵向的中医药技术合作,以发挥中医药网络枢纽作用,达到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区)的标准和要求;搞好村卫生室的建设,以满足农民群众求医治病的要求。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特点和优势。方法针对现有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已有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已有研究方法的各自特点,提出了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之可行性。结果通过实例分析了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特点,并提出了相关研究展望。结论 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最佳方法。
【关键词】 中药药性理论 中药药理作用
中药药性是中药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等[1]。先人们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用药经验,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辨证法思想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整理、 总结 、升华,使之上升为一般理论,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不断地 发展 和完善,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药药性理论体系[2]。中药药性理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几千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中药药性理论与中医理论一脉相承,是中医基本理论与临床用药经验相结合的产物,有坚实的中医理论依据,更具有广泛的临床实践基础。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某种药物的反复应用使我们观察到了其疗效并逐步认识到了它的性质,再通过各种不同性质的概括,总结出药性理论,可见药性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临床实践[3]。
1 问题的提出
中药药性理论作为指导中药临床应用的核心,在中药的应用和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临床应用结果的内容又反过来完善了药性理论[1],但后一部分相对要少得多。在 现代 科学 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医药必定要与现代科技交融,也进行了多种尝试。但起源于两个体系的巨大差异,使这种交融不知从何入手。中医药以临床疗效取胜,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具有明显的优势。中医药要实现为全人类健康服务的目的,实现中药现代化、国际化是其前提,而中药的现代研究首先应解决的问题是以中医药学基本理论为指导的基础性研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与方法,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加强中药药性理论现代化的研究已成为了中医药发展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2]。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化,是中药现代化的基础与先导。科学诠释中药药性理论已成为中医学术发展及中医药学现代化的关键问题之一,是中医药学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必然选择[3]。只有构建起科学的现代中药药性理论体系,才能为中药的国际化和现代化提供可靠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切实提升中医药学学术水平和国际地位,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2 药性理论已有的现代研究
2.1 化学成分研究中药的化学成分与其药性有一定的内在关联,如附子等温热药均含有去甲乌药碱,具有肾上腺素能β-兴奋剂样广泛的生理作用,与祛寒药所具有的某些作用相符。辛温药大多含有挥发油成分,苦寒药的化学成分以生物碱和苷类成分为主,甘平药的化学成分除含糖类较多外,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维生素类成分也较多,这类成分可影响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即有“扶正”作用。也有报道中药药性热、温、平、凉、寒与fe的含量比例呈正相关;与mn的含量比例呈负相关。
2.2 药理作用研究温热药附子、干姜等所组成的复方口服后能使寒证患者低下的交感-肾上腺系统的功能活动恢复正常,使催化儿茶酚胺生物合成的多巴胺β-羟化酶的活性增加,促进体内儿茶酚胺的生成,对内分泌腺的功能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寒性药的作用与热性药物恰好相反,寒性药知母、石膏等所组成的复方能使热证患者亢进的交感-肾上腺系统的功能减弱,体内多巴胺β-羟化酶的活性降低,尿中儿茶酚胺和camp的排出减少[4]。酸味药的收敛作用,主要表现在抗病原微生物、凝固、吸附及调节神经系统等方面;苦味药的药理作用主要有抗菌、消炎和强心等作用;甘味药具有调节机能,补其机体不足,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以及杀菌、解热、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利尿等方面的作用[5];辛味药的发散解表作用主要表现在解热、抗菌、抗病毒及协助发汗等方面[6];咸味药具有镇静、镇痛以及杀菌、解热、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抗凝血、利尿等方面的作用[7]。补中益气汤对子宫脱垂有效,动物实验也显示,该方能选择性地提高兔、狗在体或离体子宫肌的张力[8];麻黄药性辛、温,属升浮,具有发汗作用;浙贝母药性苦、寒、具有镇咳、平喘的作用。中药归经与药理作用间存在着一定关系,如具有抗惊厥作用的22味中药如钩藤、天麻、全蝎等均入肝经,入经率高达100%,这与中医所说的“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理论相吻合[9]。
2.3 临床应用研究中药临床应用是药性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10],在应用基础上总结、归纳、升华得到的药性理论又反过来指导中药的临床应用;中药药性理论的不断补充与完善,也有赖于中药的临床实践。
此外,还有从分子生物学、 文献 等角度开展药性理论研究的。
3 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之可行性
中药药性理论有多种研究方法,基于中药药理作用来研究中药药性理论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从药 理学 的角度揭示中药药性的本质,强调药物与机体、细胞及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给“药性”理论赋予了“效应”的内涵。基于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过程(见图1)也是中医药现代化的过程,对促进中药药性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中药药性理论已经成为中医药界广泛关注并努力研究的领域,因为相关理论的阐明既是正确把握中药本质,揭示中药应用 规律 的前提,亦是中药在临床应用中能否取得确切疗效的保证。从图1可看出,依据中医药理论,中药功能和中药临床应用之间能很好互通,由中药药性功能可推断中药应有的临床应用,同样由中药的临床应用也可推断中药应用的药性功能。随着中药药理研究的广泛和深入,临床应用和相应的药理作用之间也有了很好的互通,由中药的临床应用可推断应用的药理作用,同样由中药的药理作用也可推断中药应有的临床应用。中药药性与临床应用的一致性、中药临床应用与药理作用的一致性,使药性理论与药理作用也有了密切的联系;药理研究应是目前研究药性的最好、也是既能体现中医药理论指导、又能融合 现代 科学 内容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药理作用是中药本身功能的现代反映,理所当然中药药性功能和药理作用之间应有很好的互通,但目前缺少的是相关互通的普遍证明。建立中药药性功能与中药药理作用的互通联系,对促进中药药性理论的 发展 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药自身药性与药理的结合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寻找中西药药理的内在联系,应用中药药理的研究方法研究中药药性理论,从药 理学 的角度揭示中药药性的本质,重视了药物与机体、细胞及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给“药性”理论赋予了“效应”的内涵,建立中药药性药效谱,对促进中药药性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中药性能是说明中药功效的依据,性能与功效之间是一种陈述说理关系。如对热性药的药理研究表明,热性药能增强物质代谢,使产热增加,如热性药麻黄碱注射后,能使机体的代谢率提高,热性药鹿茸、麻黄、桂枝汤等能促进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热性药附子、丁香、生姜、花椒等有强心作用,表现为正性肌力、正性频率作用。临床研究表明寒证患者尿中cgmp的排出量明显高于正常人,阳虚病人血中cgmp占优势,寒证、阳虚患者服用温热药和助阳药后,均能使cgmp/camp的比例趋向正常。即热性药能提高细胞内camp含量。表明温热药对机体多种生理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增强和提高作用[11]。
4 基于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相关研究展望
中药药理的研究,能依据微观指标给中药定量定性,使中药获得客观指标,因而在研究上更具有科学性;其次,中药药理的研究成果,扩大了中药原有功效和应用范围,众多中药的潜在功效将被陆续挖掘出来,如通过药理研究,证明大黄还有消食、利尿等功效,这在历代本草中都极少论述;再次,在中药药性指导下的中药应用,虽然具有灵活性这一长处,但由于过于灵活而变得难以掌握,药效难以重复。和中药相比,西药的针对性之长恰恰弥补了这一短缺,比如抗生素的应用,无论何时何地何人使用,其抗菌谱和适应症都是稳定的。如果在保持中药应用上的整体性和灵活性这一药性理论之长的基础上,能吸取自身药理这一定性定量标准化、客观化的指标,中药的应用必然更具有规范性;还有,中药的应用源于中医基础理论,因此以药性为指导应用的中药,在药效上体现出宏观性和整体性。由于药理所对应的疾病都有相应的病理指标,因而在药效上体现出微观性和针对性,因此在发展上具有中西医结合性。药性的应用依据辨证,药理的应用依据辨病,可见在应用中药时,既要考虑药性与药理的结合,又要使药性与药理的各自所长相互渗透,由此也说明了中药药性与药理的结合应用,不仅具有中西药间的内在联系,也是中西医临床上的相互沟通。
应用中药药理的研究方法研究中药药性理论,从药理学的角度揭示中药药性的本质,使药性理论的宏观性、整体性、灵活性与药理的客观性、微观性、针对性相互渗透与结合,也将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中药药性的原有功效和应用范围,为中药的新应用奠定基础,从而更好地解决科学诠释中药药性理论这一关键问题,建立起新的药性理论现代科学体系,促进中药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合,最终实现中药现代化、国际化,为全人类健康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参考 文献 】
[1]王晓红,苗明三,郭 艳,等. 从药性理论的来源看现代药性理论研究[j].河南中医,2007,27(6):6.
[2]商庆新. 中药四性理论现代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前提和关键[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2):111.
[3]胡爱萍. 关于中药药性理论现代化研究的思考[j].光明中医,2006,21(10):20.
[4]刘 群, 杨晓农. 中药四气五味的现代认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 科学版,2006,32(5):981.
[5]于培明 ,田智勇 ,林桂涛.甘昧药的药性理论及其配伍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77.
[6]周典铭,熊轩玖. 辛味药的药性理论及其配伍作用初探[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0,2(2):48.
[7]于培明,田智勇,陈随清. 咸味药的药性理论及其配伍探讨[j]. 国医 论坛 , 2005,20(1):48.
[8]刘 群,杨晓农. 中药升降浮沉之现代认识[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6):981.
[9]曾秀池. 试述中药归经的现代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20(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