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平衡理论范文

生态平衡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平衡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平衡理论

第1篇:生态平衡理论范文

简介了现代生态医学及其三层次即宏观、微观、分子生态医学,并就中医学的有关理论与现代医学微生态理论进行了比较。对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与现代保健医学,阴阳平衡理论与微生态平衡理论,扶正祛邪理论与维护人体微生态平衡,中医的脾胃学说与胃肠微生物系统的功能,药食同源理论与微生态学中的营养调整,异病同治与使用微生态制剂的微生态疗法进行了论述,指出中医学的本质就是生态医学,不是伪科学。

【关键词】 中医学;生态学

中医学认为,保持机体内的气血调和,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关键。二千多年前,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就明确记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现代生态医学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充分利用有益因素,控制和消除有害因素,有病治疗,未病防病,无病保健,延年益寿。两者理论,不谋而合,十分相似。最近有人提出“废除中医”发表“中医是伪科学”的奇谈怪论,可见这些人对中医理论知之甚少,片面理解。本文作者长期从事生态医学的研究,也涉足中医学的阴阳平衡理论,研究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中医学的本质就是生态医学,决不是伪科学”[1,2]。

1 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生态学(ecology)一词是德国生物学家E·Haeckel于1869年提出,其定义是: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由于研究生态学,保护生态环境(宏环境和微环境),对于人类社会及生命优质有着重要作用。近30年来生态学已发展成为庞大的学科群,并出现了许多分支,生态医学就是其中重要的分支[3]。

2 生态医学及三层次

生态学分为宏观生态学、微观生态学、分子生态学三个层次。生态医学可从三个层次进行研究,一是以个体和群体为中心同其环境的宏观生态医学;二是以单细胞为中心同其环境关系的微观生态医学即医学微生态学;三是以细胞内的生物活性分子特别是核酸分子为中心同其分子环境关系的分子生态医学;现就生态医学的三个层次简要介绍如下:

2.1 宏观生态医学在医学和人体健康方面,随着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引起了人们对生态医学研究的广泛重视,作者认为医学必须将人放在整个生物圈中来研究生命现象,因为人不仅仅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更重要的是人是生物圈中众多物种的成员之一,生物圈对人类的影响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只是在20世纪50年生的环境危机和“公害病”迭次发生以后,人们才认识到生物圈的变化与人类有如此密切的关系。大气、土壤、水质的污染,噪音和振动的增多,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理化因子进入人类所生存的环境,植被的破坏和野生动物的灭绝,臭氧层的破坏,酸雨、温室效应等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影响人体以下的生态层次。另外,人增也将影响到食物的供应,食物短缺可致营养不良和其他疾病的发生,现在许多人生活在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里,这样的城市中水处理系统、垃圾处理系统、基础设施、社会秩序和公共健康规划的使用是严重超载的,这势必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健康,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基础必须是生态学的基本原理[3]。

2.2 微观生态医学(医学微生态学)20世纪 50年代初,中国的魏曦、康白教授开始从事微生态学的研究,60年代以后美国的DubosR·J等人把大量的生态学观念和术语引入到微观生态学研究之中。1977年,联邦德国Volker Rush博士首先明确提出微生态学即微观生态学(microecology)一词,康白教授将其定义为微生态学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人、动物、植物)相互关系的生命科学分支,微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医学微生态学即微观生态医学,它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人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在长期的生物进化、适应过程中,在正常人的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粘膜表面存在不同种类和数量对人体有益无害的微生物群称为正常微生物群,其中以细菌为主,其数量相当于人体细胞的10倍,正常微生物大部分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交换物质、能量,甚至相互传递遗传信息,正常微生物群对宿主具有营养、免疫、生长刺激、生物拮抗等作用,从生态学观点来看,正常微生物群,在正常条件下,与宿主保持着生态平衡,一切干扰因素,都将引起微生态失调,从而影响人体健康。

在感染性疾病中,按以往的观点,是病原微生物所致,但它不能解释菌群失调所致的内源性感染(条件致病),医学微生态学认为,感染是微生物对宿主或宏生物的异常侵染所致的微生物与宿主或宏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生态学现象。疫苗、抗生素以及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造成了一种我们几乎不受疾病影响的假象,但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抗生素对人类的不利作用。1950年魏曦、康白二位教授曾发现一例鼠型链丝杆菌感染的鼠咬热病人,在用抗生素治疗后,虽杀灭了病原体,但终因导致肺炎克鲁伯菌(正常情况下为人体正常菌之一,不致病)肺炎进而引起败血症而死亡,成为世界上首次发现抗生素治疗而引起的菌群失调症,当时二位教授曾预言到,在光辉的抗生素降临以后,我们必须注意其给人类带来的阴影,扰乱正常菌群和引起菌群失调。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滥用抗生素而引起的菌群失调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因此,这就唤醒人们对正常微生物群的生态平衡和失调等问题的研究,从此,诞生了微观生态医学。微观生态医学的行为是维护人体的微生态平衡,防治微生态失调,微生态制剂疗法,合理应用抗生素等[5,7]。

2.3 分子生态医学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以及生态学的理论向分子生物学中的渗透而出现了分子生态学(molecular ecology)它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和探讨生命物质的生态学问题,分子生态学一词于1988年由中国的向近敏、林雨霖二位教授首先提出,随后国外的Terry Burke也在《自然》杂志上提出。分子生态学的定义为:研究分子生物甚至生物活性分子同其分子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是生态学的分子层次。它主要阐明生命体与其相关细胞之间的各种活性分子直至分子网络相互作用的生理平衡状态和病理失调状态的分子机制,以及促进生理平衡和防止病理失调和恢复生理平衡的措施和方法,分子生态医学的医疗行为是利用分子生态制剂以恢复分子生态平衡[6]。

3 中医学的生态观与现代生态医学

中医学的四诊八纲就是从人的整体出发,探讨人体平衡和失调的转化机制,并通过中药使失调恢复平衡,中医的天人合一的思想,阴阳平衡理论,辨证施治的方法以及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药食同源的防病原则都是生态医学思想的体现。限于篇幅,本文仅就中医学的生态观在微观生态医学(医学微生态学)中的体现加以论述[1~3]。

3.1 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与现代保健医学 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建立了预防为主的保健观点,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所谓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的内容。微生态学的崛起,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医学从治疗医学、预防医学已经发展到现代保健医学,它必须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其主要思想为无病保健、未病预防、有病治疗、既病防变,这是医学发展到现代保健医学的必然规律。微生态制剂由于是来自宿主生理性细菌的制剂,回归至原生境,修复生物屏障,根据疾病的生态病因的观点,因而,微生态制剂可达到无病保健、未病预防,有病治疗,既病防变之目的。微生态疗法重在调整,中医的核心也是调整,因此,两者的观点和理论不谋而合,这是值得互相借鉴的。

3.2 阴阳平衡理论与微生态理论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它渗透到医学领域后,促进了中医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借此阐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的根本规律,因此,中医的阴阳学说是关于认识疾病和防治疾病根本规律的学说[1~3]。

3.2.1 阐释人体的结构及生理功能阴阳学说在阐释人体的结构时,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阴阳对立统一体。医学微生态学研究表明,在人体的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粘膜表面存在着大量的正常生物群,构成了除解剖意义上的系统以外的微生态系统,与机体形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中医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使阴阳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结果,物质与功能、阴与阳共处于相互对立、依存和转化的统一体中,维持着物质与功能、阴与阳的相对的动态平衡,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据瑞典Gustaffson教授研究估计,人类肠道大约带1kg细菌,其活菌数量达1012~13个,这些正常菌参与了宿主的代谢、免疫、生理生化、生物拮抗等方面的作用,以维持人的健康,此即微生态平衡。

3.2.2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整体统一和机体内在环境的平衡协调,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础,疾病的发生就是这种平衡协调遭到破坏的结果,用阴阳学说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则认为“阴平阳秘”即阴阳的平衡协调是人体生理活动的基础,这种平衡协调关系一旦受到破坏,使阴阳失去平衡,便会产生疾病。人体微生态系统由于内因或外因的影响使其平衡遭受破坏即微生态失调,便可导致多种疾病,如胃肠微生态系统平衡失调,便可引起多种胃肠道疾病。

3.2.3 用于疾病的诊断由于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在于阴阳失调,中医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但八纲中又以阴阳作为总纲。微生态学诊断疾病,采用厌氧培养技术对人体某部位正常细菌进行定量(多少)、定性(何种细菌)定位(存在的部位)检查以确定微生态失调及程度。

3.2.4 指导养生防病中医学十分重视对疾病的预防,取天地自然规律,采取各种养生的方法,借以保持机体内部以及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阴阳平衡,达到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养生防病即为现代的保健医学,保健医学必须以微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维持人体微生态平衡,微生态制剂的重要功能就是无病保健,未病预防。

3.2.5 用于疾病的治疗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平衡失调,因此,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促使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相对平衡。微生态疗法也是恢复微生态平衡达到治疗目的,其方法有营养调整、抗菌调整、内服菌群促进物质、活菌制剂等从而达到纠正微生态失调,恢复微生态平衡。

3.3 扶正祛邪理论与维护人体微生态平衡中医认为疾病的过程是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的过程,正邪力量的消长决定疾病的发展与转归,邪胜于正则病进,正胜于邪则病退,扶正和祛邪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扶正是为了祛邪,是通过增强正气的方法,祛邪外出,从而恢复健康,即所谓“正足邪自祛”;祛邪是为了扶正,消除致病因素的损害,而达到保护正气恢复健康的目的,即所谓“邪去正自安”。

从医学微生态学角度来认识正气可理解为人体微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态。20世纪70年代中期荷兰微生态学专家Van der Waaij提出了定植抗力学说,其含义为肠道正常菌群对潜在病原菌在肠道中定植的拮抗作用或抵抗力。研究证明,在正常菌群中,厌氧菌(如双歧杆菌等)对定植抗力负有重要责任,抑制了厌氧菌,定植抗力便下降,扶持厌氧菌,定植抗力便提高。康白教授提出了生物夺氧学说,因肠道正常菌大多为厌氧菌,因此,他用从土壤中所分离出的一株无毒的需氧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制成一种生物夺氧的活菌制剂,口服后,肠道氧气被消耗,提供了供厌氧菌生存的厌氧环境,厌氧菌才能生长,才能维持正常菌的屏障作用和其他功能,从而达到扶正(扶持正常菌群)祛邪(拮抗外袭菌的感染)的作用。由此可见,中医的扶正祛邪理论与维护微生态平衡原理十分相似。

3.4 中医的脾胃学说与胃肠微生态系统功能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的脾与消化、吸收、代谢、免疫、神经内分泌有关,微生态学研究表明,中医的脾与人体胃肠正常微生物有密切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是指胃受纳食物之后再经脾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脾气健运,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健全,才能为化生气、血、津液等提供足够的养料,才能使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反之脾失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便因此而失常,便会出现腹胀、便泌、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和气血不足等。

医学微生态学研究证明,在人的胃肠微生态系统中存在许多生理性细菌如双歧杆菌、类杆菌、乳杆菌、拟杆菌、粪链球菌、韦荣球菌等,每克粪便的细菌数量可达1014个,如此大量正常菌产生的各种酶,参与了机体的酶池,对三大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的消化吸收起着重要作用,如胃肠微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正常,就会发挥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若结构和功能异常如双歧杆菌等减少时生物屏障作用下降,有利于外来病原菌的侵袭,或与其他肠道菌比例失调或寄居位置的变化如产气菌大量增殖,就会引起腹泻、胀气等表现。

3.5 药食同源理论与微生态学中的营养调整中医的药食学,即药物与饮食关系的学问,药食同源,药食互补,药食互用是其主要内容,药与食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界限,把药物与食物科学地配合起来用以养生、治病是中医学的重要课题,作者对中医的医食同源有以下的理解。

由于不合理的膳食可致冠心病、高血压、胃肠疾病等,对病人而言,合理营养极为重要。医食同源、药食同根,表明合理营养和药物对于防治疾病有异曲同工之处。医学微生态学研究证明,营养也是使宿主适应其正常微生物菌群的重要因素。营养失调、营养不良或营养变化都对正常微生物群有影响,在正常时保持微生态平衡,在异常时导致生态失调,在微生态治疗法中,用限制营养的办法抑制过盛菌的繁殖如发酵性腹泻可限制碳水化合物食物,腐败性腹泻限制蛋白质食物等。通过营养对正常微生物群中某些成员的促进作用来调整菌群失调也可取得一定作用,根据不同种群对营养要求的不同,可达到促进某些细菌生长和繁殖的目的。对双歧杆菌的扶植可用胡萝卜、乳糖、野芝麻四糖、棉子糖;对乳杆菌的扶植可用乳糖和蔗糖;对肠球菌的扶植可用叶酸、复合维生素B及蜂蜜等多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通过营养的作用来提高宿主对其正常微生物群的适应能力,从而保持人体微生态平衡。

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结构对类杆菌和梭菌有促进作用,这两种细菌的增多与癌症和衰老有联系,因此,要保持对健康有益的正常微生物群,就必须注意膳食结构,合理膳食以利人的健康。

3.6 异病同治与使用微生态制剂的微生态疗法

中医的异病同治是不同的疾病在出现相同的证候时,应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有关微生态学中异病同治的问题,目前研究得较多的是胃肠道疾病及微生态治疗。微生态学研究表明,在人体胃肠粘膜上排列着致密的对人体有益的细菌(主要有双歧杆菌、乳杆菌、粪链球菌等)形成菌膜屏障,这种菌膜屏障能发挥生物拮抗作用控制有害菌的繁殖,阻止有害菌毒性物质的吸收,产生乳酸等使体内有害毒物排出体外,具有清洁肠道,保护肝脏,维护人体健康的作用。一旦菌膜屏障破坏,在外袭病因的作用下,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如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肠炎、慢性结肠炎、肝病加重等,鉴于这些疾病有一共同的发病机制——微生态失调,因此,利用宿主体内的生理性细菌(如双歧杆菌等)作为种子,通过发酵工程,扩大数量,制成活菌制剂,再回归到宿主的原生境,重建菌膜屏障,就能达到纠正微生态失调,恢复微生态平衡的目的。因此,一种微生态制剂能治疗多种消化系统疾病,此谓异病同治。

从以上列举的医学微生态学理论与中医理论来看,两者不谋而合,极为相似,因此,是值得相互借鉴的,可以用医学微生态学原理解释和阐明中医中的某些理论,也可用微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来研究中医理论和中药、药方。舌象检查证明,不同舌象,是不同菌群结果,通过中医中药疗法,可改变舌象,菌群结构也同步改变。四君子汤有扶植肠道生理性细菌的生长作用,小承气汤在调整肠道平衡方面非常有效。我们可利用微生态学研究方法,从医学微生态学角度依据生态学原理去研究中医中药等方面的问题,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项祺.内经教程[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9.

[2]牛实为.内经生态观,第1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1.

[3]孙濡泳.普通生态学,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4.

[4]扬力.周易与中医学,第2版[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8.

[5]康白.微生态学,第1版[M].大连:大连出版社,1988:7.

[6]向近敏.分子生态学,第1版[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

第2篇:生态平衡理论范文

关键词:养猪 微生态制剂 价值0、引言

二十世纪初,生物学家就发现保加利亚杆菌具有抑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衰老的毒素,对此细菌学家便开展了以细菌相关作用为主的微生态制剂的研究,从此微生态制剂无论在医疗上还是在养殖方面的应用皆逐渐普及。有报道指出在养猪方面,最早研究和应用微生态制剂的历史可追溯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那时候便有人发现使用乳酸杆菌饲养仔猪可有效的增加仔猪的体重并改善仔猪的健康情况。微生态制剂是根据微生态理论研制的包括有益菌及其相关代谢产物的生物制剂,作用是通过维持消化道内微生态平衡而发挥作用。涵盖了益生素、益生元及合生元等。微生态制剂正以其防治疾病、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生长、绿色安全、无毒副作用、无残留的优点逐步成为替代抗生素类添加剂的主力军。

1、微生态制剂的种类

目前用于微生态制剂的微生物主要有: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放线菌、光合细菌等几大类。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FDA)于1989年就规定允许饲喂的微生物有43种,其中30种是乳酸菌。我国1994年农业部批准使用的微生物品种有:蜡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粪链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乳链球菌等12种。

2、微生态制剂对猪的作用

2.1作用机理

主要的理论和学说有:(1)微生态平衡理论;(2优势种群学说;(3)生物屏障理论;(4)微生物夺氧学说;(5)三流运转学说;(6)营养物质合成理论;(7)提高高免疫功能理论。微生态制剂的基本作用机理是:有益活菌进入动物消化道进行繁殖,抑制有害菌的繁殖,保持肠道内正常微生物生物区系的平衡,使得动物有机体内各种微生物相互之间,以及微生物同宿主之间所保持着相对平衡的状态,以便使之完成能源的流动及物质交换和基因传递等功能。

2.2作用方式

(1)维持肠道菌群平衡,预防猪尤其是仔猪的相关肠道疾病;(2)生物夺氧;(3)竞争抑制;(4)产生有机酸,降低肠道PH值;(5)产生过氧化物;(6)减少氨及胺等有害代谢物的产生;(7冶成酶、维生素和未知生长因子;(8)产生抗生素类物质;(9臌活宿主免疫细胞,促进吞噬细胞活力或作为佐剂发挥作用。

3、微生态制剂在养猪生产上的应用

3.1补充有益菌群,维持动物肠道菌群平衡

据张国龙等在1994年的研究报道指出,在第35日龄断奶的仔猪日粮中添加0.2%一O.4%的微生态活菌制剂(腊质样芽孢杆菌),可使粪便中大肠杆菌总数明显的降低。禹慧明等于2000年报道,饲喂了含有肠球菌的“益生健”的仔猪,在肠道中双歧杆菌和类杆菌的数量相比于对照组有显著增加,在盲肠中达到了显著水平;将该制剂用10一28日龄仔猪,可使腹泻次数减少35.6%,日增重提高14.4%,说明促进有益菌增殖、改善肠道内环境是该肠球菌制剂能有效减少腹泻、促进生长的原因之一。

3.3提高猪的机体免疫功能

1998年有报道,益生素可使仔猪产生较高的IsA水平。2001年有试验结果显示,“生菌素”显著的提高了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生菌素”较维吉尼霉素具有更强的抗腹泻能力,差异显著(P

3.6改善肉质,生产无公害的肉类食品

在微生态制剂的使用大大普及下可减少抗生素、激素等化学药物的使用,不仅使猪健康成长,而且因体内大量的有益微生物的活化作用而改善猪肉的肉质。据研究发现,添加微生态制剂后,猪肉的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而脂肪、胆固醇含量下降,肉的纤维组织有所改变,从而提高了肉的品质。同时,其内脏器官发育良好,肠管粗细均匀、弹性好、油脂少,食用起来鲜嫩可口、无腥味。

4、微生态制剂在养猪业上应用价值

微生态制剂具有很多优点,从生产上看便是无公害产品,作为原生态绿色产品可做到对食用动物疾病的防治和保健,其在养猪业中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微生态制剂今后的发展趋势:研究针对猪各个生长阶段的专用微生态制剂,以保证其效果;多种益生菌联合运用的制剂;寻找出更多更具有直接促生长作用的优良微生物;应用微生物工程技术,定向改造有益菌株,使其具有抗酸、抗热等能力;寻求防止微生物失活的技术措施,如稳定化技术与微胶囊技术;运用基因工程技术研究功能微生态制剂,通过对一些优良菌种的遗传改造,导入有用基因。

总之,动物微生态制剂是通过调节动物自身微生物平衡而起作用,作为原生态纯生物产品的微生态制剂,凭借其不含任何化学合成成份,和食用动物养殖上高效安全无污染的作用机制,使其在饲料添加剂中能更好的得到推广和应用,由于其作用方式独特,应用效果显著,具有抗生素所不具有的特点,绿色安全,所以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我国微生态学奠基人魏曦教授曾经预言:“抗生素之后的时代将是微生态制剂的时代”。随着动物微生态理论的发展,动物微生态制剂必将成为饲料工业中最有前途的添加剂之一,目前其在养猪业的应用上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显著的,更好的突显出了微生态制剂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范先超,秦春娥.益生素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口].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3,4:24-25.

[2]铂舒会友,张彬,林兆京.益生素对规模化猪场母猪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口].福建畜牧兽医,2005,4(27):13—14.

[3]吕道俊,潘康成.微生态制剂对猪细菌性疾病的防治研究进展叫.饲料工业,1999,10(20):42—44.

[4]刘勇.微生态制剂及其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Ⅱ].饲料世界杂志,2006,1:7-9.

第3篇:生态平衡理论范文

上帝说,女人是男人身上掉下来的肋骨,不是头骨,不是脚骨,是在男人腋下靠近心脏的肋骨,因为男人和女人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因为女人需要男人的保护,因为女人需要男人的爱……为了这份得之不易的幸福,我们要彼此好好珍惜!包括呵护健康和美丽的源泉――女性生殖系统!

人的生殖系统是发育最晚的系统,生殖系统发育成熟象征着人整体成熟。女性生殖系统的衰老又是在人的一生中最先开始的,女性的生理功能30岁左右达到高峰,而后逐渐下降,生殖系统衰老的症状也随之出现。

女性的生殖系统非常坚韧又非常脆弱,极不易保养,营养补充不足、健康维护不利、经期、、怀孕、分娩流产,节孕等,无一不损伤生殖系统,造成女性生殖系统病变和众多烦恼的主要原因。女性生殖系统的有形器官(硬体)含盖腺、卵巢、子宫、宫颈、阴道、外阴。调控整个系统的是内分泌系统,而内分泌激素的反应机制(调控软件)则是经脉系统之任脉、督脉、冲脉、带脉。

生殖系统健康与否直接关系整个机体的雌激素水平和生殖系统健康。内分泌随生理周期准确地分泌雌激素、黄体素,于是经来经去,不腰酸、不腹痛、心情轻松愉快。生殖系统健全,任督两脉脉气旺盛,冲脉、带脉自然也正常,于是背挺、腰细胸部坚挺,臀部结实,大腿无赘肉,下腹不凸挺,无眼袋,无皱纹,无痤疮,远离色斑。因此,确保生殖系统的健康意义重大。

女性生殖系统挺“脆弱”

女人一生是非常劳累的,尤其生殖系统更劳累,生理结构特别,非常脆弱,极难保养,最易受经、孕、育、产四期影响,流产、、避孕药等对生殖系统伤害巨大,受伤后也最难恢复,生殖系统的重要性及功能的特殊性,决定它本系统的独特性,排他性。为了孕育生命、护固胎儿,它对本系统外的任何物质均持排斥态度,吸收不足50分之一。

A:两个1/50不足

1.对药物吸收不足1/50:无论是口服、注射的药物,通过胃、大肠、小肠、肝再进入血液循环,最终运行到生殖系统仅吸收不足1/50,造成妇科疾病顽固难愈,甚至越来越严重,以致恶变。

2.对营养的吸收不足1/50:难以维持生殖系统正常的生理要求,使其免疫力低下,易感染。造成过早衰老,松弛,干涩,变黑等。

B:三个极易

1.极易伤害:生殖系统容易劳累,生理结构特别,非常脆弱,极难保养,最易受经、孕、育、流产、、避孕药等,无一不损伤生殖系统,很难彻底休息、治疗、恢复。

2.极易感染:女性生殖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器官,常年暴露于密闭不透气、充满污染的环境中,在这里毒素大量堆积,极易造成细菌、病毒的滋生及上行感染,引起面部斑、痘、疹、暗黄。

3.极易受寒:女性生殖系统处于任脉之上,属阴中之阴,极易受到各种寒湿影响,形成寒凝血(血色暗、有血块)、宫寒不孕、经来腹痛、手脚冰凉等。

蕊莉娅,做下半身永不落幕的女人

蕊莉娅皇家青春内雕系统,源自法国,几经现代医学技术的完善和创新,以不伤害机体自身为前提,加强肌体自身内传导和调节能力,提高自身细胞分泌能力,行气活血、滋阴缩阴,提高生殖系统自洁能力,从而让整个机体恢复年轻态、健康态,进而提高生殖系统括约肌的活力,达到使其恢复弹力、收缩力,最终达收缩阴道的目的。

第一步:快速提升生殖系统免疫力

蕊莉娅私密修复则提倡“以菌制菌,天敌治理,生物相克避害”的为生态平衡理论,产品通过向阴道直接补充大量有益菌活菌,迅速调节阴道菌群平衡,提升生殖系统免疫力,减科炎症的发生。

第二步:快速解决阴道松弛干涩

区别于传统的缩阴产品,蕊莉娅无创私密青春修复术采用基因疗法和传统医学相结合,不但达到完美缩阴的效果,同事对生殖系统及全身达到抗衰目的。

第三步:增殖细胞。恢复生殖系统年轻态

主要成分祖细胞多肽让生殖系统再生,增殖生殖系统新细胞数量,增强生殖系统源动力。

第四步:法国原装共振聚焦仪,疏通经络,调理胞宫

主要疏通的三大穴位:八穴,调节人一身气血的总开关;会阴穴,人长寿的要穴;三阴交穴,妇科疾病的首选要穴。

第五步:定点生物反馈疗法,定点定位启动生殖系统运动肌肉群

定点生物反馈疗法启动神经功能,使生殖系统肌肉群具有收缩运动功能。同时搭配蕊莉娅独有的爱情肌运动,有效增加两性生活质量,使生殖系统健康、活力。

蕊莉娅皇家青春内雕完美抗衰体系

蕊莉娅皇家青春内雕-私密修复系列

任何女人都希望自己具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姿。美丽是女人永恒的谈资,永不-谢的话题!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各方面的节奏也明显提速。我们在追求健康幸福生活的同时,身体也悄悄发生了许多变化,甚至导致了妇科疾病的发生。治疗,复发,再治疗,再复发,这循环往复的过程造成了许多女性难以言表的痛楚。

蕊莉娅私密修复系列,青春内雕第一臻献,提倡“以菌制菌,天敌治理,生物相克避害”的生态平衡理论,终结妇科炎症,塑Ⅰ度清洁健康女人,成就女人健康的美。

蕊莉娅皇家青春内雕・无创私密青春修复术

现代基因科技与法国皇室古方相结合,采用祖细胞多肽与皇室爱情肌诱导运动,配合微波共振聚焦仪,滋阴养阴丰阴、提高性动力并延缓衰老,是一款针对女性生理特征而研发的抗衰老之瑰宝。

蕊莉娅皇家青春内雕・盆腔修复宫络SPA

产品配合仪器,疏通调养女性盆腔及子宫的穴位,促进任脉、督脉、冲脉的畅通。疏通穴位,调理盆腔及胞宫;活化胞宫细胞,促进细胞再生;活血化_,去腐生肌;供给细胞营养及能量;修复受损的细胞,让细胞健康有活力;祛除宫寒,暖宫,增加子宫元气;改善炎症,恢复健康态。

一般来说,女人只要气血畅通,就会面色红润白里透红,睡眠踏实,皮肤和肌肉不垮不松,盆腔及子宫健康有保障。

2014,蕊莉娅性感美雕来袭

第4篇:生态平衡理论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生态位;重叠;教育生态平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2)03―0028―07

一、引言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教育学家克雷鸣率先提出“教育生态学”的概念,并由此在全世界教育界开始了关于教育生态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探索。

20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的教育学家阿什比继克雷鸣之后,进一步提出“高等教育生态学”的观念,他在其学术专著《英国、印度和非洲的大学:高等教育生态学研究》中,从“遗传”这一生物学概念出发,对以19世纪欧洲大学的向澳洲以及爱尔兰成功移植的主要模式进行分析,对比论证了英国高等教育向当时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之下的印度和非洲部分移植后,在课程设置、教育价值、教学模式、教育制度、教学体制、文化观念等方面由于异文化所带来的冲突与抵制,从而认为“大学的构造必须继续使它们自身适应变化的大学环境”,使得高等教育生态进行教育界的视野。并得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的结论。此外,英国学者埃格尔・斯顿集中研究了教育生态系统中的教育资源问题,还有一些学者将研究领域拓展到教育和环境的关系上,相关的论著包括费恩的《公立学校的生态学》、坦纳的《生态学、环境与教育》以及沙利文的《未来:人类生态学与教育》,这些著作从不同方面论证了生态环境对教育的影响和作用,华盛顿大学的古德莱斯教授和斯坦福大学的艾斯纳教授则将研究视野集中在教育改革的生态学研究领域,而波特兰州立大学的学者鲍尔斯等侧重于从生态危机对大学文化、学校教学以及课程设置的影响角度研究教育生态。在上述的教育生态学理论体系中,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基于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将整个教育系统按照高度关联、多元存在、相互交融的生态系统对比,认为体现在教育生态系统内部的各种元素存在着即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因为生态属性而不断变化,在对立与协调、平衡与失衡的生态周期中运行。

在高等教育生态体系中,生态位是影响和决定高等教育生态平衡的一个重要元素。按照生态学的观点,生态平衡是由于食物链条的合理串联形成的,在整个食物链条中,一些群种处于链条低端,但由于食物链条本身的匹配性,其弱势地位反而成为生存基础而在相对恒定的状态下生存,与此同时,食物低端和高端的种群,在共融的生态属性支持下形成复杂多元的生态系统。这种生态位种群依据各自不同的生态位置而进行了协作与分工,保证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同时也提高了生态系统的存活质量。英国的生物学家格林尼尔认为生态位是生物在群落中的位置和作用的体现,并据此把生态位定义为“行为单位”。而高等教育生态位则具体是指高等教育的主体、客体的每一个教育单元、教育区域、教育个体内高等教育的基本状态、整体水平及趋向。可以把高等教育生态位定义为教育主体对资源和环境的选择范围形成的集合。高等教育的生态位表现,既反映其所占据的生态空间位置,也是该校所在生态环境中的相关生态因子的具置。继格林尼尔提出生态位概念之后,克拉克对生态位的类别进行了研究,把生态位分为功能生态位和地点生态位。俄罗斯学者高斯进一步将生态位理论系统化,提出种间竞争排斥原理,认为物种间的生态位越接近,相互间的竞争也就越激烈。此外,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台湾学者方炳林著有《生态环境与教育》、香港学者郑燕祥著有《教育的功能与效用》,均利用教育生态的观点对区域教育进行分析,部分涉及了教育生态位理论;而我国大陆学者稍晚也从不同角度开展了教育生态位的相关研究,吴鼎福、诸文蔚的《教育生态学》从类比角度研究教育生态,范国睿的《教育生态学》则侧重于生态环境与教育的关系研究,贺祖斌的《高等教育生态论》首先集中对高等教育生态进行了分析,李军的《中国高等学校软实力――生态竞争力研究》则重点研究了高等教育生态中的模型分析与构建。

二、我国高等教育生态位重叠的现状分析

生态位理论是高等教育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支点。通过高等教育个体及个体间的生态位量变,分析其教育生态表现及生态进程中衍生的多种可能性,也成为研究高等教育的新维度。

根据生态学观点,在一个完整的生态链条中,同一种群中,其生态位的关系可以根据生态位之间的关联属性分为三种形式,分别为生态位高度重叠、生态位部分重叠、生态位完全分离。其中,生态系统平衡性的理想状态为“生态位部分重叠”,其生态意义表示这种状态下的生态位,符合了生态平衡所要求的生态多样性、丰富性的特征,有利于种群间不同的生态位的个体形成合理、适度的竞争,进而激活生态位之间相互牵制、共同发展的可持续属性。而其余两种生态位关联曲线,则都不利于生态系统平衡。生态位高度重叠,会使种群之间竞争激烈,导致生态资源浪费,形成生态矛盾;生态位完全分离,表明生态位曲线中间的生态资源被限制,不利于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我国高等教育生态位目前存在主要问题是生态位的高度重叠。高等教育生态位高度重叠情况的出现,同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市场化进化缓慢有直接联系。一些国内学者在研究我国高等教育调控手段的成效时认为,“当前,政府部门通过招生计划、科研项目、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学位点及评估、评奖等手段,控制大学,国家与大学的关系依然更多呈现为计划经济时的国家控制模式。”此外,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的高等教育,其宏观调控必须遵循经济环境、社会需求和人才市场的运行规律,在高等教育的过程管理中应该有更多的市场元素介入,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受制于教育主管部门的因素更多一些,高校在教育学制、教学大纲、招生计划、专业设置、教材编写出版、人才引进、职称评聘等方面,都缺乏相应的话语权和执行权,因此,高等教育管理与执行的指令性与就业的市场性形成的巨大矛盾,是我国高等教育生态位高度重叠的根本原因。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教育类型的生态位重叠。

按以投资主体的所属性质为基准,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办学类型主要分为国办和民办两种,根据《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这两种高等教育要素的差距很大。

通过图2可以看出,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投资渠道主体以国办为主的背景下,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由于在政策的支持力度、社会认可率以及办学模式的成熟程度与前者的差距,其在规模、数量上的发展受到很大制约。始自20世纪90年代的国内大规模并校之风,在国内高校数量锐减的同时,也使得相当一部分具体学科优势、专业优势的高校变身为综合性大学。此外,以民办为投资主体的独立学院,也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对公办学校在政策、资源上的倾斜而逐渐高度效仿国办大学,丧失了自己的“独立”属性。这种规模性的变化,反映在高等教育的生态位上,体现为生态位的被动调整,原本相对合理的高校生态位链条由于外界的人为因素而重组,专业、学科趋同、类似,导致高校教育类型生态位的高度重叠。

第二,教育层次的生态位重叠。

高等教育层次的生态位重叠出现在高校扩招和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教育背景下。一方面,我国高职教育由于人才市场的需求和教育政策导向出现数量型增长。根据《2010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统计,目前全国高职院校共1169所,占全国高校总数量的50.7%,其中,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由中专升格或合并而来,在教育层次升格的同时,部分原有的教育特色消失或萎缩,形成规模叠加的单一效应,影响了在生态位合理布局前提下的教育生态进化。另一方面,一些较具生态位扩张能力,办学实力雄厚,教育生态资源丰富的名校,也利用其各方面的优势在异地办学,通过大规模的征地、建设分校进行扩招。招收一些专科层次或技术类、技能类专业,这些研究型高校通过人才培养层次的叠加扩展自身的生态位宽度,形成自制利益,对处于下位教育层次的其他教育实体如专科院校、高职院校造成挤压。此外,一些原本处于低层次的高校通过合并等方式得以升格,也造成上位层次生态位的拥堵。由此,原本属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占据了相同的生态位,导致教育层次的生态位重叠。

第三,区域覆盖的生态位重叠。

按学校所在省、区(含直辖市)的区域分布划分,我国高校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和华中地区,上述三个区域的高校数量占全国高校的61.9%,区域覆盖呈现明显东多西少、中多边少的状态。

高等教育机构对大学公布排行榜已成为全球现象,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政府对高校教育质量评估和认证的补充,不少高等院校和学术团体对我国的大学进行排名和评价,总计有20个左右的机构了近400个中国大学排行榜。虽然不同机构大学排名的指标体系不同,相关元素的评价权重和评价方向不同,但从国内一流大学的区域分布的宏观元素综合考量,不同机构的大学综合排名仍能较为客观地反映我国各大学的综合实力与区域分布的对应关系。为了使分析结果更为客观和合理,表2综合了国内公认较具权威的5家大学排名体系,即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深圳网大公司、中国校友会。综合上述5家大学排名体系公布的2011中国大陆大学排名情况,分别得出宗合实力在全国前20名、前100名的国内一流大学在各区域的分布情况,同样也呈现出区域布局失衡的状态。

根据教育生态学理论,在教育生态链条中的任何生态位都在一定的空间中存在,而且自然生成的生态位空间与教育资源成正比例关系分布。在生态系统运行过程中,具有丰富资源的生态位上的物种规模会因为资源的充足匹配而迅速扩张,这时,生态系统中其他的重要影响因子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就会在相对的生态周期中打破生态系统的平衡,最终导致资源浪费。

由表1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的区域生态分布极不均衡,东部、南部、中部教育生态区的高校占全国高校数量的82%,西北和西南的高校数量仅占全国比例的18%,而仅华东一个区域,就占到全国高校的31%。此外,按城市体量统计,我国的重点高校大都分布在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国内一线大城市,中小城市高校不仅数量极少,而且大都层次偏低,主要是一些高职高专院校。这种区域生态分布,使得国内类型和水平相近的高等教育办学实体聚于同一空间,较小的生态差异性使之产生了同质化的生态位策略,区域教育生态多样性严重缺失,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同一生态位上的无序竞争。

第四,教育政策生态位的重叠。

现行教育体制是以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集权为核心的指令性体制,因此,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对教育个体的生态位起决定作用。

教育主管部门在人才、经费、政策许可、学术话语权等资源的分配,影响教育个体的生态位。以211、985工程为例,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对进入211、985工程的高校在各方面的扶持,决定这些高校的生态位处于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上游,并能因此而享有较多的资源配额。但是,在全国的高等教育生态链条中,作为最上生态位的“211”、“985”等高层次大学,不仅数量只占全国高校个体的4%,而且多集中在华东、华北、华南十几个中心城市。如在211工程中,北京有26所,上海9所,江苏11所,而甘肃、宁夏、青海、等西部地区都仅有1所。由于现在高等教育体制的原因,政府在对教育资源进行分配时,并未从保证教育生态丰富性上进行合理配置,而是通过政策倾斜将大量资源聚集在“211”、“985”等这个生态位上端的几所学校,导致高等教育生态位上端的资源过剩,并利用其生态位优势进行生态位下移,挤占下端生态位众多高校的资源。

高校生态位的基本指向,是大学本身在相对稳定的区域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表现出来的队列位置和能够在整个区域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发挥的作用,是高校自身发展过程中依靠的包括文化、经济等各种环境条件的集合。教育生态平衡,要求区域高等教育生态位有一定的丰富性,并通过不同层次、不同级位的生态位来维系教育生态平衡和不断激活其进化的功能,但是,由于我国教育政策导向的惯性,高校的低生态位往往就意味着低水平、低配置、低声望,并导致许多高等院校纷纷从低位向高位转移,“由此出现层次趋高、类型趋同的现象,原本属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占据了同一资源位,造成高校生态位的高度重叠。”

三、我国高等教育生态位优化的策略

(一)高等教育生态位分离策略

高等教育生态位高度重叠的主要标志是彼此间由于生存环境的相似性衍生的生存方式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反映在高等教育的生态位上,就是趋于同形。在图1的a形式中,种群间的生态位明显地呈高度重叠的状态,同形特征非常明显,根据生态系统理论的观点,同形特征明显的群种由于同一生态位的状态而完全可以替代,生态系统的平衡丝毫不会因为同形态、同生态位的种群消失而产生负面影响,这种状态下,在整个生态链条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种群将被边缘化。

基于这一生态平衡理论,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应做好高校发展层次和办学特色上的准确定位,尽量避免在教育生态位上出现同形性。高等教育具有学术、人文、职业叠加的社会实践属性,从这一意义出发,本科院校应通过规划和积累形成自己的学科优势、专业优势,高职高专学校应在办学过程中凸显自己的办学特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构建各自具有鲜明的个体符号的生态位,并在自己的生态位上通过已有的特色和优势与其他高校开展合理竞争,即可有效规避高校个体问的生态位重叠。如美国的威斯康星大学作为成立之初规模较小的大学,为了避免同其他高校在同一生态位上进行教育资源的竞争,并没有将学校的发展定位于宽泛的学术研究和科学活动,而且通过《莫里尔法案》的实施和后来逐渐进化的“威斯康星思想”固定了直接为社会服务的理念和办学模式,从而保证了该校在美国高等教育的高端生态位链条中,有自己的生态位和核心竞争力。

(二)高等教育生态位扩展策略

在图1的c状态下,种群的生态位间部分生态资源处于被限制状态,表明这种状态下的资源利用未达到饱和状态,部分资源被闲置,相应地造成非限制生态域高校生态位的重叠。

矫正这种状态下的生态位重叠情况,一般宜进行生态位扩展。就教育生态系统而言,生态位扩展的实施并非就是对高校资源进行盲目拓展,而是在进行生态调查的基础上,通过资源的进一步整合,合理利用闲置或尚未被开发的教育生态资源,并通过对这部分潜在资源的开发,承担起与资源总容量相匹配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通过生态位扩张缓解高等教育生态位重叠的路径包括几个方面:一是高校之间人才培养的校际合作。如不同生态位状态的高校在人才培养领域开展实质性合作,通过转学、反向转学、学分互认、跨校选修等不同的方式,使教育客体能在不同生态位的高校间合理流动,从而释放相应区域内的生态位空间,稀释生态位重叠的密度;二是高校之间科学研究的横向联合。处于高等教育生态位上位的研究型高校,可以和处于高等教育生态位下端的地方高校、高职高专院校通过不同的渠道和形式,共同开展旨在拉动区域经济升级和社会进步的联合研究。通过这些实质性的生态位扩张,解放被限制的高等教育生态资源,提高教育生态位的丰富性,使生态位高端的闲置资源得以有效利用,化解名校、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之间因为争夺生源、师资、政策倾斜、资金投入、社会合作等教育资源而诱发的生态位重叠。

(三)提高高等教育生态弹性力

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本身所有的根据生态外环境而进行自我维持、自我调节的功能,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生态弹性力的作用。

通过提高高等教育生态弹性力对高等教育生态位进行优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生态位的调整提高高等教育系统的弹性强度。具体到高等教育而言,其弹性强度主要体现在一所大学师资水平、实验设施、生源质量等基础性指标上,因此,提高系统的弹性强度,必须加强这方面的规划和建设;二是充分考虑系统的弹性限度。一般而言,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弹性限度大小,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系统本身在特定前提下缓冲与调节能力的大小。比如同处于生态位上位的研究型大学或同处于生态位下位的高职高专院校,各自的生态弹性强度基本相同,但由于学校本身所处的区域经济发达程度和教育环境、教育文化的不同,弹性限力也会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通过提高高等教育生态弹性力改变生态位重叠现象时要充分考虑区域特征。

(四)提高高等教育环境承栽力

生态学理论认为,种群的增长是一种有限制增长,如生态学家帕克和伯尼斯强调,“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这种最高极限就是生态的承载力。当种群快速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在环境的阻力下,种群的增长速度开始明显放缓,最后在平衡的状态下呈现出稳定的维持过程。这种增长在过程中形成S形增长曲线。

在图3中,同T线平行的上端直线是种群增长最高水平线,T为时间,N是种群的平均增长量。当种群的增长到达最大生态增长水平后,在环境阻力的作用将不再持续增长,这时候,如果种群数量继超越增长极限而盲目扩张,就会形成种群数量大量消亡的后果,种群重新回复到新的生态平衡起点。

从生态位的维度分析种群增长的“最高极限”,这种“最高极限”的表现特征呈多元性,如生源不足、教育投入效益比率持平或下滑、教育质量发展滞缓等。其中,生态位在极限阈内的高度重叠也是一个特征。因此,生态承载力是高等教育生态位合理布局的重要条件。在生态承载力的诸要素中,环境承载力在承载力与生态位的对应关系中起着核心作用,通过提高高等教育的环境承载力优化教育生态位,符合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进化诉求,也是对于高等教育生态位优化的环境支持。其优化路径包括:

第一,提高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政治环境承载力。主要包括制度设计和机制运行,如对现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按照教育生态学的发展观点进行优化和完善,形成“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以省级政府统筹为主的条块有机结合的新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建立新型的具有良好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前瞻性的高等教育投资政策和评估制度,优化政治环境。

第二,提高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经济环境承载力。决定高等院校的生态位的核心元素之一是经济投入。在教育主管部门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后,高等院校的生态位就取决于教育个体的经济规模和力量,取决于所在生态位的经济环境对教育主体的需求、吸纳能力。因此,优化高等教育的生态位,应建立多元的教育投入体制,形成“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教育经费筹措机制”。

第三,提高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文化环境承载力。高等教育既是一种教育载体,也是一种文化载体,文化传承已成为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之后高等教育的第四职能。因此,保持高等教育的生态平衡,使高等教育的生态位能够合理分布和互为补充,必须通过强化高校的文化传承功能,构建既有多元文化兼容,又有校本特质的文化环境承载平台,同时还要保持大学文化边际线的良好生态关系,能够包容大学文化边际民族、宗教、社区等不同美学意义的文化现象和文化传统。

我国高等教育生态位的高度重叠,既有现行高等教育制度设计、投资体系、评价体系等体制上的原因,同时也是区域高等教育历史积累、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等次生态因素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因此,高等教育生态位的优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调动行政、经济以及高等教育生态链条中的各个影响因子的介入,并在一定的教育生态周期内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1]胡涌,等.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基本框架[J].中国林业教育,2009(1):5

[2]Grinnel,J.Geography&Evolution[J].Ecology,1924(5):225―229

[3]何继善,戴卫明.产业集群的生态学模型及生态平衡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26―132

[4]李禄军,曾德慧.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8(11):59

[5]范国睿.劳伦斯・克雷明的教育生态学思想述评[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5(2):25―26

[6]Prahalad,c.K.Rethinking the Future[M].London:Breal.ey,1997:30

[7]张国昌,胡赤弟.区域高等教育生态多样性:内涵与发展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9(1):53―55

[8]刘贵华,朱小蔓.试论生态学对于教育研究的适切性[J].教育研究,2007(4):26―28

[9]王丽琴.生态化教育,必要的乌托邦――21世纪教育哲学前瞻[J].上海教育科研,2000(12):8―10

[10]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研究述评[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23―127

[11]张忠迪.论大学教育生态化[J].教育评论,2009(1):25―26

[12]Holmes,G.&Hooper,N.Core competence and Education[J].High-er Education,2000(40):247―258

[13]刘开淼,魏立志.关于高校生态教育的若干思考[J].教育探索,2009(2):3―4

[14]Leibold,M.A.The Niche concept Revisited:MechanisticModel and Community Context[J].Ecology,1995(5):1371

[15]尚玉昌.普通生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84―288

[16]Lumann,N.Trust andpower[M].Hoboken:John Wiley&Sons,1997:237

第5篇:生态平衡理论范文

佛教的整体观

佛教的基本义理是着眼于事物(即法)的整体观,它认为,世间一切事物与现象,都是万缘遵循因果规律而变现出来的。事物与现象的背后,一定连缀着事物的本体。一切现象的本体其性是“寂灭”的,之所以会出现世界的万事万物,原因在于“业力”所感。所有业力都会以“缘”的方式体现出来。事物与现象之用体现于“缘起”,而事物与现象的本来却是“空”性的,“空”不是“没有”,而是“不相在”——此时此地不在即谓之“空”,此时此地“相在”即谓之“有”。由此可见,佛教认为,宇宙与人世间一切事物与现象都具有“一体性”,一即一切,至少是相互紧密相连的,一切“相”都是“空性”,因业力不同而呈现给世界的一个侧面,一个点,一个片段。

在了解了佛教对于世界的解释之后,我们就能够以更高更远的目光、更加开阔的心灵去观察世界、体会世界,全身心地对待自然、环境与生态的问题,是所谓“同情之了解”,从内心深处生发出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一种顺应自然、强调“天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正报”与“依报”互相依存

所谓“报”指的是结果或称之为果报,“正”指事物本身,“依”指环境。佛理上说,正报与依报是相互依存的,这与现代的生态平衡理论相一致。世间一切事物,如果没有“增上”与“所缘”、“相续”之缘,“因缘”也是不能够成熟的,虽然因缘是事物与现象“缘起”的最基础部分,所谓“种子”部分,但没有好的土壤、肥料、水分、阳光……再好的种子也不会发芽长成草木或大树。可以想见,就正报与依报二者而言,依然是“整体性”的。

佛教上关于“正报”与“依报”的论述,前者强调人的精神或心灵的净化,后者强调环境的净化。佛教有四万八干法门,每一门从理到行,都在共同论述正与依,在正念、正思维、正定、正业、正语等等的同时,也注意到环境的清净、雅致,气息正、干扰少,念佛法门或禅定等等,都要求一定的环境。无论心灵或环境的污染,最后呈现于世间的相,都不会是和谐的。佛教强调,依报随着正报转,所谓“境随心转”、“相由心生”就是这个道理。

自觉、觉他,佛教里一再重申正报的重要性,它认为,一个人的正报不足于扭转整个环境,而共同的正报将会使社会随之发生改变。良好而正确的教育足以改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风气,从我做起,自身边做起,从人心灵的环境做起,那么自然的环境、社会的环境一定会随着良好的心灵而产生好的变化。尊重生命、一切平等

众所周知,佛教大乘戒律里的第一戒为“不杀生”或叫做“不轻一切众生”,这毋庸置疑地表明,佛教是尊重生命,主张众生一切平等的。

众生平等观是佛教义理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正因为有平等(当然,佛教上讲的“平等”是“因地”上而非“果地”上的平等, “果地”既已成为“果”,就没有平等义了),世界万事万物才不会视而“忮之”,众生平等相处,和谐相处,共生共依、共同发展,大千世界也才呈现一片繁荣、丰富多彩的姿颜。

敬畏生命、一切平等是现实世界可持续性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换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就是现实世界的和谐需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完整与平衡来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已日益为现代科技所证实,物种的多样性带来彼此间的相生相克、相互制衡、相互促进,世界上的一切事物能够健康发展,实际上是所有生物生存方式相互妥协,共同助益的结果,看不到这一点,就不能深刻地体味出佛教提倡“不杀生”理念的重要意义所在。

“不杀生”中包含着“不对抗”的重要内涵。对待一切事物,“不对抗”的理念恰恰是一种和谐的理念,它是对待宇宙、人生的最圆融、最智慧的方式。“化干戈为玉帛”这是多么令人赞叹的“生命智慧”啊!

从“行”上入手,慈悲为怀

“行”是佛教理论与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是体与悟都必须遵从的行为准则,也是一切修行、实践、体会的基础。

从“行”上入手,具体到有关生态保护上来,就是用行动来限制破坏环境的行为,用行动来纠正破坏环境造成的恶果。

“行”必须有正确理念的前提。所谓“精进”,必须在正确的道路上,快速、“勇猛精进”的前行才能成立。

“行”体现慈悲的精神:行中生出的悲悯之心,已脱离了对“恶果”的厌弃,转而产生一种“不忍”的心境,由悲而生智,用智慧反过来指导“行”,做一种实在的“践行”。“行”的本身就是对“恶果”的一种限制。

“行”从精神上建立起一种整然的秩序:佛教注重于教化心灵净化,它在一般意义上着重于消除“我执”及“法执”,使人心理归于平静、平衡以至于“不设防”的超健康心理状态,人生成为了一种井然有序的“正报”体现,那么作为“依报”的环境又怎能不改变为宁静的、健康的、和谐的环境呢?

第6篇:生态平衡理论范文

关键词:价值观 经济发展 两型社会

一、价值观的内涵

Kluckhohn(1951)最早定义了价值观:对事物是否“值得的”的看法,能够影响人们的选择和行为,他将这种看法称为“价值取向”。Rokeach(1973)[1]深化了价值观的概念:一种信念,它使得主体会选择最可取的方式行动。Hofstede(1980)[2]认为价值观是对事物偏好的心理状态。Schwartz(1999)[3]认为价值观是心里倾向,引导主体对事物进行评价、选择。

总结研究者对价值观概念的定义,可以这样理解,价值观是行为主体对事物的评价的价值准则,它通过主体的选择、行为方式体现出来。价值观能够引导人们的行为方式,是生产生活的指南针。

价值观在指导人们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三方面。

1、价值判断的标准。价值观是人类认识累积的结果,它包含了人的自然、社会属性,即对自然和社会的看法。也就是说,价值观是人们对自然、社会中事物怎么样、是否值得的判断的集合。

2、人类活动的内在动力。认识指导实践,人类的活动也受到意识观念或价值观的指导,价值观为人类活动设定了目标,也激励人们为达成目标付出努力。

3、人类活动方式的决定因素。人类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人类的活动不断地对自然界和社会产生影响。价值观不同,决定人类行为方式的不同,对自然界和社会造成的影响不同。好的价值观,往往促使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坏的价值观则破坏和谐。

二、价值观与经济发展:文献综述

对于价值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者普遍认为价值观指导经济活动,经济实践促使价值观不断更新。研究者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Adam Smith(1776)[4]从“经济人”假设出发,指出,市场经济只有在共享的价值观,即信守契约、履行支付承诺、尊重市场伙伴的基础上才能正常运行。换句话说,价值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John.S.Mill(1848)注意到信仰、道德等因素与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他认为,道德能够促使劳动者提高劳动效率,而经济状况又通过社会关系作用于道德和信仰。他建议通过教育提高人民的道德品质。Alfred Marshall(1890)[5]认为,除过利己心,经济竞争主要源于人们某些特定的价值观念。

Weber(1904)[6]讨论了工业革命发生在西方而不是中国的原因。他发现,资本主义精神促动了工业革命在西方发生,而儒教伦理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Huntington(1996)[7]对文明冲突的研究为韦伯命题提供了理论支持。Ralph Linton(1943)的研究成果表明,与财富积累有关的价值观是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Lipset(1981)讨论了价值观与腐败的关系。Ingelhart和Barker(2000)发现了文化差异与经济差异存在密切的关联。

Schumpeter(1934)分析了价值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他认为,传统习惯会阻碍创新和技术进步,进而影响经济发展。Myrdal(1968)[8]在考察南亚国家经济落后的原因时指出,与宗教关联的传统价值观阻碍了经济进步,需要对这种阻碍因素的形成基础进行大变革,才能形成新型价值观念。Fairbanks和Lindsay(1997)通过对企业进行调研,发现企业内部的价值观和态度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首要因素。Amartya sen(1999)的论证表明,强有力的价值观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高效运行。他还对发展中国家提出建议,重视道德品质和其他补充性的价值观。

Hayek(1978)分析了文化变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他承认文化因素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接着剖析了文化进化的过程,最后得出结论,文化变迁通过价值观的传播影响到经济发展。North(1994)[9]认为意识形态与价值观有紧密的联系,他对意识形态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举例南美洲国家忽略自身文化价值观特点,照搬西方制度,没有出现经济高速增长。

国内学者对价值观与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也进行了研究。相关研究主要侧重于两个方面:价值观与经济发展是否有关联?价值观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本文仅介绍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王能昌(1996)[10]对中国现存的价值观进行了总结。根据对象不同,将中国的价值观分为:民本位、权本位、钱本位、欲本位和己本位五类。

陈春英等(1997)[11]主张根据经济状况将发展进程进行阶段划分,分析每个阶段价值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他们将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和价值观更新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郭熙保(2001)[12]赞成对经济进程进行划分,他采用了另一种划分法,基于人们对经济发展内涵认识的变迁,将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分成了五个阶段。

孙德明等(1997)[13]较早的研究了价值观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他们构建了价值观与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型,发现:价值观与经济发展是协同演化的关系,社会构型在二者起传递作用;时势的变化促使价值观念发生变迁。夏振坤(1998)[14]分析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文化价值观因素。他认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发展观源于西方,但生产关系却继承了传统文化。张军(2004)[15]主张沿价值观制度变迁经济发展的路径讨论传统价值观对经济发展的意义,他认为在经济转轨时期,价值观对经济制度的变革具有深远影响。

三、传统发展价值观及缺陷

(一)传统的发展观

1、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观

这里说的传统发展观指的是西方国家走过的发展道路。自Adam Smith后很长一段时间,西方经济学理论将发展观视为这样一个过程:工业化过程即经济发展过程,经济发展过程即财富增长过程。因而,西方经济学讨论经济发展时,只重视生产力因素,忽略了生产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市场机制能自发实现经济发展。Fritjof Capra(1989)曾这样评价早期的西方经济:一切活动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追求更多的财富。

2、先经济后环境的发展观

西方经济学一些学者认为,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为经济建设让路,只有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才能得到提高。的确,在这种价值观念的指导下,创新、发明在西方国家不断涌现,经济加速发展,人们的财富水平极大提高,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在对财富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西方学者和民众才开始关注生态问题,于是“优先经济发展,再治理污染”的发展观念应运而生。

3、零度增长的发展观

生态危机、自然灾害频发,经济学家开始重新审视这些问题。其中,部分学者的观点比较独特。他们收集了大量数据,利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子系统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经济发展带来的财富增加不能补偿因此产生的资源、环境成本。他们作出预测,如果继续优先经济发展的发展模式,最终会破坏生态平衡,以致社会的灾难。因此,他们建议,改变旧有的发展模式,树立新的发展价值观,以经济、资源、环境的均衡发展为目标,发展为“平衡稳定的社会”。按照他们的设想,只有人口停止增长,经济停止发展,环境才不致继续恶化,整个人类——生态系统才能处于平衡状态。他们的观点被称为零度增长论。

(二)传统发展观的缺陷

时展中,传统的发展价值观已然跟不上脚步。内在的缺陷是传统价值观不适应时展要求的根本原因。

1、忽视资源、环境的资本作用

在指导经济发展的经济理论中,古典经济学、内生增长理论等等,都认为,经济发展是资本、劳动、技术等要素的函数,资源虽是因变量之一,却能一定程度上被其他变量替代,而环境变量根本没有进入经济发展方程式。这种割裂了资源环境的经济发展理论指引人们在经济行为中忽略了资源环境的约束,只有面临资源环境威胁时才被动的改变。正是人们的忽视,在享受经济成果的同事,生态问题变得越发严重。

2、重视生产关系忽视生态关系

回顾中国或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普遍认为人与人间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或阻碍作用,因而备受重视。然而,经济与资源、环境间的生态关系却受到异常冷落。主要有几方面原因:(1)评价标准的选择。人们在评价经济活动的成果时,往往从效益、结构等方面进行,很少将资源环境作为标准;(2)人们仅仅将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要素,关注其经济价值,而忽略了生态价值;(3)孤立的利用资源、环境,忽略了生态、社会系统的联系;(4)长期以来,人们从事任何活动都奉行以经济优先的信条。当经济活动与生态约束冲突时,生态往往让位于经济。

3、忽视了整体利益

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人都是理性的,任何经济活动都遵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个体利益的最大化最终会导致整体利益最大化。

实际上,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行为主体利用有利条件,将不利条件外部化。例如,企业在选址和生产过程中,会选择距离原料地、市场较近的地区,而生产后将三废直接排放到自然界,不考虑生态后果。因而,没有监督与约束机制,只顾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模式对资源、环境系统具有明显的消极作用。

四、可持续发展观及政策效果

(一)可持续发展观

1、可持续发展观的内涵

价值观是人们评价客体及自我评价的标准,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方式,根据时代及社会状况,建立适应时代和社会的价值观,是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资源、环境的不平衡发展,决定了本时代的价值观为可持续发展价值观。

可持续发展观,指以人为中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的价值观念。具体的说,是伦理道德内化为人性的一部分,引导人们在开展经济活动的同时注重保护生态平衡,协调生产关系、生态关系,满足人的需要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实现人自身的价值。

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主要包含三方面内涵:(1)经济可持续。经济可持续指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而进行适当规模的生产活动。(2)生态可持续。生态可持续指经济、社会发展要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可持续首要认清经济、社会、生态的动态关系,树立平衡发展的观念。(3)社会可持续。社会可持续主要关注发展的社会公平、社会凝聚力和社会参与性。首要创造人人平等、有发展权的社会环境。

2、可持续发展观的内容

对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内涵进行分解,可以归纳出其包含五方面内容:

(1)代际公平观。代际公平观要求人们树立长期发展的理念,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考虑后代人的发展需要。这种价值取向改变了人的时间观念。传统价值观指导下的人们注重实效,关心眼前不顾未来,产生了生态危机。代际公平观注重面向未来,人们不仅维护自身利益,更要关注未来发展,为文明传递创造条件。

(2)代内正义观。只有代内正义,当代人才会考虑后代人发展的需求,实现代际公平。代内正义指每个主体享有平等的分配权和公平的发展权。任何主体的发展不能损害其他主体的利益,需要消除社会剥夺。有人认为,再分配不利于持续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分配方式,假如以教育、营养的形式,可视为对未来人力资本的投资。

(3)全面发展观。全面发展包含两层涵义:一是物质生活发展的同时,人的精神世界也得到发展;二是经济要发展,自然、社会也要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因而需要抛弃以经济发展为唯一目标的传统发展观念。

从现象还原到本质,全面发展要求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在各种需求之间建立协调关系。

(4)共同发展观。全球化使得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成为每个主体面临的共同问题,任何主体不可能孤立的存在,生态破坏的后果由所有主体共同承担。因而,所有主体都应该从整体利益出发,对自身行为进行矫正,同时也是实现自身利益。另外,基于整体利益,主体间应该加强合作、协调。

(5)创新发展观。可持续发展面临最大困难是发展的长久性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除了控制发展规模与节约资源开发外,重要手段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践证明,科技进步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保证了经济快速发展。另外,制度创新,在协调生产关系、生态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因而,应该树立创新发展观,推进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

(二)“两型社会”建设效果评价

1、协调度评价方法

基于效益理论和平衡理论,系统协调度能够反映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程度。效益理论指经济、资源、环境效益协调发展,综合效益最大;平衡理论指经济、资源、环境效益处于平衡状态,即帕累托最优状态,此时,表现出复合效益。本文以三者效益的平均值表示综合效益,效益积的立方根表示复合效益。

经济、资源、环境的效益可由下式计算得出:

公式(1)

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度可由下式计算得出:

公式(2)

其中,:系统的协调度;:经济效益水平;:资源效益水平;:环境效益水平。

参考相关文献,本文将协调度划分为七个等级,如表1所示。

表1 协调度等级的划分

2、评价指标与数据来源

本文根据经济、资源、环境的属性特点,以及分析的需要,构建了经济、资源、环境发展协调度指标体系(表2)。该指标体系包含14项二级指标,既包括正指标、也有逆指标。

本文选择2001至2010年的数据对中国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度水平进行研究。实证所需要的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3、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

(1)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利用熵权法,计算得到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度指标体系的权重,如表2所示。

表2 指标体系及权重

(2)经济、资源、环境效益

根据公式(1),本文计算出中国2001——2010年经济、资源、环境的效益,如表3所示。

表3 经济-资源-环境效益

(3)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度

将表3中的经济、资源、环境效益代入公式(2),可以计算出三者的协调度水平,其中资源系统的指标均为逆指标,计算时进行了逆向处理。

表4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水平

从表4可以看出,十年间中国经济、资源、环境系统的协调度存在三个特点:一是协调度水平偏低,始终没有达到初级协调的标准;二是协调度水平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三是2001年至2004年,系统的协调度处于轻度失调状态,2005年后处于勉强协调状态。

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一切为经济建设服务和让路,在这种思想指引下,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急剧污染,从而造成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水平持续处于低水平的失调状态。1998年,中央政府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治理污染,例如对淮河和太湖进行治理。之后,中国的环境污染开始有效的控制,污染增加量逐步下降。由于起点低,尽管资源利用效率快速提高、污染排放相对下降使得系统协调度得到提高,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

计算结果显示系统协调度逐年上升,表明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转型,经济发展质量得到提高,重要原因是经济、资源、环境系统中科技含量提高的带动。事实上,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到建设创新型社会,中央政府始终强调科技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表中结果还显示,2005年是个分水岭,之前协调度处于轻度失调状态,之后处于勉强协调。并且,2005年后,协调度的增加呈加速态势。究其原因,2005年,中央提出建设两型社会,国家开始对资源利用和减排目标进行严格的控制。结果表明,中国的经济转型非常成功,正在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中“建设两型社会”的指导思想功不可没。

五、结论

价值观决定了经济活动的方式,经济效果也不同。2005年我国开始树立建设两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本文通过计算2001至2010年我国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地协调度,发现十年间我国的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发展越来越协调。但是协调水平在2005年前后发生显著的变化,表现在两点:一是2005—2010年协调度年均增加程度明显高于2001—2005年增加程度;二是前一阶段处于轻度失调的状态,在开始建设两型社会后,协调水平上升为勉强协调。这一实证结果充分说明,新型发展观是经济向好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参考文献:

[1]Rokeach M.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M].New York: Free Press.1973

[2]Hofstede.G.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 software of the mind. [M].New York: MeGraw-Hill.1991

[3]Schwartz.Shalom H. A Theory of Cultural Values and Some Implications for Work[J]. 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1999.48(1): 23-47

[4]霍尔斯特·施泰因曼、阿尔伯特·勒尔.企业伦理学基础[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5]马歇尔著.朱志泰译.经济学原理(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M].1997

[6]马克斯·韦伯著.彭强、黄小京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陕西:陕西师大出版社.2002

[7]塞缪尔·享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8]冈纳·缪尔达尔著.方福前译.亚洲的戏剧——南亚国家贫困问题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9]道格拉斯·诺思著.厉以平译.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0]王能昌.现阶段我国社会五种价值观述评.赣南师范学院学报[J].1996(4).12-14

[11]陈春英、王石宁、李贵岭.市场经济发展与价值观念变化.社会科学论坛[J].1997(3).42-45

[12]郭熙保.论发展经济学的新进展.理论月刊[J].2004(10).5-10

[13]孙德明、杨燕青.价值观念的协同运动与社会经济发展.经济研究[J].1997(9).72-78

[14]夏振坤.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化论纲.夏振坤选集[C].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

第7篇:生态平衡理论范文

要害词:生态旅游;认证;生态旅游等级;评价;问题

Abstract:Establishmentofthesystemaboutevaluatingtheecotourismhierarchyisthekeytotheecotourismcertification.Theecotourismhierarchymainlyusetherelevantstandardstojudgethequalityandthedevelopmentextent.Atpresent,theresearchandpracticeofevaluatingtheecotourismhierarchyinChinaarestillrelativelyfew,whichhasnotformedacompleteandscientificresearchideas.Processofresearchaboutevaluatingtheecotourismhierarchyathomeandabroadarebeenreviewed,analyzedandsummarized,whichwouldbemoreconducivetoscientificresearchofecotourism,anddirecttheecotourismoperatingandmanagement.

Keywords:Ecotourism;Certification;Ecotourismhierarchy;Evaluation;Issue

由于在生态旅游项目开发与生态旅游区的建造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规范和标准来实现其对自然和社会负责的承诺,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呈现出令人担忧的局面。而生态旅游认证的要害是建立生态旅游等级评价体系。建立生态旅游等级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于规范生态旅游区建造,促进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引导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目前,有关生态旅游等级评价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在我国还比较少,没有形成完整科学的研究思路。对国内外生态旅游等级评价研究及时回顾、分析并总结问题,是具有方法论意义的,这有利于更加科学地研究生态旅游。

一、生态旅游认证

生态旅游在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应的规范和标准来实现其保护自然和谋富社会的承诺。依据一定的规范与标准,对生态旅游企业各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意见的过程,就是生态旅游认证(EcotourismAccreditation)。不同的生态旅游认证体系其做法有所不同,其通常的做法是首先由负责认证的机构提出详细的标准体系与指标体系,其次是对被认证的企业或产品的现状进行评估,确认其在生态旅游相关方面的表现是否达标,假如达标,予以一定形式的承认,一般会授予有关证书或标识(如授予生态标识),假如没有达标,也会提出改进的建议[1]。从而促进生态旅游经营者改善其环境表现,实现其对自然和社会负责的承诺,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世界各地开展了不同层次的生态旅游认证,为规范、推动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WTTC发起的绿色环球是旅游业最早的生态认证制度,也是目前唯一涵盖了全球旅游业的一个。澳大利亚是最早实行全国性生态旅游认证的国家。2009年5月,在加拿大魁北克召开的世界生态旅游峰会进一步提出,要利用国际上认可的原则来制订认证方案,以鼓励企业参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自愿活动,促进消费者的认知,同时,认证制度要反映区域和亚区域的标准,并建立相应的立法框架来实现这一目标。生态旅游认证要求建立一个生态旅游等级制度。

二、生态旅游等级

澳大利亚全国生态旅游认证项目(NEAP)将自然旅游和生态旅游住宿设施、游览和吸引物产品,分为自然旅游、生态旅游和高级生态旅游三个等级。

李洪波、黄安民参考澳大利亚生态旅游认证项目(NEAP)的经验,将生态旅游分为四个等级:自然旅游、一级生态旅游、二级生态旅游、三级生态旅游。

周玲强为把生态旅游分割成可操作的阶段性目标,将生态旅游等级划分为非生态旅游、生态旅游、高级生态旅游三个等级。

陈金华、肖寿才、黄暾根据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指标体系将保护区生态旅游等级分高级生态旅游、中级生态旅游、初级生态旅游。

黄祖辉、程兴火、周玲强将生态旅游评价标准用一个模糊集合表述,分为四个等级:V=(高级生态旅游区,生态旅游区,准生态旅游区,自然旅游区)。

可见,生态旅游等级主要是利用有关标准来区分生态旅游的质量和发展程度。这样就把生态旅游分割成可操作的阶段性目标,为那些所得等级不高的景区提供了激励和改进的途径,鼓励景区的持续改进。

三、生态旅游等级评价研究状况

生态旅游等级评价研究主要是通过生态旅游认证研究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来体现的。

旅游业的绿色认证体系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才出现,其后不断地把社会和经济以及环境标准纳入其中。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确定了约250种旅游业标准,包括行动规范、奖励、标准检测、最佳实践和大约70种提供批准标识或标志的生态标签和认证体系[2]。国外有些学者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标准与行动措施作了较细致的研究,对生态旅游等级评价提出一些建议性的细则[3]。从国外各种形式的生态旅游认证过程中可以看出,对生态旅游等级进行评价主要从两大角度进行,即基于表现的标准的角度和基于过程的标准的角度。表生态旅游评价指标及其判别

关于生态旅游的检验和等级评判标准,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提出了生态旅游的三大检验标准:(1)生态旅游的对象是原生的、和谐的生态系统;(2)对象应该受到保护;(3)社区的参与。而孙玉军等详细的列出了生态旅游的评价指标以及判别的标准,如上表:[4]

有学者针对目前我国各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程度不一的情况,提出实行生态旅游认证制度多元化,建立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这种阶段式的体系更为合适的观点[5]。

李星群、廖荣华从自然保护区的非凡性出发,分门类设置了70项评价指标,比较系统的构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为生态旅游等级评价指标设计和体系构建提供了参考。吕阳采用熵技术支持下指标权系数赋值的方法构建了具有三个层次和共84个详细指标的生态旅游区识别指标体系,并根据该指标体系对辽宁省部分景区的属性进行了判定。程道品、何平、张合平为反映生态旅游示范区建造效果,在三个层次(准则层、指标层、要素层)上构建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46个指标要素设立了评价标准,用AHP法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用四个等级来评价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白鸥和周玲强均在总结生态旅游认证标准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最新进展的基础上,采用德尔法和因子分析构建了共有42个指标的具有三个层次的生态旅游认证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项指标的权系数,并分别在实证分析中检验了其适用性。黄祖辉、程兴火、周玲强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来构建由4个准则层、13个领域层和59个指标构成的生态旅游区认证等级指标体系,并对浙江省临安太湖源景区作了实证分析,此研究发展了构建生态旅游等级评价体系的方法。

但以上研究者大多未对生态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和生态旅游景区生态程度与生态旅游等级的联系作细致的阐述和分析。

借用新的研究方法还有,魏敏、冯永军、李芬等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农业生态旅游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其中利用了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来确定评价因子的权系数。该研究给不同的农业生态旅游地进行打分,但并未根据所得分值进行等级划分。

李洪波、黄安民提出了生态旅游评价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和两个新概念,即生态程度、生态旅游等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旅游等级评价体系,试图通过等级评价的方法来界定生态旅游。他们认为对生态旅游通过评价,确定等级后,首先可以了解某一目的地生态旅游的整体状况;其次还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解决。在此研究基础上,李洪波、陈金华将生态旅游目的地划分为四个等级:自然旅游、一级生态旅游、二级生态旅游及高级生态旅游,并将“生态旅游程度”作为评价的总目标,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设置了相应的类指标体系,并从理论上探讨了详细的评价方法。但此两项研究并未作深入的实证分析,实际上只是提出了生态旅游等级评价的假说。

四、生态旅游等级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

1.对生态旅游的精确含义缺乏一致性的理解使生态旅游难以建立统一的评价和衡量标准

其一,从概念上来界定、衡量生态旅游难度很大。

现有的生态旅游定义不下百余条,每一种都有自身的侧重点。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出发,结合自己的理解定义生态旅游。虽然没有任何一种定义能够包含生态旅游的全部内涵,但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不同见解的研究思路是有助于一个学科的发展,是学科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

然而对于业界而言,从如此众多的定义中去理解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是困难的。生态旅游经营者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去研究生态旅游的理论。许多生态旅游被当作一般传统旅游来经营。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商业标签在各种各样境况中被广泛使用,甚至常常被滥用。“有些自称的生态旅游,根本就没有顾及到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所以不打折扣的生态旅游主流路线是罕见的。当在可持续性标准的旅游路线方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的时候,是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产业的”(MegarEplerWood,2009)。

“换句话说,生态旅游的理论还未真正胜利地付诸实践”[6]。于是在实际经营中,“变形”的生态旅游时有发生,因此,对概念理解的偏差,使“现象的”生态旅游与“期望的”生态旅游之间出现了相称大的差距。这正是生态旅游等级评价研究所关注的问题[7]。

其二,偏重的角度和出发点不同。

生态旅游还表现出受益者主体的共生。生态旅游的受益主体由政府、旅游业、旅游者、当地社区、学术界、志愿部门、保护机构和媒体8个受益主体组成。在生态旅游系统中,这8个不同的受益主体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从生态旅游中获得利益,即他们是生态旅游利益的共同体;不同点是各自扮演的角色不同,发挥的作用不同,即所担负的责任和义务有所差异。生态旅游就是要在自然环境和(或)文化敏感的区域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此目标的实现,决定了生态旅游等级评价体系构建必须关注所有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调解程度和行为的协作方式,在体系中设计相应的指标予以反映。只有在一个合理的制度安排下,建立新型的利益平衡机制才能确保所有利益相关者个体理性的主观动机最终带来集体理性的客观结果,实现四个维度上的可持续性[8]。因此,生态旅游的发展实际上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存在一个资源(自然、文化、权力等)的分配和利益(环境、社会、经济等)的平衡过程,是利益相关者之间通过交易、调解、利益让渡和责任而进行社会建制的过程。而现有的生态旅游等级评价研究存在偏重一个或少数几个利益相关者的现象,因而几乎没有关注这一社会建制过程。

生态旅游等级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多维目标上。生态旅游是以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的总体目标而不是以企业的盈利和旅游者的最大享受为指导原则,是以资源而不是以旅游者需求为核心的,因此需要在保护区、旅游者、旅游企业、非政府机构、专家及学术机构、当地政府之间建立一个合作机制,从而使上述主体共同形成一个整体。同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也从服务与被服务转变为调解与合作[9]。构建生态旅游等级评价体系应以整体内的调解与合作作为主要的出发点。

2.对生态旅游目的地复合评价存在误解导致生态旅游等级丧失独立存在的意义

其实质上,旅游景区与旅游目的地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

旅游景区是我国旅游研究和实践中主要使用的一个词汇,其含义应该是,一个以为旅客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为主的场所,其主要功能是吸引游客,将旅游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2009年9月30日,国家旅游局的《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办法》中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正式开业接待旅游者一年以上的旅游区(点),包括旅游景区景点、主题公园、游乐园、度假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动物园、植物园、文博院馆、美术馆等,均可申请参加质量等级评定。”在这一规定中除了旅游城市与世界遗产单位没有列入其中外,几乎所有可作为旅游发生地的场所都包括了。

旅游目的地(TouristDestination)是国际旅游研究和实践中常用的词汇,一般情况下,相称于我国的旅游景区。它是一个相对概念,可以指一个州,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城镇或一个详细的旅游景区。与旅游景区概念相比,外延要宽泛得多。再则,旅游景区所代表的功能范畴也少于旅游目的地。所以,旅游目的地指任何有旅游行为发生的场所,且没有旅游区(点)的旅游规定性。而且作为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更具有游客对于目的地的单向性。

将生态旅游目的地,如自然保护区归类至旅游景区(点)内是不合适的。这样做,忽略了一个功能上的问题,即多数生态旅游目的地的主要功能并非是吸引旅客,发展旅游业,而是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功能具有复合性,其中的生态旅游业务只是一个辅助手段。以自然保护区为例子,根据IUCN提出的11类治理模式中,保护区的主要功能是保护、控制、科研、教导、维护等,而生产利用和旅游开发并不是其主要功能[10]。

从上述中可以看出,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功能具有复合性。将生态旅游目的地视为一般景区(点),无疑是抹去了传统大众旅游与生态旅游的本质区别。这对生态旅游的发展将产生误导,使评价生态旅游的标准与大众旅游相比失去独立存在的意义。又因为,生态旅游活动主要发生在目的地,生态旅游者在到达目的地之前的过程行为与其他旅游者并无太大的区别,其行为方式所产生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主要考察其在生态旅游区的旅游方式和旅游活动内容。所以应将生态旅游等级评价研究范畴主要限制在一个详细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如保护区、国家公园、自然遗产地等)之中,这样有助于区分评价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不同的标准。

3.缺乏具有生态伦理观的研究理念来指引生态旅游等级评价体系的构建

生态旅游属于限定性的旅游类型,生态旅游有着自身的约束条件,研究生态旅游约束条件的表现程度和生态旅游的等级是息息相关的。所以研究生态旅游的约束条件应成为生态旅游研究者关注的问题之一。生态一词在生态旅游的限定条件中被赋予了两层非凡含义。首先,它一定是某种限定条件的化身;其次,它与自然生态平衡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生态旅游的经营方式应区别于传统的旅游经营。前者所关注的因素在本质上有别于后者。生态旅游项目一般都位于原始的或脆弱的生态系统内,鉴于此,生态旅游项目对环境具有很大的潜在影响。这些地区往往生物种类丰富,这是它们吸引生态旅游的一个原因,但是它们的环境也很容易受到破坏。与其他旅游方式相比,生态旅游危害所依赖的环境资源的风险更大,比如:人口过度拥挤,为了增加道路和建造设施而砍伐森林,生物多样性和生物环境的丧失,对稀缺资源的竞争加强,吸收能力弱或无吸收能力地区废物和污染增加。所以生态旅游项目的经营必须以维护生态旅游地的生态平衡为前提。

生态旅游地的生态平衡大致包括三个方面:(1)自然旅游资源的生态平衡;(2)人文旅游资源的生态平衡;(3)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及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的生态平衡。

生态旅游地平衡理论在不同的地点、不同时间有着不同的应用结果,只能参照而不能随意完全照搬和照办其他地方的经验。因为生态旅游理论是科学,旅游资源的内容不同,生态旅游的平衡点就不一样。确定生态旅游之生态链的平衡点及变化幅值,以及在变化幅值内的生态旅游四要素①的各种组合是生态旅游等级评价研究的核心和基础。[11]

正由于上述原因,在生态旅游经营中,人们应该更加关注环境状况,以一种新的生态伦理观来治理组织,以达到对环境的最小影响。对生态旅游的研究应该保持将生态伦理观灌输到生态旅游的实践中去。“将环境观引入经营者的经营准则是区别生态旅游产品与传统旅游产品的重要部分”(CarolPatterson,2009)。

4.现基于各种理论建立起来的生态旅游等级评价体系大多缺乏可操作性

其一,现制定的评定生态旅游等级的标准和原则多种多样,实施起来困难重重。由于没有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非凡是缺少业界的参与,基于各种理论制定出的规则和标准参差不齐,因而在实践中或者难以贯彻,或者无人理解。同时,生态旅游中涉及的要素很多,有环境的、产业的、社区的等等,而且原因和影响之间可能会存在很大的时间滞后性,如生态旅游活动所带来的文化方面的影响,就是一个缓慢影响的过程[12]。因此需要在实践中反复观察研究这些要素与生态旅游的内在联系,这也给制定适合的原则和标准带来了困难。

其二,生态旅游等级评价指标逐步向“基于表现”与“基于过程”相结合方向发展才能符合生态旅游治理实践的要求。如生态旅游等级评价体系应包括能全面反映生态旅游治理绩效方面的指标。在建立生态旅游评价体系时,“基于表现”的指标和“基于过程”的指标应该是互补性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治理绩效包含在生态旅游“基于表现”的标准里,反映了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治理水平和治理目标的实现程度。

其三,生态旅游的发展是迅速的,产品数量迅速增大,也就是说,它处在动态当中。若要制定长期不变的原则和标准是脱离实践要求的。若要使制定的生态旅游等级评价体系适应生态旅游的发展,要害的是如何提高评价标准,或者说如何设计指标和构建富有弹性的评价体系以保证生态旅游环境的可持续性。生态旅游等级的评价,涉及到很多的因素,是一个复杂、模糊的过程,它的评价不能简朴地用一个精确的数学量来度量,用模糊语言来描述是非常合适的。生态旅游等级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一个单项指标,都是从不同的侧面来反映景区生态旅游开展情况。生态旅游评价所涉及的各因素隶属函数关系的确定要根据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的两种方法来确定。

5.现建立起来的生态旅游等级评价体系没有考虑到生态旅游体验

旅游个体通过与外部世界取得暂时性的联系从而改变其心理水平并调动其心理结构的过程,就是旅游体验。这种体验是旅游者的内在心理活动与旅游客体所呈现的表面形态和深刻含义之间相互交流或相互作用后的结果,是借助于观赏、交往、模仿和消费等活动方式实现的一个序时过程[13]。生态旅游由于详细的旅游目的、方式等不同而有别于其它旅游方式,但它仍旧是一种旅游方式。生态旅游产品具有普通旅游产品所具有的共性,生态旅游者对生态旅游产品与服务的消费有一个过程,是一段经历,所以也存在旅游体验,即生态旅游体验。

Pinell与Gilmore在《体验经济》一书中,将“体验”详细分为四类:娱乐、教导、暂避现实和审美。旅游业被公认为天生的“体验产业”,旅游者离开日常工作、居住的环境(暂避现实),接受跨文化与异域风情的洗涤(审美),尽情享受休闲时光(娱乐),并通过这一系列感官刺激和心灵感触,获取精神的成长(教导)。旅游体验是旅游世界的硬核。不管是对旅游者还是对向旅游者提供服务和产品的旅游企业治理经营人员而言,旅游体验的质量都可以说是他们从事旅游及相关活动的生命线,高质量的旅游体验给旅游者以预期甚至超过预期的旅游满足,从而奠定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长久基础[14]。因此,体验是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鉴于体验价值已成为旅游产品能否热销的重要指标,因此,在进行生态旅游等级评价时,应充分考虑各项评价指标的体验程度。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游客旅游是为了获得某种舒畅而独特的体验。旅游体验的核心在于真实性和参与性。旅游经历就是游客参与旅游活动的结果,游客追求活动的真实性与参与性。真实程度和参与程度与体验效果直接相关,真实程度和参与程度越高,体验效果越好,反之则越差[15]。旅游体验的真实性是建立在旅游对象客观真实的基础上的。生态旅游者更加重视体验程度。

绿色环球21生态旅游国际标准体现的原则要求生态旅游:(1)向游客提供亲身的、直接的自然体验(集中于自然区);(2)提供能够更好地理解、欣赏和享受自然的机会(解说);(3)敏感性的解说;(4)持续性维持并提高消费者的期望。该标准针对每个原则设定了详细的详细指标,集中于对“过程”和“表现”的衡量,以提高生态旅游者的体验程度。

旅游体验影响因素受旅游者的客观与主观条件的影响。旅游者获得旅游体验的强度因人而异,但主要由旅游景区各种因素决定的。旅游景区的中央任务不是单纯提供旅游产品与服务,而是为游客塑造难以忘怀的旅游体验。对于生态旅游者来说,为了塑造最优的旅游体验,旅游景区应该将生态旅游体验主题化,以正面线索强化主题印象、淘汰消极印象,提供纪念品,并重视对游客的感官刺激。

建立生态旅游等级评价指标体系,要从游客的角度出发,为部分评价因子设置体验系数,这将有助于真实反映生态旅游产品的价值。比如,很多旅游区在做生态旅游资源评估和市场推广时,珍奇野生动物资源是重要的资本,但实际情况却是,可能因为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很小或者根本不可能让普通游客接近,所以对游客而言,其生态旅游体验价值几乎为零,体验系数在这种情况下就能起到一定的矫正作用。

注释:

①王敬武认为生态旅游理论是研究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介和环境(也包括旅游环境)之生态化意义下的想互关系和变化规律的科学,该观点突出了生态旅游环境不同于一般形式旅游的环境。详见:论生态旅游的内涵及规律[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5-100.

参考文献:

[1]钟林生郑群明石强:中国实施生态旅游认证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2:112-116.

[2]MarthaHoney.Ectourism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WhoOwnsParadise?[M].Washington,D.C.:Islandpress,2009:2-19.

[3]Shores.TheChallengeofEcotourism:ACallforHigherStandards[M].NewYork:CABIPublishing,2009:213-218.

[4]孙玉军刘艳江赵炳柱:生态旅游及其评价指标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2009,3:109-110.

[5]甄翌:关于建立我国生态旅游认证制度的思索[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治理,2009,7:41-43.

[6]SherylRoss,GeoffreyWall,Ecotourismtowardscongruencebetweentheoryandpractice[J],TourismManagement,2009,20:36-42.

[7]李洪波黄安民:生态旅游等级评价——一个理论框架[J].生态经济,2009,10:130-134.

[8]杨桂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四维目标模式探析[J].人文地理,2009,5:71-77.

[9]宋瑞:我国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36-41.

[10]DavidA.Fennel,Ecotourism:anIntroduction[M].London:RoutlegePress.2009:43.

[11]王敬武:论生态旅游的内涵及规律[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5-100.

[12]周玲强:生态旅游区认证标准及推广过程中政府行为研究——以浙江省为例[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13-87.

[13]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204.

第8篇:生态平衡理论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新型建材;分析

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共同的理想,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经济部门都有责任为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而奋斗。生态建筑是随着人类对赖以生存的自然界,不断濒临失衡的危险现状所寻求的理智战略与策略。站在21世纪的新起点上,当我们重新审视建筑业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消费方式和其生态意义时,我们不得不抛弃那种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生产模式;而把具有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提高室内环境质量等性能的生态建筑作为新世纪建筑设计的方向。

1 绿色建筑的设计的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与建造,是一门综合性的课题,它能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特点,同时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需要,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研究和探索这门学科。运用低碳生活的理念,满足人们的功能要求,创造生态的环境,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理想。

绿色建筑的目的是建立某地区的绿色居住建筑体系在生态平衡理论、生态控制理论以及规划设计原理的指导下成为相互依存、相互调节、相互促进的多元、多层次的循环系统,并处在最优化的状态. 为人们创造出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1.1 系统和整体的原则

在设计时,尽量设计出多样化的最佳的居住空间,扩大弹性空间。这部分弹性生活空间可“随人们的需求变化和增长,实现利用建筑物本身调节小气候的调节空间和调节功能去调节人的情趣. 要充实空间的外部轮廓,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空间组织要有疏密,层次要分明,结构要清晰,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物和地貌的变化有利于小区整体景观的创造与组织。设计时还应注意建筑外部形体的处理,增强建筑的识别性。

1.2 整体性设计原则

在建筑行业内有句老话:“功能是基本的,形式是首要的”。风格、形式、形态的探讨是永恒的课题. 在设计绿色建筑时,不仅要满足人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形成建筑独特的风格和景观形象,通过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范围内进行精心合理的布置和组合,创造有序、流动的建筑空间系统。布置整体色彩,形成小区的整体形象。同时,也可从科技、经济、文化和艺术等方向考虑,进行各方面协调,强化小区的整体性,形成有文化有韵律的居住环境。

1.3 建筑环境设计原则

在建筑环境设计方面要做到环境优美、功能分区合理,配置人们生活所需的功能齐备的各类公共建筑和池、亭、山、林、园等景点。并具备功能完善的市政配套设施. 并且在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做到以人为核心是环境设计的根本,这也是尊重人类自身,创造符合人的生存模式的环境。

1.4 科学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原则

在环境设计中都是以围绕主体建筑来考虑的。当环境空间的尺度、比例、色彩、形体、质感、风格和造型等与主体建筑相协调,形成有机的统一状态时,才能达到环境与建筑的统一。但满足建筑的造型和风格是需要科学技术的发展才能实现的,而艺术是可以促进技术的改进和发展,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才能设计出人们需要的环境目标。

1.5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对绿色建筑设计的同时,应该考虑未来,考虑生态平衡,考虑可持续发展。同时,保持建筑外环境的原本面貌。尽量用可再生、低碳的建筑材料来改善人们的生态环境,达到绿色设计和可持续发展。

2 绿色建筑建造材料的选用

绿色建筑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造型艺术,它庞大的汇集了众多高精技术的物质产品,需要高科技作为其后盾。而在运用高科技的同时,使人们逐渐步入自然生态的绿色建筑,也达到了低碳生活。这是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利用高科技以及清洁能源,减少能耗,减少污染的生活模式。绿色建筑是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还能在满足功能和舒适性要求的基础上较好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

2.1 绿色建材的选用

在对绿色建筑进行装修时,应尽量采用绿色建材,即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它具有消磁、消声、调光、调温、隔热、防火、抗静电的性能,并具有调节人体机能的特种新型功能建筑材料。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同时还包括绿化的节约用水。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绿色建筑室内墙面涂料,尽量选用天然的或“生态的”涂料。在绿色节能建筑设计和建设中,中空玻璃塑钢窗,外墙保温,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利用等也得到重视。通过最优化的建筑节能设计、采用先进的节能材料和节能技术将建筑物的能耗降低到尽可能低的水平,同时采用可再生能源补充剩余所需能量。在绿色建筑中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又如选用节能环保的新型建材让房子舒适保温。如采用双层呼吸幕墙技术等,该技术及设施主要作用是,冬季出风口关闭,温度会高于室外,热量损失可减少 30%;安装外门窗遮阳系统,夏季不仅能遮挡日照的直射辐射,还可以遮挡漫射辐射,降低制冷负荷。水资源的优先利用,因为南方地区降水量较多,雨水特别是屋面雨水洁净度高,因此设计时充分考虑雨水资源的利用。在当今社会,绿色屋顶正在妆扮着越来越多的城市。由于空调机工作量的减少,向室外排出的热量也同时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减弱,这是大幅度节能的新途径。绿色屋顶在城市里形成养眼的建筑环境景观,有效降低热岛效应,改善建筑的小气候环境。它可以改善建筑物的热工效能,提高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降低噪音。绿色屋顶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建筑的蓄排水功能。据测试,由于屋顶植被层的作用可阻留 10% 以上的雨水量,对缓解城市洪涝、防风滞尘具有积极作用。

2.2 绿色建材的性能要求

绿色建材是生态环境材料在建筑材料领域的延伸,绿色建材也应满足相应的性能要求:

2.2.1 节约资源。材料使用应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2.2.2 节约能源。在材料生产、使用、废弃以及再利用等过程中耗能低,并且能够充分利用绿色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其他再生能源;

2.2.3 符合环保要求、降低对人类健康及其生活环境的危害。

材料的选用尽量天然化、可循环的材料。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当,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通过最优化的建筑节能设计、采用先进的节能材料和节能技术将建筑物的能耗降低到尽可能低的水平,同时采用可再生能源补充剩余所需能量。建筑节能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已迫在眉睫,住宅小区的建设应把建筑节能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紧密结合起来。开展建筑节能,要依靠科技进步,坚持技术创新,迅速提升建筑品质和性能,谋求可持续发展,杜绝和减少浪费。

3 结束语

绿色建筑方兴未艾,绿色建筑理论也将成为建筑设计领域新的潮流和趋势,绿色建筑设计必将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第9篇:生态平衡理论范文

关键词:现代家居;陈设陶瓷;应用;未来趋势

中图分类号:J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055-01

一、陶瓷的起源

(一)陶瓷的概念

陶器是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式加工成型后,在800——1000℃高温下焙烧而成的器物,坯体整体不透明,有微孔,具有吸水性,叩之声音不清。陶器可分为细陶与粗陶两种,白色与有色,无釉与有陶器釉。主要的品种有灰陶、红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等,这些都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

瓷器的发明地就是中国,它的发明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共为一词。大约在商代中期即公元前16世纪,就发现了早期的瓷器。

(二)陶瓷的发展历程

陶瓷是一门时尚而又古老的艺术。汉代则出现了最早的瓷器,六朝时期非常盛行青瓷,唐代出现的“类玉类冰”的青瓷、“类银类雪”的白瓷和唐三彩,都盛名一时。宋代的瓷器则呈现百花齐放的形式,样式繁多,装饰手法各异,釉色变化丰富。元代陶瓷最著名的就是青花和釉里红,既雅致而又华丽。而彩绘瓷则成为明代的主流,主要装饰方法是青花、五彩等。清代的瓷器则达到了历史的高峰,粉彩、古彩、珐琅彩都是这一时期的主要装饰手法,艺术特点以繁缛、精制为主要方法。艺术陶瓷在其发展转变中不断为艺术陶瓷积攒着艺术经验。

二、艺术陶瓷不同功能区域的介入

(一)在客厅区域的介入

客厅,是首先展示出个人品味和社会地位的场所,应具有一定的艺术品或体现个人兴趣爱好和纪念收藏性的的日用陶瓷。比如可以在客厅主墙面悬挂陶瓷板画作品或镶嵌瓷砖背景墙面,能很好的营造出艺术氛围。

(二)在餐厅区域的介入

餐厅,是进行会餐休闲的场所,最好避免太艳或太压抑的颜色。可以在餐桌上摆放个陶瓷花瓶,插上几支鲜花,马上就给人清新舒适的感觉,也可以摆放上一套造型别致的陶瓷玩偶,就能使就餐环境变得十分轻松愉快。

(三)在厨房区域的介入

厨房,是作为生活中烹饪的主要空间,却往往易被忽视。以前是主要具有实用功能的餐具,如今是通过艺术化和使用功能的完美结合的陶瓷,调料用具换之为精致的陶瓷罐其装饰作用显而易见,而厨房墙壁上可以悬挂一幅瓷板画,既好清理又能创造一个有趣的烹饪空间。

(四)在书房区域的介入

书房,是便于主人工作学习的场所,是室内空间中最富有文化氛围的空间,在书房中摆放的陶瓷类型可根据主人的兴趣爱好而选择,例如具有文化气息及收藏价值的艺术陶瓷,书桌与书橱上均可放置小件的艺术陶瓷,不仅可以体现主人的欣赏品味,也使整个居室的文化氛围更加相得益彰。

(五)在卧室区域的介入

卧室,是人们休息睡觉的场所。大都宁静、温馨甜美。小清新的陶瓷插花配以植物是不错的选择,再加上一些温馨的瓷板画或陶瓷灯具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三、 陈设陶瓷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分类

(一)家具类:家具类的陈设陶瓷多为青花装饰、贴花装饰等,在家居中放置一套这样的陈设家具,可以给人一种自然、轻松的生活感觉。

(二)器皿花瓶类:陈设陶瓷中器皿花瓶类在古代人们就开始使用, 并形成了不同时代环境下所独有的特色风格。

(三)壁饰类:有马赛克、浮雕或陶瓷壁画多种装饰形式。

(四)卫浴类:卫浴类陈设陶瓷一改往日的只具有使用性的功能。不再是单一形态的浴缸、洗脸盘和座便器,卫浴产品的造型、颜色以及图案装饰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一些专门为儿童设计的卫浴产品,颜色形态更是千变万化。

四、陶瓷在现代装饰中应用的未来趋势

当今社会的重点应放在环境意识和引入资源上, 大都采用高新技术对传统陶瓷产品进行环境协调化改造,同时加强改善陶瓷工业对较严重污染环境的状况。增强传统陶瓷产业的环境协调性但并不排斥发展新型的绿色陶瓷产业。按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理论的观点来设计开发绿色陶瓷。

五、结语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陈设物来代替陈设陶瓷,这是由于陶瓷易碎还有运输不便等因素。为了让人们更容易接受,了解陈设陶瓷,首先第一步便要普及陈设陶瓷的知识。只有人们对陈设陶瓷有了了解之后,才会接受并使用这种装饰物体。尤其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创意产业的关注,人们与富有情趣的陈设陶瓷有更多的机会接触。陈设陶瓷于家居环境相协调,既大方得体又富有时尚感,让更多的人成为自己的家装设计师,给自己的家增添一份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