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业经济环境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养殖业负外部性的产生原因
养殖业的发展势必会导致环境污染。关于该问题,学者们大多一直致力于环境污染的原理研究和治理措施的改进,鲜有学者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其出现的原因。笔者认为环境污染污染实际上是一种负外部性,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是其产生的两大原因。
(一)市场失灵
养殖业生产会引起水体、土壤、大气污染,而这些环境要素属于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具有的不可分割性导致很难界定产权,或者界定成本很高。另外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对公共物品缺乏价值观念,认为没有劳动参与或不能交易的东西就没有价值。因此对于现实中存在的公共物品,绝大多数人往往怀有免费搭便车的态度随意使用,而不愿意承担生产成本。如果公共产品通过市场机制进配置,那么在模糊的产权结构下,自然就会产生资源的过度使用和无效配置等结果。所以公共产品导致的市场失灵需要政府的介入。
资源的有效配置取决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最大化的均衡点,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成本对于供求双方是否达到利益最大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无法脱离自然和社会环境存在,其生产活动就会很容易带来环境外部性。如果企业带来环境负外部性,而对该部分外部性没有有效补偿,就会导致产品的社会成本和私人成本不相等,生产者的生产成本和消费者的消费成本也会变得不准确,产品的市场价格并不真实,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市场经济无法发挥应有的基础性作用,于是便出现了市场失灵的情况,政府此时干预就是要将负外部性内部化。
(二)政府失灵
环境要素属于公共产品,环境问题属于负外部性,单靠市场固然解决不了复杂的环境问题,目前的普遍主张是由政府主导解决,比如中国政府就设立了专门的环境保护部门,相继颁布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养殖畜牧业污染物排放等行业标准,积极组织环保公益活动,这一系列的措施固然推动了环境保护实践,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市场失灵。但是政府的各项举措有时不是百分之百产生积极效果的,市场的反应有时偏离政策的预期。政策不是“减速带”,反而变成“催化剂”,加重了市场的扭曲程度和市场资源的低效配置,这便是政府失灵。政府失灵主要包含决策失灵和管理失灵。
决策失灵是指政府在决策制定的时候并没有考虑政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和资源耗费的代价,其出发点就是单纯地追求GDP的增长速度和物质财富的数字增加,没有给予生态环境足够的重视。而政府决策产生的环境牺牲应当成为衡量决策好坏的重要因素。管理失灵是指在政府在落实政策、行政管理时存在的诸如各部门之间不配合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往往导致政策偏离预期实施的轨道,并且没有强制措施确保最终目标的实现。污染者为了维护既得利益,还会向政府当局和环境部门进行寻租,争取以较小的寻租成本(行贿额)获得较大的收益(放宽环境标准或少交排污费),从而把污染造成的外部成本转嫁给受污染者。
二、养殖业负外部性的应对措施
(一)多样化手段治理养殖业负外部性
庇古理论建立在两个基本假设上:政府是公众利益的代表,政府进行所有行为的最终目标是提高社会福利;政府行为是毫无代价的,即制定和执行包括税收与补贴在内的政策都是零成本的,其行为不会浪费资源,也不会损害社会福利。显然,这两点假设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实现。因此,在解决养殖业生产环境负外部性这一问题时,不应单单依靠政府的力量,经济、市场、法律、社会等手段多管齐下才能将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对于中国目前的情况,可以效仿外国培育排污产权交易市场,不仅让企业有减排的压力,更重要的是让其有减排的动力,让更多的企业充分享受治污减排的好处。
(二)系统管理思想对治理养殖业负外部性的启示
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之一是规模化生产。因为规模效应会带来生产成本的明显降低和利润的增加。对于养殖业规模化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笔者建议从系统管理的角度出发,评估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综合绩效。因此对于养殖业的负外部性治理,不能仅仅盯住减少排污量这一个方面,还应当与产业结构调整、新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新农民致富等配合进行。综合系统的管理措施不仅能够变废为宝、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能够减少环境整治成本,提高环保绩效,起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三)养殖业龙头应当成为负外部性治理的主体
养殖龙头企业是农副产品的生产者,是食品市场上的供应者,更是我国现代农业绿色生产的“主刀手”。作为国家政策法令的落实主体,肩负着发展当代农业、带领农民致富的重大社会责任。养殖龙头企业在资金、科研、技术等方面与一般生产者相比具有较大优势,因此治理环境污染也是我国养殖龙头企业在新的发展阶段中的责任和义务。从政府角度来看,龙头企业参与环保新技术开发和环保新标准制订等工作能够使负外部性治理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另外,此举也使龙头企业树立形象,获取市场认证,增强其进一步治理污染的信心。
(四)环境影响纳入政府职能评价体系
我国对政府绩效的评价一直盲目侧重于GDP、人均居民收入、物价水平、就业率等经济发展指标,而忽视了政府为谋求“政绩”不惜牺牲环境导致污染的错误行为。政府职能评价体系应当纳入当局为实现经济指标的增加而付出的环境代价。另外,我国目前环境影响的考核主要针对企业,对政府本身的行政行为所导致的环境污染缺乏有效评价和监督。将环境影响纳入政府职能评价体系,有利于减少政府行为导致的负外部性,有利于政府平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真正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绿色健康发展。
关键词:ERP系统;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分析
一、ERP系统基本理论概述
ERP是企业资源计划的缩写形式,ERP系统自提出至今,已经有很多企业接受了其管理理念并将其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同时ERP系统随着广泛的应用,也从起初的只应用于软件转化为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系统的企业管理理念。ERP是一种新的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发展模式,在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下结合企业的管理,已成为企业内部管理必不可少的管理理念。ERP系统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模式,需要在企业的长期运行中得到维护,才能为企业管理提供长久的支持。
二、企业运行ERP系统后所产生的变化
1.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企业的内部控制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使其能够形成一项专门的管理制度,能够高度灵活地应对市场竞争、有效地防范市场风险,以及如何构建全方位的生产经营业务过程控制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企业内部控制度要实现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建立起有效的监督体系,从源头上切实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其次是认真分析会计信息丢失的原因,并针对不同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制度,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可以通过实物控制、权责划分以及内部审计的方式来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要推动企业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和实现企业的战略性发展,需要从企业各个经营活动的步骤入手,包括对会计信息的采集、记录、归类与分类汇总环节,完善企业内部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体系,从全方面的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2.运用ERP后企业内部控制产生的变化。企业运用ERP系统之后,其内部控制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企业内部控制的环境到会计信息传递的方式,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手段,最后涉及到了会计内部控制的要素方面,ERP的作用体现到了多个方面。第一,ERP系统给企业内部控制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原来的单一的建立在软件基础上的内部控制理念早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此时需要建立一个更为流程化,更为扁平化的内部组织结构体系,才能推动企业内部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加快企业内部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明确其各自的职能与义务,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营造出一种更适合企业内部控制的良好氛围。第二,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都提供了技术性的支持,改变了企业内部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方式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方式。通过开放的和丰富的信息系统,为企业会计信息接受和处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在运行ERP系统的时候也会发现一些问题,由于对会计信息数据采用的是磁性介质和光电介质,所以非常容易受到温度的磁性物质的影响,导致有时会出现会计信息丢失的情况,这样的问题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会计信息传递的效率,而且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造成一定的影响。第三,ERP系统协助了一些新型的会计内部控制方法的有效实施,包括责任会计控制、预算控制、标准成本控制等方面,因此运用ERP系统对于企业的会计内部控制手段也有很大的改善作用。第四,传统的企业会计内部控制采用的是内部牵制理论,这种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会计信息数据的真实性,但是也有很多漏洞。因为人工核对账目也可能会出错,尽管存在事后纠错机制,但有些损失对企业而言无法挽回。ERP系统的运用则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项难题,改变了过去自下而上的纠错内部控制理念。在处理企业员工之间的职能分配问题上做出了贡献,而且有利于营造出和谐的经营氛围,推动企业的发展。
三、ERP环境下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企业会计信息化目标不明确。ERP系统确实对于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的运行提供了很大的支持,但是发现有很多企业缺乏在ERP系统环境下对于自身发展的认识,导致最终做出错误的评价,制定出错误的会计信息化目标。企业务必要对自身做出正确的评价,认识到企业的属性,不能混淆创业型企业和依托型企业,如果按照错误的方向发展,对企业的战略性发展将会造成致命的威胁。同时企业还应该确定其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并正确分析本企业的发展现状,结合自身的经营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并在企业内部管理中树立运行ERP系统的信心,充分发挥这个先进的会计信息系统的作用。
2.吸纳会计内部控制复合型人才。企业引入了ERP先进的系统之后,需要优秀的专业人才参与管理ERP系统,。目前大多数企业的复合型人才资源也比较缺失,信息化时代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士参与到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中来,进而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使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迎接更大的挑战。
3.缺乏对ERP系统的维护工作。企业会计信息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数据,企业会计信息的安全是每个类型,每个规模的企业都十分关注的问题。虽然在ERP环境下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沟通效率得到了提升,但是由于当今网络的开放性和ERP系统自身的问题,会计信息化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稍有不慎,就会使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因此企业在运用ERP系统的时候要加强对其的维护工作,在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协助下充分发挥其有利作用,减少会计信息和数据受到非法的修改、窃取等的风险。
四、如何充分发挥ERP系统的优越性
1.提升ERP系统意识。企业要想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充分发挥ERP系统的优越性,就要让其全体内部工作人员完全接受这种先进的会计信息控制理念,树立起在企业实施与运用这个理念的坚定信心,才能更好的推动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
2.提高企业内部控制人员的素质以及引入复合型人才。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企业和其内部人员务必要提高自身的水平才能适应会计信息化时代的需求,才能与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接轨。企业为了其自身更长远的发展,应该接收具有专业性知识的人才,而且要对其员工提供相应的培训课程,增强企业内部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以及道德素质,减少企业的不必要的损失。
3.重视企业内部控制的安全性。针对以往企业在运行ERP系统时所遇到的企业会计信息被外界窃取、篡改以及修改的教训,发现ERP系统环境下经常会出现这些会计信息数据保护不当的问题。如何避免或者减少会计信息外泄的风险,如何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损失,就需要加强与重视会计内部控制的安全性。指定专业人员对会计信息进行看管和监督,定期做好数据的维护工作;将日常数据处理工作做好记录工作,以及相关操作人员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外界人士接触到企业重要信息。
4.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降低会计内部控制。对企业会计信息做好保护工作就要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增强审计人员对ERP环境下审核流程的认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人工审核制度的结合,为企业数据提供双重保障。在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做出评估后,立即结合企业经营现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五、结语
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的需求,企业在内部控制中采用ERP系统是正确的选择,实践也证明ERP系统有其自身的优越性,能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当然企业内部控制在ERP环境下也会遇到很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多方面入手,增强对ERP系统的认识,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制定正确的企业发展目标,才能正确应对各类风险,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胡建红.ERP条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J].现代商业,2015,05:138-139.
[2]靳先德.ERP环境下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探析[J].时代金融,2015,11:172-173.
[3]孙莉梅.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分析[J].商,2015,22:139.
资源环境审计发展现状
顶层设计科学,规划部署周密。审计署和各级地方审计机关高度重视资源环境审计,不断优化资源环境审计的顶层设计,科学规划与周密部署各个阶段审计工作,保证了资源环境审计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审计署发展规划中,对资源环境审计工作作了前瞻性部署,提出了明确目标与要求。《审计署2012年对地方审计工作指导意见》提出,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和利用工作审计,促进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各级地方审计机关在制定“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时,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体情况,对资源环境审计工作作出详尽安排。这些反映出国家审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中心工作和审计工作全局,与时俱进地推进资源环境审计的发展趋势。
理论建设先行,有力指导实践。为了总结审计实践经验,借鉴国外先进审计理念与方法,科学指导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审计界一直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的资源环境审计理论方法体系。学界认为,“受托经济责任论”、“免疫系统论”、“系统论”和“国家治理论”是资源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分别探索解决了资源环境审计的定义、职能、作用、意义、范围、内容、程序、标准、重点、方法、审计成果形式及应用等理论命题,为深刻认识资源环境审计,界定该审计与其他审计的联系与区别,为各级审计机关“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发挥资源环境审计的宏观性、披露性、服务性和建设性功能,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与引领作用。
持续实践探索,提升服务水平。围绕不同时期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中心工作,各级审计机关持续探索资源环境审计实践。分析审计署审计公告,可清晰看出资源环境审计实践的快速发展:自2003年首例审计公告至2012年7月,审计署总共了149例审计公告,其中有关资源环境审计公告13例,2003至2005年没有资源环境审计公告,2006年3例,以后各年都稳定在1至4例之间。可以认为,资源环境审计已逐步进入国家审计的工作范畴,成为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环境审计(调查)项目不仅数量在增加,而且审计质量和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水平也在提升,审计围绕国家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的工作中心,突出重点,抓住重大项目和重点资金,开展专项审计与调查;在做好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前提下,以资源环境保护政策执行情况为切入点,从促进政策执行效果入手,发现与分析问题,提出完善政策的意见与建议;抓住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的关键环节,提高审计工作的宏观性和系统性,积极探索资源环境绩效审计等,有效服务于国家资源管理与环境治理。
成果积累深化,创新发展平台。理论和实践成果的不断积累,丰富了资源环境审计的内容与方法,为资源环境审计未来发展打造了优质平台。理论界认为,我国资源环境审计发展经历了起步、探索前进和总结推进三个阶段,完成了资源环境审计在审计全局中的合理定位,界定了审计范围,在审计载体、标准方面取得了突破,同时形成了科学发展、与时俱进,真实合法审计与绩效评价有机结合,坚持深入基层、面向群众、掌握资源环境审计第一手情况,坚持加强指导服务与引导,坚持以点带面、共同做好资源环境审计等基本经验和做法。这些成果对未来发展具有示范作用和深刻影响,也是我国对全球资源环境审计发展的宝贵贡献。
资源环境审计发展趋势
审计内容和目标的优化。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中心将从资源环保治理建设资金的使用与管理的真实、合规合法性,逐步向该资金的预算、流向、监管机制、具体使用及绩效转移,即更加重视资源环保资金及其治理建设项目的管理、技术、质量和效益;从以资金流的检查为主,逐步向实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综合性的审计监督转移,并适时延伸到资源环境治理建设工作的政策、法规、制度规章等体制机制层面,探索环境政策评估工作,更加彰显资源环境审计的信息性、技术性、管理性、建设性等特征。
专项审计调查比重增加。适应上述审计目标和内容的变化,资源环境审计中,以提供资源环境治理建设信息为主的专项审计调查的比重将显著增加,即审计机关抓住资源环境治理建设中典型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发现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查找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为党和政府实施资源环境治理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和信息支持,这将成为审计服务于国家资源环境治理的主要方式之一。
向综合审计方向拓展。一方面,资源环境审计将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财经法纪审计、工程审计等有机组合。因为许多资源环境事项不是单纯的资源环境问题,经常与国家政策、财经法规、基本建设、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等密切相关,只有将它置于社会经济发展大背景中分析评价,才能找到合理、可行的审计答案,故立体化、全面化、延伸性的审计是资源环境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强化审计成果转化与运用,即通过资源环境审计,加强对领导干部资源环境治理责任的“查责”、“问责”,并推动促进制度规范,也是资源环境审计发展趋势所在。
审计技术含量陡增。跟踪审计方法将在资源环境审计中得以充分应用,高科技手段将在资源环境审计中更加广泛地运用,使得资源环境审计更具有针对性、专业性、技术性和综合性;审计技术含量明显增加,特别体现于资源环境审计的政策评估、经济分析、技术对比、效能评判与项目(措施)综合评价之中,部分业务外包、聘请专家、咨询性研究等将成为常用审计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价方式,这些都对审计人员素质和审计管理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软环境;政府作用;机制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5.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9-0036-04
高技术产业发展中,软环境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优良的软环境可以使创新资源高效配置,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而忽视软环境的建设,则会对高技术产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政府在高技术产业软环境营造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尤其是在中国转型经济的特殊背景之下。本文从广义交易成本理论的视角重新定义了高技术产业软环境,分析了高技术产业软环境中的政府因素,对政府在高技术产业软环境建设中的作用范围和作用机制进行分析,从而为政府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安排方面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最后文章提出了政府优化高技术产业软环境的基本策略。
一、高技术产业软环境的定义
关于软环境的定义,学术界基本上尚处于一种比较模糊且无定论的状况。张江河将软环境定义为人们在特定社会的生产(包括物质生产和人自身生产)和交往中所创造所反映出的体制上和精神上的境况的总和[1]。刘仲蓓认为软环境至少包括一个局部地区的法制环境、市场秩序、政府服务、文化、人才的国际化程度[2]。
交易成本理论可以为我们提供软环境定义的新视角。阿罗(K.Arrow)把交易成本定义为“经济体系运行的成本。”[3]张五常认为“交易成本就可以看做是一系列制度成本,包括信息成本、谈判成本、拟定和实施契约的成本、界定和控制产权的成本、监督管理的成本和制度结构变化的成本。”所谓“改善投资环境就是降低交易成本”,而“改善投资软环境是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内容”[4]。由此看来,交易成本和软环境是具有天然联系的。
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降低交易成本更为重要。现代分工演进理论[5]给我们有两点启示:一是促进分工与交易以及知识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和发展极为重要。二是制度创新应该朝促进分工、降低交易成本方向发展。但专业化和分工并不是免费的午餐,其中涉及到大量的交易成本。高技术产业相对于传统产业,对专业化和分工则更为依赖。表现为:一是分工越来越朝聚焦核心能力的方向发展;二是分工的全球化特点也对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高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降低交易成本更为重要。
高技术产业软环境主要是指交易过程中以无形因素为中心的正式和非正式规则以及实施机制等诸多因素,包括政治条件、思想文化、人力资源等方面。从大的分类来说高技术产业软环境可以分为非正式制度安排和正式制度安排两个方面。分别对应于非正式制度安排交易成本和正式制度安排交易成本。高技术产业软环境建设,就是要力求营造一个创新要素高效流动的环境,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降低交易成本,促使高技术产业高速健康发展。
二、高技术产业软环境中的政府因素分析
软环境的使用目前来讲比较泛化。国内学者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建立了很多不同的软环境指标体系,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软环境进行了广泛的描述,对我们正确认识软环境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我们认为高技术产业的软环境可由政治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商务环境、产业配套环境四个一级指标组成,这四个部分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对高技术产业发展起重要的制约作用,同时这四个部分之间又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每个部分都是与其他三大部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图1所示。高技术产业则时刻处于这样一个大的系统环境之中,环境优则高技术产业兴,环境劣则高技术产业衰。
政府在塑造高技术产业软环境中起核心作用。在政治法律环境中,政府毫无疑问是主导者,也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在社会文化环境中,政府又是引导者,包括美国硅谷,政府在其社会文化的塑造中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商务环境中,政府可以履行四种职能:经济调控者;公司商务运营规则的制定者;公司产品的购买者;研究工作和系统早期开发的资助者。在产业配套环境中,政府可以通过招商引资和税收政策来调整高技术产业的结构和配套环境,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培育主导产业和区域产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寻求高技术产业的“聚集”、“聚焦”和“聚变”效应。
三、政府在高技术产业软环境中的作用机制
(一)政府在高技术产业软环境中的作用范围
根据广义交易成本理论,在现代人类社会中,交易成本无所不在,交易成本就是一种制度费用。除那些与物质生产过程和运输生产过程直接相关的成本外,社会中所有可想象的成本,都是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发生的地方,往往就是软环境可以改善的地方。笔者在高技术产业发展系统中,定义了一个高度抽象化的高技术产业软环境中的交易成本的全视角系统图,如图2所示。在高技术产业的软环境中,客观上存在着四类主体:政府、社会、企业A、企业B,它们各自有自己的边界,但这个边界是动态的,根据交易成本的大小可以灵活调整,或并购,或收缩,当然也可以联盟和外包,并且联盟和外包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热点和趋势。这个边界也是相对的,以自身治理为特征的主体可以采用机制,从而产生成本,亦可以采用交易机制,从而产生交易成本。而在未来更多的是一种混合治理模式,即在高技术产业的软环境中,各种主体共同作用,不断产生新的交易模式。互联网的出现,会对这一模式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具体范围如下:
1.abc区域。abc区域是政府交易成本,政府交易成本就是通过集体行动来供给公共物品的成本。它类似于一个企业内的企业组织交易成本。就像在私人部门一样,政府活动也有搜寻和信息成本、决策成本、命令成本、监督与执行官员遵守原则的成本等。
2.fkb区域和hkm区域。这两个区域是经理交易成本,经理交易成本涉及到在企业和雇员之间执行劳动合同的问题。经理交易成本包括:设立、维持或改变组织设计的成本。
3.jcm区域。jcm区域是社会交易成本,社会交易成本就是通过非政府组织、社区、个人等社会行动来供给社会服务产品的成本。
4.kfgh区域。kfgh区域是纯粹的市场交易成本,市场交易成本包括:准备合约的成本(狭义定义的搜寻和信息成本);确定合同的成本(讨价还价和决策的成本);监督和执行合同责任的成本。
5.mhij区域。mhij区域是社会企业化交易成本,当然也可以称为企业社会化交易成本,区别在于你站在哪个角度。社会企业化交易成本涉及社会在为高科技企业服务的过程中自身的市场化过程,以及发生的交易成本。
6.hgi区域。hgi区域是社会中介化交易成本,也可以叫中介社会化交易成本。社会中介化交易成本涉及到社会在为高技术企业间发生交易进行服务过程中所产生的交易成本。
7.其他区域。该区域包括abfd区域、ade区域、aejc区域、dfg区域、dgie区域、eij区域,可以统称之为政府市场化交易成本,也可称为有限政府交易成本。政府市场化交易成本涉及到政府通过市场化模式或者社会化模式为高科技产业服务的过程中发生的交易成本。
在中国特殊的高技术产业发展背景下,上述这些软环境交易成本所有区域都直接或间接受到政府的影响。可以说,凡是在这些区域内有交易成本发生的地方,都是政府对软环境可以有所作用的范围。
(二)政府在高技术产业软环境中的作用方式
1.政府作用于高技术产业软环境的关键要素
政府作用于高技术产业软环境的能力,我们可称之为政府软环境作用力。政府作用于高技术产业软环境关键要素的研究,国内并不多见,但从组织竞争力来讲,政府与企业无异,所以关于企业竞争力关键要素的理念同样适用于政府。企业竞争力历来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主要涉及概念界定、指标评价、核心竞争能力和持续竞争优势等领域。国内外诸家包括科恩(Cohen and Zyman)、卡米舍尔(Carmichael E.A.)、石原正太郎(Hideo Yamashita)、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Prahalad and Hamel)、张晓文、徐希燕等学者对企业竞争力有多种不同描述,但大多着眼于企业的内部层面,其中最典型的为资源论[6]、能力论[7]和知识论[8]。中国学者金碚在此基础上,引入了企业外部环境要素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和约束,并将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构成要素归纳为关系、资源、能力和知识四个层面[9],本文参考了上述学者的观点,厘清了政府对高技术产业软环境作用力的关键要素。
(1)能力。指的是保证政府生存、发展并实施作为的各种素质和能力,它是政府软环境作用力的外显部分,具有开拓型和决定性,直接决定了政府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如创新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公众服务能力、环境营造能力等。
(2)资源。指的是政府所拥有或可以获得的各种外部和内部资源,它是形成政府对高技术产业软环境作用能力的实力前提,具有基础性和可实现性,也具有灵活性和可伸缩性,如资金、土地、信息以及基于授权而获得的外部社会资源等。
(3)制度。指的是人们在行为中所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为准则。就一个社会而言,其中任何个人、组织、社团,甚至包括政府都生存在特定的制度体系中,受其束缚,受其制约。它可以是正式的、成文性的、上升为国家意志的、并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制度,也可以是非正式的、不成文的、没有上升为国家意志的、不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制度。在政府作用于高技术产业软环境的制度中包括法律、政策、社会规范等。
(4)知识。指的是不受物质资源约束而本身能够物化为政府资源和能力的知识或创意,它是能力的内在因素,具有创造性和决定性,如独特创意、观念、服务模式等。不可交易、不可模仿、具有异质性的独特知识是政府软环境作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5)符号。指的是政府通过组织符号体系表达自己的意图和观念,并使这些符号意义化,从而达到与软环境中的主体沟通的目的,使软环境朝着政府所希望的方式发展,如奖励和批评等。
(6)关系。指的是政府在治理、管理、服务和引导的过程中,利用其国家所赋予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责,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规划、领导、指挥、协调、引导的职能,妥善处理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的各种内外部关系。它处于政府作用与高技术产业软环境的最外层,可以增强或削弱能力,实现或损耗资源,如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政府之间和政府内部等关系。
2.政府在高技术产业软环境中的作用机制
在对政府对高技术软环境的作用范围和关键要素做基本描述的基础之上,我们建立了政府在高技术产业软环境中的作用机制的一个基本框架(见图3)。在这一框架中,依托政府自身的核心能力,利用政府所能掌握和控制的资源、制度、知识、符号等关键要素,通过处于政府高技术产业软环境作用力最外层的治理、管理、服务等关系要素和规划、领导、指挥、协调、引导等手段,以不同的路径和方式作用于政府自身、社会和企业,达到降低高技术产业软环境区域所有交易成本的目的,实现政府廉洁高效、服务及时到位、制度保障规范、社会安静和谐、企业质量提升、市场兴旺发达和产业结构合理,最终全面优化高技术产业的软环境。
四、政府优化高技术产业软环境的基本策略
1.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降低政府交易成本。应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加快科技产业园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灵活、精干、高效、廉洁的行政管理运作机制,强化市场经济宏观管理职能,以立法的方式赋予园区特殊权限职能,消除中国行政条块分割管理体制对园区的影响。政府应努力做好执法者、管理者、协调者、监督者的角色,打造服务型政府。大力实施电子政务,建构园区政府新优势。
2.规范政府市场化行为,降低政府市场化交易成本。要从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直接提供公共服务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下依靠社会组织和企业来提供公共服务的模式上来。同时要规范政府市场化行为,创设高效、廉洁的公共服务市场化体系。要努力做到政府在运作时也应讲究“成本―收益”分析,实现公共管理的高效率的效能政府理念。
3.充分调动社会各主体积极性,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政府除了利用自身内部资源外,可以通过授权合理利用外部资源尤其是社会资源,作为政府自身资源的有效补充,以此来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理念来进行,以充分利用企业、市场和社会第三部门、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和资源。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作用,国家用少量资金和政策引导,带动全社会对高新区技术创新的投资。
4.推进服务业体制机制创新,降低社会市场化交易成本。园区政府应努力培育区域内外服务于高技术产业和技术创新的中介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努力培育园区人才市场、风险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提高市场机制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5.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降低经理交易成本。由于中国的特殊情况,园区内的企业,大多数不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所组建的企业,普遍产权不明,经营机制落后,企业成长到一定规模,产权制度设计安排滞后所暴露出的矛盾愈加突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制度创新带动园区发展。
6.推进管理与服务创新,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政府应充分利用市场调节机制,引导组织园区建立类似于行业协会的组织,强化产业自我规范的能力,使企业形成完整的协作分工体系,促进行业发展。通过共享公共创新基础设施,降低信息搜集、人员培训、技术研究与开发等活动的成本。同时应努力培育服务于技术创新的中介组织建立与发展,努力培育园区人才市场、风险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提高市场机制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江河.软环境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154-159.
[2] 刘仲蓓.城市投资软环境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2):141-143.
[3] K.Arrow,1969“The 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Issues pertinent to the choice of market versus nonmarket allocation.”In Joint
Economic Committee, United States Congress, 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Public Expenditure: The PPB System s, vol.1, P48.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4] 张五常.经济解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407-408.
[5] 孙少岩.从交易成本的角度看改善东北地区软投资环境[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57-60.
[6] Barney,J.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
[7] Prahalad,C.K.and Hamel Gary.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5-6.
[8] Grant,R.M.and Baden,F.A Knowledge based Theory of Inter Firm Collabor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M].BestPa-perProceed
ings,1995.
[9] 金碚.竞争力经济学[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19-27.
Mechanism of Government in the Enhancement of Hi-tech Industry Soft Environment
――Based on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FU Shou-qing1,2,ZHAO Hao-mai1,QIU Wan-hua1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ronautics,Beijing 100083,China;
2.the Administrative Committee of Haidian-Park, Zhongguancun Science Park,Beijing 100081,China)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问题 政治经济学
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地方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作为私营经济的主体,更是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培育良好市场环境的重要载体。然而,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结构进入深度调整的今天,资金短缺,融资困难成为许多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瓶颈。本文运用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审视约束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分析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基本思路。
一、关于信贷资本的供应
近年来,金融机构供应的信贷资本在逐年增加,而中小企业能够取得的信贷资本却没有明显增长,这说明“生息资本”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并不是非常稀缺,而是相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配置相对不足。究其原因,一是信贷资金提供者对资金安全回流缺乏信心;二是融资市场结构不够合理。
信贷资本,也就是马克思提到的“生息资本”的出现,使得社会大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链相对拉长,由最初的G—W—G演变为G—G—W—G—G。这个公式的演变意味着资本的拥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距离被拉长,而由于距离的拉长使得资本保值增值的风险加大。货币转化为商品之后,只有当商品转化为更多的货币时才能保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而且在有“借贷资本”参与的社会大生产中,不仅需要商品转化为更多的货币,还需要借贷资本提供者最初所支付的货币及其所生出的利息能够安全地回流。因此,借贷资本的安全回流是资本再生产和流通正常进行的一般条件。企业负债经营的实质是提前使用了未来的资金来争取现在的发展机遇,如果一个企业预期没有足够的现金流来偿还债务,就意味着它没有未来的资金可供利用。因此,我们可以找出中小企业融资通道阻塞的根本症结,一是资金不能安全回流导致资金链断裂,不能够实现循环供应;二是借贷资本提供者对资金回流的安全性没有信心,不愿意提供可以循环供应的资金。前者是资金链阻断的硬伤,只能从企业自身寻找突破口;而后者则可以通过完善金融担保、信用评级等金融市场配套服务来改善。
中小企业贷款资金供应相对不足的另一个原因是融资市场细分不够合理。目前中小型金融企业虽然有所发展,但仍然是以国有大中型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结构,这远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而金融市场与商品市场一样,是有分层的,大型金融企业针对大企业服务,中小金融企业则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而且,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中小金融企业有其小而灵活的优势,由于规模小,业务量少,它们可以针对小客户做更加细致的信用跟踪管理和融资服务,这不仅提高了中小企业信贷资金回流的安全度,同时也可以深入了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和发展潜力,有效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二、关于信用制度的建设
陈志武教授(2009)主张“法律秩序未必是市场发展初期的前提条件,但却是市场成熟发展的前提条件。”在我国金融市场发育逐步成熟的今天,推动金融市场的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为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成熟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才是政府最应该做的事情。而目前的情况是,地方政府工作更多地停留在银企之间的联系人或者中介者的位置上,在制度创新、组织创新以及金融产品的创新层面上虽然略有突破,但尚未建立起完善健全的信用制度体系。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固有的二重性是:一方面,把资本主义生产的动力——用剥削别人劳动的办法来发财致富——发展成为最纯粹最巨大的赌博欺诈制度,并且使剥削社会财富的少数人的人数越来越减少;另一方面,又是转到一种新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马克思敏锐地指出了信用制度与生俱来的两个危害,即促进垄断、纵容投机,也指出了它摧生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
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来讨论信用制度的建设问题。健全的信用制度体系应当包括信用评价、信用管理和信用保障三个层面的内容。在金融市场中,权威的信用评价机构可以有效地缩短投资者和企业之间的距离,使他们能够迅速达成互信,并且通过跟踪管理使这种信用能够有可持续性;在市场经济中,信用也是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企业可以凭借自身的信用赊欠货款,借贷资金,而健全的法律制度则可以规范这种资源的使用,避免垄断和过度投机行为,保护消费者和投资者利益,从而营造良好的金融市场秩序。特别是在资本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甚至有资本全球化趋势的今天,资金链随着金融产品创新而延伸,资金的拥有者与使用者之间的距离也随之延伸,信用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不仅是投资者利益的保障,更是全球金融的安全带。
三、关于融资领域的社会分工
在经济学中,“社会分工”实质上是指劳动的分工,“分工是对劳动的一种必要划分方式,是劳动的社会存在形式。”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分工更深层次的内涵是,它是相对固定的专业划分。”而“固定化和专业化是一切社会分工的基本特征[1]。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初始于劳动分工的社会分工理论引入融资领域。在社会分工发展史上,商品流通的需要促成了商业与手工业农牧业的分工,出现了独立的商品经营资本。同样的逻辑,资本融通的需要也促成了金融业与商业、手工业农牧业的再一次分工,同时货币经营资本出现[2]。我们这里要讨论的社会分工是在融资领域内部,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应当被逐渐细化的社会分工。
当生息资本做为商品出现的时候,提供这个特殊商品的货币资本经营者在贷出资金时需要独立考察借贷者的信用,甚至需要独立承担由于资金使用者违约而不能收回资金的风险,而这势必会增加其信用评价与信用管理成本,还会纵容被马克思称为“诈骗”的投机行为。由于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使其信用评价和管理成本高于大企业,也加大了其逆向选择与违约的风险。而信用评价与管理成本和风险补偿最终应当以利息的形式转由资金使用者负担,当银行无法对不同企业的金融产品区别定价的时候,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成本的增加必然会压缩银行的利润空间,于是便产生了西方经济学者所谓的“价格歧视”现象。那么,假如有专门的信用评价和管理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进行评级管理,有专门的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有偿担保,再有专门的公共鉴证与财会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有合理可信度的财务信息,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信息不对称和价格歧视。这就是我们要提出的融资领域内部专业分工的细化,即资金供应、信用评价与管理、信用担保以及信息披露等服务分别由不同的专业机构提供,这些机构具有固定化和专业化的特征,共同效力于金融市场的有序运行。
四、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基本思路
基于对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的实际调查和理论分析,借鉴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相关实际经验,我们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一)细化融资领域的社会分工
细化融资领域的社会分工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增强投资者信心。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设想是构建一个区域性融资服务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中各单位的分工协作达到细化和协调社会分工的目的,进而控制信用评价管理成本和贷款风险补偿成本;增强投资者对资金安全回流的信心来疏通融资渠道,缓解借贷资金的相对不足。构建区域性融资服务平台的思路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湖南省某市资源再生行业“合作性融资平3]的启发 ,但由于不同经济区域的实际情况不同,对融资环境改善的需要也不同,我们不能简照般搬其以某个行业为试点的合作性融资平台模式,而是要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构建一个覆盖面更广、功能更完善的区域性融资服务平台。这一设想是一个颇具可操作性的系统工程,我们正在进行后续的理论研究与实施构想,因此本文只阐述基本思路,不作更详细的论述。
(二)细化金融市场分层
金融市场细分关系到信贷资金供求的结构性平衡,是培育成熟的金融市场的必要条件,我国中小城市的中小金融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是导致金融市场合理细分程度不足的主要原因。在现有的金融结构下,我们应当从宏观层面上鼓励中小金融企业发展,使之形成一定规模,进而从完善金融市场结构方面解决中小企业借贷资金供应相对不足的问题。但欲使中小金融企业形成规模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某一个企业的事情,而是需要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长远规划和引导。金融市场结构的改善,除依靠政府对金融市场结构的引导外,还可以考虑积极推动小额贷款公司的联合与整合以及现有中小金融企业的自我发展。众多的小额贷款公司作为发展地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基础,可以走联合扩张的道路,以股份制的形式克服自身资本规模的制约,逐步成长为规模更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而占领面向中小企业的中长期贷款市场。这个思路不仅有利于小额贷款公司的生存与发展,也有利于利用现有资源推动地方金融市场分层的细化。
(三)充分发挥金融产品创新的积极作用
上世纪90年代美国开创了长达10年之久的新经济时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美国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推出了众多的金融创新产品,这些创新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大大提高了美国发展新兴技术产的的流动性,同时也为美国的住房按揭贷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4]而太多的委托环节,使最终投资者对资金使用者的行为无法有效监督,加之中介信用评级环节因众多的利益冲突出现道德危机,致使该类金融产品的系统风险不断加大,最终酿成了危及全球的次贷危5]虽然美国次贷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重创,但美国的金融创新仍然有很多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首先,是创新精神推动着金融市场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历次经济危机带给西方世界的不仅仅是萧条,还有因萧条而兴起的种种理论与实践上的革新,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学理论也是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巨大震荡中暴发出诸多精辟思想。我们的金融发展之路也是如此,没有大胆的创新就没有巨大的进步。其次,金融创新需要有效监督和融资风险的合理共担,这是美国次贷危机带给我们的教训。如果美国的住房按揭贷款的第一手发放者从始至终都要合理承担这些贷款的风险,如果各个衍生环节都要对自己的经营行为实实在在地负起责任,次贷危机也许不会发生,美国的房地产市场会因资产具有了极强的流动性以及风险的分散而更加具有投资价值。因此,在严格金融监管的前提下,积极探索金融创新是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一条不可或缺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杨. 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武汉大学,2010.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3]刘轶.县域中小企业融资与金融结构优化:以湖南为例[D].西南财经大学,2008.
[4]陈志武.金融的逻辑[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第:132-13页.
[5]任世驰,张军.美国金融危机根源的研究述评[J]. 经济学动态,2011(054.
【关键词】 自愿性环境管理;企业价值;驱动机理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转轨进程中,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环境问题日趋严重。2007年以来,政府将节能减排作为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重点,并且在2010年“十二五规划”中提到“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但是,作为我国目前主要环境管理手段的强制性环境政策,由于没有涉及任何关于成本最小化、资源配置效率的机制等问题,排污税、许可证交易等以激励为基础的市场机制也存在巨大的行政压力等实施困难,导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非合作博弈,使得污染问题屡禁不止,政府虽投入较大,收效却未能如意。
在这种背景下,一种新的环境管理方式――自愿性环境管理,为国家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自愿性环境管理是指通过自愿协议的方式建立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其他组织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旨在促进企业或行业改进其环境管理行为,改善环境质量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方法。目前国际上比较成熟的自愿性环境管理手段主要有: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清洁生产;环境标志和欧盟的EMAS等。自愿性环境管理将使企业从被动地适应政府和公众的环保要求转变为主动环境管理,把环境关注结合到企业战略管理中去,创造更为和谐的柔性化环境管理,提高环境质量,促进资源效率的提高。企业采取自愿性环境管理的动力主要来自通过形成绿色差异化竞争优势和消除绿色贸易壁垒以追求更大的经济绩效,获得可持续的价值增长。自愿性环境管理所具有的价值驱动效应,会使更多的企业在利益机制的引导下采取自愿性环境管理行为,也就是说,自愿性环境管理的价值驱动属性将会直接影响企业对环境管理战略的决策。
二、自愿性环境管理与利益相关者和谐:契约扩展的价值效应
Freeman(2001)对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有一定代表性。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的影响。一般而言,广义的企业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政府、客户、竞争者、行业、供应商及股东 。
第一,从政府角度来看。政府部门是制定和实施法律法规的单位,其对环境行为作出的相关规定是企业改善环境问题最显著的压力,是驱使企业进行环境管理的有效机制。与此同时,政府对于企业进行自愿性环境管理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通过自愿性环境管理认证的企业,政府会给予特殊的待遇,比如在认证过程中给予相关信息和技术上的支持,在相关法规处罚上给予优惠,企业在此基础上对于环境技术进行创新和改革,从而以最低的成本达到政府的要求。第二,从客户的角度来看。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已经不再局限于获得高质量的产品,同时还要求产品是安全、环保的。如Elkingdon(1994)的调查结果显示,22个国家中有16个国家的公民表示拒绝购买对环境有害的产品。所以客户的选择偏好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环境行为,消费者会有绿色购买意愿,选择对自身和环境都有益的产品。这样就使得企业有自愿环境管理的意愿。企业通过参与认证,把产品、管理体系和生产流程上的优异环境绩效向客户进行宣传,从而达到价值的获得。第三,从竞争者及行业角度来看。大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想要与同行业保持一致,它会模仿成功企业所采取的措施,而行业协会会促使企业采取自愿性环境管理行为。这主要是因为当行业中的少数成员采取了不当环境责任的行为时,会影响整个行业的环境声誉。第四,从供应商角度来看。目前跨国公司和国内成功企业都非常重视对供应方的环境评估,这就迫使供应商要采取主动的环境管理模式来适应这种变化,这又进一步推进了自愿性环境管理的发展。企业会意识到加强对供货方的环境评估,会减少后期的环保投入,不仅提高了最终产品的质量,更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第五,从股东角度来看。作为企业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股东而言,在评价企业价值时会想到环境问题,认为环境绩效低的企业其风险更高,需要较高的风险收益。而通过自愿性环境管理的企业,在一系列认证后,会大大提升自身的环境价值,稳定股东的心态,使得企业得以持续发展。
三、自愿性环境管理与外部不经济性:环境成本的补偿
外部性是指经济当事人的经济活动对非交易方所产生的非市场性的影响。经济活动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具有外部性,而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在经济学中是典型的外部不经济效应。造成外部不经济的实质在于私人成本的社会化。从经济学原理分析,外部不经济是由于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缺损以及对于环境资源使用上的社会贴现率与私人贴现率不一致,导致了“市场失灵”,产生了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私人纯收益和社会纯收益的不一致。由于社会成本相当于私人成本加上外部成本,而社会纯收益是私人纯收益与外部成本的差额,所以为使社会纯收益达到最大化,应该想方法来降低外部成本,这样也就达到了社会成本的减少,完成“最优污染水平”目标。而社会成本最小化就是“外部成本”的完全内部化,这也正是环境管理手段作用于排污企业的结果。环境管理就是要将私人生产产生的外部成本重新进入私人成本的过程,在降低外部成本中社会成本也在降低,直至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等,重新回到“帕累托最优”。
假如微观经济单位能够因其产生的外部经济而向得益者收取相应费用,或是因其产生的外部不经济而向受害者支付相应的补偿,从而使经济意义上的外部性不存在,这样就把外部影响内部化。而自愿性环境管理恰恰是作为一种新的协调环境与经济的管理手段,它的实行不仅使得我们周围的环境有所好转,同时,提升了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将环境成本纳入到企业的总成本中,从而使得企业收益与成本达到最优的平衡状态。自愿性环境管理其目标是使排污者以最小的费用达到污染削减目标,而对社会来说则是达到规定环境目标时社会总费用最小。
四、自愿性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长期价值提升的内生动力
自愿性环境管理直接源于全球可持续发展及相关理论。对环境问题产生根源和解决途径的不断思考和反省,是全球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重要根源。1983年成立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提交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定义,即“可持续发展”,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 。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应该仅仅只有宏观层面的可持续发展,也要实施微观层面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从微观层面形成国家的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企业由于生产经营的需要占用、消耗了大量的资源,是保护自然资源中需要关注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对于能源型企业而言更是如此。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实现传统的经营管理目标的前提和保障,是企业长期价值提升的内生动力。当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能持续,不管是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还是利益相关者权益最大化等目标都无法实现,所以说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的管理目标之一。任何企业态度和企业行为都是与企业动机相联系的,企业的环境管理态度和环境管理行为也不例外。Bansal和Roth(2000)提出企业环境管理行为的动因可以通过图1的一个基本框架来说明。根据图中所示,企业环境管理态度和环境管理行为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一是政府管制,二是市场机会,三是社会责任。政府的环境管制和市场机会是企业环境管理的外部动力,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环境管理的内部动力。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可避免地将消耗资源,产生物质废弃物和能源废弃物。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按照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也必然要以资源消耗最大化和环境污染最大化为代价换取。所以企业为了谋求高收益,就会出现资源使用过度的情况,生态平衡必然要遭受破坏,形成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的现象,而最终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将遭受破坏。可见,企业的这种发展方式是短视的,不可持续的。而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然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兼顾环境利益,使企业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保持长期价值提升。投资者在做投资决策时,逐渐青睐于承诺可持续发展的公司,因为这些公司通过管理经济可持续性、环境和社会发展方面的风险而创造长期股东价值(Knoepfel,2001)。
自愿性环境管理要求在企业现有稀缺资源的存量和增量的约束条件下,通过适当优化企业财务活动、妥善处理各种财务关系,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进行合理的财务预测和评价,以实现企业长期价值的持续增长,这就要求企业在资金的筹集和使用上做到合理配置和结构平衡。在自愿性环境管理过程中,企业严格而恰当的环境规制能促使企业克服惰性,投资于创新活动。达到监管要求的新工艺或新产品既能减少污染,又能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或提高产品的市场价值,实现创新补偿,提升企业的资源生产率和竞争力,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五、自愿性环境管理与信息经济:对价值的传导
信息在现实经济中至关重要,而且信息是不完全、不对称的。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价格不再成为市场的准确信号。绿色厂商不能将自己与非绿色竞争厂商区分开来;规制者不能细察厂商的环境污染情况;消费者也不能作出理性化的购买决策。因此,在发达国家,很多客户都把环境绩效作为选择的标准之一,企业需要通过相关的认证把自己与非环保企业区分开。当然,这需要企业通过有效的途径把自身的有利信息传递出去。在这种环境下,企业无形中就会形成一种自我约束的要求,而应运而生的自愿性环境管理为其提供了很好的手段与形式,可以通过环境认证来节约交易成本。以ISO14000认证为例,通过环境认证,可以节约交易成本,有效降低市场交易中不可避免的、因信息识别和显示而增加的交易费用。认证机构以自身的无形资产(信用)为抵押,对企业进行审核、认证,使信息交换更加顺畅,促进市场信息的有效转化(传递)。因此,认证的信用机构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通过认证,建立中介信用系统,帮助生产者和其利益相关者建立起交互信用关系,促使标准化和信用机制间的内在激励反馈循环,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争取利益相关者的选择偏好,争取消费者更多的货币投票,最终获得企业价值的可持续提升。基于目前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自愿性环境管理提供了一种务实的解决方案。在这一管理制度下,企业通过自愿的方式进行参与,或是企业与政府进行集体或单独的协商与谈判来寻求适合于企业自身情况的策略,使得企业能够充分发挥其所拥有的信息与技术优势。
在自愿性环境管理的实施过程中,环境管理部门和排污企业之间构成委托关系,而委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往往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能否获得充分信息是自愿性环境管理实施的关键。通过信号传递,实现充分的信息披露,这样才能保证自愿性环境管理得以顺利实施。而自愿性环境管理的中心内容是提供信息技术支持,提升公众认可度,为参与企业提供信息或技术支持,关键在于其能够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一方面是企业获得低成本优势,这是竞争优势的核心,自愿性环境管理所提供的信息与技术支持减少了企业的研发成本,增加了企业的边际利润,这可以为企业提供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是企业提供差异化产品,也是竞争优势的表现。在社会环保意识日益提高的今天,消费者对那些环境友好型产品的偏好更加强烈,对这类产品的需求也在逐步提高,其市场份额也在逐步增加。
目前,对于我国实行自愿性环境管理还需要更多的时间与经验,笔者通过自愿性环境管理对企业价值驱动机理的分析得知,企业对于命令式或强制式的规制付出的成本越多,或者说预测政府和社会对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惩治更严厉,那么企业就越会有动力进行自愿性的环境管理,而消费者和投资者都会更加注重环境保护问题。同时,市场、效率、社会及道德等因素也会影响企业自觉地进行环境管理。从社会经济效益看,自愿性环境管理使企业拥有跨出国门的“护照”,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改善企业形象,避免强制管理造成的矛盾,对促进世界贸易,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波.经济增加值理论及在我国上市公司应用的研究[M].黑龙江: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 郑亚南.自愿性环境管理初探[N].中国环境报,2003-5-23.
[3] 任曙明.企业价值导向的资本结构优化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46-48.
[4] 胡美琴.在华跨国公司生态环境管理影响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07:22-29.
【关键词】 电镀集控区 环境规划 选址
前言
福州市表面处理行业环境问题日趋突出,优化整合现有电镀企业,推行清洁生产,走污染集中控制,提高污染事故防患能力,建设电镀集控区势在必行。建设电镀工业集控区,是发展福州市电镀工业经济,节约利用土地的一个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提升现有工业集中区的重要手段。
1 福州市电镀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目前福州市主要电镀企业约有35家,全市电镀企业废水处理能力约4600吨/日,废水实际排放量约2300吨/日,其中市区废水排放量1270吨/日。35家电镀企业虽已配套污染治理设施,但部分企业生产工艺落后,布局不合理,尤其是大部分企业缺乏污染事故防患能力,存在污染隐患,市区内电镀企业对福州市重要饮用水源地和闽江渔业资源构成重大潜在威胁。现有的电镀企业主要与福州市机械、电子、汽车、摩托车、模具、箱包等行业相配套。从产业发展现状来看,尚处于中、低水平,难以满足精密电镀、高品质产品配套加工需要,也制约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按照“福州市工业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规划”,“十一五”期间,福州市将着力培植壮大电子信息、机械(含汽车)、轻工(含塑料)三大优势产业,改造优化纺织、化工、医药三大重点传统产业。福州市城区工业企业将向福州市两冀地区罗源湾和江阴半弯周边转移,罗源湾及周边企业将形成环罗源湾企业集群,长乐、福州、闽侯、闽清将形成环福州城区企业集群,江阴半岛、元洪投资区、洪宽投资区等将形成环江阴企业集群。作为配套的电镀企业亦将随之转移到有电镀需求的企业的集聚地。伴随相关产业的发展,精密电镀、高品质电镀北朝鲜成为发展趋势。政府的引导,合理的规划选址,实现污染集中控制,清洁生产,都将有力推动电镀行业的发展。
2 福州市电镀工业集控区环境规划的总体思路
“十一五”前期保留经过污染综合整治后的现有电镀定点企业,全面加强现有企业环境管理,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审核,严厉打击不法污染企业电镀“黑点”,积极引导电镀工业向集控区集中,实现污染集中控制,提高污染事故防患能力,保护水源地安全。“十一五”末期有的电镀企业和新建的电镀企业基本进入集控区,对确需紧密配套、工艺技术要求高、选址合理、污染治理技术先进的电镀企业,在加强管理的同时,予以适当保留。
3 电镀集控区环境规划选址的基本原则
选址应符合城市规划功能要求,满足工业用地规划要求。鉴于电镀污染危害性较大,选址应远离城市及乡镇饮用水源保护区、远离风景名胜区、居民集中区、渔业资源区等环境敏感区域,周边水域应有良好的纳污条件,包括纳污水域和空间,满足突发应急事故环境要求。此外考虑交通便利,基础设施条件良好的地区,并尽量靠近相关配套企业集中的工业区。
4 环境规划选址分析
在深入调查福州市电镀行业发展现状和国内先进地区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听取采纳行业专家和相关部门的意见,经过前期调研,提出以下几个选址方案进行比较:在福州市洋里电镀厂和福州洋里污水处理厂之间选址建设、在连坂污水处理厂附近选址建设、在闽江口长安投资区和头投资区一带选址建设、在青口投资区选址建设、在环罗源湾工业区选址建设、在福清元洪投资区选址建设、在长乐滨海工业集中区选址建设。
4.1在福州市洋里电镀厂和福州洋里污水处理厂之间选址建设
随着福州城市东扩南进,沿着闽江两岸发展战略的实施,该选址所在的鳌峰州地区“十一五”期间将改变为行政办公和商住用地;其次,洋里电镀厂周边已作为其它工业项目使用,目前无法满足电镀项目建设需要。分析认为,伴随着“十一五”期间区域环境功能的改变,按照城市规划布局调整计划,该选址从社会、经济、环境综合考虑是不可行的。
4.2在连坂污水处理厂附近选址建设
连坂污水厂下游存在福清调水工程取水口、长乐水厂取水口、东南区水厂取水口和闽江水体中丰富的渔业资源等多个水环境敏感目标,若电镀废水发生事故性排放将对以上水环境敏感目标产生重大威胁。因此,若在连坂污水处理厂附近选址建设福州市电镀集控区,需进行完善的风险评价,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切实杜绝污染事故的发生。分析认为,可以暂时保留该选址目前已形成的电镀工业集控点,满足目前福州市城区内部分电镀企业过渡需要,“十一五”末期迁入电镀集控区内谋发展。
4.3在闽江口长安投资区和头投资区一带选址建设
长安投资区和头投资区一带用地紧张,尤其福州城市沿着闽江两岸发展战略的实施,今后长安投资区和头投资区一带将作为福州城市延伸地带,发展高污染行业与福州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相冲突,其次该区域有福州著名风景区青芝山和头镇居民集中区,电镀行业排放酸雾对青芝山森林植被和居民集中区将造成污染影响,鉴于上述原因,当地政府对开发建设电镀城持反对态度;其次,电镀工业城尾水将排入闽江口,受闽江涨退潮影响,对上游水源保护区、闽江口渔业资源、下游滩涂养殖均可能存在污染影响,因此该选址从社会、经济、环境综合考虑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4.4在环罗源湾工业区选址建设
环罗源湾工业区是福州市重要的以外海深水港口和临海基础型工业为主的现代化工业集中区。工业区地处沿海,污水接纳能力以及大气扩散条件好。在该选址建设电镀工业集控区,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该地区周围敏感目标较少,工业用地较充足,可供电镀工业园发展;但目前该地区及周边轻工业和制造业尚不完备,目前暂未形成配套的电镀工业产业链。分析认为,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可在环罗源湾工业区选址建设电镀工业集控区,但由于该地区目前尚未形成对电镀集控区的市场需求,可根据市场需求,在“十一五”末期选址建设。
4.5在青口投资区选址建设
青口投资区主要纳污水域陶江目前污染较为严重,纳污能力较差,陶江汇入乌龙江交汇口属感潮河段,不利于污染扩散;其次,青口投资区周边分布有长乐、福清引水,城门水厂多个水源地,环境风险较大。分析认为,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在青口投资区建设电镀工业集控区是不可行的。
4.6在福清元洪投资区和长乐滨海工业集中区选址建设
这两处选址均为福州市市级工业区,符合城市规划功能要求,选址用地能满足工业用地规划要求,区域环境敏感度不高,相关基础配套基本完备,纳污海域污染稀释扩散强,能满足突发应急事故的环境要求。选址区域内电子行业等电镀相关产业较为发达,交通较为便利,可满足电镀产业集群工业配套需要。分析认为,可在福清元洪投资区和长乐滨海工业集中区选址建设电镀工业集控区。
5 结论
“十一五”期间,集中力量建成三大电镀集中控制区,形成以长乐牛头湾电镀工业集控区(辐射环福州城区工业企业集群:青口投资区、马尾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山工业集中区、福兴投资区、空港工业集中区、滨海工业集中区);福清市城头电镀工业集控区(辐射环江阴工业集中区、元洪投资区、洪宽投资区、融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环江阴工业企业集群);环罗源湾电镀工业集控区(对接福州,辐射环罗源湾临海工业企业、敖江投资区、头投资区)等3个电镀污染集中控制区。
“十一五”期间暂保留鼓山镇洋里村、城门镇樟岚村、仓山镇联建村、闽侯县青口投资区等四个电镀企业相对集中的过渡性电镀集控区,严格控制生产规模,在“十一五”后期,逐步引导电镀企业向3个电镀工业集控区转移。
参考文献
〔1〕刘书俊.环境规划决策与方法刍议[J].环境科学研究.2006,(19)
〔2〕侯继雄,程声通,苏保林.浅议城市发展规划中环境与经济的协调[J].上海环境科学.1992,18(2):75―77.
关键词:企业成本核算模式构建
一、环境成本的涵义
长期以来,环境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被排除在经济学的视野之外,更谈不上专门考察环境要素的成本。大气、水的纳污能力(AssimilativeCapacity)、景观功能等环境资源,因其具有功能上的无形性、占有和利用方式上的非排他性、以及消耗上的间接性,被排除在资产范围之外,其成本也无从估算。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成本核算问题被提到日程上来。但目前理论界关于环境成本的内涵,观点莫衷一是。从国内外文献资料看,讨论环境成本时往往有其特定的立足点,对环境成本很难给予一致的定义。
联合国统计署(UNSD)1993年的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中所采用的环境成本概念包括两个部分:
(1)自然资源数量消耗和质量减退而造成的自然资源价值的减少;
(2)环境保护方面的实际支出,即为防止环境污染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和为改善环境、恢复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
美国环境总署认为环境成本包括:
(1)传统成本,如资本设备、材料、人工、物料、设施、结构、清理价值。
(2)潜在的隐藏成本,包括管制性环境成本,如通告书、报告、监测、测试、研究、建模、修复、簿记、计划、培训、检查、行文、标签、准备、防护性设备、医疗检查、环境保险、财务担保、污染控制、泄漏反馈、暴雨管理、废物管理、税费等;前期成本,如厂址补偿费、厂址准备、研发、工程设计与采购、安装费;后期成本,如关闭遣散费、存货处置费用、关闭后的看管费用、厂址调查费用;自愿性环境成本,如社区关系、贫困救济、监控、测试、培训、审计、确保供应商质量、报告(年度环境报告)、保险、计划、可行性研究、修复、回收、环境研究、研发、栖息地和湿地保护、土地规划、其他环境项目、对环境组织或研究者的财务支持。
(3)或有成本,包括未来遵循成本、罚款、对未来法令的反应、修复、财产损害、个人伤害赔偿、法律费用、自然资源损害、经济损失损害。
(4)形象与关系成本,包括公司形象、与客户关系、与投资者关系、与保险公司关系、与专家关系、与工人关系、与供应商关系、与信贷人关系、与所在社区关系、与管制者关系等。
经济学家对环境成本的定义大体有以下四种:
(1)因企业对环境和社会造成影响而引致的成本,这些成本在法律上并不要求企业负责;
(2)企业因环境管制而导致的财务负担;(3)环境业绩的成本;
(4)所有与环境管理相关的成本。
另外,MillerandBlair从环境投入——产出分析角度将环境成本分为三类:
(1)环境使用成本。即经济活动当事人为正常使用稀缺性环境资源而支付的费用。
(2)环境损害成本。环境使用成本最终是用以补偿环境资源的正常损耗,如开发替代资源,勘察、发现新资源,促进自然力的恢复,从而保证环境资本的非减性和环境服务的可持续性。从理论上说,只要按照机会成本原则确定并征收使用者成本,就能避免人为的环境损害。然而,这一条件在现实中往往不能实现。这是因为一方面环境资源市场存在不完全竞争,环境物品的价格不能及时、准确地提供反映资源稀缺性的信号,结果使环境资源遭到掠夺性开采。另一方面是由于政府的信息不完全,使其制定的排污收费标准偏离(大多数是低于)真实的社会成本,导致全社会的污染排放量超出既定的纳污能力。当环境使用成本不能得到充分补偿时,其直接后果是环境品质遭到损害,而由此造成的损失不仅包括环境价值损失(环境资源数量耗竭与质量降级),而且还会使生产活动乃至人体健康蒙受损失。所有这一切损失构成了环境损害成本。
(3)环境保护成本。当环境损害发生后,人类为恢复环境--经济的良性互动,还需要额外付出努力和投入,由此便产生了环境治理成本。在“压力—状态—反应”的行为模式中,人类为预防和避免事后的环境损害,往往在经济活动之初就采取预防措施,这种事前的预防成本与事后的治理成本共同,构成了环境保护成本。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第15次会议文件《环境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立场公告》中将环境成本定义为:“环境成本是指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被要求采取的措施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
二、实施环境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一)环境成本核算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政府的共同选择。在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成为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为此,中国政府于1994年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涉及许多方面,建立和实施环境会计是可持续发展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环境会计核心内容的环境成本核算也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可缺少的部分。
(二)环境成本核算是正确计算绿色GDP的需要。GDP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福利的综合指标,最初是在国民收入统计和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理论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单一的以市场交易为基础的投入产出核算,GDP计算的统计过程中没有将自然资源成本和企业对环境造成的损害计算进去,不能有效地体现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各项经济增长指标也不能如实地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在某种程度上还会虚增国家财富,夸大人均收入和经济福利,诱使人们追求产值、攀比速度,而不顾资源的耗减、降级和环境的恶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以传统GDP为主要指标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个“有误的指挥棒”。如通过滥用资源、污染水体、砍伐森林、侵蚀土壤和灭绝生物等方式带来的GDP增长显然不合理,必须从GDP中扣除相关的资源环境损失。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有必要对传统的GDP统计核算方法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行修正,“绿色GDP”的计算和核算,需要以微观企业的环境成本核算为基础。
(三)环境成本核算是正确计算企业成本的需要。就企业成本来讲,传统会计只计算制造成本,而对难以计价的自然资源忽略不计,造成企业无偿占用和污染自然资源,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获取“私利”,虚增自身利润。环境会计通过建立环境成本核算模式核算企业的自然资源成本,在产品生产成本中计入环境成本,能够较准确地核算企业的生产成本,促使企业挖掘内部潜力,降低能耗,维护社会资源环境。
(四)环境成本核算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企业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必要保障。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气候改变、废弃物处理、产品安全与卫生等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组织和管理决策,整个社会环境的恶化将直接影响到企业自身的发展。从长远来看,企业只有建立完善的环境成本核算模式来核算企业环境成本,积极协调企业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
(五)环境成本核算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始终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难题,在现代化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只有建立环境成本核算模式,提供环境保护、公害防止与消除等环境成本方面的信息,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佳结合点,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与社会和谐发展,才可能最终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影响子孙后代利益”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三、构建企业环境成本核算模式
(一)国外环境成本核算模式比较分析。
目前国际通用的环境成本核算模式有四种,它们的构建源于不同的任务目的。
(1)偏重于计算环保成本的核算模式。偏重于计算环保成本的核算模式将环保成本单独分离出来,目的是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控制这一部分成本,用于对外交流和沟通。2001年11月德国出现了VDI3800准则,确定了企业环境保护措施的支出,并规定在成本会计中将环保成本单列出来。许多德国企业计算这些支出,主要是为环境统计资料提供信息,以便对外披露有关环保支出的统计信息,揭示企业履行环境责任所做的努力。日本的环境会计准则(日本环境省2000)则以环境保全成本核算为核心,构建了一个包括环境指标的环境会计体系,促进了日本企业在环境报告书方面的发展。德国VDI准则和日本环境会计准则都主要是为对外交流和沟通提供信息,而在环保措施中应用作业成本法的目的则主要是减少环境管理和环保措施的成本,美国在这方面做得较好,他们建议已经对作业成本法比较熟悉,且在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中做出较大努力的企业首选应用作业成本法核算环境成本。
(2)以材料和能源流转为导向的环境成本核算模式。成本降低的潜力存在于材料、能源、水消耗量的减少之中,同时也与降低“三废”的排放量有关,为了能够及时地发现成本降低的潜力,一些以材料和能源流转为导向的核算方法在德国和美国得到了发展。如德国的材料能源流转成本会计和废弃物成本核算,以及美国的单纯材料成本核算。材料能源流转成本会计和废弃物成本核算有一定的相似性。其基本思想都是揭示材料流转的透明化,并将产生的环境成本分配给这些材料流转。目前,在以材料和能源流转为导向的成本核算方法中,前者是成熟且具有综合性的方法,适用于大量消耗不同种类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的企业;后者则更适用于小企业,因为他们采用完整的流转成本会计方法会付出过高的代价。废弃物成本核算可以看作是材料能源流转成本会计的初级阶段。材料能源流转成本会计包括所有的材料和能源流转,而废弃物成本核算仅仅关注包装、丢弃物和“三废”中所包含材料损失中的流转成本。这就导致了废弃物成本核算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其仅限于与废弃物相关的流转,所以材料和价值流转的一致性和透明度在某种程度上是有限的;其次,产品设计过程中一些生态效率潜力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不过,废弃物成本核算需要的前提条件相对较少,所以在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中更容易被执行。单纯材料成本核算是作为传统成本会计工具发展起来的一种计算材料损失成本的方法。鉴于其并不包括环保活动中的人工费用、管理费用,使信息披露受到一定局限,需作出进一步改进。(3)为投资决策服务的核算模式。这一模式将环境成本作为企业投资决策所需的重要资料,在产品设计与项目投资决策过程中,需依据环境成本资料进行完整地投资决策判断,使之具有特殊意义。如德国的VDI3800准则中的C部分,在此部分中,VDI准则广泛地考虑了如何在环保体系中进行投资计算的问题,列出了需要考虑的一系列成本,且提供了如何对这些成本进行计算的信息。
(4)考虑外部成本的核算模式。就一个特定企业而言,环境成本包括外部环境成本和内部环境成本两部分。外部环境成本是指那些由本企业经济活动造成并应由企业承担的不良环境后果的补偿支出。内部环境成本是指应当由企业承担的环境成本,包括由环境方面因素引发,且已经明确应由本企业承担和支付的费用,如排污费、赔偿费、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设备投资等。考虑外部成本的核算模式将由企业引起的外部成本引入到环境成本计算体系中,并通过内部环境成本的投入降低企业外部环境成本。综上所述,环境成本核算的不同模式体现了不同的基本思想、目标和相关方法等的差异。如下表所示:环境成本核算模式分类表类型基本思想主要目标相关方法偏重于计算环保成本的核算模式系统地识别和计算环保成本
(1)对外交流;
(2)确保环保措施的成本效率德国VDI3800准则(VDI2001);日本环境会计准则(日本环境省2000)以材料和能源流转为导向的核算模式
(1)通过修改材料流转来发现生态效率潜力;
(2)综合考虑环保成本、材料成本和生产成本提高生态效率材料能源流转成本会计;废弃物成本核算;在材料和能源核算中应用作业成本法为投资决策服务的核算模式在投资决策中考虑环境成本因素改进产品设计程序及环境措施中的投资决策德国VDI3800准则(防止污染的投资)(VDI2001)考虑外部成本的核算模式关注被忽略的由社会负担的环境成本战略保护外部环境成本实行内部化处理;内部环境成本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
(二)借鉴德国、美国、日本等国的环境成本核算经验,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环境成本核算模式。
关键词 水污染控制 创新 实践 毕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Factor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Graduate Design Quality
――Take Direction of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s an example
ZHOU Haidong
(School of Environment and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Abstract This article take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direction for example, analyzes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graduate design quality of the main factors of quality control of graduation design ideas, and on this basis,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and increase the graduation quality.
Key words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innovation; practice; graduation design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是学生独立进行工程实践的教育教学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为数较多的环境工程毕业生将要从事水污染治理工程的相关设计、施工等工作,甚至从事水环境质量评价。大学生若能在毕业设计阶段即受到高质量的水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实践学习,则将非常有利于其毕业后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以水污染控制方向为例,针对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相应对策做初步的分析研究。
1 影响环境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主要因素分析
1.1 技术层面因素
1.1.1 设计选题过时、无变化
约束性的选题方式仍为目前大部分的毕业设计所采用,造成选题范围太宽或太窄、选题过于陈旧或与学生就业去向相差甚远。选题设计创新不足,重复性老题目多,有的集中在一个设计环节上机械地重复设计,毕业设计常出现好几届学生所做的重复雷同,参考题目要么层次过低、要么内容不明确具体,设计要求了多年不变。
1.1.2 设计缺乏创新、不规范①
主要体现在:(1)水处理工艺方面,如绝大部分学生都采用常规活性污泥法,工艺基本无不变。(2)水处理单体构筑物设计参数的盲目选择。(3)制图不规范,不符合制图标准。(4)图纸表达能力较差。主要问题有设计说明和材料表不完整,无定形和定位尺寸,剖面图数量不足,剖切位置不准确等。
1.1.3 未达到相应的设计深度②
完成毕业设计的学生通常只会设计基本的工艺流程,远达不到“初步设计”的要求。常存在着多数学生对什么是初步设计,它的内涵要求是什么不清楚。即使完成的毕业设计,但有的连施工图纸都读不懂。
1.1.4 手算的重要性被忽视③
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易造成忽视手算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对设计的细节问题把握不够深入。水处理的设计软件只要输入相应的水质资料及设计要求,在对工艺及构筑物计算的基本方法全然不知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计算结果。然而手算能对基本理论和概念进行巩固,对工艺设计规范有系统的认识和切实的体会。
1.2 管理层面因素
1.2.1 教师指导管理不力④
许多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把关不严,工作流于形式。一方面,由于部分指导教师本身不具备科研与工程实践背景、社会实践经验缺乏,甚至没有理解和掌握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工作规程,以致于指导的毕业设计质量不高。另一方面,在当前的形势背景下,多数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身负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只能将非常有限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指导毕业设计中。
1.2.2 管理机制因素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对指导教师的设计指导能力培训。(2)对指导教师的要求不明确,不具体,对毕业设计全过程未进行有效监控。(3)对学生毕业设计质量要求和成绩评定办法的制定不完善。常采取宽容迁就的态度对等一些完成质量很差的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答辩时走过场。(4)仍有部分青年教师,虽然无中级职称及以上,单独指导毕业设计,这并不符合指导毕业设计的要求。
1.3 其它影响因素
1.3.1 学生因素
许多学生忙于找工作就业,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持应付过关的心态对待毕业设计工作。在毕业设计中反映出有的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对选题不研究、盲目性大、科学性差;有的语言基本表达能力差,出现语句不通、语法不对、错别字多等问题,在外语阅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不强等,毕业设计质量当然得不到保证;部分学生认为其已与工作单位签约,“走过场”,敷衍了事。
1.3.2 就业因素
在大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期间,正是学生们求职择业的黄金期和高峰期,为了就业或找到理想的工作,学生们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化费在这上面,给本科毕业设计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1)部分已和用人单位签约的学生通常被要求提前去该单位实习工作,使得这些学生不能按质量完成毕业设计;(2)高校学生就业管理部门限定双向选择时限,要求大学生们尽快确定好工作,为了在双向选择时限内确定工作动向或找到理想工作,毕业设计很自然地不被重视;(3)毕业设计成绩的高低,不是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考虑的重要方面,以致毕业设计时学生的投入明显不足。⑤
2 环境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质量控制思路
2.1 尊重社会需求
高校的人才培养应时刻以用人单位的需要为原则,立足于满足社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要与时俱进,把握当前科技的发展趋势,对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信息全面把握。
2.2 强化全员参与
毕业设计质量控制需要高校的多个部门和成员如教学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学校行政管理部门、指导教师、毕业设计者以及用人单位来参与其中,协调工作、相互配合与支持。并且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教育,强化质量意识,激发师生员工的积极性、责任感和荣誉感。
2.3 采取质量过程控制⑥
采用质量过程控制与管理对毕业设计相关的所有资源和活动进行有效监督管理。(1)前期的毕业设计质量控制,包括设计前准备工作、设计任务的布置、指导教师的遴选、设计选题的审批、通过网上选题和确认等。(2)中期的毕业设计质量控制,主要指辅导记录、学生出勤登记、中期检查表等。(3)后期的毕业设计质量控制,主要有指导教师意见表、评阅教师意见表、答辩日志、毕业设计成果归档、评优记录等。
2.4 实行系统管理
建立和实施毕业设计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存储数据库,将所有的信息资料录入其中, 方便日后信息化管理,如设计资料的查询、设计选题的统计、设计成果评比、质量跟踪、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信息反馈、设计指导工作改进措施等。
3 改进和提高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对策
3.1 改善选题设计,实现科学选题
设计题目首先要具有针对性、综合性、应用性与先进性,符合本专业基本的教学要求及培养目标;其次要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能生产实际密切结合。设计分量和难度要适中,经过努力学生应能在毕业设计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的题目最好能来自生产实际,如污水处理厂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即采用真题假做,并按照教学要求对设计内容适当调整,可较好满足选题设计的要求。
3.2 改进设计任务,强化设计成果
主要从毕业设计的内容、设计原始资料、设计成果要求等方面来改进和提高设计质量。⑦
环境工程专业水污染控制方向毕业设计的内容可在原排污管网和污水处理厂设计的基础上,增加区域水环境质量评价内容。所增设的内容可培学生从大环境角度进行区域水污染控制。设计原始资料应包括城市的自然条件、城市发展规划,城市环境规划、城市地形地貌图,生活及工业需水量、污水排放量及处理工艺、水质统计分析表,主要污染源排放监测数据表,主要相关河流水质监测数据,城区人口密度,生活污水量标准等。设计成果应包括设计计算书、设计说明书以及设计图纸。设计计算书和设计说明书各1份,总字数不小于2万字。设计图纸数不少于8 张1 #图纸,设计深度要求达到初步设计阶段。
3.3 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业务能力
为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应鼓励指导教师更多的参与到科研活动当中,特别是要采取措施激励青年教师尽快提升科研、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指导教师要在实践性环节中受到锻炼,并且要善于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向老教师多请教,学习前辈的指导经验,为更好指导毕业设计树立良好的基础。此外,还应着力加强指导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教育,加强师德和人格修养的培养。
3.4 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构建创新机制
第一应在成绩评定上鼓励那些设计新颖,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且有实际意义的设计,培养的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水污染控制方向毕业设计中创新主要体现在水处理工艺理念的改进、工艺的选择和完善、水处理构筑物的新型设计等方面。其次在指导毕业设计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熟悉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明白怎样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造就创新能力。再次,尝试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的新模式,利用企业的资源,完成企业需要的技术课题,锻炼和提高创新能力,为毕业设计质量提供有效保证。
3.5 加强规范化管理⑧
毕业设计涉及到许多环节,搞好每一环节工作,都需要高校加强毕业设计过程化管理。(1)制订完善的规章制度,建立标准化的毕业设计操作程序和组织管理、成绩考核评定标准、答辩细则,明确责任,理顺关系,进行规范和科学的管理。(2)构建起高效的质量监控机制,该机制强调评估和评优为动力,通过阶段性检查,实现质量控制的目标。(3)为使高校、教师和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到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中,建议对毕业生的就业时限安排作出合理调整。
4 结语
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可采取科学合理的选题,毕业设计指导创新机制的构建,指导教师业务的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毕业设计规范化管理等有效手段。高质量的水污染控制方向毕业设计,既有利于学生对水处理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又可以使其能尽早了解和熟悉污水处理厂或水务公司工作特点,为其未来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注释
①⑦付翠莲,池勇志.对环境工程专业的水污染控制方向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3.12(4):79-81.
② 方继敏,李晔,马涛,许顺红.对环境工程专业水处理方向本科毕业设计的几点思考[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5,15(2):72-74.
③ 马芹永.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83-84.
④⑧廖志凌,刘贤兴,杨泽斌,孙宇新.影响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思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27(1):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