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国东部夏秋过渡季节里的秋雨较为明显。因该季节台风常在中国东部登陆北上或在近海转向,致使随台风而来的暖湿空气与北方于冷空气相汇于此,形成持续性的阴雨天气。
有时,虽无台风,但暖湿空气势力偶尔也会增强,如与北方于冷空气相遇,也会造成一段阴雨天气,这种情况在华西较多见。
秋雨作为一种特别的意象也诞生了许多作品,有长篇小说《秋雨》、电影《秋雨》、文学印象秋雨、散文《秋雨》等。
秋雨的引申:(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在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出自李白《赠汪伦》。
3、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出自王之涣《送离别》。
4、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出自杜甫《赠李白》。
5、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出自佚名《迢迢牵牛星》。
6、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出自薛涛《送友人》。
7、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出自骆宾王《送别》。
8、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出自夏完淳《别云间》。
9、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出自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关键词:诗词翻译 三美论 意境美 许渊冲
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要能在翻译中传达出中诗中的优美意境,是很不容易的。这要求译者有很强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意识,并且还要有足够的艺术热情和文学创造力,才能够将古诗词的意境和味道展现在译作中。
诗词翻译的标准及相关理论。翻译大师许渊冲,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过诗歌翻译的“三美论”即“意美、音美、形美”,就是在翻译中展现诗词的特征――通过传神的描写展现意境美、通过音韵的和谐(如押韵或叠词等)展现音韵之美以及通过工整的对仗或长短展现篇章形式之美,使得整篇译作再现原诗的美感、意境和情感等等。在许老看来,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意美”,因为诗词意境之美是其非常重要的构成,因此要先力保意境美,其次是音韵美和形式美。另外,他还提出过诸多创造性翻译的理念,如“优势论”和“竞赛论”――通过运用译语言的优势刻画诗词的意境美或者甚至译语言可以以其优势超过源语言所表达的美感,更进一步地彰显意境之美;“以创补失论”和“再创论”达到译作等于甚至胜过原作的效果。
通过译作中的音韵美和形式美塑造出古诗词优美的意境。由于中西文化差异,很难在译作中通过词句或意象来完全地表现原诗意境,因而许渊冲就借着诗歌的一大特征――音韵和形象之美,来传达原作的意境美。例如,在他翻译的柳永名作《雨霖铃》中,他用工整的对仗及和谐的音韵表现出一幅离别时的凄凉景象:
一、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Cicadas chill. Drearily shrill. We stand face to face in an evening hour,Before the pavilion, after a sudden shower.
由于中文中的“寒蝉凄切”这种声韵感和凄凉感在英文中很难有词语对应,因此译者用英语中的押韵“chill”“shrill”来表现出这种寒蝉悲鸣的凄凉气氛,营造出离别时的萧瑟气氛。
二、巧用动词、叠词等,营造原诗中的气氛和意境
锤词炼字是中国诗词学的古老传统,大凡中国诗人都非常注重炼字炼词,一首好诗或好词,常常都是通过一个传神的词语,就将整个画面、意境都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了。许渊冲在翻译诗词时所用的英文词语,往往都形象、传神、精炼,可称为是“诗眼”,有力地增进了诗词的意境美。例如,李白的《菩萨蛮》中: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The dusk invades the tower high, where someone sighs a longing sign.
在这首词的翻译里,许老用“invade”一词,生动地写出了傍晚时分夜色要开始降临、笼罩四周的景象,衬托出悲凉、萧瑟的气氛。
三、巧用“优化论”“竞赛论”“再创造”等翻译技巧,用创造性的翻译营造出诗词的优美意境和丰富情感
许老非常看重诗歌翻译的“三美”,尤其是意境美,常被他认为是不可缺失的。他认为意译的境界是比直译要高得多的,在“形似”与“神似”之间,他多追求“神似”,即如果创造性的翻译传达原诗的意境美的话,那么就算是成功的翻译。 “优化论”和“竞赛论”都可以归结为“在翻译中发挥译语的优势”。在翻译古诗词时,别出心裁的译者会发挥译语优势,直接在翻译中进行再创作,虽然无法完全对等原文,但是却能更生动、传神地展现原诗意境。
例如,《九歌・湘夫人》中的名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落
The autumn breeze, oh! ripples and grieves. The Dongting Lake oh! with fallen leaves.
许译在此发挥了英语精确的优势,以两个非常准确传神的动词“ripple”“grieve”,将“秋风吹皱湖水,激起一片涟漪”的画面生动地刻画出来,还将“涟漪”拟人化,似乎带着愁容,这本身在原文中是没有的,但是作者发挥译语优势,创造性地翻译原诗,以此将原诗中难以对等的朦胧、柔和的意境美表达出来。
四、结语
许渊冲先生追求诗歌翻译的“音美、意美、形美”,他巧妙地塑造诗词翻译的“三美”――和谐的音韵、华丽的篇章形式和优美的意象。另外,许老也善用传神、精准的词语来画龙点睛,用一个词就可以点亮整篇译作。此外,他倡导“优势论”“竞赛论”等创造性的翻译手法,通过发挥译语优势,进行二次创作,将原诗的神态、意境和美感临摹到译作之中,从而使译作读者拥有与原作读者相同的审美感受。
参考文献:
[1]许渊冲著. 译笔生花[M]. 郑州:文心出版社,2005.
[2]许渊冲著. 翻译的艺术[M]. 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3]张智中著. 许渊冲与翻译艺术[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4]郭航乐. 诗歌翻译中音、形、意三美的再现――基于《雨霖铃》两种英译本的评析[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5]刘安军. 从李煜词的英译看意境美的再现[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6).
渲染,作为一种艺术手法是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们的动作行为、心理情感等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或烘托,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雨霖铃》的上阙开篇写送别的环境,就成功的运用了这种手法:秋雨蒙蒙,暮霭沉沉,在送别的长亭外,寒蝉高一生低一声地鸣叫。作者抓住三个意象:离别在清秋时日节,“寒蝉”本已透出了愁意,“凄切”之声更令人感到凄凉、冷落;“长亭”乃分别伤心之地,更何况天已黄昏;本可以为阻止这次离别的大雨,却又刚刚停歇。触景生情,愁思渐浓,离别双方情意绵绵、恋恋不舍,而舟子催发之声又不绝于耳,此情此景,只能让“一对离人执手泣,两双泪眼相对愁”。这里词人用浓墨重彩,极力渲染一种凄凉的气氛,加重了离愁别恨。可见,渲染就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层层铺叙,使描写的形象或抒发的情感更鲜明突出。
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事物可以从正面渲染,也可以从侧面烘托,好比画月,如果孤零零的画一个月亮就显得单调,如果在月亮的周围画几朵云彩,以云衬月,月亮就显得格外有神,这种烘云托月的手法就是烘托。
此三句本是写离别时景象,但细细品味,句句含情。千里烟波,即浩渺无际的江面上的粼粼水波,唐人崔颢曾有“烟波江上使人愁”的诗句。烟波浩渺,令人顿生生惆怅,以烟波衬托出旅人前途的渺茫,情人相见之无期。“暮霭沉沉”,词人写傍晚云雾浓重,这与其沉重的心情其相似;“楚天阔”,明写楚地天空空阔辽远,暗示词人愁绪的无边无际。置身于这种景色之中,词人那原本伤感的情绪就变得愈发黯淡了。词人所选择“烟波”“ 暮霭”这两种暗淡迷惘景物来烘托怅然空虚的心情,。并以“千里”“沉沉”“阔”衬托出“去去”的水远山遥和离情的深沉凝重。以景衬情,情景相托相生,浑然一体。
同时,二句以“念去去”领起,表明词人越走越远,是在设想别后的情景。天光水色,近远相连,乃是半虚半实的写法,由眼前景象地描绘自然过渡到下片的抒情,体现的构思的巧妙。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王初《送王秀才谒池州吴都督》:“池阳去去跃雕鞍,十里长亭百草干。”晏几道《临江仙》:“客情今古道,秋梦短长亭。”王昌龄《少年行》:“西陵侠少年,送客短长亭。”杨慎《三岔驿》:“今古销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长亭树。”“送君十里长亭,折支灞桥垂柳”,长亭送别,是古人送别的经典场面。
长亭,《辞源》解释为:“秦汉十里置亭,谓之长亭,为行人休憩及饯别之用。”《汉语大词典》解释为:“古时于道路每隔十里设长亭,故也称‘十里长亭’,供行旅停息。近城者常为送别之处。”古代驿路上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都是供行人休息和送别的地方。南朝庾信《哀江南赋》:“水毒秦泾,山高赵陉。十里五里,长亭短亭。”唐白居易原本、宋孔传续撰之《白孔六帖》卷九:“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元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张生赴京赶考,崔莺莺的母亲在十里长亭安排筵席为张生饯行。
正因为长亭是古人依依惜别的场所,所以“长亭”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个意象。古代文人借助“长亭”这一意象抒发离愁别绪。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长亭连着短亭,天长地远,何处才是归程?游子何时才能找到归家的路途?游子那缕挥之不去的思乡之情跃然纸上,读来让人倍觉伤感。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在深秋时节的一个黄昏,阵雨刚停,一对恋人在长亭告别。耳边是秋蝉凄切的鸣叫,眼前是令人黯然伤神的暮雨黄昏。在这种浓重的凄凉气氛中,一对恋人“执手相看泪眼”,依依不舍,情何以堪?王实甫《西厢记》:“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远远望见即将分手的长亭,愁得人顿时消瘦下来,这种悲伤的心情有谁能理解?作者把离人悲痛的情怀渲染得淋漓尽致,煞是动人。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词人将长亭、古道、芳草这些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集中在一起,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展现了送别时的凄悲哀伤。
“多情自古伤离别”,古代交通不方便,通讯不发达,一旦分别,难以相见,因而古人非常看重别离。“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这一别就在长亭。长亭与别离紧密联系在一起,长亭作为古代送别的代名词和古典诗文中常见的一个意象,已经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心中,为我国丰富灿烂的文化增添了一道独特而亮丽的景观。
[作者单位:湖北省英山县第一中学]
一、巧借题目解诗意,有助于明确阅读的方向
题目是文章也是诗词的眼睛,它必然会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揭示所写的内容。故在阅读诗词的时候必须留心题目,要注意思考分析题目所传达的信息,注意把握题目与诗词内容间的关系,不失为理解诗意的一种好方法。
李商隐的诗歌《夜雨寄北》,从题目可知这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诗歌。而这样的作品往往是思乡或者思亲,借以抒发自己的羁旅愁思之情、飘泊无依之感,有时甚至还带上浓重的身世家国之感的色彩。把握了这一点,也就找到了理解此词以及此类词的一把钥匙。如本词,作者感情比较直接和纯粹,作者期盼能够早日回家和妻子共话家常。不单这首诗我们可以从题目得到一些信息,很多诗歌我们从题目中都可以得到一些信息,如杜甫的《永怀古迹》、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等。
对题目的思考分析,并不会得到具体明确的答案,但它却为我们的阅读提供了方向,可以避免盲目性,也可以让我们阅读的时候能尽快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披文入情”是关键
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人又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多读书,是培养语感、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而这里的“多”,一是指读诗的数量要“多”,二是说对于每一首诗都要“多”读几遍。诗歌读的数量越多,其意义自不必说。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我们的语文老师有计划地安排检查学生的读诗情况,在这我也不想多谈。今天我们就谈谈对于一首诗,应该怎样来多读几遍,多读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1.置身诗境。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将诗人的笔下景通过想象和联想还原为眼前景;将自己浸入其中,把自己想象成诗人,反复体会诗人当时的情感;还要注意联系诗人写诗的背景。如杜甫的《旅夜书怀》,写于作者的晚年,当时的作者病痛缠身,已至暮年却仍是壮志未酬,国家仍然是战乱连年。在这样的背景下,客居外地的杜甫看到壮阔的江景,再俯视自己孤独的小舟和孤独的一生,不能不发出孤独失意、怀才不遇的愤懑与无奈之感。置身诗境,我们将与作者面对面地交流,几千年的时间距离也许将不再是距离。
2.把握全文。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我们已对文章有整体的把握。这时我们可以问自己:①这首诗写了什么——什么人(包括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作者)?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写了什么“物”、“景”?抒发了什么“志”、“情”?②怎样写——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这些“物”、“景”?③为什么这样写——运用这种手法写这些“物”、“景”,对抒发这种“情”、“志”有什么作用(效果)?这三步缺一不可。找出文章的抒情主人公、作者的写作目的、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用了哪些手法,这样做既能让我们全面把握文章,不会断章取义,又能培养学生很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
3.抓住“诗眼”。能否读懂文章很大部分就取决于你是否读懂了诗歌中的关键词,也就是文章的“诗眼”。但我们也知道一首诗歌想要准确地找到诗眼不是那么容易,这就要求我们反复地诵读、反复地比较,看看哪个词语最能体现作者的感情。就如北宋诗人郭祥正的《访隐者》:“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仔细阅读全文,不论是顺崖而踏的苍苔、被寒云而抱的泉石、有酒都不出门的山翁,还是落花满地而无人至之地,都是围绕“隐”字来谈的。诗眼虽有时难确认,但反复诵读,整体推敲全文,仍然是可以做到的。
三、分析意象,体味意境,赏析诗句
鉴赏古诗词,关键要学会挖掘其意境。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事物相交融而创造出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但鉴赏意境要建立在我们对意象的把握上。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只要把握了“长亭”一词有送别的含义,再加上“寒蝉凄切”四字,整首词的凄凉意境也就出来了。古诗词中的意象一般都具有固定的寓意,如:子规的悲惨凄恻,柳树的惜别不舍,鱼雁传书寄相思,等等。
四、分析诗词的艺术特色
古诗词这种文体毕竟离我们很遥远,有不少学生做诗歌鉴赏题时,不知从何下笔,即使下笔,也往往词不达意,不能领悟要旨。所以应当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鉴赏术语,帮助学生准确规范地组织语言。比如咏史怀古诗帮学生积累“昔盛今衰”、“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等术语;表现手法方面帮学生积累借景抒情、虚实相生、动静结合、侧面烘托等术语,引导学生结合诗词具体分析,为鉴赏诗词作好理论上的准备。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 口语训练 文本对话
语文阅读教学其实质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其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教学对话的前提,是阅读教学的关键。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从而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然后才能展开其他的教学活动。这种对话,表现之一就是课堂上的师生、生生交流。开口说,才能深入想。下面,以《雨霖铃》的教学实例来分析一下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开得了口,开得好口的!
一.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请吧,我已为你打好鼓点
清秋时节,日暮黄昏,京都城外,长亭古道,阵雨初歇,寒蝉凄切。季节,时间,地点,情境,一切故事的要素都齐全,凄凉的情境等凄苦的人儿在背景后面慢慢切入。
这在诗词中叫作情境铺设。要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首先要叫学生开口讲话。但高师预科段的学生不同于小学初中的学生,进入了心理紧锁期,怕丢丑又怕别人说自己爱出风头,所以大多不高兴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话,但心里又有一定的表现欲。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开口讲话,铺设情境也是非常必要的。只要教师做到位,营造一个让大家敢说想说不说不行的氛围,就不存在丢不丢丑出不出风头的问题,怕说心理得到抑制,表现欲望得到张扬,开道锣鼓打好,主角自然可以“粉墨登场”!那么,这个鼓点怎么打呢?
第一,创造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激发内在需求。现代语文观要求我们,教学中要切实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建立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之上,否则你的强势灌输不能真正达成内化而起到教学生学会学习的目的。要做到以学生为本,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学中始终处于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状态,首先教师应该把自己放在跟学生人格平等的位置上,创设一种无拘无束畅所欲言的氛围,让学生放松上课的紧张心态,减小精神压力,而处于一种自由自然的状态,他一直是课堂的主角,上课的进程就是他思维的过程,他的发言也会成为一种自然而成的状态,是一种欲望的达成,而不仅仅只是为了给老师一个答案。
第二,适当增加外在压力促进内在欲望。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是很能鼓励课堂发言的,但发言的人次总是很有限度,外向的能说的一直在说,内向的拙于言辞的一直不说,所以适当在评分机制上给学生一点压力――把课堂发言记载作平时成绩,也是能够促进学生发言欲望的。大家都发言了,又会形成一种竞争机制,平时不说的学生会争取机会说,不能说的他会挑选简单一些的给自己一个机会,能说的又会激发起挑战欲,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专挑难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激发内在欲望,加紧外在压力,内外推进,想不说都难啊。就如一架翘翘板,你在这边只要力用得准,到点到位,那头自然就会翘起。只要你说,就不怕不会说,万事熟能生巧。
二.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他们无语,你怎么可能无语
“奉旨填词”的柳三变,几度科场失意,由此更留恋于秦楼楚馆,柳陌花巷,广交烟花女子,偎红倚翠。在这里,他找到了人生的寄托,感情,成了他的精神慰藉。但这回,他要离开汴京另谋出路。红粉知己前来送行,无疑生离死别,此时,“执手相看”,心内成灰,眼中流血,口里却无语。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众所周知,思维的形成先于语言的形成,之后形成的语言又会反方向地影响思维,那么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的必要前提应该是优化思维,而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反过来促进思维的优化,从而能够完成基础教育的最重要任务――发展学生的思维。
在《雨霖铃》的教学过程中,必要的背景介绍能帮助学生虚拟情境,设身处地,体会感情,促进他们的形象思维,通过联想、想象、情感共鸣等等丰富情感;而精心的的问题设计则能激活学生的抽象思维,通过判断、推理、类比等对当时的情境作较为理性的思考。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显然描写的是两人分别在即的缠绵情状,满眼泪花,无言相对,谁都能理解,让学生展开想象,体会当时的情境是一般教法。但是,如此做法无疑放弃了一次绝佳的思维磨练,口语培训的机会。本人在领会“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是如何借景抒情期间穿插了背景介绍,其后,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相爱挚深的一对情人,面临生离死别,应该有千言万语,为什么眼前的一对竟然是‘无语’?”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们对于类似的感情或经历过或设想过或阅读过,他们的答案出人意料的敏捷、丰富和深刻:
已经哭到喉咙哑了,说不出来话来了。
骤雨初歇,兰舟催发,他们来不及多说,只能在短暂的时间里多看对方一眼。
他们只希望记住彼此的容颜,好使今后有个念想。
他们要在自己的心中默默地为对方祝福。
……
在这里我打断了学生的发言,提了一个进一步的要求,要求把语句说精炼一点。果然,学生报上来的全是精炼好句:
千言万语无从说
兰舟催发不及说
众人面前难以说
悲伤过度无法说
心心相印不必说
……
再换一个要求,抒彩一些的表达:
从相识相知相爱走到现在,点点滴滴,足以汇成江海,如何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说尽心中的情愫,不如不说啊!
“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誓言毕竟不可能实现,柳永我给不起任何承诺,所以选择沉默,只想在此给这份感情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说多了又如何呢?日后回忆起来,只能徒留遗憾,与其怅惘,不如什么也别说,只记得最初那些美好的相知相守吧?
那遥遥无期的分离,这萧条的景象,在这杨柳岸畔,我无法再说那句残忍的再见,你我的爱情虽然短暂,却如流星般璀璨,未来的我会永远祝福你,愿你每天快乐,没有我的陪伴,你也要坚强面对。
……
(这些书面色彩浓烈的口头表达,在课堂上引起了轻微的哄笑,但因为平时习惯了,所以想得更多的是如何超越别人,发言特别踊跃。)
一旦形成了气氛,一旦打开话匣,青春年少的他们调动了所有的经验、情绪、想象在课堂里形成了一种强有力的气场,把课堂教学的激情全部点燃,欲罢不能,有的同学的答案带着他个人的爱情观:“爱她,就要给对方幸福,自己只不过是对方人生中的过客,何必成为牵挂呢?让对方去追求今生等待的人吧!这才是大爱!”“不想在对方面前表现得软弱让对方牵挂,他们想让对方知道自己很坚强,让对方放心离开。”有的答案引用了流行语:“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两个人明明相爱,却不能在一起。千言万语哽咽在心,无法在爱人的肩头诉说。”有的答案特别嘻皮:“说那么多干么,不如多看两眼,多拉一会手!”“说多了你能不走吗?既然不能,说了也是白说!”
从此例可以看到,教师铺设好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文意境,设计好启发思维的问题,自然能够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进而形诸于语言表达出来。
三.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说吧,我们是你最好的听众
词人位卑禄微,羁旅无涯,在这滞浊的现实,冷漠的异乡,我灰暗的生命,你是我唯一的烛光,我精神的伤痛,你是我唯一的药方。可是从此以后,我们远隔天涯海角,纵然有多少不眠的漫漫长夜,多少孤寂的苦苦相思,多少无期的痴痴等待,“更与何人说?”此时是千头万绪难以表达,那时是千言万语无人倾听,真正是怎一个“痛”字了得?
柳永因无人倾听而痛,对于学生的口头表达,教师如果一味地任由他说,而不给予评论、引导、回应,那么也会因为茫然而逐渐萎缩直至销声匿迹,或者因得不到指导而漫延无边,口头表达水平停滞不前,教学教育成为无效。
比如在理解“骤雨初歇”是如何借景抒情时,一学生说:“骤雨初歇就说明雨过天晴啊,雨过天晴,他们才能执手啊。”这种思维很表层。一个学生马上反驳:“强调雨过天晴,跟整体气氛不协调。”我马上反问:“真的不协调吗?”立即有回应:“这里强调的不是雨过后天空放亮,这跟凄苦情境的确不搭调,但骤雨之时,兰舟不能催发,骤雨初歇,就意味着分别在即了,强化了他们痛苦的来源。”(说到这里,有掌声)教师又引导:“那么能不能再从‘骤雨初歇’本身的景象来理解呢?”一学生说:“雨是凉的,秋雨就更凉,所以有凄凉之感。”另一学生说:“一阵狂风暴雨过后,落叶缤纷,残藉满地,更显萧条之感,能够很好地渲染离别的气氛。”
在这里,学生是听众,只有“听”,才能接“说”,才能对“说”;教师是听众,只有“听”,才能引导、点拨、纠正。所有的“听”都对“说”构成了激励,能够促进彼此说得更多,说得更好。
综上所述,只要教者能够循循善诱,学者一定能够说得头头是道。民主宽松的情境让“拘谨不敢言”者跃跃欲试,“木讷不善言”者侃侃而谈;适时精当的点拨让“茫然不知言”者滔滔不绝,让“无知不能言”者层层深入;耐心真诚的倾听又能促进“词不达意”者振振有词,“颠三倒四”者井井有条。如此这般,你怎么可能舍得像柳永一样选择“无语”?
参考文献:
[1]蒋成.语文课文读解理论和方法.[M].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7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2
苏 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是苏轼悼念亡妻王弗之作。上片先写入梦前的思念,再写设想相逢的情景;下片先写梦中相见的悲喜,再写梦醒后的感慨。可见,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由实而虚,由虚而实,虚实相生。
虚与实是古人品评诗文时常用的概念,二者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正面描写为实,侧面描写为虚……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比如陈陶的《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前两句写唐军奋勇杀敌,五千将士悲壮地战死沙场,是实写;后两句写闺中妻子不知征夫已经战死,仍在梦中盼他早日归来团聚,是虚写。虚实结合,虚实相映,深刻地反映了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痛和深重灾难。再如柳永的《雨霖铃》:上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写两人分别的情形,是实写;下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设想别后的景物,是虚写。前实后虚,虚实相生,抒发了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再如姜夔的《扬州慢》:“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是虚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景。这一虚一实的图景相互映衬,寄寓着词人对扬州城昔盛今衰的感慨。
虚实相生是我国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丰富诗的意象,开拓诗的意境,增添诗的情趣,深化诗的主题。因此,我们阅读鉴赏诗歌,就要善于把握这种表达技巧,以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考点训练
1、简析下面这首诗的表达技巧。
海棠
苏 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2、试从“虚”与“实”的角度对下面这首词进行赏析。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答案:
《虚实相生》
自古以来,人们为了心中的某种情感,远道而来,或觥筹交错,饮酒赋诗;或两情依依,互诉衷肠;或曲水流觞,畅叙幽情;或高山流水,一唱一和。然而“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无题》),“千里搭凉棚,没有不散的宴席”,诗歌中表现“离别”主题的名篇佳作似乎远远多于表现相聚的,即使像《兰亭集序》《滕王阁序》这样的表现文人聚会盛况的传世名篇,也难免发出“死生亦大”“盛宴难再”的感慨。究其原因,大概是“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的伤感更能触动诗人脆弱的心弦,更能激发诗人敏感的诗情,也更能让诗人感悟人生的聚少离多、命途多变。具体诗人是如何表现这种“离别”的情绪的呢?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浓重的环境渲染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即情语。”(《人间词话》)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主要特征,在诗歌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尽管范仲淹说过人应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诗人往往是唯心的、主观的,他们认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他们认为“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他们认为“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他们认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等等,情感是他们看待事物的主体,一切客观的存在是服务于情感的,所以景物已不再是单纯的景物,是作者感情的先行者,是抒发感情的载体。古道边的依依杨柳,吹拂着不忍离去的戍子之心;深千尺的“桃花潭水”是汪伦对李白的友谊;客舍外青青的柳色,是王维对朋友的依依惜别;长亭外一声声凄切鸣叫的寒蝉,让柳永的心更添几分惆怅……
二、细腻的情感刻画
浓重的环境描写只是为了渲染一种气氛,而这类诗歌的主题在于抒发“离别”的情感,离别的情感又体现在不同的细节中。慈母把对爱子的“意恐迟迟归”寄托在“临行密密缝”(贾岛《游子吟》)中,李白用“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友人》)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而王维则通过“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来表达对友人的无限关切,“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柳永与恋人别离时的缠绵悱恻、欲说不能,而高适则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的豪迈,掩盖了许多离别的忧伤,给远行的朋友以极大的鼓舞与勉励。
三、典型的意象选取
中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意境的创设,选取典型的意象来抒情,这样不仅显得意境优美,感情含蓄,而且情景交融、心物合一,境界自出。王国维说:“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人间词话》)清王夫之《萱斋诗话》中曰:“情景名曰二,而实不可离。”就“离别”这一主题的诗歌中,大致会用以下的意象。
1.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都有此种含义。
2.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休憩或饯别送行。北周文学家庾信在《哀江南赋》中说:“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作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而王实甫《西厢记》中的“长亭送别”片段则将这一意象的内涵推至一个高峰。
3.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诗法家数》)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尽管他们“都门帐饮无绪”,但送别的酒是少不了的。在中国历史上,与酒结下不解之缘的更为突出的则是李白,他说:“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金陵酒肆留别》)“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而在《客中行》中则更为洒脱:“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酒成了离别的佐料。
四、鲜明的衬托对比
柳永在《雨霖铃》中写道:“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是写词人与他心爱的人离别之后,乘舟而去,消失于苍茫的海雾之中,境界宽阔,然而词人并没有因此而有“海阔任鱼游”的逍遥感,越走越远,反而越感孤独无依、与情人相见越是遥遥无期、前途越来越渺茫无望。这种境界与心境的强烈对比,还体现在其它一些诗歌中,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有:“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有:“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都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柳永《雨霖铃》中的“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李商隐《夜雨寄北》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既包含着空间的往复对照,又体现着时间的回环对比,虚实相生,情景交融,令人荡气回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