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土壤保育的概念范文

土壤保育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土壤保育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土壤保育的概念

第1篇:土壤保育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体损失; 土地保育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应考虑的问题,究竟是一些什么问题呢?由于人们对水土保持概念理解的偏差,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时仅着眼于防治土体损失的机械固定,仅仅限制在使用工程措施,从字面上理解植物措施,没有意识到防治水体损失方面的保持利用,忽略对风力侵蚀的防治,不考虑植物侵蚀和化学侵蚀等。

要讨论这些内容的不合理问题,首先得搞清水土保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1水土保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由水土保持的概念看来,要弄清水土保持的内容,还必须弄清水土流失的定义。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根据一些学术专著,它的意义也是比较明确的:是指土壤侵蚀(包括水、风、重力、人为活动等营力)造成陆地表面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

然而什么又是土壤侵蚀呢?土壤侵蚀是国际通用的土壤学学术用语,国际上有代表性的学术专著和机构对此定义大致相同,即水、风、重力等作用下土壤的流失。国内定义是指土壤在内外力(如水力、风力、重力、人为活动等)的作用下,被分散、剥离、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当然,随着人们对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的认识的不断深入,土壤侵蚀、水土保持的概念和内涵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正如土壤侵蚀从最初的由于水力或风力作用引起的土地表面物质的移动,逐步发展到土壤在内外因力(如水力、风力、重力、人为活动等)的作用下,被分散、剥离、搬运和沉积的过程,水土保持概念也由初期的土壤保持发展为今天的水土保持并举,从单一强调土壤侵蚀引起土地生产力退化到同时强调土壤侵蚀环境与全球生态环境的联系,如水土流失与水环境的联系,水土保持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等,即水土保持的对象已经不再是停留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的水土资源,而是任何在内外力(如水力、风力、重力、人为活动等)的作用下被分散、剥离、搬运和沉积的水土资源,水土保持的内容已不只是防治水土流失,而是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建立良好生态环境。

由此看来,水土保持涉及的内容除了防治水土资源的流失外,还赋予了利用水土资源,绿化美化环境等。其中,防治水土流失涉及防治土地荒漠化、防旱保水等内容,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涉及了植物侵蚀、化学侵蚀,慎重考虑工程措施等内容,绿化美化环境则涉及了植树造林,慎重使用复垦措施等内容。总之,水土保持已不是最初的水土流失防治,即采取措施简单地把水土资源固定在某一个区域。

2问题根源的解析

前面已经说了方案中存在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我想最根本的是把水土保持单纯地理解为水土保护,而没有意识到水土保护的根本目的。现结合前面给出的概念来解析这些问题。

2.1仅把“保持”理解为“保护”

保持含义不仅限于保护,而是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由于一部分人把水土保持单纯地理解为水土保护、土壤保护,甚至与土壤侵蚀控制等同起来,没有意识到土壤的改良以及土壤合理利用于农、林业生产,即没有考虑到对土地生产力的提高,因此,在方案设计的时候,仅着眼于防治土体的损失,进行机械地“固定”处理,夸大甚至是盲目使用工程措施,从字面上理解植物措施。

2.1.1没有着眼于提高土地生产力。有人认为,用工程措施可以把土壤很好地圈定在某一空间范围,这样处理后基本不会发生土壤侵蚀的现象。有的就是忽视植物措施对土壤的改良功能及其对荒漠化的防治功效,在方案编制中忽视植物措施,至少不对石料场、石渣场采用植物措施,加速了该区域土地石漠化、荒漠化的进程。也有人在方案编制中不是先考虑提高土地生产力方面的土地熟化,而是随意采用复垦措施,使土地越垦越穷。相对次要一点的是,在方案中没有提及风力的扬尘等对土地的沙化。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要提高土地生产力呢? 因为他们只知道土地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不知道中国仅有10.20%的土地面积适于农业,37.10%适于畜牧,且风与水冲刷严重。因此必须考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从提高土地生产力、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来看,把弃渣场设置在农田的方案也是不可取的。就算弃渣在水土保持措施处理后,能够使土地生产力提高到以前农田状况下的水平(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的),但弃渣场本身占压了肥沃的土壤,让其退化,变得难以利用。据科学测算,自然风化1cm表土层需要400年时间,而风化成30cm耕作层,则至少需要1.20万年。但破坏这1.2万年才风化成的耕作层,却只需一朝一夕就完成了。这是一种资源在时间上的巨大浪费。因此,强烈反对占用农田不经处理就用作弃渣处理场地处理弃渣的方案。

2.1.2 对绿化、美化环境认识浅薄。由于没有意识到绿化、美化环境,一部分人没有考虑植物措施,或乱用植物措施,或没有把植物措施设计到相应深度等。总的说来,是对绿化、美化环境的认识没有深入。 没有考虑植物措施的人完全没有考虑水土保持的绿化、美化这一部分内容。在方案设计中,不在乎植物措施,认为在工程措施的防护下,已经能够达到防治目标,采用植物措施纯属多余。

乱用植物措施是不知道植物间的互生与对土壤肥力的竞争,只知道植物对土壤的改良,不知道一些植物在人为作用下恶化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肥力(即植物侵蚀)。要么是简单的进行混交造林,没有考虑主要树种与伴生树种之间的关系,对各树种不进行优化配置;要么乱用植物种造林,使得外来物种入侵并恶化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肥力,造成植物侵蚀。

没有把植物措施设计到相应深度的人是对植物的绿化、美化作用的认识深度不够而总认为种下去就成。他们要么是随意设计,没有考虑立地条件;要么是简单设计,没有考虑混交造林;在简单的进行混交造林设计中,没有考虑造林密度对生长量的影响;当然,他们植物措施中更不会考虑到微生物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作用(其实,植物措施常常是和生物措施相互通用的)。

2.2仅从定义上理解,没有注意到事物的发展

早期,人们只提出了土壤保持这一概念。而今,还有很大一部分停留在这一概念上,认为只是对于水力、风力等各类因素引起的土壤侵蚀的治理。于是,他们没有注重水体的保护和利用,没有意识到化学侵蚀带来的危害。也就是说,没有水忧患与水战略的意识。当然,这些还与水体保护的具体定义有关,因为在这一方面大家还持不同的意见:如有人把入渗作为一种水体保护措施,但有人认为,入渗到地层深处的水体已经变得难以利用。

因此,在方案编制中少了很多内容,让编制方案的根本目的落空。没有了 “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这一内容,好多东西也就空荡起来,更别说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了。个人认为,水资源的保持要从水资源的利用、便于利用出发,做好库存,同时进行防污染处理。

第2篇:土壤保育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水土保持;概念;方案编制;水体损失;

1 水土保持概念的内涵及外延

由水土保持的概念看来,要弄清水土保持的内容,还必须弄清水土流失的定义。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是两个相对的概念,虽然未在国际经典辞书上找到专门简明释意条目,但根据一些国际学术专著,它们的意义也是比较明确的:是指土壤侵蚀造成陆地表面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

然而什么又是土壤侵蚀呢?土壤侵蚀是国际通用的土壤学学术用语,国际上有代表性的学术专著和机构对此定义大致相同,即水、风、重力等作用下土壤的流失。国内定义是:是指土壤在内外力的作用下,被分散、剥离、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由此看来,水土保持涉及的内容除了防治水土资源的流失外,还赋予了利用水土资源、绿化美化环境等。其中,防治水土流失涉及了防治土地荒漠化、防旱保水等内容,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涉及了植物侵蚀、化学侵蚀、慎重考虑工程措施等内容,绿化美化环境则涉及了植树造林、慎重使用复垦措施等内容。总之,水土保持已不是最初的水土流失防治,即采取措施简简单单地把水土资源固定在某一个区域。

2 问题根源的解析

前面已经说了方案中存在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我想最根本的是把水土保持单纯地理解为水土保护,而没有意识到水土保护的根本目的。现结合前面给出的概念来解析这些问题。

2.1 肤浅地把“保持”理解为“保护”。保持含义不仅限于保护,而是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由于一部分人把水土保持单纯地理解为水土保护、土壤保护、甚至与土壤侵蚀控制等同起来,没有意识到土壤的改良以及土壤合理利用于农、林业生产,即没有考虑到对土地生产力的提高,因此,在方案设计的时候,仅着眼于防治土体的损失,进行机械地“固定”处理,夸大甚至是盲目使用工程措施,从字面上理解植物措施。导致非水土保持专业人员重视工程措施而忽视了植物措施。

2.2 未能着眼于提高土地生产力。

因为他们认为,用工程措施可以把土壤很好地圈定在某一空间范围,甚至于有人采用表层硬化处理。当然,这样处理后基本不会发生土壤侵蚀的现象。但他们没有考虑到这样处理后可能会增加圈定土壤的再利用难度,如将再利用的时候得撬开硬化层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等,即降低了土地生产力。这正因为此,他们在方案设计中没有考虑到化学侵蚀,忽略了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和生产运营过程中废弃物含有的化学物质对土壤水体的污染和对土壤本身的盐碱化。还有的就是忽略植物措施对土壤的改良功能及其对荒漠化的防治功效,在方案编制中忽略植物措施,至少不对石料场、石渣场采用植物措施,加速了该区域土地石漠化、荒漠化的进程。也有人在方案编制中不是先考虑提高土地生产力方面的土地熟化,而是随意采用复垦措施,使土地越垦越穷,从而造成了新的水土流失。相对次要一点的是,在方案中没有提及风力的扬尘等对土地沙化的影响。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要提高土地生产力呢? 因为他们只知道土地是限制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不知道中国仅有10.2%的土地面积适于农业,37.1%适于畜牧,且风与水冲刷严重。目前,不仅要考虑全国人民的粮食问题,还应该注意到土地资源的备战备荒,即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从提高土地生产力、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来看,把弃渣场设置在农田的方案也是不可取的。就算弃渣在水土保持措施处理后,能够使土地生产力提高到以前农田状况下的水平(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的),但弃渣场本身占压了肥沃的土壤,让其退化变得难以利用。据科学测算,自然风化1cm 表土层需要400 年时间,而风化成30cm耕作层,则至少需要1.2 万年。但破坏这1.2 万年才风化成的耕作层,却只需一朝一夕就完成了。这是一种资源在时间上的巨大浪费。

2.3 对绿化、美化环境认识

由于没有意识到绿化、美化环境,一部分人没有考虑植物措施、或是乱用植物措施、或是没有把植物措施设计到相应深度等。总的说来,是对绿化、美化环境的认识没有深入。没有考虑植物措施的人完全没有考虑水土保持的绿化、美化这一部分内容。在方案设计中,不再乎植物措施,认为在工程措施的防护下,已经能够达到防治目标,采用植物措施纯属多余,或是利用自然的自身修复能力进行修复也可达到实施该措施的目的。乱用植物措施是不知道植物间的互生与对土壤肥力的竞争和只知道植物对土壤的改良、不知道一些植物在人为作用下恶化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肥力(即植物侵蚀)。他们要么是简单的进行混交造林,没有考虑主要树种与伴生树种之间的关系对各树种进行优化配置;要么乱用植物种造林,使得外来物种入侵并恶化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肥力,造成植物侵蚀。没有把植物措施设计到相应深度的人是对植物的绿化、美化作用的认识深度不够而总认为种下去就能达到绿化、美化的作用。他们要么是随意设计,没有考虑立地条件;要么是简单设计,没有考虑混交造林;在简单的进行混交造林设计中,没有考虑造林密度对生长量的影响;当然,他们植物措施中更不会考虑到微生物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作用(其实,植物措施常常是和生物措施相互通用的)。这些原因的造成与非专业人员没有扎实的水土保持理论基础是分不开的,同时方案评审过程中过多的非专业评委也是造成该问题的原因之一。

2.4 要从定义上理解,要注意到事物的发展

水同土地资源一样,是限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地下水资源有限,地面水分配不均,事实上只有20%的水分布在64%的耕地上。估计到2050 年,将缺水4,000 亿立方米(目前设施,总共为供应5,000 亿立方米,已经不敷需要),水资源方面形势严峻。

早期,人们只提出了土壤保持这一概念。而今,还有很大一部分在停留在这一概念上或在这一概念上前进不大,认为只是对于水力、风力等各类因素引起的土壤侵蚀的治理。于是,他们没有注重水体的保护和利用,没有意识到化学侵蚀带来的危害。也就是说,没有水忧患与水战略的意识。当然,这些还与水体保护的具体定义有关,因为在这一方面大家还持不同的意见:如国内有人把入渗作为一种水体保护措施;但有人认为,入渗到地层深处的水体已经变得难以利用。个人认为,水资源的保持要从水资源的利用、便于利用出发,做好库存,同时进行防污染处理。

第3篇:土壤保育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土地利用方式;长株潭地区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2-0173-04

一、研究背景

(一)低碳经济与土地利用

2003年,英国政府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之中正式提出了低碳经济这一概念[1]。目前比较流行的定义是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德的阐述: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2]。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大气CO2含量增加的重要原因,其影响仅次于化石燃料燃烧[3]。为了顺应低碳发展的要求,土地利用必须要向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方式转变。自从低碳经济传入中国,中国学者和政府在低碳土地利用上也进行了大量研究,一方面诸多学者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对低碳土地利用进行理论上的探索,另一方面政府对低碳土地利用也进行了一些实践,这两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4~8]。但是目前国内针对城市群这一区域的低碳土地研究非常少,几乎是空白。

(二)研究区概况

长株潭地区地处湖南省东北部,下辖13个区、7个县,代管4个县级市,总面积28 088平方公里,总人口1 402万(2012年)。长株潭三市两两相距45km左右,呈“品”字型排布,是中国中南地区特有的城市群资源。

二、长株潭各县市区碳净排放现状

(四)净碳排放现状

根据公式1和公式2,首先计算出2012年的湖南省碳排放量为7 070.11万吨,标准碳排放系数为0.3845万吨碳/万吨标准煤,然后将该系数与各县市区的GDP和单位GDP能耗相乘,得到长株潭各县市区2012年的碳排放量(见表1)。

根据长株潭各县市区2012年林地、草地、耕地面积数据以及公式3,得到长株潭各县市区2012年碳吸收量。将长株潭各县市区2012年碳排放量与碳吸收量相减,就可以得到长株潭各县市区2012年碳净排放量(如表1所示)。

根据表1可知,长株潭地区各县市区2012年碳净排放量排在前五位的为天心区、雨花区、长沙县、岳塘区和雨湖区;排在最后五位的为天元区、韶山市、株洲县、炎陵县和茶陵县,其中炎陵县和茶陵县的碳净排放量均为负值,表明炎陵县和茶陵县在2012年间碳吸收量大于碳排放,其碳排放均被吸收并有富余。

三、长株潭城市群碳综合分区

通过对长株潭地区各县市区碳排放情况的分析,结合长株潭生态绿心规划区区域分划情况,对长株潭地区进行碳综合功能分区(见表2)。

四、低碳土地利用方式探析

长株潭地区作为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中部城市,正处于经济建设的加速阶段,要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前提,而不是一味地为了追求低碳,而抑制了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从减少“碳源”和增加“碳汇”两个方面入手,提出了生态循环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集约节能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绿心保育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和森林碳汇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从而达到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的。

(一)生态循环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

1.着眼点

长株潭地区是典型的农户制农业,农用地经营方式仍较为粗放,土地利用程度不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与现代农业先进地区差距明显,滥用化学肥料及农药的行为普遍存在。

2.现状评价

农业生态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大约占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的7%~20%,但另一方面,农业生态系统又是减少陆地生态系统碳排放的最大潜在因素。长株潭地区农用地较为粗放的经营方式和滥用化学肥料及农药的行为,一方面导致土壤板结、耕作质量变差,加速了土壤碳库的碳排放;另一方面造成对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破坏大自然生态链,致使地上植被退化,降低了植被固碳能力。

3.具体措施

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在继续保持和发挥长株潭地区在水稻、油料作物特有优势的基础上,通过提高科技的贡献率和比较效益,逐步优化农业内部用地结构和作物布局,种植适宜品种,发展特色高效低碳生态农业,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和农业集约化水平,最终减少农业生态系统的碳排放。在农业集约化运作方面,可以考虑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努力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由农户制转变为农场制。同时加速农业科技转化和推广,推动科技创新型农业发展。

(二)集约节能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

1.着眼点

长株潭地区近几年建设用地总量呈增加态势,其中以商住用地、工业园区和交通用地增速尤为显著;城镇建设中多采取了外延式的扩展方式,其他类型的土地不断被转变成建设用地,用地的不经济造成该地区均建设用地水平偏高;建设用地增长呈现空间非均衡性。

2.现状评价

化石燃料燃烧是产生CO2排放的最大人为排放源,而能源消耗主要产生在土地利用类型中的建设用地上,因此建设用地被认为是土地利用中最主要的碳源。而盲目扩张、粗放占地的城乡建设模式是导致大量土地利用碳排放的重要原因。

3.具体措施

在工业园区用地上,严格土地监管,建立完善土地节约利用硬约束机制,提高项目准入门槛,明确新建项目单位土地的投资强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等指标,逐步减少直接出让生地。在交通用地上,应树立土地利用立体观,鼓励和发展多模式交通体系和绿色交通,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推动新能源和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降低交通系统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从而有效控制该类用地的碳排放。在城市建设中,对基础设施进行低碳化建设,重视对地面的非硬化铺设,减少硬化材料的使用,保护土地生态系统,以保持地面固碳通气透水的自然功能;减少地面硬化面积,开发新型建筑材料,保持土地碳汇功能、降低土地利用碳排放量。

(三)绿心保育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

1.着眼点

长株潭地区资源丰富、景观生态具多样性,但作为湖南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长株潭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植被减少以及湿地减少等环境问题严峻。

2.现状评价

生态环境的恶化,往往伴随着的是湿地、植被量的减少及土壤的荒化,这不仅会影响到长株潭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使碳库(植被、土壤)遭到破坏,导致大量的碳释放,使生态环境陷入恶性循环。

3.具体措施

在现有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规划区的基础上,各县市区都要规划自己的生态绿心区域。在生态绿心区域,实施土地用途管制,遏制地类的不合理转化。对于矿产资源开发地区,要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注重开发区域的水土保持,防止其对土地资源造成进一步的破坏,加强对矿山资源开发中土地复垦的监管,建立健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强化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

(四)森林碳汇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

1.着眼点

长株潭地区虽然森林覆盖率并不低,但生态脆弱、人居环境改善缓慢的矛盾依然存在。森林以中以幼林为主,郁闭度不高,抗灾能力较差。森林林种较为单一,多样性较差,森林病虫害发生频繁。

2.现状评价

与工业减排相比,森林固碳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大、更具经济可行性和现实操作性。而林地的破坏,将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影响到碳吸收器的运行,使生态碳失衡。同时,高生物量的森林转化为低生物量的草地、农田或建设用地后,大量的CO2将被释放到大气中。

3.具体措施

加大生态林业建设力度,积极发展森林碳汇产业,积极培育碳汇林。通过植树造林减缓温室效应、降低CO2排放,加强城市绿化面积的建设,利用植被吸收城市的CO2。将林业产业建设与村庄绿化、四旁植树、农家庭院绿化结合起来,实现村庄园林化、农家庭院绿化效益化、公路林荫化、河道风景化。另一方面完善区域森林补偿制度,鼓励和支持企业捐资造林增汇,志愿减排。要建立“森林碳汇”交易平台,通过建立长株潭地区各县市区的“森林碳汇”交易市场,从而推动以森林生态价值补偿为基础的“碳汇”项目的大力发展。

五、低碳土地利用方式选择

长株潭地区的三大碳综合功能区由于碳排放情况和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应当根据各功能区的定位选择相适宜的土地利用方式(见表3)。其中,主要碳源区由于碳排放量相对较大,宜从减少碳排放入手,以生态循环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和集约节能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导;重要碳汇区由于碳净排放量较低,碳吸收量较大,宜从增加碳汇入手,选择绿心保育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和森林碳汇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而碳综合区则从两方面入手,采取“四位一体、因地制宜”的土地利用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将四种土地利用方式相结合,发挥各自的长处。

一、研究背景

(一)低碳经济与土地利用

2003年,英国政府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之中正式提出了低碳经济这一概念[1]。目前比较流行的定义是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德的阐述: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2]。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大气CO2含量增加的重要原因,其影响仅次于化石燃料燃烧[3]。为了顺应低碳发展的要求,土地利用必须要向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方式转变。自从低碳经济传入中国,中国学者和政府在低碳土地利用上也进行了大量研究,一方面诸多学者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对低碳土地利用进行理论上的探索,另一方面政府对低碳土地利用也进行了一些实践,这两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4~8]。但是目前国内针对城市群这一区域的低碳土地研究非常少,几乎是空白。

(二)研究区概况

长株潭地区地处湖南省东北部,下辖13个区、7个县,代管4个县级市,总面积28 088平方公里,总人口1 402万(2012年)。长株潭三市两两相距45km左右,呈“品”字型排布,是中国中南地区特有的城市群资源。

二、长株潭各县市区碳净排放现状

(三)数据来源

所用数据主要是依据2013年湖南省统计年鉴、长沙市统计年鉴、株洲市统计年鉴、湘潭市统计年鉴,《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总体规划2010―2030)》以及由长株潭各市统计局、国土资源局和林业局提供的数据和资料等。

(四)净碳排放现状

根据公式1和公式2,首先计算出2012年的湖南省碳排放量为7 070.11万吨,标准碳排放系数为0.3845万吨碳/万吨标准煤,然后将该系数与各县市区的GDP和单位GDP能耗相乘,得到长株潭各县市区2012年的碳排放量(见表1)。

根据长株潭各县市区2012年林地、草地、耕地面积数据以及公式3,得到长株潭各县市区2012年碳吸收量。将长株潭各县市区2012年碳排放量与碳吸收量相减,就可以得到长株潭各县市区2012年碳净排放量(如表1所示)。

根据表1可知,长株潭地区各县市区2012年碳净排放量排在前五位的为天心区、雨花区、长沙县、岳塘区和雨湖区;排在最后五位的为天元区、韶山市、株洲县、炎陵县和茶陵县,其中炎陵县和茶陵县的碳净排放量均为负值,表明炎陵县和茶陵县在2012年间碳吸收量大于碳排放,其碳排放均被吸收并有富余。

三、长株潭城市群碳综合分区

通过对长株潭地区各县市区碳排放情况的分析,结合长株潭生态绿心规划区区域分划情况,对长株潭地区进行碳综合功能分区(见表2)。

四、低碳土地利用方式探析

长株潭地区作为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中部城市,正处于经济建设的加速阶段,要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前提,而不是一味地为了追求低碳,而抑制了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从减少“碳源”和增加“碳汇”两个方面入手,提出了生态循环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集约节能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绿心保育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和森林碳汇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从而达到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的。

(一)生态循环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

1.着眼点

长株潭地区是典型的农户制农业,农用地经营方式仍较为粗放,土地利用程度不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与现代农业先进地区差距明显,滥用化学肥料及农药的行为普遍存在。

2.现状评价

农业生态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大约占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的7%~20%,但另一方面,农业生态系统又是减少陆地生态系统碳排放的最大潜在因素。长株潭地区农用地较为粗放的经营方式和滥用化学肥料及农药的行为,一方面导致土壤板结、耕作质量变差,加速了土壤碳库的碳排放;另一方面造成对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破坏大自然生态链,致使地上植被退化,降低了植被固碳能力。

3.具体措施

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在继续保持和发挥长株潭地区在水稻、油料作物特有优势的基础上,通过提高科技的贡献率和比较效益,逐步优化农业内部用地结构和作物布局,种植适宜品种,发展特色高效低碳生态农业,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和农业集约化水平,最终减少农业生态系统的碳排放。在农业集约化运作方面,可以考虑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努力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由农户制转变为农场制。同时加速农业科技转化和推广,推动科技创新型农业发展。

(二)集约节能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

1.着眼点

长株潭地区近几年建设用地总量呈增加态势,其中以商住用地、工业园区和交通用地增速尤为显著;城镇建设中多采取了外延式的扩展方式,其他类型的土地不断被转变成建设用地,用地的不经济造成该地区均建设用地水平偏高;建设用地增长呈现空间非均衡性。

2.现状评价

化石燃料燃烧是产生CO2排放的最大人为排放源,而能源消耗主要产生在土地利用类型中的建设用地上,因此建设用地被认为是土地利用中最主要的碳源。而盲目扩张、粗放占地的城乡建设模式是导致大量土地利用碳排放的重要原因。

3.具体措施

在工业园区用地上,严格土地监管,建立完善土地节约利用硬约束机制,提高项目准入门槛,明确新建项目单位土地的投资强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等指标,逐步减少直接出让生地。在交通用地上,应树立土地利用立体观,鼓励和发展多模式交通体系和绿色交通,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推动新能源和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降低交通系统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从而有效控制该类用地的碳排放。在城市建设中,对基础设施进行低碳化建设,重视对地面的非硬化铺设,减少硬化材料的使用,保护土地生态系统,以保持地面固碳通气透水的自然功能;减少地面硬化面积,开发新型建筑材料,保持土地碳汇功能、降低土地利用碳排放量。

(三)绿心保育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

1.着眼点

长株潭地区资源丰富、景观生态具多样性,但作为湖南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长株潭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植被减少以及湿地减少等环境问题严峻。

2.现状评价

生态环境的恶化,往往伴随着的是湿地、植被量的减少及土壤的荒化,这不仅会影响到长株潭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使碳库(植被、土壤)遭到破坏,导致大量的碳释放,使生态环境陷入恶性循环。

3.具体措施

在现有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规划区的基础上,各县市区都要规划自己的生态绿心区域。在生态绿心区域,实施土地用途管制,遏制地类的不合理转化。对于矿产资源开发地区,要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注重开发区域的水土保持,防止其对土地资源造成进一步的破坏,加强对矿山资源开发中土地复垦的监管,建立健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强化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

(四)森林碳汇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

1.着眼点

长株潭地区虽然森林覆盖率并不低,但生态脆弱、人居环境改善缓慢的矛盾依然存在。森林以中以幼林为主,郁闭度不高,抗灾能力较差。森林林种较为单一,多样性较差,森林病虫害发生频繁。

2.现状评价

与工业减排相比,森林固碳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大、更具经济可行性和现实操作性。而林地的破坏,将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影响到碳吸收器的运行,使生态碳失衡。同时,高生物量的森林转化为低生物量的草地、农田或建设用地后,大量的CO2将被释放到大气中。

3.具体措施

加大生态林业建设力度,积极发展森林碳汇产业,积极培育碳汇林。通过植树造林减缓温室效应、降低CO2排放,加强城市绿化面积的建设,利用植被吸收城市的CO2。将林业产业建设与村庄绿化、四旁植树、农家庭院绿化结合起来,实现村庄园林化、农家庭院绿化效益化、公路林荫化、河道风景化。另一方面完善区域森林补偿制度,鼓励和支持企业捐资造林增汇,志愿减排。要建立“森林碳汇”交易平台,通过建立长株潭地区各县市区的“森林碳汇”交易市场,从而推动以森林生态价值补偿为基础的“碳汇”项目的大力发展。

第4篇:土壤保育的概念范文

规划园区通过生态经济型治理,将园区治理、区域特色及市场推动有机结合起来,是发展新型环保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是以小区域尺度范围为单元,根据区域内现有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及水土流失现状等综合因素,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及经济政策和措施,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综合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等来治理研究区域经济的一种治理模式[1]。该模式在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寓经济效益于生态治理措施之中[2]。本文以广州某珍稀植物园为例,通过园区内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治理,建设集园林科技研发、环保科技研发、奇木异花展示于一体的纯生态庄园,构建拥有原创自主知识产权的园林、环保技术研发平台和展示中心,并按照园区整体规划,配套适当的生活居住与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当地经济结构,带动周边农民致富,促进园区的快速健康发展,为探讨我国南方丘陵区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提供技术支持。

1园区基本情况

园区地形为不规则拳形状,占地面积约192.72hm2。区域内以林地、草地为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表高程在167.8~354.92m之间。由于历史原因,区内的多处地表地貌已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地表冲刷变形,基本上不能生长植物。项目区所在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为21.4℃;多年平均降雨量为2270.6mm,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草植被覆盖率达80%;土壤主要包括赤红壤、红壤、红色石灰土和海(河)冲积土,以红壤、赤红壤为主,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为主,水土流失容许值为500t/(km2•a),属广东省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

2园区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的建立

2.1园区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总体规划园区规划的生态经济型水保模式根据实际用地现状,形成“阴阳核心”、“一轴两带多组团”的布局结构模式。阴阳核心:山塘水景与坡地园景形成园区中心。修建环塘路将设计的山塘与坡地分割开来,体现“阴阳分离”的空间层次,同时利用水系在山塘中划割出3个小岛,增加了水面景观的层次感。一轴:贯穿全园区的一条“农业+林业+生态”的主轴,长度为2.2km,它的功能既是交通主轴,也是景观轴,用此轴来组织“农业+林业+生态”场景的依次展开。两带:修建2条东西向次干道的连接线,把整个园区内的所有景观节点及建筑组群联系在一起,改变现状一团散沙的局面。多组团:指由主干道分隔成为若干建筑组团,每个组团具有不同的地貌形态、不同的景观特征以及不同的观光内容,由此形成园区景观与展示的特色,充分体现生态示范园区的主题意义。

2.2园区功能分区及水保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布设

2.2.1园区发展功能定位园区包含的深层内核定位于纯生态的概念,依靠科技和文化手段,大力发展和开拓环保科技研发展示中心、园林科技研发展示中心、国际园林会展中心和名优花卉的培养展示中心等4大主要功能[3]。庄园“全生态”的主题体现在庄园建设、格局、经营项目空间中充溢着的“纯环保”、“真绿色”并通过人环科技的导入具体强化和引导了消费者的生态概念[4]。

2.2.2园区功能组织与分区根据园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将该园区划分为6个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分别是综合管理区、配套设施区、中心园区、水保示范区、开发复垦区及生态控制区,各区功能详述如下:①综合管理区该区位于园区的北端,是园区的生产管理中心,面积为8.94hm2。该区一方面为园区内的工作人员提供了日常办公生活场所及进出园区的方便;另一方面为组织进出示范园的来宾,具有导引和提示的作用。同时,有效地与各种植区的管理站点形成灵活便捷的管理服务网。②配套设施区该区设置在综合管理区的南边,面积为4.48hm2,是为了有效地联系北端的管理服务区与南端的各个功能分区而建立的。区内布置与农业系统、林业系统、生态系统、人文景观系统相协调的配套设施,主要设置农林工具棚舍、大型停车场地、堆场、服务中心、景观大道起点等内容。③中心园区该区为园区的核心景观之一,位于园区的中部,以灌溉蓄水山塘的水面景观结合坡地的中心种植园,形成“阴阳核心”,面积为31.98hm2。主要功能是提供以水体为介质的灌溉、观光等项目及为来宾提供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农科技术调研等内容。④水保示范区该区位于园区的东部,是园区中自然生态的重点覆绿区,同时也是来宾学习及观光的示范培训基地,面积为8.82hm2。该区大面积原始地貌生态环境较差,建设重点是植被的恢复、补植和保育。主要建设内容有完成坡改梯、营造水保林及经果林、生态修复、保土耕作、种植草皮、遏制水土流失等项目。⑤开发复垦区该区主要分布在园区的西部,面积为37.62hm2。区内由于多处进行过采矿生产,造成地表地貌破坏,需通过复垦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土地区域。该区的主要建设重点是重建矿区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⑥生态控制区该区属园区的原始生态林地的重点保护区,主要由几个地块组成,分布在园区近边界四周,面积为100.86hm2。主要功能是展示岭南连绵山丘的自然风貌、生态状况,以及人文历史和地方习俗。同时起到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保持自然地貌特色、加强水源涵养地的作用。

2.2.3分区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措施布设①综合管理区该区主要设施有办公楼、仓库、职工活动中心等建筑,要求总体布局合理,具有田园山庄的风貌。区内水保措施布设强调因地制宜、空间塑造,根据不同的用地条件、道路走向和景观环境,在区内布设乔灌草混种绿化美化工程,树种多选用阴香、桂花树及细叶榕等,同时在中心四周布设生态排水沟、边坡采用生态护坡等进行防护,使中心建筑与周边自然相融合,打造新型的生态建筑区。②配套设施区该区水保设施布设按照山地农林业开发的立体框架,以宜则宜配套生态功能,尽力体现田中绿野、山中绿荫、道中绿廊、沟中碧水、庄中花、草、树相映衬。在各个种植区建设蓄水池、生态排水沟、铺设林间小道,建设排洪、排水沟等,并在区内道路两侧布设绿化美化植物,营造出一个典雅的园林景观节点,成为形态自然、明快流畅、现代的农林业种植庄园标识性主体。③中心园区中心园区提供以水体为介质的灌溉、观光等项目及为来宾提供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农科技术调研等内容。该区主要水保设施建设内容有修整山塘水岸、修建排洪沟及环塘道路以及滨水游览服务设施,在环塘路线进行绿化美化措施,形景观带。与山塘对望区域形成梯田景观,打破农田景色一览无遗的单调而形成步移景异的多层次景观,提供多样化的视觉感受,构成中心园区的景观特色。④水保示范区水土保持是规划园区发展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该区大面积原始地貌生态环境较差,建设重点是植被的恢复、补植和保育。该区主要水土保持措施有表土剥离及防护,完成坡改梯、营造水保林及经济果木林、生态修复、种植草皮、遏制区域内水土流失等项目。⑤开发复垦区该区内拟布置大棚苗圃基地、农科实验基地、创意农业示范区等。区内由于多处进行过采矿生产,造成地表地貌破坏,需通过土地整治、土地复垦及在区域内布设生态排水沟、生态护坡等措施,使其恢复农业耕作及生态环境,区域水保措施生效后形成大面积的农耕景观;同时兼有绿化美化景观,既体现观赏性,又体现实用性,形成一个集观光和优化生态环境的高科技农业生产示范场所。⑥生态控制区该区分为2部分:一部分为进行过采矿生产而造成地表地貌破坏的区域,需通过土地整治、土地复垦及在区域内布设生态排水沟、生态护坡等措施,治理后作为林业用地、植树造林、多种珍稀植物组合,完成多种生态功能;另一部分为成片保留的天然林地,分布在园区近边界四周,形成天然环状的绿色屏障,该区域项目建设过程中不进行扰动。

3规划治理效果及效益评价分析

3.1规划治理效果工程建设过程中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恢复植被,采取造、封、飞、管、改等措施,实行“点、线、面”和“网、带、片”、“乔、灌、草”相结合,建设多树种、多林种相结合、功能齐全的林地生态系统,打造出一集园林科技研发、环保科技研发、奇木异花展示于一体的纯生态庄园。

3.2水土保持效益分析评价①生态效益园区建成后,彻底扭转区域内水土流失问题,改善生态状况,同时防止了土壤养分流失,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加土壤肥力;而运行期的水土流失量降低到微度〔F<500t/(km2•a)〕。在施工期间,所有的开挖、面得到有效的防护,完工后林草植被的恢复,减小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5]。②社会效益该项目进行土地复垦整理工作,彻底治理地质问题;引进高科技农林业项目,加速园区治理一体化建设的实施,研究和探索出一条充分利用废弃矿山土地资源,建成现代化高效农林业示范园区,促进毁损土地的恢复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园区建成后同时结合地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当地林业产业布局积极发展工业原料、木本药用林及经果林,促进项目区及周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6]。

第5篇:土壤保育的概念范文

很多人可能以为这些水危机是别人的事,与台湾无关。而且台湾降雨丰富,年平均雨量达2510毫米,约为世界平均值之2.6倍,因此我们长期以来都可以享用低价、随手可得且干净的自来水。这长期的生活经验使得很多人以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以致于用水较为浪费,台北人均每日用水量较新加坡、首尔、大阪、东京都高。但事实上,台湾地狭人稠,每人每年所分配雨量仅及世界平均值之七分之一;雨量在时间及空间上之分布极不均匀,因此有些地区时有旱灾;山高水急,因此水资源的保育与利用都很困难;地质年轻且属台风与地震带,因此易致坡地灾害及水灾。这些外在条件使得台湾处于水危机风险阴影之中,再加上长期以来水管理失灵及未来长期的气候变迁,很多具远见之士认为台湾水危机已是深沉的危机。

关于水资源的书籍近年来大量出版,但大多是以较专业科学的角度来分析讲解,让一般大众难以亲近。然而这个问题在当今世界是如此迫切,所有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人们,都应该要对此问题有基本的认识与了解,从而运用自己的力量来影响决策,改善现状。因此,一本简洁易懂的水资源入门书是必要的,而《水资源地图》这本书,正好符合这样的需求。

这本最新最实时的地图集,透过丰富的图画、地图、照片、表格,分析了关于水资源的最新思维以及各种重要议题。清楚、简单的图文叙述,一个跨页谈一个主题,100页左右的篇幅,让读者在短时间内掌握21世纪最重要能源——“水”——的所有知识。

除了形式上易读之外,书本的内容丰富,涵概广泛:包括缺水、洪水、气候变迁、水库、养殖渔业、工业用水、水力发电、水污染、水足迹 、水资源管理、水价、水的冲突与合作,以至于瓶装水等等的问题。

《水资源地图》的英文版原书The Atlas of Water,是由Myriad Editions所制作出版,这是一家极富经验的出版社,制作了许多本细腻的资料地图集,同时也非常关注全球的环境及人权议题。然而,在中文化的过程中,由于英文版中关于台湾的数据有诸多缺漏,为了让台湾读者更了解自己的土地与环境,并能够比较台湾与其它地区对水资源的因应,所以编辑部特别邀请了台湾两位水资源专家提供协助,“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萧代基为此书写序,而台湾大学环境工程学研究所教授骆尚廉则为本书增加了台湾的数据。此外,译者王惟芬也是科普/环保方面的专家,更确保中文翻译的正确流畅。

希望《水资源地图》一书的出版,能让越来越多的民众重视这个关系到民生未来的危机,之后更进一步从改变自己的生活形态开始,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宝贵资源。

李佳姍

联经出版公司主编

工业化的生活形态,无论是受益于进口产品还是国产品,都消费了许多隐含在食品和商品中的“虚拟”水。

我们所吃和所用的一切东西,从汽车、电脑到工业机械,不是本身含有水,就是在制造过程中用到水。先进的饮食也比以往用来果腹的食物用到更多的水,主要是因为生产肉类所用的水高于谷物。换言之,国际贸易之中也有“内含水”(embedded water)。

“水足迹”的概念,是测量在食品、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模式中,直接或间接用掉的水。进口和国产品的用水也会算在内,并将出口的部分扣除掉,加到进口国的总额上。因此,显示水足迹的地图会迥异于显示直接用水的地图,因为后者忽略了无形的“虚拟”水贸易。

第6篇:土壤保育的概念范文

随着建成的几个市镇发展饱和,今年以来香港政府提出开辟新界东北的土地,建立起快速发展的新市镇,结果激起了一批人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政府手头还有土地,不应现在征用新界东北的土地,更不应剥夺香港的最后一片田园。比起“发展才是硬道理”,他们更相信城乡协调共荣,农地值得保育。

社会议题的酝酿发酵,其实也可以在大学里完成。在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从两三年前开始就有了一个叫作“点子创作”的分支,在这个分支下的同学不用参与新闻实习和刊物制作,而是专门进行社会议题的讨论和推广。今年,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就针对新界东北发展的问题,发起了名为“还园”的社会运动。

田园,对我来说,从来都很近,又很远。

我来自中国内地,香港人经常问我“几时返乡下”,一开始我以为他们指乡村,后来才发现是说家乡。但是实际上,我是自小在城市长大的孩子,甚至亦有娇生惯养,“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嫌疑。虽然我的外公外婆至今仍生活在农村,年纪太大而无法种田只能种菜,但我竟从未试过耕种,即使是在探望他们的时候。我几乎未踏足过街市,因为饭菜都有家人准备,我分不清什么样的蔬菜较新鲜,或有机食品的标志是什么样子。

所以,若不是参与“还园”,我恐怕至今对农村、农业或是农民仍无什么直观的认识。也许是刻意逃避,也许是无意识忽略。但我却深知,中国还有大多数人是农村户口,所谓的“三农问题”,乃至城乡如何均衡发展,一直都是极重要的社会议题。

从还园第一击“庞一鸣・还园:独家试菜野餐会”开始,我就进入了一种体验田园生活,并反思城乡关系的状态。我无法忘记那个妙不可言的午后,在有温暖阳光覆盖的新亚草地上,我们吃着笑着聊着――有音乐,有朋友,有沙律、烤面包和花茶,有一位我之前并不认识的前辈,对我们讲述他对香港农业的态度。我惊奇地发现,从本地农田中获取的新鲜原材料所制成的食物如此美味,面包的质感比我吃过的绝大多数糕点都要香甜绵软,蔬菜沙律的气息又是那么清新,还有,我在那个午后第一次喝到微酸而开胃的洛神花茶,就爱上了那种味道。庞一鸣诚恳地跟我们分享了许多观点,比如讲到政府思维的滞后,一味追求发展所带来的恶果。

他又讲到台湾和其他地方,本地农业所建立起来的大家对食物质量的信任感,是那些国际质量认证机构难以取代的,因为认证往往会提升成本,让更少人能享用到有机认证的食品。这不禁让我想到,在毒奶粉、塑化剂、注水肉横行的中国内地,大家早已失去了对食物的信任感,也意味着丧失了对其他人的信任。

分享过后,我们还在草地上一起玩游戏。庞一鸣让我们根据自己对于耕种和对资本主义等概念的疏离程度,围绕着草地上的一块石头决定自己或近或远的站立位置。我所站的位置离耕种很远,因为我真的不曾下地耕种,连种植植物也是很小的时候才试过。然而,我站得离资本主义也很远,庞一鸣轻触我们的肩膀,听我们的原因,我便说道:“一直以来都不太喜欢资本主义,觉得不相信它的话,人会活得比较有力量。”资本主义的发展逻辑过度榨取了自然资源和每个人自身的精力,创造出我们难以完全消耗的纸醉金迷,结果就让人迷失,让人忘记生活本来可以有简单的,超越利益计算的幸福――落日、田野、蔬菜、清水,以及信任感。

后来,我正式加入了“还园”工作小组,参与了“还园生活节”的宣传活动。我真的很享受作为 “单车宣传小队”的一员,穿着红衣踩着单车环绕中大校园,落力为“还园生活”节宣传呐喊的感觉。在陡峭的山坡上骑车总能给人以格外刺激的感觉,更何况那些单车可谓非常有型。一开始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踩单车宣传,后来一想便觉得实在很合理,单车不仅环保,也是农村很常见的交通工具。“还园生活节”既然是给人体验农耕之乐,分享自然与生活,我们的宣传方式也要与此呼应才是。

宣传那天气温很低,甚至下起了蒙蒙细雨,但我们仍然坚持,从新亚山顶到大学站山下,吸引了许多目光,也耗费了不少口舌,只希望能换来多一点同学的参与。因为在我自己看来,“还园生活节”也实在是很值得参加的活动。到现在我还能背出当天的宣传口号:“我们是新闻与传播学院点子创作,12月4日,还园生活节,中大未圆湖,杨秉基,卓佳佳,沈祖尧,看纪录片,亲手耕田,整姜饼人,整润唇膏……”一开始我们都有点害羞,声音也有点七零八落,但进入状态以后,就变得很有底气,在风雨中自豪地向大家介绍着关于“还园生活节”的一切。当然在宣传策略方面,我们不得不动一点脑筋,比如说亲手做的有机食品和护肤品可以当作圣诞小礼物送给朋友,又便宜又有心思,可以免去思考买什么圣诞礼物的麻烦。

第7篇:土壤保育的概念范文

关键字:湿地公园

蓝水新城位于陕西蓝田县城城南,地势平坦,具有天然的山水资源,紧临霸河,而且霸河历史悠久,西安霸河是秦穆公振兴秦国,独霸西戎后为纪念霸业而命名的河。据历史记载从有此河到现在,从没有干枯过更没有断流。而且河底与河滩的高度差不是很多,根据国家现在提出的《湿地保护条例》环保理念建设等,蓝水新城很具备做湿地公园,主要分一下各方面说明:

一、什么是湿地公园:

"湿地"作为一类特殊的生境的研究始于本世纪70年代初拉姆萨国际湿地公约的缔约之时。简单的说,湿地是一类介于陆地和水域之间过渡的生态系统。湿地公园(WetlandPark)的概念类似于小型保护区,但又不同于自然保护区和一般意义公园的概念。根据国内外目前湿地保护和管理的趋势,兼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功能的湿地景观区域都可以称之为"湿地公园",如香港的米埔国际重要湿地(面积380公顷),澳洲的MoretonBayMarinePark和维多利亚公园、日本的铳路湿地国际公园(保护区),都是利用典型的湿地生物多样性的景观和该地在流域或河口区的重要地位,以及作为亚太迁徙水鸟通道的独特性,在保护区内的缓冲区或实验区内规划了不同意义上的湿地公园,以谋求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不同景观资源的平衡点。

湿地公园的建设是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也是湿地保护和保育理论的实践成果。目前在国内外,尚未有人给湿地国际公园确切的定义。按照一般文献资料上的理解,湿地国际公园应该保持该区域的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并趋近于自然景观状态,维持系统内部不同动植物种的生态平衡和种群协调发展,并在尽量不破坏湿地自然栖息地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最终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湿地公园的最大特点在于主题性、自然性和生态性。拟规划建设的崇明东滩湿地国际公园位于崇明东滩保护区境内的缓冲区和核心区的交界处,即1992年和1998年大堤之间的东旺沙B滩,面积为3万亩。建成后的湿地国际公园兼有保护、科研、教育、旅游观光等功能,是建设中的上实现代农业园区和上海市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区域整体功能的重要补充和完善。

二、湿地的标准:

1:如果一块湿地包含适当生物地理区内一个自然或近自然湿地类型的一处具代表性的、稀有的或独特的范例。

2:如果一块湿地支持着易危、濒危或极度濒危物种或者受威胁的生态群落。

3:如果一块湿地支持着对维护一个特定生物地理区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的植物和/动物种群。

4:如果一块湿地在生命周期的某一关键阶段支持动植物种或在不利条件下对其提供庇护场所。

5:如果一块湿地定期栖息有2万只或更多的水禽。

6:如果一块湿地定期栖息有一个水禽物种或亚种某一种群1%的个体。

7:如果一块湿地栖息着绝大部分本地鱼类亚种、种或科,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种间和/或种群间的关系对湿地效益和/或价值具有代表性,并因此有助于全球生物多样性。

三、湿地功能:

湿地生态系统各组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湿地生物组成和活动受湿地水分、土壤和小气候等多种条件控制,湿地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湿地的水分和土壤条件等又有着反馈作用。这些因子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湿地产品和服务。植物光合作用所产生初级生产物,除部分作为湿地动物的食物来源外,这些湿地产品如被采收,输出湿地边界,进入当地市场时,就产生了一定的社会经济价值。

湿地植物在生命活动中的养分吸收、固定转化过程产生了净化沉积功能,使湿地土壤和湿地径流中的过量养分、农药残体、工业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得到固定和转化。

转贴于

湖岸和海岸生长的湿地植物如芦苇、红树林等抵御风浪、水流的侵蚀产生了湿地的抵抗自然力功能。湿地的这些功能虽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这些功能的存在实际上减少了因污染、富营养化、侵蚀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因而具有可计算可量度的经济价值

湿地效益;

湿地效益是湿地所提供的功能、用途和属性的总称。湿地的效益来源于湿地内部生物、物理、化学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其价值的大小取决于湿地规模、作用性质和该湿地所处的人类社会经济环境。当各组分之间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所产生的产品和服务也即为湿地的功能、用途和属性进入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时,在湿地周边经济背景控制下,湿地的功能、用途和属性的经济价值最终将以当地市场价值表达出来。

四、湿地产品:

水稻是湿地的重要产品之一,在农业生产发展和历史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追溯到7000多年前中华民族开启有史以来可以考证的农业文明之时,现在则养育着全球近半数人口,成为世界上食用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农作物。栽培稻的祖先是野生稻。由于生物学特征具有普通栽培稻的表现,所以被认为是广泛传播于世界各国的普通栽培稻的唯一祖先。

在历史的长河中,水稻人工栽培品种已经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形成了约4万个地方品种,不仅本身是人工湿地作物,而且依然离不开生存在自然湿地中的野生稻,因为它们的生物学和经济学诸方面的优良特征需要野生稻自然演替进化中选择压力所形成的优良遗传基因提供支持。被誉为杂交水稻育种之父的科学家袁隆平,就是利用分布于海南的普通野生稻遗传基因,培育成水稻三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并成功推广,开创了我国大面积栽培杂交水稻的局面,降低了制种成本,提高了水稻产量,获得巨大经济效益。

五、湿地水资源的含义:

水资源是指地球表层可供人类利用的水,包括水量、水域和水能资源。水资源以大气水、海洋水、河流水、湖泊水、水库水、冰川积雪、冻土水、地下水、生物体含水等各种形态存在。由于目前海水和其他咸水体能被直接利用的数量很小,两极冰盖和永久冻土中的水、岩石中的结晶水等也极少被利用,因此,水资源主要指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中的淡水资源。其中河流水因易于开发利用,又能在短期内得到更新交替而最为重要。所以,一般来说,河流径流总量是一个地区水资源量多少的重要标志。

六、湿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开发自然、利用自然资源时,既满足当代人生存、发展的需求,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既要保证今天经济的适度增长和结构优化,又要保持资源永久利用和环境优化,从而做到环境与经济的有机协调,实现持续共进、有序发展。

七、湿地气候变化与人类健康: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研究报告,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加剧,迄今仍没有减弱的迹象。据初步估计,全球2。4%的腹泻病例和2%的疟疾病例是由于气候变暖引发的,仅去年夏天欧洲各国出现的热浪就导致两万人死亡。

气候变暖与疾病有何关系?科学数据显示,全球平均气温每升高1C,气候带就会向极地方向推移约100公里,这意味着热带的边界会扩大到亚热带,温带部分地区会变成亚热带,而某些气候带和气候类型会因为高山、海洋和荒漠的阻隔而彻底消失。事实上,热带是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高发区和病毒性疾病最大的发源地。温带地区的边暖将使感染或携带致病的病原体的昆虫和啮齿类动物的分布区域扩大,延长疾病的危害期并增加这些疾病扩散的可能性。

第8篇:土壤保育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烟叶质量;标准;现状;制约因素;提高措施;云南大理

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1-0069-02

烟草是叶用经济作物,既讲求产量,更注重品质。而烟叶品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具有时间性、地域性。目前主要以外观品质、化学成分、评吸鉴定、物理特性和烟叶卫生等方面评定烟叶的品质[1-2]。

1 优质烟草质量标准

1.1 外观质量标准

1.1.1 实现评吸质量要求。达到风格特色突出,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较足,劲头适中,刺激性较小,杂气较轻,余味较干净、舒适,工业适用性较强。

1.1.2 实现外观质量要求。达到成熟度好,颜色桔黄,光泽强,色度浓,弹性好,组织疏松,身份适中;上部烟以成熟度为主要目标,可适当放宽残伤7.5%左右。

1.1.3 实现化学指标要求。烟叶化学成分整体协调,总植物碱(%)、总糖、还原糖、总氮、钾、氯均达到要求。

1.1.4 实现烟叶风格特色定位要求。香气风格特征明显,具有典型清香型风格,香气质细腻、柔和,刺激性小,余味干净舒适。主要用于大理卷烟的中高档规格,在“南京”卷烟配方中占10%~12%的比例,作为主料烟叶使用,起到平衡烟香、丰富烟香、细腻烟气的作用。由于江苏卷烟产品结构高,随着品牌的扩张,对于高等级烟叶尤其是中部上等烟叶保持着旺盛的需求。

2 大理州烤烟生产质量现状

2.1 基础设施薄弱

大理州的烤烟生产基础设施薄弱,装备水平偏低。基础设施配套率不足,密集烤房尚未形成规模,新的烘烤工艺难以推广,制约着烟叶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有的育苗业主责任心不强,烟苗质量不高。

2.2 科技贡献率偏低

大理州的烤烟生产创新能力不强。烟叶生产实用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较弱,烟叶生产管理人员和烟农素质还有待提高。部分烟农对地膜烟管理不到位,效益不明显。

2.3 抗灾能力薄弱

大理州烟叶生产自然灾害频发,但烟叶生产防灾减灾体系还未形成,平均年份烟叶受灾面积达15%左右、损失600 t左右。

2.4 政策扶持面不够

大理州烟叶生产支持手段不足。目前,尚未完全建立烟叶生产投入机制,对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比重低、地方政府按比例配套建设资金难,群众积极性还有待提高,加快烟叶发展增效的难度增大。

2.5 烤烟肥料配方单一

烟叶质量特色不足,需求导向不明确,减氮增密、提前移栽、节水灌溉、烟田轮作等关键技术措施不到位,配套保障措施不足。

3 制约因叶质量提高的因素

部分地区对以集中分级定时收购为主,烟站一体化收购为辅的专业化分级散烟叶收购模式认识不到位,考核不严格,分级把关不严,影响了烟叶的收购质量;部分烟农不按照规定时间安排交售烟叶,“前松后紧”的情况仍然存在;部分烟站收购不平稳,忽高忽低,影响收购进度和烟叶等级合格率。

质量问题一直是烤烟生产的核心问题,生产上一直宣传种植优质适产的中颗烟。而在现行的收购过程中,能够进入上等烟行列的往往是“憨烟、二憨烟”,甚至是打顶过矮的烟叶。而所谓的中棵烟烘烤出来后大部分都被收到了中等烟中,很难进入上等烟,农户种中棵烟得不到实惠。如此收购行为无形中误导了生产,烟农边采烤边施肥、矮打顶现象屡见不鲜,因此也就出现了烟叶内在化学成分不协调,烟碱、总糖等含量偏高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着烟叶质量的提高。

4 提高烟草质量措施

4.1 适度规模种植提高品质

4.1.1 鼓励规模种植。在机械化耕作、特色品种推广、膜下小苗移栽、商品化烘烤、绿色防控、土壤面源污染防控等方面加快科技兴烟步伐。按照“优化区域、优化农户、优化地块、优化品种”的原则,优化烟叶资源配置,加快发展规模种植主体,推进适度规模种植,优化传统种植户,重点发展3 hm2种植专业户,稳定发展烟叶农场。户均种植烟叶面积达到3 hm2以上,3 hm2以上连片种植面积达到85%以上,种烟户和烟叶农场覆盖率分别达到90%以上[3]。

4.1.2 开展政策扶持。稳步实施“烟田下山”和“集约种植”工程,建设百亩示范田,3 hm2以上家庭农场占比达到50%,把烟区向平坦连片、烟水配套的区域转移,把资源向“种烟能手”和“家庭农场”集中。全面落实提前集中移栽、减氮增密、水肥一体等关键技术,推广烟杆、地膜回收利用,巩固烟田防灾减灾体系,深入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4]。

4.1.3 推广实用技术。在提高标准化生产技术落实到位率的基础上,重点抓实最佳节令适时集中早栽、膜下小苗抗旱节水移栽、土壤改良平衡施肥、专业化科学烘烤4项实用技术运用落实。加大膜下小苗抗旱节水移栽技术推广。

4.1.4 实施优质烟叶项目。落实好中选优的原则科学规划布局,以提高烟叶成熟度为核心,全力抓好项目区前茬安排、移栽节令、成熟采烤、风险防范等工作,确保大田生育期,为卷烟高端品牌提供优质原料保障,实现烟农、工业“双收益”[5]。

4.2 完善烤烟种植区划

大理发展烟叶生产,调整优化烟区布局,持续增强发展后劲。

4.2.1 优化产区布局定位。充分利用大理州现有的体量优势,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推进基本烟田综合配套设施建设,依托专业合作社,持续提升烟叶现代化生产的机械化、工序化、专业化服务水平,持续推进烟区规模、质量、效益协调稳定增长,推动上等烟比例、收购均价、等级纯度、收购进度等关键指标进入全省领先水平[6]。

4.2.2 优化烟农队伍。结合历年生产实际,对现有种植农户进行优化筛选,将烟叶生产计划倾斜到基础、发展较好的烟区和农户,进一步稳定骨干烟农队伍,使烤烟产业成为烟农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划片管理区积极探索对烟农的奖励和淘汰机制,淘汰水平不高的烟农,把淘汰烟农的种植合同奖励给那些种植水平高的烟农,逐步向职业烟农发展[7]。

4.3 强化技术管理

4.3.1 狠抓合作社建设。在现有的合作社功能基础上,积极开展育苗、机耕、烘烤专业化服务探索,提高合作社服务效能。优化合作社服务队伍,适当扩大人均服务面积,建立合作社服务队伍脱产、异地交流机制,提高合作社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努力构建“种植在户,服务在社”烟叶生产组织形式,着力提升连片种植率、土地流转率和专业服务覆盖率。要以烟农合作社建设为平台,重点在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上下功夫,积极引导、规范合作社内部管理,为烟农提供高效、便捷的专业化服务。

4.3.2 强化种植管理。对现有的育苗业主进行认真筛选,坚决淘汰那些责任心不强、育苗质量低的业主;对留下来的业主,要加强考核管理,确保培育出合格的壮苗,让烟农满意。狠抓中耕管理,抓好提沟培土、中耕除草和病虫害防治工作,特别要抓好按时盖膜、揭膜、地膜回收工作。对不按时盖膜、揭膜和回收地膜的不予兑现补贴。

4.4 兼顾经济和生态效益

4.4.1 坚持绿色发展。着力促进烟叶生产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核心原料基地实行清洁生产、保健栽培,为绿色烟叶发展奠定基础。全面实施绿色烟叶标准化生产,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清洁安全的新型绿色生态优质烟叶生产模式;加强地膜回收和烟株残体清除,减少农业内源性污染;在植烟土壤保育、绿色植保防控等方面攻关,大力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等农业技术,促进烟叶生产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4.4.2 严格专业化分级。严格对初分级人员的考核,坚持不合格烟叶退回制,努力提高烟叶纯度和等级合格率。要坚持“集中运输、代表交售”模式,改变交烟“前松后紧”的状况;要加大对收购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思想教育,至始至终做到平稳收购,努力提高上等烟比例和均价,收购人员要做到熟练掌握收购等级标准尺度,做到公平、公正收烟。加强收购质量管控。按照宜改尽改原则,加大站点一体化设施改造力度,抓实精益收购管理措施,加强质量管控前移及过程监管,切实提高烟叶纯度及等级合格率。

4.4.3 加强烤烟合同管理,坚守规模计划红线。“十三五”期间,国家明确了“控制总量、稍紧平衡”的烟叶调控方针,稳定规模、守住红线至关重要。划片管理区加强合同管控,继续坚持合同签订标准,抓实面积核查和合同监管,坚决杜绝空、假、虚合同,确保烤烟合同面积栽足种实。强化源头控制和过程监管,切实维护计划严肃性,守住烟叶“双控”底线,确保既不超种超收,又能高质量完成计划任务。

统一烟叶的质量问题认识。烤烟生产部门应与烟厂、复烤厂在烤烟田间生长指标及收购等级指标上形成共识,结合理想烟株的田间长势制定出合理的等级标准,使农业生产与工业需要紧密结合,最终使大理州的烟叶生产走上良性循环,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的需要。

4.5 坚持共享发展,着力提高烟草产业扶贫富农能力

把共享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作为烟叶工作的重要任务,用好烟叶价格和补贴政策,努力通过转变烟叶生产方式、推进适度规模种植、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降低烟叶生产和劳动用工成本等“降本增效” 措施,切实促进烟农持续增收和烟区经济社会发展。要充分发挥烟草产业优势,结合大理州“三农”发展大规划,继续加大水源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大力实施产业扶贫、精准扶贫,扶贫资金重点投向建档立卡贫困村寨、贫困农户,帮助解决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扶持发展产业,夯实脱贫致富基础。

坚持协调发展,着力推动烟叶生产效益的可持续增长。主动适应烟区转移、市场变化等新情况,科学地把握烟叶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优化烟叶生产经营各要素资源配置,按照做强大理烟区的原则,积极主动调整布局。协调处理好烟叶生产提质增效与工业原料需求结构的关系,努力生产质量更优、等级纯度更高、工业适用性更强的烟叶原料,在满足工业生产需要的同时,协调处理好烟农增收与地方利税增长的关系,全面执行烟叶生产惠农政策和生产扶持政策,保持政策连续性,促进烟叶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5 参考文献

[1] 陈刚,周清明.含氮化合物对烟草质量及其在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4(10):11-13.

[2] 潘义宏,王涛,张晓龙.植烟土壤化学性状对烟草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105-10108.

[3] 郭怡卿,戴勋,张光煦.有机烟草生产与烟叶质量安全性[J].云南农业科技,2012(4):51-60.

[4] 吴睿,席云廷,郑俊.烟草覆膜机作业质量的试验研究与分析[J].农机化研究,2015(8):148-152.

[5] 秦铁伟,刘兰明,张勇.移栽时期对烟草生长及产量、质量的影响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2(2):314-317.

第9篇:土壤保育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城市绿地;生态;评价体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 X8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4-0067-05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4.013

生态系统功能主要分为对内和对外两种功能,对内功能是生态系统维持自身运转的能力对外功能是为人类和其他动物提供服务的功能,其中维持自身运转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和演替过程等。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对高质量城市人居生活的强烈要求,城市绿地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生态功能、景观美化功能和经济社会功能。在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评价研究中人们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城市绿地为人类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而忽视绿地自身运转功能;评价体系的设置也过多依赖于数量指标,同时,未能借助指标对绿地结构合理性、功能状况、质量高低等问题进行科学评价。高估了城市绿地生态功能,影响城市绿地规划、建设和管理。

1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评价忽略的几个问题

1.1 绿地数量和面积与生态功能的关系

1993年11月国家建设部颁布《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确定以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市绿化覆盖率和城市绿地率等3大指标为城市绿地评价的主要指标。建设部2002年颁布的《城市园林绿地分类标准》(GJJ/T85―2002)和2010年颁布的《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2010)中,建成区绿地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公园绿地面积等数量指标是城市绿地评价考核的重点。导致各级部门将完成数量指标看作是绿地建设管理的重要任务,公众也误认为绿地数量越多、面积越大、人均越多,城市绿地生态功能越好,一味追求数量指标,而忽视了绿地质量建设。在目前城市绿化建设用地极为有限、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园林绿化设计和建设滞后的情况下,通过扩大绿地面积来提高城市绿地覆盖率,必然会带来造假行为或歪曲绿地建设实质。

1.2 人工绿地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生态功能的差异

通常情况下,城市绿地生态功能效益评价指标和参考标准直接来源于研究人员多年对自然生态研究的结果,但忽略了人工绿地生态系统与自然状态下的绿地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经常被人们高估。在对自然生境与人工生境中鸟类的种类、数量及鸟类群落研究中发现,人工生境中鸟类物种数及密度显著低于自然生境,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生境改变对鸟类多样性有不利影响[1]。在选取物种多样性指数对黄土丘陵区主要天然及人工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的研究中,天然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高于人为干预的人工植物群落[2]。城市绿地在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效果都不如自然植被,甚至某些生态功能面临缺失的危险。

1.3 对城市绿地特殊生存环境和后期科学管护的忽视

城市建筑、道路、管道等基础设施的修建,改变了城市地下地质结构,破坏了绿地的径流和根系统,增加了土壤侵蚀速度。城市热岛效应形成小气候,影响城区温度、湿度。大气悬浮物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会干扰或破坏植被的呼吸和蒸腾功能。城市污水,超出绿地净化速度和能力。城市的噪音、夜晚照明扰乱植被的新陈代谢,加快植被衰老和枯萎速度,阻碍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城市特殊的地表和环境特征,改变了绿地生态机体生存条件,对绿地健康构成较大威胁。

很多情况下,对园林绿地的管理只限于移栽、浇水、修剪等基本护理,而少有林业、土壤、生态等专业人员参与研究、实验和改良。以致城市绿地对人工形成依赖,失去生态系统的自然特性、生命机能容易扰,能量自给能力、抵抗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能力降低。

1.4 重视城市绿地功能和价值,忽视建设和管护成本

铺设大面积的观赏性草坪再栽种一些灌木是目前城市绿地建设的普遍做法,简单而又方便管护。为了保持草坪的整洁和清新,需要定期进行修剪、使用大量杀虫剂、不停地用水龙头进行浇灌。设置花台和盆栽是美化城市风貌的新渠道,由于植被只能在薄薄的土层中和狭小的土壤空间生长,土壤失去了涵养水源的功能、缺少有机物质成分和微生物活动,不能维持水分、营养的供给,需要定期浇水、施肥、修剪、移栽等保育措施才能维持其生存状况。

在城市地标、高档住宅小区设计和建设中,投入大量人财物引进或者移栽一些名贵树种、古树或建设整齐划一园林绿化工程,大多数情况下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植物具有群落性特征,仅仅一棵或者是少数几株树种无法发挥其生态、景观效益,还会导致树种的水土不服。过分注重景观性或者过分依赖于人工来建设城市绿地是一种极不经济的行为,花费了大量的人财物力,建设成本较大,生态功能不稳定,发挥的景观效益也非常短暂、有限。

1.5 绿地建设的内涵在城市园林绿化中被曲解

城市园林绿化是以生态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专业原理为指导,以人工培育的绿色植被群落为主体,通过对城市一定规模的绿地生态系统进行改造,并添加文化和艺术内涵综合构成的具有生态、景观、文化等功能的城市绿色空间系统,是一个对城市人居生态环境改善,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法和过程。绿地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绿化功能空间,而是从区域自然生态、人工生态与环境保护以及建设的角度组织绿地与生态要素体系[3]。

绿地作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绿地首要的功能应当是维持城市生态平衡,强调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植物种类情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而非仅仅是视觉上的“绿化”。将绿地建设误以为在一块草坪上配植几株灌木,误认为绿地建设就是绿化,误认为有了绿色就会发挥生态效益;有时候把景观与绿地的概念混淆或轻重颠倒,这样既没有很好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又缺乏景观特色,在很大程度上曲解了绿地建设的内涵。

2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2.1 整体性

各种形式的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形成了多种相互关联的模式,例如气体成分的调节伴随着气候调节,水分调节与土壤保持相依存,水分调节与土壤肥力保持和食品生产功能相关联,同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发挥还与周边环境以及人们的感知认识紧紧相关。城市绿地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指标和样本选取时不能将中心城区与郊区分开,也不能将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区别对待,在评价内容选取时全面考虑绿地自身、绿地与生存环境之间、以及公众对绿地感知认识的综合。

2.2 前瞻性

评价体系的构建既要反映城市绿地的现状,也要通过建立资源、经济、社会和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借以指示城市绿地未来的发展趋向。例如,随着城市面积增加、人口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多元化追求和个性化的人居环境需求,城市绿地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功能期望。评价体系对于绿地设计和建设具有导向功能,提前预测和推算未来发展趋势,可以更好地满足未来各项需求。

2.3 简单和可操作

评价指标的概念需具体和明确,易测易得,数据应便于统计和计算,且有足够的数据量。指标的设计应以相关部门和研究机构的标准以及研究成果为参考,得出的结果也便于被采纳。

2.4 相关性

城市绿地作为一个有机生态系统,各个部分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互联系,在指标选取时应当考虑指标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指标之间能够相互应证和补充。同时,指标要具有针对性,与绿地某一特征和实际情况有较强的关联,能反映绿地质量、数量、功能和结构关系。

2.5 便于比较

城市绿地受到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建设与管理等影响,不同类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应既要有个性特征还应具有共性,各项评价指标应具有明确的含义和统一的测算标准,尤其是在设计主观层次的问题时,在问题程度上拉开距离,这样便于将国内外、不同地理环境、不同类型城市之间的评价结果作比较。

3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生存环境的优良性、绿地自身的健康是确保城市绿地各项功能充分发挥的前提,而居民的感知认识是绿地是否能有效满足公众需求的重要测评标准。将这三方面与传统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相结合作为新的研究视角,综合构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功能评价体系,这样的研究还不多见。

参照一些学者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评价指标的研究[4-5,9,12],根据《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2010)和国家园林城市标准,选择其中一些指标,增加一些来自林业、生物、生态等学科当中能反应绿地生存环境、绿地自身健康状况的指标,构建新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评价体系框架(图1)。

图1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评价体系

Fig.1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urban green space

3.1 生存环境优良性

3.1.1 城市小气候

城市小气候又称为微气候,主要受到城市人动的影响形成热岛效应,改变了局部区域的温度、湿度、光照、降水、风等条件。这些条件是否改变了当地常年平均水平或者能否满足城市绿地生长发育,需要设计针对性的指标来考证和研究。

3.1.2 水

城市地表水、浅层地下水是绿地生长的直接水源,需要有指标来测量绿地用水的数量及受污染状况、矿物元素含量、酸碱程度等显示城市水体质量的指标。例如可以选取地表水各类水质比率指标,或者直接对绿地地表水进行测验来确定。

3.1.3 大气

汽车、工厂、家庭厨房以及建筑施工,产生了污染大气环境的CH4、H2S、CO、SO2、NO2、O3等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影响绿地植被呼吸、蒸腾,污染物跟随降雨到达地面,腐蚀根系、影响植被生长。因此,需要对城市大气中气体成分和含量,尤其是有毒成分进行计量和监测,选择用年空气污染指数小于或等于100的天数等类似指标来综合测算。

3.1.4 土壤(土地能力)

城市绿地的土壤主要来源于建筑垃圾、建设开挖的深土层,而绿地中的树叶和杂草在管护中被清扫干净,土壤当中缺乏有机质和分解有机质的微生物、动物。因此,通过考察土壤结构、土壤有机和无机成分、土壤酸碱度、土壤封盖度、土壤退化程度和土地生产潜力等指标来测量绿地土壤能力。土壤中的生物和动物对土壤的形成、发育、物质循环、肥力演变等有较大影响,有助于指导科学栽培、施肥、灌溉、排水和施用农药等,改善土壤质量。因此,为了衡量绿地生存环境优良状况,还需要有测量土壤中微生物、动物等情况的指标。

3.2 绿地健康状况

运用生态系统健康理论与相关指标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进行评价和分析,动态地揭示绿地系统的现状和变化趋势,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性主要包括系统的整合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本文从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建设与管理水平和绿地能力等四方面来衡量绿地的健康状况。

3.2.1 群落结构

若仅注重观赏价值和成本,栽培整齐划一的树种或者是仅仅栽种少数品种植被,造成树木的种类、年龄、层级、高度等趋向一致,极易出现水土流失、地力衰退等不良生态后果,也易发生森林火灾和病虫害问题。

群落的稳定性主要看是否满足各构成组分的生态习性;受环境污染危害的程度可以通过观测植物高生长,叶片选择和叶子是否正常生长,以及成片树木的叶子变黄或濒临死亡来判断;树木病虫害情况也可通过观测来完成[6]。城市绿地群落结构的考察指标主要有四类[7]:植物群落水平结构(群落密度、覆盖度 )、植物群落垂直结构(乔灌草比例、层片值、叶面积综合指数)、树种组成结构指标(树种多样性、自然度)、树木年龄结构指标(速生慢生比、胸径结构)。

3.2.2 生物多样性

只有品种多样化才有生物多样性,只有生物多样性才有生态稳定性,只有绿地生态系统稳定,才能保持系统整体健康性并对有害生物保持较强的抵抗力。在对橡胶园和茶树种植园研究表明,随着种类增加,层次复杂加大,系统在生物量及生产力上均有明显增加,随着结构的复杂化加大,相对湿度也随着增加,最高温度降低,最低温度升高, 风速减少,土壤流失明显减少,对低温风害的抵抗力加强[8]。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包括了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近年研究得较多的景观多样性等领域[9]。绿地生物多样性测量可选取的指标主要有:植物种类多样性、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比、乔木与灌木比、植被丰度、土壤中生物种类和单位生物量、公园内虫鸟种类和出现频率、乡土树种比率。

3.2.3 建设与管理水平

根据《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2010),选取综合管理、建设管控中主要指标。(1)综合管理:城市园林绿化维护专项资金、城市园林绿化科研能力、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信息技术应用。(2)建设管控:公园管理规范化率、古树名树保护率、节约型绿地建设率、立体绿化推广率、公园绿地应急避险成所实施率、城市园林绿化管护力度即肥料的种类、施肥的保证率、树木和草坪的修剪及时性、防治病虫害农药的种类、灌溉水保证率和灌溉方式以及灌溉量等。

3.2.4 绿地能力

一是植被生长能力,它包括植被平均寿命、新增绿地存活率、林木平均生长率、乔灌木根系延伸范围,二是受损弃置生态与景观恢复率,三是植被的适应性,包括树种的适宜性、植物生长发育状况、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等。

3.3 绿地综合效益评价

城市绿地系统综合效益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景观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体,唯有兼顾四者,协调四者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城市绿地系统功能发挥。在构建绿地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时,采用六个分类[10]。

3.3.1 生态功能

绿地系统连续性、绿地到达便利程度、绿地廊道宽度与联通性、绿地板块形状和面积、绿地空间景观多样性。

3.3.2 结构形态

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状况、吸收有毒气体净化空气状况、滞尘状况、防止噪声、调节气候温度状况、涵养水源蓄水保土状况。

3.3.3 经济效益

城市绿地与周边或外界绿地的关系、城市绿地的区位、绿地空间的绿地及其他用地比例、绿地空间郁闭程度。

3.3.4 生态过程

苗木产值或增益值、经济林木比例、公园和风景区经营收入。

3.3.5 景观效益

古树名木保护和园林文化生态价值、绿视率、绿地对视线的抗干扰程度、园林游览观赏效应。

3.3.6 规划定量

绿地面积或人均绿地面积、公共绿地面积或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地率、复层绿色量或人均复层绿色量、绿化三维量或人均绿化三维量、城市绿量率、公共绿地率、道路绿地率、防火绿地比例。

4 居民感知认识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综合效益和功能,还可以通过对城市居民对绿地主观感知认识的调查分析得到。为了比较不同自然地理环境下、不同级别城市的居民对城市绿地建设满意度和存在问题差异性的了解,从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服务群体需求入手,将全国划分为南部季风区、北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等四个季风区,在每个季风区抽取一定比例的城市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形成样本,从城市绿地规模与数量、可达性、公平性、乔灌草结合度、野生性、多样性、观赏性、绿地生态服务功能、绿地管理、对绿地的满意度、公众参与等11个重要方面考查当地居民对城市绿地的需求程度,对绿地的切身感受和绿地建设与管理问题。将调查结果作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功能评价,改善绿地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

5 结 论

由于我国各个城市和地区社会经济状况,生态环境差异水平和气候差异都较大,尽快建立起一套统一的、有效的“多类型多层次”绿地指标体系,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城市绿地生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来评价我国城市绿地生态水平,指导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11]城镇绿地生态系统功能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从多角度、多方面借鉴和综合了前人的一些研究成果,评价体系既依靠客观统计数据,也以主观的调查分析作为支撑,涉及到林业、生态、生物、统计、环保、城镇规划等多个方面,指标涵盖了传统评价内容当中的数量指标、质量指标、结构指标以及功能指标。本文提出的评价体系旨在为城镇绿地生态功能综合评价打开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希望能为城镇绿地规划、建设和管护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蔡音亭,王强,张颖,等.西天目山低山地区人工与自然生境夏季鸟类群落比较[J].动物学杂志, 2008,43(4):20-25.[Cai Yinting, Wang Qiang, Zhang Ying, et al. Bird Communities at Artificial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in Lower Mountain Regions of West Tianmu Mountain[J]. Journal of Zoology, 2008,43(4):20-25.]

[2]卜耀军,温仲明,焦锋,等.黄土丘陵区人工与自然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以安塞县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05,12(1):4-6.[Bu Yaojun, Wen Zhongming, Jiao Feng, et al. Research on Biodiversity of Artificial and Natural Plant Communities in Loess Hilly Region: Taking An Sai County As an Example[J]. 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2005,12(1):4-6.]

[3]姜允芳,刘滨谊.区域绿地分类研究[J].城市问题,2008,29(3):82-86.[Jiang Yunfang, Liu Binyi. Classification study on regional green space[J].Urban Problems, 2008,29(3):82-86.]

[4]李妮,李艳红,尹林克,等.克拉玛依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健康现状评价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305-6306,6343.[Li Ni, Li Yanhong, Yin Linke, et al.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n Karamay Central City Zone Green System Healthy Present Situation[J].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08,36(15):6305-6306,6343.]

[5]陈春娣,荣冰凌,邓红兵,等.欧盟国家城市绿色空间综合评价体系[J].中国园林,2009,25(3):66-69.[Chen Chundi, Rong Bingling, Deng Hongbing, et al.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ystem of Urban Green Spaces in the European Union[J].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09,25(3):66-69.]

[6]李成.影响城市绿地生态质量主要评价项目因子分析[J].山东林业科技,2006,163 (2):83-84.[Li Cheng. Analysis on main factor Affect the city green land ecological quality evaluation project[J].Journal of Shandong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163 (2):83-84.]

[7]徐晓红,尹林克,等.干旱区绿洲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健康的评价方法:以新疆克拉玛依市为例[J].干旱区研究, 2008,25(4):464-469. [Xu Xiaohong, Yin Linke, et al.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Methods of the Health of Greenland System in the Oasis Cities in Arid Areas: A Case Study in Karamay City,Xinjiang[J].Arid Zone Research,2008,25(4):464-469.]

[8]冯耀宗.物种多样性与人工生态系统稳定性探讨[J].应用生态学报,2003,14(6):853-857.[Feng Yaozong. Species Diversity and Managed Ecosystem Stability [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03,14(6):853-857.]

[9]杨伟儿,张乔松,周先武.广州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与展望[J].广东园林,2006,28(2):47-52.[Yang Weier, Zhang Qiaosong, Zhou Xianwu. Current Status and Prospects of Biodiversity in Guangzhou Urban Green Space[J].Guangdo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06,28(2):47-52.]

[10]刘滨谊,姜允芳.中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2,138(2):27-29.[Liu Binyi, Jiang Yunfang. The Inclined Error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in China:The Research on Indices System of the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J]. Urban Planning Forum, 2002,138(2):27-29.]

[11]张利华,张京昆,黄宝荣.城市绿地生态综合评价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5):140-147. [Zhang Lihua, Zhang Jingkun, Huang Baorong. Research Progress i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Urban Green land[J].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1,21(5):140-147.]

New Perspective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Research on Urban Green Space Ecosystem

ZHANG Lihua1 ZOU Bo2 HUANG Baorong1

(1. Institute of Policy and Management,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90,China; 2. College of Resources Scienc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