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范文

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

第1篇: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范文

中国高等教育要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倡议的精髓――开放、包容,并以此为契机,持续实践、修身自强,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所谓开放,依据教育部的《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高等教育应在建立“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中担负起基础性和先导性责任,通过“合作办学、师资培训、人才联合培养与教育援助计划,推进政策、渠道、语言、民心与学历的相通与互认”。在开放的过程中,快速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把中国高等教育的世界影响力从人文交流,向区域秩序、经济贸易领域延伸。所谓包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资源禀赋各异,中国与沿线各国的合作空间很大,合作中产生的风险也很大。应充分认识到这一合作共赢的L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把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伟大目标与教育对外开放的现实要求妥善地结合起来,把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统摄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目标之下,对内加强沿线国家语种人才培养,尽快推出一些能够适应沿线国家需求的科技、文化人才;对外扩大沿线国家留学生教育规模,广泛拓展“知华、友华、亲华”的留学生。

@ 王润泽(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史论部主任):

“一带一路”的“五通”策略的提出,对中国高等教育海外合作办学有很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五通”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借助“五通”政策,中国高等教育可以在工程建设、金融经济、酒店管理、文化交流等各个领域,开展国际间的教育合作,能够让学生在不同跨文化领域实现“语言-文化-能力”的真正提升,培养能在国际上进行交流的高级人才。而中国高等教育该着力的地方,则正在于用世界听得懂的话语,讲好中国理念,从学术的角度先进行精英阶层的沟通,进而影响“一带一路”国家沿线的普通民众,最终达到民心想通的境界。保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成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互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中国高等教育在这方面大有可为。有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3月19日,我国经审批机关批准设立或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有2,403家,其中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约占90%。中国已经成为跨境教育主要的输入国和重要的输出国。中外合作办学应该坚持优化办学,依法办学和规范办学。

@铁铮(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要科学认识 “一带一路”。一是要将高等教育事业置于“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进行审视、思考,从而确定为其提供全面服务的方向、内容、路径和措施。要积极参与、提供全面支撑,而不能袖手旁观;二是继续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根据新的形势,调整培养方向,创新培养方法,加快“双一流”建设,以适应“一带一路”的需要;三是进一步加速与其他国家大学的交流与合作。既要向国外学习先进的经验和做法,也要向国外讲述中国的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使高等教育事业的合作共赢真正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蒋朗朗(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近年来,“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高校和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活动频繁举办,中国诗歌作品再次走进了国际读者的视线,掀起了一轮中国诗歌热。在做好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传播者的同时,高校还应积极为“一带一路”建设建言献策,承担起智库的作用,在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将开展与“一带一路”相关的教育科研活动纳入全面治理教育结构、学校布局和人才培养计划中。以北京大学为例,2015年以来,学校与沿线20多个国家合作打造“一带一路”相关课程,举办了数次“一带一路”主题论坛或研讨会,拟成立北京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重点推进“一带一路”全面研究,通过整合各方力量,以国别研究为基础,加强和凸显学术研究服务国家战略的需求。

第2篇: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范文

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不仅直接关系着辅导员个人的发展,更关系着辅导员这个群体队伍的建设。本文主要以职业共同体理论作为研究基础,目的是想通过对职业共同体理论精华的借鉴,推动辅导员职业化的发展。

【关键词】

职业共同体;辅导员;职业化发展

“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伴随着这样的政策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确实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不可避免的仍然存在着很多实际问题。本文力求在职业共同体的视角下,从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入手,从而进一步将辅导员队伍推向职业化发展进程。

1 职业共同体与职业化发展

职业共同体即为拥有共同价值理念和职业责任的群体,这一职业群体构成明确,每个个体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在这个群体中,各个成员拥有共同的目标,按照专业标准,界定共同体内部人员恰当或不恰当的行为,组织中存在专业准入或退出机制及标准,以此促进该职业的社会化。

每个职业共同体都有自身独特的精神,它是一种团结的组织形态,也是该职业团体职业道德规范形成的基础,职业共同体中的培训背景、规范性可以使个体的职业归属感增强,从而有效带动整个队伍的职业化建设。

2 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必然性

进入大众化教育以来,为了满足学生工作的实际需要,高校的教育、行政、管理职能分工越来越细化,高校辅导员逐渐成为一种职业。

2.1 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求

杜维明先生认为:“大学教育不仅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基本的生活态度,而且从更深程度来讲,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还会使接受知识者形成一种独特的信仰和责任感,建立文化心理基础,发展更高的理想。”由此可见,高校教育不应只针对文化知识的积累,更多的应是对学生人格、品德、能力和身心健康等多方面的非智力性因素进行引导,为学生们营造一个有利于他们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文环境。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不同于普通专业教师的高校辅导员肩上的担子就更重了,在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任务的同时,他们还需要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意识等非智力因素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在日常的接触中用自身的人格与智慧魅力去感染学生。因此,辅导员的教育活动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这些特性也使得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更被看成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保障之一。

2.2 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是辅导员个人成长的内在需求

Secretant曾经说过:“要想完善自己,就得了解自己扮演的角色,让自己完全适合自己的职业。”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有助于辅导员对自己形成明晰的角色定位,明白自己的职责要求,明晰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成为术业有专攻的人;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有助于辅导员在对自我有了明确认知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性格、专业特长、岗位需求,参加针对性的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增强工作的有效性,从而得到教育对象和社会的认同,树立辅导员的职业自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有助于辅导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逐渐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最终实现职业理想;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有助于辅导员通过专业组织维权,保障其自身权利的实现,增加职业归属感。

2.3 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需求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引起高校学生规模大幅扩大,造成了学生生源的复杂性和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学生事务工作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精细,必须有专门的人员从事这项工作。鉴于此,战斗在学生工作一线、与学生接触最为紧密的辅导员必须走职业化发展之路,只有这样,大量的具有丰富专业知识与长期经验积累的辅导员才更容易沉淀下来扎扎实实的推进这项工作,职业的稳定性会使这个职业团体的社会认同度不断提升,这样也会吸引更多的热爱学生工作的老师加入这个较高职业美誉度的团体,从而真正使辅导员队伍走向职业化、专家化发展的方向。

3 职业共同体理论对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的启示

3.1 职业共同体视野下的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现状

“成熟、稳固的职业共同体有两个显著的基础:明确的专业分工和群体集体意识。”从构建职业共同体的要求来看,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现状中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当前,很多高校的辅导员都拥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但其专业背景与辅导员工作岗位并不相符。很多研究生都只是把辅导员岗位当作进入高校的一块“跳板”,为的是日后转岗成为专业教师,很少有人把辅导员作为一种理想职业进行长期规划。因此辅导员的平均从业时间较短,经常是刚刚熟悉一轮工作流程就转入院系做专业教师了。同时辅导员隶属于不同院系,平时忙于手头工作,彼此之间缺乏沟通交流,无法形成共同的信仰,更不用培育深厚的情感基础,职业共同体的组织形式无法形成。这种职业组织的缺失导致辅导员自身对该职业认同度普遍偏低,无职业归属感。

3.2 职业共同体理论对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的启示

笔者结合多年的辅导员工作体会,认为辅导员职业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可以解决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瓶颈问题,帮助辅导员找到职业认同感与归属感,因此辅导员职业共同体的构建将是一个趋势。

高校辅导员职业共同体应是以“为了学生更好的全面发展”为共同信仰,在学生工作这一共同的职业背景下,形成一定的辅导员职业道德规范,对辅导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将指导、服务和引领学生发展作为终极职业目标的一个群体的有机组合。

当然在高校辅导员职业共同体的构建过程中,专业组织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依托辅导员专业组织的优势,制定明确的职业标准,解决好辅导员关心的现实问题,如尽快明确辅导员晋升方向,建立相应的评审体系,确保其与同级别教师、行政人员的待遇一致等,以增强专职辅导员职业的吸引力、归属感和成就感,稳定辅导员工作队伍,从而进一步促进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范文

关键词:合作办学;优化课程;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6-0815-03

北京体育大学作为全国重点体育大学,近年来一直在探索和实践各种形式的合作办学,比如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与体育总局各运动管理中心的合作、与地方企业的合作、与地方体育局的合作等等。其中我校与参加北京市学院路地区“教学共同体”的合作办学是比较有特色、有成效的。这种形式的合作,有利于弥补单科性院校的不足,有利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为体育院校,如何优化体育课程,推动高校“教学共同体”课程建设,我校在这方面进行了参加“教学共同体”以来为期8年的实践与研究。

1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教学实践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学生、专家访谈法等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成员院校不断发展、受益学生不断增加1999年,在北京市教委有关领导的倡导和直接组织下,“北京市学院路地区高校教务处联席会”成立(简称“教学共同体”),并开始了以开展校际间相互选课为主的合作办学工作。 由于合作办学这一形式,使各校的教学资源发挥了更大的效益,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拓宽知识面,提高人才质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为此,受到了国务院科教办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合作近8年以来,“教学共同体”队伍不断扩大,会员院校由最初的13所发展成现今的16所(表1),涵盖了理、工、农、林、医、艺术、体育等多种学科门类。2.1.1各院校相互开课,互认学分从1999年6月至今8年来,“教学共同体”在各成员院校自愿参加的基础上,以教育资源统筹利用、学科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为原则,成功地为学生开设了大量的具有特色的选修课程,涉及文、法、医、农、教育、艺术、体育等齐全的学科门类,课程达近千门次(表2)。学生可以任意选修各校开设的校际课程,各校互认学分,为学生拓宽知识眼界提供了条件。同时一些院校根据本校的专业特点,尝试开设了部分辅修专业课程(表3),学生修满规定的学生即可获得开课学校的辅修专业证书,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增加就业机会创造了条件。几年来“教学共同体”院校的学生积极参加选课,累计受益的学生达到7万余人,产生了一定影响,提高了“教学共同体”院校的整体办学效益。

2.1.2建立组织机构,合作办学走向正轨2002年下旬,由于工作的需要,北京市学院路地区高校“教学共同体”理事会成立,北京市教委高教处为理事长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为副理事长单位。理事会制定了《学院路地区高校“教学共同体”理事会章程》,决定理事会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并确定了理事会制定政策、执行计划、不断开拓等职责。同时《学院路地区高校“教学共同体”校际公共选修课管理规定》也相继出台,学生的选课手段也从开始的手工操作发展成网上选课,使“教学共同体”的合作办学活动步入了稳定发展阶段,走向了更加规范的轨道。

2.1.3领导关注与社会评价“教学共同体”的合作办学过程中,一直备受各级领导和媒体大关注与支持。2000年11月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作了“这种优势互补、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的合作,应予以支持鼓励。”的批示。

2001年6月和7月,国务院领导、教育部以及北京市教委领导在工作调研和在教育报等媒体上发表文章中均充分肯定了“教学共同体”16所高校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基础上开展合作办学所取得的成果,认为“这是合作办学的一种成功尝试,对其他城市高校之间合作办学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并称“这种做法是新形势下学校间教学合作形式的创举,它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大大提高各校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高校教学共同体的建设对于推进北京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创造了新鲜经验,同时也对统筹高校教育教学资源,实施素质教育,培育高素质人才等方面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

中国教育报等媒体也纷纷发表文章,肯定、鼓励、赞扬了“共同体”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实际需求出发,以务实的作风而开展的校际合作。

2.2体育院校在“教学共同体”中积极发挥作用作为在学院路“教学共同体”成员院校之一,北京体育大学积极组织学生选课,弥补体育院校学科较单一的不足,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更多的知识。同时根据学校自身条件,积极开设课程,为“教学共同体”作出贡献。

2.2.1创造条件,使更多学生受益北京体育大学的地理位置并非属于学院路地区,但是为使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学校积极与“北京市学院路地区高校教务处联席会”申请,于1999年底被批准加入。

为了使同学珍惜学习机会,学校教务处加大宣传力度,在每学期选课前,专门召开教学管理工作会议,及时向各学院传达各校开课情况,并以张贴宣传广告的形式进行宣传。各学院也以召开年级、班级会议,分发宣传材料到宿舍等,为同学创造良好的氛围。几年来使我校学生选课人数一直保持在较多数量上,最多的一学期多达近800人,共累计四千九百多名学生选修其他学校课程(表4),涉及文学、艺术、医学、经济、体育等多种学科课程。同学们认为到其他学校学习开阔了眼界,学到了在本校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

2.2.2同结协作,积极开设课程我校加入“教学共同体”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各部门积极配合,挖掘学校潜力,先后开出了20门、96门次深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前来参加学习的学生达到10 105余人次(表5),成为“教学共同体”院校中开设课程最多,受益学生数量最大的学校。受到了学生的好评,得到了北京市教委和理事会的肯定和表扬。具体做法是:1) 教务处经常采取问卷、个别谈话等方式向学生了解希望我校开设哪些课程,然后根据学校的教室、场馆、师资等具体情况每学期都要进行课程调整,增开一些受学生欢迎的课程。

2) 担任教学任务的教研室重视“教学共同体”工作,一些教研室根据普通高校学生的特点,专门设置一些现代的、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比如计算机教研室开设的《Itertnet应用技巧及网页制作》;体操教研室开设的《时尚街舞》、《时尚拉丁操》、《时尚搏击操》;重竞技教研室开的《跆拳道》、武术教研室开的《自卫防身术》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使学生选课人数大增,许多课程学生选修人数超过百人,最多的一门课程达到530人(表5)。3) 学校资产管理处积极配合教学工作,他们把周末“教学共同体”的课程教学纳入到学校正常教学计划之内,将原来出租的场馆也停止出租使用,以保证“教学共同体”的教学 ,使创收收入受到损失也毫无怨言。正是学校有关部门的团结协作,才使我校的“教学共同体”教学工作做得红红火火,使我校的开课门次数保持在第一的水平上,为“教学共同体”做出了贡献。

2.2.3规范教学管理,保证教学秩序我们认为“教学共同体”的工作代表着学校的形象,是学校教学水平在校外学生中的

检验。课上的好,是对学校的一个宣传,上不好就要砸学校的牌子。因此,我们非常重视“教学共同体”的教学管理工作。

首先我们重视任课教师的选派,选择责任心强、教学水平高的教师任教,打造我校教师形象。在任课的24位教师中副教授以上职称有16位,占教师人数的一半以上。年轻教师均为学校青年骨干教师。我们选派的教师均为教学水平比较突出的教师,而且多数都是高水平的裁判员或在专项协会等组织中担任职务的业务很强的教师。

其次是规范管理。教务处专门制定教学管理规定,明确各有关部门、管理人员、教师工作职责。同时狠抓教学文件的规范管理,与校内教学要求一致,每门课程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任课教师多的课程,能够按教学大纲的要求统一备课。同时要求制作电子课件,在“教学共同体”网上公布,便于学生学习、了解。对通级赛的项目制定通级赛的规程及通级标准。这样,保证了教学的顺利开展和教学秩序的稳定。另外,学校教务处还专门组织任课教师拍摄、编制了3套音像教材,用以辅助教学,使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2.2.4强调课程管理,保证教学质量强调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是课程不断扩大的重要因素。“教学共同体”上课班级人数多(例如最多的一次,2003年上半年的时尚街舞课选修人数达到530人),教学难度增加,如何保证教学质量,维持课程的生命力,是我们在教学中始终探讨的一个问题 。为此,我们针对大班上课的问题,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予以解决。

1) 只要学生喜欢的课程,教师和场馆具备,就多请教师,分班上课。并且根据学生人数,每班再聘请1-2名助教协助教学。

2) 要求课程负责教师课前制定好课程教学大纲、进度、电子教案等教学文件,为上好课作好准备;3) 实行集体备课制。多名教师的课程,要求教师按教学大纲要求集体备课,学内容、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保证教学质量。4) 采取集中讲授和示范、分散辅导、个别纠正动作等教学措施,保证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5) 加强评估。每学期采取听课、访谈、问卷、专家评估等方式了解教师上课情况,以肯定教师成绩,找出不足之处及时改正,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3结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最终目标,要求各高校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和创新能力。因此,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就应提供给学生多种学科课程的学习机会,在教学管理方面采取措施积极鼓励学生学习更多方面的文化知识。由于各高校的办学特点不同,教学条件窘异,教学资源不一定非常丰富,这种走出去与其他高校进行合作办学的方式值得我们提倡,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家丰.素质教育概论[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

[2]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高等教育质量报告,2004.

[3] 任京民.关于构建高校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11):116-118.

第4篇: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范文

[关键词]共同价值观;独立学院;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9-0073-02

1共同价值观的概念

共同价值观是指企业组织成员或群体成员分享着同一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贯穿于整个组织之中,为组织成员所接受,并指导他们很好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这是共同价值观在企业管理中的概念。然而今天探讨的话题是另外一个领域,即独立学院。根据《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益性事业。

独立学院有三大特征:一是一律采用民办机制。所需经费投入及其他相关支出,均由合作方承担或以民办机制共同筹措,学生收费标准也按国家有关民办高校招生收费政策制定;二是实行新的办学模式。重点是突出一个“独”字。独立学院应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三是实行新的管理体制。独立学院的管理制度和办法由申请者和合作者共同商定。独立学院和企业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又有共同之处,那就是都是组织,都以赢利为目的。就独立学院本身来讲,有一个共同的价值取向,是当务之急。独立学院是整合高校和社会资源,而设立的,势必受到多方因素的制约,无论从设立者来说,还是从国家角度来讲,都出自不同的思考角度。

所以,独立学院的文化具有天然的多元性。为了促进多元文化社会的团结与稳定,有意识的培养其共同价值取向,才是独立学院的出路。

2独立学校共同价值观的构建

新加坡是最早提倡共同价值观的国家之一,1991年,新加坡政府公布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新加坡道德教育的核心——“五大价值观”,即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植、尊重个人;、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这五大价值观在今天看来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必须坚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凝聚力量、激发活力,进一步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支持。这些内容就是我国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写照。作为上层建筑教育事业,绝不能脱离这一核心价值观。

大学共同价值观就是指大学共同体成员普遍认同并持有的价值观念、价值追求和价值目标。它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核心的办学指导方针,努力办好让党和政府放心、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办学价值追求,大学精神、校训、办学目标、办学定位、发展战略、人才培养目标、大学制度、学科专业特色和校园文化品格等。大学共同价值观既是大学共同体长期发展积淀的产物,也是共同体成员对自己长远的根本利益和需求追求的结果。作为独立学院,应该着手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独立学院的理想。“大学的理想,就其本质而言,是人们对大学的一种展望、追求和向往,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设计与构想,是引导大学乃至整个高等教育发展的航向。”教育是社会的产物,不同时期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特征,人们对大学的构想与设计也表现出不同的追求。独立学院的发展反映了当前我国全面发展国民教育,努力提高国民素质的决心。独立学院有自己的本质特点,这就决定了它不同于普通高校,但具有普通高校的特点。换言之,独立学院应该在文化建设方面探索的更多,做得更好。大学理想的核心是“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大学理想既根植于现实又超然于现实,具有前瞻性、导向性和批判性。不同的大学理想,造就不同层次和品格的大学,独立学院只有始志不渝地追求科学与人文、物质与精神、理性与感情的有机统一,既坚守大学的传统,又与时俱进,大力弘扬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传播文化、为社会服务等职能,着眼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才能充分彰显大学理想的当代性和普遍认同感。

二是独立学院的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反映大学历史传统、文化品位、特征面貌的一种精神文化形态,是大学在长期的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并为大学人所认同的一种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它既体现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办学宗旨、校园文化,又体现大学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同时是一个民族、区域历史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成为大学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源泉和动力。大学发展的核心必须落实在大学精神的建构上,大学精神的构建要求大学的决策者要努力成为政治家和教育家,团结带领师生不断丰富大学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反复认同内化,不断继承发展,逐渐扬弃自我,从冲突到认同,从外在到内在,为师生和社会所认同内化,逐渐演化为一种超越时空的“永恒”。

三是独立学院的制度。独立学院制度是有形的大学精神,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根基。独立学院制度本质上是关于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和学术权力以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学术利益相互制衡的一系列规则体系。这一制度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并且表现为多种形式,是多种内容与多种形式的集合。大学制度可以归结为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两部分。

四是独立学院的品格。独立学院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组织,具有其独特的品格。独立学院的品格主要指独立学院的文化品格,它包括独立学院的环境品格、精神品格、教学品格和学术品格等。它是一所学院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形成的具有独特风貌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品性与风格,是大学追求自由、崇尚科学、倡导民主、富于批评等精神因素的整合,是大学通过其文化构建所折射出的内在的价值观和精神意志。独立学院的品格反映的是大学群体成员特有的文化和生活状态,标志着大学的一种独特气质,是大学特色的集中体现。它以其潜在的价值规范体系支配着群体每个成员的行为,以一种无形的最富渗透力的力量对群体每个成员产生重要影响,它滋养着一代代学人的人格理想和大学的学科专业特色,成为大学一种博大的精神财富。

上述四个方面各有侧重、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成为独立学院共同价值观的重要存在形态。

3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法则

独立学院的构建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任何一所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共同价值观,这是一所大学得以运转、大学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支撑。尤其是独立学院,这个定位显得尤为重要。独立学院共同价值观,反映独立学院的办学的层次,决定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涵盖独立学院发展的指导思想、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影响师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共同价值观。大力加强大学共同价值观建设,是引领大学前进的精神旗帜。

对立学院共同价值观作为一个由价值观念所组成的系统,它有自己的功能属性。这些功能主要表现在大学共同价值观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和规约功能等。①导向功能。大学共同价值观作为一种品质、精神被大学人所内化,成为被全体大学人所认同的一种价值观念、群体意识和行为方式,成为大学人的良心和气质,对大学共同体中的成员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指引、引导的作用。②凝聚功能。师生员工之间的亲和力、凝聚力的精神根源就是大学的共同价值观。人们只有认同共同价值观,才能克服社会共同体内的离心力、涣散力。③规约功能。在坚持大学共同价值观前提下,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但又不鼓励甚至限制与大学共同价值观相对立的个体价值观。大学共同价值观的规约主要是一种软规约,取决于人们的价值自觉。此外,大学共同价值观还具有其他价值观所具有的一些功能,如调节功能、教育功能等。

加强大学共同价值观建设,必须牢固树立四个“始终坚持”,夯实价值追求和价值目标的实现机制。共同价值观是共同体成员的利益的集中体现和表达,对于成员个体来说是一种利益导向。所以,我们必须明确共同价值观的建设路径,完善共同价值观的实现机制。为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四个“始终坚持”:一是要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不动摇,强势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二是要始终坚持教学工作为中心不动摇,强势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三是要始终坚持学科建设为龙头不动摇,强势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四是始终坚持主动服务地方不动摇,强势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我们只有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学科建设工作、服务地方工作“四位一体”协调发展,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高等教育发展新理念的自觉实践者、校园和谐建设的积极参与者,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我们大学理想的彼岸。

参考文献:

[1]张宏翔高校独立学院规范化设置与管理办法及市场化运作新模式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8

[2]周家健论大学共同价值观的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8(11)

[3]沈小强论大学共同价值观之信仰的培育[J].教育科学学报,2009(5)

第5篇: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范文

一、 实践共同体理论

“实践共同体”(Communities of Practice)由莱夫和温格于1991年在其著作《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中提出来,是指一个诸多个体的集合,这些个体长时间地共享共同确定的实践、信念和理解 [1]。王陆认为学习论坛是进行交流、讨论的协作学习的空间,教师应该利用这个空间组织多种问题的深入研讨[2]。赵举忠等在“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的情感交流”中指出,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支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多向互动,是促进社会性知识建构的重要途径,而班级博客是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之源。

目前,实践共同体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应用在教育、科研、企业等领域,发展形成了学习共同体、虚拟实践共同体等理论,世界各国出现了许多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其中运行较成功的主要有:TAPPED IN、、ILF、Teacher Net、K12教师频道、求师得教育实验室等。

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有其天然的构建实践共同体的基础:共同的班级文化、求学目的,相互信任的学友关系等。此外,学生与老师之间也存在着学术研究、教学相长的共同目标。为了把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教师应该努力构建一个师生之间的实践共同体,形成一种师生合作的新机制,赋予学生更大的活动空间和思考空间,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才会更高。

二、 班级博客主题及其建设目标

班级博客是教育博客的一种,是以一个班级为单位,任课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就班级日常的生活感悟、学习心得、课堂感受、课外学习经验、课外书籍及课外时间的利用、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业余爱好等发表自己的见解,超越传统的时空局限(课堂、班级、学校、今天),集学生、师生之间思想交流和资源共享为一体的平台。

1.班级博客主题

为了促进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协作、交流,教师必须明确班级博客的知识领域,也就是说需要有一个共同关注的主题,这样实践共同体的成员(学生、教师)在实践活动中才能积极参与、相互信任、共同激励和支持,相互分享资源、信息、情感,培养基于相互尊重与信任的关系,使得班级博客能够高效地处理领域内的问题。

班级博客的主题一般定位于:搭建真诚的互动平台,增强任课教师之间、家长和老师之间、教师和学生、家长和家长之间和学生之间交流,共享班级日常的生活感悟、学习心得、课堂感受、课外学习经验、课外书籍。基于以上主题,班级博客的栏目除了班级相册、教学课件之外,还应该设置作文园地、百科博览、美术园地、语文驿站、学海拾贝、奥数广角、书海泛舟、游山玩水、家长课堂、开心一刻等等。

2.班级博客的建设目标

(1)拓展传统学校教学的空间和时间:班级博客使得学习和教学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进行,学生可以通过留言方式得到教师帮助;家长可以通过班级博客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通过日志、照片了解孩子所在班级的环境及近期各类活动,还可以通过博客交流家教经验。

(2)提高教师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能力:在课堂上,打开班级博客,教师可以在线播放声像同步视频教程,可以随时调用日志展示分析给学生们看。博客上的交互性让学生可以在课后与教师继续联系,探讨课堂上没有解决的疑问。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于班级博客上发表的文章,任何人都可以浏览、欣赏、点评,都可以自由发表看法,由此而生成更多的思考,并可供借鉴,这种发表平台新颖的习作方式,能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争相发表自己的习作,上传同学的作文,转载他人的优秀习作。

三、 实践共同体下的班级博客实施策略

1.共同建设班级博客文化

实践共同体强调社会团体文化的建设,而在一个班级博客内,班级博客Logo、口号等就成了班级博客文化的基本内容。让学生参与班级博客文化的建设会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为班级团体增加凝聚力。

(1)征集名称,引发关注:一般班级博客都以自己的班名命名,这样班级博客名称每年都需要改动,给访问者造成很多不便。为此应该面向家长、学生开展“博客名称征集活动”,通过该活动,使班级拥有自己别具特色的博客名称,如“欢乐谷”、“成长乐园”等,同时还要形成各自的班级口号,如“每天进步一点,我快乐,我成长!”“在快乐中成长”等。

(2)班级博客Logo的设计:Logo是徽标或者商标的英文说法,网站Logo主要是各个网站用来与其他网站链接的图形标志,是该网站的名片,形象的Logo可以让访问者记住网站主体及其文化。Logo标志不光要有一定的装饰性,还要有涵义,能承载一个班级的成长理念。班主任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Logo设计活动中,让学生亲手设计、绘画Logo标志,然后在班会上进行评选,最终评选出学生们共同认可的Logo设计草图,并对草图进行修改,以形成正式的班级博客Logo。如对图1学生设计的Logo设计草图进行修改后,形成了图2所示的正式Logo。该logo由两片绿叶组成,绿叶中的舞蹈者似在表达学生们的快乐,向上的姿态表达出学生们努力向上的追求。班级是一棵快乐的树,我们则是树上美好的叶子。

2.提供共同体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应以超媒体的形式提供,鼓励学生对信息进行搜索、选择、评价和综合,鼓励沉浸式的合作交流。学习资源不仅包括学习者积累下来的与主题有关的作品,还包括课程材料、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录像、教育实践案例、教学反思、相关知识库、原始数据库(内容或超链接)等。学习资源的提供应由班级共同体的成员(学生、教师、家长)根据班级情况积极参与,并对其他共同体成员的意见好好反思。教师要及时回复学生、家长的留言,而不是视而不见;班级活动内容、活动照片等必须上传到博客。

尤其要强调作文资源的提供,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作文的乐趣。教师在管理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组织、指导学生进行专题写作;学生则通过博客网站发表作文;教师鼓励、指导学生通过博客上的【阅读全文】和【回复】进行作文资源的提供、阅读、交流评价,在自评、互评中提高习作能力。

3.运用多种互动协商的策略

实践共同体强调共同事业、共同目标,需要全体成员进行多种反复协商、反思才能达成。班级博客应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提供帮助,可以根据学习任务采用合作学习方式,而不是只把自己的问题发给老师。合作学多需要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其目的是使学习者之间产生长期的、稳定的协作,以实现学习目标。小组学习人数一般不宜太多,由3~5名学生组成,可以较好地发挥自主作用。

(1)非固定方式互动:学生可以某种非固定的方式确定小组内各成员间的相互关系,各自发挥应有的作用,每个小组安排一个组长负责协调本小组的活动,报告小组的进展情况。如学生雏鹰假日小队、辩论赛小组、美术小组、黑板报小组等。

(2)固定合作方式互动:因为班级学生的座位基本上比较固定,所以前后座位上的同学可以非常方便地构成4人小组。

4.加强对实践共同体的调节与监控

首先,平台建设和运行要在班主任指导下进行,班主任是首席管理者,家长委员会成员、学生是管理员,每个成员都是信息的提供者和者。其次,班主任要及时浏览和关注学生通过平台提交的问题,并及时回复,通过平台增强与学生的交流,增进对学生的了解,当学生看到自己提交的问题或建议受到关注时,自然而然就会在心理上拉近与教师的距离,师生情谊就会逐渐加深。最后教师在鼓励学习者之间交流和协作时,要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调节。在整个交互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根据学习者交流、提交的内容评价各个学习小组的进展情况,评价每个小组成员的贡献,并鼓励学习小组及个人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种评价和监控对于维持高水平的交互具有重要意义。

实践共同体与班级博客的结合,解决了博客网站建设过程中的研究载体和环境支持的问题,使得学生的集体意识、集体荣誉感以及班级凝聚力得以增强,实现了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学习、协作学习、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 Cohen,W. M. & Levinthal,D. A. 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p 128-152.

第6篇: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范文

[关键词] 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 FT13.35 [文献标识码] B

党的十再次提出要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可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同时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社区教育作为面向社会大众的、无围墙的教育,在满足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提高市民文化素养、建设和谐社区、提升城市品质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教育部已先后批准多个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覆盖了全国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并取得了良好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一是社区教育资源稀缺。二是社区教育个体办学能力较弱。三是社区居民参与度、认识度、认同度不高。四是管理手段单一封闭。五是各地区社区教育发展不平衡。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改变社区教育机构单打独斗的局面,是社区教育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社区教育共同体的概念应运而生,为社区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困难找到了新思路。本文试图探讨社区教育共同体的路径机制来为社区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

一、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的作用分析

社区教育的主体是全体社区居民,他面向民众,尤其是草根民众,是一种弱势群体优先的教育。社区教育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平民的教育问题。它的重大责任就是要为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共同富裕做出贡献。社区学习不仅是学习者的个人需求,也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社区教育依旧存在普遍认知程度不够,参与缺乏主动性,教育资源匮乏等诸多问题。因此,培养“社区教育共同体”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主要作用体现在:

1.提高全民素质的要求

“社区教育共同体”是一种围绕共同的目标,追求整体高效发展,合理调配和共同享有教育资源的社区教育联盟。它是草根阶层接受全民教育的有效方式,具有普及性、基础性。开放与共享是其开展的核心理念,要想培育社区教育联盟,就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大力度、大范围的普及措施,使所有城乡与社区内的居民、单位、机构、教育组织等都能够参与到“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建设中来。若社区中普遍存在着“社区教育共同体”,才能使一些对参与社区教育没有主动性,没有教育基础的群众不自觉的加入到受教育的行列,使学习成为一种生活常态,并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这不仅能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更能够提高居民素质和知识水平。

2.改善社区教育发展现状的要求

社区教育肩负着普及大众教育的使命,却面临着软、硬件教育资源缺乏的现实短板,同时社区教育机构个体办学能力较弱,群众参与度、认识度、认同度不高。而“社区教育共同体”开放与共享的特征能很好的改善社区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出现,使共同体的各个成员要素联系在一起,树立共同的愿景发展社区教育,提升社区教育质量。在共同愿景的指引下,成员单位可以为共同体提供不同的教育合作资源,丰富共同体的实践,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实现地区内各部门协调合作,使社区教育发展上升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3.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创造和谐社区的需要

社区教育作为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以及实现社区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和过程,体现了终身教育的理念,是实现终身教育体系的必要手段和途径。社区教育共同体的构建就是为了促进全体社区居民的全面发展,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是推动社区教育大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社区居民队伍不断壮大,告别了曾经的大院,人们普遍感觉孤独,失去学习的兴趣。居民没有归属感,和谐社区的建设就面临着困难。“社区教育共同体”将居民以教育为中心进行合作、交流,促进了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加强了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因此,创造和谐社区,就要从人本出发,将人与人用某种方式联系在一起,共同参与某种活动,“社区教育共同体”正是以个人的学习需要出发,运用集体教育的方式将居民联系在一起,促进社区和谐化发展。

二、社区教育共同体的结构模型

1.组织框架

这种以成人学校为主体,联合乡镇成人学校及其他各类学校、街道社区的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及街道等不同个体,围绕共同目标,追求整体高效发展,合理调配和共同享有教育资源的社区合作已取得一定的成绩。要想充分发挥地区各个方面的资源优势打造社区共同体,必须从共建教育基地、搭建网络平台、教育项目结对等方面入手,构建起混合型、综合性的合作、互动、分享的新型社区教育联盟,搭建起教育共同体的组织框架,形成了以政府推动为主,单位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教育的“四位一体”的力量,形成“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区教育社会化管理工作格局,使社区教育覆盖面更广、参与性更强、课程更丰富、教育效果更显现。

2.理论及内涵

根据合作教学理论和资源共享理论,构建社区教育共同体。合作教学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方略。在教学实践中,有效的组织合作学习直接决定着合作学习的质量和效益。关于它的概念,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斯莱温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合作学习内涵主要有。其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所进行的一种课堂教学活动形式;是一种组内成员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是一种以共同目标为导向的学习活动。把合作教学理论用于社区教育共同体的构建中,把社区共同体中的各个成员要素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合作学习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就是共同愿景。为了发展社区教育,提升社区教育质量,社区共同体中的各个成员必须联合在一起为了这个共同愿景加强合作。

“资源共享”是现代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早期的研究认为:劳动力可以共享,可以形成共同的劳动力市场,而劳动力市场的集中可以吸引有专业技术的劳动者。在共享的劳动力市场中,劳动者有更多的机会去选择喜欢和擅长的工作。套用“劳动力共享”理论,将区域范围内的大部分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教育信息资源库,教育信息资源的集中必然存在资源的优胜劣汰问题,优质的教育资源被保留、重复的教育资源被整合,这样使用者能更高效地找到高质量的资源。;另一方面,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也将大大提升。“资源共享”,其本质都是最大利益的共享,区域教育资源共享追求的是从各部门教育资源差异的“合作”到共享整体教育资源利益最大化的“融合”,实现资源配置的社会整体效率最高。为了发展社区教育,社区共同体内的成员单位本着资源共享以获得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在构建社区教育共同体时都积极提供本身有效的教育资源,同时根据自己的需求利用合作对方提供的教育资源,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的效率,也提高了社区成员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3.基本模型

根据上述理论本文试图建立整合社区现有教育资源,实现区域资源共享的实施路径,共分五步实行,从而形成社区教育共同体(如下图所示)。

社区教育共同体构建模型图

三、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建设路径分析

为了实现社区教育从“单打独斗”迈向“抱团发展”,通过整合各种有形与无形的教育资源,围绕教育理念即人人是教育者,人人是受教育者,构建社区教育共同体。最终努力实现教育的本职价值,即促进人自身的发展,促进全体社区居民的全面发展,并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1.建立社区教育共同委员会

为统一管理、提高决策效率与办事权限,设立社区教育共同委员会。该委员会的成员应该由几个方面的人员组成,一是政府官员,加强社区教育共同委员会的领导权;二是社区居委会干部,可以代表社区居民的意愿;三是社区企事业单位及各种教育组织的代表,既可以代表社会组织部门的意愿,也可以调动社会各种力量的积极性,有利于资金的筹措;四是社区教育机构的代表,可以有效发挥学校在社区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资源。另外要明确社区教育共同委员会成员的权责关系,社区教育应该形成“政府宏观引导,教育机构主管,社会组织机构积极支持,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局面,政府作为社区建设的掌舵者,要凭借其行政权力在动员整合社区资源上特有的优势,包括健全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政策和法规,即提供政策法规资源;用民主、法制、引导的方式方法来指导社区居委会和其他社区组织;为社区建设提供经费支持;协调社区组织与社区单位开展社区共建活动;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等。

2.通过项目结对,构建各种类型的社区学习共同体

通过项目结对开展合作,是能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教育共同体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把社区教育委员会、社区单位、社区居民以及地方政府紧密联系起来,共同参与到项目合作中来。社区教育共同委员会通过对所在地区社区街道所有潜在教育资源的调查,建立社区教育资源数据资料库,对教育资源进行分类,可以划分为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文化资源等。委员会成员应该积极向当地社区内的企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宣传、面对面交流,获得各方对社区教育的合作意愿和需求,通过确定一个项目来达成双方的合作。例如,南京市华侨社区委员会牵头与社区内医院达成协议为社区居民服务,通过整合南京医科大学、省人民医院、省口腔医院、友谊医院、眼科医院等健康教育资源,建立起健康教育基地,给社区内的居民免费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提供免费体检。与体育中心达成合作,整合体育中心的教育资源建立起全民健身教育基地等。

3.创建社区学院与网络交流平台

由社区教育委员会和地方政府联合创建社区学院和网络交流平台,加强社区各成员单位之间的交流,以及把社区资源很好地整合在一起。社区学院是为社区居民或社会弱势人群提供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教育机构。是以传播先进文化、打造和谐社区、推进区域发展为目标,由街道办事处统筹监管,社区居委会协办,居民、社区、学院、街道四方共建共享,具有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普及性的一体多元化且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教育实体。学院以对社区成员实施教育服务为主要内容,具有综合教育培训、教育理论研究、教育咨询服务、社区教育服务等多项功能。社区学院的创办是实现社区教育资源开放共享的一种实践形式,且这种实践方法是被无数成功案例证明行之有效的。创办的社区学院应以“政府统筹、社会参与、资源共享、功能多样、服务社区”为办学原则,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和旨在提高市民素质的社会文化生活教育。另外,是搭建网络交流沟通平台,通过开通网络远程学习平台和在线学习,为社区成员提供一个开放交流的继续学习的平台。通过平台既可以让成员享受互联网学习带来的快捷和丰富,也达到了宣传教育的作用。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由驻区单位为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提供一定的师资力量,主要是社区内的高校、教育机构等。要想构建社区教育共同体,首先要有充足的各方面知识具备的师资队伍。如法制学习共同体、健身学习共同体、健康教育共同体需要各方面素质的老师,面对师资力量的不足,社区教育委员会可以通过招募一大批志愿者来从事社区教育共同体的构建,其即可地解决社区人才缺乏兼职教师难找的问题,也可以节约了一部分的资金。

5.建立社区教育共同体投融资体制

由地方政府和驻区单位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社区教育的顺利进行需要一定的资金经费作为支撑,社区内的组织机构在开展项目结对时必须有充足的资金才能保证合作的正常进行,才能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学习共同体。在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中政府要加大投入资金的力度,充实社区教育的资金。对社区、企事业单位、教育机构等提供的教育资源服务,政府要对其进行评估,适当给予补贴,实现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四、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对策建议

为了保证社区教育共同体的顺利构建,必须采取一定的保障措施,本文从政府和社区共同体成员单位两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

1.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

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社区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共同参与、协同配合的社区教育共同体。政府能有效、充分发挥其在教育事业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区域内各活动单元的互动,确保其所拥有的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形成对社区居民的教育合力,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一套相对稳定的运行机制,实现该教育共同体的高效率。要想做到让社区、企事业单位、教育机构、服务中心、个人等教育资源提供者达成共建教育共同体的共识,地区政府必须从上从下做好协调工作,加大教育资源共享的宣传力度,从而带动个人、单位和社区资源的全面共享。

2.完善政府、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的机制

在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过程中,政府有关部门应担负起政策制定、统筹协调、经费支持、行政监督、法规规范等方面的管理工作。根据社区教育共同体共建实效,适时地制定长效政策,完善资源共享反馈机制。社会组织在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中要承担沟通协调、经费赞助、参与评估、资源服务等工作,推动社区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

3.建立社区共同体成员单位的利益平衡机制

社区共同体成员单位在开展合作及资源共享过程中,必须在保证自身利益不受损害的情况下参与互动的,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此时,政府应当充分认识到多方互动合作对社区教育的积极影响,应积极承担起架设多方互动的桥梁。政府部门应联合成员单位共同协商运行决策,创新机制,建立利益平衡机制。在不损害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多方的共赢。在人力、财力、物力上加以均衡处理,必要时由政府作为第三方提供帮助,做到互动合作时真正实现利益平衡、融合协调与发展。

4.建立社区共同体成员单位的资源共享机制

社区共同体成员单位要想实现各方教育资源完全共享首先要树立开放互助的理念,要充分认识到开放共享是社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区教育机构的进一步开放不仅是资源的对外开放,更重要的是将社会优势资源引入校园促进高校自身的发展。社区单位也要参与到资源开放共享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社区教育添一己之力。建立基于共同利益的资源共享机制明确成员单位所享有的资源和要积极配合提供的资源,共同努力实现社区全体成员素质的提高的最终目的。

[参 考 文 献]

[1]汪国新.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与运行[J].中国成人教育,2012(1)

[2]姜华.我国社区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教育与职业,2009(9)

[3]杜瑛.大学与社区互动发展机制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7(9)

[4]厉以贤.社区发展社区服务社区教育[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1):56

[5]金红磊.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社区教育:内涵界定与建设路径[J].湖湘论坛,2010(03)

[6]黄萍萍.依托社区学院实现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5)

第7篇: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范文

一、家校合作和学习共同体的内涵

家校合作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家校合作是一种双向活动,是家庭参与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家庭和学校是合作中的双主体,家长要对学校教育给予支持,学校要对家庭教育作出指导。家校合作过程体现着家长对学生、对学校教育的认同,同时,也体现着学校对家长以及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因此,在家校合作过程中,学生、家长、教师三者间的相互交流尤为重要,值得重视。

“共同体”一词最初源于德文“gemeinschaft”,原义指共同的生活。共同体是指当一群人相互交往、相互依赖共同完成某些任务时,就形成了共同体。“共同体”理论引入教育领域出现了“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学习共同体是所有人为共同的愿景一起学习的组织,组织中的个体共同参与寻找通向知识的旅程。学习共同体具有共同愿景、尊重差异性、强调共享、共同发展等特征。其中,共同愿景主要是指全体成员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如果没有共同愿景,就不会有学习共同体。而就尊重差异性而言,共同体主张依靠个性差异的原动力,寻求、探索和建构学习的实践活动。学习共同体就具有共享、共发展的特征。学习共同体与非学习共同体的显著区别在于共同参与、沟通对话与彼此分享。在共同参与中,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分享学习的资源和成果。这一过程,体现了共同体的民主精神和情感态度,营造了愉悦的学习氛围,实现共同发展的最终目标。

二、构建家校合作学习共同体的意义

1.构建家校合作学习共同体的必要性

首先,构建家校合作学习共同体能够强化社会功能,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兴趣。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有一种集体的归属感,具有较为一致的价值趋向性。在这种共同倾向性下,学习者间能展开更广泛的交流,取长补短,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也随之提高。其次,构建家校合作学习共同体有利于家长和教师间、家长和学生间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家长可以向教师、其他家长学习,以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综合素质。在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中,家长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神圣,更加支持教师的工作,尊重教师的劳动,给子女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同时,教师可以向家长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从而因材施教。而家长的性格、生活环境、经历各具特点,教师可以从中获得各种信息从而进行区别对待、针对性管理。再次,构建家校合作学习共同体有利于促进家校教育的协调一致。家庭和学校二者以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一丝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一些不健康文化思想的侵害,甚至出现“学生在校进一步,回到家庭退两步,到了社会退三步”的现象。因此,需要家长和教师在交流沟通中保持高度一致的教育观念,以形成教育合力。

2.构建家校合作学习共同体的可行性

首先是终身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终身教育理念提倡教育和学习贯穿人的一生,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不应受到时空的限制。学校是贯通教师、学生、家长、学习工作的场所,应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增强终身学习的意识。其次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有力条件。由于电视、网络媒体的普及,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可以同伴为师,老师和家长也可以学生为师,由此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学习共同体。再次是应试教育诟病的留存。学校教育是根据社会的需要确定培养的目标,以系统科学的教材为载体,采取有效的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但是,应试教育下僵化的课程体系,单一的评价标准,使得学校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学生的思维被同一模型所框定,教师忽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而学习共同体则注重学生异质性,学生、教师、家长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种平等的关系。而在应试教育教学中,“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是教学的全部,家校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合作。如今新课改下的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校合作为其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三、构建家校合作学习共同体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家校双方对学习共同体的认识不足

学习共同体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是一个较新的理念,大部分教师对学习共同体的概念了解甚少,而对于广大家长来说更是陌生。学校和家长还未充分认识到构建学习共同体的优势,学校教师平时忙于教学,没有将精力投入到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之中,而家长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业成绩,使家校双方忽视了对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2.学校主体性过强,而家长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构建家校合作学习共同体是家庭和学校双向的活动,是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过程。然而,多数教师认为部分家长对教育规律认识的欠缺,会给学校教育带来障碍。于是当家长走进校园时,教师们倾向于自我保护,呈现出主导性和领导性的态势。在具体的合作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活动中,有些学校与家长进行交流时,大都采用简单的灌输方法,使活动内容很难被家长内化为参与学习共同体的行动。与此同时,从家庭方面看,部分家长缺乏参与构建学习共同体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没有认识到活动过程中自身的责、权、利。除此之外,家长参与自学和共学的程度较低,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坚持己见,或是被动等待。因此,使合作达不到相互促进的目的,无法找到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有效途径。

3.构建家校双方学习共同体的计划性欠缺

计划是家校合作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基本保证,是构建活动开展的指南。然而,目前大部分学校缺乏一套整体的计划,没有具体的活动步骤。很多学校在活动开展前没有专门对学习共同体内容做细致的准备,对结果的预测也只是想当然,整个合作构建活动经常缺少完备的流程安排。即使部分有计划的也多是与实际不符,缺乏实践意义。在实际操作中,随意性较强,收到的效果差。因此,合作活动缺乏计划性和针对性,无法从根本上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学习共同体的实施体系。

4.缺乏相关教育部门的整体统筹,学校学习方式单一、学习内容偏狭

学习共同体在我国是一个新事物,如果没有相关部门的统筹协调,学校感觉无从下手,也不知道开展什么样的活动可以推进学习共同体的发展。而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是构建家校合作学习共同体的重要保证,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和奋斗目标,学习共同体的创建工作就会有成效。同时,大部分家庭还是以孩子学习为主,团队学习、合作学习多是发生在学生之间。目前家校共学的形式多以网络和传统的学习媒介为主,这使得家校双方难以深入了解对方的想法和要求,而缺乏在实践中、社会中和自然中的共同学习。除此之外,学习内容多是重视知识技能的学习,忽视了美学、体育、人际交往等等领域的学习。因此,学习方式的单一和学习内容的偏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四、构建家校合作学习共同体的主要措施

1.掌握学习共同体的相关理论

家校合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因此,需要教师、家长及相关教育管理者学习和掌握其相关理论。首先,终身学习理论和学习型社会理论。终身学习思想是以强调学习者为中心,重视学习者个体的参与意识,关注学习者自身的内部变化,强调以自我为中心进行系统的选择、计划和实施。而学习型社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具有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的能力。由此可见,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具有全员性,强调学习对象的整体性,而学习共同体正是注重全员性,把成员看作一个学习的整体。同时,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具有开放性和主体性,强调全面发展,并注重学习的自觉性,这些都与学习共同体提倡的理念相吻合。因此,只有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才能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其次,建构主义学习观的理论。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学不是教师简单地传递知识给学生,知识是学生自我建构的,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建构新的知识。它强调学习的建构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为建立学习共同体提供了理论依据,我们可以把学习共同体看作是实现建构主义理念的实践与创新。

2.更新传统学习观念

学习观念是对学习者关于学习观的总称,包括对学习目的、学习价值、学习对象、学习过程、学习策略、学习评价等方面所持的观念。观念对学习行为具有先导性和决定性。在提倡终身学习的今天,要改变应试教育影响,形成新的学习观念,促进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就应该做到观念先行。首先,教师、家长、学生都应该明白学校毕业并不代表着学习的终结,而是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要加强自主学习观念的养成。其次,转变依赖型学习观,形成主动学习观。在学习过程中,有目的地从事学习活动,创造性地学习。再次,建立创新型学习观。改变过去学习中忽视创造能力的培养,重视知识的创新与发展。除此之外,实现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只有“会学”的人才能实现学习者自主性的培养。

3.系统地、有序地构建家校合作学习共同体,发挥教育部门统筹和组织的作用

在我国目前的大部分学校,每学期开始和期末都会召开一次由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会议,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学校应将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纳入正式的议程,成立学习共同体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出科学的合作构建学习共同体的计划,并将计划的内容和具体任务分解,落实到个人。同时,规定学校和家长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家长要发挥主动性和主体性,积极推动计划的落实,发现计划有不当之处或出现阻碍,应大胆地提出合理意见,以切实推进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同时,学习共同体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新主题,尚处在起步阶段。要整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资源,职能部门必须协调和统筹规划制定计划、落实任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统筹协调家校合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制定相关促进学习共同体发展的制度和法规,制定督导评估内容和业绩考核办法,使其逐步走向科学化、制度化,成为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动力。

4.增强教师和家长的个人综合素养

教师和家长是保证双方合作构建学习共同体成功的关键因素。教师在尊重、理解和接受的基础上与家长和睦相处。教师应当具备基本的人际交往技能,如人际洞察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学校在对教师进行培训的时候,除了进行教学、教法等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外,可适当增加交往能力培养的内容。而家长是学生成长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习共同体的成效。因此,为了提高家长的整体素质,学校应通过宣传、咨询、讲座、交流等方式,激发家长关心教育的热情,向家长宣传各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并予以指导,以提高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加强家长、教师和学生间交流沟通

在构建家校合作学习共同体中,家长与教师应该处于平等的地位,家长和教师是双主体,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否则难以发挥各自的主动性。同时,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应是一种民主关系,教师、家长与学生三者之间应是平等的。在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中,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共同成长并注重平等交流,充分尊重他人的意见,以获得学习的整体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平等是合作的基础,它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之上,在促进学习共同体健康和谐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除此之外,学校应创新和丰富学习方式,拓宽学习内容。要建立起交互式的学习模式,它有利于促进学校、家长和学生共同成长。在学习共同体中,它为其成员提供了更宽泛的内容,以更情境化的方式帮助各成员学习更多领域的知识,并要求每一个成员用不同的方式参与学习。同时,在学习共同体中,还应关注所有成员参与的项目,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通过应用合作学习的技巧和小组学习的多种途径来培养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合作的学习精神。

参考文献

[1] 陈乃林.面向21世纪中国终身教育体系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厉以贤.学习社会的理念与建设.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

[3] [美]乔治·雅各布斯.共同学习的原理与技巧.林立,马容,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4] 安富海.课堂: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及特点.江西教育科研,2007(10).

第8篇: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范文

论文摘要: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功利性倾向严重,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课程与教材针对性不强,评估主体单一,从就业角度考虑应设置复合型专业,发展教师科研能力,与企业构建共同体。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别和有机组成部分,具有明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特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第一线,培养既有宽广基础理论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承担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专业,专业建设好坏关系着所培养人才的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所在。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影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因素很多,本文从就业市场角度进行思考。

一、专业与专业建设

专业有广义与特指之分,广义的专业指知识的专门化领域;特指的专业是一种实体,指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它是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分工需要形成的。随着社会发展,知识不断增多,分工日渐细化,专业也要随之不断发展,传统不合时宜的专业要逐渐淘汰消失,相应的也要开发设置新专业以适应社会需要,那么就要进行专业建设。专业建设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专业设置、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课程体系及教材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以及专业评估。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学科专业”,而主要是“技术专业”,它强调职业岗位技术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应用性。其专业建设应依托社会经济发展,立足职业变化需要,具有市场性,同时高等职业教育又是高等教育,那么其专业建设要以育人为根本目的,促使人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公益性。

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状况

1 专业设置:功利性倾向严重

专业是联系学校和社会的纽带,高等职业教育专业面向一定行业和职业,具有较强针对性,体现了社会对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同时专业设置受市场变化影响,更加可变和开放。很多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缺乏规划,新专业设置紧跟市场动向,又往往缺乏调研和严格科学论证,缺乏明确定位,目标模糊,一定程度上带有随意性,比较粗放和盲目。只根据市场需求,忽视学生发展的长远需要,往往使得专业设置过细过窄,急功近利,不利于学生成长。

2 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整体水平不高

如果说教学质量和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生命力所在,那么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就是生命力的保证。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要成为“双师型”教师。

多数高职院校由中专升格而来,专业教师学历层次不高,无论教学还是科研水平,都与国家对高职专业技能教育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多数教师既授课又担任辅导员,繁重的工作也使他们难以抽出时间,加强自身学历提升。目前新引进的教师较多来自普通高校,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际专业经验,从工厂或企业单位聘用的兼职教师,虽有实际经验,但又缺乏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学效果不能令人很满意。此外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机会有限,使得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技能难以得到有效提高。建设一支优秀的专业师资队伍是当务之急。

3 专业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针对性不强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包括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三部分,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要随科技发展和经济进步。不断改革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体系中三部分的比重从小到大应依次为: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根据了解的情况,高职院校实践课开课率并不高,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没有给学生足够高质量动手实践的机会。

高职院校面向地方办学,课程设置及教材建设应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具有本地特色。教材编写上应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适应科技发展与生产实际需求。目前可选用的教材种类多样,但是多数教材仍重视理论,充满“学究”气息,而少了实用性。在教材选择上,要注意结合学校特色及当地经济发展趋势,最好能开发校本教材,更具针对性。

此外,要重视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加强实践环节,通过产学合作,共同培养人才。

4 专业评估:主体单一

专业建设要有一套健全的评估机制,以保障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评估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激励,也是一种约束,通过不断地评估、改进、再评估、逐渐完善,提高专业水平。现阶段专业评估主体一般是政府部门,评估内容包括专业建设的各个环节。通过评估,对建设成效差的专业给予警告或撤销,对发展有潜力的专业找出不足,促使其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直接面向市场,但是单一的政府评估主体易造成评估标准不够多样化和不够客观,专业建设应采用多主体参与评估,比如学生、企业、学校本身,不同视角的评估能更好地促进专业建设。

三、就业市场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要求

经济学认为,需求决定供给。就业市场有什么样的人才需求,就需要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这种联系更加紧密,就业市场的变动直接影响其专业建设。就业市场由一系列职业和岗位组成,所需人才标准也各异。由于市场发展的不均衡性和变动性,职业和岗位的要求也随之变化,需要就业者具有灵活的应变能力以及适应性,理论扎实同时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这也给培养人才的专业提出了更多要求:如何建设好专业才能促进个人现在和今后更好地发展。

1 专业设置:立足于职业或岗位群

专业的生命力在于培养的人才是否适应市场、社会的需求,目前就业市场上职业和岗位结构变化对人才层次和类型要求更加多样,而变化的周期正在缩短,面对这种趋势,专业设置要有远见。前期需进行充分市场调研,预测职业变动倾向,专业设置不能只针对某一职业或岗位,应立足于职业或岗位群,以培养学生交叉、综合、整体化的知识结构以及自学能力为目标,设置复合型的专业。专业设置之前应能预测现在的专业潜在的市场是什么,明确现在的需求反映了哪些潜在的市场,以及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市场和专业?更要充分考虑学生后续发展需要。

2 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发展,优化结构

“双师型”即同时具备教师资格和专业技术岗位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要使培养的学生对市场有很强的适应性,教师要先行一步。针对目前教师队伍现状,加强培训尤其是实践培训是必需的。其次,在师资建设上要考虑年龄构成、职称比例、学历层次等,确保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和资源效益的最优化。此外,加强非专任教师的管理,保持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3 课程与教材:企业参与,增强针对性

课程与教材设计开发应依据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其课程设置及教材开发就应结合就业市场上职业和岗位总体目标以及各项具体技能指标,课程内容要贴近工作实践,能反映学生将来工作实际。教材内容要不断更新,始终反映企业现实需要。对职业或岗位群能力具体要求与发展要准确把握,整合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按照针对性、适应性、实践性以及创新性来构建有机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与教材体系。

学生在就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其知识结构,要形成一种核心能力,以及与之相关的中间带知识。这种知识结构的完善主要依赖于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有效实施。此外,学校内外的实验、实训基地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也至关重要。

4 专业评估:多主体共同参与

专业建设的好坏,在于此专业培养的学生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对专业的评估要从各个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比如从学生角度,学生是按专业进行培养的,专业是否适应学生需要,学生最有发言权;另外从企业角度,学校毕业的学生到职业岗位中是否学有所用,通过企业反映的实际状况检验学校的专业水平;学校也应建立专业评估委员会,进行自评;还有一个评估主体就是政府,主要从宏观方面协调各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各主体共同参与专业评估,能反映专业建设的不同侧面情况,对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质量益处匪浅。

总之,从就业市场来看,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即面向职业群,满足特定领域的规定;同时具有多变性,体现在专业内容的更新及调整周期短,需要紧跟市场前沿,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另外在具体建设过程中与企业是不可分离的,单靠学校一方力量来进行专业建设,容易缺乏个性,导致差异性不明显,不利于形成特色。

四、改进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路

1 设置复合型专业

专业设置要有战略眼光,立足于职业或岗位群,不仅考虑当前市场需要,也要关注市场潜在的发展。高职院校毕业生大都工作在生产、管理与服务的第一线,这些职业或岗位对学生综合素质及应变能力要求极高,对学校来说,应设置复合型专业。所谓复合型专业,即专业群,是由若干个专业技术基础相同或紧密相关,表现为具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技能)要求,并能涵盖某一技术或服务的由若干个专业(方向)组成的一个集合。这样的专业设置既稳定,又有很大的灵活性,也便于资源共享,对学生来说,可以完善知识结构,利于核心竞争能力的培养,增加其职业选择能力。

2 发展科研型教师

教师的知识能力要不断更新发展,才能满足学生学习就业需要。高职院校要鼓励教师参与科研,在科研中增进知识,形成能力,以科研带动专业发展与建设。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要立足于教学,进行应用性的研究。通过深入企业一线调研,发现问题,或从企业获得研究课题,通过科研,及时了解最新知识,在教学中也会有更丰富生动的内容,而不至于照本宣科。

第9篇: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范文

关键词:高职;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2-072-02

质量是实力,是竞争力,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命线。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职业教育强国的迫切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专业教育,因此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最核心的任务就是要提高专业建设质量。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与发展,已经达成了一种共识:高职专业教育质量的提高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质量保障体系。高职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特色专业遴选、精品课程遴选、示范专业遴选、国家重点专业建设等都属于外部质量保障体系。随着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日趋深入,高职院校正在推进内部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由于高职内部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尚处于实践探索阶段,人们对其中的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为此,必须厘清高职专业建设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的若干问题。

一、主体:不限于质量管理人员,还包括教师、学生以及企业专家

质量保障主体实质上是要解决“谁来保障”的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主体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由一元模式走向了多元模式,即有多个成员或组织组成“共同体”来评估高等教育的质量。在高职内部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中,质量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以及企业专家作为一个“共同体”来保障专业建设的质量。在高职专业评估实践中,质量管理人员作为评价主体已经成为一种共识,这种共识使人们坚守现有的质量评价主体模式。人们受到利益或者认识方面的影响,拒绝教师、学生和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质量保障活动。实践证明,缺乏服务对象参与的专业建设质量保障活动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其结果往往变成高职“自说自话”。

由于长期“行政性”质量管理的影响,高职专业教师拥有的权利与承担的责任完全不匹配,专业教师在专业质量保障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严重缺失,基本处于边缘化状态。相反,质量管理人员拥有绝对的权威,他们独立地制定专业建设标准、评估办法、工作绩效评价办法等规范性文本,最应该成为制定主体的专业教师却被拒之门外。这种专业建设质量管理制度的生成程序既不符合规章制度产生的规律,也违背了质量管理的规律,显然无法保障专业建设质量。与专业教师类似,学生在专业建设质量保障活动中的地位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高职开展专业建设质量保障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就是学生的质量。对于专业建设的“好与坏”,学生有权利、也有义务来参与专业建设质量保障活动。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高职专业建设必须有企业专家的参与,无论是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课程开发,还是教学改革与教学评价都离不开企业专家的支持。高职专业建设质量的评估需要企业专家的参与,不仅仅因为他们直接参与了专业建设过程,更多的是因为他们掌握着最新的工艺、最新的技术。他们加入高职专业建设质量保障活动,能够保证高职专业建设契合技术发展的要求。

二、对象:不仅是专业人才培养。还包括专业建设管理、专业发展资源

高职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至少要覆盖专业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管理和专业发展资源等三个领域。人才定位、课程开发、教学改革等人才培养领域的质量保障活动已经逐步展开,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专业建设管理、专业发展资源这两个重要对象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也是影响当前高职专业建设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内容,对这些纷繁复杂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与利用,必须实施规范化的管理。高职专业建设质量保障的对象不仅仅是人才培养,还必须包括专业建设管理。

专业建设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持,这些资源包括经费、专业教育教学团队、实训实习条件等,每一块资源的质量都会影响到整个专业建设的质量。对这些资源的整合与高效利用是高职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目标。当前,在相当多的高职院校里面,专业建设经费拨付、专业教育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标准,建设的随意性比较大,这也是造成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高职专业发展资源与环境的建设尚处于分散状态,各资源要素之间是孤立的,缺乏系统性。构建高职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专业发展资源评估与反馈系统,能够使专业发展资源建设走上规范化、系统化发展道路,实现专业发展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三、目标:不仅要建立专业建设质量管理制度,更要形成专业建设质量文化

高职专业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最直接的目标就是要构建质量管理制度,实现专业建设的制度化运行,因为质量管理制度对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作用。缺乏系统化质量管理制度的约束和激励,提高专业建设质量的目标显然是难以实现的。但是,一个专业具备了完备的质量管理制度并不代表这个专业一定能够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因为质量管理制度是需要人去执行的,是需要具有良好的质量文化氛围的。没有优秀的质量文化,再好的质量管理制度终究会变成一纸空文。“对质量及其管理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制度、规范、标准等被‘规定性’的层面上,应该表现在为学生发展的责任意识、严谨求实的行动准则和追求至善的大学品格方面,即在学校与学科内部营造一种人人研究质量、及时更新质量、处处体现质量的文化氛围”。高职专业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形成健康向上的质量文化。

质量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形成的涉及质量管理的价值观念、规章制度、道德规范、环境意识及传统习惯等软件的总和。它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淀和凝练下来的关于质量的文化共识。质量文化包括内层的质量精神文化、中层的质量制度文化和外层的质量物质文化。高职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从设计、论证到实施,都要把传承和发展质量精神文化、质量制度文化和质量物质文化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专业建设质量文化的生成与发展需要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策划和实施质量文化活动来强化和引导教职员工关心质量、注重质量。另外,高职的质量文化建设必须借鉴和吸纳行业企业文化,特别是优秀企业的文化。高职在专业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实践活动等方面要探索和研究把行业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的策略,凸显高职质量文化的特色。

四、范围:不仅是投入。也要包括过程与结果

“办学投入是质量形成的条件,办学过程是质量形成的核心过程,办学成果的评价是不断改进办学、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和措施”。专业建设经费的投人、教学设备设施、队伍建设、图书信息资料等专业发展资源的投入是保证专业建设质量的基础,没有优质的投入是不可能提高专业建设质量的。专业建设质量是由一系列质量活动过程形成的系统,这些过程包括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教师教学过程控制、学生发展过程控制、教学计划落实的过程控制、教风与学风建设等。在同等条件下,过程质量对专业建设水平起决定性作用。此外,专业建设结果评价也是缺一不可的,它包括课程考试成绩、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质量、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毕业生对专业建设质量的评价、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等。对这些专业建设结果实施评价与反馈,才能够发现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改进和解决问题,从而实现专业建设质量的持续提高。

我国2003年开始在国家层面构建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最重要的举措就是实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把高职人才培养的“投入”放在评估的重要位置。2010年启动的新一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把高职的内涵建设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更为强调人才培养的“过程”监控。在这一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人才培养的“结果”评价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结果”评价的指标也还有许多值得补充和完善的地方。笔者认为,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与专业建设质量保障建设都要进一步重视“结果”评价,这既是教育质量保障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国际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新趋势。高职专业建设最重要的“产品”是学生,学生在专业建设质量评估活动中是最有发言权的,没有任何其他人可以和学生一样直接地、完整地体验教学的内容。因此,高职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应当将“学生体验”纳入评估指标中,并且将其作为专业教育“结果”评价最重要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