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职业教育规划范文

大学生职业教育规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职业教育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职业教育规划

第1篇:大学生职业教育规划范文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素质教育;高职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2-0082-02

高职大学生入学后,学校都要对他们进行一系列的入学教育,让学生能够快速认识学校融入学校,认识专业、认识自我,使他们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这对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乃至全部人生都是极其重要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系列入学教育中的一门课程。

一、什么叫职业生涯规划

我们所从事的岗位工作以及岗位工作的延伸就叫职业。生涯就是生命周期,是一个人从生到死这样一个生命过程。职业生涯是指所从事的职业的生命周期,一般来说,是参加工作到退休时的生命过程。由此可知,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规划自己的职业人生。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先通过描述自己个性类型,预先撰写生涯“自传”,制作自己的职业生涯档案,通过了解并适应职业,描述所学专业对应的岗位类别与层次,确定有关就业机会的优先次序,来说明目标职业的就职条件与机会。换言之,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就是规划和管理自己的职业生涯。

二、大学生为什么要制订职业生涯规划

调查表明,我国的学生,由于社会竞争的压力,从小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都被要求好好学习,都有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考好成绩,上好大学”。这个目标成了家长、学校、学生的直接动力,也被社会普遍认可。可是上了大学了再怎么样?很多学生渺茫了。这时候,作为大学的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地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学生现实地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了美好的未来,在大学生阶段就应该明确目标,确定方向,并由此来安排大学的学习生活,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怎样制订职业生涯规划

社会是个大舞台,需要各种职业、各种人才,很难说谁比谁重要,关键是“适合”。有这样一首诗,“骏马驰千里,耕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过河不如舟。”

所以,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不能一味的追求当“骏马”或“坚车”,要根据自身的情况确定,适合当“牛”的就应当“牛”,适合当“舟”的就应当“舟”。

(一)认识自我。怎样认识自我?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大学生的个人兴衰荣辱直接关系到家庭的兴衰荣辱,因此,要将个人的作为与国家、社会、家庭联系起来考虑。每个人都有“公开的我”“ 背脊的我”“隐私的我”与“潜在的我”,见表1。

表1 每个人的多面孔

对于熟悉的人来说,姓名、性别、年龄等都是我知,别人知的。有些事只有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或不能让别人知道的这些属于隐私。有些自身的优点、缺点等,别人知道,而自己却不知道。有些自己的东西,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比如说,你的未来、你的潜在能力等。了解自己,就是要充分认识与发掘“潜在的我”

(二)选择职业

1.认识职业

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之前,我们首先选定自己的生涯发展方向和生涯地图。选定自己的生涯发展方向。见霍兰德RIASEC六角模型:

现实(实用)型R这一类型的人拥有机械和运动能力,喜欢实用工具在户外工作,偏爱工具

调查(研究)型I这一类型的人拥有数学和科学能力,喜欢独自工作和解决复杂的问题,偏爱观念

艺术型A这一类型的人拥有艺术能力和想象力,喜欢从事原创性的工作,偏爱观念

社会型S这一类型的人拥有社交技能,热衷于社会关系和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偏爱人

企业型E这一类型的人拥有领导和演说才能,喜欢有影响能力,热衷于政治和经济,偏爱人和观念

常规(事务)型C这一类型的人拥有文书和计算能力,喜欢在户内工作和组织事情,偏爱处理文字和数字

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要运用多种途径所及就业机会信息,制定和实施求职方案。

2.选择职业的条件

选择职业或专业既要审视自身的需要和素质,也要符合职业条件与职业要求。

自身的需要,主要是自己的主观愿望与追求。农村的孩子,大多家庭困难,需要改善家庭经济条件,需要有一个挣钱的职业。而城市的孩子更多追求理想、兴趣。

自身的素质,主要指满足自身需求的自身条件,包括:现在的学习成绩,兴趣、爱好、天赋等等。

职业岗位的适应程度是指需要了解职业现状与发展前途。

3.征询他人意见

在选择职业时,最好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

父母是最关心你的前途的人之一。尽管有时他们有一定的局限性,还是征求他们对你的职业选择的意见。兼听则明。

老师在你的职业选择上的参考意见的分量较重。因为他们对你、对职业、对社会了解的往往比你要透彻,因此有必要多听老师的意见。

同学们都是职业的选择者,对职业调查、了解都努力过,相互参照,对自己选择职业有好处。

(三)怎样制订职业生涯规划

当职业确定后,就应该制订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确定职业目标,根据总体目标确定阶段目标,根据阶段目标,制订行动方案。当条件变化时,要调整方案,甚至调整目标。

1.确定职业目标

职业目标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根本,需要根据自身的性格、自身的条件、自身的特点和自身的所处的环境来确定职业目标。比方说,一个建筑工程类专业的大学生,在确定自己的职业方面大致有以下几种选择:将来从事房地产开发,或将来从事设计,或将来从事职业项目经理,或将来从事造价预算等。

2.制订阶段发展目标与措施

如果选择职业项目经理作为职业目标,那么就应该分如下阶段实施:用3-5年时间取得建筑工程类专业的本科或专科毕业证,同时取得施工员或质检员岗位资格证,能在顶岗实习时担当相应的施工员或质检员的岗位工作。

毕业后2-5年取得二级建造师证,能独立完成中小项目的管理工作。

毕业后5-10年取得一级建造师证,能独立完成大中项目的管理工作。

3.近期的措施

为了顺利取得毕业证,同时取得施工员或质检员岗位资格证,能在顶岗实习时担当相应的施工员或质检员的岗位工作,在校期间必须做到:学校设置的课程要学习好,保证拿到足够的学分。同时要勤于实习,接触工程、熟悉工程管理程序及实施要点。积极接受岗位培训,参加取证考试,毕业之前能拿到1-2项岗位资质证。

4.制订生涯规划的基本原则

(1)个性化,适合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及社会经济条件。

(2)发展性,合乎个人与职业世界变化的趋势,有明确的大方向和发展台阶。

(3)现实性,有求学、就业机会;有职业资源;有行动步骤与策略。

(4)可操作性,有具体的行动步骤与方法。

5.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

(1)描述自己个性类型;撰写生涯自传;制作生涯档案。

(2)描述所学专业对应的岗位类别与层次;确定有关就业机会的优先次序;说明目标职业的就职条件与机会。

(3)规划和管理自己的生涯。

(4)制作中期生涯月历和行动方案;定期评析和优化自己的生活,及时解决生涯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制定和实施求职或创业计划;运用多种途径所及就业机会信息;制定和实施求职方案;办理毕业、就业手续。

(5)描述自己的优势和生涯志趣,说明自己的生涯价值与责任。

四、结论

通过上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组织学生制订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实践证明,学生们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明显增强,毕业后,发展更快,成效显著。

参考文献

[1]肖仁政.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及建设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2.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

[3]王兆.建筑施工实训指导[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8.

第2篇:大学生职业教育规划范文

一、加大职业生涯规划宣传力度,提升大学生自我职业意识

首先高校应该意识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从大一开始就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使他们对自己将来要从事的工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其次是利用校园的广播站、宣传栏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宣传,尤其是本校一些优秀学生的就业事迹,由于是大学生身边的事例,他们能从中获得较多的感想。最后是学校加强与社会和家长等的沟通,现阶段很多家长潜意识里仍然认为大学是包分配的,学生上了大学工作的事情就解决了。为此学校应该从家长入手,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宣传,此外则是借助社会上的各种力量,例如与一些优秀单位签订录用合同等,从而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列入高校必修课

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纳入高校必修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就业的必要保障。现阶段,很多高中教师在鼓励学生好好学习时,总会以“大学就轻松了,就不用拼命学习了”为借口,使得很多大学生有误区,尤其是大一的学生,他们会认为课程学习不再重要,再加上业余时间比较多,他们难免会贪玩,甚至有的学生放弃学业。此时将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学校的必修课,会使大学生意识到自身只有合理利用时间,才会从根源上解决就业问题。

大二、大三阶段,学校还应组织学生外出实习,并规定实习考核学分,考核不合格,将没有学分,需要重修,才可以毕业。这样学生的职业规划理论和实践能力能同步提高,效果较好。

三、建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机构,积极开展职业咨询辅导

目前很多高校都有专门从事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他们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比较密切,清楚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职业取向等。但是这部分教师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不足,无法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职业需求。

为此,首先高校应该成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机构,并招聘一批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宣讲,并针对有就业问题的学生,积极开展职业咨询辅导。其次高校应善于利用现有的教师资源,组织就业指导教师外出参加各种培训和讲座等,从而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以为大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最后高校还应该实施班主任制或者导师制,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就业指导,为此学校可将专业教师、管理干部和退休人员等组成班主任或者导师,由他们对兴趣爱好相似、职业生涯规划有重合的一部分学生进行专门的培训,并每学期找至少一名学生进行深度谈话,从而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帮助他们顺利找到工作。

四、构建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

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应该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针对他们不同的心理特点,组织一系列有?P的活动,从而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首先是做好大一学生的职业生涯探索教育,该阶段主要是理想信念教育,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增强他们对所学习专业的兴趣和信心,从而形成健康的就业心理。其次是做好大二学生的职业生涯准备教育工作,尤其是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兴趣、职业倾向和职业能力的测试,鼓励大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然后是做好大三学生的职业生涯定向教育工作,大三阶段学生对于自身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是要出国、考研、就业还是创业等,该阶段都有了一个初步的规划,对于打算就业的学生,教师就可鼓励他们根据自身的职业需求,考取各种证书,并联系相关的实习单位等。最后是做好大四学生的就业工作,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招聘会、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合同等活动,从而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第3篇:大学生职业教育规划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规划

目前,各高校纷纷开展就业指导教育,期望能帮助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脱颖而出,作为就业指导教育的第一个部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整个就业指导教育核心,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只有帮助学生做好了职业生涯规划,才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就业指导教育充分吸收就业指导教育精华,认真学习专业文化知识,努力充实自我,为未来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原则与任务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连续担负的工作职业和工作职务的发展道路,是一个连续、发展的感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根据自身性格特点,结合所学专业、家庭背景等现实环境因素,确定职业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学习、成长和完善自我的计划,并实施具体行动以达到目标的过程。按照时间长短和划分为短期规划、中期规划、长期规划和人生规划四种类型。

二、理论支撑

1.九种职业兴趣类型测试

根据职业活动基本特征,将其划分为事物―人际、资料―观念两个纬度,再将其进行组合,最终将人的职业兴趣划分为高事物高观念(设计师等)、高观念(家庭顾问等)、高人际高观念(主持人等)、高事物(制作工人等)、特征不明显(配料工人等)、高人际(导游等)、高事物高资料(IT等)、高资料(速录师等)、高人际高资料(经理等)九种类型。通过《职业兴趣测量表》使学生完成自我认知,了解什么是自己所擅长的,什么是自己所感兴趣的,以在进行职业选择时考虑与之相匹配的职业或岗位。

2.人职匹配理论

人职匹配理论最早由“职业指导之父”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金森提出。通过教学,使学生清楚的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智谋、局限和其他特征;清楚的了解职业选择成功的条件、所需知识、在不同职业工作岗位上占有优势、劣势、补偿、机会和前途;并努力追寻其二者之间的平衡,在清楚认识、了解个人的主观条件和社会职业岗位需求条件的基础上,将主客观条件与社会职业岗位相对照、相匹配,最后选择一个与个人匹配相当的职业。

三、实践教学

1.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最早是美国旧金山的管理学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是检查个人技能、能力、职业、喜好、职业机会的强大的分析工具。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劣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对自身职业/职业发展问题进行SWOT分析时,应遵循5个步骤:

(1)评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2)找出自己的职业机会和威胁;

(3)提纲式列出3~5年内的职业目标;

(4)提纲式列出一份今后3~5年的职业行动计划;

(5)寻求专业帮助。

2.职业生涯规划的程序与方法

(1)认识自我――知己

采用九种职业兴趣类型测试与人职匹配理论,使学生对自我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和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对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等有足够的了解,面对成千上万的职业,就能在较短时间内缩小目标范围、扬长避短,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要求:实事求是,力求详尽,以使测评结果具备充分的价值。

(2)环境因素分析――知彼

主要分析社会环境及行业环境。通过分析社会环境,了解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法制建设、政策要求与发展方向,以寻找各种发展机会,选择有发展前途的行业和职业,以便更有利于个人目标的更好实现。

要求:分析时要仔细、透彻,要认清所选择的职业在社会大环境中的发展状况,技术含量、社会地位、未来趋势等。

(3)发展路线的选择――抉择

不同的发展路线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不同,对今后的发展阶梯的影响也不同。一般包含一个个职业阶梯,由低阶至高阶步步上升。例如,大学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路线通常是: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个人的素质不同,志向不同,适应的路线也不同。

所以,在作发展路线抉择时,要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我想往那一路线发展;第二,我适合哪种路线;第三,我可以走哪条路线。

(4)确定职业生涯方向――目标

职业生涯目标包括人生目标、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而且必须要经过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渐进达到。

找出内心真实理想目标的方法:(1)将自己所有的理想写出来;(2)将理想按照时间排序;(3)将理想按照强度排序;(4)找出持续时间最长、程度最激烈的理想。

(5)实施方案的制定――行动

制定方案时要考虑的问题:为实现职业目标,需要具备什么素质和条件,达到什么要求,可以通过什么养的途径来达到这些条件,要参加什么培训项目或加强哪方面知识的学习,具体的时间安排,除了知识能力储备,还有没有其他障碍,怎样解决,等等。

要求: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行动方案也各异。所以在制定方案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突出个人行动方案的适时性和个性化特征。

重点:行动方案制定后,要严格实施,并根据在实施过程当中出现的各种因素,积极的、不断地反省和修正。

四、设计指导

1.学业规划

以大学4年的学习时间为主线,规划每个年级的学习内容:大一年级,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培养一系列良好的学习习惯,依照具体情况来提高学习成绩;大二年级,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开拓视野,不断开拓思路,尝试学术知识的创新;大三年级,注重各个学科的互相联系,学会综合运用自己已经学过的知识来互相参考;大四年级,注重知识拓展、应用能力培养、就业信息搜集和职位搜索。

2.生活成长规划

生活习惯代表着个人的生活方式,是实现未来漫长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的基础和保证,因此要培养学生在大学阶段合理制定自己的社会成长规划,保持身心健康,学会理财,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人的身心健康、未来成功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它的建立和管理是现代人所必备的素质能力,大学生正处于即将迎社会挑战的重要成长时期,因此指导大学生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走向社会的基本需要,更是职业发展的深层次需要。

3.实践活动规划

实践证明,专业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大学生正日益成为就业市场上的抢手货。因此指导大学生要认真制定大学期间的社会实践规划,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并要求学生在实践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反馈,将实践情况以报告、调查分析等形式进行总结,弥补不足,才能不断取得进步。

五、完善总结

任何计划从制定到实施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样,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也是如此,影响职业生涯的内外因素很多,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以消除变化的不良影响,根据实际情况对生涯规划的进展做出评估,并适时进行修正,最终达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第4篇:大学生职业教育规划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生涯 规划教育

2011年,国务院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16号),通知中指出,预计“十二五”时期,高校毕业生数量仍将持续增长,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可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高校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如何实现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进一步加强高等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意义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由传统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方式也有了很大的不同。但与此同时,随着高校扩招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逐年上升,这就给就业形势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社会所关注的已不仅仅是就业率的高低,更多地开始关注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教育,强调通过教育引导逐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强就业优势,提高就业质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起了学校、家长及学生个人的广泛关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为:

1.1 从学生层面,可以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准确定位自己,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有所区别。

1.2 从学校层面,有利于进一步优化现有专业课程结构,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强化学校人才培养的责任意识。对学校而言,大学毕业生就业不仅是检验学生质量的重要途径,更是学校综合实力和水平的重要体现,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国内外很多大学也都十分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配备了专业的指导教师和先进职业测评工具等硬件设施,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积极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生涯。学校通过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逐步强化了学生的就业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引导其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和就业观,不断提升其专业实践技能,增加就业优势,提高就业质量。

1.3 从国家层面,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可以有效地缓解当前就业压力,减轻国家和个人家庭负担,对于推动社会经济高效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发展,还与国家发展与社会稳定具有紧密联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国家可以通过积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的方式,促进大学生自主就业和创业。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是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只有在国家、社会家庭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因此,高校必须强化责任意识,以身作则,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力培养专业人才,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引导其树立科学的就业观,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高、荣誉感、使命感,使其科学定顺利就业。

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我国还正处于起步阶段,完全意义上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未形成,大多都是与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相联系。很多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关注,或将其视为一种形式,没有从思想上引起足够重视。同时,在授课环节,很多学生的兴趣度和学习热情不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质量。笔者在调查浙江省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归纳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建设不完善,缺乏专业的相关服务机构

在我国,职业生涯教育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发展完善中,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学生只停留在大学阶段,中小学阶段还是空白。大学生所接受到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也十分有限,属于阶段性教育,缺乏连贯性。同时在教育中,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服务机构,造成职业生涯教育质量不高,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此外,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使学生很少能得到专业职业指导机构的服务。

2.2 高校职业指导师人员队伍建设滞后

目前我国已经取得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专门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业人才极少。以笔者所在的高校为例,职业教育师资与学生的比例不足百分之四,其中大部分是辅导员兼职从事职业指导师,而这些指导者都非专业出身,基本上缺乏相应的职业指导知识和相应的技能,致使不少大学生接受不到专业的职业咨询和指导,不能从自身实际出发规划自己的人生和尽早地对自己的职业进行定位。

2.3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不够实际,流于形式

翻看有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材时,会发现教材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都是从西方引入,对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辅导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再加上多数职业指导老师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导致指导形式单一,流于说教,对个性化的就业心理咨询和辅导难以开展,导致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4 大学生自身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视不够

尽管很多高校在大一学期就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是大学生自身没有足够重视,只把它当作一门拿学分的公共基础课。虽然有些学生制定了职业规划,但过于理想化,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一旦发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就变得茫然无措。据相关资料统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合理现象普遍,比例高达45.6%。

3 改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建议

3.1 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相关政策,健全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

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制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关政策,对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行引导,在进行高校质量评估中加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权重。此外,加大力度建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系统,促使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走上规范化的道路,更好地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

3.2 加强职业指导师队伍建设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业性较强,需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职业生涯指导师队伍。高校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加大职业指导师队伍建设:①引进专业职业指导师,使之成为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骨干力量;②提升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规划水平,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老师,通过对辅导员的培训,使他们获得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证书,达到相应的知识结构和职业指导能力,可以直接指导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并进行监督;③聘请企业人员担任学校的职业指导师,由于企业人员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历,提供就业创业咨询和辅导服务更接地气。

3.3 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高质量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可以引起大学生的兴趣,进而帮助大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要结合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特点,形成一套包含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体系。授课过程中应避免枯燥的理论灌输,可以结合案例,便于学生充分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此外,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现场互动和参观采访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原本乏味的课程鲜活生动起来。建议大一的时候就组织学生进行职业能力测评,让他们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个初步的了解。

4 引导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从大一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就要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灌输给学生。大学只是人生中的一个驿站,职业生涯规划才是贯穿于一个人一生的。引导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树立并强化职业规划意识,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增强职业竞争力。

5 小结

总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的携手合作,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接受高质量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我们共同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赵录贵,陈禄青.从职业生涯规划角度看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困局及对策调整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2(4).

[2]车明华.以辅导员为指导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22).

[3]王雅倩.专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2(4).

[4]丁晓雯,孙作青,钱施光.浅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指导意见[J].改革与开放,2010(18).

第5篇:大学生职业教育规划范文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人自青春期以来到退休期,对一生理念,工作,生活,家庭及社会等目标所做的妥善安排及计划,用以追求理想之人生。具体来讲,就是个体在充分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愿景,兴趣,能力及价值观等内部因素,结合当前社会的经济环境,行业环境,职业和组织环境等外部因素,进行合理决策,从而确定个人的生涯发展方向,目标和发展路线,并采取有效行动及合理调整来达成目标的过程。对于大学生而言,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的前提下,在认真分析当前环境形势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对将来从事的工作所做的方向性的计划安排,特别是对大学四年学习计划的合理安排。

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要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与各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相结合,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相结合,与市场的需求相结合,以明确学生今后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为重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意识,职业素质,创业能力,职业道德等多方面具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将各阶段的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而形成的系统完善的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一 根据不同年级设置不同的课程,实施分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根据生涯发展理论的特点,我们把大学阶段分为探索期、准备期、强化期和实践期。

(一)探索期:大学一年级。经过紧张的高考,跨进大学的校门,面对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大一新生往往会感到迷茫和徘徊。找不到正确的方向和目标。职业生涯规划就应该从这时候开始,帮助学生快速完成从高中学习模式向大学学习模式的转变。

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设置为:

1课程介绍。如专业、必修、选修课程介绍;与专业相对应的领域介绍;职业素质要求与培养等。

2导入职业规划理念。侧重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

3自我评价的方法。如个人对自身能力,性格特征,兴趣的认识;人才素质测评在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正确选择职业方向。

4依据方向制定“学习计划”,包括实施过程中的评估与调整。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初步制定好个人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计划书,并告知大学生在大学4年的学习与社会实践中,不断完善规划。

(二)准备期:大学二年级。经过一年的大学生活,同学们已经能够适应大学生活,遇到各种问题也能较为轻松的应付。这一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既要正确认识自己,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又要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大学二年级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设置为:

1“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大学发展与人生职业设计”等此类课程主要让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帮助学生自我定位,展望未来职业发展前景。此类课程重点讲授职业发展阶段理论、人职匹配、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等

2开设“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科技创业”等课程,此类课程主要是针对有自主创业意向的学生。课程重点讲授创业概论、商业机会、公司创建、市场营销、竞争分析、企业战略、创业融资、创业计划等内容。

3职业技能的培训。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去单位实习,在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第二学年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在大学学习期间实习、兼职或创业需要应用的知识,尤其是与用人单位交往方面的知识。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会进一步发展自己的职业潜能和兴趣,从而进一步完善职业生涯规划计划书。

(三)强化期:大学三年级。经过两年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大学生对所学专业和所学的课程已形成初步清晰的认识。进入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往往徘徊在考研、留学、或准备求职的十字路口,此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主要是指导学生依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出初步正确的选择或决策。

第三学年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生可结合个人职业目标进行选择,帮助学生合理进行职业定位,以实现毕业时顺利就业或考研,并为今后个人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且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计划书。

(四)实践期:大学四年级。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任务就是做好就业服务。指导学生掌握求职方法,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就业。

大学四年级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设置为:

1“就业技巧”、“就业政策”宣讲、“面试技巧”、“就业程序与权益保护”、“进入职场”等课程,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2就业压力的心理调整,帮助毕业生缓解压力。

3求职技能拓展,主要是体验式课程,通过模拟面试,模拟招聘等,对求职技能进行全方位训练。

第6篇:大学生职业教育规划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实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分工正在不断的更新和细化,职业的种类、数量、结构和对专业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和完善。高校职业规划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了解社会,帮助大学生学会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职业目标和发展目标,激发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避免大学生因盲目就业所造成的从众现象,避免大学生由于对自身和社会的不了解所造成的心理落差现象。通过学习职业规划这门课程,让大学生具备自我规划、自我认知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教会大学生在学习期间,有针对性地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为顺利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提供科学的方法。

一、职业规划的内涵

所谓职业规划,指的是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的连续性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职位的变迁及工作理想的实现过程。职业规划则是针对决定个人职业选择的主观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和测定,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

二、目前大学生职业规划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目前高校职业规划课的专职老师还相对较少,主要由辅导员和其他学科的老师兼职,这些老师主要工作是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任务已经很繁重,能够用在备课及教学的时问、精力非常有限。这种兼职任教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师自身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职业规划师资队伍中具有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专业背景的老师并不多,有些任课老师原来的专业还是理工科的。由于专业背景的限制,这些“半路出家”的老师在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

(二)教学内容不足

我国应用的职业规划理论基本都是从西方国家“进口”并加以“改造”的。由于国家制度、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价值体系等方面的差异,西方的理论体系在某些方面与我国实际情况有所冲突,我们必须立足国家实际情况,用批判的眼光对西方的这套理论进行社会主义本土化改造。但是目前我国职业规划理论本土化研究进程还比较缓慢,不仅难以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还制约了我国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工作的有效哉埂

(三)课堂教学实践性不强

实际上,职业规划是一项极具操作性的课程,其对学生参与一级互动的要求比较高,有许多教师自身就缺乏专业的规划教学实践技能,因此还沿用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一味的灌输学习,殊不知这种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对于职业规划方面的知识理解的不深刻,继而在走向社会工作岗位上也不能很好的凸显专业优势。

三、提高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

就业指导教师是高校职业规划教育的主力军,要开展科学有效的职业规划指导工作,就必须建立一支专业化的、业务强、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一方面要注重师资选拔。高校需要通过专、兼等多种形式,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专、兼结合的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队伍,形成严格的师资聘任制度,选择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事业心和责任心、创新精神,还要具有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背景,对时事有所了解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可以说,对就业指导教师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但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生职业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与考核。通过派遣他们到相关机构接受专业培训、组织参观学习、开展课题或专题研究等途径,使他们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熟练掌握有关政策法规;特别是要具有职业规划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还可以通过“大学生就业指导委员会”,促进教师队伍之间的交流,像更多专家学者学习,也是一个提升的过程。另外,通过教师队伍的考核制度,明确奖惩措施促进教师不断提升自我,形成对自身的要求。

(二)设置职业规划与学生就业指导相关课程

高校应提高对职业规划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教育力度,然而,缺乏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要想真正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学校就要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帮助大学生掌握择业的技巧和方法,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建立健全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体系。然而,目前在我国,大多数院校还没有开始职业规划课程。职业规划相关内容,一般只在管理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有所涉及,内容相对简单。要建立健全职业规划课程体系,加强大学生职业教育应以下从几方面入手:

首先,将职业规划课程作为大学生在的必修课程。课程建设是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核心。将职业相关课程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计划,规定必要的学分、学时,在大学期间分阶段、分层次、分重点地为学生提供包括职业规划、就业信息指导、求职技巧训练等各方面的指导。职业规划课程内容应包括大学生就业形势和法律法规、择业观教育和素质培养、大学生素质测评与人职匹配理论、择业技巧和方法、职业发展与职业适应、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及升学指导和创业指导等。职业规划是每个大学生都要面对的问题,也就都有必要专业的课程,帮助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

其次,在设置相关课程的基础上,高校可以依托相关专业和就业指导部门,成立大学生职业规划的专门研究机构和课程教研室,负责相关课题的研究,将职业规划理论的研究更进一步。还可以由校内部门负责人员、专业教师和校外企事业、相关部门专家领导成立大学生就业指导委员会,经常的交流经验和学术思想,一方面便于课程更好的开展,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咨询辅导的服务。

(三)实现职业规划的本土化

职业规划本土化研究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持续的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参与,单凭高校及个别教研人员是不能完成这项工作的,必须由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牵头,调动社会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共同来参与职业规划的本土化研究。

首先,应该成立专门研究机构。政府组织成立由大学、公共研究机构、企业相关人员共同组成的职业规划教育研究机构,对其职能划分给以明确要求,并对专业人员配备和研究经费等给以支持保障,提高职业规划本土化理论研究层次,编写切合我国实际的教材,开发先进的测评工具。

其次,应该组织编写职业信息工具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部权威的职业信息工具书是大学生认知职业的利器,但目前我国尚无一部可供职业规划者检索并参考的职业新工具书。政府相关部门应尽快组织编写并进行定期更新。

四、结语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并非一朝一夕,其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教育能够使学生掌握职业发展规律,科学地规划人生,促进个人职业的顺利发展,实现人生价值。因此高等学校要把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作为当前素质教育的一项核心内容来抓,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各个阶段,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协助学生走向社会,迈向成功人生。

【参考文献】

[1]郭剑.当前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20)

[2]方伟.大学生就业工作教师培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张洪田,张慧研 . 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5.

第7篇:大学生职业教育规划范文

关键词:职业规划;职业生涯;就业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3.042

1 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堪忧

1.1 大学生专业选择的迷茫性

谈到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笔者根据从事高校一线教学近十年的经验,感到无比忧虑。2014年我们对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涵盖了人力,酒店,营销,房产四个专业共300多名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选择原因只有26%认为对专业有兴趣,10%认为专业很热门,其余64%对此专业持悲观甚至迷茫的态度。这表明,大多数的学生对于如何选择专业都是持一种迷迷糊糊的被动状态。这种状态,如果没有及时正确的职业规划教育引导,将会延续到毕业甚至工作数年之后,这会导致很多学生错失找工作的黄金时期,同时丧失职场晋升的黄金时期,这对于个人职场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1.2 大学生职业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2014的调查问卷涉及到大学生对工作行业,应聘职位及岗位职责等问题,根据调查结果显示:62%的学生不清楚行业的含义及选择的意义,75%的学生不清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应聘职位,84%的学生不清楚自己打算应聘岗位的工作职责及任职资格;56%的学生对于工作环境,薪资行情,福利待遇无法正确估计,与现实存在很大差距。

大学生职业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很大,往往理想很丰满,而现实却很骨感。大学生因为接触社会不多,缺乏工作经验,他们对职业的认识,往往停留在书本与想象中,并且具有理想主义倾向,当他们一踏入职场,面临严峻的职场现实,这让他们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很容易滋生挫败感与迷茫感,甚至一蹶不振。

2 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重要意义

2.1 职业选择改变人生

在校的大学生都是一样的青春,神采飞扬,工作十年后再相聚,经历了职场的历练,同学们之间的变化是惊人的。职业改变的,不仅仅是我们的面容,气质,更对我们价值观,生活方式,为人处世等等产生了深远影响。步入到中年,你生活得好或者坏,直接由你选择的职业决定。职业可以造就你,也可以毁灭你。选择职业,就是选择未来的自己。

2.2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人一旦被放错了地方,就是垃圾。这里垃圾的意思,不是说你一文不值,而是说你的境地压根就无关你的才能。你纵有用武之力,但无用武之地,是锅台上跑马,兜不了多大圈子。一个人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这正如:你是一只兔子,却在游泳队任职;你是一只乌龟,却在长跑队工作。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一个人职业发展的好或者坏,很多时候并不取决于个人努力的程度,而是由你的职业规划决定。方向对了,一切都对了,这就是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的含义。

2.3 职业规划,敲开职场之门的金钥匙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共识。但事实上,很多企业存在大量职位空缺,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根源何在?值得一提的是企业需求增长对人才的渴求急迫,但这并不代表企业对候选人的标准在降低,无论是民企还是外企,在用人标准上反而都有相应地提高,所以我们才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边企业招人急,而另一边个人求职难。根据2014年前程无忧HR经理的统计数据,64%的学生败在了职业规划上。是否具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已经成为企业选人的重要依据。企业HR青睐那些对自己有正确认识,具有清晰职业规划的求职者,他们认为这样的人更能脚踏实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我们调研了世界五百强公司中的98家企业,几乎72%的公司面试笔试题都会涉及到求职者对于职业规划的选择及认识。这表明职业规划已成为企业考核甄选应聘者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南志珍.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产学结合的探索[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报,2005,(9):8485.

[2]杜恒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模块化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知识经济,2008,(12):123124.

第8篇:大学生职业教育规划范文

【关键词】网络学堂;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较多挑战,如:大学生拥有的实际技能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大学生的人力资本价值近几年来呈下降的趋势等等。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为了缓解就业难所造成的各种不利社会现象,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也就成为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我国各高校主动采取多种措施,希望通过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为学生步入社会后的就业问题提供可靠有效的专业知识。而网络学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能够构建以人为本的课程信息管理体系,将网络学堂应用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将先进的网络学习理念融入职业指导工作,能够大大提升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一、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现状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它包括大学期间的学习规划、职业规划、爱情规划和生活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无及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更直接影响到求职就业甚至未来职业生涯的成败。就目前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现状而言,职业生涯规划初见成效,但是在社会知识环境和整个就业指导氛围的影响下,我国大部分高校和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本身及其作用的认识却不容乐观。

1.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淡薄

笔者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在读500名大二学生为调查样本,设计了《大学生职业规划理念现状》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淡薄,对职业前景普遍缺乏清晰的理解。比如,在“你是否有考虑过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吗”一题中,61%的人对此“只有模糊的想法和愿望”,18% 的人“感到茫然,不知道未来发展”,只有21% 的人“已经有3~5 年的职业规划”。另外一组数据则显示:大部分学生因为没有掌握未来职业发展信息,不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趋势,对未来就业感到迷茫,无法将自身的人格素质同专业所学技能结合到一起。70%的没有掌握职业发展信息,21%的人甚至从来没有想过,而对自己未来发展有了解的人仅为9%。在“请问你对职业规划的必要性如何看待”,51%的学生认为其可有可无,28%认为其只是一种形式,无法起借鉴作用,仅有21%的同学认为其对未来职业发展有指导性的作用。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于职业规划的意识是非常浅薄的。

2.职业规划脱离自身实际情况

大学生能够树立端正的职业规划是值得鼓励和推崇的,但是有一些大学生在没有确切了解自身特质的条件下,盲目建立不符合实际状况的职业规划。笔者查找了本校从2007-2010年4届仲恺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的比赛信息,从学生的职规书和表现来看,大部分参加初赛的大学生在社会工作和实践经验方面相对缺乏,对所规划的的行业发展前景、企业文化等详细信息缺乏了解,职业规划书也显得过于理想化,在具体的行动方案脱离实际情况,规划没有备选方案或备选方案不合理。

3.高校的引导作用有待加强

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负有重要引导职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在高校的引导下健康进行。但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关于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存在两个严重的诟病,一是仅仅注意到学生的个体性教育,没有将其与学校整体作出一个有机的融合。二是将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放在了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首位,忽略了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长远性和连续性。

二、网络学堂的主要特征

面对我国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现状,我们应当积极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确保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在我国教育界的健康发展。而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尤其是以 Internet 为代表的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日益被应用于人类的教育和学习领域,促进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的出现和发展,即基于网络的学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网络学堂教育不受场地的限制,有一系列有别于传统学校教育的特征。

1.网络学堂信息容量大

由于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Internet 提供的教育资源远远大于以往任何教师、教材乃至图书馆的信息量,这就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形成了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为一体的大教育。利用网络进行教育,可全天 24 小时进行,每个学员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学习时间、内容和进度,可随时、随地地在网上下载相关学习内容或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与交流思想。

2.网络学堂便于开展终生教育

互联网为教育走出校门、迈向社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未来的社会,学校的概念将发生变化,教室将变成“无墙的教室”,学校将变成“无墙的学校”。学生将通过网络检索有用的信息,学校将成为开放、虚拟、社会化的学校,这无疑将有助于从业人员进行终身学习。

3.网络学堂是虚拟性教学环境

网络学堂教育的教学由于在时空上的分离,决定了其教学环境是一个虚拟的教学环境。这就使得网络学堂教学在课程设置上受到一定的限制,这里主要是指许多包含实验教学和操作训练的课程, 就无法在网络环境中完成其全部教学任务。

三、引入网络学堂教育模式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教育手段还处于课堂教育和个体辅导这两种模式,多数高校实施的主要形式是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以单一地传授相关知识为主要目的,教育目标多停留在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的启蒙。而个体辅导则以一对一教育模式为主,其教学理念着眼于帮助学生加强自我认知,进行大学生职业的初步规划。然而,这样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能够起到的功效确实极为有限。

1.网络学堂是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实需要

目前,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单调的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应运而生的多媒体教学,使授课方式变得更方便、快捷、直观。但其信息量大、节奏快的特点难以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不强,同时使部分学生无法跟上讲课的进度,只能被动地接受授课内容,缺乏思维的过程。现代网络学堂教育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将教学活动带到每一个角落。比如清华大学开发应用的“职前教育网络学堂”,针对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需求层面,每位学生可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进行课程学习的有效组合,做到了最优化的科学课程计划管理。由此可见,引入网络学堂教育模式,是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实需要。

2.网络学堂是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效果的有力保障

网络学堂完全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授课的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和教学的组织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学生已经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加上教师与学生在物理空间上的分离,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师生关系。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通过反思形成正确、积极的理性认识,在此过程中也可以拉近师生距离,双方产生深厚感情,教师的指导作用能更好地发挥。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反过来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乃至以后的职业生涯都大有裨益,形成良性的互动环节。因此,将网络学堂应用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是教育效果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田飒.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与教育研究[J].职教论坛,2009(14):59.

[2]刘学茹.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0(3): 47.

[3]郭小红.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1(02):93-94.

[4]张宁.基于Internet的网络学堂教学模式研究[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02):68-69.

第9篇:大学生职业教育规划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2-0024-02

随着近几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发展速度来看,高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安排必须按照市场的发展要求,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作为设置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入手点,以经济的发展需要作为设置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核心标准。学校的计算机专业要在重视突出本校的特点同时更要学会长袖善舞地灵活地调整专业课和培养人才的计划,拓展计算机专业的覆盖面以吸引更多的生源,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这样的专业调整计划可以使学生们学到的知识很好地与时代接轨、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毕业生学有所成、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满足毕业生对于市场的需求。高校只有这样安排计算机专业课程更加具有科学性,才能使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更加符合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如今的社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互联网时代迈进,这给当今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提供了很多的就业机会和选择,也让很多大型的网络公司开展了面向学校招生的局面。这种局面也体现出高校的招生和其毕业生就业是高校办学过程中两个重要环节,关系着高校的生死存亡。一所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是将学校的招生和就业两个环节紧密连接在一起的黏合剂,一所高校的专业设置的好坏与否对这所高校培养学生的计划及毕业生参加就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的专业课程的设置就成为了维持这所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系因素,成为了判断一所学校是否可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与社会发展与时俱进最根本的因素之一。因此,本文在四个方面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了探讨:

1从职业生涯规划角度分析高校计算机专业课上存在的问题

目前,迅猛发展中的高校计算机专业课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严峻的问题,有些老师只是一味地注重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缺乏对计算机技术的实际操作,出现了一种理论知识比计算机技术的实际操作丰富的状态,这种局面严重的导致了在往后的职业生涯中会遇到瓶颈,加深了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困难,这严重制约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这些严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校的教育课程没有结合市场的需求进行安排,没有将计算机专业课与学校的招生就业工作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导致了招来的学生就业困难,而即使是找到工作的学生其在学校所学专业也不能更好的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这既有损于学校的名誉,也制约了学校的来年的生源率。

2开展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在学生学习了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以后,着重地了解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点和基本流程,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可以举行一个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来提高学生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让学生把自身价值和利用计算机专业知识相结合起来,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开展这样的一个大赛,有助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更好地了解计算机职业,有利于以后在职业生涯中能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提高沟通协调能力,促进了各方面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当然,这也要求把职业生涯规划当作一个具体的核心计划,贯穿在整个大学生活中,真正地把书面上规划的蓝图落实到实际的社会实践中,让学生将来毕业以后在计算机行业中有所建树。

3邀请计算机业内专家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讲座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高校之间在招生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方面的竞争愈演愈烈,显然一所高校的招生与就业情况已经成为衡量其竞争力的关键性标准。其中如果一所学校有充足的生源,第一志愿报考率和一次性就业率都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所学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既能满足了社会以及经济发展的需求又能体现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认可。这样这所大学就可以在社会上得到很好的口碑。所以,高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必须与时俱进,即高校所设置的计算机专业项目必须与本校对招生以及毕业生的工作息息相关,这是对时展对高校教育的客观要求。

因此,学校可以邀请一些计算机行业内的专家来校对学生举办一个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这些计算机专家拥有各个领域丰富的计算机行业经验,他们更加了解计算机行业对未来人才的需求,我们知道,高校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国家以及地方的社会稳定、经济以及其他各个方面发展培养适用性的高素质人才,这就决定了高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育计划必须是与社会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通过举办一个计算机职业生涯规划的讲座,能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更加地了解这个行业在社会中的最新动态与实际需求,为学生以后进入职业生涯做好充分准备。

4时间上恰当把握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在大学的四年学习生活中,计算机这个行业在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中有着不同的时间节点,起着不同的重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应该把握好这个时间点,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不仅要让低年级的学生更早地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而且还要对毕业前后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信经过一系列计算机行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部分的学生还是会了解自己毕业以后如何发展,如果选择职业,如何在计算机这个行业中难以生存下去。充分让学生了解到在计算机行业中的职业生涯的现实环境。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对之前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一个回顾,审视自己是否已经明确职业生涯的目标,了解自己之前的准备是否足够充分,并且,需要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专项指导,比如说邀请一些计算机行业的人力资源方面的专家,对计算机行业的就业需求进行讲解,培训一些计算机行业的应聘技巧,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招聘活动,让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不足,更好地完善这些不足,从而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各种职业测评软件,关注招聘信息,体验模拟面试等,查漏补缺,做毕业前最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冲刺。

综上所述,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培养学生的很多个方面。针对目前很多高校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专业大学生,他们不能很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这严重的导致了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就业形势紧张的现状,但是,通过对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大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充分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对帮助学生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无缝衔接,顺利实现满意就业,并最终对实现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指导处,甘肃兰州730050)

参考文献:

[1]蒋作斌.对职业教育特色问题的认识[J].职教论坛,2003,(1).

[2]李建求.论高校的专业建设[J].高职教育研究,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