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生态学的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研究背景
平衡能力指维持身体姿势的能力,特别在较小的支撑面上,控制身体重心的能力。平衡能力是一切活动的基础能力。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平衡功能是指身体自我调整重心并维持姿势稳定的一种能力。人体静态姿势平衡主要依靠前庭系统、视觉和本体感觉三者协同来完成。体育锻炼可以很好的训练人体复杂的前庭感觉和本体感觉能力,通过对反应速度的训练也可间接提高人体平衡觉的反应和适应能力。
力竭是运动性疲劳的一种特殊形式,是运动性疲劳发展的最后阶段.它是指肌肉或器官完全不能维持运动的一种疲劳现象一次性力竭运动可导致人体运动能力的短时间迅速下降乃至完全耗竭,接下来人体就会处于一种重度疲劳的状态,各器官机能迅速下降,意识涣散,认知功能也会处于短暂的休眠状态。一次性的力竭运动是否也能导致个体静态平衡能力的迅速下降。通过对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一次性力竭运动后的静态平衡状态进行及时的评估来得知其平衡能力的衰减程度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上海体育学院男性健康本利一生30名,15名为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专业的本利一生,巧名为运动人体利一学、经济管理、体育人文等学利一专业本利一生。实验对象均同意参加本次实验所选对象均排除了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等影响平静功能判定的疾病因素
学科组和术科组二者做统计分析,两组在年龄、身高、体重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o.os>,具有可比性
2.2实验方法和步骤:
在实验前进行指导,告知受试者实验过程和有关注意事项受试者在实验前两日保证正常作息,并禁用烟、酒、茶、咖啡及中枢兴奋或抑制性药物,避免剧烈运动等。实验时应注意补充营养物质并做好热身准备,然后进行平衡实验的实验前测定。试验内容为功率自行车,要求每个受试者按照递增负荷一次完成一定时间的运动,直至受试者自身感觉力竭为止。试验后即刻让受试者原地进行45秒的积极拉伸放松运动,随即进行平衡功能的测定,并整理数据。测试结束后接着做整理活动并休息,最后收集并整理所有实验数据。在力竭运动过后,整个机体机能处于崩溃的边缘,尤其是神经肌肉系统机能快速衰减,导致人体不能很好地保持直立,45秒的积极拉伸放松运动可以暂时缓解这种极端状态下的不良反应,保证身体之后能够直立进行平衡测试
2.3测试项目及测试指标参数:
实验前后均进行,重心平衡测试。本实验进行测试时采用TecnoBody重心平衡测试系统,要求受试者脱鞋后按特定位置立于传感器平台上,双手自然垂于身体两侧,两眼平视前方,分别测试睁眼、闭眼两种状态下的平衡情况,每项测试时间30s,其间受试者应主动保持身体平衡并且不受周围环境影响。静态平衡测试要求受力平台和显示器保持稳定,测定人体在睁眼、闭眼及外界光刺激状态下,实时记录压力重心位置与时间关系曲线。静态姿势图仅对静力时压力中心的变化情况进行描述和分析,但不能将影响平衡功能的视觉、本体感觉和前庭系统彻底分开来进行研究。所有受试者均由同一个熟练的测试员进行测试
功率自行车测试采用瑞典MDNARK品牌的定量负荷功率自行车,在进行功率自行车的过程中,按照受试者体重设定三级负荷,阻力分别为0.1 k州lkg体重,转速为100转/分,时间2分钟;0.2k州lkg体重,转速为100转/分,时间2分钟;0.3k州lkg体重,转速为100转/分,直至力竭。力竭指标为个体不能完成相同负荷一次的运动量,主观感觉为非常累,脉搏达到个人极限,一般为( 220一年龄)。
静态平衡测试指标:X轴平均Cop:重心摆动中心与足底中心(平台上的标准点)在X轴的距离,Y轴平均Cop:重心摆动中心与足底中心(平台上的标准点)在Y轴的距离,前后方向标准差}gDY},左右方向标准差(SDx),前后方向平均运动速度(场mm/、),左右方向平均运动速度(Vx mm/s,运动椭圆面积(Areacmz>cm:测定重心摆动轨迹所包含的面积,运动长度(Long cm):测定重心摆动轨迹运动长度,闭眼睁眼面积比率:闭眼重心摆动轨迹所包含的面积与睁眼重心摆动轨迹所包含的面积的百分比,闭眼睁眼长度比:闭眼重心摆动轨迹运动长度与睁眼重心摆动轨迹运动长度的百分比。其中,标准差是指各个时间的数值偏离中心位置的离散程度,标准差越大表示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就越差从稳定性的角度来看,测试者Vx ,Vy,Area,Long这四个指标更加直接并且他们的值越小,表示稳定性越好,平衡能力越好
2.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实验前后睁眼闭眼平衡状况和不同组别的实验结果进行配对样本体检验,将分析数据以表格形式进行呈现。数据统计差异的显著性水平为P<0.05
3.结果与分析
3.1睁眼状态下实验前后学利一生与术利一生静态平衡各项指标对比分析
由表2可知,在睁眼站立状态下,两组受试者经过一次性力竭运动后,组内平衡能力各项指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学利一组受试者在Vx,Long这2项数值中均较实验前出现显著性下降(P<O.OS,P<0.05)。术利一组受试者则在Area这1项数值中较试验前出现显著性下降(P<0.05)。通过组间比较得知,实验后学利一组在肠,Vx和Area这3项测试指标中,较术利一组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这说明学利一组受试者的平衡能力在实验后较术利-组出现了显著性下降
3.2闭眼状态下实验前后学利一生与术利一生静态平衡各项指标对比分析
由表3可知,在闭眼站立状态下,两组受试者经过一次性力竭运动后,平衡能力各项指标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学利一组受试者在Area,Long这2项数值中均较试验前出现显著性下降(P<0.05)。术利一组受试者则在Vx,Area和Long这3项数值中较试验前出现显著性下降(P<0.O1,P<0.O1,P<0.05)。通过组间比较得知,实验后学利一组在vy和Long这2项测试指标中,较术利一组出现显著性差异(P<O.OS,P<0.05),表明学利一组受试者的平衡能力在一次性力竭运动之后下降的更加显著
3.3睁眼和闭眼状态下实验前后学利一生与术利一生静态平衡各指标参数对比
从表4,5实验前来看术利一组和学利一组的每一项指标在闭眼和睁眼时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在实验后只有学利一组的Vx,Ar-ea,Lon}这三个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
4.结论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团队;SCP理论;系统动态模型
0 前言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多,导致大学生就业成为当前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学生数为351万,而2008年则达到500万,2015年毕业生总数为749万人,比2014年再增加22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大学生就业面临新的挑战。我国的就业岗位难以容下数百万的毕业生,而且当今社会的新兴产业日益减少,导致难以创造新的工作岗位。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自主创业将成为重要的就业形式。为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各级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涉及开业、税收、融资、创业指导、创业培训等诸多方面。
由于大学生受到专业、时间、经验等因素的限制,利用个人力量很难取得创业的成功。因此,大学生创业更多的是基于一个创业团队而非创业个体。研究表明,团队的密切合作使得新企业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大于60%,可见,创业团队的构建是新企业获得成功的基本要素。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国外研究现状
关于创业团队的界定,Mitchel[1](1999)把创业团队定义为:全身心地参与公司创立过程,与创业团队成员共同克服创业困难和分享创业乐趣的所有成员。
Timmons[2](1999)认为,某个人会在创业团队中扮演领导者的角色,他能带领团队明晰企业的愿景,提出战略让团队其他成员去实现。Ensley[3](2001)表明,创业团队中领导者的创业愿景和自我效能感要强于其它的创业团队成员,但领导者的创业技能与其它团队成员没有显著差异,而且创业团队的业务增长与领导者的愿景正相关。关于创业团队的创业绩效,Boker[4](1997)和Greve[5](2007)认为,尽管创业环境不确定,但团队创业的形式可降低环境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创业压力,团队成员间的相互支持和信任都会促使创业绩效的提高。
1.2 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不少国内学者也对大学生创业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王年军[6](2012)认为,大学生创业团队绩效评价对大学生创业主体、投资者、大学生创业的指导者和推动者意义重大,他提出建立大学生创业团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德尔菲法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王晓晔[7](2013)指出,大学生创业不仅靠个人,能否创业成功与创业团队的建设是否合理具有重要关系,她提出了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的建议。
徐小洲[8](2015)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目前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不理想,他认为应深入推进高校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型人才,在扩大政府扶持力度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加强校企合作机制,改善大学生的创业生态。
2 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结构―行为―绩效”(SCP)理论研究
2.1 SCP理论的发展沿革及意义
SCP理论是哈佛大学学者创立的产业组织分析的理论,按结构(Structure)、行为(Conduct)、绩效(Performance)对产业进行分析,构架了系统化的市场结构(S)、市场行为(C)、市场绩效的分析框架(P)(简称SCP分析框架)。SCP范式原本是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分析市场效率和企业竞争行为的主要工具,本文运用其对大学生创业团队进行分析,对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结构、创业行为和创业绩效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进行探讨,有利于优化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结构、使其创业行为更为规范进而提升其创业绩效。
2.2 大学生创业团队的SCP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Forrester教授于1956年提出系统动力学理论。它是一种综合研究方法,它运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对系统的功能进行模拟。系统动力学认为,系统行为的性质由系统内部的结构所决定,无论系统外部发生什么变化,其总体发展都要以系统内部因素为依据。系统动力学利用反馈回路来描述系统的结构,反馈回路即为一系列的因果因素与作用链组成的闭合回路。回路之间相互耦合,相互作用构成了系统的行为和总功能,并对环境变化适时做出反应。
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创业活动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受内外部因素的综合影响。从系统论的角度,可把大学生创业团队看成一个复杂的、动态的非线性系统。该系统内的因素包括创业团队的构成、创业行为、创业绩效等,外面因素主要指环境因素,内外部因素皆为变量,因此,大学生创业团队所表现出来就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可遵循系统动力学原理对大学生创业团队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分析,也可建立系统动态模型进行模拟研究。
以下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即基于SCP结构的大学生创业团队系统的相关影响变量、基于大学生创业团队SCP结构的因果反馈回路、基于SCP分析范式的大学生创业团队系统流程图的分析。
1)基于SCP结构的大学生创业团队系统的相关影响变量包括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结构、创业行为、创业绩效以及创业环境,这些变量之间相互影响、互相约束,体现出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复杂性。创业团队的规模、人员构成、能力要求等各不相同,它们也直接决定了大学生团队创业行为的有效性和创业绩效的大小。
2)大学生创业团队SCP结构有多个因果反馈回路。不同的反馈回路对大学生团队创业系统产生不同的影响,构成了系统的基本动态行为。如:创业环境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结构,创业结构影响创业团队的行为,行为又影响了绩效,绩效反过来会影响创业环境。
3)基于SCP分析范式的大学生创业团队系统动态模型,如图1所示:
通过对上图的分析可知:
首先,可以看出,大W生创业团队创业活动的最终 目的是追求高水平的创业绩效。在追求企业业绩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创业活动的社会效益及社会意义。通过成功的创业活动,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创业团队,不断协同优化外部创业环境,推动大学生团队创业的成功率的提升。
其次,大学生创业团队应充分整合、发挥团队的力量,团队的人员构建是基础,必须加强团队成员的沟通交流及信息共享,团队成员间做到能力互补,通过提高团队凝聚力推动创业活动的开展进而提升创业绩效。
最后,外部创业环境会对大学生创业团队系统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具有动态性,能够从不同的方面对大学生的创业活动起到显著的影响作用,政府可构建良好的经济、政策、法律、技术、教育环境,为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促使其创业绩效的改善。
3 结论
本文基于“结构―行为―绩效”(SCP)理论,深入了解和揭示大学生创业团队系统的动态特性,从系统动力学原理出发,对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创业活动建立系统动态模型进行模拟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大学生创业人员结构影响着团队创业行为的有效性,创业行为的有效性的提升可提高团队创业绩效,创业绩效受创业环境的影响,创业环境反过来也会影响创业绩效及创业团队人员构成。政府、高校应为大学生团队创业提供良好的政策和平台,而大学生自身应该提高创业素质,以创业带动就业,共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Mitchel,Wayne,VW.Consumer perceived risk:Conceptualizations ang Models[J].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1999,33(1).
[2]Timmons,J.A.,Spinelli,S.New Venture Creation:Entrepreneurship for the 21st century[M].Irwin:McCn’aw-Hill,1999.
[3]Ensley,M.D.,Pearce,C.L.Shared cognition in top management teams:Implications for new venture performance[J].Journal of Organizations Behavior,2001,22(2):60-145.
[4]Boker,W.Executive migration and strategic change:the effect of top manager movement on product-market entry[J].Adminis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7,42(2):213-236.
[5]Greve,H.R.,Mitsuhashi,H.Power and glory:concentrated power in top management teams[J].Organization Studies,2007,28(8):221-1197.
[6]王年军.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绩效评价分析[J].科技创业,2012(4):23-26.
摘要:研究生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我院《高级生态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实际出发,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开展了教学改革,达到增强学生生态学应用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高级生态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108-02
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1],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培养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从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教学内容改变[2]、课堂中引入科研实例[3]、教学模式改变[4、5、6]等方面都进行了不断的研究、探讨及实践,以使研究生教育更好地适应科学研究对人才的需求。本文根据我校选修《高级生态学》研究生课程教学背景的特点,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开展了教学改革,希望找寻适合我校实际的、切实有效的生态学课程教学模式,达到增强学生生态学应用能力的目的。
一、我校《高级生态学》课程教学背景
本人从2006年开始讲授《高级生态学》,由于(1)选修本课程的学生生态学基础参差不齐,每年选修学生中有50%以上的没有学习过生态学;(2)选修课程的学生专业方向差异较大,有环境科学、草业、生态、农业资源与利用等不同学科领域的学生,因此让学生掌握生态学知识、理念及研究方法思路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主要以知识传授为主,教学方式也一直采用课堂教学,考核分基本知识掌握和综合应用二部分。由于授课及考核方式的单一,缺乏引导学生对生态学知识深入理念及应用的有效途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的理解及应用能力受到较大的限制,不能完全实现教学的目的。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掌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随着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不断调整,科学研究工作对研究生要求的不断提高,此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研究生培养的需求,需要对本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从教学目标、方法、考核手段等诸方面入手,使课程教学从知识掌握上较系统,从知识理解上更准确,从知识应用上更具指导性、创新性。
二、教学改革内容及课堂实践
1.对教学目标及教学大纲的调,教学改革首先从教学目标的调整开始,根据学生生态学知识背景的特点,将教学目标由生态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学习和掌握,调整为:在学习和掌握生态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引导学生对生态学知识的应用及分析能力的提高。课程教学学时:32学时。内容由以下几部分构成:①基本理论授课,包括:绪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5大章,学时1时;②引导性课堂讨论及案例分析,每章平均1小时,共计5学时③教师专题讲座,4学时④每位学生的Seminar报告,4学时。
2.课前预习与课堂讲授相结合,针对超过50%的学生以前没有学过生态学相关课程,以及学生研究领域也并非完全是生态学研究方向的实际,加之受授课学时的限制,对学生提出课前预习的要求。根据学生研究领域或已初步确定的研究课题(本课程在研一第1学期开课)了解,如果涉及到相关的内容时,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提出应注意的生态学问题,培养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应建立的生态学意识、思维方式,让作为专业基础课的《高级生态学》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增加引性讨论和案例分析环节,在以往的研究生教学过程发现,有的学生也掌握了基本的生态学知识,但遇到问题或综合考核题目时不知怎么应用生态学知识去分析,因此在本次教改的课堂环节增加了引导性讨论及案例分析。每章课堂理论授课结束后,配合3个引导性讨论题和1个案例分析。引导性讨论题通过教师有目的的针对主要知识点的应用进行引导分析,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尽可能利用照片或图片构建不同的讨论题目,这样即直观,又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2-5章的案例尽量选择新疆干旱生态系统常见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资料,案例与每个章节的内容紧密结合、并体现综合性,方法是在课堂上先进行引导性分析,提示案例中应用或体现的生态学知识及规律,建立应用与实际结合的分析思路,从而提高学生对生态学知识综合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总之,通过教改实践,实现《高级生态学》的“自学-课堂讲授-知识应用-深入学习”的学习过程,对生态学知识和理论有较清晰、系统、全面的理解,并掌握生态学研究的理念及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科学研究所具备的基本素质。2015年9月第一次课改实践活动,以课堂提问并开展讨论形式进行,但在课程结束时的考核中发现,没有达到设计希望达到的目标。分析原因:(1)可能是因为讨论仅是口头进行,有的同学真正理解了,有的同学并没有理解或完全理解,虽然讨论完成后老师进行了总结、归纳,但也没有注意;(2)课堂讨论没有与考核方式紧密结合,重视程度不够。2016年9月第二次课改实践活动中,总结上一学年的经验,在教师完成引导性讨论及案例分析后,由学生口头回答问题调整为课堂上完成书写答题,并作为最终考核成绩的一部分。通过对部分同学的调查,认为这种方法有助于对生态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有助于今后研究工作的开展。
4.增加对学生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考察,在完成教学计划的授课内容后,由每位学生进行一次Seminar报告。选题内容没有做严格的设定(因为学生所研究的领域有所不同,学生的学习背景也有差别),可选择将开展的研究工作涉及内容、计划进行的研究工作内容、自己感兴趣的生态学研究内容、最新生态学研究动态文献等。内容要求:必须是与生态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并能分析解决生态学问题及原理应用。
5.由单一的知识考核转向学习过程考核,以往的课程考核,主要针对生态学知识和原理掌握情况,兼顾知识应用。课程结束后的一次性考核,即没有体现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发现问题也没有时间补救,因此教改后调整为学习过程考核,这样学习进程可以掌握,存在不足或问题可及时发现,更有利于学生对生态学知识及理论的掌握。总评成绩=课堂引导讨论成绩(书面)(30%)+案例分析成绩(书面)(30%)+学生汇报成绩(30%)+考勤(10%)
三、结语
总体来说,通过2轮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教学设计目标基本实现,教学效果有所提高。今后在教学过程中,除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体现因材施教外,在教学方式应引进青年学生更易接受并参与的“翻转课堂”、“小慕课”等形式,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为硕士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文永勇.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33):180-181.
[2]占志勇.从教学内容来看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J].科教导刊,2012,(7):179,+209.
[3]伍玉鹏,王佳,赵小虎,谭中欣.硕士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科研实践与课式探索-以《现代生态学》课程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340-341,+344.
[4]葛皓,冯韵,杨森,李惠男,杨文丽,安江勇.生态学专业硕士生应用生态学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索[J].凯里学院学报,2016,34(5):168-171.
关键词: 环境生态学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人口快速增长,农业干旱,农村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发,对粮食安全、社会发展和人民提高生活品质构成威胁。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我们对生物科学与环境科学的交叉学科――环境生态学,在解决人与环境和谐发展方面作了实证性的探索。因此,通过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就颇具现实意义。
一、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环境生态学是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而产生、发展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1]环境生态学是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专业和生物科学专业的理论基础课,是环境科学与生态科学交叉渗透学科,并与其他学科广为联系,注重生态学基础性的知识与原理在人类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如生态位原理在农业立体种植养殖方面的应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理论对生态农业建立的理论支撑,群落生态学对实现生物多样性的阐述和用生态学原理研究、规划城市。但目前的《环境生态学》教材较多偏重于生态学理论的介绍和对生态系统的服务、管理,以及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功能表述。其对概念、内涵、原理、原则等内容涉及较多而对具体环境事件的实际应用较少。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对涉及本地区和学生的周边事物给予重点关注。如雨水的资源化利用,解决当前的城市缺水问题和平衡城市的生态环境,农村的环境污染对粮食安全和村民居住环境的影响,如加拿大一枝黄花、凤眼莲等外来物种在中国的生物入侵,厄尔尼诺带来的气候灾害,等等。这样在生态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简单介绍后,就可让学生通过自学生态系统的服务与管理、环境污染与环境评价等内容来理论联系实际、书本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作一些调研,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实践性为显著特点的环境生态学来说,学生只有在实验、野外考察中才能对自身周围的环境生态获取最为直观、最为生动的认识。只有不断深入地推进教学改革,不断进行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探索、考核制度修订,才能达到使学生反思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及生态恢复问题,关注环境污染与生态系统的评价问题,以及受损生态系统的评估与修复问题。
二、以改革创新引领环境生态学课程改革
教学的本质就是文明的继承与创新。教育的继承指的是把人类已知的科学真理、生活常识转变为学生掌握的知识。教育的创新指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和经验总结转化为改在世界的实践能力。所以,改革创新是教学的特质。环境生态学课程更要发挥改革创新的特性,不仅要巩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而且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且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此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与学习潜能的挖掘。
1.在教学观念上,教师要坚持学习,不断转变观念,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探索性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教学理念,强化教育的创新与服务意识,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达到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自主探究式学习开发自身学习潜能和思维能力的目的。
2.在教学方法上,要强化理论教学的质量意识和实践教学的开放意识,将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使学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教学法分为参与式和多层复合两类。参与式教学法的核心是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实现教师系统指导与学生能动学习的完美结合。教师应依据课程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并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自学,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使学生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参与式教学法不仅能调动学生独立思考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通过主动学习达到拓展思维领域、锻炼实践动手能力的目的。[2]环境生态学课程内容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在教学中采用应用多层复合教学法。环境生态学课程应用性强的特点要求有大量的实际材料作为教学支撑。因此,环境生态学课程应注重实验指导式、野外直观式等环节,以求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
3.在教学考核上,建立和完善考核制度,以适应环境生态保护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传统考核方式以期终的笔试考核为主,这容易导致学生死记硬背、老师满堂灌的教育弊端。因此,为适应新形势,必须建立一套综合化的考核体系。综合化考核评定体系就是增大日常考核力度,即将传统的一考定终身变为由日常成绩、课程作业与课业论文和期末考试成绩等诸因素组合成的综合评定体系。其中,日常成绩由考勤、学习态度、课堂作业及随堂小测验组成;课程论文一般在日常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实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关生态问题并自拟题目,完成后向同学讲解。课程论文主要根据其理解和完成程度评判;期末考试形式更加灵活,采取开卷、闭卷、口试、演讲等多种形式,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作不同选择。论知识较多时选择闭卷,应用方面较多时可以采取口试和开卷。总之,要通过建立综合性的评价体系来达到科学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三、结语
环境生态学直观、生动的教学改革必将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培养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从而造就具有生态意识和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在对生态伦理学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结合生态伦理学所涉及的主要流派对其内部自然观念的发展变化进行梳理,指出生态伦理学发展的基本理论趋向;进而厘清生态伦理学的基本发展路向,即个体主义路向和整体主义路向。
关于生态伦理学的界定问题,国内一些学者认为生态伦理学是环境伦理学内部以生态学为依托对传统伦理学进行改造的环境伦理学。…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生态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是指自然界有机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生态系统,所以生态伦理学强调人只是生态共同体中的一员,而非其中心。正由于生态伦理学以生命实体乃至整个自然为研究范围,关注生态系统中所有自然存在物,强调生态的整体利益,所以理论相对较为激进,因此在环境伦理学中具有独特的理论地位。
就生态伦理学的特点和关注的问题而言,可以把动物权利论/解放论、生物中心主义和生态整体主义涵盖在其研究范围之内。其中,生物中心主义立足传统伦理学理论,以生命个体的权益作为自己关注和研究的重点,而生态整体主义立足于生态学,以生态整体作为自己研究的重点,试图把伦理关怀的范围由生命个体拓展到整个自然系统。
在生态伦理学内部,针对自然的伦理观念从生物中心主义到生态整体主义经过了一个从关爱生命实体到关爱整个生态系统的过程,其目的都是要扩展人类道德关怀对象的范围。而这种自然伦理观念的转变恰恰体现出它的两条基本致思理路,即个体主义路向和整体主义路向。wWw.133229.Com
一、生物中心主义视角:从个体生命角度出发的生态伦理学
生物中心主义包括施韦泽‘傲畏生命的伦理学”、泰勒“生物平等主义伦理学”以及辛格“动物解放的伦理学”、雷根“动物权利论的伦理学”,它们的基本观念是把人以及人之外的其他生命个体纳人道德关怀对象的范围之内。
1923年,施韦泽提出一种以生命为中心的敬畏生命的伦理学,冲破了传统伦理学只限于关注人与人之间行为和关系的观念束缚,力图把善赋予其他的生命。在他的哲学视域里,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有道德的人,不在于他是否是一个理性的存在物,不在于他是否具有内在的善,而在于他是否把一株植物、一个动物的生命看得与自己的同胞的生命同等重要,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没有所谓的高低贵贱之分。敬畏生命的基本原则就是:‘菩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生命原理。”这一伦理观念的显著特点就是要求我们对生命采取一种敬畏的态度,其目的是通过直觉、体验等培养、提高我们的德性。本质上,这种伦理观对以往的传统伦理观提出了革命性的挑战,使人们发现伦理在本质上不是有限的,而是无限的。
泰勒尊重自然的伦理思想是对施韦泽敬畏生命伦理思想的延续和发展。生命在施韦泽的观念中不仅仅指的是人类的生命,还包括自然界的其他物种,像动物、植物等。泰勒继承和发展了施韦泽的生态伦理学思想,以善为基础概念提出,任何生物均是由自己的本性决定了它们都拥有自己的善,善是对其生命事实的描述,所以,人类与其他的生命形式一样都拥有绝对平等的天赋价值和道德价值。
从理论形态上看,这类生态伦理学关心的对象仅限于生命个体,只重视生命个体的权利和价值,而对生物共同体所具有的实体属性却视而不见,而且也没有看到人对生物种群及生态系统的道德责任。但是,无论是动物权利论还是动物解放论,乃至生物平等主义都是从关爱个体生命出发,试图重建人类对自然的伦理观念。
二、生态整体主义视角:从生态整体角度出发的生态伦理学
生态整体主义以生态学思想为理论范式,利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把自然界的有机体、有机体及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过程和生态系统整体都预设为道德主体。其目的是通过道德主体范围的拓宽,对生态环境问题做出伦理解答。生态整体主义主要有三个流派: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奈斯的深层生态学和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伦理学。
三个流派通过对问题的解答,力图转变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建立一种生态的、整体的观念。例如,利奥波德大地伦理学的基本思想是要扩展道德共同体的边界,他说“土地伦理只是扩大了这个共同体的界限,它包括土壤、水、植物和动物,或者把它们概括起来:土地”0141193生物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被大地伦理学视为最高的善。利奥波德同时认为现代生态学已经证明人类只是生物共同体中的一员,他曾这样表述道:“……土地伦理是要把人类在共同体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中的平等的一员和公民。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重,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重。””我们人类要学会像山一样思考,大地伦理学的建构不能缺少人类对自然的情感体验,共同体的拓展过程不光要依托生态学所提供的知识,而且也需要我们的情感。
从理论形态上看,同前类生态伦理学相比,生态整体主义认为不仅生命个体具有道德主体的地位,而且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也是一个道德主体,所以人类应把自己伦理关怀的范围从个体生命延伸到整体生态系统,应对整个生态系统负有道德义务和责任。为此,生态整体主义的哲学家们都从整体生视角出发,依托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力图对生态系统所具有的道德主体地位的合法性进行确证。他们认为,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是其他有机个体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在其中无论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都处于相互依存、内在关联之中,生态系统本身固有的整体性、过程性、相关性使其具有不依人为判据的内在价值,所以自然本身就是一个价值主体、伦理主体。
正是基于上述两个理论视角,生态伦理学内部形成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两条基本进路。这一方面是源于生态伦理学内部自然伦理观念的变化;另一方面是生态伦理学作为一门应用伦理学,担负着一个责任,即为解决环境危机所表征的一系列问题提供指导人类行为的道德准则,但在理论实践上,它却无现成的伦理原则可以直接运用。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就在于,从起源上说,应用伦理学不是单独发展了传统伦理学中‘原理’之后的‘应用’这一部分,而是起源于现实生活中无法‘应用’传统伦理学的原则来加以理解和解决的问题领域,换言之,是起源于现有的原则在同一问题上的相互冲突、以至相悖而使现实实际上无原则的问题领域”。所以,生态伦理学采用了多元化的方法来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是它的两条基本路向。
三、生态伦理学的基本进路:个体主义路向和整体主义路向
如何把道德身份拓展到人之外的其他自然存在物,既是个体主义路向,也是整体主义路向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一般意义上,传统伦理学只承认人的道德身份,认为人对自然并无直接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所以,道德身份范围的拓展是否具有合法性以及如何拓展的问题,是生态伦理学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作为个体主义路向主要流派的动物解放论、动物权利论和生物中心论是以人之外的生命个体作为道德的主体,从个体生命的权益、价值出发论述它们应具有何种道德地位、道德权力和责任等问题。在本质上,这些理论是建基于传统伦理学的情感范畴框架之内,用人的情感来感知动物,所以具有西方传统情感主义的理论特质。就具体而言,个体主义路向的生态伦理学是对边沁、密尔的功利主义思想和康德的道义论思想的借鉴和运用,其实质是对传统伦理学理论及概念的延伸和移植。例如,辛格对平等的基本准则进行重新诠释和扩充,试图使平等原则运用于其它物种,论证了所有动物拥有平等权益的正当性。他提出,各种动物之间感知能力、智力水平的差异并不能成为他们能否享有平等原则的依据。这一思想直接源于边沁功利主义伦理学,边沁认为感受痛苦和享受快乐的能力是获得权益所不可或缺的条件。
整体主义路向在对个体主义路向进行批驳时,首先肯定了个体主义路向以生命本身作为判据对道德身份的拓展,是伦理思考的重要转折点。这一思想把道德关怀的对象由人推及到自然界的大多数生命存在物,从而赋予伦理学新的理论意义。但是这一思想过于强调生命个体的权益,而没有考虑非生命自然存在物和生态共同体的实在性以及整体性,使其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显得过于片面。而‘一个完整的伦理学必须给非生命的自然物体(比如河流和山川)和生态系统予以道德关注……生态伦理学应当体现‘整体性’,比如物种和生态系统以及存在于自然客体间的关系等生态‘总体’应当受到伦理上的关注”。整体主义路的这种观念的确立,完全得益于生态学思想蕴涵的整体性。现代生态学的深入发展,使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然界中的物种是普遍联系的和相互依存的。受到现代生态学对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之间相互依存关系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间紧密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启发,整体主义路向的学者通过强调系统的整体『生使道德身份拓展到人类以外的其他非生命存在物。他们基于生态学的相关知识提出,这些非生命的自然存在物是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系统整体的观点来看,它们本身就具有价值,这种价值是道德身份的判据。
一、福斯特对生态观辩护的由来
福斯特对生态观的辩护经历了一个过程。在《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一书的前言中,福斯特写道,由于他一直非常熟悉马克思的著作,因此从来没有认真对待过对马克思的生态批评。他深知马克思在其著作中的许多地方都表现出了浓厚的生态意识。但是在写作《脆弱的星球:短暂的环境经济史》(1994)的时候,他仍然认为在某种程度上马克思的生态观点在其思想中是居于次要地位的;认为这些生态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态学知识并没有什么新的或实质性的贡献;认为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对于生态学发展的重要性仅仅在于其提供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而在通常情况下生态学所使用的都是非历史的和马尔萨斯人口原理的概念[1]Ⅰ。
福斯特承认,起初,他强调的重点在于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它根植于马克思的实践观。这种观点,“好像没有为用的方法探讨自然和自然—物理科学问题留下什么空间”[1]Ⅱ。福斯特思想的根本转折点,发生在他的《脆弱的星球:短暂的环境经济史》出版后不久。当时,他的朋友约翰马吉(John Mage)指出了福斯特所犯的错误认为资本主义的反生态倾向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17世纪的科学革命,特别是来源于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著作。约翰指出了马克思与培根的关系以及在17世纪出现的“支配自然”这种思想的历史意义。由此,福斯特意识到,必须从头重新认识科学与生态学的全部问题,必须根据马克思思想体系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从头重新辩证地考察马克思的理论及其与生态学的关系。因为,无论是“生态社会主义者”想把绿色理论移接给马克思,还是把马克思移接给绿色理论,都无济于事。正如培根所言:“若期待用在旧事物上加添和移接一些新事物的做法来在科学中取得什么巨大的进步,这是无聊的空想。我们若是不愿意老兜圈子而仅有极微小可鄙的进步,我们就必须从基础上重新开始。” 福斯特重新考察马克思的理论以及它与生态学的关系,是从追溯唯物主义的基础开始的。这种追溯的惊人发现是,培根和马克思,甚至达尔文的唯物主义都可以追溯到一个共同的起点伊壁鸠鲁(Epicurus)的古代唯物主义哲学。作为一位伟大的古代启蒙者,伊壁鸠鲁著作中的观点被培根、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这些各具特色的思想家所吸收和采用。福斯特承认,伊壁鸠鲁哲学为自己提供了一幅唯物主义生态学出现的连续画面。同时,根据一条密切相关的研究线索,福斯特发现,对德国伟大的农业化学家尤斯图斯冯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的著作的系统研究,导致了马克思得出人类与自然关系中的“新陈代谢断裂”这个中心概念(这是马克思对自然异化的成熟分析)。在“第二次农业革命”背景下出现的关于土壤退化的讨论中,直接包含着马克思对生态问题的许多论述[1]Ⅳ-Ⅴ。最终,福斯特得出结论:“马克思的世界观是一种深刻的、真正系统的生态(指今天所使用的这个词中的所有积极含义)世界观,而且这种生态观是来源于他的唯物主义的”[1]Ⅲ。他由此写下了《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
二、福斯特对生态观辩护的指向
在《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的导论中,福斯特对马克思的生态批评者的论据作了总结。他指出,批评者对马克思的生态批判,通常采用以下六个论据。第一,马克思著作中的生态观点与其著作的主体内容没有系统性的联系,因此被作为“说明性的旁白”而抛弃。第二,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被认为是不成比例地来源于他早期对异化现象的批判,而在其后期作品中则较少出现。第三,马克思最终没有解决对自然的掠夺问题(没有将其融入他的价值理论),而是采取了一种“普罗米修斯主义的”(支持技术的、反生态的)观点。第四,作为“普罗米修斯主义的”论据的一种必然结论,就是资本主义的技术和经济进步已经解决了生态限制的所有问题,并且生产者联合起来的未来社会将存在于物质极大丰富的条件之中,无需“对稀有资源的分配问题采取认真的态度”或者提出一种“具有生态意识”的社会主义。第五,他们认为马克思对自然科学或技术对环境的影响不感兴趣,因此他并不具备研究生态问题所需要的真正的自然科学基础。第六,马克思一直被视为“物种主义者”,即把人类与动物彻底分开,并认为前者优于后者[1]11-12。
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法 高中生物 生态学
生物生态科学是由很多种生态学理论与事实建立的知识体系。人们在探索生态现象的过程中已形成一系列核心概念。高中生要将已经学习的生物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既需要主动掌握这些核心概念,又需要积极地实践。本文提出了在高中生物生态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进一步提高学生高考成绩。
一、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生物学是一门内容枯燥的学科,要提高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积极性,就要培养他们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在兴趣的带领下,高中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热情会不断提高,学习积极性会进一步提高。因此,生物教师要培养高中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就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一是直观性教学方法。在高中教育教学过程中,与其他学科对比而言,生物学有着很大的差异性,抽象的知识是生物学的主要特征,正是这一特征的影响为生物教师教学带来很多困难。所以,生物教师要结合生物科目中抽象知识的特征,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直观性教学,强化高中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以此提高他们学习这门学科的热情;二是重视对高中生实施情感教育。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大、学习内容繁多,虽然他们有着丰富的内心情感,但是需要教师及时鼓励,以此提高他们学习生物学的热情;三是实施第二课堂。在这里所讲的第二课堂,就是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学生辅导知识,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随意性和自由性,为学生创造各种学习生物学的机遇。并且,教师还可在第二课堂中与学生交流思想与情感,深入挖掘他们学习生物学的潜能。如“保护我们的家园”这节内容强调了人类面临着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全球气候变暖等现象,人类所进行的活动严重威胁到生物环境的正常发展,生态环境系统一旦被破坏,人类也无法正常生产和发展,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危机感,从而树立起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教师要结合使用的教材,构建一套能够提升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在丰富自身生态学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教育,促进学生尽早形成环保意识,有利于其正确价值观念的树立。学生层面则需要认真转化教材中的知识点,并通过知识结构构建加深对生态学核心概念及基础知识的理解,为其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注重开展生物实践教学
从生物教学实践情况上讲,很多生物教学内容都是结合生命活动规律而进行的,因此,高中生物教学要使用很多实验进行辅助教学。另外,高中生物学对实践性和应用性要求很高,在教学中生物教师应意识到实践对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有效结合理论知识与生物实验。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可以帮助学生深入记忆和理解生物知识。如在学习内环境稳态这节知识中,生物教师可采用实验方式启发学生学习,让学生亲自试验,在培养他们动手与操作能力的同时,提高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在亲自实践中,学生得出结论,进而更直观地记忆与理解内环境问题这节知识。从各方面上讲,在生物启发式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实践,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强化启发式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
三、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通过深入思考问题,并且丰富的知识源于对问题的思考,所以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尤为关键。在生物教育教学过程中,渗入一些与所讲知识有关的启发性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如在学习《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这节内容时,可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当自身被尖锐东西刺痛后,会有什么感觉?疼痛的感觉怎样产生的?在酷热的夏天,我们的皮肤怎么会出汗,汗水是如何形成的?学生自然会惊奇这些问题,这样就会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思考这些问题的兴趣,这样就会改变低沉的学习氛围。开展实验是启发学生探究生物的有力措施,学生在自身操作中实验实践,有助于学生深刻地了解和学习生物知识。如学习《生物与环境》这节知识时,可使学生先开展一个小型观察活动,让学生回家观察周围的环境,探索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在自主研究和学习中互相分享最终结果,更好地提高学生认知。
四、引导学生将生物学与实际生活相连
生物学教育教学不能只在“象牙塔”中实施,而应与学生实际社会生活相联系,推动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学习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在全面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将学习与实际生活有效联系,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在这样的状况下,高中课程标准体系提出与学生实际生活有效联系的新理念,确保生态学教材在学生日常实际生活中有效植入,让学生将原本抽象的生物学知识变得直观化,有助于自身的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理念,在实际生活中积极提炼生物知识,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更积极地、主动地投入课堂教育教学。如在学习《稳态与环境》内容时,生物教师先抛出“蜜蜂舞蹈”这一知识,先激发学生对此节知识的学习兴趣,之后让学生列举有关于其他生物传递信息的例子,提高学生学习此节知识的热情,进而将学生带入新课标生态系统传递信息知识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深入体验到生物学的魅力,进而提高生物素养。
五、结语
在改革整个高中教育教学体系中,生物学占据重要位置,生物教学效率对生物教师日后教学工作有重大影响。通过有关研究实践表明,启发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重在启发学生学习生物学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3-0113-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3-056
[本刊网址]http://hbxh.net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在当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人们对生态学的研究、教学和普及越来越重视。目前,生态学课程讲授主要是以理论内容为主,在教学方法上主要以讲授法为主,重教授而轻实践,学生大多处于被动地位,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主观能动性不强,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也不好,削弱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因此,为解决生态学教学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从真正意义上增强学生的生态学意识和综合素质,须按照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对现有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和调整,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高生态学的授课质量,显得非常必要。现就几年来在生态学科研和教学实践中的体验,对本课程发展作以下几点建议与思考。
一、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
让学生了解本学科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使其明确学习的目的,增强学习的兴趣。在生态学教学中,一方面要把生态学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相对稳定的知识和理论传授给学生,因为这部分是教材的主体内容和生态学的骨架,是学生今后在该研究方向上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是学生理解课堂其它内容的必识。在讲授上述内容的前提上,可以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对教材其它内容作必要的取舍和补充。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充实生态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国内外生态学发展的新动态、新成果;生态学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及研究的热点问题,有效进行理论知识面的延伸与拓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另外,生态学理论教学的内容还应与地方资源环境特点结合,与社会热点结合,与新闻热点结合,与生活常识结合,与环境教育相结合,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策环境相结合,充分重视理论教学内容的充实与完善,使课程内容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具备扎实的生态学理论基础知识,促进学生生态意识和生态伦理道德的发展,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储备和挑战未来的基本能力。
二、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目前本校生物学专业的生态学课程只有45学时,但在教学内容上,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到本学科的科研成果和前沿发展动态,而且要使学生能够运用有关的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存在着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教学目的,就必须改革以教师说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上采用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此外,在讲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立专题讲座,可以比较系统地介绍与本学科相关的研究进展、热点问题或与其它学科的交叉问题等。专题的报告人可以是任课教师,也可以请在某些研究领域有经验的教授或专家,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能在课堂上做到教学科研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另外,可利用多媒体和信息网络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具有新颖性、多样性、趣味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功能、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助于扩大课堂教学信息量、提高信息传输效率等的优势,运用多媒体教学及信息网络软件把清晰逼真的图片展示给学生,不仅能够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功能,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三、重视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重视实习环节的教学
实践教学在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实践教学活动,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获得感性知识,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密切联系。生态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会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学会运用生态学的原理、观点分析解决生态问题。掌握野外调查技术方法及提高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技能。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各个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现阶段,随着行政机关、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人才的相对饱和,本科毕业生工作面向生产单位和基层单位已是一种趋势。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学生进入毕业阶段仍然不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甚至不具备正常表达思想的能力。这与社会发展对生态学方面人才的要求远远脱节。学校目前由于经费、交通、安全等各种因素,没有切实开展生态学实习实践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生态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和人才的培养质量。笔者结合本学院生物学专业教学实际,认为可以结合本专业植物学课程野外实习机会进行生态学课程的专业实习,将两个课程的教学实习结合进行,可以大大缩减实习成本。因为植物学专业实习场所一般都定在植物种类及结构层次比较丰富的山地、草原及森林地带。在采集植物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将生态学重要的经典内容融合进来。通过实地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通过野外样方调查掌握“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特征”、“群落结构特征”、“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大小”等。实习过程中,根据班级人数分组,在老师的带领下,应用“相邻格子法”采集群落特征的第一手资料。样方调查过程中要求学生们观测认真、调查细致,数据可靠、准确、有代表性。根据野外取得的原始数据再进行实验室内业整理,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出可靠的结论并撰写翔实可靠,较全面的实习报告。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学生野外调查技术方法的掌握,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为学生毕业论文及毕业后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野外实习也可培养学生野外生存能力、团结合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热爱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意识、锻炼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加强科研引导,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创新精神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加强科研引导,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创新精神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实现学生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教学与科研,相互辅助,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科研赋予教学创新支持,教学反馈科研灵感驱动.加强科研引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使之成为教师科研工作的组成部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特定区域内生态环境的现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付诸实施,验证解决方案是否可行。加强科研引导,可以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同时,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总结,查阅资料等收集整理文献环节,共同完成科技小论文,不仅可提高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也可培养学生的科研团队合作意识。因此,在生态学教学改革中,很多人都提出了教研结合的思想,如刘方明、秦洪文、马明等都提到了生态学教学应该与科研相结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促进教学与科研相互增长。目前,学院很多老师都承担了自治区及国家级科研项目,可以结合老师的课题研究去锻炼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在此过程中,老师还可以教给他们查阅文献、设计实验和实验操作的知识,教育他们养成不断创新、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四、加强评价手段的多样性,完善教学考核体系
成绩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进行教学评价、取得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方法。传统教学的考核主要以期末笔试考核为依据,这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临阵磨枪的现象,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尤其对学生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极为不利。因此,建立一套适应新形势下的全新的、完善的考核体系势在必行。生态学课程考核的重点应该由知识的掌握向能力的提高转变,除进行规范化的期末考试外,还应包括平时考核、课程论文、实验实习等。平时考核是对学生平时的考勤和课堂讨论、参与回答问题的成绩记载,占总成绩的30%;课程论文及实验实习占30%;期末考试占40%。对于基础性的理论和概念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但在综合考核中的比重要减小,运用能力考核可采用开卷。总之,正确全面的考核内容、方式、标准和时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最终促进个性的发展与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农业生态学;教学质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24;S1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4-0318-02
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方法,研究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应用性科学。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食品安全、资源、能源、环境等问题日益严峻,农业生态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1]。笔者现就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农业生态学》的教学质量探讨如下。
1 加强学科建设
1.1 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质量的高低能直接影响到农业生态学人才的培养,从而影响到该学科的发展。目前,我国农业生态学教材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地方版”的教材多,资源浪费;二是《农业生态学》新的统编教材仅仅是由一所院校的相关教师编写,且多为讲师或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随着农业生态学学科的不断发展,亟需一套更加完整、系统且有创新性的《农业生态学》统编教材。而编写新的统编教材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克服由某一所院校“垄断”的现象,应该是由全国相关农业院校的农业生态学方面的“重量级人物”来参与编写;应该对现有的各种农业生态学教材进行总结分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教材质量得到提高;教材编出来以后,应由相关部门组织进行严格的评审,若达不到规定要求,则须重新编写或修改,即使发现教材中有很小的错误,也应该引起重视,及时进行修订。
1.2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对于加强学科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全国从事《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的教师队伍主要存在教师数量不足、知识结构不合理、实践动手能力差等问题。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采用培训班、远程教育等多种教育途径,不断提高现有教师的教学水平。二是培养生态学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通过硕士、博士学生的培养,能够督促教师时刻重视科研,从而能显著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三是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鼓励教师多参与实践活动,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2]。
1.3 开展科研工作,促进学科发展
大量实践证明,科学研究与教学相结合,能起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效果。在国内很多高校中,凡是农业生态学学科发展较快的学校,不但教学质量高,而且相关的科研工作也做得很好。这也说明重视农业生态学的科研工作对其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应该紧密联系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开展相关的科研工作,比如水污染的治理措施;农业生态环境的土壤污染;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标准制定;有机农业、有机食品、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等[3]。
2 丰富课堂的授课方法
2.1 案例式教学法
合适案例的导入,能让抽象的概念简单化、具体化、形象化,并且能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能明显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在讲“食物链”的概念时,可以引用中国的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污泥”进行引导,学生很容易理解。在讲“捕食食物链”时,可以列举草原上的“草羚羊老虎”、农田中的“水稻蝗虫青蛙”和农业生产中的“作物秸秆牛人”;在讲“寄生食物链”时,可以列举植物型的“大豆菟丝子”、动物型的“哺乳动物跳蚤原生动物细菌病毒”和“马蛔虫”等,还有人工混合的食物链“稻草牛(牛粪)蚯蚓鸡(鸡粪)猪(猪粪)鱼”、“菜(温棚)鸡(鸡粪)沼气(沼渣)肥田”和“稻螟赤眼蜂”等。
2.2 多媒体教学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灌输为主的“填鸭式”教学,一堂课下来,教师往往是讲得口干舌燥、身心疲惫,而学生却听得索然无味、昏昏欲睡[4]。而多媒体教学能把枯燥的文字变成图文并茂、活灵活现的语言,使原本抽象的概念转化成有趣、直观且可视听的动感内容,给予学生感官上的冲击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应该充分利用电化教学及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把种群增长、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群落演替以及氮、磷、碳、水等循环的关键过程和机理用清晰逼真和优美动感的画面展现在课堂上,也可以播放一些现实生活中生态环境污染退化的片段,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能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生态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也更深刻感悟到学习生态学的必要性和价值[5]。
2.3 体验式教学法
调查表明,绝大部分学生不会主动做课前预习。因此,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让他们以教材为中心,自由选题,准备10~15 min的课件PPT,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讲授。这样学生不仅会积极地去了解课本内容,并且为了把PPT做好还会主动去图书馆或者通过网络查阅相关的课外资料,加深对生态学课程的理解,从而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此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演讲及口才的能力。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这种方法不会涉及到每一个学生,但是能辐射影响到每一个学生的感知系统,同样也能督促他们自我反思[6]。
2.4 专题板块教学法
在临近期中或期末的时候,可以适当的采用专题板块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把所学的分散的知识点综合在一起,变得系统化、条理化,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某一生态学问题,并能间接培养学生的钻研能力和科研思维[7]。比如“低碳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专题。
3 参考文献
[1] 刘彬,武建林.《农业生态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5,17(4):89-91.
[2] 杨瑞吉.农业生态学的多样化教学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10):6272-6274.
[3] 寿莉,刘文洋.大学课堂教学方法初探[J].时代教育,2007,4(8):13.
[4] 黄国勤.农业生态学的学科体系与学科建设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50-152.
[5] 康美娟.吉林省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D].长春: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