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范文

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

第1篇: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范文

〔关键词〕思品 教学 创新意识

1 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原则

1.1 兴趣是学习的源泉,是学生学习成功的先导,是迸发创造思维的动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当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和个性需求,通过巧妙的情境设计和灵活的教学手段,辅之以恰如其分的语言解释,来为学生创造出一个优良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1.2 培养初中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勇敢质疑。行成于思,学习亦是如此。而思起于疑,只有会质疑了才会去思考,会思考才能学好政治。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鼓励学生思考,激发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善于发现问题,敢于对“标准答案”说“不”。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对初中生的质疑持以积极保护的态度,在肯定的基础上再去释疑,这样学生才更有学习的动力。

1.3 初中生的需要是多方面的,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成长历程各不相同,他们的需要也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每个学生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创造来满足自身需要。这就需要教师在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基础上,积极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满足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他们发挥自身的思维闪光点,从而激发他们创造需求和创造欲望。

2 初中思品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

2.1 提高政治教师的自身素质,贯彻创新教育思想。“打铁先要自身硬”。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要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教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要提高教师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下面几点。

2.1.1 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随着深化改革的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作为政治教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

2.1.2 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教师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

2.1.3 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正人先正己,教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这就需要教师做到:①在言论上,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对社会有不同看法,也不能在学生中大发言论,误导学生。②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教师要热心善事,让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在校园里、在学生中传扬。③创造性的开展教学活动,用自己独到的创新思想影响教育学生。

2.2 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过去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盛行“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老师成了不断吞吐知识的机器,学生则机械地做笔记、背笔记。学生没有自由表达思想的余地,其创新潜能不受重视,更谈不上发挥。久而久之,无异于拆除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业务素质。

2.2.1 为学生创设智力发展的情境。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校教育的作用也应当积极转变。学校不应该仅仅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成为孩子智力发展的学园和乐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科技活动,课外兴趣小组,开展创造能力竞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各种小发明、小制作等。总之,要让学生手脑并用,学以致用,达到开发智力,培养创新精神的多重目的。

2.2.2 开展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质疑、答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先准备好丰富的教学材料和教学课件让学生在课堂上思考、提问、回答,必要时也给学生适当的提示,这样,既避免了政治课上的枯燥无味,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度,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第2篇: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范文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教学在中职教育阶段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新的教育理念下,中职计算机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不仅要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要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从而达到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创新能力、中职计算机、计算机教学

创新能力作为现代人才所需要具备的素质之一,对于学生的综合水平和素质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此,中职计算机教师应当把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有机地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让学生获得综合水平和素质的提升,在步入社会之后更具竞争力和创造力。

一、树立创新教学观念

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利用中职计算机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以往知识灌输以及习题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地位,解放学生的思维,使其积极地充分参与其中。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应当主动地学习多方面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水平,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其进行更具有 针对性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转变教学模式,把更加先进和科学的知识与方法传授给学生,让他们的智力获得提升,从而在思维的活跃中掌握知识,培养创新能力。

二、营造浓郁创新环境

提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营造一个浓郁的创新氛围。这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建立一个平等、民主、愉快的环境,让学生在积极宽松且竞争合作的环境中,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就中职计算机教学而言,由于计算机乃至信息技术领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所以教师的教学应当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所以教师应当经常性地把相关领域发展的最新资讯融入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实现视野的开阔、思维的活跃,进而在获取新知的环境中激发创新意识。

另外,营造浓郁的创新环境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思维意识。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能够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拥有敢于质疑的精神,给予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哪怕学生的思维活动和个人意见越过教师所设计的范围时,教师也不能硬性地将其思维强行纠正,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活跃性,实现创新意识的提高。

三、驾驭课堂挖掘潜力

中职计算机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需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将目光集中于课堂教学之中,之后教师将具有启发性、贴合实际的问题与知识抛出,激发他们主动思考,并以此挖掘他们的创新潜力。不过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当注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水平,设计的问题情境必须基于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爱好之上,使其在自己有限的知识范围内,提出一些具备独到见解的解决方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高度的灵活性和实践操作性是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显著特点。对此,教师不妨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状况,进行校本教程的编写,同时结合现实生活问题的解决与相关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抓住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实现创新的根本,所以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有效激发学生潜能

作为独立的人,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潜在的创造欲望,并且因为个体差异性,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互有不同。教师应当充分保护并激发他们的创造意识和欲望,让他们在独立自主的创造学习中获得知识的获取,进而在探索和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正如上文所述,计算机的开放性特点直接决定该学科在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时拥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比如在讲解互联网进行信息获取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法进行探究。不难发现,有的学生会直接通过搜索引擎进行信息的获取,有的会通过论坛、贴吧进行提问,还有的学生会借助专业网站寻找现有的答案。尽管方式不同,但是达到获取信息的最终目的却殊途同归。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多元化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能力,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索中获得综合水平的提升。

五、技能训练培养能力

计算机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所以技能训练必不可少。对此,教师可以借助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因为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无法获得发散,而利用技能训练,可以让学生在完全独立自主的学习和自我训练中发挥自己的个人能力,个性化思维得到发散,从而激发创新思维,实现能力的提高。不仅如此,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进行师生间或学生间的讨论、交流,还可以在思维的交流和碰撞中拓展学生思维。

举例而言,教师可以组织开展比如软件编程、网页设计、动画或视频制作等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结组或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特长进行分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选择项目。教师无需控制小组完成任务的序时进度,遇到制作或设计的困难时,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探究的方法进行解决。这样,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发挥。仅以软件编程而言,有的学生会制作出简单的小游戏,有的学生设计出网购平台,学生在互不相同的任务中实现了创新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同步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技能训练虽然要求学生高度自主的学习,但是这不等于教师就可全身而退。相反,教师在必要时、尤其是学生通过集体的商讨后依旧无法获得有效解决方法时必须给予必要的辅导,让学生实现知识的学习与运用。

综上所述,利用中职计算机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漫长且系统的工作。这要求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实现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并且教师同样需要关注教材的x用甚至编写中应当充分融合最新的技术,并满足企业、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输送创新型人才做出必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袁婷.中职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吉林轻工学校为例.中国培训.2016.4

第3篇: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范文

综合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联系生活及社会中的实际情况,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进行的一种体验性学习。这种综合实践活动能让学生积累很多课堂中未学到的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开阔学生的视野。如果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能够与多媒体教学有效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能够有益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养成,也会有效地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并且加深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认识,推动自己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创新。接下来我就自己的教学经历谈谈其中的体会。

一、综合实践教学能够促进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青少年大都具有强烈的创造欲望,在课堂教学中之所以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是因为教师的讲授方式以及传统的学习观念禁锢了学生的这一良好品质。在信息技术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表现在不爱遵守前人的技术规范,总是愿意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索,善于从其他的角度去审视事物的本质,并且愿意从前人的经验和错误中吸取教训,再通过自己的探究和思考来重新认识事物,进行独立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而且在教师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对现有的知识或是现象产生疑问,然后进行探究和钻研,最后提出自己的见解性意见。因此,在现实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对这些学生进行重点栽培,有意识地引导这些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研究,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来锻炼学生的这种创新意识和能力,使其能够逐渐得到提升,同时要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丰富其实践的体验和经验,这样才能够为更好的创新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可见信息技术的创新意识培养必须建立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基础之上。

二、信息技术能够推动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信息技术教学只是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方面。其中还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性实践和劳动技术的教育。在综合实践课程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将会使整个实践活动开展的更加丰富和多彩。在教学中,信息技术作为其中一门独特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意义和重要性。信息技术的学了要求学生拥有现有的技术水平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有发展科技,推动科技进步的意识,能够在计算机技术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进行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和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合作性、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拥有创新的意识,体验到信息技术对于活动环节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进行创新的动力。当然,当计算机技术得到进步和发展后就又会推动综合实践教学的进步。这样就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实践活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创设更加适宜的实践活动情境,通过直接可以接触的科技事物把已有的科学观念和经验进行结合,找到其中蕴含的知识和规律,探索其普遍存在的意义。为此,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教育优势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动力,带动学生好奇心的问题,让学生的探索倾向真正变成其行为,成功地推动综合实践活动的进行以及创新行为的出现,促进学生创新型人格特征的养成。学生具有的开放新、创造性、自由行和协作性都是信息技术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主动特征,这些特征的存在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养成信息技术的创新意识,推动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快速发展。

三、信息技术与实践活动结合培养创新意识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改变教学方式,树立创新意识

学生掌握的信息技术水平以及对信息技术的创新意识都会直接影响到未来社会的发展。在信息技术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要利用其教学的开放性和综合性特点,让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能够享受到真正的自由,从而保证其创造能力的提高,并肩负起推动21世纪科学技术进步的重大责任。信息技术教学与综合实践教学相结合会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发生很大的变化,教师不再主宰着信息课堂的教学,课堂真正的主人变成了学生,教师要积极引导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这样,学生就彻底地摆脱了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从知识的接受者变为了知识的探索者,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渐树立起自己的主体意识,保护和进一步提高创新意识和创造欲望,从而得到个性化的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提高。

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有效结合的条件就是要充分利用学到的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网络平台,并且在这个网络中创建综合实践活动以及信息教学技术的内容,便于教师和学生们随时了解其中的内容,查阅相关的资料,就像建立档案一样,建立起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教学的研究性档案,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一个良好的形式。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在实践中真正地利用到了信息技术,并且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了综合实践的教学,这样就能够形成学习资源的共享,提高学生探索及创造计算机技能的兴趣和动力。

(二)充分利用计算机教学优势创新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

信息技术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在掌握计算机技术的过程中着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型学习来推动计算机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和前进。计算机教学具有十分形象、生动、直观等教学优势,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为信息技术的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及探索的动力,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第4篇: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范文

根据本次警示教育活动的要求,现将自查自纠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政治学习不够,学习标准不高。平时参加单位集中组织的学习多,自学少,缺乏系统的学习,使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脱钩,没有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使学习变得形式化、教条化。

2、创新意识不强,工作方法简单。只安于表面,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好就可以了,缺乏创新意识,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没有很好地深入实际,处理事情方法比较简单、表面,未注意到工作方法的完善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动力。

二、整改措施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针对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反思,加以改进,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具体做到以下两点: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纪律教育学习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进一步增强纪律观念,增强纪律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第5篇: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范文

关键词:创新教学 突破 思想 方式

创新是当今时展的主流。所以创新教学也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所谓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来自于教育,而教育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就学校教育而言,数学课堂是创新教学的重要舞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学是具有深远意义的。现在我将详细介绍我的数学课堂里的创新教学。

首先我们要注重数学创新教学的氛围,一个良好的氛围可以让学习事半功倍。我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能变成学习中的创新能力,就应该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教学的氛围。总地来说可以看作以下几方面:对于数学教师,他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数学教学中能够更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作为主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其次,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环境。

我们知道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以良好的个性品质作后盾。加强数学能力的培养,形成创新技能很有必要。数学能力是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加强解题的教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同时,进行有意识的强化训练学生在应用这些方法求知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数学能力,形成创新技能。在当前注重“升学率”的教育目标下,影响教师和学生都处于高度紧张的机械的知识传授中,这样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些也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改变传统老师教学,学生接受的模式,实现创新的教学,创造方便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产生、在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教学环境中不断提升自己。在数学教学中,激励学生要树立不惧怕数学难题,勇攀数学高峰远大理想;具有解决一切困难的坚定信念。在“问题数学”中不断培养学生具有敢于求异、勇于创新的气魄。让学生认识自主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一过程;在“错析教学”中,培养学生坚忍不拔,持之以恒,不怕困难和挫折的顽强意志和良好品格,为培养学生健康的创新情感和个性品质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

其次,数学教师要正确认识数学中的创新教学,创新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实现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两方面的基础教学,其核心就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从这个核心意义上认识,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影响,鼓励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方法、新思想,并且掌握其一般规律,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数学创新能力基础。数学教师在全面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学生对数学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以及创新个性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他们开展一些适应创新教学的课余活动。扩展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结构,扩大视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着眼于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数学中的常见的组合原理,也告诉我们一个人掌握知识越多,其创造性思维就越活跃,创新能力就越强。数学教师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学习更多更全面的数学知识,为将来的创新活动奠定扎实的数学功底。学生在接受教育和获取知识的同时,形成追求创新,以创新为目标的意识。

不管数学创新教学有如何的益处,如果得不到有效实施,那一切等于零。因此开展创新教育,实施数学创新教育的内容与培养教学,成为重中之重。首先观察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师教学数学知识时,可以通过相关的具体实例,告诉学生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意义,鼓励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并积极参加数学实践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最常见的是我们提倡的启发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所有的数学成就,让他们了解这些都是以前人经验基础上的进一步创新,这一切都源于个人对数学浓厚的兴趣。源于自身强烈的创新意识。

在我看来,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应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以自己的行动给学生树立榜样。

第6篇: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范文

【关键词】创新能力 语文教学 主动参与 拓宽 激发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2-0113-01

同志说过:“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在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这充分说明了创新对一个民族的发展和进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实施教学活动中一定要重视创新教育,引导学生从传授、继承性的学习转变为探究和创新性的学习。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通过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 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前提,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思维,只有学生具有创新意识的头脑,才能为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传统的教育抑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填鸭式的教学催眠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教师的权威宣传窒息了学生发挥主体地位的作用,对疑难问题的处理不当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一种使学生感到新颖、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疑惑,不怕出现语言错误,敢于跟老师或同学辩论疑难问题和提出质疑,并有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中才能迸发想象和创新的火花,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提供给每一位学生展示自我才华和才能的机会,从中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多给予学生一些表扬和鼓励,用欣赏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自信和力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爆发更大的能量,从后进生变为优等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学生的意志和毅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勇于质疑和创新的精神,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 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全过程,培养创新动机

创新动机的培养要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全过程,彻底贯彻“学中用、用中学、学用一体”的思想和行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自教自说的教育模式,应该用新颖的现代教学模式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理解教学内容,掌握所学知识并能运用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此外,教师在讲授现有的教材基础上,应精心挑选一些具有一定趣味和知识性的课外阅读书让学生看或读,并要求学生做出看书笔记,写出读后感,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充分应用到现实中,当学生自己体验到学的知识在现实中有很大的使用价值时,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自觉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此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对他们的进步和成绩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评价,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不断进取,增强学生自学的信心,保持自学的热情。其间评价者也可以是自己的同学,让学生参与到对自己或对同学的评价中来,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有效激活学生的创新动力,提高学生创新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动机。

第7篇: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范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 中学生 创新意识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12-01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现状分析

高中化学是一门实验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通过学习化学可以提高自己的动手、思考、发现等各方面的能力。如今在教育方面还没有从传统的陈旧方式中完全转变出来,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仍旧是一味的听老师讲,甚至对老师提出的一些问题缺乏积极性,不愿意开动脑筋对问题进行细致深刻的思考,更别说让学生在课下对与化学有关的理论知识进行探讨。这种情况就使得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僵化的状态,对一些化学习题只是掌握了正确的解法,并没有对问题的产生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另外,化学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大多只是一味的把理论知识一股脑的讲给学生,缺乏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没有将化学实验与理论知识进行很好的结合,从而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无法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薄弱的原因

1.受中国传统教育方式的束缚。

在高中对学生进行化学教育的时候,老师通常以讲授教学为主,教师成为了教育的主体,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老师仅仅将讲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此时学生通常是非常被动的对知识进行接收,不能对问题进行更深层的探讨,从而提出自己的看法,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我国实行的应试教育所注重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这使得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只关心考试要考的内容,教给学生如何对题目进行正确的解答,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散,导致其思维僵化。另外,大量的与考试有关的题目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使得学生无法抽出时间来对之间感兴趣的化学题目进行深入的研究,更不用说进行创新了。

2.学生思维存在的惰性。

高中时期学生正处于思维和个性转变的阶段,对于学习没有形成固定的框架,并且基础打得不牢固,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可以说是非常合适的。现如今高中化学课程的实际情况还是老师进行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而且还是单纯的对知识进行教育,没有很好的把化学实验这一能够锻炼同学们动手能力的教学方式结合起来,往往是老师直接把结果告知学生,让学生逐渐养成了直接接受知识的习惯,不会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索,导致学生思想僵化,对学习缺乏积极性,因而制约了教学效果。

3.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差。

高中时期的学生对化学方面的知识掌握的还不是很牢固,基础相对较弱,虽然这样但并没有限制他们对问题强烈的探索意识。进过有关研究表明,学生的创造力靠较少的信息就能够被激发出来。而实际情况确是,学生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做考试题目上,对化学知识仅仅掌握了一些课本以及考试考点等,没有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学习,并且缺乏对化学实验的实际操作,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等的发展都受到了阻碍,严重影响了学生思维模式和问题意识的产生。

4.教师的权威性影响大。

老师在高中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过程当中可以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使得老师在课堂上的地位高不可攀,从而形成了老师讲什么就是什么的教学弊端,学生很少会对老师所讲的内容进行质疑,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通常会以 “这就是定理, 记住就可以” 等形式来回答,导致了学生过分相信课本,相信老师,不敢对问题进行质疑,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从而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对策

1.加紧应试教育的深度改革。

我国实行的应试教育通过让学生对试卷进行解答,靠成绩的高低来进行选拔,过于重视学生的认知发展,很少关注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所以,当前在教育领域最要紧的就是要快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里摆脱出来,并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变。一方面,要改变通过成绩来给学生下定论的情况,应该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是培养。另一方面,可以适当的运用大学里的“宽进严出”的制度,降低学生的高考负担,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老师的讲课模式,让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充分的挖掘出自己的创新潜力。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兴趣是学习任何东西的关键,应该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化学课程教授的起始阶段,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以课本理论为基础,实际例子为辅,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索,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举个例子来说,在给学生讲解甲烷的时候,结合当前农村对沼气池的使用以及西气东输等知识点,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3.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来锻炼学生认识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寻找更合理更科学更有效的学习方法。此外,老师可以根据自己许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自己总结出来的教学方法,对课本整体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下意识的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四、结语

对高中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将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结合在一起,以创新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创新意识。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以达到掌握化学问题和生活、生产中的化学问题所必备的探究能力,并形成积极创新的态度和品质,为素质教育开辟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第8篇: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范文

【关 键 词】 创新意识;问题;思考;归纳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因此,现代数学的教与学,应把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当作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以下几个方面,仅供参考。

一、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

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问题是数学发展的源泉,学习数学必须有问题,没有问题就学不好数学。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善于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如我们可以结合具体的情境教学,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也可以在拓展应用中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等。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关键在于从学生入学起,我们就应该着手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而且要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不能以教师的发现和提出的问题,来代替学生的思考,否则,就会束缚住学生的手脚,僵化住学生的思维。只有长期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使他们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如教师从小学一年级十以内加减法教学时,就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提出问题,那么等到小学高年级教学混合运算时,就可以大胆地、无所顾忌地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提出问题。以上面提到的在情境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为例。出示情境图:一副中国象棋,标价12元;一副围棋,标价15元。一顾客说,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这时,你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学生会通过仔细观察,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过去老师引导他们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经验。如过去他们也许碰到过买一副中国象棋和一副围棋的数学题;也许碰到过买一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的数学题;也许碰到过买3副中国象棋的数学题;也许碰到过买4副围棋的数学题等等。结合实际,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生们会发现和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如他买3副中国象棋需多少元?他买4副围棋需多少元?他一共要付多少元?他买4副围棋比买3副中国象棋多付多少元?等等。

总之在教学中,始终坚持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能使学生在自觉与不自觉当中形成学习数学的能力,也能使学生在自觉与不自觉中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

二、让学生独立思考、学会思考

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可以说,没有独立思考,不会思考,也就没有创新。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自己探究真理所在。

怎样才能做到独立思考、学会思考呢?第一要有清晰的思维,能够从某一点出发,联想到许多相关联的事物。第二要具有自学能力,教师始终是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积极主动地探究。第三要敢于质疑,不要害怕问问题,更不要被书本的权威吓倒。第四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不要随大流、人云亦云。第五能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等等。

这种独到的见解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这种独到的见解告诉我们他已学会了思考;这种独到的见解就是一种创新。因此,我们必须使学生明白,任何结论都必须是自己独立思考之后得出的,不要人云亦云。所以,我们必须独立思考、学会思考。

三、让学生学会归纳概括

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这是创新的重要方法。

数学中的归纳、概括,是指从许多个别的事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则或结论的思维方法。

归纳规律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探索发现有关数学对象所具有的规律性或不变性问题,它往往给出一组变化的数、式子、图形或条件,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分析、猜想来探索规律。它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考察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了学生观察、联想、归纳的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上要广泛地加以应用。

通过观察、分析、思考,学生们发现这6个点,从每一个点出发到其他点,包括相同的或不同的线段,都有5条。6个点共有5×6=30(条),只不过,这30条线段中有一半是重合的。我们只要除以2,就可以得出共有15条不同线段。所以,我们可以归纳概括为这样一个公式:n×(n-1)÷2。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很快算出,线段上有几个点,可以组成多少条不同的线段。如线段上有20个点,共有多少条不同线段?即20×(20-1)÷2=190(条)。

学会归纳概括,就可以寻找到解题的一般规律,也就找到了创新方法,自然也就具有了创新意识。但愿我们人人都能成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创新意识如此重要,那么创新意识的培养就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并且要把它贯穿于整个数学教育的始终。希望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人人都能够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第9篇: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范文

着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不断加快,激励机制不断完善,客户需求多元化,对信用社员工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用社员工如何积极应对竞争,提高自身竞争力,笔者就自己的浅识供大家参考。

一、动态的学习

在科技日新月异、知识爆炸全球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今天,再高的学历,不加强学习,不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学识都只是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加强政治理论、业务知识,随时随地根据业务变化的学习,及时掌握新的业务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增强适应市场竞争力的应变能力。

二、提高工作效率

在目标—执行—结果这一基本流程中,目标的制定是决策高层战略上的部署,而在具体实施中,则是全体员工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企业目标奋发努力、认真执行的过程。农村信用社是特殊的金融企业,作为企业,必须以发展为要务,以效益为核心,一切工作要紧紧围绕要务和核心来抓。信用社员工执行领导决策中体现出的态度、能力、速度、理念、品质、应变等因素的优劣,都将成为信用社发展命运真正的决定性力量。就需要每位员工切实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办理业务,在业务操作过程中避免各类风险,提高信用社的经营效益,对上级提出的经营战略及时实施。在农村信用社,一个工作效率高,执行力强的员工是很能赢得领导及同事的信任的。这也就是一名的员工综合素质最好的体现。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为信用社带来效益、成果,就是最具竞争力的员工。

三、个人目标与信用社规划一致

个人能力得到很好的发挥,能得到单位的认可,也是实现个人价值、工作胜任力强的体现,必定会使自己增强信心和成就感,形成的良性自我激励。所以在了解本部长远规划目标的同时,及时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拟定好个人职业规划,全力付诸行动,在信用社发展的同时,自己也能同步成长。

四、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

一个人的态度直接决定了他的行为,决定了他对待工作是尽心尽力还是敷衍了事,是安于现状还是积极进取。只有以积极的工作态度面对工作,才能使自己每天工作愉悦、充实。以一名积极的面对平凡工作的员工为例,当他在工作以愉快的心情迎接客户办理业务时,给客户留下良好的印象,在推销信用社金融产品时,让客户容易接受,通过客户的给其他客户介绍,在更多的客户心中留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扩大的市场领域,增强了信用社的竞争力。同时要做到爱岗敬业,敬重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专心致力于事业,千方百计将事情办好。员工是不是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是用人单位挑选人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标准。无论在哪一个岗位上,都能够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做到干一行,干好一行。只有敬业才能精业,精业才能成为单位不可缺的优秀人才。

五、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团队意识

在工作中,每一个信用社都类似于一个家庭,其中的每一位成员都仅仅是其中的一分子,每个人单独可以做好的事情很少,但如果几个人组成一个团队,就可实现协同合作,从而使整个组织的战斗力得以提高。一名员工只有与他人和谐相处得到他人、团体的配合、支持,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人的创造力和获得强大的动力,才能取得个人最大的成功。从而每个人的价值也会因为团队合作而变得更大,更加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