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机械自动化专业培训范文

机械自动化专业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机械自动化专业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机械自动化专业培训

第1篇:机械自动化专业培训范文

    茶叶机械的安全监理几乎是空白,农机推广部门这些年对茶叶机械化推广力度进一步加大,茶叶生产无论是在管理上还是加工上都已经全部实现了机械化管理和生产加工。全区目前茶叶修剪机1913台,茶叶保鲜库198间,茶叶加工机械12454台。茶叶加工自动化控制流水线9条,连续化茶叶加工生产线11条,大户加工生产线65条。机械化的推广对茶区茶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然而茶叶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也给茶叶机械的安全监理提出了新的命题和要求,新形势下农机安全监理如何适应茶叶机械化的发展,使之在为山区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中作出新贡献,也是摆在农机监理部门新的课题。人才结构目前徽州区监理站在编人员4名,其中专业学校毕业的2名,其所学的专业为农机化专业,面对现代化茶业机械化安全监理较陌生,茶业机械的安全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多,如茶业生理学、制茶学、茶机的材料学、自动化控制等,需要有丰富的知识才能做好茶叶机械的安全监理工作。

    安全事故徽州区茶业加工行业曾发生几次大的人员安全事故,致使茶叶经济损失。2006年岩寺镇洪坑村有一茶叶加工户右手两个手指被茶叶炒干机传动带咬断,同年富溪乡光明村有一茶叶加工户,由于茶叶保鲜库长时间缺相运行,造成保鲜库起火导致经济损失40多万元。2008年富溪乡有一茶叶加工户由于对机械性能不了解,造成春茶将近30万元的损失,差一点与茶机生产企业扯上官司。2010年富溪乡富松茶厂新建流水线试机当天晚上,满负荷工作不到一个小时,总保险烧掉造成损失12万元,其原因就是电工在设计保险时电阻丝与实际需用电流相差太大。

    通过专家的指导对机械生产厂、使用企业都要确定相应的责任,监理部门在对茶叶机械监理时要依据规程,因地制宜的加强管理和安全监理。促使茶叶加工企业进行规范化操作,对技术工人进行技术培训持证上岗,进而促进山区茶叶机械化的和谐发展。提升监理人员自身素质为茶叶的生产加工创造好的环境十分重要,这需要负责任的茶叶机械安全监理队伍。要做好茶叶机械的安全监理,必须要加强自身业务修养,比如对茶叶加工的各种机械的原理、故障排除,制茶学、电工学、程控机械的操作等知识技能都要熟悉。只有具备良好的素质才能对安全监理工作做到位。

    部门联动做好服务茶叶机械的安全监理要联合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因为茶叶机械较复杂,有自动化控制流水线、有连续化生产线、以及单机作业,在安全监理上要与农机推广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联合进行监理,如自动化流水线是通过锅炉送热的,其操作工需要有特种行业许可证,其证件要经过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专业培训持证上岗,农机推广部门要对机械的操作作好上岗培训,农机安全监理要做到产前、产中、产后的安全监理,只有做好联动服务才能对茶叶机械的安全进行有效的监理。加强事故的处理农机监理部门在茶叶机械的安全监理工作中,要加强事故的处理,及时解决由机械故障或者设计不合理、以及人为操作而引起的事故;加强责任处理,切实保护茶农的合法权益,只有对安全监理工作抓细抓实,茶机生产企业和茶机使用者才会对茶机安全生产有足够的重视,这样山区茶叶加工企业的生产环境才会得到改善,农机安全监理才能真正为茶农、茶叶加工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第2篇:机械自动化专业培训范文

(南通技师学院 江苏 南通 226007)

摘要:为了让献身国防事业的退役士兵在退役后通过技能培训掌握一技或多技之长,较快地适应社会需要,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有必要对有较好就业前景的电气自动化专业的理实一体化培训模式进行探讨,切实做好将退役士兵理实一体化培训模式与培训方案的结合。

关键词 :退役士兵培训;理实一体化;电气自动化;培训方案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9-0157-03

作者简介:闵向(1970—),女,江苏南通人,南通技师学院一级实习指导教师,研究方向为专业教学和社会职业培训。

为了让献身国防事业的士兵在退役后通过技能培训掌握一技或多技之长,较快地适应社会需要,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2008年11月,江苏省委、省政府推出了对退役士兵在退役后两年内实施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的优惠政策。根据相关规定要求、退伍士兵现状及社会用工需求,有必要对有较好就业前景的电气自动化专业的理实一体化培训模式进行探讨。

职业技能培训的要求

《江苏省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若干规定》要求:中、高级职业技能培训的学制为2年,总课时数不低于1 600课时,每个课时为45分钟,其中顶岗实习时间为半年至1年。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退役士兵,可参加技工院校中级技能培训,学完规定的课程,经考试鉴定合格,发给中级技能职业资格证书;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退役士兵,可参加技工院校高级技能培训,学完规定的课程,经考试鉴定合格,发给高级技能职业资格证书。

退役士兵现状分析

首先,由于每年退役回安置地报到的退役士兵大部分只有初、高中或中等职业学校的学历,文化水平有限,而且入伍前的学习状况也不是很好,因此他们对上岗前的技能培训认知度比较低,意识不到技能培训对他们就业的重要性。

其次,大部分退役士兵刚刚离开部队,急于寻找一个自认为比较好的工作单位。其中,50%退役士兵有工作意向,但仍处于盲目寻找阶段;30%退役士兵进入入伍前的工作单位或者在退役前已经联系好了工作单位;还有20%的退役士兵选择继续求学或因个人问题打算休整一段时间,没有工作意向。

再次,在这些退役士兵中,来自地级市的退役士兵中约60%原求学或毕业于中等职业技术类学校,已经经过了一定的职业技能培训,而来自县级市的退役士兵中约60%原是初中毕业,未经过职业技能培训。

单位用工需求分析

2012年12月,根据对人才市场的调查,企业用工排出“十大工种”,其中老牌工种电气维修、机械制造排在首位。调研表明,江苏地区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技能人才需求是巨大的,目前企业需要的人才主要有:生产一线的工作服务人员;生产现场的工艺技术人员;产品制造与加工人员;产品组装与调试人员;设备操作与维护人员;电气产品销售与技术服务人员;产品检验与管理人员;生产线调试与维护人员等。这些工作岗位主要突出了电气自动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性和应用性,用工单位所需人才是能直接服务于生产一线的技能型操作人才。

在此基础上,很多企业都愿意招收有电气自动化专业技能的退役士兵,因为退役士兵较之一般学校毕业的学生更能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服从企业管理,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吃苦耐劳。如果掌握了一门过硬的技术,将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强有力的帮助,同时企业也给社会上退役士兵的安置提供了后方基地,可减少影响社会稳定的不良隐患。

为此,针对行业的用工需求,我院为退役士兵开设了电气自动化、机械制造与维修、数控编程加工、汽车维修与驾驶、烹饪等专业。要能有效地在两年的时间内,通过周末和节假日的学习,使退役士兵系统、全面、高效地学习到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并与企业用工要求相配套,首先就要求有一套完整的专业培训方案。

退役士兵电气自动化培训方案

为了适应地方经济和企业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与企业用工需求相配套,满足社会需要,我院根据退役士兵培训的特点,针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培训进行了设计和调整,建立了一套适合中等职业教育特色的退役士兵培训体系,培训中突出专业的应用性、实践性和先进性原则。通过周末和节假日的学习使退役士兵系统、全面、高效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使其既能掌握电气自动化的设备安装、维修、调试、检测、管理等专业理论知识,又能熟练进行电气自动化产品的加工维修及数控机床的操作、维护等。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的方法,提高课程的整合性、技术的先进性、知识的综合性,使该专业的学员在完成学习后成为一名实用型人才。

(一)创建一体化的培训目标

通过理实一体化培训,掌握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掌握中级、高级维修电工技能,成为能够从事工业电气控制设备的系统安装、设计、调试、维护及技术管理的应用型高级技术工人。

(二)一体化的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关系到退役士兵培训的效果是否能满足企业的需要,所以要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设置培训课程和教学内容。针对退役士兵培训的特殊性,我们将电气自动化专业的课程重新整合,编制了一套真正适合退役士兵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相结合的教材。

中级工课程设置方案 根据企业的需求,要求培训后的退役士兵通过两年业余时间的培训,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对于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退役士兵,要求通过专业课程学习和技能训练,掌握电气自动化专业(维修电工方向)中级工的技术理论和工艺知识,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独立完成本职业的常规工作,具有分析和处理本职业生产技术上一般问题的能力。

高级工课程设置方案 高级工的培训对象主要是入伍前毕业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相关专业,已经初步掌握中级工操作技能,并通过了国家职业技能中级工鉴定的退役士兵。因此,根据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高级工的课程设置方案是在中级工课程设置方案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或增加。

(三)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技能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理论知识讲解和操作方法加以贯通,以加强学生的理解,同时通过学生现场实际操作效果的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和操作能力的掌握程度。通过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实践操作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退役士兵理实一体化培训方案的实施

(一)建立一体化的师资队伍

一体化的培训模式必然要求有一支一体化的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是退役士兵理实一体化培训方案的实施者,我院要求“双师型”教师必须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操作技能必须通过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以上鉴定。作为学院的“双师型”教师,要求每年必须有两个月深入企业参加岗位培训。与此同时,学院从企业聘请了一批既有本科学历,又有工程师或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生产一线的“双师型”教师。通过学校与企业的联手合作、教学与生产的合作,有效地建立了一支真正适应社会经济和企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的一体化师资队伍。

(二)教学方法模块化

根据上述电气自动化中、高级工课程设置方案,考虑退役士兵技能培训的特殊性和不同企业的用工需求,编制教材和教学计划大纲,有选择地进行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教学计划的体系结构与教学模式可多样化,采用模块化教学、工艺与实践相结合、任务型模块教学方法加以应用和实施。

(三)探索构建新型的教学方法

在对退役士兵进行理实一体化培训的过程中,由于初学者基础差,认知能力弱,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媒介,以学员为中心,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其发现问题、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演示法 为了将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多彩的课程内容形象表达出来,将黑板式教学转化为实体教学。通过现场操作演示、flash动画、拍摄实景画面和视频影片等多种教学媒介作为新型教学工具,让难以掌握的抽象内容变得具体、生动、形象。

任务驱动法 在一体化的模块式教学方法中,最重要的就是制定模块化的任务目标。根据提出的任务让退役士兵自己讨论任务操作过程的可行性,绘制合理的流程图,制定切实有效的操作方案,通过目标任务的确定,最终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完成目标任务,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就感。

模拟实训平台法 模拟实训平台在理实一体化培训中为退役士兵操作训练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测试标准,通过在模拟实训平台上的操作,可让退役士兵间接地掌握操作技能,培养其处理问题的能力。

网络教学平台法 我院建立了网络教学平台,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设置了各相关专业课程的直播课堂,每周二、四的19:30至21:30是在线答疑时间,由各专业课教师指导、解答退役士兵在学习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学习的时间和知识的掌握。

校企合作师资互动法 聘请企业一线的工程师、高级技师、技师到我院,讲授企业中最实用的技术,替换学校教学大纲计划中相对应或相类似的不实用的课程和知识。同时,企业为我院提供了退役士兵专业项目实训、配套的专业岗位、相关的咨询和课程资料。

退役士兵理实一体化培训效果测评

对退役士兵进行理实一体化培训,提高退役士兵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可以培养退役士兵的综合职业能力,改善退役士兵解决工作问题的能力,与同事、教师和师傅交流的能力。因此,做好退役士兵培训效果测评,认真完成退役士兵专业培训效果检测表、退役士兵专业培训质量检查表及退役士兵个人意见表等的检查,可以督促任课教师及时调控相应的课程和技术内容,有效检测退役士兵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将退役士兵的作业、课堂直播、在线答疑纳入评价,真实合理地做好退役士兵培训效果测评,可以有效地提高退役士兵理实一体化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吕栋腾,张辰亮,孙永芳.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发展和一体化培养初探[J].机电信息,2012(12).

[2]韩启金.机电维修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探讨[J].机电信息,2011(36).

第3篇:机械自动化专业培训范文

关键词:采矿技术;煤矿机械;设备改造;设备管理

中图分类号:TD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5-0051-02

煤炭作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为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能源支持,也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作为最重要的能源,煤炭的需求量也日趋增大,对煤炭开采和生产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煤炭开采过程中的机械设备是决定煤矿开采效率和开采效果的重要因素。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改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煤矿机械的安全性能、生产效率和适应市场的需求和煤矿实际生产的需求。例如当前煤矿支架的制造厂家如百花齐放,竞争十分激烈,要想取得产品优势,占据市场份额,就必须对产品从安全性、稳定性、性价比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造,提高产品的各项性能才能取得客户的信赖。例如一些支架生产厂家通过改造液压支架的灵活性和准确程度,提高了产品质量,使煤矿企业主或管理者更倾向于采购新型经过改造后的支架。

1 煤矿机械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我国许多煤炭企业的机电设备都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产品,这些设备有的已经超出了它的使用寿命,但有的企业为了节省费用,只能让设备超期服役,设备上的许多安全部件已经老化失效,极有可能给安全生产埋下祸根。国家相关标准规范落后,强制标准的普及实施不够,我国许多行业的标准及规范不能及时更新,导致机电设备的生产制造、安装和使用中都缺少全面的安全保护。总体上讲,我国煤炭装备比较落后,机械化程度较低、自动化程度低,大型成套设备在我国煤矿企业中应用较少。尤其是中小型煤矿由于企业自身运营成本和自身经济实力的限制,难以及时更新机械设备,导致设备老化严重,许多设备超期服役,而且由于维修、保养不到位,导致机械设备故障频发,甚至不断发生安全事故。在此情况下,我国煤炭开采的效率很低,大量优质煤矿资源浪费严重,制约了我国产能的进一步提高。国外的煤矿机械设备发展历史悠久,自动化、集成化、大型化发展趋势明显,目前主要有以德国德伯特、美国久谊、德国艾克夫为第一集团的采矿设备制造公司,生产了多种型号的自动化、重型化工业产品,美国玖宜为澳大利亚巴塔那煤矿设计制作的自动割煤机和自动移动支架是自动化煤矿机械行业的极具现代化的工业产品。

2 我国煤矿机械加工改造与发展

我国的煤矿企业随着多年的发展,也逐渐形成了区域性的产业,形成了一些比较具有竞争力的集团公司,这些大型的煤矿企业主要以央企、国企等为主,包括中国神华集团、兖州矿业集团、焦煤集团等大型集团公司。这些集团公司财力雄厚,加上人才较多与国内、国际大型的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设备制造商有密切合作,因此设备装备水平相对较高,但由于体制因素加上管理落后,设备老化程度严重。而国内的大部分中小型煤矿的装备水平极低,生产工艺十分落后,许多个体煤矿和私人煤矿还采取人工的方式开采,这种原始的开采方式不仅效率极低,而且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目前,我国煤矿机械的产品改造与研发开始呈现出信息化、数字化、集成化的现代化趋势。数字化、数控化作为现代煤矿机械的核心技术,在新产品中被广泛应用。产品开发数字化的基本构思是利用数字对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包括图形、数据、知识、技能等,进行定量表达、存储、处理和控制,从而实现以快速市场响应和创新开发为目标的全局优化运算。机械加工制造中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已经在煤矿机械加工制造领域被广泛应用,同时产品开发中广泛应用到了数字建模技术、仿真模拟和动态分析技术,提高了煤矿机械改造的效率、降低了改造成本。我国矿山机械制造公司对矿业机械中的焊接结构容易变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解决了采矿机械的结构件在焊接后的变形矫正问题。工程师通过在结构件的顶板或底板中采取点状加热方式改善了焊接变形的问题,提高了采矿机械的机械加工精度,提高了设备的安全系数和可靠性。

3 我国煤矿机械设备管理

为使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由具备专业技术基础的人员担任,企业等设备归属单位应当加大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人员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力度,通过多层次的专业培训使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技术能力和综合素养不断提高,同时应当立足企业内部,挑选优秀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人才,并加以培养,好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人才能使煤矿机电设备发挥最大的功效,同时能够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和浪费,并延长煤矿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使设备长时间处于良好的状态。同时企业应当通过适当的引导,宣传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和设备维修维护技巧。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维护人员的综合素养包括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维修技术水平、设备管理理念和设备维护的综合素养。煤矿机电设备的技术性强,专业程度较高,因此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必须由具备专业技术能力的人员来承担,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人员必须十分熟悉设备的功能、特点、保养规则和存在的缺陷等等技术要素,煤矿机电设备才能发挥其全部功效,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无故障周期,降低煤矿机电设备的维护费用,同时保障使用者的安全和设备自身安全。

4 结语

总之,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应当与时俱进,根据现代煤矿生产的实际需求不断改进煤矿机械的安全性能和工作效率。同时煤矿机械管理人员应当科学管理、维修、保养煤矿机械设备,通过科学的设备管理,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发挥机械设备的潜力。

参考文献

[1] 王浩黔.现代摩擦焊在煤矿机械加工的应用与探索

[J].煤矿机械,2010,(12):45-46.

第4篇:机械自动化专业培训范文

我们致力于与各行业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在企业的指导下不断更新我校的教育和培训内容,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各种岗位要求。我们努力提供有价值的知识和有效的实践经历相结合的机会,这是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企业所最需要的。

学校校训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学院(BCIT)作为一所全省乃至全国范围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等学校,专门从事先进技术的教育及培训,注意增强本省的经济实力、提高企业业务水平并为促进公民就业和再就业贡献力量。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学院(BCIT)将:

* 通过提供全日制与业余学习课程来为社会储备具有活力的、高技能的劳动力。即:技术与高等职业技术课程证书、毕业证书和专科、本科学位的学习;行业委托培训与提高课程。

* 通过与行业合作并得到资助,努力开展技术创新和应用研究,推进商业化的技术转让。

学校简介

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学院(BCIT)位于温哥华市,是一所综合性公立学院。学院现有学生5万人,教师2000多名。学校遵循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原则,向国内外学生提供大专文凭课程和专业培训课程。学生毕业后可以就职于跨国公司或私人企业。学院帮助学生在职业技能上与国际技术发展保持同步。

学院倡导终身教育,人们在这里可以活到老,学到老,有250多种全日制、非全日制、函授和远程教育等专业课程,颁授不同层次的会员证书、职业证书、专业文凭、大专文凭和学士学位证书等。学院与加拿大和美国大学就许多课程有转学分协议,并与两国的相关行业协会有协作关系。

学院的实验室以及课程设置在工业领域里可谓先进和前卫,学生使用学校先进的电子技术和通讯设备进行电话讨论、对话式录像培训和在线因特网课程等。

学院为公司和企业制定培训标准,学员根据公司的要求发挥个人最大的作用,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益和生产利润。学院的技术图书馆、书店、托儿所、停车场、加油站、咖啡馆等公共设施,为学生提供生活的便利,主院及分院均有设备先进的体育馆、大操场、网球场、健身房等,学生业余时间可放松心情锻炼体魄。

国际生服务中心:提供接机服务,住宿服务,学院数量有限的单人宿舍备有学生生活必须的物品。

校园活动:学院的学生联合会组织各业余爱好俱乐部开展课外活动,如主持人活动等。学院国际生服务中心还举行各种文化和社交活动,组织学生购物,了解加拿大文化和民俗。

学年安排:大专课程开学为每年1月和9月,大多数课程全年接受学生入学申请。

学科/专业

学院下属有8个分校。

工商管理学院――高级商科研究(由OPEN UNIVERSITY提供的工商管理学士学位)、无线电广播、广播新闻、电视、电子商务、工商管理、财务、人力资源、通讯、国际贸易与运输、市场营销

计算机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系统、软件系统、因特网与多媒体、网络技术、电脑制图、电子商务(计算机为重点)

建筑工程与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土木结构工程、环境工程、室内装潢、建筑管理、建筑工艺

电气电子技术学院――电讯、纤维光学、网络、自动化与仪表、计算机工程技术

健康卫生学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特殊护理、医学成像、电子神经生理学、环境卫生健康、医学实验科学技术、医学放射、核医疗技术、护理技术学士、职业健康与安全、弥补矫正技术、放射治疗技术

制造与机械技术工艺学院――CAD编程、工业维修、技术工程、塑料模具设计、木制品制造、工业自动化、机械与制造工程、工厂运作加工

能源与天然资源学院――生物工程、化学科学技术、食品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与地质力学、食品技术、公园技术、林业学、矿业与石油工业、再生能源

运输学院――自动服务技术、航空、机动车、重型机械、海运、国际贸易

过渡课程――学生必须申报一门专业后接受英语分班考试,取得成绩1-3级者参加英语课程,4级者参加英语课程并选修2门专业课程,5级者参加英语课程并选修4门专业课程,5级成绩在75分以上者有资格申请大专和大学本科学分课程。

入学要求

完整地填写入学申请表

TOEFL 550或WTE 4.5或学院英语5级(大专课程)

留学费用

报名费:200美元

学 费:4300美元/学期

备 注:有退款和撤消政策

如何申请

第5篇:机械自动化专业培训范文

关键词:电力系统 调度自动化 问题 措施

电力系统非常庞大,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其他电力设备的控制,同时,还要保护电力系统和通信设备。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已经进入到大电网,大的电力企业,大机组,高压输电,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时代。电力是我国的基础能源,电力是企业实现生产,人们正常生活的保障,如果电力系统出现问题,会给整个社会系统带来麻烦。影响生产生活,影响经济发展,所以,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就是保证经济稳步发展的前提。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就是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完善电网运行,既保证电力的正常工作又能降低人力物力的消耗。

1.电力系统调度的主要任务和重要性

电力系统调度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整个系统中的所有设备和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和调整,可以说电力系统调度就是一个总指挥者。现在,我国范围内电力调度包含的范围非常大,全面实现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将大大提高供电效率。同时,电力系统要最大限度实现设备满足负荷的要求,保证整个电网的安全和连续供电,实现经济合理,充分利用能源。

电力系统统筹着整个电网的运行,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包括成百上千的发电厂,变电站还有无数的电力用户。这些都要通过很多等级的电力路线,彼此接连形成网络式运行。电力输送虽然是瞬间即完成的工作,但是要保证用户用电的要求。现代社会,科技发达,电力系统的发展也是非常快的,庞大的系统,复杂的运行,都增加了电力系统的风险。而且,用电者对电力安全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个电力系统的运行和调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经济效益,又可以降低风险,提高安全运行水平。所以,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是一个发展前景广阔的工作,也是整个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目前我国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为了使电力系统可以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正在逐渐实现电力系统调度的自动化,但是相比较其他发达的国家,我国的起步较晚还是存在着很大差距的。我国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方面使用了一些新的系统,这些系统各具特点,并且都是符合国际公认标准的。其中使用的系统主要是以下三种,第一个是CC-2000 系统,这个系统是开放式系统结构设计及面向对象的技术,利用事件驱动和封装的思想为应用软件提供透明的接口。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并引进了一个大对象的概念,以适应封装性、继承性以及事件驱动的要求。技术鉴定认为,按照开放式系统设计和采用面向对象等技术,都属于国际先进或领先范畴。第二个SD-6000 系统,这个系统集成了超大规模的调度投影屏、调度电话自动拨号、气象卫星云图等新技术。这个系统特点是:具有开放式和分布式的支撑系统平台。具有面向对象的人机界面管理系统。其中较突出的是厂站单线图、电网元件模型、电网拓扑结构、数据库同期生成技术。第三个是OPEN-2000 系统,这个系统是国内外发展速度快、适用面广、性能完善、成熟性好、可靠性高的能量管理系统,这个系统采用100 兆平衡负荷的双网机制,流量更大,可靠性更高。完全基于商用数据库开发的、具有客户服务器模式的全新能量管理系统。

3.电力系统自动化主要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在逐渐的使用新技术来进行改变,但是电力系统在

运行的时候还是存在着很大问题的,很大一方面的问题是在计算机

的运行速度方面,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会直接影响处理信息的及时性。现在的电力系统由于还依赖高压机械开关实现线路、设备、负荷的投切,尚不能做到完全可控。这是因为机械的慢过程不可能控制电的快过程引起的。加强电力系统调度管理,提高调度人员的素质水平,杜绝误调度、误操作事故的发生是保证人身、电力系统与设备安全运行的关键。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在系统运行维护方面还存在如下问题:缺乏相应的技术人员,运行维护水平有待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不能保证,大大影响了系统的效率,影响了系统功能的发挥;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无制度可依;重使用、轻管理,不重视专业技术人员的配置和学习培训,出现问题后过分依赖厂家,影响系统的连续、安全、稳定运行。

4.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管理方面

统一思想,加强调度管理,提高认识。必须杜绝人为的一切误调

度、误操作事故以及不服从调度指令擅自投停运设备。抓好防治误操作的思想教育工作,增强广大调度人员的安全意识、责任心和技术素质,最大限度避免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加大奖惩力度,严格考核,加强安全监督检查。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把安全关。加强调度专业培训,提高调度员业务水平。

技术方面

积极开发更高级实用的装置和软件,努力提高自动化水平和保

证通信的清晰畅通,避免工作中出现因电话不清楚、自动化画面显

示不正确而造成的错误。

总结

电力系统是支撑我国经济科技发展的基础能源,加大对电力系统的开发应用也是保证我国经济发展,人们正常生活的重要保证。电力系统庞大,机组工作复杂,运行风险较高,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曾加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电力系统的风险,节省人力物力等多方面好处。所以,在今后的发展中,一定要紧跟时展的脚步,积极开发研究,充分利用现代化高科技,使得电力系统可以更好地位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浅谈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_王宏生,中国电力教育,2011/06

[2] 浅谈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_李骥,科技与企业,2013/06

[3] 浅析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_孙亮,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5.

[4] 有关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问题研究_张浩,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05.

第6篇:机械自动化专业培训范文

【关键词】数控技术培训机械制造业问题

数控技术是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关键与核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机械制造业发展水平与趋势。数控技术对机械制造业的主要影响之一就是数控技术普及大大促进了机械制造企业技术进步。从历史的角度来讲,我国机械制造业基础差底子薄,与国外发达国家中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流通与普及,大大改变了我国机械制造业落后局面,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技术,提供了新的生产组织与生产工艺。我国机械制造业生产模式由原来的一个工人只能掌控一台机器发展到一个工人可以任意地掌握几台机器,机械制造业生产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

一、数控技术培训现状

因为目前数控专业的毕业生在数量和其他方面很难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有关学校在所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授权后,开展了中短期(时间从1周至3个月不等)的数控机床操作、数控编程和以CAD/CAM应用软件等方面的培训班,并配合劳动保障部门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者,更容易取得用人单位的信赖。参加这种培训的对象,大部分是有关企业组织的在岗职工,目的是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和对新技术的应用技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也有准备求职或跳槽的人员,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自己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

而我国中职院校的教学目前仍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由于其实施难度大、硬件设施要求高、师资力量要求高等原因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和发展。这种长期以理论为主的教育模式造成了学生操作能力不强,理论知识基础又不扎实的结果。目前许多中职院校已经逐步意识到培训教学的重要性,并且不断加强教学的时间性与操作性。但是在众多中职院校中,数控技术培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数控技术掌握的关键与否,要在于是否能在实践中掌握技术的要领,在于是否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同时提高技术水准,在于是否可以真正提高数控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二、我国数控培训体系面临的挑战与存在问题

1.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中心

进入新的世纪以后,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我国经济全面与国际接轨,并正在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大批跨国企业枪滩登陆在国内高起点设厂、将生产加工向中国转移;国内制造企业更是背水一战,大举通过信息化、广泛应用现代制造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我国制造业进入了一个空前蓬勃发展的新时期,这必然对掌握现代信息化制造技术的技术人才、特别是对大量的一线技术工人形成了巨大需求。

2.培训体系结构不能满足数控用人企业需求

在数控技术培训方面,很多学校把实训重点放在数控机床操作方面。事实上,作为先进的自动化设备,数控机床操作非常简单。用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是精通数控加工工艺(如工艺路线选择、刀具选择、切削用量设置等)、模具设计、CAD/CAM与数控自动编程、数控机床机电设计与联调技术、数控机床的维护、维修等专业“工程素质”。这些专业知识的获得,不是靠课堂的灌输,而是要对学生“真刀真枪”地长期实训。各学校由于受到实训条件、经费投入和师资力量的限制,这方面的培训远远不够,导致学校所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用人企业的需求。

3.学校数控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数控技术在近几年的广泛应用,引起了数控人才的大量需求,同时造成数控师资、特别是同时具备相当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数控师资队伍严重不足。基本上每个学校的数控教学师资队伍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人数和知识结构的缺乏。目前各级职校的师资队伍的技术素质普遍偏低,学历水平偏低。现在各学校的数控教师主要是从各高校机械或机电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这些教师具有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讲授数控专业的理论课没什么问题。但由于数控技术专业是一种新专业,能够承担数控教学工作的“双师(教师、工程师)型”很少。即使有相应的教材,大部分教师也很难承担数控加工工艺和数控机床维修等实践性环节很重要的一些课程,因为他们缺乏必要的实践经历和背景知识,本身缺乏数控“工程素质”,也对用人单位的数控人才知识结构缺乏了解,所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已严重制约着现代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4.数控实训设备条件严重不足

前几年,各学校对数控技术所归属的机械、机电专业的投入力度非常有限;各学校的数控实验室的数控培训设备非常有限。近年来,由于数控人才的需求拖动,各校均建有不同规模的数控实训基地,有的是规模大、设备种类多的实训中心,也有设备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的实验室。有的学校实训基地以纯工业加工设备配进口数控系统为主,有的学校以教学型数控设备为主。尽管实训基地的模式多种多样,但基太上包括或认为应包括以下数控设备: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电火花成型机床、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等加工设备,以及数控机床典型部件装拆、数控系统调试和维护维修综合实验台。然而,由于所能购买的工业数控机床的价格昂贵,数量有限,每个学生的独立动手机会少,反而制约了实训效果.无论从数量上,还是成本、安全性上考虑,都不适合用于学生的普及教学实验,只能给学生作“认识实验”,不足以给学生进行实训。数控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技术,没有通过实践体验很难买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学校期望这些工业数控机床能为培训中心承接对外加工,达到创收和良性循环的目的。但目前还没有哪所学校能较好地解决承接对外加工的市场开拓、数控刀具、工具的投入、培训和生产的矛盾等问题。

5.实践教学教材设计落后

目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虽然部分中职数控技术专业已经逐步重视实践教学,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已经开设了实践教学的课程。但是,不得不面对的是,部分学校在实践教学的教材设计上并没有摆脱过于传统的影子,很多教学设计没有达到现代化的教学标准,甚至部分数控参数数据还停留在原有的层面上。因此,进一步改进实践教学教材设计迫在眉睫。

三、加大经费投入加强相关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和课程教材建设

地方相关部门应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的支持,为“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实施提供必要的经费。地方政府增加经费投入,改善承担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任务的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和训练条件、支持教师培训和课程教材开发等工作。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提取的教育和培训经费,应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支持相关职业院校培养培训技能型紧缺人才。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资助和捐赠等,在经费安排上要向承担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任务的职业院校和专业倾斜。

根据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专业领域知识、技术更新快的特点,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进行见习和工作实践,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聘请生产和服务一线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努力形成具有“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委托国家重点建设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及国家级示范性职业培训教师培训基地,与相关行业的骨干企业和单位合作,将相关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专业领域的骨干教师轮训一遍。积极创造条件,选拔和组织相关专业领域的骨干教师出国进修。要建立和完善教育教学条件,建设符合教育教学需要的专业教室和实训基地。组织开发和编写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教材,建立具有明显特色的教材体系。

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构建

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中,安排基础培训模块、专业培训模块、任选培训模块三个环节:

1.基础培训模块,加强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在基础培训模块中,设置CAD基本技能实训、机械制造基础实训和电工电子基础实训。

2.专业培训模块,突出核心能力的培养。在专业培训模块中,设置了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可编程控制等实训。其中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要求达到初、中级数控车床操作工的技能要求,并取得相应的等级证书。在具体环节安排上,安排六周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其中两周为课内学时,进行集中实训,四周安排分散实训,即利用学生业余时间进行实训。数控实训不单单局限于课内教学,而是使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训有机地结合。这样不仅提高了设备的利用效率,降低了课内总学时,而且增加了学生单人操作设备的时间,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任选培训模块,突出以就业为导向的个性发展。在任选培训模块中,设置了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数控机床调试诊断与维护、机械CAD/CAM 等实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工作去向,可任选一项实训内容,参加相应的培训。整个教学组织完全在实训基地进行,其中理论教学内容在现场集中讲授,实训环节采取开放实训基地的方式进行。这样不仅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而且为学生的求职、应聘、试工奠定了基础。

4.注重各课程及实训内容间的融会贯通。在教学内容与实训内容的安排上,结合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将各项教学内容贯穿于《数控编程与操作综合实训》内。如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中的刀具刃磨、零件加工工艺的编制、夹具设计等内容,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中的数控车床操作、编程与操作练习等内容均作为《数控编程与操作综合实训》的实训内容,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前续课程知识与后续课程知识融会贯通,得以综合应用,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得以提高。

五、结语

我国的机械制造相关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逐渐走向了成熟,但是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着差距的,在很多领域都处于学习和摸索的阶段。近些年来,由于PC机在数控领域的应用,及国家大力培养数控人才,使得我国的数控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而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也进一步的推动了我国现代机械制造业的现代化进程,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而数控技术专业的发展与提高,离不开教师的实践教学培训模式的形成。因此,不断巩固与加强中职教师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值得社会与学校的高度重视。在实践教学上,学校与相关院系还要进一步统一意见、加强创新,在根本上提高整体专业能力与学校综合实力,为培养高素质综合数控人才奠定充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荃,刘汝娟. 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 职教研究,2012,01

[2]孙荣创.数控技术及装备的发展趋势及策略[J].中国科技信息.2006(12).

第7篇:机械自动化专业培训范文

关键词:路桥;机械设备;管理难题;对策

近年来,伴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为满足社会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机械设备的自动化、专业化、大型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变得愈加明显。在我国公路事业大发展的的背景之下,路桥公司的机械设备数量和种类都越来越多,如何最大的利用设备的功能和使用效率,提高企业效益,已经变成路桥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值得思考的课题。

1路桥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路桥机械设备的高效有序的管理对保证高效完成施工计划,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路桥机械设备管理是贯穿于路桥工程施工整个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立健全涵盖所有路桥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机制,提高对路桥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是保证路桥工程建设的重要手段。加强路桥机械设备管理就是要全面贯彻我国交通部于1985年颁发的《公路筑养路机械管理制度(试行)》,遵守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运用技术、经济、组织等措施,合理科学的组织安排好资金、人员以及机械设备等活动,充分发挥机械效率,提高机械化的施工水平,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认真做好路桥机械设备的管理使用、维修保养和配件供应等环节,最大限度做到选购合理、使用正确、检修及时、维护精心、运行安全和经济。

2目前路桥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难题

2.1路桥机械设备管理体系不完善

路桥施工的现场往往环境复杂,如果对这种客观存在的复杂性考虑的不够充分,往往会导致许多突发状况等问题的出现,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往往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路桥施工的工期相对来说是比较长的,而且工种较多,工序衔接比较紧张,人员流动性较大,这种在施工条件下,难以对操作人员进行系统有效的专业培训。难以保证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高效的使用,路桥机械设备的有效管理难以实现。如果施工机械设备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往往会造成机械设备损坏,该用的时候不能用,不用的时候闲置等不利于工程进展的情况出现。所以在路桥建设工程中,拥有完善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高度统筹机械设备的使用及维修等工作,才能保证机械设备的高效利用,使得工程顺利进行。

2.2管理人员对管理工作缺乏重视

目前相当多的路桥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都不太懂路桥机械设备,最重视的是经济效益和工程质量问题,往往会忽略机械设备的管理问题。路桥建设工程往往是由好多项目程序来完成的,单个项目的进度控制则是由项目负责人直接控制,。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负责人重视的一般是工程质量、和效益的直接效果,肤浅的认为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工期越短,相对效益越高,进而就忽视了机械设备的使用以及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大量的路桥机械设备在施工中超负荷运转,导致了路桥机械设备的状态欠佳,同时又忽视了对路桥机械设备的保养检修,导致路桥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致使工程效率较低,工程整体延期,企业的真实效益缩水。

2.3路桥机械设备专业管理人员不足

路桥公司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的工作重点往往只是经费管理,对于机械设备本身的管理工作往往重视程度不够。即使在这一方面有专业的管理人员,项目负责人对路桥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远远满足不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可以专业的进行路桥机械设备管理的人员在所有的管理人员之中所占有的比例是很小的,这方面的专业人员的匮乏也是影响的路桥机械设备管理的一大原因。只有充分保障路桥机械专业管理人员的工作,才能保证路桥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工程的最终质量。路桥机械设备专业管理人员在路桥机械设备的日常使用、维修保养等方面的专业造诣是项目负责人难以媲美的。所以,有足够数量的机械设备专业管理人员才可以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2.4路桥机械设备管理使用不合理

在路桥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需要熟悉和了解各种路桥机械设备的型号、规格和功能,在施工现场,不同的机械设备用于不同的工作,不同的路桥机械设备正确用于对应的工程中,才能使得工程顺利的进行。但是目前的工程中的机械设备管理人员普遍对机械设备缺乏了解,这样会导致在施工现场不能合理有效的安排机械设备的使用或者不同机械设备的作何使用,导致资源浪费且难以发挥机械设备本身应有的机械功能。所以只有这些工作能够正常进行,才会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

3针对路桥机械设备管理中难题的对策

3.1建立完善的路桥机械设备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路桥机械设备管理体系,重点培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统筹兼顾,加大设备管理系统中专业人员比例,综合管理公司的路桥机械设备。建立企业责任管理制度,定人、定机、定岗,保证有专人负责和管理每台机械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修保养等工作,明确出现问题之时的责任落实。有了完善的管理制度,机械设备的使用者和管理者按照技术标准严格执行,才可以避免问题的出现。严格的机械设备保养制度,保证机械设备的定期维修保养,才能保证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机械主管部门与施工单位密切配合做好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交接班时严格检查机械设备,辅助以不定期巡检形式,贯彻实施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定人、定机、定岗制度可以为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和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条件,对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有着很大的积极影响。企业需要安排专业人员负责每一个专业岗位,出现故障及时排除,不轻易进行调整专业人员岗位,形成完整的机械设备管理结构体系。

3.2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加大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力度

路桥企业要加强对各单位的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管理,考核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奖励优秀员工,不但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可以促进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开展。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要认真负责,高标准严要求的的检查设备,并且配合施工单位定期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同时机械设备管理部门也要定期排查设备,及时清理淘汰老旧设备,有针对性的引进新设备,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同时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在理论和思想上使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更加重视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提高操作技能,减少在施工中设备的损耗,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3.3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对于路桥公司的企业管理者来说,管理者需要的人才要个人素质高、专业能力强。要提高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机械设备操作者的操作水平,提高设备维修保养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所有人员的安全意识,就需要企业定期组织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这样除了避免安全事故出现之外,还可以提高企业内所有人员的专业水平及个人素养,提高企业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4结束语

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使得路桥机械设备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在路桥工程的实际施工中,路桥机械设备管理的工作中还会遇到此类难题,这需要路桥企业加强对机械设备的合理管理和加强对各类专业人员专业能力的技能培训,最终提高机械设备使用效率、工程整体质量以及企业综合竞争力。

作者:刘曾科 单位: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大桥工程分公司

参考文献

[1]刘平金.试析路桥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有效方法[J].机电信息,2015,18:100-101.

[2]张建存.对路桥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5,24∶469.

第8篇:机械自动化专业培训范文

关键词:农业机械;设计;自动化;制造

1建国后农业机械发展历程和发展方向

建国初期,由于工业基础非常薄弱,旧式农具作为农业生产设备普遍存在,在随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对农业机械化进行了大量投资、推广,截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全国农业机械生产企业达到了1800余家,随着设备增多,农机维修行业也得到了大量发展。在90年代中期到2003年,联合收割机的使用量从6万多台增加到36万余台。随着机械设计水平和制造的提升,目前农业机械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方向。随着农业机械使用者对质量和效率的更高要求,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农业机械设计及制造代表了目前国际农机发展的要求,能够提高作业质量降低劳动时间和强度,是目前农机科技人员的主要任务。对于我国不同地区,农民有不同的种植习惯和方法,比如关于株距多少、行距多少等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某一种收获机械不能完全适用于某种种植作物,从而限制了该机械的使用范围。农业机械在制造前必须因地制宜,不能照搬外国产品,否则适合外国的农机产品或许在我国就无法正常工作。再者农业机械发展绝不仅仅是机械本身,肯定还包括了与机械有关的其他环节。自然农业机械的发展还与农艺、相关加工处理行业的共同进步有关,但我们知道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是不可阻挡的,希望我国农业和农机设计制造能够发展的越来越好。农机设计及发展将向环保和节能方向努力,当前我国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对农业机械排放标准进行了进一步要求,“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就是我们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如何在节能环保的前提下,提升农业机械的动力,在机械发动机的设计和制造工艺上,,要尽可能提升能量利用率,降低排放量。农机设计向大型宽幅复式方向发展,因宽幅和复试能够提升作业效率,可以迅速使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规模经营,此类机械应是我国农业机械的主要发展方向。个性化专用化以及可靠便捷舒适安全等均是未来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细致方向。例如我国缺少匹配高原或丘陵地区作业的机械,畜牧水产机械、农业采摘机器人等机械缺乏,使生产效率不高,因此,设计生产个性、专用、性能可靠的机械应是我国农业机械的重点发展方向。

2我国农业机械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异

建国之初,由于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对于农业机械的设计和制造也大多局限于原有农机工具的范围内,与同时期欧美等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发展差距越来越大,且我国自实行生产联包责任制以来,单位耕作面积更小了,使得农业机械的综合利用率很低,不能明显体现出更好的使用效果。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在上世纪中叶经过不断发展,尤其是在大面积的农场生产中,已经有一套成熟的生产设备使用体系,达到了全面机械化生产的目标。我国在最能体现一个国家农业机械设计和制造水平的典型产品拖拉机和收获机方面比美国相差40年左右。且我国能够制造的大多数农机很多知识仿造别人设计的农机产品,这就在农机的可靠性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低于发达国家。在农业机械设计和制造中缺乏自主核心技术从整体工作效果方面就会较难突破。例如联合收割机的使用工作效率,我国的亩平均能量消耗是美国的8倍以上,而设备基数大、工艺落后、使用率低、故障率高等情况使我国农业作业效果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差距极大,机械分散管理难度大,无法实现高使用率和高回报率。为使农业机械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性能,提升农业机械的作业质量和工作效率是农机操作人员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只有保证农机最佳的工作状态与效率,才能有效的减少农业生产中的能源损耗和时间浪费[1]。根据我国农机发展现状起步晚,基础科研数据不够完善,研究层次不够高,针对我国地域多样性,在设备设计和制造中容易忽略作物生长环境的差异化、作物种类的多样化、精细农业发展需要的精细化管理等发展需要。

3自动控制技术在农业机械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工业制造水平不断提升的现在,在传统农业机械生产过程中添加自动控制系统,不仅能够保证相关设备在生产过程中顺利开展,还能获得良好使用效果。自动控制技术能够使机械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确保机械工作的效率得以保证,进而具有操作上的简便效果,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实现智能控制的同时完成故障方面的诊断和警示。基于自动管控技术,操作员可以结合相应的故障警示,及时判断故障位置把那个快速完成故障排查工作。在日常农业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灌溉系统引入自动控制技术,不仅是灌溉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化农业的标志。能够更加科学的通过自动控制技术结合灌溉区域划分,自动化管控指令设定,严格按照设定的灌溉时间和灌溉总量进行工作,既节约资源又达到灌溉目的,极大地解放生产力,提升灌溉效率。随着农业管理进一步的精细化,无土栽培、恒温生长等生产条件的不断成熟,行业也通过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提升精细化生产水平。

4机械创新设计在农业机械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材料的创新选用能够将机械功能和工作效果得以增强和提升,例如新型材料石墨烯用于农业机械轮胎制造中,不仅能够提升相应部件性能,增强工作稳定性,同时使得材料特性得到优化提升,更大的发挥作用。再者使用新型材料加工工艺不仅能够提升部件的精确程度,而且在设备使用中增强能量利用率,延长使用寿命。可以充分利用变元法,将材料进行改变,选用最优材料设计方案,以保障效果最佳[2]。根据实际农业生产需要运用创新设计理念对现有机械进行优化,有针对性的创新改革,用最优最少的零件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合理减少成本消耗。改善制作流程和加工工艺能够帮助所使用的机械原材料发挥其工艺优势,增强加工的最终效果。改善现有农业机械零件结构,提升机械性能。

第9篇:机械自动化专业培训范文

关键词:新型;农机实用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S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951014

引言

当前,各级政府部门在加快推进农机化发展进程中,愈加认识到培养新型农机实用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逐步加大了财政投入和工作力度。农业部于2012年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的通知》,全面部署了新型农机实用人才培训工作,新型农机实用人才培养进入新阶段。

1 新型农机实用人才培养发展形势

1.1 新型农机实用人才是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建设的主力军

现代农业生产的科学化、规模化以及集约化都离不开机械化。农机化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必然也带动了新型农机实用人才队伍的发展建设,他们承担着现代农业生产全过程中各项农机装备技术的应用工作,是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建设的主力军。

1.2 新型农机实用人才培养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配套需求

农机化应用正由传统的粮食作物向林牧副渔等经济作物拓展,由耕种收向产前、产后延伸,农机化在现代农业发展建设中的地位日显突出。现代农机装备数量快速增长,装备质量愈趋精良,技术水平愈加先进,装备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农机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以及农机的安全生产和高效使用迫切需要有一大批素质高、技能强、善经营的新型农机实用人才与之配套推进,方能保障农机装备技术推广应用到位。

1.3 新型农机实用人才培养是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重要渠道

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建设和各类农机合作经营服务组织的兴起迫切需要大量的新型农机实用人才,其中一部分有文化、能吃苦的农民放下锄头,主动积极参加各类农机实用技能培训从事农机相关配套服务,完成了从自给自足到有偿服务的转变,实现了从身份农民向职业农民的转化,在增加自己收入的同时又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2 新型农机实用人才培养模式浅探

为促进量质平衡,提升培养质量,更新培养观念和做法适应发展新形势,各级农机部门、培训机构应在实践培养中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培养模式。

2.1 培养主体应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

农机化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以政府引导为主要推进力量,政府制定农机化发展规划、落实农机化发展政策以及示范推广农机装备技术,尤其是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之后,农机化掀起了新一轮发展,农机装备的保有量快速增长,农机装备技术的应用领域迅速拓展。政府作为培养主体在行政力量的推动下,可以整合各方资源有效保障人才培养计划快速实施、人才培养资金充足以及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同时可根据发展需要通过政校企三方合作的模式适时让农机生产厂家、科研院校及其他培训机构参与进来,多方协作,加快新型农机实用人才培养步伐,促进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和前瞻性。

2.2 培养对象应坚持年轻化、职业化和专业化

功能的复合专业化、作业的高效精细化、操作的现代智能化以及农机与农艺等其他领域的紧密协作对农机实用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今后新型农机实用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实践证明,年龄层次低的学员因文化程度高、接受能力强以及操作反应速度快,在学习掌握农机操作使用技术和实践应用时占有明显优势,且可避免短期内因年龄老化出现人才断层短缺现象的发生,农机实用人才年轻化是一个必要、必然的发展趋势。

2.3 培养形式应坚持整体性、持续性

新型农机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任务,各地应根据本地区农业发展需求和农机化发展形势分期分段合理制定新型农机实用人才整体培养计划。规模推广应用的农机装备技术可以通过政校企合作的方式采取进专业培训机构、农机生产厂家或专业培训师资送培训上门等形式开展集中培训;对个别领悟能力强、专业技能扎实的人员可作为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农机实用技能带头人重点深入培养。

2.4 培养内容应坚持注重实效、贴近需求

根据不同类型的人才需求设置相应培养课程,并考虑到年龄层次、文化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分批分期合理教学。理论方面应从职业道德修养、农机农艺结合、农机基本构造及日常维护管理、农机服务市场化运作和农机安全生产等方面进行系统全面、重点突出的教学,以改善他们的知识结构,拓宽他们的思维空间,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3 结论

新型农机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是当前农机化发展的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其人才培养模式应随着形势的发展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转化中不断探索创新,正确选定培养主体、准确定位培养方向、合理选择培养形式、按需定制培养内容是加快人才培养步伐、提升人才培养层次的合理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