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园文化环境方案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理念,其特点主要是“学生中心”“能力本为”和“课程引领”。1.学生中心学生中心是指在设计上以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获得为出发点。在培养上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即注重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教学,注重协作学习,注重提供充分的资源,让学生自我探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独特的、非一致的信息加工活动,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4]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东西,而是主动地生成自己的经验、解释和假设。注重学生中心是培养方案设计的出发点。2.能力本位职教师资的培养对象并不是“知识存储器”,更不是技能机器人,而是“生物人”。因此,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必须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本位,围绕能力本位进行课程安排和设置。进而促进培养对象通过学习或行动,实现能力的内化和运用。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应注重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获得,因此,能力本位是该设计思想的核心点。3.课程引领课程的属性和类型是多方面的,黄甫全认为:课程的类型包含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在课程与隐蔽课程,也包含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模仿教学与陶冶教学。[5]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必须全方位考虑整个课程的属性和类型,进行培养方案课程平台设计。首先,应将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反应在课程和专业的设置上,即课程设置灵活有弹性;教材做到与新思想、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相结合,这也是核心关键点。其次,也应将注重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的思想体现在活动课程、隐性课程、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模仿教学与陶冶教学等方面。通过课程引领,实现职业核心能力的获得和培养。课程引领是培养方案设计的归宿点。
二、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一)培养目标的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6]规定毕业生在知识、技能、个人品质等方面应达到的水平,它是制定专业教育计划、设置课程、安排各种教学环节的基本依据,也是评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首先必须对职业核心能力进行深入地分析,在了解职教师资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基础之上,将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目标具体化,形成培养关键能力的指导纲要。以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在旅游管理专业职教师资培养的实践为例。其培养目标的设置,是在调查研究之后,获得西部中职教师的职业核心能力[7]指标的基础上设计的。具体见表1。
(二)基本框架的构建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其课程体系结构框架是“一个公共服务平台+核心课程群+专业方向(知识+技能)模块+多个面向岗位(群)”的一种新型课程体系结构。“公共服务平台”即人才培养的文化环境、专业成长环境等,其构建是逐步的、全方位的;核心课程群,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目标所设置的跨专业或跨学科的课程模块,其构建应是具体、可操作的;“专业方向模块”是本专业所要掌握的核心课程、知识和能力,其构建应该以能力为本位,以市场为导向;“专业方向岗位群”是以行业为背景设置的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其设置应遵循整体优化、市场化、适用化的原则。总之,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应坚持“公共服务平台好用、核心课程群模块适用、专业课程模块够用、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实用”原则。按照上述平台的思路,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构建了5个平台,即通识素质教育平台、学科专业教育平台(含实验实训教学)、教师资格教育平台(含实验实训教学)、实践教学环节平台(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专业拓展训练平台。具体平台性质与学分比率见表2.
三、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途径与实践
实现基于职业核能能力的人才培养改革,必须实施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从理念到实践,微观到宏观,由表及里的课程、教学、师资、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以下途径是结合了广西师范大学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实践谈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途径。
(一)课程体系的模块化在课程设置上,依托平台,以模块的形式对各专业课程进行重新设计。各专业课程分为多平台多模块的课程体系。以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通识素质教育平台分为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学科专业教育平台必修模块包含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与专业主干课程模块,学科专业教育平台选修模块包含旅游专业能力系列模块和行业发展前沿系列模块。教师资格教育平台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还有丰富多彩的集中实训平台和专业拓展平台,其课程都是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开发设计的。
(二)教学方法的行动导向化传统的课程教学方法虽然可以实现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但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广泛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在职教师资培养上,结合自身实际,常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
(三)实践教学工作过程化传统的实践教学是为理论学习服务的,学生毕业后并不能将实践所学知识迁移到具体工作岗位上。教学工作过程化克服了传统实践教学模式的弊端,使得教学与具体的典型工作任务不再分离,学生除了获得操作性技能外,还获得促进职业生涯发展的综合职业能力。即通过“做中学”的方式,使学习者在实际的专业、工作情境中,通过参与设计、实施、检查和评价等相关职业活动,习得相关理论和技能知识,获得综合职业能力。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通过集团化办学,有机地将“企业-职业学校-职教师资培养单位”三者统一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职教集团,构建职教师资培养实践教学工作过程化平台。
(四)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化专业理论课教师不仅要具有高学历,精通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还要求具有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教师在带学生之前必须先到企业和职业学校进行挂职锻炼半年及以上。要求教师必须自觉更新、扩展自己的知识、技能,必须参加每次学院承办的中职教师专业培训。
(五)学院文化企业化文化具有导向、激励、教育、凝聚、调适、塑造和控制等功能。[8]因此,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职教师资培养,必须培育具有职业核心能力导向的特色文化。构建职师特色的学院文化,主要有:企业先进管理制度进学院;深化校企合作,实现校企文化对接;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营造企业化环境;改善学院文化环境,通过教学技能竞赛、创新杯科研项目申报、学术交流、产学合作、教育实习实训、专业实习实训、讲座、报告、文体活动、科技文化艺术节等校园文化活动,逐步培育、凝练重职业核心能力的“能做、会教、善学”的职教职师人才培养、培训特色文化。
一、校园文化建设是营造素质教育氛围的心路之途
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个性、陶冶情操、发展能力、提高素质。过去我们在强调教育功能和途径时,比较注重“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而对“文化育人”“环境育人”则不太重视,其实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的树立,高尚道德人格的养成,健康审美趣味的提升,无不受到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优化育人环境,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缺乏校园文化建设的学校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的真谛在于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可以说素质教育是一种不仅使学生学会做事,更重视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往往只解决如何“做事”,而提高素质则更多是解决如何“做人”,只有将“做事”与“做人”有机结合,才是理想完整的教育,所以说素质教育不是对教育的分类,而是一种指导思想,一种教育观念,它强调一种基础、一种素养,是一种做人与做学问的功底。因此在学生正值可塑性最强的教育时机,学校应教育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更应是一种受用终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夯实正确的思想道德基础。若因应试教育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重智轻德,造成教育的缺失,往往错过最佳教育时机,学生终生难以弥补。
比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中最基础的层次,或说最基本的文明教养。要提高将来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合格人才,在中学这个行为习惯正在形成的阶段就必须着力解决好学生社会公德行为规范的教育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又可以转为一个人内在的性格情操,影响一生的发展。再则,良好行为习惯的获得过程,也是一个人社会化的过程,若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某个教育阶段,因教育不到位,训练不落实,就会形成学生社会化水平的滞后现象,使将来社会成员文明程度降低,即或日后想力图纠正也十分困难,严重的还可能生发许多人格和心理障碍。
素质本来就是一种“内在”的东西,启动学生的内驱力,培养学生自我意识与自律精神,正是抓住了素质教育的内在本质。内驱力的启动必须一个强有力的“自我”为基础,因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这是素质教育一个重要方面,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性、创造性等特征正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适能力及自律精神的好途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可帮助学生认准自己的定位。即要有一个做人的基调,基调上不去,内驱力就爆发不出来。人们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容易对自己作低调要求,这就抑制了潜能的发挥。校园文化中开展各种典型榜样教育,可激发学生自我设计,塑造自我的激情和动力。
第二,可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教育是人自我发展的过程,每个学生才能的显露与成器,有早有迟,因而要确信人人有才,又人无全才,学校文化建设的任务是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并努力提供其发展的各种条件。中学是潜在人才的聚散地,要对潜在人才的成长提供条件,创设共性与个性教育相结合,群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的环境。如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我校科技艺术节开展的十项小人才比赛,竞选学生会干部的自荐演说、“创新素质实践行”中的研究性学习等活动,就可使学生不同特长和才华得以施展,荣获中央电视台“荣事达”杯主持人大赛金奖的撒贝宁不就是从学校艺术节的舞台上脱颖而出的吗?
第三,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人格。素质教育的内涵已揭示出教育的着眼点已投向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深层次的呼唤,而自我意识是调动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心理活动,是学习创新的动力之一。也是由他律走向自律,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校园文化活动中多以学生志趣为主,可自愿参加、自行选择、自己创作,一般不定名额、不必选派、不拘形式、不限内容,可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创造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如优质班会方案设计比赛,学校科技艺术节徽标设计比赛,自办小报比赛,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全由学生自己设计策划、筹办主持,而在自我意识培养与发展中,自律精神的培养也自在其中。所谓自律,就是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能够适应社会规范,自觉以组织纪律、伦理道德来约束自己,使之为今后立足社会生存竞争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如各种文化活动即或是娱乐游戏活动都有它各自的游戏规则,这规则是学生乐于遵守的,不是强制的,比如球赛和趣味体育大比拼活动中各司其职又协调配合的规则,棋赛中的棋艺、棋德都可给学生多方面的启示和教益,这些活动因寓教于乐即或是内含有极其严肃的教育因素也对学生有着乐于接受的亲和力。
二、校园文化建设是铸塑校园精神的建构之本
校园文化建设除了提升校园文化“物”的品味外,还要重视“人”的塑造。它在多维变化的过程中通过辩证批判的取舍,经过提炼和升华,形成具有核心意义的校园精神。铸塑校园精神,简括地说,就是学校的生命活力,是学校独特的财富和资源,并反映了学校历史传统、办学特色、精神风貌的一种校园精神文化形态。作为一种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学校精神文化虽不具有表层物质环境文化和中介层制度文化那种直观可视有形的特点,但由于其精神已渗透或附着在校园各种文化载体及其行为主体身上,故1使人能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以致由它透视出独特的校园文化感染力、凝聚力、震撼力。我们曾有过这样的体会,每当置身于一座具有优良传统并享有巨大社会声誉的学校,总会感到校园里有一种富有生命的东西不断撞击着自己的心灵,使我们感奋。如到北大清华就使人由然而升这种感觉。清华大学在90年历史渊源中由“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八字校训通过清华人自励自勉,承传升华,演绎为今天体现时代精神的“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清华校风学风,辩证地塑造了清华学生行为与思辨、学习与创造、务实与求新的作风,成为清华学子在国家各个岗位上取得良好声誉的坚实基础,正是在这样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熏陶下,清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治学、兴业、治国之才,由这种清华文化环境不断孕育积淀形成了清华独特的校园精神。
校园文化不仅是一所学校以往历史的积淀,更是学校自我发展的主题。学校是传递文化和创造文化的场所,学校自身的发展也是文化的累积过程,尤其是传统老校,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格调和布局。但是时代的发展又不断对学校办学提出新的要求,传统与现代之间如何协调,这常常是具有历史传统的老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传统拓展即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传统中融入现代性,现代性中体现历史的积累。历史性是学校的财富。现代性是学校的活力,学校的历史积累是宝贵的,但是学校发展又是必需的。虽然学校精神文化应当随历史发展不断吸收时代精神,但它们都有自己历史渊源,有着凝聚了学校基本精神为学校成员引以自豪和刻意弘扬的优良传统。优良传统是维系学校精神的支柱,其本身具有延续性和继承发扬的价值,其实从文化传播的角度说,学校精神文化也只有通过继承的方式,才能产生长久的影响。如我校是所具有70年悠久历史的江城老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既要反映鲜明的时代精神,又要继承和发扬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把时代精神和优良传统有机结合起来,可以起到代代相传历久弥珍的育人效应。一所学校的历史传统集中体现在言简意赅的校训之中。如我校“严谨、求实、文明、活泼”的校训,虽只八个字,但它反映了教育观念、价值标准、伦理意识、行为准则。学校历来办学风格的低调内敛务本求实正体现着这种“严谨求实”的校园精神。师生形象的建设是流动着的校园文化,要求全体师生致力于校风、教风、学风的构建,良好的师生形象代表阗学校广阔的发展前景,成为校园文化的精神支柱。这说明校园文化建设不是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就能达到铸塑校园精神的目的的。其校园精神在于一种被认可被接受的办学理念长期积淀,传承升华而成的优良传统在师生内心建立了一种自我教育且能持久作用的道德环境,因此具有动力价值,并且表现为价值导向、群体凝聚、情操陶冶、规范约束、心理建构、辐射社会等6个方面的功能。
对一个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已形成成熟的校园精神的学校,由于在整个校园文化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精神文化已经确定,能使学生形成较强的辨别力,可有力抵制社会不良思想文化的侵蚀。如一个拼搏进取学风浓厚的学校,厌学舞弊之风就难成气候。一个纪律严明校风良好的学校,那“前卫”“扮酷”的装束就没有流行的市场,因此说校园文化建设的集中体现是校风,最高表现是校园精神。
三、校园文化建设是弘扬人文精神,培养人文底蕴的陶冶之源
未来人才素质的差别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的技能上,更体现在人的基本素质上,其中人文素质的发展居重要地位,人文素质绝非一般的知识特征,它是一种性格特征,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它体现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从更深层次上体现人才质量,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弘扬人文精神,培养人文底蕴,提高人文素质。
何谓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就是人之为人的一种理性意识、情感体验、生命追求、理论阐释、评价体系、价值观念和实践规范,是人类以文明之道大化于天下的生命大智慧”。(引自光明日报99年10月29日《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通与共建》)当今要大力弘扬的这种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它包括了自强不息、奋发有为、乐观向上的人生追求;社会与历史责任感以及爱国主义情操;把握现实,面向未来的胸怀和眼光;义利兼顾以义为上的价值取向;尊重、理解和关心他人、宽容合作及互助奉献的精神。它既是一种理性意识,也是一种非理性的体验;它既表现为一定的知识形态,也蕴含着一定的价值观念;它既是一种积极的生命追求,也是一种现实的行为规范。它与科学精神同属人类精神必不可少的内在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实践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
“人文精神在不同的时代其表现形态与主题并非完全一致,从教育上看,古典人文主义最关心的主要是个人,着重培养个人的人文修养及个人的道德品质。当代人文主义教育尽管也关心个人,但更强调关心他人、社会以及人类的利益与未来。据此,这里所说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实质上是一种人生观与世界观的教育,其核心是引导青少年一代更好地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引自教育研究97第11期《科学教育与人文精神》)
素质教育说到底是解决人的精神世界的问题,如何做人是基础的基础。居里夫人逝世时,爱因斯坦的纪念文章里没有评述她两次获诺贝尔奖的成就,而是高度赞扬她追求科学真理的高尚品德,认为这种品德高于具体的科学成就,这实际上是一种人文精神,因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促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通共建,促进人追求自我完善,获得整体的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
校园文化建设中力求弘扬人文精神,就是要加强人文知识教育包括努力发掘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教育资源,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实行开放式教育,努力营造高品味、高层次的人文氛围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有了坚实的人文底蕴就会牢固的构筑起学生正确的精神支柱,而正确的精神支柱的构筑,对于学生崇高的思想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精神催化的重要作用。
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应当兼具科学人文双重品质,而文化底蕴是构成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根本,文化底蕴是否厚实充足造成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下文野之分。
文化底蕴是蕴藏于千姿百态的文化载体现象深处的思想精义,它是人类文明进程中,在文化发展史上,经过千锤百炼而凝聚升华的一些最基本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一个人思想道德观念总是以一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一定的人文意识又总是蕴涵着一定的价值观念,因此人文素质对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文化底蕴是在接受教育熏陶中,在自己的实践过程中逐步把握和领悟的。这种实践过程既是运用文化工具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也是主体自身修养的过程,即治学修身同时并举。
【关 键 词】 尚德课堂;教育理念;教学理念;课堂范式
【作者简介】 翁永兴,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实验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苏州市名校长,研究方向:学科课程建设与学校管理。
古人云:道昭示一切,德承载一切。大道乃无言无形,大德则厚载道行。“崇德”“尚德”是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实验中学(简称“我校”,下文同。)建校初期的办学理念。至今,“尚德”二字仍刻在教学楼前的石壁上。
党的十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教育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教育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苏州市教育局提出“教好每一个学生,发展好每一位教师,办好每一所学校”,本着深化学校教育综合改革的理念,我校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程中,从“德”本义出发,挖掘了“尚德”教育理念,建构了“尚德”文化体系,形成了“尚德课堂”,更好地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全面发展。
一、在传统文化中,生成“尚德” 的教育理念
传统文化中的“德”内涵相当丰富。在创办古代优秀教育传统与现代教育文明交相辉映的现代校园中,我校“尚德”的教育理念,其内涵是怎样生成的呢?
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程中,我校提出了“尚德”的教育理念。“尚德”之“德”,其内涵之一是遵循本心,顺乎自然。从字形看,德,从“彳”( chì),“”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意为“心、行之所值”。从字源看,甲骨文中,“德”字写为“―”字,左边是“彳”形符号,表示道路、表示行动的符号;其右边是一只眼睛即―,眼睛之上是一条垂直线,这是表示目光直射之意。所以“德”字的意思是直视“所行之路”,遵循本性。而金文中,“德”写为“―”字,“目”下面又加了“心”字。“德”字的第一层意思就表示遵循本心,顺乎自然。
“德”的这一层义项表明,我校的教育行为崇尚的是 “遵循本心,顺乎自然”的理念。这种理念追求,意味着学校办学哲学思想,应该遵循师生发展的本心,顺乎师生发展上的自然意愿;这种理念追求,也意味着教师应该遵循本心追求教学,开展顺乎自然的教育规律教学;这种理念追求,还意味着学生遵循本心的开展学习,顺乎自然的在学校发展自己的个性品质。可以说,“尚德”的理念,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而“尚德课堂”则是将学校、师生的梦想追求凝聚到一起了。
我校“尚德”理念中的“德”,其内涵之二是学生的“道德”或“品行”,指向内心的情感或者信念。《易 ・ 乾卦》强调“君子进德修业”。唐代孔颖达认为“德,谓德行;业,谓功业”。所以,“尚德”的第二层意思是“守道德”或“厚品行”即“厚德载物,养性励行”。
儒家认为,“德”指忠、孝、仁、义、温良、恭敬、谦让等。结合现代教育文明,在我校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德”的这一层义项还指恪守道德规范上的“操守”“品行”。我校的办学理念是培育恪守道德规范者,使之有“操守”,厚“品行”,做有中国灵魂和世界眼光的现代文明人。结合“德”的第一层义项看,“厚德载物,养性励行”的取向强调,教育要不违背师生个性,不违背学生发展与教育发展规律,在培育个性,涵养品性,自觉行动上有所作为。
而在“尚德”理念中,“尚”则指向努力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努力用好学校资源,努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让学生的智慧在学校得到最大化发展,让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更高水平的提升。我们从这个办学理念出发,结合传统“德”文化的丰富内涵,设计、打造了苏州“尚德课堂”教育环境。
二、在现代校园中,注入“尚德” 的文化环境
“德”的本义即遵循本心,顺乎自然;厚德载物,养性励行。“尚德”是传统的、传承的理念,也是与时俱进,富有前瞻性的提法。“尚德课堂”教学更看重“尚德”环境氛围的营造。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不同的环境产生不同的“尚德”样式。只有遵循本心,顺乎自然的环境才是“厚德载物,养性励行”的最好教育环境。
“尚德课堂”的育人环境是传统的、开放的。我们认识到,要打造“尚德”的课堂氛围,就要建设“遵循本心,顺乎自然”的育人大环境,这样才能以开放的姿态,“顺乎自然”的接纳和利用来自于校园、家庭、社区乃至于整个社会的信息,从而有效地优化信息,并使信息固化为学生自身“尚德”的主动追求,最终实现“厚德载物,养性励行”的效果。所以,“尚德”是我们设计、建构校园文化的核心理念。我校占地180多亩,围绕“尚德”内涵,我们建构了自己独特的“德”文化――
刻“德”于石,扬君子之德;铭“礼”于道,润君子之风;秉承先秦礼乐文化,尚德池塘,绿树环抱;吸纳当下仪礼追求,碧草如茵,人文环抱。亭台楼阁,古风犹在;尚德大道,催人奋进。四书五经开启国学之大门,陶冶情操;见贤思齐引发师生之沉思,含义隽永。亮丽深厚的名人名言“长”在巨石、墙壁上,古朴典雅的礼乐长廊“建”在课堂、楼阁间。课堂教学,彰显“尚德”上进之生机;课程文化,弘扬“尚德”朴素平和之气息;节日文化,涵养着“尚德”的个性;传统道德,汇聚着“尚德”的智慧。数字化地理教室,演绎着现代教学的精妙;苏式金砖书法馆,滋润着与时俱进的文化“尚德”。
“尚德”,这是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形成的独特的办学理念。基于此,我们围绕“尚德”的办学宗旨建构校园“德”环境,树立了“培养有中国灵魂和世界眼光的现代人”的学校育人目标和“德智双全、文理皆通、学创俱能”的学生发展目标;制定了“德馨业精、榜样示范”的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尚德”成了“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的学风和“求真务实、尽职尽责、自律垂范、开拓创新”的师长作风的智慧源泉。
“遵循本心,顺乎自然”是“德”的第一重要内涵。这就要求我们在建构整个育人环境时,要尊重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尊重它们之间和人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这样,“君子进德修业”才会像花草树木那样,成为最本真的生活样式。有了这样“尚德”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便从课程的角度研究“尚德”课程设计,特别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尚德课堂”的建构。
清代洪颐煊在《读书丛录》中认为,“德”的字形由“心”、“彳”、“直”三个部件组成。“心”表示与情态、心境有关;“彳”表示与行走、行为有关;“直”,“值”之本字,有相遇相当之义。也就是说,“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基于此,要打造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尚德课堂”,就要将育人环境视为发展学生生命自觉、生命自新的一种本真状态。这样,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尚德课堂”教与学才能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心理规律以及学科的自身特点建构,“尚德课堂”才能有效地促使学生主动地探求、生动活泼地发展,并促使教师更加注重自身的专业成长。
因此,“尚德人”是在校园“尚德”环境氛围中和谐生长的。而“尚德课堂”建设,其实是学校深化内部综合性改革与发展的必然,也是培育“厚德载物,养性励行”的“尚德人”的需要。
三、在立德树人时,融入“尚德”的教学理念
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时,我校从“德”的两个重要内涵即 “遵循本心,顺乎自然”, “厚德载物,养性励行”。 因此,“尚德教育”体系中本心、自然(规律)、厚德、个性是理解“尚德”理念的四个关键词。
现代课堂教学的要义是促进学生内心情感或者信念的自然生长。而要实现这个“自然生长”目标,就要求教师“遵循本心,顺乎自然”,从而实现 “厚德载物,养性励行”。
也就是说,“德”是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论的起点,也是课堂教学、课堂学习追求的终点。
由此出发,建构“德”视野下的“尚德课堂”, 最显著的特征要指向学生学习追求上的高度自觉和学习过程上的快速高效。其基本特征应是顺应个性、顺应规律的课堂;“尚德课堂”应该是发展学生,发展教师的课堂;“尚德课堂”也是丰富学校内涵和提升学校品质的课堂。因此,“遵循本心,顺乎自然”的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力,是“尚德课堂” 的核心理念。
在现代课堂格局中,师生只有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的客观需要去做事,才能适应国家和社会的人才需要。从“德”的第一层义项看,“遵循本心,顺乎自然”的,才叫有“德”。因而,“尚德课堂”强化的是用顺应天性和尊重教育规律去建构课堂教学理念、建构课堂学习理念,从而实现内心的情感或者信念的自然生长。从学习力提升层面看,我们建构“尚德课堂”教学理念时,主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尚德课堂”旨在提升学习的浓厚兴趣。如果课堂生活中有了浓厚兴趣,学生就能阳光乐观,踏实坚定;就能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尚德课堂”应该是意味深长、意趣盎然的课堂。课堂上,每个个体都应该得到有滋味的发展,每个个体都能得到有意思的发展。这样,“尚德课堂”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素质。
2. “尚德课堂”旨在提升深度学习力。“尚德课堂”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习――财富蕴藏其中》,强调终身学习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21世纪教育规划和人才培养的一个全球性发展的战略目标。但“尚德课堂”更强调培养学生深度阅读能力、深度表达能力、深度求新求异能力、深度交际能力、深度动手能力等等。因此,我们围绕“深度”提升学习力的课堂建设,我们每年都开展基于提升学习能力的“尚德”最强大脑评比。
3. “尚德课堂”崇尚学生之间的深度学习交流。学习交流是学习经验分享的重要方式。但深度交流,才能成为“尚德课堂”的知学形式。“尚德课堂”的根本目的就是指向教育质量的提升,“尚德课堂”不回避对学习成绩的评价。伴随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也会出现个别学生学习困难或者学习障碍。所以“尚德课堂”更强调师生、生生间的学习交流。通过学生间的学习交流,解决学生学习上存在的困难。因此,我们每周都有一节“学习交流”课,或者交流一周学习安排,或者交流一周学习困惑,或者交流学习新收获。我们的学习交流,不仅在学校内开展,也和澳大利亚、美国、韩国等国家的多所学校定期开展。实践表明,“尚德课堂”的深度学习交流,可以促进学生快速成长。
4.“尚德课堂”旨在形成学习与生活的完美习惯。好习惯是重要的,但刻画在学生内心深处的完美习惯,才是受用终身的。“尚德课堂”的“德”就是完美习惯,它是教师的完美习惯,也是学生的完美习惯。对教师来说,其内涵是教师的行动要符合“顺应天性”“遵循成长规律”;对学生来说,其内涵是学生行为符合“顺应学习的情境”“遵循学习的规律”。所以,“尚德课堂”致力于优化完美习惯,促进完美习惯的良好提升。从课程层面看,上课、作业、休息、锻炼的完美习惯是“尚德课堂”重要追求。
四、面向学习力提升,完善“尚德”课堂范式
“尚德课堂”教学范式是基于学生自然发展、教学追求自觉发展而提出的,“尚德课堂”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必然。
“尚德课堂”起于教师设计教学的“德”梦想,成于促进学生发展后的“德”境界。而“尚德课堂”范式,也存在于课堂的每一次智慧生成、学习力提升中,存在于教学活动的每一次期待中。
“尚德课堂”的内涵具有二重性。从教学视野看,“尚德课堂”之“德”指教师的确定、顺应、促进学生发展的技巧、水平和素养,也指学生在课堂教学环节的适应、融合、汲取和发展。当“德”被理解为“遵循本心,顺乎自然”时,“尚德课堂”崇尚以教师的“德”性顺利促进学生的“德”成,从而提升课堂学习力。当“德”被理解为内心的情感或者信念的自然生长时,“尚德课堂”崇尚以教师的“美德”自然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尚德课堂”的设计针对双主体。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学生首先是教育生态的主体,处于教育生态的重要位置。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只有放在满足生态主体的心理需求上来选择与设计,“尚德课堂”才能更好地促进教育生态的维护与完善。从人本发展的角度来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学生为本。当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一切时,学生就是学校发展的中心,学生就是教学发展的中心,学生就是自我学习力发展的中心。因此“尚德课堂”还要针对学生发展这一主体来设计。
在“遵循本心,顺乎自然”的探索中,我们提出开展“尚德课堂”要遵守的“六德取向”,即德本性、德成性、德活性、德趣性、德丰性和德恒性。所谓“德本性”,强调“尚德课堂”设计的出发点是“德”,设计的本义是促进学生生命自然、生命自觉。所谓“德成性”,强调教学过程的价值取向是追求教师的“德”顺应了学生的个性需要。所谓“德活性”,即教师运用自己的教学之道,让学生在活泼、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达到课堂追求。所谓的“德趣性”,就是让课堂变得有趣味、有兴趣、有乐趣,让学生乐学、想学、爱学。所谓“德丰性”和“德恒性”,指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其智慧与情感得到了丰富与积累,并在内心保持长久的驻留。
“尚德课堂”的“六德取向”,决定了建构、设计“尚德课堂”时要思考 “关系”,①基于“尚德课堂”的新型研课、备课与上课的关系。备课前要组内研课――研课程目标、教材设计、校本设计传统,达成集体共识后再根据“六德取向”处理教材、切近学生心理,以做到“遵循本心,顺乎自然”。这样,备课的过程就是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的过程。②基于“尚德课堂”的新型“学”与“习”的关系。传统课堂,“学”与“习”不分,“尚德课堂”主张在学生借助微课等方式“学”的基础上,建构基于新型的“学”与“习”模式,实现 “学”与“习”的有效衔接,以“遵循本心,顺乎自然”。③基于“尚德课堂”的新型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尚德课堂”的“学”与“习”范式中,只有建构新的预设理念,才能通过课堂尽情的生成,使课堂“遵循本心,顺乎自然”。④基于“尚德课堂”的新型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学生学习生活环境不同,个体发展不同,“尚德课堂”要实现“有差别”的教学,以尊重个体学生,又发展、提升集体水平。⑤基于“尚德课堂”的新型师与生的关系。“尚德课堂”上,师生是平等的,生生也是平等的,“尚德课堂”要实现师生“遵循本心,顺乎自然”的共同“顺乎”,共同提升。⑥基于“尚德课堂”的新型做文与做人的关系。“尚德课堂”要实现文德与人德相通,文德与人德融合,文德与人德共收获。⑦基于“尚德课堂”的新型师生素养的认定与评价关系。“尚德课堂”是师生素养共同提升的新型教学追求。评价师生的课堂素养要着眼于“顺应发展”这个关键词,着重考核教师育人之“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发展之“德”。⑧基于“尚德课堂”的超前性与现实性的关系。“尚德课堂”是基于学校办学理念提出的,推进“尚德课堂”建设时,应注意汲取前瞻性教育教学理念,汲取科学智慧,汲取微课理念,但立足于“超前”的课堂教学实验,应不脱离苏州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实际状况。因此,“尚德课堂”是扎根吴文化大地上的现代课堂探索。它具有很强的实验性、适应性,是教育实践的起点;也具有超前的理想探索性、开创性,是教育发展的方向。
在以上“关系”中,最重要的学习力提升元素是“教师”, 最重要的学习力发展元素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力价值元素是“顺乎”。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本着“遵循本心,顺乎自然”的“尚德课堂”追求,努力践行“尚德课堂”的“五德五顺”――
教师先研究课程目标、学情基础,后开展“德性”备课,确保顺乎课堂;学生先明学习追求、学习方法,后展开“德性”预习,确保顺乎教学;课堂上,教师先建构“德性”问题情境,后明确学习重心、重点和难点,确保顺乎学生;学生先开展“德性”文本研讨,后开展问题交流与探究,确保顺乎学习过程规律;课堂学习先生成“德性”体验,后走向理性的经验感悟与升华,确保顺乎知识生成规律。
当现代课堂教学被理解为可进行方案设计优化时,在“五德五顺”中,我们又针对教师课前“顺乎课堂”的准备工作,提出了“深度研课”的“四要”――
研究课程与教材,要知课程目标追求与教材编写意图,确保“尚德课堂”教学思维自然流畅;设计教学方案,要知学生学情起点与课堂教学追求,确保“尚德课堂”教学上“遵循本心,顺乎自然”的流程畅通;预设课堂训练,要尊重学生课前“学”的程度与当堂“习”的需要,积累“尚德课堂”解决问题的经验;预估教学期望,要围绕“尚德课堂”的品质追求,建构新型“学”与“习”范式,努力丰富“尚德课堂”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个性化教育;动机;能力;性格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263-04
个性化教育,也叫个性教育,是与划一教育相对的一个概念,作为一种朴素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孔子已提出要因材施教,但作为一种现代化的高等教育理念和实践则主要开始于西方发达国家。新世纪以来,个性化教育越来越被国内研究者所重视,同时它也成为改革教育的一种呼声,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中明确提出“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等要求。
一、个性化教育与个性化教育体系研究概述
(一) 个性化教育研究概述
整体来说,国内研究者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探讨个性化教育。
一是探讨个性化教育的内涵。在国内研究者看来,虽然个性化教育有其自身的内涵和特性,但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存在相通之处,如赵夏青认为开展个性化教育,培养学生的个性,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1] 。
二是注重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个性化教育先进经验。由于个性化教育的提出及实践主要在西方发达国家,因此,很多研究者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考察等形式,对西方个性化教育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和借鉴。如陆珂珂在比较研究日本和美国的个性化教育之后,所得启示如下: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由;深化课程综合化改革,重审教材编写;全面推行学分制,广泛开设选修课[2]。
三是探讨个性化教育的目标与意义。国内研究者一般从新的时代需求以及目前教育现状两个角度来探讨开展个性化教育的意义。将个性化教育的目标理解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和创造能力[3]。
四是探索个性化教育的教学手段。这些研究者尝试在教学计划、课堂教学等细节处体现因人施教和授人以渔等个性化理念[4]。
五是将个性化教育的思想或理念运用不同的领域与对象。现有对个性化教育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阶段,在高校个性化教育中,也有研究者将之运用于思想政治工作、就业指导工作等领域。
整体来说,国内研究者对个性化教育的研究主要以理论性、细节性的、个别性的探讨为主,而较少系统宏观层面上的研究和探讨。
(二)个性化教育体系研究概述
个性化教育体系,指的是由与开展个性化教育活动相关的若干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模块组成的一个整体。目前,对个性化教育体系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1. 个性化教育的起点和目标
为了实现个性化教育的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研究者一般都主张将心理学中的性格测验和智力测验作为了解学生的途径,并借此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5][6]。但在实际中,由于目前高校发展的不均衡性以及整体教育投入的不足,使得大学生在入学之后再制定和选择个性化的发展、培养方案,往往都难以实现。因此,研究者一般将研究重点放在如何制定一种普遍适用的个性化培养体系上。
2. 个性化的培养体系
对个性化培养体系的研究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个性化教育的课程方案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实施模块化教学、实行完全学分制、推动选修课程的开设、完善现有教学管理手段、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等[5][6][7]。
二是个性化教育的辅导体系设计。为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还需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辅助作用以及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指导作用[5][6] 。
三是营造适合个性化教育的环境。开展个性化教育不意味着学生完全“自由化”,因此个性化教育的体系在建构中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转变对学习的态度,另一方面要加强自我规范教育,最终实现个性化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5][6]。
综上所述,现有个性化教育体现研究主要偏重于从高校自身的角度来进行建构,尝试研究设计出一套能够兼顾学生个性的教育体系。显然,这种思路还是难以跳出“以教育者为中心”的教育模式,难以真正调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难以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从个体心理来说,每个人的动机、能力和性格存在着千差万别,这些差异应该受到教育者的重视,因此,从个体心理的视角来建构个性化教育体系,显得很有必要。
二、个体心理视域下的个性化教育体系的构建
(一) 动机洞察与引导:个性化教育的起点
在心理学中,动机主要指的引发行为的动力,并促使和保持行为指向特定的目标。一般来说,动机可以分为基本动机、刺激寻求动机和第二性动机三种 [8]。
1. 基本动机与个性化教育保障系统
基本动机主要指的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一类动机,如对食物、水、睡眠等的需要,①因此基本动机都是内在的。开展个性化教育,要求要有切实的配套的保障制度和措施来确保基本动机的满足,从而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发展自身的个性。具体来说,这些保障体系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高校贫困生问题自大学并轨收费之后便一直存在,一直以来,高校通过奖、助、贷三种方式解决贫困生的学费、生活费等问题,尤其是近几年来,国家加大的资助的力度,如将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力度从原来2000元每人每年提升到3000元每人每年。即便如此,学费、生活费用等仍然给很多贫困生带来沉重的负担,虽然完全依赖学校和国家来解决贫困生在校期间的所有费用问题是不切实际的,但探讨更多的途径和形式来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让他们能够更专注于自身个性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是体现教育公平的一种形式。
二是针对有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咨询保障体系。近年来,高校学生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身和谐和全面发展。如有研究显示,由于收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成绩较差学生和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之间存在一个恶性循环[9],因此,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心理咨询保障体系,是帮助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转变学习态度和提升学习成绩的有效方式。
三是针对其他有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其他保障体系。在现实中,困扰每个学生基本动机的原因都是具体的,应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2. 刺激寻求动机与个性化教育氛围的营造
刺激寻求动机指的是个体为了获得刺激、信息等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动机,原则上来说,这类动机不再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它的产生与满足主要与刺激的特性、个体的个性差异两个因素有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校园文化受到各种社会文化的影响,以致在当前大学生沉迷于网络和游戏、加入传销组织等已不再是新闻。因此,如何营造丰富、先进的校园文化,从而吸引和引导学生,有待进一步研究。具体来说,可以从如下两个层面开展。
一是加强“团”、“学”、“社”等学生组织的建设。“团”、“学”、“社”是高校学生活动的主体,为了营造适合个性化教育的氛围,需要加强对这些学生组织的指导,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实现打造有价值的、有吸引力的学生活动。
二是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的建设。第二课堂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和补充,在实际中,可以通过如下的四种途径来改进第二课堂的建设:建立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建立动态的课程设置体系;建立以活动为载体的学生互动式的课程实施模式;建立以评价与调控为主导的科学的课程质量监控体系;建立以分层管理的教师管理机制[10] 。
3. 第二性动机与个性化教育引导系统
第二性动机,又叫习得动机,指的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而形成的需要、内驱力和目标。某些活动在一些人看来可能是痛苦的,但另外一些人却对此乐此不疲,如冬泳运动。第二性动机的获得与“对抗作用”、社会动机和成就需要有关[8]。从个性化教育来说,为了促使学生有志于发展自己的个性,需要让学生克服对实现困难的畏惧、增进对杰出人士的认识。具体来说,有如下两种形式。
一是改进课堂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获得乐趣。专业学习的课程需要注意力等心理资源的投入,要“坐得冷板凳”,这也是一些学生对专业学习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有机结合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参与式教学等形式,增进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二是树立卓越的榜样,激发学生的成就需要。成就需要,即一个人内在想超越他人,取得非常成绩的一种需要。研究发现,获得巨大成就者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对成就目标的设定上。在个性化教育视域下,可以在一些关键时段引入、树立一些卓越的榜样,实现这一目的,例如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开展名人名师进课堂的活动,在毕业生离校期开展优秀毕业生论坛等活动。
(二) 能力评估与培育:个性化教育的目标
通常所说的能力,主要指的一个人能胜任某项任务所需的主观条件,这些主观条件除了包括智力因素外,还包括了人格特征等非智力因素。人类对能力的研究、探讨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对此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主要始于心理学对智力的研究,这些内容都值得个性化教育所借鉴。
1. 能力评估及其注意事项
在开展个性化能力培育之前,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估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为学生专业选择、学校教学计划的制订等提供参考。正如前文所述,很多研究者主张引用心理学中的智力测验,以此来评估学生的能力。然而现有的智力测量的科学性和公平性本身是存在争议的,如赫恩斯坦和莫里在1994年出版的《钟形曲线》一书中,用智力测验的结果来说明智力的遗传基础,从而煽动种族差异等。虽然《钟形曲线》所反映的只是智力测量中的一种极端观点,但其本身也暴露出智力测验的局限,如忽视了社会文化对智力的需求及其影响。
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能力评估的时候,要批判性地借鉴现有智力测验体系。正如多元智力理论提出者加德纳所建议的那样――了解学生的智力是了解学生的背景、强项、兴趣、偏好、渴望、经验和目标,其办法不是简单使用的标准化的智力测验,而是采用系统的分类列表详细描述学生的强项和弱项,且要注意不断地更新这种描述,以免给学生贴标签 [11]。
2.个性化能力培育体系探讨
学生个性化能力培育体系应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建构相应的教学培养体系。这里的相应包括两种含义:一是以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能力评估为基础,二是符合专业能力结构的规范。现有的研究主要从这四个方面来建构教学培养体系,值得参考:首先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要兼顾统一性与多样性、共性与个性,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其次在课程体系方面要设计有多层次、多种类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学习,同时要创新实践教学的体系;再次在教学管理上要实现“人本化、数字化、开放式”,即完善、实施学分制、弹性学制、导学制和学籍管理体制等;最后要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7]。
其中,对构建多元化的学生学习、学业评价体系有着特别的意义。众所周知,个性化教育的前提和目标都因为受教育者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因此,对学生的学业评价体系也必定存在差异,否则个性化教育不可能实现,最终落于划一教育的窠臼。同样值得强调的是,这种有差异的评价体系并非是随意的,没有约束力的,相反,它应该经过学生和教师共同探讨、对双方都是行之有效的。
第二,开展自主学习运动。这里所说的自主学习,是建构主义学习论的一种,其本质上指的是一种学习能力,它要求学习者必须在与学习的内容、学习的过程建立心理联系的基础上,具备能够进行一定的独立性、批判性的反思,敢于做出决策,并能够独立采取行动等素质,同时这种能力还体现在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之中。自主学习是教育的一个目标,即让学习者以学习主体的形式发现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学习来提供解决方案,从而打破学习和生活之间的壁垒,真正领悟到学习的意义。在学校教育中,需要突破如下两个方面的现实问题才能最终实现自主学习:首先,教师应该转变讲解式教学,要鼓励学生以自我发现、同辈探讨等方式进行学习。这要求教师对教学大纲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并与学生探讨具体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等。其次,学生自身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挑战,实现一种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为了实现这种转变,需要通过对学生开展一种旨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学习者培训[12]。
学习者培训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即能够在没有教师参与的情况下仍能进行学习活动;其次是让学生认识到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能够自主选择教材、调整学习目标等。学习者培训的主要内容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心理指导,其目标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有能力扮演更加积极和独立的角色,意识到学习态度对学习活动的影响;其二是学习方法指导,其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技巧[12]。
3. 创造力的研究及启示
创造力指的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中所产生新异的和合适的思想和产品的能力,发散性思维是其重要的衡量指标[13]。如前所述,虽然国内有很多研究者将创造力作为个性化教育的目标,但实际情况是很多有创造力的人在儿童时期就有很好的表现,而学校教育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甚至一些常见课堂活动(如测试)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表现。但研究也发现学生在一些较少约束性的游戏活动中有较好的创造性表现[14]。因此,在个性化教育的教学中,应减少课堂约束、鼓励新奇想法的表达等。此外,对创造性人才的研究还发现,自信、独立的判断能力等非智力性因素对创造力的培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性格塑造与完善:个性化教育的归属
性格,指的是一个人在态度和行为上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这种品质主要在后天环境、经历中形成,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所提倡的性格特点不同。例如在传统儒家文化中,仁义礼智信是衡量一个人的重要标准,但这一标准已经不再适用于现在社会。
1. 性格形成的机制
在心理学中,性格属于人格的范畴,不同的理论流派对其形成有不同的看法,但也有共识:或多或少都会受到遗传等先天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尤其是学习和教育起重要的作用;直接意识之外的思想观念也是重要的[15]。从个性化教育的角度来说,性格形成的人本主义理论和认知理论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2. 个性化教育中的性格塑造体系探讨
一是“自我实现”与价值观、理想信念教育体系。马斯洛在对一些年长的、取得卓越成就的人进行考察,发现他们都无一例外的投身于一些身外的事业,寻求一种终极的、不可再还原的价值,在其中获得快乐,例如一些人献身于法律,而另外一些人则献身于正义。马斯洛将这种价值称之为存在价值,存在价值引发超越性需要,这种存在价值及其寻求正是一个人不断自我实现、不断自我超越的源泉。然而在现实中有很多人都认识不到这种需要的存在,使得它处于一种不满足的状态,从而导致超越性病状,例如一些青年常将人还原为具体的物,忽视人的象征价值,怀疑价值观和美德的可能性,不愿听从师长的劝告等[16]。
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历来受到教育者的重视,对于当代大学教育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此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在实际中,除了加强“两课”系统教学之外,还要和学生党建、团建工作和“三下乡”等社会实践相结合,发挥各自优势,让学生切实产生心怀社会、心系国家的理念,树立远大、崇高的人生理想。
此外,高校本身还可以结合自身的“个性”来开展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因为不同的学校由于办学背景、发展历史、人文地理环境等差异而衍生出不同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不同的个性气象。高校可以通过校史、校园建筑、学校制度、校园文化等来塑造独特的校园文明,并借此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来影响、熏陶学生。
二是“情绪ABC”与理性素质培育体系。情绪ABC理论由艾里斯发明,他认为一个人的情绪,如高兴、悲伤等,从很大程度上源于个体的认知:“A”(antecedent,前因)指的是引发反应情况,这种刺激往往被误认为是导致情绪“C”(consequences,结果)的原因,但实际上却是“B”(beliefs,信念)――个体对特定情况的认知。例如塞翁失马典故中,塞翁对失马后的反映与其他人不同,其根本原因就是他对失马的认知不一样――“此何遽不为福乎”。艾里斯还认为,艾里斯还认为每个人内心深处都隐匿了许多非理性观念、错误的思维方式(如片面化、黑白思维等),也正是它们使我们产生痛苦、愤怒等心理体验。
近年来,随着微博等社交网络的蓬勃发展,这一方面为人们相互交流提供方便,但另一方面也为社会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研究者发现,在2011年伦敦骚乱等重大社会事件中,特推等网络社交工具在情绪传播、渲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为政府的社会治理提带来了重要的挑战,同时也为教育者提供了紧迫的研究课题。
实际上,培育理性观念和理性思维本身也是大学的主要任务,这也是对大学求真意识的发展。笔者在这里将理性思维观念和理性思维统称为理性素质,从根本上说,这种素质是一种非智力性素质,它与一个人的哲学素养、自我认知等密切相关,同时它作为一种内在的认知模式,时刻影响着一个人的内心体验和行为表现。理性素质的培养的可以从如下三个层面开展:加强以情绪疏导与调试为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以批判性思维为内容的理性思维训练教育;以及时回应社会热点为内容的现实引导教育。
整体来说,人的动机、能力和性格是一个复杂的、相互联系的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何切实改善高校“管与导”、“教与学”的关系,发挥学校的教育引导作用,转变学生的学习动机,实现对学生能力和性格的个性化培育,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切实提高办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夏青. 浅析个性化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 中国成人教育, 2010,(7).
[2]陆珂珂. 日美两国个性化教育的差异与启示[J]. 煤炭高等教育, 2004,(1).
[3]沈超. 高校个性化教育的理性之思[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2,(2).
[4]范志宏, 郭晓宇. 关于《普通化学》教学中个性化教育的探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9).
[5]柯力, 王华, 方向明. 对构建大学个性化教育体系的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 2004,(10).
[6]张云. 高等学校个性化教育体系的构建[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12).
[7]张蕾, 文武, 张屹. 高校个性化教育体系探析[J].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1,(2).
[8]库恩.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心理学导论[M]. 郑刚,等,译.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455-476.
[9]胡庆成. 不同学习成绩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J]. 中国学校卫生, 2003,(10).
[10]彭巧胤. 高校第二课堂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 教育与职业, 2011,(2).
[11]加德纳著.智力的重构――21世纪的多元智力[M]. 霍力岩,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5.
[12]David Little.自主学习:方法与途径[M]. 邱永忠,等,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0: 4-45.
[13]理查德・格里格, 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M]. 王垒, 王,等,译.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 278-280.
[14]王映学. 创造力的心理学研究进展与研究取向[J]. 心理科学, 2007, 30(2): 489-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