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程资源的作用范文

课程资源的作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程资源的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程资源的作用

第1篇:课程资源的作用范文

    论文摘要:目前,资源与环境法课程已经在资源环境类专业中开设,这门课程虽说是法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但是对于资源环境类专业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开设资源与环境课有利于丰富教学授课形式,有利于学生了解常识,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法制教育,有利于完善资环类专业的科学体系,有利于大学生参与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等等。 

    一、引言 

    由于城市化,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世界人口的迅速膨胀,全球的环境急剧恶化,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比如:土地的退化,水资源的缺乏,大气污染,温室效应等……中国作为全球的一个发展大国,更是面临这样的环境问题,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已达到了367万平方千米,并且还在增加。荒漠化也在迅速扩展,每年由于酸雨的破坏造成50亿美元的损失,并且殃及其他相邻的国家。1997年,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表明,我国每年由于水、气的污染,经济损失高达540亿美元,这还仅仅只是间接损失。若是更为详细全面的考虑,直接经济损失2-3倍,甚至10倍。环境问题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和健康,国民尤为关注。为此,我们国家将保护环境制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资源与环境法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一种边缘学科,也是交叉学科。其内容涵盖了伦理,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知识,所以在高校中开设资源与环境法是很有必要且具有意义的。 

    二、开设资源与环境法课的作用 

    (一)开设资源与环境法课程有利于帮助大学生了解环境法常识 

    资源环境法中有许多基本的常识问题,人们通过资源环境法了解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觉加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来。了解了这方面的常识,详细分析我国目前的环境问题如此恶劣,开设资源与环境法课程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积极 

    意义。 

    (二)开设资源与环境法课程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环境法制教育 

    开设资源与环境课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法制教育。环境问题如此的严重,进行保护和管理必须采取有效的手段:法律手段用其强制性,权威性等特征,成为主要手段。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较高的法律意识,更容易的约束其破坏行为,在高校开展能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三)开设资源与环境法课程有助于完善资源环境类专业的学科体系 

    开设资源与环境课有助于完善资环类专业的科学体系,资环类专业课程开设多方面学科,而资源与环境法内容与其密切相关。如环境管理制度制定,农用保护,总体规划等解决环境问题,涉及了自然科学的诸多领域。要加强这方面的专业人才的相关知识学习……要想保护环境,纯粹的自然学科知识远远不够,因为它涉及到了人口、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等方面。所以,社会科学的知识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法律手段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手段,以及资源与环境法教育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改变,法律意识,知识水平等能力的提高等重要作用。资源与环境法应该作为高校的一门必修课开设,去增强大学生的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开设资源与环境法课程有利于大学生参与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 人类要可持续发展下去,必须推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大学生扮演着主要角色,通过开设资源与环境法课程树立大学生价值观、环境观、伦理观。积极开展资源与环境法,有助于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而如今,许多高校正在扩招,校园就得增设面积,校园就得规划,其中包括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多方面的措施,引导大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比如说,爱护花草树木,垃圾分类投放,尽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节约用水,用电等等。在实践过程中养成保护环境的日常行为习惯。 

    (五)开设资源与环境法有助于优化校园环境,创建“绿色大学” 

    “绿色大学”的创建,需要我们每个人自觉的保护环境,保护我的的校园。在环境幽雅,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校园环境下我们能够更好的学习知识。古语曾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创建好的校园环境,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和谐价值观有机的结合,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可以只让创建“绿色大学”只注重形式,要付出实际行动,让校园成为学生们发展的良好平台。 

    总之,在高校中开设资源与环境课程非常有必要。在资源与环境法课中,有些比较抽象的理论,所以可以采用非富多彩的方式授课,寓教于乐。大学生代表着祖国的希望,进一步加强校园环境的改善,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在我们加大立法执法和宣传力度的同时,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加入提高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改善客观生态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蔡守秋.论环境安全问题[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1,(5). 

    才惠莲,王宗廷.高校环境法制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 

    金瑞林主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2篇:课程资源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民族文化 茶叶包装与储运 课程建设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9-0073-02

“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是茶学与包装学相互结合发展而成的一门交叉学科课程,该课程是针对茶叶生产包装、贮藏、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解决方案而形成的理论与技术学科体系。任何学科课程都要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而不断充实内容、丰富内涵、完善更新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也概莫能外。

一、云南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云南民族文化是云南各民族在云南这一特定地理环境下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中国有56个民族,云南除汉族外,人口在4000人以上的还聚居着25个民族,这些民族分别是: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依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德昂族、基诺族、水族、蒙古族、布朗族、独龙族、满族。全省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近1/3,云南拥有丰富而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是民族文化大省。

云南各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多代人的艰辛努力和积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了丰富多样并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是其他民族不曾拥有的,代表着本民族特色。例如史前文化、古滇国文化、南诏大理国文化、元明清时期独特的滇文化、抗战文化,以及独特的茶马古道文化、马帮文化等。又如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傣族的贝叶文化、彝族的太阳历文化、哈尼族的梯田文化、白族本土文化、藏族藏传佛教文化等。就建筑来说,傣族的竹楼、白族的三坊――照壁、彝族的土掌房、哈尼族的蘑菇房等各具特色。云南各民族的服饰文化更加异彩纷呈,傣族的筒裙、纳西族的七星披肩、彝族的天菩萨和披毡、景颇族的银饰戎服、德昂族的藤篾腰箍等。饮食文化特色突出,各地名特食品,展示了云南饮食文化特有的内涵。

随着云南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云南的民族文化资源面临着逐渐丧失的危险,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问题被鲜明地摆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面前。多样的民族,各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积淀都是云南社会和谐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积极元素,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发展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人口的流动、现代文明的冲击,使得云南的民族文化传承受阻,传统正在消失,需要大力抢救、挖掘、保护、弘扬和科学开发与利用。

二、云南省“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建设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作为茶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在云南省茶学教育中已开讲多年,所用教材是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茶叶包装与储运》。云南农业大学作为云南省唯一开办茶学本科及研究生教育的高等院校,为了拓展茶学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培养茶学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较早地开设了“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

面对着美学理论、广告理论与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新工艺的发展以及自动化设计理论与技术的进步,“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面临着与时俱进的课题。除了将电脑自动化设计、新包装材料知识、传感信息技术、仓储信息化管理及运输现代化等知识及时充实到课程之中外,云南农业大学作为云南省重点大学,应该在保护和发展云南民族文化传统方面发挥自己力所能及的积极作用,学校的普洱茶学院所开设的“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应该体现地方特色,以开发和利用民族文化为出发点,充分利用云南民族文化资源,将当代科技与民族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把“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建设成为富有传统民族文化特色、浓郁的边疆地域特征、先进的时代科技气息的精品课程。

三、云南民族文化在“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建设上的运用

云南民族文化是一个巨大的“金矿”,是云南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云南民族文化的精华完全可以被“茶叶包装与储运”这门课程吸收利用,这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1.云南民族服饰文化可以丰富“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中茶叶包装的内容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云南各民族的广大人民群众发挥本民族的聪明智慧和吸收借鉴其他兄弟民族的文明成果,创制并传承了各具本民族特色的服饰,这些服饰丰富多彩、多种多样,图案多取材于本民族的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或生存环境中花鸟虫鱼以及山川风物。有的图案简洁明快,有的图案复杂别致;有的造型通俗平常,有的造型新颖罕见;有的颜色简单明了,有的颜色华丽多彩;有的材质普通易寻,有的材质贵重稀有,充分反映了本民族的心理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完全可以借鉴云南各民族服饰在造型选择、图案设计、颜色搭配、材质选用上的长处,结合茶叶自身的品质特点和文化底蕴,创制出美观、精致、富有民族文化气息的茶叶包装。

2.云南民族文化中的生产、生活传统及民族传说、历史史诗与历史典故为“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中茶叶包装提供了设计素材

茶叶是具有厚重文化的传统产品。这就要求茶叶包装也要突出文化品味,茶叶包装上的图案选材可以是云南各民族的生产、生活场景以及民族发展过程中留下的民族传说、历史史诗与历史典故,这些源于生产生活和历史传承的素材会为茶叶包装设计提供鲜活的创作源泉。如果将这些素材运用地科学和恰当,将会极大地提升茶叶包装设计的水平,让茶叶包装更富有民族文化的韵味,更能反映云南茶叶源于大山、源于生态、源于边疆、源于民族的文化特征。

3.云南民族文化中的民族文字也为“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中茶叶包装提供了特殊元素

云南民族中有的民族是有自己本民族的独特文字的,如纳西族拥有东巴文、傣族拥有傣文、回族拥有伊斯兰文、藏族拥有藏文等,这些民族文字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有的已经不再使用,成为了死文字,有的仍然发挥着传播和承载文明的重要作用。

在茶叶包装中使用这些文字作为一种体现民族文化特色的元素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民族文字的书写所使用的字体、书写工具和书写颜料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多样化的民族文字不仅起到宣传的作用,也为茶叶包装点缀上了民族特色,成为茶叶民族包装的亮点和鲜明标志。

4.云南民族文化中民族所使用的盛具和材料为“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中茶叶包装设计及包装、储藏材料的选择提供了资源

云南各民族在各自的繁衍生息中创造了各具特色的生产与生活用具,他们利用生活环境中固有的资源所创制的这些用具既具有实用性又富有艺术性,比如一些竹器、藤器、布器、木器、石器、陶器、铁器、铜器和锡器等,用于盛放生产与生活用品,非常方便耐用。茶叶包装要积极吸取这些盛具的艺术营养,在按比例缩小或放大仿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力图使设计出的茶叶包装更适合包装与盛放茶叶。

在包装材料的选择上,不应该丢掉传统,传统的包装材料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比如用竹笋壳包装普洱七子饼茶或砖茶,具有驱虫、防潮、透气等良好的功效,比牛皮纸的效果要好,若有条件,还是提倡使用这些传统的包装材料。此外,木器、布器、藤器、陶器、锡器等,也在茶叶包装与储藏中普遍得以应用,这对于茶叶包装的民族化是非常有益的。

5.云南民族文化的图腾文化、节庆文化、婚恋文化、饮食文化、民居文化、丧葬文化、生态文化和祭祀文化为“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的茶叶包装提供了独特的设计素材

有独特性才会有差异性,云南民族文化是丰富多彩的,但最能体现其各民族文化特质的便是其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的图腾文化、节庆文化、婚恋文化、饮食文化、丧葬文化、生态文化和祭祀文化等,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图腾崇拜、敬畏对象以及民族信仰;不同民族也有不同的节日庆典、婚恋观及婚恋行为、饮食习性、住房特征、丧葬习俗、生态传统和祭祀礼节。这些具有民族特色、反映民族观念的文化形态为茶叶包装提供了独特的设计素材。

只要将各民族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形态的含义及典型表现形式加以综合研究,探究出其外在文化形态所体现的规律性和必然性,在此基础上,继往开来,推陈出新,将茶叶包装设计的造型、图案、色调融入云南民族这些具有标志性的文化元素,以发挥云南茶叶包装在民族文化宣传、继承和保护发展方面的作用,同时,为云南茶叶包装注入源源不断的民族文化的活力与动力。

6.云南民族的经贸文化和商旅文化是“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中需要重点吸纳的文化养分

在长期的边疆经贸活动中,在云南省诞生了一条条云南各民族以及云南与外界交流物品、互通有无的贸易之路,当代人命名它们为“茶马古道”,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有了古道,有了古道上的驿站,有了在这些充满坎坷的道路上往来的富有冒险精神的马帮和商旅,当时边疆人民的生活才变得更好。古道上运输的物品比较丰富,有茶叶、盐巴、铁器和工艺品等,虽然道路艰险、行程艰辛、风餐露宿以及可能会遭遇疾病困扰、野兽袭击、土匪抢劫,但是靠着集体的团结一致、排除一切困难的勇气、钢铁般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使当年的茶马古道上活跃着生生不息的马帮和商队,主要由云南各民族同胞开辟的云南茶马古道以及古道上的爱情与历险故事加之商旅文化、贡茶文化、茶马文化都是“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中茶叶包装乃至储运可以吸纳的文化养分,在当代茶叶包装领域可以深度挖掘和积极运用。

四、利用丰富的云南民族文化推动云南省“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建设的快速和健康发展

云南省各开设茶学专业的大中专院校所开设的“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都应力争利用好云南省丰富而多样的民族文化资源。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当代云南提倡文化多样性,努力打造民族文化强省的社会背景下,“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也应充分挖掘、整理和利用云南各民族的文化资源,让云南民族文化渗透到“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建设中,让“茶叶包装与储运”充满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以期让云南民族文化成为在云南开设的“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的鲜明特征。

在当前学科融合和交叉的大趋势下,云南民族文化和茶叶包装与储运的彼此结合,既充实了“茶叶包装与储运”的课程内容,丰富了“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的文化内涵,增加了“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的趣味性和教育意义,将促使今后从事云南茶叶包装事业的人才拥有更好的运用民族文化来设计生产茶叶包装的意识和能力,为提升云南茶叶包装事业的文化内涵和设计水平发挥重要作用。另外,通过将大量的民族文化植入到云南茶叶包装之中,也将极大地促进云南民族文化的宣传与推广。

随着云南着力建设绿色经济强省,茶叶经济一定会得到更大、更好地发展。茶叶包装作为茶叶商品生产和营销的重要方面,也一定会得到长足的进步。找准民族文化的卖点、切入点和突破点,在云南茶叶包装上标注更多的民族文化元素,结合云南旅游事业的发展,云南茶叶包装文化和事业一定会在文化助力的基础上厚积薄发,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推介效益。云南茶叶包装事业的良好发展也必将最终为“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建设的良性提升和快速、健康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 雷、陈出云、徐游宜.云南工艺品包装设计探讨[J].湖南包装,2007(2):21~25

第3篇:课程资源的作用范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积极开发、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见新课程改革要求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一、新课改要求的课程资源意识

 

第一,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长期以来,教材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甚至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而从我国教育的指导思想“三个面向”和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来看,还有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无一不把目标指向学生的发展,因此,只要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理想和目的,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的资源都应加以开发、利用。

 

第二,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不仅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选择和利用,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教师是教材的理解者、参与者和实践者。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及发挥效益的水平。

 

第三,学生也是课程资源。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是课程的主体,一方面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是课程的依据,另一面发挥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能动性,学生创造着课程。从表层看,课程是有特定的社会成员设计的,但从深层次上看,课程是由儿童来创造的。课程的实施不是设计者预设的发展路径,学生也不是完全通过对成人生活方式的复制来成长的,他们在与课程的接触中时刻用儿童的眼光去理解和体验课程,并创造出鲜活的经验,而这些鲜活的经验又是课程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不应把课程及教材视为儿童毫无保留地完全接受的对象,而应发挥儿童对课程的批判能力和建构能力的作用。

 

二、如何开发利用政治课程资源

 

(一)首先教师应具有敬业精神。

 

(二)教师要具有合理地鉴别、开发、积累、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为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汲取新的知识营养,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头脑,学习新的技能与方法,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三)扩展教材资源

 

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并不是抛弃教材、削弱教材,而是把教材作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使用,创造性地使用。课程的学习不是静态的复制、被动的适应,而是动态的生成、主动的建构。教学不是教材内容的移植和照搬,它特别需要执教者的创造加工,将教材内容变成关于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变成发展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内容,赋教材以生命的活力。

 

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知识体系,及时关注时展新动向,吸收生活中鲜活素材,只有结合教学和学生实际开发课程资源,适当充实教学内容,才有利于落实新课程理念,才能使课程具有时代性,保证教学内容与社会同步发展,保证教学内容与学生身边社会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赋予教学内容感染力。如讲到讲到“公民”,我用到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公投热点,及马航失联,我国政府尽力搜救;讲到“生命健康权”,用到云南昆明的恐怖袭击案等。

 

(四)教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不仅要联系社会实际,更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文本知识如果硬性灌输,学生会感到乏味,要注重依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营造教学情境,力求使学生通过情境活动、体验、感悟,对文本知识自我解读,与文本知识进行沟通、对话,使文本知识能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融通、内化,真正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如讲到人格尊严权的时候,我问假如咱班丢东西了,有人提议对每一个同学进行搜身甚至采取选小偷的办法,这种做法对吗,该怎么做时,就有学生回答说,由班主任进行教育,让偷东西的人悄悄放回去,学生说他们班里曾经出现过这样的事,班主任就是这样做的。还有讲到要维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时,正好我们学校校园里在施工,我问为什么要加防护网,学生立马就能回答出来。

 

(五)要开发利用学生这一人力资源。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还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平等的主体地位。促进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这是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根本出发点与归宿。比如要防止课堂上生成性资源的流失。如讲到平等待人这一内容时,课本上有一材料,某学校要建立合唱队,列出招聘队员的条件,其中有一条是长相好。有学生坚持说长相好代表学校的形象,应该要长相好的。我当时解释的不怎么好,没给学生一个满意的答案。还有讲到如何维护我们的人身自由权时,我用了课本上的例子“李民的教训”,可总觉得说服力不够,因为有学生坚持说,有些人欺软怕硬,就认揍。课堂上生成性资源的流失原因是多方面的。恐怕更重要的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教师为主的观念,没有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没有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学生在政治课堂上的各种状态和表现,甚至是错误的回答都可能是具有现实价值或潜在价值的课程资源,具有开发利用的必要性。

 

(六)要建立“社会即课堂”的大课堂教学观。政治课程资源的特色是其他课不具备的。具有开放性:学生手头的政治教材、资料;从内容上,国内外重大事件,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当代科技发展最新成果,现代化建设成就等;从形式上,除了文字、实物、音像、互联网、广播、报刊等资源外,还要挖掘、利用隐形的,如学生的生活经验等;从时空上,历史的、现代的;本地外地,国内外的;校内外等,只要有利于政治课教学,都应尽可能开发、利用,都可成为潜在的课程资源。要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学会挖掘其中的课程资源。

 

(七)开发利用政治课程资源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方法灵活多样,记录,剪辑,做卡片等。如中午的新闻联播,今日说法,这是我经常看的栏目,并且电视旁准备了一个本子,认为有用的随时做记录。《中学生时事政治报》更是充分利用。

 

(八)要以正面材料为主,传递正能量,适当地用一些反面的事例,但要认真处理,起好导向作用。

 

总之,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只有切实转变观念,并付诸行动,开发利用好政治课程资源,才能把新课改理念落到实处,才能实现新课改的目标。

第4篇:课程资源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课程资源、探究、认知、效率

物理教学离不开现实的物理情境,但是学生的直接经验、学校实验室的条件都是有限的,造成教与学的矛盾,传统教学模式与新的教育理念之间的悖逆。实践证明,多媒体课程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载体以其固有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充分开发和利用多媒体课程资源,是一条化解上述矛盾的有效途径。

一、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激发探究意识。

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要想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必须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地探索,这就要求在课堂有能吸引学生的教学环境和氛围。而多媒体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手段,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的特点,隐含丰富的兴趣因素,可以直观形象展现观察的事物或现象,打破了教师只靠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简单的讲授模式,易于引起学生注意,给学生以最直接的感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乐于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例如:在讲物理“引言”课时,放映录像带,向学生展示一幅幅生动、神秘的画面:浩渺的宇宙、运行的星球、腾空的火箭、雷电交织的夜空、透过森林的阳光、闹市拥挤的人群……这样一定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全神贯注观看录像,将自己常沉浸在物理情境之中,认识到物理与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起强烈的探索欲望。

二、有利于提供感性材料,加速认知进程。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有许多摸不着、看不到的现象,学生对那些抽象的概念和现象缺少丰富的感性认识,很难理解和掌握,更谈不上什么创新。而物理教学中大量的内容又是实验无法直接向学生提供的。例如:天体运动、大型船闸、航天发射、磁场、电流方向等,这些学生都难以见到的、有重要物理意义的教学内容。可利用电视录像或多媒体课件,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把所讲的对象化小为大、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快为慢、化繁为简,从而把看不见、看不清的东西通过多媒体变成看得见、看得清,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的,遥远的东西变成眼前的,使事物的形、声、色直接付诸于学生感官,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创新活动提供了大量感性材料和时空环境,学生见其形、闻其声、观其色,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加深认识,形成映像,深刻地理解抽象和复杂的教学内容。

三、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培养探究能力。

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是: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独立思考,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多媒体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等都是很有帮助的。学生认识事物,往往是从笼统模糊的印象向确切清晰的感知过渡。在这种过渡中,学生要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和积极的思维,对事物进行去粗到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加以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可以帮助学生具体形象中把握事物本质,了解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例如:在讲述滑轮时,要探究的问题之一是:外力提起绳端的距离与物体升高距离的关系。由于刻度尺刻度太小,不仅后排的同学看不见,就连前排的同学也难以观察到演示实验中这一重要关系。如果用投影仪将实验装置投影出来,增大可见度,通过学生细致的观察,处理获得相应的数据,就能分析、概括出这一规律,很好地解决了教学的难点,既训练了学生观察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第5篇:课程资源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参与式合作研讨;程序;人口资源与环境

未来世界的竞争,无论是经济竞争、军事竞争、政治竞争或者综合国力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素质的竞争。21世纪呼唤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教育要适合学生成长,适合人才培养。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模式设计是达到教学最优化理想境界的关键一步。教学模式就是在某一教学思想和教学原理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主题,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化教学程序和操作体系。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要求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让学生爱学、想学、会学,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并确实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与观念。为此,我们设计参与式合作研讨教学模式,并在人口资源环境课程中加以实际应用,本文将对此模式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参与式合作研讨教学模式在资源环境教学课堂应用的意义

1.大学教育需要参与、分享和批判彼此的想法,以便做出检验、判断和选择

大学教育究竟应为每一个青年提供一条什么样的知性路径,也许各人有不同的理解。在我看来,对学生而言,大学是他们把数年时间完全用于科学的思考的时间,从真理和精神世界的知识探求中探知作为公民的真正责任,把自己教育成有理解力的人类。也许我们没有最好最聪明的学生,但参差百态的学生才是真实的社会形态,大学教育有义务和责任帮助他们成长为独立自主的人、负责任的人。大学教育需要创造一种鼓励学生提问和深入思考的学习环境,在这一学习环境中,大学生们能参与、分享和批判彼此的想法,聆听不同的看法、事实和建议,以便在未来做出检验、判断和选择,获得知识、方法、理念和信念。合作研讨课有助于学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以及发展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并且使学生能够在复杂的模糊的事情面前抓住事物的特点,自主地解决问题,可以最有效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平等自由的讨论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平等意识,达到发展学生素质的最终目的。

2.参与式合作研讨是资源环境教育的社会批判方法,有助于培养对环境负责任的行为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转变环境观念是人与自然、人与环境走向和谐,迈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公民生态环境意识与生态环境素质的提高依赖于基础环境教育,基础环境教育实际上是在追寻人与自然、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和谐,是在进行公民关于社会权利和责任的教育。成人基础环境教育中,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环境素质是关键所在,因为他们是现阶段和潜在的社会精英和中坚力量,他们的认知水平、知识素养、对环境的敏感性、对环境问题的深刻认识、对环境问题的批判性理性思维与见解关系到未来他们的环境价值观念、对环境所采取的行动及个人对环境问题能够承担并勇于承担的负责任的行为。因此从社会发展及需求看,高等教育阶段需要有关人口资源环境的基础环境教育。

参与式合作研讨是资源环境教育的社会批判方法。提出问题、了解相关的环境思想、提议和理论,搜集有关资源环境问题的全面信息,并加以辨别与处理,力求获得该问题的更好的理解,在各方解决方案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思考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与行动对未来的影响,这种方法是一种内在批判方法,培养了分析能力,揭示了与问题相关的个人与群体的利益和所持价值观,获得了态度的改变及对环境负责的行为方式。

二、参与式合作研讨教学模式的具体程序

三、参与式合作研讨教学模式如何更有效地应用

1.创设有效的参与式合作研讨话题

应用本模式教学,我们希望通过参与性合作学习与个人理性思维树立正确的人口资源环境价值观。观念的形成与态度的确立基于大学生个人理性的思维,思维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通常是在人们产生要求、需要了解或解决某个问题时才会积极起来。有了问题,才能促使学生去积极地开动思维,因此创设有效的参与式合作研讨话题显得异常重要,因为这些话题是启动思维的必要条件。人口资源环境课程恰好有相当多可供研讨的话题,如:人口增长对自然资源与环境有哪些影响?城市化发展对人口有吸引力吗?减少人口能提高人均GDP并解决失业、资源、环境问题吗?供水紧缺有可能造成哪些经济、社会和生态问题?为什么在中亚、埃及及阿拉伯半岛地区有可能爆发夺水之战?面对供水短缺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哪些相应的措施?可再生资源与非再生资源具有哪些特点?根据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及能源资源的现状特点分析说明常规能源资源耗竭的严重性与紧迫性。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呈现出什么样的总体趋势?有哪些证据可供证明?有哪些原因会导致全球变暖?全球变暖对人类环境会产生哪些可能影响?你认为控制全球变暖问题可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我国目前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有哪些?中国经济发展能否具有持续性和普惠性?发展的成果能不能使全体人民共享?能否使城乡居民普遍受益,如何受益?结合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谈谈如何实现科学发展。为了保护环境、防治污染,我们大学生能做些什么?……

参与式合作研讨话题可以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及关键处,结合学生具体情况,精心设计出的具有思考和启发意义的话题,也可以是学生课前、课中阅读教材后所发现和提出的问题,只要有助于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制造求解的悬念,能够调动学生思维的主观能动性,都是有效的有价值的研讨话题。

2.创设有效的合作研讨环境场

每个学生都是课堂的主要角色,他们不仅要在课前准备好相关问题的资料信息,而且要以合作小组的形式整理好相关资料;他们要在课堂上展开激烈的争论,还要专心致志地倾听其他小组的意见与建议,同时适时地进行解答、质疑与争辩。这就要求创设一种有利于合作研讨的环境场,研讨与对话是一种心灵的沟通与交流,只有在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才能开启心智,激发灵感,碰撞出思维创新的火花。从任务的设定、小组的合作查阅资料到小组共同整理资料、形成相对统一的意见与建议,再到课堂的共同讨论,每一环节都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舒适的环境,让学生能够开放自己的心灵,张扬自己的个性,释放自己的潜能,学生才会轻松愉快、活泼热情、积极有效地进行研讨,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与研讨。

3.教师的有效引导触动学生的研讨动力

我们强调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否定和取消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领者”,他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导学,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引导学生思维的方向,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触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升。参与式合作研讨教学中,教师的导学体现在三个方面:课前导读、课堂导议、课后导思。

进行课堂讨论前,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确定讨论的题目并提出具体要求,指导学生阅读和搜集有关资料,认真准备意见和写出发言提纲。如针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教学任务,确定全球气候变化的研讨话题,引导学生查阅气候变化的证据、气候变化的原因、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气候变化控制对策、我们的选择等相关资料;资料收集后,引导每个学习小组先整理一下要讨论问题的资料,理清思路,如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小组组员也可及时补充或修正其观点。可能各小组有不同的观点与看法,因此在交流中,学生能清晰地理解到各小组所要分析的内容,并能直接做出简单的评判、思考与选择。

课堂研讨过程中,教师在组织学生就相关的问题展开研讨时,教师首先应注意讨论的氛围,关照不同层次的学生,注意引导使讨论不至于偏离所要讨论的话题太多。其次,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讨论的技巧。如何更好地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如何提出你的观点,如何用有力的证据证明你的观点。第三,要求学生能说会听。要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分析对错,以便及时修正和补充,同时也可借此检验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千万不能只顾自己说,不注意他人的观点,要组织好语言,发表观点时做到表达清楚,有说服力;如果对某个方面问题还想不清楚,可以反复地与同学谈论,听取各方面的看法。第四,要求学生要以理服人。不要纠缠对和不对,要重在摆事实、讲道理,要清楚地想好自己要发表的观点,千万不能无理取闹。第五,引导学生学会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如何做到不盲从,如何做出独立的判断,如何做出自己的选择。

激烈的争辩与研讨后,学生就真的形成了科学的概念、正确的态度与理念了吗?知识与能力迁移了吗?懂得如何做出自己的选择吗?这些还有待于教师的课后引导反思。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研讨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资源与环境问题?我们是怎么解决所要讨论的问题的?是怎么得出结论的?针对这些资源与环境问题,我们能改变什么,能做些什么吗?你的选择是什么?……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我们希望借助本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确实提升大学生的人口资源环境观及可持续发展观,形成个人负责任地对待资源环境的态度,做出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选择。

参考文献:

第6篇:课程资源的作用范文

【关键字】 数据通信课程 信息化教学设计 教学改革 考核评价

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数据通信技术融合了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是21世纪发展最快、影响最深远的技术。随着数据通信技术的应用深入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维护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高职院校为国家培养基层技术人才,在数据通信网络领域变得更为紧迫,因而掌握数据通信的理论原理和实操技术对高职网络通信类专业的学生更为重要。

由于该课程是校企合作专业承上启下的专业支撑课程,其教学目标是在确定本门课程针对的岗位群之后,根据岗位群对学生专业技能和能力素质的需求,与企业专家共同讨论而制定的,并围绕企业实际的工作项目来设置教学内容,实现学习与实践的无缝衔接。课程使用中兴通讯NC教育系列教材《IP网络技术》,针对学生基础薄弱、喜欢动手实践的特点,校企合作配备了中兴公司开发的ZXR10交换机、路由器实训设备以及Cisco仿真软件,解决了以往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信息化手段,仅通过知识内容讲解,学生无法掌握交换机、路由器的内部结构和开通交换设备的问题。根据实际工作项目的复杂程度,笔者设计出局域网搭建、网络间互连、网络扩展技术及应用、交换技术典型案例分析等典型项目,每个项目包含了一系列循序渐进的小任务,配合中兴ZXR10系列交换机、路由器及Cisco仿真软件等实训设备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学生通过对数据通信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数据通信技术的基本构架、原理及组网方式,掌握数据配置和业务调试、设备故障排查、故障处理及设备维护的基本技能,具备IP网络分析和IP网络优化与维护的基本技能。经过2年多的项目化教学实践,不但强化了学生在团队沟通协调能力、方案设计技能,同时还提升了学生职业素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由于本门课程理论性强,知识点枯燥,重点难点多,笔者也发现学生在课堂上虽然动手实践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但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二、信息化教学资源在数据通信课程中的运用

近年来,在信息技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大背景下,国内多所高职院校(包括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校企合作专业都相继开展了信息化教学研究及实践,取得明显效果。为提高课程教学水平,强化教学效果,笔者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将信息技术、数字资源进行有效融合,充分运用到教学中去,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系统优化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借助信息技术将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机融合设计,创造逼真的职场环境和氛围,基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习惯、基础、层次等特征,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充分应用中兴ZXR10系列交换机、路由器实训设备,综合运用多媒体课件、个人电脑、在线视频会议系统、中兴数据通信助理工程师认证题库、Cisco仿真教学软件、“快乐Study11”微信公众号平台等信息化资源,将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三大过程有序结合,营造出真实的信息化环境,搭建师生、生生高度互动的信息化教学平台,突出课程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系统优化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

课前,笔者通过公众微信号推送电子教学任务书,提出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本节知识重难点供学生预习,激发学习兴趣。课上,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1+N、团队合作、角色扮演、竞赛角逐等教学方法(如图1),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分析理论知识,并借助中兴ZXR10系列交换机、路由器进行实操演练,Cisco仿真软件辅助练习。课堂上,笔者作为主讲教师负责课程的讲授,引导学生去思考,提出项目设计目标,引导学生思考并设计方案。学生运用网络、实操设备、仿真软件等信息化手段,根据项目要求,进行个人项目方案设计,小组项目方案设计环节,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沟通能力。助理教师则辅助学生完成项目设计方案,帮助同学解答疑难问题。当同学设计完成以后,通过在线视频会议系统,将设计方案上传给企业老师,通过与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教师进行互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升,企业教师也给予学生更为专业的指导,形成1+N的教学模式。通过项目分组实战竞赛,充分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以及未来工作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化学习效果。

课后,学生可通过公众号巩固知识点,查看课后小结,完成章节练习,了解行业资讯,反馈留言,预习新课等,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此外,学生还可免费使用Cisco仿真软件进行课后拓展提高,复习实操配置任务,巩固实操技能。在同学们课后提出疑难问题时,教师还可通过QQ群为同学解答,或通过网络在线直播平台为有定期开设在线直播课程,学生可通过直播平台实时提问,教师及时解答。

本课程的考核按实训40%,平时20%,期末笔试40%计算。遵循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原则,根据平时项目中的学生自评,小组成员互评,组长重点评价,教师总结评价4种方式进行综合测评,形成的多元化教学评价,得出学生的实训考核成绩以及平时成绩。理论部分的40%则通过期末笔试来考查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本课程还实行以证代考,学生通过中兴数据通信网络助理工程师认证考试即可获得本课程成绩。

第7篇:课程资源的作用范文

一、教材与非教材课程资源关系现状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首次提到了课程资源的概念。研究者们普遍认为:“从课程资源的定义以及时展的要求看,尽管教材(主要是教科书)直到现在依然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1]课程资源应当包括教师、学生、教材以及其他形式。其中,教师、学生等是非常重要却又容易被忽略的课程资源。现有的研究缺乏对教材与非教材资源关系的深入探讨,两者有什么样的地位,存在何种关系,是不应当被忽视的问题。由于非教材资源一般指的是除教材之外的课程资源,包括教师、学生及其他形式,本文由于讨论的需要,非教材资源特指除教材、教师和学生以外其他形式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课程内容的来源。教材与非教材资源是课程资源的两个组成部分,构成了课程知识的来源。我国历来有重视教材的传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课程被认为是教学科目或教学科目的总和。受传统课程观念的影响,在课程实施中教材被置于核心地位,非教材形态的知识要么被排挤出课程内容,要么被置于边缘地位,成为教材的辅助与工具。在课程资源视域下,表现的是教材与非教材资源不平等与分离的状态。

(一)教材与非教材课程资源不平等

1.课程资源的选择以教材为依据,忽视非教材资源

课程资源选择是从广泛存在的资源中,选择符合要求的资源作为课程内容,因此选择的资源直接决定了课程内容。在课程资源开发中,不少教师认为非教材资源选择的依据是教材,非教材资源的选择应当以教材知识为依据和标准,根据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增选、补选。有论者指出,应当以教科书为核心对课程资源筛选与整合。[2]这样非教材资源处于为教材服务的地位,成为掌握教材知识的工具。

2.课程资源的组织以教材知识体系为依据,忽视非教材资源的作用

许多教师认为,课程资源的组织应当以教材为中心,教材自身的知识要求与逻辑体系是课程资源组织的标准与原则。非教材资源应当围绕教材,寻求与教材逻辑的契合,并不需要考虑非教材知识自身的特点与作用。这样课程组织与教材体系并无不同,课程的内涵被窄化,教材成为课程的实体,非教材资源成为教材的补充而不受重视,本质上只是教材的依附。

教材与非教材资源不平等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课程目标的缺失与异化。教材地位较高,非教材资源地位较低必然导致教学重视教材轻视非教材资源,但是教材的知识与作用是有限的,不能完成课程目标的达成。例如,培养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等都离不开非教材资源。轻视非教材资源使得其并不能完全发挥作用,因而课程目标实现困难,易缺失与异化。其次,课程内容的贫乏与单调。重视教材轻视非教材资源使教材在教学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课程目标强调教材知识的掌握,课程内容也以教材知识为主。边缘化的非教材资源只是掌握教材知识的工具,自然得不到有效的开发与利用,并不是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以教材为主要成分的课程内容必然会贫乏与单调。再次,课程变革的落空。课程变革旨在改变传统上以教材为核心的课程观,通过充分开发课程资源,以扩充课程内容,丰富课程实施形式。受传统课程观以及知识观影响,在课程资源开发中易造成教材与非教材资源地位不平等,使最终形成的课程很难摆脱传统因素的影响,课程改革沦为对未来美好蓝图的想象。

(二)教材与非教材课程资源分离

1.课程组织简单复制教材知识体系,轻视非教材资源

教材与非教材资源的分离,是教材与非教材资源没有形成整合状态,并缺乏有效的融合机制。再加上教材地位较高,非教材资源地位较低,容易忽视非教材资源的特点与作用,教材的作用被放大。因此,课程组织的依据是教材的逻辑体系,课程缺乏独立的组织体系,教材知识、组织形式代替了课程知识、组织形式。

2.课程实施方式单调,忽视非教材资源形式的多样性

教材的内容与身份决定了其组织形式必然要考虑到普适性而忽视差异性。因此,教材的实施形式要受到一定程度的规约。非教材资源内容的丰富性与形式的多样性要求灵活的实施形式,但是教材与非教材资源的分离使以教材组织形式为依据的课程必然倾向于某一种课程实施形式,忽视其他类型的课程实施方式,因此课程的实施形式必然趋于单调,并阻碍非教材资源充分发挥作用。[3]课程评价注重认知能力的发展,忽视非认知能力的培养。教材与非教材资源的分离强化了课程中教材知识的地位,使非教材知识沦为教材知识的手段与工具。因此,教材知识是教学的重点和目的,非教材知识是工具与辅助。课程评价自然而然地把重心指向教材知识以及学生技能的发展,忽视非教材资源知识。教材知识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非教材知识对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从某一方面来说,评价重视的是学生的认知能力,而忽视非认知能力。

教材与非教材资源分离有许多危害。首先,教材与非教材资源分离不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教材知识有其特定的作用,一般有利于知识与技能的发展,但是情感与态度等用文字很难表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非教材资源一般对培养情感与态度等有优势。两者的分离与不平等促使教学重视认知目标,忽视非认知目标。因此,课程目标的整体性被破坏,非认知目标往往被忽视。其次,不利于学生学习与发展。两者的分离与不平等并不利于学生价值观、态度等非认知能力的发展。忽视、分离非教材资源,往往使课程内容贫乏、知识类型单调,对发挥课程实施形式的多样性并无益处,同样不利于学生学习以及学习方式多样性的形成。再次,不利于教材与非教材资源平等地位形成。如果没有平等,则教材地位较高,非教材资源地位较低,两者之间会充满矛盾与冲突,无法实现融合;如果没有融合,教材与非教材资源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共存机制,因而容易彼此排斥,危及双方平等。可见,平等是前提,融合是保证,并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形成统一体。无法实现有效融合,会危机教材与非教材资源地位的平等。

二、忽视非教材课程资源的原因探析

(一)知识伦理的偏好

教材与非教材资源的关系与知识观是密切联系的,知识观是影响两者关系的重要因素,对知识的看法会影响对两者关系的认识。教材包含的多是关于“人道”的知识,少实用性知识、边缘知识,与我国的传统知识观相符,必然受到重视。非教材资源知识具有实用性、具体性等特点,与我国传统知识观相悖,会产生是否适应的疑问。

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中立性,并认为这三个性质是知识的基本特性。客观性是指知识超脱于人类的认识、情感、偏见,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性是指知识超越各种社会和个体条件限制,可以得到普遍证实和接纳的;中立性指知识是纯粹经验和理智的产物,与种族、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无关。教材中的知识,经过历史与实践的考验,经过无数次的质疑与考证,并经过专家精心筛选,被认为符合知识的标准,具有知识的三个基本特性,而非教材资源知识与个人的兴趣、价值观有关联,被认为并不具有普遍性、客观性与中立性,也就不符合知识标准。

无论是我国传统知识观对“道”的重视,还是现代知识观对知识标准的规定,体现的都是知识伦理的缺失:知识被人为地区分与规定,分成不同的等级。在课程资源视域下,教材知识体现的是对“道”的追求,并符合现代知识观对知识的评价标准,因此被认为是最有价值、最重要的知识,也成为课程资源知识构成中占据主导、中心、目的地位的知识。非教材资源知识并不符合传统知识观,也不符合现代知识观对知识的评价标准,因而有着较低的地位,甚至不被认为是知识。在课程资源知识构成中占据次要、边缘、工具的地位。

(二)评价体制的压迫

任何人类活动都存在着一定的价值导向,教育活动也不例外。教育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教育需要评价,没有评价的教育是盲目的教育。[4]教育评价作为促进教育事业和教育活动发展与完善的一种工具和手段,起着多方面的作用。教育评价的鉴定作用是裁定被评价对象的工作情况和结果,指明被评价对象工作的优劣,这里被评价对象所指的主要是教师。对教师工作的鉴定,除了职业素养及工作任务外,工作效率和效果也是重要的维度。工作效果指教师表现对学生所起的作用,表明对教师工作的鉴定与学生的表现息息相关。2011年的“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幸福感状况调查”显示,教师的最大工作压力来自于学生考试成绩。[5]对学生的评定主要包括学业成绩、思想品德、个性等方面,但是在我国对学生的评定却突出表现在对学业成绩的兴趣,而对其他方面有所偏失,表现在以中考和高考为代表的“两道坎”唯分数至上的评价标准,分数成为了决定学生成败的命符。对教师的评定与学生的表现休戚与共,以及对学生评定的唯分数论表明:教学受评价体系的压迫。

唯分数论考查的是学生对一定范围内知识的掌握情况,掌握得较好则分数相对较高,就会成为中、高考的胜者,甚至人生赢家。因此,分数决定学生最终的成败,而学生的表现与对教师的鉴定不可分割,再加上教育评价的激励、鞭策作用,使得教师与学生对分数的追求趋之若鹜,知识维度的目标也被无限地放大,成为课程最重要,甚至唯一的目标。教材作为国家法定的教学材料,中、高考所考查的知识绝大多数来源于教材,对教材知识掌握得好坏直接决定了学生中、高考分数的高低。因此,受唯分数论压迫着的课程必然以教材为中心和主导,非教材资源因为对直接提高分数贡献较低,沦为边缘和工具。

(三)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观念淡薄及课程资源开发困难

古德莱德对感知课程与运作课程的区分,表明教师是形成课程的重要因素:课程的形成无不融入了教师的理解与经验等。教师对课程的影响,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很明显,教师对课程资源的选择与利用体现了教师的职业素养以及对课程资源、教学任务的理解,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需要依赖教师对教育本质的把握。[6]但是在课程资源开发中,一方面教师可能由于受到传统课程观念的影响认为课程就是教材,从而在课程资源的选择过程中专于研究教材,忽视对教材以外知识的关注。另一方面,教师由于受到自身认识水平的限制,并没有意识到非教材资源在培养学生方面的作用,缺乏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使得非教材资源得不到开发利用。因此,教材在课程中占据着统治甚至唯一的地位,非教材资源则被忽视。

许多教师对教材内容比较熟悉,而对非教材资源缺乏关注与了解,导致教师在开发课程资源时比较困难。许多形式的资源,例如校外资源、网络资源,由于受到能力、权利等的限制,往往开发起来比较困难。不仅如此,由于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缺乏有效的、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以及成果共享平台,导致优秀教师的资源开发经验与成果无法与其他教师分享,许多教师不得不独立地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徒增开发的难度和资源的浪费。

三、教材与非教材课程资源的平等与融合之道

(一)提升教师认识水平与理论素养

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与此一致,学校教育应当培养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谐发展的学生,需要非教材资源与教材共同发挥作用,实现两者的功能互补。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当树立平等的观念,将教材与非教材资源看成资源构成中的平等成员,不仅看到教材知识的重要性,同时还要看到非教材资源在实现课程目标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应当努力提升自己的认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潜心学习课程资源理论知识并充分认识教材与非教材资源的地位与作用,还应当关注课程与教学的研究进展,使自己跟上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新。同时,应当积极参加教师培训,努力提升专业技能与理论素养,并充分利用培训的机会,相互交流课程资源开发经验与成果,促进教师的共同进步。

(二)改革评价制度

我国现行的评价制度严重束缚了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评价体系不改革,会阻碍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进展,就是因为评价体系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首先,应当是评价方法多元化。现在的评价体制比较大的问题是评价方法单一,评价指标唯分数论:以单纯的考试作为评价方法,考试分数是唯一的评价标准。作为完整的人――学生被分割成了不相关的几个部分,学生的特长、观念等在一纸试卷中根本无法检测出来,且学生被考试成绩牢牢束缚,成为了分数的奴隶。评价方法不能单单局限于考试,应当开发多种评价方法,多种方法并用来考查学生的发展情况。要淡化分数在评价中的作用,采用其他的评价指标,减少乃至杜绝“一考定终生”的悲剧。其次,需要分类评价。评价应当面向不同的学生,升入普通高等院校学生与职业学校的学生采用相同的评价方法就显得不合理了;评价同样需要面向学生不同的方面,用考查知识与能力的方法去检验学生态度、观念等非认知能力明显是不合适的。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方面采用不同的评价手段分类评价,开发针对学生非认知能力的评价方法,将会有效促进对非教材资源的重视与利用。

(三)建设教师交流、共享平台

我国中小学教师往往是孤军奋战,在遇到教育教学问题时彼此之间无法进行畅通交流与分享经验,导致中小学教师积攒了许多教学问题无法解决,最后只能以抱怨的形式发泄。这要求我们建立有效的教师交流、共享机制。一方面,教师遇到的问题能够为其他教师所知并共同寻找解决方法;另一方面,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心得、课程资源开发经验与课程资源开发成果可以与其他教师分享。建立教师交流与分享平台,可以采用交流会、座谈会的形式,也可以是网络交流方式,实现校内教师之间、区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资源共享。

(四)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需求

学生的成长是教育最基本的目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是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实现个人成长。但是学校教育常常忽略了学生的需要与感受,教师很少问学生喜欢什么,其教授的内容、上课的方式学生是否喜欢等。因此,不顾学生感受而强调互动、探究的课堂教学,学生怎么能主动起来呢?尽管学生的需求、喜好与感受不相同,但是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孩子有着相近的心理特征和相似的爱好与需要。课程资源开发根本的指向是学生应当学习什么,以及如何学习的问题,这些与学生的需求紧密相关。学生的爱好是广泛的、新鲜的、多样的,并且他们对丰富、多样的非教材资源充满了兴趣,了解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并作为课程资源选择的依据,将有利于非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参考文献:

[1] 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8):24-30.

[2] 尹筱莉,毛菊.教师有效利用课程资源的实践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9(2):67-70.

[3] 李定仁,徐继存.课程论研究二十年(1979-1999)[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3.

[4] 张人杰.大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28.

第8篇:课程资源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微格教学课程资源 教师教学技能 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050—0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转变教师教学方式、提高教师教学技能成为教师最关注的问题。在培养和提高教师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方面,微格教学课程资源是基础,也是教师教学技能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因此,微格教学课程资源建设与教师教学技能可持续发展就成为时展的主题。

一、微格教学课程资源的涵义与理念

(一)微格教学课程资源的涵义

广义的微格教学课程资源是指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微格教学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对于一所学校来讲,微格教学课程资源内涵更加明晰,指的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利于微格教学课程实施,促进培训目标实现、教学专业提升、教学技能训练的人力、物力及自然资源。它具有多样性、多质性、具体性、价值潜在性等特点。微格教学课程资源种类繁多,研究者根据不同标准,把微格教学课程资源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如下图所示:

从以上微格教学的两类资源来看,两者并没有绝然的界线。现实中的微格教学课程资源往往既包含着课程素材,也包含开设微格教学课程的条件。

(二)建设和利用微格教学课程资源的基本理念

1 教师是微格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兼具条件性与素材性课程资源的两种性质的人的要素在微格教学课程资源,特别是素材性微格教学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利用中起主导作用与决定性作用。教师不仅决定微格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积累和利用,也是素材性微格教学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教师自身就是微格教学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和资源。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是最重要的微格教学课程资源,教师的素材决定了微格教学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建设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

2 微格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也包括录像资源。微格教材是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载体,微格教材的建设与利用不仅要呈现学科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职前、职后教师与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教学技能行为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创造性地开展微格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教师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能力,发展对教学的责任感。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微格教学课程资源建设,充分发挥微格教材在技能训练中的作用,同时必须认识到微格教学的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要改变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的理念,合理建构微格教学课程资源的结构和功能。

3 教学技能训练过程是师生运用微格教学课程资源的过程。除了具有训练教学技能的特点之外,还应该成为广大师生运用微格教学课程资源共同建构技能知识和人生的生活过程。只有当师生的生活、经验、智慧、理解等素材性微格教学课程资源真实地进入课堂、进入训练过程的时候,教师和学生才会真实地感受到微格教学训练过程是他们的教学过程,也是他们教学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才有可能真正地提高,才有可能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

二、微格教学课程资源建设对教师教学技能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教师教学技能可持续发展从接受师范教育的学生,到初任教师、有经验的教师、实践教育家的持续过程”。在此过程中,微格教学课程资源的建设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微格教学课程资源建设促进了教师教学技能的发展,教师教学技能可持续发展是微格教学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条件,微格教学课程资源建设与教师教学技能可持续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具体来讲,微格教学课程资源建设在以下几方面促进了教师教学技能的可持续发展:

(一)微格教学课程资源建设成为教师教学技能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提高教师素质,尤其是对提高教师教学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格教学课程资源建设,使教师对教学技能有了新的认识,原有的教学技能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要满足需要,就得开发和建设微格教学课程资源。微格教学课程资源建设就是要对新的技能进行“二次开发”或者“技能重构”。对技能的“重构”或“二次开发”,其实就是对教师教学技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过程。这一过程有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境中更好地运用新技能,并使知识传授和技能操作更加协调,使教师对自身的知识、技能进行重新评价,推动自身教学技能不断发展。微格教学课程资源建设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不断学习新技能,改变教学技能的行为方式,对所需求的课程资源进行评价,确立课程资源的开发方式,预测课程资源应达到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在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得到成长。这样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对资源的评价能力、技能操作和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种新技能的出现,一些中小学教师感到困惑,“力不从心、无能为力的紧张和无能感,使教师产生继续学习、完善自我的强烈愿望,并成为教师教学技能可持续发展的宝贵动力资源”。有了微格教学课程资源建设这个助推器的持续作用,教师教学技能和专业成长一定会有长足的发展。

第9篇:课程资源的作用范文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初中学校由于学制短,仅有三年。当前,绝大多数的学校具有升学的任务和压力,客观上促成了学校管理层和广大师生对升学考试不起直接作用的音乐等学科的轻视。音乐课作为“饭后甜点”而存在,成为可有可无、可上可停的自由学科,有考试或学校其他活动,就会对其造成冲击和影响。这种音乐学科在初中学校教育中的从属地位,严重影响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究其原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主观上是由于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学观念上的片面认识;客观上也缺乏有效的运行、管理和监督机制。这种客观存在的现实,致使音乐课程资源形成严重浪费现象。因此,初中学校要转变教育观念,要认识到音乐学科对学生的发展不是以分数来衡量的,要充分认识到音乐学科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改变音乐课的附庸地位,确立音乐课程的核心学科地位,是学校音乐教育健康发展的首要保证。

二.建立有效的音乐教学设施和设备的管理机制

由于当前初中学校的上述(一)的特殊性,从学校运行体制上调动不了广大音乐教师的积极性,从管理制度上致使大多数音乐教学设施和教学设备闲置或使用率极低。广大初中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学习现代课程论,掌握课程教学的基本观念,理解和把握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基本理念,彻底改变对音乐学科的错误认识观念。要以国家民族的发展大计,以长远的眼光看待音乐学科教学的作用,给予音乐学科以必要的重视。从管理体制上体现出对音乐教学和音乐教师的重视,改变对音乐教学和音乐教师的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完整的音乐教学设施和设备管理制度,使音乐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能够方便快捷正常顺利的使用各种教学设备,充分调动起音乐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三.加强师资培训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习惯于单一的教学模式,统一的课程实施计划,一套完全相同的教材,这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比较落后的课程现象。虽然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出台实施,这种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最直接被广大师生利用的课程资源是仍然是教材,而初中的音乐教材每学期只有薄薄的一本书,这种状况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容易造成“换汤不换药”的教学现象。要想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只有充分调动起广大一线音乐教师的积极性,促成音乐教师成为积极主动的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是首要的关键。要促进音乐教师形成课程资源观念和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要使音乐教师充分理解什么是音乐课程和音乐课程资源,以及音乐课程资源对音乐课程建设的重要作用,才有可能在实践中开发利用音乐课程资源。因此,在音乐课程资源的研究中,要加强对音乐教师的培训工作,建设良好的教师队伍,形成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有利因素。

四.促使学生成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主动参与者

许多学校中的很多音乐方面的人才,比如在教师队伍中,其他学科的教师不乏有能吹拉弹唱的能人,学生中也有很多学有所长的艺术特长生,完全可以开发利用这些有用的资源,搞活校园文化生活,促进音乐课程的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离不开广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促使学生成为主动参与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参与者,这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必要因素。

首先,重视本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积极的音乐教育的氛围。校园文化是学校育人的重要内容,其独特的育人功能是其他知识技能学科无法替代的,是学校音乐课程的一种重要资源。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电视、电台、计算机、网络、宣传栏等媒体中的音乐资源来拓宽学生的音乐知识视野,开展综合性的音乐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音乐教育氛围。如开展“点歌节目、晨歌、午唱、每周一歌”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充分发挥利用学校的音乐教育的作用。

其次,建设各种适合于本校实际的学生音乐课外活动小组。音乐课外活动小组是学生音乐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对学生的音乐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的培养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教学情况,选择适合本校的活动方式,使所建立的活动小组能够真正的活动起来,不流于形式。比如要考虑师资的情况,能否发挥对学生活动小组的组织、监督、指导作用;要考虑学校的教学时间安排,合理开发利用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资源,正确处理好活动与上课的关系;要充分考虑学生及学生家长的情况,要取得学生和家长的支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是活动顺利开展的首要保障;还要充分调动起广大教师和学生开展音乐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因素,挖掘学生中可利用的有效资源。

第三,鼓励学生大胆开展音乐实践和创造。学生中蕴藏着大量的音乐课程资源因素,教师要充分认识和开发利用。在学校音乐教学活动中要鼓励学生开展音乐的实践和创造,不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而且在课外活动和音乐活动小组中大胆鼓励学生实践和创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参与意识。

五.建立初中音乐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

课程资源量是非常庞大的,而课程活动能容纳的资源量却非常有限,这就决定了进入课程活动的课程资源必须是非常精简的,课程活动只能吸纳最为高效的课程资源,因此,必须在浩如烟海的资源库中撷取最具有利用价值的一小部分。这就需要有效的课程资源筛选机制的过滤才能确立具有有效价值的音乐课程资源。

(一)实事求是的客观评估校内外的音乐课程资源。

不同的地区或学校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别,在音乐课程资源上表现为财力、物力、人力、民族文化、风俗状况、信息拥有量、自然资源等多方面的差别。因此,针对本地区本校所处的实际情况,对音乐课程资源进行调查研究,评估可资利用的音乐课程资源,建立课程资源的档案,掌握本校内外的音乐课程资源存在状况,才有可能开发出适宜的音乐课程资源。

(二)要以学生的需求和为课堂教学服务为准则遴选课程资源。

音乐课程资源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选用什么样的音乐课堂教学资源,要依据课堂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教材是实现每一堂课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它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具体理念和要求,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师生双边活动的重要依据。因此,音乐教师要首选利于解读和诠释教材内容的音乐教学资源,锁定有利于突破和把握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的课程资源,并在选取的过程中不断与教学目标对接,做到有的放矢。教材与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断层,音乐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衔接、寻找结合点,使学生借助教学资源获得主动的发展。因此,音乐教师要把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准则,课堂教学资源最终是为促进学生发展服务的。教师要对学生的兴趣、需要以及各自的不同发展需求等情况做出明确的评估,使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明确的指向,促进音乐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要比较课程资源的成本,选择合适的呈现方式。

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不能采用“拿来主义”的态度,而要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进行艺术的整合,找出适合教师和学生需要的呈现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对于可资利用的音乐课程资源,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呈现这些资源,怎样使用和利用才最符合经济有效的原则。

例如,随着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特别是新世纪网络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使用,笔者亲眼目睹了许多初中音乐课中,尤其是公开课的精美课件的使用,有一些音像资料在课堂上产生了效果,可是多数的“精彩”课件与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需求相去甚远,使教学资源流于形式,形成程度不同的浪费。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课堂上各种乐器的利用等,如果不认真考虑呈现的方式方法,教学中如果不能把握好教学内容决定教学形式,教学资源的使用应从教学目的和效果出发等基本准则,就会走入形式主义的误区,同时也造成时间和经济的巨大浪费。

(四)要建立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奖励、监督和评价制度。

学校领导对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视,能极大地调动音乐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要建设合理的奖励、监督和评价开发利用音乐课程资源的机制,大胆鼓励音乐教师开发利用校内外各种形式的音乐课程资源。

(五)建立音乐教学的课程资源库,扩大课程资源的筛选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