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空乘服务礼仪的重要性范文

空乘服务礼仪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空乘服务礼仪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空乘服务礼仪的重要性

第1篇:空乘服务礼仪的重要性范文

1空中乘务专业人文素养的现状

航空公司对空乘人员的人文素养要求较高,作为一个服务性岗位,空乘工作面向于世界各国旅客,乘务员与旅客之间彼此有着语言、文化、信仰、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这就要求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必须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心理承受力、自我管理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等。从人才培养的角度,不仅要培养其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还应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让其具备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责任感。目前,空乘专业学生多为90后独生一代,良好的经济条件和备受宠爱的成长经历,让他们往往个性鲜明,性格开朗,个人意愿强烈,喜欢交际,乐于接受新生事务。但另一方面,遇事缺乏主见,比较情绪化,容易忽略他人感受,独立能力和应变能力不强。由于空乘专业的特殊性,学生在校期间会经历航空公司的严格筛选和考核面试,部分学生的自卑怯懦、不善沟通,团队合作意识的缺乏,均与航空企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本专业学生就业期望值普遍很高,社会对专业教育的评价主要是看就业率的高低,而“上机率”也是学生和家长选择该专业的重要指标。笔者通过专业调研,发现部分学生对人文素养的基本内涵了解不具体,普遍认同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性,但对如何提高的途径不明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容易过于强调专业技能教育,而在人文素质、社会学科教育上往往不太重视,表现在部分学生在文明行为,文化思潮方面意识淡薄。

2开展人文素养培育的意义

目前,我国的空乘专业学历教育主要以大专为主,在三年的学制中,大一和大二阶段主要进行大学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大三时学生就即将进入企业实习,因此在校学习时间较为短暂。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上,往往呈现出两种状态:一是认为空乘专业作为一个服务应用型专业,应将专业知识的学习放在第一位,认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对今后在空乘岗位的实习就业息息相关,因此对人文类课程不太重视,忽视个人人文素养的提高;二是有的学生认为即使自己选择了就读空乘专业,但由于该专业在就业面试中的巨大竞争压力,对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具有不确定性,需要依托学校教育的平台去实现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而不仅仅限于专业课程的学习,这部分学生虽然总体上认识到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但对提高人文素养的途径并不明确。航空运输企业对空乘专业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强调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也对人文素养等方面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的利用校园环境,对空乘专业学生开展人文素养养成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将人文素养内化为学生人格、气质和修养,成为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这种内在品格将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规范其文明行为,提升综合素质。

3人文素养培育的途径和措施

空中乘务专业人文素养的培育需要结合本专业学生的特点和民航企业对乘务员素质的要求,通过学校的一系列系统化、综合性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为学生适应未来工作岗位和职业发展的打下重要的基础。

3.1完善课程设置,加强人文基础课教育

空乘专业学生既要具有健康的体魄、美丽的外在形象、扎实的专业技能,又要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厚实的人文素养积淀,这就需要教师在课程设置、资源配置、师资配备等方面保证人文基础课教学的需要。通过对这几年教学实践的开展和毕业生信息调研反馈,学生对开设的如艺术鉴赏、世界历史及文化、哲学、等人文学科课程接受度较高,特别是本专业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普遍认为该类课程的开设为其建立较为系统的人文素质奠定了基础。在人文教育的课程形式上也进行了一些改变,除了课堂教学,还开展了人文大讲堂等系列活动,定期邀请人文教育专家、新锐学者开展如“爱拼才会赢———台湾那些事”、“社会背景下职院大学生的成长”等主题讲座,通过独特的视角让学生感受宝岛文化,剖析当前社会大背景中存在的一些不良问题及其成因,如何实现精神突围,肩负自己的责任,用于担当。人文大讲堂是课堂教学之外的有力补充,使空乘专业人才的培养在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实现精神引领和人格教化,调动学生了学习的积极性,讲授内容的与时俱进、微信的灵活互动,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3.2在专业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

专业课程作为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倍受学生重视,其教学学时也占据了学生课程的大部分比例,如何在专业课程中贯穿和渗透人文教育的精神,是指导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思考、改进的过程。学生在一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获得了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能收获思维方式上的改变,树立职业意识和责任意识,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是教育者的情怀。例如开展了一专业一舞台的职业技能大赛,在一学期课程结束后,通过职教展示活动的形式,将教学成果进行展现。如本学期的形体舞蹈课程考核,以专业课堂的汇报演出形式呈现,比赛不仅是空乘专业班级之间的竞争,也是空乘专业学生的自我突破。教师利用专业课堂,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舞蹈文化,更将空乘专业的职业特点编入了舞蹈作品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沟通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气质和团队合作意识。

3.3以职教文化周为载体,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校园环境的人文氛围,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轻松舒适的教学、学习环境,开展一些具有专业特色的文化活动,是实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迪的重要形式。师生所共有的文化心态和文化生活方式,不仅能活跃校园气氛,增进师生沟通,是学校校风、学风和教风的外在表现,也可以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服务意识,对学生具有陶冶情操、塑造自我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结合学生的专业特长和时代特点,在旅游职教文化周活动中开放了模拟客舱,邀请小学生们参观并担任小旅客,空乘专业学生作为航空公司人员提供一系列旅客运输服务工作,让旅客在的专业实训室感受乘机全过程;还举办了参与蛋糕DIY、感受茶文化等活动;在花艺大赛中,学生将自己的插花作品进行展示并参与义卖,通过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的举办,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人文氛围。

3.4加强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打造精品人文活动

根据空乘专业学生的行为特点,以社会学科、人文科学为基础,安排了专门的职业素质养成活动,学生形体、礼仪、仪容仪表必须符合职业规范的要求,展现空乘人员气质高雅、举止大方、仪态端庄、文明亲和的形象特征,通过承担社会大型活动的礼仪接待、会务服务等工作,不断强化空乘学生的个人素养。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早操、课堂考勤、规范化着装、文明举止均纳入学生考核内容,同时,职业素质养成训练有利于学生责任意识、纪律观念的完善,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不断增强学生沟通、交际、交往、合作能力。同时,通过空乘技能大赛、礼仪大赛、演讲比赛等精品人文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是人文素质养成中最直接、有效的环节,学生在服务实践中可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能力。在常规教育模式外,我们结合实事特点,学生广泛参与不同主题的教育活动,如爱心捐助、诚信应考、低碳生活等,在活动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内化,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公民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以亲身体验促进人文素养的提升,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3.5开展心理行为训练,体现人文关怀

第2篇:空乘服务礼仪的重要性范文

第一次远离家人的呵护出远门,心情无比激动。途中老师告诉我旅行的意义不仅在于要会“旅”,更要会“行”。“旅”就是要观察和欣赏身边的景与物,“行”就是行万里路。经过交流,让我觉得老师与我们不仅是师生,更是朋友。

在拍摄地点,身着正装的我们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拍摄常常反复多次才通过,可是大家丝毫没有怨言,与摄制组积极配合。浓浓的礼仪文化气息深深地吸引了我,那些宫廷元素、宗庙元素、士族礼制元素、祭祀元素,无不内涵深厚,美哉!

这次我们在孔庙等地不仅受到了古代礼仪文化的熏染,增加了我们对古代文化的认识,也更好地理解了学习礼仪与传承礼仪文化的重要性,这些认识和学习也为我们今后的工作面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我们变得更加有自信。3天的相处也让我觉得来自不同家庭的我们就像是一家人!短短几天的时间让我学会了细心、耐心、团结与合作,也让我在传统文化殿堂里更接近礼仪!

13空乘1班 封芸莲

礼在航校,美在中华!

我怀着敬畏之心走近曲阜孔庙。2000多年来,孔庙历经了多次的重修、扩建才形成了如今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我们先后游览了圣时门、金声玉振坊、大成殿、圣迹殿等主体建筑。

参天的古木,如茵的芳草,使我们心旷神怡。其中的每一棵大树、每一朵小花、每一株小草甚至是每一缕空气都让我觉得充满历史的厚重感,真是高深无止境。大成殿中高3.35m的孔子像让我对儒家思想的崇敬又更深了几分,我们在孔子像前虔诚地行了拜师礼。

拍完孔庙,镜头转向泰山。一路上中天门、南天门、天街、玉皇顶,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最后。山上烟火缭绕,天街中人头涌动,山顶上数不尽的名人题刻,无不体现着泰山在人们心中无比崇高的地位。我印象最深的是在登上玉皇顶上的那一瞬间,那种天地自然所带给我的震撼感是无法用任何语言能够去描述、去形容的,我体会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情怀。往常需要抬头仰望的一切,如今显得何其渺小,渺小到所有的物体都如同蝼蚁般,只需一低头就能一览无余。心胸也被无限地放大,再放大,此时,我把泰山装在心中。待走时,我对着泰山大喊:“泰山我来啦!”这也算是留下一段

纪念。

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山东,结束了为期3天的拍摄。我们体验了做一名小演员的甘苦,了解了传统文化,感受了齐鲁人民的热情豪爽。一路上,我们也以自己的表现展现着我们航空服务学校的礼仪风采。我们为身为航校学子而骄傲!礼在航校,美在中华!

13空乘2班 卢佳

焕发不一样的自我

3天的旅程,我们的足迹遍布了孔庙、泰山、岱庙等地。每一个地方都让人十分留恋,虽然很累,但我们累并快乐着,学习到了许多。

第一次参与微电影拍摄实属新奇,紧张在所难免,在镜头面前总会显得不太自然。在导演和摄像的指导与帮助下,大家逐渐放松了,顺利完成了几个地方的

拍摄。

这是一次全新的体验,不同于以往参加的表演和考察活动。这次,我们每个人在镜头面前都成为主角,这才了解了拍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需要你的台词、特色、表情、动作的综合表现。那种单独面对镜头的新鲜感、紧张感,完成拍摄的释放感,都是平生第一次,令我难忘!但愿以后再有机会经历。

当我们登上顶峰的那一刻,我们都带着自豪与骄傲,向着未来呐喊,释放自我!对于这一天的拍摄,氛围和心情相比在孔庙都轻松了不少。也许是这泰山美丽的风景,也许是我们11人同心在一起团结一致,让我们都焕发出了平时那个不一样的自我。在岱庙,王安石给苏轼留下上联求偶:“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这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我们的住宿生活也是一件乐事。大家围坐在一起看电视,嘻嘻笑笑;躺在床上,想想心事;站在床上,高声唱歌,我还牺牲自我为我的同伴抵挡了蚊子的侵袭。

通过这次的活动,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是一种很好的体验与历练,我很高兴能有幸参加了这次的礼仪寻根之旅!

13空乘2班 陆诗佳

在旅程中成长

4月的一个中午,我参加了一个礼仪活动的选拔,通过选拔,培训后就能有去山东拍摄微电影的机会。很幸运,我通过了面试,为了把握这次宝贵的机会,在接下来的考核培训中我更加努力。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探寻礼仪之根。老师特意选了《论语》中有关礼仪的名言作为我们第一个考核项目,要求熟练背诵理解。为了完成任务,我利用课间、晚课期间努力学习,我发现如果单单只是背诵并不能很好地讲述,就尝试将书面语言转化成自己的话。一番努力后我终于能流利说出所要求的内容,通过了培训和考核,获得了去山东考察的机会。

第一天,在宏大的孔庙古建筑群中来来回回拍摄取景,整个人累到快崩溃了,班长一直在鼓励大家,为我们加油打气。作为队伍中为数不多的男生,我当仁不让帮同学拿行李。

泰山是我心中向往已久的地方,登上泰山之巅,是我从小的心愿。为了多争取拍摄时间,我们要乘缆车上山。可恐高症挡在了我面前,我想过要放弃,改为“人力上山”,但这样就会大大拖延拍摄计划,时间不允许。最后我还是咬咬牙,过了这个坎。在泰山之巅,看着山下的风景,一切显得那么渺小,人类更是如此微不足道,心情不由得有些失落,但凭空翱翔的小鸟,花丛间飞舞的蜜蜂却启迪着我,对啊,就算我们再弱小那又怎么样,只要努力过好每一天,能有着自己的目标并奋力挺进,让生活多姿多彩,那么此生也就没有遗憾了。

3天的旅程短暂而完美,留下的是不舍的情谊,是难忘的印象。旅程磨练了我的意志,让我体会到了团队的重要、友情的温暖,收获了旅行中的成长!

13空乘3班 虞哲伟

文化伴我行

第3篇:空乘服务礼仪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旅游专业 职业形象设计 现状分析 课程改革

我院作为全国较早在高等职业院校开设职业形象设计课程的院校,在相关的专业教育层面的教学中配备专业骨干教师服务旅游系所有专业学生。实践证明:职业形象设计作为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方面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但由于职业形象设计发展的时间短,课程体系还不尽完善,需要时间在市场需求下共同进步。

一、职业形象设计现状分析

1.职业形象设计的现状

职业形象设计是个人面向职场全方位表达自我而形成的一个综合印象,是对于职场表达方式的探讨,依据个人生活和工作的环境,通过全面的分析、合理组织、规划和设计的恰当表达方式。旅游行业是非常注重职业形象的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的理念形象意识和相关形象水准往往是各旅游企业在选拔人才时的重要衡量标准。

目前我国的职业形象设计行业在我国还属于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其中涉及到心里学、美学、人文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还涵盖着服饰学、色彩学、职业发型设计、化妆造型设计等领域的内容,属于跨学科综合性专业。虽然行业里有一些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开创了形象设计行业的规律系统,能对个人设计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在一些化妆、色彩、搭配、交际礼仪等环节的方法与规律中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也为形象设计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但目前国内大多数职业形象设计人员并不具备整体策划的能力,往往是从自己专长的角度去理解和操作,过分地注重立竿见影的商业效果,将形象设计简单化为化化妆、换换衣服、拍张照片的模式。设计师急于求成,消费者注重快速产生很好的效果,甚至自己对所需的形象都没有整体的概念。职业形象设计整体还仅停留在简单的表面层面上,脱离了现实情况,也就没有说服力了。目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催生的在职业形象设计方面,各大企业行业的需求却是巨大的。许多职业人士目前亟需掌握有关国际化的职业形象设计方面的知识。

2.职业形象塑造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随着旅游业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旅游企业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需求在外在形象基础上的其他素质要求也不断凸现。有些酒店就专门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制定了一些特别的政策,以便企业能够更加方便地挑选和培养适用于企业的人才。例如,深圳宝利来大酒店在我院挑选学生时就以良好的外形及较好的英语口语为主,在整个实习期间如果能表现优良就可以享受正式员工的待遇。然而,从整个行业来看,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比较优势往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和过程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在初选的时候,企业还是会以形象特别是外在形象作为选用相关学生的首要门槛。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奥伯特•麦拉比安的研究,他发现人的印象形成是这样分配的:55%取决于你的外表,包括服装、个人面貌、体形、发色等;38%是如何自我表现,包括你的语气、语调、手势、站姿、动作、坐姿等等;只有7%才是你所讲的真正内容。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第一印象论”或“首要效应”,无论它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大部分人都依赖于第一印象的信息,而这个第一印象的形成对于日后的交往决定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二、高职职业形象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与误区

现有的行业和院校对课程的认识上还远远不能达到理想状态的要求,院校培养系统与学生自身目标之间仍然存在差距;行业、企业、学校、学生各自对职业形象特别是整体职业形象的观念和认识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应该看到,绝大多数职业院校的旅游专业在培养学生时都不同程度地关注到了学生职业形象的培养和塑造。然而,在对课程的认同及定位方式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和行业内部对这个问题还没有形成有影响的共识

在我们的调查中,有78.3%的人对旅游职业形象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把旅游职业形象等同于一般的仪容仪表要求。其实这只是旅游职业形象的一个显性因素,这和整个社会对旅游服务的看法以及社会、经济大环境有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观念也在变化,旅游职业形象在仪容仪表形象、行为方式形象和专业理念形象方面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和发展,从而将形成层次更分明,内涵更深厚的整体职业形象概念。

2. 学生对职业形象设计的整体认识模糊

大多数学生对准职业形象的内容和培养的方式都没有形成明确概念。特别是没有把仪容仪表层次之上的行为举止、职业理念两个层面的认识统一起来,形成整体形象概念。虽然旅游专业的学生要注意仪容仪表,但应该怎样注意,注意到什么程度,特别是作为高职的学生在这个问题上认识都还比较模糊。不知道行为举止与专业理念形象是融为一体的整体职业形象,而在院校里,相关课程的开设,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实习实践管理等工作各有分工,各自为政,难以形成整体的职业形象教育氛围和各自相关的目标层次。在我们的调查统计中,只有27.12%的学生对此有一定的了解,认为行为举止与专业理念是属于形象设计的整体范畴。

三、职业形象设计课程定位

1.课程内容与层次

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形象塑造是一个大系统,包含仪容外表、行为举止和专业理念三个子系统,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层面、提高层面及专业素质层面这几个方面。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分为仪容仪表、行为举止和专业理念三个层次的内容。

仪容仪表层面是基础,要通过形体训练课、化妆课、色彩搭配与着装等课程的开设和大量的实践训练来实现把学生培养成能够按职业要求适当合理修饰外貌的目标。培养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合理修饰自身外表的眼光和能力。

行为举止和基本操作技能是提高层面,可以通过各个专业的专业课,比如,航空服务专业开设的空乘服务礼仪、空乘服务沟通与播音技巧、酒店操作技能等课程都占有极重要的实践比例。课程的交叉性也达到了30%左右,在顶岗实习中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操作能力,在课程教学中突出行为举止规范,不断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言行,营造相应的氛围,促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相关规范的自律意识和习惯。培养的重点是操作规范和行为举止规范。

专业理念层面的培养是整个职业形象塑造的灵魂。这也是我院旅游专业学生的重点和难点,是前两个层面培养成果的内化过程。通过对各个专业的专业课程,例如导游实务、酒店督导管理、客舱综合实训等相关课程的学习,进一步为职业形象的改良和完善提供思路和指导。这是职业形象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的升华过程,是整个职业形象塑造的核心。

客观的说,职业形象的塑造是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不会也不可能只由院校教育来完成。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职业形象塑造最初和最重要的一部分,院校教育的作用是将来学生进入行业后企业、行业培养所不可替代的。系统地、观念化的院校教育和培养是学生在进入行业之后,通过工作实践逐步外化和提升的。

2.课程定位

我院作为高职高专类的院校,在不断完善和提高职业形象塑造,培养对象的定位以仪容仪表层面为基础,行为举止及操作技能为主,理论上提高专业理念形象为辅。突出行为形象的培养和塑造,以学习职业形象设计的理论和知识,掌握职业形象设计的技能,打造优秀的职业形象,给初入职场的学生带来更多的自信和机会。

3.课程建设思路

目前,不少职业院校旅游专业根据行业需要,开设了《职业形象设计》课程,旨在通过对旅游服务人员的职业装扮、形象塑造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职业服务人员的化妆方法,掌握专业形象塑造的实质,锻炼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为其将来从事旅游服务员工作发挥真正意义上的指导作用,在与旅客的沟通与交流时提升专业度,将自己塑造成为职业人士。该课程理论部分为16学时,实训部分为20学时(特殊专业还可适当增加课时)。在旅游服务专业教学中,实训尤其重要。例如,航空服务人员的基础妆容和客舱妆容的学习,仅仅靠理论教学,哪怕是辅以醒目清晰的图片和教师准确而详细的讲述,其效果也只是纸上谈兵,远远不如学生在日常光照和模拟客舱中几分钟的实践领悟。经过实训,学生能够更准确地掌握不同灯光下最合适的妆容。

另外,仪态、体态、语态教学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礼仪和形体训练也是旅游服务专业很重要的课程,这两门课程能够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礼节礼貌知识,提升气质和修养。同时,在实际工作中,旅游服务人员的坐、立、行、走,以及手势礼仪知识运用,都要配合得体的妆容、发型来完成,比如,航空专业学生不仅要练习在客舱狭窄的过道中始终保持优雅的姿态,还必须保持完美的妆容、发型,以及在打破生活规律的高强度服务工作中保持良好的状态。试想,服务人员因工作压力过大,造成脸上布满粉刺或青春痘,那么,这样的职业形象会给顾客什么样的观感?因此,服务人员必须依靠各类化妆手法、发型、护肤、美甲等常识,进行自我保养休整。这些内容的学习更要通过更长时期的实践体会,通过教师的个别指导和自己长期的课后监督和巩固,才能有好的教学效果。

课程建设和实践训练相结合是院校职业形象塑造的主要形式,相关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系统掌握整个专业体系的各种知识,构建合理完整的知识体系。旅游职业形象塑造是以完整知识体系为基础来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课程建设的作用尤为重要:《服务礼仪与训练》、《旅游公关关系》、《色彩与着装》及《酒店督导管理》等与职业形象直接相关的课程如何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又相互补充是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时需要关注的问题。同时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民航概论等课程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注意加强对职业形象的塑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引导。

其次,实践教学是旅游专业学生进行职业形象塑造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分两个层次一是相关实践课程的学校教育,二是到旅游企业进行见习、实习和实践。我院旅游系是循岗导教2AB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在校接受教学一年半,在第四学期安排旅游专业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半年,最后回到学校查漏补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课程教学学习中的形象塑造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体会和实践旅游企业对职业形象的真正需求,以明确今后改进和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时相辅相成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在学生的职业形象塑造中式不可替代的,两者互相结合,共同为塑造学生的职业形象提供有利的理论与实践支撑。

4.课程改革构想

(1)加强旅游职业形象督管。为了培养学生的气质、服务意识,以及提升职业形象,在校期间,学生都要严格穿着制服、黑色皮鞋,女生盘头、化淡妆,对于着装不整的学生,必须严肃处理,加强管束。

(2)加重实训比例,进行课程改革。我系的“循岗道教2AB”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合理的体现了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再学习。在经历了实习教学后能较好的体会到在实际工作中,旅游服务人员的坐、立、行、走,以及礼节礼貌知识运用,都要配合得体的妆容、发型来完成,学生不仅要练习基本的化妆技巧及优雅的姿态,还必须练习职业装扮的站姿、走姿及相应的职业技能,在打破有生活规律的高强度服务工作中保持良好的状态。因此,他们必须依靠各类化妆手法、形体、语言交流、礼仪等常识,进行自我保养休整。这些内容的学习更要通过长期的实践体会,通过教师的个别指导和长期的课后督导和巩固,才能有好的教学效果。

职业形象设计课程的实训教学中,可以先采取分段分项目的训练方法使学生更加熟悉课程的各个环节和技巧,尤其是不同专业的形象塑造课体系,应该是不同的教学方案及内容,同时进行课程内容的有效扩充,提升学生的品味和修养。比如,增加西曼色彩学的内容、插花和茶艺的内容、打造形象基础架构的内容;通过“点对点”辅导,利用专业工具为学生进行个人色彩、款型、风格的诊断;针对学生的空乘制服,设计出对应的彩妆“色卡”;同时,根据学生的脸型,分析出适合的妆面和发型等。

(3)加强教学中的教师讲评。讲评可分成三种形式:教师在训练中的讲评,测试后的讲评,学生互相讲评。在实训中,每个学生掌握技能的程度是不同的,教师无法做到为每一位学生平均分配指导时间,可以让学得较好较快的学生指导稍微差一些的学生,在课后进行互相评价,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相互帮助也可以调动学生课后练习的积极性,一举两得。

总之,高职职业形象塑造是一个持续完善的过程,高职学生能否成功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关键在于社会、企业、学院及学生个体的共同努力。我院旅游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将从事服务和接待工作,在专业学习的早期就接受职业形象设计方面的知识和培训有利于职业意识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提高,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成功奠定必要的基础带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吴雨潼:职业形象设计与训练[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2]徐晶:现代职场形象设计[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3]唐树伶:服务礼仪[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第4篇:空乘服务礼仪的重要性范文

1.1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为民航高职教育培植行业职业道德提供了政策条件

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健全政府统一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分工明确,统筹有力、运行协调的管理体制,促使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实行产教结合,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与企业密切联系,培养实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产教结合要求教育与产业保持密切联系,教育发展规划要体现产业发展规划,教育的内容要反映产业的内容,教育的培养规格要反映产业的员工标准,教育的供给要满足产业的需求,教育界和产业界始终要保持良性互动。民航业的职业道德反映了民航业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产业经济对劳动力的内在要求。国家“十二五”规划强调把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也是产教结合的另一种表述。产教结合使得教育与产业紧密结合,从而使教育成果符合市场化的需求。而行业职业道德是产业需求和产业标准对人才培养的浓缩性要求。行业职业道德植入到民航高职教育之中,正是产教结合的内涵体现。通过民航职业道德思想的植入,厘清行业发展的现状,凸显行业发展需求,为民航高职教育提供了教育方向和教育目标。这种模式也符合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使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国家规划发展教育方针。

1.2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为民航高职教育培植行业职业道德提出了要求

在20世纪,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级应用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操作型和实用型人才”。这种培养理念对物质匮乏、生活处于贫困线的中国人来讲发挥着巨大的经济作用,为中国的全面发展培养了大批技术性人才。事实上,高等教育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高等院校结合为具有培养人才主导功能的有机整体。在人才培养模块上,教育只注重人才的实用性,而忽略人才的系统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培养,这无疑是与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高职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必然与所在国家的发展和环境息息相关。中国正在从一个贫困落后的农业国家向中等发达的工业国家转变。高职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实现人们更高质量的就业和终身发展、为了本地区更高水平的小康和现代化而存在。2007年教育部制定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加快培养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2010年教育部制定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指出:“按照遵循规律、服务需求、明确定位、系统思考、整体设计、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完善职业教育的层次、布局和结构,健全制度、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加快形成服务需求、开放融合、有机衔接、多元立交,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系统培养初级、中级和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从这两个发展纲要看,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目标有了很大的提高。高职教育已经从单纯注重技能型的培养目标转变为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全方位发展的培养目标。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立足于学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现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民航高职教育培植行业职业道德,体现了现代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

民航高职院校是以民航业为背景的一所高职院校,是培育具有行业技能性和应用性的人才,通过民航高职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但是,仅仅具备一定的动手应用能力,而没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创新能力,是很难胜任民航业的专业岗位。民航业拥有多种类型的工作岗位,每个岗位的特性都不尽相同,但大部分的岗位都强调员工工作认真细致及对突发事件的灵活处理。单纯只具有岗位的技能性,是不足以胜任这份工作。而员工的这些生活品性,都能从行业职业道德中培养出来。因此,民航高职教育培植行业职业道德,既是现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也是行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从可能性上看,工学结合、校企对接为民航高职教育培植行业职业道德提供了平台。国家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建立开放沟通的职业教育学历、学位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工学结合、学分认证为基础,创新学习方式,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行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企业根据用工需求与职业学校实行联合招生(招工)和培养。”工学结合、校企对接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模式。高职院校以行业标准为基础,按照市场化需求,培养符合社会和企业发展需求的大学生。高职教育应依据企业要求不断调整课程安排、课程设计和实验实训,以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工学结合就是要求学生把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促使学生工学相长,成为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这种模式既具有国际职业教育的普遍规律,又具有中国职教特色。而民航高职教育培植行业职业道德,是工学结合、校企对接的一种表现形式。民航业职业道德是关于民航业员工的精神状态、精神品质的总和,是指人们在民航业工作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会道德在民航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属于自律范围,它通过公约、守则等对职业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规范。因此,民航业职业道德可以反映行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通过民航业职业道德渗透性教育,学生对企业有一定的认识,可以把学校的学习与企业的要求紧密结合在一起。民航业职业道德教育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对接,把企业的具体管理规范引入到课堂中,使同学能深刻感受到以后生活和工作的环境,能更快融入企业中。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实行的是“2+1”教育模式,即2年在学校接受理论教育,1年在民航相关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种工学结合、校企对接的办学模式,为民航高职教育培植行业职业道德提供了现实的平台,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行业职业道德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培养行业职业道德在工作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2民航强国战略是民航高职教育培植行业职业道德的宏大目标

实现民航强国战略是民航高职教育培植行业职业道德的宏大目标,从行业战略发展看,行业的发展既需要先进的技术、良好的设备,也需要优异的人才队伍。这些人才队伍自身的素质涵养、职业道德的高低决定着民航业在国际地位的崛起。从必要性上看,民航的国际竞争力与民航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相一致。随着国家的发展和改革步伐的加快,国际化的轨迹越来越明显。民航的发展速率是反映一个国家国际化的重要指标,民航强国梦是中国梦的内涵之一和延伸,是中国国力强大的综合体现。因此,民航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关系着中国走向世界的脚步。民航国际竞争力包含技术指标、发展指标、服务指标、人员素质指标等,这些指标都与行业职业道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民航业职业道德对提高行业从业人员职业素质,提升行业从业人员的企业归属感,规范行业相关的制度,落实行业法律成效,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建立一套适合民航发展的行业职业道德体系,有助于提高我国民航业的发展,提高民航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整个行业在国际的影响力。在西方国家,民航的发展已经日益成熟,卡塔尔、迪拜这些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A380客机40多架,欧洲国家如英国、德国就更多了,而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A380则不到10架。2012年的数据显示,中国的A380在国内航线还是处于亏损状态。由此可见,中国的航空业仍处于发展期,成长的空间比较大,但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民航国际竞争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才能看到成果。民航的良性发展需要行业职业道德作为指引,通过行业的职业道德指引,民航业的科技研究才能不断创新,民航业的服务体系才能不断完善,民航的人才才能充满活力。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民航业的人才争夺相当激烈,民航的国际影响力常常也体现在人才的培养上。行业的职业道德培养了行业从业人员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个人品质,培养了从业人员把安全稳定作为行业生命线的严谨个性,培养了从业人员谦虚认真的工作作风。总而言之,行业职业道德与民航的国际竞争力息息相关,民航业的长效发展需要行业职业道德的引领。民航高职院校注重加强与行业单位的合作。为了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为了学生有更多的实习机会,民航高职院校除了和国内的航空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以外,还同国外的航空公司签订协议,如卡塔尔航空、阿联酋航空、加拿大航空,等等。通过中外航空公司的比较性研究,按照行业标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也有利于为我国民航业的高速发展培养出优秀的人才。通过国外和国内的航空服务、航空维护、航空建造等方面的比较,总结出具有民航特色的行业职业道德。利用行业职业道德,不仅能培育出民航业各个岗位的优异人才,还能提升民航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为中国民航的国际影响力打下扎实的基础。从可能性看,首先,通用的航空服务需要民航职业道德的支撑。

民航业在公众视野里,多以第三产业或者是服务业呈现。全球的通用航空公司都在争抢世界的客源。在旅客的心目中,哪家航空公司可以作为自己出行的选择更多取决于这家航空公司的服务质量,而这种服务质量的要求需要行业职业道德的支撑。行业的职业道德使得行业的企业文化得到伸展,使得企业能按照自身的要求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员工。在通用的航空服务领域,依据行业的标准,企业秉持“服务周到、热情大方、善于沟通”的服务理念,尽量满足乘客的基本要求,使每一位乘客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而各大航空公司根据其公司的企业文化特点,在服务顾客中各不相同。如加拿大、卡塔尔这些国家和香港地区,走得是家庭路线。他们创造的文化理念,让每一位乘客上了飞机后有一种回家的感觉,使他们身心都放松下来。而中国、韩国和日本等国家走得是时尚、青春路线。飞机上的乘务人员,一色青春靓丽。她们着装时尚大方,性格温柔体贴,懂礼仪、善笑容,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从而使客人忘记旅途的疲惫。这些企业文化的展现需要行业职业道德的支撑。员工没有基本的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企业难于把自己的企业文化变成现实的社会文化,难于将自身的文化理念向社会推广,难于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效应。行业职业道德不但丰富员工的精神世界,给予员工职业信仰,还能提高企业员工的执行力,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这个企业的全面发展。民航职业道德的支撑作用还体现在培养员工优秀的行业习惯上。在航空专机上,我们不难发现,所有的服务人员和工作人员都是面带笑容,态度亲切。笑容训练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一个相当辛苦的过程。专业的空乘人员,需要口含筷子长时间练习,以达到最好的笑容尺度。尤其知名的航空公司,对笑容的要求更为苛刻。在整个过程中,员工积极配合,努力完成企业布置的任务,攻坚克难,任劳任怨。这些正是行业职业道德精神的内在体现,充分发挥了行业职业道德的支撑作用。民航高职按照企业的要求,采取顶岗实习的方式,培养的学生送往企业的一线,再由航空公司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尤其在通用航空服务业,学生的顶岗实习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体系,使学生毕业后能熟练掌握各项岗位技能、岗位礼仪,为企业的发展节约了人才投入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民航企业的发展需要民航职业道德的指引。随着民航强国战略的实施,航空公司迎来了发展潮。航空公司竞争力的加强,需要行业职业道德的指引。航空公司从国外购买各种型号的客机,对客机的维护、管理以及整个航空公司的机组人员的建构等,都贯穿着行业职业道德。行业职业道德不像销售能产生即时的经济效应,它产生的效能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力量在起作用。如航空公司的地服部门,长期从事着旅客的接送和行李搬抬任务,工作单调而繁重,工作时间不稳定,常年两班倒,尤其是春运期间,他们为了广大的乘客能顺利坐上飞机回家过年,只能默默坚守岗位,在平凡的岗位中奉献自己的力量。在一次南航实习生的访谈中,有一位学生谈到:“作为不能回家的孩子,真的很心酸。但是当看到乘客们坐上飞机,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内心还是很感动。航空公司为不能回家的员工举行了各式各样的联谊活动,减轻大家思乡之苦,这些都让员工感觉自身存在的价值。”从这次访谈中,我们深刻感受到无论是民航企业,还是航空公司的员工,都遵从行业职业道德精神指引,从人性的原则出发,为社会创造更好的服务。这种价值体系不仅能促进航空公司持续快速的发展,还能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实现了从自我价值向社会价值的转变。

3民航业对高技能人才的期望和学生对民航业

的向往是民航高职培植行业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民航业的发展需要先进的技术以及资金的投入和人才的汇聚。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民航业对高技能人才的期望和学生对民航业的向往是推动民航业人才输送纽带的关键。而民航高职教育培植行业职业道德正是为民航业人才的供给提供了一个契合点。

3.1民航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是民航高职教育培植民航职业道德的显性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中国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类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理想、职业纪律、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职业作风都有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后现代化工业时代里,我国的民航业取得惊人的成就。2014年民航总局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是:全行业运输总周转量748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3.9亿人次、货邮运输量587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1.1%、10.5%和5.3%。通用航空飞行59.8万小时,比上年增长5.6%,基础建设投资780亿元。民航资源网曾公布一个数据,2014年春运期间,全国民航旅客运输量将达4200万人次,比去年增加10%。在航空业高度发展的黄金时间,民航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民航业的发展为行业类院校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在我国,行业类高校只有五所,分别是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和民航管理干部学院。随着近几年航空业的发展,这些行业类院校已经满足不了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尤其是服务于航空公司和机场的一线蓝领工人,出现了员工招工难、流动性大、专业背景欠缺、态度不端正等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与民航业本身所特有的行业特性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行业对员工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容易出现新员工因为承受不了行业压力而大量的离岗,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作为行业类院校,民航高职培植行业职业道德正是解决此类难题的良方。民航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具有高投入、高科技、高风险。毋庸置疑,民航业是一种把安全当生命的事业。在航空公司里工作,认真细致已成为行业人的基本共识,从业人员任何小小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空难发生。在航班将要起飞前,机务维修人员要对飞机零部件进行反复检查;机内服务人员要对机舱内是否存在危险品,各种飞机配套设施是否完善进行反复检验;机场安检人员要对乘客的行李进行反复检阅,这些工作都是为了航班能安全顺利到达目的地而做的准备。航空公司的地面服务和保障人员,经常要加班加点,晚上上夜班,常年出现三班倒的现象。航班延误的时候,还要忍受旅客的责备和谩骂,没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和奉献精神很难适应岗位的要求。而民航高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行业职业道德的价值观,把民航业的行业特点和行业标准融入到专业化教育中,使学生在大学教育中体会到行业的要求和行业对高技能人才的期望和需求。这方面正体现着民航行业对人才培养的目标需求。民航业对高技能人才的期望是培育具有奉献意识和创新性的企业从业人员,这也正是民航高职培植行业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奉献意识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职业道德上的体现,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人生价值是一个人在一生中对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和所起的作用,也是人的一生对社会、他人和自身需求的满足。奉献他人、奉献社会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对职业道德的客观要求。职业的形成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缩影,职业本身就是为协调社会生活、为社会发展而存在的,它的本质是从属于社会而不是从属于个人的。民航高职植入行业职业道德将职业道德对学生素质的影响扩大到平时的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精神品质,以达到民航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职业道德是促使这些职业内涵提高的精神动力和行为规范。高等职业教育与小学、初中、高中基础知识教育不同,旨在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和职业能力的培训,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实用人才。民航高职教育培植行业职业道德,是把职业道德渗透到职业教育中,把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专业职业性和道德人格性结合起来,客观上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大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且还要重视对大学生将来所要从事这一专业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以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明确自己将来所要担任的社会角色,深刻感受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确定良好的职业道德,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2学生的就业期望是民航高职院校培植民航职业道德的隐性要求

据2010年、2011年的数据显示,民航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率在95%以上,薪酬待遇相对比较高。因此,民航高职院校的学生近几年的就业期望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职业选择方面,学生倾向于有自我发展空间和物质报酬稳定的岗位,但是不能太辛苦。在职业理想方面,同学们存在思想困惑和错误认识。尤其是从事航空公司地面保障服务的同学,他们不了解工作的重要性和工作价值,对未来的发展前途和发展方向都存在较大的困惑。在职业态度方面,强调个人利益,敬业精神比较缺失。这些观念的形成,不仅是学生个人的因素,其中还掺杂了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民航高职职业道德的普及是对这种社会环境的消极因素的修正,培植高职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助于对学生的就业观念产生积极影响。不少高职学生对个人发展持现实的态度,他们关注眼前,对以后的职业责任很少考虑。通过职业道德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同学们在择业观上不但要关注工资待遇、工作环境,而且对劳动付出也要有所思考;在敬业精神方面,注重奉献意识,不以功利目的为主。在工作岗位上,加强实干精神。因此,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纠正了民航高职学生的就业期望,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了就业率。民航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时必须注意学生在实习、就业时就业期望的转变。因此,在整个职业教育过程中,高职院校从职业习惯、职业核心价值体系和职业教育实效等方面植入行业职业道德,培养学生对行业的适应、抗压和奉献能力,培养他们强烈的责任意识。从可能性看,首先民航高职植入行业职业道德是培养职业习惯的理论基础。民航高职院校是具有行业背景的高校,行业标准和行业要求决定着学校对人才的培养方案。在整个行业的要求下,学校管理采取着准军事化的管理模式,以安全稳定教育为主线,以工作岗位为培养目标,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行业职业道德的植入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有益于学生对工作性质的全面了解。通过行业职业道德的推行,加强学生责任感、危机感和社会感,使他们能提前适应这种行业压力的存在,有助于降低企业岗位流动性,为企业高效运行节约成本。行业职业道德本应是民航高职教育范畴之一,由于这种教育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没有得到学校和学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