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文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第1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自动控制技术;农业自动化

由于历史、观念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 我国传统农业机械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已远远不能适应农业的科技进步。近些年来, 自动化的研究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自动控制在农业上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例如,把计算机技术、微处理技术、传感与检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结合起来, 应用于传统农业机械, 极大地促进了产品性能的提高。我国农业部门总结了一些地区的农业自动化先进经验(如台湾地区的农业生产自动化、渔业生产自动化、畜牧业生产自动化及农产品贸易自动化)的开发与应用情况, 同时也汲取了国外一些国家的先进经验、技术,如日本的四行半喂人联合收割机是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装置在半喂人联合收割机中的应用,英国通过对施肥机散播肥料的动力测量来控制肥料的精确使用量。这些技术和方法是我国农业机械的自动化装置得到了补充和新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一系列适合我国农业特点的自动化控制技术。

1.已有的农业机械及装置的部分自动化控制

自动化技术提高了已有农业机械及装置的作业性能和操作性能。浙江省把自动化技术应用于茶叶机械上,成功研制出6CRK-55型可编程控制加压茶叶揉捻机,它利用计算机控制电功加压机构,能根据茶叶的具体情况编制最佳揉捻程序实现揉捻过程的自动控制,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茶叶机械上的首次成功应用。

1.1应用于拖拉机

在农用拖拉机上已广泛使用了机械油压式三点联结的位调节和力调节系统装置, 现又在开发和采用性能更完善的电子油压式三点联结装置。

1.2应用于施肥播种机

根据行驶速度和检测种子粒数来确定播种量是否符合要求的装置, 以及将马铃薯种子割成瓣后播种的装置等。

1.3应用于谷物干燥机

不受外界条件干扰, 能自动维持热风温度的装置停电或干燥机过热引起火灾时,自动掐断燃料供给的装置。

2.微灌自动控制技术

我国从20世纪年50代就开始进行节水灌溉的研究与推广据统计。到1992年,全国共有节水灌溉工程面积0.133亿m2,其中喷灌面积80万m2, 农业节水工程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灌溉管理自动化是发展高效农业的重要手段,高效农业和精细农业要求必须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采用遥感遥测等新技术监测土壤墒性和作物生长情况,对灌溉用水进行动态监测预报,实现灌溉用水管理的自动化和动态管理。在微灌技术领域,我国先后研制和改进了等流量滴灌设备、微喷灌设备、微灌带、孔口滴头、压力补偿式滴头、折射式和旋转式微喷头、过滤器和进排气阀等设备,总结出了一套基本适合我国国情的微灌设计参数和计算方法,建立了一批新的试验示范基地。在一些地区实现了自动化灌溉系统,可以长时间地自动启闭水泵和自动按一定的轮灌顺序进行灌溉。这种系统中应用了灌水器、土壤水分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水位传感器和雨量传感器、电线等。

3.自动控制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

第2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 自动化技术;综合环境;发展应用

中图分类号T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9-0126-02

自动化技术的开发,建立在先进的科学技术上,随着行业资源的优化发展,自动化技术得到大规模应用,体现技术自动化的优势。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改善市场环境,明确运行目标,规范运行方式,满足社会供电与配电需求。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水平,逐步成为衡量其应用的标准,发挥自动化的技术能力。电力与机械行业是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典型代表,正是由于两大行业的存在,促使自动化技术得到应用实践,在应用中规划技术的发展方向。

1 自动化技术的主要特点

自动化技术发展以及应用的过程中,体现明显的技术特点[1]。如:1)专业性,自动化技术可以提供专业的服务,不论是控制还是监督,都可体现最专业的水平,不会对行业造成不良影响;2)高效性,自动化技术提高行业工作能力,促使行业运行处于高效、快速的状态,确保整体运行环境的质量水平,体现自动化技术的效率特性;3)准确性,在自动化的环境中,优化各项信息,提供准确的运行方式,严格控制信息变动。所以,自动化技术在发展和应用方面,表现出积极特性。

2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结合自动化技术的运行实质,分析在综合环境作用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我国自动化技术有待提高,发展空间巨大,重点以电力环境和机械环境为背景,例举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2.1 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环境中的发展

2.1.1 配网自动化技术

电力系统的配网部分,实现GIS定位处理,结合地理信息,强化设备控制[2]。例如:电力系统出现配网故障,自动化技术协助配网迅速识别故障位置,自动得出故障数据、图表,提高自动化处理故障的能力。配网自动化技术强化用户结构,严格管理用户信息,完善配网故障的定位环节,有效判断用户用电的故障问题。

2.1.2 馈线自动化

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实现线路监控,有利于保障运输电荷的平衡性,及时记录线路故障,避免线路问题[3]。馈线自动化技术分为两类,第一,无通讯状态技术,农村电网中比较常见,此类馈线自动化技术在发展中,体现不足点,如:自动化技术对电力设备产生冲击影响,干扰设备运行,妨碍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第二,计算机参与下的馈线自动化,主要用于高运行标准的电力系统中,提高电网系统安全运行的能力,配合运行模式,提升自动化水平,实现隔离、监控等多项作用。

2.2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环境中的发展

2.2.1 机械集成自动化

集成自动化的发展是机械制造的新领域,集成多项计算机技术,辅助机械制造,确保机械制造更为准确,体现高精度制品。例如:数控集成,利用计算机控制数控信息,以自动化系统为运行中心,集中控制多项数控操作,由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数控领域的灵活性不断提高,既可以实现自动控制,又可以实现自动装配。自动化技术在机械集成中的发展非常明显,取缔大量传统技术,稳定机械生产环境,提高生产制造的能力。

2.2.2 柔性应用

柔性能力是机械制造的特殊能力,有效适应需求变化,满足机械市场。机械制造处于多样化的市场,承受快速的变化和改进,基于自动化技术的柔性应用,机械行业根据制造需求迅速做出反应,保障制造零件的精密性,结合机械制造的内外环境,提升应变水平。自动化技术在柔性应用中的发展,体现信息可靠性,促使机械制品达到个性化制造的标准。例如:传统机械制造只能提供特定服务,诸多客户要求无法实现,为适应现代化的市场竞争,机械制造加快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规划客户需求,提供高标准的机械制品。

3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力较强,体现高效的稳定性,分析自动化技术在现代行业中的应用。

3.1 仪表控制

仪表是现代行业运行的主要构成,因此自动化技术在仪表控制方面的应用较为明显。例如:智能监测仪表,为现代行业提供可靠的信息,分析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结合自动化技术,取代传统仪表,监测仪表的精度等级较高,有效支持电力分配,避免出现控制问题。电力企业非常注重电量供应,利用自动化技术,严格控制电量,提高电量运行的质量。目前,电力企业推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满足仪表控制的需要,自动化技术还可改善故障判断能力,通过仪表感应系统故障,迅速传输故障信息,切断故障传播。仪表属于精密零件,如果缺乏高效的处理能力,不仅影响仪表本身使用,对行业系统也会造成一定的运行负担,所以积极应用自动化技术,提高仪表控制的能力。

3.2 安全领域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取代很大一部分人力资源,特别是在相对比较危险的操作环节,利用自动化技术,保护人员安全。例如:某大型焊接企业,作业人员处于高危环境内,工作负荷量大,导致作业人员处于疲劳状态,该企业由于人为失误,引发诸多安全问题,直接影响该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该企业积极发展自动化技术,主要应用在比较敏感的安全领域,实现自动操作、自动指导,取代危险环境中的人工作业,由此既可以提高该企业的安全能力,又可体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水平,提升该企业的社会地位。由此可见:自动化技术在安全领域中占据一定的应用比例,一方面关系到现代行业的安全发展,另一方面联系行业效益,保障企业运行处于安全状态。

3.3 数据处理

自动化技术在数据处理方面的应用规模比较大,体现在诸多行业。数据是现代行业的主体内容,属于不可缺少的部分。大多数企业的运行由数据反映,自动化技术实现共享和整合。共享实现不同属性的数据集中处理,促使工作人员可以在共享的环境中处理企业数据[4]。整合是数据处理的一种能力,自动化技术确保数据整合准确,完善企业数据。

4 结论

自动化是现代技术的发展方向,优化行业运行,自动化技术融入多领域技术,积极利用计算机系统,表现出自动、智能的特点。自动化技术在综合环境中的应用,得到不断发展,深入各个方面,体现自动化技术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效益,提高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水平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综述[J].科技信息,2012(23):19-21.

[2]朱淋.浅论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力[J].科技风,2011(4):16-18.

第3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机械自动化;发展;应用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0.200

机械自动化技术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逐渐在机械制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机械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机械制造业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对国民经济的各个生产部门有着巨大的影响。机械自动化作为社会生产力的后起之秀,其对国家经济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引来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要想促进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就要根据事实从基础抓起,重视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实用性以及配套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并逐步实施。同时积极发展低成本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借鉴国外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之路。可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突破,未来机械自动化技术还会给社会带来更多的人们意料不到的惊喜。

1 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机械制造业的企业虽然数量众多却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很多企业大大落后于现代水准。手工劳动在经济生产中仍然占据了较大比重,企业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少,不仅在数量上与发达国家有着显著区别,而且先进度低,质量、品种以及使用效果等都与世界先进水平有着阶段性的差距。可见,要想促进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的长期稳定发展,必须落实好相应的基础工作,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我国基本国情,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机械自动化道路。

工业发达的国家多采用计算机进行管理,且对生产模式的更新发展、组织以及管理体制的重视度高。相比于其敏捷制造、准时生产线、并行工程及精益生产等新的管理思想及技术的不断推行,我国则多数小企业都处于经验管理阶段,只有小部分大型企业通过计算机进行辅助管理。其次工业发达国家采用新的设计方法,不断对设计数据及准则进行更新,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其的生产中应用极其广泛,部分大型企业已开始进行无图纸的设计以及生产。但我国相对而言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的企业较少。工业发达国家实现了柔性自动化,普遍采用加工中心、数控中心、柔性制造系统及单元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来进行设计生产。我国却仍处于刚性自动化、单机自动化阶段,仅少数企业具备柔性单元和系统。

2 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

2.1 进行质量检测

在科技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新型材料因其技术含量高的特点应用越来越广泛,投入使用也越来越多。但设备的机械化程度已远远无法满足现代化工业生产的需要,反而对相应仪器的精密程度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同时要求越来越高,新型的机械化自动技术在传统的依靠人工检测来检测高精度原件的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的时候适时地出现了。,因为对检测原件具有相当高的精密度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可以检测到人们无法用感官检测出的器件上的损伤。由此可见,通过运用机械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检测效率,节省人力资源,还可以提高检测的精确度,且是人工检测所无法相比的。

2.2 进行工程施工

针对大多是在复杂的地形环境下进行的工程施工的特点,机械自动化技术的自动识别系统具有识别位置的能力,从而使得机械设备严格按照其设定的路线进行移动,且不会与其他设备发生碰撞,独立工作,一旦偏离设定路线还可以自动进行复位,所以现在的施工现场往往是多种机械设备同时进行工作。在工程施工中,尤其是辨别建筑材料以及寻找资源方面,机械自动化技术有其重要作用。通过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帮助,不仅可以识别材料的可用程度还可以在无线电波传递信息的基础上满足很多如无人焊接、无人探测等高难度技术要求,这样既操作安全又节省了资源。而安装有安全管理系统的机械还具有识别石块、沙土等不同材料的能力并利用超声波传感技术对其作业对象有极其敏锐的感知,从而使施工能够安全、有序、高速地进行。

2.3 进行农业生产

农产品的储存、加工以及运输等农业经济的发展都涉及到机械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农产品的质量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就很大程度上需要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帮助。一方面可以通过自动化机械装置以及无人操作的自动装置来进行灌溉、耕作以及收割,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的精度以及质量,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投入,且节约了成本以及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机械自动化技术如定位技术以及数据控制技术等来对农业生产进行精准的智能化控制,从而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实现农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

3 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3.1 加快机械自动化技术的智能化发展

虽然当前的社会并不是一个完全智能化的社会,但是智能化必然是未来社会的主要走向。而先进度较高的机械自动化技术近年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以及进步,大大提高了机械生产与制造的质量以及效率,在走向未来的智能化的大潮中具有相当大的潜力。在未来结合计算机辅助技术的人工智能随着日益精细和复杂的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将会在机械自动化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不断地促进其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3.2 加强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实用性

很多企业现实中在运用机械自动化技术时都是一味地追求高效率却考虑到实际情况,只有理论而没有实践,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实用性将无法尽可能地发挥出来。因此企业在运用机械自动化技术时要明确企业的实际情况及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发展情况,结合二者考虑从而将机械自动化技术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的生产实践中。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质量的不断提高,不再一味追求速度而是更多地注重理性以及发展的实用性。从而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与技术发展以及企业的实际生产应用需求的紧密结合,先由简单技术开始,结合我国基本国情,逐渐得向更高的阶段发展,不断地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益。

3.3 发展更环保的机械自动化技术

环境问题随着我国的工业不断发展而日益严峻,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环境问题的处理,在工业生产中亦然。这就要求在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的时候注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降低机械运行时产生的能源消耗以及污染。因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必然是绿色发展,“绿色生产”将是未来的工业发展的主要内容,我们必须发展更环保的机械自动化技术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只有这样机械自动化技术才能在时代的大潮中安然存活,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的美好。

4 结束语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不断地被应用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带动科技创新的同时也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而现阶段的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必须在追求提高的同时结合机械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普及,及时把握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使其符合市场需要,敢于发现创新、应用创新,走中国特色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道路,争取早日达到机械自动化技术的世界先进水平。

参考文献:

[1]任法伟.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8).

第4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机械自动化;应用与发展;机械制造业

机械自动化,主要是指把自动化技术应用到机械制造业中,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的优化有效,完成连续自动生产加工对象,使得生产投入原料的流动速度加快,节约人力资源。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不仅是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进步和升级的主要手段,而且也是机械制造业未来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机械自动化技术水平的高低,不仅对整个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当前,机械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目标是全面实现机械制造自动化。一定程度上来说,机械自动化技术已经在某些机械制造业的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利用,但是该技术的推广程度还不够,一些老式的、陈旧的生产设备,落后的生产方式等等还会出现在一些机械制造厂中,这严重制约着机械生产的进度和效率,导致长期内我国机械制造业很难做到快速发展,走向国际市场。所以,只有加快对自动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才能让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

1.信息流的自动化。自动化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以及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等等,计算机辅助制造是指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生产制作过程或系统中,其核心技术是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即数控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主要是指设计人员凭借计算机的图形设备进行机械设计工作。而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为计算机辅助制造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提供一个衔接纽带的作用,使其更加标准,使工艺编程的效率和优化工艺设计得到提高。

2.物流供输系统的自动化。机械制造业要保证机械生产的正常进行,就需要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确保机械制造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自然而然就要保证物质供应源源不断。在机械生产过程中,为了实现机械制造的持续性,这就要求制造过程的畅通无阻,所以除了需要大量的原料以外,还需要将成品及时输送到指定的地点。因此,物流供输系统的自动化是必不可少的。

3.加工系统的自动化。因为自动化系统具有高精度的特点,所以自动化系统在加工系统中的应用能够提高生产优品的概率,降低人工劳动中的失误率,进而实现整体产品的优品质、高质量。同时自动化的加工系统对于重复劳动的生产具有明显的优势,大大降低工人的重复劳动,节省体力,保证充足的人力资源。

4.装配系统的自动化。将不同的零部件组合而成的叫作机械,而按一定的顺序和技术要求将零部件进行组装而成的叫作成品。但是这些成品要是能够交给自动化装配系统来完成的话,那么由人工装配带来的失误率就会大大降低,机械产品的质量就可以大大提高,不仅生产时间减少了,而且产品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5.检测系统的自动化。在机械制造过程中,需要精密的零部件进行精确地检测,对于以前的人工检测来说是很难完成这一监控过程的,这就需要一套自动化的检测系统,具体检查存在的问题、零部件数量正确性等等。自动化的检测系统能够轻易地完成检测,并保证效率。这就使得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各种难度和阻碍得到了极好的缓解,实现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全面发展。

6.基础工作与配套发展的自动化。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在于基础工作的推广和应用工作,打牢基础,配套发展控制系统,才能够有效地推动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控制系统作为机械自动化发展的主要技术基础,例如,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应当将自动控制、自动检测等操作与自动控制理论紧密相结合,实现机械制造技术的自动化。

二、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前景和方向

1.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实用性

技术发展需求与企业生产应是机械自动化发展的出发点和基础。为了实现良好的经济收益和社会价值,需要建立符合生产产品的自动化生产模式。如果机械自动化不能促进国民经济的进步与发展,则应放慢脚步,完成高品质、高水准的产品生产,取得最大的经济收益。目前,在我国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我们需要改变过去的盲目的自动化生产理念,要以实际为基础,注重实用,追求实际的经济效益。虽然现在我国拥有规模较大机械制造业,但是生产技术仍然缺乏,而且还欠缺一定的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应用知识。所以,戒骄戒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做好基础,挑战技术难关,逐步实现机械制造技术的自动化。

2.机械自动化技术要与国情相符

改革开放以来,一定程度上来说,我国机械制造自动化得到了发展,但仍然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由欧美发达国家大量的工业发展经验可知,当真正应用自动控制器实现机器操作时,生产方式就由机械化过渡到机械控制自动化、计算机控制自动化以及数字控制自动化。我国机械自动化还严重缺乏经验和先进的技术,因此,必须立足我国的具体国情才能发展我国现代化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前人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在不断积累经验的同时,还要积极借鉴和吸收外国的先进技术,改革创新,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发展的特色自动化发展道路,推动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稳步发展,从而实现我国机械制造的高效率和高水平。例如,在大量相同产品进行连续性流水作业的加工过程中,将自动机床、半自动机床和组合机床等作为自动化设备;在品种多样的批量生产中,通过变换复合制造单元等部件对自动化设备进行快速调整,组成流水线,并实现成组自动化等等。

3.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基础条件比较薄弱,匮乏的全自动生产设备,落后的生产技术。所以要想获得发展,就应该注重引进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技术人才,吸取国内外生产经验,大力发展适合我国生产实践的自动化技术手段。另外,需要综合考虑资源消耗以及环境问题,提出可持续的制造模式。在产品的开发生产、回收再利用的一系列过程中,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因此,要尽量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与堆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尽可能地降低工业垃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结语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机械制造行业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同时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一种表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机械制造业需要得到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也需要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相接轨,将我国的机械制造真正打入国际市场。虽然目前我国的机械自动化发展处于较为落后的阶段,但只要我们保持高起点,瞄准世界先进水平,从我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寻找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中的不足,突破技术瓶颈,缩短差距,紧追猛赶,大力发展机械设备的机械自动化,提高机械制造的生产效率,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劳动强度,节约资源和成本,就会最大限度的实现经济收益。同时,我们要不断积累经验,并且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模式,对国内的机械制造业进行相应的改革,适应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各种符合中国国情的灵活的、见效快的技术。尤其对于那些比较薄弱的环节,应当给予高度的重视,找到问题的关键,对症下药,坚持提高与推广相结合的原则,减少我国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发展的阻力,就一定会为我国的机械自动化发展开辟一条高质量、高收益和高速度的特色道路。

参考文献:

[1]白玮.浅谈机械自动化技术现状与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6).

第5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汽车控制;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研究

0引言

将机械技术应用于社会生活是技术创新,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机械自动化作为一项新技术与人们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将其应用于汽车控制领域能够使汽车的智能化水平得到提升,从而为其提供稳定与安全的驾驶环境。从而经济性方面来看,机械化技术应用于汽车领域能够降低生产工作的成本,同时对于用户而言也有巨大的意义。

1基于机械自动化技术功能系统

汽车中应用机械自动化系统能够对汽车在运行过程中的不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而达成此目标,基于相关理论,汽车控制功能系统有两种传输通道方式,其区别体现在采用分频制或者是时间节点。前者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传输信号对应了特定频率,因此相互之间产生干扰或者是混淆的状态不会发生。其优点还体现在较低的故障率,电路简单等方面。基于自动化技术的传感器系统,在汽车的速度、湿度、温度、距离等方面都能够自动采集相关的数据,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处理工作的具体过程是将预先设定的数据与采集获得的数据对比,通过对对比结果进行判断与分析从而获得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各种状态,并且能够及时对其进行调整。中央控制系统是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汽车控制的中枢,其集成了数量不等的微型计算机,特点体现在控制的精度高,反映的速度快,并且具备丰富的功能等。而自动化技术所拥有的特点使得汽车性能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汽车控制工作主要的目的就在于用户能够用最简单的方式实现对汽车整体的控制,而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PLC的应用日益广泛。与其它的系统相比,在设计环节可以利用软件进行,从而使工作的效率提升。

2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汽车控制

2.1对汽车行驶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汽车控制功能为了满足用户需要,从而研发的数据报表,通过报表来反应汽车运行过程中的不同状态。此功能可以依据用户需求不同,将数据制作成为不同的报表,而信息呈现的方式也会存在差异,从而使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汽车控制能够有效并且简洁。

2.2诊断与排除故障

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汽车控制工作是基于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能够对人类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活动进行一定程度的模拟,因此机械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将其理解为高度综合性的技术。技术的应用其最显著的成果就在于能够有效提升整体工作的效率,同时对质量产生显著的影响。自身具备了对故障排除的功能,能够对存在的故障进行检测判断。比如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出现了故障,系统能够自动对其进行检测与判断,并且依据预先设置的处理方法处理,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或者是问题。

2.3安全机制设置

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汽车控制能够使汽车行驶安全性得到显著的提升,对操作人员设定了不同级别。级别不同操作的权限也会存在差异,具体方式是赋予操作人员不同的密码,当工作人员的密码等级与权限相对应时,才能够进行操作,否则就会拒绝其正常访问。汽车在控制系统中安装有对安全工作能够起到作用的结构,比如上述设置不同的安全等级。技术人员在问题处理的过程中发现不同的安全等级存在问题,就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相应的办法进行处理,使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信息检查工作对于工作人员而言要求十分的严格,对于反馈的信息,非技术人员是无权查看的,从而使信息的安全与严密性能够得到保障。信息自身要确保其严谨性,从而能够在最大程度使汽车安全性提升。

3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汽车控制领域应用与发展

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汽车领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而在社会经济发展工的过程中,市场是瞬息万变的,并且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需要顺应时展积极应用新的技术。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汽车领域,需要向着集成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既是市场对行业发展的要求,也是技术发展的要求。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能够推动行业发展,从而主导市场。汽车控制作为控制系统核心工作,随着机械自动化的发展,也会持续进步与完善。

4结束语

汽车自动化技术是制造行业的生产力代表,已经在多个行业广泛应用,推动了行业发展而使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就汽车行业而言,控制系统是其核心,而将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汽车控制,能够提升汽车智能化水平,为操作提供一个安全与稳定的环境。汽车能源利用率提升,相反消耗就会降低,也符合当下社会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大趋势。从制造行业来看,技术的应用最显著的是生产效率的提升,机械替代人工劳作,人工成本得到控制,工作人员劳动量与劳动强度都能够减轻,管理工作能够优化,最终反映到经济效益方面。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汽车行业,前景十分光明。

参考文献:

[1]徐峥.汽车控制中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电子制作,2017(17).

[2]孙锋.简析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汽车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投资,2017(18).

第6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文

关键字: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U673.3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正文:

自动化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生产的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机械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地提升我国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技术水平、成品档次和核心竞争力。机械自动化是一种新型的生产力,采取自动化技术直接生产和加工,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和人力操作比有着很大的优势,节省了工作时间。

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历史悠长,从上个世纪到如今,机械自动化的发展速度较快,许多国家都在研究机械自动化技术,但目前只有少数发达国家的机械自动化技术水平比较先进,中国和绝大多数国家都需要进一步的提高。机械设备陈旧、种类单一、生产能力较差、工作效率偏低等现象,一直是我国的机械制造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自动化在我国的发展仍然比较缓慢。

一、机械自动化技术优势

在机械制造业当中,随着自动化技术在被广泛的应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劳动的环境,减少了劳动强度,因此也就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机械自动化的优势一般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机械都是由各个零部件所组成的,并且要把这些零部件根据相应的技术以及一定的顺序进行组装,得到一件成品,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则可以应用自动化的装配系统进行,代替人工进行装配,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也降低了因人工失误所造成的影响,减少生产时间,提高产品质量,所以在机械自动化的生产当中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2.在机械制造过程中会用到大量的材料,并且需要把成品可以及时准确的运输到规定的地点,所以,只有按照规定的工作流程才可以确保制造过程的流畅,才能确保制造技术的连续性,对此,就必须要具有完善的一套自动化系统作为保障,一般包括了自动的输出系统以及单机的自动装置等;

3.在生产过程当中会存在重复劳动的现象,而针对这一问题则可以应用自动化系统加以解决,同时也可以降低重复劳动的浪费。由于在自动化的系统当中它会具有很高的精度,它可以有效的减少人工劳动所带来的失误损失,以确保产品质量。

4.由于科学在随着不断的发展进步,要求机械产品在生产时的精度也在逐渐的提高,所以,这就促使在机械制造生产的过程当中所需要的精密零件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多,同时产品质量检测的难度也有所提升,然而,传统的检测方法已经无法满足高精度的检测要求了,但应用自动化的检测技术却可以有效的解决,从而可以准确的达到对各个环节的检测要求并确保产品质量;

因此利用自动化技术装备进行生产的目的可以归结为: 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的生产速度。

二、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应用

机械自动化是人们长期的生产活动的一个目标。自动化就是制造过程的所有环节采用自动化技术,实现制造全过程的自动化。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分类也越来越多。如信息流自动化、物料操作和运储自动化、加工自动化、装配自动化和检测自动化等。

1.机械设备的检测自动化

检测的直接目的是保障加工设备的安全和产品的加工质量。设备检测自动化,是利用各种自动化装置和测试仪器,自动和灵敏的反映出被测量零件的参数或工艺过程参量,不断提供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和数据。机械设备加工中的自动化检测可以根据检测的对象分为对产品的检测和对工艺过程的检测。

2.加工自动化

自动化加工是指实现了加工循环自动化,并实现了装卸工件等辅助工作的自动化加工。实现加工自动化的途径有很多,例如可以通过对通用加工机械进行自动化改装,也可以购买一些专门的自动化加工机械,或设计制造自动化加工专机,还可以直接采用数控加工设备等。

3.信息流自动化

机械自动化信息系统是为实现制造自动化而进行信息管理的硬件、软件及有关人员的集合体,其中硬件设备中最重要的是用于信息处理的计算机系统和用于信息传输的网络系统,而数据库和网络技术是自动化系统中最重要的软件技术。

4.装配自动化

所谓装配就是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通过搬运、联结、调整、检查等操作,把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零件配合联结套件、组件、部件和产品的工艺过程。它是整个生产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制造工艺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设备的质量将直接影响装配的自动化。装配自动化包括装配零件和给料自动化、零件的定向和定位自动化、装配作业自动化、装配前后零件和相配件配合尺寸精度的检验及选配自动化、产品质量的最终检验和试车自动化、产品的清洗包装的自动化、产品的运输入库自动化等。

5.柔性自动化

数控技术的诞生宣布了机械自动化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数控技术讲究的是高速度、高精度、高效率,因此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数控技术是柔性自动化的典型代表,多样化,智能化,快捷方便。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数控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精度,让机械制造业充满了勃勃生机。此外,数控系统的小巧、轻便、超薄的体积也赢得了一致的好评。

三、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

1.全面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

我们要注重基础技术的开展。对于机械自动化技术而言,这并不是一门单纯的技术,而是融入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高超的技术综合。也就是说,一定要将这些基本技术一起研究,并要摸索出适合于我们开展的范围,这样才会有提升的空间和可能。脚踏实地,认认真真的钻研这些技术,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

2.学习国外先进技术

只有用不断发展的眼光来对待技术才能取得进步。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落后是事实,我们要敢于承认面临的问题,更要敢于接受面临的挑战。在机械制造业上,国家的工业化程度如何可以迈进世界先进之列,就必须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努力。取长补短,吸收精华,是我们一直遵循的原则。由于我国大部分企业存在着许多机械设备,因此可以在原有的设备基础上,将技术和设备的优秀性能充分结合,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改进设备,既符合我们的国情,又可以得到发展。

3.充分考虑到国情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机械自动化水平自然无法与那些先进的发达国家相提并论,因此必须要寻找属于本国的一条发展道路,原则是适合和实用,充分与国情相符合。机械自动化是一种集多种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会很高,在没有充分实现全盘自动化的今天,一定要加强人才的专业培训,通过人才来更好的开展和研发机械自动化技术。实现机械自动化是一个长期的目标,但只有抓好了目前的一切,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干好每一个环节,才能谈接下来的发展。

结语:

机械自动化具有一定的优点,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当中还缺少相应的技术和经验,在发展当中必须要从实际的国情出发,加强经验的积累,吸收先进国家的技术,从而逐渐推进机械自动化应用技术的发展。生产企业在引进自动化技术时必须要考虑到企业的具体情况,在原有机械设备的应用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机械自动化的应用技术,从而达到机械自动化目的。

参考文献:

[1] 何国全.机械电气自动化控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5-24.

[2] 曾长春.提高矿山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的几点建议[J].黄金科学技术,2004(3).

第7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 TP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1)122-0121-01

1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

1.1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应用

电力系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常都是24 h不间断工作,因此,任何能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转的新技术,都值得大力推广。其中,自动化技术显得尤为突出。最早的自动化在电力方面的应用,主要是监控电力系统的各项数据,以确保安全。随着信息技术、材料技术、管理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1.2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工作流程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工作流程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中心计算机对总体调控进行负责,而相关的那些监控设备主要负责如:事故内容的记录和设备操作、编制各种类型报表的相关记录处理、常规操作的相关自动化以及系统异常事故方面的自动恢复的操作等。在此基础上,形成以对部件的控制为中心,通过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结合,以及控制计算机和终端硬件装置的结合,运用各种类型的软件实现控制范围的扩大与自动化程度方面的深化。

2)对于电力系统的综合自动化而言,其基本流程是在相应的中心地带的一些调控中心装置现代化的计算机,以此来向四周进行网络系统的辐射,围绕这个中心的变电站、发电厂之间对信息服务以及反馈的那些远方监视的控制装置进行设置,并且时时对其进行监控,从而使得一个立体化网络的覆盖面得以实现,形成全面畅通的指令传输和信息转达。

3)电力系统的综合自动化对分层控制的相关操作方式加以采用,也就是在控制所、调度所和变电站、发电厂的各个组织的分层间,按照所管辖的功能范围对控制功能进行分担和综合的协调,以此来达到系统的合理经济以及可靠运行目的方面的控制系统。

2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力

2.1 数据处理能力

1)数据整合能力。电力系统的发展和形成是由市场经济的需求所产生的驱动结果。比如:在用电高峰,提高变电站的电压,加大输出功率;在用电低谷,降低变电站的功率。这样既可满足用户的需求,也可极大地减少损耗,降低成本。而且无论系统方面的实现是基于专业的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相关平台上,还是建立在相关通用技术的平台上,它作为多层次、跨领域的科学决策以及高效运营方面的要求,都需要进行更加规范的相关信息共享和动态、多维的应用分析。

对数据进行整合的方式主要有:①加强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加强对数据方面的可操作性,让用户对拥有图标的相关用户界面进行支持,使得面向对象的那些数据模型可以和电力系统的相关客观对象进行对应,这些做法将会极大提高可操作性和可读性。由于电力系统方面的自动化运行作为一个实时性要求比较高的过程,通过对系统代码进行调整,具体来说就是对自己所需要的那些数据类型以及操作方法进行定义,从而增强对系统的可扩充性以及开发性;②加强电力企业方面的功能性,完善数据库。对于电力企业而言,要求电力系统的平台对分布的应用服务进行有效供给。每一个地方可以由自己维护和管理所管辖区域里的数据,同时,不同级别的相关数据库之间也可以构成那种分布式类型的数据库,并且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调用和共享其他一些地方的数据,在所赋予的权限范围内,以分散数据管理和存储为基础,对数据的安全性和实时性加以保证。完善数据库。通过运用各种数据库,对各种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数据备份机制、安全机制等方面都是其他的文件管理方式所不能比拟的。

2)数据共享能力。伴随着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方面的发展,系统模型通常集中在对相关地理空间属性方面的描述上,但是在实际的相关应用中,电力系统方面的控制对象通常具有比较复杂的电力的处理结构。所以建立电力系统所特有的空间属性的模型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这种针对语义层次上的一些数据分享,其最基本的要求是需要供求双方对相同的数据具有一样的认识,只有基于这样的抽象认知才能保证这点,因此在数据共享过程中需要具备一种电力系统方面的基本模型,将其作为不同的部门之间进行数据的共享基础。

2.2 安全稳定能力

电力应用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支柱,它也是一个实时性运行的相关系统,同时,其安全稳定性也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1)自动化安全监视能力。由于人无法做到24 h专注,因此自动化监视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监视能力不同于其他系统,因为其他系统只需要反映并记录客观现象、客观数据即可;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监视系统不仅要反映客观事实,还要对潜在风险提出警报。

2)自动化安全保障能力。电力系统具有对于不同类型以及规模的数据与使用对象都不能有崩溃的相关特征,应具备灵活的相关恢复机制,因此对安全保障极其有用。其保障能力的应用具体包括:①保障电力系统的日程运行。这主要指通过系统的设定可以使自动化系统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生产有一定调节能力。这样就可极大地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风险;②保障电力数据的及时存储和恢复。日常记录的数据对于制定发电站的预算、节约成本、进行系统更新、安全指标的修订均具有重要意义;③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由于自动化系统具有监控功能,所以当系统出现异常,特别是出现安全隐患危及生命时,自动化系统可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

3 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对于我国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的技术而言,其发展方向就是对DMS 系统进行全面的建立,通过DMS 系统,可以提高电气的综合管理水平,以适应现代化电力系统技术发展的需要;使电气设备保护方面的控制得到一定的优化,消除大面积的停电故障,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建立电气事故的快速处理机制,使故障停电时间能够减少到最短,对生产装置方面的影响也可得到大大的降低;对于管理人员而言,企业可以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和电流进行及时的掌握。电量、电压以及功率等各种类型的运行参数,对电力平衡、精确计量、负荷监控等多种功能有着相关影响;改变了现行的变电值班模式以及运行操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值守的变电站的管理模式,达到了可大幅度减员以及增效的目的。

数据共享作为变电站自动化的一个主要特点,将监控和保护功能集成在同一装置里,是实现数据共享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于SCADA而言,其所需的多项数据与继电保护所进行处理的数据是相同的,所以将分布式类型的变电站SCADA集成到相关的微机保护中,使监控和保护对一个硬件平台进行共用,那么就可以实现非常明显的经济性。

4 结束语

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是变电站最为核心的系统,其对电网以及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是相当重要的。本文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应用、电力系统的安全保障,以及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加以简单的介绍、分析,借此与广大工作者共同学习进步。

参考文献

[1]张锋.浅谈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及其发展方向[J].广东科技,2008,8.

第8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电力生产 电网 继电保护 自动化技术 应用

在计算机、网络、通信和自动化技术的推动下,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在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历程中,以微电子、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技术,成为了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核心。并且从国际国内发展形势来看,继电保护装置的未来趋势,依然是集成计算机、网络、智能与保护、控制、测量等一体化,并实现实时数据传输。因此,加强对继电保护自动化的研究成为促进电力行业不断发展动力。

一、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的简述

电力系统作为一个全面、综合工作的网络系统,需要专门的保护装置与专业的技术人员确保其安全工作,而继电保护的最基本职能就是在电力系统运行不够稳定或出现一些故障时实施有效的保护措施,将故障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防止电力系统的进一步恶化。

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在实施保护措施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当运行中的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就会迅速的做出保护措施,将出现故障的零件或者设备与整个系统隔离,这样能够防止故障对其他的设备或整个电力系统带来影响,避免故障的进一步扩散,将故障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2、当故障已经发生时,继电保护装置就会迅速的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工作人员及时的对设备进行修理。当故障发生较为严重时,我们要停止整个电力系统的工作,对其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或零件尽快的更换,确保整个电力系统安全的运行,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电能。

3、当设施设备和电力系统发生的故障比较严重时,已经威胁到电网的安全或者已经损坏了电力系统的安全设施设备时,继电保护的自动化装置就会发挥它的功能和作用,尽量减少损坏或者威胁的程度,尽量避免更大面积的灾害发生,继电保护的自动化装置,能够减弱电力系统被破坏的程度和损坏电力系统给安全供电造成的影响。

二、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1、实现对各种复杂故障的准确故障定位

目前的保护和故障录波器的故障测距算法,一般分为故障分析法和行波法两类。第一,故障分析法如果想要准确进行故障定位,必须得到故障前线路两端综合阻抗、相邻线运行方式、与相邻线的互感等信息,很显然,仅利用保护或故障录波器自己采集的数据,很难实现准确的故障定位;第二,行波法由于存在行波信号的提取和故障产生行波的不确定性等问题而难以在电力生产中得到较好的运用。另外,对于比较复杂的故障,比如跨线异名相故障,单端分析手段已经无法正确判断故障性质和故障距离,因此,往往出现误报。

2、实现对事故分析及恢复的继电保护辅助决策

传统的事故分析由人完成,受经验和水平的影响,易出现偏差。由于电网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搜集了故障前后系统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变电站保护和故录的故障报告,可以综合线路两端保护动作信息及同一端的其它保护动作信息进行模糊分析,并依靠保护和故录的采样数据精确计算,从而能够迅速准确的做出判断,实现事故恢复的继电保护辅助决策。

3、实现对系统运行状态的自适应

由于传统的继电保护以预先整定、实时动作为特征,那么面对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复杂性,保护定值必须适应所有可能出现的运行方式的变化。只要在调度端的服务器安装故障计算及继电保护定值综合分析程序,依靠从EMS系统获得的系统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就可以迅速准确的判断出当前继电保护装置整定值的可靠性,电网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可以彻底改变这种局面;另外,为提高可靠性,保护定值的自适应可与调度系统的检修申请相结合。即当电网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从调度管理系统获得计划检修工作申请后,通过计算分析,事先安排定值的调整,并做相应的事故预想(如在检修基础上再发生故障时保护的配合关系计算),从而大大提高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效能和安全水平。

三、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继电保护装置计算机化将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向智能化,网络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发展,将会极大的成都的提高继电保护装置及其技术的自动化水平,以促进电力系统更加的安全可靠的运行,真正实现安全高效的运行,为电力企业和国家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智能化趋势

人工智能网络的神经网络是运用一种非线性映射的方法,在很多难以列出方程式的复杂的非线性问题上利用神经网络的方法,解开这些线性问题十分简单,其中如遗法算法、模糊逻辑和进程规划等在求解复杂问题的能力上也都有其独特的方法。因此,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继电保护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加快电力系统的计算速度;另外,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自动化技术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继电保护技术中一些常规方法难以解决问题提出了确实可行的办法。

2、计算机化趋势

继电保护装置的计算机化和微机化是电力系统发展的总趋势,在满足电力系统要求的前提下,企业应该在考虑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时,思考如何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计算机化和微机化,从而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

随着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除了基本的保护职能外,还需要对故障信息和数据的整理和存储。强大的通讯能力和快速的数据信息存储以及保护装置与其他控制装置和调度设备的信息需要数据信息和网络资源联网,这就要求继电保护装置不仅仅是保护还要具备计算机的功能。

3、网络化趋势

在实现了计算机联网化后,继电保护能根据系统的运行方式和故障数据的数据分析,自动生成保护原理和规律,从而实现保护装置的自适联网设备,提高保护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微机保护网络化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上可以大大提高保护设置的性能与可靠度,实现这种微机保护的条件就是将全系统的各个设备的保护装置用PC机进行网络连接,从而实现各个主要设备间的数据共享和分析比较,用这种保护网络化对电力系统的几点保护进行自动化管理和监督。

4、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趋势

实现了继电保护装置的网络化、计算机化和智能化,继电保护装置就相当于是一套多功能的、高性能的PC机,是整个系统运行的智能终端控制和监督平台,即将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的计算机装置就地安装在保护设备的旁边,将保护设备中所有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送到电脑主控室,从而实现对系统的保护和对运行中出现的故障进行数据分析和控制。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社会日益进步的今天,我们只有充分利用科技的发展对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进行改革和创新,并结合实践,提高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以及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从而为人们创建一个安全的用电环境,与此同时推进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逐步向着智能化、计算机化、网络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庆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自动化研究[J]电子科技,2011.

[2]苍洪途,任丽茹.电网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研究[J]吉林电力,2005,(01).

第9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文

电力工程中自动化技术主要包括配电网技术和自动化的电网配置技术。配电网技术主要指的是对城乡的配电网进行优化改进,进而实现城乡电力的网络化发展。在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网络技术也在逐步的完善,这样就给配电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动化的电网配置中,主要应用电力自动化技术,即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监督和控制作为工作的中心,并且利用技术手段对电力资源的信息进行统计和收集,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处理,以此来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电力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应用

首先,从现场总线的应用角度进行分析。现场总线技术指的是将电力工程中自动化装置和仪表控制设备进行链接,进而形成具有多项多站特点的信息化网络,并且将该技术和数字技术、网络设备和智能控制技术紧密结合而实现一体化操作的综合性技术手段。当前,在应用过程中,能通过技术处理手段,将具体的参数传递到主机上面,相关的人员能根据主机上的数据,并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并将分析和处理的结果传送到最终指令的平台上,这样能更好的对设备进行控制,并且提升了自动化的水平。

其次,从电力自动化中的补偿技术应用角度进行分析。通常情况下,传统的低压补偿技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即低压补偿采用的是单一信号和三相电容器,实现的是三相互补,但是这种补偿方式遇到单相负荷的用户时,就会出现不均衡发展的情况,严重的情况下将会出现补偿不足或者是补偿过多的情况,进而影响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转,也会影响到正常供电系统的运行。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科学的选择补偿技术。

自动化补偿技术则能够有效的改善这一问题,该技术将固定的补偿技术与动态补偿相结合,并且实现了三种共补和分相补偿、静态补偿和快速补偿相结合的方式,充分的发挥各种补偿手段的优势作用,进而弥补了传统补偿技术中的缺陷,能够更好的适应负载的变化情况。当前,这种自动化的补偿技术在电力工程的应用较为广泛,并且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再次,对电网中的提升技术进行分析。电力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提升技术主要是利用微处理器等方式进行操作,且具有智能化的特点,能针对检测信号的贿赂和操作驱动的回路进行事先传统电力系统的优化改善,并且更好地发挥电力自动化系统的优势,进而简化使用常规机电领域的继电器和控制回路的整体构造,并达到流畅的目的。

电力系统中的自动化技术的提升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较长采用技术分析因素,并且积极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紧紧围绕电气自动化,实现自动化技术和配电网络的协调发展。同时,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中的提升技术还具有自动化的特点,能够调度联系远动装置的设计,并且能适应电力系统实际运行的需求实现自我优化,且能够第一时间查找故障,并采取措施及时解决。

最后,从调度技术的应用角度进行分析。在电网调度中心设置有电网实现调度的自动化系统和相关的设备,如调控中心、中心工作服务站和变电所等,电力自动化操作系统能够在电力传输和生产的过程中对相关的数据进行采集和传输,并且对相关的问题进行监控,达到自动调控和安全运行的效果。在电力工程中应用自动化调度技术,能确保电力系统的运行实现安全性和实时性的监控,因此该技术在电力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综上所述,对我国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来说,其在应用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并且积极的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全面建立起DMS系统,提升电气综合管理水平,进而更好的推动电力系统技术的发展,更好地实现自动化水平。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