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健康主题教学设计范文

心理健康主题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健康主题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健康主题教学设计

第1篇:心理健康主题教学设计范文

第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同样的内容,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加乐意和主动。比如面对从未真正接触过心理方面知识的学生,我在第一堂课里以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为内容。,引起学生对心理世界的好奇,进而讲述提高心理素质的好处:提高学习效率;合理调节情绪;形成良好性格;学会与人交往等等,同时说明这些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后要涉及的内容。这堂课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兴趣和重视,阐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意义和目的,并让学生正确的认识心理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也为以后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第二,教师对每一节课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也就是说从课堂开始到结束的每个环节都要进行周密、细致的编排,每节课结束后也要及时地归纳和总结,使自己的教学设计不断趋于完整,使课堂变成发挥情感、施展技巧的艺术空间。此外,每堂课的课堂设计都应围绕某一方面的某个主题去开展,整个活动的各个环节始终都应紧扣主旨,主题鲜明,让学生一课一得,课课受益。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老师将教案书写得详细,主题也非常鲜明,但在讲课时往往总是想着教学设计,给人一种背书的感觉,或者对多媒体课件极度依赖,这些都极容易造成感情投入不够,反而会影响课堂气氛和学生情绪。

第2篇:心理健康主题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敏感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8-0007-03

心理活动课是一种开放式的课程,无论是教学准备、教学设计、课堂应对还是课后延伸都没有固定程序与内容,完全依赖于教师创造性的设计与处理。因此,在这门充满挑战的课程中,如何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展现学生的个性,达到心理活动课的真正目的,这是摆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这,需要教师具备高度的“敏感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敏感性的必要性

心理活动课虽然也有明确的课堂目标和主题,但其完全开放性的特点,向心理健康教师提出了很高的挑战。

第一,教学准备是开放的,不拘泥于固定的教材与教参,具备不同心理意义的各类社会事件、学校事件等将成为教师课前准备的最好素材和养料。

第二,心理活动课的主题是灵活开放的,学生的心理需求才是心理活动课主题设计的最直接参考。

第三,教学设计是开放的,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对主题进行相应的解析和构建,因此同一个内容不同教师会设计出截然不同的结构与活动。

第四,课堂应对是开放的,教师无法预设课堂将会上演怎样的互动,灵活的教学应对能力是心理课堂上的必需品,也是提升教学实效、升华课堂的必需品。

第五,课后作业也是开放的,没有固定和正确的答案,在教师延伸课堂心理意义的基础上,学生完全根据自己的特点,灵活自主、创造性地完成作业。

因此,只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具备高度的“敏感性”,才能创造性地将这门课程上好,真正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心灵成长。

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敏感性的含义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敏感性”,是指在心理活动课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运用教育资源和把握教育契机的敏锐性。

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准备的敏感性。灵敏地觉察学生的心理需求,灵敏地觉知生活事件的心理意义,同时灵敏地挖掘学生心理需求与生活事件的衔接。学生的心理需求具有弥散性和广泛性,有效地切中心理需求进行课堂教学才能达到最优的效果。互联网传播信息的快速和高效,能够让学生第一时间获取热门社会生活事件,而不少事件对学生的心理具有较大的冲击作用。如果能快速有效地把握社会生活事件对学生的心理意义,同时挖掘此事件与学生心理需求的内在衔接,设计生动且贴切的课程,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将是极大的锻炼。比如挖掘艳照门事件与学生偶像心理的衔接,挖掘南方大雪灾与团队合作技能培养的衔接,挖掘近期中学生自杀现象增多与珍爱生命的衔接等。

第二,课堂处理的敏感性。心理活动课课堂具有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的特点。由于主要采用体验性的活动和游戏,学生的心理感受多种多样,他们的每一个表现,每一次发言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契机,教师应敏锐地发现和把握这些教育契机,使整个课堂得到升华,也会使学生受到心灵的触动。

导入是课堂的开端,此时师生精神状态都比较好,学生对新课带有好奇心。具有敏感性的教师会在备课时预设学生对新内容可能出现的反应,导入时根据教学预设对课堂作出快速的调整。

课堂中期一般是小组活动和游戏聚集的时候,活动后学生要讨论发言。这时的课堂或精彩纷呈,或危机四伏,或变数连连,或波澜不惊。具有敏感性的教师会在备课时对活动程序了然于胸,对意外情况作好预设;会在课堂上专注投入指导学生,及时发现问题、提取问题并及时矫正;会在学生发言时用心倾听,及时点评,及时反馈;会巧妙地化危机为契机,化问题为突破。

接近尾声的课堂里学生容易分心,教师也容易松懈,但具有敏感性的教师能头脑清醒地回顾整个课堂,系统地串连课堂上发生的所有事情,高屋建瓴地把握学生的整体反应,或圆满地结束课堂,或将课堂推向另一个,或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下一次课上。

第三,课后延伸的敏感性。课堂虽然结束,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不应随课堂的结束而终结。教师应该保持敏锐的洞察力,通过课后作业将课堂的作用继续延伸。课后作业形式多样,参与性强,趣味性浓,能达到教育无场所、润物细无声的理想效果。课后作业的形式可以是让学生收集更多具有心理意义的事件,或让学生采访具有心理启发的人物,或编排具有心理寓意的心理剧,等等。究竟采用怎样的形式同样依赖于教师对课堂与作业之间关系的敏感性。

对于教师发展而言,课后延伸的敏感性还包括及时记录、及时反思,对教学准备、课堂应对和课后作业等进行分析整理,总结自己处理得好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并定期对这些反思进行文本分析,转化为研究性成果。

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敏感性的培养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敏感性无论对学生心智的成长、心理活动课程的完善,还是教师本身的专业成长都具有决定性意义。那么,作为一名心理健康教师,如何才能具备这样的敏感性?

1.教师个人层面

(1)平时多关注时事新闻,多阅读报刊杂志,多关注身边的生活事件,多思考事件背后的心理意义,养成及时发掘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的敏感性,并及时将这些事件化为心理活动课的优质素材,帮助学生趋利避害,健康成长。

一些敏感的社会生活事件(比如艳照门事件)犹如双刃剑,既带来了真理大讨论的契机,也给公众带来心理承受力的考验。对于即将步入或刚刚步入成年行列的青少年来说,直面这些双面效应的事件正是考验和培养他们分辨力和判断力的好机会。遗憾的是,很多家长和教师只看到这些敏感事件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视它们为雷区,讳莫如深,遮遮掩掩,这样不仅失去了宝贵的教育机会,更扰乱了学生的视线。此时,心理健康教师要敏锐地觉察事件背后的心理意义,积极了解学生对这些事件的了解程度和解读,引领学生一起直面事件,剖析事件,澄清事件。在开放与宽松的讨论里,学生能充分感受到教师的信任与良好的期望,这本身能促进学生的成长,而激烈的辩论与观点的碰撞更能更新学生已有的认知,不断充实原本偏颇、单一、贫乏的判断力。这些正是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

还有一些国家大事,比如南方大雪灾、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内涵,心理健康教师应敏感地分析这些事件蕴含的心理内涵,根据学生的特点,切中学生的心理需求,多角度地设计课程,帮助学生用自己的视野去解读这些事件,真正达到寓教于成长与生活的教育目的。

每一位学生每一天都生活在社会生活事件的影响中,如果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缺乏敏感性,或不关注这些社会事件,或置这些社会事件于课堂之外,对于心理课的素材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这更是一种现实关怀的缺失。

(2)采用微格教学法、课堂记录法和课后反思法,在自我观察与反思中培养课堂敏感性。

微格教学的方法是在一个有电教设备的实验室里,以一组学生(10人为宜)为教学对象,由实习教师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对教学过程中的某一技能(如组织教学技能、导入新课技能、难点突破技能、重点突出的技能等)进行试教,试教的整个过程用录像设备记录下来,然后指导教师、试讲者、学生扮演者一起观看教学录像,对照制定的训练目标,分析其教学技能的优缺点。根据这种方法,教学的各种技能全部掌握后上一堂完整的课,再进行分析评价,直到熟练掌握教学技能。

对于心理活动课的课堂教学,微格教学尤其有效。从教育学的观点来说,教师要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技能,应当获得教学内容、方法、自身教学行为三方面的信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学习就是通过训练使行为得以改正或变化的过程。由于心理课具有全开放性的特点,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自身的教学行为都可以作为单独的一个研究主题去钻研提高,而微格教学采用录音、录像等方式真实记录了课堂的方方面面,教师分析研究后,自己可以逼真地看到全面的课堂,可以巩固长处,克服缺点,通过不断的训练和强化来改进教学行为,较快地提高教学技能。

采用微格教学法比较耗时耗力,也可以采用录像教学,教师通过观看自己的录像进行分析和反思,效果同样明显。

除此之外,平时还可以采用课堂记录法和课后反思法来培养自己的敏感性。当课堂上发生一些让自己有所思有所悟的教学事件时,教师应该在课下及时记录并及时分析自己的处理方式,长期进行这样的记录和反思,能对课堂事件和应对方式形成分类系统的管理,积累丰富的教育智慧,达到课堂应对游刃有余。

2.教师进修学院(教育学院)的教研活动层面

(1)采用同课异构的教研形式。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给每位参与者交换思想、扬长避短提供了机会, 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在众多中小学校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基本上是孤军奋战,大多数没有教研组,极大地阻碍了教师们的资源共享和专业成长。针对这样的状况,区教师进修学院(教育学院)应把各校的心理教师组织起来,采用同课异构的教研形式,帮助教师们在互相碰撞、研讨和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敏感性。

同课异构能够激发教师更全面地解读心理活动课的主题。有些教师在上心理健康公开课时往往选择自己擅长的主题,避开难度较大的主题,这种逃避问题的做法不利于教师成长。通过同课异构,教师必须对这个主题进行深入钻研和分析,即使难度再大也要尽全力进行设计。同时,通过听其他教师的课,教师对这个主题的解读将更加全面更加深入,久而久之,无论是发现主题、解构主题还是设计主题,心理健康教师都会具备更高的敏感性,形成更敏捷的思维方式和更快捷的思维速度。

同课异构能够引导教师更深入地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班级进行同课异构,能够让教师们非常明显地看到学生们对同一主题不同的理解和思考,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表现得非常明显。敏感地觉察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心理需求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最主要基本功,而同课异构能够很好地培养教师的这项基本功。

同课异构能够促进教师更快捷地学习他人的优点,反思自己的缺点,提高教学技能。同样的主题,不同的设计,不同的师生互动,同课异构能够促使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快捷地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点,并以研究者的目光审视和分析自己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有效提高教学技能。

(2)改变传统的优缺点评课方式,采用主题式评课的方式,切中教师的需求,培养和提高敏感性。

相对于知识性的课程,心理活动课的结构比较松散,课堂上也容易出现纷繁复杂的状况, 因此不少教师在听评课时追求面面俱到,从导入到结束各个环节都认真听、认真记、认真评。这种听评课方式看似全面,但重点不突出,往往如蜻蜓点水,不管是对授课教师还是对听课教师都帮助不大。而主题式听评课一改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的做法,每节课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听评课,能够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弱点、教学攻关点和教学提高点等有一个实质性的研讨,对于教师敏感性的培养也具有实质性帮助。

对于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则以优秀课堂为载体,以心理活动课教学有效性涉及的各个环节(比如导入的有效性、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课堂反馈的有效性和课堂总结的有效性等)为评课主题,设计专门的主题评课表,引导听评课的教师带着问题去听课,带着思考去评课,与优秀教师进行分享、研讨与提炼。这样的主题评课将极大地提升优秀教师对经验的提炼与升华,帮助他们将已具备的敏感性进行总结归类,同时起到广泛的辐射作用。(稿件编号:090803001)

参考文献:

[1]章学云.教育契机的分类与应对策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刊),2008(6).

[2]王敏勤.“同课异构”教学反思例谈[J].中国教育学刊,2008(6).

[3]肖若茂.“同课异构”――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有效途径[J].中国科技信息,2008(5) .

[4]马志龙等.讨论主题1:评课到底有没有标准[J].现代教学,2007(Z1).

[5]吕波,陆新全.讨论主题2:观课、评课前要作好哪些准备[J].现代教学,2007(Z1).

[6] 龚建龙,孙赤婴.讨论主题3:如何来确定评课的形式[J].现代教学,2007(Z1).

[7] 高建中等.讨论主题4:评课要关注哪些要素[J].现代教学,2007(Z1).

[8] 高建中等.讨论主题5.评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J].现代教学,2007(Z1).

[9] 吕波,陆新全.讨论主题6:观课、评课时有哪些注意点[J].现代教学,2007(Z1).

[10] 吕波,陆新全.讨论主题7:如何做好观课、评课的记录[J].现代教学,2007(Z1).

第3篇:心理健康主题教学设计范文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

课程整合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课程设计领域出现的一种新趋势。课程整合的设计思想在我国产生的现实背景之一是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实施。2001年我国开始实行“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地方和学校被赋予更多的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自,各类地方和校本课程层出不穷,课程门类细、课时压力大、课程整体效益不高的问题开始凸显,而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复现象也非常严重。近十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迅速发展,全国各省市、区县、学校竞相以地方或校本的形式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健康课程建设方兴未艾之际谈论课程整合的问题是否为时尚早?毋庸置疑,心理健康课程普遍存在着与国家以及部分地方校本课程内容(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重合的问题。以课程整合的设计思想进行心理健康课程构建,有利于课程内部的有效整合,建立与相邻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提升心理健康课程建设的质量,也有利于学校整体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升课程建设水平。

一、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模式构建视野下的心理健康课程整合

(一)整体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的心理健康课程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一定是在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整体构建视野下开展的,而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教育途径。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构建视每一位学校教育者为儿童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和积极促进者。整体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意味着协调和挖掘学校的各种资源,多维度、多层面、多角度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1],包括: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学校、社会、家庭与自我心理教育的有机结合;心理教育与班级管理,团队工作及其他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和心育的有机结合。

(二)心理健康课程整合是一种课程设计的思维方式

黄甫全教授(1997)指出,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学校教学系统的各要素及其各部分形成有机联系,成为整体的过程。作为一种课程设计思想,心理健康课程整合是挖掘学校教育教学中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相关联的因素并进行有机联系,整体构建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包括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整合,心理健康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课程内容与学生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的整合等,进行合理衔接、连续过渡、互补互促,促进人的心理素质可持续发展。

二、心理健康课程整合的价值所在

(一)心理健康课程整合的核心价值:有效组织学生的学习经验

心理健康课程提供关于个体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积极认知、态度和行为技能的获得,和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体育、健康等课程相关领域的学习联系起来,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组织自己的学习经验,从完整的角度去统整自己关于自我、他人、社会的学习经验,把所学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二)心理健康课程整合是学校教育对人性化教育的回归

儿童心理发展是学校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促进儿童心理发展也是课程设计的目标之一。而心理健康课程整合是学校教育对人性化教育的回归,使学校教育关注人、关注人的发展及其生命质量,促进人内在和谐发展。

(三)心理健康课程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注重课程目标的整合,三维目标中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新课程目标整合的结果,有利于在不同学科中促进儿童积极自我体验、人生态度和良好的心理道德的发展。

(四)心理健康课程整合有利于促进教师对儿童的理解,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建设视每一位教师为儿童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和促进者。教师了解心理健康课程内容,在教育教学中有机渗透、融合,能够促进教师对儿童的理解,根据儿童心理需求进行教学设计,有利于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三、心理健康课程整合的设计原则

课程整合的设计关注的是不同课程间相关内容的有机联系,不能为了减少学校课时压力,进行简单的几门课程的内容和课时调整,其必然以学校教育经验的有机融合为核心价值观,关注有机联系,整体构建。

(一)心理健康课程建设要作好自身课程规划,明确自身价值

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设要遵循课程设计的科学要求,作好课程规划,深刻思考与研究心理健康课程的价值、定位、性质、原则等基本问题,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纲要要求,确定本地区或者本校课程开发的基本目标。

(二)心理健康课程整合建立在相邻学科各自价值独立的基础上,加强有机联系

心理健康课程整合旨在通过了解各个学科中与心理健康课程相关联的内容,通过多种方式建立有机联系。课程整合的过程要保持各自学科的独立价值。例如,心理健康课程的根本旨趣在于发展学生心理潜能,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品德学科则是以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尽管在内容上有重叠的部分,但是其课程存在的根本价值有很大不同。

(三)学校是课程整合最有力的管理者、组织者、实践者

三级课程体制的实施使学校成为真正的课程管理者、设计者与实施者。基于办学目标,很多学校通过对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的梳理与系统构建,对学校课程进行大胆重构,使课程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四、心理健康课程整合的多种模式

(一)心理健康课程内的自我整合

1.心理健康课程建设的内部整合

进行心理健康课程设计时,要关注心理健康课程目标、内容、课程体系的有机整合。如心理健康课程目标的整合[1],从人格现代化和个性社会化的要求出发,引导青少年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生存,促进青少年心理的和谐发展。

2.以心理健康教材建设为主导的课程内容的整合

心理健康教材的编制要研究其与相邻学科之间交叉、重复、割裂等课程设计问题。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教材中含有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以人教版教材为例,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依据新基础教育改革所规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要求,通过大量篇幅,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2]。涉及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几个大的方面。在心理健康教材编写中避免与这些教材中心理教育内容的简单重复,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心理教材相关联内容的设计。

(1)分立式。即保持同主题内容的各自存在,因教育内容设计的侧重点不同,为了保持心理健康教材的完整性与主题的逻辑性,对相同主题进行设计,体现心理健康课程的体验性、开发性、助人自等课程设计原则。

(2)联立式。即同主题内容,心理健康教材要基于品德教材中已有内容进行拓展、深入的设计,在设计时要考虑相同主题在品德教材中的年级段、单元位置,尽可能将其设置于同年级的同月份开展教学,这样便于学生对同主题内容进行内在统整。

(3)关联式。在不同主题间可建立某种有机关联,如品德教材的内容来源于学生生活,以主题性单元教学引导学生开展调查、实践等活动,在心理教材设计时可考虑相关联的同时段的教学内容的安排,把心理辅导中所学内容整合到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中。

(二)心理健康课程整合的学科整合模式

1.“心理—道德”心理健康课程模式的构建

在心里健康教育中是否保持价值中立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道德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内在前提[3],心理健康课程要关注学生心理、道德的发展。“心理-道德教育”有机融合心育与德育,有助于优化学生心理机能、提升精神品质、促进人格和谐[4],是中国教育文化和教育实践形成的一种新的本土教育形态。构建“心理—道德教育”的课程模式在心理健康课中渗透品德教育可以包括:间接性原则———采取渗透、濡染、陶冶的方式;尊重原则———为学生接受价值观教育创造平等、融合的氛围;主体性原则———运用价值澄清法,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价值观,作出价值判断、价值选择,最终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2.科际整合课程———综合课

综合课程是课程整合的一种形式。综合课程是把有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内容或问题统整成一门新的学科[5]。组织以心理健康为主题来连接不同学科,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从多重视角了解、处理与心理健康相关的信息和观点,更全面、客观地理解知识和解决问题。

3.学科间有机融合———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入不同学科中

(1)挖掘学科课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实现课程整合

学校各个学科课程都有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点。如语文教学中诗歌、故事、散文等都表达了人们的喜怒哀乐,体现了人们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的方式,处理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关系的态度、价值与技巧。艺术课程、艺术鉴赏与艺术实践能够治疗人们的心灵创伤,是很好的促进儿童成长的手段。挖掘学科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点,把心理健康有机融合到学科教学中,能够提升课堂品位,促进儿童发展。

(2)关注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隐性课程的实施

学科教学中除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点之外,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质量、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课堂教学氛围、课堂学生问题行为的处理等可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给予关注。民主、开放、合作、对话式的课堂教学有利于促进儿童自我意识健康地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4.多途径的整合———班会、团队活动与心理教育整合的体会

在班会、团队会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整合方式。教师应挖掘班级中学生共同关注的心理发展问题或主题,自主开展班队会活动,促进学生关注自身发展等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自我教育。

第4篇:心理健康主题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微课”模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

随着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而其中具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促进学生心理发展作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是由选修课逐渐调整为公共必修课,但由于高职生与本科大学生相比,本身存在知识基础、理解能力、素质水平以及学习动机等方面的差异,传统的讲授型教学在高职院校中效果不佳,学生参与度也不高,因此亟待引入新的教学模式以改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果。与此同时,随着教育技术向着信息化和数字化发展,一场“微”革命正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社交媒体、教育资源共享的理念悄然进入到我们的教学系统。

目前,我国教育部正在积极推动“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由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组织的全国高校微课教学大赛也深受各省市教育部门推崇,各地高校也陆续开展关于微课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的项目研究,这一系列举措极大地促进了高校教师投入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的热情。在此背景下,将微课与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必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使学生能适应未来岗位职业发展的需求。

“微课”全称是“微型视频课程”,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授课方式,围绕具体的知识点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有机整合。“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与该教学主题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习题测试、教学反思、教师点评、学生反馈等教学支持资源也包含其中。“微课”模式不同于传统单一的教学资源类型,它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也必将产生良好的效果。

1、教学时间较短,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高职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 “微课”的时长一般为10分钟左右。这相对于传统的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堂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微课堂”。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事先录制好的“微课”应用到复习旧课或者课堂导入环节。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各章节的知识点较多,光靠学生上课听讲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消化心理健康的重点知识和技能方法,有些学生善于做笔记,但也无法全面的把握整堂课的精髓,因此采用“微课”,教师根据上节课的教学要求,制作旧课复习视频,让学生在课后观看,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巩固所学知识。其次,教师可以根据新课主题设计新颖的问题,制作精美的视频作为导入材料,在一开始上课就让学生观看,吸引其注意力,使其产生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较少,适合教学需要

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集中,重点突出,更适合师生的需要。比如人际关系章节中,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有很多,如认知因素(首因效应、晕轮效应等),教师可以认知因素这一重点通过“微课”的形式让学生能充分的理解。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当然,正因为“微课”的教学内容较少,更要求教师明确某章节的重难点,排除大量学生通过自学能理解的普遍性和常识性知识点,有利于学生掌握核心内容。

3、资源重复利用,教学灵活方便

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10几兆左右,其可以满足师生随时随地利用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在线浏览或下载其他辅助资料,实现移动学习,不再受到时间、地点、人员等限制,真正的达到资源共享的效果。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活动中,课上的好的教师,一般也只能对着他所讲授的班级,其他班级的学生无法享受,而有时候一堂课效果如何还与教师的自身因素以及学生的配合情况有关,因此同一个教师在某一个班上的好,但未必能在另一个班上好,因此进行“微课”教学能保证教学的相对统一性和平等性。而且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可以观看教师提供的微课视频外,在课余时间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随时反复观看想什么时候学习,就什么时候学习。另一方面,“微课”教学也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一堂好的心理健康课,需要教师不断地完善,但是由于资源和时间的限制,很多教师对于课堂改善有心无力,“微课”让教师能观摩自己的授课情况,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并不断进行教案完善和实践调整。

4、情景化构成,教学真实有效

“微课”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根据教学计划整合成一个主题鲜明、结构紧凑、形式多样的 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出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具体形式可以是案例分析型、心理微电影等,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启发学生深度思考。案例分析法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案例分析法应用中,教师往往采用文字性的描述,让学生去阅读和理解,根据笔者实际的教学经验发现面对冗长的案例,学生的注意力和理解力并不高,因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会有所影响,因此在“微课”中,教师可以事先录制好音频,让学生能边看边听,实现视听手段结合使用,增加可读性和理解性。另外,很多教师采用的案例有时会脱离学生实际,教师可以选用咨询个案,在征得来访学生同意后,让其自我陈述,并进行录制,形成视频案例库,在讲解相关章节内容时可以随时调用,如讲解“大学生自我意识”这一章中,当涉及到自卑心理、自我中心心理等内容时,即可用“微课”视频,这样真正贴近的学生现实,引发学生思考。除此之外,可以鼓励学生自编自演,根据发生在身边的事件拍摄成微电影,也可以借助舞台拍摄成心理情景剧短片,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如讲解“寝室人际关系”这一节时,教师可以事先安排寝室成员拍摄自己的寝室人际关系,在课堂上进行自我展示,让每位同学在观看过程中思考和讨论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反思自身可能存在哪些不良的人际心理,这一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微课”教学模式下,不仅可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实践,服务于学生知识的学习和思维的训练,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还可以与心理教育目标有效整合,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来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成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可以预见,未来“微课“这一新颖的教学手段,必将能够深化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

[参考文献]

[1]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2]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3]李淑云,刘淑梅,戴玉竹,刘晶瑜.“微课”教学模式下应用文写作课案例教学法的运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12).

第5篇:心理健康主题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途径 德育工作

笔者将中学教师的业务能力及素质进行了综合分析,又经过研究与实践,总结出在中学阶段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具体归纳如下。

一、开设专门教学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这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优化课程体系、促进心理素质发展、带动整体素质发展的道路。培养或聘用专职教师担任学校的心理健康辅导,并把课程列入正式课程计划。教学内容包括学习心理指导、人际交往、耐挫能力培养、自我意识发展指导等。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有效化研究与实践要积极开展科研立项,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调动教师和管理人员参加科学研究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鼓励教师、出版专著,以科研成果促进教学,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一定的成绩和贡献。正确理解知识与创新的关系,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不仅要看知识容量的多少,还要看知识的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有足够多的知识增长点。最重要的是这些知识和能力能否在教师身上有效地内化为素质。基础知识是创新的基础,没有坚实的基础知识作支撑,创新最终只能流于空想。另一方面,也不能因过度强调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而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否则学生所学的将是缺乏生命力的僵化知识。

二、注重学科教育渗透——增强集体教育效果

由于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步骤的机械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培养出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难以适应企业的实际需要,使教学失去活力。为此,要切实提高我国心理健康院校教育的质量,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如何针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病理来分析教学模式的应用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实践性教学是内科教学的重要环节,学习内科学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临床、接触患者,不断提高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文科利用教学挂图或多媒体演示,再现实景让学生进入“角色”,理科设置的问题就是身边耳濡目染的,如水电费问题的收费改革等。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如让记忆力好的学生承担背诵表演,口齿流利的承担朗诵表演,计算能力强的承担运用简便方法表演,综合能力强的承担综合概括释疑表演,书写工整的展示练习。

总之,学生有什么样的优点,教师就为他们搭建什么样的平台,从而让各层次的学生知道,每个人都有值得骄傲的地方,都在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中茁壮成长。

三、开展班级主题活动——优化集体教育模式

1.加强心理健康教学建设,有助于教师专业的提升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他们成长的客观规律去施加教育影响,才能把教育要求转化为他们的思想意识和自觉行动。德育理论能否真正反映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成长的规律,发挥其对德育实践的指导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发展特征是否有深入系统的研究。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还要了解他们在现阶段所表现出来的新特点,既要从他们的年龄特征上进行分析,又必须对他们生活的特定社会环境加以考察。只有如此,才能加强课堂心理健康教学建设,才能给教师搭建起与学生相互交流、借鉴并传授经验的平台,才能为教师建立共同学习的机制,才能丰富教师的心理健康积累,以便有助于教师专业的提升。由此可看出心理健康教学建设的必要性。

例如:Y教师在主题为“学会赞赏”的班集体心理健康教育中,设计了活动“性格自画像”。通过“我给树叶画个像”“我给动物画个像”“我给自己画个像”等几个环节,通过平等、民主讨论的方式帮助、启发、引导、鼓励学生面对自己的性格弱点,剖析现实、独立思考、认识问题、分析原因,从而解决问题。最后一个环节是“我为画像美美容”,让学生扮演“性格美容师”角色,寻找“塑造完美性格”的“美容”方案。这一活动不但富有趣味,学生乐于参加,而且“渡人自渡,化人自化”,学生在互动中出谋划策、群策群力,初步探究和共享一些有效的完善塑造性格的方法,受到了润物细无声的熏陶。

2.预防教育是集体教育的基点

在班集体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中,积极寻找有效的教育对策,努力预防问题学生心理的非健康发展。如教师在主题教育“我能行”活动中,设计:给自己找优点、给别人找优点(他人暗示的延续,强化被人肯定的感觉)。最后,教师总结:人的能力、优点不是天生就有的,别人对我们的赞扬和肯定也不是随意可以得到的。因此,要建立自信,一定要努力发展、提高自己的优点和能力,并从尽力做好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开始锻炼、培养。做事要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我能行。

四、依托心理咨询平台——畅通个体疏导渠道

依据咨询资料,汇总分析后,归纳出咨询学生反映的心理问题,主要如下。

学习类问题,如与教师的关系、与同学的关系、与父母的关系、挫折适应以及青春期困惑的问题等。我校充分利用青春期的教育中心,从初一开始,定期分班级向学生开放,及时引导学生了解并学习生理卫生常识,理解生理方面的科学知识,以消除对性的神秘感,从而优化学生心理。根据教学设计,在选择的教学环境下,将设计好的教学方案进行落实。一般教师先布置明确的学习任务,然后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或协助学习,对问题进行讨论,最后师生进行总结。教师在讲评某一问题的时候,除了对于共性的问题详细分析,对于某些重要问题也要突出强调。教学反馈除了依据课堂的氛围、与学生进行座谈并对学生作业进行分析外,还可以参考其他教师的听课评课,从而改进心理健康课堂教学。

教师职业是高尚的职业,这是社会赋予理想化师德的神圣起点。由于教师在人们心目中被定格为“道德的化身”,因此对师德的要求似乎再高也不过分。传统的看法认为,教师应珍惜自己的地位和作用,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工作,把为人民、为集体、为社会忘我工作、多做贡献当做自己应尽的义务,做到爱岗敬业、不断汲取新知、认真搞好教学、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等。而且,在遭遇挫折和困难的路途上,还需要努力克服困难,不惜汗水和心血为祖国和集体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教师通过心理健康教学可以感染学生,让学生的道德素养得到有效提高。

学校应充分发挥和强化心理咨询室的作用,针对心理有一些问题的学生,通过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进行必要的整理、归类,提纯共性,重视个性。开放心理咨询室,出发点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心理疏导”的渠道,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着眼点是对具有不良心理状态的学生进行分析,拿出正确的诊断意见,提供科学的指导措施,疏导心理障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目的是让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以学科渗透、团体教育、预防教育为主要特征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在研究与实践过程中,作为德育工作者要提高理论水平,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达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化、最优化。

参考文献

第6篇:心理健康主题教学设计范文

采用教学实验法,在湖州师范学院普通大学生一年级《体育与健康》跆拳道选项课中随机抽取2个班级各40人,将其分成对照和实验2个组别,由同一个教师对2组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其中,对实验组学生有针对性地加入以“改善羞怯”为主题的教学内容和身体活动形式,对照组学生不作任何实验,正常进行体育教学.实验前后用SHS羞怯量表(ShynessScale)对2组学生进行集体的课堂测试,剔除因请事病假退出者5人和实验前后出现无效问卷的2人,最后实验组有效样本数据为36份,对照组有效样本数据为37份.然后对2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探寻体育教学中团体心理辅导对女大学生羞怯感不同维度的具体影响.在为期一学期的实验组教学组织实施中,去掉课程介绍导入和复习考试的课时,加入团体心理辅导的课时总数为14周次×2=28学时(每周1次,1次90min);实验组的教学目标设计上,除了正常的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外,还分别围绕影响大学生羞怯感的3个维度(寻求赞成与自责、对拒绝的恐惧、表达的自我限制)增加设计团体心理辅导的主题和目标.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个别主题,通常采用体育课和团体心理辅导同时进行的办法.体育课热身活动的同时,引入团体辅导的主题;体育课的基本部分,完成正常体育教学任务的同时,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的活动内容;在体育课的结束部分,同学们放松身体的同时,做好体育教学和团体辅导内容的总结.任课教师同时担任体育教师和团体心理辅导指导老师的双重角色,既要通过讲解、示范、纠错等体育教学方法教给学生相应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还要通过引导、启发、鼓励、共情等手段帮助学生积极观察、学习和体验,完成学生积极的“改善羞怯”的自我探索和领悟.实验尽量控制额外变量,在保证内部效度的前提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外部效度.例如,为了避免实验者有意识地参与实验研究,影响实验结果,实验以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自然选项班级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且在实验前后采用自然测量的方法避免实验的霍桑效应.实验前后的测量均在学校对全校大一新生的心理普查和部分学生的心理复查基础上进行,避免给学生造成实验测量的感觉.整个课程实验中,心理团体辅导的内容也是较隐蔽和巧妙地安排在日常体育教学中.测量工具的选择上,采用有13个条目的修订量表(Cheek,1983),量表Cronbachα值为0.90,条目之间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39.实验结束45d后,用相同工具进行重测,重测信度为0.92.

2数据分析及结果

2.1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羞怯感(SHS)的基本情况

参加测试的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学生在实验前都有不同程度的羞怯心理体验,说明目前女大学生羞怯感普遍存在,实验前对照组和实验组羞怯感的平均值都不低(34%左右),与相关研究对国内其它地区的女大学生羞怯研究结果十分相近,没有表现出国内女大学生的羞怯水平的地区性差异;此外,实验前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羞怯感整体上相近,从t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实验前的羞怯感(SHS)没有显著性差异,t=-0.23,p=0.792>0.05,说明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实验前具有高度相似的同质性此外,将实验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羞怯感(SHS)进行整体上的对比分析发现,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羞怯感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t=5.23,p=0.000<0.01,实验组学生的羞怯感水平非常明显地低于对照组.

2.2实验前后对照组的羞怯感(SHS)对比分析

对照组学生的羞怯感在实验前后没有显著性的差异,t=-1.28,p=0.323>0.05,对照组学生实验前后的羞怯感并没有发生显著性的变化.在对个案样本进行实验前后对比分析时,部分学生在部分维度上出现一些明显的变化,但这可能只是偶发事件,也有可能受生活上其它事件的影响.说明一般意义上,体育教学从整体上对女大学生改善羞怯状况没有显著性的影响.

2.3实验前后实验组的羞怯感(SHS)对比分析

实验组实验前后配对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实验组实验后学生羞怯感比实验前有了非常显著的降低,t=-6.47,p=0.000<0.01.这一结果与研究设计的假设高度吻合,实验数据说明在体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将“改善羞怯”的团体心理辅导引入其中,可以帮助女大学生克服羞怯感,有效降低其羞怯感水平.此外,研究还发现,在体育教学中引入团体心理辅导并没有遇到“学生反感”之类的阻力,反而激发了学生参与该课程的兴趣,大部分学生认为这样的教学设计,丰富了课程的内容.评教中学生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性上给予了高分.

2.4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前后羞怯感(SHS)差异的两组间对比分析

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前后羞怯感(SHS)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表3),整体上来看,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实验前后羞怯感(SHS)差异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t=5.70,p=0.000<0.01,实验组实验后羞怯感比实验前降低12.79,而对照组实验后羞怯感比实验前只降低0.16.同一位老师执教的2个组,在其它条件基本保持相同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学生实验前后羞怯感(SHS)差异的显著性特征,可以认为这是实验组教学加入“改善羞怯”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的结果.

3讨论

选取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以“改善羞怯”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最初的研究设计只是为了在保证样本符合研究条件的同时,使实验更方便和有效(课程的强约束力、稳定的时间和场地,确保了实验样本预定实验的顺利完成),但实验发现,这种实验教学丰富了体育课程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改变了传统体育教学的形式和手段,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生体育运动成绩的提高.在体育教学不断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将主题团体心理辅导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模式有三大天然的优势,具有全面推广的价值.

①团体心理辅导是为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它们都属于健康范畴,具有与生俱来的亲密性,这种亲密性使其结合不易出现排异性反应;

②两者都是一个教育、引导、帮助的过程,但区别于个体心理咨询和私教、训练等,它们都是一个小集体、小团队;

③身体活动、游戏等本身就是团体心理辅导的重要手段,而诸如“勇敢”、“坚强”、“合作”等心理素质一直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内容之一.心理健康不仅是校园安全的重中之重,也是影响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和不容忽视的问题.除了思想上重视、构建完善的体制机制、建设心理健康中心、开设心理必修课等措施之外,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实现还必须依靠更广泛的平台,这些平台包括课堂教学、课外辅导、服务育人等多个方面.体育教学具有天然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优势,将主题团体心理辅导融入高校体育教学能够整合有限的校园教育资源,达到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心理素质、优化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效果.体育教学中团体心理辅导主题内容的选择上,应该结合体育课运动项目的特点和任课教师的特长,而信任与合作能力培养、自信心训练、人际交往、情绪控制等都是高校体育教学中团体心理辅导较适合的主题.为了避免霍桑效应,保持体育选项课程的自然性,课程计划在体育教师同心理健康指导教师共同商讨下完成,每一次课程结束后双方进行总结和调整.但体育教师毕竟不是具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缺少心理辅导的临场判断、分析和专业手段,后期研究我们拟通过由心理健康教师与体育教师共同开设小班公选课,在选课说明中公布课程性质和形式,选取现实中存有“改善羞怯”需求或者困境的大学生群体进行后续研究.此外,作为心理干预实践,本研究在不同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与不同体育项目之间搭配和协同等方面还存在局限,这也是课题组未来的研究方向.

4结论

1)体育教学中团体心理辅导与改善女大学生羞怯呈正相关,可以降低女大学生的羞怯感水平,而正常的体育教学从整体上来说,对女大学生改善羞怯没有显著性的影响.

2)在体育教学中引入团体心理辅导,不仅能丰富体育课程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改变传统体育教学的形式和手段,还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程教学的兴趣,促进学生体育运动成绩的提高.

3)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可以借助体育教学等实践互动平台.

第7篇:心理健康主题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 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意义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01)》,以下简称《基础纲要(2001)》)是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优势,实现培养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教育目标的理想模式。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基础纲要(2001)》)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完善人格的有效途径。

二、信息技术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有效性

(一)信息技术能提升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

首先,激发学习动机。多媒体技术将心理学本上的书面文字转化为集图像、声音、色彩于一体的生动有趣的课件,给学生以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信息技术将心理教育的难点形象直观化,通俗易懂的多媒体动画,能轻而易举突破重难点,有利于信息的理解、接受、记忆和保持;相比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多媒体课件提供给学生的视听冲击使单位时间内学生获取信息量最大化,能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丰富的网络心理视频和相关电视栏目,如“心理访谈”等各种视频材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素材,借助信息技术,从中截取需要的部分,运用计算机的编辑功能对其进行取舍,将视频穿插于课堂教学,借助信息环境模拟出真实情境,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学校心理咨询学生的个案利用信息技术将其转化成Flas,既遵循心理咨询保密原则,又起到与传统讲述所不及的事半功倍的效果,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其次,整合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学习者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活动获得的。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环节,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能实现将信息技术作为资料的来源和促进认知的工具,改变传统单一的接受式学习为探究性学习。在心理课教学设计中,就某心理主题预设学案,请学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开放性搜索和资源共享等功能尽可能多地收集与主题相联系的内容,作为课堂交流、讨论的素材,信息技术辅助下的探究能帮助学生找到学本上没有的大量关于主题的背景资料,充分准备前提下获得的学习成功,带给学生的是自我效能感,探究意识内化而成自觉是信息自信强化下的必然归宿。

再次,借助于网络发挥协作式学习的最优功效。“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中长期纲要》)心理教育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分析、综合基础上作出评价、取舍时,信息技术辅助下的协作式学习是促进学生通过“搜集信息―综合处理信息―选择最优方案”发展高级认知能力的理想教学策略。利用校园网开展同班同学间的协作学习,让学生在开放、安全感、互助的网络情境里发表己见、畅所欲言,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在交流、分析、综合基础上,产生最佳方案;一些有共性的心理问题,如网络游戏成瘾、网恋等,利用校园网将这种协作式学习扩展到年级、校际;校际网络联合,将协作式学习推广至区域间;互联网能最大限度拓展学生视野,在更广阔的范围寻求异同。信息技术辅助下的协作学习过程隐含培养学生合作精神、集体意识和良好人际关系等心理教育的目标。

最后,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心理学科整合素养。“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中长期纲要》)整合是把信息技术有机应用到心理教育过程中,使各教学环节在技术和内容融合、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达到教学相长,师生信息素质共同提高之目标。该目标要求一线心理教师充分理解整合内涵,将信息技术渗透入心理课的教学设计、课程实施、教学反馈等各教学环节中,实现技术形式与教育内容的最佳组合;通过实践、反馈、反思和总结,不断提高架驭信息技术的水平。

(二)信息技术具有独特的沟通功能

信息技术在解决学生心理困惑中具有传统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网络技术提供的网络通讯工具具有突破时空局限、及时性等传统方法无与伦比的优势:网上QQ、心理聊天室能消除腼腆性格学生直面心理老师时的害怕心理,让学生通过网络畅所欲言;网络心理论坛能集思广益;心理博客在记录心理成长历程中,同样也有心理治疗的作用;电子邮件让学生能随时随地接受心理老师的指导;网络的匿名性能充分实现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学生能在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情况下向老师求助。信息技术在矫治网络使用不当造成的网络游戏成瘾等心理困惑中具有独特功能,如带学生实地参观网络学院,与游戏软件制作专业工程师交流,通过亲手制作网络游戏,明白其真实情况,消除神秘心理,对学生摆脱网络游戏成瘾有明显的效果。青春期性心理涉及学生性发育过程中的疑惑,信息技术的隐蔽性特点有利于师生间就男女学生难以启齿的问题平等交流。

信息技术紧密家校联系。通过家校平台、网络手机等工具,老师和家长能及时取得联系,跟踪学生的心理轨迹,特别是在危机干预和需要特殊关心的学生中,信息技术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三、信息技术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完善

(一)避免信息技术使用的形式化

信息技术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中要避免为了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的“做秀”现象,处理好信息技术与传统媒体间的关系,用传统教学手段就能产生良好效果的教学内容没有必要浪费精力和时间编制多媒体软件,因此,教师要在深刻理解整合内涵的基础上,将信息技术与心理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找准二者的“整合点”,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

(二)整合中信息技术准确定位

理顺心理教育中教师的主导和技术手段的关系,信息技术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但不能取代教师和课堂教学,在整合中要克服单纯的“技术决定论”,避免为了突出信息技术而忽视传统教育中教师的表情、语气、手势和眼神等灵性的人的因素。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师生间情感的互动、心与心的交流是任何信息技术都不能替代的,特别是在需要心理老师人文关怀和情感投入的心理咨询活动中,信息技术更不能替代对真实生命的同感、理解和支持。

(三)心理健康教育信息资源的完善

相比语、数、英等主课,心理教育信息资源相对较少,制约了整合的效应。多媒体课件等教育资源的开发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繁重教学任务负担下的一线心理教师如果单独承担此重任,既勉为其难,又缺乏专业性,这需要有关部门合理配置专业化的信息技术和心理学科人力资源,共同开发出符合课程标准的科学、实用的优秀课件资源。

参考文献:

[1]魏宁.“学媒关系之争”对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的启示.信息技术教育,2008,(02):5-7.

[2]昝得荣.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之管见.青海教育,2008,(03):14-15.

第8篇:心理健康主题教学设计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中小学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对学生的身体发育都比较重视,相比之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无数学生厌学、出走、自残、自杀等事实都一再表明,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广大的中小学校和教师都要进一步消除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模糊认识,牢固树立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意识,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认真开展学生身心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和寻找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德育教育、学科教育之间的最佳切入点,切实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开展。

二、要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要在广大教师中全面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通过教育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卫生、心理健康技能等常识的普及学习,促使广大教师掌握心理卫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奠定基础。

二是要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开阔教师视野,丰富教师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和教育科研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

三是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摆在与教师业务培训同等重要的位置予以重视,聘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经常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辅导,指导中小学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四是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校外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通过多方努力,使每所学校都能培养出一定数量的、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队伍。

三、要认真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坚持把课堂教学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不仅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学过程都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教师要善于挖掘新课程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做到教学目标中有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教学设计中有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积极推进“阳光课堂”工程,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让师生在学习中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同时,结合新课程改革实验,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特别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的研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容、方法和规律,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发展。

四、要努力开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

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结合学校实际,形式和途径可以多种多样。学校可在校园之声广播中开辟“心海导航”栏目,播送励志美文、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集中辅导学生共性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学校各班可设立“心语信箱”,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组织开展“生命教育”系列主题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生命的意义,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一个对未来有明确生活目标、有理想和事业追求的人,最终实现人生的生命价值。有条件的学校也可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开设“心灵驿站”、“健康知识”、“在线咨询”等栏目,搭建师生交流、学习、辅导的平台。

第9篇:心理健康主题教学设计范文

一、造成中学生心理问题逐年增多的主要成因

(一)恋爱受挫而导致心理问题

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跟谈恋爱有关的很多。由于中学生无论身体还是心理都处于不成熟期,过早地涉猎男女情感问题,我们教育称之为早恋。早恋是青春期或青春期之前的少男少女所产生的过早恋爱的现象。这个时期,由于年龄局限,涉世不深,缺乏必要的思考能力等,总是跟着感觉走,更多感觉到异性的突出之处,往往都会使他(她)们对异性产生倾慕之情。从心理学、生理学角度看,青春期的学生对异性充满好感,渴望接近异性,并试图与异性建立比较亲密的关系,这本来是正当的要求。然而,由于青春期学生过于敏感和富于想象,这时如果把握不住自己,便会走进情感误区,家长、学校和学生本人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使中学生陷入心理漩涡。

面对这样的学生建议我们的班主任在平时多学习一些心理方面的知识,掌握最基本的心理诊断技术,发现问题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提供合理化建议,给学生以更多的关爱,尽快使情感受挫的学生走出心理问题的漩涡,避免更严重的问题发生。

(二)因不会处理人际交往关系而导致心理问题

人是社会的人,总是生活在人群里,有了人群就有了人与人的交往。社会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下面讲述的也是一位班主任老师实际工作中的一个案例,很值得借鉴。班主任与这名男生的接触始于高二分文理科之后。一天下午,两名男生打了起来,起因是学生A想要在上课时坐别人的座位,而学生B不让,学生A就动手打了人。学生B打电话告诉了她妈妈。因为事实清楚班主任就把两名打架的学生交给学生处,并请来了双方的家长。学校对学生A进行了批评教育,学生A的家长态度很好,双方达成和解,事情就解决了。

过了不久学校考试,班级的一名女生跳窗进教室改考号,被发现后经教务处教育,该女生表示悔悟,可是下午一上班老师还没有进教室,就有家长在办公室里等她,母亲和姥姥一起来的,当妈的一边哭一边诉说,他儿子让人打了,老师问让谁打了,她说考试作弊的女生,我问为什么,他说那女生认为自己被学校处理是因为有人告密,而告密的男生就是他儿子。

两次争端,同一个男生,而且每次都是由家长出面,这说明一个问题,。这名同学独自处理问题的能力极差,遇到大事小情,就找妈妈。人际关系紧张,现在有的中学生,偏执任性,唯我独尊,目中无人,缺乏宽容之心,胆大妄为,缺乏自省,遇事选择逃避,拒绝长大。需要不断的引导,经过长期疏导,最后也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

像案例中的事件在我们学校当中经常出现,建议我们的班主任经常深入班级,了解学生的动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平时在班级里多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与人相处,班主任再及时加以引导,使班级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避免问题学生的出现。使自卑、封闭、猜疑等不良心理远离校园远离学生,愿我们的学生都能在和谐的校园内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因升学压力而导致心理问题

初三、高三都是学生学习生涯的转折点,面对中考和高考,学生心理都会或多或少存在压力,毫老子多方面。成长之路的独木桥,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学校的频繁考试加排榜, 周围亲戚朋友的关注等等,压得我们的中学生喘不过气了,进而导致这类心理问题学生的增多。

压力本身只是一种事物或者一种现象,它的客观存在并无好坏之分,往往是因为我们没有正确地对待它而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其实,当你能在压力中游刃有余时,相信你会说:压力就是动力。因升学压力导致心理问题在我们中学教育工作中应该放在一定位置上,应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研究。

二、解决中学生心理问题逐年增多的策略

要想使我们的中学生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专业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提高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素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搭建平台,促进心理健康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资源共享。

(二)组织各级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根据本校的学生特点和自身教学经验,通过讨论完成本级学校的教学规划、课程设计,形成全地区统一的教学设计,作为本地区的教学指导。让心理老师的教学工作不再处于闭门造车、自说自话的阶段。

(三)组织专业技能培训,如沙盘、团体活动、拓展活动、心理剧等,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水平,改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设施利用率低的现状,进而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四)在尝试进行学科渗透的同时,努力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学校的其他常规工作相结合,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全新局面。

三、解决中学生心理问题逐年增多的具体措施

(一)组建丹东市心理健康教师微信交流群。

由全地区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组成,为大家提供相互认识、相互交流的平台,改变孤军奋战、消息闭塞的状况。

由德育部任主编,各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轮流负责编辑心理教师内部交流刊物,面向全市心理健康教师出版发行。

(三)加大对心理健康教师的优秀论文、咨询案例及课程的评选。

(四)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经验交流会

交流会分两个层面:一是领导层面的交流。

(五)借鉴其他学科的一课多上模式

在同一时间内、对同年级学生布置同一个授课主题,在完成准备和试课之后,组织各地区老师相互听课。

(六)尽最大努力提供培训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