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毕业就业问题范文

大学毕业就业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毕业就业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毕业就业问题

第1篇:大学毕业就业问题范文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完全竞争和存在制度性分割两种不同劳动力市场条件的对比分析,认为在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分割条件下,当毕业生暂时无法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时,由于信号成本和高流动成本的影响,“先就业,后择业”不符合毕业生利益最大化需求,自愿性失业是约束条件下的最优选择。文章认为,需要通过改革缺乏效率的制度安排来培育市场机制,尽可能消除人为的、制度性的市场分割,逐步建立一个统一的、富有弹性、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 制度性分割 自愿性失业

劳动力市场不同条件下就业问题概述

如果对大学生规模进行总量分析,由于我国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例和高等教育入学率仍然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部分发展中国家,加上我国幅员广阔,不同区域增长极带动的多层次经济发展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巨大的需求空间,因此,大学生依然是稀缺人力资源。然而,与劳动力市场上大学毕业生供给量逐年上升形成反差的是,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持续降低,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有效需求滞后于毕业生的供给,不均衡的人才结构性分布凸显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关于劳动力市场与就业(失业)的研究,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供给―需求”分析范式一直居于主流,认为凭借工资水平的灵活调整机制,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会实现均衡,劳动力市场将自动出清。他们承认劳动力市场有时也会失灵,不过认为市场之所以出现失业现象,主要是缘于因工会垄断、信息不完全等造成的工资刚性,致使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缺乏有效的工资调整机制。Freeman运用这一分析范式较好地解释了欧美发达国家大学毕业生整体就业情况的长期变化(Freeman R.B.,1975)。不过,“供给―需求”分析范式由于建立在完全竞争、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假定基础之上,忽视了劳动力市场中非竞争性因素的影响,就发展中国家而言还忽视了二元经济背景下劳动力市场的特殊性(Lewis,w. Arthur,1954;Tpdaro,Mrchael,1969),因而对现实缺乏足够的解释力。

在批评“供给―需求”分析范式的基础上,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因素逐渐受到重视。克拉克•科尔首先将劳动力市场划分为内部劳动力市场与外部劳动力市场,认为现实中的工资差别是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结果,从而较早提出了有关劳动力市场分割(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LMS)的思想。多林格尔(P.B.Doeringer)和皮奥利(M .J .Piore )在对波士顿低工资群体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模型,根据工资水平、工作条件、稳定性、培训和升迁机会等差异将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他们认为二者之间不仅存在差异,还存在严重的流动壁垒,尤其是由次要劳动力市场向主要劳动力市场流动的可能性很小。赖德胜等在运用市场分割框架对我国劳动力市场进行分析时发现,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因经济内生性因素形成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不同,市场机制尚不成熟的转型经济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主要因外生的制度造成分割,就我国劳动力市场而言,则主要表现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以及正式劳动力市场与从属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分割(赖德胜、孟大虎等,2008)。

正是因为制度性分割因素的存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出现大学毕业生总量上稀缺与结构性过剩并存的现象,这意味着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并非就业难,而是择业难(赖德胜、孟大虎等,2008),毕业生如果在就业过程中“先就业,后择业”,譬如选择去中西部农村地区或者降低就业期望值先行就业,就业空间将很广阔。但是大量毕业生在暂时无法找到不低于就业期望值的工作时,往往放弃低于期望值的就业机会,选择自愿性失业毕业生作为一理性个体,对于就业选择会进行成本收益比较,其放弃“先就业,后择业”而选择自愿性失业的行为并非是盲目的,而是约束条件下的最优选择,是理性选择的结果。这种约束条件,包括个人、家庭、朋辈群体的示范等因素,但更主要的是以劳动力市场分割为主要特征的外在制度因素。

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毕业生就业

古典经济学认为劳动力市场是统一的和完全竞争的市场,工资具有无限弹性,可以自由调节劳动力的供求,而且劳动力的供给取决于对收入与休闲的权衡,劳动力的需求取决于雇佣劳动力的边际成本(MRC)与边际收益(MRP)的均衡点。新古典经济理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摒弃了古典经济学关于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的假设,但是仍然假定市场主体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或效用最大化的理者,工资可以使劳动力的供求实现平衡。假如劳动力市场上毕业生供给大于需求,工资水平将趋于下降,从而使作为劳动力的毕业生使用成本下降,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增加,而由于毕业生的劳动收益率在降低,这个时候毕业生个人会倾向于选择更多的闲暇,因此劳动力市场上毕业生的供给随之减少。相反,如果劳动力市场上毕业生供给小于需求,则会导致工资水平的上升,并迫使对作为劳动力的毕业生需求减少和毕业生供给增加,最后使供给和需求重新达到均衡。

如图1所示,D是毕业生需求曲线,S是毕业生供给曲线。假如实际市场工资率位于W1,这时毕业生供给量为S1,而需求量为D1,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市场上的毕业生工资率会产生一种向下的压力,即新增的毕业生愿意接受较低的工资来获得就业岗位,而厂商即便提供较低的工资也能雇佣到自己所需要的毕业生。这样,经过一个短暂的调整过程后,工资率会降低到W0的水平,从而实现毕业生供求的均衡。同样,如果市场工资率低于W0,则因为毕业生供不应求,会使工资趋于上升,一直上升到W0的水平。这样,只要工资率是可调的,市场上毕业生的供求都会在相应的水平上实现均衡,从而实现劳动力市场出清。

在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由于工资率对毕业生供需的灵敏反映和调节,一个劳动力市场是充分流动和竞争的,毕业生选择自愿性失业并不能带来额外利润,却丧失了如果选择工作则可以获得的工资收入,从这个意义上看,自愿性失业并不符合毕业生利益最大化目标。

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分割条件下的毕业生就业

劳动力市场分割是指由于经济内生因素或者政治、经济等外在制度因素的制约,使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两个或多个具有不同特征和不同运行规则的领域,不同的领域在工资决定机制、工作稳定性、劳动者获得提升的机会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别,而且劳动者很难在不同的市场之间流动。对大多数成熟的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来说,因经济内生因素形成的主要和次要劳动力市场是最主要的分割形式,但对市场机制不成熟的转型经济国家来说,则主要是制度性分割。本文根据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定义和特征,对劳动力市场作出如下假定:

劳动力市场是由两个不同类型的单一市场A与B组成,其中A市场在工资水平、工作的稳定性、工作条件和职业发展前景等方面显著性优于B市场;B市场接近完全竞争,基本上没有进入壁垒,劳动力由A市场向B市场流动比较容易,相反,A市场存在很强的进入壁垒,劳动力由B市场向A市场流动成本很高;A、B市场的差别主要缘于制度性分割,忽略其他因素的影响;因为分割的原因,A、B市场存在不同的劳动力供求均衡。

毕业生进入A市场,意味着可以获得较高的分割性收益,这种分割性收益是以各种形式的福利待遇或社会地位等形式存在的,而如果进入B市场,则无法获得分割性收益,因此作为“理性人”的毕业生,选择进入A市场符合利益最大化目标。

毕业生进入A市场,一般有如下三种不同路径:路径1:一步到位,直接进入A市场;路径2:先进入B市场,再择机进入A市场;路径3:放弃在B市场的就业机会,进行等待或工作搜寻,择机进入A市场。

以上三种路径,路径1显然是最优选择。但在短期内A市场就业岗位容量有限或者毕业生与A市场就业岗位不匹配等情况下,毕业生将一时难以进入A市场,此时路径2与路径3哪个选择更符合毕业生利益最大化呢?如果仅仅从短期收入来看,路径2比路径3能获得更多的收入,因此路径2优于路径3。但这种分析忽略了路径2与路径3对毕业生进入A市场的可能性差异。

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是一个毕业生与雇主之间的博弈过程,由于在毕业生与雇主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毕业生具有对自身的信息优势,而雇主处于信息劣势,因此,一方面,毕业生通过发送文凭、技能、工作经历等有利信号使自己“脱颖而出”,另一方面,雇主则需要对毕业生发送的信号进行甄别和筛选。在毕业生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是否有在B市场的工作经历,对于毕业生进入A市场可以起到信号的作用,雇主有理由相信,宁愿留在A市场失业也不到B市场寻找工作的劳动者生产效率较高,而B市场的求职者生产效率较低,因此,在B市场工作的毕业生更加难以进入A市场。此外,毕业生即使有幸能离开B市场进入A市场,也面临与B市场雇主的解约成本,包括可能存在的违约金、若干年内禁止从事同业竞争的限制以及从原先单位的其他退出成本。综上分析,在毕业生难以一步到位直接进入A市场的情况下,先进入B市场工作虽然能使毕业生获得一定的收入,但进入B市场工作不利于毕业生向A市场流动,相反,自愿性失业有利于毕业生择机进入A市场,因此更加符合毕业生约束条件下的利益最大化选择。

结论与建议

如果劳动力市场不存在流动,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毕业生会先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等有合适的机会再转移到主要劳动力市场。但是,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及其所导致的高流动成本,加上在追求劳动力市场分割性收益动力的驱使下,毕业生不惜暂时失业也要想方设法留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这说明在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分割的约束条件下,“先就业,后择业”并不符合毕业生的最大化利益目标。为此,需要通过改革缺乏效率的制度安排来培育市场机制,尽可能地消除人为的、制度性的市场分割,逐步建立一个统一的、更加具有弹性的、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

首先,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问题,当前重点是培育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机制,减少政府过多的行政干预,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市场机制将是劳动力资源配置最有效的力量,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干预应主要限制在市场失灵的领域。

其次,政府要推动现有制度变迁,打破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壁垒,建立富有弹性和竞争性的统一劳动力市场。与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不同,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主要表现为制度性分割,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推动现有制度变迁,减少劳动力市场的制度交易成本。

最后,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均等化,尤其要完善小城镇和农村公共资源建设,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区域分割。当前,大学毕业生之所以不愿意前往农村地区就业,除了不尽合理的就业心态等因素外,城乡之间包括劳动力、资本等在内的资源配置上存在严重的制度性分割是主要根源。因此,要拓展大学毕业生就业空间,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除了进一步挖掘城市就业机会外,重点需要完善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劳动力市场环境的建设,辅之以配套性激励政策,进一步缩小农村与城市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区域分割。

参考文献:

1.赖德胜,孟大虎等.中国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研究[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2.赖德胜.大学生择业取向的制度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3(7)

第2篇:大学毕业就业问题范文

特别是教育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间的非同步性矛盾,造成我国的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实际需求结合得并不紧密,存在着严重的系统性失衡、

结构性失衡和供求性失衡等现象。

关键词:课程设置;毕业生; 就业;

近年来,各高校专业设置门类多,重复设置多,专业设置考虑学校自身生存的因素多,出现了某些专业供不应求与某些专业供大于求的并存现象。我国的高校专业设置与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之间的矛盾已成为解决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中的核心课题。因此,我们从最初高校专业设置的角度出发,积极探讨当代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现状及成因,比较不同专业设置的有效性和不足,展望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未来发展趋势,并阐述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对解决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启示,积极探讨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目标的高校教育培养方式。

一、高校专业设置应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

早在2009年,辽宁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做好2009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就是希望能够通过政策引导,有效合理地解决金融危机等社会因素所带来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意见中强调指出“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调整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各高校要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把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和具有较强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的人才,作为高校的重要职责和任务,使教育教学工作与毕业生就业相衔接。

何为高校专业设置?有人把专业设置看作静态的概念,认为专业设置是高等教育部门根据科学分工和产业结构的需要所设置的学业门类,专业设置模式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专业设置一般可在设置口径、设置方向、设置时间、设置空间等方面进行形态变化设计,以充分施展专业设置在人才培养活动中的多方面作用。”1.也就是说,“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调控就是通过高等学校外部和内部的各种力量和手段,对高等学校的专业进行调节和控制,目的在于改变高等学校专业的存在状态。”2.因此,高校应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进而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是完全符合这一规律的。就业率高的专业都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其职业工作要求的专业性很强,外专业毕业生不能轻易进入,这些专业所就业的行业和职业是中国增长较快的的行业如医学仪器、建筑业、运输业、注册会计师等。当然,就业率最高的本科专业,薪资也较高,这也进一步促使这些专业在未来几年内将成为高考家长和学生眼中的热门专业。就业率最低的本科专业前10名集中在两大类专业,一个大类是艺术类专业,包括美术、音乐和音乐表演专业;另一个大类是生命科学类专业,包括医学、生物学和农学专业。那么,其高考招生情况未来也将面临严峻考验。

因此,笔者认为一方面,高校应该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并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初步明确就业方向,合理选择专业,不但能够为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也能为用人单位提供选择人才的广阔空间。另一方面,高校也应立足高校发展的自身内在规律性,对现有专业进行有效整合,对合规律合目的的专业实施有序合理地培植,对不合者进行深度改革与调整,这样双管齐下,使高校专业设置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实现良好地发展。对于有些热门专业,各省教育部门在新增专业时要适当调节,不能一哄而上,避免专业的重复设置,否则就会再次出现前几年原本热门的“工商管理、法律、计算机”现如今无人问津的现象。

二、高校课程设置应与社会接轨

进目前,社会上还出现一种现象,即有些毕业生就业前的“回炉再造”。顾名思义,学生毕业后,没能走上就业岗位,却又走进了各种职业培训班。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没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为了能够尽快就业,他们选择了“回炉”再学习。有些毕业生反应在大学期间学习的一些知识跟很多就业单位的实际要求差别很大,加上自己实习经验有限,无法立即上手,所以找工作过程中多次碰壁。因此,许多培训学校应运而生。这说明,很多大学专业课程设置和社会脱节严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些毕业生就业困难。为了能更好就业,“回炉”的大学生将会越来越多,源头上的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不能很好地吻合是造成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根本原因,但如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课程设置,需要我们一步研究。

据笔者调查,一般高校毕业生因专业不同学生须修满的学分、学时也不尽相同,大多数必须修满160及以上的学分方可毕业,学时也在2200—3500之间不等。但“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大学外语”、“体育”、“计算机基础”等10余门课程就已经占据学时学分的1/4了,其他专业必修课程有的十几年一层不变、有的调整几门,的确跟不上社会发展的形势了。因此,才会出现上述毕业生“回炉”学习的社会现象。

目前,在高校学制反映的是社会分工的纵断面,课程则反映的是社会分工的横断面。纵断面体现的是分工的层次,横断面则体现的是分工的类别。所以可以认为,从社会需要的角度考虑,大学的定位主要就是两个维度:一个是层次,另一个是类型。本科为主的大学和研究生层次为主的大学,反映的就是社会分工在层次上的不同;而专业和课程(实际上我国的所谓专业,从教育的角度看就是课程的特殊组织形式)则代表了社会分工在类别上的不同。其专业设置和课程就必须考虑劳动力市场的直接需要,但并不代表课程安排就完全要复制市场的要求,否则就是职业教育了,长久以往就失去了大学教育的本色。

应该说,正确的定位既是解决学校发展和提升学术水平的重要因素,也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么对于这些大学,如何既解决学校的定位所指向的学术水准的提升,同时又能有效解决毕业生就业的问题呢?这就必须从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来考虑了。

三、大学生就业需要政府进一步灵活管理,加强投入与调控

解决近年来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各级教育部门一方面要调整好已有的专业的设置结构,强调专业结构的和谐发展,一方面要引导各高校积极调整课程设置,既遵循专业培养人才的内在规律也要适应市场对人才日益提出的新的要求。这既要靠高校主动自我调整适应,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调节,又要靠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尤其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政府也应进一步加强人才市场的管理和调控。

专业培养的长周期性与市场变化即时性的矛盾,要依靠教育主管部门的早期预测和宏观调控加以解决;单纯市场导向的专业设置模式容易造成热门专业设置过热,而冷僻专业、艰苦行业专业和基础专业则会受冷落,不利于国家整体人才培养的均衡和协调发展。

那么,就业的地区性差异也越来越值得大家的思考。沈阳是接收辽宁毕业生的主要地区,连续几年占省内接收毕业生总人数的3-4层,其次为大连,占2-3层,而其他外省一二线城市如广东、山东北京、江苏、河北五个省份能接收4-5层,中小城市也就不到1层。“高考填志愿、考公务员、找工作都一样,大家都一窝蜂往大城市挤。”其实,大家不妨把触角伸长,在偏远地区发展的空间才会更大。但更多的毕业生认为大城市,提供的职位更多,就业面更大,因此,即使在初次就业找不到合适工作的情况下也愿滞留在大城市,慢慢寻找机会,而不愿到其他城市实现自我价值。面对这一现象,急需政府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调节人才的流向,补充二级城市、三级城市的人才库,否则有些毕业生在一级城市不能学以致用,造成了人才资源的严重浪费。

因此,各省级教育部门在专业设置时要建立就业状况预警机制,把就业状况作为制定招生计划和专业设置的重要依据。要坚持年度招生计划安排与毕业生就业率挂钩的原则。对社会需求少、缺乏竞争力的专业,要适时调整学科方向;对就业率低、就业质量差、不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要坚决减招或停招,并相应减少教育经费的投入。

参考文献:

[1]龚怡祖.大学专业设置模式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2001。

第3篇:大学毕业就业问题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 理工科大学毕业生 就业

高校毕业生是当今社会重要的人力资源,在人才市场上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生力军。随着高校大规模的连年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毕业生人数也越来越多。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率持续走低,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尤其现在又遇上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于受影响最大的理工科学生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一、金融危机下当代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

近十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高校的毛入学率和大学生的比例都有大幅增加。毕业人数迅猛地增长,待业人数也随之增长,2010年毕业人数预计为652万,并且未来几年将会有更多的大学毕业生涌入社会,待业人数也会大幅增长,去年又遇到全球性的金融风暴,使得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面临各方挑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危机减少了就业机会,大学生就业受到挑战

受金融危机影响,许多现代性质的产业的经营策略都在紧缩,产业的紧缩意味着就业岗位的减少,在就业工作中,受到影响最大的就是大学应届毕业生,即生产萎缩,无法提供正常的岗位增加的空间,大学生毕业人数在某种意义上供过于求,大学生的就业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影响更大。

2.高校教育模式及体制面临迅速变化的经济形势的挑战

金融危机不仅使企业结构遭到严峻的挑战,也使高校的教育模式猝不及防的卷入就业压力的洪流之中。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并非真正的“大学生人数供过于求”,据相关数据,欧美等发达国家具有大学生学历的人数比例占全体国民的四成以上,印度的也有三成,而我国目前的大学生比例也只有两成,从而得知,在金融危机的压力之下,大学生并非真的供过于求,而是现在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的和企业接轨。因此,高校需要调整教育模式和体制,但是这个调整需要一定的培训结构和周期,短期内还未能够迅速的做出应对以适应人才需求的变化。

3.大学生就业优势面临企业就业门槛提高的挑战

首先,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逐渐加深,一方面使经济实体受到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却使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处于更具主导力的地位,不断提高用人的标准,加之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就业变得更加难以掌握;再者,由于大学生对企业的运作和就业市场的未知,自身也很难有个准确的定位,原先大学生的优越感在求职招聘中一次次的受到挫败,自信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对大学生自身来说也是极大的挑战。

二、金融危机的形势下理工科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

1.就业市场需求减少

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行业紧缩,导致就业机会减少,企业用人标准提高,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采用“资格证书”等标准甄选员工,很多大学生不能很好的匹配或者甚至是很难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本科生所具有的知识、技能以及就业观都与企业的需求有着很大的偏差。这一点需要通过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不断大力推进才能够是应届大学毕业生在人才市场处于优势的一方。

2.地区差异加大

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偏好区域和各个行业在全国的分布不一致,政府的鼓励政策错位使得实际需求出现了区域性的问题,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异,城乡也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区域性的因素最终使得大学生的问题逐步扩大,而究其原因,则往往是大学生就业观不正确,不是他们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所谓的“好工作”。这种区域性的问题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在新形势下,较容易改变的是大学生的对自身的定位和就业择业观,这也应该成为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的一个侧重点。

3.自身能力欠缺

客观上,大学应届毕业生的自身素质有一定的局限,在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上有一定的缺陷,这使得很多大学生错失工作机会;主观上,大学生就业的目标不明确,主观能动性不强,由于就业形势、个人条件等原因,大学生在就业时,往往很被动,不主动去发挥自己的优势,根据企业和自己的匹配程度,制定明确的目标,做足充足的准备,适时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些主客观的个体因素,在短时间内是可以解决的,如针对企业的需求,加强某些方面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利用寒暑假期间深入企业实习,使得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另一方面,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也针对大学生就业的一些技术性或者心理性的问题做相关的指导和辅导,为大学生在就业时增加筹码。

4.求职能力不足应对激烈的竞争

求职能力包括求职资料准备能力、就业信息搜集能力和求职面试技能等方面。理工科专业学生在求职中的能力差主要表现在求职资料内容不够丰富、就业信息收集渠道少和就业信息筛选能力差、面试中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临场发挥能力薄弱,在各类公务员考试、选调生考试中理工科专业学生明显弱于经管人文类专业学生。既缺少“外表”又缺少“内涵”,不全面且浮于表面的求职能力根本无法应对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

三、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1.从招生工作开始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专业

由于在高考的专业选择过程中,多数学生并未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长进行专业的选择,导致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的方向性、积极性和自觉性不足,就业意识淡薄,就业目标模糊。以往招生工作多关注是否能招进学生,忽视了对考生专业选择的指导,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理工科院校的招生工作应着重指导学生选择好专业,详细介绍专业的就业方向,以及职业对人才基本素质的要求,鼓励学生从自身的兴趣、爱好等个性特征出发正确选择专业,使学生真正热爱所学专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总之,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理工科院校应该客观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形式,因势利导,科学应对,结合本学院的特点,发挥优势,更好地深化就业指导工作,形成具有本学院特色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

2.提高人文素质能力,克服自身弱势

理工科专业学生到单位工作后,自我发展受到自身能力的约束,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口头及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等是影响他们发展的主要因素。高校应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变原来培养合格毕业生的目标为培养优秀毕业生,对理工科学生加强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促进他们职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分离与失衡使得理工科专业学生人文素质较为缺乏,这种育人环境下理工科专业学生形成了理性又呆板的人格特征,即谦虚、克己、忍耐,处事认真、严肃审慎、比较保守。因此,要构建全方位的人文教育理念,加强文、理、工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互相整合,通过指导理工科专业学生有针对性地参加社会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集体活动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培养理工科学生的综合能力。

3.加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育

对理工科专业学生实施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关键是要向理工科专业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空间渗透,帮助他们形成正确全面的自我认知,明确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和职业定位,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为大学生“两个角色的转变”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育的系统性充分发挥了它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功能,能够帮助学生科学管理大学学习生活,促进他们充分利用大学时间丰富知识、提高内涵、提高水平、提高社会适应性。

4.就业指导涉及面更宽泛

通过校园就业指导活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有效实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可组建由政府职能部门、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等人力资源管理、就业指导专家“讲师团”,涉及到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市场营销、法律、心理学和公关礼仪等多个学科,讲师团成员既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也具有丰富实战经验,更拥有热心高校毕业生就业事业的激情,对大学生做有针对性的指导。

5.引导毕业生就业观念转变,鼓励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就业

理工科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主要存在两个误区。第一,经过高考的挫败,认为自己比一般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差,缺乏自信,怀疑自己的能力,导致在就业过程中消极被动,不善于推销自己。其次,由于理工科院校的学费高,高投入期望高回报的心理,使他们在择业时更多地看重经济利益和选择经济发达地区,不愿意到基层工作。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要纠正毕业生就业心理存在的偏差,使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帮助他们认清形式,鼓励他们响应国家号召,通过参加“西部计划”、“村官计划”、“支农、支教计划”等项目到基层就业。同时要指导学生对认清自己,根据自身条件、就业环境的实际情况准确定位,不要盲目从众和攀比。近年来,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失信”现象屡见不鲜,主要表现在自荐材料的虚假、随意违约、一人多签等方面,这些现象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就业,而且损害了学校的形象。同时,企业抱怨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能力差,学生频繁跳槽,缺乏工作激情,因此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培训,并与严格的管理、奖惩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胡爱民.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6.9.

[2]吴立爽.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若干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9(2).

第4篇:大学毕业就业问题范文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住房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f2012)02-0287-02

0 引言

大学毕业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面对我国近几年房价的持续上涨,实现住房安居越来越难。而大学毕业生的规模在逐渐扩大,加之就业形势严峻,和收入水平的增长缓慢,使绝大部分的大学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住房问题。

1 研究意义

首先住房问题是大学毕业生的基本生存问题,解决好这一困难,可以使他们更好的适应新角色、新岗位,尽快的融入社会。其次许多城市的住房价格接近天价,使得大学毕业生购房成为不可能的事,而这将造成人才的流动不畅,阻碍城市的发展。再次随着高校扩招之后,大学生的数量也是居高不下,房价的不断上涨与大学毕业生工资的不乐观之间的矛盾,而引起的住房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隐患。所以解决好他们的住房问题,是保民生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2 南京市大学毕业生住房现状及问题

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南京大学毕业生的住房状况,本文了问卷调查。共有550位留南京的大学毕业生参加了此次调查。因为房价在2006年后进入了快速增长期,许多毕业5年以上的大学生,由于对住房的刚性需求等因素,在房价进入新一轮上涨期时已购买了住房,而工作不久又赶上房价快速增长的毕业生,所面临的压力才是最大的。所以我们将调查范围设在毕业5年内的大学毕业生,调查分析内容如下:

2.1调查对象的学历依次所占的比例为:博士6%、硕士25%、本科48%及大专21%。

2.2住房方式比例:租房45.9%、购房29.4%及单位房或与父母同住25.7%。

2.3月租金占月收入的比重及对应人数比例。

由表1可知在选择租房的南京毕业大学生中,有一半以上比例的大学生,他们的月租金占到月收入的四五成。

2.4已购房者资金来源分布。

由图1可以看出,选择购房的毕业生的资金来源,主要方式是首付父母资助按揭自负,而全部由父母负担的比重也达到了27.3%,全自己负担的比重最少。

综上,留南京的大学毕业生中租房的比重最高,其中租房的群体中,有大半的毕业生将四到五成的工资用于租房,除去基本的生活费,工资所剩无几,更不用谈购房了。而租房并不是长久发展之计,最终的选择还是买房。在调查的购房群体中,大部分的资金来源都是靠父母,自己很难全部承担购房的费用。因此,住房问题已经成为留南京大学毕业生的沉重负担。

3 住房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文认为造成大学毕业生住房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住房保障制度上存在的缺陷,使得现有的制度无法保障到大学毕业生这个群体。另一个方面,大学毕业生对住房有刚性的需求,而商品房价格过高,使得大学毕业生无力承担。

3.1住房保障制度的缺陷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已形成了以面向低收入者为主的廉租住房制度和经济适用房保障制度,以及面向中等收入阶层的限价房制度。大学毕业生的收入相比低收入人群略高,因此享受不到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保障,同时限价商品房制度存在的种种限制,也使得大学毕业生很难购买到。

3.1.1廉租房保障范围狭窄,无法惠及大学毕业生廉租房是政府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并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因此廉租房所保障的对象主要是城镇低保的家庭,而大学毕业生并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

3.1.2经济适用房难以购买经济适用房是以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为销售对象,通过配售的方式微利供应给普通标准住房的一种住房政策。而保障政策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审核不严格,高收入者可以购买多套经济适用房,使其成为了一种投资手法。再者由于投入不足等原因造成的房源不足,使得毕业大学生难以购买到经济适用房。

3.1.3限价商品房购买条件的限制限价商品房限定购买人群为本市户口,而大学毕业生群体具有流动性,使得该群体难以符合这一要求。同时限价商品房的定价采用“比周边普通商品房价格低10%-15%"的原则,所以随着商品房价格的攀升,限价商品房的价格也会走高,使得大部分毕业大学生难以承受。

3.2大学毕业生购房问题分析据调查大学毕业生群体的年龄大都处于适婚的阶段,对住房的刚性需求并不会因为房价的上涨而下降。房价收入比是衡量房价承受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指一个国家或城市的住宅均价与居民平均年收入的比值。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房价收入比是:发达国家1.8-5.5,发展中国家4_6。依据南京市2006--2010年统计年鉴,可以得出南京近五年的房价收入比为(见表2)。

4 大学毕业生住房保障对策研究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刚毕业的时候收入处于中低阶层,而随着工作能力和职位的提升,收入也会不断的增加,进入中高收入阶层,因此他们需要的是阶段性的帮助,不能采用单一的住房保障方式。

4.1建立青年公寓首先,青年公寓不以营利为目的,以政府财政预算为主,由开发商承建,产权属于政府,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管理和出租,租金根据毕业生的收入水平合理制定,应低于市场价格,并在3至5年内逐年增加,最终不超过市场价格。资金来源可以在政府资金主导的前提下,整合社会资源进行多渠道筹资,减轻财政的压力,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其次,统筹考虑青年公寓的选址、户型、设施,以及物业。按城市的规模,分散选择大学生就业相对集中处建设,位置可以相对偏些,降低项目的成本,但交通尽可能便捷,降低交通成本。户型设置应相对灵活且小些,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居住需求。配套设施以公共配套为主,可以相对简洁,只需满足年轻人的基本需要即可。物业管理可以引入大学校园寝室的管理模式,提供最基本的保安、保洁等服务即可。

再次,从循环使用的理念出发,制定科学的准入与退出机制。毕业生要提交相关的证明材料,经资格审定后,符合入住条件者方可租赁。入住后,逐年对入住者的收入进行审核,如果收入增长到已不符合入住条件时,应限期退租。如超期不退租,应以市场价或超出市场价收取房租,保证房源。

4.2借鉴共享产权式经济适用房模式为了实现“住者有其屋”,大学毕业生在购买住房时,可以考虑与政府共同拥有产权的模式,即毕业生与政府各按一定的比例共同支付购买住房。政府拥有三成或五成的产权,买房者在t年后可申请购买政府持有的产权,也可出让自己的产权给政府或与政府共同转让给第三方。当买房者申请购买政府持有的产权时,如果t在规定期限p内,可按原供应价格结算;如超过期限,则应按照届时的市场价来评估;如果买房者出让持有产权,则政府有优先购买的权利,如政府不回购,则可将房屋产权整体上市交易,政府和买房者按产权的比例来分配增值的收益。具体的流程如下。

4.3转变住房观念及加大政策支持首先大学毕业生在住房消费上,应明确自己的定位,树立“住房梯次消费观念”,不要盲目的追求高消费住房。消费的形式也可以随着自己收入的增加由租房再到买房的转变。

其次在大学毕业生住房保障体系的构建中,政府应监督和评估政策的实施,使房地产行业良性的发展。同时可以通过政策激励手段来激发开发商参与大学毕业生住房保障体系构建的积极性。通过立法的方式来限制住房的面积结构,优化供给比例。依靠政府支持,充分的发挥政府的作用,尽快的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住房保障体制,构建大学毕业生住房保障体系,才能有效解决该群体的住房问题。

5 结论

大学毕业生是发展经济、创造价值的主力军,该群体的住房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而大学毕业生的住房保障制度和该群体的购房能力都存在问题,是造成了大学毕业生住房难的主要方面。因此引入青年公寓和共享式经济适用房的理念,转变住房观念,提倡梯次消费,并依靠政府的支持,力求解决大学毕业生的住房问题。

参考文献:

[1]汪光焘,刘志峰等.住房、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市场专题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杨朵朵。马万里.杭州大学毕业生住房问题调查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04)

第5篇:大学毕业就业问题范文

【关键词】非重点工科类大学英语专业 就业形势 就业问题 就业方案

近年来,非重点工科类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曾经炙手可热的英语专业现已被列入冷门专业。如今大学英语专业生就业问题正在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一、目前非重点工科类英语专业生的状态和存在问题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当今重点工科类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根据《理工科大学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一文中指出,理工科大学英语专业本科生就业比较困难。通过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分析了英语专业本科生特别是理工科大学中英语专业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就此,相比较而言,非重点工科类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就显得更加困难。

(一)非重点工科类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就业环境不理想。

根据我们的整体调查,近年来英语专业毕业生中从事英语对口工作的不足50%,不少毕业生毕业后连工作都难以找到。同时,根据我们对在校生的调查,目前认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学生占34.5%,也就是说,学生自己对将来的就业前景也非常不乐观。可想而知,英语专业的整体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而英语专业生要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就更难了。毕业生调查结果也显示,在已经就业的英语专业生中,60%的人不满意目前工作,52%的人不满意目前收入,他们的平均月收入也只在2000元左右。这些数据都标明,目前英语专业生就业难,就业环境并不理想。

(二)非重点工科类大学英语专业生换专业进修或就业现象日趋增多

首先,相当一部分英语专业生选择考研继续深造,但在这一部分人中,跨专业考研的居多,占考研总数的45%。再者,随着毕业生数量逐年大幅上升和我国改革进程的深入, 以及用人单位对英语人才提出了新要求, 单纯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绝大多数毕业生在专业外就业。在我们的调查中,就有42%的学生从事非英语专业的工作。所以,跨专业进修和跨专业就业已经成为目前英语专业内的一大趋势。

(三)非重点工科类大学英语专业学生面临着就业心理问题。

我们的调查数据表明,在当今这种“就业难”的局势下,作为一名非重点工科类的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生,只有17%的人对自己很有信心,然而有25%的人对自己没什么信心,有38%的人没有想过太多,顺其自然就好,他们大都对就业没什么规划。又根据毕业生调查数据显示,60%的人不满意自己现在的工作,而且不满意目前工资的竟高达52%。种种迹象都充分说明,现在的英语专业生在求职时心态不好,就业后更是种种不满,在整个求职就业的过程中心理素质不高,遭遇多种心理问题。

二、出现这些状态和问题的原因?

(一)非重点工科类英语专业就业渠道狭窄、人才饱和。

历年来,随着高校盲目扩招导致英语专业人才需求饱和,从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的用人单位的选择明显增大,据舒琳(2011)在其论文《高等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模式研究》中指出英语专业毕业生数与社会需求数相差甚大, 供需比高达10: 1 ,从总体水平上降低了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

(二)非重点工科类英语专业学生水平不高、能力结构单一。

据舒琳分析,用人单位感到困惑: 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不懂工程专业知识; 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外语能力又很欠缺,这也是导致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重要原因。在非英语专业学生竞争就业市场的形势下,还有38%的人觉得英语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最欠缺的就是社会实践能力。根据我们的毕业生调查,在大学中,只有34.8%的人偶尔参加实践学习,但是有24%的人从来不做。也就是说,学生的综合实力确实有待提高。

(三)英语专业毕业生择业观不成熟,期望值过高。

英语专业学生受传统就业心态影响较重,外加“低不成,高不就”的就业心理。大多数人认为社会交往和个人的学习成绩及能力大小对非重点工科类大学英语毕业生就业影响最大。目前,很多大学生没有一个较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缺少对激烈的就业竞争足够的认识,没有一个正确的择业观,所以也往往丢失一些合理就业的机会。

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一)调整非重点工科类大学的教学模式。

首先,加强英语学习的重视力度,扩大英语在非重点工科类的教育范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全面提升英语专业生的竞争力。根据在校生调查,多数人认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积极引导英语专业学生多参加职业训练和加强英语专业的学生就业心理指导等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其次,提高教师水平,加大实践教学,进一步引导自学,多与学生互动,加强师资历量;最后,根据毕业生调查数据显示,33%的人认为学校提供有效的指导是锻炼学生的面试技巧和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落实好。以此依据表明,改善一系列的教学工作,增强师资力量,对非重点工科类英语专业生就业有着积极的引导。

(二)提升非重点工科类大学英语专业学生自身能力。

非重点工科类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首要原因就是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清醒认清楚自己的实力并努力提升自己的价值,将为就业提供好的帮助。例如,一部分学生会选择考研,扩宽就业前景,增加工作机会;也有人想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比如计算机技术、社会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基本的管理技能等,以此来提升自己;另外,加强社会实践以及增加学习经历也很重要;最后,还有少数人是通过自主创业和其他渠道来实现自身价值。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强大的英语交际能力是最基本的,我们必须努力完善自己,提升自我。

(三)非重点工科类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必须端正就业心态。

在如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上,我们认为首先应端正毕业生的就业心态,这能帮助非重点工科类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更好的开展,找到自己心目中满意的工作。《浅析英语专业毕业班学生的就业心理指导》一文中就通过分析当前理工科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现状以及英语专业毕业在就业时常出现的心理问题,旨在帮助英语专业研究生认清当今学科就业现状,正确进行自身定位,调整学习或就业计划,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学习或择业。

四、结语。

通过此项目研究,全面的分析了非重点工科类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查找出其问题根源,从而解决这一问题,有效实现非重点工科类学校的英语专业学生自身的资源配置,有利于加强非重点工科类学校的英语专业学生择业的“投资意识”,帮助非重点工科类的英语专业学生最大限度的实现“充分就业”。

基金项目: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湖南省二本工科类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和问题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郝雪莲.理工科大学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J]. 出国与就业,2011,(1).

第6篇:大学毕业就业问题范文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第一,大学毕业生总供给与总需求矛盾依然突出。

近年来,高校大学毕业生供给量不断加大。我国大学毕业生从20__年的144万人跃升到20__年的610万人,增长了6倍,加上历年没有就业人员,20__年需要安置的大学生为700多万人。并且,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仍不会减弱,到20__年,大学层次毕业生数量将达到峰值,约758万人。但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数量远远赶不上大学毕业生的供给数量。

第二,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问题突出。

1.市场需求与大学专业设置矛盾问题日益突出。

目前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不能与企业产业结构和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以至于蜂拥而上的一些热门专业如今出现人才供给的过剩。

以高校普遍开设的电子商务专业为例,截至20__年,教育部已经批准181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开设电子商务专业。但国际电子商务师认证委员会(中国)研发中心在20__年对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进行的就业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__年6月15日,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

2.区域结构性矛盾非常明显,西部地区供给与需求矛盾较大。

目前,大量大学毕业生过分集中在东部地区和城市。而中西部地区、广大的基层却面临着人才匮乏又难以吸引毕业生的情况。

调查显示,北京是最受大学毕业生青睐的就业地区,受调查的大学毕业生中,有24.69%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在北京就业;其次为广东省,比例为21.76%。

3.不同行业与专业就业冷热不均。

目前,毕业生所学专业的专门化程度越高,与国民经济中增长较快的行业和职业相关性越强,就越容易就业。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主要集中在两大领域:一是艺术领域,二是生命科学领域,包括医学、生物和农学专业。同时,低就业率往往和低薪相连。

第三,金融危机下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当前整个世界经济形势的恶化直接导致了社会整体就业形势的严峻。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目前企业普遍实行保守的发展战略和紧缩的财务战略,一方面人力资源的补给大幅减少,另一方面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大幅减少,不少企业甚至停止了招聘。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第一,大学毕业生就业岗位相对不足。

1.就业岗位相对不足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就业弹性持续下降。目前大学毕业生失业是结构性失业,并不完全因为大学的普及率高。

我国一直将追求经济增长作为政府工作的首要目标。据胡鞍钢等专家估计,这种发展模式造成我国“八五”期间少创造就业机会6.0%~12.3%,“九五”期间少创造就业机会3.7%~8.0%。经济发展的就业弹性不断减弱,已经从20世纪80年代的0.3以上下降到目前的0.1左右,经济增长对于就业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小。

我国目前各产业吸收就业的结构还不合理。第一产业吸纳就业的潜力最差。随着各地工业化逐渐倾向于向资本密集型方式转变,作为现今吸纳高校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领域———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也将减弱。只有增强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吸收就业能力,才是解决目前和将来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但我国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优势依然没有充分体现,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不足,影响着对大学生的吸纳。

2.某些行业受宏观经济和政策调整影响,减少了就业岗位。同时,就业岗位相对不足也是缘于就业人口的巨大供给量这一因素。

近几年来,大学招生人数每年以30%~40%的速度扩张,但由于种种原因,经济对劳动力特别是对大学生的吸纳速度并没有这么快。以20__年为例,全国有大学毕业生413万人,同比增加44%,但同年全国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却减少了22%。

第二,大学毕业生教育体系与市场需求脱轨较为严重。

目前,高等教育与就业市场脱轨严重,以致出现供给结构性失业。一些高校盲目扩张,教学质量下降,更加剧了高校培养和市场需求之间的背离。

第三,政府公共就业服务投入不足。

从国外的做法来看,加大公共就业服务投入,促进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对于缓解就业压力具有见效更快的作用。一些国家甚至出现取缔私人职业介绍,实行政府垄断公共就业服务的局面。

近几年来,我国中央和地方都加大了对公共就业的财政投入力度,但整体而言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水平不高。不少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还得靠收费维持运行,难以提供到位的就业服务。

支持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建议

大学生就业难不是简单的就业问题,而是涉及教育、就业、户籍、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能简单地停留在短期

的应急政策设计上,必须从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出发,强调市场需求导向。这里笔者从财税政策支持角度,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第一,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实践创新专项资金,支持在校大学生投身实践活动。

第二,通过财政政策和税收优惠,一方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另一方面,鼓励其吸纳大学生就业。

第7篇:大学毕业就业问题范文

关键词:城市化;大学生就业;民办高校;动画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8-0258-01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据教育部2009年4月的资料,2012年全国有280万民办高校毕业生,比2009年增加68万人,增幅达32%。全社会新增劳动就业岗位900万个,就业问题是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最大难题,本文就此进行分析。

二、大学生就业相关理论概述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第一,专业能力,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并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才能。第二,基础能力,指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它是建立在每一个学生经过接受大学教育应达到的各项基本能力的基础之上。第三,特殊能力,指大学生所拥有的某种特殊素质和能力。第四,求职能力,支大学生在实现从“学校人”向“职业人”过渡过程中应该具备的只有能力和技巧。

(二)大学生就业背景

我国大学扩招后,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3年来连遭打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 2011年全国民办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40万,这些民办高校学子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

三、黑龙江省动画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

省教育厅学生处根据国家教育部和《黑龙江省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规则(试行)》的规定部署截至每年9月1日和12月31日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工作,而据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中心统计:2008年毕业大学生16.6万人,2009年毕业大学生18.95万人,2010年毕业大学生22万人,加上往年未能就业的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的大学生数量之多创历史新高。因此,黑龙江省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这说明大学职业指导工作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四、黑龙江省动画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及成因分析

目前民办高校课程设置不合理,片面追求理论知识培养,目前我国民办高校课程设置重理论, 轻实践的失衡现象, 学校多注重理论课程学习, 且专业教材较为落后、课程设置不合理,适应不了企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太注重应试理论教育, 实践课程的比重不高, 轻视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这日益成为困扰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解决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大学生在学校教育阶段缺乏对社会的足够认识,自身定位不准确,没有根据自身的综合实力进行准确的工作定位。过去的大学生是天之骄子, 走着独木桥过来的, 所以有着较高的心理期望值, 较高的心态。可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 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加, 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必须进行调整。就业市场化即大学毕业生全部进入人才市场, 由人才市场配置人才就业。各类人才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 要遵循人才市场的规律。

六、结论

动画专业毕业生就业是人力资源配置中最初始、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这一问题解决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和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大学毕业生就业不仅只是学校的本职工作,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关注。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深入,民办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广大教育工作者只有大胆创新、与时俱进才能开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本论文是2012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指导)项目《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动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2012010105

参考文献:

[1]姜国忠, 郑瑛琨.黑龙江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类型初探[D].哈尔滨:龙江省委党校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2011.

[2]赵曜.浅析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D].江苏苏州:苏州大学,2010.7.

[3]郭玉东.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浅析[J].人口与经济,2010年10月.

[4]高霞光.民办高校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9.

[5]许巧仙.我国城镇残疾人就业问题研究综述[J].河海大学学报,2012.3.

[6]蔡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7]汤录忠.才产业集群下的县域经济发展研究[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

[8]魏民州.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发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

[9]马永堂.国外改革失业保险促进就业措施[J].中国劳动,2012.

[10]张跃飞.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民办高校学风建设[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

第8篇:大学毕业就业问题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大学生就业问题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就渐露端倪,近几年成为突显的社会问题,而且有愈演愈烈的局势。从2003年至2008年,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每年增加量超50万,而每年毕业大学生一次就业率在70%左右,未就业人数逐年增加,从2006年开始,未就业人数已经超过100万。据统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10万,就业形势紧张的现状似乎已很难避免。尤其是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就业可能就是难上加难了。

目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普遍遇到三难,即落实用人单位难、专业对口难、正式上岗难。最近几年对外公布的初次就业率一直维持在70-75%之间。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影响到高校稳定、社会和谐和人力资源作用的充分发挥等,而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有识之士的更多关注。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整个社会就业问题的缩影,很多国家都存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但是中国目前这个问题比较严重。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为了尽量满足更多人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势必会造成大学生人数增加,导致就业问题日益严峻。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状况,创造不了如此多的就业机会,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大学毕业生需求。

2.1大学生就业遇上严峻的“大环境”

从社会“大环境”来看,一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结构性矛盾影响就业状况。导致就业难最根本的原因是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差距的扩大所导致的区域结构性矛盾。大学生就业难处于“两难”境遇:一边是毕业生想去的地区和单位不要毕业生或毕业生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另一边经济发展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和边远地区、贫困山区及乡镇长期招收不到应届大学毕业生。二是国家就业制度和相关政策法规不很完善。用人指标、户口、档案等问题,导致一些大学生放弃既有机会,用人单位招不到人。三是就业竞争激烈,市场达超饱和。大学生毕业人数的不断增加,然因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岗位数绝对减少,大学培养的学生不适应市场的需要等,使他们在求职择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2.2大学生就业面临困惑的“小环境”

从“小环境”看,一方面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滞后于社会发展,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主动调整,往往依据自身师资条件等,专业设置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严重,造成供给结构失衡。同时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陈旧。对于实用性强的技术岗位招聘,很多单位在通过与学生面试中反映,高校部分专业课程设置无法与单位实际需求相适应。再次,很多高校连续扩招后,教师工作量加大,整天忙于应付事务性的工作,没有时间补充新知识,缺乏职业生涯指导的专业研究。另一方面,目前,很多用人单位在人才引进方面盲目提高用人标准,条件要求也愈加苛刻,文凭已经不再是走向理想职业的唯一“通行证”,除了崇尚高学历,要求毕业生具有好的专业知识技能外,还要求其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多数应届毕业生往往不能够完全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为许多用人单位所“嫌弃”,不少招聘单位的广告明确地写明“只限男性”或“男士优先”,性别上存在歧视。再者,近几年毕业的大学生很多都是“80后”的独生子女,而社会对“80后”这一代评价褒贬不一,用人单位认为“80后”大学生员工普遍存在着散漫、忠诚度低、责任心弱等缺点,使用人单位招聘时有所顾忌。

2.3大学生毕业生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

大学生毕业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就业观念陈旧,期望值过高。一方面,追求安逸舒适的工作环境,不愿去老少边穷地区、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等等;另一方面,过分看中单位的医疗、养老保障制度等,只把目标锁定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外企上。择业期望值普遍偏高,不肯放下架子,缺乏脚踏实地从基层开始干起的精神。二是自身素质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大学生的自身素质与社会需求的差距较大,部分毕业生“心比天高”,过高估计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但综合能力又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要求。相当多的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缺乏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较差,缺乏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有些学生在为人处事方面还存在种种缺陷。三是缺乏创业意识。传统的就业择业观制约了大学生成功就业,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等”、“靠”、“要”等思想,缺乏创业精神和自主创业意识。在面对当今市场巨大的创业平台,高校毕业生宁愿成为现有就业市场廉价的替代者与竞争者,也不愿意实现对自我的突破,不愿意走上创业之路。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3.1多管齐下,优化大学生的就业“大环境”和“小环境”

政府及社会应对大学生择业就业难应有所作为。第一,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增强吸纳能力,使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第二,应扩大毕业生入伍、研究生招生比例,这既有利于提高军队素质,也为社会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为未来国家竞争力储备力量。第三,鼓励经济相对优越的毕业生到发达国家深造学习,学成归国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第四,鼓励各类中小企业、民营企事业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要为其提供便利条件和相应服务。第五,对企业跨地区聘用的高校毕业生,省会以下城市要认真落实有关政策,取消落户限制。第六,完善有关人才及劳动法规,使用人单位、高校、大学毕业生都在能人力资本交易中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

用人单位要放低门槛,寻求真正可用之才。有部分企事业单位在目前毕业生数量庞大的情况下,把录用人才的门槛抬得过高,本来是本科生可以胜任的工作岗位,却要聘用硕士生,甚至博士生。用人标准虚高,使得相当一部分人难找到工作,造成人才资源浪费。因此,要动员用人单位改变用人观念,多注重高校毕业生的整体素质,而不要一味地追求高学历。一些中小企业,特别是民企、私企单位,为规避缴纳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等责任,不与就业者签订劳动合同,侵犯了就业者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自己公共形象,进而造成大学生不愿意到这些单位就业,人为地促成了“就业难”。

高等院校需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就业指导体系。一方面,高校应根据整个经济环境来预测未来的人才需求状况,合理调整专业结构,确定招生的专业和规模。在课堂教学方面,高校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把从片面注重专业知识教育转移到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轨道上来,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高校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就业指导工作水平。从学生入学时起,高校就应在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相应职业课程的指导,逐步进行职业规划,并在大三、大四加大指导力度。

家庭要承担起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责任。首先,随时关注孩子的成长变化,注意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知道自己孩子的不足,并能及时给予指导,使孩子少走弯路,更快成长。其次,督促孩子毕业后尽快成功就业。再次,不要强求学生绝对专业对口就业。常言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学生喜欢,只要学生肯努力,不管在哪个行业、哪个岗位,都能干出一番事业。最后,家长要转变就业观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的流动越来越普遍,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整个社会充满了竞争,现在没有一包到底的“铁饭碗”,单位都实行合同制。毕业生要靠自己的能力在社会上立足。

3.2努力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力

大学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降低期望值。一方面,大学生不能总是盯着“热门”职业。随着社会的变迁,旧的行业在不断消失,新的行业也不断产生。过去被人视为“低贱”的工作,反而更能锻炼人的本领,发挥个人的潜力。另一方面,树立多元化就业观,不能等到毕业时才决定是考研、出国还是工作。有的学生只是在找不到工作后才想到去考研,或是考研失败后转而去找工作,这些都是漫无目标的行为。只有早做准备,在大学期间才能形成一个明确的择业目标,才能够在毕业时不会感到迷茫。要强化机遇意识,牢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大学生在校期间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提高大学生就业成功的根本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做人”的素质。有些大学生意识落后,只重视对学校所安排课程的学习,不注重对自己综合素质的提高,造成毕业时就业核心力低,不能达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大学生应成为“T”型人才,“竖”代表专业基础知识,而“横”则要求大学生通览各方面的知识。:

大学毕业生强化创业意识。大学生应努力培养创业意识,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以创业带动就业,对改善目前就业难的局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毕业生创业不仅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减轻就业压力,而且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随着新增劳动年龄人口进入高峰期,大学生创业不但可以改善毕业生自己的就业问题,同时可以为社会上其他的待就业人员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达到创业带动就业的理想境界。然而创业带动就业需要来自社会、高校、学生个人几方面的努力才能完成。社会应该给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有效的法律法规保障制度;高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学生个人应该具有勇于拼搏、大胆创新的精神。

参考文献

[1]穆林.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择业与就业,2008(4).

[2]姚裕群.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演变与近期发展趋势[J].人口学刊,2008,(1):10-14.

[3]邵华.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4):14-15.

[4]陈永昌.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路和对策[J].北方经贸,2008(9).

第9篇:大学毕业就业问题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对策

1 引言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分配就业制度模式的转变,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在就业中受到全面的现代文化的挑战,就业难度空前加大。新疆是属于少数民族聚住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和历史及其他方面的原因,目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比较低。在就业方面结构性失衡,高校对人才的供给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对称,少数民族民营企业发展速度的较慢和就业政策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更引起社会的关注。

2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及存在问题

就业问题是近年困扰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人群,与之相关的就业问题似乎也被赋予了更加突出的重要性。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紧迫性尤其因2010年全国应届毕业大学生的人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就业的,就业竞争十分激烈。近年来,在逐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指导思想下,高校不断的大幅扩招,加之对少数民族学生入学时的政策倾斜,使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逐日突出,使就业率继续下降。

2.1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率呈下降趋势

高校1999年开始扩招之后,在校大学生人数不断上升,平均每年以20%至30%的速度在增长,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数也在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就业率逐渐走低。

2.2 结果性失衡日益突出

由于经济欠发达,南北疆经济发展又不平衡,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对不同专业的维吾尔族人才的需求差距悬殊,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学科存在着失衡现象,具体有两个方面的失衡:

(1)地区性失衡

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后基本上留在民族地区,为经济发展服务,由于沐足地区在全国来说属经济欠发达地区,所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比较有限,而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后都希望在周边地区就业,又由于大多数工业企业位于北疆和东疆地区,因此可容纳的毕业生相对南疆较多,地域差异及民族风俗习惯不同,使得来自于南疆的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在北疆、东疆就业非常有限。大多数汉族学生都来自于北疆和东疆,这就导致汉族高校的毕业人数迅速增加。

(2)行业性失衡

由于各个行业的利益分配不均衡,社会保障不一致,使得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多集中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经济效益较好的大中型企业。而对于那些规模小的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则是瞻前顾后,迟迟不愿签约。据问卷调查显示,有48.81%的学生表示“愿意”去党政机关工作,有30.83%的学生“愿意”去事业单位工作,有17.98%的学生“愿意”大中型国有企业工作,有5.53%的学生愿意去民营企业工作,但作为首选却寥寥无几。

2.3 就业观念仍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观在存在着一定问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就业意识淡薄,坐享其成心态明显

绝大部分少数民族毕业生仍留恋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害怕竞争,对实现自己的就业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没能在大学期间主动培养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而只是在毕业时才感觉就业的压力。

(2)就业期望值过高和片面理解

少数民族毕业生大多数追求高薪和高层次岗位。片面理解就业,认为就业就是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而对民营企业等非国有单位,则认为不稳定、不可靠、不保险。

3 造成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就业方面面临比当地汉族学生更大的就业压力,就业难度更大。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汉语不过关、家庭经济条件差、就业观念守旧等。改变这种状况的主要措施有制订切实的就业指导政策、强化汉语教学环节、转变教育观念等。

3.1语言、文字的障碍

少数民族学生必须借助于自己的母语去渗透汉语语言的文字,掌握其内核,实在是一个不小的困难。随着全疆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新疆各企事业单位对双语人才的需要越来越迫切,少数民族毕业生掌握汉语水平的高低成为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对578个用人单位的调查显示,44.1%的单位将汉语水平的高低作为选拔少数民族毕业生的主要标准。而汉语水平恰恰是少数民族毕业生最缺欠的素质之一。

3.2综合素质较差

我国中西部尤其是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相对落后,因此大多来自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专业水平、职业技能、汉语水平、专业素质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导致实际工作能力不强。

3.3 就业观念陈旧

第一,文化观念的制约。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其本民族文化到其他民族文化进行跨文化就业时,两种文化很可能会产生冲突和排斥,出现文化认同和变迁问题,这种文化差异影响到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同时择业观受民族习惯的影响。

第二,用人单位的偏见。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居住地域、民族心理、思想观念的长期影响,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存在不容忽视的缺陷。部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发展状况不理想,某些用人单位由此形成某种偏见,认为少数民族学生不能很好地胜任他们的工作,在招聘人才时不愿意要少数民族毕业生。随着新疆少数民族基础教育质量的逐步提高,这种偏见会慢慢改变。

3.4对求职就业情况认识不充分

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求职就业情况认识不够充分,虽然有很多学生有就业准备,但是真正付出行动的同学占很少数。因为对就业走向的认识不充分,不愿意到非公企业就业而选择行政、事业单位,从而想得到“铁饭碗”。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主动性不够。很大一部分学生找工作只局限于学校为他们提供的就业信息,学校召开的毕业生双选会是他们主要的就业信息来源,他们很少主动面向社会去寻找就业机会。由于就业信息有限,导致就业质量不高,就业率低。少数民族大学生除了借助于学校、同学、家长获得就业信息之外,很少自己主动的去招聘会或借助网络等其他途径获取就业信息。除此之外就业之前关于简历制作、衣着打扮、参加面试、签订劳动合同等方面的学习、练习很少。

3.5 西部经济发展较差

地方经济欠发达。新疆地处祖国边疆,生产力水平较低,民族地区多元经济发展缓慢,民营企业的发展速度、发展规模比较落后,对吸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影响有限。毕业生都想留在大城市,不想去乡下工作。甚至从乡下来的学生也不愿意回到老家工作,而想办法留在大城市,大城市没办法提供这么多的工作岗位。由于社会提供的有效就业岗位数量很有限, 因此导致大学生毕业数量大于社会需求。这就进一步增大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3.6扩招速度过快,大学毕业生人数成倍增长

新疆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和社会发展水平,目前新疆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期,原来在计划分配制度下,少数民族毕业生从入学到分配都受到特殊照顾,单位能按其自身的需要和毕业生的实际能力作为录用的标准,而不管是否是少数民族毕业生。在这种招生数量扩大、用人相对减少并且用人单位自主决定权增大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也就在所难免了。

4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方案

研究西部地区就业问题是时代要求,是西部大开发的要求。如何解决好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人才工作的当务之急。

4.1提高汉语水平和综合素质

解决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问题是提高毕业生的汉语水平,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高校、政府和学生本人三个方面的共同努力。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较低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教师汉语授课的工作,将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水平作为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并将民族教师汉语水平的高低作为选拔优秀教师的一个前提条件。增强民族学生与社会的交往能力,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使他们认识到学好汉语不仅有利于提高自身在各方面的能力,而且更加有利于增强未来在就业上的竞争力。

4.2加强对毕业生择业观的教育,鼓励到基层工作

高校在今后的就业指导工作中,要更加重视对少数民族毕业生择业心态的引导和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远大理想,自觉地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结合起来。到南疆地区和国家急需人才的重点行业、重点单位建功立业。

4.3 促进大学生在企业就业与自主创业

不断调整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城乡基层就业,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并根据新农村建设和加强社区工作的需要,深入推进“村村都有大学生工程”,将“村村都有大学生工程”逐步向社区延伸,大力开发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

结论

处理好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新疆经济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除了地方经济欠发达和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等客观原因外,学生和用人单位本身也存在一些主观影响因素。少数民族毕业生汉语水平不高,就业地域窄,高层次人才少,这些特点不利于他们的就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自治区应该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引导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各高校应努力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提高竞争能力,为社会需求培养出高能力人才。同时,少数民族学生本人也应该付出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为新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德文.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新闻,2006,(1,9):6-7.

[2]那苏如拉·阿不都热西和孙秀玲.浅谈新疆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对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7(S1):166-167.

[3]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M].人民出版社,2007:38.

[4]王锡宏.少数民族教育双重性理论与实践探索贵州民族研究[J].2003(4).23.

[5]马文华.新疆教育史稿[M].乌鲁木齐:新疆教育出版社,2006:45-46.

[6]杜育红.教育发展不平衡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61.

[7]王英姿.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5):35-37.

[8]张玉玲.如何解决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难问题[J].职业时空(研究版),2005.(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