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艾青的现代诗歌范文

艾青的现代诗歌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艾青的现代诗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艾青的现代诗歌范文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关于“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明确要求考生“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包括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思考探究三个能力层级。命题点主要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等方面。尽管现代诗歌在“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中并不多见,但其作为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巨大的成就,值得考生注意。

【命题走向】

2000年以前,现代诗歌鉴赏是备受高考命题者青睐的一种命题形式,多以客观题形式出现。近年来,除部分试卷出现以现代诗歌作为写作材料或语用部分的仿写题材料加以考查外,独立考查现代诗歌鉴赏的试题基本没有再出现。在经历了十多年的轮空后,尤其是随着新课标的贯彻实施,《现代诗歌选读》已成为不少学校的选修教材。在这种情况下,对现代诗歌的考查试题再次登场是极有可能的。在这种趋势下,该类文本的命题形式将会呈现多样化趋势。

【解题钥匙】

一、品味意象,体会现代诗歌的意境

所谓意象,就是寄托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只有抓住诗歌的意象特征,才能较好地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所谓意境,就是作者调动生活积累,运用艺术表现手法,整合各种意象,使主观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的物象相互融合而创造出来的境界。鉴赏现代诗歌的意境时,首先要对诗歌的直观形象和画面进行联想和想象;其次要从品味诗歌的语言入手,感悟到诗歌的意韵之美。

一般来说,意境都是由现代诗歌所选用的意象创设出来的。因此,考生在鉴赏现代诗歌时要善于品味意象,从而拓展诗歌的意境。如果不能体会其意境,自然也就不可能真正进入诗歌所创设的审美世界。如我们所熟悉的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作者面对康桥的自然风光,选取了“云彩”“金柳”“夕阳”“清荇”“柔波”“清潭”“青草”“星辉”“夏虫”等意象。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在诗歌中被作者赋予了自己独特的感受,这些典型的意象勾画出了康河的妩媚动人。

现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解题技巧:(1)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概括景物的氛围;(2)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抓住意象,把握现代诗歌的情感和主旨

许多现代诗歌在感情表达上秉承了古典诗歌“贵含蓄,忌直露”的特点,作者往往是有话不直说,有情不直抒,而是通过具体意象进行委婉曲折的表达。而现代诗歌的主旨就是诗中所表达的作者的理想志向,所阐述的人生哲理,所蕴涵的美好情操,或对社会、对人生、对历史的总结等。无论现代诗歌的情感和主旨含蓄还是直露,都与诗歌的意象有密切关系,所以领会现代诗歌的情感和主旨要立足诗歌的意象。如艾青的《礁石》就是借“巍然挺立”的礁石形象,表达诗人对被压迫人民抗击旧世界暴力的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赞颂。

现代诗歌思想感情解题技巧:(1)指出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2)结合诗歌内容加以分析。

三、立足意象,分析现代诗歌的语言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诗歌表情达意的载体。现代诗歌的语言精练,形象,富有音乐美;在诗歌鉴赏中,品味语言是基础。考生应该联系全诗主旨,反复咀嚼,领略诗歌的深刻含义,品味隽永的字词语句。

下面是现代诗歌关于语言分析的几种题型的解题步骤,供考生答这类题型时借鉴:

现代诗歌鉴赏词语解题步骤:(1)解释词语的意思;(2)阐述该词在诗中的作用。

现代诗歌语言风格解题步骤:(1)指明何种语言风格;(2)说出有什么作用。

现代诗歌修辞手法解题步骤:(1)指出何种修辞手法;(2)分析其表达作用。

现代诗歌表现手法解题步骤:(1)指出何种表现手法;(2)阐述其表达作用。

现代诗歌篇章结构解题步骤:(1)指出诗歌结构如何;(2)结合诗歌内容作具体阐述。

【针对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2题。

牵 手

邱彩云

清明节那天

所有的女友

都被一双双大手牵走

只留下我

还有一片哀愁

我也要走

带上九百九十九朵丁香

放在你的坟头

陪你到天长地久

因为你曾说

你最喜欢丁香般的姑娘

而你那双

曾托起溺水女童的双手

却再也不来牵我

等待千年颤抖的手

(选自《文学报》2000年11月)

1.诗中的“我”“你”分别是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从表达技巧方面,简要分析这首诗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3题。

黄河的桨

马冬生

是从我的父亲的父亲的父亲的身体里

取出的一节骨骼。引领我不卑不亢

在混沌的光晕中滚动内心的响雷

奔流,奔流,逆风的花朵盛开在最向往的位置

泥沙流动。漫天水色为弦的颤动而颤动

一个旋涡是一声悠远而苍凉的传唤

黄河的根须在我身体内部汹涌

活着的水啊,我能否淘洗出比金子更可贵的东西

历代的人和事都在奔流,仿佛血在吹

高高低低的命运集结了生的秘密

不是谁都能用黎明的水涤清黄昏的水

强劲的风口,我紧紧握住了什么不愿放开

两岸猿声是听不见了,万重山挡住岁月的轻舟

我也不知道我将流落到黄河的哪道湾

苍茫尘世,只剩下一节骨骼气壮山河

我的儿子的儿子的儿子你听见了没有

(选自《北京文学》2009年第2期)

1.这首诗歌以“黄河的桨”为题,其象征意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理解“强劲的风口,我紧紧握住了什么不愿放开”这一诗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开篇与结尾两句有什么关系?其寓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3题。

采莲曲

朱 湘

小船呀轻飘,杨柳呀风里颠摇;

荷叶呀翠盖,荷花呀人样娇娆。

日落,微波,金丝闪动过小河;

左行,右撑,莲舟上扬起歌声。

菡萏呀半开,蜂蝶呀不许轻来;

绿水呀相伴,清净呀不染尘埃。

溪间,采莲,水珠滑走过荷钱;

拍紧,拍轻,桨声应答着歌声。

藕心呀丝长,羞涩呀水底深藏;

不见呀蚕茧,丝多呀蛹裹中央。

溪头,采藕,女郎要采又夷犹;

波沉,波升,波上抑扬着歌声。

莲蓬呀子多,两岸呀榴树婆娑;

喜鹊呀喧噪,榴花呀落上新罗。

溪中,采蓬,耳鬓边晕着微红;

风定,风生,风荡漾着歌声。

升了呀月钩,明了呀织女牵牛;

薄雾呀拂水,凉风呀飘去莲舟。

花芳,衣香,消融入一片苍茫;

时静,时闻,虚空里袅着歌声。

(选自《草莽集》)

1.该诗形象鲜明,意境优美。作者是怎样表现少女的采莲景象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诗在每一节的最后都写到“歌声”,“歌声”在诗中有怎样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这首诗的主题是歌颂愉快的劳动生活,有人说是表现爱情生活,你赞同哪种说法?请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2题。

三片叶子

梅绍静

三片嫩叶像三只绿色的小鸟儿,

骄傲地站在树桩上。

树桩只发出这一条绿茎,

绿茎上只有这三只小鸟。

多可爱的小东西啊,

它们还要为砍断的树桩歌唱。

即使只有这三片绿叶也要向世界呼喊,

让人们永远憧憬那被剥夺的满树春光。

(选自《梅绍静诗集》)

1.简要说明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对这首诗的比拟和象征手法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2题。

渔 暮

熊召政

这暮色,又被觅草的孤鹭剪乱

慵困的舞翅抹暗了放倒的青山

借与晚风作韵的莲花

一支支,斜斜地簪出水面

朦胧,亦如湖空冰盘的姣美啊

清香与暮色揉成的江南

小舟从山浦中荡出了

桨影铺成的长廊,绿荷正自盈栏

栏外,视线停落的地方

曲曲屏山已不见浮动

船底下,游鱼戏逐的浮萍

却在将波浪的方向交换

(选自《熊召政二十年诗作精选》)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山乡图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题为“渔暮”,是怎样展开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2题。

阳光在远处

艾 青

光在沙漠的远处,

船在暗云遮着的河上驰去,

暗的风,

暗的沙土,

暗的

旅客的心啊。

――阳光嬉笑地,

射在沙漠的远处。

一九三二年二月三日苏伊士河上

(选自《艾青诗选》)

1.这首诗写于作者远离祖国,去异国他乡的路途中。从诗中可看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连用几个“暗”字有什么用意?请对该诗最突出的表达方式作简要分析。

第2篇:艾青的现代诗歌范文

一、体味现代诗歌提高朗读水平

诗歌的语言高度凝练,其承载的内容也是丰富、高度浓缩的。因此,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仔细体味、揣摩,朗读有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根据学情,指导学生朗读,可以教师范读,或是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听名家朗读,让学生感受朗读要领,体会诗歌情感,领略诗歌意境之美。如在教学的《沁园春・长沙》时,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朗读,然后把握背景、理解内容之后再读,通过名家的朗读对比、感受。让学生说说从名家范读中听到的诗歌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和主旨。

二、感受现代诗歌提高鉴赏能力

在现代诗歌学习中,要指导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手法的把握。当然,我们不能按照现代散文、小说那样进行阅读教学,通过肢解的方式让学生提高概括归纳和综合分析能力,也不能像文言文学习那样逐词逐句地翻译。要引领学生带着情感、思想去分析诗句,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谈谈个人对诗歌中的词句甚至情感的独到理解,如此,他们就能提高对诗歌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如让学生理解《雨巷》中首尾两节“逢着”和“飘过”的含义,从而体悟诗歌中表现的两人相逢却又离散的让人痛苦的情愫。再如《沁园春・长沙》中景物描写的特点、写景角度的变化;《相信未来》中暗喻、反复手法的好处;等等。

三、领略现代诗歌掌握前后联系的方法

现代诗歌是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教学中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我国诗歌的发展历程,从而使学生能够前后联系地看待现代诗歌。

的《沁园春・长沙》延袭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特点,其一韵到底,但在平仄上又有变化,相对而言通俗易懂。在学习时可前后联系,如《沁园春・长沙》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描写了秋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其中“染”字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秋天景色的变化。将《长亭送别》中“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中的“染”进行对照学习,这里的“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关系,情景交融,表现出离别的凝重离愁,从而营造出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再如《再别康桥》一节一韵,在意象的选取上又继承了传统。食指的《相信未来》通过不同含义的意象选择来表达情感。我们可以从它们与古代诗歌的联系中发现语言的魅力和诗意的隽永。

四、品赏现代诗歌提高理解能力

近年来有些省份的高考语言运用仿句题可以说是现代诗歌的转换形式。如2002年全国高考卷第5小题,对“海是水的一部字典:浪花是部首,涛声是音序,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进行仿写,就是一道现代诗歌的仿写题。如果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现代诗歌进行研究,这样的题目就难不倒他们。

近年来高考作文以材料作文的形式出题已经占主流,其中一些材料就是现代诗歌或是其中的节选。如2012年四川高考作文材料就是聂沛的《手握一滴水》,这是一首现代诗歌,要求考生根据材料的象征意义、人生意义对一滴水进行阐释后,以“水”为话题进行写作。2012年江苏省高考作文材料中的第二则材料:“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选自艾青的现代诗歌《我爱这土地》。如果学生读过这样的诗歌,理解过这一诗歌的主题,就能很快地审出“忧与爱”的写作角度。

五、从现代诗歌中挖掘写作素材

第3篇:艾青的现代诗歌范文

一、抓住现代诗歌的特点开展教学

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对现代诗歌有深刻的认识,对现代诗歌的起源、发展、分类、特点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特别要注重现代诗歌的特点,要抓住现代诗歌在外形和内在精神上的独特性,并从这种特点入手,引导学生深挖诗歌的内涵特质,让学生在感受现代诗歌形式美和内涵美的基础上实现美的熏陶。现代诗歌特点较多,在此仅以现代诗歌形式的自由性特点为例来分析思考,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一诗: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教师在讲解该诗时就要让学生抓住该诗自由(没有固定节律,不押韵)的特点,并让学生明白这样的目的和好处:没有严格的格式和韵律的限定,诗人就可以完全以自己的情绪来自由支配诗行、诗段,并且可以按自己情绪的旋律来安排诗的节奏、韵律,让诗歌的每一句都服从自己表情达意的需要。而学生在充分感受它简短而自由的句子时,也要尽量去理解作者在字里行间对土地的眷念,对祖国的挚爱。管中窥豹,在教学中怎样让诗歌的特点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以及从现代诗歌特点入手让学生抓住诗歌的形象和情感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借鉴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现代诗歌到底怎么教学?可以借鉴古典诗歌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毕竟不管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都是诗人表情达意的工具,万变不离其宗,这是诗歌这种抒情性文学体裁的特点决定的。

(一)“知人论世”的方法

再好的诗歌也是人写的,作者生平背景就是打开一首诗歌的“钥匙”。我们教学时一定要涉及诗人的生平思想和流派,以及作品的时代背景、写作背景。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为例,如果学生对徐志摩的个人思想和经历、与康桥的关系都不清楚,那么不管教师在这首诗歌本身上怎么努力地教,学生理解起来也是会像隔了一层朦胧的纱。其实徐志摩本人就对自己和康桥的关系作了很好的阐述,他在《吸烟与文化》里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可见康桥经历是作者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栖息,我们教学就不得脱离诗人与康桥的关系,不能脱离徐志摩这个个体的成长路线和思想变化以及康桥对他生命的滋养。不了解徐志摩,不了解康桥,不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就很难对全诗有多么深刻的理解。

(二)以意逆志的方法

同古典诗歌一样,现代诗歌也多用意象来表达诗人的主观情感体验,教师在现代诗歌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把握现代诗歌的意象,从而让学生进入诗人创造的艺术境界之中,最后与诗人在情感上达到共鸣,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丰富,实现诗歌教学目标。下面重点谈一下对现代诗歌意象教学方法的思考:

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建立对意象的直观感受

诗歌教学与小说、散文的教学差异性较大,诗歌本身表达情感自由,规律性的结构较少,在现代诗歌的发展的前期,诗人为了突破古代诗歌的严谨往往形式和格律都不太讲究,越往后发展,诗人借鉴古典诗歌,在音韵和形式上都取得长足进步。中学语文课文选取的现代诗歌都是成熟作家的成熟作品,朗诵起来都能朗朗上口,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反复朗诵诗歌是诗歌教学最实际和有效的手段。如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教学中,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多次诵读,即使学生对该诗背景、作者一无所知的情况下,通过诵读也能对诗歌的情感感知一二。特别是文中那些精挑细选的意象“金柳”、“艳影”、“青荇”、“彩虹”、“云彩”、“夕阳”、“青草”、“星辉”等词语, 在初次诵读的过程中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到康桥的美,对这首诗歌建立起美好的印象,并能够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通过想象来描绘一下自己心中的康桥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让学生通过联想进入诗人精神世界的画面里。

2.引导学生把握诗歌语言,通过意象感受诗歌意境

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把握诗歌意象来感受诗歌文本独特的美。意象是诗人联系自我世界和外在世界之间的桥梁,学生只有通过把握意象,才能完全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丰富的感情世界。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诗歌意象的时候,要注意全诗意象的布局,往往现代诗歌的意象不是单一的,诗人常常借助很多意象来表达情感,正是不同的意象组合成就了诗歌整体意境,学生只有进入意境,入情入境,才能完全体会诗歌的神奇曼妙。又如《再别康桥》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找出诗里的意象后,还得再次引导学生进入诗人由这些意象营造的一个爱、美、自由的意境世界,教师应带着学生逐一分析这些意象的特色,根据这些意象让学生理解诗人为何如此留恋康桥,为何如此不舍又不得不舍的惆怅和伤感,学生由意象的画面进入到诗歌意境的更高层次里,就能充分体会诗人在眼前和未来的杂糅中对人生美、自然美的眷恋和期盼。

3.引导学生强化意象概念,升华对现代诗歌思想感情的认识

现代诗歌虽然不同于古典诗歌,但也不能脱离古典诗歌的影响,在诗歌创造中往往会向古典诗歌一样将自己的情感深埋在一些意象之中,讲求一种含蓄美。由于中学生知识结构水平和认知水平的局限性,并不能轻松准确把握住诗歌的内在情感。我们以余光中《乡愁》一诗的教学为例,由于中学生缺乏实际的生活体验,已很难明白乡愁是怎样的一番滋味,于是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把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四个意象成了教学的突破点。了解选取这些意象的原因以及它们和诗人的内在联系,与母亲的生离死别,与新娘的不能相聚,与祖国大陆的分离等等在诗人心里是怎样的一种情感,教师就从这些意象入手,不断挖掘这些意象背后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探索理解诗人心中的乡愁是怎样发展的,最后再尽量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把诗歌内化为自己情感体验的一部分,那么现代诗歌教学的意义也就显现出来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学课堂诗歌教学当然还是以学生为主,教师在教学中还是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从现代诗歌自身的特点出发,从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情感态度出发,去探索诗人在诗歌中的情感世界,而这个途径往往就是要紧紧抓住诗歌中的意象。意象是诗人内在情感的具体化事物,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在反复诵读这些意象有关的诗句基础上,再细致地分析意象,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能够进入诗歌塑造的意境,最后和诗人在情感上达到一致,并最终实现在精神和情感上的丰收。

参考文献:

[1] 程丽蓉《中学语文教材分析方法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2] 王泽龙《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3] 翟启明《新课标语文教学论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第4篇:艾青的现代诗歌范文

关键词:现代诗歌 诵读 品味字词 揣摩手法 联想 写作

诗歌是通过精炼、生动、富有音乐美的语言来创造鲜明独特的形象,构成优美而深远的意境,能够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作者思想感情,表达作者理想愿望的文学体裁。而现代诗歌在感情抒发上则显得更加奔放,其不受旧体诗严格的格律所套,不讲究语言外在的格律,只注重诗歌内在的旋律与和谐的节奏。

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诗歌都比较感兴趣,因为诗歌富有节奏,有些诗歌用韵整齐,读起来琅琅上口,很有音乐的美感。“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对诗歌感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并且,因为有兴趣,就不会感到负担过重,这是一种积极的减负措施。但是,现在的诗歌教学却令人担忧,老师对诗歌单元不够重视,认为在课堂上读一读,了解一下作者的思想就行了,学生也不会花多大气力去学诗歌。上到初三,因为课程紧张,诗歌单元往往成为自读单元,教师不再讲解,学生自然也不会去阅读。诗歌为何成为附属品,可有可无?我看是跟现在的考试制度有很大关系。中考、高考作文是每年的热门话题,前几年写作要求是“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现在虽然写作要求有一条是“文体不限”,但历年来也极少有考生写诗歌,满分作文也从不是诗歌。为了迎合考试和阅卷老师的口味,在教学与考试当中,诗歌被逐渐排除在外。再看看现在的文坛,著名的诗人有哪些?屈指可数。小时候,我读过席慕容的诗,读师范时读过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那诗中优美的意境深深影响了我,让我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但现代诗歌似乎没有了发展,即使有发展,也是比较缓慢的。其他的如小说、散文却是得到迅猛发展,小说家、散文家如雨后春笋般涌出。试想一下,学生在学校没有了读诗的兴趣,以后还会有写诗的兴趣吗?所以诗人少也在所难免了。这样看来,现代诗歌的教学在初中就应该重视起来。

那么,在教学中,应该怎样进行诗歌教学,让学生对诗歌感兴趣,获得美的享受,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并产生写作的欲望呢?

一、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感受诗歌语言文字的美。

在阅读的过程和方法中,《语文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而且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当中,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屏弃繁琐的分析,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思考来感受课文内容。”在语文课上,只听见老师的滔滔不绝、不闻学生的琅琅读书声的语文阅读课,不是好的语文课。诗歌具有独特的形式,富有美感节奏感的诗句更是适合朗读。诵读,相对于文字来说是具体的,是形象化的。朗读得好的,是基于将相对抽象的文字,经过自己的充分想象,激活成具体的、有情感的形象,之后用声音表达出来。艾青说:“诗必须有韵律。”教学中,紧紧围绕诗歌的这一特点反复诵读,就能使学生进入到艺术氛围中,加强对诗歌美的感受。

我在教学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歌的时候,用了最朴素却又最有效的方法:朗读法。朗读时,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分散读,个别朗读,教师范读或听录音,齐读,齐背。我先让学生自由读几分钟,初步感受诗的停顿、节奏、重音。这个时候,学生还不是把握得很准。然后由一两个同学来读诗歌,其他同学参与评议。评议也是可以有多种形式,师评生,生评生,生评师。读读议议中,学生逐渐体会文中的感情了。接下来听录音,标节奏和重读的词,一般来讲,能鲜明地表达诗人的感情的词语,包括中心语和修饰语,就应该重读。然后分散朗读。一次次地朗读,学生对语调、语速的快慢、音长音短、节奏、重音也就把握得较好了。每读一次,也是学生对文本推敲一次,理解也就更深了。这个时候,老师也要来一次声情并茂的范读。范读是引导学生进入诗情的先导。一首原本不起眼的诗歌,通过教师范读(或放录音带),可使学生迅速进入意境。我在范读这篇课文时,“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一句,我读得轻缓抒情,学生评价时说好像看到了太阳冉冉升起,光明就在眼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就可以去想象那最深沉的情爱和最美丽的意境,作者的思想情感就在朗读声中显现出来。

二、品味推敲诗题和字词,揣摩艺术表现手法。

今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题注重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考查和培养,注重选材的教育功用与人文价值的充分体现。诗歌赏析题目前尚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考查内容较为浅显明了,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大意的理解能力、对于诵读诗歌的语感表达能力、品读诗歌进行情境体验的能力、对诗中人物形象的认知能力等。基于这样的要求,在教学中就要重视培养学生理解和品析能力。要理解一首诗,就要抓住诗的题目和关键词。有许多诗的题目就点出了诗的主旨。余光中的《乡愁》,题目告诉我们他在诗中抒发了思念家乡思念祖国之情,《雨说》的诗题点出春雨告诉孩子们要笑着生活。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写出天上的繁华。通过推敲诗题,往往可以初步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情感基调、写作视角等,为进一步揣摩艺术手法打下基础。

推敲诗歌的字句,要注意诗中最传神的字词。从这些字词,往往可以感受诗人写诗的用意。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歌,诗歌的感情包含在字里行间,体会诗歌的感情可以从词语的感彩入手,抓住关键词语(即“诗眼”)所蕴含的丰富感情,比较各种不同词语句式表达感情的不同效果,就可以挖掘出感情之“泉”。例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我也要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我问学生:为什么不用“清脆的喉咙歌唱”?学生通过比较认识到“嘶哑”一词写出鸟儿饱受折磨,痛苦不堪,这样写实际也写出中国人民受尽帝国主义者的蹂躏,更能突出作者对侵略者的愤恨。

诗歌的形象性和抒情性很强,表达技巧相当丰富,如直抒胸臆、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征暗示等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如何指导学生把握诗歌运用的艺术手法?这就要指导他们体味诗中所运用的物象、由物象所构成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从而看诗词的意境。诗中的意象看似随意,实际都是诗人精心选择的。例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土地、河流、风、黎明等这都是客观事物,加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则为诗的意象了。这些意象都有特定的内容。“土地”象征遭受战乱、受苦受难的中国和人民,“河流、风”象征愤怒的人民,“黎明”象征光明的未来。作者运用这些意象表达了一种刻骨铭心的爱国主义感情。诗歌是高度凝练的艺术,语意的跳跃、意象的模糊,要靠读者的想象。没有想象和联想就没有诗歌。“想象”是无中生有,联想是“由此及彼”。指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就应指导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补充诗里没有的内容,联想诗里的言外之意。如何其芳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未来的事物”、“生长的力量”、“一阵微风”、“一片阳光”,这里运用比喻,从这些比喻中,可以联想到什么?学生通过对诗的反复朗读和思考,自然会体会到前两个比喻概括了“少男少女”的特点,他们充满青春和活力,代表了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后两个比喻写出诗人的歌声要像“微风”一样吹拂少男少女,像“阳光”一样温暖少男少女。推敲字句,可让学生学习语言的凝练;揣摩艺术手法,又让学生了解到诗歌创作的技巧,为写诗打下基础。

三、堂上推荐和课外积累优秀诗作,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索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主要途径。语文课程的阅读同样也应该这样理解。

吕叔湘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阅读是人们获取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一个人的思想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是给学生打造的一笔终身财富。由于考试和教育评价体制改革的滞后,应试教育的格局迄今尚无根本改变。因此通过大量阅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一简单有效的方法,多数老师不愿实施。我在教学中除了规定学生每学期阅读名著之外,还向学生推荐优秀诗篇。这一年中,推荐了《再别康桥》、《死水》、《中国的土地》,诗歌集《繁星、春水》等等。我每周坚持开设“阅读课”,每次都有一个专题。在诗歌阅读交流课上,可以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同学之间也相互推荐新诗。一个学年下来,每个学生就读了几十首现代诗。有些诗歌是高中才学的,现在他们才读初一就已读得琅琅上口了。在课外的积累中,学生会发现,没有任何一种文学语言比诗歌的语言更凝练。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诗歌语言构建的意象在我们面前展开,能积极地拓展我们的视野,使我们的联想与想象获得巨大飞跃。这优美雅致的语言,给我们无限音乐般的享受。诗读得多了,就会产生写诗的兴趣,所以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创作。

四、用教师的写作来激发学生创作诗歌的兴趣。

现在的初中生,向师性和模仿性是很强的。一个能说一口流利普通话、能写一手好字、能写好文章的老师,我相信他一定受到学生的欢迎。他的学生也必定会模仿他的字,模仿他写文章。朱永新的论文《新教育实验的理论与实践》,其中有一个观点说到师生共同写日记,就是倡导师生立足于每一天的教育、学习生活,在写随笔日记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反思自己,促进超越自我。写是形式,但写带动的是思考,是实践。阅读滋养底气,思考带来灵气,实践造就名气。对他的这个观点,我也有些自己的看法。教师坚持写日记,大部分人可能做不到的,但如果能坚持写文章,并拿出来和学生分享,这应该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我教学诗歌单元,也尝试写一些诗歌。在课堂上我满怀激情地朗诵自己的诗。我的《游贺州姑婆山》、《母亲是一面旗帜》这些诗都得到学生的喜爱。在教师的带动下,学生也产生了写作兴趣,开始尝试诗的创作。七年级的杨振宇同学写的《爱与恨》,“有一种力量/能使干涸的海洋泛起波涛/能使百丈的寒冰融化成水溪/能使秃平的高山长成茂盛的森林/气馁的人遇见它重现希望的阳光/它是那么伟大而神圣/但又那么平凡/那便是爱/是爱给予的力量/还有一种力量/能使和平的世界笼罩厚厚的乌云/能使美好的家园瞬间变为废墟/能使美丽的草原变成干旱炎热的沙漠/她来自每个人的心中/那便是仇恨/我相信/恨会随时间逝去而变得暗淡/爱却会散发熠熠光芒。”这首诗虽稚嫩,也不押韵,但他看到爱的力量,联想丰富,抒发了情感,实在难得。还有其他学生的如《夏夜》以明快的格调描绘儿童的奇思妙想,《蜜蜂颂》以朴素的语言赞颂蜜蜂奉献精神等,这都是学生自己创作的小诗,他们能大胆想象,写出不同风格的诗,这不正是现在教学所提倡的创新吗?想象是创造的先驱,是人类腾飞的翅膀,诗歌的创作能够让学生展开想象,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第5篇:艾青的现代诗歌范文

【关键词】现代诗歌; 审美情趣; 美学追求

【中图分类号】G25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190-02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验探索与实践中,语文课堂渐渐成了我和学生的精神家园,我越来越深刻地体验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的精神滋养。语文课堂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引领学生这种美的感受,体验这种情感、获取这种智慧,积淀这种文化,最终形成自己美得追求。

文学的骄子是诗歌,诗歌是文学女神桂冠上璀璨的明珠,诗人的属性应该是唯美的,诗本就是为美而做的,无论是凄美、壮美还是柔美,各自都又丰富的人文内涵。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共收录了两单元现代诗及一单元散文诗,都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都具有抒情性强,形象鲜明,想象丰富,语言优美的特点,充分体现了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一眼和理解作品”,又明确指出“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诵读诗词 “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高尔基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人类时刻都在追求美、创造美,因此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我们更应深刻理解与把握文章的美学内容,去指导学生对诗歌艺术美的感受,帮助学生发现美的因素,调动学生审美功能,提高理解与鉴赏能力,已达到美育的目的。

1 现代诗歌的建筑美

一般意义上“建筑”指房屋楼林,道路,桥体的实体建筑,而文学上所谓的“建筑”指的是文章的主体构架以及修辞的应用。美丽的楼房或其他漂亮风景的园林建筑往往能够赏心悦目,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相对于诗歌而言,则是指主体构架的错落有致,思维清晰,修辞的妙用,以及段落的和谐有序,能产生一种主观的美感,在这里称之为“建筑美”。不同的建筑会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例如庙宇建筑带有自身的佛教或道教色彩,给人一种神圣的美感,居室建筑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漂亮的设计让人生活的更加舒坦。诸如此例,喻指以诗,则巧妙的主题构思可以让人感觉新颖,干净的段落可以平和人的心境,恰如其分的用词会让人心悦诚服,在主观上呈现出一种欣赏美。如以余光中的新格律诗《乡愁》为例: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未来啊,

乡愁是一座桥梁,

你来这头,

我去那头。”

这首诗在结构上仿佛闽南的古民居,呈现出寓变化于传统的美。统一,就是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变化,就是避免统一走向极端,而追逐那种活泼、流动而生机蓬勃之美。整首诗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又有参差之美。

2 现代诗的语言美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清代诗评家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诗与文“二者意岂有异,唯是体裁词语不同耳。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饭不变米形,酒形质俱变。” 也就是说,诗歌与散文的内容其实是相同的,只是二者的形式不同。诗歌的语言凝练而形象,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具有修辞美、凝练美、含蓄美等特点。

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最常见的语言技巧之一,诗歌自然也不例外。再以余光中的《乡愁》为例,比喻、排比、对比、反复的运用,使语言形式整齐有致、朗朗上口。《乡愁》中那承载着诗人小时候对母亲依恋的“小小的邮票”,表现了诗人对爱人相思的一张“窄窄的船票”,割断了诗人和母亲相见的“矮矮的坟墓”,象征着中华古老民族深深伤痕的“浅浅的海峡”,四个比喻把无形的乡愁化作具体可感的形象,令人叫绝。同时诗歌也讲究语法结构,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轻轻的”放在“走”之前,突出了脚步之轻,表现了诗人对母校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歌的语言是凝缩精炼的语言,具有凝练的特质同时也含蓄,一句短短的话,甚至一个字,里面都可能蕴藏着丰厚的意旨。“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优秀的诗人写诗时常常进行推敲、炼字、刻意锤炼,以求其精深。如初中课文七年级下册收录得的艾青诗篇《我爱这土地》,诗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鸟”虚拟,歌唱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表达了诗人献身祖国的强烈愿望。

3 现代诗歌的音乐美

凡诗歌都具有音乐性,这种音乐性指的是诗歌语言节奏分明,韵律协调,朗读时琅琅上口,抑扬顿挫,听起来铿锵悦耳,如歌如吟。诗,凭借的是文字,其音乐作用在于能从文字中听出节奏与协和。现代诗也同样具有这种特点。《再别康桥》这首诗的音乐美是徐志摩最强调的,诗歌的第一、三、四行都是三个节拍,第二行是四个节拍,大体上是整齐的。同时,诗行和诗行之间的音节的声调抑扬有致,加上“来”“彩”两字押韵,就有了音节回旋之美。并且还有“轻轻”、“悄悄”等这些叠字反复出现奠定了诗歌舒缓轻柔的调子,流露了诗人流连忘返的依恋,又暗示出一丝绸怅而伤感的情绪。再者是音尺,“轻轻的我走了”,三字尺,一字尺,二字尺,符合了徐志摩活泼好动的性格。

4 现代诗歌的绘画美

苏轼说,“味摩洁之画,画中有诗。味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西蒙尼底斯说,“画是无声诗,诗是有声画”。 “诗中有画”的说法讲究的是以诗为主体吸收画的某些因素,融入诗境,从而体现出一

般诗作所难以达到的美感。绘画所描绘的形象通过色彩的变化,明暗的处理,透视的运用,线条的飞动,使人感到它所描绘的形象是立体的,它可以把我们带到绘画所表现的空间中去,同样.诗歌的形象也会唤起这带有空间感的绘画美。这种绘画美主要靠诗句所唤起的表象来形成的,把虚的、不可见的内在感情和心境转化为实的、可见的外在的感性形象。

再如《再别康桥》,七节诗中,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树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等,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都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5 现代诗歌的意境美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最重要的范畴之一 , 是在抒情作品中呈现出来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诗歌中的意境即诗人在诗中所抒发的主观的思想感情,是诗人在诗歌创造中所达到的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玩味无穷却又难以明确言传、具体把握的艺术境界。王国维曾说:“……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何以谓之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意”与“境”高度融合在一起,就自然形成了一种可以引发读者想像和联想,使人恍若身临其境的艺术境界。

在这方面诗人何其芳是运用意象的能手,在初中课文七年级下册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一诗中,诗人在第一节中写了歌唱的是什么,不难看出,“早晨”、“希望”等等,在第二节中,出现了“飞到年轻人心中,去找你停留的地方”这样的佳句。这就使第一节中所有的观念,似乎都获得了形体,诗的意境也由此逐渐形成。第三节着眼于“飞”,使第二节更具有实感,诗人写出两个漂亮的意象:“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他在第三节这样写,就使得一、二两节诗腾空而起,化为微风,化为阳光,显得活泼而空灵。最后一节情绪一转,诗人又用了一个绝妙的意象:“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使之与全诗起句的“歌唱”相呼应,并紧接着出现最后三行,这样就构成了浑然一体的意境。

6 现代诗歌的哲学美

哲学与美学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美学思想去表达出深刻的哲理提供了展现的舞台。一个诗人他常常会的把他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等方面的洞察与思考,融入到自己的作品里,寓哲理于美感之中。

普希金说:“从1825年开始,他走上了‘现实的诗人’的道路。”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下册收入的他的名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就使用浅显的语言,表达了生活的真谛,因而得到广泛的流传。尤其是当生活遇到挫折时,它可以使你走出困境,看到光明。正如诗中唱到的那样,“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如生活有成功就会有失败一样,正所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然而,生活往往是有曲折才会有更深刻的体会;失去了,才能知道拥有的可贵。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生活中总会出现。正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坚持美好的信念和进取的态度,让“我们的心永远向前憧憬”,才能更好的把握住现实。这不正是值得我们提倡的生活态度吗?不也是生活中的辩证思想吗?它还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用对立统一、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活,就能真切地感受到一切艰难险阻都是暂时的,都会成为过去,成为我们“内心的浪涛猛然跌落后溅起的浪花”,因而那逝去的也就变得可爱。“转眼间一切都会过去,/而过去了的,将会变得可亲。”不是吗?

诸如此类的诗篇,无不显示出熠熠生辉的哲理,给学生以深刻的启迪。

我们走在新课改的语文课堂上,诗歌教材中美的因素无处不在,它贯穿着整个语文教学,而现代诗既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又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用心去发掘诗歌教材的美,用美的形象去启迪学生,用美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启迪学生爱美的心智,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培养学生体会美、鉴赏美的情趣,并让学生体会美的实质,去创造美、表现美,达到润物无声的境地,这就是现代诗歌课堂教学的美学追求。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出版社;

[2] 《语文教师用书(7-9)年级》语文出版社;

[3] 《美学三书》;

第6篇:艾青的现代诗歌范文

关键词:诗歌类材料作文;现代诗;意象

高考作文以其在高考语文学科中占据的半壁江山重要地位而倍受大家关注,2013年也不例外。2013年福建高考语文学科一结束,不少考生心里就发虚,都担心作文会否偏题、离题。笔者有幸参加了2013年6月福建省高考作文阅卷工作,听闻作文组组长的阅卷后质量分析,结论是:大家并非“忧天”,2013年福建考生作文平均分比去年下降,偏题离题现象较为突出。

本次考题材料是顾城的一首诗歌(原诗题为《忧天》,诗人顾城,考题中均未标注)。诗歌语言特点的概括性与多义性,增加了作文审题立意的难度,以诗歌尤其现代诗作为作文材料形式出现,自2004年来福建高考作文2013年是首次,让不少考生意外,看不懂诗歌内容,也就无法准确立意。

一、考生习作片断

以下是本人在阅卷过程中看到的部分考生的作文(开头、结尾)片断,立意大体有以下几种:

片段1.“保护地球、保护环境”派。……地球失去引力?肯定和我们人类污染环境有关系,呼吁人们,好好保护地球吧……(抓“失去引力”)

片段2.“个人与集体”派:……地球失去引力,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同理,一个人如果离开集体,那么也将困难重重,所以个人是离不开集体的……(抓“无依无附”)

片段3.“找准位置”派:……树根只有向地底扎根才能保证树木长得枝繁叶茂,一个人若不想无依无附也得像树根一样找准自己的位置……(抓“扎进地层”)

片段4.“未雨绸缪”派:……地球失去引力后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我感到惊恐。生活中为避免出现类似的惊恐与忧心,需要我们常怀警惕之心,未雨绸缪……(抓“惊恐”)

二、原因思考

诗歌作者顾城虽是朦胧派诗人,但此诗内容却一点也不朦胧,最后一句甚至把意思都表达出来了,但就是这么一首不难的诗,居然难倒了一大批考生,令人深思。除客观上2013年福建整份试卷稍难、思维强度较高而导致考生写作时间太紧之外,主要还有主观上的原因:相当部分考生审题能力弱,没有完全看懂这首现代诗,而只看到“角度自选”就抓“一鳞”弃“全鱼”地片言立意、局部立意。

福建省语文学会会长王立根老师说:“作文要想得高分,首先得读懂材料,包括在材料背后隐藏着的某种信念。”本次阅卷指导组作文组长余岱宗教授在阅卷后质量分析时也特别指出:“根据材料写作,不可能只取局部,而不看整体立意。不是任何一句话,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写,大家千万别被通常的一句套话‘角度自选’所迷惑。”而一些考生并不明白这个道理,随便从诗歌中选取一些词句进而联想和发挥,于是就有了诸如以上的立意。他们或读不懂诗歌,不理解诗歌材料含义;或朦朦胧胧,半懂不懂;或抓现象而弃本质;或抓“一鳞”而弃“全鱼”,不抓整体而抓局部地片面解读、过度解读,甚至错误解读。

考生审题能力弱,读不懂诗歌的现状则反映出高中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教学的缺失。缺失造成的原因涉及教材本身的编写以及教师的实际教学两个方面。

其一,教材编写上。在人教版高中教材中,现代诗只有包括《沁园春・长沙》等4首新诗在内的一个单元,且被安排在必修一第一单元,教师学生都不重视。

其二,教师的实际教学上。诗歌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常运用意象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诗歌(尤其现代诗)意象繁杂,不好学更不好教。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因为高考不考,大多数教师就“读诗歌,讲背景,介绍作者”急功近利走走过场地教学,对现代诗形式及诗意不作任何解读,有的教师甚至让学生自己读、自己看、自己抄主旨……如此,学生怎能读懂诗歌的意象、意境并分析诗歌的主旨呢?高一下来,对现代诗解读能力还几乎为零,高二、高三又不再涉及现代诗,当现代诗最后作为作文的材料出现在高考中时,学生不懂借助诗歌意象理解材料进而审题立意也就成为必然了。

三、出路探究

意象,解读现代诗歌的钥匙。

1.思想上重视

从高一开始,教师就要重视现代诗教学,寻求解读诗歌的钥匙――意象。“意”是意念,“象”是物象,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本次考题具象征意义的重要意象是:流星、树根、地层、“自由”。)

2.训练内容分层分块

如果仅仅只学习教材上一个单元的现代新诗显然远远不够,教师应拓宽内容,通过指导学生鉴赏一些名篇佳作(如郭沫若的

第7篇:艾青的现代诗歌范文

《海峡两岸潮州影系研究》简介

《辛亥日志》:跨越百年的历史还原与反思

中上海立宪派的转变和对革命的贡献

后杭州的社会变迁

2010年度中国儿童政策研究述评

2010年度中国儿童社会学研究述评

2010年度中国儿童教育学研究述评

2010年度中国儿童心理学研究述评

敢纳须弥芥子中——《中国文学简史》前言

从“三言”“二拍”看明代人口贩卖现象

特定文化场域中作家个性化创作:老舍与民间武侠文化——以小说《断魂枪》为中心

新世纪以来的周作人研究

2010年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

空间殖民、景观社会与国家装置

办刊实践与品格凝练:以《文讯》杂志为中心的考察

西方国家中央政府部际协调机制研究及启示

90年来党的组织建设的发展历程

我国社会管理创新学术滞后探微——文献学视角下的社会管理创新研究现状分析

汉日动物形象特征比较研究——以十二生肖动物为视角

《生态学与马克思生态学哲学的构建》简介

《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指导》简介

中国现代诗歌美学的奇峰——论艾青的《诗论》

艾青诗论:致力于新诗美学体系的建立

艾青“诗的散文美”概念分析

论苏轼在杭州时期的文化性格

宋代浙南文坛闺秀张玉娘刍议

陈亮词论的内涵及其在龙川词中的反映

北山四先生理学化的文学观述论

论陈淏子的《花镜》

鲁迅“破”及“立人”思想探析

尼日利亚大学专业认证与评估简析

论中国对非洲的软实力外交

自然工业化:二元经济结构的一个分析框架

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责任及功能

体悟的教育学意义

美国风险投资对中国高校毕业生创业资金政策的启示

台湾地区教育学术期刊基本状况与编辑出版特点分析

“自考生”身份构建的话语研究

关于深化高校民主建设的若干思考

古代江浙戏曲刻本述考

明初南戏考论

永嘉昆剧与海盐腔

《东莱标注颍滨先生文集》对苏辙文的辑佚与校勘价值

欧洲民间童话中的分离主题

儿童同伴关系的聚类分析

从“朵拉”系列动画教育片看美国文化与儿童教育

论英国哥特式小说

乡土叙事的现代性转型——论贾平凹的乡土小说

关于教师教育范式的思考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领导的探索与思考

提升教师培训质量的路径选择

舟山群岛的海洋文化与旅游开发

龙游商帮文化的“可视性”旅游开发策略

关于英文导游准确传导中国佛教文化的研究

书法欣赏论

从音乐美学角度浅谈钢琴演奏的若干问题

巴墨高校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的做法及启示

第8篇:艾青的现代诗歌范文

艾青的《我爱这土地》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第13课,这首诗在现代诗歌史上广泛传颂的名篇。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缅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的慷慨激昂的诗,这首诗具有意象独特,情感表达强烈等特点。

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诗歌的意象和象征。

教学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发展;

2、注意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采用诵读、析读、悟读、赏读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和象征,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3、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整合。

4、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向学生渗透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现代诗的朗诵基本技巧,学会节奏、重音、较有感情的朗诵;

2、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

3、理解诗人以独特的、具体可感的意象抒发深沉的爱国情怀。

过程与方法

1、加强诵读,体会诗作的意象和象征。

2、自由探讨诗歌的主题以及深沉的爱国情怀。

3、合作探究,提升关于诗歌的答题能力。

4、朗读法、合作探究法为主要教学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增强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点

重点

1、学习现代诗的朗诵基本技巧,学会节奏、重音、较有感情的朗读。

2、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把握诗歌内在的感情基调。

难点

理解本诗的形象化意象所表现的象征意义。

教学突破

学生对诗歌的创作背景的认识相对比较薄弱,在教学中应采用图片等多种形式创设情境,并且注意学生的参与度。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总结诗歌的意象和象征的作用。

学法指导:深情朗读——找出意象——感悟内容——发掘主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制作课件,备好课

2、学生预习课文、熟读课文

教学设计

一、观看图片,畅谈感悟

出示一组日军侵华图片,让学生谈感悟。

(设计目的: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课文所涉及的时代背景中,由此导入课文)

二、走进作者,了解背景

他是地主的儿子,因为命相克父而被寄养在奶妈家中,为贫苦农妇哺养,对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他自称为“悲哀的诗人”,早期诗歌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抗战时期的诗作,感情深沉,格调昂扬。代表诗集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这些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他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1985年获得法国颁发的文学艺术勋章,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

诗歌写作背景: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三、品读诗歌,领悟情感

1、初读,读准节奏;

本环节主要指导学生了解诗歌的节奏,并能根据节奏朗读诗歌。

朗读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教师范读、抽学生试读进行。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 / 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 / 用嘶哑的喉咙 / 歌唱:

这被暴风雨 / 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 / 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 / 吹刮着的 / 激怒的风,

和那 / 来自林间的 / 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 / 我死了,

连羽毛 / 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 / 我的眼里 / 常含泪水?

因为 / 我对这土地 / 爱得深沉……

2、研读,读出感情;

本环节主要指导学生准确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和重音,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本环节通过名师范读、学生表演朗读、名家配乐诗朗诵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诗歌的情感。

3、赏读,品味思想

在理解课文过程中品读,体会诗中渗透的深沉的爱国情感。

(设计目的:读诗是享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四、借助意象,认知象征

1、小小拦路虎——意象。让学生明白意象定义并能快速找出文中意象。

2、普通拦路虎——象征。通过举例、作诠释等方式,结合课文让学生明白象征作为一种表现手法的涵义,能找出文中意象的象征义。

(设计目的:弄清意象和象征两个概念的涵义)

五、合作探究,提升能力

合作学习,攻下四个问题——

问题:1:小鸟的歌声应该是“清脆的”或者“婉转的”,可是诗人却用 “嘶哑”一词来形容自己的歌声,这是为什么?

问题2:“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诗的含义的?

(设计目的:为读懂诗歌打基础,提升答题能力)

六、分析诗歌,发掘主题

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理解在诗歌中,诗人以鸟的形象自喻,用饱含激情的诗句歌唱祖国,歌唱神圣的民族战争,这种鸟儿对土地的痴情,表达出诗人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赤子衷情。通过诗人的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对土地,对祖国的热爱。

(设计目的:此环节主要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朗读—— 找出意象——感悟内容——发掘主题,领会发掘主题之法,达到思想教育目的)

七、拓宽视野,渗透德育

运用幻灯片闪现“”事件的图片,让学生谈谈对“事件”的认识,《宪法》,让学生了解祖国的不容侵犯。

(设计目的:通过当前政治热点问题“事件”让学生谈谈对“事件”的认识,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和渗透法制教育。)

八、寄语学生,鼓励自强

课后寄语: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在《爱我中华》的歌声中结束教学)

第9篇:艾青的现代诗歌范文

关键词:诗歌修辞意象修饰语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3年冬天写的一首具有自传性色彩的叙事抒情诗。它作为课文出现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现代诗歌中。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一是让学生学会品诗,二是使学生体会诗歌的情感。而品诗主要是通过修辞、意象等对之进行鉴赏,体会诗歌的情感则是通过品诗来实现。所以说二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笔者在课堂上就是围绕这两个教学目标展开教学的。

一、疏通文意

品诗的前提是读懂诗歌,即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而《大堰河,我的保姆》本就是一首通俗易懂的诗,所以教师不必在诗歌大意方面进行过多的讲解,而是在他们读懂这首诗的大体意思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这首诗的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式结构,是作品的一种基本结构方法我国清代学者刘熙载《艺概・文概》说:“起、承、转、合四字,起者,起下也,连合亦起在内;合者,合上也,连起亦在内;中间用承用转、皆兼顾趣合也。”简言之:起是起因,文章的开头;承是指事件的过程;转是事件的转折;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

在明白了老师所讲的起承转合之后学生很容易地找出这首诗的起承转合:起,第一、二小节,告诉我们大堰河是我的保姆,我是大堰河的儿子;承,第四、五、八小节,写大堰河对我的爱。(她在一天的辛苦劳作后依然用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她做着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在梦里她作为“我”的母亲吃着我的婚酒,听儿媳亲切的叫她一声“婆婆”);转,第三、七、九、十节,写大堰河的生前和死后。她的生前是悲苦的,死后又是凄凉的;合,第十二、十三小节。写这首诗不仅是写给大堰河的赞美诗,更是写给千千万万个大堰河般的劳苦大众。这样学生不仅疏通了文意,而且对于诗歌的层次也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二、赏析诗歌

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情感的前提是让学生赏析诗歌,而赏析诗歌可以从修辞、押韵、意象等方面进行赏析。当然,这些方法同样适用于这首诗。我主要针对这首诗的特点让学生从修辞方法、意象选择、修饰语三方面对之进行赏析。

1.修辞手法

仔细阅读这首诗学生不难发现它主要运用了反复、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并且能说出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这首诗的反复出现在第一、三、四、六、七、八、九、十小节,把这些反复连起来就是: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我做了生我父母家里的新客了

大堰河,为了生活

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

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大堰河,深爱他的乳儿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我们知道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某种思想情感。而反复的这一句就是作者最想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所以我们从这些反复的诗句就很自然地明白了这首诗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想要表达什么情感,即大堰河是我的保姆,我是大堰河的儿子,大堰河生活艰辛但依然爱我如自己的亲生儿子。与此同时,排比也在诗中大量出现,主要集中在三、四、六、七、十、十二小节,此诗运用了大量的排比才使诗歌的内容更加集中。读起来十分有气势,同时也加强了表达效果。如第三节的排比可以看出死后的荒凉与可怜,第四节的排比可以看出她生前的勤劳、艰辛、能干,第七节可以看出生活悲苦但是她依然乐观。此外,对比这种修辞手法在诗中也有出现。只不过它不像反复、排比那么明显,它主要是通过通读全诗后把每小节的内容稍加分析就会看出对比在诗中也随处可见,如第六小节写生我父母家里的家具是“红漆雕花的”,睡床上是“金色的花纹”。衣服是“丝的”,纽扣是“贝壳的”,炕凳是“油漆过的”“安了火钵的”,饭是“碾了三番的白米的”。这与大堰河家的“灶火”“炭灰”“乌黑的酱碗”“乌黑的桌子”“荆棘扯破的衣服”“被柴刀砍伤的手”“衬衣上的虱子”形成鲜明的对比。从中可以看出大堰河家的贫穷与生活的艰辛。同时也表现了“我”对大堰河的心疼。对于自己的亲生妹妹我的感觉是“不熟识的”,而对于不是自己的亲兄弟的大堰河的儿子们我的感觉却是“是比六七年前更要亲密”,这样的对比之下更突显出只有在大堰河家我才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又如她的生前是“洗着我们的衣服”“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背着团箕到广场上去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生前如此凄苦、艰辛,死后本应是风风光光的葬礼,可是大堰河死后更悲哀,“她含泪的去了”“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这生前死后的对比不仅写出了大堰河的一生都是凄苦的。而且字里行间也写出了“我”对于大堰河的愧疚。因为她一生虽然悲苦,但她依然爱我如初,但是她死时作为乳儿的我却不在她的身边。

2,意象选择

孔子《论语・雍也》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就是说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文章才是好文章。同理,诗歌也一样,必须文质相统一才是好诗。而修辞手法反复巧妙而灵活的运用使得这首诗开头在形式就略胜一筹,但认真研读此诗就会发现它在内容上也十分出彩。而内容的出彩则是通过一系列的意象来突出的,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造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这首诗的众多意象,如诗中的“坟墓”“瓦菲”“园地”“石椅”以及“灶火”“炭灰”“虱子”“池塘”“萝卜”“麦糟”“团箕”等意象为我们勾画出了一个纯朴、勤劳、艰辛、能干的劳动人民大堰河的形象。毋庸置疑的是这些意象绝不是随便写的,而是经过作家仔细筛选的,因为意象的选择必须和诗的内容保持一致。例如这首诗就是要描写一个受尽生活苦难的劳动妇女大堰河的形象,那么所选择的意象必须是符合这个人的身份。简言之就是必须选择真实的、契合的意象。而“灶火”“炭灰”“虱子”“池塘”“萝卜”“麦糟”“团箕”“大豆”“小麦”这些意象对于一个农村劳动妇女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因为那时候的农村劳动妇女每天的主要活动就是生火做饭干家务。做农活,所以这些意象对于大堰河这个人来说是真实的,同时又是契合的。

3,修饰语

那是不是有了这些真实、契合的意象就是好诗了呢?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删去意象前面的修饰语,即“的”字短语,然后提取主干。进行品读。例如第四小节去掉修饰语就变成了:

你的坟墓

你的瓦菲

你的园地

你的石椅

学生朗读后明显会觉得加上那些“的”字短语会更好。因为它们使得这些意象有了感彩。例如,大堰河的墓是“被草盖着的”,说明它荒凉冷落:“被雪压着的”,突出它的冷清凄凉。生长在檐头瓦缝中的野草“枯死”,故居“关闭”,是为下文写大堰河死后一家人的萧条冷落埋下伏笔:丈夫醉酒死去,大儿子做了土匪,二儿子死在炮火的烟里……仅仅“一张平方的园地”也被“典押”了,大堰河死后家境的破败可想而见…,,难怪。她家门前的石椅上会长满了“青苔”。这些修饰语描绘了一幅冷落凄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悲惨凄凉的氛围,深切抒发了“我”对大堰河的思念哀悼之情。衬托了大堰河伟大无私的母爱,同时为下文奠基了感情基调。所以说意象前契合的修饰语也是至关重要的,至少对于这首诗来说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对本首诗的修辞手法、意象选择、修饰语的分析与探究学生轻而易举就能概括出大堰河是一位纯朴善良、美丽无私、慈爱关怀、饱受生活艰辛依然乐观的劳动人民,体会到大堰河对“我”的那份真挚而又无私的母爱以及“我”对大堰河的心疼、愧疚以及深深的怀念。

三、文本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