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学与应用数学的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学史引进教学的益处与方式
数学史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在数学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对提升数学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国内外的数学教育工作者进行研究和倡导,国外学者对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做了深入的研究.
Wilson & Chauvot(2000)列举了四点应用数学史的好处,“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为更好的理解奠定基础,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关系,强调数学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Wilson & Chauvot,2000,第642页). Bidwell(1993)承认数学史赋予数学人性化的能力. 他将数学教学比作一个小岛,这个小岛“毫无生机又为世人所知”,引入数学史“能够把学生从这个小岛拯救出来,送到开放、生动、充满激情与趣味的数学新大陆生活”.
他们提倡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史,但不能为了“数学史”而“数学史”.Bidwell(1993)为我们在教学中应用数学史介绍了三种途径:第一,利用趣闻轶事,展示相关著名数学家的照片或者重要史实;其二,在授课过程中插入趣闻素材(在此,Bidwell指的是把史料穿插在授课过程中);第三种方式就是准确地将数学史主题当做课程进展的一部分.他还强调,第三种方式尤其重要.
在国内,《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对开展数学史式的数学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通过生动、丰富的事例,了解数学发展过程中若干重要事件与重要成果,初步了解数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感受数学家的严谨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已成为数学教育研究的一个方向.
国内关于数学史引进教学的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数学史与数学教学的融合研究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大类,数学史与数学教学融合的意义、现状、问题研究:
郭熙汉从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思维方法三方面研究数学史与数学教学融合的意义,“从事数学教育的教师,若有意识地引用数学史材料,汲取数学史知识,则将有益于数学教育成为‘最高、最好的教育’.”
康世刚和胡桂花对我国“数学史和中小学数学教育”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思考,他们发现:研究者不关注已有文献的阅读,重复性研究极多;研究方法缺乏科学性;研究缺少数学史家与一线数学教师的合作;研究对象缺乏对学生认知发展的关注.同时指出,应该区分“数学史”专题教学研究与数学史在日常课堂教学渗透研究;加强“数学史”教学的评价研究;开展实证性研究;关注数学文化和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视角;重视研究队伍的建设;同时要有国际视野.
罗新兵在《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研究若干思考》一文中指出:“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研究需要关注三个主要课题:①如何评价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教学案例及其教学效果;②是否为教师开展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创造了必要条件;③为了达到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目标,应该做些什么.”
对这一大类的分析和讨论促使了数学史与数学教学的融合,从理论高度和实践层面对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进行反思,指明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研究方向.?摇
第二大类主要围绕教学四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数学史教学研究,又可细分为两小类:?摇
1. 教师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知识的现状研究
“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动地建构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过程”,教师对数学史的了解、丰富程度直接影响着数学史作为教学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影响着教师能否借助数学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暴露解决问题的思路,解释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从而建构学生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
赵金波在《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一文中,通过对114名不同年龄段的高中数学教师(本科学历84人,硕士学历30人)的调查发现:当前高中数学教师对于数学史知识的掌握并不完善,问卷中5道关于数学史常识的问题,正确率在70%以上的还不足一半,其中第5题的正确率在50%以下,问卷的第四题是关于勾股定理的,它最早出现在周髀算经中,依然有32人未做对,这说明部分老师对数学史中基础知识的了解仍有欠缺.
教师对数学史掌握的欠缺是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过程的重要困难之一.
2. 以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对象的研究
数学教学不能为了数学史而数学史,而是将数学史和教材、课程标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里需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达到何种目标”三个问题.
第一,关于“教什么”.历史发生原理表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过程与数学概念的历史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而对学生的教育必须符合历史的教育,需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选取的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发展.
因此数学史教学的内容不是数学通史,而是挖掘中学数学中各个知识点背后的历史,使学生体会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发展轨迹,把握知识的内涵与本质.
第二,关于“怎么教”.数学课本是数学知识体系的凝练,特点是形式化,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形象地指出:“没有一种数学思想,以它被发现时的那个样子公开发表出来. 一个问题被解决后,相应地发展为一种形式化技巧,结果把求解过程丢在一边,使得火热的发明变成冰冷的美丽.”
张奠宙先生指出:“数学教师的任务在于返璞归真,把数学的形式化逻辑链条恢复为当初数学家发明创新时的火热思考. 只有经过思考,才能最后理解这份冰冷的美丽”.
第三,关于数学史教学应达到何种目标. 郭熙汉指明了方向,他认为数学史进入教学有益于数学教育成为“最高、最好的教育”. 日本学者米山国藏指出,“最高、最好的教育”应该是:“不管他们从事什么业务工作,唯有深深地铭刻于脑际的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以及着眼点,却随时随地发生作用,并使他们终生受益.”
综上所述,国内关于数学史与数学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的意义、现状、存在问题、教师本身的数学文化知识以及数学史教学内容、方式、目标等方面,很少有人关注教师和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Paul Ernest(1988)和Man-Keung Siu(2007)对教学中引进数学史的教师信念和学生信念做了相关研究. 下文将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
数学史引进教学的应用研究
1. 研究目的
调查学生对数学史进入数学教学的情感、态度、观念.
2. 研究设计者
美国蒙大拿大学Nick Haverhals和Matt Roscoe.
3. 研究对象
蒙大拿大学数学专业的16名本科生(9男,7女),他们完成了微积分的一系列课程.
4. 研究方法
访谈过程中有声记录学生的回答,加以分析、转录形成文字材料.
5. 实验材料
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设计了两个文件,文件一是“领进门”引物,文件二是“课堂”活动. “领进门”引物是对墨卡托投影产生的背景、需求、原理和意义的描述,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继续探究墨卡托投影的兴趣,为文件二“课堂”活动的进行打下基础.
文件二注重引导学生探索割线积分的历史发现过程,经历三个步骤:一、推断纬度的水平缩放比例;二、描述对垂直保形缩放起决定作用的“机械求积法”;三、比较水平缩放比例与垂直保形缩放的精确度.
6. 实验研究过程
文件二在文件一实施一周后在课堂上进行,限时两个小时. 16名学生随机分成两个组参与试验,结束后,收起文件二. 一周后,两个组中各选四名学生进行访谈,并对一个组的四名做关于这项教学活动的情感反应调查,他们被问及以下几个问题:
(1)在教学活动中学到了什么?
(2)与典型的数学课有怎样的不同之处?
(3)蒙大拿大学微积分教材关于割线积分的介绍与上周呈现的割线积分的历史陈述有怎样的区别?
(4)是否改变了你看待数学发现的方式?
(5)是否改变了你数学学习的方式?
(6)置于历史背景中的割线积分是否促使你完成割线积分的传统证明?
(7)数学史会使数学学习更有意义吗?怎样的意义?
同时展示给另一组四名学生有误的墨卡托投影物理模型,目的在于调查他们能否利用教学活动中获得知识对这个物理模型提出反证.
有声记录学生的回答,并转录分析学生能否在这样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7. 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访谈和调查,其中四名学生的情感反应如下:
(1)学生1在对问题4的评述中提到,16世纪的航海家应受到更多的尊重,他们在没有现代技术的情况下,发现了割线积分原理;他这样回答问题3,与课本中的积分编排不同,重现了割线积分的发现过程,对思考方式很有帮助.
(2)学生2对问题5有这样的评述:通常解决一个问题,得到一个答案,从不去想问题背后的意义;重现割线积分的发现过程让我明白,即使最基础的知识也有适用它的地方.
(3)学生3认为数学史的应用对数学学习很有意义,数学史能告诉我们数学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 这一点也得到了其他四个学生的认同.
(4)学生4认为,数学史帮助他理清了思路,觉得前人的工作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从以上访谈可以看出学生对数学史引进数学教学的情感态度,学生乐在其中,对前人的工作敬佩不已,受到数学史的启迪而对数学感兴趣,在论及历史背景时,数学史被提及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关于教师对数学史教学信念的研究与分析
1. 数学史在数学课堂中匮乏的16种不利因素
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意义得到了教师和学生普遍的认同,但数学史在课堂中很少出现.究其原因,通过研究分析,Man-Keung Siu(2007)总结了16种不利因素.这些不利因素涉及教师、学生对数学史的教学信念,按照哲学类、学生类、逻辑类、准备类和其他类分成5组进行讨论和分析. 分类如下:
2. 数学史在数学课堂中匮乏的不利因素分析
(1)哲学类
教师常以数学信念以及如何教来回答“为什么不在课堂运用数学史?”.
通过陈述(1),教师表露出的信念为,数学史的重要性次于课程中其他内容.在有限时间的课堂教学中,课程中的其他内容被给予更高的优先权.
(2)是传统数学课对数学史的一种抵制. 持这种观点的教师认为,数学是从其他领域严格分化出来并迅速高度专业化的一门学科.
把数学进步与“困难问题程序化”等同是数学哲学的固定表达,持有这种观点的教师设法避免学科与历史交互发展的复杂性,支持常规性工作、算术和程序记忆.
Ernest(1988)标识的三个数学哲学系统含有解决数学本质、数学学的本质和数学教的本质的部分,为我们分析上述观点提供了最直接、最简洁的支持.
工具主义认为数学是“事实、规则和技能的积累”(Ernest,1988,P2),是一些不相关事实和规则的有用收集. 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 教与学的本质是,教师严格按照教材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柏拉图主义把数学看成一个“静态的永恒不变的知识整体”(Ernest,1988,P2),一个“固有世界”,是独立存在于人类主体意识之外的“通用语言”. 教师以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系统的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习得数学学习的方式. 变式问题的陈述作为判断学生知识掌握的依据.
问题解决主义视数学为“动态的、持续扩大的人类创造和发明的领域,”(Ernest,1988,P2),以一种开放的态度接受辩驳和修正.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以促进者的身份负责问题的自信陈述,学生以问题解决的方式构建数学知识.问题提出与解决作为评价学生知识习得的依据.
把上述因素置于Ernest的数学哲学系统中,发现这些因素与工具主义观点紧密一致. 在教学活动中工具主义拒绝给学生提供“建构”知识的机会. (1)似乎指教师讲解知识的紧迫性;(2)是因为没有促进特殊技能的形成;工具主义观在(9)中尤为明显,“数学进步”标识为使“难题程序化”,而“难题程序化”呈现了一个数学与教学程序哲学.
很明显,持有(1)(2)(9)观点的教师把教学与建构活动独立开来,这与工具主义观相符. 问题解决主义认为教学与建构活动应该相互融合,这符合实际教学理念.
(2)学生类
数学信念决定教学行为,进而影响到学生对数学史在教学中的信念.
学生类不利因素的前三个认为,数学史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微不足道的影响. 不喜欢甚至“讨厌”数学史的学生排斥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数学史. 引入数学史被视为浪费教师宝贵的备课和上课时间. 调查分析发现,学生对数学史的引入很感兴趣(上文有详述).
(8)认为学生缺乏感知和理解教学主题的文化知识. 教师最懂什么对学生最有益处,文中给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学生有足够的文化知识去同化新知识.
(3)逻辑类
逻辑类不利因素,会阻碍教学中倾向于应用数学史的教师.
持观点(3)的教师认为,数学史在考试时不会出现,没必要在教学中引入;只有极少的数学史料对学习有意义,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这部分历史.
关于(4),部分专家认为数学史的教学应用策略制定问题评估和教学设计,是可以指导学生数学学习和提高数学成绩的. 这可以在学生学习特定数学思想((Moreno-Armella & Waldegg,1991;Jankvist,2009))和识别数学概念证明的困难上得以体现((Bell,1976;Almeida,2003)).
(13)和(14)认为,数学史料的处理存在困难. 其一是引入数学家的其他解法会让学生困惑不解,它们往往不是最通俗易解的;其二是对文献中术语和注解的理解.
(4)准备类
(14)还提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问题. 谁应该为学生阅读史料时遇到的困难负责?这个问题与准备类不利因素紧密相关.
对于(10),教师有两点担心:一是数学史料不足;二是对史料的选择. 原文认为,史料不是教学的追求,借助史料完成教学任务才是目标,另外教师要有整理、加工仅有的史料为学生准备教学活动的能力.
(11)表明教师困扰的是如何在教学中运用数学史,他们缺乏相关技能. 专家认为,教师乐于借助数学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完成教学.
(12)和(11)有一定的相关性,数学史培训匮乏导致无法判断史料的准确性. 事实上,教师无须担心这点,大部分与教学活动相关的史料均来自专业的期刊、杂志或书籍,给史料的准确性提供了保障,这也表明教师无须对学生阅读史料时遇到的困难负责.
(5)其他类
对于(15),部分教师认为,数学史为数学发展过程提供一个小视野,不同文化间的数学交流可打破这种视野,告诉大家数学文化的源头并不唯一.
对于(16),部分教师认为没有提供可信服的证据.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学生乐意接受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使用.
研究结论和建议
1. 结论
部分教师根据Siu的16种不利因素,构建教学实验框架,详细分析教师和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观念,得到以下重要结论:
第一,关于数学知识和数学教育的本质,哲学类不利因素与工具主义主观相一致.工具主义注重数学计算能力,否认数学理解力和数学建构. 因此,工具主义数学观饱受批评. 相反,历史方法的引入把问题解决放在数学教学的核心地位,激发学生的灵感、动机和洞察力,使学生感觉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第二,研究了学生角度类不利因素,批判了教师持有的错误学生观. 在数学史参与的数学建构活动中,学生的反映是积极的,效果是明显的.
第三,逻辑类不利因素是可以解决的. 创造性地运用史料给“测试”设问,赋予学生丰富、有用的数学理解提高数学成绩,缜密周到的课堂展示解决学生阅读原始文献时遇到的难题.
第四,对数学史料的获得和准确性的担心是多余的. 用于教学活动的史料资源是丰富的,信誉度高的期刊、杂志和书籍确保了历史性文献的准确性. 教师不必成为专业的数学史家.
第五,数学教学中公平的历史主题可能会导致相反的结果. “受历史教育”的数学生意识到巨大的文化和民族差异,他们的求知欲望会被激起,这反而利于研究主题的开展.
第六,经验验证数学史对教学的意义是没有必要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学生对数学史抱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这是数学有意义学习的前提条件.
2. 建议
(1)转变教师数学观. 调查发现,大部分数学教师持工具主义和柏拉图主义数学观. 教师认识到数学是事实、规则和技能的积累的同时,还要理解概念本质,学会问题解决;教师不只是知识的拥有者、讲解者,更是知识学习的促进,从而把数学观提到问题解决主义的高度.
(2)转变教师学生观.研究发现,教师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学生的想法,剥夺了学生对数学史的主观看法,否定了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研究还表明,学生有足够的数学文化知识去同化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应相信自己的学生. 学生正循着几百年前数学家的足迹来认知数学.
信息技术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多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以及校园网上丰富的资源,可使信息技术强大的功能、不可比拟的优势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得以充分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有以下作用。
一、信息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
传统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手段是教师习惯全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些课本和一些参考书,再加上一块黑板。如传统听力教学,主要靠录音机和教师本身完成,一到上课教师抱着些书,还要拎着一部大录音机匆忙赶往课堂。上课时不断地倒带,不断地说“wait a minute”。若出现录音机破旧,再来一下卡带,然后会说:“Ok,let me read it for you...”像类似这种上课情形,会阻碍和约束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使教学质量难于提高。如上所举的传统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的不足就暴露无疑,而信息技术刚好弥补了其不足。录音机播放听力材料,倒带的麻烦也容易使学生精神分散,而采用多媒体计算机播放听力材料,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形象生动,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而且在播放中,教师操作自如,可以随意播放,任意前进、后退、反复。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广泛应用和推广,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局面,使传统的教学方法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并给中学英语带来了教学技术和教育思想的巨大变革。
二、信息技术能将英语语言知识和语法内容形象化、交际化呈现,使交际教学与语言语法教学有机融为一体。
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知识点和语法教学不应在孤立的环境下就事论事地进行,而应该在交际活动的框架内将所要讲授的语言和语法内容与真实的语境结合起来。信息技术为中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方式,使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为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内容,能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趣味盎然。为使中学英语语言语法教学过程中体现交际语言教学的思想,我们在教学时,用计算机多媒体制作课件,完全按照课文的内容来设计一个flash,使视听结合起来,让学生边欣赏动画,边听课文的录音,更有效地深刻理解本课课文。教师在教学时要先对教学内容中的话题、情景、训练项目进行系统的精心的设计。生动形象、有趣的课堂交际活动更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使课堂英语语言训练更富有灵活性和挑战性。这是信息技术对交际语言教学最突出的贡献。
三、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加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英语教学课堂的一大特点就是信息输入量。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和内容,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和过程,而且增大了课堂教学容量,加大了课堂教学信息量的输入,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利用多媒体课堂教学,可以事先把需要在黑板上抄写的教学内容做在课件中,上课时鼠标、键盘轻轻一动,教学内容将立即出现于屏幕,节约了板书的时间,大大增加了课堂的容量,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指导学生、进行巩固训练、开展语言实践活动上。从而加速了课堂教学和训练的节奏,提高了课堂效率,实现了课堂教学信息输入的高容量。如上所说的“Merry Christmas”课件中,插入许多有关外国人如何过圣诞的一些图片,让学生对外国人的人文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给学生丰富的最新的知识,有利于调动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四、信息技术能使教学方式形象生动,学习方式多样,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提高。
对于一些抽象枯燥、晦涩难懂的内容,传统教学方法往往配以模型挂图和死板的教学工具,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讲解说明,也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而用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手段教学,集声、像于一体,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达到了抽象概念具体化、微观概念宏观化的良好效果,让学生亲临其境,亲历其中,得到体验。学生可以在网络上寻找适合自己学习的资料,通过邮件、ICQ、OICQ等加强师生的联系、生生之间的学习交流。通过国际互联网,学生可以自由地和外国人交谈,因此不出家门和校门,学生便可以与外国人沟通,交流情感,很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的英语能力得到提高。
五、信息技术能够开辟多向立体思维通道,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和创造力。
现代中学英语教学侧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力表现为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审美能力等。传统的教学,无视学生的兴趣、需要,以及社会发展和身心健康,使他们始终陷于“教师中心、课本中心、课堂中心”。学生在既缺乏生机又没有热情的刻板程序中,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这就是扼杀了学生个性和创造力发展的“非人性教育”。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可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之中观察无限的生活。举中学英语写作为例,在教学和中考中,中学英语书面表达都有看图会意写作题目。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再现当时情景,在教学手段上采用组合显示的方式来训练学生的写作,先让学生将从图画中获取的信息编成内容完整、意思连贯且容易用英语表达的小故事,选择可供使用的句型和用语,按照文体和篇章要求组织完整的语篇,这样通过多角度观察思考再进行综合,写出的作文就会得心应手,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和创造力。
六、结语
信息技术教学意味着高新科技已进入课堂,它的应用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它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利于全方位地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体现交际语言教学的原则。我们相信,信息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的作用,必将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和现代教育观念,必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而且使得教学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界限,达到了过去所没有的广度和深度,必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大大推动中学教育改革的进程,为英语教学改革开辟一条新道路,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开拓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初中英语教材JEFC教师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2]董远骞.教学的艺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黄子成主编.中学英语教学模式.广西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大学英语;口述;作用;方法;问题
1. 引言
课堂教学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参与交流、讨论的重要平台。大学英语教学也不例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整个大学英语教学中占有具足轻重的地位。大学英语教材中的主要信息载体是篇章,而篇章的处理就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所占课时占总课时的一半以上。因此,篇章处理的方法直接影响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广大大学英语教师在这方面做了大量打工作和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为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笔者在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就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篇章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英语能力做了一些探索,尤其是在口述篇章方面做了大量的尝试和研究。下面就口述的作用、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等谈谈个人的体会和心得。
一、口述的作用
1.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增强自信心
如果学生能用自己的思想、用比较连贯的语言将篇章内容讲述出来,那他们无疑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更大的信心。而学习者对倾听同伴的口述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这样,整个班级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
2. 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
为了进行高质量的口述,学生需提前构思、加工原始材料,这就要求他们用英语思考。而思考的媒介就是英语,那么他们就要运用相关英语知识,如:词汇、短语、句型等。这样,既能丰富他们的知识,又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记忆能力。
3. 提供操练口语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阅读理解篇章是语言输入的过程,这只是学习语言的初级阶段,而将已经理解、消化的篇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才算完成了语言的输出,这也是学习语言的高级阶段。而口述是用口语而非书面的形式输出语言,对学习者来说,这是一个复杂的、极具挑战性的任务。这一任务为学生培养语言组织能力、提高口语能力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和平台。在口述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在英语语音、语调、语言组织甚至语法等方面的问题会暴露无遗,而老师、同学会及时帮组他们改正这些错误。那么,坚持不懈进行口述训练就会达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
二、口述的方法
1. 口述故事梗概
这一方法的实质就是按照故事发生的时间(when)、地点(where)、原因(why)、人物(characters)、结果(end)等将篇章讲述出来。也就是讲述文章的中心思想(central meaning)或轮廓(outline)。适应于这一方法的主要是故事或记述性的文章。学生必须在理解篇章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按照故事发生的顺序及人物出现的先后讲出故事的梗概。这一口述方法对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任务,在课堂上让英语基础相对比较好学生复述。当然,该方法的弹性也较大,自由度也较强,事件的叙述可繁可简,可长可短。
2. 用关键词口述
这一方法的操作程序是:授课教师按事件发生的经过在黑板上写出关键词汇和短语,学生按教师所列出的关键词汇对篇章内容进行叙述。这一方法对教师提出较高要求。教师必须紧紧抓住事件的核心,找出与核心内容有密切关系的关键词汇。这一口述方法适合英语基础比较查的学生。通过利用关键词叙述可以大大增强这部分学生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这一方法可以给学生足够的机会运用本章节所学的关键词汇,对于扩展词汇、促进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产生积极作用。这一方法的适应性最强,适合各个类型的篇章。
3. 通过表演口述
教师可以按照故事中人物的多少,事件的复杂程度等因素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指定一名责任心强而且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为负责人,让其组织该组的活动、安排任务、划分角色等。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首先采用自愿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方式表演。在这些小组的带动下,其他学生当然会跃跃欲试以展示自已。这一方法的好处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气氛。学生通过扮演角色,用表演的形式讲述故事,不但提高了自己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练就了胆量,还对学习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但是不善言谈的学生及英语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这是一项极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三、口述中应注意的问题
1.及时、合理引导
对于任何层次的学生来说,口述都是一项极具创造性和挑战性的工作。口述是语言的输出过程,是建立在语言输入基础之上的任务。这就要求学生首先对篇章的内容有充分的理解和把握。而在口述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错误,会面临诸多困难。这个时候老师就必须对学生加以及时的引导和帮助。如:由于对文章
的理解不够透彻或不够熟悉,学生在叙述时可能会遗漏掉个别关键的事件或情节,这就需要老师及时补充或提示。由于语言功底的原因,学生在叙述篇章时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这也需要老师加以纠正。这样,通过教师及时、合理的引导,学生就会比较顺利地完成口述任务。
2.教师充当配角
正如上面所讲,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口述加以引导、帮助,但这绝不是说教师替学生完成口述任务。口述的主角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当然,对于难度比较大的篇章,教师首先需要对部分关键的、复杂的句子或段落进行讲解或组织讨论,以帮助学生正确、全面理解篇章内容。在完成这一任务后,在学生进行口述时教师就要退居幕后,由主角变配角,让学生自由发挥,切不可越俎代庖。不然就会失去口述的意义和作用。
3.根据不同类型篇章确定不同口述方式
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篇章适用于不同的口述方式。比如:故事性较强的篇章更适合表演的方式,而其它类型的篇章,比如议论文,说明文就不能用这一方式。所以,教师必须对不同题材的篇章加以区分,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胡乱分配任务。这样就不至于给学生带来过大的负担和压力,可以为学生完成口述任务创造条件。
4. 给予学生鼓励和鞭策
由于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大相径庭,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口述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对部分学生来说,是一项很难完成的工作。他们完成口述任务的质量也就千差万别,个别学生甚至不敢做这一工作。这就要求教师不管学生口述任务完成的质量如何,都要对他们加以鼓励、表扬。对没有勇气进行口述的学生,教师就要了解他们的困难,给他们布置相对比较容易的任务,或者指定某一位同学或数位同学在课后对他们给予帮助,已达到完成口述任务,并逐渐提高口语能力的目的。对于这部分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些许的进步也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迎头赶上,超越自己,超越自我,共同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自主性;实践
Abstract: cooperative learning is the students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idea is an important way to learn. Teachers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environment, it is necessary to re-examine the value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build cooperative learning atmosphere actively, efforts to explore the method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make our classroom teaching more colorful.
Keywords: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Cooperative learning; Autonomy; practice
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我们紧紧围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了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科学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
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内容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前提和关键。因此,教师要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依据学生的数学认知,把那些具有思考性、开放性、趣味性,必须发挥小组集体智慧的内容才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例如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一课,寻找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动手操作,通过画、剪、割、补、拼等实践活动,去发现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小组交流将自己的观点、想法、收获告诉同学,同时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教师要深人了解班级学生的实际及教材的特点,精心预设,精选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二、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合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低年级儿童学习最重要最直接的内部动力,是发展学生智力最活跃的因素。如果能让低年级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强烈的求知欲。恰当利用电教媒体,能很好地创设情境,激感,渲染气氛,震撼人心。比如在教学“9减几”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开场白:“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客人。”(出示花仙子姐姐的画面,同时放录音,播出花仙子姐姐那甜甜的声音。)“你们认识我吗?我叫花仙子,大家叫我花仙子姐姐,我给你们带来了许多礼物。(出示小动物头像)你们喜欢这些小动物吗?不过,它们特别聪明,都住在数学宫里。数学宫里有三座大门楼,每座大门楼上都有数学题(即年授内容),如果你能解答出门上所有的题,就为你把大门打开,让你自己去挑选你所喜欢的小动物。有信心学会解答这些题目吗?”如此导入新课,生动有趣,身临其境,使学生产生了一种冲动,迫切希望得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创设情境,营造宽松愉快的合作氛围
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愉快的合作。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心情舒畅的状态下学习工作,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活跃;而在情绪低落时,思路狭窄,思维迟钝。同样,学生也只有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敢想、敢说、敢做、敢怀疑、敢标新立异。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无拘无束地展开讨论,必须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建立平等和谐、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学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就要因题而异,通过巧妙的诱导,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新教材编辑了大量的情境教学内容,图画精美、生动细腻,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为我们创设情境,营造宽松愉快的合作氛围提供了生动有趣的素材。总之,创设情境,营造宽松愉快的合作氛围,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孩子们的生活,学生乐于接受。并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便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如,我在教学“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时,先写出一个数“321”,问学生:“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经过计算后,学生回答:“能”!接着老师让每个小组学生准备几个多位数,先小组计算一下能不能被3整除,然后来考考老师,每个小组同学报一个数,看老师不用计算,能不能迅速判断出哪些数能被3整除,哪些数不能被3整除。这时教室里十分活跃,大家似乎都想来考倒老师,但老师对学生所报的多位数都能快速准确的判断能否被3整除,学生们感到十分惊讶。接着老师进一步质疑“你们不用计算,能准确地一眼就看出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吗?”几名学生说了好几种意见,但都不是最恰当的。一个个急得抓耳挠腮,都被难住了。接着我说:“人多出神仙,同学们,你们齐心合作讨论讨论、交流交流准能解开这个谜,不信你们就试试看。”此时,合作交流变成了学生的最大愿望,讨论交流非常活跃。在此过程中,教师深入到学生中,成为小组讨论的一员参与其中,同时关注学生合作的进程,了解各组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及时点拨,适时调整。同学们很好地掌握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四、处理好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两个关系
(一)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离开了独立学习这个前提,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也就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首先肯定是自己去面对,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当一个人的力量难于解决这个问题时,才考虑寻求帮助,与人合作。如果只有小组合作学习而缺乏独立学习时,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生能力将丧失,学生走向社会以后将难以独挡一面。教学中,当提出一个问题后,首先应给学生充分独立学习的时间,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形成“统一”意见后,再到全班交流,再次形成“统一”意见,使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并在这一过程中体验积极的情感。
(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一、使用心理测评技术,创建学生心理情况
档案对学生心理素质的真实情况进行评估,还要做好相应的记录,并要将这些评估资料做好存档,为构建学生心理思想模型以及便于德育工作开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将心理技术融入到学校德育教育中,可使学校德育工作开展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心理测评技术包含了心理素质测评技术、社会心理调查评估技术、行为评估技术以及品德评估技术等。使用科学的心理技术方法,对学生的心理情况、思想活动等信息进行搜集,从而保证对学生心理情况做出正确评估。然而,在对心理素质评估进行操作时,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原则:首先,要将动态测评原则和静态测评原则进行有机结合。动态测评就是对学生素质形成的过程以及前后变化情况进行测定和评估。而静态测评就是使用统一的方法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或者空间内,对学生已经成型的素质状态进一步分析和评定,其优势在于能够准确地分析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因此,只有将这两者进行结合使用,才能更加客观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既可以了解目前学生真实的素质状态,还能了解学生以往的基础和预估未来潜力发展趋势。其次,普通测评和特殊测评之间的有机结合。想要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心理素质,更好开展学校德育工作,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普通测评,例如智力测评、性格测评等,还要对学生进行特殊测评,例如临床心理测评、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等。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全面性。最后,将心理评估和德育工作进行有效融合。实际上,心理评估是一种测评方式而不是目的,所以应该将其与学校德育工作进行有机融合,进而提升德育工作的效率,以学生心理测评状态为前提,再建立学生心理情况档案。
二、认真执行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咨询技术引导到其中
首先,现阶段教育改革在不断地深化,教育模式也从原来的传统教育逐渐向现代化教育方式上转变,应试教育逐步过渡到素质教育,以往的知识教育也开始向行为教育上变革。这些教育的改革和深化,都为现代学校的德育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且给其提供了非常广泛的前景。其次,虽然大部分学校为德育工作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德育工作实际的开展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德育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不仅是社会环境的切实变化,根本原因就是应试教育对德育工作的影响,致使德育变成了辅助指标,智育变成了中心指标。因此,只有不断地完善和调整教育模式和手段,建立正确的素质教育理念,才能进一步确保德育工作有效开展。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格品质,还是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体系和技术方式。其最根本目标就是优化学生人格结构,对学生的心理障碍进行有效防治。最后,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完善优化,不仅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基础,同样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第一,心理素质优化能够有效完善学生的人格结构,有利于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提升自身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保证其思想道德的建设和完善,提升其人格健康水平。第二,对于防治心理发育障碍,预防心理疾病问题等都有一定帮助。第三,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第四,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造力。
三、有效的心理咨询能够为学校德育工作开展打造良好的环境
将心理咨询逐渐转变成具有活力的德育工作方式,是现阶段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之间有着很深的联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建立,而健康的心理又能够促进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因此,有效的心理咨询不仅能够为德育工作创建良好的环境,还能使学校德育工作达到最佳状态。心理咨询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多向性、导向性以及系统性。
四、小结
关键词: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 影响
随着各种压力的渐增,人们发现人类疾病谱正由传染病向慢性病方向发展,相应地医学模式也由原来的纯生物模式朝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一门新的学科――健康心理学应运而生。心理学研究者认为,健康心理学是一门综合学科,主要为人们如何保持健康的身心提供服务。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健康的心理在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地位必将会越来越重要。虽然心理学界对心理学今后发展趋势有两种看法:一种是乐观的看法,认为心理学必将会受到千千万万人重视,甚至宗教崇拜;另一种是悲观的看法,认为“心理学有一个长远的过去,短暂的历史和一个茫然的将来”,认为心理学即使再过10年也难以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但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现代人要提高生活质量,就必须要掌握一些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可以说,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不仅是当今时代对人们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人们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甚至是影响人们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1.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是当今时代的必然要求
曾经有一则寓意深刻的心理故事,讲的是一对男女朋友约会,结果男朋友迟到了。当女朋友问及男朋友迟到的原因时,男朋友回答说他找心理咨询师咨询去了。如果这件事情分别发生在中国和美国两个不同国家,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如果在中国,女朋友可能会立即挥袖而去,认为她的朋友有毛病;如果在美国,女朋友听说后则会喜出望外,因为男朋友能够去看心理医生既说明他非常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同时也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这虽然是一个杜撰的故事,但却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和美国人对待心理学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在中国,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初,人们并不懂得运用心理学知识保持自身的心理健康,更有甚者对心理学抱着一种错误的偏见。中国人往往习惯于把“心理障碍”与“神经病”联系起来。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真实的故事:某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刚成立时,由于考虑到该校的研究生楼较为安静和隐蔽,较适合开展心理咨询,于是把心理咨询中心设在了研究生楼里。不料研究生楼里的研究生们纷纷向校领导反映意见,强烈要求把“心理咨询中心”的牌子摘掉。其理由是:把“心理咨询中心”的牌子挂在研究生楼前,别人还以为研究生都有心理毛病呢!从这一故事我们不难看出,连知识层次较高的研究生们都如此看待心理学,更何况一般的老百姓呢?
当然,这只是20世纪90年代初国人对健康心理学的认识。近十年来,随着心理学知识的不断普及,人们对心理学的认同度也在不断提高。对自身身体的认识也有了长足发展,认识到健康不仅是纯生理的健康,它至少还应包括心理的健康。真正的健康应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和谐统一。同时现代文明的高度发展必然会导致人们精神的欠缺,人情的淡漠;导致高的心理发病率;导致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调;导致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失调,人的身心失调;导致所谓的"现代文明病"的出现。而要使这些问题得到真正解决,就必然要让健康心理学知识参与进步。因此,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是当今时代的必然要求。
2.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
日趋剧烈的社会竞争,高节奏的现代生活,使得人们的心理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笔者作为一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曾耳闻目睹不少大学生由于心理问题而影响了学业的正常完成。如大学生小A以优异成绩考上大学后,由于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平时没有用功学习,大一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时他只好作弊,不料当场被老师发现并因此而受到学校的记过处分。如果他掌握一点健康心理知识,能够及时调整心态,也许这次处分就不会对他造成不良后果。但遗憾的是,他选择了自暴自弃,结果他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同时出现了幻听、幻视等严重的心理障碍,无法继续学习,只好自动退学。又如大学生小B是院学生会的一名学习部长,学习成绩一般。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女大学生小C并一见钟情,但表白时遭到了对方的拒绝。遭拒绝后不久,当他去检查本院学生到课率时,一位老师竟当着他的面说:“这么差的成绩,居然还是学习部长!”遭拒绝后的失意加上他人的鄙视,他忽然失去了生活的信心,结果当天他就从宿舍楼的窗口跳了下去……在普通的人群中,也有不少人由于事业的失败、情场的失意、朋友的背信弃义、生活的不如意等等原因而轻则患上心理病症,重则走上轻生道路。所有这些表明,现代人所面临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不学会运用心理学知识调节自己的心理,则很可能患上心理疾病,影响身心健康。目前很流行一种说法就是把没有明显的疾病症状,但又感身体不适(如紧张、疲劳、胃痛、头疼……)的身体状态称“亚健康状态”。据一项统计数据表明,现代人生活压力下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比例越来越大。所以说,掌握必要健康心理学知识是现代人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
3.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还是影响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高智商等于高成就,因此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但这种智力学说却无法解释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为什么有的人在校时是尖子生,进入社会后却一事无成?为什么我们对某些人一见面就有好感,对某些人一见面却产生反感?为什么面对同样的困难挫折有些人精神沉沦、一反常态,而有些人却能保持轻松愉快、一如既往?美国心理学者在研究中发现:人生成就的影响因素中,智力因素只占20%,而80%则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他因素主要指个人的情绪调节能力、自信心、意志力等非智力的心理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像“信心”、“乐观”、“人际交往能力”等这样一些非智力范畴的个人心理因素已经在美国企业界倍受重视。而“情商”这一美国心理学界流行的新概念也正在引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美国心理学家高曼认为“情商”主要由情绪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驱策以及对他人情绪的识别、移情及适度的反应能力所组成。如美国“创造性领导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一些高级主管人员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原因并不是因为技术上的无能,而是因为人际关系的缺陷。因此,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加登纳认为:“一个人最后在社会上占据什么位置,绝大部分取决于非智商因素。”可见,人们要获得人生的发展和事业的成功,就必须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懂得如何调节情绪,如何培养自信心,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曾经有人指出:心理学的发展一般要经过点缀品、调味品和必需品三个阶段。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健康心理学正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成为人们幸福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参考文献:
[1][美]查理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 著.王垒,王,等译.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2]王沛.社会认知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贾启艾.人际沟通(第2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信息技术、英语教学、综合应用能力
(一)可以提供多样化的语言外部刺激,优化外语学习环境
信息技术是人类对数据、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检索的经验、知识及手段、工具的总和,具有超速度、网络化、信息流、数字化、智能化等特点。信息网络技术作用于外语能有效整合视、听、说、读、写等多方面语言资源,综合处理文字、图像、数据、动画、声音等各种信息,扩大教学容量。网络上海量的信息资源不受时空限制的交际空间,弥补了外语资料匮乏、缺乏语言环境、缺少交流对象等传统教学的缺陷,使外语教学模式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走向多元、由被动走向主动,为外语教学赋予了新的意义和内容。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的心理实验表明:人类获取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计算机通过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观,动静结合,视听相兼,刺激学习者集中精力,激发学习欲望,这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二)有利于学生认知图式的建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言:“教是为了不教”,教师不仅要善于传播知识,更主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按照认识学习论,人的认识不是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部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认知。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为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多媒体听、说、读、写全方位组合的复合式课堂模式有效避免了单一的教师一言堂的弊端,丰富多采的视听工具有利于学生模仿纯正的语音,超文本性的动态语言环境有助于活跃学生的立体化思维,加深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彻底颠覆了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获取主体。
(三)能够创设英语情景教学,有利于学生英语应用表达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语言是人际交往的工具,多媒体教学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培养其积极思考、团结合作的精神,真正使语言知识为其所用。教师可充分运用电影电视、幻灯录像、互联网等设备,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同时创造各种条件和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组织英语角、俱乐部、聚会等,引导学生克服害羞、怕开口的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多开口。信息技术以超文本和超媒体的非线性方式组织媒体信息,大量的图片、影音、影视资料使传统的只注重单词、词汇、句型的学习而忽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得以纠正。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堂演示,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了教与学的有效性,促使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交流、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译的技能及实际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综合能力,实现学生听说和表达交际综合能力提升的最终目标。
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进行交际。离开情景谈交际是不现实的。课堂交际活动将课堂变成了一个“小社会”,这样的语言训练更富有灵活性和挑战性。我们有很多办法创设良好的交际环境,而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手段。创设逼真的直观形象,使学生感到易学、爱学、乐学,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中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手段应用的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多媒体技术通过语言、图像和声音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左右脑并用,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大容量的仿真交际。在学生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其直接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得到训练,因而能更有效地提高其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电教媒体的利用可以加大课堂教学容量、增加学生课堂自学和练习的时间,从而在同样多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东西,并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培养能力。
同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贮存大量信息,我们更能多创设情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营造一种轻松、愉快、适度紧张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教师应重视利用多媒体做好课堂教学的呈现、操练、自由交际等工作,使多媒体所能提供的图像、影片、提示语和背景音乐等发挥作用。
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促使教师更多地进行教学反思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需要中学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因而对教师也是一个挑战。教师应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学生的知识面很广,运用语言能力也较强。教师在自己的业务进修中,多媒体技术应是一门“必修课”。教学设施是要人来用的,接受过培训的教师要大胆使用。例如多媒体的使用,起初也许不会用动画或交互功能,但用总比不用好。在基本学会了多媒体的使用后,教师还有很多课题需要研究,如多媒体环境下“学习环境个别化”“学习课程探索化”“课堂教学学生中心化”“班级授课制条件下个别教学”等命题。教师需选准起点,瞄准目标,不断探索,不断反思,逐渐走向成熟。
〔关键词〕视觉;文化;摄影
一、摄影的发展
摄影的发明源于人们对“永久保存影像”的向往和坚持。早期透过针孔成像,人们能将眼前所见景象在暗箱中再现,但影像无法永久保存。之后,配合光学技术及化学材料的改良、尝试,终于在1839年确立达盖尔摄影术,该年被视为摄影术发明年。从此,摄影开启视觉文明的新页,不管是在生活或是艺术领域,都较为深远,直到现在,摄影已成为当代普遍且重要的艺术创作形式之一。
二、摄影特性
摄影兼具科学与艺术性质,其与绘画材质不同,可归为工具机械性、复制性、写真记录性这三种。(1)工具机械性摄影一词的英文翻译———Photography,是希腊文Pho(光)Grapho(描绘)的结合字,也就是利用光来描绘的意思。任何景物被看见都是因为光的反射,聪明的人类想到利用针孔或透镜来聚焦对象反射光,并利用感光材料将反映的影像留存下来。当人们发现化学材料———溴化银与暗箱中的投影产生化学反应,顺利地将影像保留下来,这样光学和化学的结合,促成了摄影的发明。罗兰巴特表示:就技术而言,摄影正位于两种完全不同程序的交汇口:一是化学程序,指光在特定物质上的作用;二是物理程序,指影像透过光学装置形成。摄影比起其他视觉艺术媒介,与科学有更紧密的关联。摄影不同于绘画的手工性质,没有一笔一划展现个人情感、思想的笔触传达画者的情感与个性,是独特、有机的线条,但摄影作品若非经过后期处理,其成像是单纯相机质地,是一个机械技术图形,因此,许多摄影师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去除机械复制的性质,如在底片上进行刮、画,在照片上涂抹颜色,试图减低摄影机械性的冰冷感觉。然而摄影独特的机械性质也是有其独特的特色,像是瞬间捕捉、全域清晰等,是手工描绘作品所没有的特质。当摄影从光学走入数字化,不只是相机的影像载体从底片转化为感光元件等结构上的不同,其作品形式也由纸质相片,变成数位影像及动态的影像等丰富的样貌,而且随着工具和技术改良,其工具性格越来越显著,在操作上,数位相机更加人性化并且容易上手,能够立即浏览,自由选择套用不同的场景模式,甚至有自动搜索脸部对焦、美化肤色的美颜相机,摄影越来越简单、容易,但也更工具化。(2)复制性“摄影师艺术形式中,最适合机械复制的一种,因为连复制照片的印刷术都是摄影的应用。”(陈雪圣,1988)。摄影便于复制的特性,在过去可以透过照片和印刷术流通广大,其复制的方式很多,透过光学放大成相片,也可以使用影印将影像列印出来,甚至可以透过印刷机器大量复制,以广告传单、报纸、书籍的形式渊源流传,而当今数位摄影更可以透过网络媒介达到瞬间复制、分享、传播的境界。若以一项传播工具而言,摄影的复制性打破了艺术作品的单一性,卻也走出了艺术碍于时间、空间、经济能力因素,只有少数人能亲眼观赏的局限性。摄影作为一种艺术的创作媒材和技术,其复制性是便于操作“挪用”和“拼贴”手法的,可轻易把不同时空的影像复合成一体,古典和现代可以同时存在,理性和浪漫也可以共存,摄影的复制特性,促成了一个崭新的、更自由的后现代艺术创作形式。(3)写真记录摄影完成主要在按下快门的一个瞬间,与其他描绘工具比较,少了材料感,几乎所见即所得,对于事物写实的记录成为摄影的原始本质,也是被摄物“曾经存在”的证明。在摄影尚未发明前,人们请画家来描绘肖像,但摄影发明后,相片渐渐取代肖像画,成为人们更信任的方式,1840年画家paulDelaroche(1797-1856)第一次看见达盖尔式照片时说:从现在起绘画已经死了!摄影卓越的记录性对绘画界造成强大冲击。相对于绘画和文字叙述,摄影的写真影像提供给人类珍贵的一手资料。工具性、复制性、写真记录性三者是摄影有别于传统绘画的特殊性质,但摄影也跟传统绘画一样,作为一种艺术表现的“创作”空间。从画意摄影、现代摄影、超现实摄影、后现代摄影灯不同流派一路走来,摄影也表现了摄影家的创意,在当代艺术创作中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三、视觉文化艺术教育
随着科技的发展,影像文化已渗透到日常生活,并影响我们的价值观。在视觉文化的氛围之下,后现代艺术教育不在强调技法的熟练或媒体材料的学习,转而重视生活周围事物与艺术教育的关联,以及对各式日常视觉影像的思考与解读,如何将视觉文化与艺术课程融合,是艺术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之一。视觉文化从字义上来看,应该包括视觉与文化二层面的含义,简明的说,应该是“文化”显现在“视觉”形式的层面,可以称为“视觉方面的文化”,其中概括各种视觉影像与意义,即视觉影像所客观存在有属性及其可能衍生的意义。当代的艺术教育主体是学生,教学内容是从环境发掘,课程因与生活环境相连结,兼用不同以往的视觉文化教学策略,开拓更符合学生需要的艺术教学课程,以激发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主体性与自觉,从表面粗浅的认识进入到深入体验生活状态,形成高次元的创造力与判断力。
结绳记事是文字尚未发明前记录历史的形式,后来文字取代结绳,开始以书写的方式记录下国家大事,皇宫和民间也以鱼雁往返的书信方式传递讯息,利用文字将事情的细节一一阐述说明。可以说,文字是早期人与人沟通的主要媒介,然而文字是需要经学习才能理解的,而观看却是张眼就能完成。小孩先学会辨识,才学会说话,文字的发展需要经过学习而来,但张眼既能识物,眼睛是灵魂的窗户,透过双眼接受讯息,虽然听觉、触觉也是我们经验外界的方式,但日益增加的视觉影像更对形塑我们的信念和价值观有决定性的影响。一张影像所能隐含或传递的讯息包括三个层面:(1)摄影现场的故事剧情、事物分类的标签。就是一般人观看影像时,在意识层面上,能够直接看见的内容。影像所携带讯息的内容,只有单纯的意向表面所代表的意义。(2)视觉元素及其结构对视觉感官单纯的刺激,是任何视觉艺术作品所共同具备的内容。(3)影像的符号性意义:是影像可以用最少的视觉刺激,提供最丰富、深刻的视觉讯息部分。第一层提到的是直接看见的内容,单纯表面的意义,而隐含意则是第三点影像的符号性意义,是隐藏在影像符号背后的深刻讯息,像是文化上的、社会上的、或是一般认知上的特殊涵义,必须依据影像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意识形态来解读。因此,解读影像必须对影像的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才不会忽略影像本身所隐含的意义,而且也要关注影像作品的形式美感,那也是影像作品值得欣赏的地方。视觉文化艺术教育是基于“眼见不一定为真”的基础上孕育而生的,所以教育者引领学生对影像进行深入探讨的时候,需要避免被影像的表层意义盲目牵引,在影像解读上,必须要对于影像创造者的意图与影像文本的意义做进一步的了解。影像的意义并非摄影者在按下快门的那一刻的感知,也跟被摄物在所属社会认知下发散的意义、观赏者自身背景等有关。正如邓正清提出:摄影影像的真实意义是由现实世界、摄影者和观赏者所综合而成。因此,培养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影像时,能反省自身、检视自身的意识形态,然后构建自身的主体性、产生自我认同,表现自主,乃视觉文化艺术教育融入摄影教学中的主要目的。而目前由于缺乏引导,学生常忽略视觉影像本身的意识形态,也无从理解为何需对寻常的视觉影像进行质疑,更加不知道如何解读影像背后的意义,可见视觉文化艺术教育对现在的学生而言,的确有实施的必要性,不仅只有学生会忽略影像对自身价值观的影响,对艺术教育工作者而言,如果对影像讯息没有批判思考、没有怀疑的态度来检视生活所见影像也不可能发展出适当的视觉文化课程。
作者:范玲 单位: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吴莉君(译)《.观看的方式》.JohnBerger著
[2]李文吉(译)《.记实摄影》.ArthurRothstein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