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系统理论的概念范文

生态系统理论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系统理论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系统理论的概念

第1篇:生态系统理论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演进;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TP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5-0285-02

1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关于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研究是以商务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的。Moore JF 1993年发表了《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一种新的竞争生态学》,1996年出版了《竞争的衰亡:商业生态系统时代的领导与战略》,他将生态学的观点应用于商业的竞争战略,首次提出了“商务生态系统(Business Ecosystems)”的概念及企业构建良好商务生态系统的意义,为各方面的商务生态系统理论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2004年,Marco Iansiti 和Ray Levien 在“商务生态系统”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了商务生态系统理论的框架,这个框架被应用于商务生态系统的实际运作中,他们将商务生态系统中的“企业”,按照生物学物种的概念,大致分为三类:(1)领导型企业。(2) 关键型企业。(3)寄生型企业。Gothlich(2003)系统分析了企业合作、企业联盟乃至商务生态系统等概念的发展过程,参考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了完整的商务生态系统概念模型。

我国学者杨韵、谢金生(2006)从商业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对电子商务生态环境的形成及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企业战略进行了研究;闵惜琳、姚锐(2007)对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交易方、中间商、管理者等各主体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促进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发展中各自宜采取的发展定位策略;杨艳萍、李琪(2008)对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不同企业的生态位进行了研究,指出共同进化是企业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竞争策略;谢荆晶(2009)对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从内部多样性和外部多样性两个角度提出了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多样性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2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特征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类似与一般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1)分工协作。商务生态系统如同在一个社会性生物群体中一样,各成员之间分工协作,为着共同的目标,有机地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才能在大自然中求生存求发展。一个电子商务商业生态系统中各成员对系统的贡献也应该是相互补充的,在商品展示、谈判沟通、安全支付、物流配送、信用评价等各项交易功能中应形成一体的商务链条。

(2)迭代更替。一个生态系统由于各种原因会随着时间衰败,这会影响生态系统中某些层级的成员的利益。因此,电子商务生态系统需要形成其成员与整个系统网络同呼吸共命运的模式,系统中成员的命运是连在一起的,这样系统中的企业、个人都会向着使生态系统发展更完备的方向努力,不合群的成员或个体必将陆续被适应环境的优秀成员所代替。

(3)群体竞争。提供或多或少可替代品和服务的不同商业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是很激烈的,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这种情况也是不可避免的。要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两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不同商业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这种情况往往会形成行业标准之争。

(4)共同进化。像在生物生态系统中一样,商业生态系统中的各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共同进化的,系统中的成员在自我完善与改造的同时,还必须对系统中其他成员加以注意并积极配合以求协调一致,同时其他成员也应该相应地改进自己并努力实现共同的目标。

3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利用商务生态系统理论来分析电子商务中各个参与主体的集群现象,可以发现电子商务是一系列关系密切的企业和组织机构,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界线,将互联网作为竞争和沟通平台,通过虚拟、联盟等形式进行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结成了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简称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各“物种”成员各司其职,相互交织形成完整的价值网络,信息、资金及物质等都通过这个价值网络在联合体内流动和循环,共同组成一个多要素、多侧面、多层次的错综复杂的商业生态系统。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物种”成员即电子商务的企业,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对企业的分类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1)领导种群,即核心电子商务企业,是整个生态系统资源的领导者,通过提供平台以及监管服务,如阿里巴巴的支付宝公司,就是为整个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环境中大部分企业提供第三方支付担保的共享服务,是整个生态系统资源的领导者,通过提供平台以及监管服务,扮演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资源整合和协调的角色。

(2)关键种群,即电子商务交易主体,包括消费者、零售商、生产商、专业供应商等,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其他物种所共同服务的“客户”。

(3)支持种群,即网络交易必须依附的组织,包括物流公司、金融机构、电信服务商以及相关政府机构等,这些种群并非依赖电子商务生态系统而生存,但可以从优化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获取远超过依靠自己竞争力可得的利益。

(4)寄生种群,即为网络交易提供增值服务的提供商,包括网络营销服务商、技术外包商、电子商务咨询服务商等。这些物种寄生于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之上,与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共存亡。

这些内生和外生的原因使得电子商务产业的“物种”不断丰富,循环也更加完善,最终实现电子商务各“物种”成员的生态共建、共生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价值创造、价值共享和共同进化。

4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演进的环境

除了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外部的经济、法律、技术等宏观环境外,系统内部的机构之间也存在着内部环境因素,这些生态系统的因素特征构成了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演进环境,从而影响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演进。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企业各个机构之间也存在着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的协同关系。

(1)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在电子商务生态的演化中,互联网企业必须通过分化和非平衡的差异才能实现更高效率的多样的功能,互联网企业发展的综合能力才会越来越强,这是一个平衡性的破坏过程。有了差异和不平衡,各种网络商务行动在执行中才会产生信息、资金、物资、人才和思想的交换与流动,使得电子商务环境向着有序的方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发展。

(2)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系统的多样性包括系统内部多样性和系统外部多样性。一般而言,内部多样性程度的高低取决于系统内部种类的多少。外部多样性其实是相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的,从企业角度出发,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外部多样性就是企业所处环境的多样性。而其所处环境的多样性是由该生态系统中除本组织以外的其他组织创造的。

(3)生态系统内部协同性。生态系统内部的协同进化是指相互作用的组织之间共同的进化演变,一个系统的变化会改变另一个系统的适应性,反之亦然。电子商务企业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协同、相互合作的关系,以谋求共同发展,并共同推动整个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进化。

(4)生态系统内部制衡性。生态学中的竞争排斥原理和生态位分离等概念说明,在同一个环境内能够共存的物种不可能对生态的要求完全相似,他们的相似性必定是存在着某个极限的。同样的规则也适用于企业生态系统。当企业间的相似性大于零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会有两种不同的结果:(1)相似度呈正的增长态势,企业间竞争程度加剧;(2)随着企业系统的复杂性和变化性的加大,相似度趋于降低,竞争程度减弱,实现合作共赢。企业生态系统的理想模式就是这种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状态。

5 影响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演进的因素

随着电子商务发展的规模和深度不断扩大,我国的电子商务环境已经趋于成熟,不仅各方面问题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而且在某些特点上已经开始体现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一些特性。结合上述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特征、构成要素及其演进环境,本文认为以下几项因素对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演进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1)种群的多样性有利于分工协作。一般来说,在异质性适当的情况下,种群多样性程度越高,这个生态系统就越健康。一个电子商务商业生态系统中存在商品展示、谈判沟通、安全支付、物流配送、信用评价等交易流程,在各环节中都有在生态系统中发挥不同功能的企业集群,这些企业集群就形成了一体的电子商务链条。这个生态系统的种群多样性对分工协作更加有利,由此也增强了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衡量多样性的最佳标准是该生态系统是否有能力通过创造有价值的新功能,即缝隙市场,增加有实在意义的多样性。

(2)领导种群(电子商务核心企业)的能力促进生态系统的迭代更替。生态系统节点企业都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本无必然联系,有的甚至分属不同的封闭系统。正是领导型企业所指引的共同利益将它们凝聚成为新的系统整体。如交易平台淘宝网和阿里巴巴发挥着领导者的作用,它们提供网络交易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和支付、沟通等软件服务,为买家、卖家提供基本的服务,而自己不直接参与交易。生态系统集成化程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企业的能力。

(3)群落间布局的合理性协调了群体竞争。群落间布局的合理性是指价值链中上游及下游群落间在空间布局合理性和生产时间上的衔接性,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就是指个体商户、交易平台、供货商、消费者之间的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平衡关系。群落间布局的合理性协调了群体竞争,群落间除了竞争还有更加广泛的合作关系,达到一种协同竞争的状态。

(4)系统的生命力增加了共同进化的可能性。衡量生命力最简单的标准,就是生态系统成员的存活率。电子商务生态系统需要形成其成员与整个系统网络同呼吸共命运的模式,系统中成员的命运是连在一起的,这样系统中的企业、个人都会向着使生态系统发展更完备的方向努力,实现共同进化。所谓系统的生命力是指系统所需自然资源的富集程度和系统从破坏和干扰中恢复的能力,充足的资源使得企业的经营顺利进行,良好的自然环境能吸引大量的资金投入。

淘宝网中,网商集群的同生共荣使得淘宝积聚了大量的人气,进而电子商务的交易额才有了保障,淘宝作为交易平台也才有利可图;反过来,淘宝为淘宝上的网商提供开网店的培训和即时通信、支付、物流等配套解决方案,其他相关商家为网店提供广告和网店装修等服务,这就是一个生态系统的生命力带来的群体共同进化效应。

6 结论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是一个分工合作、迭代更替、共同进化的生态系统,其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利用种群多样性的特点促进系统内的分工协作,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电子商务核心企业在系统中充分发挥了创造价值、分享价值的作用,善于运用核心企业的能力有利于生态系统的迭代更替;群落间布局的合理性协调了群体竞争;利用先进企业的带动作用,使生态系统更具生命力,增加了群体共同进化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Moore JF.The death of competition :Leadership and Strategy in the age of business.Fortune,1996(4):15.

[2]Iansiti M,Levien R.The keystone advantage :what the new dynamics of business ecosystems mean for strategy,innovation,and sustainability.Boston:Ha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4.

[3]Iansiti M,Levien R.Strategy as ecology.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4.

[4]杜国柱,舒华英.企业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研究现状及展望[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7).

第2篇:生态系统理论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技术创新 生态学 企业成长

一、引言

经济的发展与技术的不断进步使企业之间的竞争由个体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一个企业生态系统与另一个企业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各种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得技术创新已不再是单个企业能够独立完成的,而是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相关企业组成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共同开发完成。因此,把生态系统理论引入企业技术创新研究之中,是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当代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圈内外研究现状

(一)企业成长理论

英・约翰霍普斯金大学教授Edith.T.Penrose于1959年出版了《企业成长理论》。奠定了企业成长理论研究的基础。她从内部成长的角度来分析企业,认为企业的成长就是企业规模的扩大。即“量”的成长过程。然而,随着理论的逐步发展,学者们逐步认识到企业成长不仅仅是在收入和利润等这样一些定量的财务指标上的增长,而且还包括市场营销、资源筹集、研究开发、控制协调等各种管理能力的增强,同时还广泛涉及知识产权、专有技术、商标商誉以及企业文化、信息资源、社会关系网络等“无形资产”的质的方面的提高。

(二)生态学理论

“生态系统”由英国生态学家A.G.Tansly(1945年)首先提出,它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一定的时间,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具有一定大小和结构的整体。其中各生物成长借助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形成具有自适应、自调节和自组织功能的复合体。

20世纪80年代企业生态理论得到发展。美国学者伊查克,爱迪思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揭示了企业生命周期中各阶段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认为企业的成长和老化同生物体一样,主要通过灵活性与可控性之间的关系来表现。美国企业战略专家James.F.Moor用生态学的观点看待现代企业竞争问题时于1996年提出商业生态系统的新观念,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空间内由企业、消费者和市场及所处自然、社会和经济环境组成的整体系统。

(三)技术创新理论

按研究发展时期,技术创新大体可分为以下4个阶段:

1 理论诞生阶段。熊彼特1912年以德文出版的可看作是创新理论诞生的标志,在书中,首次提出了创新这一概念。并认为。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技术创新,才是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2 基础研究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这一时期的研究特点多以案例分析为主。索罗通过大量的数据和缜密的论证,从经典经济学模型人手。指出从长期角度看。正是技术创新而非规模经济或资本投入(积累)和劳动力的增长,才是经济增长的最根本的因素。3 理论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叶)。弗里曼建立了第一个系统的创新经济学理论体系(微观、宏观。包括国家创新系统)。技术扩散、技术模仿与推广以及技术创新过程研究也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专题研究与成果转化方面。威廉・埃伯纳西和詹姆斯・厄特巴克在1970年代中期提出了工业创新的动态模型。即A-U模型。4 系统研究阶段,从本世纪初生态系统理论发展成熟,运用到商业系统发展为创新生态系统,并成为企业家关注的焦点。我国学者赵玉林在《创新经济学》(2006)一书中。对技术创新系统的构成及系统特点进行描述,将其归纳为平衡与非平衡、封闭与开放相结合的自组织系统。

(四)生态学理论在技术创新领域中的应用

企业仿生学的观点认为: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系统是一个生命系统。因而以生态系统观点来看待企业的技术创新问题为我们认识事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应用生态学理论看待企业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我国吴彤(1994年)从生态学视角出发,在对技术生态学的两重含义进行考察研究后,将其定义为一种综合的技术生态学:以生态学的观点、方法综合考察技术活动过程、技术构成、技术体系内部相互关系。技术系统及其活动与人、外部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的目的,是要把未来技术或已有的技术系统变成为既能按照技术发展规律最佳运行又能最适度地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综合需求(物质、文化和生态需求)的技术。北京工业大学教授黄鲁成(2003年)介绍了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的特点,提出了应用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的条件。研究了在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研究中运用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性,用比较法来说明区域技术创新系统具有应用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的基础,并对如何应用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2 应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种群关系理论,建立创新系统中企业间生态关系战略

理论应用方面:陆玲(2001年)根据自然生物群落学的原理,通过分析企业群落的形态和机能特征、群落演替和生命周期等规律。证明了企业群落也是自然生物群落。从而提出了“企业群落学是研究企业群落形态结构和功能、群落内部、群落之间、群落与宏观经济系统以及群落与其他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生态关系的学科”这一新的概念,并提出企业健康的标准应该着眼于企业面对较为复杂多变甚至恶劣的环境的适应力,而不是单纯依赖环境条件来维持企业生命的“健康指标”。

实证应用方面:黄鲁成和张红彩应用生态学的种群理论与分析方法,通过应用种群logistic增长规律的数学模型及SPSS软件的回归分析,研究通讯设备制造业行业内技术创新种群量的变化规律。以及行业内不同技术创新种群之间的演化关系。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通讯设备制造业行业发展潜力大以及与通讯终端制造业之间存在协同进化关系的结论。

3 应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关系研究,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识别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中的风险因素

理论应用方面:李晓明(2006年)将企业外部环境定义为企业广义生存域和企业活动域两个层次。由自然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构成的企业间接外部环境,通过以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为主体构成的企业生态位的直接外部环境共同作用影响企业,从而使企业外部环境表现出整体性与层次性的统一。

实证应用方面: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战略和管理学副教授罗恩・阿德纳(Ron Adner,2006)以风险评估角度出

发看待企业创新失败的案例,对企业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内部项目风险及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构成的依赖风险与整合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某个企业的创新成功并不一定能让它在市场上真正收获,原因在于整个创新生态系统并未运行起来,从而对风险的规避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进化进行说明,并制定了相应的创新生态系统战略与步骤。

三、结论与展望

目前,对于企业成长及技术创新领域中的研究,其成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企业的生命属性分析。主要把企业的各个系统和生命体的各个功能系统进行了对比模拟分析。归纳出企业的生态特性、企业生态系统概念与特征;其次是生态方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主要研究企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关系和稳定、演化及其与企业生态环境的关系,重点强调企业各个功能系统之间的相关性和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动态依存平衡特征:再次是生态系统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应用,主要用生态学的观点考察技术体系内部相互关系。我国学者李凯飞曾在文中从理论分析的角度指出我国企业成长中质的成长水平不高。并对技术创新这一“瓶颈”提出了分析,但是缺少实证方面分析以及对企业所处行业和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Ron Adner对企业进行创新中能够遇到的风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但对风险的规避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演进还缺少理论分析。杨杜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中日百家企业数据进行了对比,发现中国产业的成长主要是靠企业数量的增加而不是企业自身成长的结果,并提出技术――产品革新是中国企业成长的关键要素,但对技术如何影响企业成长方面缺少理论说明。

第3篇:生态系统理论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城市生态规划;观点;展望

1.城市生态规划相关概念

1935年,由植物群落学家坦斯利首先提出生态系统,指出生态系统对于任何生命系统及其环境都可以称之为生态系统,是一个完整而复杂的生态综合体。进而城市生态系统既是以人为核心,融合了自然、经济与社会的人工生态系统。1960年,生态学家麦克哈格认为,生态规划是在危害极小甚至是在完全无害的情况下对土地进行功能性设计的规划。1980年,前苏联的生态学家首次提出“生态城”概念,该理论表示生态城作为人类居住城市的理想模式发展,是人类理想的社会自然良性循环的栖息地。首先发挥出社会两大功能(创造力以及生产力)极限,融合生态自然和人类技术;其次最大程度上保证城市居民拥有健康的身心和较好的生活环境;最后发挥能量、物质以及信息交换的最大效用。

我国城市生态规划研究者王祥荣于2002年提出,生态规划应该将城乡规划以及生态学原理作为规划的基础指导,设计出各种生态关系相互连接的人工复合型生态系统,综合利用系统、环境多类学科进行模拟和辩识,促进人与环境持续、协调地发展。他还提出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相融合的规划,为达到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以及环境之间关系的目的,充分结合生态学原理、生态环境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开发和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

2.城市生态规划的历史沿革

2.1 工业革命以前:生态观念的自发阶段。工业革命以前人类对于大自然只是单方面的崇拜和顺从。对于城市生态规划尚未形成理论研究,但仍有相关思想及设计成果。中国古代的思想为“天人合一”, 西方的“园林营造”模式多为广场,别墅庄园、城堡庭园等。

2.2 工业革命至20世纪初:生态规划理论的萌芽阶段。此阶段由于城市整体的布局杂乱不堪,城市环境被严重破坏,疾病在人群中肆虐。这种局面下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在西方成为关注的焦点。最初的城市生态规划在1852年的巴黎改建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于1858年景观之父奥姆斯特德以及沃克斯从生态的角度将自然引入了城市的设计,在美国掀起了城市公园运动。19世纪中期玛希第一次正式提出,将人类活动使人类活动与大自然调和从而进行有秩序的规划。同世纪末期生态规划正式产生,以玛希为代表的城市规划人员以及生态学专家的生态规划行动为标志。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规划设想,是从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中找寻协调的理论探求。

2.3 20世纪初至中叶:生态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阶段。城市化造成生态破坏,社会、自然科学也随之进步,城市生态规划开始落实已有相关理论研究,度过了最初构思以及理论探索阶段。该时期的理论将城市生态规划提上了首个发展。赖特在1932年提出广亩城市思想;芝加哥在1983年实施的城市美化运动既是城市生态规划的重大成果;格迪斯在《进化中的城市》一书中提出应根据自然的能力和限度进行规划从而达到与自然相互促进;昂温提出卫星城理论;沙里宁在《城市:它的生长、衰退和未来》中阐述了有机疏散理论。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相关理论被大量应用到城市规划中。

2.4 20世纪中叶至今:城市生态规划理论的成熟阶段。致力于推进规划方法与技术手段研究成为城市生态规划在这个阶段的研究核心,逐渐系统化,注重与实践的结合,走向了第二个发展。生态学家麦克哈格在1969的《设计与自然》提出生态规划,着重提出城市进程要与自然相协调,之后规划则都以他的理论为先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1年展开人和生物圈计划,指明城市应该是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展开研究。之后景观生态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频繁的出现在城市生态规划中。怀特将生物多样性、水文以及碳含量等因素的变化量化后制成简明的对照系统从而分析人的生态适宜程度。1987年,前苏联生态学家首次提出生态城,将生态城视为人类理想的栖息地。19世纪70年代,美国生态学家成立城市生态组织,在19世纪90年代提出生态结构的革命相关计划。此后至今,生态城市的建设以及研究逐渐列为城市研究的重点。

3.国内学者在不同方面观点

3.1生态结构方面。20世纪80年代生态学家马世骏提出城市生态系统中需要将自然、社会与经济三者进行融合的理论。王如松在该理论之上,提出目标性质生态规划方法。孔繁德则提出,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质量需要从其结构调整开始,进行理性规划,从而保证促进和维护其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方面,钱学森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市“山水城市”的概念。俞孔坚在生态基础设施(E I)中,融合了生态系统服务、基础价值以及结构,更好的服务与城市生态规划。

3.2区域调控方面。王祥荣提出,协调人与自然及环境两两之间的关系,是城市生态规划需要在满足生态学原理的前提下实现的最终目标。杨本津认为,城市生态规划需归结考虑人口、环境、土地以及景观等相关规划的综合规划。此外,胡俊提出生态城市观,为增益城市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需加强系统内部的自我协调能力,需整合经济生态型结构,需发展自然的储蓄能力以及控制社会规模。黄光宇则从不同方面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方法,分别是生态城市导向的整体规划、总体规划、功能区规划以及建筑空间环境设计。

3.3管理控制方面。吴良镛认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中是隐含着极限的,也就是即使是可持续发展仍有局限性需进行管控。王如松指出,将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应用于城市生态管理,形成复合生态管理,从而将城市单一的生物、物理、社会、经济环节组装成生命系统综合发展。

4.未来城市生态规划几点展望

城市生态规划作为长久以来持续关注的研究学科,需要深入研究与传统学科的联系及运用,如生态环境规划、统计学等学科,以加强城市生态规划实施效率,此外需与新兴科学,如大数据科学,网络工程学科相结合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不断完善城市生态规划技术。

(1)城市生态规划应与传统的城市规划加深融合致力于城市与区域持续发展的同步化,深入运用统计学,量化城市生态规划;

(2)积极参与大数据科学发展,通过规划数据平台的逐步建立,配合着GIS、遥感等传统且实用的城市数据采集工具更好的实施城市生态规划;

(3)未来对城市大数据实际应用方向是发展的主线,城市生态规划应从定性分析向定量模拟方向发展得更加完善;

(4)跨界创新是必经之路,同一领域长期发展已经形成一定模式,不同领域之间触碰会产生出意外的火花,将规划的理论与规划中的理论多加融合;

(5)关注实用性,将城市生态规划理念落到实处,目前城市生态规划的研究目标多停留在宏观层面,城市生态规划本身就是面向应用的生态科学,同时需要重视地方需求,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地实际问题;

(6)加强基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规划,更加融洽的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相结合,以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作者单位:长江大学)

参考文献:

[1] 王祥荣. 城市生态规划的概念、内涵与实证研究[J]. 规划师,2002,04:12-15.

[2] 叶玉瑶, 张虹鸥, 周春山.“生态导向”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08,32(5):69-82.

[3] 杨小波,吴庆书,等.2000.城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3~11.

[4] 刘哲,马俊杰. 生态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02:159-164.

[5] 张泉,叶兴平. 城市生态规划研究动态与展望[J]. 城市规划,2009,07:51-58.

第4篇:生态系统理论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开放性思维 教学 具体运用

随着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也呈现出多样性,但多种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所谓开放性思维,是指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和狭隘眼界,多视角、全方位地看问题。把开放性思维运用到生物教学中是革新生物教学方式方法的有益探索,也是适应新课改教学的现实需要。下面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谈谈开放性思维在生物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利用相邻学科知识,引导中学生理解生物学基本概念

新课标明确指出:自然界是一个统一整体,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各门学科,其思想方法、基本原理、研究内容有密切的联系。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有利于中学生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思想方法和地位作用。教育学认为:教育的核心是“知识迁移”,就是学科间的客观联系,能够形成学科知识的触类旁通。在生物教学中有许多概念需要学生理解掌握,而对某些概念的理解,完全可以借助于学生已有的其它学科概念的帮助,从而突破学生在生物学思维上的障碍。其它学科知识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对解决生物学教学中的某些难点,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在讲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的结构时,这时学生的有机化学知识还没有,直接讲的话学生难于理解、记忆和掌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出发,先引导学生回忆甲烷的结构式,使学生建立起碳化合物的空间结构的概念,进而说明甲烷的任何两个氢原子可以分别被叫做羧基和氨基的两个化学基团取代,形成的化合物叫甘氨酸。如果甘氨酸上的一个氢被甲基取代,就形成了丙氨酸,这个氢被不同的基团取代会形成不同种类的氨基酸。教师可以把这几种氨基酸结构式列黑板,把不同部位用彩色粉笔标出,引导学生分析出各种氨基酸在结构上的异同点,他们就很容易记忆和理解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和特性。这样的讲授,学生容易接受,也能很快抓住重点理解难点。

二、利用生物学科知识,引导中学生理解人文社会现象

优胜劣汰是生物生存发展和进化的规律之一,当然也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一种客观法则。在讲生态系统的结构时,我给学生展示以下事例:某一草原上生活的草、兔、鹰等生物之间,以及它们与所生活的无机环境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让学生小组讨论、分析,理解兔与草、鹰与兔存在着捕食关系,鹰与鹰、兔与兔之间为争夺食物、生存空间、配偶等也有竞争关系。同时启发学生理解鹰捕兔时不能捕光了兔;兔吃草时不能吃光了草,它们之间存在着负反馈调节,否则,鹰、兔、草三者会同归于尽,草原生态系统也将不复存在。这种生物之间既有捕食、竞争又有相互依存的多重性,使学生对于竞争思想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这时我继续向学生提问:人类应如何把握和运用竞争法则来正确处理好人与大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复杂的关系呢?在讨论中,学生理解了自然界中的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生存空间进行着生存竞争。而人类也不例外,只是竞争的内容、方式、时间、空间不同而已。对典型复杂的生命现象的综合分析,提高了学生对社会竞争必要性的认识和理解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三、利用生命现象,启发中学生确立辩证的思想方法

任何生物都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它总是努力去适应一定的环境。但是,生存环境却是多变的,不少生物在其生存环境迅速变化时因不能适应新的环境而不能生存或灭绝。恐龙的灭绝和其它许多珍稀动植物的濒临灭绝,充分证明了生物适应的相对性。生物的适应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相对性,这种双重性深化了学生的适应思想。教师应引导学生以辩证的观点去思考生命现象和人类社会现象,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复杂多变的。例如现存的每一种植物动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那个时候的生物都是无氧呼吸,后来有了氧气,大多数生物都是有氧呼吸。把这些生命现象及其特征中蕴含的辩证思想挖掘出来,可使学生理解动植物界与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是受多重因素影响的,从而帮助中学生正确地分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辩证地评价社会存在的各种现象。

四、利用系统理论知识,提升中学生思考问题的高度

系统观念是人们在考察某一事物时,从整体和部分的不同层次上,从整体及部分的结构、功能,以及彼此联系上去考察事物的观念。例如:在讲授生态系统这一章时,我主要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平衡稳定性及人类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几个方面进行学习,注意启发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存在着能量的流动、物质的循环和信息的传递,共同形成了一个动态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不断从太阳获取光能,也不断地消耗着部分能量并向下一个营养级传递着能量;物质被不断分解、合成、转化和利用、不断循环着;信息被不同的方式传递着,充分表现了该系统的开放性。任何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物质的摄取、利用与排出,能量随物质载体的循环而逐级递减,这些都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和动态性。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任何行为都要放到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中去考察,人类既要改造自然又不能破坏自然,要做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强化了整体观念,提升了学生思考问题的高度。

五、结语

开放性思维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必然会对教学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应积极思考提高教学效益的方式方法,去更好地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服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6.

第5篇:生态系统理论的概念范文

一、选择题

1.生态学是研究。()

A.水分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B.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C.环境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D.气候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生态学作为一个学科名词是首先提出来的。()

A.德国人

B.英国人

C.美国人

D.日本人

3.现代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

A.生物

B.环境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4.现代生态学的研究重点是。()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个体

5.生态学研究的最低层次是。()

A.个体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

6.现代生态学的特点是。()

A.个体生态学

B.种群生态学

C.群落生态学

D.系统生态学

7.物种是由联系起来的个体的集合。()

A.外在因素

B.内在因素

C.环境

D.地理区域

8.个体生态学就是在层次上研究生物与环境的一一对应关系。()

A.个体水平

B.种群水平

C.群落水平

D.生态系统水平

9.研究生物个体发育、系统发育及其与环境关系的生态学分支称为。()

A.个体生态学

B.种群生态学

C.群落生态学

D.景观生态学

10.生态系统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生态学家提出的。()

A.坦斯利

B.高斯

C.温·爱德华

D.克利斯琴

11.生态系统主要是。()

A.分类学上的单位

B.功能上的单位

C.结构上的单位

D.形态学上的单位

12.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于生态学发展的。()

A.萌芽时期

B.建立时期

C.巩固时期

D.现代生态学时期

二、填空题

1.生态学又称之为。

2.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3.美国生态学家欧德姆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和的科学。

4.生态学一词是由首先提出来的。

5.在现代生态学发展中,生态学发展的主流是。

6.按研究方法划分,生态学可分为、和等。

7.生物种群上一层次的生物组织层次是。

8.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和。

三、简答题

1.简述生态学的含义及变化。

2.简述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3.简述生态学的发展历程。

4.简述生态学的基本视角。

5.简述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四、论述题

试述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A3.C4.C5.A6.D7.B8.A9.A

10.All.Bl2.B

二、填空题

1.环境生物学

2.环境

3.结构功能

4.海克尔

5.生态系统生态学

6.野外生态学实验生态学理论生态学

7.生物群落

8.野外调查研究实验室研究系统分析和模型

三、简答题

1.生态学的经典定义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定义的发展代表了生态学的不同发展阶段,强调了不同的生态学分支和领域。有关生态学定义的差别主要是关于居住对象“生物”、居住地“环境”以及两者关系的内容有所不同。不同发展阶段生态学定义也不断发展,生态系统生态学时期定义为:研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科学;现代强调人类生态学,定义生态学为:研究生物及人类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2.按研究对象的生物组织水平可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区域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按生物分类类群划分有普通生态学、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和微生物生态学等;按生境类型划分有陆地生态学和水域生态学等;按研究方法划分有野外生态学、实验生态学和理论生态学等;按生态学与其他科学的交叉划分有生理生态学、分子生态学、数学生态学和化学生态学等;按应用领域划分有农田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渔业生态学、森林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人类生态学和生态伦理学等。

3.生态学的发展可概括为四个时期,即生态学的萌芽时期、生态学的建立时期、生态学的巩固时期、现代生态学时期。从大约公元前2000年到l7世纪海克尔首次提出生态学名词为生态学的萌芽时期;从生态学名词提出到19世纪末称之为生态学建立时期;20世纪l0—30年代为生态学的巩固时期;l935年坦斯利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后生态学进入现代生态学时期。

4.生态方法论的许多原理与哲学思想中整体与部分、事物相互间普遍关联等辩证唯物论有关,这使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特别是系统生态学研究体现了以下几个观点:

(1)层次观。认为任何系统都是其他系统的亚系统,同时它本身又是由许多亚系统组成的。生命物质有从大分子到细胞、器官、机体、种群和群落等不同的结构层次。生态学研究机体以上的宏观层次。虽然每一生命层次都有各自的结构和功能特征,但高级层次的结构和功能是由构成它的低级层次发展而来的。

(2)整体观。生态系统是由不同的生物有机体和无机环境要素构成的整体,系统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系统整体功能。

(3)系统观。系统研究,必须探讨各组分间、各层次间作用与反馈的调控,以指导实际系统的科学管理。

(4)综合观。生态学与一些基础学科如遗传学、进化论、生理学和行为学等相互交叉,同时还大量地利用了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和气象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测量技术。现代生态学家们还广泛地吸收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协同论、突变论及耗散结构的新概念和新方法,深入地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5)进化观。进化观认为各生命层次及各层次的整体特性和系统功能都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长期协同进化的产物,协同进化是生态系统普遍存在的现象。

(6)新生特性原则。当低层次的单元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较高层次的功能性整体时,总会有一些在低层次从未有过的新生的特性产生。

5.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可归纳为野外调查研究、实验室研究、系统分析和模型等三方面。野外调查研究是对难以或无法在实验室内进行的生态现象、生态过程的实地考察;实验室研究包括控制实验和实验室分析,控制实验是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中单项或多项因子相互作用及其对生物影响的方法;系统分析和模型是把研究对象视为系统,用各种模型,包括数学模型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论述题

随着生态学的发展,现代生态学已形成了明显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1)系统理论在生态学中广泛应用,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成为生态学发展的主流,系统分析方法成为生态学的方法论基础。

(2)现代生态学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宏观方向发展到全球生态学,成为主流;微观方向发展到分子生态学,其成果同样重大不容忽视。

第6篇:生态系统理论的概念范文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催生与推动1987的《布伦特兰报告》被认为是EPI原则在国际社会得到广泛政治支持的表现。199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和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宣言》,支持了《布伦特兰报告》的观点,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了《21世纪议程》,作为贯彻可持续发展、进行环境政策整合的行动纲领。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实施计划》再次强调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有机结合。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理念,一种战略思想,指导法律政策的构建,有其深厚的法理基础。法治是法律的核心之一,现代法治的发展推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现法治本位的演变。法治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古典法治、近代法治和现代法治。其中近代法治的核心是保障公民的个人权利与自由,现代法治则强调禁止公民个人权利与自由的滥用。但他们的局限性体现在:首先,在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中,只有拥有意识的人类才是主体,自然只能是客体,价值评价的尺度始终掌握在人类的手中,任何时候说到“价值”都是指对于“人”的意义。其次,在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中,贯彻“人”是目的的思想,体现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大自然对人类报复的加剧,人们逐渐意识到“人类中心主义”的法治思想是违背自然发展规律的,现代法治应该兼顾环保、生态等因素,强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987年的《布伦特兰报告》指出了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人类现在的发展方式将导致环境资源的破坏甚至枯竭;反过来,环境资源的退化必将限制人类的发展。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知,该报告明确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即“发展应当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这反映出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于代际公平的重视,即确保全球资源包括环境资源的估量使用,避免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消耗殆尽。同时,该报告指出现代国家环境管理制度的缺陷,“当今的环境问题和挑战具有综合性和共生的特点,它与现在的制度反差极大。这些制度相互独立、呈现碎片化,在封闭的决策制定中按照相对狭窄的授权运行。管理资源或者保护环境的责任,在制度层面与管理经济的责任相分离。现实世界中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相互影响,作为一种客观规律,这种关系不会改变;因此,政策和制度就必须改变”,以适应这种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布伦特兰报告》早就已经开始强调必须将生态层面的考虑整合进社会和经济层面中去,并且认为这种改变将是20世纪90年代“最主要的制度挑战”。为弥补这些制度缺陷,该报告进一步指出:“制定国家经济政策、关键部门决策以及国际政策的内阁和立法委员会,应该将持续性发展的目标整合进其咨询报告中。”由此,EPI理论被催生。此后,很多国家实施了不同的改革措施,可持续发展概念也不断推动EPI的发展。《布伦特兰报告》中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具有“整合”特征的概念,它包括了三个维度的整合:即生态环境维度、社会维度和经济维度的整合。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通过《里约宣言》,人类空前一致地接受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模式。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实施计划》更是强调“可持续发展三个维度之间的有机结合”,也就是《布伦特兰报告》中指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是独立而且是彼此相互支持的支柱”。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理论不仅关注全球的环境问题以及各种逐渐增加的环境风险,而且关注他们之间的结合,将所有环境问题和环境风险视为一个整体;环境保护工作与社会管理、经济管理相分离,违背经济与生态相互交织的现实。环境法律政策必须回归到经济与生态一体化的状态,因为世界本来就是一个系统的整体。这种思想刚好契合了内部整合的思路:将已经“绿化”了的部门政策进行协调、整合,使之成为一个统一整体。因此,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各国环境法律政策内部整合的改革明确了方向,并催生了环境法律政策整合(EPI)这一概念。可持续发展理论是EPI原则的理论基础,同时EPI原则也被认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可操作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在理论上推动着环境法律政策内部整合的发展,环境法律政策内部整合工作是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践行。

(二)整合性理论的推动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是钱学森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它是组成要素众多、结构复杂,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物质、信息、能量交换的系统。开放性是指系统本身与其他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与周围的环境存在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与其相契合的研究方法是综合集成法,其实质是将各种要素子系统看作一个开放的整体进行综合研究,而不是“分块式”的研究模式。因此,将环境问题与社会、经济问题置于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的框架下,探讨环境法律政策内部整合工作的推进问题,是十分必要的。环境这个复杂巨系统,本身就是由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要素子系统组成的,开放性和复杂性是其显著特征。因此,环境整合工作需要环境、经济、社会等各部门协调合作。进一步讲,法律本身也是一种多层次、多方面的有机体,法律本质是一种立体的复杂系统。因此,片面的从单一视角去探究环境法律问题,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应该从综合的、立体的角度去把握、设计环境法律政策。整体协调是宏观要求,各子系统要素本身以及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是基础,是维持整体协调的保障。以复杂巨系统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推进环境法律政策内部整合工作,建立一套完整的环境整合系统,有利于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环境立法的初级阶段,针对具体的某一环境要素和单一环境污染问题,各国普遍采用的是单行立法模式。随着环境单行法数量的不断增加,单行立法模式的弊端逐渐凸现出来:立法缺乏统一指导思想,法律之间缺乏内在联系性,法律内容和管理机构设置上存在重叠和冲突。环境保护理念从“末端治理”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使得人类认识到有必要从整体上对环境予以保护,不能孤立地、“分块式”进行环境治理。各国根据本国的国情和各自的立法理念,采取了不同的环境法律政策整合方式,例如,法典化。环境法的法典化目的在于提供一个清晰的结构,使全部的环境法律规范和原则一致,促进环境法律政策的内在统一,它的核心是一体化。因此,法典化也正是复杂巨系统理论在立法改革上的一个体现,是环境法律政策内部整合的一种理性选择。不同的环境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内在关联性,这种关联性使得综合处理环境问题十分必要,反映在立法上就需要对这些环境法律政策进行一体化的整合。法典编纂是一个系统的整合的过程,它提高了环境立法的质量,解决了单纯的部门法律政策“绿化”后产生的内在不协调性,体现了内部整合的积极作用;对可持续发展观的落实通过法典化的形式加以确认,为确保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三维度的协调统一提供了稳定保障。由此可以看出,法典化既是环境法律政策内部整合在立法模式上的一种体现,也进一步推动着环境法律政策内部整合工作向前迈进。然而环境法法典化仅仅是环境法律政策整合的一种途径,唯此途径并不能实现政策整合的全部。根据复杂巨系统理论,环境本身就是一个复杂巨系统,环境法律政策的整合必须响应这个复杂的巨系统,必须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种制度上反映它、支持它,而不是人为的违背它,必须使整个法律体系具备复杂巨系统的特性,各个法律部门根据环境的整体性和复杂性形成一个整合的整体,任何与之不符合的法律规范自然无效。

二、环境法律政策内部整合的应然性

指导环境法律政策内部整合工作最后都要落实到环境管理方式的变革上。这里的管理方式是一种广义的解释,它包括认知框架的构建、法律政策框架的制定、立法模式的改进和法律制度的设计,这四个层面相互交织、相互作用:任何与环境有关的法律政策的制定都应以认知框架为指导思想,环境政策的实施又以环境法律制度为保障。这里所讲的应然性指导具体是指环境法律政策内部整合在原则上应该以怎样的认知框架指导其工作;“整合”作为环境管理的一种理念,其指导下的环境法律政策设计的最理想模式是怎样的。

(一)认知框架的构建这里的“认知”(Cognitive)是指将环境的知识和相关概念理解整合进人类的思考和决策制定中,并且使这些知识和概念的理解协调一致形成一个统一的框架指导各领域的环境法律政策整合工作。当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所采用的认知框架主要有: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现代化理论、环境空间理论和生态系统方法。这些认知框架包含了不同的价值观和对环境利益的取舍,指导政府各部门的环境相关工作。对于环境法律政策的内部整合的指导来说,这些认知框架包含了“整合”这一核心思想。然而,世界主要国家的环境法律几乎都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指导,因此有学者指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带来了新的法律革命。欧洲环境署2005年的一项报告也指出,“环境法律政策整合是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题中之义,其目标就是将环境政策的考量植入其他与环境政策有关的部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之中。”然而,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一个认知框架,它在环境法律政策的外部或者内部整合方面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它仅仅是指出经济的发展应该被“绿化”,应该权衡环境、经济、社会目标的实现。并没有具体指明如何将环境利益整合进经济决策中,如何使环境、经济、社会三个维度之间相互协调。生态现代化理论弥补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上述不足之处。它从系统生态整合的角度,对生产、消费、资源消耗和污染之间相互关系的复杂途径采取谨慎分析的态度,并最终达到预测和预防生产和消费决策对环境产生不良后果的目的。马丁•杰内克以生态现代化转型为界,提出过两种分析生态现代化的模型:在生态现代化转型之前,环境治理的主体主要是国际政府和工商业,他们之间的互动导致环境法律政策的改变;而在生态现代化的环境治理新时代,国家政府与各个层面的政府、行业领域以及其他行为主体之间呈“杂爆炸式互动”。转变,反映了环境法律政策由单一向整合转变,由单纯外部整合向更加重视内部整合转变纵向(外部)和横向(内部)合作与协调成为环境治理工作的主要途径,多层次、多利益相关者的协商才是法律政策内部整合的途径。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出了整合的应然性,生态现代化理论勾勒了整合的主要途径,两者相互补充,才能完整的构建环境整合工作的认知框架。

(二)整合性立法模式的改进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涌现,许多国家已经完成了大规模的环境立法,各种单行环境法纷纷颁布。然而大规模的单行环境立法的完成,仅仅是环境领域立法的初级阶段。前文已述及环境法律政策“碎片化”的弊端,这些单行立法并不能满足人类对于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起初的单行环境法往往将治理重点集中于处理某一特定地区的环境要素所存在的问题,比如水、土壤、大气等。这些单行环境法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由于其天生的“碎片化”和环境整体运行的矛盾,导致污染从一个环境要素转移至另一环境要素。这使得人们对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环境资源问题的综合性以及各部门环境法律政策之间的关联性的认识日益深化。为解决跨领域、跨部门的环境问题,一些法治比较健全的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较少采用废弃旧法、重新制定新的综合性法律的方法,而是采取法律渗透、法律修改补充、法律解释、法理说明等方法,从整个国家和法学研究的角度出发,建立健全系统完整的环境法体系,逐步促进环境资源法体系的系统化和综合性。然而这种方法并不是最终解决方案,并没有解决单行环境法的种种弊端。各部门之间的法律即便完成了外部的法律政策整合,考虑进了环境因素,也会缺乏内在的联系性。而且可能由于不同届政府的不同观念,政府部门和行业部委间有时呈敌对状态,也可能仅仅由于它们之间缺乏沟通。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开始了综合性环境立法之路。综合性环境法是一种对单行法进行整合的立法模式,通过对原有单行环境法进行修订,将原先的单行环境法纳入一部新的法律中,这部新的环境法律就是整合性环境法。例如,加拿大的《环境保护法》(1988年)。但是,综合性环境法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整合范围由小到大阶梯式发展,整合不够全面、彻底。法典化则是一种最大范围的整合,试图用一部法典调整一国绝大多数环境问题。法典编纂是指用法律逻辑上完整的、内部统一一致的方法,对调整同一类型的社会关系作出系统的法律规定。在进行法典编纂时,整理的对象不是各种法规,而是包括在各种法规中的大量的法律规定。环境法的法典化是综合性环境法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它的结构更加清晰、更富有逻辑性,使得环境法律规范和原则趋于一致,更能有效保障与促进环境法律政策的内在统一。这种立法模式的出现符合环境法发展的趋势,更契合“整合”的思想,是环境法发展的必然。现阶段对于很多国家来说,是一种实现环境法律政策内部整合的更高效的路径。

(三)环境法律政策整合设计思路具体到整合性环境法律政策的设计问题,在“整合”原则的指导下,提供一种总括性的法律政策框架(overarchingpolicyframework,也称作总括性政策框架),以修正环境法律政策外部整合带来的不足,从而使各部门的环境法律政策相互协调,是最理想的构思。在总括性政策框架的指导下,制定或修改所有有关环境的政策或法律,使得国家的环境法律政策,上到宏观政策,下到具体法律制度,形成一个有序、联系的整体。

1.总括性的法律政策框架的设计这种总括性的法律政策框架是环境政策领域的最高级别,试图找到所有环境政策的共同基础、共同目标。它的形式通常为国家层面的战略计划,比如澳大利亚的《国家生态可持续发展政策》(NSESN),欧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SDS),荷兰的《国家环境政策计划》(NEPP)等。这种政策框架应具备广泛性、目标的可转化性、长期性、计划性、科学性和明确性的特征。广泛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涉及领域的广泛性,只要这些政策领域可以对环境产生影响,包括农业、交通、能源、贸易、渔业、住房等,都应该包括在该政策框架中;其二,参与主体的广泛性,该政策框架的制定不应该是环境保护部门或者国家的某个行政机关单独制定,而是环境保护部门与其他有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部门联合制定。目标的可转化性是指,该政策框架的总体环境目标,可以被其他部门所吸收,即转化为具体的部门政策。在这个过程中,工商业团体都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这些工商业团体对环境政策有太强的抵触情绪,那么不仅外部整合无法完成,内部整合也无从谈起。因此广泛的协商、经济激励措施的制定、自愿协议的设计等都是目标能够顺利转化的条件。无论是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还是每个部门的具体环境目标,都不可能短时间内实现。长期性、连续性是该政策框架发挥其自身价值的前提。以加拿大为例,1990年制定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其目标为“至2000年在全世界工业国家中成为环境最友好国家”。可是1995年该计划便搁浅,直到2007年加拿大都没有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虽然计划的搁浅有着复杂的政治经济因素,而且加拿大的环境问题也不是特别严重,但是作为总括性的政策框架,长期性、连续性是政策框架得以运行的重要保障。长期的政策框架需要一个良好的规划,有明确的实施步骤,这就是政策框架的计划性和明确性。长期目标往往过于空洞,比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如果有具体步骤,那么一个政策框架将更具实施性。政策框架中政府的意图、承诺等等必须是明确的、透明的,应尽量减少口号性语言的使用。荷兰自1989年出台第一个《国家环境政策计划》以来,1994年、1998年、2001年都有新的《国家环境政策计划》出台,每个政策计划都有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以及对前段工作的总结,荷兰的《国家环境政策计划》将计划性和明确性表现的淋漓尽致。环境问题由科学技术的运用而产生,同样也要由科学技术的进步来解决。政策、法律的制定,都要由科学技术来指导。这样才能找出环境问题的原因,合理解决。

第7篇:生态系统理论的概念范文

1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

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与其他具体经营活动不是一个概念,而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亦不能简单地从字面来理解。森林,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资源,其资产的属性可以有多种,法人所有、自然人所有,公有与私有等等属性都是有可能的。但可持续经营却不会因为森林的资产所有属性而发生变化,即可持续经营的内涵还是不变的。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如果从细微的角度来观察,它可以是针对一个具体的经营场所,而所从事的又是一项具体的经营活动。但即使是这样,从这一活动开展的需求和管理以及产出来看,它涉及到了资源管理方面、经济管理方面、文化管理方面、社会管理方面以及人的生活等方面,而这恰恰是森林功能和价值所决定的,更是对森林经营活动的价值重新认识的体现。

而从宏观角度,自一个很小的区域至一个国家,森林则是一个国家的内容之一。这就要涉及到环境、资源、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诸多问题。

但不管怎样,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尽管有许多种不同内容的定义,也不管各种不同内容的定义又以何种形式出现,其内容也离不开四个方面,即持续收获所需产品的发展原则,发挥整体功能的协调原则,无负面影响的质量原则,有限度利用且代际代内的利益均衡公平的原则。

2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内容

2.1 主导产品 森林经营的首先是给人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产品,这种产品首先表现为木材。木材的可持续经营,便成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首要因素。

2.2 社区需要 在这一点上是要强调森林所在的社区的需要,也就是说社区内的居民对森林本身的需要。

2.3 人类利益 主要是指发挥森林提供给人类的多种用途,并能持续地利用森林所提供多种用途。这些用途包括木材生产的用途、生态建设的用途、生活娱乐的用途、物种基因保护方面的用途、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的用途等。

2.4 自我维护 在这方面强调的是对森林要较少地管理较少地干预,对部分林产品允许利用。这方面强调对森林的利用与森林的保护二者并存,既不要因为保护而影响到利用,也不要因为利用就破坏了保护。

2.5 系统类型 所谓系统类型的可持续,是指强调要保持一种基本的生态系统状态,不主张让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

2.6 系统安全 时下国家实施的分类经营便是这种情况,具体说就是把森林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直接为了满足经济建设需要的生态性质的森林,另一类则是以生态建设为主的保护性质的森林。为了系统的安全,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森林划入后者。

2.7 系统序列 亦即让森林按照自己正常的演替序列进行自然演替,不断向着自身的顶极群落发展。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对森林到底应当持续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就必须要同时考虑到技术层面的问题和政治层面上的问题。

3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模式

森林生态的系统管理的理论首先是出自美国,是于1992年才正式采用的一种林业经营的新理论。这种方法的提出,是针对国有林区原始林大面积皆伐而提出来的,旨在长期保持森林健康的生产力。认为在一定的面积的原始林得到保护的同时,也应该能够满足人们对木材收获的需要。而德国有一种理论被称之为“近自然林业”理论,即所谓的天然化人工林,其精神大概与此接近。

森林生态系统理论刚一提出,就在国际国内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我国对这一理论的重视,更是前所未有。尽管它在定义上可能还不够完善,甚至也没有系统性的可操作性的经验,但是作为森林经营可持续经营的基本理论还是被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多国所普遍接受。

森林生态系统的基础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系统的平衡,二是生态过程的稳定性。要强调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让系统的结构得以完善,让系统的功能得以提高。其特点是:管理活动的先决条件是长期的可持续性;系统的模拟可以使不确定性因素减少,同时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与其相关性又是其功能之基;生态系统的本质特征是其动态的发展,因此所说的管理并不是让生态系统保持在某一特定的状态下不发生任何变化;已经实现了传统的时空、专业分工方面的超越,因为生态系统过程在时间与空间尺度上不断地进行着,并且任何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其本身又受到周围生态系统不断地影响着,变化着;就人类自身而然,也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人类自身的森林价值观的改变如果应该加以注重,所制定的经营目标也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

4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规划

在坚持灵活性,以应付可能影响目标完成的突发事件的前提下,规划应该与事先所选定的目标保持一致。这一规划大到国家小到经营单位,应重点强调规划的需求与极强的可操作性、目标的现实性相结合,这个问题本身是很复杂的,这里边的原因很多,有制定规划能力与技术水平方面的原因,也有对规划的法律约束力、对规划的重视程度等原因。

参考文献:

[1] 黄清麟,李元红.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研究综述[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9

第8篇:生态系统理论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程;“稳态与环境”模块;知识结构;科学方法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为《标准》)在课程结构上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其中包括设置了“稳态与环境”这个必修模块。对这种新颖的设计,有许多教师不理解,也有一些教师从科学性和合理性方面提出了质疑。本文就此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一、生物课程内容结构体系的建构

1959年,布鲁纳(Jerome S.Bruner)在《教育过程》中提出了他的结构主义课程的思想,他主张:“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自此以后,课程内容要结构化,成为课程专家的普遍追求。

(一)生物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传统的高中生物课程以生命的基本特征来组织内容,这也是传统的普通生物学的学科结构。但是,我们现在必须考虑两个问题。一是现代课程论认为课程体系要反映学科体系,但不等同于学科体系。它除了考虑学科体系,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和社会需求。生物学科的内容包括由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组成的理论体系,及其隐含的学科思想和方法。因此,生物课程的内容既可以根据知识理论体系建构,也可以根据学科思想和方法建构,两者各有其合理性。二是20世纪后半期发生的“生物学革命”,使生物学的“范式”发生了改变。库恩(T.S.Kuhn)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说:“科学革命以后,教科书和它们提出的历史传统必须重写。”例如,已故陈阅增先生主编的《普通生物学》,就打破了传统的普通生物学学科体系,根据当代生命科学从微观到宏观的发展,“按生命的主要结构层次,从低层到高层安排。”[1]

(二)构建生物课程内容结构体系的思路

课程内容结构体系构建的依据,是课程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心理学方面的关系。逻辑关系指学科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心理学方面的关系指按照编者所理解的学生认识发展,把课程内容加以组织的关系。对科学课程而言,一般的倾向是在高年级采取逻辑结构的体系,在低年级以心理学结构的体系为主。我国的课程向来关注知识体系,构建高中生物课程的思路,按我国的国情只能取前者。

按逻辑关系构建课程体系,又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例如,1.可以按形式逻辑的方法,将若干科学事实或概念作为逻辑起点,通过演绎推理构建一个公理化的体系。这种方法在物理、化学中用得较多,对生物课程,《标准》首次将概念列入了课程目标,《标准》中“遗传与进化”模块的内容,也主要以类似的方法构建;但由于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和生命现象的不确定性,以形式逻辑构建知识体系只能适用于生物科学的少数领域。2.进化论无疑是生命科学中最大的一个统一理论,研究生物进化的机制不仅要追溯漫长的生命历史,覆盖各种生物进化现象,并与生命起源承接,还要能对现今全部的生命现象给出说明。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曾在普通高中开设“达尔文主义基础”课程,希望以进化论为框架构建生物课程体系;但由于进化论远未成熟,结果使生物课程受哲学的支配而走上非科学的道路。3.当代生物学的发展,形成了系统生物学(Systems Biology)。对生命的本质,生物学界长期存在活力论和还原论之争。20世纪30年代后,科学界对生命的本质提出了新的认识,就是机体系统论。1952年,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L.V.Bartalanffy)出版了英文版的《生命问题──现代生物学思想评价》,提出了机体系统论的基本原理:整体原理(组织原理)、动态原理、自主原理。这些原理表明:生物有机体是一个独特的组织系统,其个别部分和个别事件受整体条件的制约,遵循系统规律;生命有机体结构产生于连续流动的过程,具有调整和适应能力;生命有机体是一个具有自主活动能力的系统。[2]1968年,贝塔朗菲又在此书的基础上,进一步写成《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应用》,创立了系统论,生物学也由此发展出“系统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利用系统概念、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来理解生物学知识,重新整合原有的生物科学知识体系。这已成为“生物学革命”的内容之一,国际上称为“利用系统方法进行生物学革命”。“稳态与环境”模块的知识结构就是以系统生物学的思想构建的。

二、“稳态与环境”模块的知识结构

(一)关于稳态、调节和环境

稳态的概念最初来自生理学。生理学把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叫做稳态。稳态是一种复杂的、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动态平衡,一方面是代谢过程使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恒定遭到破坏,另一方面是通过调节使平衡恢复。整个机体的生命活动正是在稳态不断受到破坏而又同时得到恢复的过程中得以维持和进行。后来,稳态的概念逐步扩展,它不仅被用来说明内环境理化特性的动态平衡,而且人们发现细胞、群落和生态系统在没有受到激烈的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时,也都处于类似的状态,都可以用稳态这个概念来说明它们相对稳定状态的维持和调节。

稳态调节的概念原来也来自个体水平的生理学,例如,哺乳动物体内的温度、渗透压、pH以及各种电解质和营养物的浓度都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这是在其自身神经体液系统调节下,随时进行反馈调节而实现的。生态系统虽然没有与此类似的调节机制,但也具有一定的抵御环境压力、保持平衡状态的能力。特别是成熟的生态系统,每年的能量收支大致相等,营养物质循环近于“封闭式”,流失极少,系统能相当长久地保持一定的外观和结构,这些都是稳态调节的结果。

(二)“稳态与环境”模块概念体系的建立

任何一门科学,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都是一个知识系统。从一般形式上看,都是由科学事实、基本概念、特定方法、相应理论以及应用范例等构成的。以生命的基本特征为框架来整理和概括生物科学事实,虽然容易被理解,而且从科学发展过程来看,分门别类地划分和组织材料,确实是一切科学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但是科学事实本身和若干科学事实的简单堆砌毕竟还不等于科学。事实只有以系统的概括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且成为概念和规律的根据和验证时,才能够变成科学知识的组成部分。

以这样的观点来看《标准》中“稳态与环境”模块的内容,“3.1植物的激素调节”和“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两个单元,提供的是经过整理的科学事实,它们是建立科学理论的基础和前提。在后续单元中,“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和“阐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知识点,提出了“稳态”的概念;“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等知识点,提出了“调节”和“环境”的概念。科学概念是由大量科学事实和经验材料经过理性加工和提炼而形成的,科学概念一旦获得,就会使人们的认识发生飞跃,使已有的知识系统化、理论化。然而,概念虽然重要,但仅有概念还不能形成科学理论,概念只是理论的逻辑起点。在稳态、调节和环境概念的后面,还有一个更核心的概念,就是“系统”。因为稳态是系统的状态,调节是系统的行为,环境是系统的存在。这样,“稳态与环境”模块就以“系统”这个本体论概念作为核心概念,以“稳态”“环境”和“调节”三个科学通用概念把生物个体水平和生态系统水平的要素、行为、稳定和发展等问题统一起来,并以“描述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阐明群落的演替”“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等作为这个理论体系的应用范例。

需要明确的是,这个概念体系是隐性而不是显性的,是运用系统生物学的思想建立的。教材如何编写,教学如何进行,则需按具体情况而定。

三、“稳态与环境”模块的科学方法

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除了科学事实、基本概念、相应理论和应用范例,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特定方法。“稳态与环境”模块的科学方法,主要是系统分析方法以及以模型和数学方法为主的逻辑方法。

(一)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

《标准》在“稳态与环境”模块的前言中指出:“本模块选取有关生命活动的调节与稳态的知识、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运动的本质,了解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对生命系统与环境关系的认识。”[3]这就明确提出了“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现代生物学的分析性研究已深入到分子、量子水平,但为了揭示生命运动的奥秘,还必须从生命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中,从它们和外界环境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来了解整体,这就需要进行系统分析。系统分析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综合实践能力。例如,植树造林是中央的号召,但西北一些地区年降水量很小,蒸发量很大,其地下水主要靠地表下的渗透作用(如熔化的雪水)。在这些地区植树,地下水会因树木的蒸腾作用而过量散失,导致水位下降甚至枯竭。于是近年来中央指示这样的地区要多种草。然而,在我国的中、东部地区,却出现了砍树种草的热潮。殊不知在高温多雨地区,树的生态效益要远远超过草。结果,一些城市政府部门又不得不规定绿化至少要有多少比例的乔木和灌木。导致这些失误的原因就在于缺乏系统分析的思想。

转贴于 现代系统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基于数学工具进行的,高中生物学教育一般只能做定性分析。如同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所要求的“学会从系统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具体说,就是运用系统的概念和系统分析的思想,一方面对生命系统的要素、结构、边界、环境、性能等系统的基本特征做分析,另一方面对系统的状态及其调控做分析。以生态系统为例,其要素指组成成分,即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生物成分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结构包括时空结构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边界指系统的范围,生态系统是模糊集合,其边界是一个模糊概念,根据研究的需要划定;环境指一个生态系统的外部环境条件,系统与环境之间具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共同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性能指系统整体的特性和功能,系统的整体特性表现为该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区别,系统的功能则反映了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程度,或系统获取输入、予以变换而产生输出的能力。以上这些方面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至于系统的状态,生态系统都是开放系统,系统的稳态就是生态平衡状态。每个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下,依靠自我调节机制维持其稳态,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状态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它的生产量,包括输入、输出、净生产量和效率。类似的分析在个体水平和群体水平均可进行。“稳态与环境”模块中的“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阐明群落的演替”“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阐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关注全球性环境问题”等知识点,以及“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稳态的维持”“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调查或探讨一个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调查当地生态环境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保护建议或行动计划”等活动建议,都需要渗透和利用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进行教学。

(二)数学和模型方法的运用

20世纪30年代,贝塔朗菲在提出机体系统论概念的同时,主张用数学和模型方法研究生命现象。

1.模型方法

《标准》依据国际科学教育的发展,将模型和模型方法列入了课程目标。所谓“模型”,是指模拟原型(所要研究的系统的结构形态或运动形态)的形式。它不再包括原型的全部特征,但能描述原型的本质特征。[4]模型方法是以研究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是逻辑方法的一种特有形式。模型一般可分为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两大类,通常说的模型即指物理模型。物理模型可以模拟客观事物的某些功能和性质,它包括物质模型和思想模型两类。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经常使用的物质模型有实物模型如生物体结构的模式标本,模拟模型如细胞结构模型、各种组织器官的立体结构模型等。思想模型是物质模型在思维中的引申,根据构建模型的思想方法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形象化方法(或称为意象思维方法)构建的具象模型,它是人们在思维中通过对生物原型的简化和纯化而构思出来的。具象模型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特征,如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生物膜液态镶嵌模型等。它能使研究对象直观化,既可以促进研究,又可以简略描述研究成果,使之便于理解和传播。另一类是以理想化方法(或称抽象思维方法)构建的模型,是人们抽象出生物原型某些方面的本质属性而构思出来的,例如呼吸作用过程图解、光合作用过程图解等过程理想模型,食物链和食物网等系统理想模型。这类模型使研究对象简化,在科学研究中用于计算推导,引申观察和实验的结论等方面。

在现代生物科学研究中,模型方法被广泛运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成功就是一个范例。在生物科学学习中,模型提供观念和印象。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知识经验既包括概念系统,又包括表象。前者有概念、原理、规律、理论,后者的成分包含观念和印象。当代不少学者都主张把表象看做一种符号要素,与语言等其他符号要素一样具有抽象、概括、组合和再组合的功能,因而能构成思维的操作。所以模型提供的观念和印象,不仅是学生进一步获取系统知识的条件,而且是学生认知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如此,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把模型和科学事实、概念、原理、理论并列为科学主题的重点,并将构建、修改、分析、评价模型作为高中学生的基本科学探究能力。

“稳态与环境”模块中有两个活动建议:“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和“设计并制作生态瓶”,都是运用模型的探究。例如,“设计并制作生态瓶”制作的是一个活体实物模型,运用这个模型进行的是对生态系统运行的模拟实验。在科学研究中,有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对某些自然现象进行直接实验,这时就要人为地创造一定的条件和因素,在模拟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利用活体实物模型进行的模拟实验,在生命科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为变量较多,而且变量之间的关系,除因果决定性因素,还存在许多非因果决定性的因素,所以需要做系统分析。就本案例来说,一方面需要对生态瓶的组成成分、结构、环境、性能等做分析,另一方面需要对系统的能量转换和物质流动状态及其调控做分析。这对学生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无疑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但也正因为生命系统的复杂,所以活体生物模型与实际事物相比,存在较大差异。这是需要讲清楚的。

2.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指运用数学语言表述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并加以推导、演算和分析,以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判断和预测的方法。目前,数学在生物学、医学等领域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医生做手术之前都可以先进行数学模拟以预知各种方案可能出现的后果,再依据个人的经验来选择手术方案。数学方法在科学教育中的价值更是不言而喻,《标准》对数学方法的使用,包括以下4个方面。

(1)定义概念。概念有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之分,具体概念指能通过直接观察获得的概念,即实物概念,例如细胞、组织等结构概念,呼吸、遗传等生理活动概念;抽象概念不能通过观察习得,只能通过下定义才能习得,例如呼吸作用、新陈代谢等概念。在抽象概念中,有一类是用数学式来定义的。这类定量的概念以数学方法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为研究工作提供一种简明精确的形式语言,具有重要的科学认识论价值和方法论价值。“稳态与环境”模块没有明确要求用数学式定义概念,但“列举种群的特征”这个知识点,如果涉及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出生率和死亡率等,那就是用数学式定义的概念。

(2)对生命现象的空间关系和数量关系进行描述、分析和计算。例如,以条形图、曲线图、统计图等来表现某一生命现象的统计数字大小及其变化,这在生物课程中已广泛应用。

(3)统计方法的运用。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的方法。统计性规律在生物界广泛存在,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大数过程的规律性,即大量随机事件所组成的系统的规律性,如遗传性状传递过程中的规律。这类问题可用描述统计方法解决。另一类是某些生命系统行为的规律性,例如,生态系统中某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其生灭过程、生物个体生态寿命的预期分析等,它们是不同条件下生命系统某种行为潜在可能性的数量估计,而不是实际存在的状况。这类问题可用选取统计方法解决。描述统计方法和选取统计方法,《标准》都已引入。描述统计方法主要是对观察、实验的原始材料进行整理、分类、分析等统计加工,得到统计事实。孟德尔正是使用描述统计方法对豌豆杂交实验结果进行定量观察和数据分析,才发现了遗传性状的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选取统计方法又称统计推理,是从样本到总体的推理。例如,对种群数量、密度的研究,要完全获得某自然种群总体的状态、特性和变化规律的信息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实际上也无必要,所以往往根据由样本(样方)所获得的统计事实来推断总体。“稳态与环境”模块中有两个活动建议:“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和“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前者是用描述统计方法表达大数过程的规律性,后者是用选取统计方法进行从样本到总体的推理。

(4)用数学模型来表现生物学现象、特征和状况。生物数学模型有两类:一类为确定性模型,它用数学方法描述和研究必然性现象,例如某生物个体的生长曲线、细胞分裂过程中DNA数量变化曲线等;另一类为随机模型,它用概率论和统计方法描述和研究随机现象。例如,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没有确定性,有多种可能的结果,究竟出现什么结果是偶然的、随机的,但当种群由大量个体组成,并能随机繁殖传代时,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又表现出统计规律性。1908年,哈迪和温伯格用遗传平衡定律(Hardy.Weinberg定律)对此进行了描述,这个随机性的数学模型为种群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对数学模型,“稳态与环境”模块中安排了一个要求:“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根据以上对“稳态与环境”模块知识结构和科学方法的分析,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当然,随之而来的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的问题,仍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参考文献

[1]陈阅增,等.普通生物学──生命科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8.

[2]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生命问题──现代生物学思想评价[M].吴晓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第9篇:生态系统理论的概念范文

要害词:战略治理;发展;趋势

战略治理理论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层层深化的过程,存在奠基、鼎盛、反思、重振等几个清楚的、已经得到普遍认可的研究阶段,这些阶段共同构成了战略治理理论丰富多彩的研究领域(姚小涛,2003)。20世纪90年代以后,不少通过多元化经营形成的大产业开始出现问题,多元化的热潮也开始消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大,产业边界日益模糊,产业结构的稳定性日益下降,企业的竞争优势越来越难以持续。在急剧变化的环境中,企业如何赢得长久的竞争优势,许多战略治理学家在思考,从而促使了战略治理理论的新发展。

一、企业战略治理理论的研究现状

当今社会,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日益明显。战略治理研究转向于重视在动荡环境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以及企业中人的因素、文化因素、知识因素以及研究方法的方向性和有效性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企业战略治理理论,大多建立在对抗竞争的基础上,都比较侧重于讨论竞争和竞争优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新的环境下,企业逐渐熟悉到,竞争是为了生存和健康发展,必须超越这种以竞争对手为中心的战略逻辑。在此背景下,通过创新和创造来超越竞争(SurPPetition,德-博诺,1996)开始成为企业战略治理研究的一个新焦点。围绕这个新焦点,出现了一些新理论。

1.顾客价值中心理论。菲利普·科特勒(1999)把顾客价值(CV)称为顾客让渡价值(CustomerDemisableValue)。彼得·杜拉克在40年前就观察到,公司的首要任务就是“创造顾客”。博诺(E.de-Bono,1996)认为传统的竞争战略逻辑是一场零和博弈(Sum-zero),这样的竞争“是一个危险的概念”。以顾客价值为中心的战略逻辑扩展和超越了传统战略理论的内容,这时的顾客价值就成了企业间的竞争规则,制定规则者比遵守规则者知道的信息和拥有的相关资源要多得多,战略逻辑起点决定了胜败。企业可从培育产业先见、转移战略的核心(顾客)、超越资产和能力进行战略决策、为顾客打破惯例等方面围绕顾客价值重组自己的战略逻辑框架(石军伟,2002)。

但这种顾客导向的战略理论主要适用于已结构化的产业市场之中,要准确、全面了解顾客需求并非易事,顾客导向战略实质上是一种追赶、防御策略,所以要想取得未来产业的领先地位,企业就必须超越顾客导向,而非仅把目光聚焦于顾客需求,变被动、追随为主动、创造(孙晓岭,2004)。

2.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美国学者穆尔(JamesF.Moore)1996年出版的《竞争的衰亡》标志着战略理论的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突破。作者以生物学中的生态系统这一独特视角来描述当今市场中的企业活动,但又不同于将生物学的原理运用于商业研究的狭隘观念,后者认为,在市场经济中,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似乎仅仅表现为最合适的公司或产品才能生存,经济运行的过程就是驱逐弱者。

穆尔提出的“商业生态系统”这一全新的概念,打破了传统的以行业划分为前提的战略理论的限制,力求“共同进化”。穆尔站在企业生态系统均衡演化的层面上,把商业活动分为开拓、扩展、领导和更新四个阶段。商业生态系统在作者理论中的组成部分是非常丰富的,他建议高层经理人员经常从顾客、市场、产品、过程、组织、风险承担者、政府与社会等七个方面来考虑商业生态系统和自身所处的位置;系统内的公司通过竞争可以将毫不相关的贡献者联系起来,创造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在这种全新的模式下,作者认为制定战略应着眼于创造新的微观经济和财富,即以发展新的循环以代替狭隘的以行业为基础的战略设计(汪涛,万健坚,2002)。

3.应用组织生态学、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研究企业战略的理论。当生物进化论的观点与思路被引入到组织演进与进化的研究中时,组织生态学(OrganizationalEconogy)便产生了,其代表人物是Hannan和Freeman,主要研究组织进化过程、组织种群的变化与环境选择的结果。Nelson和Winter主要是从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对组织的演进进行分析。随着近年来理论界对组织成长的非凡关注,在战略治理领域应用组织生态学展开研究将成为一个日益成长的方向。

与社会学相交融的研究思路带动了社会网络(SocialNetwork)分析方法的兴起。这派研究认为组织镶嵌于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社会网络关系,企业的内部结构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社会关系网络,企业集团以及其他一些被现代企业理论认为是市场与企业之间的组织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网络形式。社会关系(SocialRelationship)是网络分析的的基本概念,目前有两种研究思路,分别是以Coleman为代表的社会资本(socialcapital)理论和以Burt为代表的社会空洞(staucturalhole)理论。社会资本可以被看作是企业的社会关系数,而结构空洞则代表了网络内社会关系密集与稀疏地带之间的需要开发的区域。简单说,社会资本理论认为企业发展需要不断地拓展与积累其社会资本,而结构空洞理论则认为企业发展倚赖于对其所处网络中的社会关系空白地带的开发(姚小涛,2003)。

二、西方企业战略治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从西方战略治理理论的发展历程来看,企业战略理论的演变遵循着如下的规律:从战略理论的关注点来看,存在如此的发展轨迹,即关注企业内部(强调战略是一个计划、分析的过程)———关注企业外部(强调产业结构的分析)———关注企业内部(强调核心能力的构建、维护与产业环境的分析相结合)———关注企业外部(强调企业间的合作,创建优势互补的企业有机群体);从竞争的性质来看,竞争的程度遵循着由弱到强,直至对抗,然后到合作乃至共生的发展脉络;从竞争的持续性来看,从追求有形(产品)、外在、短期的竞争优势逐渐朝着对无形(未来)、内在、持久的竞争优势的追求;从战略治理的范式来看,战略治理的均衡与可猜测范式开始被非均衡与不确定性所取代。

由此,我们可以大致把握在企业面临新的经营环境的条件下,战略治理理论将会呈现如下特点和发展趋势:

1.制定企业战略的竞争空间在扩展。企业必须从全球的角度、从跨行业的角度、从无边界的范围内来考虑配置自身的资源,以获得最佳的治理整合效果。

2.企业战略具有高度的弹性。战略弹性是基于企业自身的知识系统对不断变化的不确定情况的应变能力,员工的知识结构及其组合的方式和机制是战略弹性的核心部分。因其具有难以模拟性,战略弹性一旦建立,就确立了企业的战略优势。

3.不过多考虑战略目标是否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相匹配。企业不能简单地平均分配资源,而是要创造性地通过各种途径来整合资源,通过与知识的组合来克服资源的限制,从而为顾客多创造价值。

4.由企业或企业联盟组成的商业生态系统成为参与竞争的主要形式。未来的竞争是不同商业群落之间的竞争。对于一个单独的企业个体来讲,竞争更体现在加入或营造有影响力的、能为自己带来实际价值的企业生态系统,在竞争与合作的和谐环境中,寻求一个更为有利的地位。

5.制定战略的主体趋于多元化。信息传播方式的网络化决定了每一个个体在整个网络系统中都是信息传播的一个节点,高层主管不再居于信息传播的中心,普通员工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企业的战略制定,他们具有既是决策参与者又是决策执行者双重身份的特征。

6.战略的制定从基于产品或服务的竞争,演变为在此基础上的标准与规则的竞争。企业会有意识地制造变革、与行业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对手或企业联盟共同合作,创造和制定指导行业的技术标准或者是竞争规则。以此来获取高额利润,确定优势地位。

7.战略理论研究的视角趋于多元化。由于战略治理中的复杂性,使得人们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去研究战略治理理论。但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来看,寻找一种普遍适用的战略治理理论几乎是不可能的,系统思考是应对复杂性和变化的最有效的手段(Iackson,2002)。

三、国内企业战略治理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引入战略治理的。国内目前在战略治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从理论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企业多元化、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知识理论、高度重视环境因素、战略柔性、基于人本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理论、以复杂性科学为基础的系统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社会关系网络系统理论、和谐治理理论等开始受到高度的重视。

朱江(1999)、尹义省(1998)等人对我国企业的多元化问题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实证研究;(2002)、陈劲、许庆瑞(1999)、刘冀生(2002)等人对于目前企业战略发展所强调的归核化(Refocusing)问题展开了一定研究,例如将核心能力具体化,设计了相应的测量指标,并进行了较为规范的实证分析,虽然这种研究指标以及样品的选取还有待于进一步精确,但已开辟了国内相关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法;由于数据易获取、资料较齐全,上市公司目前已成为国内战略治理实证研究的重要对象;徐二明、许可(2002)、王开明、万君康(2001)、陈劲(1999)等研究了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顾乃康(1997)等对战略理论中的知识理论进行了研究;边燕杰、丘海雄(2002)、姚小涛、席酉民(2003)等人从社会网络这一新视角对社会网络与企业发展、企业绩效关系进行了研究;沈艺峰(2003)、贾生华(2003)、王凌云(2003)等人研究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战略成功的影响;简汗权、李恒(1998)、单汨源(2000)、徐飞、徐立敏(2003)等对战略联盟理论进行了研究;史占中(2001)、董川远(2003)、王光庆(2003)等对虚拟企业战略进行了研究;黄江圳,谭力文(2002)等对企业动态能力进行了研究;席酉民1989年提出了复杂多变环境下的和谐治理理论,在其后的十余年的研究与实践中,他及其带领的研究群体形成了和谐治理的基本思想和理论,该理论下的战略分析框架即和谐机制的要义是:“和则”用于在不确定环境下的人的不确定性的削减,“谐则”用于确定性环境下物化要素的优化;赵国杰、于海洋、冯石岗(2000~2002)等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基于人本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发展战略是由企业的整体进步和企业中人的全面发展体系构成;姜振寰、刘艳梅(2002)、徐全军(2003)、刘洪(2003)、蓝海林(2001)、宋学锋(2000)等以复杂性科学为基础,从系统论角度研究企业战略治理。

总体上看,目前国内在理论上基本朝着跟踪国际研究前沿问题、与国际研究接轨的方向发展,在研究方法上已开始注重一定的规范性,从理论推导、命题建立、方法选择、数据分析以及命题验证等方面都形成了较为规范的技术路线。

战略治理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领域,其主流理论基本上发端于西方尤其是美国,而中国企业所处的环境与背景还有其一定的非凡性,因此使得问题的选择与研究结果的解释方面不完全类同于西方。不存在所谓的普适通用理论,因此在战略实践中必须注重理论的适用性问题(钟映弘、杨建梅,2003)。展望国内战略治理研究未来的趋势,应是在借鉴国际上规范的研究方法基础上,突出战略治理的环境依靠与问题导向性,在测量变量尤其是控制变量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到中国特定的社会、经济与文化背景,即战略研究在中国环境背景(ChineseContext)下如何较好地实现本土化。可以强调背景与问题的中国特色,但不能强调研究方法的中国特色。

在重视战略理论在实践中的适用性问题的同时,还要突出强调战略主体在理论运用和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民,刘鸿渭,2003)。只有这样,才可以使研究更加有效地聚焦于国内具体的企业战略问题,并最终获得较理想的研究效果。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著.乔晓东等译.竞争战略[N].中国财经出版社,1989.

[2]徐二明.企业战略治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3]陈晓红.战略型资本运营[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6.

[4]王方华.企业战略治理[M].复旦大学版,1997.

[5]赵国杰,冯石岗.建构基于人本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体系初探[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2,4.

[6]席酉民,姚小涛.复杂多变环境下和谐治理理论与企业战略分析框架[J].治理科学,2003,4.

[7]姜振寰,刘艳梅.熵、耗散结构理论与企业治理[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1.

[8]姚小涛,席酉民.社会网络理论及其在企业研究中的应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3.

[9]严建援,颜承捷,秦凡1企业战略联盟的动机、形态及其绩效的研究综述[J].南开学报,2003,6.

[10]李梅,金照林.顾客价值创新:动态环境下的企业战略新逻辑[J].经济治理·新治理,2003,12.

[11]孙晓岭.企业竞争新思维:超越“顾客导向”[J].经济治理·新治理,2004,1.

[12]徐全军.企业理论新探:企业自组织理论[J].南开治理评论,2003,3.

[13]武亚军.90年代企业战略治理理论的发展与研究趋势[J].南开治理评论,19991

[14]姚小涛.战略治理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与展望[J].猜测,2003,6

[15]王磊,刘洪涛,李垣1当代企业战略研究的理论基础综述[J].经济学动态,1999.

[16]石军伟.企业战略理论的逻辑比较[J].经济治理·新治理,2002,8.

[17]蒋峦,蓝海林,谢卫红.企业战略理论研究[J].科技与进步,2002,3.

[18]倪义芳,吴晓波.论企业战略治理思想的演变[J].经济治理·新治理,2001,6.

[19]项保华,李庆华.企业战略理论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