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教学手段就是知人善任的教学艺术,反映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孔子就是“以人为本”教学的最早提倡者与践行者。《论语》第十一章中有这样一则论述:子路问:“听懂了一个道理就该去做吗?”孔子回答:“家有父兄在,如何能一听到了就去做呢?”冉有问:“听懂了一个道理就该去做吗?”孔子回答:“听到了就该去做。”公西华问:“子路问听懂了一个道理就该去做吗,你说有父兄在;冉有也问听懂了一个道理就该去做吗,你说听到了就该去做。我很困惑,冒昧地问一下。”孔子回答:“冉有做事总是退缩,所以我激励他勇敢去做;子路好勇过人,所以我限制他太过刚勇。”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这就是因材施教。要使语文教学活动成为满足每个学生提高语文能力的诱因,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学生的气质、性格不同,能力发展的水平有差异,诸多因素都对语文教师的施教艺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做到,不对学生存有先入为主的偏见,而应该像孔子那样:以关爱、尊重学生个体生命的仁爱之心,在深入了解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对于一些具有明显的气质、性格特征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求我们的教学活动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该是亘古不变的,它在教育教学中有很高的价值。这一理念落实到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之中,就要求语文教师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并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养成坚忍、自信、健康、向上的性格,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及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相长,启发诱导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教学活动中,孔子没有把自己置于高出学生的位置之上,而是以一种谦虚平等的态度与学生真诚地交流知识,探讨问题。学生的一言一行,偶尔迸发出的智慧都会从不同的方面给孔子敏感的心灵带来启发。孔子边学边教,边教边学,教书与学习是他生活的主要内容,教学相长是他生命的主要存在形式。孔子在施教别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好学”的精神。他总结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著名论断。孔子在这句话中关于“启”“发”的议论,就是我们今天“启发”一词的最早起源。不难看出,孔子的这种启发式教育的精神就是,把学生作为主体,将学习的主动权必须交给学生,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其学会举一反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只起主导作用,即对学生有目的地引导和及时启发。
相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来说,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及兴趣、爱好应该更加受到教师的关注。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首先必须在自己的意识深处真正把学生置于主体的地位。教师的这种主体意识必然产生对学生的期望,而教师的期望对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都将发生潜在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把学生置于与自身平等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行为上就要采取循循善诱的方式。
三、倡导乐学,培养兴趣
《论语》的首句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开篇强调“悦”“乐”“不愠”四字,给他的语文教学定下了快乐的基调。孔子主张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好学精神,而且更要使学生乐于追求知识。他不仅把快乐作为语文教学的目的,还把它视作一种生活理想,更把乐学看做治学的最高境界。孔子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倡导乐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乐学的效果最佳。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好学乐学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269-02
孔子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教育实践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在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同时吸收了前人的教学经验,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教学原则和方法。这套教学原则和方法流传至今,对今天的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因材施教
孔子是我国以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位主张并实行“因材施教”的教育家。[1]孔子认为,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各不相同的。他说:“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2]因材施教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去进行教育。这与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有异曲同工之意。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各层次学生的不同特点,协调教学目标和要求,把教学要求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中,使教学要求与学生的学习可能性相互适应的教学活动。分层教学要求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分层教学的必然选择。孔子对如何“因材施教”,有其卓越的见解。
孔子根据学生智力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上智”、“中人”与“下愚”三等。他认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2]也就是说,对于中等智力以上的学生,可以教高深的知识;对于中等智力以下的学生,不可以教高深的知识。《里仁》有载: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2]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认为曾经过努力学习,智力得到提高,所以才传授其高深的知识,而这种高深的知识是无法传授给智力暂时比较低的学生。
孔子这种根据不同学生智力发展水平,进行不同教育的方法符合客观教育规律。智力较高的学生需要教给他们较高深的知识,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促进他们向更高层次发展。智力较低的学生需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传授他们能够掌握接受的知识,使他们的知识架构一步步向前发展。笔者认为分层教学中,需要以学生认知能力为基础,从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及其接受英语知识的潜能,确定学生不同的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方案、学生管理制度等,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使各类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从而达到全体学生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进步的目的。
分层教学慢班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要求其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达到全国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一般要求。即可以听懂日常英语会话以及慢速英语节目,基本读懂一般性题材的英文文章,完成一般性的写作任务,英语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针对这一特点,教师课堂教学中注重的是英语语言基本功学习以及日常的会话交流,确保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消化课堂内容,同时辅以专业化教学,强化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与之相反,对于学有余力、英语基础较好的快班同学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可以听懂内容较长的对话以及英语国家的广播电视节目,能借助词典读懂英语原版教材和英语国家报刊杂志上的文章,撰写比较专业的报告,口语表达能力较强,可以参加国际会议交流讨论。教师课堂教学确保保证学生打下扎实语言基础,并辅以专业性知识,扩大学生知识面,使学生认真听课,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变的生动活泼,彻底改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断反复“打基础”的局面,英语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跨越式飞跃。
由次可见,孔子的“因材施教”理论为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使各类学生可以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增强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从而让全体学生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分别进步。
二、启发诱导
孔子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该根据学生的思维来开展,适当地进行启发诱导,以此促进和加速学生的学习思维活动。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就是说,学生在心愤愤,口悱悱的时候,心理处于知与不知的矛盾中,求知欲极其旺盛。这个时候教师因该及时启发,帮助学生推开知识的大门,使其思维可以跨越难关,由无知向有知,由知之甚少向知之甚多的方向飞跃。
孔子的启发诱导教学原则与方法对当今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侧重语言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虽然语言技能较强,但是缺乏较强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大学英语分层教学课堂应改变以往过分注重单词、短语以及句子的讲解,通过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挖掘篇章意义,综合提高学生英语运用的各项技能。以下以《新视野大学英语4》中的第一单元的课文《名声之尾》为例,阐述如何将孔子的启发诱导教学原则和方法贯穿到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实践中。
《名声之尾》主要讲述的是作者对于追求名声的看法:追求名声,如同狗自逐其尾;我们因该做真实的自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不是拼命去获得成功。在warming-up环节,以PPT展示超级女声获奖的图片,并以问答的形式进入文章的主体内容:What can those girls benefit from the victory in the contest?学生可以分组讨论发言,当意见产生分歧时,可以展开正反两方面的辩论。教师因该从正反两方面诱导学生,帮助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其思维不仅仅局限于某个点,多方面思考问题。对于同一个问题,既要从正面考虑,也要从反面考虑。在争取与错误的分析对比中,抓住矛盾,找出关键,自然得出结论。就这一问题而言,超女即可以从比赛的获胜中得到金钱,地位,名声,快乐,甚至是实现其自我人色灰姑娘的价值,但是也可能会因为所谓的“名声”失去了自我,失去快乐,失去了做人的本质。学生在正反两叩的启发下,思维能力必将大大发展,眼界为之豁然开朗。在处理本篇课文的时候,与学生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不同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一步步引导学生前进。教师育人,重在启发,注意给予学生引导,而不是勉强牵拉;鼓励学生还能够自主学习,而不是硬性推动;指引学生求学的门径,而不是带求通达。
事实证明,孔子的启发诱导教学原则和方法,有利于培养不同学生的思维能力,全方位提高知识建构和英语能力,是外语类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途径。
三、好学乐学
在孔子看来,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好学乐学的精神。他说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任何知识,如果没有“好”与“乐”,是不可能攀登上知识的高峰的。因为学生只有在学习中尝到了甜头,才能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产生旺盛的求知欲,从而用满腔的热情积极学习,做到“欲罢不能”[2]。
英语作为一门实践课,是需要学习者通过个人的实践才能获得和提高语言技能。实际上,大学英语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因此,培养学生好学乐学的精神,自发主动学习尤显至关重要。在大学英语分层教学中,教师因该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师生协力,圆满达到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因该尽可能的提供符合学生知识面和智力水平的语言材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提高英语水平的需求。
分层教学快班学生,英语基础相对比较好,教师如果单纯授之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势必造成知识的重复传授,以及其“吃不饱”的状况,久而久之,会对英语课堂产生消极情绪。至此,教师可以根据其特点,授予其相对比较高深的知识,保证大部分授课内容可以被理解,但仍有一部分对他们来说是有挑战性的。这种挑战性,最能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欲望,从而全面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分层教学慢班的学生,英语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甚至产生消极、悲观、厌学等情感。为此,教师因该多鼓励,少批评,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找到自信,激励其英语学习兴趣,并以其在英语学习方面的进步来进一步激励自我和其他同学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孔子“好学乐学”的教育方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激励学生学习兴趣,保证持久学习进取心和学习动力,促进积极主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本领,是现代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取得成功的良好途径。
四、学与用结合
孔子教人为学,其目的在于将所学知识用之于实际。他认为,学生由学而得之于心,由心而发之于言,由言而见之于用,这是为学的基本步骤,也是为学的根本目的。[1]他说:“颂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2]
从孔子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要求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把所学的东西与实际行动结合起来。譬如,学习《诗经》而不能用之于实际的政治外交中,将所学知识用之与实践,《诗经》读的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孔子的学与用结合的教学原则与方法,为现代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所采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教师都是以传授词汇语法为“己任”,忽视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虽然牢记了大量的单词,在实际交际场合却紧张不安,无法开口。由此可见,外语教学在重视语言知识灌输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实际场合进行有效交际能力的培养。为此,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教师要发挥积极能力作用,把教材内容与交际现实相结合,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教学场景中运用外语进行交流和实践,锻炼语言交际能力。例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4》第二单元《査理·卓别林》的学习中,以问答形式进入文章的深入学习。提问:“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Charlie Chaplin’s life?”学生可以从卓别林的外貌,卓别林的童年生活,卓别的婚姻生活,以及卓别林的成就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学生在对本篇文章初步了解的同时,又将课文内容还原到卓别林生活的时代现实中,外语教学以此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真正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但是,大学英语教学往往受课时以及课型的限制,仅仅通过课堂交流很难从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可以通过积极开展第二英语课堂,创造语言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的能力。还是以《査理·卓别林》为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课外赏析卓别林的电影,并将卓别林的无声电影,添加英语台词,在第二英语课堂上进行表演。如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创造一定的真实的使用外语交流的机会,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效率,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实际外语应用能力。
总之,孔子的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好学乐学以及学以致用的教育思想是完全符合客观教学规律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能孤立地强调某一项原则或者主张。我们学习借鉴这些优秀的遗产,其目的就是古为今用,为我们现代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笔者多年来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在大学英语教学迫切需要改革的今天,学习借鉴孔子的教育思想,常感慨其博大精深之奥妙,古撰此拙文,谈一点体会。
参考文献:
[关键词]孔子 教育思想 仁学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通过著书立说,提出以“仁”为中心的道德教育思想,以期实现其“大同”的政治理想。
一、仁学教育思想产生的条件
西周时期,随着手工行业的发展,商品交换的形式从原始的物物交换中分离出来,交换的形式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反过来又刺激了农业的发展,随着井田制度的瓦解,土地的私有化现象越来越常见。加上赋税制度的变化,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其深刻内涵反映的是:随着农业生产能力的发展,劳动者从土地的束缚中脱离出来,具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可见,手工业和商业及农业的发展,为仁学教育思想的产生提供了经济背景。
其次,济关系的变革使传统的阶级结构及社会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政治上对于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西周宗法制度和分封制度遭受破坏;第二,大国争霸的趋势加剧,王室呈现出大权衰落的局面;第三,礼崩乐坏的局面形成,为了寻求出路,提出克己复礼的观念。
二、孔子仁学教育的内涵
西周时期,基础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己基本形成。为了更好的实施统治,统治者对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重新认知。在此基础上,孔子的仁学教育便潜藏了道德和伦理教育的内涵。
(一)天人合一
孔子通过推己及人建立起天人合一的仁学观念,不仅是对特定时代人们的真切同情,也在当下拥有了长足的生命力。孔子认为,万物应当有节制,人和自然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而非对立。
孔子生活的时代,人们对各种自然现象的认识还比较落后,人们在自然面前极端无力,故孔子说道:“君子有三畏”,“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在孔子的理解中,是万物生长和季节运行的自然产业,而“行”与“生”说明孔子的“天”在时间和空间意义上都处在运动的状态,具有无上的权利,“唯天为大,唯尧则之”。究竟什么是道?在孔子的思想中,道的内涵更加接近于仁的范畴。《论语・述而》:“置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在这个阐释中,就较为明显地看出,仁对于人的行为而言,是抽象的,处于人和天之间,在人触摸天的过程中,仁是最好的途径,故而有:“仁者爱人”、“仁非民之仁,而为人之仁也”的阐释,通过仁的行为,才能“浴乎沂,风乎雩,咏而归”。这种诗意的情怀,是孔子在仁的观念指引下,实现的天人合一。
(二)明辨是非
在纵观孔子儒家教育时,要将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及人格教育结合起来,考量现代社会的发展环境,使道德教育对自然科学以及技术形成反向作用力。因为传统的儒家教育往往将理想人格的塑造和现实环境隔离,倡导的是以道德精神为主的意识流文化,在此基础上,更应当注重“学所以为道”的观念,从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提升主体进行“仁”的能力。因此,培养对象明辨是非的能力,是孔子仁学思想的重要内涵。颜渊问孔子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通过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从内在和外在来规约自身的行为,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明辨是非,这就是仁。
三、仁学教育思想的主要体现
(一)仁知合一,性道相通
自古以来,儒家大师们在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区分中争论得不可开交。孔子认为,作为人,真正需要做的是“体道”的统一,因为一个真正善良无邪念的人,道德的规诫对其是多余的,因其本身就是道。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在形而上与形而下的比较中,运用“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师,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物我合一的观念,将人的心智和德性相结合,做到“不得以天下万物挠己,己立后,自然聊当得天下万物”。通过诵读诗书、体察世情及静思坐禅等多种方式,锤炼心性,锻炼品质。
(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的观念始见于论语.卫灵公,“因材施教”是朱熹在对孔子理论著作的理解上,提出的孔子仁学观念的一种表现形式。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影响 启示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明确指出了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与质量。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来实施这种素质教育方针呢?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以孔子教育思想作为核心指导理论,充分发挥出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并据此来获得一些有效的启示,从中吸取有益的思想元素。
一、孔子教育思想对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教育内容方面的影响。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内涵就是仁、礼思想,它对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大的影响。可以说,我们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此作为内容的借鉴。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仁、礼思想内涵是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所在。这与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不谋而合。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孔子教育思想的仁礼思想出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教育活动。
(二)教育途径方面的影响。孔子教育思想中的道德教育对我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它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途径借鉴。孔子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得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学生道德教育方法,比如说,中庸、内省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有着一定的影响,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品德修养和修身励志。具体来说,立志有恒为学生成人成才导航定向,身体力行是学生获得成功的必经之路,克己内省是学生修身自律的有效方法,诚实守信是当代学生取信于人的必备品质,处事有度体现学生立足社会的应有素质,改过迁善是学生不断进步的成功法宝。
(三)教育原则方面的影响。孔子教育思想的原则是经过长期的实践经验逐渐积累和总结出来的,而且孔子本人也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能够以自己的威信来感化学生,从而产生了较大的教育力量,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那么,孔子教育思想原则一般包含了以身作则,教书育人,因材施教,诲人不倦,宽严有度,关心爱护。这些教育原则给了我们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借鉴,让我们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帮助学生树立知错就改的正确道德观,要对一些问题采取宽容的态度,为他们营造一个积极有效的环境和氛围,让他们做到兼收并蓄。
二、孔子教育思想对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孔子教育思想中非常重视教育的社会地位,认为教育可以培养人才,治国安邦。那么,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发展时期,各种思潮涌动。作为年轻一代的大学生来讲,他们的思想观念很容易受到不良影响。因此,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重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当前高校教育之本,以学生为根本,不断创新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它也将起到治国安邦的巨大作用。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明确教育目标。孔子教育思想中非常重视“仁”、“知”、“勇”、“美”、“才”等几方面的全面发展。那么,对应到现代社会来,就是重视学生的“德”、“智”、“体”、“乐”、“才”全面修养培养与发展。因此,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借鉴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人全面发展教育目标,进一步使得自身的教育目标更为清晰化,也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制定明确的教育目标,让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接班人,全面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丰富教育内容。孔子的教育思想内容丰富多样,崇尚文学、品行、忠诚和信实等“四教”,推崇理论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理念。因此,我们当前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坚持道德教育并以此作为教育核心内容,坚持实践教育,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纵向内容,强化历史教育和礼仪教育,重视生态伦理教育,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完善教育方法,重视发挥师生主体间关系,提高教育者的素质,重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师德要求。
总之,孔子教育思想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内涵,对于我们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大的影响和启示。我们应该借鉴其教育内容、途径和原则,根据其给予的重大启示来进一步明确大学生四象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重视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作用,不断丰富教育内容,从而让孔子教育思想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出积极的影响和启示作用,让学生们学到新时期的孔子教育思想精髓,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杜永红,冯涌.孔子德育思想及其启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7):11-12
[2]傅丽霞,张兴华.论孔子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J].泰山学院学报,2005(2)
[3]刘颖.孔子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03(4):5-7
关键词: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教学;Matlab软件;教学改革思路
1.自动控制理论教学中Matlab辅助教学的优势
Matlab能够提供强大的工具箱。例如,从事控制的专家开发的具有特殊应用功能的工具箱等。而随着控制理论的发展和技术的应用,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上,自动控制的概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Matlab已经成了自动控制计算与仿真的强有力工具。
Matlab能够提供强大的数值计算功能,具有强大的运算能力。在控制理论及控制系统中,经常遇到计算课题,计算复杂并且难以得到精确的解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Matlab计算优势可以充分和自动控制密切联系在一起。
Matlab语言是一个理性的工具。自动控制系统实现问题的研究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本身就是深奥难懂的理论。因此,将Matlab和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教学相结合,具有语句简单、掌握方便的特点,极其容易学习与使用。
Matlab提供了丰富内容和强大的扩充能力。随着科技不断地发展,自动控制理论新的前沿理论与技术不断地完善突破、扩充发展。因此,将Matlab软件和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教学相结合,能够使使用者实现新功能或特殊功能开发编制软件程序。
Matlab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重复、繁琐的计算和绘图,具有强大的绘图功能,并且图形绘制精确完美,数据计算准确。而自动控制理论的学习和系统的实现需要多样的处理方法和手段,需要处理、分析和可视化大量的数据。因此,将Matlab和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教学相结合,适合从事控制专业的人使用。
2.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教学与Matlab软件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思路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轻松学会使用Matlab编程工具,将Matlab语言和自动控制理论教学结合起来,不仅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还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降低了自动控制理论的抽象性。
(1)利用Matlab动画演示课堂教学各个指标的计算及意义,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二阶系统指标的定义及计算公式很繁琐,动态性能有很多的指标来做评价。如果利用Matlab就能使得课堂教学内容一目了然,生动有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加深对指标及系统动态性能的理解记忆。同时,为了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辅助分析的能力,让学生利用Matlab处理一些习题,能够锻炼学生设计控制系统的能力。
(2)利用Matlab突破课程实验的内容限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在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教学中,现有的硬件实验淡化了软硬件实验的区别,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而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能够增加设计性、工程性和综合性实验,突破课程实验的内容限制,使学生通过课程实验增强动手能力。同时,采用虚拟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科研、工程素质和开拓创新意识,提高实验效率,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例如,由于Matlab有专门的bode图绘图函数,为了理解系统参数对系统特性的影像图,利用Matlab能够很简单地绘制几个系统的bode图来进行比较,具有很好的图示效果。
为了使系统G(s)=―获得最大相位稳定裕度Tmax的增益K,我们增加实验内容,会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系统参数对系统特性的影响。
并且学生推导出稳定裕度Tmax与增益K的关系后,利用Matlab能够分析和求解系统,并作出图演示结果。
另外,Matlab中的SIMULINK集成仿真环境是对控制系统进行虚拟仿真的环境,而TOOLBOX工具箱是对控制系统进行虚拟仿真的优良平台。为了让学生进行课题设计,增强其借助计算机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可以利用Matlab中的TOOLBOX和SIMULINK进行系统仿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薛定宇.控制系统仿真与计算机辅助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关键词:有教无类;有教有类;基础;价值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正因教育是一种客观的实践活动,所以这种活动必定有它的客观基础。根据教育是一种人为的实践活动,也因此它有自己的主体基础。哲学认为,人的认识一切来源于实践,是由实践所决定的。作为“有教无类”与“有教有类”教育思想具有教育实践所决定的客观基础和主体基础。两者间存在不可否定的联系。
一、“有教无类”思想的剖析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在40余年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分析,形成了个人比较完整而独到的教育思想体系。其中“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是他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1)“有教无类”思想的内涵
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孔子说:“任何人我都可以对他进行教育,没有类别之差。”古人对“有教无类”有三种解释:一是教不分类;二是教不择人;三是容众纳贤。前两种含义是“有教无类”的本体,是教育的基本原则;后一种含义是“有教无类”的用体,是教育原则的推广应用。东汉马融说:“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梁朝皇侃说:“人乃有贵贱,同宜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他们都把“类”解释为“种类”。“有教无类”本来的意思就是:“不分贵贱贫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这是对“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经典解析,也是最乐于让人接受的。
(2)“有教无类”思想的基础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时期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春秋时期,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财富不断增加,产生了新兴的地主阶级,随之而来的是政治权力的不断下移,西周的奴隶统治走到了末路。伴随着政治经济格局的打破,出现了许多社会新局面。学术下移、士阶层的崛起、官学的衰败、私学的兴起、思想的大解放等。私学的兴起,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孔子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创办私学,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的提出,绝非偶然,而是与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着莫大的关系。这就是“有教无类”思想提出的客观基础。此外,对孔子教育思想的探究,我们不得不提及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教育哲学思想。
“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充分的反映了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的哲学思想。“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论断。由此可以看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也是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之上,这即是主体基础。
“有教无类”所强调的核心就是教育平等与公平,即是每个人无论身分的高低、财富的多少等,他都应拥有通关受教而成才成德的权利。“有教无类”所注重的是一个有机的社会共同体,但这并不等同于被人们常常误解的那种“有教无类”。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主张,但是他也非常的注重“有教有类”。
二、“有教有类”思想的剖析
“有教有类”并不是孔子语言所表达过的,本文提出它并不是一种相对于“有教无类”而提出的一种标新立异的做法,而是更为了凸显“有教有类”的思想内涵。
(1)“有教有类”思想的内涵
“有教有类”的基本思想内涵就是,结合每个学生的不同性格和特点而施教,并却要求学生将学与思、学与行结合起来。孔子非常的注重它,在其因材施教的实践中充分的体现出来。孔子弟子三千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其弟子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官敬叔、司马牛、孟懿子。这些不仅充分地体现了“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而且也是“有教有类”在现实中践行。孔子的弟子非常的多,而且成才的也很多,这与孔子因材施教的做法分不开的。
(2)“有教有类”思想的基础
社会是每个个人生活而组成的共同体,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所组成的。社会看似纷繁复杂,但是它有自身的发展规律。社会的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部分,它的存在和发展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因社会是由不同的部分组成的有机系统,因此它的发展必须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了社会不同分工的专业人才的出现。那么怎样才能有不同分工的专业人才呢?毫不疑问,只有良好教育才能办得到。在实行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必须要根据社会的需求而展开,做到“有教有类”。
做到“有教有类”是社会的客观因素所要求的,此外,从人性的角度看也是要如此的。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是他最基本的要素就是人。社会是由不同个性的人所组成的,社会的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由于每个的先天和后天条件都不同,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施予同一的教学行为。要根据不同人进行因材施教,做到“有教有类”,才能有助于人类的全面发展。这就是“有教有类”的思想主体基础。
关键词:因材施教;教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064-03
教育是人类传递文明的特殊方式,也是社会发展亘古不变的话题。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教育方法的创新与发展最为关键。在这方面,自古以来我们就积极推崇“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主张从学生特点出发进行教育教学,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一方法也就因而被后人所普遍推崇。随着世情国情的变化,教育教学形势正在悄然发生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因材施教”这一传统教育方法也有了进一步的意思延伸,产生了新的内涵、新的要求和新的意义。对此我们必须认真加以解读,并积极响应这种改变,使之符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一、因材施教是大教育家孔子首创的教育方法
《二程遗书・卷十九》曰:“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而后才有“因材施教”一说。孔子门徒众多,且各有千秋,归根结底就是因材施教的结果。这种教育方法贯穿于孔子教学实践的全过程,并有典故为证。
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1]
这个故事就是孔子因材施教的生动体现。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孔子提倡的因材施教首先强调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即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不能一概而论。认清教育对象的特点是进行教育教学的前提。“具体而言,孔子的教育教学主要注重从三个角度通过谈话、观察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即分别基于品格性状、智力差异和年龄特征等三个方面的差异对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教学。”[2]通过对学生特殊性的分析,老师就可以明确教育的内容、方式、目的等因素,最大化地发挥教育的实效性。其次,因材施教还强调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即对每个学生的教育教学都是有特定的,不能简单模式化。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3]教育必须正确对待每一个个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如上所述,子路和冉有因为品性不同,孔子在同一个问题上给予的回答是各异的,这就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本质内涵。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因材施教指的是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之下,针对教育对象的性格、志趣、能力、原有基础等具体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施行不同的教育”。[4]这种教育方法能够很好地反映学生的特点,提升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效果极佳。
孔子一生培养弟子三千,达人众多,且各有专长。如“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这些成就的取得都脱离不了因材施教的干系。也正因为如此,孔子成为了名扬古今中外的著名教育家,因材施教也成为了教育者一直以来普遍遵从的教育方法。
二、因材施教有狭隘性,亟需从内涵上加以延伸
不可否认,因材施教在教育教学中曾经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这种作用仍然在持续着。然而,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传统的知识教育已经逐渐被素质教育所取代,最大化地发挥教育资源的优势成为发展的必然。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已经不再是简单地对学生进行改造的过程,其中也必然涉及教师能力的发挥以及教学设施的利用等内容,教育已经成为了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因材施教作为一种教育方法,它所强调的从学生特点出发进行教育的理念也显露出一定的狭隘性,亟需从内涵上加以延伸。
首先,因材施教要继续坚持尊重学生个性的基本点,充分把握学生之“材”的全面性。因材施教在《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中的解释是: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其核心意思在于强调要把学生的个性看作是教育的起点。那么,如何去把握学习者的个性呢?一般来说,我们因材施教的途径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品性等方面的特点。通过了解学习基础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制订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通过了解学习兴趣可以提供投其所好的教学内容,通过了解学生品性可以采取灵活的手段指导学习。这些普遍性的问题也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但在今天,通过这些方面的了解进行因材施教却远没有达到要求。现代的学习者在个性上更加圆满和全面,因此在考察个性特点的过程中必须面面俱到,否则就可能会产生消极后果。因而有人又补充性地提出了“因性施教”,要尊重男女性别的差异;有人提出了“因龄施教”,要考虑年龄大小的不同;还有人提出了要“因需施教”,要重视需求的差异;等等。通过这些方法来全面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总之,因材施教重视教育对象个性的前提没有改变,但在形成整体认知的过程中,要尽量保证个性特点全面性,为后续教育奠定基础。
其次,因材施教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个人才华,保证教师之“才”的可用性。教师是教育的主导者,没有教师,教育教学就无从开展,其重要性无须赘述。但一直以来,教师都被当作知识传播工具来使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样也就大大制约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在现代教育实践中,“教师将不再是作为中心,以知识权威者的身份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把学生作为中心,围绕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以帮助学生不断进步为目的,与学生商讨问题、解决问题”。[5]可见,在新型教育理念中,教师就是为学生发展提供必要支持的引导者和服务者。那么,如何发挥这一作用呢?问题的关键在于充分挖掘教师的才华,把最优秀的一面呈献给学习者,发挥其长处,做到因“才”施教。例如:有的老师善于搞科研,那么就可以安排在专业教学或科研岗位上;有的老师善于沟通交流,那么就可以安排在学生工作岗位上;有的老师善于事务性工作,那么就可以安排在教辅岗位上;等等。这就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在充分考虑教师专业、才能等方面的基础上,把每位教师都安排到最合适的岗位上,保证各尽其才。
再次,因材施教还要充分利用有效的教育资源,保证物资之“财”的效用最大化。教育不仅仅是教学双方就可以完成的事业,它还需要教育资源的积极作用。“教育资源是指教育经费、教育设施、教学与行政人员等一系列与教育有关的资源,是在教育过程中投放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6]教育资源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变速器,如果利用得当,就会大大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如果利用不当,就会产生消极后果。对此我们需要解决好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教育经费的分配问题,重点考虑区域之间以及领域之间的辩证关系,保证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二是教育物资的利用问题,积极贯彻教育公平的理念,保证各种教育设施的合理使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遵从实事求是的态度,一方面注意挖掘和利用既有的教育资源,杜绝浪费和不合理使用;另一方面要理性对待教育发展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忌。
由上可见,因材施教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具有了新的内涵,它不再是单纯的从学生个性特点出发施行教育的方法,而且产生了充分发挥教师才华、合理利用教育资源等方面的含义,成为了“因”学生之“材”、教师之“才”和资源之“财”三位一体内容而“施教”的新型教育理念。
三、如何更好地推动因材施教的实践过程
在明确了因材施教的新内涵之后,我们还必须进一步搞清楚如何更好地推动因材施教的实践过程。以其内涵为依据,我们可以大致从三个方面来落实因材施教,即因“材”择学、因“才”教学、因“财”助学。
因“材”择学,意即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理想的专业知识或行业领域,保证学有所成。学习者可以从兴趣、基础、特长、品性等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对于自己要学习什么内容做出明确认知,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因“材”择学是学习的起点,但关系到学习者的人生道路,至关重要。其中对“材”的分析是关键,也是做出最终选择的依据。对此学习者可以借助本人和老师双方的综合考量,以学生的取向为主,教师的建议为辅,形成最为合理的判断。
因“才”教学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教师要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特长进行教学,保证教育教学的内容言之有物、有理、有据。其二是指教育教学活动要立足学生实际,从学生个体的才能前提出发,给予有针对性的教学。因“才”教学是过程论,是决定因材施教效果的关键。在实施过程中,教育者必须进行必要的分析论证,对教师的“才”和学生的“才”有全面的把握,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因“财”助学指的是教育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既有教育资源的可用性,为教育教学提供必要的财力物力支持。随着多媒体等教学技术的普及,教育资源的重要性正在日益被凸显出来。作为外因,教育资源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丰富教学手段的灵活性,增强教学方式的吸引力,提高教学内容的说服力等,已经成为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以上三个方面各有偏重,但并非相互脱离,而是辩证统一的。首先,从内容上看,这三个方面分别从学生选择、教师教学和物资保障等环节上有所强调,指出了教育教学各方的职责和功用,体现了因材施教过程的全面性。其次,从逻辑上看,这三个方面有机统一,有了学生的因“材”择学,教师的因“才”教学才能更有意义,如果再辅以教学资源的助力,就会大大提升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所以说,这三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贯穿于因材施教的全过程。
因“材”择学、因“才”教学、因“财”助学虽然辩证一体,但要想充分发挥因材施教的作用,还必须充分依靠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和教师永远都是教学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教学实践者。一方面,学生要善于和老师交流,积极表达自我,让老师有充足的机会了解自己。这是因材施教的关键。通过这样的交流,学生的特点可以被老师所把握,就可以得到更具针对性的教育;另外,学生也可以通过反馈深入了解自己,可以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另一方面,教师要努力工作,积极展现自我,把个人才华运用到教书育人的工作当中。这是因材施教的重要因素,也是对学生因“材”择学的有力回应。只有通过这样的环节,学生才能在学习中得到想要的东西,才能使有所获的效果达到最佳。
四、因材施教新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由上可见,因材施教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具有了新的内涵,相应地,也产生了新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从理论上说,因材施教既是对儒家传统教育思想的传承,又是对当今“以人为本”理论的呼应,对于推行素质教育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和方法论意义。一方面,因材施教发端于孔子,贯穿传统文化几千年,是优秀文化成果的杰出代表。我们在此探讨因材施教,思考它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意义,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另一方面,因材施教强调教育要从个性特点出发,尊重受教育者的现实条件,这种思想与“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完全相符,可以看作是“以人为本”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可见,因材施教的思想合乎古今教育理论的价值诉求,是当今时代的应然选择,对于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素质教育是对传统应试教育的修正,是一种能力教育。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已经摆脱了大而全的学科教育模式,转而从受教育者实际情况出发强化个体素质的锻炼和提高,包括理论水平、能力培养、技能训练、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而因材施教就为实现这样的教育理念提供了重要指导。如前所述,因材施教要综合考虑教学双方以及相关设施的具体情况,这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前提。在此基础上,再按照因材施教的模式进行教育教学,就可以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可见,因材施教就是对于素质教育理念的实践模式构建,对于后者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和方法论意义。
从实践上说,因材施教既符合现阶段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又合乎个人的发展利益,对于繁荣我国教育事业大有裨益。一方面,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今天,人才的重要性已经充分显现出来。人才是创新的动力源泉,人才是科技实力的重要支撑,人才是国家软实力的杰出代表……这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因材施教由于其特有的作用机理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是国家人才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因材施教也必然合乎受教育者个体的发展需要,可以使受教育者在现有的基础上得到最优化的教育内容,有利于个人的成长成才。
所以说,因材施教符合当前中国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持。现阶段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多样化人才,既要有专业性人才,又要有技术性人才;既要有学术性人才,又要有劳动性人才。因材施教很好地契合了这一目的。它坚持个性化的教育理念,倡导教育教学因人而异,旨在最大化地发挥受教育者的潜能,实现各尽其才。可见,因材施教在人才培养方面不拘一格,各具特色,完全符合当今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五、结语
因材施教作为儒家教育思想的重要代表,在新时期具有了新的内涵、新的要求和新的意义。通过分析可知,因材施教的意思延伸是应时之需、必然结果,它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我们必须全面把握这种新变化,并把它转化成为我所用的方法论指导,服务于教育教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熹集注.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93.
[2]刘彦文.因材施教思想源流及其现代价值叹息[J].中国电力教育,2012,(2):3.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洪雪琼.孔子“因材施教”思想的演进及其启示[J].高教论坛,2011,(3):127.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过程中,形成了有教无类、师道尊严、身教重于言教、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发诱导、寓教于乐的教育方法,这些方法为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所以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方法,努力培养当代大学生具有社会担当和健全人格、有职业操守和专业才能、有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有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的“五有”人才。
1 有教无类
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其在《论语?述而》里说:“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次大改革,对后世影响深远。后来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中又说:“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他认为人性都是皆善,但由于每人所禀气质和习俗的不同而有善类和恶类之分,而且不论善恶,都可以通过教育而使其复于善,所以接受学生可以不分善恶的不同。
“当前,不同地区间教育差距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农村孩子上重点大学比例偏低,”显示出我国高校在招生上的不公平现象依然存在,依然不能做到对贫富家庭的子女一视同仁,这依然有碍于我们实现“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所以,传统道德教育方法中有教无类思想对当前中国教育现状仍具有指导意义。
2 师道尊严
《礼记?学记》中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可见,尊敬师长是尊师重道的体现。荀子说:“有师法者,人之大宝;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可见,这时荀子已把教师的地位提高到了很高的程度。
然而,当今轻视教育、轻视教师的思想依然存在,但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所以“全社会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
3 身教重于言教
“其身正,不令而行”,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这一教育方法始终也是我国道德教育的重要经验之一,在中国历史上,教师这一职业的地位可谓被提到了正民风、安邦国的高度,如《周礼》中说:“教职,以安邦国,以宁万民,以怀宾客”。
时至当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在旧有的体制还未完全打破,新的体制还未完全建立的过渡期,导致出现了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潮。所以在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中,教育者必须遵循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原则,秉持严格的师道,自尊自励,刻苦钻研,务必要养成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务必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以及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努力成为受学生爱戴的好教师。
4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这是孔子教学方法上的一个重要原则。据《论语?先进》记载,冉求胆小怯懦,而仲由则胆大冒失,对于两个人的不同性格特点,孔子采取了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冉求,孔子教育他做事要果断,不能畏首畏尾;对仲由,孔子则教育他做事时要三思而后行,万事不能贸然行事。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人数众多,而且每个人又有自己独特的品格和个性特征,再加上每个人的能力、志向、品德也都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5 循序渐进
孔子的学生颜渊感叹道:“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循序渐进式的教育是孔子施教中的一个重要方法,这一方法符合教学的客观规律。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只有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如果“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亦即如果杂乱地进行教学而不循序渐进,就会破坏教学秩序而不可整饬。之后,南宋朱熹和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王夫之等都发展了孔子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其实,要培养一个内圣外王的大学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并且只有坚持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才能达到其目标,这是教育教学中一个普遍的教学规律,是古代先贤教学经验的总结,教育者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教学原则。
6 启发诱导
这是孔子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据《论语?述而》记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聚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当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时,老师如果加以诱导,使学生能够用一隅推出其他三隅的话,那么到最后就能够完全弄清楚问题的本质了。在《礼记?学记》中又对孔子的这一启发诱导之法进一步发挥:“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亦即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明白道理。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引导、鼓励,而不应该强迫或压制,教育者只能起引路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这样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在教育教学中,受教育者是具有思维能力、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因此启发诱导式教育能够充分调动受教育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能够有效地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所以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种教育方法,坚决摒弃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7 寓教于乐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因材施教 课堂 课后反馈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为了更有效地提高高等教育受教育者的素质,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高等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不同特质的个体,如果我们在高等教育中充分重视因材施教,那么每个学生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充分发挥他们在智力、情感、性格、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优势,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就会很快地找准自己的位置。
一、因材施教的起源
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思想源于《论语》中记载的教育事例,在《论语·颜渊》篇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樊迟的资质较鲁钝,孔子对他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仁”;司马牛“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一个仁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仲弓对人不够谦恭,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颜渊是孔门第一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总之,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孔子对同一问题给出了4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又符合仁的基本概念。后人对其教育教学事例与思想进行了概括总结,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原则
二、因材施教的涵义
因材施教,指的是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之下,针对教育对象的性格、志趣、能力、原有基础等具体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1]。
材,指的是受教育者的个性特长、知识能力等。这里不仅包含“天生我材”的成分,也包含“孟母三迁”前后不同环境造成的人的不同的品性。尤其在智力才能方面更有他们各自的爱好和擅长。
因材,不仅表现出对“材”的客观差异性的了解和承认,而且充分体现了对“材”的尊重和以“材”为施教依据的正确态度。就是扬长避短,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上各种有有用的和杰出的人才。
施教,不是“施知”,因为它指的不是单纯的对受教育者交付或给予知识,而主要指的是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进行启发和诱导,使受教育者领悟,指导受教育者习得,而不是为受教育者包办完成学习,即孟子所说的:“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因材施教,是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而不是一般的可供随意选择运用的教育技巧或方法。
三、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存在困难的原因
在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存在着困难主要原因是我们的教育体制、教学模式、教学目的等因素导致的。
(一)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高等教育仍然是以统一标准答案考试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惟一标准,学生适应这种教学模式能获得较高的分数,因此使得这种教学模式在我国教学中的普遍化,导致因材施教难实施的现象困扰着我国的广大教育工作者。
(二)我们的高等教学仍然是以班集体为单位、以统一的教材和教学目标为条件进行教学,而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思想是从个体教育教学中得出的。我们把从个体教育教学中得出的教育原则用于群体教学,导致在教学实践中存在难以调和的局面,这是导致因材施教难以实施层面的原因。
(三)我们的教学目标存在过多的统一,比如统一的教学目标、统一的教材、统一标准答案,与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存在着目标上的矛盾。
(四)传统的基础教育中,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反映在高等教育中就是教师只重视讲课的速度和课程数量,而忽视了授课的内容和不同学生的特点。这是因为高校中原本就很有限的教师资源,教师又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中大量的课程。在这种情况下难免就会忽视了培养学生的个性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就很困难了[2]。
四、高等教育中实施因材施教的途径
如何进一步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精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让学生主动发展。因材施教的理论承认差异性。教育不能用单一的标准要求学生,而是要最大限度地鼓励和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第二,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是从整体着眼,来辨析个体差异,不是面向个别人的英才教育,也不是只挑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第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必须使受教育者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使有差异的个性达到一定共性要求。 进一步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我们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形式:
(一)课堂教学内容选取与教学设计控制。教材绝对不等于课程,教学设计也并非只是备课。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本身的价值,把课程视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4个因素持续交互的动态情景,课程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生长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教学内容选择当然也就应当注重对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4个因素的配合和整合[3]。统计学中的大数定理告诉我们:学生的成绩分布是呈正态分布:中等成绩的学生居多,而较差和较好的学生较少。因此,在课堂教学内容确定和设计时,我们应该结合中等学生的情况和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问题、任务和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思考、有所收获、有所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行探究形式的学习。
(二)课堂组织控制。在教学中结合课程内容,根据学生特点,采用讨论式、参与式和合作式的教学组织模式,能够为学生创造交际活动的条件和环境。可以将全班的学生分成多组,通过小组讨论或辩论的形式使学生开口说出自己的观点,各自举例证明自己的观点畅所欲言。作为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加以评价,并根据课文的内容从美学、价值观和人生观等方面加以正确引导,以亲切和自然的方式帮助他们讨论各种问题,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胆量,又在实际运用语言的情况下,潜移默化地、高效地提高他们相应的水平。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时间是因材施教的关键环节。
(三)课堂任务控制。课堂练习是培养学生动手和动口能力、训练学生思维方式、实施因材施教的又一关键的环节。通常是以问题为媒介进行练习设置,根据问题难易程度和涉及问题的多少可把问题分为基本问题和综合问题。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和能力等的差异,设计出不同的练习内容,并对不同学生的练习结果加以不同的点评,使不同学生的个性和能力都得到发展和提高。
(四)信息反馈控制。根据信息控制论,任何系统只有开放并加强其与外界的信息交流,才能不断取长补短,完善自我。在课堂教学中,加强信息反馈,尽量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才能达到因材施教。为加强信息反馈,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协商式、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的教学,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通过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讨论、提问、谈话、个别指导以及巡视练习等形式,尽可能使学生获得较多外界信息,然后存储、加工、运用这些信息。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反馈,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通过自我检测、自我认识,对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偏差、失误加以纠正和调节,实现自我控制。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察言观色,通过征求和听取不同学生的要求和建议及时捕捉反馈信息,进行教学调控。这样,不同的学生会接受到不同的信息,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信息交流、反馈过程中,使自己的知识不断增加,个性得到发展。
(五)课后互动交流控制。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大部分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时间偏少,教师上完课就很难再看到他们的身影,而在英国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互动时间占总课时的80%还要多。哈佛大学的老师,他们每个星期都要定时间和自己的学生聊天。老师要求可以谈论任何话题,可以涉及人生、价值观、生活等。导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洞察了学生的思想和个性特点。从侧面了解到了他的兴趣和知识构成,为老师更好的培养和发展学会做了准备。
五、结语
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下,正确处理传授学科知识内容与传授学习方法的关系,是尽可能实施因材施教的具体路径。不同的课程具有不同的学科知识内容,可培养不同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或创新能力的不同侧面。教师也可采用联想法、逆向思维法、列举法、案例教学法、故意混淆法等,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都可以成为因材施教的方法或其有机组成部分。方法存乎一心,各人妙用不同,用到最高境界便叫艺术,即因材施教的艺术。
参考文献
1.封平华.“因材施教”与因教施材——对“因材施教”原则的反思.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