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服装设计的基础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目前服装服饰设计类专业方向主要有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工艺等,根据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各中职校取舍有异。虽然专业上有不同之处,但是在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仍然有一致或相互关联的部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社会对服装设计人才的才能及水平有较高要求。第一学期造型基础知识和该专业的基础训练课程是服装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学习的。通常学生容易出现“重艺轻技”的情况,对于动手能力和与专业有关的实践活动不够太重视。有些学生对艺术和时尚等把握还不够准确,而且设计方面缺乏创新点,不够敏感,审美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不够重视,基础能力参差不齐,对本专业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认识。“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是该专业教学的基础部分,能够打破专业与专业之间的界限,为学生建立起一个将艺术和技艺结合起来的信息平台。主题式教学能够让教师和学生处在一种良性循环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课堂教育,引导学生学习设计。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听讲和课下的思考,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学习小组,小组内部进行与课程和设计实践等相关内容的讨论,加上课堂上的技能训练和课下的自主练习等,最终牢牢掌握课程的内容。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服装设计能力。
二、设计和规划教学课程的内容
“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是面向该专业学生的一类基础性课程,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将重点放在规划教学课程框架上,搭建起基础知识的逻辑结构。基础知识不同于系统知识,课程框架不必像系统课程那样紧密。看重服装艺术外在的表象,是一种非常片面的认识,忽略了服装设计技术的实践性和现实情况。合理规划教学课程内容,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设计能力,并且有效降低了服装设计各专业之间的差异。从另一方面讲,规划课程内容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专业的知识储备,形成正确的、与行业有关的就业意识。具体规划时,应该将知识内容中各章节的知识点纵向连接起来,首先要详细讲解服装设计专业中涉及的基础概念和重要的设计实例,除了讲解与服装设计有关的知识点,还应该包含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帮助学生搞清楚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划分重点和难点,逐个击破。课程内容规划和知识讲解能够把服装设计专业知识中艺术和技术知识板块结合起来。对于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点和未来要接触的课程,要形成系统的横向上的联系,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课程内容之间存在的联系和技术区别。更重要的是,课程规划应该立足于当前服装产业的行业发展形势中,帮助学生更加详细地了解服装行业的特点和职业环境,为学生树立起基本的行业认知和定位,确定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努力学习的方向,确保学生在有限的课程学习中掌握与自己职业定位成正相关走向的知识体系。
三、组织和实施教学课程
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时间有限,实施专业课程教学时,应该在有限时间内不断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知识的课程内容,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树立正确的努力方向和未来职业定位,将课堂上理论知识的积累和课下具体的实践活动有效结合起来。课堂上理论知识的讲解,重点在于基础知识的解析。讲解理论知识,要将其内容转化成更加直观和贴切的表述,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些知识内容则需要具体的实例支撑才更具说服力。讲解服装产业和设计领域有关课程时,应该搜集具备重要意义的典型事例,尤其那些对时代和行业有重要意义的例子,更应该着重讲解。当然,实例的选择应该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恰当选择本土化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加明确地了解地方服装设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等。还应该将最新的设计成果与实例结合起来,分析其中的设计背景、设计环境等,为学生展示产品的设计思路,剖析设计过程中涉及的重要元素。表象的实例介绍对学生的学习没有过多的帮助作用,要在分析实例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点和实践之间的联系、差异等,并提炼实例中的精华。为了保证教学结果,应该在课前就做好相关的知识引导,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如学校现有的资料素材、实验室和展厅等资源,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四、设计实践活动和实训
1.课堂实践和课后训练两手抓
“服装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内容并没有太大的难度,但想要完全掌握知识点并在日常实践和训练中活用,仍旧需要花费不小的精力。在“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要重视课堂实践活动,有效的、适时的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课程中的知识点,尤其是那些比较模糊的知识,比如服装设计中非常基础的点面等要素。课堂实践活动是一种梳理现学知识的训练过程,所以练习的难度不易过高,可以使用简单的题目让学生反复练习,而且练习应该限制在一定时间内,个人完成之后,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同学之间也应该进行互评。在教师的纠正和指导下,帮助学生掌握更加专业的知识内容,打破学生思维中的定式成分,开阔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是,课后训练应该具有一定难度,侧重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因为题目相对来说难一些,学生需要准备的时间也增加了,因此课后训练的数量不应太多,要将重点放在学生训练的质量上。安排训练时,可以根据服装设计基础知识的重点内容选择训练的类型和难易程度。训练过程应该在教师的监督下进行,这样才能保证训练的质量。
2.限定形式和自主形式同时存在
“服装设计基础”课程的实践过程和训练的可操作性非常重要,对课程的目标和课程最终的质量都有非常明显的影响。与课程相关的实践活动,应该在一定要求下制定,在一定条件和要求的约束下才能进行。在这种前提下进行创造性实践活动,才能更加贴合实际而又超越实际。自主形式的实践活动虽然对学生没有束缚,但是学生在审题过程中总是抓不到重点,虽然捕捉到具体的解题信息,但是学生不会筛选,在这个过程中许多时间就被浪费了。而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刚接触服装设计基础教程的学生群体中。面对这种问题,在设计实践活动初期教师就应该提前设定一个具体的目标,再根据这一目标,将知识点融汇在其中,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思考解决问题的答案。3.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不断引导教学任务是通过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并在遇到问题时能够顺利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知识,要在课堂训练上积极运用,还应该在课下进行自发主动的学习。学生接触专业知识的初期,还处在不会学习的阶段中,而且相关的专业知识积累比较少,经常出现拖拉的情况。有些学生没有做课堂笔记的学习习惯,有些知识点当下记得比较清楚,事后又会忘得一干二净。有些学生虽然记了笔记,但是课后没有及时整理,时间久了又都忘了。这种无效的或者效率低下的学习习惯,直接降低了学习成果质变的可能性。从接触这一专业基础课程的第一天,教师就应该提醒学生做笔记,并且在课下及时翻看笔记、巩固知识。在课堂训练和课后实践中,也应该梳理清楚解题思路,并将不懂的问题收集起来。做过的训练应该反复查看,每次翻看都是温习前面知识点的过程。对于出错的训练和实践活动,应该多花时间搞清楚。这些训练也是评价学生表现、评定学生成绩的重要指标。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专业课程教师的及时引导,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定与之能力匹配的学习目标。而且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服装设计基础”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而主题式教学能够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作者:龚烨 单位:江苏省射阳职业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蔡欣.主题式教学在“服装设计基础”课程中的改革与实践[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5,(2):167-169.
[2]郑彤.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方法与路径之解析[A].2016年4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
[3]梁成艾.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5)20-0048-01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服装产业不断地进行着调整和变革,在这一调整变革之下,职业技术学校和高校里的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也应该不断地作出调整和改变以适应服装产业的需要。培养综合型人才是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必须要走的道路。那么,该专业如何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呢?
一、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
在工作中,扎实的理论知识是进行实际操作的基础。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专业课程一般包括服装材料、服装英语、服装结构制图、服装缝制工艺基础、服装人体素描、服装设计基础等。其中,服装材料主要讲授构成服装所需的纤维和非纤维等材料的种类及特点;服装结构制图主要讲授绘图的工具、绘图的方法及服装面里的裁配等;服装人体素描主要通过对人体的基本结构、比例等进行讲授,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根据人体体型的不同而为各种体型的人设计出合适的服装;服装设计基础通过对服装色彩、服饰图案、款式等的综合讲述,使学生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常识,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对服装的审美能力。这些课程中的每一门在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课程中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因此每一门课程都要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让其在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现在许多面向就业的专业,学生在毕业以后,仍然无法进行实际操作,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因而,在对学生进行了扎实理论知识的培养之后,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可从两方面入手:
(一)在课堂中进行随堂操作和练习
老师在课堂中讲述知识的同时,可让学生通过折纸、裁布、绘图等方式进行随堂操作和练习。比如,在服装结构制图课中,老师在讲述绘图工具和绘图方法的基础上,可让学生自行绘图,在操作练习的过程中看看每一位同学所使用的绘图工具和绘图方法是否正确,如有不当之处,及时进行纠正。另外,在服装人体素描课中,老师可让学生为某一类特殊体型的人设计服装,设计可通过折纸、裁布、绘图等练习方式实现。
(二)多安排学生进行实习
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方面,光靠课堂、课后的练习是不够的,还应该多安排学生进行实习,比如到服装设计公司进行实习,即便是无薪酬的实习,也应该多鼓励学生去做,因为这样能大大增强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此外,还可安排学生多去观看时装展、时装秀,可从电视、网络上进行观看,有条件的话也可到现场进行观看,从别人的设计当中进行学习,受到熏陶。
三、培养学生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能力
市场经济下,每一个行业为了生存,都在不断地进行着变革和创新,只要稍微停下脚步,也许就会被市场淘汰。服装产业也是竞争极其激烈的一个产业,每一个服装品牌和服装类型要想在竞争中求得一席之地,就必须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既然服装产业需要不断地进行变革,那么与之相关的服装设计师也必须具备足够的创新能力。在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中,也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寻找创新的灵感。许多深受欢迎的时装,设计灵感其实都来自于生活,比如,城市的夜景、洁白的云朵、美丽的鲜花、涓涓的细流等;另外,许多文化衫也根据一些大型活动(比如,奥运会)而设计。因此,一定要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比如,观察大自然的色彩,观察某一个地区的文化现象,在观察和思索之后,大胆地将自己的所感、所悟记录下来,绘制成图像,形成灵感作品。其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可通过观看时装展、时装秀等实现。因为灵感是知识的积累,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之后,可多观看时装秀,从别人的设计中了解当下流行的是什么,紧跟潮流的步伐,也从别人的设计中获取设计和创新的灵感。
四、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如今,许多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不仅从业能力不强,而且与同事之间的关系不够融洽,团队合作意识薄弱,对待工作的责任心也不强。总的来说,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不够完善。据此,学校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首先要让学生牢固掌握服装设计与工艺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服装设计的技能操作上过关;其次要培养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培养其进行团队合作,学会与同事、领导友好相处。
参考文献:
[1]徐缓,刘琼.浅析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能力教育的三个层面[J].山东纺织经济,2009(3).
1.“图案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1.1调整教学内容服装图案是服装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艺术表现语言,服装图案与装潢装饰图案、广告图案、视觉传达图案、建筑图案的艺术内涵是一致的,基础知识与形式美法则也有共同之处,区别在于服装图案有着特定的装饰对象、用途和工艺要求。它是针对服装、部件、配件的装饰设计。服装图案的学习可以从图案的基础知识开始,掌握设计方法、规律、技巧,逐渐结合服装,进行相关设计。图案在服装设计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图案的运用能为服装款式增添新的美感,不同的图案能产生不同的服装的风格。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服装的要求越来越趋于个性化,图案的多边形正好适应了大众的需求。设计师进行图案设计时,除了要了解品牌的风格,还要了解当季的服装流行趋势。服装图案设计时,设计师在考虑形态、色彩、材质的同时,还要考虑到表现手法,表现手法能够赋予图案新颖的外观,服装图案的表现手法很多,常用的有印、染、手绘、刺绣、编织、扎染、蜡染、拼接等,随着新材料与工具的开发,新的工艺也随之产生,因此,设计师需要对各种表现技法有全面的认识,才能创造出完美的服装图案。根据市场需求,电脑绘图已经成为一项必备的基础技能,因此,图案设计课程中需要加入电脑软件的相关知识。1.2调整教学方法“图案设计”虽然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但在服装设计专业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桥梁。通过与学生交流,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于图案课程的认识与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一样,认为都是基础课,和服装设计并无联系。理论知识学习完毕,作业完成,就意味着图案设计课程的学习完成了。这也反映出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脱节,课程中没有进行很好的延续。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课程中的单独纹样、适合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边缘纹样、角隅纹样等按照形式骨架在纸张上正确完成即可。学生在课程中的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很难在图案设计中创新和突破。鉴于此,在课程讲授与任务完成中,尝试改变作业完成的形式,比如,图案的变形部分结合文化衫的设计进行,同时,利用主题性思维训练,内容有:(1)自然形态;(2)历史文化;(3)民俗文化;(4)文化艺术;(5)社会动向;(6)科学技术;(7)日常生活;(8)微观世界。可任选其一,自由发挥创新思维,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学生会积极地查阅各种资料,作品完成后,进行小型展览,课程结束后,还有很多学生意犹未尽,继续延伸进行鞋子图案设计、扇子图案设计等,对于这种原创设计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图案的色彩学习中,也抛开了传统纸张的限制,鼓励学生在相互在指甲上、在面部上做彩绘。由于各省经济发展与专业人才需求、生源质量与生源结构等方面的因素,本科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学生想法多、手工优;有的想法多、手绘差;有的想法少、手工劣;有的想法少,手工好;在“图案设计”课程教学中,不能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一律对待。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一方面,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欣赏图案作品和范例,开阔学生眼界,另一方面,根据服装设计专业特点,为了让学生了解最新的服装图案流行,上课地点也会由教室转为服装市场。1.3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图案设计在课程中大多以绘画形式出现,最终运用到服装设计中,还是要以成品形式结束。在课程设计时,让学生从最基本的纸张开始,通过添加型、减少型,做一些纸张的二次设计,逐渐过渡到学生到市场上收集最新的面料、辅料(如花边、各种线迹、亮片、纽扣、拉链、珠),进行面料再造。面料再造是一项创意性很强的面料设计,它的设计原理是以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和图案设计为基础的,是将立体构成的概念实施于材料的二次创造。从服装比赛赛事及服装业的发展来看,服装款式等的创新往往受到服装功能的约束。而面料的挖掘与再设计无疑为服装设计开拓了新的设计思路。面料再造可以是二维的,也可以是立体的,通过皱褶、重叠、压拓、编织、刺绣、绗缝、烫贴、打磨、镂空、抽纱等处理手法,使面料具有立体感。最后,把设计好的面料运用到服装上,很好地实现了图案设计课程与服装设计课程的衔接。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图案作品往往与市场脱节,学校做的用不上,企业要的不会做。学校方面,应为学生提高市场实践的机会。以学校的名义与企业进行对接,进行真实项目的训练。通过与客户的沟通交流、市场的调研、主题的创意性表达、设计稿的修改、成型,加深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创作实践能力,真正做到课堂和职场的对接。1.4加强电脑软件学习在服装企业,电脑辅助技术几乎渗透到服装设计、制作、营销等各个环节,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借助电脑来完成服装产品的设计开发工作,在服装设计院校,电脑辅助服装设计已经成为学生最为感兴趣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与传统的手绘技法相比,电脑服装设计具有高效、便捷、易于修改、显示直观等许多优点。电脑中的变形、修剪、相交、焊接、旋转等命令的灵活运用,可以产生图案的多种组合方式,以便设计师从中寻找到最佳表现形式;运用电脑可以快速完成图案的换色、上色过程,以便设计师从中找到图形与色彩的完美搭配。借助电脑进行服装面料、图案的仿真设计,能达到自然而逼真的设计效果。另外,通过电脑绘图,可以轻松自如地实现设计构想。因此,建议,开设“图案设计”课程之前,一定要先开设电脑软件课程(AdobePhotoshop、CoreIDRAW、AdobeIllustrator)。
2.结束语
图案与服装有机结合,可以丰富服装的造型设计语言,增添设计的情感因素,给人以新颖别致的视觉享受,提升服装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图案是服装设计的审美及造型设计的基础,是服装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服装设计专业“图案设计”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只有不断了解市场需求,了解专业特点,强调学生的创新型,因材施教,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作者:邢英梅 王竹君 王艳平 王萌 李婷玉 单位:安徽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关键词:基础图案 专业图案 项目实训 区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b)-0192-02
随着社会对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加大,高职院校更加注重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更加突出服务社会服务区域经济的社会责任。专业教学体系中对课程实践要求尤为突出,要求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熟练透彻。基于此特点,高职服装设计专业学生课程体系设置在注重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加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在具体课程教学中应更加注重教学理论点训练与整体综合实践训练的衔接。
1 图案与服饰图案
图案即图画方案,指某物在工艺处理之前的设计方案。其造型、色彩、纹饰的不同使图案表现出不同形式。
服饰图案是运用面料等材料和加工工艺进行服装服饰的纹样设计方案。所以它是材料和加工工艺分类图案的一种。因其服务对象是人,所以它的功能性和审美性特征尤为突出,同时应更加注重应用性和流行性。
2 服装设计专业中服饰图案设计课程性质地位
服饰图案设计课程是服装设计专业基础课,它是以服装美术为基础,以提高学生服装设计素质为宗旨,以图案设计学习、图案工艺制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础课程。在服装设计专业学生整个课程体系中先修课程为服装美术基础,后续课程为服装设计基础和专题设计,其主要任务为引导学生应用图案理论,指导技能训练,既能设计图案,又能运用一定的工艺方法制作服饰图案,提高学生图案设计的表达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所以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3 服饰图案课程教学实践
课程以提高学生图案设计的表达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和审美能力,关注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应用图案理论指导技能训练,既能设计图案,又能运用一定的工艺方法制作图案,全面提高高职服装专业学生整体艺术修养和审美素质,为服装设计表达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重要知识点包括形式美要素、图案的构成形式、图案基本知识以及服饰图案工艺表现和应用设计的掌握,课程难点主要是服饰图案的工艺表现。
课程整体思路采用“基础―表现―应用”三段递进式模块教学,通过项目任务学习从项目分析、设计到最终实现这一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技能,使艺术与专业技能并重,培养团队协作意识,为适应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内容设计如表1所示。
4 应用项目实例:以区域文化为设计素材创作T恤服饰图案
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项目实训法和启发引导法,通过设置不同形式课题进行针对性训练,使同学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综合考虑,不仅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而且锻炼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同时采用多种启发思维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从讲授、示范操作技能到指导学生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学生动脑、动手能力。
服饰图案设计课程以区域文化即泰山文化项目教学进行实践应用,体现两个方面内容:(1)基础图案教学:运用图案组织形式和肌理再现泰山文化;(2)服饰图案教学:运用特殊工艺处理在造型、色彩、面料的设计再造完成泰山文化在服饰中的转化。课堂作业如图1。
5 结语
高职教育教学中,为适应职业性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教学实施专业基础课程需更加注重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的紧密结合,可以通过地方区域文化特色项目展开任务练习,开拓创新思路,全面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素质和服务社会的职业使命感。
参考文献
[1] 丁金昌.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13(3):61-66.
[2] 安艳.美国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及启示[D].河北大学 2010.
目前,在中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中,虽然引入了校企结合的教学模式,按时其中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其中主要问题表现在[1]:①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十分的陈旧以及集中,但是对于企业来说,都是一些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这导致了学生在进入企业实践时,很多工艺流程不够了解,无法很好的进行实践学习;②在服装设计教学中,无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仅仅是单一的对学生进行教学,无法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③服装设计教学手段十分落后,很多中职院校在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时,严重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限制,服装专业无法再实际的教学中铺叙学生就业的真实性空间,影响了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2校企合作中中职服装设计教学多维结构的构建
2.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此背景下,对服装设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应掌握最新服装技术[2]。为有效开展服装设计教学,首先,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时刻充电,全面掌握服装领域的最新动态,学习先进技术与现代工艺,明确服装陈列规则,熟知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在校企合作模式中,为实现中职院校自身与企业单位的有效衔接,应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不断反思,通过实地调查、对外交流以及服装设计竞赛等活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另外,还应尽量创建贴近实际生产环境的教学情境,教师可深入企业合理提取写作素材,将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有效地融合到一起,将新型技术手段与现代工艺引入课堂教学。
2.2构建多维创新模式
服装设计教学也属于一门艺术教学,注重教学情境的营造。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其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指利用直观手段展现教材内容,以免因教材内容抽象而影响学生理解,缓解感性认知与理性认识之间的矛盾。将社会中的服装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境引入课堂教学,这是对服装教学中多门领域共同存在的具体体现,促进校企合作的发展,为相应实践活动指明重点内容与切入点,进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实践模式。并以此为基础,深入理解校企合作特性,准确把握中职学生的优势与能力,明确社会的实际需求,围绕理论知识学习、技能练习、实践项目仿效、实体孵化开展服装设计教学活动,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开发,重点培养自主分析与解决能力,冲破原有定向培养框架,活跃学生思维,提高思维效度。
2.3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化维度
2.3.1利用情充当载体的维度分析
因知识的学习依赖感官,为此,教师应通过情感来刺激学习欲望,增强求知欲。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应依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可行,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适当变换教学设计,即尽量让处于特定条件下的教学因素与活动可实现最优[3]。例如,因本校与当地一家企业合作,开发设计童装品牌,且笔者也参与了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较多的典型童装实例,这可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唤醒学生的儿时记忆,可有效刺激学生的创造欲望,并借助幻灯片进行渲染,教学效果良好。
2.3.2利用境充当载体的维度分析
课堂教学是一个深化理论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过程。如何利用有效的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们的创造力是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内容。教育教学活动应参照企业未来发展要求,合理计划今天功能。服装设计教学课堂急需独具特色、新颖的情境,并以此充当载体。教师应参照培养目标,有效融合项目要求。在系列装搭配教学中,利用童装品牌设计中的成品,以供学生观摩、参考。此种换位参与的教学模式可既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还能使其冲破教材束缚,启迪学生思维,不断超越。
2.3.3多维结构实践
在中职服装设计教学中,旨在通过多维机构的构建,形成逐级训导,以此来提高教学水平,有效融合教育途径与过程[4]。在基础知识学习环节,主要讲解与服装设计相关的理论知识,此部分的学习可为服装设计奠定基础,它是建设服装设计环节的主体结构、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的有效途径;在专业技能练习环节,参照企业成衣设计原则,着重进行款式以及成衣造型等方面的练习,强调高效性,采用讲练结合等多样化的练习方法;在项目仿效环节,依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参照现实生活中的代表性产品开展设计学习,组合多种项目充当教学内容,冲破原有学科架构的束缚,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项目教学;在实体孵化环节,在综合分析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在校园内部构建自营品牌与独立的营销场所,改进现有教学载体,并以此为基础,研制孵化多样化的教学功能,为企业的生存经营提供有效的设计方案,还可增加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增强学生的能力与素质,进而合理衔接理论设计和社会销售。
3结语
[关键词]服装立体造型设计 知识模块教学 实践教学平台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邓玉萍(1968- ),女,广东新会人,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服装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民族传统服饰与服装研究。(广西 南宁 530021)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3-0134-02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带来服装消费者品位的提升,驱使国内服装行业企业对服装产品设计和服装生产工艺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服装设计类学生的专业水平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成为学校的使命。实施“服装立体造型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创新,提升学生包括专业技能在内的各项综合素质,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一、课程教学目标与定位
结合学院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的办学定位,作为专业核心课程,“服装立体造型设计”课程定位于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理论技能强、创作能力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着眼于培养具有服装设计与工艺、服装面料设计等专业核心能力与相关知识,专业技能强、创新能力强、学生综合素质高的实用型服装类专门人才,使培养出的学生能够胜任服装造型设计、服装相关企业管理、服装类教学专业岗位等。本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主张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项目并重,既要培养学生服装立体造型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步骤和规律,锻炼学生的服装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更要激发学生服装领域的创造设计潜能,提高学生服装设计相关的实践能力,使得学生的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获得显著提高。
二、教学改革与实践创新的实施
1.构建三大知识体系模块。知识模块教学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它按照某个原则或需要将课程的主要内容组合为一个个独立的知识小模块。小模块内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独立性,甚至是一个自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实时地调整,增加或删减知识模块,最终实现教学内容的差异化与个性化。为了使培养出的学生更具有市场适应性,满足越来越多样化的人才市场需求,在“服装立体造型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应适时地引入知识模块教学,增加市场需求与学校教育系统的供需匹配性。
“服装立体造型设计”课程的应用性非常强,是链接社会企业的重要载体,引入知识模块教学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本着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综合分析课程培养目标与不同阶段学生动手能力的基础上,将本课程的知识体系大致分为三个重要的知识教学模块,即服装立体造型的结构设计、服装立体造型的装饰设计、服装立体造型的应用设计。每个教学模块都有其丰富的知识内涵,包括多个章节的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章节都必须明确教学目的、重点、难点、知识点、教学实践、教学方法、教学用具等。下表给出了该课程的三个主要教学模块及其章节知识体系。
2.搭建实践性教学平台。作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点,实践性教学的开展以“产、学、研、赛、展一体化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实质上就是项目研究、理论学习、设计比赛、服装展示等各种方式融合在一起来开展实践性教学。将服装结构、材料、工艺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主要以各类项目为载体,比如设计虚拟服装设计项目、参与或组织服装设计比赛、引进企业实际服装科研项目等,这样有利于促进对服装立体结构设计理论课程的理解与深化,对服装设计制造与展示等环节的掌握。
实践性教学平台主要分为校内实训平台与校外实训平台。(1)校内实训平台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性平台。“服装立体造型设计”所在的服装艺术设计系对该课程的设计实践性教学极为重视,在硬件配置方面建设了各类实验室,如服装设计实验室、服装摄影实验室等,并配备了30套服装CAD软件、各类用途的缝纫设备及相应的人台等基础设施。这些硬件设施方便了教师多样化教学教研活动的实施与开展,为多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基础。与此同时,在多媒体教室与各类实验室内,以及学生宿舍和家属区,学校配备了校园宽带网,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师生在网上的交流与沟通。教师可以在家里指导学生进行设计与实践,学生借助网络资源更好地进行设计实践。更为重要的是,鼓励学生用好这样的平台,积极参与企业项目、参加国内外各种服装大奖赛等,使学生在服装设计与展示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训练,扩大他们的设计视野。(2)在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方面,服装艺术设计系与广东佛山奥丽侬内衣有限公司及北海满氏文体传播有限公司合作,创建了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服装系的校外教学实践基地。该基地采取开放式管理的模式,配置专门实验人员与兼职实验教学指导教师,聘请服装行业中的高级专家与任课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它为本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学生能够真实地参与企业运作流程,能够更为有效地提高学生能力。该基地的建设为该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提供了稳定环境,为实践性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保障。此外,我系也与其他一些中小型服装企业保持了长期性的合作。这些校外实践基地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保障课堂实践教学效果提供了基础。
3.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作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多种教学方法显得非常必要。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一般而言,教学大体上分为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部分,每一部分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主要运用知识传授教学、同步示范教学、互动式教学等。知识传授教学侧重于课程理论知识的传授,结合多媒体教学工具以相关案例分析的方式将理论知识系统地讲授给学生,使得学生深刻理解课程知识;同步示范教学则侧重于教师的示范作用,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知识模块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操作示范,给学生直观的感受,有利于学生理解与记住服装立体造型设计的操作步骤与方法;互动式教学则强调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要避免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式灌输式教学,以激发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并强化相关知识。
实践教学则采用设计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等方法。设计实践大体上可以采用以下方式灵活进行,如有针对性地引入虚拟性服装立体造型设计;将学生融入教师的相关科研项目中,培养他们的服装设计创新思维;以企业服装设计项目为纽带,让学生有效参与到实际服装设计的操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参加服装设计大赛,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通过与兄弟院校的交流来提升学生的设计视野。社会实践重点给学生创造机会参加服装类企业的产品会、服装面辅料行业展示会等,带领学生参观各类服装企业,使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与流行趋势,拓展学生的视野,实现学生专业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教学改革的特色与实践效果
教学改革特色体现在“产、学、研、赛、展一体化教学”五个方面。“产”即依托服装艺术设计系的校企合作项目,为本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提供基础,将企业的品牌产品开发设计项目引入到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实践性学习机会。“学”突出理论知识传授方面的自主性学习,结合示范性教学、互动式教学、小组探索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研”以教师的科研项目为载体,吸引学生参加到其中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设计水平和创造能力。“赛”即通过开展“以赛代练”活动,将服装设计比赛引入课堂,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鼓励学生积极地参加各类服装类设计比赛,在与同类专业院校的竞争与交流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展”即服装设计作品的展示。作品展示将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空间展示能力、整体舞台造型能力等综合知识能力以及沟通与交流能力、团结合作精神等。
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创新后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课程体系建设与学生能力提升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教学改革与创新,“服装立体造型设计”的课程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具体而言,优化了课程内容,即按照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了教学内容,将其分为服装立体造型的结构设计、服装立体造型的装饰设计、服装立体造型的应用设计等,课程知识体系更加完善,涵盖了基础模块教学、专业模块教学和应用模块教学等服装立体造型设计的三个关键板块。同时,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层级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以自编教材为基础,联合服装艺术设计系主干教师共同开发了适合“服装立体造型设计”课程的教学课件。另一方面,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通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结合校内外实验教学基地,在强化学生有关服装立体结构设计原理和方法等理论知识的同时,使得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综合设计能力等获得显著提升,无论是专业理论还是服装设计实践都切实得到了提高。在各级各类服装类设计大赛中,我院培养出的很多学生都获得了全国性的奖励。毕业生坚实的理论基础与较高的实际动手能力获得了行业企业的一致认可。
四、结语
作为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服装立体造型设计”课程改革需要持续的推动。本文阐述了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课程定位,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该门课程的三大知识体系模块、搭建校内外实践性教学平台、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等手段实施课程改革,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课程知识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学生综合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陈耕,李筱洋.对高等职业师范院校服装设计教学的实践性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4).
[2]黄志青,吴红.服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4).
[3]梁军.服装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5(3).
[4]刘小玲.对高职服装设计教学的探讨[J].艺术教育,2008(8).
关键词: CoreLDRAW 服装设计课程 教学方法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从事艺术相关专业的人来说,电脑技术与艺术创意一个都不能少。电脑美术设计现已广泛应用于出版、印刷及其他行业的辅助设计。电脑技术表现设计艺术,设计艺术需要创意,三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电脑技术是表现手段,比起传统的手绘表现方法来得快捷、准确、美观。
就服装领域发展而言,在技术层面,如制版、推板、裁片、机绣等某些环节里,电脑辅助制造正在全面代替手工及半自动化制作,使服装制作避免了人为误差,更趋完美、规范。然而在服装设计领域里,电脑辅助设计的引入与推进相对来说比较缓慢,甚至可以说电脑辅助设计的整体水平滞后于服装生产领域。
服装设计专业特色浓厚,理应肩负起培养服装应用型人才的重任,积极推进服装电脑辅助设计教学的进程。
一、CoreLDRAW在服装企业中的应用现状
CoreLDRAW作为世界一流的平面矢量绘图软件,被专业设计人员广泛使用在平面设计、VI设计、插画绘制、产品包装、效果图制作等行业中,熟练掌握CoreLDRAW软件应用技术,可以独立完成一幅作品从设计、构图、草稿、绘制、渲染的全部过程。在服装行业中的服装款式设计、图案设计和服装的面料设计等方面,CoreLDRAW的一款常用的绘图设计软件,使用CoreLDRAW绘制款式图比手绘更容易表达服装结构、比例、图案、色彩等要素,服装款式图主要目的是为了更直观地表达设计意图,使服装款式更接近成衣的效果,这样版型师和样衣工人也更容易了解和制作服装。
近年来,一些国外企业服装设计人员在图案设计、服装效果图绘画、款式工艺图绘画、包装效果图设计时,运用Photoshop软件和CoreLDRAW软件,综合两种软件的强大功能后,应用于服装设计之中,使设计周期缩短,工作效率提高,节约成本,令设计有更多的尝试。
目前我国的服装企业设计人员已经从设计资料中获取此类设计信息,但都处于摸索、研究阶段,只能在网站、论坛和个人的博客中看到只言片语,不系统、不全面。服装专业院校的主干课都未开设此类课程,学生也只能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中从头学起,与企业需要的能直接为企业提供帮助的人才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将CoreLDRAW软件应用到服装设计课程中是现代服装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新要求。
二、CoreLDRAW教学的特点和要求
1.教学定位
CoreLDRAW软件在服装企业中主要运用于服装款式设计、线迹、面料和质地图案等细节,更接近成衣效果,是辅助、完善服装设计的一种手段和工具。从事设计的工作人员对服装现代化设计的要求,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软件操作技能和快速反应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在服装教学中不断培养满足这种需求的人才。
2.教学要求
为推动我国服装设计软件的快速普及,服装专业的设计教学还需加快改革。应与企业合作,建立完善的教学硬件环境,为教学创造必备条件,在教学模式上采用多媒体、上机实践等多元化方式,将理论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并加强专业教师的培训。教师应主动去企业中了解企业的需要、发展动向,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竞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CoreLDRAW教学方法
教师思路要清晰,能够不断创造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1.精心策划教学课程
CoreLDRAW服装设计要与服装画技法、服装制图、服装工艺等课程协调进行。要提高学生的电脑设计水平,必须进行大量的平面款式图、结构图的绘制练习,而这些是建立在一定的手绘功底、制版、工艺制作能力的基础上的,同时对软件操作熟练,才能够进一步深化本课程的学习。
CoreLDRAW教学过程一般可分为基础知识学习和综合实训两个阶段。应当根据服装专业的教学进度来确定课程所在的学期,与相关专业课程紧密联系,不能脱节,要根据课程的学时数制订详细的授课计划,合理分配学时,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手抓的同时,突出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在授课计划中,应当采用本校教师与外聘专家相结合的原方法进行教学。并且要相对集中排课,因为完成一次CoreLDRAW设计作业,一般都需要较长的时间,需要多次上机才能完成。
2.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出色的动手能力是服装专业学生,CoreLDRAW教学必须强化这种能力的锻炼。例如:在CoreLDRAW中设计一款T恤,与实际手绘效果之间毕竟不同,服装设计款式图中CoreLDRAW应用的主要目是更直观地表达服装款式,更接近成衣的效果。其中线条的表现也有不同的含义,实线表达服装的结构分割,虚线表示为线迹,粗实线主要起到区别作用,服装款式的比例、结构线型的弧度是否合理,通常是靠经验和感觉而非公式判断。因此,在熟练掌握CoreLDRAW软件使用技巧的同时,需提高手绘能力。定期举行服装电脑设计大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学生的操作习惯,并大大激发学生的职业竞争意识。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除了掌握必要的手绘与电脑软件应用技术外,学生还要深入了解服装趋势的变化和发展,熟悉各种服装工艺,扩展眼界,常去一些高档服装商场,多看流行时尚网站和时尚杂志,等等。学校增强与企业的联系,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在校内开展设计、构图、草稿、绘制、渲染全过程的练习;其次,带领学生到企业中参观实践,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最后,把实训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成立服装工作室,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
运用CoreLDRAW软件设计服装从狭义上讲,只是一种工作而已,但对很多服装专业学生来说,可能是终生的职业。为此,学生要领悟CoreLDRAW软件的内涵,掌握其应用技能,为将来能在企业生产中大显身手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尊敬的先生(女士):
您好!
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自荐书,我将在您的审视中接受考验,以获得在贵公司工作的机会。
我是盐城工学院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我校虽不是一流的名牌大学,但学校有很强的师资力量,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冯健亲教授、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诸葛铠教授、李超德教授,南京艺术学院何晓佑教授、南京理工大学张锡教授等多名专家为为我们设计艺术学院兼职教授,中国著名服装设计大师王新元也经常为我们讲座讲课。倪要武老师、陈月江老师曾在服装比赛中获得金银奖等等。在校期间,我完成了多门服装设计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了服装设计有关的专业技能。我喜欢服装设计,并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注重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我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比较强,对服装、色彩感觉不错,在服装设计课程上多次获得高分。积极上进,学习勤奋刻苦,多次获得奖学金,通过了江苏省计算机壹级考试和国家英语四级考试,对PHOTOSHOP、COREDROW等计算机操作比较熟悉。集体观念强,团结同学,性格开朗善于与人交际,曾获大学生记者团“学生宣传工作先进个人”....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我深知四年的大学生活所奠定的只是走向社会的基础,在未来我将面对着极大的挑战。但我会以实力和热诚的心面对这些挑战,从中吸取经验,丰富自我,从而更好的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希望能在贵公司胜任服装设计助理、设计师等所学专业方面的工作,学以所用。 我愿意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虚心尽责、勤奋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竭力为公司的发展添一份光彩。
祝您工作顺利、祝贵公司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中职生的学习能力不强,视野狭窄。因此,大部分的职高学校把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的就业方向定位在工厂的第一线。时代瞬息万变,可是我们的教材过于陈旧,还是在用十几年以前的教材,这就与时代接不上轨。许多版型已经过时,许多公式工厂已不再用,甚至教材的不严谨出现了很多错误,容易误导学生。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缺乏较强的实践能力、变通的设计思维与敢于拼搏的实践创新精神,因此他们很难适应服装行业瞬息变幻的发展趋势,与社会对综合服装设计人才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教师与工厂接触不多,培训机会少,与时代接不上轨。大部分教师用大学所学的知识和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教学。而对现在的工厂采用的是什么机器,什么样的打版方式并不了解。在授课的过程所教授的款式已经过时跟不上发展。广大教师没能就服装市场的行业需求广泛设置多层次与重点突出、优势明显的特色专业教学结构,使人才培养的多样性难以开展,造成了教育资源的失衡发展与严重浪费。服装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它的学习重点是技能学习,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由于教学设备与企业里的设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企业里许多设备学生都没有见过,学校也无法模拟工厂流水线生产操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水平的发挥,也影响了学生进入社会后的就业。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探讨
(一)明确服装专业的中职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有针对的教学
在读书期间做好学生就业引导,不可给学生过高的期望,以免就业后理想与现实相差太大,造成过度的心理落差,无法在企业工作下去。本专业应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职业能力,面向企业单位,从事基层服装制作、服装设计等的工作人员,具体要求如下:1.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其中语文、数学应该接近普通高中水平,英语、计算机应用达到中等职业学校等级考试一级水平。2.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具有服装制作、设计、服装CAD制版等基本技能,达到设计、鉴赏能力的共同提高。3.身心健康,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与自我调节能力。
(二)开设多门课程,但培养目标明确
中职生需要学习的课程有服装设计、服装工艺、服装结构制图、服装材料、服装市场营销、CAD、CORELDRAW、服装生产管理、服饰搭配、美术设计基础等课程。但是要针对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进行有目的的教学。依据中职生的特点,突出技术方面的,而不是设计方面的课程。
(三)注重教师的培训
面对目前中职服装设计专业师资匮乏的现状,我们应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教师创造更多的行业交流机会,通过定期聘请行业知名设计师来学校讲座,令教师更多地参加行业内组织的各项交流比赛与成果鉴赏会,使教师走出课堂、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汲取成功的设计理念与经验,在不断充实自我、丰富自我的同时构建起一支专业理论知识扎实、雄厚,专业技能强劲、全面的“双师型”服装设计教师队伍。
(四)多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实习
充分利用好学生寒暑假的时间,让学生从课堂中走出来,进入企业,提前熟悉企业的现状,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以免理想与现实产生冲突。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专家到学校讲座,使我们的教学紧紧与企业生产相联系,与市场相挂钩,使学生对企业的现代化生产方式有较深入的了解,使其毕业后就能很快适应企业的用人要求。
(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职业能力。一般能力主要表现在:政策和法律意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交往合作能力、身体健康等方面。职业能力要求学生具有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吃苦耐劳的职业道德,具有不断探索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具有效益、市场、竞争、风险等观念。服装不仅仅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消费品,更是一种文化理念的传承,凝聚着不同国家、不同人们对文化的不同理解与综合的审美意识。因此,服装行业的发展水平象征着一个国家的文明水平,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只有促进学生内外兼修,才能最终体现中职学校服装设计课程教学的真正内涵。另一方面,我们还应大力促进校企联合,与校外企业建立一种长效的合作机制,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广泛创造实习机会,促进学生尽快掌握综合的设计实践能力,并为合理舒缓目前我国服装市场设计人才紧缺的矛盾做出贡献。
作者:黄志军 单位:皖北经济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潘海燕.2009-2010中国服装行业发展报告[M].中国纺织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