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麻雀屠格涅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今天,天气闷热,像夏天一样,可老妈非要我去让人扛米上来,母命难违,我只好出来。
在我家楼下,有很多麻雀,成群接队的来玩,我一过来,它们又成群的飞走了,可今天只有一只小麻雀,他可能还不会飞,我走近看了看,它像一个小毛球,蜷着身子,颤抖着,很害怕的样子。我说着:“别怕,别怕!”边把他捧起来,放在手心上,它也只有手心大,它的羽毛还没长好,全身都是白的,只有背上的几个小点点。我开心极了,这是第一次和麻雀这麽近,我正玩着它,忽然一只大一点的老麻雀飞到我的脚边,小麻雀立刻叫起来,我想有可能是他妈妈吧,可是,是什麽勇气让它面对我这个庞然大物这麽勇敢?是母爱!我蹲下身,老麻雀动了一下没有飞走,我放下小麻雀,小麻雀就立刻扑到老麻雀身上,老麻雀叫了几声,带着小麻雀飞走了,好像表示感谢。我想起了屠格涅夫的《麻雀》最后一句。
爱,我想,比死和死的恐惧更加强大。只有依靠它,依靠这种爱,生命才能维持下去,发展下去。
母爱像纯洁的荷花,母爱像浓郁的桂花,母爱像热烈的玫瑰。
荷花是雪白的,白中透红,它是多么的纯洁,具有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精神。母爱也一样,不管这种爱的给予者是低贱还是高贵,她们付出的母爱都是真挚而纯洁的。我的母亲并没有一个好的工作,身份也不高,但她同样用母爱的甘露浇灌着我??常常提醒我安排好学习时间、注意锻炼身体……这些关心的话语,这些真心的鼓励,这些诚心的教导,不就是母爱的体现吗?还有一次,我到同学家里玩,那同学的母亲是工程师。我到了他家,发现他们母子俩正讨论着数学问题,那学富五车的母亲还时不时引导儿子思考难题??这不又是另一种母爱吗?母爱就像荷花那样纯、那样真。
桂花很小,但它点缀了每个角落,其香味更是影响了整个花园,甚至城市!在大街上,妈妈们陪子女挑选着喜爱的商品;在家里,母亲可能在照顾生病的孩子或在与孩子谈谈心中的烦恼;我家院子里,也偶尔会看到母亲们在教孩子走路、与孩子玩耍……只要留心发现,我们就会知道母爱是无处不在的,那浓郁的气息在社会里酝酿,使人间充满爱的香浓。这种香浓让我们感受到“桂花”的浓、鲜和无处不在。
玫瑰那火焰般的红似乎是燃烧着的,它的热烈,就好像那温暖,那红火的母爱;玫瑰上还带着些刺儿,让别人无法折断,表示母爱是不可摧毁的,它始终有一层坚硬的外壳。正如屠格涅夫的《麻雀》一文所描述,麻雀妈妈为保护自己孩子的安全,挡在猎狗面前,那永不示弱的母爱终于把猎狗“击退”。毕淑敏笔下的母狼也有一种热烈的母爱。母狼牺牲自己保住了孩子,她心中的爱是热烈的,是燃烧的,它燃烧了自己的生存希望照亮了孩子生命的前程!母爱——一朵热烈的玫瑰。
母爱像花……
若生为幽草,我当萋萋而摇绿。
如果是小草,就不要羡慕大树的伟岸参天,你依然可以长成一片翠绿;如果是
麻雀,就不要羡慕雄鹰的搏击飞翔,你俨然可以在枝丫见寻找快乐;如果是小溪
,就不要羡慕大海的惊涛拍岸,你依然可以在山涧自由流淌。生而为人,就不要
羡慕别人的天赐良机,做回自己,给自己一方蓝天。
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似乎成为了画界不可逾越的高山。若可以模仿,必
定邯郸学步,但是齐白石之后,又有多少虾随意舞动于清波;徐悲鸿之后,又有
多少骏马任意奔驰出一卷平川。我们要做的仅仅是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风采。
如果生活是一座壁立千仞的高峰,走好自己的路,就算无法登上顶峰,也可以
在峰回路转中体会途中美景,又何必为登顶不成而惆怅。撒哈拉漫漫沙路上,曾
留下三毛无悔的足迹,她的生命宛如万里黄沙中一眼微笑的井;龙门前佛古色古
香的遗迹中,曾留下席慕容无悔的依恋,她的生命千百年站成的一棵树;阿里山
日月潭秀山丽水的风光中,曾留下林清玄无悔的记忆,他的生命宛如一片飞上蓝
天的白云……只有敢于展现自己,只有敢于在自己的蓝天下振翅高翔,生命才会
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作家屠格涅夫曾说,要找出自己值多少,那是别人的事情,重要的是做好你
自己。你不比一颗星暗,不比一棵树低,天生我才必有用,别人可以胸怀“直挂
云帆济沧海”的宏图,我们却可以拥有“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美景。诗人说过,
我是这个土岗子上最出色的麦子。是啊!不比羡慕别人的辉煌,勇敢表现出真实
的自己,你就是最棒的。
也许诞生了马拉多纳的足球场上嘴也不会有这样一位足球天才,但是在那里依
然可以有更多无名的球员,他们不为挣得如马拉多纳般的荣誉,只为挥洒青春无
悔的汗水而尽情奔跑;也许柏拉兔的雅典学院再也不会有这样一位思想家,但在
一、机智——让教学随机应变
在编写屠格涅夫《麻雀》一文的教案时,我看到教参上有这样一个环节:边读边想象文中的画面。
1.猎狗跑在我前面。
2.小麻雀被风刮下。
3.老麻雀准备与猎狗搏斗。
4.猎狗后退了。
教参上建议教师用简笔画再现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师生一起进入课文的情境。因本人画图水平有限,怕在学生面前丢丑,决定略去这一环节。在课堂上,我突然灵机一动,改为指定四名画画较好的学生上黑板分别画出四幅图。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浓,积极性更高。学生在评画的过程中联系课本,理解了课文,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机智——让教学顺水推舟
还以《麻雀》一文为例,文章讲到老麻雀从没有危险的树上飞到有生命危险的地方是因为有一种强大力量的作用。我便问学生:“这种力量是什么?”其中有个学生说:“是老麻雀对小麻雀的母爱!”这时,我忽然想到了一位特级教师上公开课时的故事:她在归纳《麻雀》这篇课文时说:“本文赞扬了老麻雀对小麻雀伟大的母爱。”当时,有一名学生站起来发问:“老师,你怎么知道老麻雀是母的呢?课文里没说呀。”那位老师当场被问住了。于是,我灵机一动,决定来个倒打一耙。我把“母爱”二字板书在黑板上,然后问道:“文中好像并没有说老麻雀是公是母,你们怎么知道它是小麻雀的妈妈呢?”同学们一下子愣住了,赶紧又去看书,可是仍找不出证据。这时,有一名学生小声说:“要是爸爸,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可能不会飞下来。”我听到了他的话,先让同学们就他的看法进行了一番讨论,然后总结说:“你们可能觉得平时妈妈比较关心你,而爸爸对你比较严厉。可是爸爸同样爱你!当你遇到危险时,他也会不顾生命危险去救你的。”借此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可是提出的问题——老麻雀到底是公是母,还是没有解决。于是,我就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课外书上读到的有关知识,来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让学生明白动物的幼儿一般由妈妈抚养长大,所以老麻雀很可能就是小麻雀的妈妈。你们的理解是对的。只是希望你们以后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多动脑、多思考,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一个个情绪高涨,积极发言,完全被课堂所吸引了,学习效果甚佳。
三、机智——让教学峰回路转
在语文教学中,常常会有一些学生的回答超出教师的预设,却由此带给教师以教学灵感。教师不妨以此为切入口,变换角度,顺着新的思路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往往会出现“山重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学情境,给人一种峰回路转的感觉。
在教学《欢乐的泼水节》最后一节时,许多学生都陶醉在泼水节所营造的欢乐气氛中。突然有一位学生问:“老师,现在地球上的水资源越来越少了,傣族人民过泼水节要泼掉许多水,这不是在浪费水资源吗?”这一问题显然出乎大家的意料,课堂的气氛和教学节奏立刻就被这“不和谐”的音符打乱了。我愣了一下,马上对这位学生大加称赞,并请学生再读全文并思考:泼水节这一天人们为什么特别高兴?这里的“水”到底有什么含义呢?一石激起千层浪,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学生最后明白了这清洁的水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资源,而且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它象征着尊敬、友爱和祝福。他们相信,虽然傣族人民生活在水量充沛的热带雨林地区——西双版纳,但爱水的民族,肯定最懂得水的珍贵。短短的五分钟的讨论,使学生受到了一次民族文化的熏陶。
四、机智——让作业推陈出新
一、巧语过渡,应对意外
请看张老师在讲述屠格涅夫的《麻雀》一文时的片段:
师:坠地的小麻雀眼看就要葬身猎狗之口,生死关头,是老麻雀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了自己的孩子,这是一种什么爱?
生:母爱。
师:是啊,母爱最伟大――
忽然,一学生举手问:文章中并没提到这只老麻雀是母亲啊,为什么不能是父爱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议论纷纷。张老师望了望同学们,微笑着说:“这位同学真是善于思考,下面咱们再读一遍课文,看文中是否有我们想要的信息?”
重读课文后,学生们纷纷摇头。张老师稳定了一下情绪,微笑着问:“既然文中没透露老麻雀是母亲还是父亲,那这种爱应该是什么爱呢?”
学生们纷纷发言,有一个学生答道:“老麻雀表现出的是一种亲子之情。”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张老师走下讲台,握住那个回答问题的学生的手说:“是你让我们离真理更近了一步。”
张老师用巧妙的语言把问题重新过渡给学生,让全体学生一起思索,寻求答案。这样做不但培养了学生学思结合的学习习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给学生口头交际能力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真情激励,兴“风”作“浪”
课堂中,教师面对学生的发言,不假思索,无所用心,或以含糊不清的“哦”“嗯”来回应学生的精彩发言,或者只会一个个地点将,漠视学生的发言内容,不但培养不了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还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激情。如《和妈妈说说心里话》的习作课上一位教师的表现:
生1:妈妈,我总是惹你生气,我们总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我知道自己没有成为你想看到的那个人。女儿总想找机会向你道歉,却总好像说不出口。
师:嗯。谁再来说?
生2:妈妈,每当我放学回到家,第一眼看到的是您那关切的眼神和热气腾腾的饭菜;每当我最无助和灰心的时候,是您鼓励了我,才让我有了信心……
师:哦。谁还想说?
面对学生这样真情的陈述,教师只有以同样真情的激励,才能保持这种激情,产生良好而稳定的后续效应。教师该怎样真情激励呢?比如第一个学生发言后,可以这样说:“我听到了一个女儿心跳的声音,作为老师,我真的很高兴,我想,你妈妈如果听到了你的心声,眼睛也一定会湿润的。谢谢!”再如听到第二个学生叙述后,教师可以这样点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怎么也无法报答的,但只要有感恩之心,有报答之行,就应该赞赏。从你的发言中,我看到了一颗赤诚的孝心在闪亮。”
三、批评得当,暗渡陈仓
笔者在批阅作文时,发现小明的作文有明显的抄袭痕迹。于是把他请到了办公室:
“小明同学,这段时间你的语文学得不错啊,进步挺大的!这次的作文就写得很好,老师打算把你的文章作为范文,让全班同学学习学习。”
小明既惊慌又难为情地说:“啊?老师,不要了,我写得不怎么好……”
我故作不解地说:“为什么呢?你看,这一段文字写得多形象,尤其是‘桀骜不驯’一词用得多好啊,可以说说你当时的思路吗?”
“……”露馅了,小明无言以对。
我继续追问:“怎么了,是不记得了,还是不好意思啊?”
看来实在瞒不下去了,小明只好老实交代:“不是,老师――我从作文书上抄了些……”
果然不出所料,我严肃地问小明:“哦,那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我觉得同学们的文章都写得很好,自己写得太差很丢人,所以就抄了些。”小明惭愧地低下了头。
我语重心长地说道:“原来你是怕写得不好没面子啊,谁一生下来就是作家呀?要相信自己,多学多练,以后一定能写出优秀作文的。”
小明诚恳地说:“老师,我错了,以后我一定自己写,保证再也不抄了。”
面对犯了错误的学生,我没有声色俱厉地直接加以批评,而是欲擒故纵,先“表扬”小明的进步,继而说要将他的文章作为范文让全班同学学习,然后一问接着一问,步步试探,促使学生“不打自招”,主动承认了错误。最后再用鼓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有信心去克服困难,不断进步。
四、春风化雨,加油鼓劲
初中学生年龄大都在12―15岁之间,他们的内心都比较敏感。教师与他们交流时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伤害到他们敏感而脆弱的心灵。
刘海是王老师花了不少心血的学生,这次考试看到刘海的成绩还是排在班内15名开外,焦急的王老师认为应该狠狠地刺激刺激他了:“这次考试人家七班进入年级前百名的就有21人,可你呢?同样的老师、同样的时间,在班内还闯不进前15名呢,更别说年级的排名了!不跟别人比,就说你同桌孔军吧,学习多踏实,进步多快!再看看你,一个大小伙子不脸红啊?”训得来了兴致,老师又加上了句:“我就感到奇怪了,你父母还是老师呢,怎么你就这么不开窍?”
王老师本是一片好心,可责备的话语加上严厉的语气,很容易使学生意会为老师对他不满或是不屑。一旦产生这种感觉,一张自我防护的网就会本能地撑开,师生间的关系就会刹那间阻隔起来。如果王老师比较着说事儿时,不是一味地宣泄情绪、讽刺挖苦,而是像下面这样说呢?
“刘海,这次考试,七班进入年级前百名的就有21人,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学生,敢不敢跟他们较较劲儿?你同桌孔军进步就不小,考到了全班第五名吧,怎么样?咱们一起努力,先向他看齐?你爸妈都是优秀教师,我教的学生也不能太差了,我们也做出个样儿来让他们瞧瞧。”
关键词:阅读教学;生命;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34-02
生命是人的载体,生命是人的根本,关注生命是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教育教学的根本所在。基础教育所应关注的问题当然必须是人的问题,是人的生存、生活、生命价值等问题。然而,由于科学理性主义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教育观重外物而轻视生命本体,生命意义的缺乏和丧失使课堂教学变成为一种训练活动,成为一种知识中心主义的课堂。“它把语文教育丰富的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都统一到知识性这一层面上”,这种课堂教学除了强化知识外,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关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那么,在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生命教育缺失的现象有哪些呢?
一、功利化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知识、迎接考试而进行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只是把知识作为一种符号或标签传授给学生,学生在考试时再把这些符号或标签“粘贴”到所需的地方,以此来证明学生对知识的拥有。考试只是对学生记忆力的检测,而对其他方面能力的考查却无从谈起。这样,学生成了容纳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对学生生命情感的培育,造成了学生能力的片面发展,学生的完整生命被肢解,甚至被扼杀窒息。正所谓“从根本上失去了对生命存在及发展的整体的关怀”。正如,学生在看《鲁宾逊漂流记》和《老人与海》时,领略不到人对自然的无限魅力、对自我的挑战。这种只追求表面上完成阅读教学目标,而忽视挖掘书本深处存在的真、善、美、爱等最有核心价值的东西,显然是违背了“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生命和发展”的宗旨。
二、以“教师为主体”的阅读教学,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居主体地位,教师是阅读教学的主体。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则是低声下气,彼此间很难进行交谈,结果导致师生之间的情感得不到交流,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因此,那种阅读教学只是机械、简单地传授知识,教学目的也只注重传授知识与训练技能。这种教学观是把师生之间的关系看作“人―物”关系。这样的教学情境不注重人的生命,只是把教育作为一种工具,一种使一个民族借此得以延续进步、个体得以获得一定素质而在以后能够过上幸福生活的工具。这样下去就会使学生丧失作为“人”而应该具备的生命的完整性,结果沦落为某种技术得以延续的中介。
三、封闭性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限制了学生生命的发展
目前的教育现状是,中学生的个人日常生活几乎被“应试教育”所形成的冷漠环境所封锁。学校老师和家长几乎都一样,只是关心他们学习成绩的好坏,而对他们的内心世界却漠不关心。本来现行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可以为他们开辟一块崭新的天地,让他们与外界沟通,从而接受新鲜事物,使他们内心的压力和困惑能够通过这些优秀的语文阅读教材来进行疏导。遗憾的是,我们的教师对于中学语文阅读教材也只是进行一些理性分析和训练,这样就给中学生本已紧缩的心灵又筑了一道“围城”。那么,在新的课改背景下,我们如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呢?
1.在设定阅读教学的目标上要彰显对生命的发展。教育本身应坚持“以人为本”,把“人”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不能把受教育者的学生作为一种手段和工具来进行培养。首先,教师要把学生看作一个具有完整而丰富内涵的“人”来培养,也就是说教育的本质首先是在培养“人”。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以自己生命的体验、情感和意识与课文背后潜藏着的“生命”在进行对话的过程,是学生不断提升自我生命、不断成长的过程。
2.通过情感的影响,使学生领悟而重视生命。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倡学生独立思考,鼓励他们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看法。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应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去构建甚至去创造,而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或索取。以描写人们之间“友情”的文章为例,不管是屠格涅夫笔下充满“母性”情感的麻雀,还是朱自清笔下凝重而酸涩的“父亲”的背影,虽然都是中学课文中的名篇,但学生们在自主阅读中同样会有自己不一样的“独特”感受。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有亲人,但“爱”的主题会被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空进行不同的演绎和描写。在这里更重要的是我们始终可以感受、体验到这种情感的真实存在,父亲的“沉默”是“爱”,母亲的“唠叨”也同样是“爱”,“放弃”也是爱,“牺牲”是“爱”,文章的本意并不是把“爱”给格式化、模式化,而是把“爱”引申到更加丰富的体验中,这正是”生命教育“的核心价值――理解、感悟、反馈生命。
不过,写作与创作不是截然无关甚至对立的,恰恰相反,借鉴作家的创作经验,可以极大地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因此,我们一方面要严格区别开写作与创作,以使普通的写作回归日常的表达与交流;另一方面,文学的表达确实要高于写作,我们要“取法其上”,通过创作的案例来提高写作水平。研究作家及其作品,他们的创作经验告诉我们:
要提高写作水平,首先要培养自己的生活情趣。生活情趣要从两个方面培养:生活的宽度与情感的强度。我们常说,生活要“丰富多彩”, 这说明只有“丰富”了才能“多彩”。所以,我们的生活不能只是学校与家庭的两点一线的生活,不能是忙完作业忙奥数、英语的唯分数的生活,狭隘的唯分数的生活何来“多彩”,何来情趣呢?人生是丰富的,文化学习固然重要,但更要明白,分数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人格的生成才是学习的首义,立人方为学习本义。因此,我们要拓宽生活的宽度,到山水自然中去,到田地工厂去,到城乡人群中,扎入生活的深处,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彩。生活的宽度固然重要,情感的强度更为重要。作家的创作活动,都是在强烈情感的支配下完成的。鲁迅说过:“创作须情感,至少总得发点热。”“文学的修养,决不能使人变成木石,所以文人还是人。既然还是人,他心里就仍然有是非,有爱憎;但又因为是文人,他的是非就愈分明,爱憎也愈热烈。”巴金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说:“我的生活里有过爱和恨,悲哀和渴望;我在写作的时候也有我的爱和恨,悲哀和渴望的。倘使没有这些我就不会写小说。”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活,我们应该充满情感,“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正如移情说的创始人里普斯所说:“你有情万物有情。”我国著名美学家宗白华说:“艺术的生活就是同情的生活呀!无限的同情对于自然,无限的同情对于人生,无限的同情对于星天云月、鸟语泉鸣,无限的同情对于死生离合、喜笑悲啼,这就是艺术感觉的发生,这也是艺术创造的目的。”是的,艺术源于我们对自然的同情,当我们用同情的眼睛去观察它们,用同情的心灵去抚摸它们,它们就会化为我们笔下的精灵,成就美丽的文字。
要提高写作水平,还要努力培养自己的艺术修养。练过书法与绘画的人经常说笔断气连,即虽然笔离开了纸,但似乎有一种笔气依然存在,连贯自成一体;书法与绘画造诣比较深的,通过笔迹可以追踪到这种气,并通过气能够想象出书写与绘画者的姿势、运笔方式及其为人品质。书法如此,绘画如此,文学亦是如此,我们不妨将其称为“文气”。不少作家都谈过这样的体会,写作时宛若有一股气,从心头到手头,直至笔尖,把作品中的人物、情节、细节融注在一起。有的作家怕“断气”,在不得不停笔的时候,总是要把下面的要写的几句话想好写下来,以确保下次写作时“笔断气连”。鲁迅说过,他写作时也是“一气写下去”,“倘有什么分心的事情来一打岔,放下许久之后再来写,性格也许就变了样,情景也会和先前所预想的不同起来”。拜伦脾气暴躁,他写作时因别人打搅而气愤地把自己的金表摔进了火炉,甚至对着家人鸣枪警告。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陈后山写诗时为了避免意外打岔,连猫儿、狗儿都撵到门外。
这种“气”其实就是一种艺术感觉,只有艺术修养高的人才能体会到。反过来说,我们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才能锻炼出良好的艺术感觉。那么,如何培养呢?首先是读,广博地读。凡是写作好的人,都离不开广博的阅读,冰心11岁时就读完了《红楼梦》《水浒传》《再生缘》《西游记》《东周列国志》等中国古典小说和林琴南翻译的三百多种外国小说;刘绍堂12岁时,已经读完了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冰心、郁达夫、沙汀、艾芜、萧军、萧红、张恨水等人的代表作。二是写,经常练写。文学天赋极高的人无师自通,下笔如有神,但文学资质平常之人则离不开多练了。《新唐书》记载,诗人李贺每天早上出门,身上总要背着一个锦囊,边走边思,每有佳句,便写在卡片上放入锦囊,晚上回来整理后便成了一首首好诗。元末诗人陶宗仪每在耕读之际有所心得与诗作,便随手写在干枯的树叶上,然后装进一只大瓮里,10年之间竟然装满了十瓮,后来他把这些树叶上的作品编成了一本厚厚的书,那就是久负盛名的《辍耕录》。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养。读也好,写也好,都要创设一个艺术的氛围,在这种氛围里浸泡,时间久了就具有那种文学感觉了。我们经常听说的文学沙龙就是来养文气的,朱光潜等人年轻时,经常在一起朗诵诗歌、散文,也把自己写的拿出来相互欣赏,所以,他们的文学修养都很高。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需要抽出专门的时间来读书,读名著,读自己的创作,可以只读不说,摇头晃脑,也可以边读边说,说说对文字的感觉。这种浸润,短时间难以看到成效,久而久之,艺术修养自成。
要提高写作水平,最关键的则是要磨砺自己的艺术敏感性。所谓艺术敏感性,就是能从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中有独特发现。苏联著名心理学家M·A·马兹马尼扬曾对60位杰出的文艺家进行了调查,他们都承认直觉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性。巴尔扎克曾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作家极其强烈的艺术敏感,说他们具有“蜗牛般眼观四方的目力,狗一般的嗅觉,田鼠般的耳朵,能看到、听到、感到周围的一切”。正因为作家艺术直觉非常敏感,他们常能在普通人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中产生独特的体验。托尔斯泰能在普通的路边牛蒡花中体验到民族英雄的精神,从而创作出了优秀的中篇小说《牛蒡》;屠格涅夫从路边两只麻雀的身上体验到了那种深厚的母爱;茅盾从朴素的白杨树身上体会到了北方人民的那种质朴、向上的精神;张贤亮从虱子在自己身体上的爬行感受到了一种孤独中的慰藉;张弦从一个邮递员的两颗虎牙感受到了人性的善良美好;王安忆从橙黄色的路灯光辉中体味到了友谊与爱情;冯骥才从“矮丈夫”伞下空间看到了夫妻的那种难以言说的情意与凄凉……
那么,我们如何来提高自己的艺术敏感性呢?艺术敏感的对立面是机械化的思维,我们要努力破除这种缺乏创造性的机械化思维。一次,我在一所学校听一位老师评说学生作文,有两个地方引起了我的关注,一处是:“银杏树的树干很粗壮,某某和某某拉着手才能抱过来。”一提到树干,尤其又粗又直的,我们往往都用“粗壮”来形容,这没问题;但问题在于后面用两人“拉着手才能抱过来”来形容,这一形容只能针对“粗”,而忽略了“壮”,这就是学生机械化思维的结果,而不是来源于实际的体验。后面还有一处,是老师讲解时不断夸奖的:“秋天到了,枯黄的树叶金子一般,美丽极了。”用黄金比喻枯黄的树叶,我们已经听多了,见多了,形成了惯性思维。但具有反讽意味的是,那天,女教师脖子上正好戴着亮闪闪的金项链,老师夸奖着这个比喻时,那亮晶晶的金项链在枯黄的树叶前晃来晃去,形成了极大反差,可语文老师包括诸多听课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提出异议。